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芽粗恕?br />
林振华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他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这第二个原则嘛,那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林振华这句话一出口,所有的人眼睛里都闪出了光芒,他们敏感地嗅出了其中的意思,那就是林振华是在乎大家的利益的。
“林总,你能不能详细地跟我们讲一下这个这个,什么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蒋定义忍不住发问了。
林振华道:“我们汉华重工做事情,一向是追求共赢的。当然,这个共赢,指的是咱们国内企业的共赢,咱们要竞争,应当是跟洋鬼子们去竞争,而不是国内企业自己争个你死我活的。其实,国内的市场就这么点大,谁多分一点少分一点,也发不了大财。咱们的目标是整个国际市场,而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依靠集体力量。所以,我认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坐在一旁的杨欣见众人还有些将信将疑的样子,便插话道,“早些年,我们汉华重工搞出了一款五个叶片的家用电风扇,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当时国内有很多厂商都侵我们的权,仿造我们的五叶风扇。振华一边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公司的合法权益,一边又和这些厂商签订专利使用合同,允许他们利用我们的专利去出口创汇。最后,那些使用了我们专利的企业,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就是振华说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关于五叶风扇的这段公案,在这个会议室里了解的人还真不算少,因为那也算是国内专利保护的一个著名案子了。这些厂长们是石化系统的,本来对于轻工系统里的事情并不太关心。但自从被林振华绑上战车之后,他们就免不了要专门打听一下林振华的为人处世作风,结果就有人把林振华当年的事迹讲给他们听了。
“林总,我能不能这样理解你的意思,你们汉华重工希望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做事,挣来了钱,你们汉华作为牵头企业,肯定是要多拿一些的。余下的嘛,也不会亏待我们大家,是这样吧?”高德才字斟句酌地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道:“高厂长这样说,也可以吧。我打个比方来说,未来七八年内,国家有10套30万吨乙烯要建,每一套的设备款就算是70个亿,10套就是700亿。咱们这个会议室里,也就是十几家企业。再加上那些今天没有来的配套企业,总共是百十家。这些营业额分到大家头上,都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据了。
这些业务是哪来的?其实大家都清楚,这是咱们大家争取来的。如果咱们不绑在一起搞大乙烯会战,这700个亿的设备,就只能让外国企业去做了。我们联合起来,把业务留在自己手上,不管怎么分配,大家都比没有这些业务的时候要强得多了,是不是这样?”
“林总说得在理。”各位厂长们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赞同林振华的这个解释。其实,这就是所谓把蛋糕做大的道理,大家没有理由不懂的。
“但是……”林振华话锋一转,“咱们的目光,难道就只盯着这700个亿吗?”
“林总,700个亿你还嫌不够?”黄庆余呵呵地笑着接了一句,这句话就相当于相声中捧哏的台词,主要是为了给林振华凑趣的。
林振华笑道:“当然不够,这才多大一点呢?各位,咱们既然有了大乙烯的技术,为什么只限于做国内的业务呢?现在全球那些稍微经济规模大一点的发展中国家,谁不需要大乙烯?东南亚、非洲、拉美,至少有30个国家具有建设大乙烯的需求,如果咱们能够把这些需求拿下来,最少最少,也是2000个亿的业务吧?难道大家不动心吗?”
