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10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是啊,我们的物资比他们准备的充分,但是大伯你有没有想过,物资准备得充分,不代表这些物资就可以利用。如果步子太大,弄的原材料市场成本上涨,那么这些物资准备得再充分也没有丝毫意义,因为他们将会卖出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钱。商人,可不是个个都像我这样,都是良好市民。马克思的资本论,也不是随便拿来看看的。只要你们把物资价格快速的放开,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刘东斩钉截铁的说到。

    “这怎么可能?只要我们保证国有企业的物资价格不浮动,实行双轨制,就算有些商人想要借着这样的机会扰乱市场,也根本就没有机会。有着国企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他们的高价商品就卖不出去,到最后,物价一样的就会降下来。”刘长征开口说到。

    听到自己的大伯居然把国企当作杀手锏,刘东笑了。国企固然是国家的,但是国企里面的员工,可不都跟国家是一条心的。前世造成那么大的混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国企造成的。

    “国企?大伯,你们的后手就是这个?太天真了。双轨制固然是能保证国企的生产资料成本不上浮,但是你觉得那个时候的国企,还有心思搞生产么?直接卖原材料配额,岂不是比自己生产东西更加赚钱?廉价的资源,转转手就能卖高价,而且还不用麻烦自己,这样的好买卖,国企凭什么不做?”刘东冷笑道。

    听到刘东这话,刘长征的脸色就是一变。虽然到现在,计委这边的文件也仅仅是开始试探,但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走。逐步开放市场,把现有的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那就是必然的情况。

    什么叫做市场经济?那就是不能用行政手段来控制商业行为,至少是不能过度的干预。这个东西大家也是第一次搞,所以难免会有纰漏,就像刘东说的那样。如果真的物价按照市场经济浮动,那么就难免有人会打物价的主意,而如果国企跟不上步伐,物价上涨就成为必定的事情。国企都没心思搞生产,只要卖资源指标就成,到时候市场上没有商品,凭什么能把价格降下来?

    第三百九十三章有些麻烦啊

    市场经济,决定其关键的一点必然会有商品这一条。如果商品都没有,你凭什么做市场?没有市场,你又哪里来的经济?刘东刚才那话,并不是不能做到。虽然国企是国家的,但既然是企业,那就必定是要赚钱的。如果真像刘东说的那样,国企未必干不出来。

    刘长征一脸头疼的问到:“那我们可不可以硬性规定,必须要国企拿多少材料就出多少产品?这样一来,他们想要转卖指标也不行。”

    刘长征不算是新派干部,当然也算不得多么的守旧,但他对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这两方面,都没有太好的研究。毕竟,计委的事情,可不仅仅是牵扯到经济问题,虽然体制改革不属于计委管理,而是属于体改委,但体制改革方面,计委这边也有插手。

    小国务院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如果不是管理多样,计委又凭什么能有这样的称号?所以,刘长征一般都是主抓大局,下面的事情都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样的做法,也确实符合他的身份。

    “大伯,您觉得这样做有意义么?国企这一块,可不是归你们管的,就算是归你们管。在利益的面前,你们计委这边又有多大的效力?别说你们计委,就算是国务院那边想要挡着国企的财路,都不可能。所以啊,你这方法根本就行不通。而且你这样做,也是在治标不治本,关键性的东西没有把握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事倍功半。”刘东无奈的说到。

    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价格,而是在于市场。只要市场上有涨价的空间,别人看到利益就会上。只有把市场控制住,才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可这样一来,想要从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又成了一个空话。所以,这个事情,很是麻烦。

    刘东和刘长征之间的话,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尤其是老爷子,听到自己的大儿子可能惹到大麻烦,也不由得关注起来。当他们两人的话音刚落下,老爷子就忍不住开口问到:“长征啊,这件事情,你掺合了多少进去?”

