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但新加坡是一个小国,随便一个小产业就足够养活它了,咱们再怎么做,也不可能把它所有的路断掉的。它目前的很多产业,像电子、炼油、修船等等,都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关。它卡在马六甲海峡口上,这个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优越了,我们要想挤垮它的产业,缺乏地利的优势啊。”
陈天点点头道:“现在想不出办法,不代表未来也没有办法,不着急,振华,慢慢来吧。”
“也只能如此了,我相信,时间在我们这边。”林振华说道。
658趁火打劫的吉拉篷
658趁火打劫的吉拉篷
陈天完成了在新加坡的调查工作,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便决定启程归国了。林振华本来就是陪着来打酱油的,自然也是和陈天一道返回。过去,他每次来新加坡都要顺便开拓一些业务,至少是要去拜访一下某些重要的企业和政府部门里的人员,但这一次,他有些心灰意冷,把这个环节也给免了。
两个人收拾好行李,一人拉着一个拉杆箱,来到宾馆大堂,准备结账离开。正在等候的时候,一位同样在办理离店手续的客人偶然间一回头,看到林振华,立即满面春风,哈哈笑着便走了过来,伸开双臂,打算给林振华一个熊抱。
“林先生,真是巧了,想不到这里碰上你了。”那人操着一口英语,对林振华喊道。
“吉拉篷先生?”林振华也认出了对方,连忙走上前,和对方拥抱了一下,又热情地握了握手,问道:“老朋友,我现在应当是称呼你厅长,还是部长呢?”
面前这位,原来就是林振华在泰国认识的政府官员吉拉篷,当年林振华找吉拉篷推销大化肥设备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处长,后来因为政绩而不断得到提升,前两年林振华听说他已经当上了厅长,正在向部长的宝座发起冲击。不足为外人道的一点是,吉拉篷的升迁,与林振华或明或暗的支持是有一些关系的,这也使得吉拉篷对林振华颇为亲近。
“快了,快了。”吉拉篷装出几分神秘的表情,小声地说道,“如果没什么变化的话,估计明年年初,我就有希望当上正部长了,现在还是副的。”
“恭喜恭喜,到时候我一定去给吉拉篷部长贺喜,送上一份大大的礼物。”林振华说道。
“那我就先谢谢了,我知道,林先生送礼,从来都是非常慷慨的。”吉拉篷毫不掩饰地说道。
林振华最早与吉拉篷合作,是用贿赂开道的。在此后这十几年的合作中,吉拉篷从林振华以及汉华的业务代表那里拿到的回扣不少,有些回扣被他用来作为向上司行贿的资本,这也是他能够不断升迁的原因之一。
不过,随着吉拉篷的职位越来越高,他对于政绩的追求日渐超过了对钱财的追求,林振华跟他说的大大的礼物,其实是指帮他做一些能够成为政绩的工程,至于吉拉篷个人能够从工程中得到多少经济上的好处,反而不在他们讨论的范围内了。也正因为此,所以吉拉篷可以大大方方地当众声称感谢林振华的礼物。
寒暄过后,林振华把陈天介绍给了吉拉篷,不过他并没有透露陈天的真实身份,而是说陈天是一家大型贸易公司的高管,是他的好朋友。吉拉篷的小眼睛对着陈天上下打量了一番,心里多少已经有数了。陈天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实在不像是一个商人。如果说是商人,那必定是比林振华还要成功的一个,但这样的人,在中国好像也数不出几个来吧?
吉拉篷非常聪明地没有说出自己的质疑,他和陈天握了握手,然后对二人问道:
“林先生,陈先生,你们这次到新加坡来,是来做什么业务吗?原来你们一直都住在这家酒店里,我在这里住了三天,竟然没有碰上你们。”
林振华看看周围也没有其他闲人,便小声地说道:“唉,不瞒吉拉篷部长,我们这次来,纯粹是因为新加坡在找中国的麻烦,你有没有听说过,新加坡有一群政客在扬言要封锁马六甲海峡,把中国困死在南海。你想,我们汉华重工的出口产品,一半以上要走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搞这样一手,不是把我们汉华给坑了吗?”
