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皇悄敲慈菀缀鍪樱衷诘娜兆颖绕鹨郧袄矗蔷曰岷煤芏唷S泻萌兆庸肴ゼ杩喾芏罚烤退阌行┤讼胍嫘校且驳每慈嗣翊鸩淮鹩Α<热蝗绱耍矣钟惺裁春门碌模堪衙糯蚩耍筒皇悄敲慈菀坠厣希业淖式穑隙ɑ岬玫奖Vぃ暇梗谀承┏潭壬侠此担乙材芩闶潜旮恕!?br />
刘东这话,也算不上自大。虽然不能说,他的投资金额,在国内真就是独一无二,但是以他的出身,他的条件,代表的势力,那真就能说是独一无二。这样的标杆,要被人砍下去,影响会有多坏,是谁也说不清。
那些人不可能在会有同归于尽的危险下,而非要让刘东倒下去。他们做事,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么?推到刘东,绝对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自然就不会有人来触碰刘东这个刺猬,除非刘东真有大把柄被他们抓住,而且这个把柄还会断送刘东的前途而不会让他们自身受损,那才会让他们下定决心搞下刘东。
要不然,纵然他们会忌惮刘东,也不会作出什么危险举动,双方的势力,将会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面。有了这样的底气,刘东才敢于在这个时候进入国内的市场。
要是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了,那刘东又怎么会得到现在这样的优惠条件?想要得到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你不冒险,又怎么可能得到?利益从来都是和风险挂钩的,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把风险躲掉,而吃下利益。
听完刘东的话,胡力想了一下,才说到:“如果是这样,你现在越是大张旗鼓,别人却越不敢动什么手脚。没想到刘东你的政治才华,也不低啊。当初为什么就不想着进官场?却偏偏要去从商?”
很明显,胡力是明白了刘东那话里的意思,才会这样对刘东说话。而且他也非常奇怪,刘东对政治的把握很到位啊,那干嘛却不从政。以刘家的能力,再加上刘东的能力,不难在政坛上,混出一片天地。
“从商不好么?像我现在,难道就不能比官家?实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不管是从商还是从政,都是差不多的。再说了,我的政治敏感度很要命,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我也不喜欢官场,那样太累,也太慢。要是我老老实实的走官场,到现在,你觉得我能和那位首长面对面说话么?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从商就能把这不可能变作可能,我又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刘东得意的说到。
要真走官场,刘东就算再努力,刘家再发力,到现在刘东也最多能到副厅的位置。但刘东走商路,就算一般的正部级干部,也不能忽视刘东的能力,这两相比较起来,刘东又怎么会去从政。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
就在刘东和胡力互相说话的时候,包厢大门被猛烈的推开,然后几个人鱼贯而入,要不是刘东和胡力看到这几个人的相貌,他们两还以为又有人来砸场子了。
就见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以非常夸张的语气说到:“哟,我们的刘大老板,您可真是稀客啊,这都有日子没见您了,您最近又在香港发什么横财了?连我们这些人都见不上您一面,这比联合国秘书长都还忙啊。”
听这话的语气,再听那内容,要是不确认这个说话的人是个男性,刘东都忍不住把这人想象成古代春楼的老鸨。这和说:“哟,这位爷,您都好久没来看咱们家小红了,难道您就这么喜新厌旧?”基本上是没什么区别,弄得刘东都觉得身子发冷。
“陈三,怎么两三个月没见,你就这幅模样了?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居然有老鸨的潜质?”刘东厌恶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走在陈三身后的齐贺仁接口说到:“你这还算好的,我们几个,这段时间可是被这家伙恶心坏了。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在想什么,居然说要去拍清宫戏,然后带着一群人跑故宫去逛了个遍,弄成这幅鸟样,还说这是在上戏。”
听到齐贺仁的解释,刘东更加恶寒。他还真不知道,这年月就有人想拍清宫戏,而且还是自己的熟人。想想后世那些大辫子的戏是一部接着一部,整天四阿哥,十四爷的,刘东那个腻味啊,就甭提了。
陈三这个时候辩解到:“这是艺术,齐贺仁你不懂,我不怪你。也就只有我这样高尚的人,才懂这些阳春白雪,你啊,就去听下里巴人吧!”
