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7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林经理还知道柔性制造呢?”胡妫喜形于色,“我在美国的时候,这个概念也是刚刚提出来。对了,Nazemetz最近有一篇文章,对柔性制造的发展……”

    “打住打住,老胡,咱们一会再谈这个吧。”项哲连忙把胡妫给按住了,再说下去就成了学术研讨会了。

    “哦,哦,对不起,对不起。”胡妫笑着向林振华摆摆手,“林经理,这个问题咱们以后找机会来谈。”

    林振华呵呵笑道:“有机会的。来,大家都坐下吧,要喝什么自己点,我请客。”

    众人纷纷坐下,服务员走过来向大家询问要什么饮料,结果除了项哲之外,其他人一个个都显出茫然的样子,最后还是项哲统一帮大家下了单。

    “听项哲说,各位都是海外留学归来的,怎么,在国外很少去咖啡厅吗?”林振华奇怪地问道。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其中一个人说道:“我们在外面留学,都是恨不得一个硬币掰成两半花的,哪去过咖啡馆啊。我们这几个人里面,也就是老项对咖啡馆比较熟悉,他当年在宾大的时候,每星期有三个晚上在咖啡馆度过的。”

    “许伟你把话说清楚好不好”项哲笑着斥道,“林经理可是我的老板,万一他觉得我是个纨绔子弟,我可就惨了。”

    林振华也凑趣地问道:“怎么,老项,许兄说的是真的?”

    “我那是在咖啡馆里端盘子打工。”项哲道,“老许当年是在中餐馆打工的,所以他不懂咖啡,只懂粤菜。”

    “呵呵,林经理,认识一下,我叫许伟,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毕业,学工业软件的。现在嘛,在电大当计算机老师,教BASIC语言。”许伟向林振华自我介绍道。

    看到许伟起了头,其余几位也纷纷开始自我介绍起来:

    “方延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化学工程专业。”

    “何飞,学Marketing,北卡的。”

    “……”

    一个个的学历报出来,都是掷地有声。在80年代初,能够被派出去留学的人,个顶个都是整个国家最拔尖的那批。含金量之高,即使是以林振华的眼光来看,也是不得不叹服的。

    但就是这样的一批人,却被闲置在各种各样的单位里,干着无聊的工作。学工业工程的胡妫,到了单位之后愣是没有一个领导知道他的专业是什么意思。他告诉领导说自己懂得运筹学,领导这才恍然大悟,直接把他分到了行政科,专门负责管理工厂的汽车队,据说是因为运输和运筹里都有一个运字。

    “怎么样,老胡,到我们那去吧。我们要在一年内完成40多套化肥设备的生产,涉及到20多个国家的工地,100多家协作企业,几十个工种,上千工人,这些资源如何调配,就全看你的运筹学了。”林振华拍着胡妫的肩膀说道。

    “我去了以后,真的让我做这项工作?”胡妫不放心地问道。

    “当然,在我们汉华重工,讲究的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林振华道,“我们这里不讲论资排辈,有能力就上,没能力就下。像你们各位这种优秀的人才,我们会给你们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给你们以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那就太好了,只要能够做我的本行,再苦再累也没问题。”胡妫高兴地说道。

    在胡妫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复之后,许伟凑上前问道:“林经理,请问你们需要软件工程师吗?”

    林振华道:“当然需要,我们马上就要搞数控机床了,到时候,就怕你编程编不过来呢。”

    方延武问道:“我是研究石油化工的,你们未来有这方面的考虑吗?”

    林振华答道:“我们的目标是,10年之间攻克80万吨乙烯装备国产化难题,你有兴趣参加吗?”

    “没问题,我在美国的时候参加过类似的项目。”方延武自信地答道。

    何飞道:“林经理对Marketing怎么看?”

    林振华答道:“营销是企业的命根子,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具有国际背景的营销专家了。”

    “能给我一个营销总监的位置吗?”何飞给林振华出着难题。

    林振华呵呵一笑:“这就看你能不能把自己推销给我们公司的董事会了。如果你连自己都卖不出去,我们怎么相信你能够把公司的产品卖出去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越说越是兴奋。这些人都是在单位上憋屈许久的,好不容易见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那早已沉睡的雄心都被激发起来了。

