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们公司的能力,也能让叶利钦先生您拿到资金。”刘东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第三百四十章美国谍影
虽然刘东这样做,有着捆绑销售的意思在里面。但为了能够尽快的让银行业务展开,刘东也不得不出此下策。反正只要能够证明自己环亚银行的确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就算叶利钦有一小点的不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有利益在,不满这样情绪化的东西,还占不到叶利钦心中主要的位置。
在刘东还没说自己条件的时候,就已经把刘东心思摸透的叶利钦,这个时候也毫不意外。既然刘东硬要让自己成为环亚银行第一个客户,他也不能太过不给刘东面子。
想到只要资金流量放小,再加上刘东环亚银行有着天生的隐秘性,那么克格勃就算知道了自己获得资金,也不可能能够立马就能查到自己的资金来源。这样的情况下,资金来源被发现的几率,比起从瑞士银行走账来,还要隐蔽。真被发现了,那也只能说是他叶利钦的命不好,怪不得别人。
于是,叶利钦故作大方的说到:“一个公司想要发展起来,必须要有自己的客户,做为你们环亚银行的第一个对外客户,我表示很荣幸。希望我们双方,能够尽快的把事情弄好,伟大的苏维埃,还等着我们去努力营救。”
听到叶利钦这话,刘东知道,这从自己银行走账的事情,算是做成了。只要自己的环亚银行能够经受得起考验,那叶利钦也肯定不会随便的乱换金融机构。环亚银行在苏联的第一根钉子,算是打了进去。
虽然目前来说,这根钉子并不是很牢固,有着随时被人拔掉的可能性。但毕竟第一步都走出来了,离着第二步,第三步还能远么?苏联那庞大的资产瓜分,从此以后,也不会再是西方国家的专美,刘东即便是吃不下一根大腿,那也得拿下一根肥美的肉骨头,不吃得满嘴流油,都对不起自己给叶利钦撒出去的钱。
这个时候,大致的东西算是谈完了。再具体一些的东西,比如如何支付叶利钦资金,还有到底哪些石油公司,将会是刘东的收获,这一类细节性的东西,还得下一次细细的谈。而这一次的谈判,算是成功了,各取所需,双方都很满意。
吃完了一顿充斥着浓郁苏联风味的晚餐,这一次的谈判,就算是圆满的成功了。再一起喝喝咖啡,聊了一下,刘东带着周青富,就主动的告辞了。叶利钦突然得到这么庞大的信息量,也是需要慢慢的梳理,所以他也就不再挽留刘东。相信刘东和他一样,也需要好好的梳理一下关于今天的谈判内容。
等到刘东他们一行人的车队走远以后,叶利钦站在二楼的窗户前,背对着弗拉基米尔,沉声说到:“今天和那个小家伙的谈判,你的感觉如何?”
“我觉得这个小家伙,应该不代表着华夏的政治力量。他的所作所为,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为了华夏的利益,就比如说他要求的石油,虽然目前来说,华夏还是石油出口国,但是不可否认。华夏的石油资源,并不像想像当中的那么充沛,从这几年华夏的经济数据上来看,华夏很快就会改变这样的现状。从一个时候出口国,改变成一个石油进口国。从这点上来看,这个叫做刘东的人,并且有着深厚的华夏政治力量的小家伙,在准备一些本该由政府需要考虑的东西。但是,以现在华夏薄弱的经济能力,想要拿出这么多钱来做未来的打算,可能性并不大。”弗拉基米尔很理智的说到。
“你的意思是,刘东深厚那些政治力量,应该不会在这次交易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叶利钦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的,根据我的判断,应该是这样。当然,我想这个小家伙的所作所为,华夏官方,应该也会有所了解。但是,他们现在毕竟没有这个能力,来图谋我们的西伯利亚。所以,在这个小家伙的条件当中,并不包涵多少政治利益,仅仅是从商业上考虑这个问题。”弗拉基米尔继续解释到。
“那么,我们对于和刘东交易,就不用过多的考虑政治上的因素了?”叶利钦问道。
