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目前我们环亚下属的企业已经非常多了,而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由于我们公司大规模进军实业,以后属于环亚的公司将会更多。为了便于大家能够清晰的认识环亚里面饿企业,不至于弄混淆,所以,老板决定实行公司的分级制度。总的来说,总公司在未来,将会把所有的公司实行级别划分。这个级别划分,有着高低之分,但也并不是为了高低之分而划分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大家即便是在各自的领域当中,也会明白别的领域那些公司到底是属于什么级别类型的,更加有利于大家认识环亚国际这个集团。”陈洁絮絮叨叨半天,就是要说,以后环亚的级别功能,将会更加的明晰。
首先,从一级到五级部门,由高到低,把公司的阶层划分明显。第一级的公司,目前来说,仅仅只有一个,自然就是环亚国际总公司。做为总公司,当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第二级的部门,目前来说,适用范围就是环亚目前所属的直系子公司。也就是说,环亚金融,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环亚科研院,环亚机械,环亚矿业,环亚银行,包括未来会从环亚机械拆分出来的环亚钢铁,环亚电子,都是属于第二级部门。
第三级部门的划分,应用范围将会是公司分部这一类的企业或者部门,就比如环亚国际的分部,就是属于三级部门。但如果是环亚矿业这样的二级部门的分部,他的行政级别将会是四级部门,将会比总公司分部的级别低一个档次。
第四级部门的划分领域,二级公司的分部,一级公司的绝对控股公司,与外部企业合作的绝对控股企业。目前来说,这一块分级还仅仅是一个设想,因为目前为止,环亚基本上是没有和外部公司有过多少合作,所以这个级别的划分,还停留在纸面上。
至于最后一级的五级部门的划分领域,就是所有环亚的关联形企业合作公司,非绝对控股公司,非核心企业公司。说白了,这一级的公司,环亚和他有关系,但关系不大,以后环亚遇到危险,这类的企业就可以直接抛弃掉,直接就是排在第一位的炮灰形企业。目前来说,联众超市,就应该是属于这个范畴之内。
第三百八十九章善意的提醒
公司里的事情,是永远都不会忙完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把人给麻烦死。但眼看马上就春节了,刘东也不好意思再让大家忙活,于是,在春节前三天的时候,刘东就很大度的给大家放了长假,十五以后才上班。
这样的福利,就算是国企也比不上。这年月,假期大家是都有。但能放这么长的,刘东这里还是独一份。就连政府部门,那也没有说这样玩的。
既然都给下面的人放了假,刘东这个老板也没有说继续参加工作的。把一些小事给抛到了脑后,刘东也开始正式休假。至于其他的人,除了必要留守的人之外,大家都回去了。陈洁自然是不能跟着刘东一起回家过年,现在连个名份都没有,陈洁的老爸现在正对刘东不满着,哪里能容自家女儿连过年都不在家?
做为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对大家来说,无疑是热闹的,高兴的,这点,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刘东这样的高门大族,都毫不例外。
贴春联这一类的事情,刘东的老妈张彩霞是一手包办。对她来说,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眼瞅着自己的老公过不了两年,只要是不出意外,头上就能直接挂上中委的头衔,张彩霞又怎么能不兴奋?尤其是现在的刘胜利还年富力强,只要以后不出错,老老实实,平平稳稳,未必不能再上一步。这样的事情,无论是放到谁家,都有理由高兴。
刘东和刘辉两兄弟,就给自己老爸打下手,收拾着在京城的房子。刘胜利由于现在调到苏省去了,一年到头难得回来,老妈自然是夫唱妇随,跟着过去住省委大院。于是京城这边的房子,就暂时的空闲下来了。一个空闲下来的房子,要是不会有灰尘,那绝对是奇迹。
刘辉本来是在京城工作,但这边的房子太大,而且还在部委里面,进进出出都是认识的人,对于他这样有些小心思的人来说,每天工作完以后再回这边来住,无疑是不太合适的。于是在刘胜利两人还没到苏省上任的时候,就搬出去独立住了。