    老爷子并不是在问这事情到底该如何处理,反而是问起了刘长征在里面到底参与了多少,这才是关键。如果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刘长征主持的,那么只要是出现问题,刘长征必定会受到影响。但如果这件事情并不是刘长征主要负责的,那还有回转的余地。

    “老爷子,这事情我虽然没掺合多少,但毕竟是一个大的项目,做为目前计委实际上的负责人,如果出现问题,所有的板子都会打在我的身上,而不是在那一位身上。毕竟,别人现在仅仅是个挂名,并且身体也不是很好,要不是我的影响力不够大,他早就彻底的退下去了,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眼看就要功德圆满了,他肯定不会喜欢有什么麻烦的事情找到他头上。”刘长征开口说到。

    现在的正印计委书记到底是不是身体不好,这点无从考证。但他是马上就退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最近两年,计委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刘长征在做,他压根就没有插手过,如果出事儿了想把他推出去,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能做到计委主任这个位置上的人,就算要退了,也不是善茬儿。谁要打他的主意,肯定会引起疯狂反扑。

    听到刘长征这话,老爷子的眉头一皱,对着刘东问到:“如果计委这边制定的规则出现漏洞,那么最有可能引发的,是什么后果。”

    虽然刘东和刘长征说了这么久,但大家都对这事儿会造成什么影响感到迷惑。毕竟,这样的问题很难预计得到。物价上涨导致出现问题,可能会是很多工厂因为成本控制不了,亏本经营,进而倒闭,也可能会是商品供应不足导致群众不满。虽然出事儿以后肯定会马上调整过来,但只要是出事儿了,就算是弥补过失,也掩盖不了出错的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允许摸着石头过河,但如果是出现大的问题,这个条例就肯定不能完全照搬,总会是拿出几个人来顶缸。而刘长征这个计委的掌门人,就刚刚合适。

    “会出现什么后果我不太清楚,但如果计委那边的计划太过激进,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大规模倒卖物资的情况,肥了私人。而因为物资都被拿去囤积,而没有实际转换成商品,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市场商品供应不足,而人民群众看到商品必然上涨的趋势,就肯定会大规模的囤积生活物资,避免因为物价上涨而导致财产损失。而大规模的囤积风波,就会进一步导致市场商品流通的紧缺,进而引起更多的人疯抢,而这样循环下去,就会出现更加恶劣的事情。”虽然不能太过明白的说一年后的情况,但仅仅推理一下,刘东也大致能够描述一下那样的景象。

    刘东这话说得并不复杂,大家一想就能很容易的想到那样的后果,于是不但老爷子和刘长征皱眉头,大家的眉头都皱了起来。能在今天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地方的人,都是和刘家关系最为紧密的那一群。

    他们和刘家的关系就是一荣皆荣,一陨皆陨的格局,如果刘长征摊上事儿了,也就相当于他们也摊上事儿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要是刘长征出事儿了,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导火索。到时候,什么妖魔鬼怪都得跳出来。

    好一会儿,老爷子才问到:“长征啊,这事儿你们那边能不能缓缓?等过了这一阵子再说?”

    既然看到了凶险,老爷子就打算把这事儿拖一拖。等到目前的局势明朗以后,再做出实际的行动,即便是最后出问题了,也不至于把刘家卷入漩涡的中心,不得不奋力抗争。

    “这事儿缓不了,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计委能够控制进度的,就连总理也很关心。要是我们自己不动,说不得上面的人就会让我们动。”刘长征苦笑到。

    当他听到刘东说起这事情里面的风险时,刘长征就有想过要把事情缓一下,至少要把目前的情况给度过,不至于成为风暴的中心。但想想这事情也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计委常务副主任能够撼动的,也就熄灭了这样的想法。国家大事上面,他一个计委常务副主任,真没太大的发言权。

    就算知道了这其中的风险,那也得往前冲,毕竟,大局上,必须要保持步调一致。就算出了问题,也不能说是大局的问题,只不过是局部的小毛病,改一改就好了。至于为这问题付出什么代价,上面的人可不会考虑这些事情。

    看到一家人因为自己的一番话,都陷入了纠结的情绪当中,刘东又开口说到:“大伯,既然你现在没有解决的方法,那由我来给你出一下主意,你看行么?”

    听到刘东这话,大家才想到,这件事情既然是刘东提出来的,那他肯定对这事情有所研究。既然这样,说不定就有办法,他们这群外行人想不出办法来,难道刘东这个在国外搞经济都风生水起的人还不行?

    就连老爷子也拍着自己的额头说到:“我还真是老糊涂了,这不是骑驴找驴是什么?小东既然提出了这件事情,肯定是有一些想法,我们却偏偏忽略了他,实在是不够理智啊。小东,你就说说,你对这事情的看法到底怎么样?”

