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3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华实业公司来请,至于地点嘛,还是到厂外去吃比较好。工人们都已经在自己种菜为生了,厂长们大吃大喝,还不犯了众怒?

    一行人说说笑笑地从厂部小楼下来,正欲坐车出去吃饭,就见一辆警用吉普车旁若无人地径自开进厂门,向厂部开来。

    “坏了,又是谁犯事了。”副厂长史达伦小声地嘀咕道。

    说话间,吉普车已经开到众人的面前停了下来。车门一开,从车里下来一名警察,后面还用铐子牵着一位。浔自厂的领导们脸上都现出了尴尬的神色,因为这位被牵着的主,正是厂里的青工沈国申,至于前面那位民警,大家也认识,是这一片的派出所副所长,叫费小荣。

    “费所长,怎么,小沈又犯事了?”史达伦走上前去,笑着对费小荣说。

    费小荣道:“没错,又在路上诈老乡的钱,正好让我们抓着了。”

    “这个,我们一定好好批评教育。”史达伦陪着笑脸说道。

    这种事情显然不是一次两次了,浔自厂的领导们倒是见惯不怪,但此时还有客人在场,邱庆洋脸色自然有些难看。

    郎冬站在林振华身边,小声地说道:“林经理,不好意思啊,让你看笑话了。”

    “这是怎么回事?”林振华随口问道,他本来也不想八卦,不过人家已经开口了,他不附和一声也不合适。

    郎冬道:“这个小沈,名叫沈国申,厂里的人都叫他沈家二流子。厂子里停工了,他就成天游手好闲,到处瞎逛。这个人嘴又馋,总想吃点好的。没钱的时候,就想了一个办法去诈钱。他把自己的衣服扔在路上,然后自己躲在路边上等着。遇到过路的农民,贪个小便宜,拣了他的衣服,他就跑出来说人家偷了他的衣服,然后让人家赔钱,一毛两毛都行,他拿了钱就去买东西吃。”

    我晕,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钓鱼吗?林振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郎冬继续介绍道:“搞了几次,后来有农民觉得不对劲了,就在路上和他闹起来,警察过来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为这事,拘了他好几回呢。”

    “他被识破了,还不改?”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改什么?”郎冬道,“他今天在这里搞,明天又换个地方搞,农民也不是天天上街的,哪里都知道他这个把戏?”

    “要说起来,这兄弟也算是一个能人啦。”林振华半是感慨半是调侃地说道。

    两个人正聊着,就见从吉普车的副座上又下来了一位警察。费小荣连忙向史达伦介绍道:“史厂长,今天过来,只是顺路把沈国申送回来,这次就不拘他了,但你们厂里一定要严肃地进行处理。我今天主要是陪我们市局的新领导过来看看的。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市局新来的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长,韩涛,韩局长。”

    众人一拥而上,以厂长邱庆洋为首,挨个地与韩涛握手。汉华实业的一帮人站在后面,笑眯眯地看着,不上前,也不吱声。他们中间有几个是认识韩涛的,都觉得在这个地方见着韩涛真有些戏剧性。

    “林经理,你们也过来认识一下吧。”邱庆洋与韩涛寒暄完之后,回头对林振华说道,“韩局长和费所长都是管着咱们这一片治安的,以后你们在这边搞生产,少不了和公安机关打交道。”

    林振华呵呵笑着,整了整衣服,走上前一步,对韩涛喊道:“韩局长”

    韩涛先是一愣,旋即就认出了林振华,他哈哈笑着走过来,在林振华的胸前亲热地捶了一拳,说道:“原来是你啊,我还没认出来呢。”

    “韩局长,咱们这可不是敌我矛盾,你能不能轻点。”林振华呲着牙抗议道。

    “什么韩局长叫我韩大哥”韩涛装出生气的样子说道。

    林振华马上换了一副嘴脸,大声应道:“是,韩大哥威武”

    韩涛大笑起来,其他人连忙也陪着笑起来。邱庆洋好奇地对林振华问道:“怎么,你和韩局长原来就认识?”

    “当然认识。”韩涛替林振华回答道,他指着林振华向大家介绍道:“这位小林经理可是个天才我在警察训练中心的时候,他那个汉华实业公司,帮我们设计并生产了一套自动报靶系统,达到了那个那个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的。”

    “韩大哥,咱们不带这样吹牛的好不好?明明是相当于欧洲90年代的水平,咱们得实事求是嘛。”林振华纠正道。

    韩涛道:“什么?欧洲90年代水平?哈哈,你比我吹得还狠呢。”

    有了林振华与韩涛的这层关系,大家一下子就熟悉起来了。林振华道:“韩大哥,你们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这里正好和邱厂长谈完了合作,正准备出去吃饭,要不,大家一块吧?”

