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 第 106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大致都差不多,只不过细节方面有些不同而已。再说了,你也知道,这样大的工厂,不可能仅仅是我们几个三代的小家伙就能弄起来的,所以家里面也有一些支持,我们可没有你那么潇洒。等弄好以后,基本上我们就只有分红的权利。”赵建铭有些苦恼的说到。

    他们和刘东不一样,他们以后的路子注定是要走官场,所以什么工厂工程一类的东西,是不能挂在他们名下的,而是在家里面随便找一个人挂名。再加上这些工厂的利润非常可观,掌控权就肯定不能在他们几个人手里面。他们的家族,在商业上,可没有刘家来得富裕。

    当然,这一点刘东之前就想到过。如果刘家没有他刘东异军突起,其实刘家和其他几个家族的情况也差不多。但现在刘家有刘东的异军突起,把其他的家族远远的甩在身后,其他家族为了掌控更多的商业上的利润,大型工厂什么的,肯定是要交由家族管理,而不是放在某一个人的名下。

    这样的事情,也是心照不宣。如果刘东仅仅是给胡力他们几个人利润,而忽略了胡力他们的家族,在没有利益结合的前提下,那些家族又凭什么要和刘家联盟?归根到底,一切不过是利益使然,没有利益,谁会和刘家勾搭。

    “这样也行,仅仅是分红,对于你们也有好处,至少不用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更多的领域当中去,你们注定是要走官场这条路子,和我本就不同,有钱花就行了,不用计较太多。”刘东宽慰的说到。

    越是强势的人物,越是对自己掌控的东西在乎。而这些工厂工程一类的东西,明显最开始的掌控权就是在胡力他们这些三代人的手中,而现在,他们却仅仅只有分红的权利,至于掌控权,却到了他们的家族手里面。

    对于这样的情况,要是他们没有任何的怨言,那绝对是扯淡。之前刘家会议上,仅仅是有几个人想要提出让刘家某些人,进入环亚管理层,刘东都要跳脚,就更别说现在他们这些人直接就把掌控权都弄丢了。

    好好的工厂,还没开始动工,掌控权就不在自己的手中,被家族夺取了,就算他们明白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好的,但他们也肯定会有不满。而这种不满,如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而刘东并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出现,因为如果以后大家的合作都愉快,那么这些家族的力量,就将会是刘家的力量,万一有点什么损耗,到最后吃亏的还是刘家。刘东可不希望一些自己不太在意的产业,到最后却把潜在的盟友家族弄得不和谐,没那个必要。所以,他才出言宽慰大家。

    听到刘东的安慰,大家的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就像刘东说的那样,他们的路注定和刘东不一样,刘东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官场上逛逛,所以刘东对于商业上的控制欲就很强,不想让别人把自己的权利夺走。

    而他们这些人,以后的出路肯定不会是在商业上,商业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个陪衬,有也好,无也罢,伤不了根基。更何况,他们各自的家族为了把这工厂的权利拿走,也对他们这些人做了一定的补偿,并不是白白拿走的。而这个补偿,就是政治上的东西。

    要知道,胡力他们这些人,并不是他们家族唯一在仕途上上进的人,就拿胡家来说,三代当中,除了胡力,还有他的堂哥,堂弟,哥哥、弟弟,这么多人都要在仕途上进步,肯定是要分个先后。而胡力虽然在领先的位置上,但也不能说在胡家三代当中他就一定能胜出。而现在用工厂换取一些政治上的帮助,到底是亏还是赚,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我们都知道这样做对于我们自己和家族都有好处,但就是有点放不下,这工厂都还没开始开工呢,管理权就不在我们自己的手里面了,多多少少有些丧气。”袁智勇不爽的说到。

