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第 18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谑∠吕戳耍饩褪蔷俟逯频挠攀屏恕?br />

    “我们可以得到氦气轮机的全部技术专利。”张逸华抢着答道,“这个专利的价值。不会少于10个亿。”

    林振华对刘向海问道:“老刘,老张说的这个。是你们的意见吗?”

    刘向海道:“基本上是这个意思吧,不过,有一个附加条款,因国防目的需要,科工委可以免费使用所有这些专利。”

    “那华青大学和科工委岂不是亏了?”林振华眉开眼笑地说道。科工委方面免费使用这些专利,对汉华来说是无所谓的。倒是参与研究的科工委几个研究所以及华青大学自愿放弃专利的所有权,这等于让汉华拣了一个大便宜。在若干年后,汉华拣的这个大便宜简直就相当于一座金山的价值。

    氦气轮机技术,可不仅仅是运用于核动力航母上的,它最主要的用途,是建造第四代核电站。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技术,安全系数低,极易发生如日本福岛那样的核事故。在与小说平行的世界中,中国于2007年与美国西屋公司签约引进的ap1000技术,属于第三代核电站,安全性远远高于第二代。但即便如此,这种技术仍然不是绝对安全的,仅仅是事故的概率大幅度下降,以及控制事故的能力有所上升而已。

    第四代核电技术代表着比第三代更高的安全性,其中采用高温气冷堆的第四代核电从理论上说是绝对安全的,甚至可以建设在城市的周边而无须担心发生事故。可以想象,如果第四代核电技术能够实现商业化应用,全球原有的核电站将必然被全部淘汰,代之以这种既清洁又安全的新型技术。

    几百座核电站的重建,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庞大商机啊!氦气轮机作为高温气冷堆发电的关键设备,能够获得的市场收益只能用天文数字来描述。

    对于氦气轮机技术的价值,汉华集团也是进行过估算的,估算的结果,比张逸华刚刚说出来的10亿还要大得多。汉华集团迟迟没有投入这项研究的原因,一是前期的投入远远不是2亿元能够满足的,二是氦气轮机技术毕竟只是第四代核电中的一项技术,如果没有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突破,光拿出一个氦气轮机技术,根本就是一文不值。

    如今,机会来了,借着建造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之机,国家决定集中力量、投入巨资来全面攻克高温气冷堆和氦气轮机的技术,这意味着第四代核电将呼之欲出。有国家作为牵头方,利用这次攻关中形成的技术建立一座实验性的商用第四代核电站是完全可能的,随后必然就是技术的定型以及第四代核电的井喷式发展。汉华能够搭上这班快车,就抢到了未来核电市场上的一个显赫位置。

    听到刘向海开出来的这些条件,林振华打心眼里对张逸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张逸华硬生生地把汉华拉进这个项目,实在是整个集团的功臣啊。事实上也是这样,张逸华作为汉华高管团队中的一员,如果真是让汉华吃亏的事情,他也不可能去揽的。

    “这些技术,留在汉华手上,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吧。”刘向海道,“科工委要的,是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华青大学这边,则是需要成果的署名权。直接的经济利益,他们要的不多。汉华如果能够承担这次氦气轮机研制的主要经费,拥有最终的研究成果也是理所当然的。汉华也是国家的企业,没有你们创造的税收,哪有军工事业和国家科技的发展啊?”

    “是的是的。”林振华连忙说道,“其实利益不利益的,太俗气了,我知道科工委和华青大学都不在乎这个的,就让我们企业背一个唯利是图的骂名好了。”

    “你这个小林,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刘向海笑着骂道,“好了,现在你对出钱这件事,应当是心甘情愿了吧?”

    “瞧你说的,为国效力,我们汉华什么时候不是心甘情愿了?”林振华大义凛然地说道,“钱的问题说完了,还有什么?”