胡力这个时候也被恶心到了:“够了,你就别得瑟了。还艺术?不就是因为那个剧组里面有几个妞好看么,还给我们来虚伪的。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非要玩这架势,以你的身份地位,直接摆出来,不比什么都有效?现在却把自己搞成这鸟样,真欠收拾,以后我都不敢说我和你认识。”
听到胡力和齐贺仁的话,刘东大概是知道陈三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知道了以后,他才更感觉稀奇,陈三虽然不是什么太过强势的人物,但对女人,也就那样。
没想到在香港待了几个月,陈三居然会被几个女人改变成这模样,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还真不相信,这位以后出名的花花公子,也会有这样的一面。
还没等刘东想得更明白,陈三也恢复原状说到:“唉,还不是那个妞,太对我的胃口了。要不然,你以为我乐意啊?我还对那些辫子感到恶心呢,可她就喜欢这套,我能有什么办法?再说了,我这次,可是真的在玩情调,哪里像你们这样精。虫上脑?”
“还真有这么让你上心的妞?什么时候带出来见见,让我也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居然把你陈三都迷成了这样。”刘东好奇的问到。
“那个妞,确实不错,但就那性格,太场兹肆恕D闶敲患剑跻唤哟セ垢芯醪淮恚艟昧耍宰佣嫉没档簟C豢吹匠氯急湔夥滦粤耍铱椿故遣灰暮谩R涯愕哪宰右才盗耍颐歉缂父鲆院罂克ィ俊焙γ缓闷乃档健?br />
胡力都这样说了,也打消了刘东的念头。万一真被个女人给洗脑了,那才叫悲剧,尤其是洗脑成了陈三这样,以后刘东会被人笑一辈子。这样的女人,还是不见为妙。
“什么叫场祝磕墙幸帐酰 背氯缃獾健?br />
看到陈三这个时候还在为那个女人辩解,刘东更是觉得,这样的女人不能见。陈三都被迷得不知道天和地了,他去肯定也好不了多少,这样的妖孽,他实在无福享受,还是丢给陈三去折腾吧,等到以后陈三醒悟了,还不定多后悔呢。
第二百九十二章酒桌上的谈话
(感谢书友6tyed6y童鞋的红包,并祝愿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再祝愿所有看书的朋友,新年快乐,过个团圆年。今天除夕,大家玩得愉快。友情提醒,本人认为,今晚的天朝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应该是个坑爹货,大家注意带避雷针观看,谨防雷点袭击。)
既然人来齐了,胡力就把桌上的酒倒满,然后一人走了一圈。虽然陈三这两天精神有些出问题,但喝酒这种事情,他向来是不会拒绝的。
等到大家喝了两口酒,然后把身子暖和了,胡力才对着齐贺仁和陈三说到:“今天叫你们过来,一个是因为刘东好久没见了,大家一起出来聚聚。第二点嘛,就是因为刘东的麻烦解决了,我们也该庆贺一番。当然,这个事情我也是才知道,就不要说我不早给大家说。”
“哦,刘东的事情解决了?不是挺麻烦的么?我那次回家问我老头子,他还给我吹鼻子瞪眼的,叫我别乱打听,这些东西,不是我应该掺合的。怎么刘东一回来就把这事儿给解决了?”齐贺仁纳闷的说到。
刘东的事情,只要是呆在国内的人,大家都能感觉到其中的风险,而一直在四九城的齐贺仁这些,这感觉就更加强烈一些。原本已经是闹得不可开交的事情,没想到胡力却说,刘东已经解决了。这事情可不小,刘东这一回来就能把这事儿给了结了,实在是太让人好奇了。
看到胡力忍不住一下就把自己给卖了出去,刘东也就不再隐瞒,对着齐贺仁和陈三,又把刚才和胡力说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反正早晚大家都得知道,胡力也提了这事儿,要是还藏着掖着,实在说不过去。
当然,听完刘东的话后,齐贺仁的表现和胡力差不多,而且还更淡定一些,但陈三的表现就有失身份了,那眼睛里面冒着金花,和之前那些小妹没什么区别。
对于陈三这样,刘东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他本就知道,陈三的志向就在商场,立志做为一个有钱人。这样的人,对于钱的诱惑力,当然抵抗不了。
