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13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听到林振华这样说,杨文勇一下子就哑了,他只能恶狠狠地瞪着弟弟,想用眼神把他给吓唬住。

    杨文军见林振华把杨文勇给按住了,便坐直身体,平静地说道:“林总,我有一件私人的事情想跟你说,请你不要生气。”

    林振华心里咯噔一下,他点了点头,说道:“没事,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

    杨文军道:“我想辞职。”

    “你”杨文勇用手指着杨文军,恨不得立马站起来再上前去打人,不过,他马上就看到了林振华严肃的眼神,这让他不敢动弹了。

    “辞职?”林振华心里好生不是滋味,不过,他还尽量地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一些,“这么说,你也打算到韩国企业去工作了?”

    杨文军没有想到林振华会这样直率地把话说出来,他稍稍愕了一下,然后点点头道:“是的,林总,有一家韩国机床公司想聘我去。”

    “他们给你开的工资是多少?”林振华继续问道。按照常理来说,这种跳槽的职工,是不可能向自己的老总说明别人开了什么价钱的,老总自然也不会傻乎乎地去问这件事。不过,林振华觉得,既然杨文军专门跑来向他说这件事,证明他是有意想和自己沟通一下的,自己问这样一句,也就不算突兀了。

    “5000块。奖金另算。”杨文军坦然地说道,正如林振华猜测的那样,他的确不想瞒着林振华。

    “5000块,真不算少。”林振华又点了点头。面对着一脸平静神色的杨文军,林振华也只能做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这就属于斗心理素质了,他不可能在杨文军面前表现出沮丧或者愤怒的样子,这样会让杨文军看不起的。

    杨文军和杨文勇都是机床公司的高级技师,享受着相当于其他工人几倍的薪水。如果把工资和奖金都算上,杨文军的年薪可以达到3万元以上,相当于一个月2500块钱以上。这样的水平,在国内绝对属于高薪了。杨文军还没有成家,一个月挣这么多钱,小日子岂止能说是富裕,简直就是奢侈了。

    可是,谁能想到,韩国企业给出的薪水居然更高,直接就开到了5000元的水平。林振华可以想象得到,杨文军必然是到对方的企业那里去露了一小手,让对方认识到了他的才能。像杨文军这样出色的装配钳工,放到全球任何一家机床企业去,也都是非常出众的。

    “我不是为了钱。”杨文军突然说道。

    “你不是为了钱,还能为了什么”杨文勇斥道,“你从小就好吃懒做,贪得无厌,我现在真后悔把你带出来了,当初如果带文秀出来,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

    杨文勇说的文秀,是他的妹妹,如今已经在上海念大学了,杨文勇此言,也不过是表示一下自己对弟弟的失望而已。

    “林总,你相信我,我真的不是为了钱。”杨文军看着林振华的眼睛说道。

    林振华心里微微一动,他从杨文军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些事情,他问道:“文军,既然你说不是为了钱,那你是为了什么?”

    杨文军答道:“我想去见见世面。”

    林振华沉吟道:“见世面?你见的世面还少吗?在日本拆卸尼宏工厂,你是全程参与的。此外,公司也组织过好几次到美国、德国去的参观,我记得你也是在其中的。”

    杨文军道:“这个不能算是见世面……或者说,这个不是我说的那种见世面。林总,我从最早出来,就到了咱们汉华重工当工人,现在已经有6年了,我一直都在汉华。公司对我很好,林总,还有杨欣姐,也都非常照顾我,这些我都非常感激。不过,我总想到其他公司去看一看,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和我们是不是不太一样,……我不想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

    “这……”林振华真心地觉得意外了。杨文军的这个想法,是林振华从来也没有意识到的,但细细一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杨文军一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和哥哥杨文勇完全不一样。杨文勇酷爱技术,只要给他一个学技术、用技术的机会,再给他一个不错的薪水,他就会死心踏地地在这里呆下去,丝毫也不会动什么换个地方看看之类的念头。但杨文军不同,他追求的永远都是新鲜感。最初从农村到城市来的时候,他充满了好奇心,学习技术的劲头也非常大。如今,他已经觉得倦怠了,他希望去接触一种更带有挑战性的工作。

    其他那些离开汉华而投奔了韩国企业的工人们,其中是否也有人带着这样的心态呢?此外,在汉华现有的职工中间,又还有多少人也在向往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呢?

