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二太太的嫁妆本来就是来自齐家,现在三姑娘又要嫁回齐家去,这份嫁妆肯定得让三姑娘带回去脸上才好看。[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虽然虞秋元兼祧了,继承权却没那么名正言顺,若是留在虞家,还不知道会被怎么议论。

    小陶氏心里己有主意,却是低头道:“孙媳妇晓的,只是二房现在搬到这里来了,那婆婆的嫁妆……”

    “你到这里来陪我,不过是尽你的孝心,二房肯定还得另立门户,总不能以后让三姑娘在庄子上出嫁。”虞老太太说着,又道:“我记得二房分得的房产就有一处,就在西边街上,虽然是处三进的房舍,但二房住下也是足够的了。让元哥儿打发人收拾了,把二太太的嫁妆拉过去,派上一房人看着就好。”

    “是。”虞秋元旁边应着。

    虞老太太这样分派着,其他人还罢,虞秋芳却是不服气道:“三姑娘先是得了二太太的一份嫁妆,虞家还要再出一份,那她的嫁妆岂不是家中其他姐妹的多。”

    “公中出是公中的,母亲留下来的东西给亲生子女是正理。你母亲也有一份嫁妆,你若是嫌家中给你备的少,让你母亲也给你添妆就是了。”虞老太太说着,虞家属于父系,公中出钱但凡嫡出自然都是一样的。虞秋荻另外得的一份嫁妆是来自母系,虞秋芳若是不服,那就让虞大太太去添。

    虞秋芳心中仍然不服气,都是姓虞的,凭什么三姑娘的就比她的多,刚想再开口说什么。虞秋翎就低声道:“你哪里来的这么多话,还不快闭嘴。”

    三姑娘是继承母亲嫁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者虞家姑娘里嫁的最好的将会是三姑娘,姑娘的嫁妆与男方的聘礼是分不开的,齐家是娶世子夫人,到时候肯定会下的多,三姑娘的嫁妆最多也是理所当然。

    虞秋芳虽然仍然不服气,却还是住了嘴。

    虞家的家财部分到此算是全部结束,接下来就是虞老太太自己的私房和嫁妆,这部分虞老太太可以自由支配。程妈妈领着丫头抱着一个个盒子过来,虞老太太搬到庄子上来时,她所有的私房银子已经全部换成银票,田庄地契的之类也全部带了过来。

    “当日大丫头出嫁时我已经添过妆了,但大丫头可怜,早早没有了夫婿,我就再给大丫头五千两,另外一份庄田当嫁妆。”虞老太太说着,女子再嫁就没有嫁好的,让她归了宗虽然是希望她能过的好,但又能过多好。

    程妈妈马上把盒子拿上来,东西如何分派虞老太太早有主意,也早就分好。虞秋翎听得阵阵心酸,上前接过银两和地契,磕头哭道:“都是孙女不好了,直到此时还不能让老太太放心。”

    “好孩子,这怪不得你。”虞老太太也跟着掉眼泪。

    虞秋元接话道:“祖母不用担心,只要有我一日,我定会照顾大姐。”

    “好,你这么说我也放心了。”虞老太太说着。

    把眼泪擦干,虞老太太看向二姑娘,她是不太喜欢二姑娘,但总是亲孙女,道:“我未必能看着你出嫁,也跟你大姐一样,也是给五千银子,一处庄田。”

    程妈妈把虞秋芳的那份盒子拿过来,虞秋芳本来想像虞秋翎那样接过来,结果虞老太太却是道:“二姑娘年幼,大太太先给她收着吧。”

    “是。”虞大太太应一声,把盒子接过来。

    紧接着是虞秋荻的,跟大姑娘,二姑娘的一样,五千银子一处庄田,虞老太太想想又道:“三丫头就先二孙媳妇收着。”

    “是。”小陶氏应着把盒子接过来。

    末了才是四姑娘,虞老太太看着虞秋芸也是满心的愁闷,当日年家的亲事好好答应了多好,非得折腾这么一出,把家里折腾的鸡犬不宁,自己也没落到好处。虞秋芸留心到虞老太太看过来,心也不由的跟着提了起来,这些天她在虞老太太身边侍候,虞老太太是没骂过她,但对她也是十分冷淡。

    “四丫头是庶出,不能跟嫡姐们并肩,三千银子一处庄田,这是我就给她添的妆。”虞老太太说着,看看虞老爷,心中有几分犹豫,末了道:“先让元哥儿保管吧。”她实在没有办法信任虞老爷,即使虞老爷看着是这样疼四姑娘。还不如交给虞秋元,虞秋元就是讨厌四姑娘,也绝对不会私扣她的嫁妆。

    “是。”虞秋元应着,把盒子接过来。

    姑娘们全部分派完,虞老太太轻轻吁了口气,感觉十分疲惫。虞秋元知道虞老太太这是累了,便劝道:“不然老太太先歇歇吧。”