而齐贺仁和胡力是一个路子的,以后准备从政,在这城府方面,当然就不是陈三能比的。更何况,齐贺仁家老爷子,可是中组部的大拿,见识并不少,齐贺仁对于金钱方面,并没有太过看重。
在他的眼里,钱有的花就成,如果有赚钱的机会,自然是不能错过,但如果这机会是别人的,他也不会羡慕。出生于中组部的人,天生就比较大气,要不然,也处理不好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齐贺仁也得到了他老爸的一些真传,当然就会表现很好。
对于齐贺仁还有陈三,自然很明白,一个牵扯到二十亿美元大投资的人,是多么的关键,别说仅仅是捕风捉影的一些消息,就算有真凭实据,那也得看把这事儿掀开来,到底符不符合利益,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间段,请都请不来的外资,又怎么会因小失大,那绝对是不得人心的。
虽然他们明白,但对于刘东能在这个年纪就能有现在的身家,那绝对是羡慕嫉妒恨。当然,他们也不是那种被金钱蒙蔽了双眼的人,觉得刘东这么高的成就,就应该给他找点事儿来做。反而和胡力打一样的主意,这样有实力的朋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不打好关系,还想着怎么让刘东出丑,那是白痴的行为。
陈三在确定了消息的正确性以后,差点就抱住刘东的大腿,来个求包养,会暖床的话。
但限于他的身份,自然是不会这么不着调,可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着大家的面哭穷到:“刘二,刘哥,刘大爷。您看看,您在国外是吃得满嘴都是油,可我们兄弟几个,还在吃糠咽菜,您觉得这合适么?以您的手笔,不给兄弟们指条好的财路,又怎么能显示出您的身份呢?多的项目咱们几个也不能要,再给兄弟们来几个像超市这样的项目,您就功德圆满了。”
听到陈三这样说,齐贺仁也在一旁帮腔到:“我就说呢,刘大老板您这几个月来,可是连超市的事情都没顾上,还以为您超凡脱俗了,准备不食烟火,原来超市的利益,您压根就看不上,亏咱们还把这超市当宝贝一样,精心呵护。您就不觉得这么做不厚道么?”
看到两个人都联合起来讨伐自己,刘东两手一摊,说到:“这也怪不到我啊,你们自己摸着良心说,有谁在这之前,问过我有多少钱?这不都没人问么?我当然不能逮着一个人,就对着他耳朵大吼到,我很有钱,我的资产几十亿美元。你们觉得我要是这么做,你们还不得把我当神经病?就算接受了,你们不也觉得我得瑟么?我刘东会去做那样的傻事儿?”
听到刘东这解释,齐贺仁三个,觉得这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了。他们的确是没有问刘东的身家多少,但那是因为问这事儿多少有些忌讳,他们也不是好奇心特别重的人,不至于为了这个小小的问题,就让刘东心里不爽。
这年月,除了那些下面的暴发户们,不在意暴露自己的身家,还拿这东西当自己的谈资以外。像他们这样的三代,为了注意影响,哪个不是把自己装得特穷酸?非是特别要好的朋友,谁会把自己的身家抖搂出来,那不是诚心让别人惦记么?
尤其是在国内经营的这些人,那起家的资金,大多数都沾点灰色,资金的来源并不是那么正当,大方的把自己身家亮出去,岂不是给别人送把柄?就算再苯的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得慎重。他们又怎么会想要强行去了解刘东的身家到底是多少?
虽然他们也知道刘东很有钱,尤其是刘东的起步资金就是一个多亿美元,而之后刘东又在国内建设了那么多的工厂,略微推算,也能知道刘东肯定是在国外赚钱了。但是,他们又哪里能知道,刘东居然赚了这么多?要不是刘东今天自己把事情抖搂出来,他们根本就不会多问。
就凭着刘东刚才那番话,实在是不足以成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齐贺仁他们也有分寸,不会为了这个事情而把刘东逼到墙角去,但为自己这些人谋求一些利益,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二十亿美元的投资,就算刘东分一口汤出来,都能把这些兄弟们给满足了。
基于这个目的,陈三又做了急先锋说到:“你说你要在十年内,在国内投资二十亿美元,那这钱你准备怎么花?有没有能顾得上兄弟们的好处啊?”