    韩涛道:“好,那就沾小林的光,打扰邱厂长一回了。”

    邱庆洋赶紧说道:“不是的,不是的,今天这顿饭,是林经理要请。说来惭愧,我们这个300多人的大厂子,现在一点流动资金都没有了,要不,怎么也不能让客人请客的。”

    费小荣让司机把警车调过头来,请韩涛、林振华和邱庆洋坐上,自己则和其他人一起爬到汉华厂的那辆大解放的车斗里。两辆车一前一后开出了厂门,前往周围一家饭馆。这几年,私营的饭馆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在路上,韩涛简单地向林振华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在他的坚决要求之下,省公安厅终于松了口,调他到浔阳市公安局当了个副局长,兼任刑警大队长。他夫人也已经跟过来了,本来局里要安排她到一家单位去工作的,谁知韩嫂已经爱上了做生意,自己在浔阳城里盘了一家小店,继续卖起各种小杂货来了。

    “对了,说起我爱人的事情,还得感谢你和峰子呢。”韩涛说道,“尤其是峰子,跑前跑后的,帮了不少忙。不过这一段时间峰子好像说是去南京了,你知道他的情况吗?”

    韩涛肆无忌惮地说着自己的妻子与兰武峰一起做生意的事情,丝毫也不顾及车里还坐着一个司机和邱庆洋。在他看来,做生意这事并不违反原则,不是什么不能见人的事情。再说,谁敢对市公安局副局长歪嘴?

    林振华说道:“峰子到南京卖电风扇去了,现在干得不错,南京的经销处已经有点样子了。”

    韩涛道:“这也是你们的电风扇过硬,样子好,质量也好。上次你们拿了100台过来让我爱人卖,没几天就卖完了。她还老跟我说,能不能找你再要几百台。我说了,人家这是照顾我们,我们哪能这么贪心。”

    “韩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林振华严肃地批评道,“我们是生产厂家,电风扇生产出来,谁卖不是卖?韩嫂如果有兴趣,我们随时都可以供货的。我原来是怕加重了韩嫂的负担,不敢多给她发货。早知如此,我就让红阳他们给送200台过去了。”

    韩涛笑道:“那好吧,我改天让她直接和你联系,唉,没办法,这枕边风天天吹得我睡不着觉。对了,小林,你怎么到浔阳来了?”

    林振华指指身边的邱庆洋,说道:“我们来请邱厂长帮忙来了。我们的电风扇生产规模要扩大,汉华厂那边场地不足。邱厂长主动向我们伸出援手,把他的厂房和设备都借给我们使用。以后我可能会有一段时间长驻在浔阳呢。”

    这话说得邱庆洋心里暖暖的。明明是自己企业面临着关门的危险,汉华实业伸手相助。林振华其实只要照实说出来就可以了,邱庆洋也不敢否认。但林振华却非要说成是邱庆洋主动帮助汉华实业,这真是既给了里子,又给了面子,实在是太厚道了。

    “林经理太客气了,其实是林经理帮了我们的大忙。我们现在遇到了一点临时性的困难,有些开工不足。林经理答应把他的生产线搬到我们这里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邱庆洋含糊地说道,厂子亏损的情况,他不太好意思在这位新来的公安局副局长面前直接说出来。

    韩涛并不傻,到浔自来之前,费小荣也已经把浔自的情况向他介绍过了。他这次到浔自来,本意是与厂长、书记接触一下,讨论一下如何加强这种停工企业的治安管理问题。因为随着浔阳停工的时间不断加长,像沈家二流子这样游手好闲的工人日益增加,浔自已经成为一个治安的重点关注单位了。

    听到林振华替邱庆洋遮掩,另外也知道了林振华将要接手浔自的业务,韩涛心里放松了一些。林振华的电风扇热卖,这是韩涛非常清楚的。如果林振华把生产线搬过来,浔自的开工不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治安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韩涛当然不会去揭穿二人话里的机锋,他顺着林振华的意思,对邱庆洋说道:“想不到邱厂长这么仗义。小林是我的兄弟,你帮他的忙,就是帮我的忙,我替他感谢你了。以后邱厂长这边有什么事情不方便的,可以跟小费说一声,实在不行,直接到市局来找我也可以。”

