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7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妫齑蟮睦妗?br />

    和刘东关系好的人,或者让刘东指点过的人,这两年过得多么的滋润,就不用徐忠耀说了,那些人到底怎么能活得这么滋润?还不是靠着刘东?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刘东就是个财神爷,一个散财童子,只要让刘东提点一下,赚钱那绝对是小意思。

    要是把刘东这两个字往大了说,那就是一个利益团体,不但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现在的刘东,可不仅仅代表着刘家一家的利益,就算是和刘东关系好的那些人背后的家族,或多或少都会帮衬着刘东,这么一个势力,绝对令人侧目。

    牵扯了这么多的事情,就算刘东在超市供应商份额的事儿上说不上话,单单其他的事情,就够徐忠耀重视了。

    和徐忠耀扯了一会儿以后,刘东实在是撑不下去了,于是找了个借口,就让徐忠耀派车,送他回去。

    等到了第二天,刘东精神抖擞的起床,就开始忙碌起来。和南巡首长说的事情,也要尽快的落实下去,虽然这个时候,已经用不着刘东亲自上场,一切交给公司的人员,就可以弄好。

    但是,谈判的事情用不上刘东,其他的事情却要刘东处理。本来京城这边,刘东环亚国际的配置就不怎么高。由于之前的重心是放在香港那边,所以在京城的环亚公司,力量就不是很足。

    现在却要撑起这么庞大的项目,环亚京城分公司里面的人,都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人用,刘东这个董事长,又怎么能置身事外?在其他多数人在忙碌着谈判细节问题的同时,说不得刘东这个老板,也得多发挥一下作用。

    于是,刘东基本上就成了救火队员,公司哪里有困难,刘东就往哪里搬,亏得刘东在香港好歹是锻炼了出来,处理公司行政上面的事情,虽然比不得陈志豪那么利索,但多少也能起点作用,再加上刘东那董事长的头衔,也让下面的人多了一分拼命工作的气势。

    就在刘东忙着管理公司京城分部行政的同时,刘东的秘书助力陈洁,也在带着团队挨个的和国务院的部门人士谈判投资的细节问题。这么大的投资,就算是南巡首长都相当的重视,下面的办事人员又怎么敢拖拖拉拉,于是,在一些无关紧要,或者说是他们觉得无关紧要的一些细节问题上,国务院那边的工作人员,让步的幅度很大。

    在要尽快出成果的压力下,那些国务院的人,对陈洁来说,那就是相当好说话。虽然陈洁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但是依旧被那些国务院的人给震惊了。

    因为他们这给予环亚国际的待遇,比起陈洁想象当中的还要大,就算知道这其中南巡首长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依旧让陈洁觉得心惊。她相信,换了其他的国家,不论是日本,或者是美国,抑或者是欧洲的那些国家。

    在投资的问题上,是绝对不会像这样妥协,尤其是关系到一些利益方面的情况下,那是宁愿谈判失败,也不会做出妥协。但是在国内,而且是和国务院这样的部门谈判,环亚国际得到的待遇,绝对是让那些在国外投资的人眼红的。

    就算谈判触及到一些非常敏感,并且不是很合事宜的条件,以目前来说,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上面,国务院的那些人,都不会立马严词拒绝,而是用商量商量这种说法,就没有说一下把这谈判工作先停下来的说法。

    最让陈洁感到惊讶的是,就算某些问题很棘手,一时半会儿根本解决不了,国务院那边的人,都能先把争议搁置掉,然后讨论起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陈洁就想不明白,如果那些核心的问题都绕不过,这些简单的问题就算再多,谈了能有什么用?但国务院那边的人却对谈容易解决的问题,非常热衷,并且还对陈洁表明,那些棘手的问题,可以放到最后来谈,或者是一直模糊着,先投资建设,随后再慢慢谈。

    这样奇葩的事情,就是陈洁这种也算是官宦世家出来的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反倒是这样的情况让刘东知道了,刘东却没觉得有多稀奇。因为像这样的事情,在后世多了去了。别说和国务院的那些部门谈这事儿是这样的做法,就算是和下面的政府部门谈判,也能这样做。

    只要把投资拉到地头了,落实下去,才没有多少人管你这个投资是否是有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在他们的眼中,只要投资落实了,那就是政绩,至于其他的东西,他们可管不了那么多。摸着石头过河,可是允许他们犯错误。有了这么一个尚方宝剑在,就算是再不合情理的东西,在投资面前,依旧能够畅通无阻。

