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章家人事先都划算过,趁着有人手,两间猪栏一起搭比较划算,小的这间先空着,等到李氏的小母猪抱来后,这间小的就给母猪住,大的给三头公猪住,等到母猪配种生下小猪娃,也已经过了年底,三头公猪早卖给屠户,大的猪栏就可以给小猪娃住了。[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大伙热火朝天干了一日,到下晚才完工,周氏、章云已经把饭菜、馒头、酒水都预备好了,等到猪栏搭好,歇了手后,几名请来帮手的汉子,以及章家一家人,就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

    上了桌,爷们都是要喝酒的,特别是像王大茂他们,平日就爱喝酒,几碗黄汤下肚,兴头就更足了,三三两两开始划起酒拳,堂屋里别提多热闹了,这一热闹,就闹了将近两个时辰,早就过了平日歇息的时辰,几名汉子这才醉熏熏我扶你、你扶我地回去了,章连根、章友庆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自然没法送他们,只能由章程帮把手,一道跟了过去,直把每人都送到了家,才安心回来。

    客人走后,章云帮着周氏一道扶了爷爷、爹回屋歇下,之后就收拾碗筷锅盆,又是忙了好一通,到大半夜才歇下。

    翌日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了这日,才算正式过完年,每年的元宵节,镇上都会有灯市,附近各村的乡亲们,基本都会赶去镇上逛灯市,观各式花灯,有些好年头,还会燃放绚烂烟花,民间艺人舞龙、舞狮以助兴,灯市上人山人海,别提多热闹了。

    章家人自然得趁着热闹做生意,不过今儿不需要早,等到晌午过后一家人才出发,在出发前,周氏同章云一起,拿昨儿磨好的糯米粉,以及做好的芝麻馅,包了元宵,一家人美滋滋地吃完了元宵,才挑着担子上路。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这日都往昌元镇涌去,百里渡就显得异常拥挤,章家人等了好久,才轮到登上渡船,这么一耽搁,到了灯市时,已经是热闹非凡,各样摊子都已经摆出来,好位置全被占尽,找来找去寻了半天,才在角落里寻了块小空地,章家人赶忙过去,歇下担子占位。

    得了摆摊的位置后,章家人就不着急了,这会瞧着是人多,却大多是摊贩,重头还没开始,总得等到天黑,花灯全亮起来,那会才叫真正的热闹。

    时辰还没到,章家人就不疾不徐地做着活,不时嘴里聊几句,过了一会就把灶台垒好,将锅架了起来,到也不急着点火烧灶,反而一起动手劈柴折枝,慢悠悠地做着准备功夫。

    等到了下晚,天渐渐黑下来,灯市上慢慢有了游逛的人,章家人这才点起火,把油倒入锅中烧热,臭豆腐一块块地下了锅。

    不光是他们家的炸臭豆腐,其他各种吃食摊子的香气也飘了出来,当然灯市最多的是卖花灯的摊子,这些摊子上的花灯,也渐次点亮了起来,灯市上很快就变得灯火通明,形形色色的花灯一一挂起,显得姿态百千、绚丽多彩。

    天黑透之后,家家户户都涌上街头,成家立室的,便携家带口一同外出,单身男女则两两相约,有甜蜜的小两口,有把臂同游的长衫学子,也有三两闺中密友相携出游,老人,小孩,男子,女子各具百态。

    元宵这夜,是不拘男男女女,都能踏出家门,共度佳节的,因此也成了男男女女们相识相交的好日子,因此小年轻们显得格外精神,女孩子更是都仔细装扮过,描眉施粉,腮红唇润,分外娇俏。

    章云见自家摊子上的生意还不算热闹,就趁着空闲,黏在周氏身边,问东问西的,对灯市上卖的灯很是新奇,周氏手里炸着臭豆腐,嘴里就说了起来,听她说了半天,章云才晓得,灯市上卖灯的摊子各有不同,有部分是任君选购的,只要客官出银子,看中哪盏灯就哪盏灯,银子开路,就可以尽数带回。

    不过还有好多灯铺的灯下都挂着纸条,上面写着各类的灯谜,只要猜出上面的灯谜,便可以付钱提灯,价格比寻常的要低,但是如果猜不到,又喜欢哪盏灯的话,那出的银子便要翻好几翻,这真是赚钱娱乐两不误,看来古人也非常有商业头脑,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

    母女俩说着话时,摊子前人渐渐多了起来,章云就再没空闲聊,忙招呼起生意来,没过多久,章云就见识到啥才叫人山人海,她家的炸豆腐摊,几乎没有一刻不是被包围得水泄不通,偶尔从人群隙缝往外望去,成群的出游人群还在源源不断往灯市涌来。。。。。

    今儿章家人带来的臭豆腐并不是很多,只有半桶多点,因此也顶不了多久,估摸着卖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就卖了个底朝天,到这会,围着的人群才渐渐散开。

