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各自有各自擅长的范围,这才是组成环亚金融的基石。如果仅仅只有林家兄弟这样对于进攻性质在行,却没有对如何管理资金的人在环亚金融里面,就算是林家兄弟会赚钱,那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会乱糟糟。
还好,由于环亚国际这几年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在金融行业,所以一般公司遇到的情况,环亚都已经克服掉了。不但如此,还建立起了一个完善的团队。刘东在其他行业的投入,如果没有金融业的支持,就相当于空中楼阁。
谈完了需要林家兄弟和罗伯特需要做的事情以后,刘东就开始把话题放到这次的收获上面。由于之前仅仅是和叶利钦口头约定了一些比较模糊的东西,虽然大致范畴是圈定好了,但具体的事项,由于叶利钦那边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导致之前的谈判,并没有明确指定下来。
正好刘东的团队这次来到了苏联,刘东就准备在近期,把这个事情谈好。叶利钦浪费不起时间,刘东也一样。本来国内一堆事情就放在那里了,要不是和叶利钦的事情更加重要,至少在年前,刘东是没有时间到处跑的。
“之前和叶利钦谈的时候,我以两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叶利钦关于石油公司的承诺。虽然这份承诺,看起来是遥遥无期,但如果真的成功了,那么我们的收益是相当可观的。但由于他们那边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做得十分的充分,导致谈到最后,他们不知道该把哪些石油公司,划分给我们公司。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目标,圈定到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我们公司的收益。”刘东对着林家兄弟,还有罗伯特说到。
“石油公司?老板你看上的是第二巴库还是秋明?”罗伯特问道。
这年月,苏联人基本上是不会被石油这样的战略物资的缺乏给困扰。从最开始的巴库油田,苏联就没有缺过油,相比起华夏苦哈哈的过日子,苏联对于石油,什么时候都是财大气粗。
即便是巴库油田面临着资源枯竭,苏联也立马就能找到第二个巴库油田,也就是伏尔加至乌拉尔油区。而在秋明地区发现的油田,被苏联人称为第三巴库。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苏联一度成为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大国。
所以,当听到刘东说从叶利钦的手里拿到石油公司,即便是第一次来到苏联的罗伯特,也知道苏联目前的石油主要产出地区,立马就对刘东问道,到底是第二巴库还是所谓的第三巴库的秋明。
听到罗伯特对于这个事情并不是一无所知,刘东开口说到:“第二巴库离着华夏太远,想要实际操作,太过困难。所以我选择秋明的石油公司,并且秋明的前景,比第二巴库更加可观。”
“秋明油田?老板你这次还真是做了个大买卖,要是叶利钦真能拿出秋明的石油公司,我们环亚又要大赚一笔了。虽然目前石油价格并不是很高,但是我相信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不可能永远都是那么低价。如果以后石油价格上涨了,那么我们公司的这笔投资,绝对会成为公司新的利益增长点。”罗伯特感慨的说到。
现在国际石油价格的低廉,完全是因为美国的抑制,要不是因为苏联做为石油出口大国,美国人不想让苏联人在石油上占大便宜。石油的价格早就不知道涨到什么程度上去了,但即便是这样,苏联人每年也能从石油出口上,获取六十亿美金的收入。
可想而知,苏联的石油,是多么的令人眼馋。现在老板居然能够从秋明地区,弄到石油公司,对于罗伯特来说,无疑是相当于给公司找了一个新的金矿。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要不然我也不会拿出两亿的美金。如果不是石油,你觉得我会对叶利钦那么慷慨么?现在我们就需要谋划,到底分下哪一块肥肉。萨莫特洛尔和瓦里耶甘就不用考虑了,这么大的肥肉,叶利钦不可能答应,我们之前谈判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打这两个油田的主意。所以,可以供我们选择的地方虽然多,但是想要找个最合适的地方,并不是那么容易。”刘东说到。
这个时候,周青富从门外走了进来,手里还抱着一叠厚厚的资料。看到周青富,刘东吩咐到:“周哥,你把资料给林哥他们分一下,让他们看看我们到底该选择什么地方。”
