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号: 字体: 滚屏: 自动翻页 夜间看书

匹夫的逆袭 第 3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中午时分,宣传部一个电话打到报社,询问有没有关于平川高考状元的新闻,报社领导立刻将稿子发了过去,那边看了之后回复,先压一压,最近平川的负面新闻较多,不宜再雪上加霜,而且这篇报道大都是推论和怀疑,未免有些站不住脚。

    打招呼的是省委宣传部的一个处长,据说是平川调来的干部,所以报社领导也能理解,立刻让下面紧急撤下稿子,可是已经交付印刷,临时改动也来不及,只好将先印出来的当成废纸打成纸浆,原来的版面开天窗太难看,加了一版广告凑数。

    今天的晚报出来的特别晚,读者们不免有些抱怨,但最抱怨的还是阮小川,他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写的报道居然被毙了,当即气得找到主任抗议,主任说这是社里的决定,你有意见找社长去。

    阮小川初生牛犊不怕虎,真的去找了社长,晚报社的社长当年跟他爷爷阮铭川当过一段时间的秘书,算起来也得喊一声叔叔了。

    “小川,不是叔叔批评你,做新闻不能只抓眼球,忘记了大局观,咱们毕竟是淮江日报社领导下的报纸,是党的喉舌,政府的传声筒,而不是纽约时报那样的反动报纸。”

    “可是王叔叔,我写的报道是真实的啊。”

    “报道我看了,写的很好,可是太负面了,让群众看了影响非常不好,现在资讯这么发达,要是传到外国某些网站上,对我们很不利啊。”

    阮小川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说:“社长,我觉得阴暗面必须曝光,一味的遮掩只能助长他们嚣张的气焰,作为一个新闻人,我坚持见报!”

    社长冷冷的看着他:“你认真考虑一下后果。”

    阮小川拿出自己的记者证,放在了社长桌上:“我想好了,要么见报,要么辞职。”

    这回轮到社长沉默了,他点了一支烟,一边沉思一边抽烟,阮小川就这样静静站在一旁等着他。

    社长终于抽完了烟,叹口气道:“小川,你是一个真正的新闻人,记者证你留下,但报道不能发。”

    “为什么?”阮小川隐隐感觉到社长其实没那么食古不化,而是有他的苦衷。

    社长说:“晚报不能发表,别的报纸可以,拿着你的稿子,去早报找白娜,她会帮你的。”

    “白首席?”阮小川激动起来,白娜可是业内偶像级人士,当年她报道的红旗钢铁厂事件,感动的无数人泪流满面,那篇稿子被认为是新闻界的良心,也是白娜职业生涯的成名之作。

    而且,白娜的背景很不一般,她的伯父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白铭。

    第六十一章闹大

    虽然天色已晚,阮小川还是跑到早报社去找白娜,不管是早报还是晚报,都是日报社下属单位,距离也不远,走两步就到,虽然已经是傍晚时分,早报社的大办公室里依然热闹非凡,记者、编辑们各忙各的,不亦乐乎。

    阮小川随便找了一个人打听白首席坐在哪儿?那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指着远处角落道:“桌上有名牌,自己找。”

    “谢了。”阮小川兴冲冲的过去一看却傻了眼,摆着“白娜”名牌的隔断里,桌子上一层灰尘,想来是许久没人坐过了,到底是大记者,整天在外面采访,从来不回单位,看来这次白跑一趟了。

    正要失望的离开,忽然一个女人风风火火的进了办公室,直奔阮小川而来,记者编辑们都抬头招呼一声“娜姐。”阮小川心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白娜,与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似乎过于漂亮了一些。

    白娜径直走过来,拿出钥匙开自己的抽屉,拿出一个长焦镜头往包里放,看这架势是立刻又要走的,阮小川忙道:“白首席您好,我是晚报的阮小川,有篇报道我们社长让我请你审审……”

    白娜奇道:“我又不是编审,找我做什么,不好意思让一让。”拿着东西就要走。

    阮小川紧紧跟着她:“白首席,我把打印稿带来了,您看一眼吧,就看一眼。”

    “放在我桌上吧。”白娜头也不回的说道。

    “您还是先看看吧,我知道您时间很忙,可这篇报道真的很有猛料。”阮小川还是不死心。

    “对不起,我现在要去采访,真的没时间。”说话间,白娜已经走到了门口,从包里拿出了汽车钥匙按了一下,大院里一辆白色吉姆尼越野车滴的响了一声。

    眼睁睁看着白娜坐进了车里,系着安全带,阮小川真急眼了,大声道:“白首席,他们都说你是业界良心,纯粹是胡扯八道,我对你太失望了!”