“2000个亿”众人全都震惊了,此前林振华算出来的700个亿,已经让大家垂涎欲滴了,如今又看到一个2000亿的大馅饼,大家没法不怦然心动。
林振华说出这个设想之前,还真没人想过中国的大乙烯设备其实也是可以出口的,因为在此前,中国自己都只能依赖进口,如今刚刚解决了国产化的问题,林振华居然就惦记着要出口了。
可是,听林振华这样一说,大家又觉得这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汉华重工不就一直在干这样的事情吗?先是10万吨化肥成套设备,然后是40万吨的设备。就说这个40万吨的大化肥设备吧,汉华在海外居然接了这么多的订单,还有富余能够分给他们各家厂子去做。这两年,各家厂子通过承接汉华在海外订单,也小小地发了一笔财。照汉华这种做事风格,把大乙烯推向国际市场,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其实,我还少算了一个地方呢。”林振华嘿嘿笑着说道,“中东地区的产油国,尤其是像沙特、伊朗这样的大国,石油加工的能力都很弱。如果我们为他们提供石油加工的成套设备,他们是会非常欢迎的。要知道,这些产油国可都是富得流油的哦。”
“林总,你不用说了,我们都相信你的眼光,跟着你们汉华,肯定没错的”一位来自于某个中型石化设备企业的厂长大声地说道。对于这类中型企业来说,能够跟在汉华重工的身后舀点汤喝,就已经非常满足了。林振华既然说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想必也不会亏待他们这些中型企业吧。
他这一表态,其他一些企业的厂长也纷纷发言了:
“没错,林总办事一向都是挺公道的,过去分包给我们的海外项目,给我们留的利润也是非常优厚的。”
“林总是做大事的人,有大眼光,不会跟我们斤斤计较的。”
“依我的想法,干脆我们就并入汉华重工当一个子公司得了,跟着一个好领导,那可是吃喝不用愁啊。”
“……”
这些人越说越是离谱,表忠心表到让林振华都起鸡皮疙瘩的地步了。黄庆余等几位大厂的领导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全都无奈地苦笑了。他们几个的企业都是国内领先的大厂子,要让他们说出臣服林振华的话,那是非常困难的。可是,那些中型企业都已经献上降书顺表了,他们几家大厂难道还能独自扛着?
“呵呵,大家都在说笑话了。”黄庆余对其他那些厂长经理们说道,“并入汉华重工这种事情,只是一句玩笑话罢了,大家的企业毕竟都是国企嘛,就算你们同意,恐怕省里和总公司也不会答应吧?不过,我倒是非常赞同大家的观点,汉华重工在林总的领导下,的确是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企业,理应成为咱们行业的领头羊,大家应当向汉华重工学习,接受汉华的业务指导。”
“黄厂长这话,我可不敢当了。我们汉华和大家都是兄弟企业,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林振华客气地说道。
“领头就是领头,这是不能否认的。”黄庆余继续说道,“就我个人而言,我同意林总刚才提出的设想,大家联合起来,以汉华重工为龙头,进军国际市场,从国际市场上要利益,要效益。我代表我们北石机表一个态,汉华重工是一朵大红花,我们愿意给汉华当绿叶。”
“对对对,我们都愿意当绿叶。”高德才、蒋定义等人也都附和道。
“那我就代表汉华重工,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吧。”林振华对众人微微鞠了一躬,然后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联合起来,我觉得,我们就在这里把这事定下来吧。按照这一次45万吨乙烯会战中的分工,各家企业各自承担一个领域,咱们共同和总公司签一个承包协议,把未来的10套大乙烯都拿下来。
另外,各单位都派出一些精干的业务人员,和我们汉华重工的业务人员一起,我们共同去开拓海外市场。咱们事先说定,不管是谁的业务员拿下来的业务,统一都按目前的合作模式来做,大家意见如何?”
“赞成”
“完全赞成”众人纷纷点头道。
林振华继续说道:“至于利润的分配,我初步的设想是这样的。所有的项目,按各厂所承担工程的定额比例分配业务收入,不过,各厂在扣除材料、水电运输等成本后,要拿出毛利的5交给汉华,作为项目管理费,大家同意吗?”
按定额来分配业务收入,然后交出5的毛利作为管理费,这个条件比众人事先猜测的结果要好得多了。定额这种东西是非常客观的,各家厂子不管承担的项目是什么,利润率差别都不大,所以按定额分配业务收入,应当是一种非常公平的做法了。汉华收取5的毛利作为管理费,也都在大家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总的看来,林振华真的不算是很贪心。
其实,如果大家不接受汉华的这种安排,而是各自为战,仅成本的提高,恐怕就足以把这5的毛利给吞噬掉了。更何况,如果没有汉华来牵头,没有哪家企业能够独自从国外把大乙烯的订单拿回来,如果拿不回来,还谈什么百分之几的毛利呢?