“这个肯定是有兄弟们出力的时候,二十亿的美金,我怎么也不可能忘了兄弟们,反正这钱都是要花的,给别人是给,给你们也是给,那为什么不给你们,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你们什么时候看到我刘东不仗义了?”刘东很自然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确认的话,三个人眼中都是一亮。虽然他们自己心中很明白,刘东要投资二十亿美元,肯定是有他们的份。但明白归明白,涉及到这么庞大的项目,没有人能心中平静,不得到刘东的点头认可,未必不会有差错。但现在既然刘东已经答应了,那这汤肯定是有他们一份。
胡力这个时候说到:“我就说嘛,刘东这么仗义的人,怎么会忘了我们兄弟几个?来,为了我们以后大家都发财,干一杯!”
说完,胡力首先站起来,举着满杯转了一圈,然后一口喝了下去,饶是胡力也是酒精考验的战士,二两一小杯的飞天茅台,喝下去也不是那么容易。但很显然,胡力确实是非常高兴,就连那一口闷下二两白酒的后果,都毫不在乎。
胡力闷了一杯,其他的人当然也不能例外,几个人当中,酒量最差的齐贺仁,皱着眉头把酒闷下去了以后,就不断的剥着桌上的花生,然后往嘴里扔,好一会儿,才算压下了自己的酒意。
“我说胡力,你这不是难为人么?明知道我酒量不行,却偏偏要给我这样的难堪,以后你别犯在我手里,小心我报复你。咱们几个当中,可不仅仅只有你这个酒仙!”齐贺仁苦着脸说到。
“谁怕谁?要喝大家一起和,只要有你在,我就不信我是最快倒下的一个。我说老齐,你这酒量也真得好好练练,要不然,等你下放了,下面的人可没咱们这样斯文,要你在酒桌上面认输,那你以后更有的忙了。”胡力一副过来人的语气说到。
其实胡力和齐贺仁都差不多,论到下放地方的经验,大家都是白丁。但胡力自己加上一个酒桌上的考验,也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放到东北那些地方,地方上的人,省级、市级的人还要含蓄一些。但要是县级、乡级的,那个顶个的能喝酒。没有一斤白酒以上的酒量,你根本就不敢说自己会喝酒。
很不幸,齐贺仁家的势力大多数都是在东北那一块的,就算以后齐贺仁下放了,也肯定是到那些地方去。所以,才有了胡力那一说,要让别人看到你喝酒上面有缺陷,那还不往死里灌你?练酒量,那绝对是肺腑之言。
第二百九十三章齐贺仁要下地方
被胡力调笑自己酒量不行,齐贺仁也就只有生闷气。虽然他的酒量也能到半斤,而且还是高度白酒。但和胡力这个三斤酒量比起来,那还真是小巫见大巫。想要靠着自己找回场面,那也就只有下辈子了,反正这辈子,齐贺仁是对胡力的酒量高山仰望。
等到一瓶飞天茅台下肚,大家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借着酒劲,胡力对刘东问到:“我说你今天见那位首长的时候,心情感觉如何?是不是特忐忑?”
“拉倒吧,你觉得刘东是你啊?别人刘东,见那位首长都不是一次两次了,会感到忐忑?那应该是和拉家常差不多。也就咱们这些准备混官场的,才觉得那位老爷子等闲接触不了。到了刘东这样的商场地位,那见首长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齐贺仁晕晕乎乎的说到。
“有那么夸张么?真当首长是随便能见到的?要不是这次的事情比较大,我哪儿有那么容易见到他老人家?你可别把我抬得抬高,到时候万一摔下来,可就是粉身碎骨。”刘东这个时候清醒的说到。
别人可以吹捧自己,但自己却不能!真要把这些吹捧的话当成理所当然,那离着自己败亡的日子就不远了。齐贺仁是不知道他见南巡首长那么多次,存在的意义,他刘东自己难道还能不知道?