    至于那些问题,总是会有人解决的。这样的事情,就相当于政绩让前任先拿了,然后黑锅再由后面的继任者来背,出了什么问题,后面的人会扛下来,前面的人那是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牵连,而且这还是官场的潜规则,后面的人要敢不遵守,那就是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

    有了这样的心思,再加上刘东这事儿还是老首长亲自吩咐的,别说其中有些棘手的问题可以放到最后谈。就算是现在不谈,直接投资,那些人也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反而还会热烈欢迎,因为只要投资下来了,就代表着他们的工作做出了成效,该拿政绩的就能拿政绩,该升官的就能升官,至于这个投资本就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他们也管不了这么多,以后就算出问题了,也和这些现在谈判的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有了刘东的解释,陈洁也算是明白了那些人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但正是因为这样,陈洁才不得不慎重的问到:“那你说,如果我们先投资,再慢慢谈判,行不行?这样能够节省我们的时间,让我们早日开工,也能把事情做成既定的事实,以后就算碰上问题,我们的产业也壮大了,到时候妥协的依旧会是他们。”

    “不行,当然不行,这次的谈判,可不能和那些人比。我们这次谈判和投资的事情,必须要干净,这不但关系到我们公司的利益,也关系到老首长的利益。因为这次的谈判,原本就引人注目,要是我们自己都还不重视规则,别人又怎么能不抓住机会,狠狠的咬咱们一口?要知道,最近的国内,可不是风平浪静。有些把柄,不能露出来,也不敢露出来,那样,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刘东对陈洁解释到。

    第三百章产业选址

    (今天两章,看来是做不到了,蒹葭食言了,也不说什么借口,这章弄完,蒹葭接着弄,不把第二章放出来,蒹葭今天不睡觉了。)

    “但他们说的也不错啊,我们可以一边建设,一边谈判,这样既节省时间,也不多浪费资金。要是有些关卡一直拖着,天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那我们的资金放那里,不是白白浪费?既然这事情是国务院那边先提出来的,就不能算是我们犯规啊?”陈洁还是对国务院那边的条件很心动。

    她是知道刘东的打算,这些投资,早一天落实下去,就能够早一天得到收获,更何况,刘东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如果不赶在那些国外企业进入华夏市场之前,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以后环亚的路,就不那么好走了。

    最主要的是,陈洁并不认为,有二十亿美金的投资下,还有谁会算计他们环亚国际。老首长对待这件事情都要大开绿灯,其他人又怎么敢逆流而上?和他们环亚过不去?

    现在的国内,可是外资高于一切的时代,别说二十亿美元的投资,就算是一个亿美元的投资,放到省部级,都能让绝大多数大佬弯腰。二十亿美金,国内哪里敢这么轻易的就把这笔资金当作棋子,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有了这样的想法,陈洁就对刘东的谨慎感到为难。要是刘东答应下来,一边谈判一边建设,起码能够给他们环亚国际节省一年的时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但刘东听了陈洁的话,依旧坚持的说到:“规则不能变,尤其是不能让我们来变,要我们变了,那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在国家层面上,政治高于一切。某些时候,资金并不是那么好用,所以,只要我们和政府方面的谈判一天没有完成,我们就一天不能动工,就算是最为细节化的东西,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践踏规则,对我们公司来说,是得不偿失的。我们的目光,可不仅仅是要看国内。”

    只有刘东才知道,今后几年国内的政治风向会有多大的变化。一个不慎,就是满盘皆输的局面,没看到南巡首长当年,不也得要靠着南巡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又更何况是他刘东一个小小的商人。

    万一这个时候松懈了,出了点漏洞,等到风向变换的时候,刘东这个算得上是高个子的人,绝对会变成靶子。那个时候,就算没事儿,都有人能给你找出事儿来,就更何况你本就有事儿。

    这个时候浪费些时间,总比到了那个时候,连浪费时间的资格都没有好多了。要知道,刘东这几年,可是打算把国内的实业搞起来,本就需要平稳,要遇到那样的事情,可就欲哭无泪了。所以,就算国务院那边的人暗示可以简化一些东西,刘东也不敢动心。

