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老茸⒉嶙ɡ缓笕媚切┦笛槭业亩骶退闩隼矗猜舨怀鋈ァ5绞焙颍颐蔷涂梢郧浪堑那恕!绷醵档健?br />

    这个解释,让南巡首长都有些发笑:“抢那些资本家的钱?你这个小家伙有志气。但是你觉得这样做可能么?还有,关于技术的问题,会不会导致泄密的可能?会不会对国家照成危害?如果会对国家照成危害,那就算不赚外汇,也不能把这技术流出去。”

    “首长放心,这绝对不会对国家照成危害,因为就算这项技术我们不出口,国外的那些实验室,最多也就会在一年后就应用这项技术,所以,我们仅仅是抢占了一个先机。至于您说能不能抢到那些资本家的钱,那就更没问题了。这项技术对于那些汽车公司来说,是一项应用很广泛的技术,他们如果不用,再去开发新的技术,那不仅仅是损失金钱,也损失时间。他们耗不起。就算一两家公司坚决不要,全球那么多的汽车公司,不可能每一家公司都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有钱,却没有这项技术的公司来说,我们这项技术,完全算得上是福音书。只要我们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申请了专利,那么他们就绝对绕不开我们,到时候,不论我们是卖技术专利的使用权,还是直接生产出售成品,都是一项好买卖。”刘东自信的回答到。

    不怪他这么自信。这样的手段,在国内可能还没人应用,但在国外资本世界,这样的手段完全就是常规手段,应用范围广泛,实践能力极强。国内不在乎的专利,曾经让国内蒙受过巨大的损失,典型的就象中国的商标,中药材,还有四大发明等等。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

    第十三章抢钱计划

    更新时间:20120906

    因为对专利和商标等东西的认知严重不足,对于知识产权的漠视,就连南巡首长都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所以刘东说出的话,老首长都很疑惑,难道这样就能赚钱?

    刘东因为有着后世的经验,所以对于南巡首长的疑惑没有表露出惊讶。因为是两种社会模式,所以价值观念有着根本性的不足。国外的资本社会,对于知识产权等等问题十分重视,但国内,这些东西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像建国以来,多少先进的技术,都大力推广,根本没有保密的意识。那些这个会战,那个会战,哪次不是举国之力,建设完成的?

    这样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让很多秘密技术几本都共享。哪里会想到这些技术,在国外,就算是一个财团下面的两个公司,需要用到技术,都必须要花钱买,这样的事情,在国内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就连老首长这样睿智的人,听到这项技术居然能拿去抢钱,都觉得非常稀奇。

    刘东看到南巡首长一副不信的神色,立马就解释到:“在国外,像我这样的知识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假如我这项技术在国外申请专利通过,那么这资料就是我的私有财产,谁要想用,那就必须要支付我的专利费,要不,我完全可以告他,他也会赔得倾家荡产,完全得不偿失。所以,我所谓的抢钱计划,有着很强的可操作性。”

    听到刘东的解释,南巡首长难得的沉默了一会儿。好半响,才说到:“小娃娃不简单啊。这个事情说得好哇。我们都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既然要改革开放,就要按照规矩来。你说的这个事情很重要,这样的事情,以后我们会遇到很多,要是没有一点印象,以后对外,肯定是要吃亏的。关于这个问题,你记得给我写个报告上来,到时候我们再好好研究一下。”

    南巡首长很睿智,听到刘东讲了一段关于知识产权的事情,马上就意识到,这个事情对于改革开放,融入世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既然那些外国人对这个问题都很重视,那我们也得重视起来。要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吃亏。

    当然,现在的南巡首长肯定想不到,以后关于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在这个问题上就被卡住很久。即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认知方面的原因。现在被刘东这么提出来,以后会不会有着更好的解决方案,还未可知。

    “你说你开公司不会涉及到钢铁行业,那你又怎么弄出那种特种钢来用于出口呢?你给我详细的说说你的计划,如果不违反原则,那我们就可以试一下。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我们既然走了这条路,就要敢于尝试。”南巡首长很肯定的说到。

