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3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是绕不过你们冶金部的。要是你们冶金部不点头,我这材料再好都没用!”

    听到刘胜利这话,程国栋也是一紧,这话在下面说说也就算了,但拿到他们这个层面来说,可就是诛心了。而且听刘胜利刚才那话的意思,是说那个新型的耐磨钢材是他们一机部出的?这样说来,那自己可就搞了一个大乌龙了。

    程国栋很气愤的说到:“是谁?老刘,这样的害群之马,一定要严肃处理!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还有,我代表冶金部,对于你们机工部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听到程国栋这样说,刘胜利如何不知道,他是要退缩了。但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你就斩两个小虾米,就想把这件事情摘出去,没那么容易。

    于是刘胜利装作不在意的说到:“程部长,祝贺就不必了,王明亮这件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呐,那个叫王明亮的同志,可是乱扣大帽子。还好遇到了我,要是遇到了老同志,你说这样的事情,能不令他们寒心么?所以啊,程部长,这件事情一定要严肃处理,要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一个合理的交代,要让大家满意,这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刘胜利抓住那个王明亮不放,程国栋就知道,事情难办了,必须得要出血了。要不然,这件事情可是能闹大的。尤其是现在,大批老同志平反,要是他们冶金部闹出个王明亮事件,那影响就太大了。他冶金部承受不起,他程国栋更加承受不起。

    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冶金部,程国栋不得不咬着牙笑着说到:“对,非常对,胜利同志说得非常正确。这件事情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啊,我一定会严肃处理,一定会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一个合理的交代,让大家满意!”

    说完,也不待刘胜利回话,一把将电话给挂掉了。这一局他程国栋算是输的不明不白,还要大出血,能坚持把话说完,都是他这些年来修养出的城府。

    第九章首长关注

    更新时间:20120904

    冶金部的程部长,这次吃亏吃得有些大,但这也怪不得谁,谁叫他什么情况都还没有打听清楚就开始胡乱插手?好在这样丢脸的事情不会大规模传播,要不然,他程部长可就有的难受了。

    刘东看到老爸处理事情的圆滑手段,也是在感慨,前世要不是家族命运使然,老爸的最后成就肯定不会仅仅是一个副部级调研员。

    不管怎么说,搞定了冶金部总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刚才那个王明亮虽然话语粗俗了一些。但他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刘东真正的想要拿耐磨钢材牟利,那冶金部还真是绕不过去。现在倒好,冶金部自己找上门来送人情,也算是一件意外收获。

    之后的几天,刘东就留在中科院里面,调试所需要的设备,准备进行实验性生产。而刘胜利就早早的走了,他好歹也是一机部的副部长,哪里能有时间天天待在中科院给刘东保驾护航?

    刘东倒是无所谓,反正老爸的作用已经起到了,现在也不会再有什么不开眼的人出来溜达。他在中科院里面,过得也算滋润。除了调试机器,刘东更多的还是和那些院士学习。

    虽然刘东掌握着超过这个时代二十年的科技,但并不代表那些院士们手里的知识就没用了。恰恰相反,由于处于长期封闭式研究当中,那些院士个个都有自己的绝活,刘东的知识具有先进性,那些院士的知识就具有广阔性。刘东的知识就是直线型发展,那些院士的知识就是横向行发展。

    他们知识的宽阔程度,根本就不是刘东这个菜鸟能比拟的。别说刘东前世是博导,但和现在这些真正的学术型院士,那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这里每一个院士,称之为国宝也不为过。

    机器调试用了一个星期,刘东也接收了一个星期的教育,对于那些院士,就更加的佩服。当然,那些院士们也不是毫无收获,虽然刘东的知识底蕴比起他们来差了很多,但在交谈的过程当中,刘东的一些思想和一些理论,也让这些老院士们开阔了眼界,甚至有些院士马上就有了开启新课题的冲动。

    刘东在中科院的行动,自然是有人专程汇报。

    而这个汇报的人,自然就是刘家的老爷子。刘老爷子现在在中顾委工作,作为老一辈的机械工业界的代表。刘老爷子在中顾委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他是亲自看过刘东所写的资料,所以很明白这两份资料的重要性。

