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8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现代企业管理,依靠的是规章制度,而不是个人的威权。要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需要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去抓,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林振华开始一点一点地向冯茂乔讲起了企业管理的原理,这些原理,是他从项哲、胡妫这些管理专业人才那里学来的,也是目前汉华重工正在一点一点推行的。

    “林经理,我服了。”冯茂乔脸上露出一缕笑意。有道是闻道则喜,林振华跟他说的这些东西,他过去也曾经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但从来没有这样系统地听人说起过,也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思考过。现在听林振华这样一说,他的眼前豁然一片开朗,他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

    “老冯,外包协议的事情,我会重新向公司办公会议提出来,力争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这段时间里,你们要以这件事为契机,推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要想建成一家百年企业,就要把根基打扎实。”林振华说道。

    “多谢林经理。”冯茂乔由衷地说道,“林经理,我现在明白了,汉华公司这次要解除跟我们的合同,不单是因为我们出了一个次品,最关键的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合格的质量保证。过去我们没出次品,全都是侥幸,这次出了次品,倒反而是必然的。

    关于外包协议的事情,请林经理多费心。不过,我现在也想通了,即使汉华这次取消了和我们的协议,我也不会倒下的,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争取早日重新回到汉华的供应商队伍里来。”

    “好,老冯,有你这番话,我相信你们公司一定能够重新站起来的。”林振华说道。

    “林经理,我有一个请求,你能不能把我们出的那个次品齿轮,还给我们?”冯茂乔说道。

    “你要它干什么?”林振华奇怪地问道。

    冯茂乔道:“我想好了,我要把这个齿轮焊到铁架子上,立在我们茂乔公司的大门口。我准备把它叫做我们茂乔公司的耻辱柱,不管将来我们发展到多大,都要永远记住我们今天的耻辱。”

    几天之后,在开发区茂乔齿轮公司的门口,果然立起了一根不锈钢的柱子,柱子顶上焊着一个断了一个齿的齿轮。在柱子下面,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

    “耻辱柱:1987年1月,茂乔齿轮公司违反工艺规程,生产出一个次品齿轮,造成客户重大经济损失。现将该齿轮立于门前,我公司职工应永远铭记这次耻辱,牢记质量至上,永绝次品。”

    十几年后,茂乔齿轮公司果真发展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特大型齿轮生产企业,以缺少一个齿的齿轮作为徽标的茂乔品牌,在齿轮行业中成为质量的象征,其名气与某个缺了一角的苹果不相上下。身家过亿的冯茂乔在每次接待记者采访时,都会把他们带到那根耻辱柱前,给他们讲起当年这段故事。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在与冯茂乔谈过之后,林振华先后找到项哲、胡妫等人,重新讨论与茂乔齿轮公司的合作问题。林振华提出,诸如茂乔齿轮公司这样的小型企业,成立时间短,管理人才缺乏,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基于中国当前的工业发展现状,要求所有的企业马上达到科学管理的水平,是不现实的。汉华重工作为一家处于领先位置的企业,有义务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发展,而不是将它们一脚踢出门外。

    项哲等人也并非书斋里的呆子,林振华说的这些,让他们也开始思考起来。在林振华的建议下,项哲等人随着彭少哲走访了茂乔齿轮公司以及其他一些外包协作企业,与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他们在访谈中深深感受到了工人们身上蕴藏着的创业冲动,观点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经过公司办公会议的再次讨论,汉华重工决定恢复与茂乔齿轮公司的合作,同时完善了双方之间的质量控制体系,尤其是加强了汉华重工这方面的入库检验要求,杜绝了出现类似事故的可能。

    以这件事为契机,林振华提出了向协作企业输出管理经验的设想。胡妫等人在汉华技校开设了一个管理人员培训班,专门向协作企业的老板和中层管理人员传授现代管理知识。这个培训班后来一直延续下去,名称也变成了“汉华总裁班”,授课者则从汉华重工自己的管理人员,逐渐扩大到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学权威。日后发迹的冯茂乔等人在各种场合,都自称自己是汉华总裁班的“黄埔一期”。

    除了讲课之外,汉华重工还帮助各家协作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管理体系,尤其是质量控制体系。这套体系的建立,对于这些协作企业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汉华重工本身,则由于拥有了一批得力的协作企业,如虎添翼,竞争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302人情世故