    听到南巡首长询问自己的具体意见,刘东开始说到:“首长,我的打算是这样的,我需要的是能够运用这项技术的权利。也就是说,要保证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有发言权。尤其是国外,这关系到是否能够抢到那些大资本家钱的问题。至于国内,我的意思是,把这项技术交给企业,为国家创造利益,尤其是这项技术对于汽车轴承和底盘来说,是个好东西,汽车企业比较需要。至于我的利益,可以给我分红,具体多少,到时候再讨论。这就是我的打算。”

    南巡首长一听完刘东的话,马上就笑着说到:“外国人弄个技术入股,你也来个技术入股。你这个条件可以考虑,但是仅仅限于这个钨钢、锰钢的资料,我给你特事特办,利润分配问题,保证不让你吃亏,但是,如果这钢材要出口创汇,那外汇就不给你,换成人民币。你卖那个专利的钱,如果没什么用,那就换成人民币,你也知道国家现在外汇紧缺。至于你那个耐磨钢材的资料,就不用想了,你知道我的意思。”

    南巡首长这一开口,刘东的心算是彻底的放了下来,公司的问题算是解决了。耐磨钢材的问题,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份资料,绝对不可能换成钱一类的东西,那绝对是在贱卖。换成资本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南巡首长说的特事特办,那就是给刘东的奖励了。

    再怎么说,那份资本刘东现在也用不上,还不如给刘东一些实际性的好处。至于外汇的问题,刘东就只有苦笑了。南巡首长还没有看到钱,就打起了他的主意,这外汇什么的,还真那么烫手。但这东西他可不能拿出来,以后可是要靠这点原始资金来操作市场的,要是全都换成人民币,那他还怎么去抢。劫日本啊?

    话说离广场协定的日子也不远了,也就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要是不准备好美元这些外汇,那他拿什么东西去捞钱?人民币?小日本可不缺这个。

    自从1972年建交以来,虽然在动乱年月经济方面两国没有什么太大发展,但改革开放以来,来国内投资最多的不是美帝,也不是欧洲国家,而是日本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日本在国内的投资都是相当多的。

    而他们赚取的利润,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对于人民币,他们除了购买原材料,其他的基本上就是作为储备。在日本国内,想要用人民币来结算资金,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要是没有美元一类坚挺的外汇,那想要进入日本的金融市场,简直就是白日做梦。没看到买个日本的产品,都必须使用外汇结算么?

    所以,对于南巡首长打着自己外汇的主意,刘东马上就开始诉苦:“首长,我要赚点外汇也不容易啊。您就高抬贵手,放过我这点资金吧。缺外汇,我们以后再想办法,但现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行的。我还准备用这点外汇去弄点好东西回来呢。”

    “你个小娃娃,用得着外汇么?你今天要不说出个理由,你这外汇就要充公。”听到刘东对外汇有意思,南巡首长愣了一下说到。

    虽然他对于那个什么专利授权的事情还不是那么接受,但有外汇毕竟是好事,国内现在缺的就是这个东西,又怎么能让刘东毫无理由的拿在手中。这个资料他大略看过,要是按照刘东所说,能卖钱,那怎么的也应该有个十万美元吧。虽然不多,但这得多少资源才能换到?要是被刘东给浪费了,那还不如收上来的好。

    看到南巡首长一脸坚持,刘东无奈之下,开口说到:“首长,这外汇我是真的有用。我开个公司您是同意的,我这公司主要就是对外的,不说注册专利需要花费外汇,就是以后和外国人打交道,这也是需要外汇的。到时候要是我们公司引进外国的人才,您觉得他会用人民币么?

    要是外汇上缴了,我拿什么去招人啊?就算到时候有事儿您给我特批外汇,那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做生意讲的就是实效性,过了时候,黄花菜都得凉了。所以,我手上保证有一批外汇,绝对是很重要的事情。”

    听到刘东这样说,南巡首长才放过他,有些悻悻的说到:“那好吧,我给你特批,有外汇不用上缴。但是,你要是做不出成绩,我可是随时要收回这个特批的。”

    南巡首长终于不在这外汇上的事情墨迹了,刘东也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这年月国企收到外汇都要上缴,就更别提个人了。他这也算是开创了一个先例,足够自豪了。但是,这也有可前提,可能首长并不知道这专利费会得到多少外汇,以为没有多少,才看不上这点小钱。