    因为等到出事儿的时候,这些现在和刘东谈判的人,压根连棋子的资格都没有,要他们站出来为刘东解释说话,那才真是天方夜谭。规则这东西,平常看起来好像是可以让他们这些人践踏的,但到了某个时候,践踏规则的人,总归是会被规则践踏。所以,做人安分一些,有好处。

    看到刘东这么认真,陈洁倒是不好再开口,也就只有随了刘东的意思,但对那节约时间的事情,还是有些念念不忘。毕竟,刘东的环亚国际,现在最为缺乏的东西,一个是人才,另外一个就是时间。如果这两个瓶颈让环亚国际给打破了,就算让刘东和那些国际上的某些老牌财团比起来,也不是完全没希望。

    这个时候,刘东反倒是关心起陈洁说的那些棘手的问题了。既然刘东自己都定调子说不能走捷径,那就意味着,那些目前来说很难办,很棘手的事情,他们环亚国际是必须要啃下来,才能把所有的工作都展开。

    “陈洁,和他们谈判,我们目前到底面临着哪些棘手的问题?你现在给我说说,也让我有个打算。”刘东对着陈洁问到。

    “目前来说,棘手的问题有好些,第一个问题就是选址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实际,也非常重要。我们要在国内建设起那么多的工厂,选址绝对是一个大问题。虽然首长说了,肯定会给我们最为优越的条件,但也并不是说,任何地方,都符合我们公司的要求。”陈洁一边说,一边拿着资料放到刘东的眼前,示意让刘东自己亲自看。

    “其实选址的问题,对我们公司来说,应该不是一个麻烦,相反,还可以为我们公司获得很多好处。现在那些嗅到风声的人,都在拐弯抹角的打听,我们公司到底要选择在什么地方建设工厂,虽然到目前,还没有人当面对我们说起这个事情。但这是因为我们和政府方面,公布的消息时间还比较短,那些真正有志于引进我们公司的地区,还在不断的堆积自己手上的筹码。”陈洁继续对着刘东说到。

    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在最初的八十年代,还是之后的九十年代,抑或者是两千年以后,在什么地方落实投资的事情,都让那些当地政府的官员们异常心动的事情。

    因为只要是投资,那就意味着当地的gdp会有一定的增长,当地的就业岗位,也会有一些名额,不论是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由投资带来的产业链市场,都能让官员们心动不已。只要经济上去了,就意味着政绩,有了政绩,再有推动政绩的人,那就代表当地正管的官员,有了上升的捷径。比起某些地方经济波动不明显,主管官员苦熬资历来,那实在是好太多了。

    现在这样的趋向还不是很明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那是所有人都明白,只要有投资,就意味着有政绩,有了政绩,就可以升官,投资直接就能等同于政绩。

    所以,对于投资,尤其是大投资,只要不是保守派的人,那都是会把这当成唐僧肉,能吃下一块,绝对不会讲究什么革命友情。为了一笔投资,两个争夺的地区大打出手,也不是没有的事儿。更何况,是像刘东这样直接用大笔外汇的投资,中央都心动,地方又怎么能不心动?

    陈洁之所以觉得这个问题棘手,那是因为,适合刘东投资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因为刘东要建设的工厂,并不是什么太过苛求地域的产业,能够竞争的地方多了,那就会出问题。

    虽然刘东的投资金额看起来是非常大,但在华夏这么大一个地方,二十亿美金的投资,分摊出去,就像大海里面的小浪花一样。尤其是在很多地方都在争取的时候,如果不快刀斩乱麻,聚集起来的人越多,以后刘东得罪的人就越多。

    因为大家都有诚意,你刘东把产业放到哪里都不合适,你放到这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人不满意,你放到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人也不能满意。如果能够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地方给选定了,后面的人也不会多说什么。手快有,手慢无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如果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让更多的地方都觉得,自己有希望,也掺合进来,最后只有寥寥几个地方能够得到这样的投资,浪费了更多地方的精力,这不得罪人,又怎么才会得罪人。

    所以,虽然选址的问题上,看起来是能够给环亚国际带来很大的好处,但如果处理不好,一直把这事儿悬着,得到的好处,绝对没有失去的多。这个度的问题,就需要刘东来解决。

    听到陈洁说起选址的问题,刘东也不得不慎重,因为这事儿如果做得好了,那绝对会让刘东,或者是刘家得到很大的收获。但如果做得不好,刘东要得罪的人,就海了去了,一半天堂,一半地狱。