    推而广之,在整个中国,其实都弥散着一种不安分的心态。中国人从表面上看来是非常保守的,但许多人都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在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之后,想着要走出围城去看看大千世界的,岂止是杨文军一个人。

    从90年代到新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最流行的一些事情就是跳槽、下海、出国、离婚……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要去体验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哪怕为此而放弃曾经的富有与安逸。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也是一个百舸争流的年代。

    459天要下雨

    459天要下雨

    “林总,不能让他去。”杨文勇在一旁小声地提醒道。

    “为什么?”林振华对杨文勇问道。

    杨文勇一时有些语塞了,说实话,他也说不出为什么不能让杨文军去韩国企业,忠诚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一种信仰。如果人家根本就不在乎忠诚,你又如何能够强迫他呢?

    杨文军去韩国企业应聘的事情,杨文勇一开始就知道了,而且给了他一通劈头盖脸的臭骂。杨文军从小被哥哥打骂惯了,条件反射地不敢还嘴。不过,他本是一个执拗的人,一旦认准了要做的事情,光凭哥哥的一通臭骂是无法改变的。

    杨文军去的企业,名叫密阳机床公司,是做数控龙门铣床的。听说他是装配钳工,从韩国来的公司经理金玄熏便找了一台拆开一半的铣床,让他把两根导轨装上去。杨文军二话不说,操起工具就开始干活,没等金玄熏反应过来,两根导轨已经装得平平整整,分毫不差。金玄熏毕竟也是搞机床出身的,一见这个情况,就知道自己是拣到宝了,当即给杨文军开出了5000元的月薪,告诉他随时都可以上班。

    杨文军回到汉华,把自己被密阳公司聘用的消息告诉了杨文勇,同时告诉他说自己打算去向林振华专门提出辞职。杨文勇一听就恼了,坚决拦着杨文军,不许他去见林振华,不许他说出辞职的事情。两个人这样一闹,结果就有了现在这个场面。

    对于杨文军打算辞职去韩国企业这件事,林振华心里也是很不痛快的。毕竟是自己的公司里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抬腿就跑到别人的企业去了,换成谁来当这个董事长,都会觉得是受到了侮辱。但这种事情又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就算你能够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林振华心里多少有一些傲漫的气质,他不想摆出一副冰天雪地裸体打滚的姿态来求着别人留下。

    看到林振华沉默不语的样子,杨文军说道:“林总,你放心,我到那边去,绝对不会做出伤害咱们公司的事情。我只把自己的技术带过去,涉及到咱们公司机密的事情,我一句话也不会透出去。我可以在这里起誓……”

    “起誓倒不必了。”林振华伸出手拦住了杨文军,对方既然能够说到这种程度,想必也是有几分诚意的,再让他赌咒发誓,反而没意思了。

    要说起来,杨文军也参与过汉华的一些机密事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去年在日本瞒天过海仿造那几台巴统限制向中国出口的机床。这件事参与的人很少,主要是靠杨文军的出色能力,把原装的机床拆散了,混在一堆设备中运回了中国。而在日本这边,则装起了几台与原来设备高度相似的仿造设备,当然,其精度与原装货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件事目前已经过了保密时效了,因为在原装的机床运回中国后不久,林振华就把老刀派过去,在车间里制造了一起不大不小的火灾,把几台高仿的机床都烧得变形了。日本政府方面的监督人员专门过来对烧坏的机床进行了鉴定,证明这几台机床就是当初合同中禁止出口的那几台。拿到这份鉴定材料后,林振华就让人把几台废机床送到废品回收站去了,如今,这件事可谓是死无对证,即便是杨文军把它泄露出去,日本政府方面也无从调查了。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杨文军身上也就没什么其他值得保密的事情了。关于公司规定中有没有什么员工服务年限之类的条款,林振华也懒得拿出来对照。当年的劳动合同都非常简单,即便有什么离职的赔偿条款之类,也不过是赔个几百块钱,这种条款对于杨文军又有什么意义呢?

