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14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忠陨系亩突劣谕蚨忠陨隙突慕ㄔ旄谴τ谕V偷淖刺?br />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业的中心,大型成套设备层出不穷,对大型锻件的需求与日俱增。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新建了5台万吨以上的自由锻机,其中一重的1。5万吨水压机、二重的1。6万吨水压机、上海电气的1。65万吨油压机、中信重工的1。85万吨油压机,都超过了国外最大自由锻机的吨位。

    林振华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进程提前10年,在他的眼里,1。5万吨自由锻机根本不算什么难题。

    509寻求支持

    509寻求支持

    看到大型锻机重要性的企业,并不止汉华重工一家,但能够有底气下决心来建造大型锻机的,在时下却只有汉华了。(《)

    胡妫进行过一个粗略的测算,建造一座15000吨的大型水压机,大约需要6000万元的投入,这笔钱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还是非常多的,但对于汉华来说,就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

    除了资金的障碍之外,其他企业不愿意建造大型锻机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不能保证锻压业务的饱和,如果花几千万建起来的锻机趴在那里没事干,这个浪费也是非常大的。但汉华没有这样的担心,除了集团下属的各公司的业务之外,它还能从化工设备联盟以及尚处于雏型之中的机床产业联盟的会员单位中得到业务。有这些业务养着,大型锻机的建造投入很快就可以收回。

    对于林振华提出来的建造15000吨级的想法,汉华的高管们给予全票通过。大家此前主要是担心上这样大吨位的锻压机不太必要,而且技术上也有风险,但既然林振华如此有信心,大家自然也就不再犹豫了。这些人都有一颗滚烫的工业心,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拥有全球最大吨位的锻机了。

    定下了思路,林振华收拾起行李,又要出门了,这一次他是要去北京,寻求国家计委和机械委对大型锻机项目的支持。汉华自己能够筹措到建造锻机所需要的资金,但在技术方面还没有把握,需要有国内的设计单位和制造单位来提供协助。一台1。5万吨大型锻机的问世,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水平都会产生提升作用,所以这样的事情林振华是肯定要去找政府部门帮忙的。

    杨春山和魏素萍领着外孙女林菲来到厂部门口送林振华上车。林振华抱着林菲,对杨春山抱歉地说道:“爸,真不好意思,我又得出差了,菲菲还得请你们二老照顾了。”

    杨春山也是一脸无奈的样子:“小华啊,你和小欣这是打算忙到什么时候啊?原来是你一个人出差,现在小欣当了个什么秘书长,变得比你还忙,也是成天不在浔阳,你看看你们这个家还像家吗?”

    林振华解释道:“小欣现在是化工设备联盟的秘书长,经常要去协调联盟里的事情。最近国家为了应对石油资源短缺的问题,搞了一个煤炭液化的专项,其中主要的部分都是由化工设备联盟承担的。这件事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几十年能源安全的大事,小欣最近主要就是忙活这件事呢。”

    “我知道,你们忙的都是大事。”杨春山道,“可是,工作是忙不完的,你们也应当抽点时间办点自己的私事吧?”

    “私事?什么私事?”林振华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

    杨春山从林振华的怀里把林菲接过来,又随手塞给了魏素萍,然后把林振华拉到一边,小声地说道:“小华,我和小欣的妈妈一直都有一个心事,我们觉得你和小欣应该再生一个孩子。”

    “什么!生孩子!”林振华吃了一惊,心中暗暗觉得好笑,“爸,现在国家提倡只生一个孩子,我好歹也是集团的一把手吧,怎么不得起个模范带头作用?”

    他的话说得挺冠冕堂皇,不过心里倒没怎么想着模范带头的问题,只是出于一种习惯,认为一家就应当只有一个孩子的,周围的朋友都是如此,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例外呢?比如项哲、胡妫、方延武……慢着,方延武家里好像不止一个孩子,除了红红之外,还有沈佳乐后来生的一个男孩子。一家两娃,好像也挺好的哦?

