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1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不得,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向我提问。随时回答问题。”刘东从陈洁的手里接过两份早已经打印好的合同,放到了面前的茶几上。

    林天豪作为林家兄弟的发言人,拿起合同开始仔细的看了起来。对于看合同,林天豪显然毫无压力。他们本就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对于合同是否合法和有利,有着相当强的认知力。

    大概过了十分钟,林天豪才把合同看完。之后,他又把合同递给了自己的弟弟林天龙。然后才看向刘东,开口问到。

    “合同我基本上已经看完了,对于上面的条件,我也认同。但是我们兄弟两人的薪资问题,我想问个明白。毕竟这个东西不同一般,要是起了纠纷,对我们都没好处。”

    “你说,你们兄弟对薪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刘东坐在沙发上问到。

    “合同上写的,我们的薪资有两种情况可以选择。一种是三年每人两千万港币,而另外一种,却是分红,三年收益的百分之零点一。对于这点,我们有个疑问,就是,我们公司现在总的资本有多少?这样我们才能计算出盈利的预期指数。”林天豪问到。

    这个时候,刘东伸出了一根手指头,说到:“我现在的资本算不上多,但也绝对不算小。我的钱现在基本上是放在渣打银行的,大概有一个多亿美元。那个零头就不用算,就算一个亿。这样,你看看到底选择哪个,是直接选择两千万港币,还是选择百分之零点一的分红。”

    刘东的话让林天豪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怪不得刘东对于来自村上正雄的威胁无动于衷。一个亿美元的资本,虽然在华尔街依旧算不得什么大拿,但并不算是一个小数目。而且,听刘东的口气,这一个亿美元的资金,还是他一个人独有的。这样算来,村上正雄的确不够刘东看的。虽然他是芙蓉财团的继承者之一,背后也有自己支撑的公司。但他现在毕竟还仅仅是继承人,而不是领导人,一个亿美元的数目,他是肯定拿不出来的。

    既然村上正雄拿不出一个亿美元,就算利用关系网,想要阻击刘东,也是个得不偿失的做法。那么,刘东就有足够的理由不把村上正雄当成威胁。这么多钱,就算放到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当中,也是有着相当大的含金量。就是那些豪门,有这么多资产的也不多。这才叫真正的猛龙过江啊!

    想到这,林家兄弟心中火热。从现在开始,村上正雄就已经变成了过去式,他们的春天来到了。而且这个老板看起来也很顺眼,头脑非常好。跟着这样的老板,想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ps:实在对不起,今天晚了一些,请大家原谅。)

    第四十一章布局日本

    更新时间:20120919

    现在,就看自己哥俩到底选择哪种薪资模式。

    林天豪和林天龙默默的交流了一下,然后林天豪就对着刘东说到:“老板,我们两兄弟就选择三年两千万。虽然那百分之零点一的分红很让人眼热。但是,那毕竟是有风险的。不怕老板您笑话,经过了村上正雄的事情后,我们两兄弟觉得,凡事还是安稳点为好。所以,在此我们两兄弟就要辜负老板您的美意了。”

    林天豪这番话,不仅仅是说出了薪资的问题,也说出了他们两兄弟以后在刘东的集团里面会走到什么位置。在金融界,有了求安稳的这份心思,那基本上就告别了一线的冲锋陷阵。一个没有激情的人才,在金融界,不可为帅!

    这样的人,经验或许丰富,资历也足够。但是,却不能让他们单独出战,必须要给他们一个既定目标,他们才能很好的工作。这样两个人,要放在别人手里,基本上就是个鸡肋,要他们来操作资本,很难有个理想的成绩,毕竟,他们已经有了畏惧的心理。等待他们的最好结果,就是去做一个专家,专门教受别人专业知识,做个授业之人。

    好在刘东当前并不是特别需要帅才,因为阻击日元的行动是由他来进行的,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执行者。一个经验丰富的人,而林家兄弟恰好就是这样的人,刘东加上林家兄弟,就是一个完美的组合。

    谈妥了薪资的问题,林家兄弟很愉快的在合同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然后,一群人围在茶几前,开始布局日本的行动。

    由于有了专业的金融人士,所以,刘东也不在为难陈志豪。把他从建立繁杂的离岸公司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然后把这艰巨的任务交到了林家兄弟手中。