    于是,他在刘东到中科院的第二天,就专程向南巡首长汇报了这一情况。

    老首长在经济和国防建设上的战略眼光,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所以,当听到刘老爷子说自家小孩弄出了新型耐磨钢材的资料后,很是重视,专程听取了刘老爷子的意见。

    刘老爷子也算是老首长的老部下,所以两个人的谈话显得很轻松。

    “老首长,小东这小子。总算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才从学校里面出来,就弄出了这么一个东西,也算是学以致用。”刘老爷子有些得意的说到。

    老首长一边抽着烟,一边说到:“小东?是不是你最小的那个孙子?以前见过,挺内向的一个小孩。怎么,现在大学毕业了?你可别在我面前打马虎眼,那东西真的有那么好?”

    很明显,对于一个才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就能弄出这么大动静,老首长明显的有些不相信。

    刘老爷子一听,马上就说到:“老首长,我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小东要是没有搞出这么个东西,我会替他说话?别说他了,就是我家老大,你看我有没有替他说过话。这东西是真的好啊,要真的能够实现量产,我们这方面的实力,要提高二十年,就国外这方面的材料,也没有他弄出来的这么好。要不是这样,我会专程向你汇报?”

    听到这,老首长明显的被勾起了兴趣,开口问到:“那这东西什么时候能弄出来?什么时候才能通过检验?要真是好东西,我亲自给他颁奖。”

    “到底什么时候弄出来,我也不清楚,反正小东这段时间一直在中科院,要是东西弄出来了,中科院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上报。到时候老首长你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了。我想用不了多久,他那个资料我看过,要想弄出这种好钢来,以我们现在的工艺来说,不是很大问题,资料也很详细。只要把机器调试好,就应该能够弄出来。”刘老爷子打着包票说到。

    听到这里,南巡首长也很兴奋。要真的像老刘说的这样,对于现在的国防建设,意义实在是太大了。现在国家的重心的确是发展经济,但国防事业也并不能落后,两样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经济建设用的资金多了,那国防事业的资金就少了。

    现在这样的问题还不算很严重,但以后呢?国家没钱搞国防,要是出了事情怎么办?现在有这么一项先进的技术,并且应用广泛的技术,对于国防事业的支持那是不言而喻的。有了这样的东西,对于国家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所以,这个东西很重要,非常重要!

    想到这,南巡首长不由得又问到:“那保密工作呢?保密工作做得怎么样?缺不缺人手?要是缺人手,完全可以提出要求嘛,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注意保密!”

    “这个请首长放心,保密工作绝对没问题。现在这东西,也就有限的一些人知道。并且,做实验用的设备,也是在中科院的秘密实验室里面,说到保密,绝对没问题。”刘老爷子很肯定的回答到。

    听到刘老爷子这样说,南巡首长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到:“老刘啊,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办了,我就等着你们胜利的消息,出成果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

    自家老爷子和首长的谈话,刘东自然不清楚,但在中科院里面待的第三天,刘东很明显的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了。之前这一个实验室,虽然是保密性质的,但守备并不算很严格。但今天,居然发现有人站岗。这样的保密程度,也算是上了几个台阶了。

    对于这点,刘东倒是无所谓,反正这这保密程度提高,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相反,这样的保密程度,更显得上面的重视,只要他把东西弄出来了,那好处绝对大大的。

    于是,刘东更加勤奋的开始改造机械设备。现阶段,这类设备依旧沿用的是苏联援建时期的那种老设备,当然,是经过国内改进的。但是,不论怎么改,这生产的思路还是苏联的那种大、傻、黑、粗。和德国的机械相比,那是大大的不如。

    但是,这样的设备依照刘东的思路改进之后,依旧可以生产出想要的材料,质量也能过关。所以,刘东也不得不忍受这样的局面,这时候,他无比的想念后世的那些设备工具。但现在没有条件,也只有流着口水想着。

    生产钢铁类的机械,本来是巨大无比的。但因为刘东仅仅是实验性质的生产,所以机械设备这些东西,就可以相应性的调整。反正这里能够把东西弄出来,再放出去量产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改造机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有学过机械工程学的人就知道。一套机械设备,单单就是调试,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更别说还要在调试机械之后,进一步的改进它,这是能把人磨得吐血的过程。

