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初二下午虞秋翎坐车过来了,怡哥儿落地之后,虞老太太就派人往虞府送了消息。[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虞老爷连儿子都不要了,更何况是孙子,只让管事的准备了东西。虞秋翎倒是想怂着虞大太太和虞秋芳来的,虽然是二房的孩子,总是虞秋元头一个孩子,当祖母姑姑的应该过来看。

    虞大太太和虞秋芳素来不喜欢小陶氏,又觉得二房的孙子跟大房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虞大太太的娘家兄长外放归京,与娘家人几年不见,虞大太太要带着虞秋芳回娘家。虞秋翎劝了一阵,看实在劝不动,便干脆自己带着东西来了。

    “随他们去吧。”虞老太太看着重孙,心中已经放宽了许多,她对虞大太太和虞老爷失望了这么多年,指望着他们长进还不如留口力气看重孙子。二房的长孙生下来,她心中一块大石也放了下来,这些天让虞秋元把家中账目全部整理出来,出了正月就要分家,二房只有有了子嗣小陶氏才能站住。

    虞秋翎笑着又道:“本来三姑娘也要跟着一起来的,只是病了一个冬天,现在仍然有不大好,就没敢过来,怕过了病气。”

    “唉,三丫头身体挺好的,怎么这回病了这么久。”虞老太太一脸担忧,在她身边的时候都是好好的,现在一个人在虞家,虽然虞秋翎也在家里,但虞家的家务事也不少,虞秋荻只怕没得到很好的照顾。

    虞秋翎笑着道:“看老太太说的,我在家里,难道还会亏了三妹妹不成。”

    虞秋荻的病一直没彻底大好,只怕也是因为贺家的事思虑太多。那天以年龄为借口打发了官媒,也不知道是过年的关系,还是贺家真死心了,反正没再来过。不过虞秋翎的担心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贺家提亲提的怪,事情看着不像那么容易解决。若是这么容易解决,那必有其他的原由。

    虞老太太笑着道:“你是大姐姐,哪里会亏了妹妹。我只是想着这天寒地冻的,你妹妹身上又不好,我是怕她忧思过重。”

    要说孙女里头那个最好,自然是虞秋荻,倒不是说虞秋翎不由如她,而是虞秋翎在这个家里有父母弟妹,虞秋荻却是没有的。自己这个祖母虽然是嫡亲的,但虞家其他人怎么都是隔一层。平常行事说话,哪里能像虞秋翎这样的随意。

    “三妹妹凡事明白,再者现在家里好好的,哪里有什么想不开的事。”虞秋翎笑着说。

    “也是。”虞老太太笑着说,也不想其他,只与虞秋翎逗弄着怡哥儿,乐得合不上嘴。

    因为在庄子上,天气又冷,洗三办的十分简单。但满月酒就不能简单了,虽然不是长房长孙,但虞家重孙辈的老大,孩子太小,天气太冷,肯定不回京城,但酒席却是得在京城办,还得大办特办,得全部人都得知道,虞家二房有孙子了。

    至于如何办,庄子上的小陶氏和虞老太太是不管的,虞秋元和虞秋翎张罗,虞秋荻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跟着一起忙活。

    虞府上下张灯结彩,虞大太太和虞秋芳虽然没过去看,但对怡哥儿就是有点忽视,也说不上讨厌。虞家对怡哥最为恨之入骨的当属大陶氏,小陶氏生产的消息虞家自然得送信给陶家,听说小陶氏生的是个儿子,陶太太气的茶碗都摔了。

    借故道喜之名来到虞家,看到虞秋元张罗着办满月酒,陶太太心中更是难气平。开头时小陶氏把怀孕的事瞒的死死,暴出来之后就直接去了庄子上,想下手都没机会。现在儿子生出来了,自己亲生女儿眼看着就要进冰窑里,她如何能气平。

    “说起来好像是二房的长孙,但我才是大爷的嫡妻,不管谁生的孩子都该由我来抚养才是。”大陶氏对陶太太抹泪说着,就该像陶家那样才对,所有孩子都由陶太太捏着,让谁生谁生,让谁死谁死。只要能把小陶氏的孩子抱到手里,看她怎么弄死。

    陶太太心里也是气不顺,却不像大陶氏这样又是哭又是闹,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是问:“你婆婆说没说过这个孩子谁来抚养?”大陶氏抚养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虞大太太抚养,那也许还有机会下手。

    “老太太说过由她来抚养。”大陶氏说着,哭着又道:“现在我连孩子的面都见不着,大爷根本就不让去庄子。那日老太太当着大爷的面还直接说,若是谁敢害了另一房的子嗣那就必须休出,这不就是在说我吗。”

    陶太太听得心中一震,道:“你太婆婆真是如此说的?”