    林家兄弟接到这个任务后,开始提起了自己的意见。

    “老板,我建议,离岸公司不能仅仅是建在开曼群岛,还要在其他几个地方也把公司建立起来,还有,我们的资金也不能放到渣打银行里面,应该慢慢的抽离出来。我们可以在瑞士建立户头,分批次的把钱流过去,然后再慢慢的流入日本的市场,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林天豪开口说到。

    “这个我知道,我已经叫陈哥做这件事情了。其实我们几个人当中,对金融行业确实很不了解,所以,肯定有些地方没有估计到。现在正好你们两兄弟加入了公司,这个资金动向的问题,就交给你们来办理。我只有一个要求,务必要尽快的把这笔资金安全的,平稳的流入到日本市场当中。”刘东说到。

    “这个没问题,我们本来就是搞这方面的东西,资金的问题压力不是特别大。但是老板,我们资金流入日本之后,先放到哪个地方呢?总不能一窝蜂的全圈到股市上面吧?这样到了行动的时候,不太好操作啊!”林天豪扶了一下眼镜说到。

    “不用放进股市里面,我们资金以小笔流入日本市场,然后抄作日元的期货,买涨不买跌,先赚上一点小钱再说。你们应该注意到,最近这段时间,日元虽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依旧是在涨的,涨幅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稳定。这其中应该有些赚头,不用把杠杆放得太大。万一要引起日方的警觉就不好了,我们要学日本人,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对于刘东的提议,林家兄弟想了一会儿,也赞同了。毕竟,如果刘东之前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要想宰日本人一刀绝对是没有问题,现在赚的这点钱,不过就是开胃菜。要是早早的就暴露出来,反而不美。

    相比起一个国家的资本,刘东这点钱连毛毛雨都算不上,更何况,这次还是对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更加要注意了。日本政府随便抖一下,刘东的资金就完蛋了。

    既然已经商量好了,那就要开始行动。

    第二天,林家兄弟接过资金的掌控权,开始行动起来。由于陈洁也是学的这方面的专业,所以,刘东干脆就把陈洁拉到林家兄弟的队伍里,让她好好的学学经验。

    林家兄弟看到刘东把陈洁也拉过来,并没有表示什么不满,反而很用心的教授陈洁一些实际性的东西。陈洁虽然也是学金融方面的学业,林家兄弟却没有把她当成自己兄弟的竞争对手,在林家兄弟看来,这么一个美人,在老板的心里,肯定不仅仅是一个下属,说不定就是老板的红颜知己,和陈洁打好关系,总比得罪她强。枕头风什么的,还是很厉害的说。

    林家兄弟的动作虽然隐秘,但依旧被人发现了。不怪他们不小心,实在是这调动资金根本就瞒不过别人。毕竟,刘东作为渣打银行的大客户,本就是一件让渣打银行,香港分部比较上心的事情。而现在,这个大客户,近段时间来却不断的小额的把资金转出去,渣打银行方面要还不知道,那可就是他们经理失职了。

    就因为资金调动的问题,渣打银行,香港分行方面的总经理,还专程的跑到刘东这里来询问刘东,是不是他对渣打银行方面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需要他们改正。对于渣打银行方面,刘东也就只有抱歉了,推说这笔钱他需要去收购企业,所以就不能再存到渣打银行,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合作云云,算是暂时的打发了渣打银行。

    虽然刘东明知道渣打银行肯定会调查刘东的资金流向。毕竟这么大一笔钱,调动起来不可能没有目的,只要掌握了刘东资金的动向,渣打银行以后才会有更好的应对措施。但刘东并不害怕渣打银行方面的探查。

    有了林家兄弟这样的专业人士加盟,刘东的资金流动更显的灵活,不但先去了一趟瑞士,还经过了欧洲,然后到了南美小国转了一圈,又跑到澳大利亚,经过加拿大然后进入美国,之后才分散到了那些离岸公司的手里。基本上可以说是做了一次全球旅行,这样的行动,就算是渣打银行探查,也不知道刘东的最后动向是在哪里,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到了四月初的时候,这笔钱终于是在林家兄弟的操作下,慢慢的潜伏进了日本的期货市场。而这两个月,不但林家兄弟繁忙,就是其他几个人也不轻松。