    虞老太太摇摇头,道:“我还能撑的住,既然料理了,怎么也得一次说完。”

    虞秋元也不再说什么。

    虞老太太看向小陶氏怀里抱着的怡哥儿,疲惫的脸上有几分笑容,道:“怡哥儿是我头一个重孙,我自然不能亏待。秋元,你过来。”

    虞秋元赶紧上前,虞老太太道:“我这里有三万银子,也是我最后的一点老底,你全部拿了去。但是你不准用,你拿去买地置产全部记在怡哥儿名下,这是我给怡哥儿的田地。”

    刚才给孙女都是几千两,现在给怡哥儿一下子就是三万两,虞家众人多少怔了一下。虞老爷虽然觉得给多了,但他也不敢跟虞老太太辩,毕竟这是虞老太太的嫁妆,不是虞家的产业,她想偏心,谁也没办法。

    虞大太太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怡哥儿也是她亲孙子,钱又是直接给她儿子的,怎么也亏。唯独大陶氏心头气难平,这三万两说是给怡哥儿的,其实还不是给小陶氏的。给虞家姑娘的她自然不敢说什么,但这样偏心给小陶氏,不由得插嘴道:“老太太如此……”

    虞老太太的余威仍在,大陶氏嘴边的“偏心”两字却是说不出来。虞老太太看向她,直接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偏心,给二房孙子给多了?”

    大陶氏低着头,虽然不敢继续说下去,脸上神情却是那个意思。

    虞老太太冷哼着道:“我这是留给重孙子的,你要是嫌我偏心,那我也要问你,为什么大房一直没有孩子。你若是有本事生个儿子出来,这三万银子也有你一万五。”

    大陶氏脸腾的一下子红了,满脸的委屈想说却又不敢说。

    “还有谁嫌我偏心吗?”虞老太太问着屋里众人。

    虞大太太接话道:“老太太想把东西留给重孙也是理所当然的,谁敢说老太太偏心呢。”大陶氏眼红也没办法,谁让她肚皮不争气。

    虞老太太顺顺气,接着道:“我带到庄子上的银票,财务算是全部分完了。再剩下一些也就是家里的一些粗笨家伙,虽然还值些银子,但我实在不想动了。我的后事要用的东西已经准备齐全,要是少些什么就从我房里拿东西去办。”

    “老太太身体好着呢,如何说到这些。”虞秋元赶紧说着。

    “既然分家了,我自然也该把身后事说清楚。”虞老太太叹息着,她自己清楚,她活不了多久,说不准哪天就去了。继续道:“家里我屋里剩下的东西全部都是元哥儿的,不管老爷还是太太都准私自去动。”

    “是。”虞大太太非常爽快的答应,虞老爷虽然一脸沮丧,也只得应了一声,本来以为分了家,大房产业全部都在他手里,没想到虞老太太把总账给了虞大太太,他仍然没摸到什么钱。

    所有财产划分完毕,旁边执笔管事把两份契书写好,管事又大声朗读一遍,确实无误了先拿给虞老太太鉴了名,然后虞老爷,虞老太太,虞秋元。名字全部鉴完,然后拿到通判那里过目,直接盖了官府章,分家事宜算是全部完了。

    分家契书,大房和二房各执一份,大房的是虞大太太收好,二房的是小陶氏收好。这样的分法,最为沮丧的是大陶氏和虞老爷,小陶氏白白多了三万银子心中如何能服气,虞老爷本以为分家之后他就是家主,现在才发现,这纯属是做梦。

    “还有一件事,我也得说一下,秋元兼祧两房。现在二孙媳妇跟着我在庄子住,离京城太远,元哥跑来跑去实在太辛苦。一天一轮不太合适,我看不如一个月轮换一次。单月在大房,双月在二房。”虞老太太突然说着,这阵子虞秋元一直在这边,大陶氏有点吃亏,男人多进房才有可能会怀孕,她也希望大陶氏能早点有孩子。

    “是。”虞秋元嘴上应着,心里多少有点纠结,他现在是真不心去大房。可以想像的出来,这回分家之后,只怕更不得安宁。

    68

    京城人所共知,郑亲王府尚武,第一任郑亲王就是领兵统帅,哥哥当皇帝,弟弟打天下。后来的郑亲王虽然血缘上与皇帝有些远,但领兵尚武这一点并没有改变,传到谢衡这一代,可谓是青出于蓝,当然也没太超过,再超下去就只能谋朝篡位了。

    作为尚武的郑王府,有间武厅是理所当然的事,去过王府的人都知道。就在谢衡书房旁边就有一节单独的院落,闲杂人等都不得靠近,那是京城第一剑术大师裴霜教卫策和世子谢潜习武的地方。[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而更多的人不知道,在郑王妃的主院旁这也有一节院落,也是闲杂人等不得靠近,郑王妃习武,并且教人习武的地方。

