第 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姐姐没必要回避,你是她亲姨妈,留下就是。[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虞大太太笑着说。

    田姨妈笑着摇头道:“虽然说是姨娘,但十年来没见过,这才进面彼此也不熟愁。只有你们母女两个人在,啥话不能说,我要是在场,有些话反而不好说了。”

    姨妈到底不是亲娘,她也不知道虞秋翎是什么性情。要是她己经打定主意要归宗改嫁,此时劝她守着,只怕她不乐意,到时候只怕连自己都要怪上。那不如自己抽身退步,让虞大太太跟她说去,就是说不好,她们总是亲母女,闹上两天就完了,没有真恨亲娘的道理。

    田姨妈出门去大陶氏房里寻田昕,虞大太太便派了丫头去寻虞秋翎过来。虞秋翎在席间多吃了两杯酒,觉得酒劲上头,正在榻上歇着,听到母亲传唤,忙让丫头备水洗衣脸,换了衣服这才过去。虽然虞老太太也没提过,虞秋翎心里有数,等会亲完了,马上就要说她归宗的事,虞大太太此事叫她去,估摸着也是要说这个。

    进屋见礼,虞大太太携着虞秋翎在塌上坐下来,看看风华正貌的女儿,虞大太太不自觉得掉下眼泪,怎么就这么倒霉,女儿如此年轻的就要守寡。

    “娘,你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就哭了起来。”虞秋翎连忙劝着,又拿绢子给虞大太太擦泪。

    “我的儿,你怎么这般命苦。”虞大太太抽咽说着。

    虞秋翎的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却是道:“有什么好命苦的,你那女婿活着的时候就是天天寻花问柳,他死了,我也不觉得多伤心。”女人总不能因为男人寻花问柳就和离,倒是现在死了,她可以理所当然的改嫁了。

    “我的儿啊……”虞大太太哭的更为伤心,却是拉住虞秋翎的手道:“我仔细想过了,儿啊,你不能归宗啊。”

    虞秋翎整个人傻住了,不可思议的看着虞大太太,脱口而出道:“娘,我可是你的亲生女儿。”

    她当然知道归宗之后,虞家的名声会受影响,也许下面的妹妹说亲时这事还会被拿出来说。但她一直觉得这些不是问题,父母亲生的,弟弟也是亲的,老太太也疼她,为了她的幸福,不会在意这些名声。

    虞大太太哭的更为伤心,道:“我知道守寡的辛苦,但你要是再嫁,能嫁什么样的人家,只怕是远远不如曾家。曾家太太也说过要过继,到时候你守着儿子,怎么会过不好。”

    虞秋翎气的全身发颤,嘴里不自觉得换了称呼,道:“远远不如曾家?说了半天,太太是舍不得曾家这门姻亲。说起曾家来好像多好多好,曾家真要是诗书礼大家,曾三爷又怎么会跟人家争戏子被人打死了?我那婆婆让我过继一个六岁的孩童,我能养的熟吗?”

    “这……过继之事总可以慢慢商议。”虞大太太手脚慌乱起来,连忙安慰着女儿。

    虞秋翎冷哼着道:“商议?我回家这些天了,曾家可曾派人来问过,不说更远的,二弟妹进门,曾家连个人都没来,你以为人家多把虞家放在眼里。还是你觉得我归宗再嫁会给你丢脸,非得我去用命给你挣回那块牌坊你才能高兴。”

    “我……你是我亲生女儿,难道我还会害你不成……”虞大太太见女儿哭成这样,也不由焦急起来,田姨妈跟她说的好好的,怎么就说不通虞秋翎了呢。

    “你不害我……你就是想让我为了虞家的名声去守寡,我今年还不到二十岁,娘,你怎么就那么狠心啊。”虞秋翎越说越是伤心,抓起桌子上小箩筐里的剪刀就道:“娘,你若是执意让女儿这么守一辈子,我不如现在就死了……”

    18虞秋翎大闹

    虞秋翎做为虞家嫡长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又是虞老太太抚养长大,性格方面与虞老太太最为相似,性情刚烈似火,寸步不让。此时抓起剪刀更是直直的往自己脖子里扎,她不知道虞大太太这是怎么了,突然间说让她守着的话。但若是真让她那么小媳妇的在曾家活一辈子,她情愿现在就死了。

    虞大太太怎么也没想到几句话就能逼得女儿自尽,看到虞秋翎拿剪刀人就傻住了,倒是虞大太太身边的婆子刘喜家的机伶,上前就去夺虞秋翎手里的剪刀,结果夺的不及,剪刀的利尖仍然在虞秋翎脖子上轻轻划出一道血痕来。