周青富听到刘东的话,立马就把手上的资料往桌上一放,然后挑选了几份比较详细的资料,放到了林家兄弟和罗伯特的面前,然后说到:“由于这些资料并不是由我们自己收集的,而是直接调用的苏联方面的资料,所以,这些资料全是俄文。我知道你们看不懂,所以我在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都用中文给翻译了过来,大致的让你们明白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的。”
对于俄文,这里五个人,其中四个人都不认识,刘东虽然是来过苏联好几次,但是想要学习到一种语言,肯定不是几次到当地,然后交流就能够学会的。所以,关于这些俄文的资料,也就只有劳烦周青富了。原本列夫捷特也是个好人选,但这几天叶利钦那边的动作不小,列夫捷特也没有时间过来帮助周青富整理资料。
等到林家兄弟和罗伯特把资料拿到手上看的时候,就看到原本满满的俄文当作,在一些空格间隙的地方,被写上了中文,慢慢思量下,这些大篇幅的俄文资料,也是能够看得懂的。一时间,房间里面只听到沙沙的翻页声。
整个秋明油田,在第一次发现了梅吉翁油田以后,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了十多个储量超过一亿吨的大型油田,普拉夫丁斯克、马蒙托夫、乌斯季巴雷克、西苏尔古特、费多罗夫、萨雷姆、苏维埃、俄罗斯、南切利姆、阿甘、北瓦里耶甘、瓦里耶甘、萨莫特洛尔等等。
这还是超过一亿吨储量的大型油田,如果加上那些没有超过的,数量还要多很多倍。如果刘东他们从头看起,看一个月都看不完这些资料。好在之前刘东就有打算,除了那两个比较惹眼的地方不去碰之外,其他的大型油田,未尝不可以吃下去。
虽然不可能一下就把某一个大油田给吃下去,但是如果把多个公司都集中在某一个油田当中,连成片,说不定就能拿下整个油田的一半,甚至就算是三分之一,那刘东也算赚死了。
当然,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现在来说,还不是很清楚。因为如果刘东要价太高,叶利钦不同意,那么刘东的钱就会放到手上花不出去。以后再想有这么好的条件拿下秋明的石油公司,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为了避免谈判破裂,刘东就必须要选择一个既符合自己利益,也能让叶利钦点头的地方。其实对于刘东来说,就算是仅仅选一个控制某个油田不到百分之一的小公司,刘东也不会介意。
因为只要给他能够插进秋明油田的机会,那以刘东的资本,就绝对能在那个油田掀起大风浪。用资本开道,别说最开始的时候拿到的公司仅仅只有百分之一的份额。就算是仅仅插个标,连油井都没有打一个的公司,刘东也有信心把那样的公司打造成为秋明油田可数的几个大型石油公司之一。
当然,刘东这样的想法,肯定是不能让叶利钦知道。要是让叶利钦知道刘东居然有着扮猪吃老虎的意图,他还能不能给刘东打开秋明油田的口子,就是未知数。刘东的意图,必定不能太过露骨。所以,谈判的时候,该狮子大开口的时候也的开口,但不能把叶利钦的底线都给侵犯了,那样两边都没有好处。
这其中需要把握的度,就得考验刘东这边人的智慧了。
虽然周青富弄过来的资料很多,但是在林家兄弟和罗伯特大致翻看的情况下,也顶不了多久。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林家兄弟率先把资料都给看完了,而后没过多久,罗伯特也把资料看完了。等大家都放下了资料以后,刘东开口问道:“大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吧?”
“大致的知道了一些,但并不是十分具象。老板你有没有什么中意的目标?我们来参考参考。”林天豪这个时候开口说到。
林天豪相信,刘东不可能和他们一样,都是才看到资料。既然刘东这个老板先看到资料,那经验就肯定比他们这些才到苏联的人丰富,多听听老板的意见,有助于让大家心中有个明确的概念。
第三百四十五章北瓦里耶甘
听到林天豪的话,刘东也不客气,从那堆资料里面拿出了一张满是俄文标注的地图,然后拿笔在其中一个标注上面划了一个圈。
这时候,一群人都站起来,围着那张地图在看,由于这幅地图上面有着周青富用中文翻译的一些词组,所以林家兄弟他们看着并不太费劲。
“北瓦里耶甘?老板你看重的就是这里?”林天豪看到被圈住的那个地方,翻译过来的名字就叫北瓦里耶甘。
“对,就是北瓦里耶甘,你们看。”刘东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北瓦里耶甘,然后往左下角再移了一些一些地方,又开口说到:“这里,北瓦里耶甘下面,就是瓦里耶甘。离着并不是很远,你们懂我的意思么?”