“目前为止,是这样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做考虑,毕竟,刘东是个华夏人,而且他的家族,在华夏也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几年,他们家族和那一位,关系很近。而那一位,现在应该算是华夏实际当中的掌权者。如果他想有什么动作,这个小家伙应该是拒绝不了的。”弗拉基米尔并不像叶利钦那么乐观。
“这点我知道,只要让戈尔巴乔夫那个该死的蠢货下去,我们就有机会改变这一切,不是么?等到苏联的局势稳定下来,华夏那边,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我们的远东军区,并不是完全没有做为的。”叶利钦自信的说到。
“您明白就好。那么那些美国人的意思,我们该如何考虑?”弗拉基米尔语气有些沉重的问道。
“美国人啊!就连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打消不了他们贪婪的念头,真是该死的混蛋。”叶利钦不满的咕哝到。
“但不可否认,那些美国人,才是我们真正的依靠。虽然看起来这个叫做刘东的小家伙十分的慷慨,并且对于政治上的诉求,并没有那么夸张。按道理来说,他才是符合我们真正利益的合作者。但是,很可惜,这个小家伙的资本,并不足以让他掺合进这场游戏当中。要是这个小家伙再早十年发家,说不定我们就有更加深入的合作了。”弗拉基米尔可惜的说到。
“是啊,相比起那些贪婪的美国人,我更加喜欢这个慷慨的华夏小家伙。可惜这个小家伙,包括他们的国家,想要掺合到这场游戏当中来,都没那个资格。所以我们也就只有和那些贪婪的美国人合作。该死的戈尔巴乔夫,虽然是他给予了我政治地位,但是他的能力,实在是太糟糕了。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如果再让他继续领导下去,会出大问题的。为了苏维埃,我也就只有走这条路了。我到现在,都依旧不想和他走到对立面上去,可惜,苏联的现状,并不适合让我们慢慢的行动!一切的骂名,都由我来承担吧,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叶利钦坚定的说到。
“一切都是为了我们伟大的苏维埃!历史会证明,我们是对的,戈尔巴乔夫,并不适合做为我们苏维埃的领航者,在他的领导下,我们苏联的利益,根本就得不到保证。”弗拉基米尔痛恨的说到。
由不得弗拉基米尔不痛恨戈尔巴乔夫,他在跟着叶利钦之前,就是被戈尔巴乔夫弄下台的。要知道,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以他的身份,和家族的地位,就算走到叶利钦之前那个位置上,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在戈尔巴乔夫的操作下,不但是他,就连他的家族,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虽然不至于一蹶不振,但是从苏联一流家族的位置上,跌落到现在保持二流家族都有些困难,要不是之前叶利钦保住了他们家族一部分元气,他们家族可能就消失在苏维埃的历史长河当中了。
这样的情况下,弗拉基米尔又怎么能不痛恨戈尔巴乔夫?要不是戈尔巴乔夫,他们家族又怎么可能遭受那样的损失?他也不可能放着好好的部长不做,却跑到叶利钦身边,做叶利钦的幕僚?这对于一直有着远大抱负的弗拉基米尔来说,实在是相当的痛苦。
可能知道弗拉基米尔又在回想一些不太美妙的回忆,叶利钦转过身子,把手放在弗拉基米尔的肩膀上,很真诚的说到:“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暂时的困难,并不能压倒我们的脊梁。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苏联将会再次的发挥出它应有的光芒,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死气沉沉!”