至于刘东,虽然这两个月来一直在京城忙活,但他也不怎么喜欢大院里面的气氛,太纠结。尤其是在环亚大规模进入华夏市场以后,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环亚是谁的,大院里面的人自然不会陌生。老爸升官,儿子有钱,这样的事情,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会让人妒忌的,在大院里面自然也不会例外,所以,每每刘东回大院的时候,其他人看他的眼神不太对,这样过了几次以后,刘东也就没有心思再来大院里面住,直接在公司住,还方便多了。
于是,喏大一个别墅,好几个月没有常驻人口,现在春节来忙活,自然会有一些麻烦。这样的麻烦,对于刘胜利来说,也不是太容易解决,好歹是代省长,他有多久没自己做过这些事情了?而对刘东刘辉两兄弟来说,也不是那么轻松,刘东自打创建了环亚以后,基本上就很少动这样的手,刘辉虽然没有达到刘东的高度,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事情,他也能享受得到。
于是,三个不太常打扫卫生的人凑到一块,这年前扫扬尘的习俗,进度自然快不到哪里去。这事儿又不能麻烦勤务员,也就只有苦了他们爷三个。
好不容易把房子里里外外个弄了一遍,勉强能见人,刘东三个已经累得不行了。好歹是别墅,面积自然是小不到哪里去,三个不勤于劳动的人来弄,能弄成这个样子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等到晚饭的时候,老妈张彩霞看到三人这幅模样,没好气的批评到:“三个人都不是做事儿的料。尤其是小辉,这都多久了?你弟弟的事业都做了这么大出来,你这几年干了些什么?别说和你老爸学,就算和你弟弟学,你都没办法比。就这样连劳动都不会,以后你该怎么办?”
一上桌就被自己老妈来了个当头炮,刘辉要多纠结有多纠结。拿他自己和老爸,和弟弟比,这能比么?弟弟那手段,全四九城的三代当中,又有哪一个能做出来?他刘辉的资质本就不算出色,上面有老爸这样的接触青年挡着,后面有刘东这样的优秀少年堵着。他的压力山大啊!
但刘辉知道,这事儿不能和老妈顶嘴,要不然这饭没办法吃了。在老妈的观念里面,弟弟能做的事情,哥哥就必须会做。要不然,凭什么你是哥哥?对于这样蛮不讲理的观念,刘辉也没办法反驳,于是张彩霞说她的,刘辉自己吃自己的,来个沉默是金,张彩霞说累了,自然就会歇着。
果然,絮絮叨叨了好一会儿,看到刘辉在那吃饭,压根没有张嘴的意思,张彩霞也没多少心思再说。反正有了那么优秀的丈夫,和一个优秀的儿子,她已经很满足了,刘辉不争气,她也没多少办法。
等到张彩霞念完,刘胜利这个时候也开口到:“小东,你们那个移动通讯产业园是不是已经开始动工了?”
“是啊,这玩意不就在您老人家的辖区么,动工这样的事情,你比我还清楚吧?”听到老爸突然问起移动通讯产业园的事情,刘东抬头回答到。
“我当然知道,就是觉得有些奇怪,你这动工的时间选得可不怎么好。年前一两个月动工,难道你就不知道要过年了?现在你又给那些人放了假,等来年再开工,一件事情分成两段做,你不觉得麻烦?而且听说工地上的那些材料,你现在就买回来了,全都在那堆着,就不怕出问题?”刘胜利现在好歹也是当了一年的代省长,自然不像之前在机工部那样不食人间烟火,连工地上材料一般都是一边做一边买的事情都不知道。
而刘东工地的做法,和现目前大多数工地的做法都不一样,不但年前开工,把一个完整的工段分成了两段,而且还一次性的就把物资什么的,都给买齐全了,宁愿租借仓库放着,也不宁愿一边修,一边买。这样做实在是太过奇怪,刘胜利也不得不插嘴问一句。
虽然儿子现在的事业,就连他这个代省长也很侧目,但做为当老子的人,自然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犯常识性的错误。毕竟,刘东大规模的搞实业,这也算是第一次,刘胜利自然不以为自己的儿子什么都会,都能,那样,刘东就不是人,而是神了。这世界上,也就只有神才不会犯错误。
既然老爸有意挑起这个话头,刘东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想法。现在刘家正处于转型的阶段,从部委到地方,刘胜利更是其中的翘楚。如果不干出一点成绩,就算是有南巡首长的照拂,刘家也走不长远。走不长远,而老巢又回不去,那下场也不会太好。
原本这个事情刘东就想着在老爷子那的时候,给大家都说说,既然现在老爸有心思,提前给老爸提个醒,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于是,刘东问到:“不知道老爸你对前几个月中央发的那个文件有什么看法?”