    “文军,既然你去意已决,我就不再说什么了。作为朋友,我只是奉劝你一句,你到韩国企业去工作了,就是那边公司的人,职业精神,还是应当有的。不过,在任何时候,你都不要忘了你是哪国人,帮着韩国人坑害中国人的事情,你是绝对不应当去做的。”林振华说道。

    杨文军郑重地点点头道:“林总,你放心吧,我杨文军不是那样的人。”

    “文勇,文军既然有自己的想法,就由他去吧。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你也不必强求了。”林振华又对杨文勇说道。

    “哥,你别怪我,我只是想出去看一看而已。”杨文军对杨文勇说道,“你已经成家了,以后给家里寄钱的事情,就由我负责好了,你挣的工资就和嫂子好好生活吧。”

    “谁要你给家寄钱”杨文勇又找到了一个发泄的由头,“你如果说那些钱是你当汉奸挣来的,你看爸妈要不要你的钱。以后你也别叫我做哥,我没你这个弟”

    “唉”杨文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面对着一个这样的哥,他也的确无话可说了。

    林振华只好当起了和事佬,在他们兄弟俩之间说和了几句,然后便把他们打发走了。杨文军辞职的事情,还得到人力资源部去办相关手续,这些就不是林振华要操心的事了。杨文勇一口咬定了自己不再认杨文军这个弟弟,林振华也奈何他不得。清官难断家务事,林振华也懒得去管了。

    不过,让林振华觉得欣慰的一点是,杨文勇向他反复地做了保证,说自己绝对不会像杨文军那样背叛公司,又扬言要继续带出几个比杨文军技术更好的装配钳工来,弥补杨文军离职带来的损失。

    正如项哲分析的那样,离开汉华的工人从比例上说还是非常有限的,并没有对汉华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工人们考虑问题是非常全面的,除了眼前的待遇之外,他们还要考虑长远的保障。汉华重工对工人的厚道,是大家都已经看到了的,大家也因此而相信,只要自己一直在汉华做下去,等到年纪大了,体力不支了,汉华也肯定不会亏待自己。但到韩资企业去工作,就不好说了。现在年轻的时候人家比较看重,未来如果老人,人家会不会把自己一脚踢开呢?

    韩资企业挖人的事情,给汉华重工敲响了一个警钟。项哲连忙安排在工人中间做思想工作,向大家灌输以汉华为家的思想。公司里制订了一系列旨在维持员工队伍稳定的新政策,涉及到子女安置、医疗、养老之类的事情,惠及到了全公司的两万员工。

    此外,对于类似于杨文军这样的高级技工,公司里也专门进行了一番盘点,由公司经理亲自和他们开座谈会,倾听他们的诉求,从利益上和感情上增强他们与公司之间的联系。

    林振华是个甩手大掌柜的,所有这些棘手的事情,他都扔给了项哲等人去处理,他只是从原则上给予一些指导而已。在浔阳呆了几天之后,林振华便又提上行李出门去了。这一次,他去的目的地是南京,历时四年多的江北石化45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已经竣工投产,他要去参加竣工后的庆典。

    “林哥”

    在南京码头上,林振华没有见到正在南京筹备庆典工作的杨欣,而是看到了笑吟吟的安雁。安雁的手上拿着一串车钥匙,显然是专程到码头来接林振华的。

    “雁子,怎么是你来了?”林振华笑着问道。

    安雁走上前,帮林振华拿了一个小一点的包,带着他向停车场走去,同时替杨欣解释道:“杨欣这些天可忙坏了,各家协作单位的老总和技术处长都来了,每一家都要她去接待。所以,到码头来接林哥这样的事情,就只好由我代劳了。幸好我这些天一直都闲着。”

    “呵呵,安大老板怎么也会闲着啊?我觉得你应当是一分钟几万块钱上下的人物才是吧?”林振华开着玩笑道,“像到码头上接人这样的事情,直接派个司机过来,不就行了?”

    安雁道:“林哥又在拿我开心了,林哥到南京来,我怎么能不自己来接呢?不过,要说忙也是真的,我们建康家电倒是新近在南美洲开了两家分店,一家在巴西,一家在阿根廷。这两家分店的前期工作一直都是周卫阳在跑,我在这边安排往南美发货。另外,过一段时间我也要去看看的。”

    林振华好生觉得惊讶:“不会吧,你不是刚在俄罗斯开了分店吗?怎么一转眼又跑到南美去了?”