    项哲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就已经说过,汉华重工是一个非常有生气的企业,这让他们心里多少有了几分期待。现在他们亲眼见了汉华重工的这位年轻经理,一下子就被他的气质给吸引住了。见惯了国内企业领导那种老气横秋的嘴脸,林振华那开朗、阳光的性格,那对技术的领悟,以及对人才的尊重,都让海归们萌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各位,我们汉华重工非常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我代表公司,诚恳地欢迎大家到汉华重工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大家如果放心,尽可以辞掉现在的工作,到我们汉华重工去。如果还有一些疑惑,以停薪留职的方式,甚至是兼职的方式,我们都欢迎。我承诺,各位到我们公司之后,一切待遇从优,房子、票子、车子,都会让大家满意的。”林振华说道。

    “妻子呢?”方延武笑着问道。

    “没问题,我们可以安排家属。”林振华答道。

    胡妫哈哈笑了起来:“林经理,你误会了,小方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呢,他是问你能不能给他提供一个妻子。”

    林振华道:“这就更没问题了,我们那里漂亮姑娘随处可见,就怕你挑花了眼呢。”

    “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写辞职报告。”许伟说道。

    何飞从兜里掏出两张信纸,向众人炫耀道:“我昨天就已经写好了,谁需要的可以拿去参考一下。”

    267和平环境下的战略集结

    267和平环境下的战略集结

    “爹爹,咱们去哪呀?”

    “去江南浔阳”

    “去那干什么?”

    “挣钱”

    “那里有钱挣吗?”

    “有,有大把大把的钱”

    “那我们还回铜陵吗?”

    “回,等爹爹挣了大钱,咱们回铜陵去建新屋子。”

    在长江的一条机帆船上,载着冯茂乔一家老小,以及他的18个工人。在船舱里,是他视若珍宝的五台机床,还有几箱子工具、配件等物品。冯茂乔站在船头上,手里抱着五岁的小女儿,兴致勃勃地给她讲述着自己的发财梦想。

    在经过几轮谈判之后,冯茂乔与其他一些幸运者一样,被汉华重工正式接纳为自己的供应商。他接到的第一个订单就是500个圆柱齿轮的加工,每一个他可以挣到10块钱的加工费。这500个齿轮,能够给他带来5000元的产值,这是他那个小小的齿轮厂在过去一年中的总产值,而现在,这仅仅是汉华重工给他的一个月的业务而已。

    在汉华重工与冯茂乔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冯茂乔必须把他的生产车间迁到浔阳来。汉华重工为他提供了一个车间的一角,他可以免费使用这个场地一年时间。负责发包的生产经理彭少哲告诉冯茂乔,如果他们提供的产品质量合格,交货及时,那么这个合同结束之后,还会再给他另外500个齿轮的任务,再往后还有更多。

    冯茂乔丝毫也不怀疑汉华重工能够给他提供足够的业务,那位名叫项哲的总经理助理专门找他们这些入选的供应商开过一个会议,在会上向大家披露了汉华重工的业务形势。项哲告诉他们,未来两年内,汉华重工将生产100套以上的化肥设备,其中有不少于1000万元的配件和服务需要外包出去。此外,汉华家居公司的电风扇、洗衣机和自行车生产也将采用外包的方式,届时仅这一部分的外包业务量也不会少于1000万元。

    不少于2000万冯茂乔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他下意识地扭头看了看会场上的人头数,然后根据这个人头数计算着能够落到自己名下的业务额。他惊喜地发现,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一年挣到5万块钱也不是难事。

    开完供应商大会,冯茂乔搭上一条下水船,急匆匆地赶回了老家铜陵。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工厂和家的搬迁工作。他给18名工人许下了诺言:一年之内,让他们每个人都挣到500块钱这一个诺言让那18个从未离开过本乡本土的农民工毅然地收拾起行李,登上了前往浔阳的机帆船。

    “到了到了”工人何九章大声地喊了起来。

    “快看,浔阳人在欢迎我们呢”另一名叫作彭书荣的年轻工人兴高采烈地喊道。

    所有的人都挤到船边来看,只见在不远处的码头上,果真拉着一条大字横幅,上面写着“浔阳人民欢迎汉华供应商入驻经济技术开发区”。

    何九章抬杠道:“书荣,你说什么呢,人家又不是专门欢迎我们的。”

    彭书荣道:“怎么就不是欢迎我们了,冯厂长不是说了,我们就是供应商嘛。”