    要是刘东宰那些外国人宰狠了,弄到大量的外汇,就不知道老人家还会不会这么大方。到时候应该也免不了要扯皮。只不过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嘛,先把这个承诺弄到手才是正题。

    解决了外汇的问题,剩下的基本上就是一些小的细节。这样的事情,自然用不着南巡首长来讨论这些问题,他的时间可是宝贵的,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是留给下面的人来办理。只要大方向不错,刘东的那个所谓的公司,算是有了正经的身份了。

    刘老爷子一直在一旁看着刘东和南巡首长谈话,看到南巡首长难得的和这样的年轻人说了这么久,而且是在工作时间。不由得满意的笑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别说刘东这样的小字辈,就是刘东的爸爸刘胜利那一辈的人,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刘东能在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说了这么久的话,明显的就是老首长给予的肯定,算是入了老首长的眼睛。刘家的三代,也算是有一个人出头了,对于刘家以后的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南巡首长和刘东再说了一会儿后,南巡首长的秘书就进来报告,首长的一个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希望首长抓紧时间。刘老爷子听到这话,自然就带着刘东告辞了,今天的收获不可谓不大,再占用老首长的时间,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第十四章公司成立

    更新时间:20120906

    (ps:收藏有福利了,男收藏个个变成高富帅,女收藏个个变成百富美。这是昨晚上蒹葭做梦梦到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最近这段时间,四九城里面上层人士圈子,一直流传着一个消息。说机工部老刘家的小孙子,居然在首长那里弄了一个特批,要开什么公司。

    这事儿新鲜的,弄得四九城里面的那些顽主们都忍不住到处打听,这老刘家到底想干什么?公司这玩意,在四九城里面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国外的那些公司,大多数可不都是在四九城里面开设个办事点么?

    要仅仅是公司,那还引不起那些顽主的好奇心。要说这年月,国内最追寻时尚的,真算起来,还就得那些红二代、红三代,当年二代们玩的是军装,捆的是红袖章。那造型一摆出来,羡煞多少旁人。为了那些军装,当时那些二代们可没去军区家属大院晃荡,至于做什么,那就是秘密了。

    而三代嘛,现在也都是刘东这个年纪,军装这些玩意儿是过时了,但这时候也有他们玩的东西,收音机,跳舞,牛仔裤,这些都是好玩意,但谁也没见过有人玩开公司的,而且还是国内明面的私人公司。

    多新鲜,不是大家不想玩这么高档的东西,实在是这玩意儿就是一根红线,不是说你想开就能开的。没有家里老爷子发话,没有上面点头,那些顽主们,谁敢这样干,谁能干得起来?他们爱玩那是真的,但爱玩不代表他们傻,犯禁的玩意儿,是那么好玩的么?现在可好,老刘家不声不响的居然弄出这么个玩意儿来,可不就是新鲜么?

    惹得某些无法无天的顽主们,也跟着在家里闹,他们也要开公司,他们也要赚外汇。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个顽主们,个个都被家里上一辈儿给骂了一通,就没了下文。那些关系硬朗的都知道,这是首长给的奖励,你没个功绩就想弄这个,不是扯淡是什么?当然,这话是不会给那些顽主三代们说的,他们还够不着这个级别的事情。

    所以,对于刘东这个原本不怎么出名的人,那些顽主们也都开始认识了。千方百计的想要和刘东拉拉关系,顺带的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这不都开公司的人了么?那绝对有前途,提前打声招呼,那以后开口不就有话说了么。

    对于这些顽主的心理,刘东自然明白。但明白归明白,这人却不能得罪。顽主们算不上什么,但这些顽主背后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再说了,现在的顽主,说不定过两年就抖起来了,或从商,或从政。现在要把关系给弄僵了,以后他们老刘家日子绝对不好过。

    所以,在有心结识和有心发展的前提下,顽主们和刘东相处得也比较融洽,这其中,刘东还结识了以后主政一方的赵建铭,胡力,齐赫仁这些未来的大佬,尤其是胡力,虽然他们家族并不算显赫,家里的老家伙最后坐的位置也不过是农业部的部长。