“有这样的事情?”吉拉篷目瞪口呆,“这也太歹毒了吧?还有,这样做,是不是违反国际规则了?”
“当然是违反了国际规则。当然,现在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还没有付诸实施呢。”林振华说道,他刚才的话也有些夸大其辞了,新加坡只是扬言要对中国的军舰进行封锁而已,并没有涉及到商船。
吉拉篷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说的情况,我倒也听说过一二。对了,这次我到新加坡来,是参加东盟10国商务部长会议的,在会上,新加坡的商务部官员倒也流露过这样的意思,想联合东盟各国抵制中国的势力。”
“是抵制东盟十加一的方案吧?”陈天在一旁淡淡地插话道。
东盟十加一是指在东盟十国与中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个方案,东盟一共是10个国家,加上中国,就是“十'奇‘书‘网‘整。理'提。供'加一”的概念。这个方案是由中国提出来的,目的是强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算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在此时,这个方案还是刚刚提出来,东盟各国也正在进行讨论,吉拉篷说的,应当就是指新加坡对于这个方案的反对意见了。
东盟也不是铁板一块,像这样的消息,陈天当然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的。
“真是失心疯了。”林振华嘀咕道,“东盟十加一,并非只对中国有利,对于东盟各国同样有利。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欧洲和美国打破脑袋想挤进这个市场,东盟如果拒绝和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那才真正是傻蛋呢。”
“谁说不是啊。”吉拉篷深有同感。这些年,泰国从中国采购了不少机器设备,同时也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农产品和电子产品等,还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人到泰国旅游,创造出不少所谓“绿色收入”,这些都是被记入了吉拉篷的政绩单子的。他是对于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持积极态度的人。
“在东盟,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各国对于十加一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东盟的产业和中国具有互补性,像菲律宾,光向中国大陆卖香蕉就能够养活好几十万人,你说他们怎么会反对十加一呢?”吉拉篷显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其中的情绪是真假参半,假的那部分,自然就是为了讨林振华的欢心了。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做做新加坡政界和商界的工作,让他们放弃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取向。可惜啊,我们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人,看来,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是铁了心要和中国作对了。”林振华道。
吉拉篷脸上露出同情的神色,心里却是暗自称爽。东盟十国,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新加坡经济发达,在东盟经常摆摆有钱人的架子,吉拉篷早就看他们不爽了,如今得知林振华也对新加坡有意见,他岂能不偷着乐呢?
“林先生,那你们这一趟岂不是一无所获?”吉拉篷火上浇油地问道。
“可不是吗?”林振华道,“不过,能够在临走之前遇见吉拉篷部长,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我知道,吉拉篷部长一向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泰国人民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吉拉篷脸上笑得像一朵狗尾巴花一样灿烂,他说道:“林先生,你这话说得太好了。不管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如何,我们泰国和中国绝对是友好邻邦。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会站在中国一边的。”
林振华笑道:“可惜啊,如果马六甲海峡是在泰国就好了,我们也不用操这份心了。吉拉篷部长,你能不能回去让历史学家考证一下,证明马来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完全属于泰国的,你们干脆出兵把新加坡收复了吧。”
“玩笑了,玩笑了。”吉拉篷连忙摆手,林振华可以胡说八道,他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可不敢这样说,否则就要引起国际争端了。不过,林振华的前一句话却说到了吉拉篷的心上,他阴阴地一笑,小声地说道:“林先生,其实马六甲海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我觉得,如果新加坡真的和你们中国闹翻的话,你们的船完全可以不走马六甲海峡的。”
“不走马六甲海峡?难道让我们绕道走巽他海峡吗?”林振华问道。他的地理知识不算很好,但作为一家有着大量海外业务的集团公司的老总,他对国际航线的分布还是有所了解的。从南海到印度洋,如果不走马六甲,还可以绕道巽他海峡或者龙目海峡,这两条海峡都在印尼的几个大岛之间。走这两条路线比走马六甲海峡的距离要多出几千公里,会导致运费的增加。
其实,由于马六甲海峡的水深不足,目前25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轮也的确是这样绕道的,但在此吨位以下的油轮和货轮还是走马六甲海峡更为经济。
吉拉篷大摇其头:“走巽他海峡就绕路了,时间上和运费上都划不来。我是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海运大国,每年前往印度洋的船只这么多,是不是可以考虑投资修建克拉地峡运河的事情了?”