“我代表我们北石机,接受这个条件。”黄庆余点头了。
“我们西北厂可以接受。”
“华北厂也没什么说的,这个条件非常厚道了。”
几家大厂都答应了,那些中型厂子还有什么可说的,一时间,所有的人都表态了,愿意全盘接受林振华提出来的方案。事实上,这个方案意味着从此以后全国的石化设备企业就变成了一个大托拉斯,汉华重工是龙头,其他的厂子都是配套企业,而这,正是林振华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好,既然大家如此心齐,我觉得咱们的事业是一定能够成功的。”林振华欣慰地说道,“各位,说到这里,我就要提出另外一个想法了。目前,国家定下的计划是建设10套30万吨乙烯,我想向总公司打一个报告,要求把其中的2套30万吨设备,改成80万吨设备。然后,咱们从现在开始,继续组织攻关,力争在3到5年内,攻克80万吨的设备。大家有信心没有?”
“有”蒋定义一拍桌子,“林总这个想法,说到我心坎里了。说实话,我早就憋着劲想搞80万吨了,80万吨算什么,咱们以后还要搞130万吨的,我就不信咱们做不到世界第一。”
高德才也说道:“咱们这一次搞的就是45万的,踮踮脚,我觉得搞出60万的应当没什么难度。至于80万的,花上3到5年时间,我看没问题。”
“组织攻关的事情,我看就交给咱们联盟来负责吧。”黄庆余指了指杨欣,说道,“我看小杨秘书长来协调这件事,就非常合适嘛。”
黄庆余这个提议,就是明摆着拍林振华个人的马屁了,因为杨欣是林振华的夫人,让她来牵头搞科研,可不就是给林振华脸上添光彩吗?众人对此都心知肚明,于是一齐鼓噪起来:
“没错没错,就让小嫂子继续牵头来搞攻关吧,那肯定是万无一失的。”
463霸气侧漏
463霸气侧漏
听到众人的推举,杨欣脸上露出了一抹红晕,她理了理头发,微笑着说道:“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既然大家都赞成由化工设备联盟来牵头搞技术攻关,那我就代表秘书处在这里表一个态吧: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发挥45万吨乙烯会战的精神,我们秘书处就有信心组织好新的一轮80万吨乙烯攻关,向大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就属于典型的夫唱妻随了。把国内的石化设备厂家绑在一起,冲击80万吨乙烯设备,这是林振华早已定下的思路,也是得到了汉华重工集团总部认同的思路,杨欣自然是全力配合的。
乙烯设备的规模越大,技术上的难度就越大。更大体积的球罐、更大规格的压缩机,对于设计、材料、工艺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满足这些要求的过程,就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过程。在大乙烯设备攻关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出许多技术的衍生品,这些衍生技术能够应用于其他化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上,从而带动整个国内化工设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当然不止是林振华一个人,如黄庆余、高德才、蒋定义这些在石化设备行业中滚打了多年的老厂长们,自然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在刚刚完成的45万吨乙烯技术攻关中,他们已经获得了许多的好处,一些耐低温、耐高压的材料和相关制造工艺,都已经应用于他们其他产品的生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由于大乙烯会战采取的是联合攻关的方式,每家企业付出的成本并不大,得到的收益却数倍于此。林振华是一个非常重视技术共享的人,他积极推进各企业之间分享各自获得的技术,当然,适当的专利费用还是要收取的,以便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
中国的化工设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化工设备市场不得不依靠进口设备来满足,这就决定了国内企业相互之间并没有太直接的竞争关系。一家企业的技术一旦能够得到突破,抢到的都是原来被外国企业瓜分掉的市场,并不会威胁到国内其他同行的生存。这样一种生态环境,就使得林振华组织国内厂家进行协作是具有可行性的。
“各位,技术开发的事情,由化工设备联盟来牵头是没有问题的,但研发费用方面,大家是不是也该分担一下啊?”林振华呵呵笑道,露出了满嘴的獠牙。
“这还用说”黄庆余不假思索地答道,“林总此前不是说了吗,收益和付出对等。余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肯掏钱搞技术开发,哪能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厂务会早就定下原则了,以后厂里纯利润的10拿出来搞技术开发。至于80万吨乙烯这个事情,需要我们出多少钱,我老黄皱一下眉头就不算是搞石油的。”
黄庆余能够这样表态,自然是因为从技术开发中看到了好处,此外,对于未来收益的预期,也使得他有底气做出上述的表示。这一次的大乙烯攻关,主要的投入都是由汉华重工承担的,但在具体的项目分派时,汉华也就毫不客气地拿走了利润最丰厚的那部分,这就是林振华所说的收益与付出对等了。看到这一点,黄庆余自然知道在未来的研发中,自己应当做些什么了。
蒋定义也连连点头道:“是啊是啊,过去我们光听说林总的汉华重工挣钱多,可是我们光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人家投了那么多钱搞开发,这是我们拍马也赶不上的。我的态度,和老黄一样,搞80万吨大乙烯,我们肯定全力以赴,要人出人,要钱出钱……不过嘛,我们厂基础设施比较差,这两年还得想着给职工盖点房子啥的,一下子拿出太多钱也不容易。我想,整个科研费用里,我们出个15吧,林总不怪我老蒋抠门吧?”