    林振华在那里想入非非,杨春山却自顾自地说下去了:“小华,我是这样想的,你是独子,如果你不生个男孩,这老林这一脉不就断了吗?我觉得,政策归政策,你现在也有地位了,和小欣再生一个男孩子出来,我觉得也不会有人会管的。”

    呃……林振华败倒了,他没想到杨春山居然还存着这样的念头。其实,早在林菲刚生出来的时候,杨春山就觉得非常对不起林振华,因为自己的女儿没能给林振华生个男孩。看来,这种歉疚的感觉一直都伴随着杨春山,所以他会惦记着让林振华夫妇再生一个。

    “爸,你想得太多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男女都一样,我可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林振华道,“我对菲菲挺喜欢的,杨欣也一样,我们都没打算再生一个。”

    说罢,林振华就赶紧拎着包钻进小轿车了。看着林振华坐的车子一溜烟地开走,杨春山站在后面叹气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个小华!不行,这件事我得跟小欣说一说……”

    不提杨春山在那里想着老人家才有的心事,林振华从南都坐上飞机,来到了北京。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派来的司机在机场接到了林振华,然后照着他的吩咐,把他送到了位于三里河的国家计委。

    “何主任,我来了。”林振华在秘书的引导下走进了何海峰的办公室。

    何海峰从一堆文件后面抬起头来,默默地看了看林振华,然后指指沙发,说道:“小林,坐吧。”

    林振华略带着一些怯意地在沙发上坐下,沉默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先说最重要的事情了:“何主任,岚岚到哪去了?”

    何岚为了回避林振华而离家出走,虽然事先是向何海峰夫妇打过招呼的,但离开之后便故意地屏蔽了自己的信息,只是偶尔给家里寄一张明信片,报一报平安。何海峰夫妇对此很是无奈,在思念女儿之际,难免对林振华有一些不满。不过,何海峰细细想来,似乎林振华也没什么错。当然,如果长得帅也是一种错的话,那林振华早就恶贯满盈了。

    何海峰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在看到林振华的那一刹那,心里的感觉还是带着几分恼火的。林振华自己心里有鬼,见到何海峰的这副表情,自然就生出了几分怯意,以至于对何海峰的称呼也由“老何”变成了“何主任”。

    “她一直没有告诉家里她的去向,不过,从她给家里寄的明信片的邮戳来看,她这一段时间是在上海。”何海峰回答道。

    “何主任,对于这件事,我非常抱歉。”林振华说道。

    何海峰叹了口气,从桌子后面走出来。他先走到饮水机边上,替林振华倒了杯水,放到林振华面前的小茶几上,然后自己在另一张沙发上坐下来,说道:“小林,这件事与你无关,是岚岚自己太任性了。其实,对于你们之间的交往,我一直是支持的,我一直希望岚岚能够从你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至于岚岚自己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想法,这是她的问题。”

    “我想,我也有责任吧,我也许应当在她面前严肃一点。”林振华想方设法地给自己罗织着罪状。

    何海峰看着林振华一本正经的脸,好一会,突然自己先无奈地苦笑起来:“你个小林啊,让人说你什么好呢!算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岚岚怎么选择,是她的自由,我和你范阿姨,也是不想管了。我重申一句,你和岚岚之间的交往,我是支持的。不过,我希望这种交往不会影响到你和杨欣的感情。”

    “谢谢何主任。”林振华说道。

    “你……唉,没旁人的时候,你还是叫我老何吧。”何海峰道,“小林,我们之间是忘年之交,我们的交情,不要受到别的事情的影响。对了,你这次专程到北京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林振华知道何海峰是不想让私事影响到公事,他于是也不再提何岚的事情了,而是正襟危坐地回答道:“是这样的,我们集团打算上马一台1。5万吨的自由锻造水压机,另外还打算上马一台5万吨以上的模锻机。目前,建造水压机的设想已经在集团会议上通过了,我这次来北京,就是来向计委和机械委汇报这件事情的。”

    “1。5万吨水压机!”何海峰果然很感兴趣,“这么大吨位的水压机,国际上也不多见吧?”

    林振华道:“如果我们建成了,那么应当是世界最大的。”

    “不要为了追求世界最大而不顾自己的力量,世界第一是在那里放着的,以后再争也来得及。”何海峰提醒道。

    林振华道:“我们倒并没有刻意去追求第一,而是我们经过分析之后,认为需要有这样大吨位的水压机。你也知道的,一台水压机的工作寿命可以长达50年,如果我们现在没有一点超前的意识,那么很可能刚造出来就过时了,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啊。”

    何海峰道:“你们这样考虑也是对的,可是,你们有没有评估过可行性?咱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水压机只有1。25万吨,你们一下子要上1。5万吨的,技术上能实现吗?”