“克拉地峡?什么意思?”林振华一头雾水。
站在林振华身边的陈天却咧着嘴呵呵地笑了起来,吉拉篷的这番话,让陈天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个老狐狸,还真有点趁火打劫的本事啊。
659克拉地峡运河
在亚洲大陆的南端,有一个狭长的半岛,把泰国湾和安达曼海隔开,这个半岛被称为马来半岛。正因为马来半岛的存在,从南海前往安达曼海的航线就不得不绕一个大弯,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通过。
马来半岛上隶属于泰国的地带有一段十分狭窄,最窄处仅50多公里左右,从地图上看,几乎如同蜂腰一般纤细,这个地段便是克拉地峡。早在400年前,就有人提出过设想,要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连接泰国湾和安达曼海,使轮船不再需要绕行马六甲海峡。
有关开凿克拉地峡运河的讨论在过去几百年间时断时续,随着从中东到东亚的石油运输日益增加,泰国政府对于修建运河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1972年,泰国石油提炼公司和石油化学公司委托美国研究院的一个工程协会,对克拉运河的经济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后来,联邦德国不来梅海洋运输经济研究所也参与了这项工作,当时研究机构估算的开凿费用高达60亿美元,这样一笔巨款是泰国政府无力承担的,这个项目因此而搁置下来。
2001年,泰国政府再次提起克拉运河的事情,并且得到了日本的支持。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这一次项目的预算达到了200亿美元,被媒体称为“世纪工程”。
按照泰国政府方面的设想,克拉运河将在克拉地峡最窄处附近开凿,全长约102公里,宽400米,水深25米,最多可以通行总载重量50万吨的油轮船队。据测算,如果克拉运河修成,从波斯湾前往东亚的油轮可以节省700英里的航程,缩短航行时间2…5天,每一趟能够节约30万美元。此外,马六甲海峡因为航道淤积的影响,只能通行25万吨的船队,这一点也是无法与克拉运河相匹敌的。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之外,克拉地峡还有其他的一些优势,尤其是航运安全优势。马六甲海峡长达1000多公里,两岸分属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政府在该地区的控制能力都比较弱,导致海盗横行。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一半的海盗袭击事件发生在马六甲海峡区域,而且海盗们最喜欢光顾的,就是那些体积庞大、速度缓慢的大型油轮。
克拉运河的修建,可以使油轮避开这段危险的海域,因此而避免的国际贸易损失高达百亿美元以上。作为对波斯湾石油具有严重依赖性的日本,对于开凿这条运河的兴趣一直是非常高涨的。
在中国,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在讨论克拉运河的问题,随着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提高,中国取代日本成为马六甲海峡航运最大的客户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开凿克拉运河对于中国的意义,越来越多地被政府相关部门、航运企业和学术界所认同。
有关这些事情,陈天是非常清楚的,但林振华却有些后知后觉。即便他是一个穿越者,在他穿越的年代里,克拉运河也还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新加坡的反对。
克拉运河是马六甲海峡的替代者,一旦克拉运河建成,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即使不说会全部改道,至少也会减少一半以上。其中,大多数的油轮都有可能会放弃马六甲航线,选择从克拉运河通过。
新加坡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地处马六甲海峡咽喉地带的优势。由于每年有上亿吨的石油从这里通过,新加坡成为全球三大油品贸易中心之一,成品油冶炼等产业十分发达,并且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泰国政府力推克拉运河方案,也是因为眼红新加坡从石油转口贸易中获得的巨额利润。早在1972年的方案中,泰国政府就提出了要依托克拉运河,建设一个南部工业区,包括化肥、钢铁、石油化工、出口加工贸易、修船等等产业,所有这些产业,都是对新加坡现有产业的替代。
在2001年的方案中,泰国政府更是毫不掩饰地提出要在克拉运河的两端建设大型炼油厂、油料储存库等设施,这是打造一个油品交易中心的基础。在泰国政府的鼓动下,美国的优尼科、美孚、壳牌,日本的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井公司等,都向泰国表达了有意投资建设石油贸易和精炼中心的意思。
