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些年也实辛苦了。[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林大爷说着,不说其他的,就林大太太这样婆婆就足够儿媳妇喝一壶,再摊上这样两个小姑,就是没有特意找过嫂子的麻烦,惹的麻烦却是不少。

    林大奶奶听得怔了一下,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好像有块石头压着。她与林大爷说不上郎情妾意,只是天下间最普通的夫妻,林大爷也有两个姨娘,后院也算和睦。只是这些年来夫妻从未分开过,突然间林大爷要去战场,她只觉得揪心的很,想哭又不敢哭,只是低头不语。

    林大爷继续道:“祖父身体硬郎,父亲也康健,两个妹妹也算是懂事,没什么好挂心的。倒是母亲那里,还要多劳累,常常与她说说话,让她少担些心。”

    林大奶奶听得心中更是难受,却是不敢说其他,只是含糊着应了一声。

    221

    黄大人拟好官员跟随名单,林大爷和齐瞬武都在当中,除了几个混日子的世家子弟,兵部的小官对这趟去沿边都很积极。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出这种大事时跟着出差,回来后十之□能升职,就是出事了,还有上司顶着,他们这些小虾米也担不起这么大的事。

    钦定监择定了日子,天熙皇帝便让官员们先不用衙门上班,回家打点行装,然后按点起程就是。箫清和却是没有回来,只是有小太监回来说准备一包贴身衣物就好,能多简单就多简单。乔氏整理了一个下午,打点了一大包让小太监带走了。

    眼看着起程之期一天天近了,乔氏心里就跟火烧着似的,虽然以前箫清和也是常不在家里,但他在宫里伴驾肯定是安全的,现在突然间要到战场去,这万一碰到伤着了要如何是好。想让派人去问问,只是皇宫里内闱,如何能派的进去人。

    “姑娘也不要太担心,姑爷是去挣前程。”奶妈宽慰着乔氏,以乔家的家世,以及乔氏的人品样貌能嫁给箫清和那是上辈子积德,箫清和又不是要纳妾养外室,他是忙正经事。

    乔氏擦着眼泪道:“现在是上战场,我如何能不担心。唉……”

    正说着梢间里爱姐儿哭了起来,年前乔氏生下一女,因为箫家一直闭门谢客,洗三满月酒都没办,就连箫云灵都不晓得添了这么一个堂妹,其他人更是无从得知。

    箫清和是日日忙碌,许多时候都是在歇在宫里,有时候回来也是在书房呆在半夜。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孩子,生下来却是个女儿,乔氏是挺失望的,不曾想箫清和却是十分喜欢,起了小名叫爱儿,大名还没起来。箫清和再忙,只要回来肯定会过来逗逗女儿。

    只是乔氏心中不安,箫清和都三十几岁了,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倒是有心给箫清和纳个妾室,但想想箫清和在家的时间,只怕就是纳了,儿子也不知道在哪里。

    因箫清和常不在家中,乔氏所有心血都有女儿身上,听到女儿哭了,便连忙过去看,爱姐儿睡醒饿了,奶妈正哄着喂奶,爱姐儿也就不哭了。乔氏旁边看着心中多少有几分宽慰,奶妈还担心她生下女儿会被箫清和不喜,没想到箫清和比她还喜欢。

    “姑爷那么喜欢姐儿,走之前肯定会回来看看。”奶妈说着,嫁给箫清和这种男人,也是一种揪心,但嫁了别人,谁能保证就能郎情妾意,万事无忧。女人嫁人就是苦,哪有这么多的遂心发愿。

    正说着,丫头匆匆进门传话:“老爷回来了,正让管事收拾东西呢。”

    乔氏听得心头一喜,却又有几分惊讶,箫清和要带走的东西她己经收拾好送过去了,怎么还要收拾。刚想过去看看,丫头又道:“老爷正在书房里呢。”

    乔氏不由的停住脚步,晚上箫清和在书房读书时她可以送宵夜,平常时候箫清和并不想她过去,现在又有事情吩咐,她就是更不好去了。

    箫清和回到家里就先把管事的叫过去,箫府里打理日常生活的管事全是乔氏带过来的人,乔家好歹还是地主乡坤,家里有些世仆,箫家一穷二白起家,实在无可用之人,再者这也是为乔氏料理家事方便。

    “家俱之类的笨重东西就不用了,书房里的东西也不用,后院里太太用的东西,能带上的就全部带上,这两天就起程回直隶。”箫清和吩咐着。

    管事却多少愣了一下,有点没反应过来,这意思是要送乔氏回直隶?好好的,却把媳妇往娘家送,这是什么意思……

    箫清和不欲多说,只是挥手让管事出去开始打点,能多早走就多早走。管事心中担忧,却不敢多说,赶紧退了出去。管事的走了,箫清和神情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似乎在想着什么,但稍稍一停他却是轻轻叹了口气,吩咐小厮研墨。