    “我的姑娘啊,有话好好说,亲娘俩说几句话,哪能就动刀了。”刘喜家的劝着虞秋翎,她是虞大太太的陪房,说话多少有点份量。

    虞秋翎哭泣着喊着道:“亲娘俩?哪里有这么狠心的亲娘,我还不到二十岁,连个孩子都没有,就要我给曾家守着。还说什么日子总能过下去,那样大家族里,没有夫婿,没有亲子,上头还有一个苛薄的婆婆,与其以后受苦,我不如现在去死。”

    说话间虞秋翎又要去撞墙,刘喜家的连忙拦住,又对发傻的虞大太太道:“太太,你倒是说句话啊。”现在女儿都要去寻死了,总不能还让女儿回曾家守寡。

    虞大太太终于反应过来,哭泣着道:“我的儿啊,娘怎么会逼你去死,我不过是跟你商议商议,有话好说,你别吓娘啊。”

    就在娘俩屋里吵闹的功夫,大陶氏的房舍就在虞大太太屋子后头,丫头看到屋里情况不对,早就后头叫人来劝。田姨妈和田昕在屋里听大陶氏诉苦,突听丫头匆忙来报,田姨妈心中一惊,忙起身过去看,田昕和大陶氏也不由的跟着去了。

    等到三人进屋时,虞秋翎披头散发的正要寻死,虞大太太哭的双目通红,嘴里一直说着:“儿啊,都是娘的不是,娘错了,以后娘再不提这事,好孩子,你别闹了。”

    要说开始时闹腾虞秋翎是纯粹气愤不过,那闹到现在就多少有吓虞大太太的意思。曾家的意思是想她能守着的,说到归宗事宜之时肯定有得说,弄不好两家还要撕破脸,要是正说此事时虞大太太来一句,守着就守着吧,那她这辈子就完了。

    虞秋翎想的是,既然折腾了,那就一回把虞大太太折腾完,让她脑子里就不能有让自己守着的念头。不然要是虞大太太半路拖后腿,就是虞老太太再向着她,此事也得有波折。

    田姨妈看到屋里这样的场景也吓了一大跳,她本来想的很简单,让虞大太太劝劝虞秋翎,这事要是能成自然最好,要是不能成,母女两个说话,虞秋翎最多说句不愿意,女儿跟亲娘说话,一句话说不好了也不能怎么样。

    田姨妈千算万算也没想到虞秋翎这么大的脾气,跟自己亲妈都是一句话不合就要寻死觅活,而且如此能闹腾。

    虞大太太除了哭也说不出别的话来,田姨妈虽然心里对于这个外甥女也有几分怕,也只得上前去劝着虞秋翎道:“儿啊,有话好好与你娘说,亲娘俩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虞秋翎不想外人面前太难看,尤其还有大陶氏这个媳妇在,不再寻死觅活,也不再提守着不守着的话,只是呜咽抽泣着。

    田姨妈忙命丫头打开妆台,亲自与虞秋翎把头发挽上,劝着又道:“有话好好说就是了,亲娘俩哪有隔夜仇。”

    刘喜家的也找来白药,虞秋翎脖子里划那一下虽然小,但总是出血了,得好好上上药才行,留下疤不是玩的。道:“我给姑娘上药,剪刀可不是玩的,万一留下了疤,丑都丑死了。”

    虞秋翎这才抬起头来任刘喜家的给她上药,田姨妈看到地上扔着的剪刀,又看到脖子上划的那一下,更是心惊不己,实在没看出来虞秋翎是个狠角色。幸亏当时自己跑的快,没在当场,若是在当场,虞秋翎知道那是自己的意思,只怕连自己这个姨妈也要恨上了。

    挽上头发,丫头端来水洗脸,田姨妈和田昕一边侍侯着虞秋翎,田姨妈又劝着虞秋翎道:“母女俩说了两句,姑娘委屈就委屈了,只看在你母亲的面上,千万别让老太太知道了,免得她老人家也生气。”

    虞秋翎抬头看虞大太太一眼,道:“姨妈放心,我不会惹老太太生气。”

    要是虞老太太知道了,肯定是一顿好骂,弄不好还要罚跪之类的处罚。虞大太太怎么都是她亲娘,闹一通就算了,只要虞大太太不再提这事,她也不会再提。

    田姨妈听得这才放下心来。

    虞秋翎收拾妥当就要回去,田姨妈忙对田昕道:“你送你姐姐回去。”万一到了那边有什么状况,田昕也能知道,她也有个准备。

    “嗯。”田昕应着,上前扶住虞秋翎笑着道:“我跟姐姐过去说话。”

    虞秋翎点点头,便带着田昕回了自己住处。

    虞秋翎走了,屋里顿时清静了,田姨妈看一眼大陶氏还杆在那里,这真是个木头。出了这样的事既不知道劝大姑子,也不知道劝婆婆,站在那里不动倒成看戏的了。自己只是姨妈,不好说她什么,只是笑着道:“这里没什么事了,我跟你婆婆说说话,你先回去吧。”