“是的,我们要坚定我们自己的信念。对于困难,绝不认输!那么,鲍里斯,关于美国人那边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虽然我们现在并不清楚他们具体有多少财富,但是我想绝对会比我们今天见面的这一个小家伙多。我们和小家伙之间谈的条件,是否向他们说一下,这样,有利于我们拿到更加合适的价码。”弗拉基米尔对着叶利钦说到。
“这个问题,值得考虑。之前美国人趾高气扬,那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并没有竞争者。但现在这个华夏的小家伙,却适时的出现了。虽然他还不够资格做为一个搅局者的存在,但并不妨碍我们拿他的标准来向美国人提条件。我们也要让他们意识到,并不只有他们美国佬才看重我们。我们的价值,比起他们那个类似于施舍的方案,要高处很多。”叶利钦说到。
“嗯,可以这样做。虽然我对能否拿到更大的利益表示悲观,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贪婪的程度,绝对不是华夏的小家伙能比拟的,他们很难放下自己到手的利益。但是,能有一分的可能性,我们也绝对不能放弃。现在留给我们积蓄力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我们再没什么动作,那些持着观望态度的人,说不定就会落井下石。”弗拉基米尔说到。
“那就去办吧,最好今天我们和小家伙之间的谈判,是由他们自己察觉的,那样,他们才会认真的思考。”叶利钦说到。
第三百四十一章调兵遣将
叶利钦和弗拉基米尔之间的谈话,刘东自然是不会知道。而他也根本就没有想到,原来在他之前,就有美国人和叶利钦他们接触过。而在叶利钦的眼中,那些美国人的能力,比起刘东来更加出色。
这些问题,至少目前来说,刘东是一无所知。所以,他在和叶利钦谈了大致的问题以后,就开始调兵遣将。如果一开始,刘东仅仅是打算把钱拿给叶利钦就完事儿,那么以目前环亚国际在苏联办事处这边的框架来说,完全可以搞定。
因为两亿美元虽然多,但是苏联办事处这边的人,基本上都不用动弹,只要有周青富负责转账,那就可以了。可现在,既然叶利钦需要一个金融机构来运作这件事情,并且刘东又争取把这金融机构的问题,交给环亚国际来做。
那之前的手段,明显就跟不上现在的变化。虽然之前刘东和叶利钦谈的时候,是信誓旦旦。好像只要有了环亚国际银行的参与,那么这资金流动的问题,完全就不用叶利钦担心。
但实际上,环亚国际银行到底有几斤几两,就连刘东这个董事长都不太明白。尤其是设计到金融方面的专业问题。他这个搞材料科学的人,又怎么能知道多少?虽然这几年刘东对学习金融方面的知识很积极,但是个人的能力,在大型公司里面的作用,并不会太大。
无论是多牛的人,也仅仅会对自己专业上的问题比较清楚,其他的,仅仅会达到科普级别。就像比尔大叔一样,不可否认,他的确以个人的能力,弄出了微软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但是要说微软的成功就在他一个人,那么就是扯淡。如果没有一个专业的管理团队,比尔大叔的视窗系统就算是做出一朵花儿来,那也不会受到多少人的重视。
市场这玩意,决定性的因数并不是在于技术的先进性,而是在于市场的推广性。如果一个强大的团队证明狗屎的作用,在战略意义上不可忽视,并且这个观点还深入人心,那么,全世界最为大宗的买卖绝对会是狗屎,而不是什么石油、钢铁。
当然,这些话题有些扯远。对于刘东来说,他在环亚国际里面的作用,仅仅是能起到方向性的问题抉择。具体的情况,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判断。就像公司的金融问题,刘东不在行,他就得把公司里面在行的人给拉过来,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林家兄弟。
托刘东的福,连着两次大规模的金融战役,不但让环亚公司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充沛资金流,也让具体操作这两件事情的林家兄弟,赚得盆满钵满。比起几年前被人扫地出门的窘迫,这两年,林家兄弟在香港,那可是上层社会聚会当中的核心人物。
这次抢美国财团钱,又让林家兄弟的资产上升了好几个台阶。就更加让他们容光焕发了,听到老板有招,虽然美国的事情还在处理首尾,但就算离开了林家兄弟,剩下的一些人也足以搞定这些事情。
所以,刘东一打电话,林家兄弟交代了一些事情以后,就带着一个大型的团队,直接包机,飞往莫斯科。虽然看起来招摇了一些,但是刘东对外放出的消息就是,环亚驻苏联办事处,准备处理一些金融方面的问题,这样即便是有一群人过来,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毕竟,环亚办事处的牌子都给摘了,证明环亚已经有了退出苏联市场的考虑,那么派一些金融方面的人员过来处理剩下的资金问题,也算不得多么惊世骇俗。
二三十个金融方面的专家,一下子就挤入了环亚办事处的别墅里面,要不是这个别墅是沙皇时代的伯爵别墅,那就会显得相当的拥挤。好在以前这个伯爵,对于自家房子建造比较上心,就算是再住进二三十个人来,也不愈有人住不下。
虽然有这么多人过来,但并不代表所有的人过来都明白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的核心问题,刘东依旧只有相信林家兄弟,和去年才拉过来,维持环亚银行事务的罗伯特。