    但胡力这个人,刘东却不敢小觑,后世,这个家伙逆天到四十五岁不到就正印省委书记,更上一步的呼声也很高,并且,最后还真就以五十之龄入主中枢了。可谓是政界奇才,和这样的人物交恶,刘东可没那么傻。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结交,自然要来个宾主尽欢,尤其是在这些人还没有发迹的时候,结交好了,对于以后可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虽然刘东没有打算这辈子进入官场,但他们家族进入官场的人那么多,到时候相互照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这样,虽然刘东因为开公司的问题弄得四九城里面满城风雨,但并没有因为抢了一个风头而成为全民公敌。不但如此,他还趁此机会,和那些三代们上进的人们建立起一层薄弱的友谊,以后再多走动走动,这关系说不定就能稳定下来。

    这可就算是一笔相当巨大的人脉财富。当然,这其间并不是没有嫉妒的人,但就因为这样的小事而嫉妒的人,注定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那刘东又为什么要在意他们的感受?

    等到好不容易把那些人都打发完了后,真正准备找个地方把公司的办公室办起来时,刘东才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居然大意到没有招人。

    当然,不是说刘东连个开业撑门面的人都没请到。而是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能做事情的人,尤其是这关于公司事务的掌舵人,他还真就没有找到。

    不但这样的人没有找到,就是以后对外谈判的人,还有关于公司运行的人也是一个都没有。除了几个能够吃苦耐劳的劳动工人,其他能真正运作起公司的人,除了刘东自己,那绝对是再也拉不出一个人来了。

    公司合法性问题解决了,但运行公司的事情却没个章程,这样的公司开起来,可就是一个空壳,别说赚钱了,就连房租都不够。这下,刘东真心纠结了。

    耐磨钢板的利益,刘东是自动放弃的。也就是说,这块儿是白送给国家的。钨钢、锰钢的资料,虽然有利益分配,但资料才交出去没多久,首钢那边还在实验生产,也没有效益产出。

    再说了,这利益是分配了,也就区区百分之五,也就是意思一下,虽然以后肯定会有很多钱流入,毕竟这个项目是很赚钱的,但现在,这一块要看得到效益,那最少还得等半年。这办公室的钱,都还是家里给的。现在的刘东,那是空顶着一个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在玩空手道。

    资金的问题虽然比较难,但并不是很很急切,现在最需要的却是人才,一个能够撑起局面的人才,一个能在之后谈判的时候有作为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在现在,真是很不好找。

    尤其是改革开放还没几年,人才的培养没有跟上步伐。另外一个就是,这些人才,基本上要么被国家部委收了,尤其是商业部,外交部,外经贸部等等部门,这类人才绝对稀缺。另外就是那些大型的国企,也是这类人才的选择方向,至于流落在外的,刘东找了这么久,还真就没找到一个。

    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那也是基于有那么多人才的时候说的,有底气。但在这个八三年,这人才都是稀缺资源,尤其是精通商业谈判的人才,哪里能轮得到刘东?

    所以,经过了一个月,刘东把门面都撑起来了,却迟迟不敢开业,就因为没有震场的人。到最后,他也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那些有公职的人才身上,拐弯抹角的借用了两个人,终于是把盘子顶起来了。

    为了这事儿,刘东不仅欠了自家大伯一个人情,还欠了外经贸部一个司长的人情。好在是这年月,要再早个六年,他非得被人抓起来,判个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不可。

    紧赶慢赶,刘东的公司终于在一个半月之后开张了。说是开张,也就是把公司所在的大门打开,弄了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几分钟,就算完事儿。

    这其中,自然是有些人来道贺,但都是一些三代过来凑热闹。至于二代,刘东还没那个面子,想象中的那些花篮,也是一个都没见着。除了鞭炮响的喜庆之外,刘东幻想的公司外一排红幅,上书什么冶金部、机工部、中科院、什么什么前来道贺的横幅,那是压根没见着。

    看着那光秃秃的墙面,刘东忍不住呸了一口口水,暗暗骂道:“大爷的,这就是我第一个公司?好歹是伟人钦点,居然一个道贺的部委都没有,连个花篮都舍不得送。哥们这公司开得也够寒酸的。”

    虽然刘东对于公司开张的情况不甚满意,但公司好歹是开了起来。现在别人叫他,也该叫个刘总经理了。虽然这个总经理手下只有虾米两三只,就连唯一两个用来撑门面的人才,那也是在外经贸部借来的,用完了还得还回去。