    刘东前世,虽然也跟过这样的课题,并且实际的操作过,但并不代表他能很轻松的完成任务。

    因为现在这年月,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他到底要调试改造到哪种程度。所以,尽管中科院里面有那么多关于机械工程方面的院士,但实际上能够帮得上忙的,却是一个都没有。刘东在实验室里面,即是总工程师,也是总设计师。

    每一个细节,他都必须要说清楚,每一个零件的运用,他都要亲自实验。这样一个星期下来,他人是瘦了不少,但工作量却仅仅完成了一小半。要是继续这样下去,一个月能不能够把东西弄出来,那都是未知数。

    所以,刘东开始打起了那些院士的主意。前两天,老爷子给他了一个电话,说是这个项目,上面很重视,现在要人力,要物力,都可以给你,但有一点,必须要保证把东西给弄出来。

    既然老爷子都打了包票。那刘东要还傻傻的一个人做,那纯粹就是缺心眼。领导需要的是什么?效率,你一个月的东西,能在一个星期完成,那绝对是要颁奖的。但要是你一个月的东西,却用了两个月来完成,那就别说奖励,弄不好还会给你来个处分。

    于是,为了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了自己有更加丰富的资本来提条件,刘东花了一天的时间,简略的写了一个调试机械的注意事项,然后把这玩意交给了中科院,让他们来安排那些院士的工作任务。他刘东嘛,就当最后的检验员。

    第十章钢材出炉

    更新时间:20120904

    中科院里面的院士,可不是吃素的。有了刘东写出来的资料。他们很快就弄懂了刘东的设计思路和最终需要达到的目的。于是,一群国宝就开始对那个机械进行了改造。

    三天,仅仅用了三天,刘东一个人需要弄两三个星期的工程,就被这些科学界的大拿们给搞定了。不但机器的改造任务完成了,就连最终的调试工作都给弄好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刘东悔不该当初。早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那他又干嘛累死累活的一个人做事呢?要这些大拿们早日加入,这项工程完全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

    当然,这样的想法也就仅仅是想想而已。这些院士,哪个不是国宝一类的角色?要不是有上面发话,就凭刘东,哪里能请动这些院士?就是刘东自己,见着这些院士,都还要弯腰点头,说上一句叔叔阿姨好。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暂且不提。

    机械设备就绪了,那第一炉钢也要赶紧出炉。上面的人可是日理万机,要再拖上一些时候,谁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兴趣来看看这钢材?

    所以,当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刘东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准备炼第一炉钢材。

    炼钢这东西,算是现代工业的脊梁。当年英格兰,要不是炼钢犀利,造出铁甲船,东方还不知道会是怎么样子。所以,钢铁对于现代工业来说,是两大必不可少的东西,而另外一项,那就是能源。

    要说炼钢,那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首先,你得要把铁矿石原料炼成铁。这就需要高炉。而生铁,也分两种,一种是炼钢生铁,另外一种就是铸造生铁。

    而刘东他们需要的就是第一种,炼钢生铁。

    由于刘东他们炼钢是实验性质的,所以生铁一类的原材料自然不会自己生产,而是直接拿成品。

    现代炼钢工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这种工艺炼出来的钢材,特点是生产率高、节省能源、成本低等等优点,当然,现在国内这种炼钢工艺也不是很多见,尤其是那些小型的国企,还在沿用土法炼钢。那个效率和产出就不用说了。这种方法练出来的钢,适用于普通各用途的非合金钢,也就是碳钢。

    但刘东需要炼的是合金钢,特种钢材。所以,这种便宜实用的方法就完全行不通,他必须要用耗能大、成本高的电炉炼钢法来生产。这就无怪乎国外进口的各种特种钢材,卖的死贵死贵的,还不带降价。本来就成本高,你要用不宰你宰谁呢?

    中科院里面的设备也调试好了,原材料也弄过来了。现在,刘东需要做的就是发号施令,下令炼钢。

    炼钢的人员自然不可能依旧是那些院士、还有刘东一类的技术人员,而是专程去首钢找来的政治思想过硬,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

    看着一切准备就绪。刘东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的说到:“各位师傅,现在开始!”

