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1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脏了就直接扔到楼下的垃圾堆里去,现在送一部给中国人,又算得了什么?至于接受外商的礼品是否合适,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改革开放以来,在收受外商礼品方面的政策限制松动了许多。虽然有一个金额方面的规定,但到了基层,还有谁会去较真。只要你不出卖国家利益,收点礼品是不算错误的。退一步说,就算你出卖了国家利益,只要不被发现……

    另一种说法当然就是林振华编出来的那套,是关于大款朋友和见义勇为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从这次出差的人那里陆续传出来的,不过听到这个故事的人,多少有些将信将疑的意思。

    孔海江很会做人,他一回来,就主动地跑到林家,通知林芳华说她哥哥中途下车去了潭州,要迟一天才会回来。孔海江还意味深长地暗示道,她哥哥得到的礼品要比大家的都多。于是,林芳华一整天都在盼着哥哥赶紧回来,让她看看到底有什么新鲜玩艺。

    林振华没有随身携带那些从香港运来的东西,除了给何海峰一家的礼品之外,他把剩下的东西都交给兰武峰托运回来了。所以,当他在火车站下车之后,先是去了一趟兰武峰家,把自己的一部分东西取回来。

    林振华到兰武峰家的时候,兰武峰却不在,兰大妈告诉林振华,峰子从广州回来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去兜售那些小商品去了。他每天早出晚归,不过看起来销售的效果不错,每天带出去一大帆布包,回来的时候包就变成瘪瘪的了。至于挣了多少钱,兰武峰从来也没有跟母亲说过,他说这是林哥的买卖,他只是帮忙而已,不管挣了多少钱,都是林哥的。

    兰武峰运回来的商品都堆在家里的里间屋,那间屋本来是兰大妈住的,现在她也只好搬到外屋来住了。不过,兰大妈对此并不抱怨,林振华帮了他们家这么多,她临时腾出一个房间给林振华放东西也是应该的。

    林振华和兰大妈聊了几句,又到屋里取了一些自己的东西,然后就回家了。他刚到家坐下没一会,就听到妹妹小芳进屋大喊大叫的声音。

    “哥,你带了些什么?哎呀,收录机耶,是不是跟朱霞家里那个是一样的?”林芳华一眼就看见了摆在桌上的一部大收录机,她把书包往床上一扔,一个鱼跃就扑向了那收录机。她说的朱霞,就是朱铁军的女儿,现在也在县中读第一,和林芳华关系还不错。

    林振华站在一旁,笑而不语。小芳按了半天,没按出声来,不由得焦急地喊起来:“哥,哥,这个东西怎么开啊。”

    “没通电呢,你怎么开?”林振华道。

    “那电线呢。”

    “在这呢。”林振华举着一条电源线,逗着妹妹。

    “讨厌,你快给我!”

    “不行!”

    “为什么?”

    “这部收录机是我自己用的,你想听歌,用你自己的去。”

    “什么?……你说我也有一部?”林芳华正待发怒,忽然听出了林振华的话外音,过去半年中,林振华总是这样对她说话,她现在已经形成脑子急转弯的能力了。

    “你看这是什么?”林振华从身后拿过一个只有新华字典大小的小玩艺,递给林芳华。

    “这是什么?”林芳华接过那个小玩艺,眼睛睁得老大,“难道这也是录音机?天啊,怎么会这么小?做工好精巧啊,像工艺品一样。”

    “这是日本索尼公司去年才推出的小型录音机,型号TPSL2,也叫作Walkman,也就是可以别在腰里,一边散步一边听的。目前全中国有几部我不知道,但我敢保证,在整个江南省,你所拥有的,是第一部!”林振华自豪地说道。

    “这是给我的?”小芳几乎不敢相信。

    “快试试吧。”林振华走上前,把Walkman的卡子卡在妹妹的衣服口袋里,然后插上耳机线,把头戴式耳机戴到了妹妹的头上。他轻轻揿下按键,一阵轻柔甜美的歌声瞬间就笼罩了小芳的身心:

    “小城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小城来

    收获特别多

    看似一幅画

    听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哥……”林芳华只觉得一阵眩晕,那是幸福的感觉,她看看哥哥,眼泪忍不住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

    “怎么啦,你怎么啦?”林振华莫名其妙,这小丫头,好端端地听着歌,怎么就哭起来了。

    “哥……”林芳华一把抱住了哥哥,把头埋在他的胸前,“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哥哥。”

    “呃,好了好了,送你一部Walkman就把你感动成这样,改天我送你一辆宝马车,你岂不要晕过去?”林振华适应不了这种琼瑶式的柔情,连忙打岔。不过,看到妹妹高兴成这个样子,他还是很欣慰的。一个Walkman在日本的售价33000日元,大约合140美元,与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相比,绝对是天价了。千金买得妹妹一句“好哥哥”的称赞,也值了。

    “我就是高兴嘛。”林芳华擦掉眼泪,有些忸怩地说道,“哥,你怎么知道我喜欢邓丽君啊?”