    白娜正准备发动汽车,听见这话动作停顿了一下,突然探头出来问道:“会开车么?”

    阮小川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忙不迭道:“会!”

    “你来开车。”白娜解开安全带,下车换到了副驾驶位子,阮小川屁颠屁颠过来,坐上驾驶席。

    “铂乐门夜总会。”白娜说了个地址,接过阮小川手中的稿子看起来。

    吉姆尼的个头很小巧,阮小川平时开惯了大车,驾驶这种小车游刃有余,夜晚的近江街头,灯火通明霓虹闪烁,车窗外是光怪陆离,阮小川偷眼看白娜,白首席的侧影很美,睫毛很长。

    白娜忽然转过脸来,阮小川赶紧正视前方,专心驾驶。

    “稿子你写的?”白娜问道。

    “是我写的。”阮小川答道。

    “你还没有采访到真正的蓝浣溪,报道不够全面,当然, 这个事件很有爆炸性的效果,可以深挖。”白娜将稿子放进了自己包里,“我拿着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这就是给您的。”阮小川大喜过望,白娜愿意帮忙,这事儿就好办了。

    “白首席,是这样的,有关方面打了招呼,社里压力很大,不敢发,所以我才来找您。”

    “找我?难道我在你们心里就是个胆大包天的惹祸精?”白娜轻轻笑了。

    阮小川心说你不但是惹祸精,还是个白骨精呢,不过这话只能心里想想,铂乐门距离报社只有十分钟车程,转眼到了,正要往停车场开,白娜却说去楼后面,于是阮小川又驾车绕过去。

    铂乐门夜总会的后巷本来有一条道路,但是被夜总会封了起来无法进入,好在另一侧是十几级台阶,凭吉姆尼的越野能力,爬几个台阶不成问题。

    这时候阮小川已经猜出,白娜是在进行新闻调查,自己不知不觉就参与进来,隐隐有些小兴奋。

    白娜从包里拿出一台尼康相机,换上从办公室拿的长焦镜头,开始等待。

    等了半个小时,一辆货车从对面开了过来,停在夜总会后门,几个工作人员出来,从车上搬下来很多印着洋文的箱子。

    白娜坐在车内开始拍照,相机快门啪啪啪啪的连拍着。

    不大工夫,小货车搬完了,司机驾车离开,白娜急道:“倒车,绕到前面去盯着这辆车。”

    阮小川迅速倒车,从台阶上倒下去,又绕到夜总会前门的马路上,尾随着货车一路前行,这种盯梢没什么难度,不过对于阮小川来说也算惊心动魄了。

    货车一路开到郊区的近江保税区,跟到这里就跟不下去了,因为保税区是一片封闭的区域。

    “白首席,你在查什么?”阮小川问道。

    “查假酒。”白娜手持微光夜视望远镜看着保税区内的货场,眉头拧成一个川。

    “不会吧,铂乐门用假酒?这可是全市最豪华的夜场,号称货真价实从不用假酒糊弄人的,而且是从保税区拉出来的货物,不可能是假的。”阮小川是个时尚的年轻人,多次在铂乐门消费,喝过他们的红酒、威士忌、白兰地之类,感觉还可以。

    白娜根本没兴趣和阮小川进行真假问题的探讨,这个案子她已经跟了一段时间,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她让阮小川开车回去,路上再次拿出高考状元被顶替的稿子看了看,说:“报道如果晚报不能发,就交给我处理。”

    阮小川点头如捣蒜:“可以,可以,我就是这个意思。”

    白娜说:“稿子要补充调查,现在首要问题是找到真正的蓝浣溪。”

    阮小川说:“我打听过,可是没人知道他们一家去了哪里。”

    白娜说:“平川当地政府是接到省信访办的通知才想起销赃灭迹的,这说明蓝浣溪一家很可能就在省城,我打一个电话就行。”

    说着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直接告诉对方,自己在找一个叫蓝浣溪的上访户,请对方协助。

    十分钟后,回电来了,白娜接了电话嗯嗯了几声,挂了手机说:“去城南铁渣街,蓝浣溪在那里。”

    阮小川佩服的五体投地,白首席太厉害了,一个电话就能查到蓝浣溪的住处。

    “身为记者,和三教九流都要打交道,能出入上流社会的交际场所,也能和乞丐拾荒的一起唠嗑吃饭,刚才提供消息的人是我的线民,他是一个上访专业户,省城的访民都喜欢找他帮忙,访民也扎堆,抱团取暖,互相取经……”白娜对阮小川进行着教导,听的他频频点头。