    这就是属于内行干部才能说出来的话了,从1。25万吨到1。5万吨,压力值虽然只是增长了20%,但基座、结构件、水泵、管线等等都可能要重新设计,整个设备的制造难度可能要增加一倍以上。这就好比是爬山,从1000米爬到7000米也许很容易,但从7000米爬到7500米,其困难则可能会增加10倍。

    “老何,我这次来北京,就是要找你们帮忙解决困难的。”林振华实话实说道。

    510前辈高人

    510前辈高人

    “建造1。5万吨水压机,是一件大事,国家计委肯定会给你们支持的。(《)”何海峰郑重地表态道。

    年龄稍大一些的人都能记得,在当年的中学物理课本上,曾有一幅“万吨水压机”的图片,那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于1958年至1962年间自行设计、建造的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一台设备的图片能够进入中学课本,可想而知这台设备的地位如何。

    如今,汉华重工打算自己上马一台大型水压机,吨位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其意义是同样重大的,何海峰从国家计委这个层面上表示给予支持,一点也不算夸张。

    “那就多谢何主任了。”林振华笑着说道,他这回称何海峰为何主任,可不是因为怯意,而是出于对国家计委的尊重。

    何海峰摆摆手:“我话还没说完。支持归支持,但建造资金方面,计委是不能给你们提供帮助的。要知道,现在国家有很多重点项目,都急需资金支持。目前国内已经有3台万吨水压机,虽然大型锻件的产能仍然不足,但还不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程度,所以,你们这个项目,国家不能给你们提供资金。”

    “不会吧?老何,我在你眼里就这么一个形象?”林振华半开玩笑地说道,“你以为我来找你就是来要钱的?区区6000万的资金,我们汉华还是筹措得出来的。再说了,就算我们希望国家掏点钱,诺大一个国家计委,还缺这么点钱?”

    “什么?才6000万!”何海峰一愣,“小林,你们放什么卫星,一座1。5万吨的水压机,怎么可能才6000万投资?”

    林振华答道:“我们只是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不过应当是八九不离十吧。我们的规划运营部长胡妫是个预算专家,搞这种预算不会有太大的差错。”

    “嗯,看来是我犯经验主义了。”何海峰道,“过去上海那台万吨水压机,投资是2200万,你想想看,当年的2200万是什么概念?这样算起来,你们花6000万倒也不算少,只是现在咱们经济的总盘子大了,6000万就不起眼了。”

    “呵呵,6000万在何主任眼里算不上什么,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可是一大笔钱哦。(《7*何主任能不能随便给拨点小钱,帮我们补补亏空?”林振华顺着竿子就开始往上爬了。

    何海峰点点头:“如果只是6000万的投资,国家资助一点倒也是可以的。这样吧,你们回去打个报告,申请国家对你们的水压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经费吧。金额嘛,别超过2000万,应当是合理的。”

    刚刚说过不给钱,一转身又主动提出可以给钱了,这其中的变化,就是源于对造价的了解。何海峰此前没有研究过水压机的造价问题,脑子里觉得怎么也得几个亿,这是国家难以承担的,所以他事先就堵住了林振华的嘴。等到听说只需要6000万投资的时候,他觉得国家掏点钱其实也无所谓,2000万对于国家来说,的确不算什么大数字。

    在何海峰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计较,那就是汉华这台水压机的研制,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蓝本。既然一台水压机的投资不过是区区6000万,而国内对于大型锻件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那么在汉华造完之后,让另外几家重型机械企业再开工建造几台也无妨吧。像上海的那台万吨水压机,已经服役30多年了,隐患颇多,也到了该更新改造的时候了。

    “多谢何主任!”林振华这回的感谢比刚才又热情了几分,没想到几句话之间,居然能够弄到2000万的国家扶持,这样的钱来得可太容易了。

    何海峰道:“国家给你拨款可不是没条件的。第一,在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要属于国家,未来如果其他企业要建造同类的水压机,你们必须无条件地提供技术支持。第二,你们建造的水压机,必须向国内其他企业开放,不能搞自我保护主义,尤其是不能依靠这项技术搞不正当竞争。”