“文件?什么文件?中央每年要发的文件不计其数,我怎么知道你到底说的是哪一个?”听到刘东答非所问,而且还反问自己,刘胜利不以为刘东是在拿自己寻开心,于是有些凝重的问到。刘东说这话,肯定是有着什么目的,而这个目的他现在还没有看清楚。
“就是关于物价改革的那个文件,不知道老爸你有没有研究过?”刘东问到。
“就是那个关于逐步放弃用行政手段对资源价值的控制,并入到市场经济的那个改革文件?”刘胜利不愧是做代省长的人,对于这样关系到地方发展的大文件,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对,就是那个文件。正是因为看到了那个文件,所以我才决定要早日开工,宁愿把工期分成两段,也不宁愿在年后开工的决定,更决定早早的就把公司工厂建设需要的原材料给备齐,宁愿放在那里,也不宁愿一边建设,一边购买的决定。反正买这些材料,对于我们环亚国际来说,根本就是毫无压力,有钱不用,放在那里就是贬值。”刘东开口说到。
听到刘东这话,刘胜利哪里还能不明白刘东到底是在说什么,于是皱着眉头问到:“你这意思是说,这个改革会出现问题?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老爸你去过苏联,就会明白我为什么对这个改革的方案不看好。苏联目前来说,和我们走的是差不多的路子,目的都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的手段,就和我们不太一样。而苏联目前遇到的麻烦,想必就算老爸你没有去过苏联,也应该有所耳闻。”刘东慢条斯理的说到。
“嘶!你的意思是说,这个改革的文件,会导致我们国家会变成苏联那样?”听到刘东的这个揣测,刘胜利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三百九十章大伯也牵连进去了
“当然不是,要真会变成那样,我还不得早早的就给老爷子说?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慢条斯理。只不过我是觉得,如果按照改革文件当中的意思走,说不定就会出现问题,毕竟,苏联那边也是出现这样的问题。没理由我们国家就不会因此受到损失。虽然我们之间的手段不一样,但是具体实行的方案,还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刘东说到。
“你这么说,我就搞不太明白了,这之间的关联到底是什么?”毕竟不是搞经济出身的人,刘胜利自然不会对经济方面的问题变得多敏感。即便是有刘东这几年来不断的给他一些相关的资料,但到了刘胜利这个岁数,想要改变一些观点,并不是那样容易。学习新的知识,也很困难。
“这之间的联系很简单,那就是太过急躁。凡事要碰到急躁,那就不会有太多的好结果,而目前那份文件,我看就有些过于急躁了。所以我才会有那样的论断,当然,不仅仅是我,还有我们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政策研究方面的专家。”刘东为了加大自己话语的可信度,直接就把自己公司给卖了。
“什么?你们环亚居然还有这方面的人?你小子想做什么?”听到刘东说他们公司有部门专程研究政策,刘胜利有些发懵,这玩意,是企业需要研究的么?
看到自己老爸有些大惊小怪,刘东不以为然的说到:“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只要是到了一定高度的公司,都会对他们投资的所在国进行研究。这关系到公司的发展问题,要不研究研究,谁知道政策方面会有什么样的陷阱?我们公司不但研究华夏政策,也研究美国政策,还研究苏联的政策,只要是和我们公司有业务来往的国家,都有相关方面的研究人员。我们又不是国企,遇到国外的麻烦事情,可以找国家解决,我们这样的私企,遇到麻烦都需要自己来解决,不靠自己能靠谁?”