    当年郑王妃能一战成名,打败匈奴公主,并不是因为她突然间被什么附体,而是她从小练武的关系。定远侯府罗家,那是跟着太祖爷打天下,从一介草莽变成了侯门贵族,除了这泼天的富贵外,罗家还传下一套枪法。

    郑王妃自小练的就是这套枪法,按照祖传规矩来说,是不该传给女儿的。定侯远嫡出只有一儿一女,定远侯世子罗大爷不是习武的料,还有一个庶子更是不成材。但郑王妃不同,按照江湖说法,她根骨清奇,天生习武的材料,更神奇的是她天生怪力。

    已经去世的老侯爷在思虑再三之余,就传了郑王妃枪法。但习武那天她就立下重誓,罗家的枪法绝不传外姓,她只能教给自己的娘家侄子。

    郑王妃与匈奴公主那一战,其中有一个版本说的是她用石头把人家公主砸到土里头去。其实真实情况是,她头一局就赢了匈奴公主,但对方不服还要再战。郑王妃没有马上接战,只是把院中一个千金铜鼎举起来,扔到天上,然后双手接住,这一番表演完毕后,再问人家公主要不要战,想继续,那就接着来,打死打残都不赔。

    大珠的皇亲贵族自是不必说,匈奴那一般人也全部吓傻了。这种事情要是一个高大猛男做出来也就算了,偏偏郑王妃那样一个瘦弱的美貌姑娘。匈奴公主哪里还敢提再战,这样怪力……真能一拳打死几个。

    罗家新一代爷们人丁旺盛,罗大奶奶一口气生了五个,郑王妃当然不能全部传授。罗慕远是嫡长孙,下一代世子,他是肯定要教。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罗慕白,他是罗家五兄弟中根骨最好的,也是最有可能学出来的。

    至于其他更小的,那就不需要郑王妃操心,她只要把这套法传承下去就好。她王妃之尊去定远侯府太麻烦,每隔几天罗慕远和罗慕白会过来学习,小孩子过来串门是平常事。

    “拜见姑姑。”罗慕远和罗慕白厢房里换好衣服,进入武厅里,郑王妃已经换好衣服,却是上头团圃上打坐。听到他们兄弟说话并没有睁开眼,只是道:“慕远,你的气息乱了,出什么事了吗?”

    罗慕远低头不语,罗慕白素来都是多话,此时笑着抢话道:“大哥怕是害羞了,昨天何家打发人来问婚期。”罗慕远今年十五岁,年龄不算大,但何大姑娘已经十六岁,何家的意思是,今年就把喜事办了。

    “何家?”郑王妃睁开眼,一双孤傲淡然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什么,她从来都不赞同这门婚事,但这是定远侯的决定,她了解她的父亲,所以她没有浪费口舌。婚事已经订下来,她更不会多嘴,只是道:“既然来了我这里,就把杂念抛出去。”

    “侄儿明白,请姑姑放心。”罗慕远低头说着。

    郑王妃这才站起身来,道:“拿起你们的枪。”

    两个时辰的教学,这是订好的时间,结束之时就是郑王妃头上有一些汗,罗慕远和罗慕白两兄弟更是不必说。郑王妃自己是天才,对弟子的要求也是天才级别的,罗慕白就算是少见的逸才,也觉得姑娘太严肃了些,对于罗慕过,他是从来不会抱怨的,但累却是一点不少。

    郑王妃把枪放下,径自回房洗澡休息,至于罗家兄弟,他们梳洗之后自会回家。来过无数次了,下人们也知道要怎么做。

    结果郑王妃沐浴更衣完毕,刚在正房贵妃椅歪着休息,罗慕远就来了。郑王妃看看他,直接问:“有什么事?跟何家有关系?”

    罗慕远点点头,道:“我记得当初我与何大姑娘定亲时,姑姑是反对的。”

    “你不想娶何大姑娘?”郑王妃反问。

    “婚姻是结两姓之好,祖父为我寻这门亲事定有他的道理。”罗慕远说着,看向郑王妃又道:“我想知道姑姑反对的理由是什么。”何大姑娘的人品行事都没有问题,而且联姻最看重的是家世,能不能给家中带来实际的助益。

    郑王妃从贵妃椅上坐起身来,打量罗慕远的眼光有几分审视,没有回答罗慕远的问题,却是问他:“那我先问你,作为侯府将来的世子,你对于侯府的未来有什么打算?是延续还是发展?”

    罗慕远被问的愣了一下,郑王妃却是继续道:“我晓得你与镇远侯府世子顾惜风交好,那我再问你,你觉得顾老爷和顾惜风这两父子,哪个做的更好一些?”