    小厮上前来,研墨铺纸,收拾妥当之后立时退开,这也是箫清和的规矩,读书或者写字的时候小厮立时退开,平常书房侍侯的,也全都是不识字的。

    箫清和稍稍犹豫一下,却是提笔写下休书二字,三两笔写完。等到笔墨干了,箫清和把休书折好,又在书架的暗格里拿出一个匣子,便起身去了后院。

    管事正在乔氏屋里说话,实在是箫清和的吩咐奇怪,他忍不住过来跟乔氏说一声,乔氏也正迷惑着,她倒是没有多想。箫清和虽然常不在家,但待她一直很不错,夫妻之间也是你敬我,我敬你。

    小丫头传话说箫清和来了,乔氏连忙起身相迎,管事的也赶紧退了下去。乔氏上前给箫清和脱了外衣,又命丫头倒茶,箫清和却是挥挥手让丫头婆子下去,又命乔氏的奶妈在外头守门。

    “老爷……”乔氏看着箫清和,她就是再贤良淑德此时也不禁要问:“管事说,老爷让他收拾我的东西,要回直隶去……”箫清和就是出差,她也不用回娘家,家里管事婆子都在,平常箫清和不在家,她也一样过的好好。

    箫清和看着乔氏,心中不禁有几分愧疚,男人总是要成家的,尤其是他中探花之后,提亲的这么多,他若是不成亲,总是不妥当。他选了乔氏,小家碧玉,没有任何家世,性情温和,对他也是十分爱慕。他没什么男女情爱之心,辜负了乔氏的一片心意不说,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连累到乔氏。

    “老爷可有什么烦心事?”乔氏被箫清和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外头的事她一概不懂,娘家也没有任何助力。有时候她也在想,箫清和明明能娶到比她好上十倍百倍的,为何会娶了她。要说是对她有什么爱意,她也实在感觉不出来。

    箫清和把匣子放到桌子上推到乔氏面前,乔氏心中疑惑,却是顺手打开了,不曾想里头竟然是大额银票。乔氏看得惊讶,不禁看向箫清和,一直以来箫清和的俸银都是交给她的,怎么又有这么多钱。

    “这是这些年来皇上赏赐,你拿着回到直隶之后,请岳父大人置办田产,也不要记在我名下,记在岳父名下即可。”箫清和说着,天熙皇帝赏赐自然不会那么俗气的给银子,这些是他把赏赐之物便卖了得来的。乔氏性格温柔,但实际并没有持家之能,有些事情她也是料理不了。

    乔氏听得心中更是惊诧,道:“老爷事务繁忙,请父亲代为置办倒也常理,但如何不记在老爷名下?”她是独生女儿,父母自小疼爱她,暂记在父亲名下也没什么,但何故绕这个路,直接写在箫清和名下不就完了。

    “这回去沿边前程未卜,有些事情早做安排的好,为了你,也是为爱姐儿。”箫清和说着,便把袖中的休书拿出来递给乔氏。

    乔氏识字,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看到休书不禁放声大哭,对着箫清和跪下了,道:“老爷,可是我做错了什么事……”

    箫清和连忙扶她起来,却是道:“不是你的错,是我怕万一沿边出事连累到你,所以才提前写下休书。若是我真出事要问罪家人,你便把休书拿出来,尚能保得性命。”

    乔氏哭的昏天黑地,哪里肯听,她是真心爱慕着箫清和,不关权势地位,道:“我愿意跟着老爷,受苦受罪,我都愿意。哪怕将来午门问斩时,我也跟随地下去侍奉老爷。”

    “傻话,你倒是省事跟着我去了,那爱姐儿要如何办好,谁来照顾她。再者我这也是以备不时之需,若是我平安回来,这封休书自是没用的。”箫清和轻声劝慰着她,这趟去沿边他是九死一生,就是有命回来,只怕问罪责罚也要跟着来了。就是天家典恩不责罚,从长远来说,他未必能得好死。乔氏拿了休书去直隶,多少还能撇清些。

    乔氏虽然不懂外头的事,却是明白事理,箫清和如此一说她倒是有几分明白,却不禁道:“我虽然不懂外头的事,但老爷既己高中探花,现在又有官职在身,何必非得去……”

    乔氏没有接着说下去,她就是再不懂事也晓得箫清和这个官当的与人不同,其他人也就算了,箫凌云和箫云灵跟他相依为命这些年,结果箫凌云科举,箫清和不但不管,还让箫凌云搬出别居,娶亲生子也全然不管不问。[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就是箫云灵这个出嫁女,他也不与罗家来往,更不让她去罗家。爱姐儿出生,除了家里下人外,京城根本就无人得知。