    吴一平作为以前机械厂的厂长,在香港也没有闲下来,拿着刘东的钱,开始在香港跑马圈地。香港地少人多,所以,香港最开始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到了八十年代,香港的产业布局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因为整体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势必会影响到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在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后,香港很多人都看好大陆的人口优势,努力把自己的工厂开到大陆去,利用大陆的人口红利,来继续为自己的产业产生利益。

    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内迁,势必会影响到产业的调整。而香港也抓住了这个机会。由于有了之前的资本积累,香港的金融行业也开始发展起来,本土的房地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工业企业,也开始向着高科技企业迈进,逐步的把那些密集型企业给赶出港岛。

    而吴一平要做的就是,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在香港收购一些高科技的工业企业。由于香港不是在巴统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要想在这里开精密工业企业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只要你有钱,你完全可以在世界各地买到任何你想要买到的产品。

    而吴一平就利用这个机会,开始在香港筹备起一家工业企业,并且在四月初成立了集团公司,名字就叫炎黄重工。虽然现在看起来,这个取名叫做炎黄重工的公司,实在是有些可笑。除了收购来的一个小型的机床企业,其他所有的分类企业,都还是一个空壳子。

    但是,刘东却寄予了这个公司很大的期望。现在这个公司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空壳,但公司肯定是要发展下去的。什么公司都是从无到有一步步的走出来的。刘东相信,只要自己把握好方向,这个公司以后绝对会取得令人不敢相信的辉煌成就。

    刘东对这家公司的定义就是,真正的重型工业企业。他以后在金融市场上面赚到的钱,有很大部分都打算花在这个公司当中。当然,刘东并不是打算单纯的扶持这家企业而不求回报。重型工业虽然需要庞大的资本才能去运作,但是,等到他成长到一定的高度后,这个工业王国也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反而可以掉过头来,反哺金融市场。

    其实,金融市场发展到现在,不过就是那些工业企业圈钱的工具。金融虽然看起来很有威慑力,但是,他的基础却是工业。没有工业的发展,就不会有金融业的繁荣。工业和金融业的关系,就像是地基和大楼的关系。地基不牢靠,势必会影响到大楼的建设。在后世,这个道理基本上是被所有人所承认的。

    要不然,为什么后世老美常常叫嚣,要大力扶持工业?他们的那些汽车工业被小日本干翻掉,为什么还要继续扶持?而不是干脆就彻底的退出这一行业?那是因为美国佬很明白,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要是基础都没有了,他们又凭什么称霸全球?

    第四十二章美味的蛋糕

    更新时间:20120920

    (ps:兄弟们啊,收藏、红票、点击,是一个都不能少啊,蒹葭的收藏实在是太过惨淡了,希望大家都给点力啊,点一下收藏不会怀孕滴!)

    所以,刘东始终坚信,只有工业才能强国,其他什么的都是虚的。别看金融市场,每天进出交易额能达到上百亿。好像是一股十分庞大的力量。

    但是,这些都是虚的。万一哪一天,某个大国不打算玩这相对来说文明一点的游戏,而打算蛮干。金融市场就会失去他的作用。就像当年的希特勒,他最开始对待犹太人的时候还仅仅是利用一些法律上的程序。尽管这些法律上的程序不是那么合法,但他依旧像一块遮羞布一样,掩饰着希特勒的丑行。

    但到后面,希特勒不太满意这样慢工出细活的动作,所以开始霸王硬上弓。直接就把犹太人给弄到了集中营,财产全部罚没,身体直接消灭。到了这个时候,犹太人有钱又能怎么样?他们手中庞大的资金不但不是一种威胁,而成为了他们覆灭的元凶。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样的金融业的庞然大物,不也一样拿那个刽子手毫无办法。

    所以,一直以来,刘东虽然很重视金融业,但并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根本。金融业在刘东的眼中一直都是一个工具,一个能够快速的给他带来财富,然后拉动自己王国的工具。而刘东对于王国的定义,就是工业,工业帝国强大了,才是真实存在的财富,金融业,实在是太过虚无。