    “向其他企业开放,可以收费吧?”林振华笑着问道。

    “收费当然是需要的。”何海峰道,“不过,不能采取歧视性的定价,应当遵循市场价格。”

    “好,这两个条件我都可以接受。”林振华爽快地答应了。

    在林振华的心里,本来也没有打算垄断水压机的技术,或者凭借自己拥有的水压机作为砝码来与国内同行竞争,何海峰提出的这两个条件,都是他可以接受的。不过,这也就是林振华了,换成其他一些企业领导,恐怕在这两个问题上都会表示犹豫,甚至可能会拒绝。《在中国,热衷于内斗的企业,可真是不少的。

    “资金的事情就这样吧,其他方面,有什么困难?”何海峰继续问道。

    “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困难。”林振华道,“我们汉华没有建造大型水压机的经验。到北京来之前,我曾经和浑北锻压机械厂的几名工程师通了一个电话,了解了一下建造大型锻压设备的技术问题。浑锻压过去只有过建造2000吨水压机的经验,更大的设备就没有做过了。有一些老工人,比如我们拜访过的李根元老人,参加过上海万吨水压机的研制工作,不过只是作为一个工人的身份,具体的技术细节了解不深。

    我现在希望能够找到当年参加上海和富拉尔基两台万吨水压机研制工作的那些老专家们,请他们参与我们1。5万吨水压机的研究。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派人去国内这几家拥有万吨水压机的企业实地考察,了解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我们研制新水压机的基础。”

    “这些都没有问题。”何海峰肯定地说道,“这本来就是国家的事情,请这些专家和企业协助是理所应当的。你们希望访问哪些专家,参观哪些企业,拉一个清单出来,计委这边给你们出函就是了。”

    “多谢何主任。”

    这是这么一会工夫林振华第三次说感谢的话了,何海峰从中明显地感觉到了一点疏远,而且他也知道造成这种疏远的原因是什么。想到一心痴恋着林振华的女儿,何海峰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小林,忙完了工作,晚上到家里去坐坐吧?”

    “呃……我看还是算了吧,我怕范阿姨看到我会生气的。”林振华黯然地答道。

    “看这事闹的!”何海峰也是没辙了,他还真是没有想到他与林振华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这样尴尬。不过,不管怎么说,他对林振华的欣赏丝毫没有因为何岚的事情而改变,甚至于不知不觉地还多了几分照顾之意。

    林振华离开国家计委,转身又去了机械委。李默梓听说汉华有意自行建造1。5万吨水压机,也非常兴奋,当即拍板,表示机械委也可以支持500万元,当然,条件也和何海峰提出的一样,要求汉华要有开放的心态,这种重大装备是属于整个国家的资源,汉华不要捂在自己的手上。

    对李默梓提出的要求,林振华自然也是爽快地答应了,反正他已经答应过何海峰了,再多答应一次也无妨。一个承诺换来500万的资助,还是挺划算的。

    “专家?”说完资金的问题,李默梓开始思考林振华提出来的有关专家的问题了,他锁着眉毛想了片刻,忽然一拍脑袋,笑道:“我真是糊涂了,搞水压机,还能有谁比沈部长更权威啊。走,小林,我带你上沈部长家吃晚饭去。”

    “这不合适吧?”林振华吓了一跳,“你说的是哪位部长啊,我怎么能随便跑到部长家里去吃饭?”

    李默梓道:“别担心,我说的是原来一机部的老副部长沈鸿,他已经离休好几年了,老爷子脾气好着呢,如果知道你们要搞水压机,老爷子铁定会留你吃晚饭。”

    “原来是他啊!”林振华啧啧叹道。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沈鸿简直就相当于搞文学的不知道曹雪芹了。沈老出生于1906年,只读过四年小学。从13岁起,他就在一家企业里当学徒、店员,25岁时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小五金工厂,自任经理兼工程师。

    抗战期间,沈鸿奔赴延安,在茶坊兵工厂任总工程师。据统计,在八年之中,沈鸿带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设计了134种兵工厂使用的成套设备,共制造了数百套。此外,他还为包括制药、医疗器械、造纸、印刷、造币、化工、炼铁、炼焦、玻璃、石油等行业的工厂设计制造了成套设备、单机和重要部件达400多台件。

