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情,用弟弟以前给的钥匙偷了弟弟的家……”

    流言蜚语不攻自破,高学文终于可以清白地做人了。[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周围的人们又有了平和而亲切的笑容。高学文的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

    宋莉是个不幸的女人。

    丈夫郝树广是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经理。大约应了那句“男人有钱就变坏”的话,当了经理的丈夫风流韵事越来越多,慢慢地发展到在外面包养情妇,几乎不归家了。

    时间一久,郝树广还提出了离婚,宋莉自然不愿意。

    郝树广就将6岁的儿子从宋莉身边带走,送回老家,交给爷爷奶奶抚养。

    爱情没了,儿子也失去了,宋莉万念俱灰,不久,她竟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紊乱症。

    决意离婚的郝树广自然对她不闻不问。

    倒是高家母子可怜宋莉,常常帮她做这做那。为避免孤男寡女的尴尬,高学文不敢单独一人上楼去,他总是与母亲一同前往。

    清醒状态下的宋莉对于他们母子的古道热肠常常报以感激的微笑。

    可是,一天晚上,多日未回家的郝树广不知为何回到家里。

    当他推开家门时,一个身影猛地冲出,郝树广猝不及防被黑影撞倒在地。

    很显然,黑影是个男人,郝树广愤怒地打开灯。

    室内的场景让他暴跳如雷:宋莉正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

    “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郝树广气急败坏,左右开弓地扇起宋莉的耳光。

    耳光与辱骂仿佛把神志不清的宋莉唤醒了,她渐渐弄明白了,自己被一个男人强暴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到处传扬,人们绘声绘绝地谈论着。那个男人是谁?到底是通奸还是强奸?

    自然有聪明人演绎着他们的推理:“高学文常上楼去帮助宋莉,还不是近水楼台?”、“这回可能真的是他干得了……”

    “犯有前科”的高学文再次成了众矢之的。

    当公安人员问高母:“你儿子现在在哪里?”

    高母一时也说不清:“我,我儿子这几天碰巧不在家,他临走时只告诉我他要去进货,是去广州还是深圳,我也不知道。”

    公安人员说:“你儿子回来后,请马上让他到派出所来一趟。”

    听到这句话,高母又急又气,只觉心口发痛,眼冒金星,几乎要晕过去。

    ※※※

    两天后,高学文带着一批服装回来了。

    他正欲向母亲叙说此番收获时,母亲泣不成声地告诉他飞来的横祸。

    高学文的脸一下子变得铁青,牙齿咬得格格响,他那扭曲变形的脸上分明显露着愤怒和怨恨,他痛苦地说:“妈妈,你不是让我做好人吗?为什么我做了好人,却好心不得好报呢?”

    儿子悲怆的声音让母亲更加坚信自己的儿子是清白的,他没有做那伤天害理的事。

    母亲抹干儿子的泪水,嘱咐道:“儿啊,千万要保持冷静,要相信公安机关会查清事实,不会冤枉好人,更不会放过坏人。”

    晚上,郝树广怒气冲冲地敲开了高学文的家门。

    他不容分说,就对高学文当头一拳,并骂道:“哼,狗改不了吃屎……”

    母亲死死按住儿子举起的拳头,对郝树广怒斥道:“这是我的家,请你出去!”

    郝树广气急败坏地离开。

    第二天,高学文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公安人员传讯。

    习惯克制礼让的母亲愤怒了,她大声说道:“我以一个母亲的人格担保,我儿子是清白的!”

    然而,法律只相信事实,她的呼唤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待高学文走后,有人反过来劝她道:“你应该顾大局、识大体,大义灭亲,主动劝儿子坦白认罪才是……”

    母亲无奈地关起了房门。

    几天后,高学文做生意时新处的一个女朋友也打电话过来,说:“想不到你是这种人,我们还是一刀两断吧……”

    高学文想解释,可对方已挂了电话。

    ※※※

    母亲无法证明儿子的清白,她想到解铃还须系铃人,她找到了宋莉。

    高母几乎是哀求道:“宋莉,为人要讲良心。我们家的人对你怎么样,你心里应该有数。到底是不是我儿子干的那缺德事,你得站出来说话!”

    见宋莉不语,母亲给她跪了下来。

    可是,饱受惊吓与殴打的宋莉,精神病又犯了。她神思恍惚,言语混乱……

    高母绝望了,此时的宋莉还怎么站出来说话呢?她悲愤地说道:“苍天啊,还我儿子一个清白吧!”