    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能够得到消息的人不多,能够参与进来的人,也不多。如果能够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个地址给选定,等到其他人反应过来,也能打消他们的念头。但如果迟了,麻烦的事情就多了。

    于是,刘东想了想,才对陈洁说到:“关于选址的问题,我的意见是,我们投资额度最大的通讯产业,不能让别人捡了便宜。现在我老爸不正好在苏省当省长么?才去赴任,还没多少威信,我们就把这份政绩送给他,想来老爸应该会很喜欢。”

    对于给老爸刘胜利打造政绩的心思,刘东是早就有了。刘胜利还没下去苏省的时候,刘东就已经在盘算,到底要把什么产业放到那边去。现在自己手上正好有了这么好的项目,不给自己的老爸,还能给谁?

    而且,相对于其他的产业,通讯产业不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还有着其他的好处,像什么污染少,科技高一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在目前来说,可能没有多少人重视,但在以后,却会越来越明显。

    等到老爸顺利正位书记的时候,这些好处,又能让老爸在上面的印象分高处不少。有了这么多的好处,刘东又怎么会把这行业,放到其他的地方去呢?

    再说了,苏省的条件,也非常适合通讯行业的发展,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不放到苏省,刘东自己都觉得亏。

    第三百零一章细分蛋糕

    (第二章终于出来了,说了就算不睡觉也要弄出来,蒹葭这次算是做到了。)

    听到刘东说把通讯产业放到苏省,陈洁倒没多的想法。反正刘东也说了,给自己老爸弄政绩,弄个产业放过去,那也是理所当然。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事儿自然是要往自己人身边捞了,这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决定了通讯产业的地盘,陈洁又问起了其他产业:“通讯产业放到叔叔那边,那其他产业呢?就像晶圆厂,这个项目也不小,而且也能算是高科技,我们国内对于这个项目,还是很上心的。记得之前上面就有想引进过,只不过没有和国外谈妥而已。”

    听到陈洁说起晶圆厂,刘东想了一会儿才说到:“晶圆厂这个项目不小,是块大肥肉,想来争的人也比较多。要是把什么好处都往我们刘家放,别人也会有意见。这样吧,晶圆厂我们就放出去,给和我们刘家关系好的那些人竞争,看他们谁出的代价高,我们就放到哪里去。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虽然这投资是刘东出钱,他想要放到哪里,正理上别人是说不出什么话的,但是这潜规则之下,就不是那么好说了。投资是你刘东出的不假,但如果一点汤水都不放出来,全让刘家吃了,那也会消化不良。

    投资这玩意,不仅是能够给刘东赚钱,还能给别人打造政绩。对于官面上的人来说,这政绩方面的东西,才是最主要的。恰好刘东又是出身在政治家庭,就更加明白好东西只有分享出来,才能够长久,一家吃独食,那绝对会引起围攻。

    既然已经把一个大头放到了自己老爸那边,那其他的东西,就可以拿出来做交易了。刘家的嫡系,现在也就只有刘东的老爸刘胜利是在地方上工作,其他人,根本就用不上这份天大的政绩。至于刘家那些旁系,虽然也有能用得上这份政绩的,但是给他们也是浪费,还不如把这政绩拿出来做交易,换一些更加适合刘家发展的东西回来。

    而这以商业政绩换取其他方面的妥协,在现在的刘家,却有很大的出路。前世的刘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卷入了大漩涡当中,老爷子的身体,已经开始慢慢的变坏。刘家之前那些盟友,过得好的不在意刘家,过得不好的,就算想要在意刘家也没有自己的底气。所以,如果是前世,就算刘东想要把好处分给盟友,都没有谁能够接下来。

    但这一世,刘家自身就走向了正确的道路,再加上刘东这些年来的一番结交,刘家的盟友圈子,也就越来越大。当然,这个盟友也不可能是那种非常铁的关系,任谁都知道,政治上的盟友是最为不可靠的,也就简单的形成一个利益圈。而刘家的利益圈当中,能够吃下这份政绩的势力,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刘东完全相信,只要把这晶圆厂的项目给抛出去,不说刘东的那些朋友家族,就算是现在刘家自己的圈子,都完全能够把这个项目吃下去。