    302人情世故

    在这起次品齿轮造成的事故中,还有一个当事人,那就是仓库经理郑明霞。

    按照项哲等人的意见,郑明霞的性质属于收受客户礼品,放松质量要求,往重里说应当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往轻里说至少也得予以开除。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陈伟国、朱铁军等一些老人可没有松口,他们坚持说郑明霞收受客户礼品与放松质量要求是两件不相关的事情,前者属于对自身要求不严,后者属于工作疏忽,两件事都到不了开除的程度。

    为了这个问题,两代管理者也很是争执了一番。林振华作为汉华厂的子弟,与郑明霞之间也有一些私人感情,因此站在了老同志的一边。最终,项哲等少壮派也只好屈服,同意对郑明霞不作开除处理,但需要撤销仓库经理的职务、下调一级工资、扣发全年奖金,同时将其错误通报全公司。

    “这是最起码的处分了”项哲说道,“企业管理不能掺杂太多的私人感情,这样会影响到管理的公正性的。”

    林振华只好解释道:“老项,这个不仅是私人感情的问题,还有一个大家对郑明霞为人的认识问题。你和胡妫都是新来的,对于原来厂里的事情不了解,所以,在认识上也有所不同。”

    项哲摇摇头道:“振华,你不用解释,既然经过集体表决,多数领导认为不应当开除郑明霞,那我也只能服从。但是,我还是要对大家说一句,这不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现代企业管理是不能掺杂这么多人情世故的。”

    “小项,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谢春艳平静地说道,“我们这些老同志,迟早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未来的企业肯定要交到你们手上。但是,请你们记住一点:不管什么时候,我们的企业都是要有人情的。”

    她这句话,说得非常简单,但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项哲一时间被她话里的威严给镇住了,错愕了一会,才讷讷地说道:“谢厅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朱铁军道:“小项,我不知道你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是什么样子,不过,我赞成老谢的意见。在我们的工厂里,工人不是机器,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不懂得关心、体贴工人的领导,是管不好企业的。”

    “呃……我慢慢体会吧。”项哲低着头说道。

    郑明霞在得知对自己的处理意见之后,没有去找任何领导说情,而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一连几天都不出门。据她的丈夫曹浩偷偷告诉别人,她每天以泪洗面,什么话也不肯说。

    这天,晚饭过后,郑明霞如往常一样,愣愣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木然地看着电视,一声不吭。曹浩坐在她的身边,轻声地劝解着:“明霞,想开一点吧,出了这样的事情,厂里这样处理,已经算是很轻了。”

    郑明霞没有作声。曹浩叹了口气,又说道:“事情已经出了,要说起来,你也真是的,咱们家又不缺那点东西,人家送的礼,你就不该收的。”

    郑明霞依然不作声,谁也不知道她正在想什么。

    正在此时,门被敲响了。郑明霞扭头看了一眼丈夫,眼睛里有些惊异的神色,她不知道,这个时候会有什么人到家里来。

    曹浩站起来,走到门边,打开了门,一时间愣住了:“小……林经理,杨欣,你们怎么来了?”

    林振华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兜水果和点心,旁边是新婚妻子杨欣。他对曹浩点了点头,问道:“曹师傅,郑师傅在家吗?”

    “在,在。”曹浩连忙说道,他一边往屋里让林振华和杨欣,一边对郑明霞喊到:“明霞,林经理和杨欣来看你了。”

    “林……”郑明霞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看着林振华和杨欣,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

    林振华走进屋来,把手里提着的礼品放在桌子上,然后对郑明霞说道:“郑师傅,我和小欣来看看你。”

    “林经理,你坐吧。”郑明霞讷讷地说道,“老曹,给林经理和杨欣倒点水。”

    曹浩飞快地给林振华和杨欣倒上了水,又拿出瓜子花生等待客的小食品,摆在他们面前。然后,他便坐到郑明霞的身边,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唉,你看这事,还麻烦你亲自到家里来。”

    林振华道:“曹师傅,郑师傅,今天我和小欣上门来,不是以经理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汉华厂的晚辈的身份。过去,郑师傅对我们兄妹,还有小欣,都很照顾。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我理当来看望一下的。”