    “呼,终于空了。”见着人群散了后,周氏吁了口气,嘴里说着,伸手捶了捶'奇‘书‘网‘整。理'提。供'后腰,这一个多时辰里,她就没歇过手,比平日可累多了。

    “大庆媳妇,东西都放着,让我来收,难得的好日子,你和大庆还有娃儿们,一起去逛逛吧。”一旁的章连根说着话,就将周氏手里的勺子夺了过去,催促着他们快去逛逛。

    一家人早已经打算过,准备卖完臭豆腐,就在灯市上逛一逛,因此才没有另外霉臭豆腐,只想着把剩下的这半桶卖完,就歇下手来,这一年忙到头的,难得的元宵佳节总得透口气,好好地玩乐一番。

    被章连根一顿催促,章友庆、周氏、还有三兄妹,这才搁下手里的活,一家人笑嘻嘻地出了摊子,只有章连根留下来,说是要看着担子。

    从摊子上出来,周氏就领着大家往灯市一旁的通宝桥方向走去,通宝桥就架在通河之上,通河是九曲江的一条支流,横贯整座昌元镇。

    章家人没有上桥,而是走到了通河岸边,大大小小都蹲□子,撩水洗手,今儿周氏特意带了胰子过来,大伙就在河里,把手上、脸上的油腻,全给冲了个干净,周氏就跟变戏法一样,又拿出了布巾给大伙擦干手,并取出篦子,就站在人来人往的通河边上,给章云梳起头来。

    “这样的日子,咱们总得拾掇拾掇,得让人瞧着整齐干净,否则成啥样子。”周氏见章云稍有些尴尬,嘴里就念叨起来,想想娘的话也对,章云就只能收了别扭,由着她当众梳头了。

    周氏双手灵活地梳理着,没一会功夫,就给章云梳好了双髻,章云稍稍摸了摸,感觉发髻梳地纹丝不乱,心里到是挺欢喜的,只可惜没有镜子,天空又暗,河水倒映着两岸的灯火,波光粼粼的,只能映出模糊轮廓,根本看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啥样子。

    正当章云朝着河水东照西照时,身后传来叫唤声:“云儿,云儿。”听到唤声,章云扭头看了过去,就见到常娟带着满脸的欢喜,朝着她跑了过来。

    “小娟,你来逛灯市啊。”章云等到她跑到跟前,才笑着问道。

    常娟稍喘了几口气后,就笑着唤了章友庆、周氏和章程他们,之后就伸出手,挽住了章云的臂弯,笑着道:“大伯、大娘,能不能让云儿跟我一道去逛?”

    周氏当即笑道:“行,你们小娃儿一起吧,回头去摊子那边,咱们一道回家。”常娟见周氏应承了,忙多谢了几声,拉起章云就往灯市走去,章程、章兴随后也跟了上去。

    章友庆、周氏则往通宝桥去了,元宵这日,走桥渡危可是习俗,称为走百病,大城里的百姓,还得登城门,新媳妇们则摸城门的铜钉求子,昌元镇这样的小地方,就没有城门可登了,所幸还有通宝桥,从桥上过的话,也算应了风俗。

    章云被常娟拉着到了灯市口,就见到常柱、常栓、常翠、他们的爹娘,另外还有常满、他弟弟常富、常铁木和他媳妇,常铁力两口子带着他家三个儿子,以及常娟的爹、娘和她的弟弟常东,全都是一家子亲戚,看着都特意拾掇过,穿戴得比往日要齐整。

    “云儿,你爹娘呢?”栓子娘一见到章云,就笑着问了起来,章云忙道:“往通宝桥去了。”

    “那咱们也过去吧,正好去找友庆他们。”常四良一听,忙开口说道,在场的大人们全都赞成地点了头。

    “大娘,我才刚拉了云儿过来,能不能让咱们几个去逛灯市啊?”常娟一听就焦急起来,忙开了口。

    常娟娘见这么多人里,就她最贪玩,不由就高声道:“你尽顾玩,每年元宵都得走通宝桥,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又不是不走,只是晚点走嘛,桥在那又不会跑,这会灯市正热闹,要是不逛的话,等人都散了,就没啥好逛了。”常娟心心念念想逛灯市,忍不住同娘顶起嘴来。

    常娟娘双眉一皱,正准备骂几句,栓子娘就笑着过来拉她,道:“小娟娘,娃儿们哪里能同咱们一样,灯市里花花绿绿的,自然比通宝桥好玩,你就由着他们吧,咱们几个一道去走桥,让娃儿们自个玩。”这边劝着常娟娘,另一边还不忘嘱咐几个小的,“不过,迟点走桥是没事,可千万别玩得忘了这茬,晓得不?”