    “还有物。”刘向海倒是没有被林振华绕晕,他还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物这方面,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需要汉华为我们提供一些加工设备,还有,老张他们搞燃气轮机的时候,置办起了一套先进的实验设备,到时候我们可能也要借用一下,你可不能舍不得哦。”

    “没说的!”林振华一挥手,说道,“这件事,老张就可以做主了。”

    三个人在一起的谈笑之间,就把一项足以影响到未来汉华20年发展的大项目谈妥了。当然,汉华具体如何提供人、财、物方面的支持,以及最终的成果如何分配等等,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洽谈,这些就是双方的具体经办人员去考虑的事情了。

    张逸华见事情已经谈完,也无心再和林振华、刘向海聊天,寒暄了几句,就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去了。刘向海带着林振华走出航母车间,他带着歉意向林振华说道:“小林,不好意思啊,把你诓过来,又是要人,又是要钱的,事先也没跟你沟通一下。”

    林振华笑道:“老刘,你就别客气了,咱们之间,还需要说这种客套话吗?说实话,汉华和军工系统的合作,一直都是双赢的,你们对我们的帮助也不少啊。”

    “我们只是给你们提供了一些机会而已,每一次出钱出力的,都是你们。”刘向海道,“关于氦气轮机这件事,你回去以后和集团班子里的领导们再商量一下吧,如果大家觉得不合适,你也不必勉强,我们再想办法从其他地方筹集资金吧。”

    林振华道:“商量肯定是要再商量一下的,不过,我估计问题不大。氦气轮机这个项目,我们集团也讨论过很多次了,只要条件成熟,我们肯定会上马的。现在有这样一个军地合作的机会,如果放弃了,就真是鼠目寸光了。”

    “那就好。”刘向海欢喜地说道,他这几年一直都忙着化缘筹钱,汉华给他的帮助是最多的。但如果要让汉华很勉强地拿出2个亿来,他的心里也过意不去。现在听林振华说汉华早有此意,他也就心安多了。

    林振华在沪市又呆了两天,走访了一下大熊家电的熊立军,又去看了看汉华与舰船院合作的推进器公司,然后才返回浔阳,去履行他董事长的职责了。他这个董事长一向是个甩手掌柜,在外面跑来跑去的时候,远比呆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时候多,大家也都习惯了。

    这一回,林振华在浔阳也没能够安安稳稳地呆满一个月,因为从陈天那边传来一个新的消息,说在东南亚有一个叫新加坡的小国家,又在折腾点事情出来了。

    655马六甲咽喉

    新加坡,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岛国,面积71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中国大陆一个规模稍大一点的县。人口约500万,与中国的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差不多少。

    从19世纪初开始,新加坡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中又被日本占领,因此形成了很强的殖民地文化。二战结束后,新加坡先是恢复了英国殖民地的地位,后来又一度并入马来西亚。由于新加坡的人口中华人比例很大,而华人在马来西亚属于少数民族,因此新加坡在马来西亚联邦内一直遭到歧视。1965年,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被迫宣布独立建国,方才有了今天的新加坡共和国。。

    在建国之初,新加坡可谓一穷二白,土地严重短缺,失业率高达12%,以至于许多人都担心这个国家能否生存下去。此时正逢全球产业转移时期,新加坡抓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岛国海运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迅速成为全球主要的电子产品出口国,以及东南亚的金融、航运中心,并与韩、港、台等三个国家与地区一起,并称“亚洲四小龙”。

    与经济一同膨胀起来的,还有新加坡政客乃至国民的优越感,他们日益把自己当成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喜欢掺和国际大事,在各种国际政治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最令人觉得无法理喻的是,这个华人占了总人口99%的国家,在东南亚各国中,居然是**声音最为强烈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了,在所有的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是与中国建交最晚的一个。尽管有人辩解说这可能与华侨地位之类的问题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一个华人国家为什么会比其他异族的国家更不愿意接受中国。

    在新加坡。**思潮的存在是一种常态,每到有什么大事小情的时候,这种思潮就会高涨一段,这已经并不奇怪了。这一次,新加坡国内掀起的**浪潮比以往历次都要更加汹涌,其原因,居然与林振华相关。

    “不会?陈局,为了骗我去给你们干活,你连这样的理由都能编出来?”林振华坐在自己办公室的大班台后面。笑呵呵地来访的陈天说道。

    陈天是奉命去新加坡调查近期的**事态的,他专门绕到浔阳来约林振华同去,说出来的理由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林总,你可以怀疑我的人品。但你不能怀疑我的诚实哦。”陈天也呵呵笑着对林振华道。他们之间打闹惯了,正正经经地说话反而还不习惯了。

    “这一次新加坡一群政客煽动**浪潮,还真的和你有关联呢。”陈天道。

    “愿闻其详。”林振华道。

    陈天道:“这件事。还得从你谈下了圣戈加群岛的港口项目说起。新加坡报纸对这件事反响特别大,说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海外建立了军事基地,这将对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的威胁。”

    “我草!”林振华忍不住爆了个粗口,“世界和平关他们鸟事?”