    安雁道:“这还不是峰子他们蹿掇出来的事情吗?峰子说,你让他去考察一下南美的市场,他就带着肖仁武还有其他几个人一起去了,后来齐月姐也去了一趟,在那里好像还结识了一些当地的朋友。峰子说,既然去一趟,索性搞出点成绩来,这样就让周卫阳也过去了,在那边开出了两家分店。”

    “峰子真是越来越能干了。”林振华赞道,“我只是跟他随口一说,没想到他就已经动起来了。不过,雁子,南美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市场,你们现在去抢滩登陆,倒也没错。”

    安雁转动着漂亮的大眼睛,对林振华说道:“我也相信是这样的,林哥既然盯上了南美,这个地方肯定是值得去琢磨一下的。”

    460奉承

    460奉承

    安雁有一点说得不对,兰武峰所去的,是范围更广泛的拉美,而不是狭义的南美。

    兰武峰去拉美的事情,的确与林振华有关,不过倒不是林振华刻意安排的。那是在有一次兰武峰回国探亲的时候,林振华与他闲聊,说起拉美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市场,但目前开拓得不够。兰武峰当即主动请缨,要求替林振华去拉美踩踩点。

    在此前,汉华重工倒不是没有开拓过拉美的市场,褚红阳和舒曼这对“雌雄双煞”做业务的心非常大,除了南极洲之外,其他各个大洲他们俩都带着业务员去跑过了,在拉美地区也曾卖出了一些设备。

    不过,拉美这个地方的社会形势有点复杂,黑道白道势力交织,汉华重工在那边建的工程曾经遭遇过很多次被敲诈勒索的事情,这让林振华觉得非常不痛快。要摆平黑道上的关系,林振华是无能为力的,甚至陈天也有些鞭长莫及,所以,林振华只能借助于齐月和兰武峰的力量。缅甸知青连虽然已经洗白上岸了,但与方方面面的地下势力之间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去办点事情,远比官方出面或者企业出面要容易得多。

    兰武峰天生不是一个会做生意的人,但让他去联络一下拉美地区的黑白两道,他是非常有兴趣的。此前,他带着自己的缅甸雇佣军在非洲已经打出了一片天地,现在要做的,不过就是把非洲模式再搬到拉美去而已。

    “峰子到南美那边去,你可要叮嘱他注意点安全。”林振华提醒道。

    安雁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说道:“林哥,你还不知道峰子这个人吗?他说是你交代给他的事情,他赴汤蹈火也要干好,谁劝他也不听。”

    林振华骂道:“这个峰子,我什么时候叫他赴汤蹈火了?尽给我栽赃。”

    安雁笑道:“我当然知道他只是一个借口了,他就是喜欢这样在外面野,和小黑一个样。不过,还好吧,这一次去南美,有小月姐跟着一起去,小月姐还是比较稳当的。”

    安雁说的小月姐,自然就是指知青连的连长齐月了。她在几年前就已经和陈天结了婚,并且迅速地生了一个孩子。不过,孩子满了周岁之后,她就把孩子扔给退休的老父亲带着,自己又满处游荡去了。她有时候回缅甸去打理延安邦的事务,有时候则回南京来和安雁一起操持建康家电的生意。根据林振华与陈天商定的协议,林振华已经把自己在建康家电的大部分股权转让给了齐月,齐月是建康家电的第二大股东了。

    这一次,兰武峰带着肖仁武以及其他一些缅甸知青去开拓拉美市场,齐月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去了。在她一起去,安雁也能放心一些了。

    安雁开着车,一路上与林振华说说笑笑地,不觉已经过了江,来到刚刚完成45万吨乙烯设备改造的江北石化总厂。

    车子一进厂区,林振华就看到一片热闹非凡的场面。到处都拉着鲜红的条幅,上面写着诸如“热烈庆祝45万吨乙烯改造一次点火成功”、“热烈欢迎国家计委领导到我厂指导工作”、“热烈欢迎总公司领导莅临指导”之类的内容。各处的空地上停着大大小小的车辆,从车上的牌照来看,除了西藏和台湾,其他各省市的都聚齐了。这些车显然是参加乙烯大会战的各家厂子开来的,那些离得近的省区也就罢了,像新疆、黑龙江之类省区的企业,千里迢迢地开着车过来,油费都不知道花掉多少了。

    安雁把车停在工程指挥部的楼下,带着林振华往楼上走。林振华此前也到这里来过几次,对这里算是熟门熟路了。他一脚踏进写着“中国化工设备产业联盟秘书处办公室”字样的房间,还没等见着杨欣,就被一群热情洋溢的厂长经理们给包围住了。

    “哎呀,林总来了”

    “小林,你怎么才来啊?”