    当然,这么好的项目,刘东肯定是不会把它放到和刘家过不去的人在任的地方,那纯粹是给自己找不自在。所以,一开始,刘东就限定,晶圆厂项目,肯定只有在和刘家关系良好的势力范围之内建设。不但是晶圆厂,以后刘东的每一个项目,都将会参照这样的标准来做。

    只要以后刘东在国内的产业越来越多,这样做事的方法,就会让刘家,以及刘家的盟友越来越有底气。而和刘家不对付的那些人,就会悲催的发现,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居然找不到一家刘东赚钱的项目,而如果刘东商业上的盟友越多,这样的效果也就越明显,到时候,只要是商业上和刘东有关系的人,都会避免在刘家不对付的势力范围内做生意。

    在越来越重视商业的华夏,那些势力就会越来越不好过。而有了这样的大杀器,刘家的位置也会越来越稳固,别人只要是想到要和刘家作对,就要面临着自己辖区里面的商业停滞发展,甚至倒退发展,那样的情况下,又有谁敢和刘家过不去?

    当然,在目前为止,刘家肯定是没有这个底气的,就算现在的刘东,也不可能有那样的底气,他现在能做的,充其量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把蛋糕分给自己这边的人,还做不到那样一呼百应的程度,只不过是在向着那个目标前进。

    听到刘东说要让那些势力标价,然后再拟定到底把晶圆厂放在哪里,陈洁笑眯眯的问到:“那这事儿,我们是拖久一点呢,还是快一些?要让他们放血到什么程度?”

    看到陈洁这模样,刘东就知道,陈洁肯定会在晶圆厂项目上,狠狠的敲那些想要让晶圆厂落户自己辖区的人一大笔。而陈洁的手段,这些年在香港发展,也是越发的熟练,绝对属于那种刀刀见血,次次见肉,能让那些家伙心疼半天。

    但刘东觉得,还是厚道一点,毕竟,这晶圆厂他是准备落户在盟友的地盘上,要是宰狠了,面子上多多少少也有些过意不去,好歹是盟友,也得给个友情价不是?

    “不要拖太久,影响我们的工程建设。当然,也不能太快,让太多人没有机会。这事儿你就自己看着办吧,对了,下刀子的时候,记得轻一些,好歹是盟友,给个八折优惠,不能让他们把血都给吐完了。”刘东厚道的说到。

    听到刘东发话,陈洁点点头,示意自己记下了,然后又说到:“那六个机械制造厂呢?这个可不是随便在哪里都能建造的,地域的作用很明显,能够竞争这机械制造厂的地方,虽然不少,但适合和我们谈的地方,却不是很多。这些地方,我们又该怎么处理?”

    “机械厂?这倒不怎么好出价。而且地域限制也很明显,这个就不能太心黑,而且机械厂,必须要有产业链辅佐,很麻烦,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选址的地方就更少了,也就只有弄些政策,好处必定没有晶圆厂那么大啊。”刘东说到。

    机械制造这玩意,必须得有地域优势,附近有矿产资源,这样成本才好控制。在刘东的想法当中,自己的环亚特钢那边,就是个好地方。

    有了自己生产的特种钢,再和机械制造厂一结合,那样成本控制,绝对不是国企能够比拟的,再加上这些年来的一些技术储备,和自己那些配方,有些国内目前并不能生产,就算是国外现在也还在研究室里面的东西,都可以就近使用,再通过总公司的调控,成本的优势,就能甩开其他公司一大截。

    但是,仅仅靠着一个环亚特钢,显然不可能把六个机械制造厂都包圆了。六个机械厂,就不可能全放在环亚特钢附近,剩下的工厂,放到哪里,刘东现在也没有想好。但终归是没多少地方可以选择,这个变动却不大。就看哪些地方给的政策好一些,刘东就倾向于在哪里建设。

    听到刘东的吩咐,陈洁又说到:“这个选址的问题,有了你的提议,我们下面也能找到方向了。我们公司争取在今年年内,就把地址都确定下来,等到来年开春,就可以直接建设了。到时候,那些工程给谁做?”