    吉姆尼驶向铁渣街,白娜对这一带地形很熟,很快找到了蓝浣溪所在的108号院子。

    蓝家人递交申诉材料之后,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这一切,还在满心希望的等着沉冤得雪,记者的到来让他们的希望更增加了几分,因为媒体代表政府,代表国家,代表党,已经惊动了党,还愁事儿办不成么。

    白娜采访了蓝浣溪,上访的家庭她见过不少,但是像这样对比强烈的一家人还是头一次见,蓝老师夫妇俩都是慢性病患者,面黄肌瘦精神委靡,而一对儿女却出落得如同金童玉女一般,而且学习还那么拔尖,实在令人叹息,这姐弟俩真是投胎投错了人家。

    采访很简短,白娜一边问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上打着字,因为前期阮小川已经积累了很多素材,她做的不过是补充善后而已,半小时后,采访结束,稿子也写完了,直接连上手机热点,发送邮件到社里,立刻排版印刷争取明天见报。

    早报上专门有白娜的一块地方,她是社里的首席,有直接见报的特权,但这回却不行了,刚回到车里,社领导就打电话来了:“小白啊,报道不能发。”

    “为什么?”

    “有人打了招呼,涉及平川的负面新闻要压一压。”

    “是私下打招呼还是正式下文?”

    “这事儿怎么能下文,当然是打招呼。”

    “知道了。”白娜没有啰嗦,直接挂了电话,凝神沉思起来。

    阮小川气坏了:“这帮贪官污吏,手伸得挺长!”说完眼巴巴看着白娜,他知道白首席的伯父是宣传部长,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摆平这事儿。

    白娜却没有这样做,她知道这种事情即使求到伯父,八成也是否定的回答,倒不是说伯父愿意为那些平川佬担责任,而是身为领导一定要以大局为重,这种阴暗面曝光多了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利。

    当然白娜绝不会屈服,她将稿子和照片压缩打包,发邮件给了江北晨报,既然省城不能发,那就外地见报,效果一样。

    然后,她登陆自己的微博帐号,将新闻稿以长微博的形式发了出来,发完之后习惯性的搜索一下热点,发现这事儿已经在微博上闹开了,是一个叫“又萌又软的双儿”发的消息,被转载了几万次,评论也有数千。

    这个双儿的粉丝众多,但基本上以没有话语权的普通用户居多,影响力稍有局限性,而白娜的微博粉丝中有大批学者专家、政府官员、甚至演艺圈的红人,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增长,如同油锅里撒了一瓢水,整个微博都炸了。

    白娜拿起手机:“江副台长,睡了么,没睡就看一下微博,省高考状元被顶替的故事,我已经炒热了,你们电视台有兴趣接棒么?”

    第六十二章省委书记上微博

    江副台长名叫江雪晴,说来也是个传奇人物,当年不顾组织严令,带着摄像师奔赴西非战区采访,头顶钢盔,身披防弹背心,亲历枪林弹雨的形象激励了一代新闻工作者,她拍摄的群众将怒放的天堂鸟花朵插在士兵枪筒里的照片,曾获普利策新闻奖,号称中国第一战地女记者。

    江雪晴的背景比白娜还要深厚,她的前夫是江东省委的正厅级官员,现在的丈夫是央视的某位大腕,自己又兼任着网络电视联盟的副理事长,在CCTV也是大红人,副台长只是个绰号,意即江编导的权力之大,能顶个副台长。

    “小白啊,这件事我正在关注,有什么资源共享一下吧。”江雪晴是著名的夜猫子,这个点肯定不会睡觉,对社会热点的嗅觉更是灵敏无比。

    “没问题,回头我给你发邮件。”白娜挂上电话,问阮小川:“你家在哪儿,我送你。”

    “不麻烦了,我自己打个车就行。”阮小记者受宠若惊,今天他算是明白了,真正的新闻人的职责并不是挖猛料,出大名,而是将事实真相公诸于众。

    ……

    阮小川、白娜和江雪晴他们在网络上揭露冒名顶替真相的时候,朱小强也在熬夜奋战,他一边开着WORD码字,一边在LK论坛和人骂架,还不忘打开微博浏览着时事新闻,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钟,整座城市已经入眠,朱小强的生物钟却刚开启白昼模式,这是他精神头最足的点儿。

    忽然朱小强发现一则别人转发的微博,原博主叫“又萌又软的双儿”,微博内容是说今年高考状元被人冒名顶替,成绩作废,连户口都被销了等等。

    朱小强差点气笑了,这种离谱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出现,因为太不切合实际了,在资讯发达的今天,任何事情都是公开的,基层政府这么做简直就是掩耳盗铃,除非他们是傻子。