    “林总,我们大伙刚才还在说呢,这竣工庆典要是没有你参加,可就逊色不少了。”

    “就是就是,我们还想着让小杨给你打电话呢……”

    向林振华打招呼的,都是各家化工设备企业的头头们。论岁数,他们基本上都可以当林振华的大叔了;论级别,他们中间副厅、正厅也是一把一把的,并不比林振华身份更低。但见到林振华之后,他们都下意识地选择了奉承,而且这种奉承是一点也不带勉强之意的。

    几年前,林振华、项哲等人不辞辛苦地到各家化工设备企业去劝说他们参加这一次的大乙烯会战,这些厂长经理们都心存疑虑,甚至把林振华当成了前来抢他们饭碗的对手。林振华借助着画出来的大饼,以及国家计委、石油总公司的支持,连哄带骗地把这些企业绑到了大乙烯工程的战车上,一转眼,几年就过去了。

    如今,这些参加了大乙烯攻关的企业,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疑虑,相反,他们都在暗自庆幸自己搭上了这班车。如果当年真的拒绝了林振华的邀请,那才是一件要悔断肠子的事情呢。

    这个攻关项目,集中了全国十几家大中型石油化工设备企业,还有一大批非石油类的化工、机械和冶金等企业,实实在在地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会战传统。林振华居中协调,给每家企业都分派了最适合的任务,相当于是把这上百家企业拧成了一股绳,力量都往同一个方向使。

    除了协调组织之外,汉华重工在这个项目中的投入也是项目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汉华不但与参加攻关的其他企业分享了自己在过去若干年中积累下来的乙烯研制成果,更向大家开放了珍贵的前苏联资料。在研究过程中,大量的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汉华在提供实验资金方面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手笔之大,让那些大型企业的老总们都觉得汗颜。

    回过头想想,国内这些企业还真的没有如此齐心协力地做过一件事呢,唯一能够与这个项目媲美的,恐怕还只有30多年前的那次石油大会战了。但那是什么时候,那时讲究的是一大二公,国家要平调你的设备和人员,你是绝对没有二话的。现在不兴这个,现在讲究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国家无权随便干预企业的经营。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把上百家企业联合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

    各家企业亲身见证了这个奇迹的诞生,同时也从创造奇迹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好处。几家大厂子在项目中分别承担了一到两个重大难题,像北方厂拿下了大型乙烯球罐,西北厂拿下了换热器,华北厂做的是裂解炉。在解决这些重大难题的过程中,各家厂子都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比如北方厂在低温钢板方面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已经不再需要依赖于从日本进口的低温钢板了。

    在45万吨乙烯设备改造工程竣工的时候,所有参与项目的厂方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同时也预感到,自己的企业未来可以吃穿不愁了。石油总公司的顾嘉骅部长已经向大家透露过了,在90年代的后几年里,国家至少要上马10套大乙烯设备,这可是一大锅香喷喷的肥肉啊。对于这锅肥肉,大家谁也不用去争,同时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排斥在分肉的名单之外。因为技术是分散在各家企业手里的,大家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把肉吃下去,互相排斥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今天,大家聚在这里,与其说是来出席竣工庆典,莫如说是来参加一场分吃肥肉的盛宴。厂长经理们走进秘书处办公室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肥肉的确是有自己的一份,但分肉的勺子却是掌握在别人手上的。这个拿勺子的人,表面上看是那个娇娇怯怯的秘书长杨欣,当然大家私底下是称她为小嫂子的,但实际上,发号施令的人只能是林振华。

    顾嘉骅在此前也已经说过了,未来的10套大乙烯,仍将会交给汉华重工作为总包,然后再由汉华重工分包给各家厂子。至于包工费用分别是多少,那就是汉华重工一家说了算的,各家厂虽然也有议价的权利,但人家有业务在手上,底气怎么也会足一些的。

    “唉,闹了半天,我们堂堂北方厂,成了汉华重工的附属厂了。”在林振华到来之前,北方石油化工机械厂的厂长黄庆余用揶揄的口吻对自己的同僚们说道。

    “有什么办法,谁让你老黄当年不站出来挑头呢?”西北厂的厂长高德才笑着说道。

    “你们二位都不站出来,我哪有这个胆子啊?”黄庆余瞪着高德才以及与高德才站在一起的华北厂厂长蒋定义说道。

    蒋定义叹道:“不行啊,我们都老了,没有那个林振华魄力大啊。这家伙,真是敢想敢干,你们说说,单是从前苏联往回弄资料这事,咱们几个,谁敢干?”