    “是。”大陶氏应了一声,虽然听了一半,心里却是明白了,估计是为了虞秋翎归宗的事,母女两个这才吵起来的。[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等大陶氏出了屋,田姨妈当即抹着眼泪对虞大太太道:“都是我的不是,惹你跟姐儿两个争了起来。我想着守着好,那是因为我老了,又受了我家死鬼一辈子的苦。姐儿还年轻,她想再嫁个好夫婿,热热闹闹的过一辈子,这也是情理之中。这都是因为我思虑不周,没姐儿想好,这才惹得你们娘俩……”

    “唉……”虞大太太叹口气,拉起田姨妈的手道:“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你,这个女儿全是被老太太宠坏了,我也没说什么,她就寻死觅活的闹了起来。”

    虞秋翎出生没多久就被虞老太太抱过去抚养,自己亲生的疼是肯定的,但母女之间并不像与二姑娘那样,总是有点疏远。想想今天,她也没跟虞秋翎说什么,只是和和气气的跟她商议,实在不同意,大可以跟她说就是了,结果虞秋翎又是动刀子又是撞墙。

    母女两个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得这样闹腾,也不过是因为家里虞老太太当家,虞老太太素来护着她,连自己这个亲娘都不放在眼里。

    田姨妈听到这话心中暗喜,她本来还担心虞大太太会怪她,没想到虞大太太先怪上虞秋翎了。嘴里却是劝着道:“妹妹别这么说,姐儿是你亲生的,你不疼她谁疼她。她不愿意守着那就算了,想想也是,那么的年轻,就这么守一辈子也是悲凉。”

    虞秋翎实在是个惹不起的主,跟自己的亲娘都能寻死觅活,这回还是运气好没有惊动虞老太太,要是惊动了虞老太太,只怕虞大太太挨上一顿骂不说,自己也未必能在虞家住下去。

    “唉,女儿大了,我也是管不了了,她想归宗也好再嫁也好,都随她去吧。”虞大太太抹着眼泪说着。

    “妹妹莫说这样的丧气话,亲娘俩哪有隔夜仇,以后姐儿的大事还得要你做主,你要是撒手不管,那怎么行。”田姨妈劝着虞大太太,又道:“妹妹也快把眼泪擦了,姐儿还是向你的,说了不会跟老太太说。只要老太太不知道,一切都好说。”

    想到虞老太太,虞大太太满心的怯意,都娶儿媳妇了,她也不想被虞老太太骂的抬不起头来,道:“是啊,总要瞒住老太太。”

    19吩咐

    虞大太太和田姨妈想的很美好,想要瞒住老太太,其实哪里能瞒的住。虞大太太即没有心计也没有手段,丫头婆子都不太怕她,虞秋翎当时又是大闹,粗使婆子都听到了,下人间传话可比主子们快多了。

    次日早上虞老太太就派了心腹丫头过来,请虞大太太过去叙话。虞大太太当时就慌了,倒是田姨妈拉拉虞大太太的手,当着丫头面笑着道:“老太太想跟姐姐说说话,姐姐快去就是了。”

    虞大太太无法,只得跟着丫头过去。

    进了虞老太太正房,丫头随手就把门关上,虞大太太硬着头皮进去。虞老太太阴着一张脸,看着虞大太太的神情十分的恨铁不成钢,不等虞大太太上前见礼,就直接道:“我就没见过你这么狠心的娘,翎丫头可是你亲生的,不是庶出也不是抱养的。你竟然能想起来让她回曾家守着,逼死你亲生闺女与你又有什么好处!!”“我……我只是想着曾家那样的门第,翎儿要是愿意守着,想必曾家不会待她很差。寡妇再嫁与娘家名声有损,更重要的是姑娘也嫁不多好,有个差不多的人家也愿意娶个次些的黄花闺女。翎丫头要是再嫁的不如意,那还不如不嫁……”虞大太太吱吱唔唔的说着。

    虞老太太冷哼着道:“没想到你还有这一番道理,嫁的不好不如不嫁!?那我且问你,那什么是嫁的好?家世比曾家还强,前头没有子嗣,上头没有婆婆,中间没有妯娌,独生他一个,然后再还有石崇之富?”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虞大太太吞吞吐吐,一脸委屈的又道:“我也是为了大丫头的将来考虑,都是为娘的心,只怕她再嫁不如意了,那时候可要怎么办好。”

    “再嫁的不如意,你就忍心她这么年轻就守寡,还为娘的心?哪有你这么狠心的娘。”虞老太太说着,随即又咄咄逼人的问:“大丫头想归宗的事,怕她回来之后就与你说了,这也有几天了,你怎么突然就改口了?”