罗伯特做为一个犹太人,天生就对经济方面的东西比较在行。尤其是之前在花旗做事的经历,更是让他获得了金融知识方面的丰厚经验。虽然比起美联储的格林斯潘,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运行一个被阉割成保险柜的环亚银行,还是绰绰有余。
罗伯特算不上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银行从业人员,当然更谈不上是银行家,但要说到经验,就算比起国内的那些所谓的银行方面的专家教授,那也绝对是远远超越。由于之前刘东并没有意思到银行在商业作用当中的重要性,所以一直比较忽视。
这种忽视,让环亚其他公司在市场上高歌猛进的同时,就越发的显得环亚银行的多余。而这个时候,刘东忽然的想起了环亚银行,对于罗伯特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在还没有到苏联的时候,他就在忙碌的准备着自己对于银行,尤其是环亚银行业务方面的建议。
在罗伯特看来,刘东放着环亚银行这么一个拥有着良好底子的金融机构,却从来没有想着去利用它,实在是太过于浪费。即便他享受着环亚银行的高薪,做个米虫都相当滋润,但是对于他在银行方面的工作能力,并没有任何的建树。这样一直浪费老板钱的事情,在罗伯特看来,那是一种浪费。这次好不容易听到林家兄弟说,老板想要了解一下关于银行的问题,他又怎么能浪费这个机会?
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他把自己能够想到的东西,都给打印成为纸质的资料,弄成一个重达十多公斤的行李包,然后扛到了苏联来。虽然他对于刘东是否能够看完这么多资料不报太大的希望,但是他能够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做为一个职业金融人士,基本的职业操守,罗伯特并不缺乏。
在伯爵庄园其中一个别墅的小房间里面,刘东和林家兄弟,还有罗伯特,围坐在一个小圆桌边,讨论着这次过来苏联需要解决的问题。
刘东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和林家兄弟,还有罗伯特,展望自己对于苏联这边建立金融机构的野心。仅仅是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把一笔钱,以不惊动任何人的方式,流向某个秘密的账户,并且这笔钱的运作,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不能让任何势力,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这就是环亚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刘东对于罗伯特的忠诚比较怀疑,但是既然要动用到银行,除非把罗伯特这个环亚银行的实际负责人给换掉,那么他就必须享有知道某些东西的权利。虽然不至于直接就说明,这笔钱就是拿给叶利钦的,但是,让罗伯特这个犹太人,明白这笔钱的用途将会是政治献金,那么具体的操作该如何,他就会知道。
对于出身在美国的罗伯特来说,政治献金这种东西,他并不会陌生,而且由于他之前是在花旗银行工作,花旗银行向来是参与这种事情的行家。所以,罗伯特以前,也做过这样差不多的业务,说起来还算很有经验。
“政治献金,这项工作,我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是老板,你确定环亚银行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个政治献金来做么?如果仅仅是这么一项工作,实在非常浪费我们手中的资源。要知道,我们环亚银行,实际上持有的资本,比起某些对外银行来说,都有很大的优势。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优势,把银行产业做大呢?现代社会,无论是财团,还是商社,最为根基的东西,都离不开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虽然我们公司目前拥有大笔的资金,完全可以说是没有资金上面的压力,那为什么我们不以此为契机,撬动更大的资金流,来为我们服务?”罗伯特本来是满腔热情的到苏联来,没想到虽然刘东开始重视银行,但依旧仅仅给他放权做这么一些小事,实在让他很不满意。
一笔两亿美金的政治献金,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一笔巨款。但是知道环亚资金流动有多么恐怖的罗伯特,却对这么一笔小小的业务,兴趣缺缺。
环亚才从美国股市上卷来二十一亿美元的纯利润,如果再加上本金,那就是三十四亿七千万美元。在这么大笔钱面前,两亿美金的业务,实在是不能够让罗伯特满意。
在罗伯特的眼中,刘东,或者说是整个环亚国际,对于资金的操作,都是粗放型的管理。虽然刘东并没有像某些白痴一样,把钱赚到手里了,就放到银行里面,等待着资金贬值。但是每一次投资都是上十亿美元,看起来好像很大气,实际上这么多的资金,哪里有可能一下就全都花光?