听到刘东这话,刘胜利哑口无言。这事儿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虽然刘东的环亚挂着外资的皮子,但说到底也就是一个私人企业,只不过和国内的私人企业不太一样。要不在国家政策方面研究一下,就算吃了亏,也没地方去说理。就算是刘家,也不能在这样的问题上说三道四,那样犯忌讳。
但直接听到有企业研究国内的政策,刘胜利做为国内的高官,心里也不是那么好受,就好似吃了苍蝇一样,很别扭。即便环亚是自己儿子的产业也是一样,这算是官员的通病,只能他们研究怎么玩人,不能让被玩的人研究他们。就像田登一样,弄出个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出来,道理是一样的。
看到自家老爸面色不豫,刘东笑道:“不是吧?老爸你居然对这点事都看不透?多大的事儿啊,这样给你说吧,这样的研究,可不仅仅是我们公司在研究。全世界只要是上了规模的公司,都在研究。只不过我们国内由于国企一家独大,私人企业还达不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好像觉得很奇怪。我就不信老爸你不知道,只要是国外的企业,进入华夏市场的,就没有不研究政策的。这纯粹是商人本性,我们公司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那为什么国企不……,算了,我自己都知道,你还是别说了。”原本刘胜利还像反驳,拿国企出来说事儿,但他自己想想也能明白国企为什么不研究。
说白了,国企和国家都是一家人,一家人研究一家人,这实在是多此一举,难道国家还能亏待了国企?越大的国企,越是不用研究这些玩意,反正出了什么事儿,有国家顶着,他们犯不着废心机来研究这个东西。至于那些小国企,他们就算是想研究,也没意义。没资本,没能力,连做炮灰的资格都没有,国家叫他们怎么做,他们就得怎么做。
“好了,老爸,这件事情我会在大家都聚起来的时候说出来的。反正明天不是有聚会么?到时候我说出来,让大家有个准备就行了,现在这事儿,只不过是有这样的苗头,如果计委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调整过来,就没有什么事儿了。只要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都有改正的机会。”刘东不想再和老爸探讨关于企业能不能研究国家政策这样蛋疼的问题,于是就转移话题说到。
“你说得也是,只要是还没发生的事情,都有可能改变。计委那边……,等等,你是说计委?”刘胜利带着震惊的表情问到。
“是啊,国内制定这方面的政策,不都是计委来做的么?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刘东不知道老爸为什么会这么震惊,有些纳闷的问到。
“计委来做是不奇怪,但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会出事儿,我们刘家的麻烦可不小。你忘了你大伯现在在什么位置?”刘胜利恨铁不成钢的说到。
听到自家老爸这么一提,刘东的汗毛一下子就竖了起来,他居然忘了自己的大伯现在算是计委的半个掌门人,如果真是计委那边的政策出了毛病,自己的大伯岂不是麻烦大了?
要知道,抢购风波可以算得上是改革开放当中的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反面教材,在后世都常常拿出来说事儿,不但政府,就连学校也没有少拿这件事情来告诫学生。要真让自己大伯陷入了这样的漩涡,大伯的前途也就算完了。
原本这样的事情刘东早就该意识到,但由于前世这个时候,大伯在计委基本上算是打酱油的,因为老爷子的坚持,前世这个时候,大伯在计委的工作多半都分给了别人,算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计委副主任,排名最为靠后不说,甚至连下面行局的一把手都要比他有权利。
而抢购风波发生以后,计委很多人都受到了牵连,但由于大伯压根就是个摆设,这一劫对他没有丝毫的影响,原本可以上一步,但因为刘家的原因,大伯在这件事情当中,既没有捞到什么好处,也没有吃什么挂落。
所以刘东压根就忘了大伯现在的地位,但现在听老爸这么一提,刘东才发现,自己的大伯这个时候,可不比前世。他现在都能算得上是计委半个主人,只要上面的正印主任退了,他就能顶上去。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发生那样的问题,大伯做为计委的主要负责人,要是不出来顶缸,完全不住以平民愤。真要出事儿了,别说计委主任的位置,大伯能安稳的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正部级巡视员都算是运气好,要是严重一些,直接办病退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刘东恨不得给自己来一大耳光,有着前世的记忆他固然会变得风生水起,很多时候都占尽了便宜。但有些时候,前世的记忆也会给他造成一些误区,就比如之前的叶利钦问题,如果不是他过度的自信,觉得叶利钦两年以后就能上位,就算环亚这边和他关系紧密一些,也不会出现多大的问题。