面对着泰国政府这种“劫胡”的行为,新加坡政界和商界大惊失色,他们一面在媒体上大肆否定克拉运河方案,称这个方案其实并不能挣钱,甚至扬言哪个国家如果要对克拉运河方案投资,就要做好资金被泰国官员贪污的准备。另一方面,又展开了穿梭外交,联合各个国家集体抵制克拉运河方案。
中国作为东亚新近崛起的国家,对克拉运河的兴趣并不亚于日本,因此也成为新加坡进行游说的重要目标。出于维护所谓“中新友好关系”的考虑,中国对克拉运河方案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即不明确地表示反对,也不公开加以支持。至于泰国政府所期待的中国投资,自然更是杳无音讯了。
林振华没有听说过克拉运河这回事,也是由于国家在舆论方面的刻意低调处理。此外,国内还有一些拿着新加坡薪水的教授,以及刚刚萌芽的网络水军,也在不断地给克拉运河方案泼冷水,这也使得对这个方案的讨论在中国根本就无法形成气候。
吉拉篷作为泰国政府的高官,脑子里始终都绷着克拉运河这根弦,如今听林振华说起在新加坡吃瘪的事情,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他知道林振华是一个在中国颇有一些能量的企业家,因此希望能够借这个时机把克拉运河的想法灌输给对方。
看到林振华茫然的样子,陈天忍不住把他拉到一边,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向他介绍了一遍。林振华听得一愣一愣的,全部听完后,他长吁了一口气,问道:“陈局,原来你一直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啊?”
“废话,我是干什么的?克拉运河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国际政治问题,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陈天不满地说道。
林振华道:“既然你早就知道,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过呢?如果吉拉篷不提,莫非你就彻底不想提这件事了?弄得我还蒙在鼓里。”
这回轮到陈天愣住了,他问道:“振华,你不会想说你真的对这个方案感兴趣吧?”
“为什么不行?”林振华反问道。
陈天想了想,说道:“克拉地峡的修建,对新加坡的经济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必然招致新加坡的强烈不满,所以……”
“所以我们就害怕了?”林振华毫不客气地说道:“这帮孙子口口声声说要封锁马六甲海峡的时候,怎么不考虑我们不满呢?人家压根没把你当亲戚,你还上赶着替人家考虑。人家不满了,你就不敢干了,你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13亿人的大国吗?”
“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和平共处,不干涉他国内政,这个原则是老一代领导人提出来的,到今天也还不过时吧。”陈天解释道。
“陈局,我记得前两天是你自己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现在新加坡都已经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还提什么和平共处,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林振华道。
陈天皱着眉,他开始意识到,林振华的话可能是对的,国家在许多事情上力图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对于周边宵小的骚扰一直是采取忍耐的态度,在进行什么重大决策的时候,也都要努力避免对周边国家造成损害。现在看起来,领情的国家自然是有的,但给鼻子上脸的国家也不少,对这种以怨报德的国家,我们真没有必要给他们太多的机会。
“不过,我们国家不参与克拉运河的建设,除了政治方面的考虑之外,还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吧?”陈天自己给自己找着台阶,“我们曾经找专家来进行过论证,专家认为,克拉运河建成后,只能节约1000多公里的运输路程,相比动辄上万公里的航程来说,节约的幅度不大。修建克拉运河投资不小,要收回这些投资,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不具有可行性。”
“我呸!”林振华鄙夷地说道,“你们安全部门去查查这些专家的老底吧,我估计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拿着新加坡资助的商用文人。200个亿的投资能有多大?用200个亿为我们国家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这其中的安全价值怎么计算?照他们的理论,海军去亚丁湾护航,消耗的油费比商船被海盗打劫的损失还大,难道我们就不去了?”