    陈天笑了,林振华这话听起来挺霸道,但细一琢磨也的确是这么回事。一个弹丸小国。居然操心世界和平的事情,这莫非是港片中的搞笑台词吗?

    陈天心里这样想。嘴里还是说道:“瞧你这话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人家也有500多万匹夫呢。这几天,新加坡报纸上已经闹成一锅粥了,连中华帝国主义这样的词都已经出现了。”

    “所以你陈大局长就不得不去灭火了?”林振华问道。

    陈天道:“灭火倒不是我的事情,不过事情出来了,我们总得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你说说看,这是不是你给惹出来的麻烦?”

    林振华道:“你们还讲不讲理啊?当初让我去谈圣戈加群岛的事情,也是你们逼我的好不好?什么叫我惹出来的麻烦。再说了,一个鼻屎大的国家,抗议就抗议,你们还真把它当成一盘菜了?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隔三岔五地不被人抗议几回,能叫大国吗?”

    “你跟我说这个没用。”陈天摆摆手打断了林振华的怪论,虽然他打心眼里认同林振华这种说法,但职责所在,由不得他不去关注这些事情。他说道:“振华,这一次新加坡政客放出**言论,可不仅仅是抗议的问题,而是试图推动一些实质性的**措施呢,所以上头对这件事还是挺重视的。”

    林振华有些不以为然,说道:“新加坡虽然经济比较发展,但毕竟只是一个小国而已。如果搁在20年前,可能我们还要考虑考虑与它的关系,因为我们还要指望那里的华侨回国进行投资。现在咱们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对新加坡完全没有任何的经济依赖关系,它想**就反,还能折腾出什么来风浪来?”

    陈天摇着头说道:“振华,你又错了,新加坡还真是捏着我们的命门呢,这个命门,就是马六甲海峡。”

    “嘶……”听到陈天提起马六甲海峡,林振华也感到有些头疼了。此前他的确忽略了这一点,在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海洋的情况下,马六甲海峡就是中国的命门所在。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呈东南西北走向。海峡全长1080公里,西北部的最宽处达370公里,东南端最窄处仅37公里。马六甲海峡的紧要之处,在于它是连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与中国南海之间的唯一通道,从中国经海路前往印度洋沿岸,尤其是波斯湾地区,必须通过这条海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中国制造的商品要经由马六甲海峡运往非洲以及欧洲,来自于中东的石油也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往中国。在刚刚开始的亚丁湾护航行动中,中国海军的舰艇也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开向印度洋的。可以想象,如果马六甲海峡被恶意地掐断,将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新加坡,就恰好卡在马六甲海峡东南端的最窄处,几乎随时可以对过往的中国船只造成障碍。

    需要说明的是,新加坡能够有今天这样的经济成就,与其处在马六甲海峡上的这个重要位置也是息息相关的。新加坡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就是转口贸易,其工业的发展,也与便利的海运交通有直接的关联。

    陈天接着介绍道:自从中国海军开展亚丁湾护航行动以来,新加坡国内对于中国建设蓝水海军的批评就始终不断。林振华与圣戈加群岛签订租借土地建设港口的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舆论都意识到这个港口的建设与中国海军走向远洋的目标具有内在的关联,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反应,都不如新加坡这样激烈。

    据了解,新加坡的一些政客目前正在上蹿下跳地进行串联,打算提出一个“和平利用”马六甲海峡的倡议,其核心是马六甲海峡只能允许民间船只通行,军用船只如果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必须经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联合批准,否则不能通行。