    看到老爷子问自己,刘东就把昨天晚上想的主意给说了出来。其实说是想主意,不过是总结一下后世的经验,毕竟,那事情在后世算不得什么秘密,无数圈外人都能研究出解决方法,他只要挑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就可以把这事情解决了。

    “其实市场经济,我对这个是有些了解的。毕竟在国外待了那么几年,而且还在金融市场上混了不短的时间。国外的一些方式方法,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既然我们改革有可能遇到问题,那么他们实行了那么久的市场经济,没有理由从来都不会出现问题。他们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关键,关键的就在于他们的解决方法。虽然实际情况可能有些区别,但是大体上,还是有些共同之处的。就拿这次物价市场化的事情说吧,国外处理这个问题就很有经验。”刘东侃侃而谈的说到。

    “有经验你就说出来,看看顶不顶用。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真等到出现问题就晚了,我们早一点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风浪就不会出现。”听到刘东有好的解决方法,刘长征坐不住了,连忙说到。

    看到自己大伯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刘东也不打马虎眼,说到:“其实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只要我们从物价的源头入手,那么事情就不会出现多大的风浪。就算有人想要兴风作浪,也没有东西给他拿来借力。”

    第三百九十四章老爷子的厚黑学

    “物价的源头入手?这怎么可以?既然要搞市场经济,那就得把这个缺口放开,如果把源头的物资用计划经济的思想给笼罩,那还算是市场经济么?还不如一直搞计划经济。”听到刘东说从源头入手,刘长征立马就反驳的说到。

    你都把源头用行政手段控制了,那其他的旁枝末节,又有什么意义。到头来还不是一样的在搞计划经济?

    “大伯,看来你对于市场经济的研究,还不够深刻啊。市场经济什么时候叫做随意经济了?控制源头,不代表就不是市场经济,你说美国的经济,是市场经济么?”听到大伯这样说,刘东笑了。

    国内的人很多时候都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但是别人暗地里搞的手段没有搞明白的时候,就大大方方的往前冲,不被别人坑死都算命大。

    就好似美帝满世界嚷嚷民主,嚷嚷自由。看起来很美好,在美国实行的效果也很不错。但实际上呢,别人真正要学习的时候,就只有挨揍的份。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都是建立在最为苛刻的法规上面。

    说一句不太好听的话,就算你穿个衣服,有的时候在美国都算犯法的行为。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衣服这玩意在美国,可不仅仅是为了穿得舒服,有的时候,某些地方和场合,你还就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做,你不做那就是犯法,就会得到法律的惩罚。

    外人就看到美国人们好像很民主,很自由,你可以合法买枪,可以合法的骂总统,就算你丢个皮鞋在总统的脸上,总统也拿你没办法,别人还得说你是英雄。

    但是呢,这些东西的前提条件就是你得合法,要是不合法,那你就得完蛋。虽然看起来打总统什么的,在华夏人看来是不可思议,在古代那就是要诛连九族的事情。但是呢,美国的总统依旧是美国的人民,只不过他坐的位置不一样。而且真正控制美国的,也不是总统,而是财团。说白了,美国总统在美国的地位就相当于一个对外表演的演员,只不过这个演员的地位看起来非常高。

    “美国的经济当然是市场经济,这还用说?”大伯对刘东这个问话,有些不以为然的回答到。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环境都还不是市场经济了,那就没有多少国家敢于说自己的经济是市场经济。当然,伟大的思密达可能会勇于承认。

    “那你说美国的物价就一定是按照市场经济走的?如果大伯你真的这样认为,那我就没什么好说了。反正我知道,美国很多关系到国家战略资源的东西,都是用法律控制得很严格的。别说自由买卖,就算是在市场上你看都看不到。”刘东说到。

    听到刘东这么说,刘长征皱着眉头说到:“你到底想说什么?现在就痛痛快快的说吧,这些经济上的东西,我不是很了解,你就算说得再多也没用。”