    虞大太太低头道:“这几日一直忙着二媳妇进门的事,我也顾不上想这些,家里上下也忙,我也没功夫与翎丫头好好说。其实昨天我也就是想跟翎丫头商量一番,我也没说一定要让她守着,她是亲生女儿,我总不会害她。”

    “你是不会想着害她,但凭你那脑子肯定会害了她。”虞老太太毫不客气的说着,其实她很怀疑是不是田姨妈在虞大太太跟前嘀咕什么了,但田姨妈这才进府,又没有什么证据,虞大太太脑子是一直不太好使,她自己想的也有可能。

    虞大太太只是低头轻声抽咽着,道:“媳妇己经知错了,那日我就跟翎丫头说了,我全都依她。再不提让她回曾家守着的事,都是媳妇糊涂。”

    “哼……”虞老太太冷哼一声,直接道:“姨太太才来,你就改了主意,莫不是姨太太对你说了什么吧。”

    “老太太怎么会这么想,我家姐姐得幸婆婆收拾,感激还来不及。更何况翎姐儿是她亲外甥女,无冤无仇的,怎么会去害自己亲外甥女。”虞大太太低头说着,这些话都是田姨妈跟她说的,田姨妈其实也就是个建议,让她们母女商议,不成就算了,又没有硬押着虞秋翎回曾家守着。

    “若是如此自然最好,你进门这些年也知道我的脾气,我素来是个不认人的,真翻了脸我可不管亲戚不亲戚的。”虞老太太冷哼着,不管是不是田姨妈挑唆的,先把话说在这里,免得以后生事。本来是看田姨妈孤儿寡母的可怜,又无依无靠,这才让他们在家里住下,若是敢生事,自然打出去没商议。

    虞大太太听得心惊,心里也更是委屈,田姨妈可是她亲姐姐,现在孤儿寡母的投奔了来。想她在虞家这些年,当了这么多年小媳妇,若是虞老太太连这点脸面都不给她,实在让她寒心,嘴里却是道:“老太太放心,我姐姐是再妥当不过。”

    虞老太太又说了几句,主要是虞秋翎归宗的事,本来虞老太太还想着这种场合虞大太太肯定得在场,现在还是算了,让虞老爷和虞秋元在就好,归宗之后就请虞大太太好生歇着,不需要她操一点心。

    “是,媳妇晓的了。”虞大太太满心委屈的说着,这才行礼退下。

    虞大太太回到屋里,田姨妈和田昕也在焦急的等消息,按田姨妈想的,就是虞老太太知道了,只要虞大太太咬死口不认,虞老太太最多也就是责骂一番,不会马上把他们扫地出门。只要不出虞家的门,以后小心行事,总还有缓冲的余地。

    “老太太也没说什么,我只是奇怪,谁的嘴传话这么快,这不过一个晚上的功夫,老太太就知道了。”虞大太太一脸愤愤不平的说着。

    田姨妈倒不是很意外,大门大户里下人间传话的速度非常惊人,更何况家里最大的又是虞老太太,虞大太太虽然说起来也是管事,实际没啥权力。下人们自然知道向着谁有好处,有什么话自然往那边传。

    田昕却是一脸惊讶的道:“说起来昨天的事,也没什么人知道,就是后来大嫂子跟着我与母亲过来……”

    虞大太太想想还真只有大陶氏在,心里顿时疑惑起来,有几分自言自语的道:“难道是她听到这话去讨好老太太了?”

    田昕低着头不再接话。

    田姨妈却是笑着道:“妹妹多心了,大媳妇可是你亲儿媳,她怎么会不向你。就要想着讨好老太太,也没有踩着婆婆去讨好太婆婆的理。不过,大媳妇年轻,丫头婆子未必管的了,倒是有可能她们说漏了嘴。”

    虞大太太觉得这话有理,大陶氏笨的很,也许不会刻意做,但不经意间也许就做了。不由的气恼的道:“人家的儿媳妇都是聪明伶俐的,偏偏我摊上这么一个木头。我说不立规矩,她就乐得清享。倒是小的那个有心些,每日晨昏定醒倒是更殷勤。”

    田姨妈笑着道:“孩子还小呢,慢慢教就是了。”

    虞大太太仍然愤愤不平,至此恼上了大陶氏。

    虞老太太骂完虞大太太,便命人把虞老爷和虞秋元叫了过来,按照虞老太太最初想的。虞秋翎就这样回了娘家,曾家太太肯定得过来有点表示,想媳妇守着,那多少对媳妇好点。结果虞秋翎回家这几日了,又有小陶氏进门的喜事,曾太太连个婆子都没打发过来,虞老太太心中也有几分不愤,既然如此,那就直接走官方路线。

    把当日的官媒婆寻来,婚书嫁妆单子全部收拾齐全,直接让男人上门去说女儿归宗的事。夫死之后寡妇要不要归宗,并不是婆家说了算,而是娘家说了算,至少大珠法律上是这么写的。大珠不反对寡妇再嫁,全凭当事人自由。

    虞秋元并不意外,倒是虞老爷反应相对慢了许多,以虞秋元对自己父亲的了解,直接道:“不如我带上媒婆去,我是晚辈,有些话反而更好说些。要是谈不拢,再由长辈出面也不迟。”以虞老爷的本事,他要是搞不定,虞老爷肯定更没用,这么说不过是虞老爷面子上好看的。