    “各位大哥,就几千万的工厂就让你们心疼了,要是以后你们个个都主政一方,一挥手就是几十亿的项目审批,那个时候你们又该如何处理?眼睛放宽一些,总是会有好处的。再说了,等到你们以后钱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想要自己起炉灶,弄点东西出来,那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何必要一直盯着一个小小的价值几千万的工厂?如果我当初也是这样的态度,抱着专利赚的一个多亿美元不放手,哪里能有现在的环亚?”刘东说到。

    大家都是聪明人,只不过心里有点小疙瘩,刘东再这么一化解,大家的心情都平复过来了。就如刘东说的那样,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几千万的工厂就算不上什么事儿了,以他们现在的底蕴,再加上工厂源源不断的分红,等过两年,他们自己都能够有几千万的身家。

    对于别人来说来钱很困难,但当他们和刘东联合起来以后,却发现钱的问题,压根就算不上问题。背靠着华夏这么大一个市场,无论做什么,都有钱赚,一个小小的超市,员工总数才几千人,赚取的纯利润就比绝大多数的国企都还多。

    只要想明白这点,他们完全可以忽视现有的工厂。等那天他们有钱了,自己都能弄起同样大的工厂。想要管理,实在是太容易。要知道,环亚的投资,涉及到的产业链,至少有一百亿美元的额度,仅仅是几个工厂,才占据多少?只要加入到产业链当中,随便捞点,都够他们花销了。比起那些还找不到来钱门路的三代,他们这些人,实在是太幸运了。

    “行,反正赚钱的事情,你刘东比我们精明太多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不多插手。对了,以后关于工厂的问题,应该是由我们家里面的人来参与,至于我们,就成了局外人。到时候你可不能给我们家里面的人制造障碍哦。”齐贺仁这个时候开口说到。

    “你觉得我敢么?我今天上午给你们家里人制造障碍,下午我大伯就得跑过来教训我,我哪里敢在这个问题上弄手脚,你们完全可以放心。对了,其他那些人你们联系得怎么样?还有陈三那边,上次我们几个聊天的时候,他就没有出现,前几天那么空闲,也没有看到他,你们知道他在干嘛么?”刘东问到。

    “陈三?他那边倒是有些麻烦。他们家里的情况有些特殊,所以他们家里面是不会给予任何的帮助,要是做事情,就只有陈三单独出来做,反正他和你一样,未来的路子也是在商业上,所以他们家里对他的制衡,倒是不大。就不知道你这边,会给他安排什么样的东西了。”胡力问到。

    “他想要什么,就给他安排什么。反正这些事情其实并不大,他要贷款,和你们的待遇都一样。不能没了家里的依靠,我就用有色眼睛来看待他吧?好歹都是自家兄弟,我也不可能做出那么势力的动作来。”刘东解释到。

    “要是陈三当面听到你这样的话,不知道有多高兴。你当他不想来你这里啊?纯粹是他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伤了兄弟情谊。现在好了,他能把心放在肚子里面了。没准下午他就能跑到你这来打秋风。”听到刘东的承诺,胡力笑嘻嘻的说到。

    “至于么?我刘东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势力?别说是陈三,就算是其他人,没有家里面的支持,只要想要在商业上插一手,我都一视同仁。看来陈三这小子,还需要敲打,我刘东什么人他不清楚,居然做出这样的举动,下次非要他好看!”刘东有些气愤的说到。

    第四百一十八章环亚银行贷款业务的前景

    看到胡力几个人没有说话,刘东继续说到:“我这么给你们说吧,只要是有能力,也有实力的人,想要加入环亚的商业圈,我都赞成。没钱我们环亚银行可以贷款,没技术我们环亚科研可以授权,就算是没有管理人员,我们环亚也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反正一句话,只要我们环亚能够做到的,能够给我们环亚带来利润的,只要不是我们刘家的敌人,都可以从我们环亚得到好处。这点,无关于政治。”

    听到刘东这话,胡力睁大眼睛问到:“真的?你真的是这样想?”