第三百四十二章罗伯特的怨念
在这把钱花光的时间段里面,并没有花出去的钱,基本上就是在银行里面放着,虽然有着具体的流向,但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根本就没有发挥丝毫的作用。
在他这样的金融专业的人面前,这些钱,比仅仅放到银行里面吃利息,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为糟糕,因为环亚银行对于自己公司的资金,并不会发放任何的利息。
说是银行,实际上就是个保险柜。对于在这样的所谓银行里面当负责人,罗伯特是相当无奈的。因为他的金融能力,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的发挥,环亚请他过来,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就算仅仅请一个高级会计师,基本上也能完成罗伯特现在的工作,因为所谓的环亚银行,根本就连银行的只能都没有。
所以,在来到苏联以后,听到刘东又把银行这个业务当作可有可无的时候,罗伯特发飙了。银行真心不是这样干的!
听到罗伯特的一番言论,刘东才知道,原来这个自己高薪聘请来的银行当家,已经相当不满了。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刘东对于银行的忽视,既有他自己的客观原因,但未尝没有更多的主观原因。
众所周知,美国佬的银行,都是私人的资本力量在里面掺合。美国的总统,都不可能控制得了美联储这个美元的发行机构。即便是有雄心壮志想要控制美联储的美国总统上位,那也会很快的去见他们的上帝。
美联储这个玩意,绝对不会是美国国家力量能够掌控的。它在美国,对于那些美国的政治家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触碰的雷区。所以,在美联储这个发行美元的机构都是由私人掌控的国度,那么美国人自然不会对私人掺合银行业,有多大的抗拒心理。美元都是私人发的,凭什么储存美元的地方不能是私人来做?这不科学嘛!
而刘东出生的华夏呢?人民币是中央银行发的,银行是国有企业,私人资本在这样的力量当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这都还是抬举着说的,在还没有开放城市商业银行可惜吸纳私人资本的年代,私人资本就算再有钱,国内银行也从来没有开个缺口的想法。
别说刘东仅仅是刘家的三代,即便是整个刘家,想要推动这个议题,那也会粉身碎骨。在大环境如此的年代,想要在国内搞银行,除了让人骂白痴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的用处。
所以,即便是刘东知道环亚银行虽然挂牌了,在没有市场的条件下,依旧是个空壳,也没有打算让银行运转起来,那样实在不现实。
至于说让环亚银行在香港开展业务,那就更是在扯淡。虽然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港口,好像市场很活跃。但只要看看能够在香港活跃的那些银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掌控,刘东就已经不对这个抱有想法。
仅仅是看看那些银行的名头,就足以让刘东把香港做为银行的市场念头给打消,不说发行港币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都是老牌的银行,其他出名的银行,就像花旗,那是美国人的,恒生银行,香港的股市就以这个命名的。澳洲银行,后面直接就是澳大利亚,间接就是英联邦。华侨银行,后面站着整个东南亚的华侨同胞,德意志银行,这个就更加不用说,直接以德国来命名的银行,能差到哪里去?
再一个个的数下去,那些在香港立足的银行,又有哪一个是弱者?只要想想有这么多的财团国家在香港银行界立足,刘东那脑袋都会大上好几圈,他又怎么敢轻易的跑到这些家伙面前去抢食?