    考虑到根据地的工业基础,能够造出这么多的设备,简直就是逆天之举了。现实永远比小说更逆天,这一点在沈老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解放后,沈鸿先后在中央财政委员会、国家计委、三机部、电机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农机部、一机部等单位任职,一直从事重型机械装备的设计和生产工作。

    1958年,沈鸿亲任上海万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白手起家,建成了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此后,他以一机部副部长的身份,主持国防工业中包括30000吨模锻水压机、12500吨卧式挤压水压机等在内的“九大设备”的研制工作。老爷子以60岁的高龄,亲自跑遍全国,协调各家企业的工作,在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他甚至亲自查资料、计算和绘图。在全世界,带着绘图器出差的部长,恐怕也仅有他一位了。

    “好,李司长,我一定要去拜访一下这位机械行业的前辈。”林振华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态对李默梓说道。

    年近90的沈鸿在家里接待了林振华和李默梓,果然,一听到林振华打算搞1。5万吨水压机的消息,老爷子的眼睛里便焕发出了年轻人一般的神采。他拉着林振华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非逼着他把关于大型水压机的设想都说出来不可。

    也幸好林振华在此前做了足够的功课,在浔阳的汉华研究院曾经对研制水压机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等进行过认真的梳理,这些资料林振华都已经看过了。在沈鸿面前,他毫无保留地把汉华到目前为止的设想和面临的问题合盘托出,老爷子听得非常仔细,不断地点着头,时不时还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让林振华回答。

    “好,你们的想法非常好。”在听完林振华的介绍之后,沈鸿说道,“你们的思路是正确的,技术路线也是具有可行性的。至于困难,那算不了什么,哪有做工业还怕困难的道理?我现在老了,要参加你们的研究工作已经不可能了,我给你们提两条原则吧,供你们参考。”

    “沈老请讲。”林振华恭敬地答道,同时拿出了笔记本,认真做着记录。

    沈鸿道:“第一条,不要将就,不要为了保证可靠性,就用一些现成的装备去拼凑,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第二条,不要片面追求所谓的先进,先进和落后都是相对的,如果是不必要而又一时没有把握的新技术,不要盲目地使用,以免影响整体进度。”

    “这就是沈部长经常跟我们讲的辩证法。”李默梓在一旁补充道,“既要搞创新,又不是片面地追求创新。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为了好看的。这些观点,是沈老一直向我们强调的。”

    “沈老,您放心,我都记住了。”林振华像一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回答道。

    “沈部长,您看小林他们如果要搞水压机,有没有什么有经验的老同志可以给他们把把关的?”李默梓问道,这是他们今天前来拜访沈鸿的主要目的。

    沈鸿想了想,说道:“当年搞上海万吨水压机的那些人,现在大部分都退休了,有些人是不是还健在都不知道了。倒是有一位小伙子……哈哈,也就是当年的小伙子了,现在应该也是快60岁了。他叫张钰泉的,技术很过硬,脑子也非常灵活。后来我没再和他联系了,也不知道他在哪个厂子。你们如果能够找到他,可以了解一下他的情况如何,说不定他能帮上你们。”

    511蹲守

    511蹲守

    星北市。《

    在星北重型机械公司的大门对面,有一家新开张没多久的麦当劳。硕大的玻璃窗一尘不染,坐在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星北重机门里门外的一举一动。

    林振华此时就坐在这家麦当劳里,正对着玻璃窗,面前放着一杯咖啡。不过,他的兴趣可不在那咖啡上,因为餐桌上还摆着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林振华正在上面乐此不疲地玩着一款名叫“命令与征服”的即时战略游戏。

    十多年了,终于盼到“命令与征服”问世的这一天了。这十多年没有游戏可玩的日子,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听着内置喇叭里传出的“yes_sir!”的应答声,林振华激动得几欲泪奔了。

    那个年代麦当劳食品的价格,相对于人们的收入来说是非常高的,所以麦当劳的门店里顾客并不多,只有一些年轻家长带着孩子来尝鲜,他们一般也无暇来看林振华在干什么。

    司机徐忠站在林振华的身后,看着老板熟练地建基地、采矿、造坦克,满腹孤疑地问道:“林总,你过去玩过这个游戏?”