    “首长不是说了么?只要确定了地方,他能把工程兵给拉过来,有这么好的施工队伍,我们用不着多操心。只不过工厂的设计图纸,除了机械厂,通讯工业园和晶圆厂的设计规划,还是得找国外的设计师来设计。毕竟,国内的那些设计院,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来设计,要是让他们给承办了,谁知道会设计出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刘东说到。

    不是刘东看不起国内的那些设计院,实在是这些东西,国内根本就没有相关的经验,刘东也不想做他们的试验品,所以,直接请国外有相关设计经验的人来设计,才是最为稳妥的。

    “工程兵,你不会真想用他们吧。和军方打交道,是很麻烦的事情。”陈洁提醒到。

    不论是刘家,还是陈洁的陈家,要算起来,都是政治家族。历来是很少和军方的人打交道,刘东家还好,多多少少和军方有些关联,但陈家就不同了,他们家基本上和这个圈子没什么关联,在陈洁的印象当中,军方很霸气,不是那么好打交道。所以之前首长说让工程兵为环亚国际的工厂搞建设,陈洁还以为是说说,没想到刘东还真把这事儿当真了。

    而了解这个时期军方的刘东,却对陈洁的担心不以为然。不就是工程兵么,还真以为能牵动军方多少力量?这些兵,出来拉私活的并不少,只要价钱合适,不但保证质量,而且某些麻烦,看到这些人,也只有绕道走。对刘东来说,用工程兵,不但质量可靠,而且还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用他们还能用谁?

    再加上南巡首长都点头了,给军方赚点外快,还能得到一些军方的好感,一举多得的好事儿,干嘛不做。要不用工程兵,用其他地方上的建筑公司,就比较麻烦了。刘东前世虽然不是搞建筑的,也能知道这里面的猫腻。

    第三百零二章邮电部才是大麻烦

    既然陈洁觉得这事儿麻烦,刘东就打算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正好徐忠耀是军方的人,找他办这件事情,十拿九稳,并且还算给他又找了一条财路,这份人情,徐忠耀怎么也得接下来。

    于是,刘东对着陈洁说到:“行了,建筑这一块,就我来弄好了,你不用管。其实用工程兵,才是最好的选择。对了,除了这个选址的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比较棘手?”

    “其他棘手的事情不少,但最头疼的事情还是我们公司那个通讯产业的问题。阿东你知道的,现在国内关于通讯这一块,是邮电部管的,邮电部是个什么部门,我不说你也清楚。他们那边衙门大,到现在都还没有和我们公司接触过,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这事儿还得你亲自去弄,要不然,等我们通讯工业园开启了以后,没有授权,那就只有浪费在那里。”陈洁头疼的说到。

    “邮电部的事情,的确不怎么好办,这事儿我还是亲自去吧,相信他们会给我们面子。”刘东若有所思的说到。

    虽然之前在和南巡首长谈判的时候,刘东自信满满,相信自己的条件肯定能够打动邮电部的人。但现在细节谈判都进行了半个月了,邮电部那边居然还在稳坐钓鱼台,这就让刘东头疼了。

    一般人对邮电部,可能没什么感觉,就觉得他们的工作范围就是收收邮件,发发电报,然后弄点邮票什么的,好像权势不是很大。

    但对于刘东这样的人来说,哪里不明白邮电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部门。这个部门,完全就是一个庞然大物。要算起来,国内那么多个部委当中,邮电部可以算是不择不扣的强势部门,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强势。

    要不然,后世邮电部也不会分家,分成信息产业部和邮政局。在国内,能够被分拆的部门,个个都是大牛。后世的中移动牛吧,而中移动,却仅仅是邮电部下属分出去的一个企业单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国企。

    而信息产业部下属的企业,什么电信,联通这样的大牛国企,不在少数。而在这个年月,这些部门或者企业的职能,都是由邮电部管理的。可想而知,这样的部门拥有多大的底气。

    当然,这个年月的邮电部,自然不会像后世那样庞大,因为现在的电信行业,并不发达,能用的,仅仅是电话,而且电话的初装费,也不是谁都能出得起的。距离后世那些什么bb机,还有手机,互联网什么的一起来,还有一段距离。但即便如此,邮电部现有的势力,也不差。

    甚至在有些方面,比起刘家的机工部来,还要牛叉。要不然,后世机工部的很多职能,也不会合并到信息产业部去。有了这么大的底气,邮电部不主动一些,也算是理所当然。

    但刘东就搞不明白,大拿的邮电部,怎么会让陈洁这么头疼?就算他们不主动,陈洁应该也会主动啊。可听陈洁刚才那个话,好像根本就没有丝毫的收获,这才是真正让刘东诧异的地方,半个月的时间了,多少都会有收获啊。怎么会连接触都没有?