    罗慕远又是一怔,前一个问题也许还需要深思,但后面一个问题几乎不需要任何考虑。用这个问题去问京城中人,哪怕一个路人甲都会跟你说,顾老爷多么无能,顾惜风多么的少年英才。

    “很奇怪我会这么问是不是,因为在我眼里,顾惜风连他父亲的一个手指头都不如。”郑王妃淡然说着,又道:“世人都说顾老爷无能,害怕公主老婆,但镇远侯府在他手里得到了最好的延续,即使他没有去朝廷上争得一片天下,他却为顾家迎来了公主这坐大靠山。你也可以让顾惜风去算一下,当年顾老爷接手顾家时顾家多少田庄地亩,时至今日顾家帐上又有多少。”

    顾家当年的往事,罗慕远太小估计不知道,在顾大爷之前,顾家已经败落,连着两代侯爷都平庸无能。虽然有爵位,也有永业田,但朝廷给的钱只够生活并不够奢侈浪费。这也是很多高门大户里的通病,吃穿用度全部用旧例来,偏偏挣的又没祖宗多,结果就开始吃老底,支着架子做空头,一代不如一代。

    顾老爷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顾家,然后他娶了嫡公主。虽然世人都说驸马难做,当驸马好像吃了多大亏似的,但事实上仍然有许多仕家子弟希望能娶公主,只是公主对于驸马也是有要求的,也不是随便一个路人甲就能当的。看看现在宫里看太后皇后看中的公主人选,文武全才的卫策,也能知道当年的顾老爷至少是个少年英才才有可能娶到嫡公主。

    “顾惜风是很有才能,嘴巴有时候是刻薄了些,却是个交际的好手,不管是与你们,还是朝中权贵都有来往。”郑王妃说着,却是顿了一下,有几分意味深长的道:“但是,我始终于觉得,他与太子的关系太密切了些。”

    郑王妃最后一句话让罗慕远骤然一惊,知道郑王妃身边人都是绝对可靠的,也就没任何迂回,直接道:“姑姑的意思,难道是说……”

    “我什么都没说。”郑王妃打断罗慕远的话,只是道:“还是我开头的那个问题,对于侯府你是要发展还是要延续?”

    顾老爷作为太子的姑夫,他难道不知道要跟太子打好关系?但他没这么做,作为驸马远离朝政是应该的,但有几个好友也是理所当然的。但顾老爷什么都没做,他只是当个居家小男人,把家务事理清,把公主侍候好。

    罗慕远心中却是渐渐明白,开始理解郑王妃的说法。要是罗家只是书香门第,就像年家或者曾家那样,必须得有子孙出仕才能有所发展,那肯定要选发展。但罗家已经是世袭罔替的侯府了,可以说除了皇室之外,这是最好的。

    只要不造反不夺爵,罗家的子子孙孙都有爵位可享受,这比书香门第强多。那种是必须子孙考出来才有将来,罗家子孙则不需要这份辛苦。作为侯府的当家人,也就不用像朝中寒门庶子那样,拿拼去前程,万一拼不好,那就是不自己倒霉,而是把宗族基业全部丢了。

    定远侯府会跟何家联姻,说白一点就是求发展,何家是死忠太子党,与其联姻看中就是何家将来的声势。想了想,罗慕远道:“皇上正值壮年,太子地位稳固。”

    “稳固?”郑王妃轻笑起来,道:“当今皇上只是嫡次子,他之前的嫡兄是前太子。”当今皇上就是弟弟PK掉同胞兄弟登基为帝。

    罗慕远默然,这个他当然知道,他还知道当年祖父也是坚信太子会登基,所以让父亲与母亲定亲,母亲的外祖父程老太爷是太子党死忠,但也不知道是怎么样的运气。程老太爷是太子党,卫二老爷却是三皇子党,两下相抵,罗家并没有受惠,但也没有受连累。

    “至于皇上正值壮年……你若是有心,可以把皇室子弟的平均年龄算一下。或者单从皇帝算,从开国太祖皇帝一直到前朝惠帝,拉出来名单来,一目了然。”郑王妃说着,她和谢衡算过无数次,也不她迷信或者怎么样,而是她真觉得活到多大有时候跟遗传有关系。

    有些家族专出短命的,有些家族专出长寿的,大珠的皇族则属于正常型,都是五十几岁,活到六十的都不多。当今皇帝已经五十三岁,目前看着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好像能活到一百岁都没问题,但若是哪天突然间传出来皇帝驾绷得消息,她和谢衡一点都不奇怪。

    罗慕远心中默默一算,顿时明白郑王妃的意思,道:“姑姑反对与何家联姻,是担心……何家的下场也许会是另外一个程家?”