    虽然刘东没有把金融业放在自己最重心的位置上,但现在,他却必须要在这方面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毕竟,刘东现在还不富裕,想要在工业上有所发展,资金才是最关键的东西。别看他有一个亿的美元,但在工业王国当中,他这点钱,根本就不够干点什么。

    当吴一平弄好炎黄重工的架子后,刘东就开始把自己的目光看向了日本。

    对于日本,华夏人的看法是复杂的。想当年,盛唐时期的万邦来朝,日本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属国,他对于盛唐来说,什么都算不上。但到了清朝末期,日本却开始发奋图强,继而赢得了两次关系到国运的胜利,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继而发动了那场差点令华夏灭国的战争。

    这点,对于每个华夏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痛。但是,要客观上来说,日本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们的民族凝聚力简直就达到了变态的程度,而且善于学习,默默劳动,每一个人,都默默的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为了整个民族的崛起,他们一直在努力,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民族。

    刘东历来憎恨日本人,但不代表他不会看到日本人的优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日本人在某些方面的确值得学习。就像日本的工业,就是刘东想要学习,更想要收入囊中的东西。

    日本在二战后,能够快速的崛起,工业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虽然他们认了个好老爹,但他们自己也足够努力。二战时的财阀虽然被他们的太上皇给分割掉了,但依旧没有影响到根本。靠着他们的默默努力,和对教育的重视,经过三十年的战后发展,日本的工业在全世界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虽然他们很多工业产业的科级水平,远远达不到德国,美国这些工业强国,但是,却不妨碍他们用这些相对美国或者德国显得落后的技术,在全世界圈钱。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日本的东西便宜,就像后世的华夏,满世界都是用着madeinchina的产品,这原因就在于便宜。美国车在美国被日本人挤出了市场,不就因为日本车便宜么?美国人虽然有钱,但能省钱依旧是让他们趋之若鹜的事情。

    虽然日本人在国际上工业产品给人以廉价和质量不行的印象,但是,相对于这个时候的华夏,日本的工业却是足够的高科技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华夏虽然发展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并且比较完善,是全世界仅有的三个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的国家。但不得不说,华夏现有的工业,实在是有些跟不上世界的步伐。

    刘东本就出自机工部,对于全国的工业有着很深刻的判断,日本人的东西在他看来,对国内来说,都是好东西。要是能弄点回去,绝对是一件令人的事情。

    而现在,却恰好有这么个好机会。明年虽然刘东要割日本人的肉,但割肉之后,资金却不可能完全能够收回来。而那些收不回来的资金,刘东就打算全都拿去弄工业设备,和资料。尤其是那些他之前就看上的研究所,就更加不能放过。

    林家兄弟的专业素养那是真心没得说,刘东的资金拐了无数个弯,最终达到日本市场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引起一点关注。当然,这其中有个原因就是,刘东的资本,相当于整个日本市场的庞大流量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但是,林家兄弟的手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老板想要收购日本工业企业和研究室,林家兄弟也在出谋划策。相对于刘东来说,他们两兄弟更为了解日本的实际情况。没办法,谁叫他们之前就是在日本人的公司里面干活的呢?

    当然,林家兄弟最为熟悉的就是日本芙蓉财团的产业,尤其是村上正雄家的产业,他们虽然算不得是了如指掌,但很多内幕也是了解的。所以,在刘东有意向要收购日本企业和研究室的时候,他们两兄弟是非常积极的。固然,这其中是有着在新老板心中留下好印象的意思,但未尝没有对村上正雄的报复。

    既然你村上正雄要对我们兄弟赶尽杀绝,那我们两兄弟又凭什么不对你下手?

    富士财团,日本人称富士山为〃芙蓉之峰〃,所以富士集团又称芙蓉集团,成立于1966年,目前有29家大企业组成。该财团在日本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业等各重要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核心企业有富士银行、日产汽车、日本钢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红、佳能、以及日本生产轴承最大企业“日本精工”及农业机械最大厂家“久保田”等。

    要说这些企业,绝对是个顶个的好企业,而这么多好企业都是属于芙蓉财团的,那芙蓉财团的实力绝对很强。这并没有说瞎话,芙蓉财团在日本六大财团当中,也是排行前列的,之所以名声不显,前文当中就有提到过,那是因为他们这些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像日本其他的财团那么紧密。