    “好了,都不要斗嘴了,准备上岸。”冯茂乔把女儿交到妻子的手上,激动地对众人下令道。

    机帆船靠上了码头,船老大跳上岸,系好了缆绳,然后把几块踏板架在船舷上。冯茂乔第一个踩着踏板来到了岸上,迎面正遇上前来接应他们的彭少哲和田效兰。

    “冯厂长,路上辛苦了。”田效兰笑着说道。

    冯茂乔忙不迭地向两个人打着招呼:“彭经理,田科长,你们好啊。”

    田效兰的职务是汉华机床公司的行政科长,冯茂乔听人喊过她一次田科长,便一直记在心上了。

    “怎么样,都来了?”田效兰问道。

    “都来了,18个工人,我的老婆孩子,还有我的设备。”冯茂乔豪迈地说道,这些都是他的财产,是他打天下的资本。

    田效兰迎着冯茂乔的妻子走过去,把她和孩子接到一旁,坐下休息。两个农村孩子看着码头上的一切,都觉得新鲜无比,既想跑过去看看、摸摸,又有几分胆怯,不敢离开自己的母亲。

    彭少哲走到冯茂乔身边,看了一眼船舱里的机床,发愁地说道:“冯厂长,这些机床可麻烦了。公司今天要往非洲发一批设备,吊车都在忙着呢,我们光带了卡车来,这些机床可怎么弄下船啊。”

    冯茂乔摆摆手道:“不怕,我们能装上船,就能卸下船。彭经理,你就等着吧。”

    冯茂乔这样说的时候,何九章和彭书荣等工人已经开始动手了。他们找出几根粗绳子,把机床兜底捆上,然后插上扁担,两个人一组,把扁担搭在了肩上。

    “一二,嘿”

    随着一声号子,18名工人一齐用力,2吨重的卧式机床颤颤巍巍地离开了船板,机帆船也跟着轻轻地晃动进来。

    “慢点走不要急,小心点”冯茂乔大声喊道。

    工人们迈着小步,扛着机床踩上了踏板,一步一步地向岸上挪动。冯茂乔紧张地跑前跑后看着,生怕哪个工人一失脚,那可就得连人带设备全摔个稀烂了。

    “好,到了放下,轻一点,慢一点……好”

    工人们把机床放下,收拾起绳子和扁担,又奔向船舱,去搬运下一台机床。

    “这样也行?”彭少哲赞叹道,“来,哪位师傅歇一歇,让我来替换他一下。”

    冯茂乔嘿嘿笑道:“彭经理,你可不行。你们都是城里人,没挑惯担子。我这些工人,在家里种地的时候也都是壮劳力,挑200斤的担子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200斤?”彭少哲摸摸脑袋,“呃,好像我还差点意思。这样吧,我还是去让司机把车开过来吧。”

    与冯茂乔一样,全国各地的供应商都在以各种交通方式向浔阳集结。有些是坐火车过来的,有些是包了卡车过来的。大家都怀着共同的想法,都想早一天到达,早一天开工,早一天圆自己的发财梦。

    在浔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马路边,林振华和项哲、胡妫二人正在视察供应商入驻的情况。看着一辆辆卡车从身边开过,听着卡车上的人们南腔北调的欢呼声,几个人都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简直就是一次和平条件下的战略集结啊。”项哲叹道,“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搬迁整整100家企业过来,真是大手笔啊。”

    林振华道:“这算什么,这100家企业,大部分都是微型企业,人不过20,设备只有几台,全部加起来也不到一个国营大厂的规模呢。”

    “可是这是100颗种子啊,十年后,焉知它们不会变成100家大型企业呢?”项哲想象道。

    “怎么,老项,你对这些人有信心?”林振华问道。

    “我和他们都谈过,他们全都具备成为一名企业家所必备的进取心。他们的厂子在此前没有成为大企业,完全是因为缺乏机会。现在我们把机会送到他们面前了,我相信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会抓住这个机会的。”项哲说道。

    林振华道:“那就好,未来我们汉华重工要想进军世界百强,可就指望这些同盟军了。”

    胡妫愁眉苦脸地说道:“你们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这么多厂子同时过来,如何组织他们生产,可是一件麻烦事呢。我估计,要完成全部磨合,起码也要3个月的时间。”

    林振华笑道:“这可不行,最多给你一个月时间,必须让这些企业开工,而且开始向咱们公司提供合格的产品。至于怎么做,我可就不管了,你不是学工业工程的吗?”

    胡妫道:“林经理,这可不光是工业工程的事情。你想想看,除了生产之外,他们还有一大堆麻烦事要处理,粮食和副食供应怎么办?生活垃圾和废水怎么处理?我刚刚看到他们车子上还有女人和孩子。这些孩子要上学,女人……也得想办法安置,不能光指望我一个人吧?”