    此外,这些政客还扬言中国海军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东南亚的军事力量平衡,仅仅依靠东南亚各国是无法对抗中国的,必须请美国重返东南亚,以恢复地区平衡。为达到请美军介入的目的,他们表示,新加坡愿意永远作为美国海军的补给点,欢迎美国海军常驻新加坡。

    “如果美军在新加坡常驻,那么我们所有通行于马六甲海峡的船只都将被置于美军的监督之下,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中美之间发生什么摩擦,美军只要卡住马六甲海峡,中国的经济起码有一半就要陷入瘫痪了。”陈天这样对林振华介绍道。

    “这一手,实在是太毒了。”林振华点了点头。汉华的海外业务规模十分庞大,许多大型设备都是要造海运送往国外的。如果马六甲海峡的通行受到影响,那么汉华在非洲、中东、南亚的市场,就会全部损失掉了。

    陈天笑道:“怎么样,振华,这回你明白是什么情况了?”

    林振华道:“明白是明白了,可是我不明白我能够做些什么呀。这种国与国之间的事情,我一个企业主能起到什么作用?”

    陈天道:“振华,你可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主哦,圣戈加群岛的事情,不就是你办下来的吗?我听小李回来向我报告,他说如果不是你,别人还没法对付那个瓦什么教授呢。我琢磨着,你这个人脑子灵活,行事神鬼莫测,所以,想请你和我一起到新加坡去走一走,也见识一下这帮数典忘祖的家伙。”

    “好,你赢了。”林振华无奈地笑着说道,“谁让这条马六甲海峡也是我们汉华的生命线呢?我就陪你走一趟。不过,我可事先声明,我只管去看,不管解决问题哦。”

    “不用你解决问题,你能帮着看看就行了。”陈天满口答应道。在他的心里却是另外一种想法,他相信,林振华一旦到了现场,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林振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这个资深的特工都自叹不如。(未完待续。。)

    656无缘无故的恨

    由于工作的原因,林振华到新加坡的次数不少。对于新加坡,林振华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经济很繁荣,城市很漂亮,环境很整洁,人们相互之间彬彬有礼,总而言之,看起来的确像是一个发达国家的样子。

    然而,所有这些印象,都因陈天带来的这些信息而改变了。当林振华与陈天一起再一次来到新加坡,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时,林振华看着周围的一切,都有了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这满大街都是中国人啊,说的也都是中国话,为什么他们就喜欢中国呢?”林振华皱着眉头向陈天嘀咕道。

    “你骂谁是中国人呢?你才是中国人,你全家都是中国人。”陈天笑着反驳道,“人家是新加坡人好不好?人家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林振华道:“屁!这些人往上最多数五代,谁不是从中国出来的?有些是自己跑出来的,有些是被‘卖猪仔’卖出来的,追根溯源,都是中国人。明明有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能够当大国国民,非要拒绝承认这一点,哭着喊着要当小国寡民,这是什么心态啊?”

    “这就是当殖民地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人也变得像抗日时候的二鬼子一样♀些人在洋人面前奴颜婢膝,不但表面上谦恭,连内心都是充满着自卑的。但在同族人面前,他们就觉得自己是比别人更高一等的,处处以洋人的眼光来挑衅自己同胞的行为。”陈天分析得头头是道。

    林振华大为赞同:“陈局,你说得太对了,我听人说,抗日的时候,二鬼子比鬼子还可恶。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两个人一路聊着,走进了国立星岛理工学院。在从国内出发之前。陈天已经通过一名国内教授的关系。与这里的一位政治学教授吴维琨约好了,要请吴维琨给他们讲讲有关新加坡这一轮**浪潮的事情。

    吴维琨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了这两位来自于中国的客人。宾主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又寒暄了几句之后,吴维琨便把话头引入了正题。他说道:“你们二位,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是企业总裁,专门为了这样一件事跑到新加坡来,看起来。中国对这件事还是非常重视的嘛。”

    陈天点点头道:“的确如此。吴教授,我们这次来,主要就是想了解一下新加坡的政界和舆论为什么会对中国有这样深的敌意。刚才来的路上,我还和林总就这个问题交流过,我们都觉得,作为同种同文的同胞÷加坡人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对中国有这样的态度啊。”

    吴维琨淡淡一笑,问道:“陈先生。你是否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无缘无故的爱,或者无缘无故的恨呢?”