    “可不是。”大陶氏说着,心中十分担忧,她现在最怕就是被虞家休掉。

    母女俩正说着话,只听外头丫头高声道:“大姑奶奶,您怎么来了……”

    虞秋翎笑着道:“听说亲家太太来了,恰巧刚才我不在,特意过来请安。”

    说话间小丫头打起帘子,虞秋翎进到屋里,大陶氏忙把眼泪干,但眼圈仍然是红红的。陶太太立即换上一张和善的笑脸,嘴里说着:“一家子亲戚,哪里能让大姑奶奶给我请安呢。”

    “应该的,本来今天上午是没什么事的,该张罗的也张罗好了。偏偏齐家打发了四个管事媳妇过来请安,我过去招呼应酬才忙到现在。”虞秋翎笑着说,又怕陶太太不知道,特意讲解道:“是威远侯府齐家,二房的嫡长孙也是齐老太太的重外孙,虽然不在京城,齐老太太得知二弟妹添了个哥儿,高兴着呢,打发人送了一车东西来,现在管事的还在收拾呢。”

    大陶氏听得心中更是气闷,陶太太则是气闷之余又多了一层考量。虞家二房目前就剩下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了,没人给小陶氏撑腰,但二房确实是有门好亲戚的。二房的嫡长孙是齐老太太的重外孙,若是……

    虞秋翎满脸笑意,却是继续道:“过来请安的媳妇还说,就这样齐老太太还觉得不够,若不是现在天气太冷,齐家全家又是刚到青阳,实在派不出齐大爷,怡哥儿的满月酒,他是怎么也都要来。”

    大陶氏听得心中更是愤愤不平,要是平常就算了,可能就心里嘀咕几句,此时陶太太在旁边,她自觉得有靠山了,便小声嘀咕道:“不过一个妾室生的孩子,让他入祖谱就是天大的恩典,还这样那样的办酒席,真是不知所谓。”

    陶太太听得皱起眉头,母女说话时说说就算了,现在当着虞秋翎的面如此说,就很不合适。不过话已经出口,她也想看看虞家的反应。

    虞秋翎脸色也有几分变了,其实她特意过来跟陶太太说这些,也就是震唬一下她和大陶氏,免得她们起了什么歪心思。怎么也没想到,大陶氏敢当着她的面就敢如此说,那她心中想的就更可怕了。

    “我虽然是归宗的寡妇,但好歹也是姐姐,有些话我不得给大弟妹说明白,你跟二弟妹是妯娌,怡哥儿是你侄子,你这个大伯母就是没有慈爱之心,最起码也得懂理礼法道理。你刚才说的都是什么话。妾室?那是你的亲妹妹,你说她是妾?虞家第一个嫡孙连酒都不能摆?在这你这样不但丢了虞家的脸更丢了自己的脸。”虞秋翎说着。

    虞秋翎说话从来没有客气过,跟虞大太太一言不和还能闹起来,对着弟妹她岂会客气,更何况她本来的目的就是想敲打一下大陶氏。大陶氏当即涨红了脸,然后看向陶太太,陶太太脸气也十分难看,大陶氏这话虽然说的很不合适,但虞秋翎的气势也未免太强了些。

    当媳妇的是要让着家里的小姑小叔,但虞秋翎也不过是个归宗的寡妇,当着她的面,竟然也能如此气盛,陶太太心中不由得添上几分怨恨。但此时此刻却是不好说什么,毕竟若是吵起来了,更加不好收场。

    说了一通,虞秋翎转身走了,至于陶太太在跟前的问题,她并不是很在意。若是陶太太知道教女儿,不用她开口,自己就会训斥,这样大家脸上都有面子。既然陶太太不吭声,那她肯定不能当没听到。

    大陶氏这样,陶太太那个模样,这母女两个只怕都没什么好心。就是虞老太太吓唬过她们,但若是她们执意,就是事后真把大陶氏休了,悲剧也造成了。得去跟虞秋元说一声,若是大陶氏真起了什么坏心思,那还要小心些。

    其实虞秋翎也搞不清楚陶家母女怎么想的,小陶氏就是生了儿子孩子,跟大陶氏也没啥关系,两房早晚都要分开,各房继承各房的财产,就是绝户过继那也要另外说。

    等到虞秋翎出门走了,陶太太便冷哼着道:“这位姑奶奶倒是好大的气势,若不是知道的还以为她嫁多好。”不过是个归宗的寡妇,以后能不能嫁出去还是个问题,就是嫁出去,再嫁哪里有嫁的好的,还敢在娘家耀武扬威。

    旁边张婆子却是道:“太太不知道,大姑奶奶向来脾气大,有时候跟亲家太太都能吵起来。偏偏老太太看中她,家中大爷对这个姐姐十分尊重,这回张罗着办酒宴也是大姑奶奶。”按道理来说,给怡哥儿办满月酒,该是虞大太太,虞大太太偷了懒,也该大陶氏,这回偏偏是虞秋翎张罗。