但刘东却没有想过,在资料上面看到的东西,实际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有待考究。就好似黎明前的黑暗一样,虽然知道快要看到太阳了,但你能不能顶过现在的黑暗,还是一个问题。要顶不过,就算有黎明你也看不见。
而抢购风波这样的事情,本就已经够大了,原本应该记忆深刻的,毕竟前世刘东也经历过一次。但由于有了前世的记忆,一直认为这次的事情对大伯没有影响,所以也就没有太过在意,却没有想过此一时,彼一时,前世的刘家能和这一世的刘家相比么?蝴蝶都能造成龙卷风,又更何况刘东对刘家的改造幅度还不小,前世有问题的,这一世可能没问题。但前世没问题的,这一世未必不会出现问题。就好似现在这样。
想到大伯可能会因为这个事情遇到大麻烦,刘东哪里还有心思吃饭,于是对着老爸说到:“这事儿怪我,早就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却没有想过会对我们刘家造成麻烦。还好现在还不算晚,老爸,我们现在就去给大伯说,务必让这个麻烦消弭于无形之中。不能让麻烦的事情出现。”
“现在急了?早干嘛去了?这事儿再急也没用,反正听你那口气,就算要出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我们现在该干嘛干嘛。明天不就是聚会么?到了那个时候再把这事儿说出来,不但告诉你大伯,还要告诉所有刘家的人,千万要注意这个问题。”刘胜利这个时候,反而镇定了下来。
如果这事儿立马就要发生,就算现在急也没用。而且那份文件他也看了,基本上没太大的影响,除非后续动作加大力度,并且持续下去,要不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虽然到目前为止,刘胜利也不明白,这个麻烦到底会是以什么形式出现。但看刘东囤积材料,他大概就知道出问题应该是会出现在物价这一块。
而物价这玩意,也不是说一两天就能涨起来的,除非有什么硬性的文件,那这个东西基本上不会太大的波动。而现在这样的文件并没有出现,目前来说,大哥还是安全的。
(ps:昨天蒹葭无耻的断更了,在这给大家道歉。本来想找个理由的,但想想之前蒹葭扯过的理由已经够多了,那还是不扯了。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不想码字的时候,而昨天这样的感觉特别利害,所以就那啥了。欠的章节,大概是能补上的。)
第三百九十一章春节聚会
除夕,老爷子的小院变得格外的热闹。小孩子在老爷子的院子里面堆雪人,稍微大一些的在准备放鞭炮,再大一些的犹如刘东这个年纪的,就基本上是成双成对。
虽然是家宴,但老爷子的勤务员也并没有放手,依旧在认真的做着准备工作,把各式各样的原材料准备妥当。刘东老妈张彩霞这一类的人,一边在厨房打下手,一边和姑嫂聊天。一年也难得有这么一次聚集齐的时候。
如果前些年,张彩霞是不怎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大伯家的,会表现得非常优秀,不断的抛出一些不是那么让人开心的话语。虽然这些话语,对大伯家的人来说,很开心让大家分享。而现在嘛,张彩霞就算矜持着不说话,其他人说话的时候也不会把她给遗忘掉,因为她不但有个好老公,更有个好儿子。
刘东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和那些同辈的人在外面闲聊。做为三代当中的风云人物,刘东和刘宇民两个三代的人,就在为家里的大人们添茶水。等到弄完一些小事以后,刘东和刘宇民两个人才找了个不太显眼的地方坐了下来。
这两年,刘宇民的风头基本上是被刘东抢完了。虽然他依旧是刘家的长子长孙。但地位上,比起之前来,就有了一些差别。至少,以前刘宇民是所有人的希望,刘宇民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来,都免不了大人们的唠叨。
而现在,刘宇民如果再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大人们虽然也会唠叨,但也不至于太过严厉。本来这事情算是好事儿,可刘宇民明白啊。越是在乎你才会对你严格,越是不在乎你就越放纵你。而现在虽然没人说放纵自己,但也没有了之前那么严格的要求。很明显,大家不用把他做为刘家三代当中唯一的希望。
以前最厌烦的严格,现在刘宇民却觉得十分亲切,他恨不得家里人继续对他严格下。所以,人都是贱骨头,之前千辛万苦想要摆脱的东西,到了真摆脱的时候,反倒是不太乐意了。