    陈天和林振华对视了一眼,陈天没有说话,倒是林振华呵呵笑道:“吴教授,过去我是不相信这个的,不过现在我多少有点相信了。据我所知,中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伤害过新加坡吧?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新加坡客商到中国大陆去投资的不少,他们享受的也是非常优惠的待遇。我就想不通,为什么新加坡会不愿意接受中国呢?”

    吴维琨道:“在新加坡,有一个观点非常有市场♀个观点认为,中国一旦崛起,必然会破坏亚洲的稳定,尤其是东南亚的稳定。我们有一位非常有影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他本人就是中国人的后代,他知道中国人的忍耐力很强,爆发力也很强。

    他说,中国人是非常记仇的,东亚的日本、韩国也好,东南亚各国也好,在历史上都曾经得罪过中国。中国如果强大起来,必然会报复这些国家。所以,这些国家应当消中国永远都不要强大,才是最好的。”

    “这是什么逻辑?”林振华怒道,“中国什么时候喜欢记仇了?如果不算元朝那次西征,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欺负周围国家的传统‖西方人都觉得中国人天性宽厚,怎么反而是这些衡华人觉得中国人喜欢记仇啊?”

    “吴教授,这种观点,恐怕就是你说的无缘无故的恨吧?”陈天在一旁插话道。

    吴维琨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不瞒二位说,我乍一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也是非车然的。他说中国人忍耐力强,爆发力强,这些我是承认的。但说中国人喜欢记仇,所以不能让中国强大,这的确就属于强加于人了。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是,任何仇恨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啊,吴教授,你有没有分析过,这种言论背后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呢?”陈天问道。他比林振华想问题要更深入,他觉得,吴维琨一定还有其他的话没有说出来。

    果然,吴维琨笑了笑,接着说了下去:“这个世界上,是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的〓客们挑起对中国的仇恨,不外乎是为了利益,这其中的奥妙就非常多了。”

    陈天道:“请吴教授明示,我等洗耳恭听。”

    吴维琨道:“这一个利益考虑,就是新加坡消自己能够成为东南亚的主导者,不消中国在东南亚占有一席之地↓如那位政客所说,中国人的忍耐力和爆发力都是非晨的,这一点是东南亚的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

    新加坡能够成为东南亚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也是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为主的国家。在东南亚的其他国家里,掌握财富的,也都是当地的华人华侨。可以这样说,能够战胜新加坡的,只有华人。”

    “所以,新加坡就不消其他的华人涉足东南亚,是这个意思吗?”林振华问道。

    “正是。”吴维琨道,“中国大陆这20多年的发展,全世界的人都是看到眼里的。中国人多、规模大,一旦经济实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够辐射到东南亚地区,届时新加坡在东南亚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了,这是政界和商界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说穿了,就是一山容不得二虎吧?”陈天道。

    林振华冷笑道:“新加坡在中国面前,恐怕算不上是虎吧?”

    “振华,当着吴教授的面,你这话太过了。”陈天轻声斥道,随后又转过头对吴维琨说道:“吴教授,不好意思,我们这位林先生有些出言不逊了。”

    吴维琨摆摆手道:“不妨事的,林先生所言极是,在中国这条巨龙面前,新加坡也就是一条小虾而已。再肥的虾,又岂能与龙分庭抗礼呢?”

    “吴教授过谦了。”陈天连忙说道。在出来之前,那位帮他联络吴维琨的教授就曾经告诉过他,吴维琨是难得的一位头脑比较清醒的政治学教授,在许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像其他新加坡教授那样自大和敏感,如今看来,的确是如此。

    吴维琨道:“有人说,中国人喜欢内斗♀话虽然有几分偏颇,但也还有些启示÷加坡与中国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内斗的心态÷加坡人知道,东南亚各国都斗不过新加坡,但中国是能够斗得过新加坡的,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出于这样的心态,新加坡自然就成为东南亚各国中最为**的国家了。”

    “原来如此。”陈天和林振华都无语了,吴维琨的这个解释,倒的确是挺合理的≡古以来,就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如果把东南亚当成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能够称雄的必定是华人,那么已经称雄的华人,对于外来的华人,肯定是抱有敌意的。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吧?”陈天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加坡的政界想抱欧美的粗腿了。”吴维琨又说道。