    “郑师傅,其实小华前两天就说要来看你了,不过公司里的事情忙,今天才腾出空来。”杨欣走到郑明霞的身边坐下,拉起她的一只手,乖巧地说道。

    郑明霞拍拍杨欣的手,面有惭愧之色地说道:“小欣,还有林经理,谢谢你们。你们能来看我这个犯了错误的人,我真的很感动。林经理,我这次的错误实在是太丢人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去见人啦。”

    林振华道:“郑师傅,这一次公司对你的处理比较重,请你理解。公司也有公司的纪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郑明霞摇摇头道:“林经理,你不用说了,我知道这已经算是很轻的处理了。只是,我在这个厂里工作了快30年,从来都没有犯过错误,这一次这个事情,真是太丢脸了。其实,撤我的职务,扣我的奖金,还有下调一级工资,我都能接受,这是我自己犯的错,我就该承担的。就是全公司通报批评这件事,我真的……”

    曹浩小心翼翼地问道:“林经理,你看,这个通报批评,能不能给免了?我们在厂里有这么多老同事,这一通报,实在是没脸见人了。我和明霞都是快50岁的人了,我们都是要面子的人。”

    “这个恐怕不行。”林振华道,“曹师傅,郑师傅,这一次的事故,影响很大,大家都知道了。如果我们对当事人不进行严肃处理,以后就很难服众。从我个人来说,当然不希望处理得这样严格,但是,咱们公司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了,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没法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了。这一点,你们能理解吗?”

    郑明霞点点头道:“我知道,我也是老职工了,纪律还是懂的。只是,我不知道等到通报批评出来的时候,我怎么出门去。”

    林振华道:“郑师傅,这件事情,现在已经是不可能改变了。通报批评肯定是要给的,原因我前面也已经说过了。不过,今天小欣跟我也说起你的情况,她也替你向我求情。我倒想了一个办法,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林经理,你说吧。”郑明霞说道。

    林振华道:“我知道,通报批评这件事,对于像你这样一贯表现非常好的老职工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我想,你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先回避一下。现在我们在泰国有三个工地,工地上也需要有仓库管理员,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可以先到那边去工作一段时间。这样眼不见为净,也就无所谓面子的问题了。等过上一段时间,大家把这事也就淡忘了,你们再回来,大家就当成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你们看行不行?”

    “这样?”郑明霞扭头看了看丈夫。曹浩向她点了点头,然后回头对林振华说道:“林经理,你想得太周到了。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林振华道:“如果你们同意,明天就写个申请交到公司,我让冯经理尽快给你们安排。通报批评的事情,我会让办公室拖后几天,等你们离开之后,再发出来。对不起,我能够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这已经很好了。”郑明霞说道,“唉,小华……啊,不,林经理……”

    林振华微笑道:“郑师傅,如果你不见外的话,尽可叫我小华的。不管我当不当经理,我都是咱们汉华厂的子弟,曹师傅和你都是我和小欣的叔叔阿姨的。”

    一声“叔叔阿姨”,让郑明霞感动得几乎要落泪了,这一刹那间,她感觉到了林振华的真诚,这种真诚化开了她心中的郁结。她用唠唠叨叨的口吻说道:“哎,你看看,小华还是小华,真的一点都没变。你爸妈如果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真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说罢,她又拉着杨欣的手,说道:“小欣,你真是好福气,嫁给小华这样又能干又会体贴人的人。对了,你们结婚,我和老曹都没送礼呢,唉,都怪我,我一直觉得小华当了经理,我们普通工人高攀不上了。我们现在补一份礼,你们可千万别嫌弃啊。”

    杨欣连忙推托:“郑师傅,使不得的。我和小华结婚,一份礼都没收的,我们也没请酒,就是两家的亲戚吃了顿饭而已。小华说,他现在是个公司领导,大操大办,影响不好。”

    “这……”郑明霞有些为难了。倒是曹浩脑子灵光,哈哈一笑道:“既然小华这样说了,我们也就不破坏你们的规矩了。不过,等到你们的孩子办满月的时候,一定要请我们这些当爷爷奶奶的喝满月酒,到那个时候,我们再送礼,你们可就不能推辞了。”

    “对啊。”化开了心结的郑明霞又恢复了原来那种乍乍乎乎的禀性,她把嘴凑到杨欣的耳朵边上,小声地问道:“怎么样,小欣,快了吧……”