    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警方征求高学文的意见:“你愿不愿做一次精液化验?只有化验结果与宋莉床单上的遗留精斑不一样,你就完全清白了。”

    “行!”为了彻底洗刷罪名,已经28岁、尚未婚配的高学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检测结果证明:床单上遗留的精斑与高学文的精液不同!

    科学再次还给了高学文清白。

    当公安人员对高学文宣布这个结果时,高学文忍不住大声嚎哭起来。

    母亲则毕恭毕敬地对着公安人员鞠了一躬,泪水无声地流下。

    ※※※

    两个月后,宋莉被强奸一案终于告破。

    原来,真正的强奸犯原来是住在一楼的、年已30出头的一个光棍汉。早就垂涎宋莉姿色的光棍汉,在那个晚上借口送电视报,敲开了宋莉的房门。本来就在病中的宋莉受到惊吓,事后怎么也记忆不起歹徒的面容……

    真相大白之后,为偿还儿子的清白,母亲决定让儿子以“名誉损害罪”起诉宋莉的丈夫郝树广。

    郝树广得知高学文要告他的消息后,害怕打官司会使他身败名裂,就托人表示:愿出10万元私了此事。

    母亲淡然一笑,断然地说:“金钱买不回我儿子的名誉。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让儿子今后昂首挺胸做个好人。”

    在母亲的支持下,高学文以“名誉损害罪”起诉了郝树广,法院很快受理了此案。

    经调查审理,法院认定:

    被告郝树广与妻子宋莉感情破裂,关系不和,在其妻遭人强奸后,为尽快达到离婚的目的,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公开指责原告就是强奸他妻子的人,并殴打原告致伤,造成不良影响,给原告带来严重的名誉损害……依法判处被告郝树广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赔偿原告名誉损失费、精神伤害费及医药营养补助费共计人民币3万元……

    法官当庭宣判之后,母亲再次流下了眼泪。

    高学文当即表示:“我要将这3万元赔偿费捐给已同郝树广离婚的宋莉,给她治病……”

    高学文的话音刚落,旁听席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九集 如此闹剧

    更新时间2008…1…25 10:28:00  字数:5012

    一分监区值班室。

    汪队副和王方军警官把一份离婚起诉书递给了耿茂林。

    王方军警官三十多岁,也是警官学校毕业,和其他警官一样都自学了大专文凭。他声音洪亮,性格豪爽,并且十分幽默,你只要和他一接触,立刻就能感受到这点。他总是嘻嘻哈哈的,仿佛永远不知道忧愁是什么东西。

    王警官感到很纳闷地问道:“耿茂林,你在一分监区服刑快到8年了,8年的刑期只差几个月就要刑满释放了,你妻子为何却寄来了一份离婚起诉书?”

    耿茂林五官长得很局促,一对小眼睛半开半闭总是左顾右盼着,显得十分丑陋。他说:“我只是让同监舍的已经刑满释放的桂新龙帮我试探一下自己的老婆,没想到,唉……”

    听了耿茂林述说了事情的经过后,王警官不无戏谑地说道:“要我说啊,你这是脚心长瘊子—点子也太低了!”

    “我真浑,我真浑!我……咳……”耿茂林直拍自己的脑袋,接着,又朝自己的脸上猛抽了一个巴掌。

    王警官说:“耿茂林,法律只能给人的行为定罪,能给感情判刑的永远只能是自己……”

    耿茂林无精打采地离开值班室,像是跟人诉苦,又像是自言自语:

    “唉,都是那封信给闹的……”

    ※※※

    颜继红是耿茂林母亲收养的农村孤儿。

    虽然模样说不上有多俊,但心灵手巧,对养母言听计从,知恩图报。

    长大后,她就嫁给了耿茂林。

    结婚后的颜继红更是里里外外一把手,把丈夫、婆婆侍候得舒舒坦坦。

    耿茂林虽然“白捡”了一个如此贤惠的媳妇,但他一直耿耿于怀:结婚几年了,妻子一直没有怀孕!