    当年程家的往事,京城许多人只怕都不记得。罗慕远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那是他母亲的外公家,程老太爷状元出身,可谓是权倾朝野,最后被迫告老,五子全部放出京城,程氏一族满门覆灭。若不是如此,卫二老爷也没胆子宠妾杀妻。

    “若是何家真成了另外一个程家,只怕下场还不如程家。”郑王妃说着,客观说当今皇上称得上是仁厚之君,对于下属十分宽容,登基之后的大清洗也没有做的十分绝决。再加上他与前太子是一母同胞,相对来说太子更换时还算太平,没有牵扯太多。不然凭程老太爷的背景,怎么可能全身而退,必然是满门抄斩。

    罗慕远把现今的皇子在心中默想一遍,赞同郑王妃的话,这回若是换太子,只怕会是腥风血雨,血洗京城了。

    “你祖父脾气执拗,我是争他不过,再者这是你的婚事,也没有我插嘴余地。但你今天问到我,这就是我给你的答案。”郑王妃说着。

    她父亲定远侯一直都很有雄心大志的,从这些年定远侯府的发展看,也确实让侯府更强大了。但她本身并不赞同定远侯的观点,富贵险中求,这话并不太适合罗家。她一直觉得不管是王府也好,还是侯府也好,除非打算谋朝篡位,不然没必要在政治上如此豪堵,尤其是现在政局未明时。

    赌赢了是能让侯府更上一层楼,但上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但若是输了,也许就会丢官夺爵,这就有些不值当。在她看来延续比发展更重要,不与何家联姻,也许有些偏向太子,但最起码立场上看着是中立的。太子照常继位最好,若是其他皇子登基,侯府就是不如以前,但也不会到夺爵的地步。

    “姑姑教导,侄儿谨记在心。”罗慕远低头说着,他也一直在犹豫这门亲事,心中一直觉得不太妥当。现在听得郑王妃也如此说,他就确定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与何家联姻是要甚重考虑。

    郑王妃微笑道:“你是我侄子,我教你再多都是应该的。你好,我才能更好。”这就是古代女子的宿命,不管自己多能干,这一辈子荣辱都离不了婆家,娘家的男人们。

    69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春暖花开时之时虞秋元出门了,二姑娘已经十四岁,两房也已经分家了。就目前来说两房不会有什么大事,虞秋元便决定先把二姑娘的终身大事解决了,就是二姑娘自己再不愿意,虞秋元也决定把她嫁到京外去。

    虞家二房一直在跟着虞老太太在庄子上自然一切安详,大房却是暴发了好几次大战,主要是虞老爷和虞大太太之间。当日分家之时虞老太太把总账给了虞大太太,但也说了虞老爷作为大房男主人,他有权力随时查帐,矛盾就来了。

    四姑娘与张家的婚事虽然告吹,但虞大太太觉得她拿到总账,帐上这么多钱,她拿一点给娘家也是应该的。没敢一下子支出去,怕数目太大,想着分批来的,结果第一批银子刚送出去,第二天虞老爷就来查帐了。

    虞老太太做的账目很仔细,突然少了三千银子几乎是一眼就看出来了。虞老爷当时就跟虞大太太叫起来了,虞秋元不在家,虞秋芳本来也是想帮着母亲的,后来被虞秋翎说拉住到旁边说了几句,也开始抱怨起虞大太太。

    虞大太太一边被虞老爷骂着,一边被两个女儿抱怨着,又是羞又是愧,最后没办法便去寻死上吊。足足闹了一整天,虞老爷还想把总账要过来,结果这回虞秋翎站到母亲这边,硬是把总账保住,虞老爷越发的不服,嘴里说着他要没事就来查帐,若是再错一回,就是闹到老太太那里他也要把总账要过来。

    虞大太太在屋里哭得伤心,虞秋芳却是没有好话,道:“娘,你也未免太看顾娘家了,这才刚管家就往舅舅家拿银子,出手就是三千两,真大方。”

    虞大太太哭着道:“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妄你舅母那样疼你,你舅舅家出事了,难道你不知道。”

    “舅舅家里再出事,娘你也不该拿虞家的钱给张家,你贴的可是家里的钱。”虞秋芳说着,还是虞秋翎说的在理,虞大太太的钱以后总是给儿女的。虞秋芳还是虞大太太亲自抚养的,若是虞大太太手里钱多,到时候给她的肯定更多。若是任由虞大太太贴补娘家,那时候还是自己吃亏。

    “你……”虞大太太被气得不轻,指着虞秋芳的道:“真是白疼你了。”

    “娘,我还想不明白呢,你现在是虞家媳妇,吃穿住用全是花虞家的钱。你把钱全部拿回娘家去,难道以后你指望着张家人供养你?”虞秋芳反驳着,又道;“舅舅家又不是揭不开锅,等着银子救命,你现在才管家就拿三千银子出去,怪不得这些年老太太不让你碰帐本呢。”

    虞大太太被狠噎了一下,本以为儿女中至少虞秋芳跟她完全一条心,没想到此时也背叛了。看向旁边虞秋翎,道:“肯定是你给二丫头说了什么。”

    虞秋翎一直没吭声,其实是懒得说虞大太太什么,现在虞大太太点名说她,便道:“我给二妹妹说的都是好话,难道我当姐姐的也要教他,以后把夫家的钱往娘家搬,婆婆也不顾,丈夫也不顾,儿女也不顾,难道这样她就能过的好了?”