    林振华道:“废话,你们这些小姑娘不就喜欢这个吗?不过,我可告诉你,这个东西不能带到学校去,要不让其他同学看到,非抢了你的不可。”

    “我不带,我就放到家里,睡觉以前听一会。”

    “还有,不能光听歌,我给你买了许国璋英语和英语900句,你给我好好地练练你的听力和口语。”

    “好的,我的管家婆哥哥。”林芳华渡过最初的感动,又恢复了那个顽劣小妹的形象。她小心翼翼地藏好了Walkman,然后开始张罗起来:“哥,你还没做饭吧,我去做饭。”

    “把米洗好以后,拿这个去煮。”林振华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变出一个新鲜东西,这东西不到一尺高,呈圆柱状,底下有根引出来的电线,上面则是一个盖子,看着像是一个钢精锅的样子,但又比钢精锅要漂亮得多。

    “这是什么?”

    “这就是你说的会自动煮饭的锅。”林振华呵呵笑道。

    “我什么时候说过了?”林芳华想不起来了。

    “我刚回来那天,你跟我说,你们同学在2000年的理想就是拥有一个会自动煮饭的锅。早上把米放进去,中午就自动熟了,还热乎着呢。”

    “这个锅就是这样吗?”林芳华想起了自己的确跟哥哥说过此事,她好奇地盯着这个后世再普通不过的电饭煲,想不通它怎么能有这样神奇。

    “快去洗米,然后放水,水淹过米一个巴掌的高度就可以了。”林振华指导道。

    林芳华飞也似地去淘了米,然后放进电饭煲,又按林振华说的标准放了水,插上电源,按下开关,然后就趴在边上耐心地等待着。

    “你干嘛呢?”林振华又好气又好笑。

    “我等着看它是怎么样断电的。”

    “拜托,这得20分钟时间,你就这样盯着?”

    “那我先去洗菜,等要断电的时候你一定要叫我。”

    过了十几分钟,电饭煲开始冒出蒸气了,米饭的香味飘溢出来。林振华告诉小芳,再煮一会就要跳闸了。于是,小芳再也不肯离开了,死死地盯着这个电饭煲,想看看什么叫作跳闸。

    “啪!”一声轻响,开关弹了起来,“煮饭”的指示灯熄灭了,边上一个写着“保温”二字的指示灯亮了起来。这个电饭煲是香港产的,上面的标识都是汉字,所以林芳华能够看得懂。

    “真神,真的跳闸了!”林芳华欢叫起来,伸手就要去揭开锅盖。

    “等会!”林振华拦住了她,“刚跳闸,不要开锅,让它再焖一会,这样饭会更香一些。”

    晚上,兄妹俩吃上了用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林芳华连声叫着好吃。他们过去用铁锅煮饭,火候往往很难把握,有时候生了,有时候焦了,哪有电饭煲蒸出来的饭那样火候恰到好处。

    “哥,咱们现在有了录音机,还有了电饭煲,是不是像外国人家里一样了?”林芳华向哥哥请教道。

    “切,这才哪到哪呀。”林振华不屑地说,“人家外国人家里,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小汽车,这都是最起码的。所有这些,咱们一样都没有呢。”

    “对了,哥,你怎么没弄个电视机回来啊?”林芳华得陇望蜀,开始心猿意马起来了。

    林振华眼睛一瞪:“电视机?老实说,我还真想过。不过,我想着如果弄个电视机回来,咱们家就得多个待业青年了。”

    “谁呀?”

    “你呀!”林振华道,“你肯定天天趴在家里看电视,然后成绩一塌糊涂,将来只能当待业青年了。”

    “才不会呢!”林芳华反驳道,“我们开学以后,搞了摸底测验,我是全班第二名了。我现在的目标是,期中考试的时候,达到全年级前十名。期末考试的时候,达到全年级前五名。”

    “真的?”