    “十年寒窗,我有自己想做的事。”箫清和说着,读书科举为得什么,只怕每个书生都有自己的答应,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财,他也一样,人活一世,不过是心想事成,他也一样。看向乔氏又道:“总是我对不起你,你把休书收好,带上爱姐儿回直隶去,请岳父置下了田产,总有依靠可生活。我若是平安归来,朝廷也不降罪,我就再接你们母女回来。”

    乔氏实在不想走,箫清和却只是让她照看爱姐儿,乔氏也只能点头同意。

    收拾乔氏的东西,还有乔氏带过来的人,此时也一并跟着走,乔氏哭哭泣泣,心中极为不舍,但也无可奈何。里里外外收拾了两天,箫清和送乔氏出门,乔氏依然十分不舍,只是跟箫清和说,让他早日过来接她。箫清和嘴上答应,却是晓的,自己远离了她们母女,会对她们更好些。

    等到乔氏的车驾走远了,箫清和才转身回去,却是进了书房,倒不是收拾东西,而是让小厮端了火盘来。他这才开始慢慢收拾书房的东西,为了沿海战事,他花了无数心力,资料部分就算了,但凡他自己归宗整理的东西,全部扔火盆里烧个干净。

    该记下来的东西他全部记在脑子里,剩下这些留着无用,若是被人翻了去只怕会节外生枝,还如一把火烧个干净,倒也省心了。

    箫清和收拾整理足足烧了大半个时辰,这才唤人进来收拾。小厮进来收拾,又回答:“宫里公公来了,在外头等了一会了。”

    本来管事也说去传通的,结果小太监听说箫清和在书房里,便自己说要在外头等着。直到箫清和唤人进来了,才顺道来通传。

    “噢,把里间的干净衣服拿一套来,我换了就去。”箫清和说着。

    小厮侍侯着换衣服,洗了手脸,小太监就在旁边厢房等着,看到箫清和出来了,连忙迎了上去。不等小太监开口说什么事,箫清和就道:“劳烦公公了,我这就进宫。”

    小太监嘴边的话咽了下去,只是陪笑脸请箫清和上车,怪不得师傅一直盯嘱,好好侍侯箫清和,现在箫清和比贺子章更得圣心,哪怕是箫清和从来不打赏他们,也定要好好侍奉,这位才最知皇帝心意,凡事都能合圣心的。

    两日后监军大队出发,黄大人任监军,箫清和是副手,另有林大爷,齐瞬武在内五名小官员跟着,天熙皇帝又派了御林军中的一个小队护送。随行的官员都是文官,虽然不至于带上丫头侍侯,却也都带着随身小厮侍侯照料。

    黄大人年过五十,又是一直养尊处优,此时却是不敢拿大,只带了四个小厮随身侍侯。像林大爷和齐瞬武这种年轻的,都是只带了两个,简简单单一个包袱。不曾想箫清和却是带上十二个小厮,另外还有两个大箱笼,不像是出公差倒像是郊游了。因为他是皇帝近臣,倒没人敢说他,一路相安无事。

    222

    监军大队走了,京城权贵勋贵的抱怨之声并没有因此结束,本来是武官勋贵在打仗,好好的却派了个监军过去,这以后功劳要怎么算。大珠海军建立,打跑扶桑浪人,就是没有收复琉球,那也是文官没有本事拿不出钱来,要是还有钱打,再过几年肯定能收复琉球,这些都是武官的功劳。

    相比其他勋贵的叫屈鸣不平,罗家则要淡定许多,不淡定不行,罗慕白现在是三军主帅,罗家若是大喊不公平,也就显得私心太重。当然从罗大老爷起一直到最小的罗六爷,也没有一个闲着的。

    “和谈也好,继续用兵也罢,功劳总是少不了罗家的。”顾惜风说着,三年父孝满了之后,他的起复之路十分平顺,直接就是正三品户部侍郎。要是以前他肯定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直到顾大老爷去世,他承担起了整个家族的责任,他才晓的,许多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顺理成章。大长公主的儿子又怎么样,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王亲贵族。

    罗慕远倒不是担心这个,只是道:“文官吵嚷也不是一天了,皇上突然说要和谈,我总觉得这其中有些其他原由。”

    罗家并不是天熙皇帝的近臣,但当臣子的揣摩天家的心思是必修课,天熙皇帝二十几岁登基,现在也不过三十几岁,执政以来手段相当强势,对于收复琉球一直是势在必行之势,突然间说要和谈,他总觉得有点奇怪。