    “这样说吧,搞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什么东西都可以任由市场胡来。就比如说国家战略资源,还有关系到民生大问题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格,你们计委那边,就必须做出最为硬性的规定,精确到一分钱都不过分。就比如说粮食价格,食盐价格这些东西。只要把这一类的东西价格控制住,就算某些人想要扰乱市场,也不行。不是生活必备物品,价格太过虚高,没有买方市场,早晚得回到稳定的价格上面去。”刘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的意思,我大概是明白了。我们搞市场经济,并不能把所有的物资价格都放开。最开始只放开那些并不关系到生活问题的物资价格,再一步一步的来,然后按照实际的情况做出调整,最终一步步的实现市场经济的计划。”刘长征这下明白过来了。

    “是啊,我就是这个意思。并且,有些东西压根就不应该适应于市场经济,必须要宏观调控,价格要稳定住。就比如能源,粮食,这些关系到民生稳定的东西,就不能拿出来做市场经济,就算那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没有见过他们这么干的。”刘东说到。

    就像最开始刘东说的那样,市场经济不代表随意经济。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依照市场走,那是会引起混乱的。美国洛克菲勒的石油,如果按照市场经济走。以洛克菲勒的贪婪,那还不得把石油价格弄得老高?但事实上,美国的石油价格是相对稳定的,就算国际风云变化,国家宁愿动用储备石油把价格打下去,也不宁愿石油价格疯长。

    这是为什么?因为美国政府明白,如果石油价格乱了,那美国这个工业国家就得挂掉。所以,就算是洛克菲勒这样的美国真正掌门人之一,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由着自己的意思胡来。

    老爷子这个时候开口说到:“小东的话,很有道理。我们要搞市场经济,那是为了让我国的市场更加健康,而不是把原本稳定的市场弄得乱七八糟。关系到国民命脉的东西,无论做出怎么样的选择,都不过分。其他的东西可以开放出来迎合市场,但关键性的东西,必须由国家来掌控。”

    就算老爷子自己也并不了解经济,但他这么多年来的精力告诉他,关键性的东西不掌控,而是任由市场发落,那是得出乱子的。要是一斤大米任由商人胡来,卖到一百块钱一斤的高度,那谁还能吃得起饭?而吃不起饭的人能做出什么事情来,用屁股想都想得到。

    “嗯,小东的建议不错,既然这样。等上班以后,我就做出硬性的规定,关键性的东西,绝对不能由市场经济来主导。这点在文件当中要着重讲明,不能有半点马虎,这个问题,我也会向总理他们反应。”既然老爷子都说这样做对,刘长征当然就不会有意见,连忙表示这个事情就该这么办。

    但老爷子这个时候又对刘长征问到:“长征啊,我问你,现在你们计委里面,搞市场经济的那些人里面,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你的人?那些不和谐的声音,在里面占据多大的份额?”

    听到老爷子这么问,刘长征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到:“那些主管市场经济改革的人,和咱们刘家有关系的人不多,而里面很有思想的人却不少。由于我对经济方面的工作不是很在行,廖家的人就扛起了这个事情,所以他们出力比较多。”

    听到刘长征这么说,老爷子笑眯眯的说到:“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太过参与这件事情了,廖家的人还是很有能力的嘛。只要你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尽量的不要掺合进去,找个别的项目来做就行。反正你们计委的事情多,让廖家的人分担一下你的压力也好。但是你必须要多多提醒一下,叫他们步子放慢一些,多多考虑一下未知的情况,万一出了什么错,可就不好了。”

    听到老爷子这么说,刘长征先是一愣,接着就是一喜,开口说到:“还是老爷子您想得周到。廖家的人的确很有能力,而且我们计委里面有能力的人还不少,既然市场经济的事情是大事儿,我们就得想方设法的帮助他们补充人手,让他们好好的努力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这一目标。”

    刘东在一旁听着老爷子和大伯之间的对话,一时间觉得汗毛发直,老爷子这一手,实在是太狠了,完全是想要帮大伯把计委里面那些不太合作的人一网打尽,至少也要让他们元气大伤,在计委里面不能和自己大伯相抗衡。

    虽然刘东的政治敏锐性不高,但老爷子和大伯之间的对话都快要赤裸裸了,他如果还不知道老爷子在打什么主意,那就真是白混了。

    既然市场经济这个课题和刘家没有多大的关系,反而和大伯在计委里面的对手关联很深,那老爷子自然不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明知道以现目前计委的计划弄,绝对会出现大问题,老爷子就忍不住给他们在这个错误的道路上,推上一把。