    林振华得意道:“那还用说,想当年,我们联着网,通宵通宵地玩,我跟你说,当年我可是班上玩红警的no。1……”

    “当年?”徐忠更诧异了,“这个游戏我听说是今年才发行的。”

    “呃……我说的当年,是玩游戏机。”林振华只有郁闷地改口了,拥有一个不能与别人分享的秘密,有时候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林总,你玩完这盘,也让我玩玩吧?”徐忠忍了半天,终于怯生生地开口了。(《)没办法,游戏的魅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徐忠不惜向老板提出这种非份的要求。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林振华一向是一个比较随和的人,徐忠虽然只是一个司机,却也不太怕林振华。

    林振华玩得正开心,直接手一挥,说道:“现在是上班时间,玩什么游戏?我让你干什么的?”

    “星北重机没什么动静,还是原来那几个人,躲在那里向我们这边观望。唉,这都三天了,也不知道这个韩育仁想搞什么鬼。”徐忠悻悻然地回答道,然后便坐回自己的位置,端着一个空咖啡杯子,注视着星北重机的大门去了。

    林振华带着一个小团队,已经在星北重机的门外蹲守了三天了,他正在等待的人,正是沈老爷子向他推荐的工程师张钰泉。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得到沈鸿的推荐之后,林振华和李默梓回到机械委,开始了解这个名叫张钰泉的工程师的下落。没等他们去翻档案,就有熟悉情况的干部说了:“张钰泉,他不是星北重机的副总工吗?”

    有了这么一句话,再调查起来就容易得多了。李默梓打了几个电话,就把张钰泉的情况了解了个八九不离十。原来,张钰泉在当年是从其他企业抽调到上海去参加万吨水压机攻关的,水压机建成后,他就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单位。在后来的一些年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先后换了好几个单位,最后来到了星北重机,一直干到副总工程师的位置上。

    张钰泉在所呆过的这些单位里,都是承担着与锻压机械相关的工作。到星北重机之后,他主持建造了星北重机的5000吨水压机,而且常年负责水压机的调试和维护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行业内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专家了。不过,机械行业里各种各样的权威不少,水压机本身又是比较偏门的一个方向,所以林振华并不知道他这个人。《

    “看来,沈部长推荐的人,还真是不含糊。这个张钰泉,果然一直在做水压机,而且做得非常不错。”李默梓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倒是有些挠头了,如果这个张钰泉在其他单位,他二话不说就上门拜访去了,可是他偏偏是在星北重机,这可就有点麻烦了。林振华当然知道星北重机的老总韩育仁对他很是不满,在开机床战略研讨会期间,还因为几个死忠被林振华拉走,而闹出无钱付账的尴尬事。就冲这一件事,估计韩育仁也要把林振华恨到骨子里了。

    如今,林振华要去向韩育仁借他的副总工程师,韩育仁能不横生枝节吗?

    “李司长,星北重机那边,我不太熟悉,你看你能不能亲自出马,替我们去联系一下?”林振华向李默梓要求道。

    李默梓也是拼命摇头:“小林,你的担心我明白,其实,我又何尝不会吃韩育仁的白眼啊?上次的会议上,韩育仁觉得我没有支持他,过于偏怛你了,已经把我恨上了。这几天他到委里来开会,对我都是冷冰冰的。”

    “不会吧?他敢跟机械委炸刺?”林振华带着几分挑拨之意,这样说道。

    李默梓道:“这就叫尾大不掉啊,星北重机是国家重点企业,实力雄厚,国家的很多重点装备都要仰仗他们制造。所以韩育仁的底气很足,根本不把我这样一个小小的副司长放在眼里呢。”

    “呃……那还是我自己去联系吧。”林振华无奈了。

    林振华一开始没有亲自去星北,他让何飞和机床专家刘兆华带着国家计委和机械委出具的介绍信,前往星北重机去进行联系,请求星北重机把张钰泉借给汉华重工,以指导1。5万吨水压机的研制工作。

    何飞和刘兆华到星北后,不出意外地碰了一鼻子灰。韩育仁一听说来联系工作的是汉华重工的代表,当即就一口回绝,扬言自己的业务繁忙,没时间管别人的事。

    没奈何,林振华只好自己出马了,带着几个人来到了星北市。谁知,他受到的待遇还不如何飞等人,韩育仁交代门卫,直接把林振华挡在门外,连厂区都不让他进,更不用说让他去和张钰泉取得联系了。