    大陶氏满脸的愤恨,道:“以后若是我当家,我一定要把她赶出去。[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别说傻话。”陶太太说着,这是家中姐妹不是媳妇,若是虞家上下也不待见她就算了,既然得了虞秋元看中,那相处之时就要小心。想了想又道:“这位大姑奶奶不是说要出家,都到青云庵去修行了,怎么又在家里住下了。”虞秋翎的态度很明显,她是向着小陶氏的,若是能把她弄走就好了。

    “大姑奶奶出家,其实也就是装个样子,为的是家里两个姑娘好说亲事。逢年过节的,家里有事,大爷都会接大姑奶奶回来。”张婆子说着。

    大陶氏便道:“若是能想个办法让她一直在庙里就好了。”本来是假出家,若是弄成真出家,虞秋翎也只能一辈子当尼姑,看她怎么威风。

    陶太太眉头皱了起来,道:“你先先别想这些,现在要紧的事你要赶紧有个儿子。”女人有了儿子才有底气,只要大陶氏生了儿子,不管大陶氏做了什么,虞家想休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怡哥儿的满月酒摆了一百多桌,京城里但凡有点关系的,虞家全部送了贴,酒席摆了整三天。一波又一波的亲友,虞大太太是甩手不管,只是累死了虞秋元和虞秋翎,连带着虞秋荻也是累的不轻。

    忙碌完毕,休息两天之后,虞秋翎又回了青云庵。虞秋元要到庄子去给虞老太太复命,虞秋荻病已经好了,自然跟虞秋元一起去庄子上。大陶氏倒是说了要跟着去,虞秋元哪里会同意,虞秋翎已经特意提醒过,大陶氏想见小陶氏和怡哥儿那是没门的事。

    田姨妈得知虞秋元走了,便带上田昕来了虞家,虽然虞秋元把她赶走了,但身为姨娘她过来小住几天总是问题不大。更何况娘家兄长张老爷结束外放回京,兄妹姑嫂都是许久没见,相聚几天也是理所当然。

    张老爷会结束外放,并不是正常结束,而是被罢官。也没什么重要原由,就是没跟上司下级打好关系,正好地方上出了逆伦案,张老爷就倒霉了。

    张舅母回京时见到虞大太太时是哭的鼻泣一把泪一把,张家本来就不是什么富裕之家,张老爷也是个极其不争气的,他倒不像田姨丈那样自己败家,而是他糊涂,大事小事都糊涂,不然何至于当官这些年了,就因为一宗逆伦案就被罢官了呢。

    虞大太太也晓得张舅母的意思,是想问她借钱给张老爷把官职找回来。但这需要一笔很大的数目,这些年她是一直贴被娘家,自己的嫁妆和私房已经贴补的差不多,虞老太太当着她的面就说过,你如此贴被娘家,这辈子都别想摸到虞家的总账。

    张舅母知道田姨妈来了虞家,也连带了女儿张大姑娘过来,让姑娘们一处玩。张舅母又开始向虞大太太哭诉,虞大太太倒是很想帮忙,但她是真没钱。总账在虞老太太那里,她手上就有一本小帐,也就是平常日常花销,就是能捞一点,实在很有限。

    田姨妈旁边听着,心里却有一个主意,笑着道:“依我说不如这样,我记得嫂子房里有个庶子,今年也有十二、三岁了吧。”

    张舅母有点没反应过来,却是答道:“你说的是小三,今年十三了。”

    田姨妈继续道:“正好姐姐家里也有个庶女,今年也是十三岁,正待字闺中。两家又是亲戚,依我说不如亲上加亲,嫂子的儿子娶了姐姐的女儿,岂不是比外头寻的强。”

    张舅母和虞大太太面面相觑,还是有点不太理解田姨妈的意思。田姨妈有时候面对虞大太太和张舅母时真有种智商上的优越感,笑道:“姐姐家的四姑娘虽然是庶出,但素来是姐夫的心头宝,虞老太太也不是偏心,她出嫁自然会有一份丰厚的嫁妆。”

    张舅母和虞大太太顿时反应过来,虞老太太说过,四姑娘出阁按虞家的老例走,虞家姑娘嫡出出嫁的标配是一万两,庶女是五千两。这还只是公中拿的钱,长辈们另外添的不错,四姑娘出嫁虞老爷肯定是添的,他手里大数目的钱没有,几千银子肯定会有,再加上虞老太太添的,只怕出阁时至少也得有一万银子的嫁妆。

    这一万银子虞大太太是怎么也摸不着的,与其眼睁睁地看着那小妇养的带到婆家去,那还不如嫁给自己的外甥,这样的嫁妆就到了她的娘家,总比给外人强。

    张舅母听得顿时大喜,虽然说女子的嫁妆是属于她自己的,但既然嫁到夫家来,被夫家弄走嫁妆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四姑娘这样的,娘家没人给她出头,被夫家折腾死的都不在少数。有了这么一笔银子,张家也就能解了燃眉之急,忙道:“这个主意好,亲上作亲再合适不过。不过,两个孩子才十三岁,就是定了亲,成亲也要两年吧。”