    林振华道:“你这样一说,我倒想到了一点,你干脆连农业工程一块搞起来吧。粮食供应这方面,我让市里来解决。副食供应方面,咱们搞一个副食基地吧,组织那些没事干的家属去种菜、养猪,你看如何?”

    “嗯,这倒也是一个办法。”胡妫拿着笔在纸上记录着林振华的建议。林振华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才行,这方面,就是胡妫的专长了。胡妫虽然脸上总带着一些无奈的神色,但内心却是极其充实的。能够亲手规划一个正在崛起的工业基地,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啊。

    “老项,老胡,供应商入驻园区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两位负责了。生活方面的事情,邱经理会给你们提供配合。生产方面,你们多听听朱厂长和郎经理的意见。我得离开几天,去办另外一件大事了。”林振华这样对项哲和胡妫交代道。

    “怎么,去山里招工的事情,经委已经同意了?”项哲问道。他知道,林振华现在要离开,只可能是去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山区去招收农民工。

    林振华点点头道:“没错,咱们国家的第一批农民工,就要闪亮登场了。”

    268寒山乡

    268寒山乡

    “在我们这里招工?”

    满脸尽是皱纹的寒山乡党委书记兼乡长顾恩元用不敢相信的目光打亮着眼前的三位不速之客。这三个人中,两个年轻一点的,分别是林振华和孙晓东;年龄偏大一些的,是原汉华机械厂的副厂长蒋满庆,他现在的身份是汉华化工设备公司里管人事的副经理。

    “没错,我们就是来招工的。”林振华呵呵笑着对顾恩元说道,“怎么,县劳动局没有通知你们吗?”

    “没有,咳,我们乡里的电话线已经断了一个月了,县里的电话根本就打不进来。”顾恩元回答道,他偷眼看了看乡政府院子里停着的那辆北京吉普,心里对来人的身份又多相信了几分。

    “你们几位快请坐吧,我给你们倒水。”顾恩元拉过几张缺胳膊断腿的椅子,热情地招呼林振华一行坐下,然后又不知从哪摸出来几个外观惨不忍睹的搪瓷缸,给他们倒上了白开水。

    把这一切都忙活完之后,顾恩元才坐在办公室里最烂的一张椅子上,对林振华等人问道:“你们是什么单位的?这次,想在我们招多少人?”

    “我们是浔阳汉华重工公司的,我们打算在你们乡招20名农民工。”林振华回答道。

    尽管招募到了上百家小企业作为供应商,但汉华重工的用工荒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浔阳市劳动局给拨来了200名待业青年,经过筛选后,汉华重工留下了100多人,全都打发到车间学徒去了。民政局也送来了100名退伍军人,这些人可不存在什么筛选的问题,林振华全盘接收,然后也送到车间里去了。

    对于汉华重工的用工需求来说,浔阳市所提供的这些人,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于是,林振华向经委打了报告,要求打破传统的用工模式,转向农村招收一批农民工,以充实各个岗位。

    从农村招工,这已经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了。从6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孩子当工人的大门就已经关上,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而摆脱农民身份。乡镇企业的兴起,让一部分农民走进了工厂,但他们基本上都是离土不离乡,甚至于是车间和地头同时兼顾,算不上是真正的工人。

    但林振华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将会产生出越来越多的用工需求,届时,将会有两亿以上的农民离开土地,远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工业发达地带,汇集成一支庞大的农民工大军。

    林振华现在到农村招工,不过是先行一步而已。

    林振华的报告最终得到了省经委和劳动厅的批准,首批招收的名额是500人,根据就近原则,将在浔阳市下属的各县招收。浔阳市劳动局在征求林振华的意见时,林振华提出两点:第一,尽量选择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招工;第二,在每个乡镇招工的人数要有所限制,以免工厂里出现某一个地方农民工过于集中的情况。

    招工这件事,具体落实到了蒋满庆和孙晓东身上,林振华陪他们一起到寒山乡来,主要是想亲身体验一下农村的情况,以便对招工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顾恩元拿着孙晓东递给他的红头文件,看了好几遍,脸上现出了兴奋的神色:“太好了,太好了,几位领导,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寒山乡,实在是太穷了。如果能够有几个孩子出到大城市去当工人,他们也算是跳出龙门了。对了,我能不能问一下,你们招收工人,工资标准是怎么算的?”