    虽然是在自己家里,顾惜风却不由的把声音压低了,道:“我也觉得奇怪,不过国库确实没钱了,想打也没得打。”他是户部侍郎,有钱没有钱心里最清楚,这倒不怪文官吵嚷,每年国库收入其实都是有定数的,就是突然加税收,也不可能成倍的翻,再加上领土大了旱涝灾荒也是常事,实在没什么钱。

    “你给我说句实话,要是非打不可,国库能撑多久?”罗慕远悄声问着。

    顾惜风想了想道:“若是大军不动,大概还能撑上一年左右。”这还是把来年税收算在内,国家没有其他支出的情况下,只是定期发晌,这个花销相对小些,一旦战争开始了,死伤官兵的伤赔,再加上东西损坏,造价就更高了。

    罗慕远默然,心里似乎盘算着什么,一年时间,能做什么呢?

    顾惜风却是拍拍他的肩膀道:“我们是打小一起长大,虽然这些年是各人有各人的一摊事,来往不如以前勤了,我心里却是拿你当亲兄弟的,该说不该说的我都会跟你说。我父亲生前与我说过的,像我们这样的世袭人家,子弟不能太能干了,也不能太无能了。也不说别人,你看贺侯爷,皇上的心腹,有拥立之功,结果这回监军就没他什么事,固然是因为他女儿嫁到你们家了要避嫌,但监军前脚走了,他就告了病假,只怕接下来就要把兵部的职务辞掉了。”

    罗慕远听得不由的叹口气,有几分感慨道:“你说的是,太能干了,比……还能干,这样的大臣不好使。太无能了,糟蹋粮食,看着也碍眼。”

    “不过皇上是明君,也晓得知人善用的道理,罗家的功劳有眼睛的都能看的到,就是去了监军,难道还能把罗家的功劳全消了不成。皇上也不傻,他才三十几岁,以后战事多着呢。不说其他的,就是这个琉球,难道天熙皇帝真不想收回来,要是嫌慕白无能,那将来派谁去打。”顾惜风说着。

    “我就是觉得此时派监军,好像总有点别的事。”罗慕远说着,但到底会是什么事,他实在想不出来。

    “那你就跟慕白写封信,凡事小心些就好了。”顾惜风说着,罗家现在对与天熙皇帝有大用处,只要罗家自己谦虚谨慎,不张扬跋扈,肯定不会有事。却不禁看向罗慕远道:“说来前几年在沿边你也是出了大力的,结果到现在你也不过是四品,亏了哟。”

    罗慕远不禁笑了起来,道:“我都是世子了,何苦去争这些,再者说了,功劳算成慕白的,也没给别人,我哪里亏的。”要是便宜了旁人,他可能会有点小纠结,给了亲弟弟,还纠结那就太小气了。

    “也是,要是慕白真能封侯拜相了,都是值得的。”顾惜风说着,随即又有几分感慨的道:“外人都说我们这样的世袭人家好,子孙们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官可做,那些书香门第还要子孙出息了,才能后继有人。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辛苦,你我都是嫡长子,从小到大,念书读史,弓马骑射,吃的苦受的累,一点不比那些高中的书生少。”

    别说是世袭人家,就是皇帝当的也不容易,不然哪里有句,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当皇帝当干掉兄弟的太多了,连老子也不放过的也是大有人在,等当了皇帝,要防兄弟,防儿子,最后还未必能得善终。

    世袭人家虽然不用像皇帝这样苦逼,但想爵位一直传承下去,子孙肯定得过段时间都要向皇帝表现一下存在感。争位夺嫡这种大事,站错队了自然是全家抄斩,但要是想着我们家啥都不做,只吃祖荫,那真不好意思了,皇帝家里也没余粮。养群猪还能杀了吃肉,养一堆废物只会制造垃圾。

    顾老太太给他讲过当年顾家的危机,要不是顾大老爷出来顶上了,顾家的爵位肯定要保不住了。再看看齐家那一堆,要是子孙里没有一个能出来顶门户的,只怕也是要夺爵了。与皇帝无用,皇帝何故养着你们。

    罗慕远听得也是叹了口气,不禁看顾惜风一眼,他就是再辛苦些也是值得的,他下头还有儿子,爵位承传自然没啥。倒是顾惜风一直无子,有大长公主在,顾惜风又争气,过继肯定没啥问题,不过……想想齐家过继的例子,也实在让人揪心。

    “想想以前我们何其自在,现在卫驸马在边关,齐……”顾惜风没再说下去,不管是他还是罗慕远几乎都跟齐瞬庭断了来往,提了也觉得扫兴。

    “我记得齐世子有两个庶子了吧,年龄也不小了,好像没出来走动过。”罗慕远想想说着,一般来说世子公子之间从小时就开始打交道,不只是寻个玩伴,也是交际的一种。

    顾惜风便道:“小孩子认识谁还不是大人介绍的,当初我们会与他相识,是齐老太太带他过来,家人介绍了才认识相熟。现在指望着谁带他们出来,齐太太吗,别笑死人了。”