    当刘东说完,那些已经开动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问题的机器,就在那些师傅的手中开始运作起来。

    由于工艺配比是新方案的原因,在出钢水之前就要配比好。刘东这个创始人自然要把这些手续给弄好,所以,刘东也不轻松。这可是关系到他之后安身立命的根本性东西。连老爷子都出动了,这东西要是没有弄好,那他也就不用混了。

    所以,在说开始后,刘东比起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来的紧张。好在开始工作后,一切都显得很正常,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所以,刘东那紧张的心情稍微有点放松。但是,只要东西还没有弄出来,他都不可能真正的放下心来。

    在一线操作的师傅们的手艺很出色,直到第一炉钢水出来的时候,都没有出现任何一点失误。看到钢水终于出来了,刘东的心放下了一多半,有了钢水,之后的过程就很简单了。

    虽然绝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后面的流程,但是刘东最关心的却是钢水。只要出炉的钢水没有出现问题,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调试后的机器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些老工人们经过刚才的工作,也没有发现哪点做得不够好。一切的迹象表明,事情正在向着好的一方面前进。

    钢水出炉后,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处理问题,这其中,需要清洗、退火、冷却、平整、检查工序等等流程。这些流程,在后世由日本新日铁发明的全联合式全连轧机把他们统统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而这个全联合式全连轧机,在三年后,就会出现在日本,而刘东现在所能用的设备,却是六十年代苏联援建设备改进的东西,这不得不说,差距很大啊!

    虽然刘东不算愤青,但对于日本也没有什么好印象,老爷子当年差点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这样的仇怨,怎么可能会有好印象?但刘东也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在高端科技上的进步和努力,他们的精密设备,可不仅仅是在钢铁行业逞威,其他各个方面,都把现在国内甩得老远,这可是要奋起直追啊!

    就在刘东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检查工序的流程已经做完。钢材已经彻底定型了。也就是说,刘东所弄出来的钢材,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而现在,刘东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和那些金属材料方面的院士专家们,彻底的检测一遍这新出来的钢材,到底有没有达到刘东理论上所述说的标准。如果达到了,就代表刘东的理论没有错,他们是真正的掌握了一项领先世界的耐磨特种钢材的新型技术。

    当看到钢材定型后,欧阳正这些真正的泰山北斗,都显露出激动的表情。要知道,这一个多星期以来,不单单是刘东顶着压力,就是他们这些专家,也背负着很大的包袱。

    当初鉴定资料的时候,他们可是打了包票的。只要按照资料上面的流程参数做,那就一定能够炼出新型的耐磨钢材。之前的压力还不算大,但后面南巡首长做出了指示后,压力就开始大了起来。

    虽然现在的南巡首长,还没有达到九几年顶峰时候的威望。但他现在也是中央最重要的几个领导人之一,就是现任的首长同志,很多时候都还要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这么一个大人物做出了指示,那难道还不够么?更何况,这耐磨钢材本就对于国防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们这些作为国内最前沿的科学工作者,怎么会不知道这钢材的用途广泛?弄出来了,对于大家,对于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就凭这两点,他们又怎么能不上心呢?现在好了,第一批钢材已经出来了。刚才的工艺流程也没有任何的错误,那就是说,这钢材炼出来的几率很大很大。只要等到他们检验之后,就可以确定下来,这么一份巨大的功劳,他们这些工作者怎么能不眼红?

    虽然最大的大头肯定是刘东占据了,但他们也会有很大好处。所以,他们还不待刘东反应,就一股脑的冲进了实验室。开始迫不及待的检验起这钢材的性能来。

    由于是在实验室,更是在他们中科院的老巢,所以,各种检验设备是绝对不会缺乏的。当刘东回过神来,好不容易从一群院士、专家的缝隙中挤到才出炉的钢材面前,就看到那耐磨钢板静静的躺在机床上,那灰白发亮的颜色,显得那么的美丽。

    虽然到现在检验工作还没有做完,但刘东相信,这第一炉钢材,绝对是开门红。

    等到欧阳正再次出现在刘东的面前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原本刘东想要留在实验室里面,等待着检验的结果,但一群院士和专家,却以实验室里面空间不够,年轻小伙子占地太大为理由,给赶了出来。