    对于寒山乡的贫困,林振华一行在来的路上已经有所感受了。这个乡地处江南省西北部的大山里,只有一条破烂的土路通向外界。吉普车开进寒山乡时,林振华等人看到路两边的民居都十分简陋,与平原地区的农村那处处可见的新瓦房形成鲜明的对照。时值寒冬,路上少有行人,满眼是一片萧瑟的景象。

    到了乡里,这种寒酸的感觉就更明显了。乡政府所在的镇子上,不知哪个年代修的水泥路已经完全不成样子了,前些天一场冬雨留下的水洼处处可见。乡政府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院子,但院墙已经有好几处破损,房子看起来也是年久失修,窗户上的玻璃都已经残缺不全了。

    在一路上,孙晓东不断地问林振华:“林经理,咱们非要跑到这么穷的一个地方来招工吗?平原地区不也有农民吗?”

    对此,林振华的答复是:“越是穷的地方,大家越会珍惜你给的机会。更何况,正因为他们穷,咱们才要更多地扶持他们才是。”

    有了林振华的这个答复,孙晓东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这次招工,主角实际上是他,蒋满庆属于给他把关的。孙晓东现在的职务是汉华技校的学生科长,按照林振华的布置,这次招收来的农民工,身份会先挂在技校下面,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完成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

    听到顾恩元的问话,孙晓东回答道:“顾书记,我们这次招工,是经过省经委和省劳动厅批准的,又在浔阳市劳动局做过备案。所有我们招收的工人,一律享受合同工待遇,试用期每月工资30元,一年后如果考核合格,可以转正,届时根据各人技术水平定工资级别,保底是50元左右。”

    “有这么高的工资?”顾恩元的眼睛瞪得滚圆,“几位领导,你们不会是开玩笑吧?”

    对于顾恩元的反应,林振华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他在此前曾经了解过,知道寒山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农民辛苦一年,地里的收获仅够糊口,一个家庭的现金收入超不过100块钱。30或者50元的月薪,在当地人眼里那就是难以想象的高薪了。

    林振华嘿嘿笑道:“顾乡长,你觉得我们几个人跑一百多公里从浔阳过来,就是找你开玩笑的?”

    “那不可能,那不可能。”顾恩元连声说道,“你们说吧,你们想招什么样的工人?我们这里的年轻人都能吃苦,多累的工作都愿意做,保证让你们满意的。”

    孙晓东道:“我们招工,吃苦是一个条件,不过不光是能吃苦就行了。我们招收的工人,未来是要培养成技术工种的,所以,对文化程度方面,也有一些要求。”

    顾恩元道:“这也没问题,我们这里的年轻人,最起码都是高小毕业,初中毕业的也有。唉,这两年分了田,有些农民鼠目寸光,让小孩读完高小就不让他们再读了,叫他们回家做田。我们乡政府拼命做工作,这才有差不多50的小孩上了初中。你们招工如果要看文凭,我看那些鼠目寸光的农民肯定都会后悔得跳脚的。”

    林振华点点头道:“嗯,那好吧,那就麻烦顾书记帮我们发个通知,让有意应聘的年轻人,明天到乡政府来。我们从早上八点开始,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你看如何?”

    “没问题,我马上派人去通知。”顾恩元满心欢喜,连忙喊来一名工作人员,吩咐他马上到各村去发通知,按汉华重工的要求,让年龄在18至20岁之间,起码达到高小学历的年轻人第二天都到乡政府来参加招工考试。

    安顿完这些,顾恩元对林振华等人说道:“各位领导,远来辛苦了。要不,我让人安排一下,我们就在镇子上的小饭馆吃顿便饭吧。”

    “不用了吧,我们还要赶到下一个乡去,就不在这里耽搁了。”孙晓东答道。他的肚子倒是的确饿了,可是看着这个乡如此寒酸的样子,他实在不好意思在这里蹭饭。实在不行,等离开这里之后,在路边随便找个小馆子对付一顿也就罢了。

    顾恩元伸出手做出阻拦的样子,用貌以诚恳的语气说道:“这怎么行呢,你们大老远来,哪能不吃饭啊。我们这里条件简单,想好好招待你们也做不到。不过,我们这里产的水酒是蛮不错的,大家一起去喝几碗,暖暖身子,如何?