    等一群人打闹玩笑之后,公司的开张仪式算是完成了。因为还没有收入,原本打算请大家去京都饭点吃一顿的想法也没有了,最后只好拉着一大群人跑到一机部的食堂去吃了一顿,算是开张庆典。

    好在现在的顽主们还是比较好打发的,没有在意到底是在食堂吃还是在饭店吃,尤其这顿饭还是这两个月四九城赫赫有名的刘东请的,能被叫上的也算是倍儿有面子。一行人浩浩荡荡小二三十人,也算是极为壮观的。

    好在早就给食堂打过招呼,当中午刘东带着一群人来的时候,饭菜已经摆上了。每个桌上的菜并不多,也就六菜一汤,这还是因为一个桌要坐十个人,要弄四菜一汤,那就不够吃了。算得上是勤俭节约了。当然,这也和这笔饭钱是由刘东向家里借的有着最直接的原因。

    等到大家都入座了,看着这二三十个在以后能够呼风唤雨的主,刘东心里忍不住暗暗发笑。

    好家伙,要是现在有个照相机,把这场面给拍下来,放个二十年,再拿出来看看,肯定能惊倒一大片人。一群以后的大企业家,封疆大吏,现在居然都安安静静的坐在这个机工部的小食堂里面,那场面绝对要多雷人就有多雷人!

    第十五章开始布局

    更新时间:20120907

    由于是在食堂里面,刘东自然不会叫酒水上来,那样影响就太不好了。在私下里大家怎么玩都没事儿,但在这样的公众场所,该做的样子也要做一下。

    于是,刘东拿起一个茶杯,站了起来,对一帮子顽主们说到:“今天刘东我的公司开张,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多谢大家来捧场,我刘东记下了,我在这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祝愿大家早日完成自己的心愿,进体制的都前程远大,不想进去的,以后也有个好出路。”

    刘东的话一说完,陈家的老三就开口说到:“东哥,承您吉言,以后弟弟我要是没饭吃了,到时候来您这混饭,您可别拿扫把撵我就成。”

    陈家老三这人,刘东虽然不是很熟悉,但也知道这是个活泛人。大名陈文的他,在后世也是钻进了商业圈子,依靠家里在中宣部的关系。在演艺圈混得风生水起,也不只多少明星被他潜规则。但这个人有一个好处,从来不用强,并且很会做人,刘东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所以,陈文的话音刚落,刘东就开口笑道:“你小子会没饭吃?开什么玩笑,说不定我以后还需要你的帮衬呢。以后多走动走动,你东哥不会亏待你。”

    说完,刘东又对那几个注定要进入政界的三代们说了几句。这几个家伙也算沉稳,也知道刘东把人聚起来的意思。所以,对于刘东的拉拢,这几个人并没有感到不满,毕竟,他们现在在高层的影响力,确实比不上刘东,而且,看刘东这意思,他以后也不会混政界。既然没有利益冲突,自然不会甩什么面子。

    两桌人吃吃喝喝了半个小时,算是把饭菜消灭完了。那些顽主们也都纷纷开始告辞,再留在这就没意思了,刘东开张就请他们吃饭,里子面子都有了,再留下来和刘东聊天打屁,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等把人全都招呼完走了后,刘东又回到了那个租下来的办公室,这一次,就剩下三个人。一个自然是刘东,另外两个就是刘东从外经贸部借来的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是做专利申请工作的,而女的却是做谈判工作的。

    这两个专家的年纪都不大,最多不过三十岁,能这个时候让外经贸部调过来,就证明他们的能力很不错。所以,刘东也不客气,直接把自己的问题抛了出来。那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这个专利和谈判的工作搞定,让公司开始真正的走向正轨。

    对于刘东说到专利的事情,那个做专利申请名叫张志辉的人,首先就提出了一个难题:“刘总,申请专利的事情其实不难,就算花费些时间,但也不会有什么麻烦。关键是,在国外申请专利是需要外汇的,我手上肯定是没有这东西的额度,这个就需要刘东你亲自去跑一趟。只要外汇到了,我马上就可以着手申请专利,不管你要哪一个区域的专利证书,我都能弄来,关键是外汇!”