蒋定义是个山西人,而山西人几乎是所有北方人中最具有商业头脑的。他非常精确地计算出了他所管的华北石油化工机械厂在整个联盟中应占的份额,然后直接就把自己的义务给明确下来了。这样一来,谁想让他多出钱也办不到,同时,未来如果要分配市场,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要求15的份额。
“我怎么好端端地就成了贼了?”林振华笑着调侃道,“我觉得蒋厂长这个思路不错,大家都定一个比例,未来整个投入花费多少,各家按比例分担。至于联盟这边……”
说到这,他扭头看了看杨欣,杨欣会意地接过话头,说道:“各位领导,大家不用担心联盟会乱花钱。我在这里提前说一下,未来我们正式启动80万吨乙烯攻关课题的时候,肯定还是要依靠各家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我们会请各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组成一个预算委员会,同时还会聘请业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老领导作为独立委员参加,主持公道。这样一来,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大家都有自己的人在边上看着,所以是可以完全放心的。”
“小嫂子言重了,有像你这样又细致又公道的人管家,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几位厂长一齐假惺惺地讪笑起来。
其实,要说这些厂长们不担心,那是完全不可能的。钱从自己兜里掏出来,交到别人手上去,谁知道人家花在哪了?化工设备联盟名义上是大家的联盟,可是谁不知道操纵这个联盟是汉华重工呢?连秘书长都是林振华的太太,万一人家手指缝里开个小口子,往自家的责任田里漏一点,谁看得见?
杨欣这样一个表态,让大家心里宽松了许多,如果真的有一个预算委员会,而且有各厂的代表参加,那么至少漏出去的肥水就不会太多了。未来有10个大乙烯项目的利润在那放着,这么一点小钱,大家也不是太在意的。
这件事就这样在嘻嘻哈哈的气氛中说定了,至于项目如何启动,费用如何分摊,那就是日后细细推敲的事情了,杨欣负责的联盟秘书处,就是干这种事情的。
要搞这种全国性的大协作,需要的是一个有魄力而且无私的领导者,以及一个细心、有亲和力的组织者,林振华和杨欣恰好就是这样两个人。
经过这两年的砺炼,杨欣在组织管理方面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她原本就是工人出身,与那些工厂里出来的工程师、技术员们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她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通晓基本的管理理论,在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此外,像所有工厂里出来的姑娘一样,她性格随和,亲切而不矫作,初次见面就能够让人感觉到值得信任和亲近。
接下来,林振华又与众人探讨了一下在其他产品方面的开发和协作问题。化工设备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除了石油化工之外,还有煤化工、化肥、农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高分子等诸多门类。所有这些门类,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国内的各家企业有些是有产品而缺乏生产技术,有些又是徒有生产技术,不知该如何进入某个产品领域。借这样一个机会,林振华提出要在整个化工设备联盟的旗下,建立起更广泛的协作关系,促进厂际交流,共同瓜分全球化工设备市场。
“各位,咱们化工设备联盟,也应当有一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吧?我的想法是,在五到十年内,咱们的目标是进入国际中低端设备市场,争取三分天下有其一;十年至二十年内,垄断整个中低端市场,同时进军高端设备市场;二十年后,彻底占领整个产业,高中低端,一个也不能少。”林振华霸气侧漏地说道。
“好林总有魄力”众人一齐鼓起掌来,同时纷纷地向林振华说着恭维的话。不过,林振华能够看出来,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些言不由衷,估计是没把他的话当真。在这个年代里,中国的整个重工业都处于外国企业的重压之下,能够守住国内市场已属不易,更不用说什么垄断国际市场的事情。
当然了,大家心里觉得不屑,表面上还是要表示一下赞同的。在大家看来,林振华提出的目标,反正也是远景,到时候实现不了,也不会有人去深究,大家何苦在这个时候和林振华去较真呢?