    林振华道:“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再说吧。顾书记,我们这次招工,只有一点要求,就是不希望存在徇私的行为。如果明天我们发现来应聘的都是乡村两级干部家里的子弟,那我们就只能取消在寒山乡的招聘,把名额挪到其他乡去了。我这样说,你明白这个意思吗?”

    顾恩元一愕,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随即悻悻地笑道:“看领导这话说的,我们怎么可能徇私呢。你们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个消息传达到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年轻人那里去,怎么选,就由你们领导决定好了。”

    “那就拜托了。”林振华向顾恩元拱了拱手,带着孙晓东和蒋满庆坐上吉普车,扬长而去。

    待到车子开出乡政府的大门,蒋满庆对林振华说道:“小林,你刚才那几句话,说得很重啊,我看顾书记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林振华道:“我也是突然想到了这件事情。这个乡穷成这个样子,咱们这次招工可是一个香饽饽,如果最终招来的都是一些官二代,我可不甘心。”

    蒋满庆道:“这种事情,在哪都是难免的。你虽然这样说了,可是难保明天来应聘的,还是干部子弟居多啊。”

    林振华道:“我们也是尽力而为吧,我这样威胁了姓顾的一次,估计他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了,好歹能够给农民家的孩子留一些机会吧。”

    孙晓东点着头说道:“林经理,我记住了,以后到其他乡去,我也同样处理就是了。”

    269管理费

    269管理费

    第二天一早,林振华等人坐着吉普车回到了寒山乡。车一进镇口,就见到街上到处都是年轻人,他们三三两两地凑在一处,一边激动地说着什么,一边焦急地望着公路的方向。看到林振华等人的吉普车,年轻人们顿时欢腾起来,一齐向着乡政府奔去。

    “来的人可真不少。”孙晓东在车上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大略地目测了一下,说道:“差不多有200人了,看来这个顾恩元还挺不错的,应当是把通知发到了所有人手里了。”

    孙晓东道:“我也觉得这个顾书记还是不错的,林经理,你这回看人有些看走眼了吧?”

    林振华道:“我倒希望是我看走眼了。昨天他说请我们喝酒的时候,我就觉得心里老大不痛快。这个乡都穷成这样了,他一个当书记的,还在说什么乡里的米酒出名,我真看不惯。”

    蒋满庆道:“小林,这就是你没经验了。农村里就是这样,不管多穷,上面来了领导,饭都是要吃的。咱们是来给他们送福利的,他们想着请我们吃一顿饭,也是人之常情嘛。”

    林振华叹道:“唉,咱们这个酒桌文化,实在是太可怕了。”

    几个人一路聊着,司机王擒虎已经把车开进了乡政府大院。那些前来应聘的年轻人们都站得远远的,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林振华等人以及他们的吉普车,看起来,他们似乎对吉普车的兴趣还要超过了对林振华等人的兴趣。

    顾恩元早就已经在等待着他们了,见他们到来,连忙把他们引进了乡政府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很明显是刻意地安排了一番。最前面摆了两张课桌,上面蒙了一块破破烂烂但显得很干净的红绒布,桌上放着的搪瓷缸子不知道是从哪搜罗来的,显得比头一天顾恩元接待林振华一行用的茶缸完好得多……每个茶缸上面也就是六七处磕痕吧。

    最能显示出主人热情的,莫过于桌上摆放着的吃食。几个大盘子里,分别放着洗净的荸荠、削成一段一段的甘蔗,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萎靡不振的苹果。江南省本地不产苹果,即使是在浔阳,苹果也是属于比较高档的水果了,也不知道顾恩元在这短短的半天时间里,是如何淘到这几个苹果的。

    “顾书记,你们安排得可真周到啊。”林振华指着那几盘水果,笑着说道。

    顾恩元满面都是谦恭之色:“哪里哪里,这是应该的嘛。各位领导来了,昨天连一顿饭都没有吃,我们实在过意不去。今天你们要考试,也是蛮辛苦的,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可以润润嗓子嘛。照着领导的要求,我们已经把全乡的年轻人都叫来了。对了,有少数年轻人刚结婚,尤其是有十几个女娃子正在怀孕,她们就没有来,你看不要紧吧?”