    把那些在计委里面和大伯不太合作的人都弄进去,然后看着他们倒霉,最后再由大伯来收拾残局,不但解决了大伯的对手,还能让大伯从这个事情里面捞好处。老爷子的厚黑学,学得也不赖啊。

    没有发生的错误被大伯弥补了,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这压根就不能算是功劳,充其量就是大伯的思维缜密,得不到任何的好处。

    但如果这错误的事情发生了,那大伯力挽狂澜,把最为正确的做法快速的抛出来,平息乱局。那大伯就功德无量,这份政绩,就足够让人眼红。

    不但如此,等大伯正位主任的时候,在计委里面和大伯不对付的人都因为这件事情而倒霉,大伯在计委的控制力度,将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老爷子的脑子随便转了一下,就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刘东真不知道老爷子到底有多利害。

    之前说这个事情,刘东仅仅是希望大伯在这事情当中,不要受到任何的损害。但如果按照老爷子这么做,别说损害,大伯还能捞到巨大的好处,凭借这份功勋,就算再上一步,也完全有资格。政治家的头脑,果然不是刘东这样搞商业的能比拟的。

    第三百九十五章刘家也需要用手段

    刘东都能把老爷子和大伯之间的对话听明白,又更何况是其他的刘家人。老爷子这一手,不可谓不狠,如果真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以后计委那一块,虽然不能说是铁板一块,但刘长征的路子,将会更加宽广,就算从计委跳出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所以,大家在听完了老爷子和刘长征之间的对话以后,就开始恭喜大伯。原本一件闹心的事情,现在被老爷子这么一施手腕,却变成了大好的喜事。而受益的刘长征,当然得要恭喜。反正这里,也没有外人,大家闹一闹,也无伤大雅。

    虽然老爷子的手段高明,但老爷子依旧说到:“这件事情,长征你要好好思量,自己的人能不牵连就不要牵连进去。尤其是这里面还涉及到庞大的利益,你就更加不能马虎。如果真有人不听劝,该了断的,还是得了断。”

    虽然刘长征能力出色,但老爷子也忍不住要多提醒一下。虽然他不搞经济,但从这个开放物价的事情里面,也能看到利益交换。真正能在这个事情里面大捞好处的,除了有权有势的人之外,那些站在明面上的商人,大多不过是替罪羊,真要出事儿了,拉出来的就是他们。

    所以,老爷子就怕自己家的人看不清情况,又想让刘长征拿到计委的好处,又不舍得放弃实际上能得到的利益。那样两面讨好,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出事儿以后,就肯定是大事儿,就连最上面的人,也得叫人严查。

    到时候刘长征这个得到大收获的人,在经济上面也给刘家捞了好处,那就不太合适了。就算一时间别人拿不到把柄,也会让人记恨,等到刘家遇到麻烦,这可就成了致命的把柄。老爷子可不是老糊涂,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烫手,他可是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对刘长征这番话,可以说是对刘长征的单独指点,但也可以说是对整个刘家的警告。老爷子那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谁要是在这个事情上出事儿了,那刘家绝对不会保他。

    听到老爷子这话,原本还挺高兴的一群人,这个时候却沉默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刚才大家的确是有这样的想法,想着在官场上捞好处也是捞,在钱财上捞好处也是捞,现在正好有这么一个好的机会,老爷子却把这个大门给堵上了,觉得老爷子有些过于严格。

    看到下面的人的脸色,老爷子就知道大家在想着什么,于是没好气的说到:“你们认为这次的事情是好事儿?就算我们不捞,总会有人去捞,看着别人捞钱而我们刘家不动,觉得有损失?我看哪,你们就是糊涂!现在这个时候,是那么容易过去的么?”

    说到这,老爷子气呼呼的喝了一口茶,然后又说到:“如果不是小东说这个物价改革有问题,会牵连到长征,我压根就不想掺合进去。现在坏事儿变好事儿,我都已经非常满足了,你们居然还像多捞好处,真当别人家的都是傻子?满天下的便宜都让我们刘家给占了,让别人怎么活?别以为出事儿了以后,看着人多,上面就会妥协过去,直接给你们说吧,这根本就不可能!如果是平时还行,但这个时候,你觉得会有可能么。外面正弄得热闹,计委又搞出了这么一件事情,这不是便宜,是火炉。进去的人就不要想出来!”