    这就是底气啊,一个市局的副局长,不过是副处级,邱庆洋好歹也是正处。可是韩涛的话说出来,就带着这么点居高临下的味道,邱庆洋还得显出受宠若惊的样子。

    邱庆洋当然也能听出韩涛的意思,他说小林是他的兄弟,那也就说是这个小林是他罩着的。帮小林的忙,就是帮韩涛的忙。反过来理解,那么拆小林的台,就是拆韩涛的台。另看韩涛在警察训练中心窝了那么多年,对于社会上这点事情,并不完全是菜鸟。

    “那我们以后可能就要经常麻烦韩局长了。”邱庆洋回答道,“这一次我们和林经理的合作,也是轻化厅下达给我们的政治任务,所以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的。我们厂与周围农民经常有点小摩擦,经常有些农民过来偷我们的废铁、钢丝之类的东西。以后林经理的公司过来之后,这个问题可能还会更严重。到时候,我们还要请公安机关给我们一些协助呢。”

    “哈哈,没有问题。”韩涛霸气十足地回答道。

    125老排长

    125老排长

    汉华实业与浔阳自行车厂的合作协议经过轻化厅的认可,正式生效了。

    林振华从汉华实业公司派出了20多名青工,加上从汉华厂借的10几名老工人,浩浩荡荡地开赴浔阳,开始对浔阳自行车厂的生产区进行改造。

    金工车间和铸造车间都不用大动,只是有些设备需要调整一下,这个都不难。总装车间需要进行大的调整,按照林振华的设计,在车间里将建成一条流水线,所有的工人只要坐在工位上,不断地对从面前通过的产品进行指定零件的装配就可以了。

    流水线这个概念,有些人听说过,有些人没有听说过,但林振华对此是非常了解的。设计一条流水线也并不难,不外乎是一条传送带,加上一套控制系统。这个控制系统,交给卫景文对付就足够了。

    林振华把流水线的粗略图纸画出来之后,又请技术科的技术员们帮助提了提意见,再细化成加工图纸,然后就送到汉华厂的车间去生产了。所有的部件都生产完毕之后,汉华厂派出所有的大卡车,运着这些部件来到浔阳自行车厂,又派出了以孙长远为首的一支安装队负责安装,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运行都十分流畅。

    为汉华厂的工人们准备的小平房也开工建设了,生产区的空地不少,在邱庆洋的保护下,这些空地没有被穷红了眼的工人们开辟成菜地。邱庆洋给汉华实业划出了挺大的一块空地,足够他们建起十几间房子了。

    在浔自负责改造工程的是彭少哲,他心思缜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把事情交给他去做是可以放心的。彭少哲的缺点在于魄力不足,有些事情显得有些书生气。林振华于是安排了施国俊和曹文强两位当过知青的青工给彭少哲当副手,这两位仁兄原来在劳动服务公司的时候是出了名的刺头,这一年多来,看到林振华把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两个人都服了气,现在已经成为林振华的得力干将了。

    这段时间里,林振华在丰华与浔阳之间来回跑,累得人都瘦了一圈。

    元旦的时候,林振华好不容易有了几天空闲,结果却无福消受。一封来自于湘平省的信,让他又踏上了旅途。

    坐在开往湘平省的火车上,林振华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这封字迹潦草的信:

    “小林:你好

    好久没有联系了,不知道你现在情况如何。

    给你写这封信,是有一件说不出口的事情,想请你帮忙。

    自从你上次送我回到岳峰县以后,我已经在我家所在的永禾公社农机厂上班,担任了厂长一职。这两年来,农机厂的业务很不好,职工的工资都不能保证。最近这半年情况更是很差,所有的职工,包括我在内,都已经有四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

    现在家里的收入主要就是靠我父母和你嫂子种田来维持,我是个残疾人,做不了田里的事情。上个月,你嫂子觉得腰疼,去医院检查之后,说是腰上长了个瘤子,要开刀。现在我家里的经济非常困难,开刀大约需要200元钱,我很难凑出来,所以只好厚着脸皮向各位战友求助了。

    我不知道你现在的经济状况如何,如果你的经济状况允许的话,能否借给我20元钱。实在不行,10元也可以。当然,如果你有困难,那么也不必为难。

    致以**敬礼。

    你的排长、战友:岑右军

    1981年12月15日”

    初看到这封信时,林振华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吧嗒吧嗒地往下流。在他的身体里,还残留着原来那个林振华的记忆,他记得,岑右军正是他在部队里的排长,在他当兵的几年中,曾经如兄长一样地呵护着他。在自卫还击战中,岑右军在关键时候把他扑倒在地,救下了他的性命,而岑右军自己,却因此而失去了一条左腿。