    “你真是要活活气死我。”虞大太太单手抚着胸口,怒气冲冲的说着。

    虞秋翎又提醒她道:“今天老爷这个架式也看出来了,这是头一次,母亲的管家权算是保住了。若是还有下回,老爷真闹到老太太那里去,只怕母亲将来就一个子摸不着了。”

    虞大太太心中又是一怔,就是虞老爷查着帐,只要她能继续管家,想必法从中抠点钱还是有可能的。若是管家权丢了,那日子又因到以前了,靠着月银过日子,一点外钱都没有了。

    虞秋芳也道:“母亲好好管家,把钱扣到自己手里才是正经,何必送与外人。”她对于虞大太太在帐上手脚一点都不介意,介意的把做手脚得来的钱送与外人,要是留给她当嫁妆,她肯定是拍手赞成。

    虞大太太先被虞老爷折腾一通,后来又被两个女儿一通说,贴被娘家的念头虽然很难断绝,但执行起来如此困难,也只得从其他地方克扣,不敢再从帐上拿钱。

    张舅母几次来哭诉,虞大太太真是无可奈何,就是帐上有钱,也不是她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至于田姨妈,虞秋元下令不准她进门,几次上门来,都被管事的挡出去。田姨妈就是在门口哭闹不休,仍然是进不去门。

    时至七月虞秋元终于回来了,却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还带着一位年轻后生。这是虞秋元给二姑娘寻的夫婿,青阳人士,姓梁名君则,漕帮帮主梁实厚的侄子,家中良田千顷,店铺无数,在青阳是数一数二的人家。

    梁君则是家中嫡次子,上头兄长早就成亲,他今年十八岁,正该说亲之时。虞秋元在青阳时与他相识,觉得家境人品都十分过关,便有了说给二姑娘的意思。言语间跟梁家说了这个意思,梁家也十分欢喜,只是妹妹的婚事,总是要家中长辈们做主,虞秋元与梁家商议一番后,梁君则便跟着虞秋元一起上京让虞家长辈们看看,若是虞家长辈们也同意,那就正式定亲。

    从青阳上京必然路过庄子上,再者给二姑娘定亲,总要让虞老太太看看。虞秋元便把人带到庄子上。管家媳妇传话到虞老太太屋里时,小陶氏,虞秋荻,虞秋芸正陪着虞老太太摸牌,听说虞秋元带着个后生来了,众人都明白这是二姑娘未来的夫婿。

    虞老太太看起来心情很好,也没让虞秋荻和虞秋芸回避,笑着道:“秋元回来了,好,很好,我们都见见。”

    小陶氏和虞秋获扶着虞老太太到正中位置上坐下来,众人也依次坐好,虞秋元带着梁君则进来请安。众人的目光不由得看向梁君则,样貌俊朗,行动举止也厮文有礼。要说十分优秀也许说不上,但配二姑娘是绰绰有余。

    先介绍了梁君则,然后就是介绍虞家众人,先是虞老太太,梁君则忙上前行大礼。接着的小陶氏多少让梁君则'墨斋小说网 www。shubao2。com'有些惊艳,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媳妇,虞秋元真是好福气。

    “这是我三妹。”虞秋元介绍着。

    虞秋荻福身见礼,梁君则也跟着还礼,心中却是泛起一丝波动。倒不能因为虞秋荻艳压群冠,他生在市井之间,美女见的多了,虞秋荻出众的地方则是她的气质神韵。果然是名门闺秀,这教养气质,不是小门小户能见的。他将来要娶的也是虞家嫡出小姐,若是能有三姑娘的一半气质,他也知足了。

    最后是四姑娘,虽然她属于大房的,但大房所有人都烦她,四姑娘自己考虑再三便留在庄子上。一直跟着虞老太太,她的亲事好歹还有个指望。

    “见过虞四姑娘。”梁君则规矩的行礼,四姑娘倒是样貌出众,但这样的出众姑娘,他至少见过一大打,也就是挺正常的大户小姐。

    虞秋芸福身行礼,看着梁君则,心中有几分微酸也有几分羡慕,这是虞秋元给二姑娘寻来的夫婿,这样的好样貌不说,只怕家世人品也十分过关。只怕到她的婚事,虞秋元就是胡乱托给官媒,任由官媒说亲了,还不知道会摊上什么样的。

    “你们一路辛苦了,坐下说话吧。”虞老太太笑着说,虞秋元的眼光不错,这个梁君则看着是挺好。

    两人坐下来,丫头倒上茶,虞老太太也就开始询问。虽然是虞秋元看中的,肯定不会差,但该问的还是要问。虽然不至于把祖宗八代全部趴出来问问,但查问祖宗三代是必需的。梁君则一一俱实回答。