    “那是当然,也不看我哥是谁。”林芳华得意地说,“哥,你在寒假的时候给我辅导功课,真的很有用。我们这次数学测验有一道题目,全年级只有两个人做出来,其中一个就是我,老师把我一通好夸呢。”

    “嗯,好吧,等你考了年级前十名,我奖励你2000块钱。”林振华大方地说道。

    “我可不要那么多钱。”林芳华道,说到此,她突然怯生生地说道:“哥,有件事,我跟你说了,你可别骂我,好不好。”

    “怎么,你早恋了?”林振华口无遮拦地问道。

    “才没有呢!你瞎说什么。”林芳华斥道。

    “那就无所谓了,其他的事情,一概都可以原谅,说说吧。”

    “你上次给我30块钱,我前天用掉了8块。”

    “就这事?”

    “是啊。”

    “哦。”林振华继续往嘴里扒饭,连打听一下的兴趣都没有。一个17岁的大姑娘家,向家里汇报说自己花掉了8块钱,在林振华看来,实在是太可笑了。不过,放在当年,这绝对是一件大事了,8块钱差不多是一个家庭一星期的伙食费了。

    “哥,你怎么不问下我花钱干什么了?”林芳华恼了。

    “我早就说了,钱给你了,你想怎么花都可以呀。别说8块,就是30块都花完了,我也可以再给你。哥现在大小也算是个款了。”林振华道。

    “人家只是给自己买了一样东西而已。哥,你看,就是这个。”林芳华炫耀似地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物件,递到林振华的面前,同时得意地问道:“怎么样,是不是很漂亮?”

    “咳咳咳……”林振华一见此物,当即就把一口饭呛进了嗓子眼,呛得激烈地咳嗽起来了。

    原来,林芳华拿出来向他炫耀的,竟然是一块电子表。

    054疯狂的电子表

    “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林芳华不满地说道,“这个东西,叫电子表,不用上弦就可以永远走字的。而且才8块钱,你想啊,一般一块表最便宜也要40多块钱呢。”

    “咳咳,你们同学有买的吗?”林振华问道。

    “当然有啊。”林芳华道,“不过也就是家里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里才会同意让他们买一块。因为我们现在上高中了,学习紧张,我们老师说了,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块表,考试的时候能够掌握时间。”

    “你这表是在哪买的?”

    “就是我们学校门口啊,每天放学的时候,就有一个小伙子提着帆布袋站在那里卖,还是偷偷摸摸的,怕让人看见。好多人去买呢。现在丰华县很多人都买这种表,哥,你要不要也去买一块?我看到有男式的,可漂亮了。”

    林振华有一种想笑的感觉:“小芳,你知道你手上这块表,在广州卖多少钱吗?”

    “多少钱?”

    “2块。”

    “2块!”林芳华几乎要暴走了,“那我不是上当了?哥,如果是2块钱,你为什么不买几块过来呀,你一块,我一块,杨欣一块,还可以送给杨涛一块……”

    林振华呵呵笑道:“妹妹,你觉得你哥是这样傻的人吗?实话告诉你,我在广州买了五千块这种手表,聘了一位兄弟在丰华县卖。你买的这块,就是我批发来的。”

    “那,你是说,那个卖电子表的小伙子是你聘的人?”

    “对呀,他就是兰武峰,我不是跟你讲过这个人吗?”林振华说道。他过去不时会给兰武峰家里拿点东西过去,这些事都是向林芳华讲过的,只是兰武峰从来不曾到过林振华家里,所以林芳华不认识他。

    “哼,他坏死了。”林芳华恼道,“我问他能不能便宜一点,他死活都不同意。还说他已经亏本了。真是的,亏什么本,一块表他竟然挣了6块钱。”

    “不是他,是我挣了6块钱。”林振华纠正道,“他是我雇来卖货的,他挣的钱,都是我的钱。……你听,有人敲门,应当是他来了。”

    林芳华放下碗,过去打开了门,看到门口站着的,果然是那天卖电子表的小伙子。

    “请问,这是林哥家吗?”兰武峰问道。

    “退钱!”林芳华没有回答,而是把手一伸。

    “退什么钱?”

    “这块表是不是你卖给我的?”林芳华举起那块电子表喝问道,“你2块钱进的货,竟然8块钱卖给我,快退钱来。”

    “这……”兰武峰懵了,不知说什么好。

    林芳华见兰武峰一副憨样,不由得扑哧一笑:“算了算了,看在你帮我哥做事的份上,你快进来吧。”

    兰武峰这才发现林振华就站在林芳华的身后,他指了指林芳华,问林振华道:“林哥,这位是……”

    “这是我妹妹小芳。”林振华道,“她跟你开玩笑呢。不过,她那块表,你得退她钱,给她换块多功能的。”

    “没问题,没问题,我带了表过来的。”兰武峰连声说道,他把手上一个帆布袋递到林芳华面前,说道:“小芳妹妹,这里面有各种款式的表,你尽管挑,喜欢哪块就拿哪块……反正都是你哥的东西。”

    林振华拍拍小芳的肩膀,道:“小芳,你在这里挑着,我和峰子到你屋里去说点事。你帮我们看着点门,别让人闯进来,知道吗?”