    “哈哈,胆子不够大,那就只好看着人家吃肉,咱们喝点汤罗。”黄庆余说道,“这次的45万吨项目,前期用在研发上的费用不少,最终计算下来,咱们各家厂子都没挣到多少,据说汉华那边挣的钱也不多。未来这10套大乙烯,也不知道林振华能够给大家分多少钱呢。”

    “我觉得,他也不能太亏待我们吧?这搞大乙烯,也不是一家的事情。如果他真的连汤都让大家喝饱,咱们可就不干了。”高德才威胁道。

    “你不干?”黄庆余用鄙夷的眼光看着高德才,说道,“你以为你不干就能够吓住林振华了?老实说,如果换成老顾,甚至换成国家计委的何主任,我觉得咱们说一句不干,都能把他们吓住。可这个林振华可是个怪胎,你如果敢说不干,他真敢把你踢出去。”

    蒋定义也说道:“我也觉得,逼宫这一套,对林振华怕是不适用。他能拉着咱们这帮人把大乙烯搞出来,他也同样可以拉着另外一帮人再搞一套出来。而且,我们厂里那些搞技术的,在北京那段时间里,都已经让汉华的人给收买了。我相信,如果我们跟汉华翻脸,汉华真能够把我的工程师全部挖走,一个都不给我剩下。”

    “哎,我也只是说说嘛。”高德才也泄了气,对于林振华的外柔内刚,他也是见识过的,如果能跟林振华较劲,几年前他就可以较了。如今,45万吨乙烯如期完工,林振华在国家计委和石油总公司的地位都是如日中天,如果自己要和林振华掰腕子,恐怕不等林振华伸手,计委和总公司就该出手了。

    “放心吧,我觉得小林这个人,还是不错的。”黄庆余又开始给自己找安慰了,“你们看,这次攻关的过程中,人家一点也没有藏私。他们出钱搞出来的技术,咱们现在也都在用着。还有,他们帮咱们联系的海外业务,我想你们二位也少挣钱吧?”

    “那是那是。”高德才拼命点头,“我也觉得,小林不会让大家喝不上汤的。当然了,汉华重工这边是挑头的,多吃一块肉也是应当的嘛。”

    大家正说着,就看到林振华进来了,几个人哪能不争先恐后地涌上去,抢着向林振华献殷勤呢?

    “呵呵,各位老总早来了,抱歉抱歉,我这些天一直都在外地出差,这不,刚回浔阳呆了没两天,就赶到南京来了,结果还是比各位晚了。”林振华向大家拱着手,说着场面上的客气话。

    “林总年轻有为,日理万机,哪能和我们这些人比啊,我们都是混吃等死的人,可不就早点过来,也帮小嫂子筹备一下嘛。”黄庆余答道,他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管杨欣叫起小嫂子来,还是那样自如。

    “黄厂长给我帮了不少忙呢。”杨欣微微笑着走上前来,伸手接过林振华手上的包,然后很自然地替林振华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

    “这个这个……咱们是不是该回避一下了?让林总和小嫂子他们亲热亲热?”高德才颇有眼色,连忙向众人提议道。

    461老实巴交的厂长们

    461老实巴交的厂长们

    “呵呵,都是老夫老妻了,没什么可回避的。”林振华呵呵笑着,大大方方地揽过杨欣的肩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

    在场的厂长经理们开始全都一愕,既而就噼噼啪啪地鼓起掌来。在90年代初,社会风气处于从保守到开放的变化过程中,林振华这种公开秀恩爱的作法,在当时的条件下也还是能够被人们接受的,当然,这与林振华的身份就有些不符了。林振华这样做,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他并把自己当成什么领导,而只是一个顽皮的小年轻而已。

    在场的其他领导们,年龄最小的也比林振华和杨欣要大出10多岁了,看着林振华这样大大咧咧不在乎形象,心里与林振华的距离又拉近了几分。

    杨欣措不及防,被林振华当众亲了一口,顿时羞得连脖子都红了。她佯嗔地捶了林振华一拳,斥道:“你这个人,怎么没皮没脸啊。”

    “哈哈,小嫂子,林总这是真情流露啊。唉,我们这些老头子是跟不上社会罗。”厂长们一个个嘻嘻哈哈地调侃着,现场的气氛一时间变得轻松了起来。

    杨欣倒也没有真的对林振华生气,其实,没有一个女人不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幸福的。林振华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她亲热,让她心里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她把林振华的包拿到一旁放下,然后给林振华端来一杯茶水,小声问道:“振华,你累了吗?是先休息一下还是先和各位领导聊聊?”