听到刘东这么明显的暗示,林家兄弟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开口接话到:“老板你是想以北瓦里耶甘为跳板,然后有机会就吃下瓦里耶甘?”
“要不是这样,你们以为我会选择这里?两个油田,间隔的距离相当的近,要不然,也不会一个叫做瓦里耶甘,一个叫做北瓦里耶甘,只要我们能够在北瓦里耶甘站住脚,那么说不定以后瓦里耶甘我们也能有一丝机会。”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要不是他这几天看到了一些苏联内部的资料,他也不会对瓦里耶甘有多大的了解。要知道,即便是在后世互联网时代,关于瓦里耶甘的资料收集,都不是那么容易。后世的俄罗斯,对于这些油田资料的遮掩,绝对是不遗余力的,尤其是对华夏。这方面的资料,你最多就能知道他的名字,再想具体一点的东西,包括具体储量,还有他的开采难度,这些东西,绝对是非常模糊。
萨莫特洛尔之所以把储量大大方方的公布出来,完全是因为现在的苏联为了保持外国人对他们石油资源的信心,特意披露出来的。而其他的油田储备,他们只会报个大概的情况,具体的数据,他们也是遮遮掩掩。
明面上,瓦里耶甘出名在于气一油藏,但实际上,从刘东这两天看到的资料上,却知道瓦里耶甘的储量即便是比不上萨莫特洛尔,但也比其他同一层次的油田,要高处一些储量,真正具体的资料,就连刘东都没有收集到。
当然,这并不怪刘东接触不到苏联的机密资料,只能怪这两年苏联对于石油研究这方面的投入,实在是太少。虽然石油是苏联出口第一大大宗商品,但老毛子的管理风格一向比较粗狂,要论到做数据什么的,绝对不会有西方国家那么细致。工作不细致,加上投入这方面的资源也比较少,这就造成了即便是刘东拿到这些资料,但如果不真正的实地考察一番,他也不能对这两块油田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
但即便是这些拿到手的模糊资料,也能让刘东知道,除了萨莫特洛尔油田之外,最为有投资价值的,就是瓦里耶甘。当然,这是对刘东来说的。至于其他人是否会这样想,那刘东就管不着了。但是瓦里耶甘苏联方面也很重视,想要直接拿下,也是不可能的,叶利钦绝对不会做这么大的亏本买卖。
刘东也就只好来个曲线救国,先把北瓦里耶甘拿下,或者说是拿下一部分,然后慢慢的发展,等到俄罗斯开始实行私有化的时候,再一口把瓦里耶甘给吞下来。等到俄罗斯开始平稳下来以后,刘东不但有北瓦里耶甘,还能搂草打兔子,把瓦里耶甘也拿下来。
“老板你的终极目标,就是拿下瓦里耶甘和北瓦里耶甘?那其他的油田,我们就不惦记了?”林天豪眨巴着眼睛问道。
“你还想要多少?能把这两个油田给拿下来,我们环亚国际以后也能成为赫赫有名的石油供应商。就算我们拿下这两块油田,说不定苏联人都还不会乐意,你再想拿多一些份额,岂不是逼着苏联人对我们动手么?过犹不及,会吃大亏的。”刘东说到。
他也想把更多的油田给拿下来,要是俄罗斯以后二十年一直都是叶利钦在当总统,这个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但很可惜,叶利钦虽然是推翻苏联元凶,但他这个大功臣,并没能在俄罗斯总统这个位置上呆多久,没过几年,伊万童鞋就要上台。
以伊万童鞋的强势性格,别说刘东这样的国外大鳄,就算是他们国内的人,弄起来也不会手软。在秋明油田上面的问题,伊万可是没少拿下那些瓜分了苏联资产的大鳄,刘东想要和那个家伙扳手腕,简直就是在找死。
所以,该收手的时候还得收手,不能让伊万惦记上。要不然,说不定能够到手的东西都会变成俄罗斯的国有资产。这样的事情,伊万绝对能够干得出来。
知道了刘东的具体目标,再看看其他的油田,好像并没有多少的优势,林家兄弟和罗伯特也就同意了刘东的观点。就拿北瓦里耶甘下手,把北瓦里耶甘拿下以后,就可以看着瓦里耶甘。要是其他几个油田,都没有这么明显的优势。
于是,一群人开始看起控制着北瓦里耶甘油田的石油公司资料。按理说,做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苏联,在石油这样的战略能源上面,应该是做到完全由他们自己控制,外资什么的,根本就不能插手。