    虞老爷马上表示赞同,道:“元儿说的是,他自己去就好了。”

    虞老太太无奈的叹口气,道:“去吧。”

    她也有点想不明白,虞老爷和去世的虞二老爷都是虞老伏爷亲自抚养,两个儿子怎么相差了这么多。又偏偏有出息的那个早早去了,不然她也不至于这个年龄了还得事事操心。

    虞秋元收到命令,先往曾府写了拜贴,直接写明天去曾府拿虞秋翎的嫁妆,请曾家做好准备,到归宗讨嫁妆这一步了,两家的姻亲关系也就到头了。而且虞秋元并不是很看的上曾家,就曾家那样因为跟争个戏子被打死的主,虞秋元心里鄙视还来不及,如何会认他是姐夫。

    打发管家娘子去请当日的官媒婆来,总要先给官媒婆这边说好了,明天才好一起去。官媒婆来的倒快,不管是成亲还是和离,或者要归宗,只要有事了,媒婆去一趟最起码有车马钱能拿,再加上虞家出手从来不小气,媒婆倒是乐的来。

    虞秋元出面见的媒婆,也没说其他的,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简单来说一句话,曾三爷死了,虞秋翎要归宗。官媒婆自然不敢说反对的话,只说应该如此云云,给了媒婆五两银子的车马钱,把媒婆打发走,也就到了中饭时间。

    到小陶氏屋里吃的中饭,小陶氏亲自下厨给虞秋元做了几个家常小菜,夫妻两个一起吃饭,虞秋元十分高兴。

    饭毕,小陶氏正吩咐丫头收拾着桌子,前头管事媳妇来报:“大爷,曾太太带着曾大奶奶来了,正往老太太房里走呢。”

    小陶氏忙站起身来,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早上虞秋元才往曾家写了拜贴,中午曾家太太和奶奶就来了。

    虞秋元站起身,冷哼着道:“说要去讨嫁妆,曾家倒是来的快,我倒要看看她们能说出什么来。”

    20交锋

    虞秋元和小陶氏换好衣服走到虞老太太正房,曾太太和曾大奶奶己经在虞老太太屋里坐下了,虞大太太听到消息也带着大陶氏来了。虞大太太就是再蠢也知道,曾太太此时带着儿媳妇过来肯定是来闹的,这时候就要拼战斗力了,多个人总是有点用处。

    虞秋翎早就准备着,听到消息就赶紧过来了,一身素服,小媳妇样的在虞老太太怀里坐着,此时正轻声哭泣着。

    “我们曾家就没有归宗的媳妇!”曾太太怒气冲冲的说着。

    虞老太太一手搂住哭泣的虞秋翎,直接吼了回去,道:“现在就有了,翎丫头回家几天了,你们曾家不管不问,说要归宗要嫁妆了,到是跑的比谁都快。怎么,莫不是曾家家境艰难,想吞儿媳妇的嫁妆。”

    曾太太听得更是怒火中烧,刚想再吼回去,旁边曾大奶奶却是轻轻拉拉曾太太,归宗这事本来就是女子自由。婆家人可以说,跑到人家娘家来发脾气,除非婆子家比娘家强十倍,完全压人家一头。

    曾大奶奶笑着道:“老太太这话说的,大家是亲家,一直都和和气气的。三婶婶要是对过继的哥儿不满意,可以两家商量着来。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都能好好说,何必说这些伤和气的话。三婶婶是家里的大姑娘,正该给下面三个妹妹做样子的时候。”

    寡妇当然可以归宗再嫁,大珠律法都支持,但是高门大户里不能全部讲法律的,更多的要为家族,要为家里其他的女儿着想。虞秋翎轻轻松松的归宗了,虞家另外三个,不,是两个女儿怎么办,她们还没有订亲。

    “亲家?这时候说亲家了?就在前几天,虞家二房媳妇进门,曾家这个亲家怎么想不起来了。翎丫头就是二孙媳妇进门前一天回来的,真要是知礼的人家,就是当天不过来,次日好日子也会过来看看。”虞老太太冷哼着说,想糊弄她没那么容易,现在倒是会说好听的。曾家想的就是,虞家姑娘就该用一辈子为他们挣牌坊。

    曾大奶奶笑着道:“只是兼祧的后妻进门,哪里算的上是什么喜事。要是平常四节八礼,曾家缺了什么,老太太再挑这个理不迟。”

    “曾大奶奶这话我不得不驳上一驳。”一直在虞大太太身后站着的小陶氏突然出声,声音轻柔语气和气,一脸微笑的看向曾大奶奶,道:“兼祧双者都是妻,虽然是以先进门为大,那也只是家中论姐妹排行,外头说起来都是虞家的媳妇。要是连娶媳妇都算不上喜事,那什么才算的上喜事?”