    林振华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领导都是前辈,我在大家面前哪敢说累啊。怎么样,咱们大家是在这里聊,还是到会议室去聊?”

    “去会议室吧,那里宽敞一点。”杨欣说道,“你们先过去,我安排人给你们倒茶。”

    一行人簇拥着林振华来到了会议室,在排座次的问题上,又拉扯了一通。以大家的意思,林振华无疑是应当坐在中间位置上的。林振华则坚持说应该论资排辈,请黄庆余坐在中间。推掇了一通之后,最终还是林振华坐到了中间的位子上,其余的厂长经理则按厂子规模的大小顺序依次坐在其次的位置上。

    大家坐定之后,也没了什么寒暄的环节,高德才抢着对林振华说道:“林总,这一次45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对于咱们石化设备行业来说,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啊。总公司的张总托顾部长带过话来,说林总你是这个项目的第一功臣啊。”

    “没错没错。”蒋定义也不甘落后,连忙补充道,“顾部长还说,李副总理到总公司去视察工作的时候,也提起了这件事呢,对林总你也是赞赏有加啊。”

    林振华笑着摆摆手道:“大家言重了,其实,这一次乙烯大会战的功臣是你们各位,我只是起了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大家知道的,我是搞机械出身的,对石化设备这块并不擅长。而且,中间有一段时间我还被省里停职审查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这个项目。”

    “那是你们江南省乱来”黄庆余断然地说道,他的北石机厂不是江南省的企业,他可不在乎指责江南省,“像林总这样年轻有为的干部,省里居然还要搞什么停职审查,这不是胡闹吗?不过,我听说林总也是因祸得福啊,是小平同志亲自给你平反的,直接把你们汉华重工定为他的实验田。好家伙,这简直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啊。”

    “那段时间里,林总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个项目,但小杨秘书长一直都在研究所工作啊,谁不知道她就是你的代言人呢?”高德才补充道,“我听我们厂去参加攻关的技术员说,小杨秘书长非常能干,办事井井有条。你们这夫唱妻随的,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这时候,杨欣正好带着两个服务员端着茶水进来,听到高德才这句话,杨欣笑着说道:“高厂长又拿我开玩笑了,我其实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服务而已,真的没做什么事情。”

    “来来来,小嫂子,快坐下,你坐我这个位置,和林总挨着。”高德才连忙招呼着,做出一个要起身让座的样子。

    林振华当然不会让高德才给杨欣让座,他拉了高德才一把,高德才半推半就地又重新坐下了。林振华示意杨欣在会议桌的一角找个空位子坐下,然后轻轻咳嗽一声,开始进入正题了:“各位,我刚才看了一下,参加这次大乙烯会战的主要厂家的领导,今天都在这里了。要不,咱们就趁着这个机会,把今后的合作设想,拿出来议一议吧?”

    “对对对,咱们就议一议。”

    “没错,择日不如撞日嘛,今天正巧了,大家都在。”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实,他们正是听说了林振华今天要过来,这才借故跑到秘书处办公室来等着的,大家都想在第一时间与林振华商量一下后续的合作问题。

    大家乱哄哄地应和了一通之后,黄庆余说道:“林总,前两天顾部长过来,已经明确跟大家说过了,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要上10套30万吨乙烯设备。最早的计划是只搞8套,全部从国外引进。上次你们汉华和ALK谈转让乙烯技术的事情,石油部就打算拿出一套来给你们汉华做。

    这一次大乙烯会战取得成功,总公司和国家计委方面又改变了初衷,决定项目数增加到10套,其中至少拿出6套来交给国内企业完成,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10套都由国内完成。林总,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

    林振华道:“这个问题是不用犹豫的,咱们肯定要争取把10套设备都留在国内完成。过去是咱们干不了,不得不让洋鬼子干。现在咱们已经掌握了这方面的技术,那可就是一口汤都不能给洋鬼子剩了。”

    “哈哈,说得好”蒋定义拍掌道,“我就欣赏林总这个气魄,可不是吗,咱们中国人自己的钱,干嘛让洋鬼子挣走?”