但实际上,苏联的石油公司组成结构,比起华夏,还要复杂一些。因为苏联的石油主体虽然是国家控制,但并不是说没有别的势力插足。
由于最早的俄罗斯帝国时期,就开始开采石油,以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很难控制石油这种战略物资全都是由俄国人的成分组成。至少刘东就知道,以前俄罗斯帝国的石油,甚至就连罗斯柴尔德家族都有染指。当然,后面成立苏维埃,不但列宁不爽这些犹太人,斯大林对他们的感情,也不是那么好。
在二战爆发之前,可不仅仅只有小胡子在驱赶犹太人,老毛子对那些犹太人,也不会好酒好菜的招待。
当然,这个话题有些扯远。继续回到关于石油的话题,列宁童鞋把沙皇给干掉,然后建立了苏维埃,关于石油这一块,由于当时的苏联的工业化程度并不高,在石油工业这一块,更是和壳牌,美孚这些公司没得比。
所以,列宁童鞋也不介意让外资进入苏联的石油领域,就如现在的华夏一样,他以石油市场换取西方石油工业的先进技术,并且还鼓励那些资本家进入这一领域。于是,技术换回来了,但市场依旧由苏维埃掌控。
到了后面二战结束,苏联虽然没有把这些外资或者是合资石油公司全都赶出去,但是石油的主导权却全都收归苏联的石油工业部管理,那些外资或者合资企业,开采出来的石油并没有主导权。虽然钱不少他们,但是想把这些开采出来的石油卖给谁,就是苏联石油工业部该考虑的问题,那些外资合资公司,完全没有发言权。
由于秋明油田的开发,是在二战之后,六十年代初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所以相对来说。在秋明油田地区,这些石油公司的成分就没有那么复杂。刘东他们需要知道的就是,这北瓦里耶甘地区,到底有哪些苏联石油工业部下属的石油公司,并且哪些石油公司,将会是最大可能被叶利钦拿出来交易的。
整个北瓦里耶甘油田地区,有着二十多家属于石油工业部的石油公司。别看这些石油公司都是属于石油工业部,但实际上,这些能算得上是同志的公司,并不是像表面上的那么和谐。
如果真的和谐,苏联的石油工业部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个大型油田地区,再弄出那么多的小公司出来。这不都是因为利益、派系的原因,才弄出来的事情么?
要从二十多家石油公司当中,选定几家相连着,并且靠近瓦里耶甘油田的石油公司,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即便是叶利钦答应了刘东的要求,但以目前的态势来说,这些东西,基本上都能算得上是空中楼阁。
如果不是刘东明确的知道叶利钦在两年后就能当上俄罗斯的民选总统,并且再过两年,能把苏联都给干掉。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在这里浪费时间。
但既然知道这些事情,那么刘东就对是否能够真正的把石油公司拿到手,并没有什么担忧。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当然就要尽可能的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除了刘东之外,其他几个人虽然对是否能够最后拿下这些石油公司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既然老板都那么认真的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也不能只装装样子。该认真的时候,还是得认真。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到百分百的努力,要是没有这样的信念,这几年环亚国际,也不会发展得那么快。
第三百四十六章肯定的答复