    303借钱

    303借钱

    1987年的春节,在纷纷扰扰中渡过。

    汉华重工的干部职工过的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大年。随着国家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在发放工资、奖金方面的自由度大幅度提高。根据林振华的提议,春节前全公司的年终奖金达到了平均每人600元的水平,一时间轰动了整个浔阳市和江南省的轻化工业系统。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整个1986年,江南省国有单位职工的人均年工资仅为1215元,而汉华重工光是年终奖一个人就发了600元,这是何等夸张的一个数字啊。财务科的会计、出纳们通宵达旦地数钱,一直每人的手都抽筋了。

    轻化厅和省经委都是汉华重工的上级部门,机关里的干部到年终只拿到了不到100元的奖金和实物,看着汉华重工大张旗鼓地发钱,大家心里难免有些泛着酸味。

    对于这个问题,分管后勤的史达伦是非常明白的,在向林振华请示之后,他一口气弄了十几卡车的年货,分别送到省里和浔阳市、丰华县的各家“婆婆”单位那里去,按官职大小分配,做到人人有份。于是众人对于汉华重工的腹诽也就烟消云散了,纷纷议论说有一个这样有钱的下属单位还是非常不错的,又说明年还是要想办法继续关照关照这个单位。

    下级单位往上级单位送礼,这是大家都明白的潜规则了。谢春艳、朱铁军等人虽然有些嫉恶如仇的品格,但也都不是一根筋的人,知道在这种事情上不能太清高,否则吃亏的就是企业。项哲等海归对此事虽然心里老大不痛快,但也同样没提出反对意见,这些人也都是高智商的人,知道凭着一个企业的力量要去改变社会风气,是万万做不到的。

    在国有企业里,像汉华重工这样日子过得很逍遥的,还真不算多。城市改革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大多数的国企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经营困境。几乎是一刀切的承包制让一部分能人走上了国企的领导岗位,但与之配套的监管手段却严重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国企的兴衰几乎全依赖于承包者的个人能力与品德,而品德这种东西,往往都是最不可靠的。

    在许多年以后,学者们才以事后诸葛亮的后知后觉指出:权力一旦失去控制,将会带来灾难。但在当时,主流的声音只有一个:放权

    林振华偶尔也会和朱铁军、郎冬、项哲等人聊一聊国家经济形势之类的话题,除了林振华之外,大家都是一种忧心忡忡的心态。老人们的观点,是认为改革改得太乱了,政策应当稍微收一收才好。项哲这些人的意见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是改革改得不够,如果一口气放开,像苏联的戈氏那样搞点新思维,中国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在那时候,苏联的戈氏绝对是改革中的一盏明灯,用他那明亮的脑袋指引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方向。不过,林振华是对未来洞若观火的人,面对项哲等人在谈到苏联时的激情,他总是微微一笑,说道:“不急,看看再说,五年之内,自见分晓。”

    不管国际国内的形势如何,汉华重工毕竟还是一片歌舞升平,所以大家也只是当当口头政治家,随便聊几句而已。北方省的40万吨大化肥项目已经得到批准,非洲锡雅部落那边的炼油厂项目也将启动,大家还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心国家大事了。

    关于锡雅炼油厂的项目,汉华重工专门派出了十几名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兰武峰的武装力量保护下专程到南部苏丹去考察了一遍。工程师们考察的内容,主要是油田的产量、原油的馏分组成等技术问题。原来,炼油的工艺并不是通用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原油,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每套炼油设备都是需要根据原油类型单独设计的。这些东西对于林振华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但有韦东齐、贺诚山等人在这里,也就用不着林振华操心了。

    管理人员去考察的,主要是当地的建设条件、安全条件,包括未来设备的运输路径、工人的生活保障等等。由于苏丹北部控制在政府军的手里,南部苏丹有点地方军阀的性质,汉华重工提供的这套设备,不太可能从红海通过苏丹北部运入,而只能考虑从埃塞俄比亚或者肯尼亚过境。关于这个问题,陈天给了林振华一个保证,说这两个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都还不错,如果给当地的部落一些过路费,设备的通过应当是不成问题的。

    大化肥和炼油厂,都是挺大的项目,加上褚红阳带领的海外销售团队还在不断地拉回各种订单,汉华重工的人手又显得不足了。谢春艳曾经无奈地对林振华说:“你这是典型的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刚刚给你配够了人手,你又开始折腾出大项目,然后人手又不够了,这样下去,你是不是想把整个江南省都划到汉华重工的名下去了?”