    刘东都没想通,这实验室机械都能放下,还怕没有他站的地方么?但后面看到那群院士、专家很坚决的请他出去后,刘东也就只好无奈的乖乖在实验室外等。后面刘东才想明白,可能是中科院某些检验设备,是对外保密的,刘东自己虽然是这种钢材的发明者,但他的级别依旧不够知道某些秘密。

    当刘东看到欧阳正的时候,欧阳正脸色不太好,看到刘东,不自觉的叹了一口气:“哎!”

    当下,刘东的心中一紧,难道出了什么意外?那个炼出来的钢材不合格?想到这,刘东的脸色也变了,再仔细回想了一下炼钢是的流程,却发现,没有什么地方做错了啊?怎么就不合格呢?这可是关系到自己未来的事情啊,不能就这样完蛋了吧?

    于是,刘东有些怯怯的问到:“那个,欧阳伯伯,钢材的质量到底如何,您能说说么?”

    欧阳正又看了一眼刘东,很无奈的说到:“不合格!”

    听到这话,刘东眼前一黑,差点就要跌到了。

    却没想到,欧阳正这个时候却笑了,笑得很开心:“哈哈哈,我们的大英雄,这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都不问问原因,就挺不下去了?看来你得多锻炼一下啊!这批钢材的确是不合格,和理论上的数据相比,差了百分之十左右。但是,这是因为第一次不熟练的的原因造成的,以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也就是说,你弄的这个耐磨钢板,是真正的成功了!”

    第十一章首长召见

    更新时间:20120905

    成功了?尤其是在刚才那样的情况下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让刘东的激动并不比欧阳正少多少。虽然之前就知道,自己成功的几率很大。毕竟这种耐磨钢板是在他一步步指导下完成的,成功并不稀奇。

    但是,一次性就能成功,依旧让刘东欣喜若狂。这毕竟是块厚重的敲门砖,更何况,现在连南巡首长都很关注。有了他的支持,自己的功劳就绝对跑不掉,这份财富,是什么东西都比不了的。

    自己之后的动作,要是有了老首长的特批,比起自家老爷子,更加有份量。南巡老首长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以后谁要打他的主意,就肯定绕不过老首长。有了老首长的支持,他的事业会顺利很多。

    刘东是第一批听到这个好消息的,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批。当老首长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不过是在两个小时之后。当时老首长正在处理一些重要的文件,当办公室的人进来告诉他,说刘家小子弄的耐磨钢板炼出来后。老首长居然放下了还在处理的文件,一个电话打到了刘老爷子的办公室,让刘老爷子赶快过他的办公室去。

    之后,经过了一个星期,又做出了真正完美的东西后,再通过那些反复专业的测验后。中科院终于拿出了一份详细的绝密资料,交到了老首长的办公桌上面。

    看着国内最专业的专家教授给出的最终答案。老首长看得很仔细,那些专业性的东西他看不明白,但不妨碍他重实验结果中获得答案。看到这个老刘家的小子弄出的东西,应用范围如此的广阔,上到海军军舰甲板,下到特种机械零件。南巡首长内心十分激动,有了这个好东西,以前很多没有应用的技术将会得到应用,很多建造不出的机械也将会建造出来,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等到南巡首长看完资料后,他刚才召集的人基本上都来齐了。除了刘老爷子之外,还有冶金部的正部长胡卫民,一机部的正部长张绍栋,一机部副部长刘胜利,当然刘胜利能够被召见,那实在是沾了刘东的光,要不然,刘胜利这个挂着副部级待遇的正厅级官员,这个时候又如何能够上得了这样的舞台?

    除了这些人,南巡首长还召见了一个部委的领导,那就是国防科工委的主任曹承军。国防科工委的全称名叫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可能现代很多人对于这个部门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具体是什么部门,但他改组之后的名字,大家肯定会非常熟悉,那就是总装备部,军方四大部之一。

    这个国防科工委在八十年代可是不择不扣的重要部门,他们即属于当时国务院的直辖部委之一,也属于军方的一个大军区级别的部门,其权柄之重,不论在军方还是中央,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次,要不是南巡首长亲自点名,曹承军部长哪里会理会这样的事情?能派一个副主任来都算不错的了。

    看到人都来齐了,南巡首长才放下手中的资料,然后招呼大家坐下来。看到刘胜利后,还赞扬似的点了点头,惹得张绍栋部长都有些吃味了,不就是有个好儿子么,有什么了不起?