就在刘东他们梳理关于北瓦里耶甘油田地区的石油公司信息的时候,叶利钦那边,动作也不慢。既然答应了拿秋明油田地区的石油公司做为交换利益的筹码,叶利钦也不能不对秋明油田地区的情况有所了解。
要不然,等到下次和刘东之间实际谈判的时候,刘东他们指定的公司,叶利钦这边的人却毫无印象。那势必就会导致刘东他们认为叶利钦这边毫无谈判的诚意,两亿美元的援助是否能够到账,就只有天知道了。
相比起刘东他们确定了最终的目标,叶利钦这边的劣势相当的明显。因为他们并不清楚刘东他们到底对秋明油田地区,哪些地方比较看重。刘东他们仅仅是需要了解关于北瓦里耶甘的具体信息就可以了,但叶利钦他们却必须要了解到秋明油田地区所有的石油公司。
这个信息量,可不是刘东他们只了解二十多个石油公司能够比拟的。单单北瓦里耶甘就有二十多个石油公司,再放大到整个秋明油田地区,十多个储量达到一亿吨以上的大型油田,还有那些并没有达到这个储量,分得更散的小型油田,即便苏联是叶利钦的主场,要看完这么多的资料,那也是能把人脑袋愁白的。
尤其是现在叶利钦目前的情况,一直都在被克格勃监视,要不动声色的把这么多的事情都弄好,那个工作量就更加的繁琐。要不是刘东那边出的条件,叶利钦实在难以拒绝,这么麻烦的事情,打死他他都不会做。
在刘东他们选定切实的目标以后,叶利钦那边依旧还没有从繁杂的信息当中逃离出来。又过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叶利钦那边才传过来消息,叫刘东他们准备第二次的谈判。
这一次,刘东不但带上了周青富,也让林家兄弟和罗伯特一起过去。因为刘东这次如果谈成了,那么至少**年之前,应该是不会再到苏联来了。而这段时间的联系,就将会是林家兄弟和罗伯特和叶利钦的联系更多。
现在既然他们都已经到了苏联,和叶利钦见个面,混个脸熟,以后两年的时间里面,也好打交道。要是刘东这次不引荐罗伯特和林家兄弟,那么叶利钦是否能够放心的和林家兄弟还有罗伯特合作,都还是个问题。
刘东这边多了三个人,叶利钦那边却依旧是老样子,除了他,就是亚历山大和弗拉基米尔。虽然到目前为止,刘东依旧不太明白,这两个人在叶利钦的体系当中,到底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但和自己这么大一笔交易叶利钦都能放心的让这两个人出现,那么就证明这两个人就算不是叶利钦最为核心的亲信,也会是叶利钦重要的助手之一。
也不知道现在的叶利钦,是否能够知道苏联有伊万这么一个人。貌似现在的伊万,还在克格勃做事,而且这几年,应该是在国外做苏联的外交武官,要到九零年的时候,才会回到风雨飘摇的苏维埃。
看到刘东又带了三个陌生的人,叶利钦不动声色的问道:“亲爱的刘,难道你就不介绍一下你身边的这三位朋友么?”
看到叶利钦略微有些好奇的眼神,刘东心中不由得暗骂叶利钦的演技超群。他就不相信,叶利钦会不知道林家兄弟和罗伯特到底是什么人。环亚银行这么一个在环亚国际体系当中都不太出名的公司,叶利钦都能够知道它的具体用途,难道林家兄弟这样的环亚高层,叶利钦会不清楚?做为环亚银行的行长罗伯特,叶利钦也不可能不认识。
但既然叶利钦要装傻,刘东也不会白痴到揭穿叶利钦的地步,于是装作毫不知情的说到:“叶利钦先生,您还记得我们之前的谈话么?那么现在我就会为您介绍一下,我们环亚公司,在金融方面的巩固栋梁。这两位是林天豪和林天龙,做为我们环亚金融公司的执行者,能力极强。这位是罗伯特,出生在美国,并且曾经在花旗银行工作过的人才,现在受聘于我们环亚国际,是我们环亚银行的行长。”
“哦,原来是你们环亚公司的左膀右臂。你们环亚公司的金融业,就连我也有所耳闻,这几年工作能力十分不错,盈利很强。能够见识到这样的青年才俊,我感到很荣幸。”叶利钦听到刘东的解释以后,笑着说到。
要说对于环亚国际的了解,叶利钦比起国内的那些人,更加深入。环亚这几年来的快速发展,绝对离不开环亚金融的支持。环亚几次大的动作背后,都有着从环亚金融调集资金的背景。虽然后面环亚国际的资金,并没有再从别的银行走账,资金流向变得隐蔽起来。