    听到张志辉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谈判专家黄敏敏也开口到:“刘总,关于这个谈判的问题,我想请问一下,您的底线是什么,只有知道您的底线,我才好调整谈判的思路。”

    两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对于他们的要求,刘东回答到:“张哥,关于外汇的事情,我来办,你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申请资料弄好。我需要你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专利申请下来。”

    “黄姐,我的底线很简单,我有一个思路,您看行不行。我们做的是专利授权的路子,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全世界分为四个大区,一个就是我们国内和东南亚的区域,这份授权已经交给首钢了。他们可以在国内实行销售,也可以销售到东南亚地区,这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就是日本,这是一个重点。”刘东说到这顿了一顿。

    “你知道,日本的汽车企业是很有实力的,而我们这份专利,最大的用处就在于汽车的轴承和板材。所以,这份专利对于日本的汽车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他们也肯定会需要我们的技术,这就是谈判的基础,你可以把这份专利拿去和新日铁谈判,但是在谈判的时候,务必还要多找几家特种钢铁厂。这就是日本方面的问题。”

    “另外两个区域,就是美洲区和欧洲区,这两个区域,我们的专利也有着广泛的用途,这就是我划分的区域。关于要点,我就几个要求。第一:东南亚地区必须和国内区域划分成一块,这点不容质疑,这对于我们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二,我们可以有两种授权方式,一种就是买断类授权方式,也就是说,一次性给多少,我们就完全把这项专利转让给他们,当然,我想他们也不会那么傻,这种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完成。而第二种方式,就是他们弄出产品,每一吨我们收多少的专利费,这个我的底线是每一吨百分之十五,不能低于这个数额,如果有多的,每多一个百分点,我就奖励你一万块,多劳多得。”刘东诱惑道。

    开始黄敏敏还不在意,但听到最后,刘东说每多一个百分点就是一万块钱的奖励时。她的脑袋一下轰的一下就开了,一万块?虽然她是在部委上班,也见过大市面,上亿的合同她都有参与过。

    但是,那可都是国家的钱啊,她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一百八十七元,比起普通工人,那工资水平绝对高得吓人。而且有时候有外事活动,还会得到补贴,这样的工资水平绝对羡慕死人。

    但是刘东一开口就是一万,这差距就太大了。一万块,她们一家人的总储蓄也没那么多啊。这就是谈判一下,就成了万元户。让黄敏敏感觉就像做梦一样。但是,这事儿绝对假不了,对于刘东她虽然了解得不多,但能仅仅就欠司长一个人情,就把她和张志辉拉来,这样的能量绝对不小,他说一万块,那就绝对是真的。

    想到一个百分点就是一万块,黄敏敏的心也一下就火了起来。要是她能多谈几个百分点下来,他们家可就富余了。四大件,想买几套就几套,弟弟马上就要结婚了,给他送两套去,那绝对能羡慕死亲家。这一刻,黄敏敏的精神空前高涨,就算前面有座山,她也觉得自己能把它推平了。

    黄敏敏的精神状态刘东自然看得清清楚楚,但他却没有提醒黄敏敏注意一下。因为,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很清楚这个时代,一万块钱有多大的威力,就是他老爸刘胜利,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百多块,这还是因为他的职称有加成的元素。一万块,都够老爸眼红的了。黄敏敏这样的正科,哪里还会不晕倒?

    他相信,有着金钱的刺激,黄敏敏绝对能够超额完成任务。至于他提的几个条件,相信黄敏敏也会很顺利的完成。

    最后,刘东说出了最重要的一点:“还有,我们不需要他们用人民币来支付,必须要用日元。不论是在美洲区,还是在欧洲区,我们都要他们用日元来结算。这一条,必须要写在合同书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听到刘东这个奇怪的要求,黄敏敏没有提出异议。因为,她现在满脑子都是在想,到底能拿到多少个百分点?