    村上正雄背后的家族,实际上控制的就是日本钢管。

    别看他们的企业名字叫做日本钢管,好像没多大的技术含量一样,但那是对普通人而言的。对于刘东这样的业内人士,日本钢管公司,可不仅仅就是生产钢管。

    他于1912年成立。1917年建立了富山厂,生产铬铁、铜铁、含氮合金、电熔制品等。1934年在川崎兴建高炉后,成为一体化生产的钢铁厂家。1935年建立了新潟厂。1940年与鹤见制铁造船所合并,开始造船。70年代起,制造重型机械。该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在新领域创办一些企业并使其达到完全成功。

    该公司还成立了一个新材料公司,它是钢铁公司、造船公司、工程和建筑公司以外的第四个公司。该公司在横滨、川崎等地设有多家工厂。在国外许多国家设有子公司和办事机构。主要产品和经营范围包括:钢铁、钢管、钢板、合金钢、船舶、成套机械设备、钢铁构件,还有修船及承包土建工程等。

    这样的公司,称之为钢管公司,实在是太过谦虚。这么多工厂,和这么多纵向的企业公司,完全就是钢材企业中的巨无霸。而且他们公司极具有创新能力,对于科学研究,也是丝毫没有放松。手下的科学研究院,虽然名声不显,但对于公司的输血力度,却是一点都没有弱。

    公司大了,自然有大的好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相当强有力的。但是,庞大也代表着臃肿,他们公司并不是没有弱点。对于知道一些内幕的林家兄弟,就更加知道日本钢管公司的薄弱之处。

    所以,在资本流入了日本之后,林家兄弟也在日本开了一家皮包公司。当然,说是皮包公司,也不太恰当,毕竟,公司的流动资金是相当充沛的。

    由于知道了日元的大致走向,所以,刘东的资金在林家兄弟的操作下,虽然涨幅不算太大,但依旧相当客观。默默的积累实力的同时,林家兄弟就利用这个皮包公司,开始挖起了日本钢管公司的墙角。

    在日本,人才是相对富裕的东西,托日本政府对于人才的重视,对教育行业的不断投入。在日本各行各业当中,人才算不上匮乏。

    人才不匮乏,那日本公司可选择的余地就多了,看不上眼的自然不会用。尤其是像日本钢管这样的大企业,大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就更为严格了。在他们公司里面,只要跟不上潮流的员工,就会以各种名目裁退。

    虽然在日本,裁员什么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只要员工没有太大的失误,是不允许裁退。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逼得员工自己退出公司的手段,并不是后世华夏独有的手段。

    第四十三章失落的佐藤金一

    更新时间:20120920

    像那些工程师,高级员工们,要辞退是很难的。毕竟,能走到这一步,说明了他们对公司有着很大的贡献。要不然,按照日本人那严重的论资排辈的理论,要是没有贡献的人,绝对是走不到那样的高度。

    而那些公司想要裁退这样的人员,就必须要用一些手段。如果不想太过苛刻,可以让这些员工自动辞职,并且有一份丰厚的回报。

    但是,这样温柔的手段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效的。因为能走到这个位置,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是获得了地位和荣耀。自己觉得并没有做错什么的前提下,很难自动辞职。这就意味着他所获得的荣誉和地位,会在辞职之后不复存在。对于那些年过半百才爬到高位的人,很难接受自动辞职而带来的压力。

    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动辞职。而那些公司为了甩掉这些人,就会用自己的手段。就比如说,调职。这也算是相当温和的手段,当然,对于被调职的人来说,这样的手段依旧让人难以接受。

    调职之后,就意味着自己被踢出重要的部门,或者是重要的位置。不光是职位有所变化,最重要的却是薪资。重要部门的薪资和非重要部门的薪资,肯定不可能一样,甚至会相差甚远。对于习惯了之前薪资的人来说,再过那样的清贫日子,是非常让人难受的。

    佐藤金一就是这么一位才被调离重要部门的工程师,原本在日本钢管公司,他负责一项最新的特种刀片涂层的研究工作,在这个领域之内,他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专家。原本一路顺风顺水,却在两年前有了变化。公司从美国专程引进了一位专家,而原本负责这个项目的他,却渐渐的在公司失去了地位。