    “嗳。”常娟抢着就应了,其他几个小的也纷纷应了下来,常娟娘也不好再说啥,只能由了他们,大的一群、小的一群就此分道扬镳,常娟乐呵地拉着章云冲进灯市拥挤的人潮里去。[www.xshubao2.com 新第二书包网]

    灯市还真不愧为灯市,章云一圈逛下来,已经被花灯给迷花了眼,只觉琳琅满目,真真是火树银花、缤纷璀璨。

    一路看过去有龙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等等,做的形状也是各异的,有四方、六方、八角、花篮、双鱼、葫芦、套环等,这些灯多是用细篾扎成,糊上各色彩纸或薄纱做的,手工十分精巧,有些表面上还画了精细的图样,如龙凤呈祥,喜鹊登枝,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钟馗捉鬼等等,多是动物、花鸟、人物以及一些神话传说,都带着吉祥喜庆的意头。

    更难得的是还有许多种机关夹杂在里头,走马灯已算是简单的,有些会扇翅膀的蜂蝶或鸟儿,会舞动双螯的螃蟹,摇头摆尾的老虎和麒麟,举手作揖的金童玉女,以及咧着嘴笑呵呵点头的福禄寿三星,饶是章云见识过现代高科技的花灯,也还是为民间匠人的手艺而折服。

    有常娟在身边,就算在闹市里,也照样能听见她叽叽喳喳的嚷声,兴奋地拉着章云、小翠到处钻,一路来,到是钻进了好几处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摊子里去,钻进去一瞧,几乎都是猜灯谜的摊子。

    猜灯谜的灯铺大多较拥挤,文人学子们有了用武之地,全都想一显才华,已博美人一笑,引起一些出游的小家碧玉、乡村俏娃们的注意,搞不好便能在今日获得哪位姑娘的赏识,成就一桩美好姻缘,如此重要的时刻,能不卖力,这么一来,围上去瞧热闹,跟着猜灯谜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

    章云只管看灯,这灯谜的事,她便敬而远之了,都是些古代语句,她哪猜得出来啊,要是脑筋急转弯,她还可以凑合凑合,这些就不必了,谜面都不太容易理解,更别说要猜出谜底来。

    常娟对这些灯谜也不怎么感兴趣,不过她却热衷于凑热闹,哪儿人多就往哪钻,跑得又快,结果就带着后面一群男娃儿们,奔东走西的跑个没完。

    在他们东游西逛间,章云到是看中了一盏绘有敦煌飞天的琉璃灯,非常炫目亮眼,喜欢这盏灯的姑娘还真不少,不过,这盏的灯谜也极难,章云想都不想便放弃了,其他人也只是随便看看,毕竟他们这群农村娃,连斗大的字也认不得几个,哪里会猜灯谜,只不过是跟着凑趣而已。

    大家伙在摊子旁待了没一会,就说要走,所有人转身,从围着的人群中挤了出去,等到出去后才发现,常满还没出来,他愣是待在灯下猜了好半天,急得脑门隐隐出汗,大家又都挤了进去,拉了他好几次,都没拉出他来,只能待着等他了。

    可常满想破头,也想不出谜底,实在猜不出来,他就想买下,可是一问价格,实在贵得让人咂舌,章云觉得很有杀猪的嫌疑,当即就嚷道:“这价钱买盏灯,还不如拿来买米面呢,米面能吃饱肚子,这灯硬邦邦的,又不能吃,买来干啥。”章云这么一说,其余人全纷纷点头,都劝常满别傻了,常满这才罢休,跟着大家一道挤出了摊子。

    在灯市里逛了一大圈,灯谜他们都不懂,该看的灯也已经看饱,可眼睛饱了,肚子却饿了,尤其是章云、章程、章兴他们,都顾着做生意,一天里只吃了元宵,到这会哪还能不饿。

    “肚子饿了没?”走在身后的章程凑到妹妹耳旁来,问了一声,章云当即扭脸,对他点了点头,摸着扁扁的肚子道:“早饿得咕咕叫了。”

    “正好我也有点饿了,那咱们去吃点东西吧。”身旁的常娟听到兄妹俩的说话声,就笑着嚷了起来,其余人也逛得累了,常娟这么一提,就都点头应了,一行人往小吃摊扎堆的地方走去。

    虽说这日家家都吃元宵,常家这几个,还有章云他们,全都已经吃过元宵,可一溜看下来,所有人还是决定应应节,再吃元宵,实在是灯市上卖元宵的摊子众多,吃得人也多,瞧在眼里,还真有些受不住诱惑。

    大家决定下来后,就在众多元宵摊子里,找了一处够坐他们这么一帮人的摊子,坐下后每人都点了碗元宵,这日他们身上到是都有钱带着,章程怀里也揣着一些铜钱,是刚刚被常娟拉走时,周氏塞给他的,就是特意给他们买吃食用的。

    其他人都点了元宵,章云心想中午已经吃过,还不如尝点没试过的吃食,就问了问摊主,可有其他吃食,圆脸瞧着挺憨厚的摊主笑着道:“姑娘,除了元宵,还有酒酿丸子,你要不要来一碗。”