别说抢食,只要刘东敢插旗立棍,那些盘踞在香港的金融大鳄们,随便一个念头,都能让刘东所谓的银行,亏得内裤都剩不下来一条。
这样的情况下,刘东不是想不到银行的作用,他实在是有心无力。他那身家敢在香港开银行,纯粹就是自己找死的行为。不开放对外的业务,那是对自己的保护。
有这么多的原因,再加上他本来就对银行的认知不太够,所以一直把银行当作环亚的保险箱,存钱罐,实在算不上多大个事儿。要不是这次叶利钦突然开口说他没有能够相信的金融机构可以做下这笔买卖,刘东都不知道自己的环亚银行突破口在哪里。香港是绝对不用想,就算是内地,只要城市商业银行还没出现,想要让四大国有银行开口子,那绝对是妄想。
他之前也有想过把这口子放在苏联,只要等到九二年俄罗斯进行全盘私有化,刘东就有能力从这里打开一个缺口,控制一家或者是多家银行,然后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大型银行,为自己的环亚国际银行来个华丽的转身。
可没想到,计划永远是赶不上变化,还不用等到九二年,现在他就能有打开这个口子的能力了。只要这次对叶利钦的事情做好了,让叶利钦明白刘东环亚银行的好处,那么等到他两年后成为俄罗斯的民选总统,那么刘东就有能力让叶利钦开口,把环亚国际银行真正的放在苏联的土地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是做叶利钦一个人的生意。
刘东是有他自己的计划不假,但是刘东这些设想都仅仅是在自己的脑子里面转,别说罗伯特不可能知道,就算是和自己关系最为亲密的陈洁,都不可能知道刘东在想什么。
没想到到了苏联,罗伯特居然开始向自己放炮,虽然这话不是那么好听。但是刘东也知道罗伯特是对环亚银行在用心,要不然,他凭什么要犯着触怒刘东这个大老板的风险,说这些话?老老实实享受高薪收入,没事儿调戏一下银行里面的妹子,岂不是更好?根本就用不着劳心劳力的工作。
“那么罗伯特,我想请问一下你,你准备把我们环亚银行的业务,在哪里展开?”刘东这个时候,也像听一下罗伯特的高见,毕竟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他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罗伯特的。万一罗伯特有什么非常好的主意,那环亚银行真正开始发挥作用,也能提早几年。
看到自己的老板开始重视起自己的意见,罗伯特松了一口气,他是真怕刘东连给自己提意见的机会都没有。
“老板,环亚银行虽然有着很多方面的优势,但不可否认,他的劣势也很显眼。相比起香港现在有的那些银行来说,环亚银行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政治背景上,都远远赶不上那些香港现有的银行,所以对于老板您并没有在香港本地开展银行业务,我本人表示十分的赞同。但是,老板,您望了现在有一个比起香港更加庞大的市场放在您的面前,您却没有丝毫抓住机会的意思,这难道还不够可惜么?”罗伯特一副心疼的样子说到。
“你是说华夏?”刘东当然能够听出罗伯特的话到底在指什么地方。
听到刘东这么正面的回答他的问题,罗伯特激动的说到:“是的,老板。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就没有看到这么广阔的市场?十亿人口的大市场,是谁都不能忽视的!而且现在这个市场,就犹如处女地一般纯洁,没有多少人有能力来争夺这样的市场。而这么庞大的市场,仅仅只有四家国有的银行在这个行业。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说到这,罗伯特更加心疼的说到:“四家银行,十亿人口的市场。天啊,这难道是上帝的厚爱?更加让人眼红的是,这四家银行,占据着这么庞大的市场,真正的能力却并没有提高多少。无论是从管理上,还是从他们的业务能力上,我完全没有看到他们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不说和花旗这样的行业翘楚比较,就算是那些新兴的银行,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都要比他们更加的灵活。哦,该死的。如果能让我进入这样的市场看一眼,就算立马去见上帝,我都十分乐意。”
无怪乎罗伯特抱怨,实在是现在的四大银行,对于银行这样的行业,管理上就相当于小学生的水平。要不是有着行政上的优厚条件,把这些银行拉出来在国际上竞争,那绝对就像小白兔一样诱人,分分钟就能被那些国际银行巨头,给咬下无数连带着骨头的肉。
后世就算是半开放的姿态,都还需要淡马溪这样的新兴银行来指点,对罗伯特这样的金融界的犹太人来说,实在是不可原谅。比他管理刘东所谓的环亚银行,更加不可原谅。
“那你认为,我们的环亚银行,有能力涉足华夏的银行市场?你这玩笑实在是开得太大了。就连花旗这样的银行,虽然眼馋,但也没有说是有能力进入这个市场。就更别说我们这个类似于保险箱的银行,你要做做梦也就算了,居然还拿出来讨论,实在是异想天开!”虽然刘东也眼馋国内的市场,但他比起罗伯特来,更加明白这里面的门道,想要进去,就算是在十年后,也十分困难,并且限制条件也多如牛毛。
第三百四十三章环亚金融新目标