    刘东为什么会这样要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准备跟着美帝吃肉。广场协定的签订,注定是有国家要牺牲的,而这个牺牲的国家就是日本。既然美帝想要吃掉日本这头肥羊,刘东又怎么会不搭一趟顺风车。

    现在以合同的形式拟定,只收日元,等到广场协定一生效,那可就是赚第二次钱了。刘东很清楚的记得,美元对日元,在一九八五年广场协定签订之前,是一比二百五十元,也就是说,一美元可以兑换二百五十日元,而广场协定签订后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最低曾经跌落到过一比一百二十元,总体来讲,基本上是跌落了百分之五十。

    这还是单纯的储蓄,要是用期货手法来操作。利用期货的杠杆原理以一比二十的倍率来操作,那可就是二十倍的利润。要是在广场协定签约之前,做多日元,那得到的利润绝对让人眼红。

    到时候,就算刘东的手头只有相当于几百万美元的资金,他至少也能有上亿美元的收入。这样的暴利,让刘东又怎么能不激动,相对于给黄敏敏的那几万块的奖励,简直就是毛毛雨。

    做日元的多头,自然是要日元做本金。获得越多的日元外汇,那回报就越多。现在才八三年,美元对日元还是一比二百七十一的比例,现在收日元,还平白的多赚了二十一日元,这样的好买卖,刘东哪里会放过?

    所以,刘东就交代黄敏敏,必须以日元结算,这样割肉的事情,越早做效益越好,晚一分钟都是钱啊!

    第十六章傲慢的大众和谦逊的丰田(上)

    更新时间:20120907

    交代清楚必须要做的事情后,张志辉和黄敏敏就开始分头行动了。张志辉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专利申请递交上去。

    这点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并不难。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于去年,也就是一九八二年就在国内设立了分部,张志辉只要把资料交上去,很快就会有结果。国内的专利很好下来,毕竟张志辉也是体制中人,还是专做这一行的,更何况是给刘东办事,这效率非常快。

    但国际上的专利就没那么好办了,要按照传统的巴黎公约途径,那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黄花菜都会凉掉。所以,张志辉用了pct途径,也就是自优先权日起12个月内直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一份用中文或英文撰写的申请,一旦确定了国际申请日,则该申请在pct的所有成员国自国际申请日起具有正规国家申请的效力。申请人自优先权日起30个月内向欲获得专利的多个国家专利局提交申请的译文,并缴纳相应的费用。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快捷。对于现在的刘东来说,缴纳专利的外汇虽然也让他比较头痛,但相对于时间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要在那些企业派代表前来谈判之前,就要把这份专利拿到手,那时间可是相当的紧迫。

    尤其是美帝,他们的专利申请只有发明人才能能够申请,这就让刘东蛋碎了。但没办法,谁叫美帝最牛,刘东也只好乖乖的接受,但是,在刘东的内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到美洲区的专利授权,那一定要多加点条件。你们国家给我找麻烦,我就给你们找麻烦,看看最后到底是谁麻烦。

    就这样,在跑了一个多月后,专利的申请下来了,刘东也有底气和那些外国人谈判了。

    而闻风而动的两家公司,也派来了代表,洽谈这关于技术授权的事情。一家是德国大众,而另外一家却是日本的丰田。

    要说大众,八十年代的国内人,谁不知道?就是二十年后,大众的桑塔纳也是路上常见的小车之一。对于国内的私家车发展和推广,大众是占了很大比例的份额。虽然到了二十一世纪后,日本车开始挤压德国车的市场,但大众在国内,依旧有着很好的销售量和保有量,大众的子公司奥迪汽车,依旧是官方首选车型,所以,大众在国内的汽车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

    而日本的丰田车,也是一个巨无霸,它是属于三井旗下的产业。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这样两个相当于巨无霸的企业,却要来和刘东的公司谈生意,也着实让刘东吃惊不小。

    他原本以为,这项技术虽然对于汽车行业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像大众和丰田这样的汽车企业,也不应该和他沾上边。毕竟,这两家公司是汽车制造商,而不是特种钢铁制造商。虽然他的技术的确是运用于汽车上,但这两家公司把技术拿回去后,依旧也要找钢铁企业来生产,他们来,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但无论如何,既然有企业来洽谈合作的事情,那就是好事,这就代表着专利费会流入他的口袋。所以,对于两个公司的代表,刘东十分的重视。专程在北京饭店定了一个会议厅,来洽谈这件事情。