    “这个韩育仁想干什么呢?连国家计委的介绍信都不认?”刘兆华恼火地对林振华说道。

    “呵呵,这就是大国企的牛气啊。”林振华道,“在这围墙之内,韩育仁就是土霸王了,谁也管不了他。以星北重机的这个规模,我估计他在星北市也是可以横行霸道的。”

    “要不,咱们还是回去找何主任,让国家计委来向他施压。”刘兆华建议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算了,这么点事都让国家计委来出面,咱们也未免太不把国家计委当一回事了。再说,韩育仁想要的效果,就是折我的面子,让我不得不到上面去求人来摆平事情。国家计委就算是出面了,我也输了阵了。”

    刘兆华道:“输阵就输阵吧?林总,面子之类的没必要在乎。你不总是跟我们说吗,只要能够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个人受点委屈没啥。”

    “这不是委屈不委屈的事情。”林振华强词夺理道,“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迫使韩育仁让步,而是通过上面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那么韩育仁的气焰还是无法打掉的。张钰泉毕竟是星北的员工,如果韩育仁不松口,张钰泉即使是跟我们去了浔阳,也无法安心工作的。”

    其实这只是林振华的一番托辞而已,他真实的念头,的确是不愿意在韩育仁面前输阵。在他心里,对韩育仁的这种做法有着强烈的不满,他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办法,打掉韩育仁的气焰,让韩育仁从此不敢与汉华重工叫板。

    “那么咱们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回去吗?”刘兆华问道。

    “当然不能回去,咱们必须请到这个张钰泉,让他去给我们当首席顾问。”林振华说道。

    “唉,实在不行,咱们就私下去和张钰泉联系吧,我去找星北重机的人打听一下,看看张钰泉家住在什么地方,咱们晚上到他家去找他,你看如何?”刘兆华开始琢磨替代方案。

    “不行。”林振华道,“我还就得光明正大地和张钰泉联系,建造大型水压机是对整个机械行业都有好处的事情,我就不信他韩育仁敢倒行逆施,干扰这件事情。”

    于是,就有了林振华亲自在星北重机门口蹲守的事情。林振华可不是单纯的守株待兔,而是大造声势。他让手下的几名员工在星北重机的门外拦截进出的工人和干部,请这些人带话给张钰泉,说汉华重工集团要造大型水压机,目前已经由董事长林振华亲自带人前来邀请张钰泉前去帮忙。

    像这样的话,其实只要托一个人带给张钰泉就足够了,但林振华却让手下见人就说,足足托了有上百人带话。这样一来,这个消息就在整个星北重机传开了,众人在质疑汉华重工的领导为什么不直接进厂来找张钰泉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把韩育仁与林振华存在矛盾的事情牵扯了出来。

    林振华乐呵呵地看着这场由他自编自导的好戏,等着看韩育仁能有多大的忍耐性。三天时间,对于林振华来说其实也并不难过,谁让他手里有了笔记本电脑,还有一款百玩不厌的“命运与征服”呢?

    游戏开始了……韩育仁,你打算玩下去吗?林振华在心里暗暗地想道。

    512出招吧(6月最后一天,投月票吧)

    512出招吧(6月最后一天,投月票吧)

    韩育仁可没有林振华那样的闲情逸志,林振华在公司门外呆了三天,韩育仁就整整三天时间没有露出过一个笑容。(《)

    “韩总,林振华还没走。”一名被韩育仁派到厂门口去观察情况的工作人员回来了,他压低声音向韩育仁报告道。

    “什么?他还没走?是不是这个土老冒从来没有吃过麦当劳,连吃了三天还没吃够?”韩育仁怒气冲冲地说道。

    “呃……他今天没在麦当劳,他改到马兰拉面馆去坐着了。”

    “马兰拉面?他怎么不去沙县小吃呢!”

    “有个汉华来的胖子在沙县小吃呆着呢,咱们厂到沙县小吃店去吃饭的人,他都要去搭讪一下,说的那是那一套。”工作人员如实地汇报着厂区外的情况。

    星北重机是一家大型企业,有几万名职工,消费能力很强,所以在厂区的围墙外,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餐馆,林振华即使一天换一家餐馆,也足够在门外呆到年底。可是,韩育仁能受得了他这种挑衅吗?