但是就从之前的那些信息就可以看得出来,在环亚国际快速扩张的时候,环亚金融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绝对不会小。而且叶利钦越研究越发现,环亚国际现在之所以资金充沛,在八五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的时候,绝对扮演着不怎么光彩的角色。
要不然,刘东的资金到底是怎么来的,就没有了出处。也就是在那次日元升值以后,环亚国际,才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但在各地大肆的投资,还大量的招收各个行业的高端人才。
叶利钦能知道这些东西,完全是因为刘东的环亚公司最开始的时候,首尾就没有做好。在成立环亚银行之前,刘东的公司露出了太多的破绽。只要有人有心探查,这些东西早晚都会浮出水面。
现在叶利钦能够知道,以后那些美国人,日本人肯定也能知道。只不过是知道的时间早晚的问题,尤其是在这些领域,更加出色的美国人和日本人,只要让他们开始研究环亚国际的情况,在抽丝剥茧之下,他们绝对能够抓到环亚的尾巴。对于这点,刘东倒是不会太过意外。就连罗斯柴尔德这样隐蔽的财团,在后世不也一样被人拿到放大镜下观察?他们做得那么隐秘都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刘东才开公司不久,经验不足的时候了。
能瞒得了一时就瞒一时,瞒不下去之后,就再做打算。刘东的心态放得很端正。当然,目前叶利钦了解刘东一些底细的事情,刘东并没有察觉到,他还在为等下如何争取那些已经被刘东看成囊中之物的石油公司而伤透脑筋。
等到一群人都坐下以后,刘东先开口说到:“叶利钦先生,我以后并不会时常的来到苏联,所以以后这边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的事情将会是由林家兄弟和罗伯特完成的。而现在我向您推荐他们,希望在以后的合作当中,合作愉快。”
“那还真是遗憾啊,你不来苏联也好,因为你的目标比起这几位先生来说,更大。我想戈尔巴乔夫是不会喜欢你和我搅和在一起的。”叶利钦幽默的说到。
“我想也是,所以,以后什么工作上的事情,您完全可以信任他们几个。现在我们公司在苏联的办事处虽然撤销了,但并不代表我们公司的人员不会继续在苏联工作,那个别墅,依旧是我们公司的。”刘东回答到。
“好了,我们不谈论这些让人伤感的问题了。那么,我想请问一下,对于之前我们所谈的东西,你们选择好了么?”叶利钦问道。
“选择好了,周哥,把地图拿过来。”刘东对着周青富说到。
周青富听到刘东的话,把之前就准备好的地图放到了桌子上,然后铺开,对着叶利钦说到:“叶利钦先生,请看地图。我们公司选择的就是这一片地区,而管辖这一片地区的公司,就是我们的目标。”
叶利钦往地图上看了一下,然后问道:“北瓦里耶甘?怎么会选择在这里呢?”
听到叶利钦这个问话,刘东开口解释到:“这一块地区,有三个公司相连比较近,并且他们公司的分部势力相对集中在一个地方的。这样如果我们公司接手,就比较好管理一些。在先天条件上,比较有优势。而其他的地方,有这样地理优势,并且公司范围都差不多,还很合适整合的地方,非常少。我们也是无意当中,才发现了这么合适的一个地方。越看越觉得合适,就选定了这里。”
刘东这解释的话,并不能让叶利钦有多么的满意,归根到底,叶利钦宁愿刘东什么要求都不提,白给他两亿美元的援助,那才是最好。现在就算给刘东一家公司,那也是在他未来的收益上割肉,这事儿放在谁身上,都不会喜欢。
但既然已经答应了刘东的条件,叶利钦也不可能出尔反尔。仔细的看了一下地图,然后让亚历山大也看了一下,他们小声的商量了一下,就由叶利钦开口说到:“很不错的选择,这三家公司都是由我们石油工业部掌管的,并没有任何的外资牵连,公司底子相当干净,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
听到叶利钦说了这么多赞美的话,刘东忙问道:“那么,我们的要求是否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答案?”