    女儿家想认识人要跟着长辈出门应酬,男人虽然可以自行外出,但那也是成年之后。要是家长有心的,从五六开始男女家长就带着出门去,认识同等身份的世家公子,将来前程上能相互帮衬不说,也不会认识些身份相差太多这人,以至于被带坏。

    两人正闲聊着,顾家的管事匆匆进门来,一脸焦急的模样。罗慕远见状便站起身来,他也来了许久,该说的话也说完了,顾惜风有事他自然也要回去。顾惜风也没留他,只是送他到门口,让他安心在家就好。

    罗慕远骑马回到家中,进门先问管事罗大老爷在家吗,管事却说罗大老爷也出门去了,罗慕远这才回了后院里。先去看了罗老太太,结果罗大太太,虞秋荻带着辰姐儿都在,罗老太太的身体一直是好好坏坏,罗大太太晓得罗老太太爱热闹的性子,此时要静养真是难为她了。便跟罗二太太商议之后把家中媳妇排了班,大家轮着过来,这样罗老太太跟前不至于太冷清也不会太热闹。

    “我正跟你媳妇说着,朱家来报喜,欣姐儿生了个儿子,二太太带着六奶奶去瞧了。”罗老太太笑着说,家里己许久没有喜事了,倒是揪心的事一件件多了起来,儿孙们一个个忙的脚不沾地,再加上她现在的身子,家里也是许久没有热闹过。

    罗慕远乍然听说,也是挺高兴的,又问虞秋荻有没有收拾东西让罗二太太捎过去。罗大太太便笑着道:“你这个媳妇何时差过什么,你竟然还问。”

    罗慕远本来就是顺口一句,听罗大太太如此说,也只是看着虞秋荻笑笑。媳婆是千古问题,他也是有福的男人,媳妇跟婆婆能如此和睦。

    又说了几句罗老太太也显得十分疲倦,便让他们散了去,罗大太太让罗慕远和虞秋荻回去,她则还要守一会,罗老太太身体越发的不好,身体真是不能离人。罗老太太每每睡下时,儿媳妇或者孙媳妇都在外间歇着。

    虞秋荻晓得一会唐氏就要过来,也没有留下。跟罗慕远一起上车回去,进到屋里,丫头上前侍侯着罗慕远更衣,虞秋荻就道:“上午四奶奶去箫府,不曾想箫太太己经不在家里,回直隶去了,只留了两房人看堆,四奶奶问了半晌也没问出什么来,婆子们只说,太太抱着姑娘回娘家了。四奶奶这才晓得,原来箫太太年前就生下一女,只是没跟人说,众人都不知道。”

    箫清和是箫云灵的亲叔叔,他去当监军了,本来该是能松口气的。但想想箫清和一直以来的行事,实在不能拿他当姻亲看,箫云灵此时也是满心的着急,她己经是罗家的媳妇了,万一……这让她如何在罗家自处。

    罗慕远听得叹口气,道:“也是难为四奶奶了,不过这外头男人的事,与你们也是无关的,你闲了也去劝劝她,让她放宽心了,她现在是罗家媳妇,谁也不会拿她当外人看。”

    “太太也是如此说的。”虞秋荻说着,只要不出天大的事,罗家上下不会有人因此难为箫云灵的,只是箫清和这样的作派,生了孩子不吭声,然后又把老婆女儿送走,这是什么意思啊。看着罗慕远不禁道:“难道前线还真会有大变故?”

    罗慕远想了想却是摇摇头,道:“罗家精忠报国,圣上英明,怎么会对罗家发难。”

    虞秋荻听得叹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京城高门大户抄家夺爵的也不是一家两家了,原本跟她们一样的太太小姐,转眼间成了官奴的也不在少数,这该去怨谁。

    五月初沿边战报传来,监军大部队安全到沿边,箫清和以副使的身份开始跟荷地人接触谈判,中旬箫清和便带上翻译亲随亲自登岛,两方会谈拉开大幕。

    223

    天熙皇帝下旨要和谈,前线将士不管是什么心思此时也只能准备和谈。监军大队到了沿边,罗慕白率众相迎,卫策,谢潜相陪,虽然卫策和谢潜的地位比罗慕白高,但罗慕白是三军统帅,此时他是最高总指军。

    以罗慕白的意思,文官监军不一定非得住军营,大军在城海宁城外二十里扎营,监军们完全可以住到城里去。黄大人五十几岁了,自然乐意,结果箫清和说他要住军营。黄大人听得嘴角抽抽,也只能眼着去住军营。