    “知道了。”林芳华喜滋滋地说道,她知道这一帆布袋电子表都是哥哥的财产,自己自然是可以随意挑选的。她还想好了,要帮杨欣也挑上一块,还有杨涛,还有自己的同桌,还有谁谁谁……反正哥哥说了,这些表批发来的价格才2块钱。

    林振华拉着兰武峰进了另一个房间,兰武峰看看窗外没人窃听或者窥视,便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一个大布包来,递到林振华的手上:“林哥,这是这些天卖货的收入,一共是6467块钱,账单也在里面。”

    “卖了这么多钱?”

    “可不是吗。”兰武峰兴奋地说道,“你不知道,咱们那电子表卖得有多火,三天时间,我就卖了600多块表。不过计算器和麦克镜卖得不太好,卖出去的不多。”

    “计算器要找单位去卖,个人是不会买的。至于麦克镜嘛,还得等两个月才行。”林振华道。

    “单位那边,我不敢去。”兰武峰道,“林哥,你不知道,就是卖这些电子表,我都是硬着头皮的,我真的不会跟人讲价钱。”

    “呵呵,小芳说你挺会讲价的呀,她那块钱不是8块钱买的吗?”

    “我每次跟这些人讲价,我都急得直出汗。林哥,你不知道,我卖这些表没觉得累,可是讲价实在是太累了。”兰武峰叹着气说。

    林振华打开布包,先拿起账单看了看。兰武峰在记账方面并不擅长,不过就是写了每天卖出多少,收钱多少之类的。可以看出,兰武峰在金钱方面做得十分清楚,一分一厘都不愿弄混。

    林振华看过账单,又拿起那一堆钞票,从中数出了100张大团结,递到兰武峰手里,说道:“峰子,这是你这份。”

    “林哥,我可不能拿这么多。”兰武峰像被火烫着一样,向后闪去。

    “我们不是事先说好了吗?所有的收入,扣掉成本之后,你拿两成,我拿八成。这次是六千多块钱,你先拿一千走,剩下的回头再结算。”

    “我不能要那么多。”兰武峰坚持说道,“林哥,你原来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以为一个月就能挣几百块钱,我想着我拿两成,就已经挺多了。谁知道这表卖得这么火,挣钱这么快。我就是出了点力,怎么能一下子拿1000块?”

    林振华笑道:“峰子,咱们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发现了这条挣钱的路子,当然是大家一起挣了。我一点力气也没出,拿的还是大头。如果你连这点小头都不拿,还把我林振华当朋友吗?”

    “可是,这是1000块啊!”兰武峰胆战心惊地说,朋友之间关系再好,也不到随随便便就给人1000块钱的地步吧?

    一千块钱在当年相当于一个国企职工20个月的工资,如果换算成今天国企工人工资每月2000元来计算,当年的2000块就相当于现在的4万块钱了。

    “1000块算什么,咱们以后生意做大了,要挣几十万呢,到时候你还会觉得1000块太少了呢。”林振华道。

    “可是,我拿着1000块钱,干嘛去啊?”兰武峰接过钱,有些发懵。这几天,他虽然经手了六七千块钱,但一直认为这些钱不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脑子里只有一个数字的概念而已。现在,林振华亲手把1000块钱交给他,他已经成为这1000块钱的主人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去花这样一笔钱了。

    “先给你妈买点衣服什么的,想吃点什么好的,也去买。”林振华建议道。

    “对了,我在广州的时候,见过一种叫作开司米的羊毛衫,我觉得我妈肯定会喜欢。”兰武峰道,“不过,一件衣服要70多块钱,我当时根本就没想到自己还能买得起。现在有钱了,我一定要给我妈买一件。”

    “你可以买两件,让你妈穿一件,挂墙上一件,看着过瘾。”林振华出着馊主意。

    “你说得对,我给我妈买两件,一件红的,一件蓝的。”

    “还有呢,你可以给你妈买台洗衣机,那东西洗衣服特别方便,只要扔进去,一按电钮,手不沾水就可以洗干净了。你妈有风湿病,别让她经常沾水了。”

    “洗衣机?什么地方有?贵不贵?”兰武峰真的动了心。

    林振华道:“丰华县肯定是没有的,南都市也不一定有。下次去广州的时候,我们看看吧。至于钱嘛,完全可以不考虑,你挣的钱足够了。”

    “太好了,我一定去买。”

    “还有,等你更有钱一些,应当带你妈去北京或者上海看病,她是风湿病,又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如果找一家大医院,应当能够治愈的。”

    “真的?”兰武峰腾地站起来,“林哥,治好我妈的病,要花多少钱?”