    虞老太太听着梁君则的回答,脸上含着笑,心中却多少有点失望。她本以为梁家是青阳的书香门第,没想只是一般商贾之家,而且还是捞偏门起来暴发之家。漕帮什么的虽然有钱,但却是走的江湖路数,一般书香门第都不愿意与他们结亲。

    “老太太别看梁兄年轻,却已经中了秀才,正在准备明年的秋闱。”虞秋元笑着说,梁家的家底是不怎么样,不过梁君则却是小有才名。明年秋闱也许没啥希望,但过个几年也许真能金榜题名,到时候梁家也就能向官宦人家进军。

    虞老太太听得心里高兴起来,脸上却没变化,依旧热情。多说了一会,虞老太太也不想显得太明显,只让虞秋元带着梁君则到前头休息,想了想又道:“明日你们走的时候把你三妹妹带上吧,顾家送来喜帖,顾家大姑娘许给了郑王府世子谢潜,我有心想过去道喜,只是身子骨不行了,让你三妹妹替我去吧。”

    虞秋元怔了一下,道:“郑王府与顾家联姻了?”这还真是出人意料之外,镇远侯府顾家富贵是富贵,但在朝堂上是一点势力都没有的,纯粹的富贵闲人。以郑王府现在的声势,跟顾家联姻其实是有点亏的。

    “前几天顾家送来的帖子,肯定错不了。”虞老太太笑着说,其实这门亲事她也有点惊讶,倒不是因为顾家在朝堂上没势力,而是历来郑王妃个人都很牛叉,到现在这位郑王妃时,那更是牛叉过头了。相比较之下,顾惜颜这个将来的郑王妃多少有点不够看。

    虞秋荻笑着道:“两家都发贴了。”亲友都通知到了,定亲流程估计早就开始走了。

    虞秋元笑道:“这还真是件大喜事,三妹妹素来与顾家姑娘交好,肯定要去道喜。”

    虞秋荻稍稍犹豫一下,道:“顾家送贴子时,婆子带了顾大姑娘的一封信,说我若是没什么事情,就邀我到顾家小住。”姑娘订婚,顾家忙,但顾惜颜本身并不忙。婚事订下来,接下来就是备嫁时间,只怕到时候两人真连说话都没时间了。而且年二姑娘嫁到顾家后,也不知道怎么样,正好一起联络下感情。

    虞老太太笑道:“应该的,你们年轻姑娘正该一处多说说话,趁着现在还在家里,以后只怕更没有时间。”

    顾家不比其他亲友,这是齐老太太的娘家,顾老太太与长平长公主对虞秋荻一直很好。虞秋荻与顾惜颜的交情也好,就当是住亲戚,住几天也没什么妨碍。

    “那我这就去收拾了,明天跟着哥哥一起去京城。”虞秋荻说着。

    虽然只是到顾家小住几天,但虞秋荻要带的东西并不少,身边常侍候的两个丫头以及奶妈嬷嬷,东西带了几大包,自己坐了一辆车,丫头婆子又另坐一辆车。

    梁君则与虞秋元前头骑马,虞秋荻后头坐车,早上赶路半下午时就到了虞家。虞秋元回家之前已经往家中写了信,现在都把人带回家了,肯定得把梁家的情况与虞老爷和虞大太太都说了,虞老爷自然是无所谓。虞大太太接到信后,却是与虞秋芳一起跟虞秋翎抱怨了许多回,尤其是虞秋芳直接说,若是把她嫁到京外去,她还不如去死。

    虞秋翎把嘴皮子都要磨破,说到最后她都有一把掐死虞秋芳的冲动,不管她说什么话,二姑娘是句句提到虞秋荻的婚事,说虞秋荻嫁的多好多好,自己又怎么样。反正就是不管跟她说什么,她自己那套理论已经固定,根本就听不进去。

    怕这事婚事这娘俩搅了,估摸着虞秋元要带人回家,虞秋翎哄着大太太和二姑娘去了张舅母家里小住。相对于田姨妈,张舅母因为智商的问题,危害性相对来说小的多。就是田姨妈,让虞秋翎说也不觉得有什么大智谋,只是一般后宅女人的小聪明,她若是真有大聪明,也不会把日子过成这样。

    至于张舅母还想要虞家的钱,虞大太太再有心也没有用,虞秋元早就吩咐过春姨娘,把虞老爷管好。若是虞老爷手里有钱,春姨娘只怕难限制他乱花,但只是怂着他去查虞大太太的帐那就容易的很了。

    还有上回虞大太太给了张舅母三千银子之后,春姨娘在后头出主意,让虞老爷把账房的人骂了一顿。话说得很明白,就是当家太太也不能随便支钱,当然小钱也无所谓,但凡上千两的,又说不出用处的,一律不准给,不然再查出来无故少钱,就拉他们赔。