    罗慕白无所谓,只让人收拾营帐,黄大人是正监军,一个独立的营帐,箫清和是副使,也是一个营帐,至于其他的随从们,那就不好意思了,大家挤一挤吧。卫策和谢潜还挤在一起呢,更何况其他人。

    休息一晚之后,箫清和就开始忙碌,先是大概看了看官兵伙食以及军帐情况。大军出动这些年来,军需一直都是贺子章在总览,罗大老爷和罗慕远协办。因为这个文官还参过,说这样不妥当,容易贪污啥的,结果被天熙皇帝一通骂。

    水至清则无鱼,打仗时候国家出钱,但官员则是能捞钱,换了其他官员去这帐也难清楚。还不如让罗家人去,弟弟在外头打着仗,哥哥管着粮草,要是把粮草管到前线军变,弟弟被问罪,哥哥一样跑不了。

    箫清和一边考查一边跟罗慕白聊现在的战况,虽然战报许多,但真到边关之后了解到的比在京城听战报要全面的多。战争打到现在,荷地国也不太想打了,想当初他们会打下琉球,是因为那时候大珠没有海军,实在是太好欺负了就过来欺负。

    现在大珠的海军建起来,各种军备也跟着上来了,荷地国在琉球搜刮了这么多年,其实能刮走的都带走了,就是想以琉球为聚点,现在大珠时不时的进攻,立志要夺回琉球,也让荷地吃不消。其实以现在的局势,最多十年时间,他肯定能收复琉球,连带着时时来骚扰的扶桑浪人全部打跑,只是朝廷打不起了。

    “罗将军争战沙场,一心报国,皇上都晓的。”箫清和说着,天熙皇帝倒是很欣赏罗慕白,几次说罗家养了个好儿子,关健时刻能为国出力,这样的侯府,朝廷千尊玉贵的养着倒也合适。随即叹气道:“此刻说要和谈,倒不是因为不信将军,只是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钱来。”

    罗慕白赶紧道:“罗家世受皇恩,一心只想着为国尽忠。此时国库空虚,皇上体怜臣民,不愿加税重利,实在是大大的圣明,就是前线将士也是大珠子民,有家有室,听得圣意感恩成千。”其实最初和谈的消息传来的时候,罗慕白心里也不太乐意的,都打成这样了,说要和谈,心中如何能爽。

    谢衡却给他算了笔帐,国库没钱是实话,打仗的造价实在太高了。说实话天熙皇帝真称的上是勤政爱民了,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没有出去游玩过,也没有盖过庙宇殿堂,花钱的事一件没干过。

    但国库的钱是有限的,钱从来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现在想增加国库收入,与民重税是必然的。还有查抄商人的财产,啥理由没有就是直接充公。整治*抓贪官也成了必然,此时不整治何时整治,抄没家产充公,这都是国库的钱。这几年为了战事筹钱,只怕贺子章没少干这样的事。

    这样也拿不出余钱来,若是天熙皇帝还执意打,官员们肯定得从平民身上挤钱,一旦国家机器这样运营开来,下面的百姓是很苦的。以前挣十个,交上去三个,正常吃饭花四个,还剩下三个还能买点酒肉,或者存钱。现在一下子就要交上去六个或者七个,生活都成问题了。

    箫清和听罗慕白如此说便笑了起来,不再说此事,又开始问留在琉球的荷地官员,尤其是领军将领如何,还有就是这些年来战事。现在文官的主要目光都放在琉球上,其实扶桑浪人的海患一直没有除尽,沿这一代想完全太平也不容易。

    罗慕白本以为箫清和只是文官,并不太懂这些,本想捡些简单的事说,不曾相箫清和却是十分清楚。箫清和又立图详尽,两人中午开始说,一起吃了晚饭,足足说到次日早上天微亮。也亏得罗慕白打仗这些年,世家公子出身口才也伶俐,更重要的是体力好,能撑的住。

    箫清和在罗慕白帐中眯了一会眼,到早上军队开始操练时,也唤来小厮侍侯着起身。元帅与官兵向来是一个点吃饭,都是早上操练结束吃饭。等罗慕白回来吃早饭时,箫清和仍然在帐中,却是翻看最近的几件军务。

    罗慕白并不以为意,箫清和是监军,他翻看什么都行,再者他也没什么机密东西,随箫清和去看。随从端来饭菜,两人上桌吃饭时,箫清和突然道:“大将军辛苦了,不过士兵操练一日都不可松懈。”

    罗慕白听得心念动一下,箫清和己经洗手吃饭,他也不好再问。

    箫清和在营中呆了五天,然后才正式提起和谈之事,谢潜是王爷,卫策是驸马,再加上罗慕白这个三军主帅都一起叫了过来,黄大人叫过来打酱油。箫清和直接说了,他要新自登岛与荷地人和谈。