    林振华在红山县遇险那次,就是刚刚把岑右军送回老家岳峰县,在返回丰华县的途中遇歹徒受了伤。

    林振华还能记得排长的样子,身材不高,脸上是一副农民般的憨厚样子。受伤前的排长,各种枪械射击都名列全师前三名,单掌能够击断四块红砖,是出了名的训练标兵。谁知,现在的他,居然落魄至此,不得不厚着脸皮写信向过去手下的士兵借20块钱救急。

    林振华拿着信直接就去找了朱铁军,向他请假去湘平省。朱铁军一开始是黑着脸,说现在生产任务繁忙,他林振华好不容易回来几天,又要请假,成何体统。等到林振华把信递给朱铁军看过之后,朱铁军的眼睛里也闪动着老泪,他把信还给林振华,说道:“那你就去吧,尽你的力量帮助他一下。代我向一个老兵致敬。”

    林振华到银行去取了两千块钱,又买了一大堆吃的、用的各种东西,然后买了张火车票就直奔湘平省而去了。林振华现在也已经具有了随时可以买到火车票的特权,火车站的职工从他这里买电风扇都是按出厂价的,谁会不认识小林经理呢?

    林振华按着一次的路线反向而行,先到了潭州,然后坐汽车前往岳峰县。在路过余阳县红山隘口的时候,他忍不住把头从车窗探出去多看了几眼,两年多以前,他就是从这里开始自己的穿越之旅的。他还记得,这里的红山派出所有个叫鲁志强的所长,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

    岑右军的家在岳峰县永禾公社,没有直达的班车。林振华坐车到了岳峰县之后,又搭了一辆过路的拖拉机,这才来到永禾公社。他凭着过去残余的记忆,找到岑右军所在的村子,径直来到了他家门外。

    岑右军的家是一座南方很常见的民居,中间是宽大的堂屋,前面有天井,两侧各有三间房。这座房子里住了两户人家,一户是岑右军一家,另一户是岑右军的叔伯哥哥岑右新一家。两家各占了一侧的屋子,堂屋里摆着两张八仙桌,分别是两家人各自吃饭的地方。

    这是南方很典型的一种居住方式,这两家人是同一个爷爷的后代,上一代是亲兄弟,这一代则是叔伯兄弟。两家人虽然是亲戚,但在经济上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平日里哪怕互相借一个鸡蛋,事后都是要记着归还的。

    屋子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林振华直接迈过门槛,走进屋去。堂屋里一个正在推着摇桶哄孩子睡觉的**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找谁呀?”

    摇桶是南方的一种婴儿床,形状像是一个小号的木制浴缸,下面放了一个能左右摇动的木架子。摇桶里面一般会垫上很厚的稻草,上面铺上褥子。冬天的时候,小婴儿睡在里面会比较温暖。那**现在正在推着的这个摇桶,里面正睡着一个周岁上下的孩子,小脸红朴朴,看起来甚是可爱。孩子身上盖着厚厚的被子,但被子的被面已经非常破旧了,补丁叠着补丁。

    林振华认得问话的**正是岑右军的妻子田效兰,便笑着说道:“是嫂子吧?我是小林,是岑排长的兵。你还记得我吗?大前年,是我送岑排长回来的。”

    田效兰愣了一下就认出他来了,连忙扶着腰艰难地站起来,说道:“是小林啊,你怎么来了?右军他还在厂里,我这就让毛崽喊他去。”

    说罢,她对自己家的屋子里喊了一声:“毛崽,你去一趟农机厂,喊下你爸爸回来,说江南省的小林叔叔来了。”

    从屋子里跑出来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身上穿着破旧的棉袄,鼻子下面拖着长鼻涕。他先看了林振华一眼,然后转身就想往外跑。林振华连忙把他喊住,从包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塞到他的手里。这个叫毛崽的小孩子脸上顿时绽满了笑容。

    “叫叔叔没有?”田效兰对毛崽说道。

    “叔叔好”毛崽乖巧地回答着,一溜烟跑出去了。这个村子离公社不远,毛崽没事的时候也会自己跑去农机厂找爸爸的。

    “你看你,来就来,还买糖干什么?”田效兰客气地对林振华说道,她看了看睡在摇桶里的小婴儿,说道:“好了,伢崽已经睡着了。小林,你坐一下,我去给你煮碗汤。”