    南巡老首长自己也做下后,扬起手中的资料,用浓重的乡音开口说到:“我晓得你们都忙,但是今天我还是把你们都喊过来老,为的是啥子,有些人应该晓得,有些人可能晓不得。现在,我就给大家一个答案。你们先看下眼前的资料。”

    说完,老首长指了指放在大家面前的资料,示意大家看看。一时间,办公室里面就剩下沙沙的翻资料的声音。过了大概十分钟后,大家基本上都看完了,抬起头看向老首长。

    老首长才又说到:“你们看到老,这份资料很重要。在我国的国防事业当中,有着重大的作用。而朗格才能把这东西用好,这就是我喊你们来的原因,希望你们集思广益。”

    等到南巡首长说完,第一个发言的不出意外的就是国防科工委的曹主任。机工部和冶金部的大佬们,或多或少都知道点消息,毕竟这事儿离他们不远,但曹主任的国防科工委,那离得就远了,他们部门和机工部冶金部的关系都不太近,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重要的消息。

    现在首长都叫提问了,他曹主任难道还能安安心心的坐着?

    “首长,我就想请问一下,这个材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量产。量产后,我们国防科工委又能分到多少的量?”

    听到这话,第一个站起来的就是张绍栋:“好你个老曹,你的心思还不少呢。这东西还没弄出来你就开始惦记着要了,你脸臊不臊啊?现在首长是叫我们来是研究这东西该怎么用,不是叫你来划拉占便宜。”

    曹主任一听,马上就回击到:“老张同志。这你就不对了,老胡都还没开口呢,你起个什么劲儿啊?再说了,这么好的材料,我当然要问问我们国防科工委能有多少,到时候才好安排嘛。你们机工部,这材料的用处又不广泛。”

    曹主任这样说,明显是没有搞清楚情况。他只看到这材料的资料,也不知道这发明者是哪里的人,所以才闹出这样的笑话。在他的脑海里,很想当然的就想到,材料这方面,不就应该是冶金部的事情么?

    所以,当他的话一出口,就引来了一片笑声。当然,冶金部的胡部长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南巡首长这个时候开口到:“小曹啊,你这次可就说错了。你想要用这个材料,还真就要问下张部长,这个材料是老刘家的小孩弄出来的,你不问张部长,以后可是要出问题的哦!”

    听到老首长的解释,曹部长才知道,为什么是张部长发话了。于是有些讪讪的笑了下,不再开口。

    看到大家都对这个材料很感兴趣,南巡首长又说到:“说实话,这个东西好处很明显,用处也很广泛,对国防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它的使用范围,我们必须要慎重。不仅要把它用好,还要依照他来研发相关联的产品,争取让它成为我们的一个突破口,来快速的、稳定的发展我们的国防事业。我叫你们来,就是要让你们的心中有个映象,要重视,之后才是该怎么用的事情。到时候你们拿个章程出来,我们再研究研究。好了,大家都忙,你们就先去工作吧,老刘和小刘留下来,其他的人就可以走老。”

    别看南巡首长仅仅是说了这么几句,却把这些大忙人都召集了过来,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但是,老首长的智慧又哪里会是那么浅薄?之所以这么郑重其事,一个的确是因为这个材料很重要,另外一个嘛,就是展现自己的肌肉了。

    这年月,南巡首长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高首长,他也有着敌人,国内也有着相同地位的人。为了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这样展露肌肉的活动,也是要时不时的做一下的。老刘家和他的关系,大家都明白。这次老刘家立了这么大一个功,南巡首长的地位自然会有所提高。他又怎么不会借助这个机会呢?所以,小题大做那就成为必须的事情了。