    曾太太和曾大奶奶不由的看向小陶氏,虞家的人口她们都认得,突然一个眼生小媳妇跳出来说话,自然是小陶氏无疑。

    曾太太一脸嘲讽的道:“这就是二奶奶吧,果然是小门小户的,连个规矩都不懂,主子在这里说话,哪里有你插嘴的份。”

    “我是虞家媳妇,曾大奶奶也是曾家的媳妇,若我是奴才,那曾大奶奶必然也是。还是说曾太太觉得,曾家奶奶辈的能说话,虞家的奶奶们就活该低曾家一头呢。”小陶氏仍然是一脸微笑,神情再和善不过,更衬着曾太太的一脸嘲讽显得小家子气。

    曾太太一时语塞,她本来口才就不太行,所以才叫上曾大奶奶一起助阵。此时小陶氏这样出言驳她,她顿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冷哼着道:“你算哪门子虞家奶奶,说的好听是妻,只怕姨娘丫头都比你体面些。不好好在屋里躲着,还敢出来在这里说话,换个人只怕要羞死了。”

    大陶氏听得这些心里暗暗叫好,只觉得曾太太说的很对,恨不得帮腔说上两句。

    小陶氏,却是轻声抽咽起来,拿绢子一边擦泪一边道:“我是虞家大红花轿抬进门的媳妇,走的是虞家正门。曾太太却说我连丫头姨娘都不如,看来在曾太太眼里,虞家上下只怕没有一个能入你眼的。”

    在虞老太太怀里坐着的虞秋翎更是无比配合的哭泣起来,道:“老太太,不是我不为妹妹当个好样子,实在是曾家……”

    虞老太太大力搂住虞秋翎,也着哭着道:“我可怜的孩子,嫁到这样的婆家去,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

    祖孙两个直接放声大哭,哭的是听着伤心,见着流泪。不知情的人看到了,还以为曾家天天把虞秋翎吊起来暴打。

    曾太太只觉得十分棘手,不由的看向曾大奶奶,曾大奶奶心里也暗怪婆婆太不会说话,现在被小陶氏抓住了话柄。说起来就是曾家看不起虞家,都看不起人家了,人家凭什么给你守着。

    大陶氏见状,心中十分不平,曾太太说的并没有错,小陶氏进门也就摆了几桌酒,虞家自己都不重视小陶氏,现在却又追究曾家。难道以后虞家还真把小陶氏当成正妻,真跟她平起平坐不成?

    想到这里,大陶氏觉得有几分坐不住,进屋之后,她是跟着虞大太太坐着的,小陶氏是一直在虞大太太身后站着,难道以后还要立这样的规矩。便道:“曾太太的话并没有错,她算哪门子正妻。”

    瞬间所人的目光看向大陶氏,所有虞家人的目光都是惊讶的,包括虞大太太和小陶氏。饶是虞大太太也没想到大陶氏能蠢成这样,小陶氏自以为对大陶氏有所了解,此时也深深觉得高估了她的智商。

    曾太太高兴之余也有几分惊讶,当婆婆这些年了,没见过孙媳妇这么拆祖母台的。曾大奶奶心里几乎笑破了肚皮,本以为没话说了,大陶氏自己送上话柄来,如何不让人高兴。

    只是不等曾大奶奶开口,虞老太太却是抢先一步,冲着大陶氏道:“你这个嫉妇,从二孙媳妇进门那天起就没有安生过,天天变着花样吵闹,现在还在这里丢人现眼,真不知道你母亲怎么教的你。”

    大陶氏被骂的怔了一下,不可思议的看着虞老太太,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进门这么久,虽然知道虞老太太的脾气,但当着外人的面被骂成这样,连娘家母亲都躺枪没放过,这就不是一般的丢脸了。

    虞老太太却是犹嫌不足,继续吼着道:“还要继续丢人现眼吗,还不快滚!”

    大陶氏直接哭出声来,看虞老太太余怒未消,就是觉得再丢人此时也只能离开。虞老太太身边的丫头婆子素来是最有眼色的,直接上前去扶大陶氏,半是扶半是推,直接把大陶氏请出屋里,直接送回她房里。

    大陶氏走了,曾大奶奶肚子里的话也不好说了,主要是虞老太太这么一番斥喝,她要是再拿小陶氏的身份说什么,只怕也落不了好话。此时心里也明白,虞家这也是坚持让虞秋翎归宗了,娘家坚持,当事人愿意,更重要的是虞家不比曾家差多少,曾家如何让虞秋翎乖乖回曾家守着。

    虞老太太更是直接道:“曾家对我孙女怎么样,你们自己心里有数,曾三爷三年的孝,翎丫头肯定会守完,但也得在虞家守。”

    曾太太仍然不服气的道:“我如何对你家姑娘的?曾家是打过她,还是骂过她,或者少她衣穿了,夫死妻守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归宗再嫁,我倒要看看以后虞家的姑娘如何说亲事!”