    老爷子这话,把大家的心里都浇了一盆凉水。如果不论外界的风浪,这次物价改革的事情,是一个捞钱的机会。但现在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说不定计委的事情,就会变成一个导火索,爆炸开来。别人正怕事情闹不大,想方设法的加柴火。到时候恰好有这么一出戏,别人哪里会嫌人多,人越多约好,最好是把大群人给弄得伤筋动骨,余下的家族才好捞好处。所以,想要法不责众,在这事情上,根本就不可能。

    要是等过一段时间,其他的人可能自己都会想明白,就算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那也不会做得太过。要知道,刘家的本家可就是在机工部,而机工部下面的企业,可不少。真按照计划走,刘家能弄到的条。子可不少。小小的动一下手,完全没有任何困难。

    但老爷子比起其他的人,看得要长远一些,还没等这些人醒悟过来,就抢先把危害给说了出来。为的就是在这次的事情当中,刘家不伤分毫。虽然老爷子不知道到时候会出多大的乱子,但是以刘东描绘出的那种景象,想来事情小不了。

    再加上现在外面的风声实在太紧,别说大事儿了,就算是小事儿,有人也会迫不及待的把事情闹大,为的就是把水给搅浑。而关系到政策的大事儿,那就更加不会错过。这个风暴,如果刘家处于整个风暴的中心,把整个刘家填进去都填不满。还会留下大笔的空隙等其他的家族倒霉。

    老爷子发话,这效果绝对比刘东的要好使。听到老爷子那话,大家再一想,就知道这件事情里面的凶险,于是个个人的头上都在冒冷汗。如果不是老爷子这么提醒,说不定就有很多人都会陷进去。而如果真在这样的事情上陷进去,基本上就算是废了,没有再起来的可能性。

    看到大家的脸色由红转黑,由黑变白。老爷子就知道自己的话大家都听进去了,于是缓和了一下口气说到:“我知道,大家觉得这是我们刘家的机会,既然已经遇见到了事情,并且做了相应的策略,就不会出现问题。而眼前又有那么大的经济上的好处,咱们刘家乘乱捞上一笔,也不为过。反正到时候那么多人都进去了,也不缺我们刘家。但我们刘家既然决定了要在政治上捞好处,那就不能三心二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该是我们刘家的,跑不了,不该是我们刘家的,也不能拿。再说了,现在大家也看明白了钱的好处,难道我会不给大家一条出路?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也不会阻止大家从这里面捞好处。但现在,有能不粘上脏东西的好处等着大家去拿,我又何必让刘家沾染上混水?”

    听到老爷子这话,大家明显的精神一震。老爷子不让大家沾染上这政策钱,看来是给大家找了一个更好的门路。于是个个人都不再说话,就等着老爷子给大家指明前路。

    如果是早几年,刘家的人是绝对不会为钱的事情那么上心。虽然改革开放为的就是钱,但刘家的人大多身居高位,钱这玩意,相对来说,作用小很多。尤其是前几年,你有钱没门路,钱能拿来干嘛?

    而现在嘛,钱虽然还不能达到通神的地步,但已经初现威力了。你买个电视机需要钱吧?买个电冰箱需要钱吧?出去吃个饭,大家同事聚一聚,也需要钱吧?虽然刘家的人不至于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手,但很明显,钱是有用的。只要有了这点,大家也就开始对钱上心了。

    看到大家都把目光看向自己,老爷子慢条斯理的说到:“老头子我是不怎么会赚钱,想必大家也是不怎么会这一行。但咱们刘家运气好,有那么一个人会这东西。而且赚的钱是堂堂正正,经得起推敲,既然有这么一个人,大家又何必舍近求远?找小家伙岂不是更好?”