    田姨妈笑着道:“嫂子不知道,年前安远侯府贺家找了官媒来说亲,要纳四姑娘为二房,被姐姐以年龄不到为由推了出去。”

    张舅母倒是听虞大太太说了此事,但此时仍然不懂田姨妈的意思,虞大太太也有点不明白,便问:“是啊,就是年龄不到。”

    “人家贺家要纳妾,说年龄不到那是推托的话。正好有此事在前,姐姐就可以说,怕贺家再来人提纳妾的事,只得先把四姑娘嫁出去,贺家再怎么样也不敢去抢有夫之妇吧。”田姨妈笑着说,又道:“就是年龄小也没什么,虞老太太现在身体不好,只说要给老太太冲喜,先把人嫁过去,过两年再圆房,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舅母欢喜的拍手道:“还是妹妹有智谋,这个主意甚好。”只要人抬来了,嫁妆也就跟着来了,四姑娘年龄又小,到时候还是任她捏圆搓扁。

    虞大太太虽然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心里却是有另一重担心,道:“当日老太太说过,四姑娘的婚事由老爷做主。老爷向来把四姑娘当成心头宝,想着法让她高嫁,只怕他不同意。”若是虞老爷说不同意,那她也没什么好办法。

    田姨妈笑着道:“我听说姐夫身边的春姨娘十分受宠,又是元哥儿找来的。姐姐不如好好地跟春姨娘说说,让她跟姐夫说,只怕事半功倍。”

    虞老爷的智商并不高,以前贺家来提亲时,说是纳妾娶二房,那位春姨娘吹吹枕边风事情都能成。现在是把四姑娘正经嫁出去当嫡妻,又是亲加上加亲,岂不是比贺家的亲事更靠谱些,只要能说动春姨娘,这个枕边风肯定能吹成。

    虞大太太觉得有道理,便道:“那我先跟元哥说。”

    田姨妈深知虞秋元不好糊弄,便笑道:“这么一件小事何必去跟元哥儿说,姐姐只管把春姨娘叫过来,多给她些打赏银子,没有不成的。”只要虞大太太和虞老爷这两边同意了,虞秋元的意见估计是无所谓,只是一个庶妹而己,还跟安姨娘那样闹过一场。至于虞老太太,人都到庄子上去了,只怕也不会管这些。

    66

    怡哥儿满月酒后,虞秋元就一直在庄子上,倒不是躲清闲,而是在算账。虞老太太早有两房分家的意思,她活着自然是她主持分家,若是她不在,那就是虞老爷主持,与其让虞老爷在她死后乱搞,不如她活着的时候就分好。

    虞家的总账,虞老太太对外说总是说在她自己手里,其实在好几年前她就开始陆陆续续的交给了虞秋元。现在虞老太太病着,两房产业具体如何划分,自然是虞秋元来做。到时候他把分派的单子交给虞老太太,虞老太太主持分就好。

    虞秋元会知道虞大太太折腾着想把四姑娘嫁给张三爷,是春姨娘派了小厮悄悄给他捎了信。前不久贺子章才派了官媒婆过来,当时给官媒说的是两年后再说,结果转眼就要把四姑娘另嫁他人。

    春姨娘知道虞秋元在贺子章心中的地位,实在不想得罪他,斟酌一番便没有直接给侯府报信,先给虞秋元说了。最好的就是虞秋元跟贺子章协商好,确定一下贺子章到底要不要四姑娘。

    把信看完,虞秋元就觉得自己头痛起来,虞大太太会想着把四姑娘嫁给自己娘家侄子,想的不过是四姑娘的嫁妆。客观来说这个主意不错,要不是因为他与贺子章的关系微妙,前头有侯府派人说要纳四姑娘为妾,刚找了借口托住了,现在有人要娶四姑娘为妻,就是虞老太太知道了也会同意。

    庶女就是嫁的差些,但只要是嫁过去为正妻,不是只拿聘礼不给嫁妆,没人会说虞家什么。若是与侯府为妾,只怕虞家上下脸上都不好看。

    虞秋元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给春姨娘回信,只说四姑娘还是贺子章要的,让春姨娘全力阻止。春姨娘会知道此事,不过外乎是虞大太太把她叫过去帮忙,希望能过了虞老爷这一关,四姑娘的婚事不管虞大太太想多好,只要虞老爷不同意,那就是白搭。

    以虞秋元对贺子章了解,贺子章看不上四姑娘,贺子章本来就偏男色。就是他突然想要个美妾了,哪里寻不到一个美人,不说其他的,就看春姨娘,论姿色也甩了四姑娘几条大街。看不上却又要,虞秋元搞不清贺子章想怎么样。