    “想抱粗腿的,也不止新加坡一家吧,别人好像都没那么积极。”陈天说道。

    吴维琨道:“是的,东南亚各国,想抱美国人粗腿的不止一家。但这些国家一则没有什么条件可以吸引美国人,你想抱粗腿,美国人也不见得让你抱。二则各国还有一些民族气节,政府想抱粗腿,还要过老百姓这一关。

    新加坡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问题∽先,新加坡卡着马六甲海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美国人很感兴趣。其次,新加坡本身就当过200年的殖民地,抱洋人的粗腿已经很习惯了,民间的障碍不多。所以,新加坡是最有条件抱美国和欧洲人粗腿的。”

    陈天道:“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日本就是因为能够为美军提供后勤补给,所以得到了美国人的重视,这才有了日本的复兴÷加坡现在也是这样考虑的,如果能够抱上美国人的粗腿,美国人就不会让新加坡的经济垮掉。以美国那样大的经济体量,随便扔一块咬过骨头过来,也够新加坡吃饱了。”

    吴维琨无奈地笑道:“陈先生这话,比刚才这位林先生的话,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这让老朽无话可说了。”

    “呃……”陈天窘了,他刚才说的扔骨头一句,分明是说某国是汪星国了,当着人家国家里教授的面,这样说的确是很冒犯了。

    “失言了,失言了。”陈天连忙道歉,“吴教授请别见怪。”

    “无妨,无妨。”吴维琨还是那样淡淡地说道,“国与国之间的恩怨,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够化解的÷加坡对中国恶语相加在先,也怪不得陈先生和林先生带有情绪了。”

    ,。。shubao3。com

    657无计可施

    “那么,吴教授,你认为怎么样才能够化解掉双方之间的这种仇怨呢?”陈天问道。

    吴维琨轻轻叹了一声,说道:“无解,这是一个无解的局。”

    “只要是局,总会有解的吧?”林振华道,“前不久我在圣戈加群岛和他们谈合作的事情,也遭遇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不过经过我们耐心地做工作,最终无论是学者也罢,百姓也罢,都理解了我们中国和平崛起的原则,最终大家就获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林先生,恕我直言,新加坡毕竟不是圣戈加岛啊。”吴维琨意味深长地说道。

    话说到这个地步,再往下也没什么可谈的了≈振华祭出了他的法宝,以汉华重工的名义承诺向吴维琨的学术团队提供10万美元的研究资助,吴维琨也没有推托,直接就笑纳了。但林振华从吴维琨的脸上没有找到类似于瓦尼埃那样内心狂喜、表面矜持的表情,这让他理解了吴维琨的那句话:新加坡毕竟不是圣戈加啊。

    告别吴维琨,陈天与林振华一道,假借各种名义,分别走访了新加坡的政府官员、学者、媒体记者、企业家以及普通民众。在这种走马观花的拜访中,两人真切地感觉到了深植于新加坡国民心中的那种优越感和对中国的敌意。

    这种优越感来源于新加坡经济的繁荣,更有点像是一种暴发户在穷亲戚面前的得意心态。而敌意则源于政客、学者和媒体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在这些宣传中,中国被描述成一个黑暗、邪恶的国家,那里的人民都在跷首企盼着文明、富裕的新加坡去解救他们。

    在与普通市民的交谈中,林振华和陈天不止一次地被人问起:

    “现在中国人能够吃饱饭了吧?”

    “你们国家到底都是秘密警察,我和你们说这些话,不会给你们带来麻烦吧?”

    “听说你们那里在街上摆个摊就会被警察打死,是不是真的?”