    他立刻到原博主的微博去看了一下,发觉博主似乎是个在校女大学生,于是再生狐疑,女大学生怎么可能关注这些负面新闻,她们该关注的是时尚、偶像、流行元素之类,所以,这个又萌又软的双儿很可能是一个营销帐号,表面上以女大学生示人,其实是一个团队。

    想到这里,朱小强为自己缜密的分析拍案叫绝,他端起中午吃剩下的方便面汤呷了一口,啪啪敲击着键盘键开始辟谣。

    “三岁小孩都能分辨出这是假新闻,博主哗众取宠制造热点,只为增加粉丝,实在令人作呕,冒名顶替上大学这种事情都是十年前的旧闻了,现在基本毫无可能性,而且博主是说是乡长的女儿顶替了农村考生,实在滑天下之大稽,乡长区区科级干部,哪有这么大能量摆平公安局、教育局、学校,改户口,改身份证,改报名表上的照片,再说江大这种重点院校对新生是很严格的,入学之后会有摸底测试,真有猫腻去年就曝出来了,博主还说乡下恶霸追杀该考生,更是可笑,你以为是拍好莱坞大片么,还公路追杀,惊心动魄,笑死哥了。”

    字数太多,只能发长微博,发的时候@了“又萌又软的双儿”,过了一会,朱小强的发言被“又萌又软的双儿”引用回复,还信誓旦旦的说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有很多出租车司机可以作证。

    朱小强嗤之以鼻,叼起一支红梅啪啪打着回复:博主歪曲造谣的本事真是一流,出租车司机组团营救的姐是另一回事,居然被你说成见证者,我真是服了你的智商了。

    刚发出去,就有人在评论里痛骂朱小强,是一个叫“苤蓝丝”的家伙,看头像是位大叔。

    朱小强毫不犹豫的回击,极其鄙夷的告诉对方,你这种脑残粉大概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你的女神其实是个抠脚大汉。

    苤蓝丝马上回复:“崽子,你在哪儿住,信不信我过去砍死你。

    朱小强哑然失笑,很优雅的发了个哈哈大笑的表情,然后@了近江平安,说有人恐吓自己,然后又@了平川平安,网上报案称有人制造谣言,抹黑平川。

    又过了一会儿,朱小强发现微博有动静,原来是苤蓝丝在转发白娜的微博时@了自己。

    白娜是早报的记者,颇有些名气,不过朱小强不喜欢她,并且将她纳入“公知”的名单,这种人专门盯着负面新闻,丑恶事件,什么藏獒咬人、环境污染、地沟油、民工子女上学难什么的破事,以朱小强的逻辑来分析,网上发帖关注热点问题的人有三种,一种是拿五毛的正式网评员,一种是拿五美分的公知,还有一种正义的自干五,当然就是自己这样的人了。

    白娜的微博证据充分,逻辑清楚,还提到了宣传部门对记者调查的阻挠,这下朱小强再次鄙夷的笑了,啪啪打下一串字:“这种事情如果是真的,早就曝光了,平川宣传部的官员得有多脑残才会帮一个乡干部压下这种事情,反正我是不信。”

    朱小强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批人附和他的观点,对白娜的微博内容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许多漏洞,大肆抨击,得到火力支援的朱小强洋洋得意,想看白娜怎么回复自己,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

    鏖战了一夜,朱小强沉沉睡去,上午十点被手机短信吵醒,是女神汪红发来的,他顿时激动起来,划拉开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能借一千块钱么?

    朱小强盘算了一下,自己身上的钱已经不够了,犹豫再三还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父亲的声音很苍老,但很兴奋:“强儿,工作还顺利吧?”

    “还好,最近公司要定制工作服,要六百块钱,我手头不太够……”

    “知道了,中午就打给你,六百够不?”

    “够了。”朱小强的脸有些发烫。

    肚子很饿,方便面还有三桶,舍不得吃,只好下楼把嘴伸到水龙头下面,咣咣咣灌了个水饱,走路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肚子在荡漾。

    ……

    白娜也在睡懒觉,手机铃声将她从梦中吵醒,迷迷糊糊拿起来看了看号码,陌生来电,直接挂断接着睡,过了几秒钟,手机又响了,对方锲而不舍的劲头让白娜很生气,还以为是推销保险之类的,接了骂道:“有完没完了!”

    “我是白铭!”手机里传出威严的声音。

    白娜吓得一哆嗦,竟然是伯父亲自打来电话,难道自己微博上的爆料惊动了宣传部?