    煮汤也是当地的一种风俗,其实就是糖水荷包蛋,是接待贵客的礼仪。一碗汤里面有三个蛋,贵客一般是吃掉其中的两个,留下一个。当然,如果不懂规矩而全部吃掉了,主人家也不会怪罪。

    林振华看着田效兰艰难走动的样子,连忙说道:“嫂子,你腰不好,就不要忙了,我不饿。”

    田效兰道:“这不是饿的事情,你大老远来了,一碗汤都不给你煮,右军回来肯定要骂我的。”

    林振华只好坐下来,帮着田效兰继续推着那个摇桶,让摇桶里的伢崽睡得更沉一点。

    田效兰到了厨房,呆了一小会就出来了。她跑到岑右新的屋子那边,站在屋门口小声喊道:“嫂子,你能借我一个鸡蛋吗?我家里就剩下两个蛋了。”

    那边出来又一个**,林振华认识,那是岑右新的妻子,好像姓王还是黄的。这位王氏**见到坐在堂屋里的林振华,对他笑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去到自家厨房,拿了一个鸡蛋出来,交给田效兰。

    田效兰接过鸡蛋,对林振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小林,不好意思啊,家里正好没鸡蛋了。”

    林振华赶紧站起来了:“嫂子,真的不用麻烦,我跟排长也不是外人了。”

    “那不行。”田效兰执拗地说道,转身回厨房做汤去了。

    过了一会,田效兰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糖水鸡蛋汤出来了,她把汤放在八仙桌上,对林振华说道:“小林,你慢吃,我去地里摘点菜,伢崽如果醒了,你帮我摇他一下。”

    林振华知道自己也没法拦着田效兰,农村的风俗,家里来了客人,总要做点好饭的。田效兰这样忙活,是很正常的表现。

    林振华坐下来,端起碗刚想吃,就见毛崽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进门就大声地喊妈。林振华说道:“毛崽,你妈妈去地里摘菜去了,你不是去喊你爸爸了吗,。”

    “我爸爸说他先去集上买点肉。”毛崽回答道,同时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振华的碗。

    林振华心念一动,问道:“毛崽,你要吃鸡蛋吗?”

    毛崽犹豫着说道:“我妈妈会骂我的。”

    “不会的,叔叔让你吃的,妈妈不会骂。”林振华道,他一把把毛崽抱起来,放在凳子上,然后把筷子递给他,说道:“你吃吧。”

    毛崽看看林振华,又看看鸡蛋,似乎在进行思想斗争。最后,怕挨骂的顾忌终于让位于对鸡蛋的眼馋,他飞快地夹了一个鸡蛋,整个地塞进嘴里,撑得嘴巴都无法蠕动了。

    “慢慢吃,你要吃得下,就都给你吃。”林振华说道。

    毛崽连两分钟的时间都没用到,就把三个鸡蛋给吃完了,那点糖水汤也喝了个精光。与此同时,他与林振华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从来没有哪个大人会一下子拿三个鸡蛋给他吃的,他每次只能享用到客人们剩下的那一个鸡蛋。而且,即使是这样的机会,往往还是一两个月才能碰上一回。

    “毛崽,你认识叔叔吗?”林振华问道。

    “不认识。”毛崽摇着头。

    林振华道:“我上次来的时候,你才3岁呢,我还抱过你呢。”

    毛崽对此根本就没有记忆,他只是好奇地看着林振华背来的包,猜测着里面会有什么样的东西。

    林振华看看毛崽,爱怜地笑了笑。他打开背包,拿出一包饼干,递给毛崽,说道:“拿着,可不许一下子全部吃掉了。”

    毛崽把手背在背后,说道:“我妈妈不让我拿别人的东西的。”

    “叔叔不是别人啊。”

    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林振华扭头一看,只见一名独腿汉子撑着拐杖站在门口,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岑排长”林振华连忙走过去,走到那汉子面前时,立正站住,对那汉子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126天天吃肉

    126天天吃肉

    岑右军腾出一只拄拐的手,还了林振华一个军礼,然后又与林振华握了一下手,说道:“小林,你怎么来了?来来,屋里坐下说。”

    两个人来到堂屋,分别坐下。岑右军叫过毛崽,把手里拎着的一小块猪肉交给他,说道:“毛崽,拿到厨房去。”

    “爸爸,我要吃肉。”毛崽接过肉,小声地请求道。

    “会给你留一点的,去吧。”岑右军说道。

    林振华看着毛崽手里拎的那块肉,忍不住有些心酸。那块肉实在是太小了,连肥带瘦,不到半斤重。岑右军知道他从江南省过来,自然是要尽最大的可能招待他的,从这块肉的大小来看,岑右军的经济条件的确是差到了极点。

    岑右军看到了林振华的眼神,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唉,小林,实不相瞒,我听说你来,赶快去找人借钱到集上买肉。结果,我把全厂都借遍了,才借到五毛钱。你看,你大老远来一趟……”

    “排长,你经济条件这么不好,怎么不早说呢?”林振华说道。

    岑右军道:“现在大家都困难,像你这样的小年轻,要结婚,经济压力也大。如果不是你嫂子生病要开刀,我也不好意思找你们借钱。可是……对了,小林,你怎么会到岳峰来了,是正好出差吗?”