刘东自然是不会知道刘宇民心中的纠结,说实话,现在的刘宇民他还没有看在眼里。虽然顶着一个刘家三代长子长孙的名头,但在刘东这样的成功人士面前,这个名头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的优势。就好似王家长子长孙王政一样,如果那一次他不拉着周青龙顶缸,要他自己一个人面对刘东,他绝对是有多远就滚多远,压根就不会往前靠。
实力带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刘宇民什么时候真做出成绩来,刘东才会正眼看他。
老爷子依旧坐在主位上,喝着茶水,看着眼前刘家的一群人。由于现在老爷子差不多算是彻底的退下来了,所以官方的一些过年活动,他也可以不参加。
照例,刘家二代的人,开始汇报起工作来,对于八七年的一些得失,都开始探讨。对于大家来说,过年聚会,可不仅仅是吃吃喝喝,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这样的讨论。每一个政治家族,在这个时候,都不会有例外。
刘家现在,可不止刘东在商业上混得风生水起,刘家的政治力量,动作也不会慢。方向上没有错误,自然会得到回报。工作变得顺利,政绩变得多了起来,那是常理。
等到二代的人汇报完工作,差不多就过去了两个小时。如果仅仅是刘家直系二代汇报,自然不会花费那么多的时间。但这是在过年的时候,刘家旁系,加上一些关联的家族人物,都会在这个时候到老爷子的小院来,所以汇报工作,就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如果以前两年老爷子的精力,自然不能听完那么多的东西。但这两年老爷子淡出政界,修身养性,反而比以前的身体要好很多。所以尽管汇报的时间长,但老爷子也没有说觉得多么的难受。
如果是以前,二代的人汇报完工作,也就算差不多了。但今天,老爷子却没有觉得满意,于是开口说到:“小东,你的叔叔伯伯们都把他们这一年的工作给汇报完了,你也来说两句。”
对于老爷子的点名,刘东显得很淡然。反正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他有幸列席这样的小聚会以后,他的汇报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对于这点,刘宇民都有些淡淡的嫉妒。但没办法,刘东做出了成绩,而他没有,待遇上,自然是有些差别的。好在刘东无意于政界上的事情,所以即便刘东再出色,刘宇民除了有些纠结之外,并不认为刘东和自己会变成敌人,商业政界,可不是一回事儿。以后刘家政治上的大旗,还需要他刘宇民来抗。
看到所有的人都望向自己,刘东也不怯场,开口讲述起他的环亚这一年来的布局。环亚的摊子很大,这点大家都知道,但当刘东开始详细述说以后,大家对环亚才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当听到刘东在美国股灾的时候,仅仅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就狂卷了二十多个亿美元之后,除了一开始就知道的人之外。别的人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
二十多个亿美元代表着什么,大家很清楚,如果换成人民币,那至少也是八九十亿人民币。而现在国内有多少省份,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但刘东却轻轻松松的就从美国人手里抢了过来。怪不得前些日子,刘东那么大气魄,在国内一下就投资了二十亿美元。
有这笔从美国人手里拿过来的钱打底,刘东就不会缺钱。而且这还是美元,能发挥的作用将比人民币还大。反正对于大多数刘家的人来说,这样的手段,他们是玩不了的。但现在刘东这个三代的人,却轻轻松松的就完成了,实在是让他们有些丢脸。
如果刘家二代当中,谁对经济问题最为敏感,那就是王卫红,刘东的四姑丈。虽然他是外姓,但以他和刘家的关系,他也算是刘家的核心成员,所以今天他也有份坐在这里面。
听完刘东的汇报以后,还没等老爷子开口,王卫红就说到:“小东啊,你看你也那么有钱了,是不是准备支援你四姑丈一些啊。我可是穷得叮当响啊,你是不是也投资一点啊?”
听到王卫红这么说,刘东奇怪的问到:“四姑丈你还需要什么投资?京城这边我也投资不少,不都是和你在谈的么?”
在这样的场合下,王卫红自然不会谈一些私人借款上面的事情。所以他说投资,就肯定是工作上面的问题。如果说刘家谁最先受益刘东投资带来的政绩,不是刘东的老爸,也不是刘东的大伯,而是王卫红这个四姑丈。当年刘东还没开刀具厂的时候,就是和王卫红谈的,所以他算是最先受益的人。
“你四姑丈最近工作上可能有些调动,以后未必会呆在京城。现在这里的水太浑了,我们刘家无依无靠,就得把人给摘出来。你四姑丈那个位置,有些招人恨。既然我们不趟这混水,那就要把位置让出来。他们弄他们的,我们弄我们的。”老爷子这个时候开口说到。
听到老爷子这么一解释,刘东笑着对王卫红说到:“恭喜四姑丈,这次又要往上提一下了吧?不付出点代价,您能挪位置?准备去哪儿?”