    “我就是让孙女归宗再嫁了,你有本事去告我!”虞老太太毫不客气的吼回去,又道:“官媒那里我己经派人去说过,明天我就让元哥去拉嫁妆,曾家要是敢不给,那我们就公堂上见。夫死妻守天经地义?她二十不到,连个孩子不到就让她守着,我倒要看看公堂上说这话还是不是天经地义。”

    曾太太很想再争上一争,曾大奶奶心中叹口气,上公堂的话都说了,虞家这都打算撕破脸了。多说无益,便道:“既然虞老太太己经打定主意,我与婆婆也无话可说。此时便回去收拾三婶婶的箱笼,老太太放心,曾家不会像您这样,连最后一点脸面提统都不顾。”

    虞老太太刚想开口,小陶氏却是一脸悲叹的接话道:“脸面?曾大奶奶在这里口口声声说脸面,我不由多句嘴,你也是年轻媳妇,设身处地的想想,二十不到的年轻媳妇,膝下无子,到夫家守着,那日子真能好吗?晚上谁的屋子冷,谁才能明白。”

    曾大奶奶心中叹了口气,所谓女人何苦难为女人,但世道偏偏让女人难为女人。笑着道:“二奶奶好口才,话说的就是好听,让我听着也替三婶婶难过起来。”想想刚才的大陶氏,再看看现在的小陶氏,只怕虞家门里不少热闹。

    曾太太却没曾大奶奶的好脾性,直接起身道:“哼,我们走!”

    21青云庵

    曾太太带着儿媳妇先来虞家闹了一场,次日虞秋元去讨嫁妆就非常顺利了。曾家辉煌了二百年了,就是这两代不太行,先前老本存在的够厚,还能吃上两代没问题。当然态度自然是没那么友好,曾大爷没少刺虞秋元。

    虞秋元听得淡然一笑,这一代的曾家爷们以曾三爷为代表,因为争戏子被人打死,其他爷们也不比他差多少,只是更有运气,才没死的如此窝囊。读书不成,偏偏一个个自恃甚高,以为会投胎,就认为祖宗的才能都是自己的了。

    几大车的嫁妆拉回虞家,直接拉到虞老太太院里,封到东厢房里。不管以后虞秋翎是再嫁,还是一直在娘家住着,这些嫁妆都是属于她个人的,虞家任何人都不能动。

    虞秋翎看到嫁妆拉回来,也彻底放下心来,寡妇二十七个月的孝期肯定要守完,那时候再说再嫁的事。再嫁肯定不如初嫁,但虞秋翎这回打定主意,再嫁肯定要看好人,再嫁个曾三爷那样的,都不如拿根绳子去吊死。

    虞老太太却是把虞秋翎叫过去,女儿再嫁不比初嫁。俗话说的好,初嫁随父母,再嫁随自身,高门大户里当然不能像小门小户那样,让女儿自由择嫁,但也会听虞秋翎的意见。

    “还有两年时间才能满孝,京城的公子哥多了,可以慢慢挑挑看。再嫁不比初嫁,讲不得门第,只看人如何。多半家中还有子女的,到时候只怕更难。”虞老太太叹息说着,让孙女守一辈子她舍不得,但说到再嫁,虞老太太就再气势足,想到此事也有几分气弱。

    “祖母不用为孙女担心,我既然敢归宗再嫁,自有我的打算。”虞秋翎说着,这么说她也没有什么底气,更不是早就有意中人,她只是想再拼一把。

    她还如此年轻,不想就这么孤苦的过一辈子,又是为曾三爷那种守着,她是十二万分不情愿。人生本来就有无限的可能性,不去赌这一把,她这一辈子也就这样,去赌一把,若是赢了,她的人生也就完全换了个模样。

    “唉,当年挑中曾三爷,我看中的是曾家的人品,家世,没想到连这些都靠不住了。”虞老太太叹息,要是虞老爷能有用,要是虞秋翎能有一个能撑起来的兄长,也能打听一下男方的具体品行。女人家就是再八卦,除非男人干出非常极品吐艳的事来,只是凭看人品行事去打听,必须得男人才行。

    虞秋翎低头道;“是我命里该有如此一劫,祖母己为我己经是操碎了心。”换成一般人家,下面还有三个妹妹未出嫁,哪家会让嫡长女归宗改嫁。

    “祖母经老了,热热闹闹了一辈子,早就不求别的,只想你们能和和美美,我就是真操心累死了也是值当的。”虞老太太搂住虞秋翎,虽然是虞秋荻是二房唯一的孩子,但虞秋翎却是她亲手带大的第一个孙女,未出阁前选夫婿,出阁之后又担心他们夫妻不和。曾三爷死,跟曾家闹归守,可谓是她用心最多的孙女。