    “那就来酒酿丸子吧。”章云当即就要了一碗,这个虽不算啥新鲜物,不过她见得多,还真没吃过,没想到却跑到古代来尝第一回,想想到觉得挺奇妙。

    “嗳,咱这有桂花酒酿丸子、枸杞酒酿丸子、蛋花酒酿丸子,姑娘你要来哪种?”摊主又高声问道。

    “桂花酒酿丸子要一碗。”章云又应了声,摊主忙道:“嗳,客官们慢坐,这就好。”当即就扭头唤道:“老婆子,快给这几位客官端上元宵去。”

    摊主动作还真挺快,元宵一碗碗端上来,有芝麻馅、红豆馅、枣泥馅、桂花馅、花生馅,糯米雪白软滑,元宵皮薄馅响,闻着还有股淡淡的酒香味儿,大家伙瞧着就更加饿了,不等所有人都端齐了,就开始吃了起来。

    不一会,所有人面前都放了热腾腾、香喷喷的元宵,只有章云的酒酿丸子没来,因为这个得现做,不像元宵,有口大锅架着,里面滚着许多元宵,只要客人一坐下来,就能勺了装碗端上来,这会到好,最饿的反而没得吃,章云只能眼睁睁瞧着他们吃,肚子咕噜咕噜叫得更欢。

    “云儿,我这碗先给你吃。”章程见她的还没来,就把自个面前的碗推了过去,章云想着,自个饿的话,大哥自然也是一样饿,就手一伸,又推了回去,忙道:“大哥,我要想吃元宵的话,就不点酒酿丸子了,你这碗还是留着自个吃吧。”

    章程想想也是,就不再推让,接过碗去,低头大口吃了起来,其他人也全都津津有味吃着,唯有常满,却一直注意着对面的章云,见她手一直垂在桌子底下,肯定是捂着肚子,不由伸出脚去,小心地踢了脚章云身边的常娟。

    常娟被踢一脚,不耐烦地抬起头,正想嚷一声谁踢她,就见到对面的常满对她使眼色,一直往章云这边撇,她这个鬼灵精一下子就明白了,不由朝常满瞪了眼,对他老是指使自己表示不满,不过,瞪管瞪,还是顺了他的意,起身向摊主要了空碗和勺子,重新坐回来后,就从自个碗里,勺了几只元宵出来,递给了章云。

    “呐,你刚才都说饿了,这些先拿去垫垫肚子。”常娟将碗在章云面前一搁,开口道。

    “算了吧,你自个吃,我那碗很快就能好了。”既然大哥都推回去了,章云就干脆也推了常娟这些。

    常娟向来直来直往,不喜欢磨叽,当即就道:“客气啥,你先拿去吃,况且我也想吃酒酿丸子,等下端上来,你分给我一些,正好让我也尝尝。”

    这么一说,章云也就不再推让,笑着接了过去,拿勺子吃了起来,估摸着买元宵的客人实在多,章云这碗酒酿丸子到是等了好一会才端上来,摊主忙说了几声不好意思,章云只是无所谓地笑笑,并没计较。

    酒酿丸子端上来后,章云就趁热勺了一些给常娟,其他人几乎都已经吃好,就剩她们两个了,让这么些人等着,章云怪不好意思的,就想吃快些,可刚出锅的酒酿丸子又烫,她急着入口,嘴巴差点烫去,害得她忙往一旁地上吐。

    “云儿,咋样?”章程一见,忙急声问了起来,章云这会嘴里还烫着,就伸手摇了摇,表示没事。

    对面的常满眉头一皱,到是很想关心几句,可这么些人坐着,他也不好太突出,只能朝着常娟道:“小娟,你慢慢吃,咱们不急,等会没关系,可别烫着,别噎着。”常满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点头称是。

    常娟趁大伙不注意,微微白了眼常满,没有揭穿他,只是笑笑道:“满子哥,我晓得了,平日里到没见你对我这么上心,今儿是不是心情不错,对我这般好。”没揭穿是一回事,却不能不趁机戏弄调侃一番。

    常满被她说得,耳朵根子有些烧了起来,又怕引起其他人的疑心,就回道:“你是我妹子,我啥时候对你不好了,别尽顾说话了,待会碗里都放凉了。”

    常娟见他那窘迫样,就不再多说其他话,低头吃了起来,身旁的章云稍稍停了停,感觉嘴里还好,并没有烫得多严重,只是稍稍有一点点麻,就继续吃酒酿丸子,这回再不敢贪快,边吹凉边吃,等碗里的都下肚后,肚子到是饱涨起来了。

    等吃完,大家各自付了钱,就出了摊子,刚好就见到远处有龙灯迎过来,长长的龙灯由好多人擎着,龙头巨大,威风凛凛,金色的龙身也很显霸气,龙灯在舞龙人的手上盘旋翻腾,活灵活现。龙灯过处,有许多人围观,也有不少人打赏,更有人群尾随龙灯而去,形成了长长的跟随队伍,很是壮观。