    众人不禁愣了一下,所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话在战场上并不是通用的,箫清和上岛了,荷地人直接抓了他当要胁,这也不是没可能的。

    “我不过一个从五品小官,抓我当威胁哪里够用,只是皇上想和谈,为表诚心,总要派人过去。我一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登岛过去倒是能显得诚心,他们也不用起疑。”箫清和笑着说。

    罗慕白觉得有理,和谈的时候武官确实不好去,两方打这么久,早就成死敌了,武官敢登岛弄不好就要被大卸八块。而且箫清和领的就是这个差事,冒险也是必然的,便道:“还是要先派人过去才好。”

    “劳烦罗将军。”箫清和说着。

    荷地国早就听到风声,他们也有和谈之意,现在派了从五品文官登岛和谈,荷地国高兴之余也是小心防范。一直以来大珠打不下琉球,地势占了极大的原因,四面环水,冷兵器时代又没有远程导弹,只有人登上岛去,只是登岛谈何容易。

    现在大珠的官员要上岛,虽然是文官,但也是限制许多,首先人员不得超过五个,然后只得乘小船,中间换荷地的大船才能登岛,并且直接说定日期是三天后,荷地国的大船在水域中间等着,来就上岛,不来就算了。

    箫清和全部答应,三日后换上从五品官服,手拿文书,带上四个随从登上小船。众人送他到岸边,黄大人十分担心,这万一箫清和真去了回不来,天熙皇帝要怪罪,他这个监军只怕有麻烦。他本来想跟着箫清和一起去的,箫清和却说不用,二品官太给荷地面子,他这个从五品出马上就足够了。

    小船慢慢远行,箫清和仍然立与船头,五品官服是青袍,中间被子是白鹇,平常人穿上也就是那么回事,穿到箫清和身上却是气质中带着气势。许多官员对箫清和的恩宠是各种羡慕嫉妒恨,背地里说话来都说箫清和是凭脸当的探花。

    罗慕白以及谢潜卫策他们以前都没有见过箫清和,但现在看来,箫清和就是凭脸当的探花,人家的脸也确实够的上探花的料。

    按照原计划这是两方第一次会谈,再加上箫清和又是从五品官员,他是不能当家作主的,这一趟会面也就是把双方的意见转达一下,大珠这边是怎么个谈法,然后也问问荷地这边要怎么办。第一次会面也算是相见甚欢,至少箫清和回来是挺欣喜的,荷地国官员也是十分大方,还送了他东西与他。

    然后紧接着就是二谈三谈四谈,每回箫清和回来,就会把众人叫过来,两方谈话全部做好了笔记,荷地国是怎么个说法,大珠是怎么个说法,接下来还要怎么办,一一向众人汇报了。

    众人听得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箫清和对荷地人说他是从五品小官,这是事实不错,但和谈之事确实是他全权负责。要有大事请示要皇上就算了,箫清和也不说往京城递折子,明明自己就是可以决定下来的事,却是如此来回折腾。

    如此来回谈了五六谈,谈到第七回时就快十月了,海宁几乎没有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是穿件夹的,十月时也就换上夹的了。来来回回谈了几个月,箫清和也回京递了两回折子,简单来说就是大珠花钱把琉球买过来,然后一直谈的也就是价格。

    十月中第八次会谈开始,本来也该三天结束的,结果出意外了,箫清和下船的时候不小心从船头栽下去。随从立时把他从水里救起来,只是呛了水,倒也没淹着。但十月天气掉到水里,一般武官肯定没事,箫清和却是立时有事了。

    换了衣服之后就开始发烧昏迷,发烧烧了两天,箫清和醒了之后就说要走,他是过来和谈的,现在病成这样了,没有半个月好不了。荷地的高级军官跟箫清和打了快半年交道了,也晓他的体质是特别了点。

    正吃着饭他也许就能把碗摔了,走路的时候,不小心碰到椅子桌子更是常事。也亏得箫清和有长相有气质,再加上本人谈吐能力很让人信服,这些小毛病也就显得有趣了。

    荷地人看他病成那样,便没让他回去,再者这来来回回都谈七次了,一直以来都是箫清和跑腿,按荷地的想法,正好趁着这回大家进入实际性内容的谈判。箫清和觉得有理,便派随从回去请黄大人,他现在病中不能谈了,人家也要求见高级官员,肯定是黄大人来。

    黄大人听随从说完虽然有些惊讶,但从船头掉下去这种事,发生在箫清和身上不算奇怪。虽然箫清和让他谈什么,但做为一个老油条,推上一天半天是小意思。先跟荷地官员应酬一番,晚上到箫清和养病的屋里问箫清和。