    “我想,一两万足够了吧?”林振华信口开河,其实治个风湿病用不了那么多钱。

    “一两万?好,我从现在就开始存钱。”兰武峰下决心道。

    “那么现在你还会拒绝分红吗?”林振华问道,他给兰武峰出了这么多主意,其实就是为了坚定他参与分红的想法。林振华不想自己吃独食,有挣钱的机会,大家一起发财更好。

    兰武峰摇摇头道:“林哥,我知道是你照顾我,其实我不该拿这么多钱的。这样吧,我算欠着你的,未来我多干活来抵这些钱就是了。”

    “好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林振华道。他相信,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兰武峰应当会逐渐接受眼下的安排的。他同时也很欣慰,那就是自己选择兰武峰来帮忙并没有看错人,这小伙子人穷志不短,不是见利忘义之辈。

    “峰子,有件事我想跟你说一下。现在咱们的生意也算是做起来了,有了第一桶金。你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县城盘一个店面下来,省得天天拎个大帆布袋,像是走私客一样。”林振华提议道。

    “林哥,我正准备跟你说这事呢。”兰武峰道,“租店面的事情,你早就跟我说过了。这两天我也在县城看了看,有邻街的房子愿意出租的,租金也不贵。可是,有一个麻烦事,就是我办不下个体经营执照。”

    “为什么?”

    “因为我的户口现在还在云南的农垦农场呢。我跟农场那边联系了很多次,可是农场里的人大部分都走光了,剩下几个也是不愿意管事。加上我当年是跑回来的,他们说事情还没有结论,一时不能给我办户口。”兰武峰苦恼地说道。

    “这倒是个麻烦事。”林振华还真没想到这一层,在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户口这样的概念,谁知道在那时候户口居然有这样大的作用。

    “峰子,如果用你妈的身份来办,行不行呢?”林振华忽然想到了另一个方案。兰武峰的户口不在丰华,但兰大妈是有身份的。

    兰武峰摇摇头:“我也问过了,人家说不行。工商局说了,现在允许个体经营,是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所以只有待业青年才能申请个体经营执照,我妈不管这个范围。”

    “那我们上哪再找个待业青年来呢?”林振华有些头疼了。

    055数控机床

    个体营业执照的事情,只能先放到一边了。兰武峰说,他还可以按原来的方法偷偷摸摸地在市场上出售这些小商品,只要一次少带一些货在身边就可以了。真的遇到工商执法的时候,大不了把一帆布包电子表交出去,损失也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兰武峰走后,林振华把兰武峰送来的钱用报纸包起来,塞进了床下的箱子里。这样大的一笔钱,他是不能拿到银行去存的,因为银行的那几个储蓄员本身就很八卦,如果他拿着几千块钱去存,估计第二天半个丰华县的人都会知道了。

    对妹妹小芳,林振华也没有透露挣钱的情况,他一是怕小芳嘴不严,把话透给自己的闺蜜,第二则是担心小芳一旦知道了家里有这样大一笔钱,恐怕晚上睡觉都会不踏实。他从那堆钱里抽出了几百块,交给小芳,告诉她这是家里吃饭用的钱。小芳对此倒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她刚刚从兰武峰那里敲诈来了十几块不同款式的电子表,正在美滋滋地想着哪一块表可以送给哪个好朋友,脑子里哪还有空去琢磨钱的事情。

    “哥,我拿了兰武峰这么多电子表,你不会怪我吧?”林芳华惴惴地问道。

    “没事,你想拿就拿吧。”

    “我是想送给我的同学的。过去你当兵不在家的时候,她们都挺照顾我的,我一直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回报她们。”林芳华解释道。

    林振华用手胡撸了一下妹妹的头发,笑着说道:“你送就是了,我又没怪你。这些表加起来也没几十块钱,只要你高兴就好了。”

    “哥,现在咱们家是不是特别有钱了?”