    看到胡力这样子,刘东一副不屑的神情说到:“我们环亚发展到现在,早就不是靠政治吃饭了。如果像国内那些企业那样发展,我们环亚根本就做不到这样的高度。我们的目标,都是定在国际上那些大财团身上,就比如摩根,洛克菲勒,三井等等一些国际化集团。你看看那些财团,在一般商业活动当中,会掺杂多少政治的东西?除非是特意指明的东西,他们一般都是按照商业规则来处理。所以,我们环亚,同样的适用于这样的标准。”

    听到刘东这么说,胡力他们几个都倒吸了几口凉气。如果说在没有和刘东多接触以前,他们对于刘东指明的那三个财团的了解,仅仅是知道他们很强大,至于怎么个强大,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但这两年接触商业上的事情更多了以后,就越发的明白,那几个名字代表的是多么庞大的势力。刘东的环亚已经让他们这些人心惊胆战,觉得强大得不可思议。但刘东的环亚拉到那几个财团面前,仅仅算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集团,连财团这个名词,都够不上。

    可想而知,刘东把目标定得这么高,得有多大的豪气。如果是别人,他们压根就会当他是疯子,是白痴。但是这话是刘东说出来的,他们就不得不重视了。如果刘东是疯子,是白痴,那环亚绝对不可能发展到这样的高度。最为重要的是,环亚的发展才几年的时间,就有了这么强大的底蕴,在刘东有生之年,说不定还真能办得到。想想未来的环亚将会成为那样的巨无霸,胡力他们几个的热血就沸腾起来,恨不得也和刘东一起打天下。

    好在几个人的自制力是相当的不错,很快就收拢了这样的心思。他们这些人,未来的出路还是在官场,至于商业上的事情,还是不要多想,有刘东专美于前,他们这些人就算是想要转行,面前也有刘东这座大山,怎么绕都绕不开。与其成为牛后,不如成为鸡首,在别的行业里面,也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其实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让我们环亚的银行,在国内开展一些业务,让环亚银行的业务,变得正常起来。要知道,我们环亚银行的实力,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在香港那边,有着更多的强大势力在,为了避免和那些势力硬碰硬,我们环亚银行的目标,肯定不能过多的停留在香港。但如何发展,确实是一个难题。国内现在还没有允许我们环亚银行的入驻,而全世界范围内,我们环亚的选择余地也不大。但之前和你们商量的时候,我才想到,既然不能正面入驻,那我们从侧面入驻华夏,也不是不行。既然有了这样的思路,你们觉得,我有可能放弃我们环亚银行的潜在客户么?”刘东慢条斯理的说到。

    刘东说的潜在客户,其实就是像胡力他们这样的家族。对于这些政治家族来说,由于之前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政治上,除了少数几个以商业起家的政治家族来说,其他的家族,在商业上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

    这些家族,不缺乏实力,也不缺乏偿还能力,更加不缺乏的是来钱的门路。但为什么这些家族一直在商业上没有太大的发展?这就涉及到资金的问题。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扩展自己的商业业务。

    倒不是说他们完全没有能力扩展,华夏人的聪明才智,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只要是办法,总会想得到。但大多数的办法,其实都是游离在正常法律范围之外,也就是所谓的灰色产业。这样的产业,虽然收益不错,但是风险同样很大。

    而正常的商业发展,那是需要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不是谁都能像刘东这样大开金手指,抢了日本,又能抢美国,再加上未来几年的苏联,可以说,环亚的发展,在十年之内,是绝对不会担心资金链出现问题。相反,环亚几个大动作之后,会积累相当巨大的资金在自己的手中。

    就像后世的苹果一样,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积累的流动资金,都能比比尔?盖茨这个世界首富的资产更加庞大,显得十分财大气粗。但钱多了,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儿。因为钱这玩意的价值,从来都不是掌握在商业人士手中,而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