    “嗯,以后还有机会吧。”林振华答道。对于顾恩元表现出来的这个态度,林振华觉得有几分满意了。他原本以为,顾恩元即使不是封锁消息,把普通农家子弟排除在外,至少也会给他们塞个小纸条,上面写几个需要照顾的名字之类。但现在看起来,顾恩元并没有这样做,这可真是难得的事情。

    “那么,各位领导,咱们要不要先休息一下?”顾恩元又问道。

    “不用了,我们马上开始吧。”孙晓东说道,“请顾书记安排人组织一下,让应聘者先填表,然后一个一个地进来,我们要问一些问题。最后再统一打分,决定聘用哪些人。”

    “好的,好的,我们乡政府今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归你们调配,你们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顾恩元表态道。

    面试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不过孙晓东做这项工作已是轻车熟路,也不觉得繁琐。林振华和蒋满庆坐在他身边,默不作声地观察着一个个应聘人员,在自己面前的评分表上打着印象分。

    “姓名?”

    “严仁军。”

    “出生年月。”

    “1977年8月。”

    “读过几年书?”

    “高小毕业了。”

    “读一下这段文章。”孙晓东塞过去一张纸,说道。

    严仁军接过文章,磕磕巴巴地念了起来:“爱克斯6132卧式万能升降台先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沟槽和成形面等,常用于单件及成批生产中……”

    “嗯,就念到这吧。”孙晓东道,“里面有个字念错了,是铣,不是先。”

    “我没学过这个字。”严仁军讷讷地说道。

    “学过分数吗?”

    “学过。”

    “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多少?”

    “五分之一。”

    “嗯……”孙晓东轻轻地叹着气,在面前的应聘表上写了一个3分。整个寒山乡的教育水平实在是够呛,这些年轻人的语文勉强还过得去,但到数学方面就基本上是空白了。像这样的工人招进厂里,只能做普工,要培养成技工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面试整整做了一天时间。中午时分,顾恩元又苦哈哈地跑来要请大家去饭馆吃饭,被林振华拒绝了。最终顾恩元拧不过,只好让饭馆把饭菜做好了,送到了乡政府的会议室里。真让蒋满庆说中了,即使林振华再三要求饭菜简单一些,顾恩元还是让人弄了一条几斤重的大草鱼,蒸了一整只的板鸭,米饭更是夸张,整整抬来了一脸盆,足够林振华一行吃上一个星期了。

    “各位领导,饭菜的口味还习惯吧?”顾恩元站在一旁,看着林振华等人吃饭,嘴里不停地问候道。

    林振华道:“顾书记,其实不用弄得这么丰盛,简单一些就好。”

    “不丰盛的,不丰盛的。”顾恩元道,“本来说请你们到饭馆去吃点便饭,可是各位领导坚决不同意。你们这种工作作风,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吧,等到晚上,咱们把工作做完了,我一定要好好招待你们一番。”

    吃过午饭,面试继续开始。所有来应聘的年轻人们,无论是否已经完成了面试,都呆在乡政府的院子里,等待着最终的结果。尽管寒风凛冽,也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开。

    “各位注意了,现在我宣布面试结果”终于,孙晓东拿着一张纸出现了。一名乡政府的工作人员给他搬来一张桌子,孙晓东跳上桌子,居高临下地念着录用名单:

    “张建修,王路华,陈丽英……”

    被念到名字的年轻人一个个欢呼雀跃起来,接着就被工作人员带进会议室,去与蒋满庆签订聘用合同。当然,他们最终还需要经过一个体检的环节,如果查出有什么疾病,这个合同就无效了。

    “一共20人,名单宣布完了。”

    孙晓东念完最后一个名字的时候,留在院子里的人们齐声地哀叹起来,有些人更是急切涌上前去,对着孙晓东和站在一旁的林振华央求起来:

    “领导,你们再增加几个名额吧?”

    “我家生活特别困难,领导,能不能高高手,把我招去吧?”

    “领导,我家里是祖传的铁匠,你们把我招去,我很能干活的。”

    “……”

    被淘汰掉的严仁军满头大汗地挤到林振华身边,对林振华说道:“领导,我刚刚去找我的小学老师问过了,他说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六分之五,你看对不对啊?”

    林振华向他无奈地笑了一下,说道:“这个答案倒是对的,可惜你回答得太晚了。”

    “领导,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我家里奶奶身体不好,我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我真的很困难。”严仁军执拗地说道。

    林振华摇摇头:“我实在是爱莫能助,大家都很困难,我们还是要讲究一个公平,是不是?”

    严仁军失望地说道:“唉,都怪我,早点看看书就好了。领导,你还是把我带走吧,我不要25块钱的工资,你们给我20块就可以,15块都行。”

    “这个不太可能。”林振华答道,他正欲转身返回会议室,突然脑子里觉得一激灵,他一把拉住严仁军的手,问道:“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叫25块钱的工资?”