    说实话,那个美国人的专业技术并不显得比佐藤金一好,但由于他是美国人,所以在公司的地位就不是佐藤金一所能比拟的。要说两个人之间好好合作,未尝不是一件好办法。但是,由于佐藤金一看不惯那个美国人的散漫作风和对实验室里面一名女技术员的骚扰,所以,佐藤金一和美国佬一向不太对付。

    原本以佐藤金一的想法,他和美国人之间的争斗,绝对会是自己胜出,毕竟自己在公司做了那么多年,而且在实验室当中,自己的影响力也不是那个美国佬所能比拟的。到最后,公司绝对会看到这种情况,而主动的把那个美国佬辞退。但没想到,董事会最终做出的决定,确实让自己出局。这样的决定,足以让佐藤金一绝望。

    他已经不再年轻了,他的青春都留在了公司,默默的为公司做了快三十年,原本等着退休的他,却在这个时候被踢出局。别说退休金,就是以后的生活都不知道该如何再维持下去。

    他有一个女儿,很可爱的女儿,现在正在东京大学读书。他还有着父母,还要还房贷。原本这一切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毕竟他是在日本钢管公司工作的,而且他还是重要的研究人员,他那份工资,绝对能很滋润的生活下去。

    但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佐藤金一作为一个失败者,不知道前路在何方。晃晃悠悠的走在那条他已经走了三十年的路上,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向家里面交代了,惠子还在家里等着他,听到这个让人绝望的消息后,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就在佐藤金一思考着以后的道路时,有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佐藤先生,佐藤先生,您能等一下么?”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从身后跑到佐藤前面,鞠了一躬,对着佐藤金一说到。

    看着这个陌生人,佐藤金一回想了半天,依旧没有想起这个人到底是谁,于是开口说到:“这位先生,不知道您叫住我这个失败者,有什么事儿么?”

    失败者的自嘲,并不是妄言。别看佐藤仅仅是被公司辞退,但在整个日本,他都不会找到任何理想的工作。他那一身学识,都毫无用武之地。本来这块领域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而且他还是被钢管公司辞退的,就算有其他公司想要用他,也不得不考虑钢管公司的问题。为了一个研究员,而和钢管公司产生摩擦,并不是一件合算的事情,所以,佐藤金一才说他是失败者。

    而那个拦住佐藤金一的人,却好似没有听到佐藤的自嘲,开口说到:“佐藤先生,您好,我叫铃木光浩。对于您的遭遇,本人感到十分遗憾。要是您不介意,能不能一起去喝杯水酒,我们再好好聊聊。”

    听到喝酒,佐藤金一本能的就是皱眉头。对于他们这样搞研究的人,酒精对大脑的伤害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搞研究工作的人,基本上是很少喝酒的,就算在日本,他们这个圈子的人也很少喝酒,为的就是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但是,佐藤金一转念一想,却不觉得哑然失笑。自己现在都不再是公司的研究人员了,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顾忌?以后会干哪一行还说不定呢,这酒精的伤害又能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

    抱着这样的心态,佐藤金一和那个叫做铃木光浩的人,来到了一家酒馆。以前很少出来喝酒的佐藤金一,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这家酒馆很是不同,至于有什么不同,他一时半会儿也搞不明白。

    等到两人坐到榻榻米上面后,铃木光浩拍了拍手,示意上菜。没过多久,一顿丰盛的大餐就摆了上来,看得佐藤金一暗暗乍舌。他就算再没怎么逛过酒馆,但这菜的价钱他也能算得清楚。就这顿饭,他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付帐。要知道,他在公司的工资并不低,但就这样,也买不下来这一顿酒菜。可想而知,这个叫做铃木光浩的人,有多么的财大气粗。

    这个时候,佐藤金一暗暗的留神起来,能花这么大价钱来请他吃饭,想来这个叫做铃木光浩的人目的也很大,就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些什么,要是要自己出卖公司的机密,那肯定是不行的,毕竟签过保密合同,对于公司的手段,佐藤金一是再了解不过。要是自己真的敢这么干,绝对是家破人亡的结局。但除此之外,自己哪里还有别的利用价值呢?