    舞龙灯过后,还跟来舞狮队,狮子们摇头摆尾的,忽而跳跃,忽而翻滚,非常生动活跃,配上声声的锣鼓敲打着,马上给人异常喜庆的感觉。

    常娟本想追随热闹的舞龙队而去,却被其他人给拉住了,这时,常柱开口道:“忘了你娘和我娘怎么说的了,咱们还得去走通宝桥,你要跟着舞龙队跑,啥时候才能转回头,快别去了,还是往通宝桥去吧。”

    其他人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纷纷赞同,常娟敌不过众人,就只能舍了这个念头,跟着大家一道往通宝桥方向去了。

    过桥渡危是元宵最古老的习俗,所有人都会遵循,因此通宝桥上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整座桥显得很是拥挤,一群人慢慢地随着人潮走过通宝桥,桥那头也有街市,虽没这边热闹,大家也小逛了一会,瞧瞧时辰差不多了,就全朝着章家的摊子去了。

    到了摊子,常家、章家的几个大人全都已经等着,见到各自的闺女、儿子回来后,就出发到渡头登船回屯田村去了,热热闹闹的元宵夜,就落下了帷幕。

    44旺家小农女

    元宵节过去后;一年的年关也就正式过去了,农家人都收起了冬日的悠闲,筹划起这一年地里的耕种,一年之计在于春;庄稼人的忙碌生活就从春耕日开始启动。//

    这里的习俗是把春耕日定在元宵过后的第三天;而不像章云所知晓的那样;春耕日定在立春日;春耕日对农家人来说;是一年中很重要的日子;代表一年的耕种之始,因此家家户户过完元宵节,就紧锣密鼓地准备春耕日了。

    在春耕日之前,周氏就遣了章程赶去下槐村一趟,去外婆家知会一声,告诉他们,家里的猪栏已经搭建好了,要是小猪娃抓来的话,不用在外婆家养一段时日了,直接送到家里就行。

    正月十八日,春耕日的一大早,章家人就全起身了,章云刚从炕上爬起来,就听到外边有隐隐的敲打声传来,她当即加快手脚,棉衣裤穿妥当后,就推门出屋去。

    到院子里时,见家里人都已经起来,章云站在院子里,敲打声就更响亮了,能听出来,是从不远处传来的,瞧瞧天色,一片青灰混沌,还未完全亮,没想到有人家爬得这么早,已经开始敲锅打盖送懒了。

    敲打送懒是这里农村的习俗,是代表着将过年的懒散送走,迎接春耕开田日的到来,因此家家户户一早起来,就会敲锅打盖地热闹一番,章家人也不例外,听到村子里陆续传来的敲打声,周氏匆匆从屋里出来,跑进厨房,也一手拿擀面杖,一手拿锅盖,跑到院里卖力敲打起来。

    章云、章程、章兴随后跑进了厨房,拿起任何能敲的东西,跟着一道敲打,他们几个小的,边敲打边嘻嘻哈哈闹着,这春耕日的一大早,就觉得很是开心。

    敲打送懒只是种形式,并不需要敲多久,敲打了一会后,周氏就笑着唤道:“好了,好了,你们哪里是送懒,根本就是闹着玩,别把东西给敲坏,快放回去吧。”这一喊,院里的兄妹三人收了嬉闹,将手里的东西全归置了回去。章云留在厨房帮周氏,章程、章兴出去了,帮爷爷和爹他们,去整理农具。

    春耕日一早,家家户户都是要吃阳春粑的,这也是多年传下来的习俗,昨儿周氏就已经将糯米浸上了,这会放下锅盖、擀面杖后,就捧了浸糯米的木盆,走去石磨旁,准备磨成湿粉,章云见了,就想跟过去帮忙。*。**/*

    “云儿,这边我来就好了,你还是快点火烧灶,火旺了,就把腌雪里蕻放锅里炒,还有你大茂叔过年送来的腊肉条,我已经切了些出来,你跟雪里蕻一起炒。”周氏见章云要往石磨边来帮忙,忙摆了摆手,让她不用过去,开口吩咐了她做其他事。

    章云应了声,就拨开灶门上的木板,拿枝条拨灶里捂着木炭的灰,不一会就拨燃点点星火,灶里的温度升了上来,章云忙取了一些干茅草塞进去,茅草一点即燃,火苗和浓烟窜了出来,捡了木柴往里丢进去,火很快烧旺。

    火烧旺后,章云就从水桶里舀水洗干净满手的灰,将油倒入锅中烧热,去碗柜里取了装雪里蕻的罐子,伸手从罐里抓出雪里蕻,挤干水,用碗装了,抓出半大碗后,把罐子放了回去。

    这时候锅里有些噼啪响起来,油烧热了,章云忙把雪里蕻,还有昨晚周氏就已经切好的腊肉粒一起下锅炒了起来,还挑了不少剁辣椒进去,煸炒了一番,直到锅里飘出香味,雪里蕻被炒得从青绿成了茶褐色,章云就拿碗盛了起来。