    林振华道:“排长,我是专门来看你的。”

    “专门来?”岑右军有些吃惊,随即又带有几分心疼地说道:“真没必要,你看,跑这一趟,光路费就要十几块了,花这个钱干什么。”

    林振华道:“排长,我是专门给你送钱来的。”

    岑右军更惊讶了:“什么,你为了送钱跑一趟?小林,你带了多少钱来?”也难怪他会吃惊,他向林振华开口借钱也只是要20块钱,而林振华这样专门跑一趟,显然不会是为了送20块钱吧?

    林振华把岑右军拉到房间里,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交到他的手上,说道:“排长,我给你带了500块钱过来,你看够不够?不够我这里还有一点。”

    岑右军拿着钱,像是被烫着手一样,瞪大了眼睛问道:“小林,你哪来这么多钱?”

    林振华道:“这个事情回头我慢慢跟你说吧,排长,你先把钱收起来吧。你看这些钱,给嫂子做手术够不够。”

    “够了,足够了。”岑右军说道:“小林,我不用这么多。你如果有钱,能够借我200块就足够了。别急,我真的要问你一下,这些钱,都是合法的吧?”

    林振华答道:“你放心吧,排长,这些钱都是干净的。”

    岑右军从那叠钱里数出20张来,把剩下的硬塞回林振华的手里,说道:“我不用这么多钱。小林,你如果真的有钱,最好帮助一下其他战友,我知道有几位战友现在生活非常困难,还有几位烈士家属,也非常困难。”

    林振华接过钱,转手便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然后说道:“排长,你别推辞了。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算是个万元户了,这500块钱,是我还给你的。战场上,你用一条腿,救了我一条命,这条腿怎么也值500块钱吧?你现在生活得这么艰难,我怎么能看着不管?甚至其他的战友,你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想办法和他们联系上,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

    “万元户?”岑右军今天算是被震撼得够呛了,“小林,你不是开玩笑吧。”

    林振华道:“排长,我骗谁也不能骗你吧?我承包了厂里的劳动服务公司,现在经济效益不错,这是我得到的承包款。”

    “原来是这样。”岑右军有些相信了,其实现在地方上有不少企业已经在偷偷地搞承包制了,他也听说过厂长因为搞承包而富起来的情况。他想了想,说道:“小林,如果你真的经济条件可以,那么这些钱我就收下了,不过,这只能算是借你的。我们厂子现在流动资金非常紧张,你这些钱借给我,等给你嫂子做完手术,应该还能剩下一些,我正好可以拿来作为流动资金了。”

    “呃……随你的便吧。”林振华觉得无奈了,不过,送钱送的是一份心意,岑右军愿意拿来办企业,也是他的兴趣所在,林振华又何必去干涉呢。

    这时候,去地里摘菜的田效兰已经回来了,岑右军把她喊进屋里,抽出一张大团结交给她,说道:“效兰,小林借了钱给我们。你拿这个钱去集上再买点肉回来……买两斤吧。”

    没等田效兰接过那钱,林振华伸手把岑右军手上的钱挡了回去,从自己的兜里掏出20块钱来,交给田效兰,说道:“嫂子,今天这顿饭,我请客。麻烦你去帮忙买点好菜。买条鱼,再买五斤肉,买点鸡蛋,对了,还有酒,买两瓶好酒回来。”

    田效兰犹豫地看着丈夫,岑右军点点头道:“好吧,就依小林说的办吧,中午请右新哥一家也一起吃饭,多做点菜。”

    田效兰这才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掖好,拎着菜篮子往集市上去了。

    林振华又把自己带来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交给岑右军。里面有带给老人和孩子的食品,有做衣服的布料,还有一些平时治感冒头疼之类的常用药品。当年农村搞的是合作医疗,生产队的赤脚医生手里其实没有什么药,许多城里人去农村探亲的时候,都要在单位上开一堆药带去,这些药在农村能够派上很大的用场。