    相对宽裕的物质生活和绝对空虚的精神世界使耿茂林一直处在心里失衡的境地。他不甘心就这样下去,总想找机会发泄一下内心的空虚。[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在他30岁的这一年,他终于堕入了罪恶的深渊。一天傍晚,他拦路强奸了一名赶着上班的单身女工……

    耿茂林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判刑8年。

    入狱后的耿茂林已经完全忘记了妻子不能生养的问题,反而百般怀念起她的种种好处来。

    原因很简单,母亲曾一度精神失常,健康已基本毁于自己制造的这场灾难;如果妻子在此时放手一走,实在是难以想像!而更让他担心的是,20多岁的妻子能否等他8年?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使他一直改造消极,不思进取。

    痛定思痛后,他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憋了三天两宿,提笔给妻子写了一封先“千悔万恨”,后又“高风亮节”的信:

    “亲爱的继红,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并不奢望你能原谅我,只希望你能万事看在老娘收养你的面子上,好生奉养她老人家,哪怕你有离婚之意也要瞒住老娘,千万不要让她知道,她老人家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耿茂林寄出此信后稍觉心安。颜继红的性格他是再了解不过了,收到这样一封信,她断不至于马上提出离婚。他想,只要拖上几年,女人一上了点年纪,心气也就没有多高了。这样想着,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之举而暗暗笑了。

    颜继红见信后果然气消了大半。一夜夫妻百日恩,加上她与婆婆之间又有那层不寻常的关系,原本就不甚强烈的离婚念头更是烟消云散了。

    毕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口讷心善,架不住耿茂林一番巧言令色。她回信道:

    “茂林,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会好了照顾婆婆。我不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只要你安心改造,我会等着你回来……”

    颜继红很快就恢复到先前的状态,不仅侍候着时而犯病的婆婆,还找了一份临时工,在一家餐馆里打杂,挣钱贴补家用。

    她每月都按时按点地带着大包小包的食品来会见耿茂林。她总这样宽慰自己:这都是前世的孽缘,有什么办法呢?

    ※※※

    对这样的深情厚意,耿茂林也曾被感动过,发誓要用实际行动来缩短刑期,早一天回到妻子身边,去报答她的恩德。

    可由来已久的好逸恶劳的恶习却让他身不由己,积重难返。总是见了活就恨不能躲着走,三天两头泡病号,很快成了中队里有名的落后分子。

    同犯们有时嘲笑他,可他却说:“嗨,只要能少受累!不减刑我也乐意。”

    耿茂林已忘了当初对妻子许下的诺言,抱定了混日子泡刑期的想法,任你谁来教育劝导,也就是这样了。

    监狱民警并不是对他不关心,而是对他这种支支动动、拨拨转转的黏糊头,只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这天,妻子来探监,问道:“你在这里怎样?能减刑吗?”

    耿茂林总有一套理论搪塞:“唉,要想减刑,需要门路呀!还得花很多钱活动关系才行啊……”

    “哦?”妻子被唬得不敢再提这事了。

    要说他一点不想家里的事,那也不对。但耿茂林想得开,光想是没用的,而且老娘的身体在妻子的精心调理下也恢复了许多,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呢?只有一件:如何降住妻子,让她死心塌地地等自己。这是他唯一要做的一件事!

    一晃几年过去了,加上周围一些同犯婚姻的不断宣告解体,想个办法彻底拴住妻子的念头在他的心里一天比一天强烈起来。

    他想,这些同犯,他们犯得都不是“花案”,表现又比自己好,还三天两头闹危机呢?我这边情况如此稳定,是不是有什么不祥之兆?再一想,又觉得不会,妻子为人古板得很,满脑子都是从婆婆那儿听来的旧观念,再说有老娘在她身边,应该万无一失。

    于是,他又心安理得地混他的刑期。

    面对诸多前来取经的同犯,他海阔天空地讲着自己“套牢”妻子的神机妙算。传授着自己的绝招,他终于赢得了“聪明鬼”的美誉。

    ※※※

    离出监还有近两年,耿茂林的母亲去世了。

    得到这个消息,耿茂林真的很难过,也很担心。本来母亲病故,这本是意料中的事,岁数大了,身体又多病。可是耿茂林却从此蔫下去了,是他良心发现?还是有所悔悟?都不是,他觉得妻子从此少了一层保险,独身一个,无牵无挂的,这可如何是好?

    耿茂林稳不住劲了。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想,我之所以如此提心吊胆不就是因为做了亏心事吗?要想法给她也安排一件说不清的“亏心事”,两下里不就扯平了吗?