    贺子章的性格脾气越来越古怪,也许他是一直这么古怪。嫡亲兄长早逝,与庶兄亲近却被暗算,六岁残疾,十一岁弑兄,只看这样的经历若是能成温柔美青年那才是基因突变。

    只是贺子章现在这样,虞秋元真觉得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跟贺子章说话,他都有种被紧紧捏住脖子马上要窒息的感觉。投名状交了,贺子章也清楚知道自己是任由他捏圆搓扁的,但这样对贺子章似乎还是不够的,他真的快要被逼疯了。

    让小厮把信递出去,虞秋元也无心看帐本,让管事的把马备好,他需要骑马发泄一下。纵马奔驰了大半时辰,虞秋元才觉得自己的心情在慢慢的平静。把速度放慢,慢慢往庄子上走时,只见虞秋荻带着丫头婆子正在庄前的小路上走着。

    冬天并没有完全过去,不过出了正月之后,已经有几分春意。虞老太太和小陶氏这时候肯定不会出门,虞秋荻病好之后则会出门走走,不然庄上的生活太有些闷。

    虞秋元翻身下马,虞秋荻上前见礼,看看虞秋元的神情,道:“大哥有心事?”

    “三妹妹果然知我。”虞秋元轻笑,随手把马缰绳扔给小厮,又挥挥手让跟着的丫头婆子退后一些,这才道:“刚才接到家中书信,太太想把四姑娘说张家三爷。”

    “呃……”虞秋荻稍稍一怔,随即明白这肯定是冲着四姑娘的嫁妆。想了想却是突然问道:“有件事我一直想问大哥,大哥与贺侯爷交情很好吗?”

    若是正常情况下,虞秋元不会因此而烦恼,该高兴才对,四姑娘嫁到张家怎么也比与人为妾好。虞秋元现在会头痛,只怕是觉得不好给贺子章交待。

    “三妹妹果然聪慧。”虞秋元说着,虽然他与虞秋荻的关系不像与虞秋翎那样亲密无间,但要说聪慧,虞秋荻绝对是个尖,有些事情倒是可以与她商议。道:“我与侯爷相识与早年,诚心相交,彼此十分信任。”

    虽然贺子章折腾他,他也很怕贺子章,但很奇怪的,他有种感觉,贺子章在仕途政治上,肯定不会亏待他,只要贺子章能发迹,他以后肯定会沾光。

    虞秋荻觉得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但好像又更困惑了,想了想道:“四姑娘还小,婚事并不着急,再者侯府才来提过亲,当时说的是两年后再说,家里就是想给四姑娘再说亲事,总要缓一缓。”

    “我也是这个意思。”虞秋元说着,叹气道:“上回我单独去见侯爷,便直接说,若是他想要,把四姑娘给他也没什么。”偏偏贺子章既不说要,也不说不要,就这样吊着他。

    虞秋荻也无语了,好一会才道:“太太突然说要把四妹妹许给张三爷,挺奇怪的。”不是她小看虞大太太,虞大太太就是想使坏都没有这个智商。

    “十之八九是田姨妈或张舅母的主意。”虞秋元接口说着,随即叹气道:“在三妹妹跟前说句大不孝的话,大房……我真的是无可奈何。”

    虞秋荻低头不语,不敢接这个话头,虞秋元用的词是无可奈何,其实想的说是大房已经没救了。虞老爷那样,幸好有个春姨娘把虞老爷拴住了,不然能拖死虞秋元。虞大太太倒是会听虞秋元的,但偏偏笨的要死,拿自己的银子嫁妆补贴娘家就算了,还摊上一个搅屎棍妹妹。

    两位长辈已经这样,若是大陶氏像小陶氏这样聪明能干,那大房至少还有点希望。长辈会一天天变老,以后总有个当家主事的,偏偏大陶氏又是那样的。现在大房还有虞秋翎帮忙周旋,但虞秋翎总要嫁出去,她不可能一直归宗不嫁。到那时候,虞秋元要读书考科举,朝廷上争天下,家里还要去处理家务,只怕真得有三头六臂了。

    “不瞒三妹妹,老太太已经让我清账,过不了几天两房就会分开。”虞秋元说着,又道:“我与你二嫂商议过,分家之后你二嫂还会在庄子上照顾老太太,只怕到时候也要委屈三妹妹。”

    “哥哥说的哪里话,侍奉祖母本来就是孙女的本份,哪里能用委屈。”虞秋荻笑着说,只怕当初虞老太太执意要来庄子上,也是为了分家做准备。大房二房看着是分属两房,男人却只有一个,财产就是能合理分割,刚分开之初执行的时候还会有很多问题。

    有虞秋元压着,大陶氏是不敢去要二房的钱,但虞大太太和虞老爷就很难说了,不要脸天下无敌,当他们不要脸时,虞秋元也没办法。

    现在虞老太太来了几十里外的庄子上,小陶氏作为孙媳妇跟来侍候,分家之后本来该跟着大房居住的虞老太太现在理所当然的跟着二房。虞老太太在这里坐镇,不管虞大太太还是虞老爷都不敢把手伸过来。