    岑右军喊来了毛崽,让他拿着一包糖果去送给岑右新家里的孩子,也就是毛崽的堂哥、堂姐。不一会,岑右新的老婆王氏便笑眯眯地拿了四个鸡蛋过来,说了一些客气话。这就是农村里常见的礼尚往来了。

    田效兰到了集上,真的咬咬牙买了五斤肉,又买了一条大鱼,几斤鸡蛋和鸭蛋,还有两瓶当地产的高梁酒。饶是如此,林振华给的20块钱也没有花完。回来之后,田效兰非要把剩下的钱还给林振华不可,林振华没有收,只是说道:“嫂子,剩下的钱你先留着吧,我还要在这住两天呢,就算我交的菜金好了。”

    这天中午,在岑家的堂屋里飘起了久违的肉香和酒香。田效兰和王氏把两家的八仙桌拼在一起,拼出来一张大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好菜。岑右新一家大大小小有四口人,岑右军这边则有父母、岑右军夫妇和毛崽,再加上林振华,桌上一共坐了10个人。可怜的小婴儿伢崽没有资格上桌,就只能躺在摇桶里呼呼大睡了。

    饭桌上,最高兴的莫过于毛崽以及岑右新家的两个半大孩子了。岑右新家里的经济条件比岑右军好一点,但平日里吃肉也仍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这一回,田效兰把买回来的肉做了一大半,肥腻腻的红烧肉就烧了足足一大盆,孩子们一个个吃得眉开眼笑的。

    “嫂子,毛崽一顿吃这么多肉,不会不消化吧?”林振华担心地问道。

    田效兰不介意地说道:“他还会不消化?一会就出去疯跑去了,没到晚上肯定又喊饿了。”

    林振华只好又扭过头去劝毛崽道:“毛崽,一顿别吃这么多肉,要细水长流。以后天天让妈妈买肉给你吃就好了。”

    毛崽看着妈妈,问道:“妈,以后我们家里天天吃肉吗?”

    田效兰笑道:“天天吃肉,还不要吃穷了。”

    岑右军也说道:“小林,你是城里人,不知道我们农村的苦。平时,谁家能够一下子买这么多肉的?今天我们都是托你的福,这样大吃大喝一顿。唉,要说起来,上一次这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还是退伍的时候呢。”

    林振华道:“排长,我倒是觉得,现在国家的政策也放开了,你还是该想点办法挣点钱才是。要不,光靠大叔大婶还有嫂子这样种田挣钱,实在是太艰难了。”

    岑右军叹息道:“哪这么容易啊,我们这个农机厂,产品不对路,平时也就是接点农机维修的事情做。现在田都分掉了,集体的农机平时也不用了,这种钱也不好挣了。再这样拖上几个月,恐怕就要关门了。”

    林振华问道:“排长,你们这个农机厂,算是谁的企业?”

    “公社的啊。”

    “私人可以承包吗?”

    岑右军道:“私人承包的事情,倒也是有的,其他公社有这样的事情。怎么,小林,你不会想跑到我这里来承包厂子吧?”

    林振华笑道:“我哪有时间这样来回跑。我的意思是说,排长,你可以把这个厂子包下来的。”

    岑右军道:“开什么玩笑,这个厂子现在都亏损得这么厉害了,我承包下来,还不要把祖屋都赔掉?”

    林振华道:“没那么可怕,排长,如果你能够把农机厂承包下来,我想办法给你找几个产品,能不能挣大钱不好说,起码让毛崽天天吃上肉,应当是没问题的。”

    这番话一说出来,满桌子人都来了兴趣。岑右新插话道:“小林,你真有这样的本事?那就帮一下右军嘛。”

    林振华道:“帮一下排长当然没问题。不过,最好是排长把厂子包下来,这样我帮起来也心甘情愿了。要不,挣了钱是公社的,落不到排长的腰包里,我何必受这个累。”

    岑右军说道:“小林,包不包厂子,可以回头再议。你说你能够让我们厂子挣到钱,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吧。”

    林振华点点头:“没问题啊,我还正打算向排长汇报一下呢。”

    接下来,他把自己在汉华厂做的事情,简单地向岑右军说了一遍。尽管他刻意地隐瞒掉了许多事情,但也足以让岑右军和他堂兄岑右新听得如醉如痴了。

    “这么说,你们最后打败了小鬼子?”岑右军忍不住插话问道。

    “没错,最后那小鬼子认输了,承认我们生产的轴质量过硬。”林振华说道,“这件事过后,我们省轻化厅就决定不买小鬼子的设备了,交给我们厂生产。这一个业务就是300万呢。”

    岑右军好奇地问道:“小林,听你这样说,你在这件事情里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你的技术是从哪来的?”