“当然,为什么不?”叶利钦语气轻松的说到。
第三百四十七章离开苏联前的安排
叶利钦这话,算是默认了刘东他们的条件。三个石油公司,在叶利钦重新掌权以后,就将会划归刘东公司所有。而刘东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两亿美金。
叶利钦回答得很干脆,让刘东都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这样就轻易的插足到了苏联的石油行业,好像太过简单了一些。但既然叶利钦都答应了,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好回旋的。只要等到叶利钦再次上位,那刘东的公司就的确能够拥有三个在被瓦里耶甘的石油公司。
刘东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叶利钦何尝又不是。双方的观点根本就不一样,叶利钦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是否能够重出江湖,那么一个承诺,就能换来货真价实的两亿美金,说起来,他自己都觉得赚大了。
而刘东却是明确的知道,叶利钦将会在两年以后,当选为俄罗斯的总统。双方对未来的看法不同,就造成了双方对于这笔买卖是否能够成功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这笔买卖算是达成了。刘东赚了,叶利钦又何尝没有赚。
目标确认,这笔合作算是有了一个大体的框架。而剩下的事情,显然就不需要刘东和叶利钦再次伤脑筋,如何转账,如何交易,那三个石油公司又如何到刘东的帐下,这些琐碎的事情,就该下面的人慢慢来谈了。
当刘东一行人走了以后,叶利钦和自己的两个助手,开始讨论起来。
“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想明白,这个叫做刘东的小家伙,为什么会对我有那么大的信心。两亿美元,仅仅是需要我的一个承诺,就大方的给了出来,我想就是那些美国人,也没有这么慷慨,他凭什么有那样的判断?”
“这个事情,就只有上帝知道。但不可否认,这笔钱我们是的确拿到手了,有了这笔钱,我们该做的事情就能够做得更快一些。这是好事,至于其他的东西,暂时来说,我们还不用多做考虑,不是么?反正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成功,即便是给他们了三个石油公司的权利,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比起那些美国佬,来自华夏的小家伙,显然更加好说话一些。”弗拉基米尔对着叶利钦说到。
“是啊,管他呢。只要钱到手了,其他的问题,我们也用不着做太多的考虑!对了,关于我们和刘东谈判的事情,美国人那边有什么行动没有?”叶利钦问道。
“那边可能才收到消息没有多久,为了不让他们知道是我们自编自导的一场好戏,我们在外围上下了很多的功夫。他们在苏联的情报系统,并没有强悍到比克格勃更加利害。如果不是我们有意泄露这些事情,我想他们即便是发现了刘东他们的异动,也不会知道他们和我们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协议。目前来说,可能因为时间太短的缘故,他们并没有什么动作。但我相信,他们会很快行动起来。”弗拉基米尔很有信心的说到。
“那么,我们的小朋友,就可能有麻烦了。不知道他对这样的惊喜,有没有足够的抵抗信心。愿上帝保佑他。”叶利钦显得很轻松的说到。
他有理由轻松,对他来说,无论是刘东,还是那些美国人,实际上并不会是和他一条线上的人。既然这样,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让刘东和那些美国人互相猜忌,才会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只有双方处于敌对的关系下,叶利钦才能够浑水摸鱼。以前的叶利钦,还用不上这样的小手段,但是如今的他,显然没有资格再大意下去,至少在他自己再次上位之前,大意不得。
刘东也想不到,叶利钦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居然想方设法的想把自己拉出去和美国人打对台戏。这个时候的刘东,还以为就自己第一个找上叶利钦的。
三个石油公司,对于刘东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囊中之物了。而刘东需要考虑的就是该如何凭借这三个石油公司,把其他的位于北瓦里耶甘和瓦里耶甘的石油公司拿下来。
由于谈判成功,刘东能够留在苏联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所以接下来的两天里面,刘东必须要把苏联这边的事情,大体的框架给处理好。
之前的办事处已经被刘东关掉了,并且在短时间之内,刘东没有把它再开起来的意思。如何让林家兄弟和罗伯特还有他们的团队有一个正当的理由留在苏联,就是当前最需要考虑的事情。
以公司的名义,在苏联做一些不太适合公诸于众的事情,显然对公司在国际上的形象有着很严重的损害。尤其是当以后的俄罗斯缓过劲儿来,那刘东的环亚在俄罗斯的形象,就要臭大街了。这个选择,绝对不行。
但如果不以公司的名义在苏联逗留,林家兄弟他们的安全又得不到多好的保证。要知道,在这几年当中,苏联可是相当的混乱,就连克格勃这么庞大的情报组织,都在做一些副业。卖点核弹头啊,批发一下坦克啊,或者直接把现役的军队用品和军区合作,弄到亚非拉。这么恐怖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能够镇得住人的名头,实在是太危险了。
就算刘东想要赚钱,也不能把自己的这些班底拉到苏联来打水漂。所以,该如何在苏联,或者说是未来的俄罗斯,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现在就必须做出一个决定。