    除了美国的美元这个奇葩之外,绝大多数强势国家,货币都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未来刘东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流,一时间又花不出去,别人只要控制一下汇率问题,就能把刘东手中的钱,给慢慢掏出来。不需要多,控制正副百分之十的汇率,刘东就受不了了。

    所以,刘东必须要为自己的钱,找一个稳定的出路。自己一个人花不完,那就叫别人帮自己花,一个人花不完就十个人花,十个人花不完那就一百个人花,总之,不能让资金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手中,成为一笔死钱。只有把资金流动起来,这些资金才不会变成废纸,而帮刘东花钱的人,最终还是会给刘东挣钱。

    只要控制好贷款的比例,未来的环亚,就算一时间自己花不完钱,也不会怕因为钱放在银行里面而造成损失。如果说在之前刘东对环亚银行不够重视,但当把环亚银行利用起来以后,刘东就找准了环亚银行未来的定位。

    环亚的实业,是必须要稳步的发展,这点就算是金手指也没多大的用处,实业之所以叫做实业,那是因为实业必须要脚踏实地,大踏步的发展,对于实业没有任何的好处。就好像九十年代的保健品,就是因为扩充的速度太快,造成各种产业链失衡,到最后,整个实业就会因此垮掉,什么蚁力神,红桃k,就是这么倒下的。

    刘东当然不能重蹈覆辙,刘东是有钱,也能十分快速的把各个工厂都建立起来,甚至立刻投入使用。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市场,建立起再多的企业,也就只有浪费的,最后损失的,还是刘东自己。所以,刘东那二十亿美元的投资,并不是一股脑的全都拿出来建设工厂,开发研究,而是一步步的慢慢行动,务必使产品不能和市场脱轨。

    但实业需要一步步的来,不代表金融也需要。金融这玩意,本就是千变万化,没有个定论。如何保证自己的金融安全,就是刘东这段时间想得最多的事情。到最后,因为胡力他们说要向环亚银行贷款,刘东终于是找到了自己资金流动的途径。

    那就是贷款,自己用不完的钱,可以暂时给别人用,就好似现在国内的各大政治家族。他们有能力,有实力,但就是缺乏资金。而刘东现如今,最多的,甚至让他头疼的,就是资金,而且是流动资金。既然自己用不上,那就让这些政治家族帮自己用,以这些家族的能力,只要有了充足的资金,完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把自己的产业给发展起来,同时偿还刘东的贷款。

    这一个时间的周期,绝对不会超过五年的时间。而五年之后,恰好就是苏联那边抢钱正欢的时候,有着充足资金的刘东,又可以把这笔资金,弄到苏联去淘金,然后尽可能的把资金转换成苏联现有的实业。但刘东相信,就算自己再努力,也会剩下更多的资金放到手上,而那个时候,刘东就会有更多的钱拿出来做为环亚银行的贷款。

    有了两边的缓冲,环亚就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跨越无数的门槛,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财团。这其中,环亚银行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刘东这样的想法,自然是不会随便和外人说,就算是自己的爷爷,刘东也不会说,这个计划,在他自己的心中流转就行。而他现在实行的计划第一步,就是要让所有的政治家族知道,刘东可以给大家贷款,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合适的利率,除非是刘家的死敌,其他的人,都能在环亚银行得到贷款。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那就是环亚进入华夏大陆的时间,将会缩短很多。有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和刘东的环亚银行打交到,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为了自己方便,那些家族也会不遗余力的推动环亚银行进入华夏的大市场。

    只要有了很多政治家族的支持,环亚银行进入华夏市场,也不过是几个会议就能搞定的事情。只要有好处,刘东就不信那些家族不出力。

    第四百一十九章贷款是要赚钱的(上)

    刘东的想法,和胡力他们现有的想法,是有一定代沟的。所以刘东说只要不是和刘家有仇的家族,只要有合理的项目,都能从他这里拿到贷款的事情,胡力他们有些想不通。

    “现在国内你所谓的这些潜在客户,可是有不少。如果你就这样把口子给打开,对于你们环亚难道就没有一点影响?即便是对你们环亚没有影响,那对你们刘家呢?你不会是相当散财童子吧?”胡力有些狐疑的问到。