    “新加坡的饭菜是不是特别好吃?听说你们那里食品都是有毒的。”

    “……”

    每当被问及这些话题的时候,林振华和陈天都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振华恨不得把他拍的《中国力量》宣传片再拿到新加坡来给大家放上半年。一开始,他们还试图向聊天的对象解释一下中国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但每次他们刚说几句,对方便露出一副一切了然于心的神色,说道:“二位先生,你们一定是被宣传部门洗过脑了吧?你们说的这些,都是被粉饰出来的,是假的。有时间你们多买几份新加坡当地的报纸看看就好了∠面会介绍很多中国大陆的真相的。”

    尼玛呀,你们从地摊文学上看的就是真相,我们成天生活在中国,看到的反而是假相了,这个世界还有道理可讲没有?这一刻,林振华恨不得把那些趴在网上编段子贬损中国的人一个个都揪出来掐死。

    政客、记者、学者们的见识比普通民众要强得多。他们大多数人都曾经去过中国,也知道中国根本不是媒体上妖魔化的那个样子。在与林振华、陈天交谈的时候,他们都带着礼貌的微笑,承认中国过去20多年的建设成就,其中也不吝惜使用“伟大”、“奇迹”之类的词汇。

    但在涉及到中新关系时,这些人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那就是认为中国的发展威胁到了东南亚的安全,作为东南亚的一个“有担当”的国家,新加坡将坚定地致力于消除中国的威胁。当然。不同的人在作出这样的表述时,态度是有所不同的,陈天和林振华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人家不至于把话说得那么难听,但这二位又岂是听不出潜台词的人呢?

    林振华在出发前嘴上说只是陪陈天来逛逛,并不负责解决问题。但到了现场,他还是忍不住想找些什么办法来破开眼前的困局。他是一个企业家,能够想到的办法,不外乎用钱去开路。但在经过了若干次尝试之后。他再次深刻地理解到了:新加坡毕竟不是圣戈加群岛,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新加坡是一个富裕国家,别说林振华能够拿出来的那点钱,就算是集中整个中国的力量,也很难让新加坡人心动。

    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林振华找到了当地那些**立场最坚定的学者,试图通过提供学术资助的方法来让他们改口。但这些学者都坚决地表示:他们是不会为这一点点钱而折腰的!

    这句话其中可是颇有奥妙的,这些学者不会为一点点钱而折腰,但如果钱不是一点点,而是很多,他们倒也不会拒绝微微地欠欠身子。所谓习得文武艺,卖予帝王家,学者的学术观点同样是要待价而沽的,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这并不奇怪≈振华找人询了一下足以让这些学者们卖艺兼卖身的底价,得到的回答是一流学者起码要百万美元起,二三流的学者也要几十万。

    此外,新加坡这个地方学者还真不少,不单是搞经济学、政治学的学者会唧唧歪歪说话,连那些搞理工科的学者也时不时出来在公众面前装装大尾巴狼,贬低一下中国,以博取一个“良知学者”的名头。

    林振华粗粗一算,要想摆平这一干学者,让他们替中国说说好话,起码要花出去好几千万♀个数字对于中国来说,倒也不算大,企业需要有公关费用支出,国家同样也有公关费用支出,拿几千万砸一个正面形象出来,也不算亏本。

    但是,林振华也罢,陈天也罢,都无意于做出这个选择。摆平一干学者,仅仅是解决了问题的一小部分,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仇怨,本质上是地区主导权之争,只要新加坡民众内心的优越感没有消除,这种争执就不可能平息,这与圣戈加群岛的民众迫切消获得中国的帮助是完全不同的。

    吴维琨说得对,这是一个谁也无法破解的死局。

    “我已经尽力了,这件事本来也不是我们搞企业的人能够插手的。还是你们政府官员去操心吧。”林振华半躺在五星级酒店客房的大沙发上,懒洋洋地对陈天说道。他有一种挫败感,虽然这件事的确与他没什么直接的关系。

    陈天正坐在一张单人沙发看着这些天搜集到的资料,听到林振华的话,他抬起头来,笑着说道:“怎么,咱们无所不能的林总,也碰到难啃的骨头了?”

    林振华道:“我想过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矛盾,与中日之间的矛盾有些类似之处。日本强大了,必然就要遏制中国,或者找机会侵略中国÷加坡国家小,不可能侵略中国,但它至少可以做到给中国添点麻烦。让中国无法顺利地崛起。”

    陈天道:“你这个类比,倒也有几分道理。那依你之见,中日关系也是死结,无法破解了?”