    于是,刘东问到:“怎么会连一点接触都没有呢?他们不主动接触咱们,咱们可以主动接触他们啊?你不会没有派人过去吧?邮电部牛,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你不会不知道吧?”

    “说起这个我就有气,邮电部的牛,我哪里能不知道?在你和首长谈完的第二天,我就派人过去和他们接触了。但你知道他们怎么做的么?”陈洁说到这,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怎么做的?”刘东好奇的问到。

    “他们就派了一个办事员和我们公司的人接触,而且这个办事员,在和我们公司的人接触之前,还晾了他们两个小时。好了,这些我都不多说了,真正生气的是,那个办事员,和我们公司的人说了半天,到中午的时候才对我们公司的人说,这事儿他办不了,要找上级。你说你一个办事员办不了事儿你就早说啊,浪费我们的人一个上午的时间,到最后却说自己办不了事儿,这不是摆明了耍人玩么?而且我们的人问他什么时候通知上级部门的时候,他居然说要看情况,让我们等通知。好像我们欠了他们多少一样。”陈洁愤愤的说到。

    听到这话,刘东诧异了:“不至于吧?我们公司有得罪过他们邮电部?还是我们派过去的人员礼数不够?或者是那个办事员压根就不知道我们公司过去是干嘛的?”

    不怪刘东诧异,实在是这事儿太不靠谱了。不说别的,环亚公司的实力是放在那里了,邮电部难道会不知道?而且以他们的消息灵通程度,也不可能不知道刘东和南巡首长谈判的内容。

    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么能不知道环亚派过去的人是干嘛的?不说这事儿有没有得谈,就单单是外商的身份,以现在国内人的办事态度,又怎么可能怠慢呢?一个办事员就打发了,而且还直接浪费了刘东公司人员半天的时间,如果这里面没有什么猫腻,根本就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我怎么知道?我之前也以为是我们公司人员的问题,后面我们又换了另外的人去和邮电部沟通,但结果都差不多,最好的一次,邮电部仅仅是派了一个处长出来。就是这个处长,都还在那里东拉西扯,谈到正事儿,就没准信了,要么就说这个事情国内没有先例,要么就说上面领导有考虑,反正一句话,正事儿办不了!”陈洁说到这,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实在是邮电部这事儿做得,太过恶心。你说你不谈直接拒绝,让环亚这边没有念想不就完了么?但邮电部又不开这个口,接触的人虽然级别底,但并没有说把这事儿给堵死。

    但如果说要谈,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可能是一两个小小的办事员就能谈妥的,别说这些办事员,就算是那个处长,不也是东拉西扯,没个准信么?而真要做出决定,邮电部就算不派个正部长来谈这个事情,一个常务副部长是绝对跑不了的。

    可半个月都过去了,环亚其他的各项谈判都有收获,可偏偏邮电部这边的事情,连个开头都算不上,最高他们才派了一个处长来谈这个问题,他们到底要弄什么,刘东实在是搞不明白。

    “那这里面的原因你知道么?”刘东对着陈洁说到。

    邮电部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原因,要不然,不可能做出这么恶心的事情。这摆明了就是在玩环亚,既不拒绝,也不赞同,就是在那墨迹,拖时间。

    “我怎么知道?我要是知道了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不用在这和你说这邮电部是个棘手问题了,早就自己去办了。”陈洁没好气的说到,这模样,显然是被邮电部气得不轻。

    看到陈洁一副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样子,刘东知趣的不在纠缠这个问题。要再说邮电部的事情,说不定陈洁就会站起来咬他一口。

    “邮电部的事情你也不用管了,那我们公司其他的事情呢?苏联那边,现在情况如何?”刘东把话题转到苏联那边去了。

    别以为陈洁就是刘东捧起来的花瓶,要说起做事能力,刘东都比不上陈洁,公司的大小事务,要是没有陈洁从中协调,刘东现在,哪里会那么悠闲?有事儿没事儿还能找朋友们喝个酒,然后空闲了去看看老爷子。这些东西,要是没有陈洁的辛勤工作,刘东就得累死在办公桌前。