“你说的,也有一些道理吧。”陈天点点头道。他是一个政府官员,思考问题的时候,受国家政策的条条框框约束极大,不知不觉地就会陷入一个思维定势。林振华是做市场的,再加上有穿越者的先天优势,想问题更加不拘一格,这也是陈天愿意带林振华出来办事的原因。听到林振华的这番陈述,陈天不得不承认,林振华的想法是对的。(未完待续)
660控股权
660
控股权
听到陈天的认同,林振华更来劲了,他继续说道:“陈局,我跟你说,能省下多少运费倒在其次,只要我们花的这200亿美元能够把一个白眼狼狠狠地收拾一顿,我就觉得值。捍卫国家尊严的事情,需要这样斤斤计较吗?”
“这个……未免有些太激进了。”陈天苦笑着说道,“振华,这可不是你一个企业能够决定的事情,我们至少需要回去请求一下上级再说吧?”
“怎么决策,是你们的事情,我先去和吉拉篷聊聊去。”林振华说道。
陈天把林振华拉到一边去密谈,吉拉篷就站在原处等候着他们。吉拉篷知道,像这样的事情,对方肯定是要讨论一番的,如果真要促成此事,恐怕双方要谈判上好几年呢。泰国政府在国际上推销克拉运河方案已经好几十年了,现在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对方密谈几分钟,又算得上什么呢?
林振华再次出现在吉拉篷面前的时候,脸上已经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他对吉拉篷问道:“吉拉篷部长,你刚才说的克拉运河方案,陈总对此有一些了解,刚才已经向我介绍过了。我想问问,目前泰国方面对于这个方案是什么考虑,打算拿出多少利益来和合作伙伴分享?”
这也就是林振华的说话风格了,别人需要兜几个圈子才能说出来的事情,他直接就捅出来了。吉拉篷对于林振华的这种风格也颇为熟悉,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唐突之处。
“按照我国克拉运河规划办公室委托美、德、英等国家研究机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我们现在推出的这个方案,称为南线方案,是从安达曼海滨的宋卡,到泰国湾的沙敦,全长102公里。这条路线比北线方案多了12公里,但全程地势平坦,开凿的难度较小。我们估计,整个项目需要投资是200亿美元,建设周期是15年左右。”吉拉篷介绍道。
“15年的时间太长,回头我从中国给你几个人重新评估一下,多投入一些机械化设备,我觉得有5年时间就足够了。”林振华霸气侧漏地说道。
林振华的自信是有根据的,国外一些工程的进度真是让人觉得蛋疼的,同样的项目,如果放到国内,也许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足够建成了,但在国外却要磨磨蹭蹭地拖出几倍的时间
林振华对克拉运河方案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他当然不愿意花费15年时间去等待一个结果。
“林先生,你是说,你打算投资这个项目了?”吉拉篷听出了林振华话里的潜台词,不由得大喜过望。一个200亿美元的跨国项目,当然不是林振华自己的企业能够完全拿下的,但只要林振华有意参加,以他的能量,筹到200亿也许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呢。
林振华道:“我对这个项目的确有些兴趣,不过,是否投资,还要听听你们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条件才行。我是一个商人,没好处的事情,是绝对不会做的。”
“有好处,有好处!”吉拉篷连声说道,“克拉运河采取合股经营的方式,各家出资方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运河的通行费。我们算过,按照每年通过5万艘轮船计算,大概10年就能够收回全部投资,10年之后,运河每年能够为股东提供不少于3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
林振华不太擅长于搞这种投资收益的计算,在公司里,类似这样的工作都是由胡妫带着人做的。不过,刚才陈天已经向他交过底了,克拉运河如果想光凭通行费来回收投资,整个项目回收费起码在20年以上,吉拉篷为了拉他的投资,显然是把收益严重地浮夸了。
林振华也没有去揭穿吉拉篷的谎话,他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吉拉篷部长,关于投资回报的问题,我们还是等待以后进行详细测算吧,我可没有你那么乐观。我有意投资修建这条运河,主要是为了我们汉华海外运输的便利和安全,所以,我可以不太在乎投资回报的问题,但我需要对运河的绝对控制权。”
“绝对控制权?”吉拉篷一愣,“你是说,你们想要控股权?”
“没错,控股权。”林振华道,“最起码是51%的权力。”
吉拉篷苦着脸说道:“林先生,像这样的工程,51%的控股权是没有必要的,其实,你们只需要占有15%以上,就能够保证在董事会里拥有决定权了。”
林振华好奇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想多出钱你还不愿意吗?我们要51%的股权,就意味着至少要承担51%的投资,这么大的投资,你也不想要?”