会议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几乎所有的厂长都向林振华表达了要安排一顿便饭的意思,如果要把这些便饭都应承下来,日程起码要安排到半个月以后了。杨欣只好出面声明秘书处将统一安排宴会,招待所有的厂长经理们,届时大家会有一个充分沟通的机会。结果,各家厂长又为谁买单的问题争执了半天,这就不必赘述了。
厂长经理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之后,林振华和杨欣回到秘书处的办公室,自然有一番卿卿我我的暧昧场面,这也是不必多说的。
464费厄泼赖应当缓行
464费厄泼赖应当缓行
第二天,45万吨乙烯改造工程竣工庆典在江北石化隆重举行。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国家计委、石油总公司、江苏省政府等几家项目牵头单位都派来了有份量的领导出席,此外,国家机械委、化工部等十几家部委也派员前来祝贺,会议场面热闹非凡。
庆典自然是先由部委领导讲话,然后才是企业代表讲话。林振华代表汉华重工,是各家企业中第一个发言的。让许多人觉得意外的是,林振华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说很多话,而只是非常低调地表了一下决心,说汉华重工将继续在各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努力拼搏之类,同时,他还对其他企业的积极配合表示了感谢,称汉华重工从各位老大哥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林振华这样低调,这是一种策略,汉华重工现在名气已经足够大了,没必要再在这种场合下抢风头。他这样保持低调,反而能够博得在场官员和其他企业领导的好感。
黄庆余等人则恰恰相反,论到他们发言的时候,一个个都调门极高,口口声声都是说自己的企业如何在这个项目中主动积极参与,全力以赴,不惜工本,等等,丝毫不提当初林振华是如何到他们门上威逼利诱的事情。他们心里当然也明白,部委的领导们对于这件事的始末是了如指掌的,他们这样说,只是为了亡羊补牢,在领导们面前弥补一下形象而已。
在各家企业讲话之后,就是颁奖表彰的环节了,石油总公司不知从哪批发来了一大堆奖杯、奖章、奖状和荣誉证书等,整整齐齐地码成了一座小山,然后就开始友情大派送了。各家企业都得到了一个程度不等的先进集体的称号,林振华、杨欣、黄庆余、蒋武元、林芳华等数百人则获得了先进个人的称号。
最夸张的是,在先进个人的名单中,居然还有何岚的名字。她获奖的理由,表面上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她经常到研究所去帮忙;至于真实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她有一个当国家计委副主任的爹了。
“顾部长,感谢你给岚岚也评了一个先进个人啊。”
庆典结束之后,一干领导们往休息室走去的时候,何海峰呵呵笑着向顾嘉骅表示着感谢。这种先进个人的称号,对何岚来说没什么意义,但何海峰知道这是人家在拍他的马屁,自然不能无动于衷的。
“何主任,何岚同志在大乙烯会战期间,为我们做了不少工作,评她为先进个人,是理所应当的,谈不上感谢二字啊。”顾嘉骅郑重其事地声明道。
“呵呵,这丫头能干什么工作?不添乱就好了。”何海峰替女儿谦虚了一句,然后就把话题岔开了,他转过头对走在自己身边的林振华说道:“小林,这一次大乙烯会战取得成功,你是首功啊。不过,你刚才的发言,可是太平常了,没有把你们汉华重工的贡献充分地介绍出来。”
顾嘉骅道:“这是小林谦虚嘛,居功不自傲,难得,难得。”
林振华随口答道:“俗话说得好,犬不以善吠为良嘛。”
“什么?”何海峰没听明白,偏着头追问了一句,“什么良?”