    严仁军懵懂地答道:“这不是你们招工的标准吗?昨天,顾书记找了我们开会,说有浔阳的大厂子来招工,每个人学徒期的时候,厂子里给发30块钱,其中25块钱是我们的工资,5块钱是交给乡里的管理费。”

    “他真是这样说的?”林振华目瞪口呆,他想不到顾恩元居然还有这样一手。

    严仁军道:“是这样说的啊,你不信,问问其他人看。”

    林振华道:“可是,他有没有说,交给乡里的5块钱怎么交啊?厂里的工资发到你们手上,难道你们还会上交吗?”

    严仁军道:“我们都和乡里签了合同的,只要被聘上了,就每个月给乡里交5块钱,连续交一年时间。如果不交,乡里就要收我们家的责任田。”

    真TMD没有王法了林振华只觉得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头冒起。他从前也曾听说过农村干部习惯于向农民摊派各种费用,却没想到寒山乡敢做得如此肆无忌惮。他发给这些可怜的农民工区区30元钱,乡里居然能够以责任田为要挟,生生拿走5块,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劫了。

    难怪顾恩元能够拿出钱来请自己喝酒呢

    林振华刚想到此,就看见顾恩元拉着蒋满庆的手走过来了,他对着林振华热情地招呼道:“林经理,走吧,咱们说好了的,工作做完了,一定要去喝几碗酒的。”

    “小林,你看,我跟顾书记说了,不麻烦他们,他非要坚持不可。”蒋满庆走上前,对林振华抱歉地说道。说完这个,他压低声音道:“小林,要不咱们就和他去吃一顿饭吧,临了让晓东把饭费结了,省得让他们出钱了。”

    “不,我还吃定他们了。”林振华答道,他扬起脸,对着顾恩元说道:“顾书记,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就叨扰你一顿了。不过,我可说清楚,鸡鸭鱼肉这四大件,咱们少一样也不行。”

    “没问题,保证让各位领导吃得满意”顾恩元没有听出林振华话里的敌意,只顾豪爽地许下诺言。

    270豪饮

    270豪饮

    顾恩元带着林振华一行来到街上的一家小饭馆里,分宾主坐下。饭馆老板应当是已经做过无数次这种接待了,过来与顾恩元咬了几下耳朵之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蒋满庆和孙晓东都是带着一些不好意思的心理来的,一坐下就连声说道:“顾书记,咱们随便吃顿便饭就可以了,不用太麻烦。”

    林振华却大大剌剌地说道:“蒋经理,晓东,你们这就不对了,顾书记说了要招待我们,咱们就应当客随主便嘛。我看咱们寒山乡虽然经济不发达,但领导的热情还是一点也不逊色的。”

    顾恩元这才开始感觉到林振华话中有话,他也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于是只能陪着笑脸,说着些闲话。

    乡干部在乡里基本上可以算是土霸王,尤其是像顾恩元这种书记、乡长一肩挑的干部,那更是可以用土皇上来形容的。但这个土皇上的权势是仅限于乡里的,在上面来的干部面前,他仅仅是一个小芝麻官而已。

    汉华重工虽然是企业,但对应着的行政级别也有副厅级了。林振华作为常委副总,级别相当于正处,远远压过了顾恩元一头,所以他在顾恩元面前摆摆谱,耍耍横,顾恩元也只能是唯唯诺诺地听着。

    林振华当然不是一个会摆谱耍横的人,事实上,他从来都不会摆什么架子,更不用说是在顾恩元这种五十来岁的老干部面前。但这一回,他实在是有些恼火了,严仁军向他说起的事情,让他对顾恩元的看法恶劣到了极致。

    “对了,顾书记,其他的几位乡里领导,怎么不一起来坐坐?”蒋满庆对顾恩元问道。

    顾恩元叹道:“唉,这是我们乡的规矩,招待上面来的领导,只能有一个乡干部作陪。”

    “这是为什么呢?”孙晓东好奇地问道。

    顾恩元苦笑一声,没有解释,只是拿起饭馆老板刚刚送来的一个小铝壶,帮各人面前的碗里倒着酒,一边倒一边热情地说道:“各位领导辛苦了,来,尝尝我们这里的水酒。”

    老板开始往桌上端菜了,菜一上桌,林振华等人就开始理解顾恩元说的规矩了。菜是按照林振华的要求上的,有一碗红烧鸡,一碗扣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