    “你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伯父道。

    “什么?”白娜还有些迷糊。

    “现在就过来!”伯父挂了电话。

    白娜一骨碌爬起来,先抽了支烟苦苦思索,觉得这事儿实在躲不过去,索性带上资料,穿上衣服略微梳妆打扮一下,开着小越野车直奔省委大院,将车停在门外,登记之后进入大楼,直上宣传部。

    省委宣传部长白铭还是郑杰夫在任时候的旧臣,按说也该推到政协人大养老去了,可新来的徐书记没有急着组建自己的班子,所以他还担任着目前的职务。

    白部长在开会,秘书接待了白娜,将她请到会客室,里面还坐着一个人,竟然是阮小川。

    阮小川忐忑不安,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身为媒体小记者,忽然被省委宣传部叫去问话,神经再大条的人也得哆嗦一下。

    “白首席你也来了。”阮小川起身打招呼。

    白娜只是微微点头,坐下来掏出手机上网,看微博,网络舆论现在已经一边倒的倾向于自己这一边,还有许多人列举了证据,证明蓝浣溪确有其人。

    过了一会,秘书打开门,进来一位中年人,白衬衣黑裤子,虽然身材不是很高,但长期身居高位形成的气场让人不由自主的不敢直视他。

    “大伯好。”白娜站起来坦然打了个招呼。

    阮小川却有些腿软,硬撑着站起来说:“白部长好。”

    宣传部长白铭看看他“你就是晚报社的阮小川?”

    “是我。”

    “挺有出息的啊,专挖负面新闻,敏感事件,哼哼。”

    白部长的冷笑让阮小川的冷汗刷的就下来了,后背全湿了。

    “你们两个,跟我走吧。”白铭转身就走,白娜紧随其后,阮小川吓得迈不动步子。

    “怕什么,你又没犯法,就算开除公职,也不是找不到工作。”白娜低声道,拽着步履踉跄的阮小川出了会客室。

    有白娜这句话,阮小川立刻变得坦然了,事情已经发生,就算求饶也没用了,还不如据理力争,说不定能挽回点什么。

    白部长带着他们进了电梯,上十楼,这个楼层办公的是省委书记、副书记、秘书长以及他们的秘书们,一出电梯,就有秘书等候着了,领着他们进了一间宽敞的大办公室,公务员来给泡了茶。

    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身量很魁梧,两鬓略有白发,国字脸,神采奕奕,一身正气,这张面孔大家都很熟悉,正是电视上经常露面的新任省委书记徐新和。

    “徐书记,这两个人我给你带来了,任你处置。”白部长笑呵呵的说道,刚才他还是冷若冰霜的家长,现在却变成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了。

    徐新和微笑着伸出手,先和白娜握了握,又和阮小川握手,笑着说:“不要紧张,我看你们在微博上和人争论都很有气势的,怎么到了我这里就变成草鸡了?”

    白娜眼睛一亮:“徐书记,您也上微博?”

    徐新和笑道:“难道不可以么,我早几年就注册了帐号,不过很少发言,粉丝也少,就我的秘书和白铭同志两个,不像你那么厉害,有两百万粉丝。”

    第六十三章政府道歉

    被省委书记夸赞,白娜竟然扭捏起来,说:“我那两百万粉丝,有很多都是僵尸粉。”

    徐新和显然不懂什么叫僵尸粉,将探询的目光投向白铭,白部长也不清楚这种网络名词,一时间答不上来,阮小川见机急忙插话:“僵尸粉就是虚拟的粉丝,只有个ID;其实并没有真人,微薄上可以花钱买粉丝,成千上万的也不过十块八块。”

    省委书记爽朗大笑:“还是年轻人懂得多啊,不过看转发量和评论量,真实的粉丝还是很多的,起码我就是一个真粉丝,但我一般不发言,沉默的大多数也是不热衷参与争执的,但不代表他们分不清善恶美丑。”

    白娜瞪大眼睛道:“徐书记也是我的粉丝?太不敢当了。”

    “有什么不敢当的,我只是一名人民群众的服务员罢了,而你却是无冕之王,你可比我高级多了,是不是?”徐书记幽默的说道。

    这个笑话有些冷,但大家不敢不笑,白部长还鼓起了掌,附和道:“徐书记真是风趣啊。”

    徐新和笑了笑,忽然正色道:“媒体不但要担当党的喉舌,也要肩负起监督的职责,百姓民生疾苦,社会不良风气,乃至政府官员贪污腐化,该揭露的揭露,该曝光的曝光,决不姑息,总书记说过,我们党要容得下尖锐批评,目前意见最大,最多的就是网络,咱们新闻工作者要占领这一块阵地,咱们不占领,敌人就要占领。”

    白部长接口道:“我们省委宣传部已经做了一部分工作,比如进一步扩大网络评论员队伍,增加预算,进行系统培训,各级政府开设政务微博,与市民进行全方位沟通,等等。”