    耿茂林十分自信地认为,以妻子脑子里的旧意识,她肯定会向他认错,请求原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仅加了一道保险,而且还说不定能让自己后半辈子扬眉吐气呢!

    耿茂林决定立即着手行动。他相中了同组一名叫桂新龙的犯人。

    桂新龙还有一个月就要刑满释放,人又非常义气,据说在外面时就很够“哥们儿”,求他帮忙办事的人都说他够意思。

    晚上,第二监区的监舍内陷入宁静。月的清辉笼罩了整个大地,这是一轮饱满清亮的圆月。

    “女人就是麻烦!”

    在一分监区四组,耿茂林与桂新龙聊上了。

    耿茂林接着说道:“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天敌,总是把男人往死里整,这话一点不假。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段话,我都能背下来了,说是美丽的女人让男人迷死,放荡的女人让男人爽死,温柔的女人让男人爱死,有钱的女人把男人玩死,当官的女人把男人弄死,贫穷的女人把男人愁死。唉,女人就是这样的麻烦!可是如果没有女人,男人又会干死、渴死、憋死……”

    耿茂林与桂新龙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相近,又是老乡,所以两人平时很谈得来。一到会见时,亲属带来的食品都是互通有无,相好的程度已俨然像兄弟一般,因此无话不谈。

    见耿茂林说出这番话,桂新龙立刻来了精神,眉飞色舞地说道:“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男人都有‘两巴’,上面是嘴巴,下面是*,嘴巴和*都要吃、都要快活。可我们的嘴巴能吃到什么?至于*就更是跟着我们受罪了!说来真他妈嫉妒三组的胡景立,有个那么漂亮有钱的老婆在等着他,出去后‘两巴’都能快活……唉!犯人和犯人也他妈的不能比呀!”

    耿茂林不禁也叹了口气道:“我虽然有老婆,可有什么用?最近有几次在该会见时她却没有来!”

    桂新龙说道:“老兄,别想那么多了,自寻烦恼啊!不过也是,女人心比海深!其实女人比男人更耐不住寂寞。”

    虽然耿茂林听说过暴露家庭地址给其他犯人而导致亲属被骗的事,但他还是十分相信眼前这个把兄弟,觉得他不会。

    于是,他向桂新龙细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以及他对妻子的怀疑及想请他帮忙的事。

    “这,恐怕不妥吧!”桂新龙一听他的这个馊主意吓了一跳,说:“你是不是疯了?谁能吃饱了没事干,倒贴钱请别人去羞辱自己的妻子?不行,你另请高明吧!”

    “这件事求别人也不妥,只有你这哥们能帮上忙,我还不相信你吗?”耿茂林恳求道。

    这些天,恰巧赶上桂新龙扭伤了脚,耿茂林跑前跑后侍候了他一个多礼拜,桂新龙抹不开面儿了,勉强答应下来:“好吧,不过可要保密,出了事你可要负责!”

    “那当然!”耿茂林沉浸在一种急于看到自编、自导的这出闹剧的焦急之中,他相信桂新龙的为人,更相信自己的安排。

    桂新龙临释放时,耿茂林千叮咛、万嘱咐:“哥们儿,一定点到为止,意思一下,千万别动真的……”

    ※※※

    事情果然发生了。

    颜继红来会见时向丈夫哭诉道:“茂林,那天下班回家,路上被一个男人抢劫,他,他还摸了……”

    因为时间有限,加上人多眼杂,妻子没好再多说什么。

    “你?!—”耿茂林故作生气地瞪大了眼睛。

    妻子哭得更厉害了。

    待问明事情的发生过程确如自己事先的安排后,耿茂林故意拂袖而去。

    颜继红只好哭哭啼啼的走了。

    回家后,她就隔三差五的写封信来央求、赔罪。

    耿茂林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在妻子再一次来会见时,便“大度”地接受了妻子的忏悔:“算了,这件事虽然你也有错,但也不能全怪你,不过以后可要注意了!”

    妻子终于松了一口气,连连称是。

    耿茂林心里觉得好笑,可他还是忍住了。从此以后,他在妻子面前谱摆得更大了,也更心安理得了。

    ※※※

    桂新龙回到社会以后,不论做什么买卖总是赔。

    一连串的失败使他也不禁怀疑起自己这些晦气是否与“干得那件事”有关。虽说那天晚上只是按照耿茂林的意思,撞倒了他妻子的自行车,在吓得半死的颜继红身上乱摸了几把,仅此而已,这难道也能害得自己总要赔钱吗?