    “老太太千万别这么说,孙女们还要好好孝敬您,让您孝尽天下福寿。”虞秋翎轻声哭泣着,又道:“还有一件事,我在脑子里想两天了,想跟老太太商议商议。我归宗回家,曾家虽然拦不住,只怕我们也挡不住曾家的嘴。到时候不知道多少混话说出来,我想着,曾家想说就让他们去说,我只想到庵堂去,一为祖母父母祈福,二也为曾三爷守孝。”

    “庵堂里清苦……”虞老太太忍不住说着,虞秋翎归宗了,曾家肯定会拼命在外头说虞家姑娘多么不好。虞家不管怎么解释不行,要说曾家对虞秋翎多不好,这必须拿出非常充足的证据,还得证明曾家是无敌极品才行。

    这点很难证明,凭良心说,曾太太在婆婆里头不算很极品的。更何况现在京城又有周太太排在前头,一般二般的极品实难超越她的存在。

    既然无法解释,那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虞家姑娘是归宗了,但并没有改嫁,而是直接进尼姑庵清修了。虽然带法修行这样的作秀行为,并不能洗白虞家的行为,但这场秀好歹也做了。曾家再拿这事说,虞家也有话回,我家姑娘都进尼姑庵了,还想怎么样,总不能抹脖子去死吧。

    反正曾三爷的孝还有两年,虞家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让女儿在夫婿的孝期中再嫁。在家守是守,在庵堂里守也是守,为了虞家的名声好听,那还不如去庵堂。

    虞秋翎心里己经打定主意,能归宗己经太不容易,为了妹妹们能有个好婆家,她去庵堂里吃上两年苦也是应该的,自己只怕己经拖累她们了。便道:“我若不去岂不是更对不起妹妹,也对不起老太太如此疼我。”

    “唉……你这孩子……”虞老太太虽然心疼虞秋翎,更明白其中道理,为了虞家剩下的两个姑娘,虞秋翎是有必要去庵堂守两年。二丫头和四丫头现在都是十三岁,正该说亲的时候,等她们亲事定好了,虞秋翎也守满孝期,正好归来。

    祖孙两个议定,这事也就决定下来了,说去庵堂也不是一声事,要打点的事情也不少。京城里有间著名的清云庵,就在京城东郊,属于皇家庵堂,比起皇家寺院里是差了那么一点,尼姑庵一般都是拼不过和尚庙。

    青云庵最大的特点就是接纳后妃的地方,老皇帝死后,那些受过恩宠,又没有生下皇子皇女的妃嫔们,在新皇继位后就会统统送到这里来。据说里头也是不乏各种高人绝色,但就是再高人,再绝色,剪了头发进了庵堂,一辈子也就这样。

    也因为青云庵接纳后妃,慢慢的也就成了京城高门大户的专用出家庵堂,犯了事的太太奶奶,不能原谅又因为有儿子女的原因不能休弃或者处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家。庵堂出入自由,儿子当家理事,或者娘家突然翻身之后接走的也不少。

    再有就是像虞秋翎这样的奶奶小姐,因为种种原因进去代发休行,作秀,躲事,反正就是出事了就来找菩萨。再有未出阁的姑娘犯了什么影响名声的事,家族不好处置,那就送进庵堂来,或者直接出家,再或者暂时避避风头,然后被家人远远发嫁。

    虞老太太信道教,拜太上老君的,常去的是道观。青云庵她只是听过其名,并没有去过,现在虞秋翎要去庵堂住两年,虞老太太如何能放心。先让虞秋元先去青云庵中打听,女子住进庵堂之后到底是什么待遇,会不会十分刻薄,若是实在刻薄过份,那真不如虞家出钱,捐给京城任一家尼姑庵,专门侍侯虞秋翎。

    “老太太放心,我打听过了,像姐姐这样的年轻女子可以有单独的院子,丫头婆子也能带几个,每日吃食也可以自做自吃。”虞秋元说着确切消息,他在京城朋友又多少多,得到一些确切消息并不难。

    青云庵这么大的名声,也不是完全不识人间烟火。单独的院子,丫头婆子随意带,不用做早客晚客,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完全可以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些在青云庵都可以达成,只是有钱,每年的香油钱捐够了,啥都有了。

    虞家在京城也许还排不上号,但说到钱,虞秋元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数目,但想让虞秋翎在庵堂里活的风声水起,绝对是小意思。虞家公中都不用出钱,虞老太太自己支持一下就足够了。

    虞老太太听得皱起眉头,这青云庵也未免太势利了些,那可是供着神佛的,既然能也如此。虞秋元却是笑着道:“只要不委屈了大姐,老太太何必管她们这么多。”

    这世上本来就没那么多正义公道,想自家姑娘在庵里过的好,还想人家庵主无私公证,仿若白莲花一般。哪有这么两全齐美的事,只要自己想要的有了,那就可以了,再强求别的,只怕就要得不偿失。

    虞老太太叹 (:

    ) ( 虞家小姐(完结) http://www.xshubao22.com/1/10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