    铃木光浩不管佐藤金一的心思有多么纠结,开始对着佐藤敬酒:“佐藤先生,这第一杯,我敬您,是因为你对涂层科技的研究,让我们日本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您在碳钢涂层上面的研究,让我这样的末学后进,叹服不已,为了您的智慧,请干了这杯酒。”

    说完,铃木光浩一口气喝完自己杯中的酒,示意先干为敬。

    佐藤金一尽管对铃木光浩有了警惕的心思,但听到他赞扬自己在科学领域上面的成就,依旧暗暗欣喜。对于碳钢涂层的研究,是佐藤金一最为得意的技术。原本这方面的技术,最出色的是德国人和美国人,苏联人虽然也有这些技术,但他们的产品和资本世界的有些格格不入,在国际市场上,除了苏联同一阵营的那些国家,基本上是没人用。所以,苏联的技术可以忽略不计。

    他的研究,就相当于在德国人和美国人之间打开了一项缺口,让日本人的东西也堂而皇之的走向了世界的舞台。虽然那项技术到现在,已经算不上是什么好东西,同类的产品,基本上已经是烂大街了,但那份荣誉,依旧在佐藤金一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包括现在日本的教科书,只要谈及这方面的事情,他佐藤金一绝对是绕不过去的。

    科学家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会追求名利,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欲望。所以,铃木光浩的话,恰到好处的打动了他,并且,现在正是佐藤金一最失落的时候,却被铃木光浩这样尊重,那份激动,不是一般人能够了解到的。

    所以,当铃木光浩喝完酒后,佐藤也跟着干掉了自己杯中的酒。有了第一口酒,那接下来的酒就停不下来了。佐藤金一本就郁闷,找不到一个发泄的地方,现在喝酒,就正好发泄出他的不满,再加上铃木的推波助澜。没过多久,从来没有喝醉过的佐藤金一,已经是在醉眼朦胧的叫着铃木光浩老弟了。

    “老弟啊,你是明白人。哥哥我苦啊,给他们公司干了一辈子,没想到到老的时候,却因为一个美国人,把我这样的功臣给踢出了公司。你说这事儿他们怎么就能这么做呢?我上有老,下有小,本来就靠着他们工资吃饭的。现在可好,虽然有一笔辞退金,但那点钱够干什么?我的女儿在东京大学读书,她需要生活费,要是没了工作,我怎么去养活她。还有惠子,她陪了我二十多年,眼看着就要享清福的时候,我却被公司辞退了。我对不起她啊。”说到这,佐藤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第四十四章东方工业公司

    更新时间:20120921

    (ps:求点收藏和红票,还望各位大大们不吝赏赐,蒹葭拜谢!)

    佐藤的模样落到了铃木的眼中,铃木也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佐藤的遭遇又何尝不是他的遭遇?在半个月以前,他的情况也比佐藤好不了多少,甚至比佐藤还要不如。

    佐藤依靠以前的工作,好歹有些底蕴,而他铃木,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猎头人,虽然他对于工业这一行不陌生,对比起那些门外汉来说,知道的东西多很多,但和佐藤比起来,那完全是天上地下。

    一个月以前,他也被自己的公司辞退了,辞退金少得可怜,当时犹如天塌地陷一般。但就在半个月以前,他却遇到了现在的老板,然后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虽然铃木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老板到底是哪里的人,但公司的实力他却能感受到。就单单是为了挖佐藤这一个人,公司就给了他五万美元的活动经费。这样阔绰的老板,并不多见。尤其是现在的佐藤,并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那些有用的资料,佐藤并不能够拿出来,因为有着保密协约。佐藤现在有的能力,仅仅是他的经验,他在刀片涂层这个领域丰富的经验。

    等到佐藤金一情绪发泄够了之后,铃木光浩才点上一颗烟,慢慢的说到:“佐藤君,你的苦衷我明白,其实我比你更明白。现在这个世界,并不缺乏像我们这样的人。那些年轻人,无时无刻不想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给赶出公司,然后给他们让位子。所以,生活艰难啊!”

    经过刚才的一番宣泄,佐藤金一的情绪基本上已经稳定了。他现在也能思考问题了,于是,当铃木光浩把话说完后,佐藤金一就开口到:“铃木君,我想今天你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请我喝一顿酒吧?就算我对公司有着贡献,但对于你来说,应该没有意义。你是哪个公司派来的,也该说说了吧?”