虽然家庭会议上要保持严肃的气氛,但是刘东现在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刘家三代,这样说话,其他的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刘东虽然是三代,但他有成绩放在那里,真要算起来,刘东在刘家真正的地位远远比很多二代的人高。
“去荆北省,位置大概会是常务副省长。”既然是家庭会议,王卫红自然不会遮遮掩掩,没那么必要,于是很爽快的说出了自己将要去的地方。
“荆北省?四姑丈你干嘛不早说,我们公司的计划都做好了,未来几年的时间,基本上都不会涉足那个地方,你要是早说,我还好安排,但现在这是个问题啊。”听到是荆北省,刘东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的工业王国大部分布局,都没有牵扯到这个地方,如果早说,还能有些调整,但现在位置和规划都已经尘埃落定了,哪里那么容易更改?
听到刘东抱怨,王卫红无奈的说到:“你当初投资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会调到荆北省去,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老爷子就知道,半个月前我才得到消息,再早我也不知道啊。”
“怎么会那么急?”刘东就算政治上再不敏感,也能想到这里面的猫腻。又不换届,也不是正常调动的时候,从京城的副市长升为荆北省的常务副省长,这里面需要动用的力量,可不小。
刘东倒不是觉得刘家舍不得一个京城副市长的位置,因为刘东也知道,京城市的市长市委书记这样的位置,自家不可能能染指。四姑丈如果一直在京城待着,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常务副市长,那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而现在四姑丈如果调到荆北省去当常务副省长,很明显是在高升。虽然京城的位置重要,但一个不挂常务的副市长,远远没有一个常务副省长来的实惠。
第三百九十二章水开始浑浊了
要知道,四姑丈王卫红虽然也是副部级,但在京城这地方,正部级的大员都不知道有多少,四姑丈一个既不挂常务,排名又没那么靠前的副市长,权利真心不是太大。虽然不至于分管教科文卫,宗教事务这一类的冷板凳职务,但分管工作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如果从京城跳到荆北省的常务副省长的位置,虽然同样是副部级,但意义可不一样,权利也不一样。荆北省总共才多少副部级和以上的官员?四姑丈在那边,能发挥的余地绝对比在京城大。再加上荆北省刘家也有不小的势力,而四姑丈那边也有一些势力在那里。如果四姑丈去了,基本上就相当于回到自己的老家。这比起在京城受累,实在好太多了。
但刘东相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和刘家交换位置的那些人没有别的目的,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别看京城的一个副市长好像很风光,但真正像刘家这样的家族,其实并不是太过在意,主要是这里大佬太多,别说副部级,就算正部级,副国级的人物也不少,想要依靠一个副市长耍威风,那纯粹就是脑残。没有别的意义,傻子才会拿实惠的位置来换这么一个鸡肋。
刘东这样的政治半文盲都能看得清楚的事情,刘家其他人又怎么会看不到?老爷子这个时候也放下了之前的悠闲,开口说到:“水要混了,所以就算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有些人也会开大价钱。虽然我们刘家不准备过多掺合这些事情,但也不能不防备。毕竟,我们现在的头上,可清清楚楚的写着名字,抹都抹不掉。想要两边讨好,根本不可能。”
“难道那些人就按耐不住了?”刘大为担忧的问到。
刘大为并不是老爷子的儿子,但关系也不远,老爷子当年六个兄弟姐妹,到如今剩下的就他老人家一个,但二代还剩下的却不少,刘大为就是其中一个。现在在西北省一个地级市做市委书记,算是刘家的旁系。
做为一个远离政治漩涡的西北省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刘大为是很少来京城的,除了必要的时间,大多数时候他都老老实实在西北省待着,甚至就连西北省,都很少有人知道他和刘家的关系。毕竟,西北省那地方,机工部的力量非常薄弱,借不了力,说了也白说。
虽然地处偏远地带,但即便是现在这个通讯条件不发达的时候,官员们能得到的信息速度,也远远不是老百姓能想像的。就好似刘大为,他虽然隔着京城十万八千里,但京城这边的消息,他也没少知道。
所以,他自然就会明白,目前的形势可以算是乱麻,双方出手的时候越来越多,动作也越来越大。虽然这些事情和他的关系不是很大,但他也依旧担忧。毕竟,刘家虽然不在漩涡中心,但也远远算不上是隔岸观火。
当初和南巡首长见面以后,就注定了一荣皆荣,一陨皆陨的格局。南巡首长要是这个时候输了,刘家也不会好过。所以,争斗到最为激烈的时候,刘家也不得不赤胳膊上阵,拼出一个前途来。
“按耐不住?你想得太简单了,双方现在都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谁要是泄了气,哪边就兵败如山倒。没看到我们刘家前段时间,也得发出自己的声音么?”老爷子对于刘大为的话,不以为然。
至于老爷子说发出声音的事情,就是刘东之前搞的产学研。看起来产学研好像和政治没多大的联系,但真正的有心人,又有谁不会明白,刘家搞产学研,是为了支持改革。改革嘛,就要接受新的先进思想,新的先进技术,要不然,改革的目的岂不是达不到?