“我当然想要。”吉拉篷道,“事实上,我们现在融资的难度非常大,表达了投资意向的国家和企业很多,但真正掏钱的很少。如果中国方面能够承担51%,甚至更多,那我们完全可以不等待其他的投资到位,就可以开工了。这样的好事,我们怎么会不要呢?”
“那你是什么意思?”林振华道。
吉拉篷看看陈天,似乎有点犹豫,林振华指指陈天说道:“吉拉篷部长,明人不说暗庆,这位陈总,在中国的上层是颇有一些影响力的。我们之间所说的一切,最终还得靠他传达给中国的上层。你考虑一下,你真的不想让他参与吗?”
吉拉篷连忙摇头:“不是不是,我一见陈先生,就觉得他是一位非常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什么事情,自然是要请陈先生一起指教的了。……我的意思是说,中国的企业要对克拉运河控股,这件事在泰国国内恐怕会遇到一些障碍。”
林振华想控股克拉运河,这件事别说吉拉篷觉得为难,连陈天在一旁听着,都觉得是匪夷所思。克拉运河相对于泰国的意义,不下于三峡工程对中国的意义,这条运河既关系到泰国的经济发展,也涉及到泰国的国家安全,这样一个工程,怎么可能交给外国人去管理呢?
如果泰国是像圣戈加群岛那样的小国,林振华这个要求倒也不算太过于突兀。但泰国就不同了,它毕竟是一个区域大国,岂能把国家命脉交到别人手上去?
虽然想到了这些,但陈天并没有出言否定林振华的要求,在他看来,这应当是林振华的一种漫天要价的策略,只要把价码抬起来,才能有还价的余地。
“吉拉篷部长,你应当知道,克拉运河本身并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对于泰国来说,在这个项目中获得的绝不仅仅是通行费,而是由于每年5万艘轮船通过而带来的贸易机会,这些由贸易而带来的利益,每年100个亿也不止吧?”林振华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对吉拉篷说道。
林振华此前对克拉运河的事情一无所知,但在刚才陈天向他介绍过有关情况之后,他一下子就把前后的关节都想明白了。正如他说的,克拉运河本身带来的通行费收入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收费过高,那些轮船就没必要走克拉运河了,它们还不如走马六甲更方便。泰国政府力促克拉运河项目,看中的是由克拉运河带来的机会。如果能够因此而把新加坡的全球油品交易中心夺过来,其价值也相当于几倍、十几倍的通行费了。
泰国政府到各国去推销克拉运河方案而受到冷遇,原因也在于此。好处是泰国拿到了,别人出了钱,只能收到一点可怜的通行费,相当于为人作嫁,谁有兴趣干这样的傻事?
林振华看到了这一点,便捏住了泰国政府的痛脚,你想要后续的利益,那就交出运河的控制权吧。林振华要克拉运河的控制权也是有目的的,既然这条运河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那么拥有控制权就是非常必要的,别回头修完了运河,自己的船反而不让走,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这个……”吉拉篷语塞了,自己的底牌被别人看清楚了,再想和别人讨价还价,就被动了。他无法断然拒绝林振华的要求,因为除了林振华,他还真想不出能从其他什么地方找到投资商。200亿美元对于泰国的财政来说,是完全无法承受的一笔巨款,不引入外援的话,光靠泰国自己,是肯定完成不了这个工程的。
这个工程对于泰国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如果这个工程能够完成,泰国的经济地位将会发生一次飞跃,如今在东盟炫富的新加坡,将被泰国所取代,这样的政绩,是任何一届政府都不愿意放过的。
“吉拉篷部长,我们想要控股权的目的,不外乎不希望我们的船只在运河中遇到麻烦。控股权交给我们,对于泰国是没有任何损害的。只要中泰两国维持现有的友好关系,控制权在中国手里,或者在泰国手里,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中泰两国发生战争了,那么这种协议根本就不具有约束力,这并不会影响到泰国的国家安全的。”
林振华循循善诱,吉拉篷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思想斗争极为激烈。迟疑了好半晌,他把声音压低到几乎无法听见的程度,对林振华说道:“林先生,要想让政府同意中国人控股,除非我们绿帽党执政。你愿意支持我们绿帽党赢得下一次的大选吗?”