第一次见南巡首长,那是因为他以自己的专利,赚了外国人一个多亿的美元,在那个年月,只听见国内买国外的专利,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却很少能看到国内向国外卖专利,赚了多少钱的。尤其是像刘东这样,一个专利就卖了一个多亿的美元,在当时的国内,那是相当的不正常。
南巡首长当时之所以见自己,一个是因为当时国内高层对自己赚的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南巡首长比较好奇,想看看刘东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当初国内对于外汇,比起现在来,还要重视,在改革开放的头几年,一个多亿的美元,得花多少国内的资源才能换得回来?而刘东仅仅就凭着一份专利就拿到了,这就足够引起南巡首长的好奇心。
要放到现在,八七年,刘东再做同样的事情,就绝对达不到当初那种效果。一个亿的美元虽然多,但已经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国内人的眼界也提升了起来,哪里还能让他们那么重视?所以,第一次和南巡首长见面,带着很大的侥幸,而且时机也非常的好。
而之后的几次,都是因为刘东弄出了大的动静,才惊动了南巡首长。而这些大的动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要不是刘东有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哪里会这么容易见到他老人家?南巡首长有多忙?要是没有这些事儿,他才没功夫见自己。
这里面的东西,齐贺仁又怎么会知道?他仅仅是看到刘东和南巡首长见面的次数多,就以为刘东见南巡首长并不是多难,实际上,这就是扯淡。要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刘东跑到南巡首长那,找他聊天,你看那些守卫会不会让刘东进去?这显而易见。
而齐贺仁听到刘东的话,也清醒了一点,也觉得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不太妥当,索性就不再说了,专心的剥起了自己面前的花生。
“我说刘二,你看看我,这么英俊,又是这么的有能力,会在什么时候,得到他老爷子的召见?”胡力装作一脸正气的说到。
“会有机会的,但肯定不会是现在。你看看你现在,哪里像一个合格的党员,整天流连在王府会所这样的地方。你觉得南巡首长这个时候见你,你有什么好和他说的?难道就说,你每天都要搂着妹子的小蛮腰,正儿八经的唱军歌?你看他老人家不得收拾你。”刘东坏笑到。
刘东又说起这个话题,很显然是对之前进包厢的时候,看到胡力那副表现,觉得很有喜感。真没想到,唱军歌胡力都能玩出花样来。
听到刘东的话,胡力自动的省略了刘东的调笑,然后问到:“你是说,我得下去,干出了成绩,才会有在高层留下印象的机会。像现在这样每天在四九城里面晃着,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那当然,上面的那些大佬,哪个不是火眼金睛?像你们这样呆在四九城不挪窝的人,到底是什么货色,他们能不知道?接见你们,还不得被你们给气死?也就只有下去干出模样来,才能有机会。毕竟,现在讲究的是脚踏实地,你在四九城待着,又怎么有脚踏实地的机会?”刘东提点到。
“这点我也知道,但是现在真没找到好机会。你当我不想下去啊,但也得下面有位置,还得家里人同意,我这正处的位置都还没坐稳呢,就要急急忙忙的往下面走,根基不稳啊。倒是老齐,他坐的时间已经差不多够了,指不定就什么时候下去呢,我说得对么,老齐?”胡力说到这,往齐贺仁看去。
看到胡力把话题移到自己身上,齐贺仁把花生壳一丢,然后才有些苦闷的说到:“我嘛,可能过了年就得下去,听家里人说,是在县委做县长。那个县我也打听了,穷得很。我现在都在发愁,这么穷的县让我给碰到了,我哪儿化缘去?要干不出成绩,还不定得在那个县待多久。”
听到齐贺仁这话,胡力眼前一亮,然后说到:“哟,没想到我还真说对了,你真有下去的消息?看来我这诸葛亮,当得不错嘛!这什么时候的事儿?怎么就没听你说起过?“
“就这几天的事儿,你没看到这几天我都没往这里跑么,还不是被那个县给闹的,今天本来是在规划方案的,结果就被你叫了过来。”齐贺仁说到这里,又是满肚子牢骚。
他以为家里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比较舒服的地方,却没想到自己家老爷子居然认真了,直接就把自己丢到了那样的地方。老爷子也不想想,他这个一直在四九城混饭吃的人,能处理好那样的地方么?别到时候政绩没出来,反而被套在一个地方三年五年的,那他齐贺仁,就算彻底的废了。
本来之前到包厢的时候,齐贺仁就想要和刘东他们抱怨,可因为突然听到了刘东说出来的消息,就把自己的事儿给忘了。正好胡力又这么一提,又把他的心思给钩了出来,于是在大家面前,大倒苦水。
但齐贺仁的苦水显然是倒不出来了,因为在听到齐贺仁说要下放的消息后,胡力反而是羡慕的说到:“穷县好啊,你们家老爷子想得周到啊!只有穷县,才能快速的出成绩,要是把你放到一个富裕的县,你反而不那么容易出彩。那样的地方,搞得好那是因为前人的基础打得好,搞不好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只有穷县,你搞不好可以有借口,搞好了你就可以出成绩,这么好的事儿,你居然还不乐意,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胡力这羡慕的话,绝对不假。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样不影响到大局的位置,拿到手并不困难。就算再富裕的县,那行政级别不也是县么?撑死了是个正处,下面的人固然会觉得这样的地方非常好,因为他们想上一步的可能性比他们这类人要小很多,富裕的县,过得肯定比穷县要好。
对于穷县能打造的政绩,他们反而不会那么重视,因为他们不知道,要是把穷县打造好了,那份政绩是否真能落实到自己的头上。所以,他们宁愿求稳,或者是享乐,也不宁愿打造一份看起来美好的政绩。
而对于他们这些三代来说,稳妥的东西,就绝对不是他们应该追求的。要真求稳妥,那他们又何必混官场?在官场上,再稳妥也会有可能粉身碎骨,这条路前进的方向可是异常狭窄,前路有风险,暂时的稳妥又能有什么用?既然决定踏上这条路,那就证明这人绝对是有志于在官场上发展,非得有大毅力才能完成。
这些人,可不像普通老百姓,有条出路就不错了,何必在意这条出路是不是最好?他们有着充足的选择权利,不想进官场,还有大把的行业可以进入,商场,学术,只要他们乐意,他们就能随时进入,单单求稳妥,又何必去官场那混水趟呢?