    “有大项目还不好吗?”林振华笑道,“谢厅长,现在大家都发愁找不到业务,我们公司的业务做不完,这不是好事吗?”

    “可是,你现在上哪弄这么多工人去啊?”谢春艳道,“炼油厂这个东西,我可是知道的,你们老汉华厂没干过这个啊。如果石化机……”

    说到这,谢春艳打住了话头,转为长叹一声。石化机已经是一个历史概念了,现在这个厂子的名字叫作江实电,是一家做冰箱的企业了。

    “对了,谢厅长,现在江实电的效益怎么样?”林振华问道。

    谢春艳黑着脸摇了摇头:“江实电不行了。前两年效益还不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下子就垮了。厂子在外面乱投资,把一点钱都折腾完了。现在产品质量也不行,屡屡遭到用户投诉。上次江南日报还登了一篇文章,叫做《冰箱不致冷,齐宝变活宝》。”

    “这都谁写的?”林振华又好气又好笑。齐宝是江实电冰箱的品牌,这是一个土洋结合的品牌名称。这样一篇报道出来,对江实电的销售会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林振华是完全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不怪人家记者,而是江实电的内部管理完全烂掉了,冰箱质量和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法比。”谢春艳说道,“再这样下去,唉……”

    “江实电如果不行了,我们是不是可以从那里挖一些工人过来啊?”林振华幸灾乐祸地说道。

    林振华对江实电没什么感情,他感兴趣的,是那里有2000名有过炼油设备生产经验的工人。如果能够从中挖过来几百人,那可就是一支生力军了。过去,江实电的效益好,奖金多,他想挖人也挖不过来。如果江实电真的垮掉了,那么他竖起招兵旗,还愁没有吃粮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算是最期望江实电垮掉的人了。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去的,否则,别说金建波会跟他过不去,就是谢春艳也得训他了。

    “去江实电挖人的事情,先不要动。江实电的事情,现在……算了,这事先不提了。”谢春艳欲言又止。

    既然谢春艳这样说了,林振华也就先把这事放下了。他现在手头还有一件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上海的刘向海给他来了电话,让他带上几个工程师和工人到上海去一趟,他们所里有点活想请汉华重工帮忙。在工人方面,刘向海直接点了彭钢、周厚成、孙长远这几位的名,这都是原来汉华厂的技术尖子。刘向海毕竟在汉华厂当了这么年的木模工,对汉华的家底了如指掌。

    林振华想把江实电的事情扔下,但事情却找到他门上来了。就在他打算出发去上海的前一天,沈佳乐意外地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门前。

    “林振华,你……忙吗?”沈佳乐怯生生地问道,尽管林振华已经成为林经理和林总,但沈佳乐一直对他都是直呼其名的。

    “沈佳乐,你怎么来了?”林振华颇感意外,他连忙把沈佳乐让进屋里,请她在沙发上坐下。

    过去这一年多,沈佳乐到浔阳来过很多次,不过,每次都是和马杰等人联系,主要是帮忙做一些焊接方面的事情。林振华现在已经不太管具体的生产了,所以与沈佳乐也没什么交集。现在沈佳乐找到他办公室来,那就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了。理论上说,沈佳乐不可能专门跑到办公室来找他聊天。

    “怎么,沈佳乐,有什么事情找我吗?”林振华一边给沈佳乐倒水,一边热情地问道。对于这个天真单纯的漂亮女工,林振华一直都有一种亲近的感觉。

    “嗯,我有一件事,想麻烦你一下,行不行?”沈佳乐低声地说道。

    “没问题啊,只要我能帮上。”林振华道。

    “我想……我想向你借点钱,可以吗?”

    “当然可以。”林振华道,“你要借多少钱?对了,是你个人借,还是你们厂子要借?”

    林振华是在想当然地答应了之后,才突然回过味来的。眼前这个姑娘,可不仅仅是一个女工,她还是江实电副厂长的夫人呢。上次奉金建波的指派,来求他弄压缩机指标,这一次不会是来帮厂里借钱吧?