    徐书记大手一挥:“还不够,不能只依靠自身力量,要发动群众,开展网络上的人民战争,让群众主动帮党辟谣,帮党说话。”

    大家频频点头。

    秘书进来提醒,五分钟后有一个会议。

    徐书记说:“时间有限,今天就先聊到这儿,有时间咱们在网上交流吧。”

    大家起身告辞,忽然徐书记又提议大家合个影,于是秘书叫了一个摄影师上来,以会客室的油画为背景,白娜和阮小川分立在领导左右,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握手辞别。

    出了省委大楼,阮小川仿佛还在梦中一般,呢喃道:“徐书记真是太平易近人了,真没想到啊。”

    白娜说:“其实越是级别高的领导越不喜欢摆架子,越是县乡一级的官儿,越要摆谱,前呼后拥的像皇帝一样,出入要豪车,政策不允许就想方设法弄公务下乡车的名目,或者从企业借,腕子上的手表更是一个赛一个的豪华,对了,你注意到徐书记的手表么?”

    “没注意,我都紧张死了,哪顾得上观察手表。”阮小川摇头道。

    “是一块国产海鸥陀飞轮表。”白娜若有所思道。

    阮小川兴奋起来:“我知道,徐书记最提倡用国货,他的座驾是红旗H7。”

    两人说说笑笑出了省委大院,门口武警哨兵挺立如标枪,回头望去,大楼上空飘扬的红旗今天似乎格外鲜艳。

    ……

    医科大附属医院外科病房内,阚万林肚子上缠着绷带,穿着蓝白条的并病号服躺在床上哼哼唧唧。

    屋里摆满了鲜花、水果,贺卡,多的让人插不下脚,有见义勇为基金会送的,也有出租车公司送的,最多的还是司机们自发送的。

    “光送花和水果有啥意思,不如折现了。”阚万林咬着香蕉,发着牢骚。

    “得了吧,医药费全报,五千块奖金,你还想什么去?”坐在一旁削苹果的刘汉东揶揄道,他现在是停职放大假,特地来探望阚万林的。

    “我想的多了……哎,那个被我救了的女司机……好像年龄不大吧?”

    “嗯,不大,二十二三岁。”

    “长的还马马虎虎,是吧?”

    “八十分左右,怎么,看上了?”

    “没有没有,我就觉得女司机挺不容易的,想帮一把她。”阚万林略有心虚道。

    正说着,朱玲玲拎着饭盒和保温桶从外面进来了,声音清脆的像只小百灵:“万林哥,今天我特地给你炖的猪肚汤,吃什么补什么,喝了这个,你肚皮上的刀口一准恢复的快。”

    见刘汉东也在,朱玲玲大大方方招呼道:“东哥,饭菜够,一起吃吧。”

    阚万林爬起来接过保温桶,拧开闻了闻道:“还吃什么补什么,你万林哥我又不是猪,妈呀,这汤味这么冲……”

    朱玲玲虎起脸:“不喝也得喝,今天我看着你喝完,不喝完我不走。”

    刘汉东上前嗅了嗅,立刻明白了,猪肚没洗干净,也没加生姜和料酒,这味儿是够冲的,不过他很严肃的点点头:“汤浓味鲜,营养丰富,万林你得喝啊。”

    “快喝,别耍小孩子脾气。”朱玲玲将汤倒进碗里,用小勺子舀着往阚万林嘴里送,又对刘汉东道:“东哥你也喝一碗吧。”

    “我去接个电话。”刘汉东飞速遁走,临出门前回头看了一眼,阚万林一脸苦相,不过这货心里肯定美滋滋的呢。

    “唉,朱玲玲可是有男朋友的啊。”刘汉东心中暗道,来到走廊里拿出手机上微博,看最新事态发展。

    信访办解决不了问题,网络舆论才是神兵利器,这一点刘汉东很清楚,不过他没料到事情解决的如此迅速,江东省委的政务微薄已经表示,一查到底,严惩相关责任人。

    ……

    朱小强收到了父亲汇来的六百元,加上自己发帖挣来的四百元,凑成一千送到了汪红家里,可女神不在家,让他直接打到卡上。

    汇完款,朱小强回了铁渣街,上了二楼,忽见对面房门开着,像是有新租客搬了进去,朱小强看了两眼,发现有个女孩子挺面熟,不正是在梅姐洗头房见过的那个女孩么,他顿时感兴趣起来,装着去整理天井衣架上晒的衣服,伺机偷…窥人家。