    林振华问道:“排长,你记不记得,咱们部队驻地边上,住了一个下放的老右派?住在镇上的供销社边上的,高高瘦瘦的。”

    岑右军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我印象不深了,可能是有这样一个人吧?”

    林振华心中暗笑,他这一手,算是一种心理暗示法。那就是通过反复地向一个人描述一个场景,最后让这个人觉得这个场景的确存在过。他接着往下说道:“那个老右派,其实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我有一次偶然地和他打了一下交道,后来我就经常去帮他做些事情,他就教了我一些知识。”

    岑右军点点头:“嗯,你这样一说,我好像有点印象了,你好像是经常帮驻地的群众做一些事情。不过,小林,这些事你在部队可从来没有说起过啊?”

    “那是那是。”林振华连声说道。

    “这么说,你就是那个时候学了一些技术,到厂里以后,又跟你说的那个海军的总工程师学了一些东西,是这样吧?”岑右军继续问道。

    “没错,正是如此。”

    “可是你还是没有跟我说,你打算怎么帮我的厂子。”岑右军又把话头带了回来。

    林振华道:“排长,你别急。明天你带我去你厂里看一看,我评估一下你们厂子的能力,然后看看给你们搞点什么产品。你们厂子不大,随便有个产品也够养活大家了。”

    岑右军大喜,端起酒杯说道:“太好了,小林,如果真能这样,那你可救了我们厂子二十多号工人了。来,咱们干一杯。”

    林振华端起酒杯,对着岑右军的父母以及岑右新说道:“来吧,大叔大婶,右新哥,咱们一起干一杯吧。”

    众人喝过酒,又扯了几句闲话,岑右新突然问道:“小林,你刚才说你们是给化肥厂做那个什么轴?”

    林振华不经意地答道:“没错,是江南省的第二化肥厂。”

    “那你跟他们的人认识不认识啊?”

    林振华一愣,反问道:“怎么,右新哥要买化肥吗?”

    127化肥问题

    127化肥问题

    听到林振华的疑问,岑右新回答道:“这还用说。过去说,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我家里需要化肥,我叔家也要化肥的。是吧,叔?”

    他的后一句是对岑右军的父亲说的,那是他的亲叔叔。

    岑右军的父亲连忙答道:“右新说得对,小林啊,你如果有办法能够帮忙买到点化肥,那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你们供销社不卖化肥吗?”林振华还是有点不明白。

    岑右新苦笑道:“小林真是城里人,不知道我们农村的事。我们供销社一年就能分到那么一点化肥,关系户要分走一半,剩下的就是分到各村,每家每户连一包化肥都分不到,根本就不够用。这年月,如果地里不洒一点化肥,这水稻就长不好,产量要低两成以上呢。”

    “是这样。”林振华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往下说。

    岑右军见林振华面带迟疑之色,连忙替他解围道:“右新哥,爸,你们也别为难小林了。他现在虽然当个干部,但也只是中层干部而已,出了厂子,说话就不算数的。买化肥这种事情,咱们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林振华连忙解释道:“排长,你误会了,我刚才不是觉得为难,而是在想通过谁来买化肥。我认识的几个人,都是江南省的,和咱们湘平省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联系。要不,咱们什么地方能够打长途电话的,我先打个电话联系一下吧。”

    岑右新说道:“小林如果想打长途电话的话,我知道公社就能打。公社书记的办公室里有一部电话是可以打长途的,我见有人去打过。”

    林振华道:“嗯,那好吧,等吃过饭,麻烦右新哥带我去一趟。我打几个电话问问情况,争取给排长和右新哥家里解决一些化肥问题吧。”

    化肥是一个大问题,林振华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他唯一打过照面的就是二化的厂长袁丰,也不知道人家是否还记得他。不过,事已至此,也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吃过这顿丰盛的中午饭,林振华在岑右新的陪同下,到公社去打长途电话。岑右新对林振华的现状非常有兴趣,一路上问长问短。

    岑右新今年只有30岁,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他的父母在他结婚之后没多久就先后去世了,现在他的家里就只有他、妻子和两个儿女。

    这两年,虽然上面的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但在基层农村,已经开始实行了以家庭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岑右新的妻子身体不太好,干不了太多的农活,所以地里的活只有岑右新一个人干,耕种那几亩责任田很有些艰难。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