    沈佳乐道:“是我个人要借。”

    “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要多少?我马上让会计先拿给你,回头我从我个人的存折里取出来,还给会计就行了。”林振华说道。

    沈佳乐鼓足了勇气,抬起头看着林振华道:“我想借……两万,可以吗?”

    304喷水泵

    304喷水泵

    “两万?”

    听到沈佳乐说出的数字,林振华吓了一跳。

    两万块钱,对于林振华的身家来说,当然算不上是一个大数目。早在几年前,他就已经有百万以上的身家了,这两年,虽然汉华重工一直没有分红,但他还是可以从上海的熊立军、南京的安雁以及香港的钱元平那里拿到一些红利,现在缅甸方面也会给他分红。林振华手上直接能动用的存款有几百万,借2万给沈佳乐,完全是轻而易举的。

    林振华吃惊的原因,在于这2万块钱对于沈佳乐这样的普通工人来说,可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当年的人均工资也就是100块钱左右,2万元相当于200个月的工资。如果等比例地换算成今天的水平,那就是几百万块钱了。沈佳乐要借这么大一笔钱干什么呢?

    “小沈,你借这么多钱干什么?”林振华忍不住要问一问了。

    “嗯……临时有点急用。”沈佳乐道。

    “怎么,家里有人生病了吗?”林振华能够想到的第一个用途就是这个了。

    虽说职工有劳保医疗,但遇到大病的时候,仅凭劳保医疗能够报销的范围是不够的,更何况,林振华还记得谢春艳说江实电的效益不行,说不定已经报销不了医药费了。不过,有什么大病能够用到2万块的医药费呢?

    沈佳乐摇摇头:“没有。”

    “那么……你要买房?”林振华又问道,这当然是更不可能的一个选项,这年代哪有买房的,更何况是用2万块钱去买房。

    “不是的。”沈佳乐又摇了摇头。

    “那……”林振华实在有些不明白了。

    “要不……一万也可以。”沈佳乐用很小的声音说道。

    “不不不,你误会了,我不是说不借的意思。”林振华连忙声明。看来,他刚才这番关心让沈佳乐误会成他不想借钱了。换个其他人,找林振华借2万块钱,他恐怕真会迟疑一下。但对于这样一个没什么心计的沈佳乐,林振华怎么能拒绝她的要求呢?

    “你等着,我让会计马上把钱拿来。”林振华说道,随后便给毕敏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帮忙去财务科办一下借款。

    不一会,毕敏进来了,拎过来一个大纸袋子,里面装了20扎十元面额的人民币。林振华在借款单上签了个字,把毕敏打发走了。毕敏出门之前,好奇地看了沈佳乐几眼,她意识到,林振华要这么多钱,显然是和这个女人有关的。

    “小沈,这是2万块,你要不要数一数?”林振华把大纸袋交给沈佳乐,说道。

    “不用了吧。”沈佳乐道,2000张钞票,要数起来可够费劲的。她是亲眼看着会计拿给林振华的,里面的钱一扎一扎捆得非常整齐,应当是没有动过的。她实在是不愿意在林振华面前一张一张地数钱,因为这样看起来,像是非常生份的样子。

    “可是,这么大一笔钱,你怎么带回南都啊?”林振华替她操起心来。

    沈佳乐道:“没关系,我爸爸和我一起来了,我们两个人一起走,应该没问题。”

    既然沈佳乐不愿意透露钱的用途,林振华也就不好再问什么了。沈佳乐拿到钱,便站起身来告辞,临出门前,她迟疑地说道:“林振华,这笔钱,我可能一下子还不起。”

    林振华摆摆手道:“没事,这是我私人的钱,你什么时候还都可以。”

    “可能要还很多年的。”沈佳乐又说道,大概是觉得这样说非常不合适,她的脸上有一些尴尬的神色。

    林振华道:“小沈,这样说吧,你有钱就还我,没钱就先欠着,千万别节衣缩食地着急还钱。老实说,我这些年还是有一些积蓄的,这笔钱我十年、二十年都用不上,所以你不用急。如果家里有什么为难的事情,还需要用钱,你尽管来找我就是。”

    “谢谢你,林振华。”沈佳乐小声地说道。

    “没事,都是朋友嘛,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林振华说道,“对了,小沈,你还给小马他们帮忙吗?我听小马说,你帮他们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他们都称你是技术权威呢。”