    就是不久之后虞老太太过去了,那时候小陶氏也把二房的财产整理清楚,牢牢地握在手里。虞大太太和虞老爷再想怎么样就不容易了。二房有子嗣了,大伯大娘想问侄媳妇拿钱,没那么容易。

    “三妹妹如此聪慧,二房又有你二嫂,让我安心许多,终有个可以静心的地方。”虞秋元说着,若是以后他真是精力顾不过来,必须要舍弃大房,那至少虞家还有二房。

    “瞧哥哥说的,我们都是兄妹,哪里能分的这么清楚。”虞秋荻笑着说。

    虞秋元也跟着笑了起来,道:“起风了,回去吧。”

    十日之后虞秋元把分家清单列好,这只是虞家的财产部分,虞老太太的嫁妆虞秋元并没有做分派。嫁妆并不在分家之列,属于当事人私人财产,到时候她自己想怎么分派都行。先把清单让虞老太太过目,虞老太太点了头,虞秋元便亲身回家请父母过来。

    虞家子嗣单薄,五服之内没有人,现在家中最大的就是虞老太太,更没有相近亲友长辈之类。但分家事宜,肯定要官府认证后才有效,虞秋元想想便直接拿了帖子,又塞了钱,请了通判过来旁边见证,然后公证。

    虞秋元先到虞大太太房里,不等他说分家的事,虞大太太就对着他一通报怨,道:“你是哪里寻的春姨娘,根本就不听话。前头贺家来寻妾,若是再不把四姑娘嫁出去,真让她去当了妾,虞家的脸都要被她丢尽了。”

    她把春姨娘叫过来许多次,许她银子,给她衣服首饰,结果春姨娘看都不看一眼。只说此事事大,她如何敢去左右虞老爷意见,把虞大太太气得不轻。

    虞秋元想到此事就一肚子火气,直接道:“这是田姨妈的主意还张舅母的主意?一个个都是想钱想疯了,把四姑娘嫁到张家去,想的不过是她的嫁妆。”

    虞大太太被虞秋元点破心事,却不觉得理亏,道:“当日安姨娘怎么给我难看的,难道你忘了,若不是怕你们兄妹脸上难看,我真想把她卖出去当妾,让她跟她娘一样,一辈子当小妇。贺家派官媒上门说要纳她为妾,你还想给她找什么人家。”

    “母亲既然知道贺家要纳她为妾,你何故这么急匆匆的给她找人家。”虞秋元对虞大太太的智商也十分无语,道:“我们当时是怎么跟贺家说的,说四姑娘年龄不到,这才推托掉。然后两个月不到,虞家就把四姑娘嫁出去了,安远侯府会如何想。”

    “贺家说是要纳妾,用年龄为借口本来也就是平常事,现在把四姑娘嫁出去,就是为了脸面,谁家愿意家里有个当妾的姑娘。”虞大太太说着,若是提亲说是当妻,不愿意用其他理由推了,然后把姑娘另嫁他人是不太好。现在贺家是当妾,悄悄地把姑娘另嫁他人那是为保住自家的脸面,安远侯府能想什么,就是其他人家知道了,也不会说虞家过份。

    “这些都是姨妈跟母亲说的?”虞秋元有几分自嘲的说着,客观说,田姨妈的脑筋转的很快,偏偏没有好心眼,是怎么刻薄怎么来。便道:“我以后会吩咐管事,不让田姨妈进门,她的月例银子也不用送了。”

    虞大太太听得一惊,刚想反驳,虞秋元却是截口道:“我这趟过来是老太太的意思,老太太决定要分家,请母亲过去。”

    “分家?”虞大太太有点没反应过来,虞家就虞秋元这么一个独苗,还分什么家?

    “大房二房总要分开的。”虞秋元一副不愿多讲的模样,他现对虞大太太也是越来越没耐性了,便道:“我去告知老爷。”

    说完抬脚走了,虞大太太想叫都没叫住。

    虞老爷的反应比虞大太太快些,因为他盼着分家盼好久了,分了家他就是大房最大的,到时候大房的财产谁还敢跟他争。笑着道:“也是该分开了,当初说好的是兼祧两房,现在二房也有子嗣,分开好些。”

    虞秋元更不想跟虞老爷多说,只是道:“官府我已经知会过,若是老爷也没意见,那便明天起程过去。”

    “嗯,明天就去。”虞老爷一脸高兴的说着。

    虞秋元休息一晚,又跟通判说好,明天一起上路过去。虞老爷和虞大太太自是不必说,这是肯定要在的,大陶氏是长房长息,青云庵的虞秋翎,在家的虞秋芳都要一起过来。赶了大半天的路,虞秋元先去请通判前头喝茶,又让虞家众人稍作休息。