    在又一次贩服装告赔之后,几个小兄弟为了让他开心,就摆了一桌,大家喝个亲切。

    就在你一言我一语各自评摆自己得意历史的当口,不胜酒力的桂新龙给小哥儿几个卖了关子:把撞倒耿茂林的妻子之后,以及乱摸时的那段“惊险情节”绘声绘色地讲了出来。

    “后来呢?后来呢?”兄弟几个急着要听下文。

    桂新龙却笑笑嘻嘻的不说了。

    兄弟几个就一个劲地灌他。

    桂新龙一下子就醉了。

    可是,大家都很失望,没有听到下文。其实桂新龙也根本没有下文了。

    可是,事有凑巧。这几个喝酒的人当中,有一个小子身上有几件案子,没过两天就被派出所民警给抓起来了。

    为了立功赎罪,他就把桂新龙酒后说的那件事给交代了出来,并说:“桂新龙曾经调戏、强奸了一名妇女……”

    派出所民警一查,发现还确实有这么一起悬案,当时就是颜继红来报的案。

    桂新龙马上就被抓了起来。

    来到派出所,桂新龙还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待派出所民警一审问,他才知道是因为那件事。他慌了,连忙申辩:“不,不,我可没有强奸她,只是摸了她一把,不过,这都是她丈夫让我干的啊!”

    “什么?她丈夫让你来调戏他自己的老婆?”对他近乎荒唐的交代,派出所的民警当然不信。

    桂新龙只好拿出了耿茂林用暗语向自己致谢的信。

    派出所民警看后,真是哭笑不得。

    颜继红在指认罪犯时,听派出所民警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仿佛感到癞蛤蟆上了脚面,不疼不痒却恶心人。

    这个一向善良、贤惠、逆来顺受的苦命女子马上就求身边的一位女民警代笔,写下了离婚起诉书。

    同犯们一直都很纳闷:一个坐牢近8年而未获一天减刑的强奸犯,何以能让年轻的妻子等了这么多年?一个弱女子为什么在丈夫即将获释的时候却坚决地提出了离婚?

    “唉!都是那封信闹的。”

    不论见到谁,耿茂林翻来覆去总是这句没有头脑的话。

    同犯们都觉得好笑,说:“耿茂林,你一向自诩为聪明人,怎么变得像‘祥林嫂’了?”

    耿茂林眨着一对小眼,无言以对。

    第十集 悲情母子(上)

    更新时间2008…2…13 14:28:00  字数:4556

    第二监区会见室。

    60岁的母亲夏润华再次来探监,她告诉儿子:“坤儿,你爸病重住院了,想最后见你一面……”

    听到这个消息,张坤即吃惊又难过,作为儿子,在父亲病重期间却不能服侍左右,这是何等的不孝啊!

    见母亲饱经风霜、皱纹纵横交错的脸上浸透了泪水,张坤安慰道:“妈,别难过,你先去会见室一旁休息一会,我去报告干部。”

    不一会,韩分监区长走了过来,问明情况后,觉得事情紧急,便立即打电话向清河监区张副教导员作了汇报。

    张副教导员说:“可以派两名民警护送张坤去看望父亲。”

    得到同意后,韩分监区长根据有关规定,决定派何龙和徐平两名警官带领张坤出狱探视。

    何警官今年不到三十岁,在清河监区甚至在白湖监狱也算是年轻的民警了。与一分监区其他民警都是法律专业大专毕业有所不同的是,他学得是中文专业。他戴着一幅金丝边眼镜,目光深邃,说起话来多少有点斯文。他喜欢写作,常有新闻、通讯、散文等见诸报端,是清河监区小有名气的“笔杆子”。

    徐警官是一分监区最年轻的民警,只有二十几岁,也是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他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秀外慧中,不仅充满了朝气,也充满了热情,分配到一分监区不到一年,就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何警官和徐警官来到会见室。

    张坤的母亲得知监区派了两名警官要一起前往医院,感激不尽地说:“谢谢,谢谢警官……”

    ※※※

    警车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赶到了县城医院。

    张坤急匆匆走进病房,看到病重的父亲躺在床上,他泪如雨下:“爸,我来看你来了。”

    见到儿子,7天没吃没喝的老人流下了眼泪,他想说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还是老太太了解老伴的心思,她让儿子扶着父亲坐起。

    父亲气若游丝地说:“儿啊,要争气……争取早点回来,你妈……她一人不容易,你今后要好好对待母亲……”

    张坤流着泪说:“爸,你放心,我一定做到。”

    不一会,老人让儿子将耳朵贴在他的嘴边说:“我不想住院,你们送我回家。”

    张坤听罢不知如何是好。

    母亲走到床前,侧卧静听,老人挤出一句话:“住院费很费啊!”