    沈佳乐的眼睛闪过了一丝黯然,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说道:“最近,我可能有点忙,不一定会过来了。麻烦你跟小马说一句吧。”

    说完这句,她飞快地转过身,迈着碎步向楼外逃也似地走去,只留给林振华一个窈窕的背影。

    “这个沈丫头,又搞什么名堂。”林振华轻声地嘀咕了一句,随后就把这件事情忘掉了,刘向海那边还在等着他呢。

    两天以后,林振华一行来到了上海。这一回,刘向海亲自带了车到上海站去接他们,让林振华好生感慨。

    “刘所长,前几次我们来,是求你办事,你都是派个王保星来接我们。这一次是你有求于我们,你刘大所长就亲自来了。”上了中巴车之后,林振华和刘向海坐在一起,口无遮拦地拿刘向海开着玩笑。

    “你说什么呢”刘向海不满地斥道,“前几次我都正好在开会,这一次我正好有空,可不就来接你们了吗。再说,我接的也不是你,而是周师傅、孙师傅和彭师傅,如果单是你小林啊,我还看不上呢。”

    “呵呵,那是,那是。”林振华笑道,他左右看了看,问道:“对了,保星那孩子呢?这回怎么没见他呀。”

    刘向海笑道:“你个小林,自己还是个孩子,还叫人家孩子。保星刚刚拿到了本科文凭,到南海舰队去了,现在在护卫舰上当作战参谋呢。小伙子表现不错,舰队领导对他很看好,总算是没给我们基地丢人。”

    “嗯,我对这小伙子印象也不错。”林振华说道。

    刘向海又转过头对周厚成等人寒暄了几句,几位工人知道刘向海现在是大官,级别比谢春艳还高半级,自然不敢像林振华那样放肆,只是恭恭敬敬地有问必答。倒是马杰、许伟等年轻人不太在乎职位高低,见刘向海笑容可掬,也就和他谈笑起来,俨然把他当成一个和蔼的怪大叔了。

    一路说说笑笑的,车子已经来到了舰船研究院。下车后,刘向海征求大家的意见,问大家是不是要先休息一下。马杰看看林振华,然后说道:“不用了,我们是坐卧铺来的,路上不累。刘所长,有什么任务你就安排吧。”

    刘向海笑着对林振华说道:“小林,我觉得你们这个小马不错,有你当年的劲头。”

    林振华道:“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你有多黑。”

    “我很黑吗?”刘向海对众人摆出一个无辜的样子。

    孙长远连忙出来打圆场道:“刘所长,你就别跟小林经理一般见识了,他这个人一贯没大没小,在厂里跟谢厅长、朱厂长他们开玩笑也是这样的。我们这一路也不累,要不就先开会吧。”

    “还是孙师傅说了句公道话。”刘向海点点头道,“好吧,既然大家都说不累,那咱们就先到会议室谈谈这次的事情吧,常清波他们几个,已经在那等着了。”

    “啊?”马杰的眼睛瞪得老大,刚才还在假惺惺地问大家要不要休息一下,现在居然说人都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看来还是林总说得对,这个刘所长,实在是太黑了。

    众人进了会议室,看到常清波等人果真已经在里面等着了,来的人还不少,坐了会议室的半边。在会议室的前面墙上,挂了一张大图,这是一台机械的三视图,看起来模样挺古怪的。

    “这个……是一个泵吧。”孙长远指着那图,对刘向海问道。汉华机械厂的主打产品里,就有离心泵、压缩泵等一系列的泵,孙长远长年累月和这些玩艺打交道,一看图纸,大概就能猜出个所以然来了。

    刘向海点了点头,示意众人坐下,然后收起笑容,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同志们,各位师傅们,请大家来之前,我已经向林振华同志了解过了,知道你们都是政治上非常可靠的同志。从现在开始,大家所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涉及到我国国防军工方面的机密材料,希望大家日后能够严守秘密,不得将自己接触到的材料泄露出去。”

    林振华道:“刘所长,你放心吧,这几位师傅,还有小马,小许,在政治上都没有问题。出发之前,我们已经进行过保密教育,大家也都签了保密合同,所以你尽可放心。”

    刘向海道:“这样就好。其实我对大家还是非常信任的,不过,保密这个问题,多强调几次也是有必要的。现在会议开始,先请常清波主任介绍一下我们正在研制的新型推进器系统。”