    至于为什么不在自己公司里面招待这两个贵客,那是因为刘东觉得,那个公司就相当于一个空壳。连办公室都是租来的,房子也是老房子,虽然装修了一下,但和这两大公司的代表谈判,有点跌份儿,显得自己的公司实力不够强劲,在谈判的时候,会显得很弱势,对于最终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北京饭店门口,刘东带着一群借调来的精英,亲自在门口迎接大众公司和丰田公司的代表。上午九点半,四辆伏尔加汽车开到,从这四辆车里面,先后走出来两群人。

    前面的一群人,是白皮肤高大的欧洲人。而后面一群人,却是黄种人。不用说,那些高大的欧洲人,肯定就是大众公司的代表。而后面的人,那肯定就是日本人。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坐苏联的伏尔加,那是因为,大众虽然和中央谈判建厂的事情基本上搞定了。但大众的车还没有开始生产,红旗车他们坐着也不方便,也就只有坐苏联进口的伏尔加了。

    打头的那个欧洲人,见过刘东照片的他,看到刘东站在门口迎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懒洋洋的伸出手,和刘东握了一个手,然后说到:“刘先生,你很幸运。因为你发明了一项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很有意义的东西,所以,我来了。希望今天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说完,也不待刘东回答,抽回了自己的手,带着一群人傲慢的走进了北京饭店。

    看到一群大鼻子走了,后面那群黄种人也走到了刘东的面前。相对于欧洲人的傲慢,日本人表面的谦逊足以让任何人对他们没有恶感。

    打头的一位老兄,看年纪也有五十多岁了,和刘东的爸爸刘胜利的年纪都差不多。但面对着刘东,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居然很正式的给刘东鞠了个躬,并说到:“刘君,原谅我们的冒昧来访,主要是您的发明太伟大了,对于汽车工业来说,绝对是一项新的革命。请允许我代表丰田公司,致以您崇高的敬意。”

    这话听着,让人要多舒服有多舒服。就是刘东这个见过市面的人,对于这老家伙都有着很大的好感。相对于德国人的傲慢,了解国内内情的日本人,显然做得更好。要是刘东真的是一个只看表面的人,那说不定马上就和这个日本人签约了。

    但刘东可不是雏儿,很淡定的和这个日本老头握了握手,并邀请他同行。

    等到一群人进入了会议室,那些欧洲人已经在翻译的带领下,坐在了中间大四方桌的一个边上。刘东虽然对于德国佬的语气很不满,但依旧没什么表示,请日本丰田的代表入座后,他也带人坐在了桌子旁。

    那个带头的欧洲佬一看刘东坐下,就开始迫不及待的说到:“刘先生,我作为大众的代表,对于你居然弄出了这么好的钢材表示怀疑,因为就在之前,我的一个德国朋友说,他们的研究所研制了新一代的钨钢、锰钢技术。而他们所研究的技术,和你所出示的技术,明显是同一种技术。您能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么?”

    听到这话,刘东才明白,为什么这个德国佬一见面就是冷嘲热讽,一副傲慢无比的样子。原来自己的技术和他朋友的技术重叠了。在他的想象中,是自己抄袭了他朋友的技术。虽然这个德国佬的猜测绝对是正确的,但作为重生人士的刘东可不会就这样承认。

    于是,刘东一副很激动、很愤慨的表情,开口说到:“先生,你好。十分不好意思,由于您没有做自我介绍,所以我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您的名字,虽然这样很失礼,我也就只好叫您先生了。您说您朋友的研究所里面也研究了这种技术,那您有什么证据证明我是抄袭的他们呢?他们是申请了专利?还是已经量产过这种钢材?哦,对了,我刚才好像听您说,您朋友的这项技术,还停留在研究所里面?您不觉得在这么严肃的场所里面,开玩笑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么?”

    “先不说专利问题,我们的产品已经有量产的经历了,而您朋友的东西还在实验室里面。这样一对比,让我觉得,好像您指责反了。要说抄袭,也应该是您朋友抄袭才对。很遗憾,我真的很不明白,大众公司为什么会派您这么一位颠倒是非的人来主持谈判问题,难道你们大众公司根本就没有一点诚意,来这里仅仅是为了炫耀一下你们德国人的抄袭行为么?如果是这样,那我承认,你们成功了。你们成功的把一件原本是耻辱的事情,变成一件正义的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