    张坤跪倒在父亲面前,再次流下泪水:“爸,你就安心养病吧……”

    “是啊,你就不要想得太多了,安心养病吧。”在两名警官的再三劝说下,老人才又躺下。

    为让张坤与父亲多交流一会,何警官和徐警官陪着张坤的母亲走出病房。

    在医院的休息室里,母亲向两名警官述说了自己和儿子的经历。

    ※※※

    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早晨,张坤去上班,母亲对儿子说:“今早我上街买了一只鸡,准备煨汤,你下午下班后早点回来。”

    “嗳。”张坤答应着走出了家门。

    可这天晚上很晚了,张坤也没有回家。

    母亲从五楼摸黑下来,站在儿子下班回家的必经之路等了一个多小时,依旧不见儿子的身影。最终在老伴的一再劝说下才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问儿媳妇:“小坤回家了没有?”

    “还没有。”媳妇也不知张坤去了哪里,一脸不快地摇了摇头。

    下午,母亲正在厨房弄饭,突然来了两名公安,要找儿媳妇。

    公安人员说:“张坤因抢劫被拘留了,你们可以带些生活用品送给他……”

    正在厨房忙活的母亲,听到公安的话,一下子就歪倒在灶台上。

    母亲强忍着心中的悲伤,支撑着回到房间,坐在床上,心里乱得像一团麻。她不知道儿子究竟犯了多大的罪,急得毫无办法,焦急连同长期的旧病让她一下子病倒了。

    第二天,母亲一再要求老伴说:“快去派出所打听打听,看看儿子究竟犯了什么罪?”

    老伴无奈,只得去了。虽然没有见到儿子,但得知了儿子的犯罪经过:

    半个月前,张坤和一个朋友去天都市,火车到达天都市后,他们却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两人在走投无路时,又混进车站,溜进车内,准备返回。没成想,中途就被“清理”了出来。

    两人下了火车后,举目无亲,身无分文。张坤的朋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两人一合计,决定铤而走险,合伙抢劫。

    晚上9点,当发现有一女青年走进胡同时,两人紧跟上去,将女青年打倒在地,抢走了她身上的手机和钱包……

    母亲听后又气又急,哭道:“坤儿,你为何要这样干?这是一条害人又害己的路啊!”

    一家人哭成了一团。

    母亲身体刚好一些,就来到看守所要求见儿子。

    可看守所的民警说:“没有结案,不能见。”

    母亲就站在看守所门口哭泣。一连几个月,看守所的门口每隔半个月就可以看见她坐在门前的草地上哭着,十分悲凄。

    几个月后,张坤终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

    清河监区第二监区会见室。

    这是母亲第一次来探监。

    正是隆冬季节,寒风凛冽,冷雨飘零。母亲带着儿子穿的毛衣毛裤和儿子最喜欢吃的腊肉、辣豆豉。

    可是,一分监区的民警告诉她:“你儿子在狱中与其他犯人打架,被关了禁闭。”

    母亲伤心地哭了。

    曹指导员走过来,对她说:“张坤入狱后一直认罪态度不好,上个星期还与同犯打架,我们正对他进行了教育,但收效不大,你来得正好,希望你能开导开导他。”

    母亲虽然是退休工人,但也有一定文化,平时也喜欢看看书,很明白事理。

    儿子来到会见室。

    母亲说:“儿啊,你瘦了,都是妈不好,不该让你出去乱跑。”

    张坤说:“妈妈,是我对不起你,你的白头发又多了,只有等我出去再报答您了。”

    母亲说:“儿啊,妈和你爸都老了,又体弱多病,我们没有别的盼头,只期盼你快快改造好,在我和你爸有生之年,一家人能在狱外团聚,享受一个完整美好的家庭。”