    “这倒不是。”林振华道,“我一向认为,中日关系还是有办法改善的。”

    “哦?”陈天有些意外。以他的了解,在中国民间,对中日关系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过去的事情已经结束。中日之间没有什么仇怨,林振华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人。第二种观点就是认为中日之间是不死不休的世仇,是根本无法和睦相处。看林振华刚才的话,他似乎有第三种观点,那就是认为中日之间有仇怨,但这种仇怨却是有办法解决的。

    “说说看,你觉得中日关系应当如何改善?”陈天说道。

    “只有打!”林振华道,“对于中日关系,我倒是认真研究过一段时间。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必须要打。日本这样的岛国,是没有什么节操可言的。谁强就依附谁,谁弱就欺负谁。中日之间要想和睦共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中国把日本打趴下,然后日本就老实了。”

    陈天哑然失笑:“振华,你倒是一个好战分子啊!我还以为,你到了这个岁数,应当不会那么偏激了。”

    “这怎么是偏激呢?”林振华争辩道,“这只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好不好?难道你不认为日本欠揍吗?中国教会了日本人拿筷子吃饭,他们反过头来就侵略中国。美国人在日本扔了两颗原子弹,结果日本人把美国当成了干爹♀就是岛国的人性,越打越乖。”

    “现在是21世纪了,不是10世纪,甚至也不是19世纪,你以为打仗那么简单啊?”陈天道,“中日之间如果发生战争,那就是世界大战了。爱因斯坦说过,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是大家拿着石块和木棍打的。”

    陈天引的这个典故,是不是出自于爱因斯坦之口,也无从考证了。但这个道理是没错的,当今世界,如果真的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绝对是核弹乱飞,直接把人类社会送回到石器时代去的↓因为这样,世界各个大国之间对于战争二字都是非常谨慎的。

    林振华面露鄙夷之色,说道:“陈局,你怎么一点理解能力都没有?中国和日本要发生战争肯定是不容易的,我说的打,并不一定是军事上的打击啊,经济上的打击也是一样的。只要在经济上把日本打趴下,它也同样老实了。”

    “这个说法还差不多。”陈天道,“这些年,你们汉华倒是一直战斗在对日本经济战争的第一线啊,继挤垮了尼宏重工和西乎公司之后,听说你们又收购了好几家日本中小企业,战果菲然啊。”

    林振华摆摆手道:“这是你看得见的,还有你看不见的呢♀些年,我们国家在机床、家电、汽车、造船等领域一直都在挤压日本企业的空间,日本经济已经持续10年零增长了,再拖上几年,日本经济就要彻底完蛋了。”

    从1991年开始至2001年,日本经济基本上是零增长,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至于说日本人的生活还是非常富裕,那不过是因为当年经济起飞时期积累下来的家底十分雄厚,还能经得起折腾。如今,已经进入了2002年,日本经济依然没有什么起色,有专家已经预言,日本将迎来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一个国家,有多少个十年能够失去呢?

    “照你这个思路,我们对新加坡,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啊?”陈天说道,“新加坡的优越感,就来自于它的经济,如果我们能够削弱它的经济,让它成为一个‘旧加破’,它还能强硬得起来吗?”

    林振华笑道:“陈局,你可是政府官员啊,你说话是要代表政府的。咱们一直都声称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这种削弱别人经济的事情,好像不是我们该做的吧?”

    陈天道:“林总有所不知,我们的政策是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这不假。但我们的政策里还有一句,叫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于那些愿意和中国友好的国家,咱们当然不能欺负人家。但这种上赶着来欺负我们的国家,不给它两个大耳刮子,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啊。”

    “唉,消咱们国家的政策一贯如此就好了。”林振华感慨道,发完感慨,他换了一副认真的表情,说道:“陈局,其实这些天我也在找新加坡经济上的破绽,琢磨着怎么能够收拾它一下。但新加坡和日本的情况不同,日本是个一亿多人口的大国,需要有许多个产业才能支撑起来,我们随便切掉它几个产业,它就无法应付了。

    但新加坡是一个小国,随便一个小产业就足够养活它了,咱们再怎么做,也不可能把它所有的路断掉的。它目前的很多产业,像电子、炼油、修船等等,都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关。它卡在马六甲海峡口上,这个地理 (: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