    “从个人家庭生活的角度来说,的确是挺有钱了。”

    “那还有什么角度啊?”林芳华问道。

    “人活一世,总不能只是想着吃饭睡觉吧,还得有点事业。如果要做事业,这些钱还远远不够呢。”林振华道。

    “哥,你想做什么事业?”

    “现在还不好说。”林振华说道,其实他自己还真是没有想得太多,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应当有一些建树,但至于这个建树是什么,他并没有想清楚。

    第二天,林振华依然是踩着上班的铃声走进了车间。一进车间,他便吓了一跳,只见在车间的一角,搭起了一间玻璃屋子,门口还铺上了一小块地毯。透过玻璃墙,林振华可以看到,放到里面的正是那台斯皮舍尔公司赠送的MK800。

    “小林,怎么样,你觉得我们这样布置数控机床合适不合适?”骆沁生走到林振华面前,得意地问道。

    “骆主任,这间玻璃屋子是哪来的?”

    “当然是我们建的了。”骆沁生用理所应当的口气说道,“我们在火车上的时候,老范就给我们讲过课了。他说数控机床就是在机床里装了一台计算机,由计算机来控制机床工作……”

    “这没错啊。”林振华道。

    “对呀!”骆沁生道,“我在省计算中心看过,他们的计算机房就是这样的,有玻璃房子,里面铺了胶垫,门口有地毯。所以,我们一回来就开始搞这个东西,有朱厂长在这里坐镇,两天就搞好了。”

    林振华挠挠头:“呃,其实呢,咱们也别这样如临大敌了。数控机床里只是一块电路板而已,和我们家里的普通电器也没太大区别。只要机床接地好一点,避免静电,就无所谓了。”

    “不管了,反正玻璃房子也已经建好了,现在就等着你来启动了。”骆沁生道。

    “现在定下由谁来操作数控机床了吗?”林振华问。

    “确定下来了,由铣工班的班长彭钢师傅来操作,然后由杨欣给他当徒弟。”骆沁生道,“对了,小林,据说杨欣是你推荐的。”

    林振华连忙解释:“骆主任,我只是说杨欣比较年轻,可能接受新生事物快一点。我并没有一定要杨欣来做的意思啊。”

    “算了吧,小林,你那点歪歪心思我还不知道?”骆沁生不屑地说道,“你去容器车间打听打听,现在谁不知道老杨打算招你做上门女婿。”

    “我晕啊……”林振华泪奔中。

    MK800是头一天刚从火车站拉回来的,在范世斌的指挥下,几名工人小心翼翼地揭掉了它的包装,把它安放在小玻璃屋子里。骆沁生下令,除了林振华和彭钢、杨欣之外,任何人都不许触摸这台神圣的机器。

    虽然不许摸,但看一看还是允许的。整整一天,金工车间的工人轮番趴在小玻璃屋子外面观摩这台机床,个个赞叹不已。这是一台与车间里所有的机床都迥然不同的设备,整个设备的外面都包着一层喷漆的外壳,上面写着大家都不认识的外国字。在机器的左侧,有一个小小的显示屏幕,下面是几十个按键,谁也不知道这些按键是干什么用的,但看着就觉得那样神秘、那样高级。

    “小林,你看咱们需要准备什么吗?”铣工班长彭钢走过来,向林振华请示道。在他的身后,跟着怯生生但压抑不住兴奋的杨欣。林振华分明看到,在杨欣的右手腕上,戴着一块红色表带的电子表,这显然是林芳华连夜送给她的。恰在此时,杨欣抬眼看了一下林振华,发现林振华盯着自己的手腕,连忙把手背到身后,向林振华露出了一个调皮的笑脸。

    林振华见到姑娘那灿烂的笑脸,顿时觉得精神爽朗,他乐呵呵地说道:“不需要准备什么,咱们可以开始工作了。”

    彭钢拿出钥匙,打开玻璃小屋的门,然后向林振华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先进去。彭钢是汉华机械厂最好的铣工,年龄比林振华大出30岁,但这一刻,他在林振华面前有了一种徒弟见师傅一般的尊重感。他知道,眼前这个19岁的年轻人,是全厂唯一一个会开这种神秘机床的人,而且还凭着自己的才智,折服了美国人,使美国人把这台机床送给了汉华厂。

    林振华没有过分谦让,第一个走进了小屋。骆沁生、彭钢、杨欣等鱼贯而入,站在数控机床的两侧,等着看林振华演示。在玻璃屋的外面,围过来一群工人,都在等着看数控机床是如何工作的。