    老爷子说到这,眼睛就往刘东身上瞟。这个时候,要是其他人还不明白老爷子到底要说什么,那就真的是白混了。但老爷子今天这突然一提,却让大家有些不明所以。之前大家不是没有想过让刘东给大家赚钱,但由于前两年出了些二愣子,把这条线给白白浪费了。

    当初大家也不是很在意,但这两年下来,后悔的可不少。要当初知道钱那么有用,白痴才会让那些败家子把这条线给断掉。刘东虽然是三代,但他赚钱的本事,刘家的人谁不知道。尤其是前几个月,刘东大手笔的抛出二十亿美金的投资,更是让大家眼冒金星。

    二十亿啊,还是美元,就算从正常渠道来说,这二十亿美元当成一百亿人民币来用,也是非常恰当的。这么多钱,就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掌控,并且还是刘家自己的人,当初这些人,可是吓了一大跳,然后捶胸顿足。

    如果当初不让那些败家子们把这条路断了,就连老爷子都偏袒刘东,不让他们这些人插手。他们哪里至于为钱发愁?刘家才多少人?刘东手指头漏一漏,大家都压根不用为这烦心。以前大家还有些想法,但这两年来刘东提都不提这件事情,弄得现在大家的心思也淡了,对于赚钱这事儿,就想着从其他的途径来办。

    但没想到在今天这个时候,老爷子却说出了这样的话。很明显,老爷子是把这条原本被断掉的路给重新打开。有了刘东的能力,以后的刘家,压根就不用为钱犯愁。这事情,对大家来说,比起之前刘长征在计委地位更进一步更加让大家高兴。

    第三百九十六章刘家的败类

    在这样的场合下,老爷子自然不可能信口雌黄。既然老爷子说了以后大家的资金可以找刘东,那就代表着刘东答应了。

    看到老爷子又把矛头给对向了自己,刘东一阵脑门疼。虽然之前就答应了老爷子说,可以给刘家的人一些赚钱的机会,有刘家的人才,也可以用。但没想到老爷子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把消息给放了出来。

    现在可是在聚会上面,要是放在一两百年前,那可就是族会。原本他这个三代,就算是有些能力,在商业上有些成就,但对于一个以政治为主体的家族来说,也算不得什么。现在可是在八八年,又不是十年二十年以后,很多政治家族,都变成了商业家族。商业上有能力的人,也能得到尊重。

    但现在被老爷子三番五次的提起,就实在有些超前。别说刘东是三代的人,就算是二代的人,那也算是大出风头。但既然老爷子都摆明了车马,刘东当然不能拒绝。要真拒绝了,别说老爷子难堪,以后刘东在刘家,可就成了孤立人员,谁都不喜欢。

    于是,尽管刘东蛋疼无比,但也依旧说到:“老爷子既然看得起我,为了刘家,我也得出力啊。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长辈。原本应该没有我说话的份,但今天既然提到我了,我也就说上两句。到时候若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还望各位长辈包涵。”

    就在这时,刘胜利,也就是刘东的老爸没好气的开口打岔到:“你小子,什么时候这么文绉绉的了?听得都别扭。有什么话就赶紧的说出来,叔叔伯伯们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用得着你这样么?”

    刘胜利这话,与其说是在教训刘东,还不如说是在帮腔。他虽然知道刘东在这之前就给老爷子说了,可以有限度的让刘家的人进入刘东的商业体系,但老爷子在这个时候把这话说出来,可就不仅仅是有限度了,而是必须要让刘东全心全意帮助刘家其他的人赚钱。

    为了不让自己儿子吃亏,刘胜利也不得不装模作样一番,明着教训,但实际上还是在帮自己的儿子。没听到他说那一句叔叔伯伯们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么?这就是为了堵住大家的嘴巴。刘东要说得在理的事情,其他人也不能为了利益就睁着眼睛说瞎话。

    看到自己老爸给自己鼓气,刘东心里暖暖的。老爷子虽然是一向照顾他,但老爷子的观念里面,始终是以刘家大局出发。有些时候,虽然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为了大局,也可以牺牲一些局部的利益。

    就拿老爷子刚才那番话一样,刘东之前可没有打包票说一定要帮刘家其他的人怎么样怎么样,但老爷子就说了,而且是在这样的场合下说的。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刘东不能开口拒绝么?这就相当于一转手就把刘东这一百多斤卖给了整个刘家。于是老爸就站出来帮自己顶着,不让自己太受欺负。