至于享乐,那就更加可笑了。一个县级的地方,再享乐,能享乐到哪里去?他们这类人,可以说是国内顶尖,什么东西没享乐过?区区县级小地方,又能有什么东西入他们这类人的法眼?所以,真心想要从政的三代,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第一个脚步,太过平稳,当然,也不能过于风险。总之,他们是会把所有的一切都考虑通透。
“我知道穷县有穷县的好处,但那个县的穷,实在是没办法说,要仅仅是一般难度的穷县,我至于这么为难么?老爷子这次,可是给我选择了一个大难度的题目啊。”齐贺仁大倒苦水的说到,他很明白胡力那意思,但如果难度不是超出了预期,他又怎么会这么泄气?
第二百九十四章真正的贫穷县
一般来说,要说到县有多穷,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带着国级帽子的贫困县。如果不这样,根本就不能显示这个县到底有多穷,单单是个省级的帽子,那还不够。
而以齐贺仁的手段,都能够感觉得到非常棘手的穷县,那也只有国级的帽子,才能让他也皱眉头。在全国都出了名的穷县,背景稍微差一点的人,都不是那么好办。
所以,当齐贺仁说到这话,大家也就心照不宣,明白齐贺仁将要去的那个县,肯定是在全国都挂上号了的。但如果仅仅如此,好像以齐贺仁的背景,也不至于是这样的感觉。因为齐贺仁家,可非同一般,要是普通的国级贫困县,只要他用心,也不至于这么纠结。
可能看出了大家的疑惑,齐贺仁也就不再兜圈子,直接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家是干嘛的,要是一般的国级贫困县,我说不定还有心气闯一闯。好歹是齐家出来的人,要是不弄个困难的任务上手,那都对不起我们家的招牌。但我们家老爷子,这次给我安排的那个县,可不仅仅是普通。要是国级贫困县也要分个难度高低,我要去的那个县,就绝对是难度最高的那种,都能算得上是贫困县中的贫困县。”
“我看也不至于吧?贫困县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数,最多的原因,却是政策的问题,而你要下去了,怎么的也能带些政策和资金下去,把这些资源放出去,多少都能有些效果啊。再难的地方,也不可能是毫无优势。只要你凭着这些资源,带动那个县的优势发展,总是能得到一些收获。”胡力不以为然的说到。
这也不是胡力在空谈,而是实际的经验,只要是能住人的地方,就没有说完全一点优势都没有。要是什么东西都没有,那当初也就不会有人会选择在这些地方居住,一个村的人避世居住那还有可能发生,但要是一个乡,那就不可能了,更何况是一个县。
就算是再小的县,那也得有上万人居住。一个上万人的聚居地,却什么都没有,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单单上万人的吃穿用度,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供应不了上万人的生活需求,别人又为什么要住在这里?