    虞大太太和虞秋芳都没看过怡哥儿,特意过来犯不着,但现在来到庄子上了,肯定要过去看看。大陶氏也忙着过去,这些日子她一直挖空心思想弄死小陶氏的儿子,只是她连踏入庄子的机会都没有。现在难得这趟过来了,虽然这么多人盯着,做不出什么事来,眼睛里却像是要喷出火来,恨不得把怡哥儿直接瞪死。

    “像秋元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虞大太太看着怡哥儿满心欢喜,虽然从礼法上是侄孙,实际却是亲孙子,长得又那么像虞秋元,没看的时候也就无所谓,现在看到了就觉得怎么看怎么好。

    小陶氏笑着道:“老太太也是如此说。”

    虞秋芳虽然不讨厌怡哥儿,但对于小孩子她也不感冒,看了一会就觉得无趣。扭头看到角落里站着的四姑娘,觉得来了乐子,有几分打趣地道:“说起来还是四姑娘的本事,没出过几趟门就艳名远播了,让安远侯府过来提亲。”

    贺家来提亲的事,屋里众人除了四姑娘这个当事人外都知道,又事关虞秋芸最关心的终身大事,乍然听到虞秋芳如此说也愣了一下。

    虞秋元皱眉道:“你哪里来的那么多话。”

    “我只是说实话,免得以后四姑娘知道了,说我们误了她的好亲事。小妇养的去当小妇,不是理所当然吗,弄不好她心里巴不得要去呢。”虞秋芳神情得意的说着,又道:“不过贺家也未免太下本了,一个小妇养的,还说什么二房的大礼,她哪里配。”

    虞秋芸听到一半时就觉得手脚冰凉,虞秋芳又说到二房大礼时,她几乎站不住。虞秋荻在虞老太太屋里,此时并不在这里,现在这一屋子虞家人,她不知道该看向谁。明明她们是骨肉兄妹,却没有人会向着她,这到底是谁的错。

    最后虞秋元看向她道:“我怕老太太担心就没说,安远侯府是上门说要讨四姑娘为妾,虞家已经拒绝,四姑娘不用担心,等过段时间风头过去了,我会另外托官媒给你说门亲事。”

    “前不久张舅母还上门来说亲,要把她说给三表哥,难得舅母和善不介意她是小妇养的,又是亲上加亲,哥哥如何还要托官媒说亲?”虞秋芳说着,像虞秋芸这种小妇养的,让她当正妻就抬举她。

    “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哪里来的这么话说,庶妹的婚事岂是你能插嘴的。”虞秋元厉声斥责虞秋芳,虞老太太就在正房里,虞秋芳就在这里大声说这些,她这是嫌虞老太太死的慢。

    虞秋芳被训的一脸委屈,怡哥儿本来正笑着,此时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虞秋翎也是听得头痛,借机道:“怡哥儿怕是饿了,我们别在这里扰了二弟妹休息,到前头屋里坐吧。”

    虞大太太看他们兄妹要吵起来了,虞秋翎搭了台阶,便拉着虞秋芳出门。虞秋元怕大陶氏会对怡哥儿做什么,也赶紧叫上她走了,虞秋翎坐了大半日车,只觉得头晕,也跟着出门去。

    一屋人转眼都走了,唯独虞秋芸一脸苍白的僵直站着,手脚都没了热度,虞秋元说会为她寻亲事时,她还是有点欣喜。结果虞秋芳马上就说,张家来提亲,虞大太太的娘家,她若是嫁过去,真不知道是何等地狱。

    小陶氏看看她,心里叹口气,虞家大房嫡系四个人,虞秋芸没拢住一个,她也需要反省一下。嘴里却是劝着道:“没跟姑娘说安远侯府的事是怕姑娘担心,事情已经过去了,大爷也会给姑娘另外寻亲事,你就别担心了。”

    67

    晚饭过后分家也就开始,先是虞家家产部分,虞秋元为此忙活大半个月,分的时候却很快。主要是没人有异议,虞老爷想着赶紧分了后他手里有银子用,虞大太太想着反正都是虞秋元的也就无所谓,大陶氏倒是想一分钱不给二房,只是这事轮不到她做主,今天的分家事宜,她来纯属就是旁听的。

    大房二房都是嫡出,财产完全平分,不过大房拿到的相当对一些,因为祖产和祭田在,这些都是属于大房的。同时虞老太太也有了新的说法,这回大房的田地全部划为祭田,子孙只可使用不得便卖。

    虞老爷听到这个限制条件,脸色多少有点难看,每年田产的收益几乎是固定的,他曾经也管过一阵子,心里十分明白,虞家十来处庄田,一年有上万银子那都是极好的,若是哪年差了也不会差很多,就是旱涝保收。