    等到其他的人都走完了,老首长才放松了一下自己的精神,很随意的对着刘老爷子说到:“老刘啊,这次的事情做得很好。小家伙现在也成材了。明天下午我有点时间,你就带他过来下,让我好好的看看,小英雄长得是什么模样。”

    听到老首长这样说,刘老爷子也笑眯眯的回答到:“首长,好的,明天下午我带那个小家伙来见你。要知道,那个小家伙可是很崇拜你的。要是我告诉他这个消息,还不知道他会成什么样。”

    首长一听,笑着摆摆手说到:“老刘啊,可不兴这个,我有什么好崇拜的。小家伙要崇拜也是崇拜技术,我这个老头子,有啥子好崇拜的嘛。哦。对了,你上次给我说的事情我考虑过,还是要缓一缓,现在的形势还是要你们刘家稳定一下。上边的人先不要动,下面的小家伙倒是可以走出来两个。要缓,不能急,急了就会有破绽。我会妥善安排的!倒是你们家老大可以动一下,毕竟你们家这次功劳很大。”

    老首长的话刘老爷子自然明白,看来小家伙这次真的是看穿了事实的真相,要不然刘家真的可能有危险。于是,也不多说,和老首长告别后,就和刘胜利出去了。

    第二天下午,刘老爷子带路,让刘东第一次踏上了中南海,这个国家的权利中心。当在一个会客厅,面对面的见到了南巡首长后,刘东的心情别提有多激动了。

    要说前世,刘东不是没见过这位老人,但那个时候,刘东是陪客,路人甲的角色。就这样,刘东也没多少面对面的见老人家的机会。何时能想到,会真正的以主角的身份,面见这位伟人?

    而现在,他却实实在在的站在这位伟人面前,激动的心情就是外人都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第十二章提出要求

    更新时间:20120905

    (ps:求各位大大,看书之余,也不忘了收藏啊!话说,收藏一下也不会怀孕的嘛。)

    见到刘东后,老人家的第一映象就是,这孩子不错,不骄傲,很谦逊,很踏实,是个做事情的料子。

    于是笑呵呵的对着刘东说到:“小家伙,就是你搞出来的材料哇?好,英雄出少年,你们刘家又出了一个人才。不要紧张,坐。我和你爷爷是老战友,你就是我孙子辈的人,哪里有见长辈这样的?”

    听到伟人的话,刘东赶紧立正,声音洪亮的回答到:“报告首长,我不紧张,就是看到您老人家特别激动。您是我的偶像!我小时候,爷爷常常说你的故事。”

    刘东这话,让伟人更加开心,摆摆手,示意刘东坐下后,拉着刘东的手说到:“小家伙,你这个是在拍马屁哦。但是我接受了,要是你每拍一个马屁,就能弄出个好东西,那我还希望,你天天跑到我这里来拍马屁,到时候赶超英美,就不是困难的事情咯。”

    老首长幽默的话语让刘东激动的心情有所缓和,再次说到:“首长,您放心,为了我国的发展,我以后一定弄出更好更多的东西,来回报国家的养育之恩。”

    “那就好,那就好嘛!你这可是在我面前打包票哦。我记着了,以后要是有什么好发明,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让我晓得,你到底有没有完成任务。”南巡首长笑眯眯的对着刘东说到。

    老首长这话一出口,可把刘东坏了。要是其他人听到老首长这样重视,绝对会感到压力山大,科研是严肃的,谁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出发明,老首长这话就是要保证,谁的压力会不大?但他不一样,他现在弄出来的新型耐磨钢板,也仅仅是他学识当中的一个小份子。他现在的脑海里,有着多出这个时代二十年的材料科学知识。

    二十年的知识,代表着什么,可能除了这一行的人都不太清楚,但是,作为这一行的先知,刘东知道,那是一笔无法想像的财富。尤其是经济进入快车道的这二十年,科技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美帝的里根总统,虽然是放了一个大骗局骗垮了苏联,但那些已经研究出来的成果却并不是绣花枕头,那些东西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实用地域。

    而来自后世的刘东,对于那些已经应用的技术,也算是了如指掌。这样算来,南巡首长给他的不但不是压力,而是一块护身符。有了南巡首长这句话,谁以后要是想动他,都要先看看首长的意思,首长不发话,谁敢动他?这就相当于现代的免死金卷,可谓珍贵无比。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刘东脑子在想事情,但并不妨碍他很快回答问题。