    “佐藤君,我的确是公司派来的。但是,我们公司对您没有恶意,仅仅是想请您到我们公司工作而已。我们公司承诺,您到了我们公司,绝对比在日本钢管公司条件要好很多。他们之前给您多少工资,我们会溢价百分之三十付给你,福利也是同样的。”铃木光浩很认真的说到。

    “的确是很好的价码,但是,铃木君你觉得这事情可能么?不是说我恋旧,你知道我们这一行的规矩。现在我的手上并没有任何的专利技术,也没有什么资本,能够拿得出手的,仅仅是我的学识,我的经验。就这些东西,值得你们公司花那么大的代价么?就算是你们要钢管公司的内幕,我也可以给你们,但是,你觉得这些东西有用么?在日本,谁能够动得了他们?所以,我很奇怪,你们公司为什么会花这么大代价来挖我?”佐藤金一奇怪的问到。

    听到佐藤这近乎于透底的话,铃木却笑了:“佐藤君,就算你没有了专利,没有了资本,但是你绝对不能小看你的学识,你的经验。准确的说,我们公司就是因为你的学识和经验,才决定招收你的。至于那些内幕到底有没有用,现在还不太好说。实际上,就连我,在公司的时间也不太长,公司具体的决策,我也不太清楚。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的接下这个工作。想想你那可爱的女儿,和你的老婆惠子,他们是多么的需要你。”

    听到铃木说他们公司欣赏的就是他的学识和经验,再听到铃木谈到他的女儿和老婆,佐藤彻底的稳下来了。不管铃木说的是真是假,反正现如今,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工作。女儿和惠子还需要他的照顾,整个家庭还需要他的支撑。

    他不知道,要是回绝了铃木公司的邀请,是否还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对于这点,佐藤没有信心,要不然,他也不会因为被公司辞退而感到绝望。现在既然有公司需要他,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他都得接受下来。要不然,他们一家就没了活路。

    至于他加入新的公司,是否会对日本钢管公司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佐藤完全就没有考虑。你既然不让我活,我凭什么还要在意你的感受?就算到时候出现问题,日本钢管第一个要找的人也绝对不是他佐藤,而是新的公司。

    抱着这样的想法,佐藤终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加入东方工业,也就是铃木光浩的公司。虽然当铃木说出公司的名字后,佐藤完全没有任何的印象,新的公司就像那些完全不入流的企业,在日本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但佐藤依旧没有犹豫,反正自己的合同拿好以后,公司会给自己支付工资就行了。至于影响力什么的,有没有对他不重要。

    佐藤的加入使得铃木接受公司的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东方工业这个家在日本毫无根基的企业,算是迎来了自己公司第一个重量级人物。

    说起东方工业这个公司,他的底细就只有寥寥几个人能够知道。他的核心成员,是一个名叫吴一平的中国人。

    在香港的公司组建好之后,刘东就把他给派到了日本,组建了东方工业这么一家企业。刘东给吴一平的任务很明确,那就是努力的挖人,努力的撒钱。既然刘东想要在日元上涨的同时,在日本挖一下那些巨无霸企业的墙角,这样组建公司的事情,就必须要提前做好。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刘东在阻击了日元之后再急匆匆的组建公司挖人,那样就会太匆忙,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但如果早早的开办起公司,然后在某些范围之内,把公司的名气给打响了,那到时候的工作就会好办很多。

    就像佐藤这样的人,在日元升值后,导致那些日本企业成本上涨,他们为了公司的利益着想,就肯定会启用那些新人,对于老人,那就爱去哪儿去哪儿。

    虽然老人们的经验技术,都是宝贵的财富。但相比起新人来说,他们的薪酬就太高了,虽然经验宝贵,但为了压缩成本,这些老人就必须要干掉。再说了,除了真正的核心技术,老人和新人的差别远远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大。老人能做好的事情,新人也能做到。

    日本教育体系的成功,就在于能够源源不断的收获人才,新人干上几年,也就会成为老人。而如果老人继续再干几年,那么他的薪酬足以再让公司培养起无数的新人。所以,成本的上涨势必会导致新人的上位,而那些之前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