“犬不以善吠为良。”林振华重复了一句,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这是我这些天和老先生们混在一起学到的一句古文,意思就是说,会咬人的狗不叫唤。”
何海峰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用手点着林振华道:“小林啊小林,我可真服了你了,你比什么不好,哪有把自己比成狗的?”
“呃,可能是有些用词不当哦。”林振华挠着头皮道,“不过,话粗理不粗,我们做企业的,只要能够踏实做事就好了,至于在领导面前说什么,并不重要吧。”
“我就欣赏小林这种踏实的作风。”顾嘉骅说道。他这话倒不完全是客气话,林振华这一次挺身而出,牵头完成了江北石化的45万吨乙烯改造,给石油总公司争了脸,不单是顾嘉骅感激他,连总公司的高层们说起他来,也都是赞不绝口的。
“小林,大乙烯搞完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指了指顾嘉骅,说道:“这事还得听顾部长的安排呢,我们化工设备联盟的几家企业,昨天倒是商量了一个想法,希望承接国家在八五和九五期间计划上马的10套30万吨乙烯,不知道顾部长能不能答应啊。”
顾嘉骅道:“这有什么不答应的?咱们自己的企业能拿下来,也是总公司求之不得的事情啊。咱们自己的企业来做,建造成本和日后的维护费用都会低得多,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不需要占用外汇,这是多难得的事情啊。我担心的,只是咱们国内的企业有没有这么大的产能,能不能保证把10套设备都拿下来。”
林振华道:“顾部长,这个我可以代表各家企业向你保证,只要总公司答应把项目交给我们,我们马上就会投入充足的资金更新设备,提高产能,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嗯,有你们这个态度就好,我回去以后,一定向总公司领导汇报你们的想法,我想总公司领导应当也会支持你们的。”顾嘉骅说道。其实林振华提出来的建议,也是总公司内部考虑过的,总公司的高层也希望国内企业能够把这些项目都拿下来。
接着,林振华又把希望发展80万吨乙烯技术的设想也向顾嘉骅做了一个汇报,同时说明各家石化大厂都有积极性,愿意重启大会战,攻克80万吨乙烯技术。顾嘉骅大喜过望,表示一定要说服总公司领导同意这个方案。
“小林啊,我发现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折腾啊。”何海峰听他们俩说得热闹,忍不住插话对林振华说道,他用的折腾一词,当然是带着褒义的。
林振华看着何海峰,苦笑着说道:“何主任,不是我喜欢折腾,而是时不我待啊。如果再不使劲折腾,咱们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恐怕就要土崩瓦解了。”
“什么意思?”何海峰敏感地问道。
林振华道:“何主任,你难道没有感觉到吗?这两年,咱们国家加大了开放力度,外资进入中国的速度加快了。咱们的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技术落后,机制又不够灵活,面对着外资的竞争,几乎就是毫无还手之力啊。据我听说的情况,国内已经有十几家历史悠久的大型装备企业被外资吃掉了。”
“也不能说是吃掉了吧?仅仅是合资而已嘛。”何海峰纠正道,不过,他脸上的表情显示出来,他这番话是有些深意的。
“什么合资?”林振华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外资占着50以上的股权,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全部由外方主宰。一些企业本来拥有自己的品牌,合资之后,老品牌完全抛弃了,改用了洋品牌,这基本上就相当于原来的企业完全被吃掉了嘛。”
何海峰沉默了一会,说道:“小林,我承认,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不过,咱们既然要对外开放,自然是要遵守国际规则的。在国际市场上,企业间的相互并购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们政府方面,也不便于插手干预吧?”