    听了母亲的话,张坤的心理仿佛受到了强烈的震击。他说:“妈,我没想到我的犯罪给您的打击这么大,我一定听您的,好好改造。”

    见儿子有所好转,母亲才高兴地走了。

    从此,母亲坚持每月去探监,给他送去学习用品,并鼓励儿子在狱中好好改造,多学技术。

    面对监狱民警和父母的双重教育,张坤终于觉醒了。他知道犯罪不仅毁了自己,更主要的是带给年迈的父母带来了无尽的悲伤。两年后,张坤因为改造表现较好,获得减刑9个月的奖励。

    母亲和老伴得知这一喜讯的时候,高兴得通宵未眠,他们终于又看到了希望,因为期盼儿子回家团聚的路越来越短了。

    第二天,母亲就煮了二十几个鸡蛋赶到清河监区第二监区。

    她太高兴了,儿子终于懂事了。母子俩有说有笑。

    ※※※

    会见结束后,指导员把夏润华请到了办公室。

    指导员对她说:“这段时间,监狱内的服刑人员中流行‘高消费’的风气,吸高档香烟、订上等伙食,给他们的亲属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我们监区准备在服刑人员中举办专题讲座,希望你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个报告。不知你愿不愿意。”

    夏润华说:“行!教育这些孩子,也是一个母亲的责任。”

    夏润华被安排在第二监区的优待室里住下。晚上,她就连夜写了一份讲稿。

    第二天,有许多服刑人员的亲属也来了。

    在全体服刑人员的大会上,她作了题为《母亲的呼唤》的报告。她说:

    “我儿子张坤被关进看守所时,正是我家十分贫困的时期,我担心儿子在看守所吃不饱,就每个星期给他存上100元,逢年过节还要多些。当时我刚退休,工资仅有四五百元,为了省钱,我自己从没吃过三顿饭,有时一顿,有时两顿,从不吃熟菜,都是咸菜和酱,把生活水平降到能维持生命就行。

    儿子投入改造后,为了他在改造中能够情绪稳定,我更是节衣缩食,除了以前的那套工作服外,我没有做过新衣服。为了节省电费,我长年不喝开水,一罐液化气能用7个月。为了孩子,为了你们的明天,做父母的可以含辛茹苦的承受一切!但父母不能关心你们一辈子,明天的路还要靠自己走啊!……”

    夏润华的报告在服刑人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在场的亲属都哭了。

    会后,亲属们拉着夏润华的手说:“你说得太好了,你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真是太感人了……”

    张坤也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你的报告让我们监区的服刑人员都流泪了,我为有你这样的妈妈感到骄傲……”

    ※※※

    张坤入狱后,母亲夏润华一直没有将这一消息告诉他的亲生父母,原来,张坤并不是夏润华亲生的,是从老伴的一个战友那里抱养的。

    现在知道张坤减了刑,夏润华觉得时机到了,准备到市里去一趟,将这一切告诉张坤的亲生父母。

    母亲怕不好向张坤的亲生父母交代,约了一个很好的朋友一同去了。

    母亲将张坤犯罪入狱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了他的生父生母。她本以为张坤的亲生父母会很难过,可张坤的生父说:“小点声讲,别让邻里听到,多丢人啊。”

    面对这种情况,母亲只好带着复杂的心情回来了。

    一个星期后,张坤的生父却赶来了。

    他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夏润华夫妇:“你们是怎么搞的嘛,连个儿子都教育不好,早知这样,当初就不该把孩子交给你们,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听他这么一说,本来就多病并且脾气刚烈的老伴一下子就火了,可嘴唇张开后,又说不出来,脸部因气愤而有些抽搐,他当时就气倒在床上。

    老伴这一气倒,让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更加艰难。

    母亲要照料病中的丈夫,又要接送孙女上学。而这时,儿媳妇已丢下家中的一切,到京城打工去了……

    ※※※

    何警官和徐警官听了母亲的述说后,十分同情,他们拿出几百元钱送给了母亲。

    母亲不愿收,说:“这怎么行,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

    在两名民警的坚持下,她才终于收下。

    几个小时的探视很快过去了,两名民警带着张坤赶回了监狱。

    半个月后,张坤的父亲去世了。

    带着老伴辞世的悲痛,夏润华及时赶到了监狱。

    她流着泪对儿子说:“儿呀,爸爸虽然不在了,但你要是为了九泉下的父亲,一定要在这里好好干,争取减刑才是唯的一出路啊!”