    得到刘东的保证,老首长兴致很高,又开口说到:“小家伙,你看你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说说你想要什么?只要不违反原则的事情,我就答应你。这也算是给你的奖励。”

    听到南巡首长开口说起奖励的问题,刘东面色一正,说到:“首长,您放心。为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我一定努力完成您下达的任务。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希望您能答应我。”

    “哦?小家伙胸有成竹嘛,看来你是想到我这老头子这打秋风来了。你说说,你的条件是什么?”南巡首长有些意味深长的问到。

    看到南巡首长并没有拒绝,而是让自己说出条件,刘东的心马上就火热起来。到这个时候,事情基本上是走到了最后阶段,成与不成,就看这次了。

    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的刘东,开始说了起来:“首长,您应该知道,我上交的资料其实是有两份的。一份资料就是耐磨钢板的资料,这个现在已经出了成品。而另外一份资料,却是钨钢、锰钢的资料。”

    “钨钢、锰钢:硬度很大,制造金属加工工具、拖拉机履带和车轴等。这类型的钢材在我国也是属于先进性的特种材料,尤其对于机床和汽车轴承和底板,有着很重要的应用。我相信这份资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我希望能用这份资料来开办公司,出口创汇。”刘东先是说了一下那份资料,然后又说了他的应用范围,说得这么详细,相信首长的心中就有了印象,这是为之后要谈的事情做铺垫。

    “办公司?出口创汇?小家伙,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南巡首长缓缓的开口说到。

    刘东很明白南巡首长说的难题到底是什么。无外乎就是办公司,这个东西现在还是个雷区,虽然到了年底的时候,南巡首长还为傻子瓜子的老板年广九翻过案,说明南巡首长一直有着这样的考虑。

    但是,刘东要开的公司明显和年广九的事情不一样。年广九做得再大,他也就仅仅是一个卖瓜子的。成为不了支柱型产业。而刘东要开的公司,那可是钢材领域。这个东西,可是关乎于重工业,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南巡首长就是再有魄力,也很难在这个领域给刘东开口子。所以,南巡首长说是个难题,一点不过分。

    刘东自然知道,这个东西很难动摇,所以他有着另外一种解决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参照外资进入国内而专程定制的法规。既然外国人可以,那他说不定也有机会。

    所以,刘东听到南巡首长的话后,并没有泄气。继续开口说到:“首长,我开的公司并不是说要插手这一行业,而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这个在我们国内,也是有着先例的,虽然这个先例是开在外国人身上,但又为什么不能适用于我们自己人呢?”

    听到刘东这个提法,南巡首长有些糊涂,示意刘东继续说下去。

    看到首长点头,刘东说到:“我开办公司的用意就是为国家创汇。现在那些外汇,必须要用我们自己的资源来换取,像燃油、煤炭等等资源,要么就是那些农副产品,这些东西虽然有价值,但是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也创不了多少外汇。我们可能要卖上百吨煤炭,才能获得一点点的外汇。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心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首长您是最了解的了。”

    “是嘛,我朗格晓不得,这些东西在国外卖不起价格来。但没得办法。我们要买他们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发展,所以这些东西就不得不贱卖。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啊。哪个不心痛嘛?我还是心痛,他们要卡脖子,我们也没得力量反抗。这次你弄出来这个耐磨钢板,要是用外汇,花钱都买不回来。所以你的功劳很大。”听到刘东说起卖资源的事情,南巡首长也是一脸无奈。

    国外的人不认同人民币,要想买他们的先进技术,就必须拿美元英镑这些钱来换。但这些东西国内也不可能凭空拥有,国内又没多少先进技术可以出口,那只有拿原材料来换。这事情能不让人心痛么?

    “首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要用先进的技术去换取宝贵的外汇。我查了一下资料,我弄出来的这个资料,国外的人还在实验室里面研究,可能会在一年后就能出成果。我需要的就是打这个时间差,抢先注册专利,然后让那些实验室的东西就算弄出来,也卖不出去。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抢他们的钱了。”刘东?(: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