林振华道:“老何,事情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吧?中央提出要加大开放的力度,地方政府自然就要追求引进外资的规模。外资进来之后,首先盯上的,就是咱们最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许多省市的地方政府一心只想要政绩,不管外商提出什么条件,他们都答应。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们这些中央领导都把什么国际规则成天挂在嘴上,地方官当然更是敞开大门,引狼入室了。”
“小林,你这话可有点过了。”顾嘉骅见林振华口无遮拦,怕他激怒了何海峰,连忙打着圆场,“据我所知,何主任一向也都是提倡要保护骨干企业的,并不存在你说的上有所好的问题。”
何海峰对顾嘉骅摆摆手,示意他不必替自己说话,然后对林振华说道:“小林,你接着说下去。”
林振华与何海峰有十几年的交情,一向都是这样直来直去说话的,根本不会在乎何海峰脸上是否挂得住,他继续说道:“西方国家说的国际规则,也就是所谓费厄泼赖,是建立在他们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基础上的。咱们国家积弱多年,加上十年动乱期间的破坏,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了西方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搞什么公平竞争,就像让一个五岁的小孩和一个二十五岁的壮汉打擂,这有什么公平可言?”
“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依你之见,我们该怎么办呢。”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办法很简单,就是为咱们的装备制造业筑起一道防火墙,进行产业保护。”
“防火墙?”何海峰被林振华嘴里冒出来的新词给难住了。
“呃……就是撑起一把保护伞的意思吧。”林振华解释道,“我建议,国家应当迅速制订一个产业保护目录,规定对目录范围内的产业进行保护,同时对那些具有产业支撑意义的重点企业,要采取限制外资进入的政策。”
说到这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江北石化专门为官员们准备的贵宾休息室。何海峰让林振华在沙发上坐下,然后又喊来了另外几位部委的官员,让他们一起坐下。随后,他对林振华说道:“小林,这几位领导都是国务院和各部委的领导,在今天从北京到南京来的飞机上,我们也曾谈起过你说的这个问题。既然你现在说起来了,就给大家一起讲讲吧。”
林振华并不怯场,他微微地向各位官员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各位领导,大家都是站在国家层面上思考问题的,我是站在企业层面上思考问题的,我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与各位领导不太一致。我认为,我们目前的开放政策,从大方向上说是没错的,但在具体的一些细节上,未免太过于绅士了。”
“绅士?什么意思?”来自于机械委的一位名叫李默梓的副司长不解地问道。在机械委,原来与林振华比较熟悉的是朱晋文,但此时朱晋文已经退居二线了,李默梓算是他的继任者,与林振华打过几次交道,还不算太熟。
林振华道:“所谓绅士,就是说咱们太过于相信西方国家讲的什么规则,比如开放市场啊,还有减少管制啊。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强者对弱者的要求,如果反过来,咱们在某个产业上比他们强大的话,他们肯定早就哭着喊着要搞贸易保护了。”
“这不可能吧?”来自于外贸部的一位年轻官员说道,“小林经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思想精髓,就是摒弃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提倡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呵呵,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到需要搞贸易保护的时候而已。”林振华不屑地回答道。
的确,以1993年的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自然相信西方国家是不会搞什么贸易保护的。但如果当年大家的目光能够透过历史,看到20年后的未来,则肯定会大跌眼镜,因为他们会发现西方国家搞贸易保护的时候比谁都无耻,什么反倾销、反补贴、配额制、绿色壁垒之类的,名目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小林,那你说说看,咱们应当怎么做,才能避免过于绅士呢。”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道:“很简单,对于国际贸易规则,有利的我们就要利用,不利的,咱们就装作看不见。对于咱们的幼稚产业,一定要严格地加以保护,不能让外资随便地侵吞。相反,如果有侵吞国外幼稚产业的机会,咱们一定要咬住不松口。总而言之,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费厄泼赖应当缓行。”
465热议装备制造业
465热议装备制造业
“费厄泼赖应当缓行?呵呵,小林这个提法,很有点意思啊。”何海峰笑着对各家部委的官员们说道,“大家也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觉得小林的意见,有没有可取之处。”
“可取之处,自然是有一些的。”外贸部那位官员小声地嘀咕道。林振华已经向顾嘉骅打听过了,知道他叫许毅,是个海归,现在在外贸部当一个处长。这一次大乙烯竣工庆典,外贸部的戏份不多,所以就只派了一个处长来凑凑人头。
“小许,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说出来,咱们今天在这里是开一个理论务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何海峰鼓励道。在这一干官员中,他的职务是最高的,又代表了国家计委,说话自然也就带着点领导作派。
听到何海峰点了自己的名,许毅也就不便再吞吞吐吐了。何海峰是个副部级干部,他自己只是一个处级干部,两个人的落差未免太大了一点,副部级让他说话,他哪里还敢支吾?