    黄庆余道:“咱们这次搞45万吨乙烯改造,走的是大会战的路子。未来这10套30万吨乙烯,咱们还是这样做吗?”

    林振华道:“这个问题,恐怕需要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我的意见是,咱们还是保持目前的合作模式,由一家牵头作为总包,其他家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那个部分。有了分工,各家就可以专注于只做一件事情,这样技术上容易提高,装备方面也值得去加以改善了。”

    林振华说的这个道理,大家自然是明白的。10套大乙烯设备,如果分配给各家厂子自己搞,那么各个厂子就必须把全套技术都拿下来,即便是各厂现有的技术可以进行交流,不需要重新开发,但相关的装备却是要重新购置的。比如说制造大型球罐用的特种焊机,每一家都购置一套,就存在重复和浪费了。

    各家专注于做一件事情,能够产生规模效应,有助于节约成本,这是非常清楚的道理。但存在的障碍,就是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各家企业如果成了分包商,是否还能保证原有的利润水平,这是厂长们最为关心的。

    “呵呵,各位的心情我也能理解,大家是不是担心利润分配的问题?”林振华看着一屋子面面相觑、欲言又止的厂长们,直截了当地把大家心里的担忧给点出来了。

    “林总真是快人快语啊。”蒋定义嘿嘿干笑着说道,“要说呢,咱们都是给国家做事情,这利润不利润的,倒也不用计较太多。过去利润全部上交的年代里,我们不也一样工作吗?不过,现在这个社会,和过去也不太一样了,工人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也没过去那么强了。现在当一个厂长,除了要考虑生产之外,什么工人奖金啊、福利啊、房子啊,都得琢磨,这如果没有一点利润,我们也都不太好办啊。”

    “是啊是啊,其实工人们希望多发点奖金,也是情有可原的嘛,现在这物价多高啊。咱们这些当厂长的,也不能不为工人们考虑考虑嘛。”高德才也连忙附和道。

    这也就是慑于林振华的积威了,大家居然都不好意思公开地讨要利润,不得不拿着工人的要求出来当挡箭牌。如果把林振华换成总公司的顾嘉骅,这些人恐怕都不会这样客气,如蒋定义、黄庆余这些人,从前到石油部去争利益的时候,那也是当仁不让,咬住了不松口的。

    林振华心里暗自好笑,看来大家也是知道了市场经济的厉害了。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国家就是大家的爹妈,你挣的钱是交给爹妈管着的,但你缺钱的时候,也可以死乞白咧地管爹妈要,谁都觉得,向爹妈要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钱就没那么容易了。就大乙烯项目这件事来说,掌握了总体设计能力的,只有汉华重工一家,所以能够成为总包商的,必然是汉华。汉华重工不是大家的爹妈,它如果不给大家分钱,谁也拿它没办法。至于说各家厂子手里分别掌握了一些技术,这也是要挟不了汉华的,把汉华惹急了,它到国际市场上去招分包商,把你甩掉,你又能如何?

    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各位厂长们可以在顾嘉骅面前撒泼打滚,在林振华面前却只能是当一个老实巴交的乖孩子了。

    462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62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既然大家都很关心利润分配的问题,我想我就直接说了吧。”林振华说道,“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想法,是两个原则。第一,收益与付出对等。我当仁不让地说一句,咱们国内化工设备系统能够拿下大乙烯技术,我们汉华重工的贡献应当是最大的,所以,在未来的项目中,汉华多拿一些利润,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林振华这话说得实在是太直接了,换成其他人,同样的内容,至少也应当遮掩一下吧,比如说,强调一下汉华目前多么困难,希望各位老大哥发扬点风格之类的。可是林振华没有这样婉转地说,而是一下子就把盖子揭开了:我就是要拿大头,有意见你们就提吧。

    众位厂长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便都表情复杂地继续保持沉默了。林振华的这个道理,也是说得过去的,同时也是他们有心理准备的,所以他们找不出理由来反驳。但林振华说得这样直白,他们也不便于旗帜鲜明地表示赞同,否则的话,林振华就有可能会变本加厉,吃相难看之极了。

    林振华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他微微一?(: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