“那我们现在该干嘛?”刘大为继续问到。虽然做为一个市委书记,在他们那个地方绝对是说一不二的角色。但现在这地方,他一个小小的市委书记,还没有能力决断一些事情。实际上,刘东的地位都要比他高出不少。不论是在刘家内部,还是在外界。
至少,刘东要正大光明的去西北省,西北省最少也得派一个副省长接待。而刘大为这个市委书记,那是绝对没有这样的殊荣。
“能干嘛?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到有好机会的时候,我们就得拼命往前冲。”老爷子开口说到。
现在这个时候,虽然水开始浑浊,但大家也在互相试探,并没有动用多少力量。如果现在刘家就赤胳膊上阵,实在是有些丢人,所以,现在只有积蓄力量,等到真正该上场的时候。
原本老爷子这样的做法,那是非常合适目前的刘家。毕竟,说到政治力量,刘家虽然不弱,但也达不到任意挥霍的程度。这次的事情,是两个大派系之间的争斗,比刘家个子高的,虽然达不到比比皆是的程度,但也不算少。刘家要是早早的卷入进去,多半就得吃亏。好不容易把刘家发展到现在的高度,就算损失一点,老爷子也会头疼。
可惜,刘胜利的一句话,让老爷子想要隔岸观火都做不到。
“老爷子,现在我们就算想要袖手旁观,也不行啊。大哥现在,多半已经卷进去了。”刘胜利汇报完工作以后,第一次开口说到。
“什么?长征卷进去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听到刘胜利的话,老爷子一阵错愕。
就连刘长征自己,也被三弟这话,弄得有些莫名其妙。
看到这样的情况,刘胜利反过头来,对着刘东说到:“把你的猜想说出来吧。今天人那么齐,正好把这事情解决了。”
“好的。大伯,你们计委现在是不是在做物资价格改革方面的计划?”听到自己老爸叫自己说,刘东对着大伯问到。
“是啊,改革就必定要关注这一块。既然我们有心要做一个开放成熟的市场,那就不能再用计划经济那一套。必须要把现目前的主流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刘长征谈到工作上的事情,很自然的回答到。
“但是大伯,你们就没有想过,如果你们的规划,脚步放得太大,会出现问题么?”刘东又问到。
“出现问题?什么问题?”刘长征有些不解的问到。
看到自己的大伯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刘东无奈的问到:“大伯,不知道你对苏联那边的事情有没有什么了解。要知道,他们现在也在搞改革,但是他们的改革,在我看来,是非常失败的。尤其是在物价上面的改革,更是失败当中的失败,步子走得太大,物资供应不上,导致改革不仅没有把物价变得规范,反而是变得更加糟糕,想要买东西的人买不到东西,想要卖东西的人成本变得难以让人接受。”
“你说的这个,我们也有考虑。但是我们华夏,不会和他们变得一样。因为我们的物资,尤其是民用物资,远远比他们的充足,不至于会变得供应不上。”听到刘东拿苏联的事情来说事儿,刘长征笑着解释到。
“是啊,我们的物资比他们准备的充分,但是大伯你有没有想过,物资准备得充分,不代表这些物资就可 (: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