林家兄弟他们自然是不会知道刘东在想什么东西,他们也不可能想到,现在看起来强大无比的苏联,居然已经没几年好活的了。至于刘东考虑的那些问题,在他们的眼中,那绝对不是问题。而刘东又不可能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明说,要多纠结就有多纠结。
“林哥,你们这几年的任务,就是呆在苏联,寻找商机。但是你们却不能够打出公司的招牌,至少在明面上,不能让别人知道你们的底细。这样的工作,就有一定的危险性,我现在就在考虑,该如何把这危险降到最低。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好提议没有?”刘东自己是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好办法,所以干脆就把这个问题拉开了谈,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么多的人在,总是会想到一个好方法的。
林家兄弟他们当然知道刘东为什么不让他们打出公司的招牌,因为他们这几年在苏联要做的事情,本就不是那么光明正大,要被苏联人抓个正着,那可就完蛋了。
但如何保全自己这些人的安全,也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如果出事儿了,那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有谁能够解救他们。
这个时候,罗伯特开口说到:“老板,我记得我们公司在苏联这边,有一个人,叫做列夫捷特,他们的家族,不是在苏联很有势力么?我们能不能够让他们的家族,给予我们一些帮助?我想看在钱的份上,他们也不会那么不通情理。”
“列夫捷特?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如果不是现在他跟着叶利钦,那他要说动他们家族给予我们公司一些帮助,的确可行。可惜现在,这个提议并不是那么靠谱,因为他现在在他们家族当中的地位,并不是那么高。现在的苏联,还没有谁会明面上帮助叶利钦,所以,你这个设想,很不可行。我们必须要找别的方法。”刘东可惜的说道。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既然刘东把列夫捷特安排到叶利钦的身边,那么至少两年里,在叶利钦上位之前,列夫捷特在苏联的政治力量,不会对自己公司有太大的帮助。要知道,列夫捷特现在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瘟神,连他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就更别说他靠自己的家族,给予公司一定的帮助。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的。
听到刘东这话,罗伯特有些无奈的耸肩说到:“这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们公司好像除了列夫捷特,在苏联本地上的政治力量,并不是很强大。叶利钦么,至少现在也顾不上我们。”
这个时候,林天豪开口到:“老板,我觉得罗伯特的思路没有错。如果我们仅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在苏联显然是不可行的,必须要依靠苏联的本土势力,才能让我们在苏联混得风生水起。即便是列夫捷特不可靠,我们也可以再找一个列夫捷特出来,当初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把列夫捷特架上我们公司的马车,那现在也可以照葫芦画瓢,重新再来就行了。”
林天豪这意思,刘东一下就明白了。当年把列夫捷特拉来,不过是付出了一些美元。而以苏联人的贪婪,只要刘东他们公司没有明确的把自己的招牌挂出来,然后给他们足够的利益,那些苏联的本土势力,就没有理由拒绝和刘东的公司合作。这么做,不但能够迅速的在苏联的土地上扎根,还可以再腐蚀掉苏联的一部分权贵,在未来的俄罗斯,又能有一个坚定的打手。
第三百四十八章要建立新的利益共同体
对于刘东,或者说是环亚国际来说,现在最为缺乏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势力。由于公司发展的速度太过迅速,在这几年当中,虽然拼命的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
不论是刘东在国内和那些朋友们合作开公司,还是刘家改换门庭,并且,在国内政治上大踏步发展。或者是在国外,尤其是在苏联,投资叶利钦,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虽然刘家发展迅猛,但之前的底子实在是太薄,虽然比起那些连正部都没有一个的政治家族来说,刘家绝对是一个需要仰望的存在。但是,刘东自己却明白,以刘家现在的底蕴,撑起这么大的家业,已经有些显得底蕴薄弱了。和现在同样实力家族的那些比起来,刘家的盟友,实在是太少了。虽然看起来高大,实际上却像白杨树一样,笔挺,但枝干很少。不像榕树,虽然高度不是很高,但是枝干很多,比起白杨树来,显得繁荣太多。
之前周青富在苏联的经营,就很能看出这样的情况。虽然在叶利钦没有倒之前,环亚在苏联的办事处,显得门庭若市,可以说是往来无白丁。但是叶利钦一倒,情况就变得很不妙。
周青富掌握的那些资源,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断的断,散的散,到现在,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不到鼎盛时期的百分之十。这才是最为要命的东西,如果不是刘东对这些线并不太过看重,之前的重点也没有放在这个方面,说不定他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会气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