既然有优势,再加上齐贺仁的背景,还有那些三代们下到地方,通常都会有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只要不是完全白痴,想要弄点起色出来,那根本不是太难的事情。
他们又不像那些下面的人,要什么没什么。分到这样的地方去,就只有白白的虚度光阴,完全没有能力改造现有的一切。所以,就算是最高难度的地方,那也不是毫无用处。
反而是这样的地方,要是出了一点成绩,那就可以夸成一朵花,而且并不需要完全的改变,就算仅仅改变一点,那对于当地来说,都是一份非常耀眼的政绩。
但是,听了胡力的话,齐贺仁的脸色并没有多少变化,依旧苦闷的说到:“这些东西大家都明白,也就不用你说了。那个县的确有着自己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还不小。但是我要想用这个优势来拉成绩,根本就不可能。就算我有再多的政策,但触及到根底的东西,我拉来的那些政策,可以说是没有多大的用处。”
“触及到根底的东西?这可不好办了,在东北,有很大的优势,但却不能碰。岂不是说,你要去的县,是个农业大县?”对于触碰根底的东西,他们这些三代,非常明白有哪一些,并且是在东北那地方,资源也很优势,有了这么多的信息,就不难推断到这一点上面去。所以,胡力开口说下那番话。
“是啊,就是农业,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专程种粮食。这么一个地方,你叫我能有什么办法?那个地方,该发挥的优势现在已经发挥完毕了,再想找潜能挖掘,哪里是那么容易?”齐贺仁一脸郁闷的说到。
听到齐贺仁这番解释,大家也就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齐贺仁会觉得很棘手,这样的县,想要作出政绩,实在是太难了。要换了他们任何一个人去,其实也不会比齐贺仁好到哪里去。
农业大县,尤其是种粮食的农业大县,看起来是非常的美好。但实际上,只要是在这样的县城待过的人,就知道,越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而且是粮食大县,这样的县,贫困程度就越是不低,想要改变,那是比登天还要难。
因为这个年月的农副产品,那价格是低得可怜,蔬菜一类的还要好一些,多少有些由头,可以让这样的农产品,卖个高价,增加一些收入。如果是大棚反季节蔬菜,那附加值就会更高,说不定还能混得很不错。
但是粮食,那就难了。工农业的剪刀差,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但唯独,粮食的价格,却必须稳定在一个高度上,因为粮食,虽然看起来不太起眼,但是,这是关系到根本的问题。
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全国人民都明白的道理,没可能上面的人不明白,如果粮价出现较大的波动,那绝对会出现大问题,所以,粮食这类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是可以卖大钱,但实际上,在华夏的控制却是很严厉的,成交价格多少,只有政府说了才能算。
更何况,齐贺仁要去的县,那些粮食的归属还根本就不在他这个小小的县长手里掌控着,在上级部门的规划当中,这些粮食,是早就有了去处。是要供应周边那些工业县市人口吃饭的问题,不论是从最上层,还是下面的基层,都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在这样的事情上动些手脚。
这样的根基问题上,又岂是齐贺仁下去以后,几个优惠政策能够改变得了的?所以,想要在优势项目上动头脑,那根本就是一条不归路,齐贺仁又哪里会傻乎乎的碰这玩意?
但如果保持现状,齐贺仁又怎么能摆脱这个贫困县的帽子,作出成绩,得到政绩?就算是他能拉下去几笔资金,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些资金,也总归仅仅是资金而已,账面上看起来好看,实际能有多大的作用?