    “娘,我炒好了。”章云跑到厨房门边,朝外喊了一声,周氏那边应了,道:“我这快磨好了,待会就进来包阳春粑。”

    章云见周氏还没好,就在厨房里做起其他准备功夫,转声往回走时,一眼见到墙角堆的柚子叶,就装了一盆清水,捧着蹲到墙角边,将柚子叶放水里洗了起来,洗好将水甩干,堆放在水缸板上,将木盆的水倒掉后,就将干净的柚子叶放木盆里备用,之后就取出蒸笼刷洗干净,搁在灶头上。

    这边刚做好,周氏捧着木盆进来了,木盆里堆着黏黏的糯米粉,周氏将这些糯米粉和上少量的水揉匀,捏出一块块的面团,将炒好的雪里蕻、腊肉的馅料包进去,用手轻按成糯米粑,这些糯米和馅料,足足包出了三十多个糯米粑,全都放进垫上柚子叶的蒸笼里去蒸,同时烧上了整锅的玉米糊。

    今儿的早饭,一家人咬着软糯香辣的阳春粑,就着热腾腾的玉米糊,虽不算啥金贵吃食,也吃了个肚子鼓涨涨,很是饱足。

    一到春耕日,农家人就得要开田劳作了,因此吃完早饭后,章家爷孙就忙了起来,将农具全都检查清楚,该修的修,该整的整,该换的换,将农具全整理好后,章连根、章友庆带着章程、章兴就出了篱笆院,往章家的地里去了。

    周氏速手速脚地收拾好锅碗,章云也喂好鸡后,两人就跟着出了门,匆匆赶去地里,准备等自家地里的事完了,就凑上爷孙四人,一道去打麦场,每年的春耕日,打麦场都会进行闹春耕,村里的老少男女都会涌到那边去,可热闹得紧。

    章云、周氏赶到地头时,就见到章友庆蹲在田埂上,手里正在削竹子,身旁已经放了几根一头削尖的竹子,章连根一道蹲着,正在吧嗒吧嗒抽旱烟,章程则和其他同龄娃子在说话,章兴就不知道跑哪去了。

    “他爹,还在削竹子啊,快些吧,麦场那边的闹春耕可不等人。”周氏见了,老远就唤了起来,旁边地里正忙活着的其他村里人,见到周氏,都纷纷扭头过来打招呼。

    周氏一一笑着寒暄几句后,就走到了章友庆身边,这会章友庆也削好了竹子,就站了起来,道:“爹,竹子好了。”

    章连根见竹子弄好了,就伸手在田埂上啪啪敲了几下,将烟锅子里的烟丝给敲掉,之后将烟杆子往腰后一插,就拿起搁在身边的锄头,站起身来,唤了章程,并大声喊了章兴。

    章兴听到喊声,不知从哪冒了头,兴冲冲地往自家地里跑了过来,几个人一道下了地,纷纷弯腰将盖在地里的干稻草给掀了,全拢到一处,堆放在田埂上,周氏、章云也一道下地帮了手。

    等把稻草都掀了,章连根就抡起锄头,在没有麦苗的空处,掘了下去,章友庆将手里削尖的竹子一根根插进地里,章程则从口袋里取了几颗种子出来,用手挖开一些泥土,将种子播进土里,之后拨土将种子盖严实。

    章云站在田埂上看着,又朝四周瞄了瞄,见其他地里的庄稼人,也都是这么做的,就仔细寻思,从记忆里将这些片段挖了出来,这才想起来,这也是家家户户春耕要做的事,锄地代表耕种,插竹代表插田,拨种则预祝丰收,全都是农人们对这一年的祈盼。

    章连根掘了几锄后,就收了锄头,扛在肩上往田埂上走,章友庆、章程、章兴也一道上了田埂,周氏就笑着招手道:“咱们快去闹春耕吧,迟了连站的地方都没了。”说着话就牵起章云走去,章家爷孙几个随后跟了上来。

    打麦场在祠堂的东北边,就紧挨在祠堂一旁,章家一行人径直往祠堂方向走去,眼见着祠堂的灰瓦白墙出现在了视线中,再走一小段就能到打麦场,却见到有一大群人绕过祠堂,正往他们这边走来。

    章家人颇有些奇怪,就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去,和那群人顶头撞见了,这才看见领头的是里正常向阳。

    常向阳看见章家人匆忙赶来,正准备开口,向来大嗓门的狗子爹郑长力就嚷了起来,“连根叔、友庆大哥,别去打麦场了,咱们一道往镇上去。”