    想一下子拿到大钱,那就要把田产卖掉。虞老爷当然没有把全部田庄卖掉的打算,但万一有急事了想要钱时,这总是流动资金。再就是已经划为祭田了,他就不能拿去陪嫁四姑娘,当爹的怎么陪嫁女儿都可以,但动祭田则不可以。

    “全部划过祭田是不是太多了?”虞老爷支吾的说着,道:“大房还有两位姑娘没有出嫁,到时候要如何陪嫁。”

    虞家人都知道虞老爷这个陪嫁姑娘说的是四姑娘,小陶氏听得心中叹息,都到此时此刻了,虞老爷还在给四姑娘拉仇恨。四姑娘听得心中更紧,刚想表白一下,二姑娘却先开口了,道:“老爷想拿祭田陪嫁四姑娘,何苦拉上我。”

    虞秋元斥责道:“住口,哪有你说话的余地。”

    虞老太太本来还算温和的脸上带上几分寒意,道:“陪嫁姑娘?这些田产都是你曾祖父,祖父还有你父亲留下来的。我就这样告诉你,我划田产为祭田就是怕你拿去陪嫁四姑娘。你一个男人这些年没给家里挣过一文钱,吃的全部都是上辈人留下来的东西,就这样你还嫌不够,还得去败家,你若是那么想把家产给外姓人,那你先来掐死我。”

    虞老爷被骂的满脸通红,只是小声说着:“四姑娘是庶出,她的亲事不太好说。”

    “哪门哪户都有庶出姑娘,也没见哪个嫁不出去的。”虞老太太说着心中的火就冒了起来,到了此时此刻,虞老爷还是致力于气死她。

    虞秋元见状连忙上前道:“今天是为了两房分家,还请老太太主持。”跟虞老爷生气是气不完的,赶紧把正经事办了。

    虞老太太平平头心的气,只是对旁边记录公证的通判道:“麻烦大人把这一笔记下,大房所得所有田产划为祭田,子孙只得使用,不得便卖。”

    “是,尊老太太意。”通判说着。

    虞老爷不说话了,接下来的手续就非常快,官府那里登记了,二房的财产虞老太太直接交给小陶氏。大房的财产虞老太太正想交给虞秋元,虞老爷就道:“儿子既在,老太太如何交付与孙子。”

    虞老太太没吭声,虞大太太马上接话道:“谁知道你会不会拿了大房的财产去陪嫁庶女,若是不交给元哥儿,只怕都被你败光了。”财产给了小陶氏,她是虞秋元的老婆,自然也就是虞秋元的,但若是给了虞老爷,只怕虞秋元连个影子都摸不到。

    “妇人之见,你胡说什么。”虞老爷怒声呵斥着,他不能大声跟虞老太太说话,但跟虞在太太他还不必客气,道:“财产是我的,我想怎么处理都是我的自由。”

    “好了,你们都住嘴。”虞老太太打断他们夫妻的话,却是道:“大房的财产先由大太太打理。”

    虞老爷又是一怔,刚想反驳,虞老太太就道:“让大太太帮着看着点,大房的财产只怕还能守得住。”

    “这……”虞老爷着急的反驳的道:“老太太处事不对,大房的财产应该给我才是。”

    “财产是大房的,难道你不是大房的。”虞老太太说着,又道:“你祖父,父亲在世时,都是我管家。正房太太管家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是,总账就在这里摆着,你要是怕她藏私,你查她的就是了。”

    “这……”虞老爷顿时无语,他盼着两房分家,这样虞老太太就没法当家,这样大房最大的肯定是他。他本来就想着分家之后狠捞一笔,只要帐本在他手里,他就是乱支出乱花钱,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现在帐本在大太太手里,想拿钱就得从她手里过,再想随意花钱岂是那么容易的。

    虞大太太欢天喜地的接了账本,虞老太太本来就无意让虞秋元管家,当儿子的如何能管得了爹。虽然虞大太太的娘家也有问题,但虞秋元能制约虞大太太,怎么也比给虞老爷那个纯败家子强得多。

    两房各自接了账本和财产清单,虞家的家财也就算分配清楚。虞老太太继续着道:“我还是那句话,家中姑娘出阁都是有例,不管是大房还是二房,都要按照旧例走,旁的谁再添,那都是各人的心意,公中出的钱就是这么多。”

    “是。”虞大太太和小陶氏各自应了一声。

    虞老太太看向小陶氏又道:“还有一件事我得说,二太太嫁到虞家时那是有份嫁妆的,女子的嫁妆只能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女。二太太过世后,我就把她的嫁妆封在二房,另外的田产地契我早就交给元哥儿,每年田产收入也一并存了起来。等到三姑娘出嫁的时候,除了虞家公中的钱之外,这份嫁妆要让三姑娘带走。”

    二太太的嫁妆本来就是来自齐家,现在三姑娘又要嫁回齐家去,这份嫁妆肯定得让三姑娘带回去脸上才好看。虽然 (:

    ) ( 虞家小姐(完结) http://www.xshubao22.com/1/10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