    屋里坐了几个人,衣冠楚楚拿着话筒和摄影机,好像在做采访,朱小强磨蹭到门边偷听,隐约听到“顶替”,“成绩作废”,“报考志愿“之类的字眼,

    过了一会儿,那几个人出来了,女孩的父亲千恩万谢的不停鞠躬:“谢谢,谢谢你们了。

    “蓝老师请放心,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也可以提,我们会想办法解决的。”那些扛摄影机的人说话却不像记者,倒是有些官味。

    朱小强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回去打开电脑,习惯性上微博,却发现有很多人@自己,原来是昨夜的“高考状元被顶替”事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江东省委下属的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认证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宣称事件属实,官方正在进行调查,将随时公布调查进展。

    靠,原来是真的,朱小强有些挫败感,再加上给女神汇了一千块钱,接下来要吃一个月的泡面,心情大为不爽,关页面,开游戏,打DOTA!

    ……

    其实省里并没有直接开展调查,这种事情大家心知肚明,根本不用查,只需拿出一个态度来,下面人就晓得该怎么处理了。

    平川市委立刻召开会议,市委书记赵默成责成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彻查并解决此事,赵书记很严肃的指出,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已经到了不抓不行的时刻了,市委市政府要借此机会,狠狠抓一下党风廉政建设。

    大墩乡政府,三辆市区牌照的汽车驶了进来,在院子里停好,纪委干部们下车上楼,蓝文革已经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事情,一小时前市里就有消息过来了,身为基层干部,他倒颇有几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胆色,步履正常,神态自如,来到会议室听纪委干部宣布了对自己的停职决定。

    同时被停职的还有乡派出所的刘忠文和李大伟,他俩人涉嫌伪造篡改户口,被市公安局叫走问话,估计一段时间是回不来了。

    赵默志和赵二虎听到风声躲了起来,不过这个动作纯属多余,市里处理干部,暂时还轮不到他们。

    市教育局撤回了先前的决定,蓝浣溪的高考分数又有效了,并且平川一中正式拉出横幅,宣布我校培育出的学生今年考取全省第一名。

    育才中学更是不甘示弱,请了舞狮队在大街上表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高音大喇叭可劲的嚷嚷,说蓝浣溪是育才中学的考生,如果没有我校教师为她制定详细的复习方案,贴身打造学习计划,恐怕是无法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地。

    平川市政府派了三辆车,由政府办副主任高启文带队,前往近江迎接高考状元,他们根据省里提供的地址,来到铁渣街108号院,先下车放了一挂鞭炮,这是去晦气的意思,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高主任笑容满面的进了院子,直上二楼,离得老远就喊道:“蓝老师,浣溪同学,我代表平川市政府,给你们赔礼道歉来了。”

    第六十四章因祸得福

    政府道歉可是稀罕事儿,蓝老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待他看到高启文诚挚无比的向自己鞠躬的时候才如梦初醒,赶紧劝阻:“使不得,使不得啊,我们全家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领导。”

    高启文鞠躬道歉不过是做个样子,被蓝老师劝了一下也就收了神通,笑容可掬的进屋,先表明政府的态度,坚决查处招生过程的任何违法违纪现象,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干部,一查到底,至于冒名顶替的蓝莉莉,已经通报江东大学方面,估计是要开除学籍的。

    “初步是这样打算的,小蓝同学去年的成绩依然作数,我们市政府作担保,保送江东大学,或者以今年的分数,挑选合适的大学来上,学费嘛,你们自筹一部分,不够的政府来想办法。”

    蓝老师一家人感激涕零,激动万分,感谢的话已经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蓝老师热泪盈眶,拉着高主任的手哽咽无言。

    看看时机到了,高启文说:“事情解决了,就不要继续留在省城了,我带车过来的,咱们一起回平川吧。”

    蓝老师和妻子对视了一眼,有些为难,虽然政府官员打了包票,他们还是有些疑惧,毕竟赵默志的势力大得很,回到乡下难保不被打击报复。

    “回哪儿去?房子都让狗日的给点了。”梅姐大大咧咧走了进来,毫不客气的指出,“不把赵默志父子俩逮起来,我们不敢回去。”

    高启文故作惊讶:“把房子点了?我还没掌握这个情况,这样吧,我马上向领导汇报,该逮捕的逮捕,该判刑的判刑,绝不能容忍不法之徒横行乡里!房子没了,可以先住市里,政府安排房子,没有收入,政府安排工作,还有低保、医疗保险,这些都好办。”

    如此优厚的条件,蓝老师心动无比,但他生性软弱,遇事不敢自己做主,看了看梅姐,梅姐也是个没主心骨的人,色厉内荏瞎嚷嚷罢了,倒是浣溪很有主见:“我们不回去,在这儿住着挺好。”

    高启文心中着急,他的任务就是把人尽快弄回去,蓝家人整天在省城住着,属于不可控状态,三天两头接受记者采访,平川的名声可就臭名远扬了,见蓝老师似乎有松动的意思,他再次出言引诱:“我是受咱们高市长的委托,接你们一家回去的,有什么条件你们尽可以提,只要能满足的,一定满足,毕竟是咱们市的高考状元,平川的骄傲嘛,现在网络上谣言那么多,都是捕风捉影的,咱们住在省城一直不回去,不正给这些造谣者提供了口实么?”