    箫清和便把条约最终条款项拿给黄大人,让黄大人按着标照继续谈,这是底线,要是能在这个基础少拿钱就更好了。同时叮嘱黄大人,要慢慢的谈,不用着急。他现在还病着,这一病要大半个月,黄大人会意,一边谈一边托,足足谈了半个月,等箫清和病好了,条约也谈完了。

    和约是谈好了,但具体签的时候,问题又来了。以荷地的意思,黄大人既然是二品监军,那就直接他做主,条约签了,大珠把赔偿的东西拉到琉球岛上来,荷地收到东西了,自然会退兵走人。

    箫清和听完就笑了,这话说的纯粹就是哄孩子,把金银珠宝全部送到岛上来,那要是收了东西,荷地翻脸不认人,就是不退兵,大珠要怎么办?这大半年来,自己做为大珠的使者来往琉球的次数不少,礼尚往来荷地是不是也要派使者去大珠一趟,以示诚心。

    然后黄大人也提出,他虽然是监军文官,可以代表天家来谈条约,但他本身却没有签约权。军营里头住着一位王爷一位驸马,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就是能谈下来,肯定也得他们看过后才能签下来。

    双方僵持不下,箫清和己经病愈,便提出要走,大珠要赔的东西得提前准备上,还有就是双方就如何签约的问题。看样子还要再进行协商,希望荷地能派出官员来。就是大官害怕被扣下拿此威胁,难道连个小官都找不出来吗。

    224

    箫清和和唐大人回到营帐的次日,荷地就打发了一个小官来了,唐大人和箫清和见的,现在己经从商谈价格到如何交钱了。荷地人很坚持要先拿钱再退兵,理由就是这是大珠的地界上,若是荷地先退兵了,到时候大珠翻脸不给钱,荷地岂不是吃亏。

    第一次在大珠地界上的会谈算是不欢而散,打发走荷地小官,箫清和便起身去了罗慕白营帐中,唐大人见箫清和不叫他,他也不敢跟着。其实他心里也很疑惑,荷出开出了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与大珠一年多的国库收入,先不说这个价格是高还是低,现在国库里能拿出这笔钱吗?还是说箫清这样谈来谈去,其实就是等今年国库收到钱了,然后赔给荷地?

    罗慕白此时正在练兵,箫清和特意叮嘱过他,士兵操练一天不能松懈,他也就越发的勤勉,连带着士兵铠甲兵刃也清点了,但凡少的全部补上。箫清和便坐在帐中等了一会,没把罗慕白等来,却把卫策等来了。

    箫清和连忙起身行礼,卫策笑着道:“箫探花连日辛苦,快请坐下。”

    说着卫策先坐下了,箫清和这才坐下来。先闲话了几句,不过乎是你来找罗慕白吗,我也是,结果他不在,那大家一起等。

    说话间卫策不禁上下打量着箫清和,身量修长,面如冠玉,在这个纯汉子的军营里越发显得与众不同。当然一个能上岛上与敌人和谈了八次,并且还能在敌营中住上半个月的人物,确实是与众不同,卫策自觉得自己做不到。

    “说起来我还没有感谢箫大人当年的提携之恩。”卫策突然说着,最早向天熙皇帝推荐他来前线的就是箫清和,只是当时天熙皇帝没理会。

    “卫驸马是难得的军事人才,我如何当的起提携二字。”箫清和笑着说,看向卫策的神情却有几分复杂,道:“我早闻驸爷当年也是京城出名子弟,弓马娴熟,更有空手打死猛虎之力。后尚得公主……今能为国出力报得皇恩,驸马是如愿以偿?”

    卫策听得默认半晌,宜轩长公主很好,只是驸马的日子并不好过。本以为也就是那样一辈子,现在有幸到得前线,一展才智,确实是余愿足矣。心情感慨万千,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末子了笑着向箫清和拱手道:“所以我才要谢谢箫大人的提携之恩。”

    荷地小官回去之后,没两天又来了,箫清和摆出大家继续谈判的架式。这样的协商其实荷地人都有些怕箫清和了,这位实在是谈判高手,最重要的是有耐性,谈个价钱能从五月谈到十月,来来回回的折腾,还有黄大人也是老油条一个,说话的技巧实在太高,条约的每一行字,都得请文人研究一回才能确定没有陷阱。

    不过从箫清和的态度也能看的出来,大珠确实是有诚意和谈,也就因为有诚意,才如此的拉开架式谈。具体条款都列好了,现在到拿钱的时候,也就不想这么磨叽了。

    箫清和非?(:

    ) ( 虞家小姐(完结) http://www.xshubao22.com/1/10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