661新闻发布会
收费章节(12点)
661新闻发布会
涉及到政治方面的问题,三个人无法继续在宾馆大堂里聊了。吉拉篷招呼了一声自己的随员,让他们暂缓办理退房的手续,另开一个总统套房,供他与林振华、陈天密谈。林振华也到服务台打了个招呼,请服务生替自己和陈天退掉当天的机票,以便有时间和吉拉篷进行深入的交流。
三个人来到总统套房,分宾主坐下,林振华问道:“吉拉篷先生,你说的绿帽党,是怎么一回事?”
吉拉篷看看陈天,陈天向他微微一笑,并不吭声,吉拉篷看出陈天对此事应当是了解的,只是不想说话而已。他摸不清陈天的底数,但他也知道,林振华表面上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在原则问题上还是非常谨慎的,既然林振华并不避讳陈天,显然陈天是有资格参与他们的谈话的人。
“绿帽党是一个俗称,我们正式的名字,叫做振兴泰国党。”吉拉篷解释道,“因为在有一年的竞选中,我们的支持者头戴绿帽进行集会,所以得到了绿帽党的称呼。久而久之,连我们党内的人也这样说了。”
林振华也想起来了,他好像是看到过这样的说法,不过,在国内的媒体上,用的是一个更隐讳一点的说法,好像叫什么青帽军啥的。毕竟,绿帽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是有一些歧义的。
“如此说来,你就是这个绿帽党阵营的了?”林振华笑着问道,“如果绿帽党赢得了大选,你的部长宝座就坐稳了吧?”
吉拉篷脸上露出几分腼腆之色,笑道:“以我的资历和政绩,不管哪个党上台,也得用我的。不过,如果我们党能够执政,商务部这边,肯定是需要有自己的人来掌控的,我在我们党内还有几分薄名,所以嘛……”
坐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天听到此处,插话道:“吉拉篷先生,据我所知,你是绿帽党内的三大骨干之一,对于绿帽党未来的政策取向,你应当是有发言权的吧?你能不能透露一下,绿帽党如果执政,对于中泰关系,能够给出什么样的承诺?”
吉拉篷吓了一跳,不过当他看到陈天那淡定的眼神时,忽然明白了,眼前这位可不是什么老板,分明就是一位能够上达天听的政府高级官员。他迟疑了一下,答道:
“陈先生,你的这个问题,不是我能够回答的,这个需要由我们党派出的专人与中国政府进行沟通。不过,我可以说一点,我们振兴泰国党,一直是致力于泰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在这方面,中国给予了我们泰国极大的帮助,而且我们相信,泰国未来的发展,仍然离不开中国朋友的帮助,所以,发展泰中关系,是我们党一贯不变的政策。如果我们党能够执政,必将会进一步扩大泰中经济和政治、外交、军事领域的合作。”
“嗯,我会把吉拉篷先生的这个态度转告相关的人员,我想,不日就会有人和贵党进行联系的。”陈天说道。
“这可太好了”吉拉篷喜形于色。
时下,泰国国内各党派为了竞选的事情正争得如火如荼,每个党派都在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中国作为在东南亚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又是泰国的邻国,自然是各个党派努力争取的对象。在此前,中国在此问题上一直保持着沉默的态度,不公开支持任何一方。但现在,听陈天的意思,绿帽党似乎有了一些机会,当然,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取决于绿帽党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承诺了。
“林先生,别的事情我不敢保证,但在克拉运河的问题上,我是有决定权的。我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绿帽党赢得了大选,我们一定立即启动运河项目,同时可以允许来自于中国的财团获得51以上的股权。”吉拉篷向林振华说道。
“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林振华问道。
吉拉篷又看了看陈天,见他依然是不吱声,便转头对林振华说道:“我知道,贵国政府的政策还没有明确,你们如何行事,可能还要听从政府的安排。不过,如果林先生能够以个人的名义对克拉运河项目发表一些支持的观点,我想,对于我们绿帽党就会有极大的帮助,只是,我不知道这个要求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这种事,林振华还是要请教一下陈天的,他问道:“陈总,你看吉拉篷部长的这个要求,我合适答应吗?”