“老板,我承认,就连现在的花旗银行也不可能进入华夏的市场。但是我想以老板你的能力,进入华夏市场,应该比起花旗来更加有优势,不是么?花旗是美国的,但是老板你是华夏人,并且老板你在华夏的地位并不低,想要推动这件事情,应该比花旗更加容易。”罗伯特说到。
听到罗伯特这样说,刘东才知道他在打着什么样的主意。罗伯特居然以为他能够靠着刘家的势力把国内银行系统的大门给打开。这点,刘东自己都不敢想,罗伯特居然有这么大的底气,实在是开玩笑。
“罗伯特,你这个想法太天真了。你以为我之前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要是华夏银行业的大门有那么好打开,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就打开了,又哪里轮得到花旗?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并不是一两个家族能够左右的。”刘东对着罗伯特解释到。
“可是老板您的家族在华夏的地位并不低,完全可以联合人来办这件事情啊?只要能通过,那环亚银行就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成长起来!”罗伯特依旧不死心的说到。
“银行业,关系到国民的生计问题。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大方向上开口子。这点你就别惦记了,要说到华夏国内的政策,你能比我更加了解?明知道不可为,我干嘛要去触碰这个眉头?与其想着该如何进入华夏市场,你现在还不如考虑一下,我们环亚银行该如何在苏联立足。”刘东把这个话题叉开了。
对刘东来说,别说自己家族不能在这个方面上把口子打开。就算能把银行口子打开,刘东也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只要口子打开了,再想把门给关上,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没看到就算是二十年以后,国内开放银行业,都只能说是小规模的范围。
别说是让非国有经济体在全国范围内做银行业,即便是地方性质的银行,那也不能占据主导权。可想而知,国内对于银行业的监控,是多么的严格。再说了,如果这个口子真的让刘东给打开了,受益最大的,绝对不会是刘东的环亚银行,而是那些经验丰富的外国银行,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傻子才回去做。
刘东的话,让罗伯特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道该怎么提起话头,只得无奈的说到:“老板,你这可是难为我了。你之前不还在说,我们环亚银行目前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笔政治献金给做好。为了这个业务,其他的业务都不能展开,而你现在又要让我们环亚银行在苏联立足,这太难为我了。不真正的开展对外的业务,就算宣传了也没有任何的意义啊。”
“行了,你就别抱怨了。我有我的考虑,环亚银行,不可能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只要你把这笔业务做好了,我们进入苏联市场就会很容易了。我现在把你弄过来,是要让你把我们需要的人手都安排好,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们环亚银行就要在苏联立足,不能等到那个时候,却没有合适的人展开工作。那我就得考虑你是否能够担任环亚银行合适的行长。”刘东开口说到。
“好吧,谁叫你是我的老板呢,你的命令我坚决执行。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团队,用于开发整个苏联市场。给我半年的时间,我就能做到。”对于已经闲的每天只有看美女书籍打发无聊时间的罗伯特,现在能有这么好的一个事情让他做,已经觉得非常不错了。至少,现在刘东这个大老板,已经开始重视起银行业务,他的能力,也将会得到完美的展现。
给罗伯特交代了任务之后,刘东也不放过林家兄弟。以后好几年时间,在国际市场上都没有什么大油水可以捞。林家兄弟和他们的团队如果还在香港放着,明显的就是浪费。
既然这样,还不如把他们都派到苏联来,一个金融团队,放到这边来,比起单纯的腐蚀拉拢那些苏联人来说,效率要高很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看到商机,从而大捞一笔。
“林哥,现在国际金融界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们的团队发挥作用了。美国股灾之后,至少有好几年,国际上不会有太大的金融波动,如果你们继续在香港待着,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机会。所以,我打算让你们的团队来苏联。你们看怎么样?”刘东对着林家兄弟询问道。
林天豪听到刘东这话,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林天龙,然后才回过头来对着刘东说到:“老板你怎么就能这么确定,好几年之内,国际上的金融业都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呢?”