    “往镇上去?”章友庆听了一愣,朝常向阳看了过去,常向阳笑着对章家人摆摆手,道:“是啊,别往那边去了,回头出村吧,咱们都准备往镇上去。”说着话就走了上来,既然里正这么说,章家人也就止住了脚步,扭头往来时的路走,一边听常向阳继续说道:“今年咱们县上任了新县令,这个你们都晓得吧。”

    “这个晓得。”那次周家去镇上卖棉花时,就打听到了这事,之后周民将章云送回来,跟周氏提过,因此章家人也都晓得了。

    “新县令时分体恤民情,也重视农耕,发下文书,说是要奔走各镇,亲自主持闹春耕,前些日子,督办的衙役已经在镇上的土地庙旁,搭起了茅草长棚,就准备今儿迎接新县令过来主持闹春耕呢,这样的热闹,咱们怎么能错过。”常向阳笑着把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章家人这才清楚,当即也乐呵地随着大部队,一同往村外去了。

    一大群人往村外去的路上,又是顶头碰上不少赶来闹春耕的乡亲们,大伙就纷纷唤了他们,一同跟上,队伍就变得越来壮观,几乎整村子的人,都跟到了长长的队伍中来,大步往昌元镇的方向走去。

    因大伙都没有挑担子,除了锄头,几乎啥也没带,全没有负担,再加上人多,也就没去百里渡坐船,全都徒步行走,一路上大伙有说有笑的,到也不觉得慢,期间还有不少小娃儿在路上跑来追去,脱出队伍去,自家的爹娘,就纷纷高声唤起,一时大声责怪孩子的吵骂声,孩子们兴奋的笑闹声,此起彼伏,到是显得嘈杂

    作者有话要说:菇凉们,今晚有三更,不过后面两更会比较晚,菇凉们就不用等更了,明天再来看吧!

    45旺家小农女

    走出村口没多久;常娟就挤到了队伍前面来,找到章云;挽着她的臂弯;两人窃窃私语、嘻嘻哈哈地说笑了起来;没多会,常柱、常栓、小翠、常满、常富几个也都从人群里钻了过来;小翠加入了常娟、章云的话题中来,其他几个男娃则在章程、章兴身边扎堆,几个男娃儿;也吵闹说笑了起来;瞧着不比女娃儿们话少。

    村里其他一些差不多同龄的娃儿们;都渐渐凑了过来,到后来,就变成了小年轻们一堆,小娃儿们一群,汉子们一帮,媳妇、婆子们一圈,自然而来地分成了小团体,不过大部队还是没有脱离,牢牢跟着,一道欢声笑语地踏上去往昌元镇的黄泥路。

    走了约莫近两个时辰,大部队就进了昌元镇,大伙全都往土地庙走去,过了通宝桥,走上一段路,就能见到土地庙。

    估摸着这日知晓新县令要来主持春耕的乡亲极多,当屯田村的村民们进到昌元镇时,路上已经是人潮熙攘,所有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前行,那就是土地庙方向。

    屯田村的大队伍随着人潮一道走过通宝桥,人群中的章云往四周环顾,只觉这场面,几乎可以赶得上元宵节的热闹了,可见新县令的吸引力有多大。

    没过多久,通过人群的隙缝间,土地庙已经隐约可见,章云微微垫起脚尖,仰头想要看清楚土地庙,可挡着的人实在太多,实在看不清楚,只能瞧个大概,就这么看上去,土地庙好像不是很大,稍稍有些残旧,不过香火似乎还不错,老远就能瞧见,有乡亲们在焚香跪拜。

    里正提起的茅草长棚,也渐渐能看见了,章云打量了几眼,虽站得远,看不真切,不过感觉同上次收棉花时,见过的长棚相差无几。

    人潮接近长棚后,就慢慢停了下来,不再往前走,章云也一起停下了脚步,后面赶来的人,还是源源不绝,因不晓得前面的情况,后面的都拼命往前挤,娇小的章云,被后面挤上来的人群,撞了好几下,身边全都是人围堵着,别提看清楚前方了,连转个身都困难,而原先一道走来的女娃儿们,都被人潮冲散,不晓得挤到哪去了。

    “挤啥挤,前面已经停住了,再挤也走不过去,都别挤了。”唯一留在身边的只有常娟了,她可没那么好脾气,被挤几下,就毛了,大声朝后边骂了过去。

    只可惜,骂了也是白骂,四周都是人,哪里晓得是谁挤的,而且就算挨着后面的不挤过来,后面接着涌来的,还是照样挤挤挨挨的,全往前推,根本止不住,没法子的情况下,章云只能拉着常娟,尽量缩着身子,往块头高一点的人旁边站,最起码可以挡一挡后面的推搡。