    母亲走后,张坤思想上一直很消沉,并产生了轻生的想法。

    指导员知道后找他谈心,苦口婆心地说:“你的表现刚有了起色,要认真对待家中的变故,要加速改造,争取早日回到母亲身边,而且你还有一个女儿,你母亲和女儿都不希望你就这样消沉下去吧?”

    经过多次谈话,张坤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可是不多久,从京城打工归来的张坤的妻子来到第二监区会见室。

    她向张坤提出了离婚。

    张坤十分气愤,心想,父亲刚刚去世,你居然在这个时候提出离婚?真是无情。于是坚决不同意。

    张坤的妻子只好愤愤而去,临走时说:“我们在一起不会有幸福,你还是面对现实吧!”

    指导员担心张坤因此想不开,影响改造,于是又找到夏润华老人一起做工作。

    母亲再次来到第二监区会见室。

    母亲说:“儿啊,不要怨别人,要看远些,她既然变心了,就让她去吧,留住她的人也留不住她的心啊!”

    这次张坤倒很顺从地听了母亲的劝说,果断地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

    第十一集 悲情母子(下)

    更新时间2008…3…23 12:09:00  字数:4420

    一个月后,母亲安排好孙女上学后,又来到第二监区看望儿子。

    来到会见室,正在值班的何警官对一名值班犯人说:“去把张坤背出来,他母亲来探监了。”

    一听这话,老人一下子木了。儿子才28岁,好端端的怎么要背出来?母亲的心情一下子异常沉重,一个不祥之兆涌上心头。

    张坤被两名犯人背进了会见室。

    母亲握住儿子的手,问道:“儿啦,你怎么了?”

    张坤告诉母亲:“我胃痛得厉害,好像腹部长了一个大肉瘤,一摸就痛。”

    母亲听后惊慌起来,流着泪说:“儿啊,你还有几年就回家了,千万不要生什么大病,你是妈妈唯的一希望啊!”

    何警官安慰道:“张坤的病我们监区医院已做了检查,由于条件有限,还没有确诊,不过你老放心,我们会做安排的。”

    春节就要到了,监狱根据张坤的改造表现,给予他回家过春节与母亲团聚的奖励。

    临走时,指导员嘱咐道:“张坤,这次回家探亲,你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究竟患了什么病。”

    张坤答应着离开了第二监区。

    张坤回到了家里,母子俩都很高兴,年夜饭吃得很香。

    初一一大早,别人家都在欢欢喜喜地过年,母亲却带着儿子来到市里。他们来到张坤的亲生父母所在的医院。

    张坤的生父和姐姐都在医院工作,家里条件非常好,他们为张坤做了cT。

    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开始医生怎么也不愿意告诉她真实病情。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医生才说:“腹部长了一个肉瘤。”

    母亲问:“长了肉瘤?把它切除不就行了?”

    医生说:“不能切,已经扩散了。”

    母亲一听这话,当时就痴痴地呆在那里。母亲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我可怜的孩子啊!”

    哭过之后,母亲怕影响儿子的改造,决定暂时不告诉儿子实情。

    ※※※

    探亲结束了,张坤又回到了监清河监区第二监区一分监区。

    指导员从张坤的母亲那里已得知他患的是:肝癌。

    母亲每个星期都去探一次监。

    面对儿子,她强忍住泪水,想哭又不敢哭,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转。她鼓励儿子说:“一定要好好改造,妈妈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将你的病治好!”

    监狱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办理的原则,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张坤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

    得知自己能够“保外就医”,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可张坤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已从队医那里知道自己患有肝癌。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可他又不愿给母亲再添经济负担,因为家中的一切经济来源只有母亲每月400余元的退休金。

    张坤回到家后,母亲就要带着他去看病,他不肯。

    母亲就哭着央求,张坤只好跟着母亲来到医院。

    住进医院,每月药费就要4000多元,母亲虽然毫不吝惜,可张坤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儿子的生命,母亲打算尽力筹措资金,实在没钱,就卖掉仅有的二室一厅的住房。

    经过这样一阵折腾,本来就多病的母亲浑身上下都累得酸痛。可她想,自己不能倒下,一旦倒下, (:

    ) ( 监狱故事 http://www.xshubao22.com/1/123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