    林振华向骆沁生等人微微一笑,说道:“各位不必紧张,其实数控机床的操作远要比传统机床更简单,它把许多操作都用程序进行控制了,我们只要设定好特定的程序,那么那些复杂的对刀、进给之类的操作,都可以交给机器去自动完成了。大家来看,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铣一个键槽。”

    说着,他把一个工件夹在卡盘上,然后开始按着键盘选择操作指令,他一边按,一边解释,彭钢和杨欣凑上前来,紧张地一边听着,一边在小本子上记录,不过,脸上都泛着兴奋的光芒。

    林振华设完相关参数,一按启动按键,机床呜呜地响了起来,铣刀飞转,工件进退自如,一条条切削出来的铁刨花自动地落入了废料槽,整个加工过程就如行云流水一般。

    “太好了!”彭钢赞叹道,“这简直比人的手还要精巧。”

    “那是当然,这是电脑控制的,比人手强多了。”骆沁生呵呵笑着对彭钢说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其实也不是这样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计算机还无法代替人。在机械加工方面,最好的数控机床也无法达到优秀技工的加工精度。”

    “这倒是。”骆沁生道,“就拿咱们车间周厚成师傅来说,他加工一个平面,只要用手一摸,就知道哪个地方平,哪个地方不平,比用卡尺测出来的还准。这一手,我觉得电脑是学不会的。”

    “来,彭师傅,你也来试试吧。”林振华把位置让给彭钢。

    彭钢走上前去,站在MK800的跟前。这个有着30年工龄的老铣工手心里全是汗,脸上是一种激动和胆怯交织的表情。

    “彭师傅,我给你讲解一下,你来看,这是控制面板,你首先要……”林振华对着面板开始一点一点地给彭钢解释着各种设置的方法,这些按钮上写的都是英文字,彭钢认不出几个,但林振华跟他讲解的设置方法,他却是一听就明白了。

    数控铣床也仍然是铣床,需要做的仍然是那些操作,只不过是把人的操作过程变成计算机程序而已。林振华一边讲,彭钢一边自己尝试,几经周折,一条合格的键槽终于被加工出来了。

    “唉呀,真累啊。”彭钢擦着头上的汗水,脸上带着喜色,说道:“我在万能铣床上铣20个键槽也没这么累啊。”

    “我看你只是按了几下电钮而已啊,怎么就会累了?”骆沁生笑着问道。

    “这东西实在是太好了,只要学会了按这些电钮,再难的工件也能加工出来。”彭钢感慨地说道。

    骆沁生道:“好,彭师傅,杨欣,你们两个从今天开始就跟小林学徒,要尽快掌握数控机床的使用。以后,等咱们国家有钱了,咱们车间要把所有的机床都换成数控的,到那时候,你们两个人就要代替小林,当大家的师傅。”

    彭钢笑道:“我是没希望了,我都49岁了,再过10年就要退休了。杨欣还有机会,到时候,这天下就是你和小林的了。”

    “彭师傅,你胡说什么呢。”杨欣嗔道,她回头瞪了林振华一眼,似乎在抱怨林振华影响了她的名声。

    056铁饭碗

    林振华给彭钢和杨欣讲了一两个小时,把一些主要的操作方法介绍了一遍。这两个人都是接受能力很强的人,听完这一遍,对于数控机床的操作多少有了一些印象。林振华让他们先加工一些简单的零件熟悉一下机床的性能,自己则夹着一本说明书回搬运班去了。这说明书是全英文的,林振华必须把其中主要的内容翻译出来,制作成中文的文本,以便机床的操作人员在使用时随时查阅。

    回到搬运班,林振华看到钟如林等几个人都不在,只剩下熊立军一个人坐在那里,百无聊赖的样子。林振华笑着问道:“老熊,怎么没干活去?”

    熊立军道:“怎么就没干活了,我刚去卸了一车材料呢,腿还给磕了一下。”

    林振华从兜里摸出一包烟,扔给熊立军,道:“来,拿着,这次到广州出差,外商送的。”

    熊立军一把接住烟,看了一眼商标,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我草,万宝路啊,我想这烟都想了20多年了。”

    “不会吧,你今年不才20多岁吗?”林振华道。

    熊立军迫不及待地拆开香烟的封口,抽出一支来,按打火机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才带着陶醉的表情说道:“我3岁就会抽烟了,你算算,是不是有20多年了?”

    “你牛!”林振华向他竖了一个拇指,然后便自己坐下,打开机床手册开始做翻译了。

    “小林,我听说,你发财了。”熊立军在一旁说道。

    “听谁说的?”