    负责监视的工作人员前脚刚走,秘书便推开门,探了一个头进来通告道:“韩总,张总工又来了。”

    “他来干什么?”韩育仁皱着眉头道。

    秘书说的这位张总工,正是引起所有这些事情的张钰泉,他早已得到消息了,所以这两天频繁地来找韩育仁,了解具体情况。韩育仁不愿直面张钰泉,所以一直都是让秘书挡驾的。

    “他还是来问关于汉华重工的事情。《还有,他说他看到你在办公室了,所以他会一直在楼道里等着,等你什么时候有空闲了,他就来向你请示工作。”秘书道。张钰泉估计也是急于要见韩育仁,所以才使出了要在楼道里一直等着的招术。

    “这个老头,还真够倔的,我就知道林振华说的1。5万吨水压机把这老头的魂都给勾走了。”韩育仁小声地骂道,“算了,你让他进来吧,我听听他想说什么。”

    秘书转身回到楼道里,不一会,便把年近60的张钰泉带进了韩育仁的办公室。

    “老张啊,坐吧,有什么事情吗?”韩育仁坐在他的大班椅上,颇有一些上位者的威风。他指了指屋里的沙发,对张钰泉说道。

    张钰泉在沙发上坐下,对韩育仁说道:“韩总,我这两天听人说,咱们厂门外有汉华重工的人在找我,您知道这件事吗?”

    张钰泉当然不是来韩育仁这里打探消息的,他只是不便于直接说自己已经了解此事而已。每天数以百计的人告诉他说有人要找他去造大型水压机,他哪能不知道呢?除了汉华的事情之外,张钰泉也听人说起了韩育仁与林振华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所以,作为一位星北重机的职工,他不能绕过韩育仁直接去和林振华接触,而是必须来听听韩育仁的意见。

    韩育仁微微点了一下头,说道:“我听说了,一家小企业,吃错药了,跑来胡说八道,我没理会,让门卫把他们赶出去了。”

    “其实,汉华重工规模还是不小的。”张钰泉硬着头皮纠正韩育仁的话,“我听说他们是打算要建造1。5万吨水压机,特地来找我了解一些情况的。韩总,您看我是不是可以和他们接触一下,您放心,涉及到厂里秘密的事情,我是一句话也不会说的。”

    “有什么好接触的?”韩育仁把眼睛一瞪,不容置疑地说道:“别说他们一个小企业是不是能够造得起大型水压机,就算他们真的打算砸锅卖铁来造,那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老张,你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很多,五车间剪板机的故障问题排除没有?”

    “早就排除了,目前我手头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张钰泉解释道。

    “那你就利用这些时间,编写一本锻工讲义吧,以后作为厂里培训用。”韩育仁信口开河地给张钰泉派着活。

    张钰泉道:“这种讲义,我们过去就已经编过了,这些年一直都在用呢。”

    “编过了也可以再完善一下嘛!你看你也是快退休的人了,应当想着给厂里再发挥一点余热,这样未来厂里要照顾你,也能服众了嘛。”韩育仁开始敲打张钰泉了。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你如果不听我的话,那么退休之后,厂里可就不照顾你了。

    “那……那我就照韩总说的做吧。”张钰泉无奈地回答道。他已经是快退休的人了,后半辈子还得指望厂子养活他,他的确不敢得罪韩育仁。

    打发走张钰泉,韩育仁心头的气就更大了。他在星北重机颇有一些积威,所以张钰泉在他面前显得战战兢兢的,不敢和他硬顶。但韩育仁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张钰泉对于他的做法是非常不满的,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

    从张钰泉推广开,韩育仁能够想象得到,目前星北重工里对这件事持腹诽态度的应当不在少数。工人们都有一些非常朴素的观念,那就是企业间是应当互相交流技术的。在从前,星北重工经常会接待一些从外企业来参观学习的同行,有时候也会自己组团到同行那里去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这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现在韩育仁因为个人的恩怨就把人家的一个董事长都堵在门外,这件事无论如何都是不太光明正大的。

    反观那个叫林振华的董事长,为了求见一位工程师,居然可以舍下身段,在公司门口守了三天,刘备的三顾茅庐,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吧?在赞赏林振华的作风的同时,工人们难免不会想到自己企业的老总。大家都深信,即便是为了企业发展的问题,韩育仁也是不可能如此屈尊的,别说蹲守三天,就是平时接见职工时,职工让他多等了一分?(: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