听完了齐贺仁的话,几个人都觉得齐家的老爷子,对齐贺仁太苛刻了一些。因为这样的农业大县问题,就算十年二十年之后,都没有得到多好的解决,又岂是现在的齐贺仁能够解决的。
在刘东看来,齐贺仁家的老爷子,这次可能是有些拔苗助长,把期望值看得太高了,才会让齐贺仁有些下不来台。等到齐贺仁实际下去以后,他们家的老爷子,可能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木已成舟,想要改变,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刘东这个时候也陡然想起,前世齐贺仁的官途好像比起胡力来,还要慢了一步。胡力正位省委书记职位的时候,齐贺仁还是省长,虽然上升的呼声很猛,但晚了胡力一步,却是事实。虽然看起来两人的级别是一样,但在实权上,却要差很多。
在华夏,省委书记是正部级,省长同样是正部级,但是两个正部级,想要再上一步,成为副国级的政局委员,省委书记要走的路,仅仅是一步,但省长,却要走两步。这其中,就能看出其中巨大的差别。
而现在,胡力都还没有得到下放地方的消息,齐贺仁却抢先了一步,按理来说,应该是齐贺仁先胡力一步上位,再加上齐贺仁家的背景,比起胡力家来,都还要好上那么一些。就更加不应该会是后世那样,胡力反而先一步成为省委书记,而齐贺仁还在省长的位置上待着。
如果说到原因,刘东觉得,就应该是齐贺仁第一步的时候,耽误了他很多的时间,才会让胡力先行一步。而齐贺仁的第一步,不就应该是现在这个贫困县么?这样难搞的地方,虽然要是搞起来,那政绩绝对会让很多人眼红。
更加会让高层知道齐贺仁这么一个人物,对于齐贺仁以后的仕途,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很明显,前世的齐贺仁,并没有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才会蹉跎了几年的时光,然后让后进者都抢先了自己一步。
想来那个时候,齐贺仁家的老爷子,不定会有多后悔。他当初的做法,太不妥当了,把齐贺仁的能力,估计得过高,才会让齐贺仁的仕途,并没有那么顺畅。
但那个时候,就算是呜呼哀哉都没有用了。毕竟时间这玩意,根本不会停下来,过去的也就只有过去,想要后悔,没那个能力。废掉的那几年,是怎么也补不回来的。
想到这里,刘东不由得为齐贺仁可惜。如果不是最开始的一步走错,齐贺仁的成就,比起前世来,应该更加辉煌。毕竟,他们家老爷子,可是挺得很久,比南巡首长都还走得晚,要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也就是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才与世长辞的。
(本来还想继续保持每天两更,但显然蒹葭已经做不到了,这两天事情实在多,大家体谅一下吧!从今天开始,可能有几天会每天一更,希望大家不要怪罪。)
第二百九十五章贫困县的两个优势
(今天的一章,终于赶上了。实在是对不住各位,昨天一群朋友喝酒,直接就整到一点多钟,悲剧的断了一天。到今天一个白天脑子都是晕晕乎乎的,蒹葭需要调整状态,今天就一章了。等过了这两天,蒹葭肯定恢复原先的更新量。)
有了这样的认知,刘东觉得,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帮齐贺仁一把。要不然,齐贺仁又像前世那样蹉跎几年,对齐贺仁,对于自己这个小团体,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毕竟,现在算来,齐贺仁都能说是自己人,一个自己人,明知道他会掉进坑里,却没有任何施救的动作,刘东可做不出来。要是齐贺仁躲过这一劫,以后成就更高,反过来也可以帮助刘东更多的东西。
但问题是现在齐贺仁的去向是已经定了,谁也改变不了。齐贺仁家的老爷子,可是相当的固执,如果就因为一点可能出现的困难,就要给齐贺仁换地方,老爷子肯定不会同意。不等到齐贺仁撞得头破血流,老爷子的思想,是不会转变的。
如果这个位置是别人给齐贺仁安排的,那还有改变的可能,但齐贺仁家的老爷子安排了,谁也改变不了。刘东就算要做改变,也就只能从那个县入手,而不是从齐贺仁的去向入手,刘东还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有了这样的想法,刘东对着齐贺仁开口问到:“你要去的那个县,地形如何?人口多少?除了粮食这个特产以外,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就像矿产什么的。我记得在东北那边,矿产应该不少啊,可不可以从这方面打主意?“
“那个鸟地方,地形倒还不错,基本上全是平原,连山都没有一座,还有一条河流过那个县。人口倒还蛮多,别看那个县穷,但就县城的人口,都有三十多万。要加上下面乡镇,总人口都快要破百万了,算是一个人口大县。至于矿产,那就没有了,本来那边有个煤矿,但不归我们那个县。至于其他的,就真没有了。仅仅靠着粮食这个主收入,又怎么能让上百万人口富裕起来呢?”齐贺仁大倒苦水的说到。
听到齐贺仁这么详细的说明,刘东对这个贫困县也大致有了一些印象。要说这个县的优势,那是非常明显,单单一个粮食主业,就能撑起上百万人口的生存,这样的产业如果还不算优势,那就真找不到优势的产业了。
但是,就因为这个产业太过优势,让其他的任何产业都出不了头,赶上了国家的政策,就让这样的县出路变得很窄。想要靠着自己县的优势发展,根本就行不通,而且还需要养活那差不多上百万的人口,只要粮食价格没有明显的变动,就只有维持现在的模样。给多少政策和资金,都改变不了多少实质的问题。
而且这个县,在刘东看来,就只有两个优势,一个是粮食,但这条路却走不通。而另外一个是劳动力,暂时?(: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