“虽然我对金融行业不了解,但是这次美国的所谓股灾,完全就是美国人自编自导的一次演出,破坏力是有,但是这破坏力却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而且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打击外围的那些非美国本土的资金,而现在他们已经成功了。那些资金也因为美国人的手段,损失惨重。既然有了这样的前提,美国人要继续控制美国的金融业,就不可能让它再无序的混乱下去。而那些损失惨重的势力,也得回去养伤。既然主力都没有再闹一番的心思,那么小角色肯定是翻不起风浪的。”刘东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美国股灾之后的一些金融局势给说了出来。
听到刘东这么说,林天豪眼前一亮,说到:“没看出来,原来老板你对这金融业也很有研究啊。你这话,可不像一个外行的人能够说出来的。”
“我好歹也经历过两次大的金融波动,即便是不太了解,那也是相对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来说。比起一般人,我都能算得上是半个专家。当然就能看出这些东西,林哥,你觉得我说得怎么样?”刘东自豪的问道。
虽然刚才那一番话,是有着后世经验,再加上目前的一些市场判断后得到的结论,但多少也是带着刘东的理念。也能算得上是有些见解,他一个理工科的人,这几年的成长,居然让他对金融行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要自豪。
“老板你说得没错。我们一群人之前的研究,感觉国际金融界,至少五年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五年做为一个节点,该出效益的地方也能出效益,该养伤的也能把伤养好。等到这个时间一过,那些家伙才有再战江湖的理由。”林天豪把他们这些环亚金融人的一些推断,对着刘东说到。
听到林天豪这话,刘东不由得对于环亚金融现有的那些人才刮目相看。因为从现在算起,五年之后,金融界的波动实在太多,约翰牛被以量子基金为主力的鳄鱼们把他们的英镑啃了一个大缺口。而一直趴在日本人身上吸血的美国佬,这个时候也吃饱喝足,准备把日本推向深渊。
全世界金融行业,好像就像被人吹响了号角一样,开始动荡起来。当然,苏联的解体,并不能算在这样的节点里面,这只能算是个意外,但俄罗斯依旧因为这个节点的存在,让他们国家的经济变得十分的糟糕,吸引了一大批国际资本大鳄的眼光。
可以说,林家兄弟和环亚金融里面的那些高级人才,眼光的确非常独到,比起某些慢吞吞缺乏活力的老牌金融业人员来说,活力十足。尤其是连着两次的国际性质的货币和股票的抄作,让一个稚嫩的团体,变得经验丰富。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他们敏锐的感觉到,下一波的金融大潮,将会是在五年后。
有了这样的团队,刘东这个外行,也就不再事事都要插手。只要在关键性的问题上,给点意见,那么林家兄弟领导的团队,就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可以说,到现在,刘东的环亚国际,已经成型了一个在金融方面的稳固团队。对于一个才发展几年的新兴公司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既然林家兄弟和他们的团队知道该怎么做,刘东也就不再多言具体的事务,直接就对林家兄弟下任务说到:“既然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那么我就把你们放到苏联来,尽可能的把我们的资金利用率提升起来,在苏联做出一番事业。尤其是现在苏联的金融情况十分混乱,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够在苏联的地盘上,大显身手。”
“老板你就放心吧,我们公司现在的资金非常充裕,只要苏联的金融并不是无懈可击,那我们要做出成绩就不是难事。更何况现在他们的金融满是漏洞,如果我们深入的开发这个市场,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收获。”林天豪自信满满的说到。
苏联的情报,林家兄弟在还没有来到苏联的时候,就从黄三水那里得到了一些资料,再加上有了刘东这么明确的指示,如果还不能做出什么成绩,那就真的白混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秋明油田
金融学的范围有很多种,就拿林家兄弟来说,他们学习的金融范畴就在于证卷学,某种意义上来说,货币也算是证卷范畴。所以,林家兄弟搞股票,期货,还有货币交易,都很内行,因为都是一个学科的。
而罗伯特就不一样了,如果叫他来搞这些玩意,就算是有刘东的金手指,也能把刘东的内裤赔得一条都不剩下。罗伯特虽然也是从事金融行业,但他的精力却一直都放在银行学科当作。如何运作一家银行,才是罗伯特需要考虑的事情。
各自有各自擅长的范围,这才是组成环亚金融的基石。如果仅仅只有林家兄弟这样对于进攻性质在行,却没有对如何管理资金的人在环亚金融里面,就算是林家兄弟会赚钱,那公司的财务状况,也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