    听到刘东问起苏联那边的事情,陈洁心情更加坏了:“苏联那边的情况,比我们想象当中还要糟糕。周青富这段时间,过得相当不自在,以前那些公司的座上宾,现在都恨不得离我们公司的人越远越好,都把我们公司的人当瘟神了。前几天,周青富差点就要去克格勃报道了。”

    “不是吧?这么严重?怎么你就没和我说起过?”听到陈洁这话,刘东心中陡然一紧。

    虽然他知道苏联那边因为叶利钦的事情会变得很糟糕,但并不知道事情会变得这么严重。连周青富都差点进克格勃,如果这事儿不算糟糕,就没有什么事儿比这事儿还要糟糕的了。

    “是周青富不让我说的,他说虽然克格勃有这个意思,但最终还是没有把他怎么样,而且也没有限制他的自由,只不过有些事情现在是不能做了。并且苏联那边的办事处,现在也处于半放假的阶段。他说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毕竟我们公司虽然和叶利钦走得近,但也不是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只要过了这段时间,风声就应该会好一些了。”陈洁回答到。

    听到陈洁这番解释,刘东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觉得要尽快的把国内的事情搞好,去苏联一趟。给那边的人员打打气,要不然,士气夸掉了,就没那么容易收拾起来了。

    第三百零三章解惑

    (这一章是补昨天的,本来昨天也是要两更,可查资料用了太多的时间,而且蒹葭也得看看关于移动通信上面的资料,要不然乱写对不起大家。所以这一章就来晚了,今天应该还有两更。)

    和陈洁讨论完关于谈判细节的问题后,刘东就准备开始拜山了。邮电部这一关,既然陈洁解决不了,就要交给他来解决。刘东可是知道,以后华夏的通讯产业,可是很大一块肥肉,要是把这一块的资源咬下来一口,就相当于给公司多弄了一头现金奶牛,由不得刘东不重视。

    但邮电部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刘东到现在依旧没有搞明白。刘东和那边绝对是往日无寃,近日无仇,可邮电部偏偏就这样做了,连南巡首长的面子都不卖,刘东就得找一个懂行的人来给他解惑了。

    算来算去,刘东这一伙儿人当中,能和邮电部拉上关系的,关系过得去的,就只有袁智勇。盘算到这,刘东就忍不住给袁智勇去了一个电话,请袁智勇去王府会所喝口小酒,顺带给他解惑。

    听到刘东打来的电话,袁智勇也没有推脱,正好他这段时间在京城,也就不用多啰嗦,把手上的事情弄好以后,就直接去了王府会所。

    到了地头,进了包厢,看到刘东一个人坐在那里,袁智勇诧异的问到:“我的刘大老板,您这是闹哪一出啊?叫我过来喝酒,就您一个人,妹子也不叫俩个,俩个大老爷们儿在这喝闷酒,多没意思?要不我叫徐忠耀安排俩个?”

    听到袁智勇这话,刘东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到:“腐败啊,老袁啊,没想到你也腐败了!要是我想叫妹子,还轮得到你?刚刚进会所的时候,他们这边的大堂经理就给我安排了。今天我叫你出来,一个是喝酒,另外一个就是有些事儿想找你咨询咨询。”

    “哦,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嘛,你刘大老板日理万机,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这精神损失,你怎么赔我?”听到刘东说有事儿找他,袁智勇一点也没有意外。

    像他们这样的人,如果说出来单单是为了联络感情,就绝对不可能仅仅只有俩个人在场,连个陪酒的妹子都没有。刘东既然这样做了,那就代表着肯定有事儿。虽然知道是有事儿,但不妨碍袁智勇调侃刘东。

    “行了,我最近的麻烦事儿你又不是不知道,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跑出来喝酒啊,等忙完了这段时间,可能就会轻松许多,那个时候,才是该享乐,现在嘛,还得忙。”刘东无奈的说到。

    听到刘东说麻烦事儿,袁智勇奇怪的说到:“你的麻烦事儿不是解决了么?还能有什么麻烦事儿?二十亿美金的大投资,你知道当初我听到这个消息有多震撼么?哥几个累死累活的这么多年,赚的钱还没你一个零头多。要不是你弄了个超市出来让兄弟们发财,你看你不被哥几个给劫富济贫了。”

    袁智勇这话,一半是开玩笑,但也未尝没有别的心思。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