    “钟师傅呗。”熊立军道,“老爷子还想着帮你瞒,让我三句两句就全问出来了。他说你认识了一个大款朋友,出手特别大方,老朱家里的收录机就是他送的。”

    林振华摇摇头,他知道,以钟如林的憨厚,的确是心里藏不住事的,幸好他拉了祁仲谋出来当挡箭牌,否则在厂里还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子呢。

    “小林,听说车间里那台数控机床,是你弄来的?”熊立军又生出了一个新的话题。

    “机缘巧合吧。”林振华打着马虎眼。

    “我说你真傻。”熊立军道。

    “怎么?”

    “依着我,就让美国人把机床的钱都给我,听说这一台机床一万多美金呢,如果在黑市上换,能换到10万块钱。给厂里有什么用,这么大的一个厂,还缺这10万块?”

    林振华道:“人家美国人也是为了厂际合作而已,怎么会把钱给我个人呢?”

    “你可以让美国人把机床送给你那个大款朋友啊,他一个私人老板,肯定能把机床倒手卖出去,到时候分你一半,不就行了?”熊立军出着主意。

    林振华笑道:“老熊,我还真挺佩服你的商业头脑的。不过,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照你说的,这台机床值10万块,我拿走一半就是5万块。可是我一个工人,要5万块钱干什么?”

    “你没病吧?”熊立军从凳子上蹦下来,牵动着腿上刚刚卸车时磕伤的地方,疼得他呲牙咧嘴的,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发表宏论:“小林,你知道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吗?5万块啊!我一个月的工资才42块,5万块,我得挣多少年啊!”

    “5万除以42,等于1190个月,再除以12,等于99年。”林振华随手在纸上写了一个算式,然后把结果报给熊立军听。

    “对啊,你想想看,5万块钱,我得挣99年才能挣到。我能活这么长的岁数吗?这就是说,我一辈子都挣不到5万块钱。如果有人给我5万块钱,我马上就把自己卖给他,下半辈子就帮他干了。”熊立军说道。

    “你说的是真的?”林振华心念一动,扭头望着熊立军道。

    “当然是真的。”熊立军道,“小林,你问问你那个大款朋友,要不要招帮手,只要给1万块钱,我就给他干10年,保证让我干什么都行。”

    “可是,你现在可是国企职工,你去给私人老板干活,你舍得你的铁饭碗吗?”林振华试探着问道。

    “狗屁铁饭碗,就是一个要饭的破碗而已。”熊立军说道,“我一个月挣42块钱,养活我自己都不够,我现在连包好烟都抽不起,如果不是认识你小林,我这辈子都抽不到一支万宝路,你说我活得有什么意思?前几天家里又来信,说别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让我请假回去看看,我去看个屁,现在结个婚起码要1000块钱,我哪有钱?”

    林振华道:“其实,我有一个朋友现在就帮那个大款朋友做事,在丰华县帮他卖电子表,现在收入还挺不错的。”

    “卖电子表的?”熊立军问道,“我见过,那小伙子天天提个大帆布袋子在县中门口卖电子表,那钱挣得像抢钱似的。你是说,那小伙子就是帮你的大款朋友做事的?”

    林振华点点头:“老熊,实不相瞒,我在里面也有一些股份。”

    “真的!小林,林老板,你可千万要带着我一起干。”熊立军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迫切'奇·书·网]地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犹豫不决。

    对于熊立军这个人,林振华还是很信任的。在别人的眼里,熊立军不求上进,好吃懒做,但林振华知道,这只是因为熊立军看不到希望,在一个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的环境中,熊立军自然是没有积极性的。林振华曾经与熊立军交谈过许多次,他发现熊立军是一个很有经商头脑的人,而且为人正派,遵守信用,的确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然而,林振华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拉熊立军来合伙做生意,因为熊立军是一个国企职工,是有铁饭碗的,当时的人把铁饭碗看得多重,林振华是有体会的。林振华自己一时不会扔掉这个饭碗,但他吃不准熊立军是否舍得扔掉这个饭碗。

    “小林,你能带着那个小伙子一起做,为什么不能带着我呢?不是我吹牛,我如果去帮你卖电子表,绝对比你那个小伙子卖得好。我观察过他,他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既不会跟人侃价,也不会随机应变,我看着都觉得着急。”熊立军努力地想坚定林振华的想法。

    林振华道:“老熊,你可得想好了。做生意这种事情,风险是很大的。我那个朋友是待业青年,本来就一无所有,所以我可以拉着他一起干。而你是有单位的,旱涝保收,你真的有胆量扔掉这一切?”

    熊立军自嘲地笑道:“小林,你?(: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