陈天笑道:“振华,你只是一个企业的董事长而已,并不代表中国政府,你说什么,都是你的个人观点,我想,官方对此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不支持也不反对,这其实就是表示支持了。陈天知道,在泰国的问题上,中国其实本来也是对绿帽党更感兴趣的,只是碍于国际关系,不便公开表态而已。如果由林振华这样的企业主来说话,就可以绕开这些外交障碍,这就有点像当年的“乒乓外交”一样,用民间力量来完成官方不便于去做的事情。
林振华作为这样一个代言人,也是最为合适的,因为林振华与吉拉篷之间还有很不错的私交,一个政府官员,找到在中国的富豪朋友来挺自己,这是实力的展现,谁又能歪嘴说什么呢?
得到陈天的暗示,林振华心里就有数了,他对吉拉篷说道:“没问题,吉拉篷部长,咱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看,我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示支持比较合适?我一切照你的安排就好了。”
吉拉篷道:“如果可能的话,能不能请林先生和我一起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由林先生向媒体公开表示将支持克拉运河方案。当然了,如果能够说明这个方案是由我推动的,就更好了。”
林振华道:“这还用说,我当然要说只有吉拉篷部长推动的方案才值得我支持,因为吉拉篷部长是一位非常廉洁、务实、高效、睿智的政府官员,和吉拉篷部长合作,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饶是吉拉篷脸皮厚得像航母甲板,听到林振华这番话,也不由得泛出红晕了。
既然要开新闻发布会,吉拉篷以及林振华、陈天都不能马上离开新加坡了。三个人重新登记了房间,然后便忙着给国内打电话,分别向自己的单位汇报这件事情。
吉拉篷要向自己的党派以及商务部汇报,请示相关的宣传口径。林振华要向集团总部报告,同时请项哲、胡妫等人迅速地对这个项目进行评估,做出可行性报告。至于陈天,就干脆跑进大使馆,使用加密电话和国内联系了,虽然这个发布会只有林振华出面,但具体说到哪个程度,还是需要有一些要求的,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并不比飞船对接更简单。
三天后,吉拉篷代表泰国商务部,在新加坡的星岛会议中心举办了“克拉运河项目新闻发布会”。世界各大媒体驻新加坡的记者都被邀请前来参加了,不过实际到会的人不算太多。泰国方面炒作克拉运河的事情已经不是一两次了,记者们也清楚,只要资金的问题解决不了,再多的炒作也是枉然。
吉拉篷身着笔挺的西装,站在主席台上,向众人说道: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前来参加由我国商务部举办的克拉运河项目新闻发布会,我是泰国商务部副部长吉拉篷。在发布会开始之前,我非常荣幸地向大家介绍我的一位老朋友,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振华先生”
说罢,他向坐在自己身边的林振华做了个手势,林振华微笑着站起身来,向台下的记者们微微欠了一下身。记者们先是错愕了一下,随即就反应过来了,雪亮的闪光灯立即闪成了一片,整个会场里全都是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
“林振华居然来了”
“这么说,林是支持克拉运河项目的?”
“这个林是干什么的,我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啊?”
“呸,连林振华你都不知道,鲍尔,你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商业记者吗”
“这可是重大新闻啊不行,我必须马上发一条快讯出去”
“……”
如果在座的这些人是驻欧美地区的新闻记者,不熟悉林振华或许还有情可原,但作为驻东南亚地区的记者,有谁能够不知道中国大陆的这些大企业家呢?林振华与其他一些富豪还有所不同,他一直都非常活跃,经常参与一些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型项目,像这样一个人,出现在泰国商务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这说明了什么?
林振华抬起手做了一下请大家安静的动作,然后朗声说道:
“非常感谢吉拉篷先生邀请我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非常荣幸能够与各位媒体的朋友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城相聚。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角?(:
)
( 工业霸主 http://www.xshubao22.com/1/1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