    常清波站起身来,先向众人敬了个军礼,然后说道:“那好,我就先来介绍一下。我们这次研制的推进器系统,采用的是喷水推进技术。大家看到这张图,就是喷水推进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轴流式喷水推进泵。这次请各位师傅们过来,就是想请大家和我们共同攻关,解决这个喷水泵的制造工艺问题。”

    305合作

    305合作

    “老刘,我怎么觉得你们这个设计是剽窃了我们的创意啊。”林振华坐在下面小声地对刘向海说道。

    刘向海满脑子黑线:“小林,你胡说八道也靠点谱行不行,我们搞推进器,你就是个卖电扇的,咱们哪挨得上啊。”

    林振华道:“老刘,我可不光卖电扇,我还卖洗衣机呢。我们那个喷瀑式洗衣机,用的就是喷水原理,我怎么看怎么觉得你们这个喷水泵和我们洗衣机里那个泵是一码事。”

    刘向海哑然失笑:“你要这样说,还真是那么回事。不瞒你说,我们开始搞喷水推进,还就是在给你们搞完喷瀑式洗衣机之后,老常向所里提出这个方案,一定程度上应当是受到了你们的启发。”

    “专利费拿来。”林振华笑着伸出一只手道。

    刘向海轻轻地拍了林振华的手一下,说道:“你拉倒吧。喷水推进这种方式,早在17世纪就由英国人图古德和海斯发明出来了,不过,最早的喷水推进舷外机,还是1946年由美国人搞出来的。1962年,苏联首先使用了三极轴流泵和二级轴流泵,我在苏联学习的时候,也接触过这些东西的。”

    “居然有这么久的历史了?”林振华郁闷了。刚听到常清波说喷水推进的时候,他还有些兴奋,以为是自己给了常清波以启发,导致了一个新技术的出现。现在听起来,好像没自己什么事似的。

    “应该说,你小林还是有功劳的。”刘向海安慰道,“如果不是你给了50万,yin*老常去研究喷水系统,他们也不会这么快就转到这个方向上来。你别小看现在这张图上的这个轴流喷水推进泵,如果弄好了,咱们国家的高速舰艇就全靠它了。”

    他俩在这窃窃私语,那边常清波已经在介绍喷水泵的技术问题了。喷水泵的原理并不算太复杂,推进器所这些牛人都是搞这个方向的,理论设计都已经完成了。但是,在加工工艺方面,问题就比较大了,所以刘向海才会千里迢迢地把林振华一行召到上海来。

    “这种泵类设备的制造,我们没有经验。刘所长说,你们汉华重工有生产泵类设备的经验,所以,就请各位师傅过来给我们提供一些指导了。”常清波客气地说道。

    汉华重工的几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周厚成先发言了:“你们这个泵的腔体形状太复杂了,内部的精加工难度很大,让我来做,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彭钢道:“有些加工工作,肯定要用数控机床来做,不过,也必须配备专用的工装,要设计好几套组合夹具。如果只是做一两件的话,成本太高。”

    “安装的时候也需要有专用工具,这个轴的安装,我觉得需要用液压套合法,得有专用的高压油泵和扩压器,靠普通工具安装恐怕很难装到位。”孙长远从一个钳工的角度也提出了意见。

    “材料方面,你们有什么考虑?腔体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要求应当是很高的吧?”

    “如果单独设计一套控制软件来做,加工效率应当会提高很多,不过,你们目前能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吗?”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最开始大家还有些谨慎,怕说得不合适,后来越说越进入状态,也就把那丝怯意给扔到九天云外去了。这些工人和技术员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在自己的领域里颇有一些建树,说出来的东西让推进器所的技术人员们也觉得耳目一新。慢慢地,常清波等人也加入了讨论,会议室里一时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刘所长,师傅们说得太好了,解决了我们很多困惑。”常清波从人群中挤出来,走到刘向海和林振华面前,眉飞色舞地说道。

    “怎么样,有把握做出一套样机来吗?”刘向海问道。

    常清波道:“如果这几位师傅能够给我们一些指导,我觉得完全能够把样机生产出来。”

    “需要多长时间?”刘向海问道。

    “我估计……需要一两个月吧,当然,我们可以加加班,就是不知道让师傅们加班合适不合适。”常清?(: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