“像小林经理这样的想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曾经听到过一些,大致的意思,就是认为外商在国内大量并购我们的企业,造成了我们的产业空心化。其实,当前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简单地说谁吞并谁的问题吧?就说外资收购了咱们的企业,这些企业不还在我们国内吗?同样可以服务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嘛。”许毅说道。
“许处长,我不同意你这个观点。”李默梓说道,“内资就是内资,外资就是外资,这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就比如说吧,我们在东北有一家老牌机床企业,被韩资收购之后,转产韩国品牌的机床。但韩方提出来说,他们生产的机床属于受到限制的高精度机床,不能用于军事目的。所以,他们卖出的每台机床,都要编上号,说明在什么地方使用,绝对不允许转到军工系统去。你说说看,这算个什么事情?”
“这次45万吨乙烯的事情,也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啊。”顾嘉骅也插话道,“ALK说中止合同就中止合同,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如果不是小林出来救场,恐怕我们就只能唱空城计了。”
“ALK正在和我们机械委洽谈,想收购我们的两家重型机械企业呢。”李默梓透露道。
“绝对不能让它收购”林振华道,“像这种出尔反尔,在我们背后捅刀子的企业,我们绝对不能轻饶。我建议,咱们不但不能让它进来收购我们的企业,我们还应当在所有的场合封杀它,让它在中国市场上一分钱都挣不到。”
“随便就说什么封杀一家企业,不太合适吧?”许毅皱着眉头说道,在他心里,对于林振华这番话颇为不屑。以他的看法,即便要封杀什么企业,也应当是由中央部委的人来说话的,一个地方上的企业领导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呢?
当然,许毅也知道,林振华所在的企业,可不是寻常的小企业,而是一家在国内数得上号的大型集团公司。林振华本人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从公司的隶属关系算下来,也相当于副厅级了,比他这个处长还要高出半级。此外,何海峰、顾嘉骅等人对林振华的态度,许毅也是看在眼里的,这使得他不便在林振华面前表现得太过强势。
“有什么不合适的?”林振华冷笑道,“它做得初一,就别怪我们做十五。当初我们是请它来帮我们做项目的,是它在我们困难的时候背叛了我们,难道不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吗?”
顾嘉骅解释道:“ALK这个事情,后来他们倒是来了人,向我们石油总公司表示了歉意,说当时主要是受国际形势的影响,不得已而为之,希望我们能够原谅他们的举动。”
“歉意?呵呵,如果道歉有用,还要Police干什么?”林振华来了一句后世的俏皮话,“我认为,像这样的企业,绝对不能轻饶,必须把它打疼才行。”
许毅道:“林经理,我觉得你是不是稍微有些偏激了?这是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策层面的问题,这样动不动就说什么封杀,未免显得太小家子气了。如果是一家企业这样做嘛……”
他没有再说下去,不过他的潜台词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说林振华只配谈论企业的决策问题,不配参与这种国家大政方针的讨论。
“国家怎么啦?一个国家就不该有点脾气?”林振华可真没把这个处长放在眼里,过去他跟外贸部的副部长高祖兴说话都不用忌讳啥的,何况这么一个小处长,他说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个国家如果连这点脾气都没有,以后谁都敢欺负到你头上来了。现在是政治借口,以后还可以有什么环境借口、文化借口,咱们不能惯着这些洋人的臭毛病。”
“好了,这个问题咱们就先不讨论了。”何海峰一看林振华和许毅有吵起来的迹象,连忙出声制止。不过,他只是让别人不要讨论这个话题,他自己却不在被禁止之列。他?(: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