    “叔叔伯伯们看得起我刘东,我也不多废话。虽然我能帮助大家赚一些钱,但无规矩不成方圆,政治上的东西我不懂,所以我就不多说了。但商业上的事情,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在为各位叔叔伯伯们赚钱之前,我还有些丑话要说在前面,成与不成,各位叔叔伯伯们可以指正一下。”刘东开口说到。

    “嗯,要你小子搞政治,被人卖了都得帮人数钱。但你小子搞经济有一手,经验还是有的。你就说说到底有什么章程?”大伯刘长征这个时候也开始说到。

    “首先,我给各位叔伯们掌管钱袋子,就必须要对各位叔伯手上拥有的资源做一个了解。叔伯们希望我为叔伯弄哪些东西,我必须要实际的了解,我有能力帮到的,会百分百的努力,但实在没能力帮到的,我也只能爱莫能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这点,是必须要做到的,要不然,这事情根本就办不了。商业上的事情,也需要严谨。”刘东说出了他的第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在刘东看来,并不过分。要是他什么底细都不知道,就贸贸然的接手项目,谁知道这个项目到底是干嘛的?到底能不能赚钱?要是不能赚钱的东西,他就贸贸然接手了,弄好了,别人理所当然,弄不好,别人就会说他刘东不行。虽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但断了人家所谓的钱路,刘东就算是有嘴也说不清。

    所以,这个事情就必须要搞清楚。你们想要让我刘东帮你们赚钱,可以,但我必须要了解详情。刘东也不是要探究大家的底细,大家有多少家当他刘东丝毫不想过问,反正话都直接说了,你们希望我管理的产业我才去管理,不希望让我知道的产业,我压根就不过问。这样,也就不会有人说刘东是想要把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有什么别的目的。你大可以不把产业交到我的手上,那样我还轻松。

    刘东的第一个条件,大家都听清楚了。虽然有些不满,但刘东的话说得很在理。换了他们自己,也不会随随便便的接手来历不明,什么都不知道的东西。

    于是,刘东的第一个条件并没有谁反对。叫刘东帮他们赚钱的事情是他们提出来的,刘东有条件,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看到没有人反对自己的第一个条件,刘东又说到:“这第二条,就是如果有人想要从商,得从各位叔伯的产业当中学习。当然,我肯定会派得力的人手,来协助。虽然我们环亚发展才四年,但人才还是有不少,相信家里的人肯定能得到一些经验。”

    听到刘东这话,明白意思的人立马就坐不住了,其中一个叫做刘兵的人就说到:“既然要学习,当然就要在你们公司里面学习。论起经验来,你们公司岂不是更好,我们这些人的产业,能比得上你的公司么?难道你小子就那么不喜欢我们自家的人,放着自家的人才不用,却偏偏去用外面的人,外面的人,能有我们自家的人好用?”

    听到这话,刘东眼睛一眯,就开口说到:“说到这个事情,小叔你难道还不清楚?之前那些人当中,可是有不少都是你介绍的,难道他们做了什么,小叔你不知道?”

    对于这个叫做刘兵的家伙,刘东压根就不想给他好脸色看。他是四爷爷的独身子,当年这独身子可是非常稀奇的东西,他们那一辈的人,很少有独身的,所以当年四爷爷很疼爱他。但四爷爷去得早,刘兵就没有得到多大的照拂,现在三十岁快四十的年纪,才一个小小的处级干部。

    这倒不是说刘家的人不帮他,实际上完全是他自找的。四爷爷虽然去得早,但终归当年也有一些人脉,再加上刘家本身,只要他努力一下,现在不说是正厅级别,但也能有副厅的高位。但他自己不努力,在进官场之前就是有名的纨绔,年轻的时候,没少弄得军区大院鸡飞狗跳,就算是进了官场,也没好多少。

    出入讲排场,连自己的顶头上司都爱理不理,觉得一个小小的副厅,能把他怎么样?前世刘家倒霉的时候,他刘兵可是贡献出了不少的把柄,对于这样的人,刘东能有好脸色才怪了。

    原本这家伙是进不了这样的会议当中的,因为他压根就不是正经的一块材料。但四爷爷那一脉,就只有他一个人,要是他不进来,说不过去,于是他这个快四十岁的正处,也能堂而皇之的坐进这里。

    原本他不说话也就算了,刘东不用理会。但没想到自己?(: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