    章云、常娟正在挪来挪去,找好点的位置时,常满、常柱不知从哪钻了出来,两人都挤到了她们后头来。

    常娟一扭头就见到了常满、常柱,两人上来挡在她们身后,常娟朝他们望了眼,就灵机一动,伸手拉过常柱,让他站在自己身后,常满就自然而来站到了章云身后。

    章云起先并没发现,好一会才感觉到,身后没有再连着挤上来了,正准备扭头向后面望,远处就传来了咣、咣的铜锣声,还有震天的鼓声和爆竹声,人群开始沸腾起来,不少人在喊:“新县令来了。”

    这么一来,后边的人潮纷纷骚动起来,所有人都想涌上来一睹新县令的风采,一下你推我、我推你,全向着前面压了过来,一阵猛力的冲击突然往人群前面撞了过来,哪有多少人经受得住,全都踉跄地往前跌撞去,常满也不例外,整个人被撞得贴向了章云的后背。

    章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后边的冲力撞得往前倒,身后的常满想都来不及想,本能地就双臂一伸,将章云捞了起来,牢牢地箍在了臂弯里,跌撞了几下,才稳住脚。

    这一下,让章云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有人趁乱非礼,忙乱中就伸脚,用脚后跟踩了后边那人一脚。

    常满没料到这一招,就被结结实实地重踩了一脚,嘴里一声闷哼,忙松开了手,却还是用手臂顶住后边推上来的压力,让章云不至于摔倒。

    感觉到腰上的力道一下松了开来,章云急忙往旁边躲,并转头看去,就对上了大张着双臂,顶得面红耳赤的常满,这才反应过来,刚刚是他箍着自己,人家是在护着她,并不是有意吃豆腐,这下到让她骂不出来了,到了嘴边的骂声,硬生生吞了回去。

    不过,要让章云感谢他,又觉得别扭,他胸膛的热度,这会还残留在她背上,这种感觉,让章云心里闪过一丝怪异,说不出是啥滋味,害她急忙转过身去,不去看他。

    咣、咣的铜锣声及咚、咚的鼓声越来越近,人群也越来越骚动,常满顶得实在吃力,却还是护着章云,没有松懈下来的意思,也再没有唐突的举动,章云到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稍稍扭头,小声道:“你这样怪累的,歇口气吧。”

    常满脖颈间的青筋都有些爆出来了,鬓角的汗往下滴落,说真的,一**的人潮撞击过来,他真有些快顶不住了,可章云这么一说,他不觉嘴角勾起一丝笑,对她摇了摇头,觉得再费力,也得继续顶下去。

    章云也不晓得该说啥了,只感觉两人的氛围怪怪的,撇开眼看向两边,常娟、常柱也不知道挤哪去了,她想找人解一下尴尬的局面,都找不到了,唯有侧过头去,尽量不去同他多接触。

    正当章云感觉忐忑时,人群里费力挤过来个人,见到他们,就大声唤道:“云儿,快过来。”

    章云急忙扭头过去看,就见到章程正用力扒开密密实实的人群,朝她这边挤过来,章云脸上一下露出笑来,忙也用力朝他那边挤去,两人的手很快握在了一起。

    “云儿,你随我过去,那边空些,这边实在太挤,根本看不到。”章程抓住了章云的手,就嚷了起来,并用力拉了拉,示意她跟随自己的方向挤出去。

    章云大声应了,就紧抓住大哥的手,拼命往人堆里扎,想往外挤,刚挤出两步,突然想到啥,停下来往后望了眼。

    原先在她身后的常满,这时却有些愣愣的,看着章云头也不回往前挤去,心里不晓得怎么的,有些酸酸的,双眼看着她的背影,就发起愣,直到章云倏然转过头,朝他望来,心里的那种酸,就莫名散去了,脸上一下子笑了,整个人都动了起来,大手拨开人群,跟着一道挤了过去。

    章云见常满跟上来,就不再耽搁,再扎进人群,一直跟随大哥的指引,往外挤去,过了大约两柱香的时间,章云终于挤出了拥挤的人群,到了外围,人群相对稀疏一点的地方,常满紧跟其后,也钻了出来。

    “呼。”章云大大吁了口气,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头发,只觉这场面,和露天巨星演唱会有的一拼了,疯狂的粉丝一激动起立,可不就是你推我搡,挤得跟什么似的。

    “云儿,你也出来了,里面挤死人了。”章云正吁气时,常娟从后边窜了出来,章云一见她,就瞪了她一眼,嗔道:“你咋就自己跑出来,都不叫上我,害我白白受累,真没义气。”

    “冤枉啊,我也刚刚才出来,还是被挤着挤着,给挤到外边来的,人家根本来不及叫你,就已经被撞走了。”常娟一见她嗔怪,就厚脸皮地笑着走过去,伸手挽住她的臂弯,说完后,讨饶道:“别生气了,我也不是故意的。”

    章云只是闹她一下而已,并没真的怪罪,当即就笑了起来,常娟见她如此,自然知道没事了,就又说笑了起来。

    这时,章兴突然从身边冒了出来,拉起章云、章?(:

    ) ( 旺家小农女 http://www.xshubao22.com/1/153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