    车驾到虞家门口,虞秋翎听到婆子通传便来二门接虞秋荻,两家已经分家,现在这个虞家就不是自己家,而是大伯家,说亲戚家有点远,但跟原本还是有些不同。

    “不知道妹妹回来,你的屋子也没收拾,妹妹要是不嫌弃,不如先跟我一起住吧。”虞秋翎笑着说,二房的已经分出去,原本封起来的房舍也能使用了,当然封二太太嫁妆的那三间厢房,仍然是封的严实,因为虞秋翎在家里,虞秋元也就没有急着拉走。

    倒是虞老太太的院子,目前是全部封起来了,虞秋翎也就没在小跨院住。把虞大太太旁边的一处院落收拾出来,这样也方便盯着虞大太太管家理事。

    “劳烦姐姐了。”虞秋荻笑着说,今天晚上她肯定要住在虞家,与虞秋翎一起住倒是又省事又方便。道:“这趟来京城其实是顾家大姑娘邀了我,我想明天就写个帖子,若是方便我想去顾家小住几天,老太太也已经允了。”

    “应该的,顾大姑娘也定了亲,说出阁也快,你们姐妹是该好好说说话。”虞秋翎笑着说,虞秋翎突然带着丫头婆子,大包小包的过来,肯定不是来虞家小住,现在去顾家小住几天倒是合情理。

    丫头婆子拿着东西,虞秋翎引着虞秋荻到自己屋里,梳洗更衣完毕,丫头刚把茶倒上来。前头就有婆子传话过来,道:“大爷带着位梁大爷来了,叫大姑奶奶过去。”

    虞秋翎知道这是让她过去看看梁大爷,按常理说虞秋翎一个归宗女不该过去看,但虞家哪件事又能按常理来论。趁着虞大太太和虞秋芳不在,虞老爷点了头,婚事就能直接订下来,等虞秋芳回来,任她闹也没办法,这样也能省口气,她现在是真怕了虞秋芳,思路跟正常人差太多了。

    “妹妹坐了大半天也累了,就在屋里歇着吧,我去去就回。”虞秋翎笑着说。

    “嗯,姐姐慢走。”虞秋荻说着,亏得现在虞秋翎在家,若是她不在,虞家大房还真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

    70

    虞老爷对梁君则没有任何意见,主要是他对二姑娘的婚事完全无所谓的态度,根本就没当虞秋芳是他女儿,嫁谁都不行,不嫁也无所谓。虞秋翎看看却觉得梁君则不错,虽然家世不好,但称的上少年英才,就二姑娘那样,真有种坑了人家的感觉。几句之后,梁君则口头提了亲事,虞老爷很爽快的点头,他作为父亲能直接拍板。

    梁君则见状也是满心高兴,虞家的家世虽然算不上多高,但跟梁家比还是高出一大截,梁家正在转型中,需要一个高门媳妇,娶到虞家姑娘对梁家也有好处。

    商定何时媒婆上门提亲,虞老爷就甩手走了,虞秋元本想招呼着梁君则住下,结果梁君则却说要去卫国公府一趟。

    “当年我叔叔带着家人去探亲,路遇白虎,幸得卫九爷出手打死老虎,后有幸叔叔与卫九爷结拜兄弟,一直关系亲密。”梁君则笑着,又道:“这趟上京来,叔叔特意叮嘱了一定要来给卫九爷请安问好。”

    虞秋元听得有些发怔,梁家与卫策有交情的事他知道,但并不知道是怎么样相交的,京城也曾有传说,说卫策多么神勇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之类的,虞秋元一向是当成传说看的。突然间有人跑出来说这个传说是真的,虞秋元如何不震惊。

    虞秋翎旁边听着却有另一重担心,梁君则去了国公府一趟,万一随口打听一下,以虞二姑娘现在的名声,只怕这门亲事就要完蛋了。想想便道:“卫九爷经常不在家中,不如你先写了贴送过去,不然扑个空岂不是麻烦。”现在只能祈祷卫九爷此刻云游四方去了。

    虞秋元倒是不担心这个,身为一个“厚道人”他早跟梁家说过,当然不是说二姑娘掌掴嫂子,而是说了自家妹子有点泼辣,跟京城的大规矩不太相符。梁家并不算太意外,又不是庶女,若没有个原由,嫡女怎么会无故嫁到外头去。

    梁家先说了不介意,虞秋元这才敢说婚事。至于梁家为何不介意,原因则是梁家本来就是捞偏门起家,现在梁家二叔还在混江湖。家中不管是媳妇还是姑娘,都剽悍着呢,一个高门大户的姑娘跟梁家的女性比,那差大事了。

    “来之前我叔叔特意写了信,卫九爷 (:

    ) ( 虞家小姐(完结) http://www.xshubao22.com/1/10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