    高主任口才很好,威逼利诱,步步施压,更显他的急切,浣溪趁机提出条件,回去可以,但要有警察和记者随行。

    “可以,我马上安排。”高启文心中一喜,立刻拿出手机准备打给平川日报社,让他们派记者跟着,可是浣溪却说:“我说的警察是大东哥,记者是白大姐。”

    “没问题。”高启文一口答应。

    刘汉东正在放大假期间,时间自由,白娜专门盯着这个新闻,收到邀请自然欣然前往,而且还把阮小川也给捎上了,自从去过省委面见徐书记之后,阮小川在晚报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他写的稿子上了第二版,报纸日销量大增,总编让他跟踪调查高考状元被顶替事件哩。

    不大工夫,刘汉东开车回来了,高启文见了他就是一阵埋怨:“兄弟,出了事你找我啊,绝对给你摆平了。”

    这话纯属马后炮,高主任混官场全凭一张嘴,刘汉东也不和他较真,不过白娜眼里却不揉沙子,将高启文抢白了一顿,搞得他张口结舌没话说。

    在高启文的再三催促下,蓝家人终于启程,蓝老师两口子坐进市政府派来的面包车,浣溪浣沙姐弟却非要坐刘汉东的富康,阮小川自然是挤进了白娜的吉姆尼里,五辆车组成的车队蓄势待发,梅姐站在路边招手:“妮儿,常联系啊。”

    回去的路上,每个人都欢欣鼓舞,高启文完成了领导交办的重要任务,蓝家人沉冤得雪,女儿前途一片光明,两位记者更是成就感爆棚,相比之下刘汉东就像个打酱油的了。

    浣溪姐弟一路上兴奋的叽叽喳喳,已经在商量上什么大学好了,浣溪还是想上江大,不过浣沙更有想法,他说:“姐,你现在是全省第一,好大学随便上,当然要上最好的,咱不上江大,上北清!等我高考的时候也报北清。”

    刘汉东插嘴道:“到时候再考一个状元出来。”

    浣溪道:“弟弟比我聪明,肯定能考状元。”

    浣沙憧憬道:“我都计划好了,毕业之后继续读硕士、博士,然后出国留学,我要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刘汉东说:“留学要趁早啊,国内的大学缺乏学术氛围,都搞成衙门了,要想真的有大出息,就要早点走出去,比如浣溪,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建议本科就出去读,比如香港的大学就很好。”

    姐弟俩若有所思。

    回程一帆风顺,傍晚时分抵达平川,高主任将蓝家人安排在市政府招待所,开了两个标准间,又给刘汉东和两位记者开了三个豪华大床房,晚上安排了丰盛的招待晚宴

    宴席上用的是法国进口红酒,包装精美,上面还贴着“中国关税未付”的繁体字不干胶标签,白娜品尝了一口,露出古怪的表情。

    “娜姐,是不是假酒?”阮小川低声道,自从去过省委后,他铁了心做白娜的小跟班,连称呼都变了。

    “不是假的,但总感觉怪怪的。”白娜好歹也是去过法国见过世面的人,知道红酒的滋味,这瓶法国进口红酒是著名酒庄出品,包装精美,味道也很正宗,但记者敏锐的第六感却告诉白娜,这瓶酒可疑。

    “高主任,咱们平川流行喝红酒啊?”阮小川问道。

    喝的面红耳赤的高启文连连点头:“对,平川流行红酒文化还是跟你们省城学的,小地方嘛,总是慢一拍,来,阮记者咱们走一个。”

    ……

    蓝家人在平川暂时安顿下来,招待所住着毕竟不方便,市里给他们租了一个三居室,又给蓝老师安排了个图书管理员的活儿,每月一千多块钱的收入,浣溪母亲也给办了农村医疗保险,看病吃药都能报销,这些好事是他们本来想都不敢想的,如今一夜之间变成现实,说来也是因祸得福。

    事实证明市政府的决策英明无比,顶替事件曝光之后,大批记者云集平川进行采访,蓝家人心中充满对政府的感激,自然不会?(:

    ) ( 匹夫的逆袭 http://www.xshubao22.com/2/216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