    “是啊,你赚钱的能力我们是了解的,但是钱再多,也不能这样花啊,真要把话给说出去了。如果到时候你拿不出钱来,该怎么办?别没笼络到人,反而把人给得罪了,那样对你们环亚,和刘家都没有任何的好处。”齐贺仁也担忧的说到。

    虽然胡力和齐贺仁的话,说得不那么中听,但刘东还是能感受得到,他们的确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可就因为眼界不够开阔,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把他们弄到香港去待一段时间,他们肯定不会认为刘东在做亏本买卖,而是觉得刘东脑袋确实比较灵光。

    如果胡力他们和环亚银行贷款这个事情没有多大的联系,刘东肯定会胡乱的说个理由,让他们不再继续追问下去。但环亚银行要在国内大规模开展贷款业务的事情,还得靠大家多多宣传,所以刘东就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刘东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解释到:“本来这件事情,是属于我们环亚银行的机密,不应该拿出来乱说。但这个事情上,你们也需要多多帮忙,所以我就简单的给你们解释一下,要不然,你们根本就不知道这贷款到底有什么作用。”

    “难道你的贷款和央行的贷款不一样?”胡力没好气的说到。

    “当然不一样,央行那边的贷款,是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虽然总额很多,但每一个项目能够弄到的钱,却不是那么多,再加上央行主要服务的对向,是那些白丁。像我们这一类的人,在央行那边拿钱,虽然手续什么的都会很健全,但多少有些不方便,如果不是必要的情况,大家都不太愿意在那边贷款,是这样么?”刘东问到。

    “当然,我们这些人,要搞的都是大的项目,一点点贷款,根本就无济于事。央行那边很难满足,就算满足了,央行和我们这边也都得小心翼翼,深怕被人抓住什么把柄。再加上大额度的贷款,就算有,那名额也很少,根本就满足不了需求,真想弄到手,很麻烦。所以有需要的央行弄不了,没需要的也没必要去贷款,就造成了央行那边贷款在我们这些人当中并不吃香。”齐贺仁说到。

    关于干部子女经商条例这样的文件,是早就发布了。而且上面多多少少也是要做些样子,不能把文件当成虚设。像胡力刘东他们这样的人,就更加得警惕,万一有人拿央行的贷款说事儿,多少是个麻烦,要上面的人认真了,说不定就会成为典型。

    为了那点不多的钱,就把自己陷进去,实在算不上什么好买卖。所以,大部分的三代想要经商,除非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都不会去央行贷款。当然,暗地里的交易就先不提,毕竟那样做会留下很大的首尾,一出事儿就是大事儿,不想留下把柄的人,自然不会走这条路。

    央行这样的策略,其实也是高层的意志体现。央行放贷款的目的,是要把大盘的经济弄好,而不是要把有限的资金,全都搂到有权有势的人身边。如果那样做,会引起很大的矛盾,不利于管理。如果仅仅是想要便宜胡力这一类的人,那上面根本就不会让央行放贷,那样做纯粹就是激化矛盾。

    所以,央行贷款的量是很大,但他们主要贷款的对向,还是平头老百姓,而不是权贵。有了这样的基调,像胡力他们这一类人,自然是对央行贷款不是很感冒,明知道这些钱不是由着他们这一类人花的,那何必去触碰这条红线?

    “看来你们还是很清醒嘛,知道央行大规模放贷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完全的市场手段,而是带着很大的政策性目的。而我们环亚银行,可就没有这个顾虑。我之所以说我们环亚银行的贷款和央行贷款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央行贷款是政策性目的,而我们环亚银行贷款仅仅是出于市场性目的,归根到底,我们环亚银行是想要赚钱的,而不是去搞政策的。这样的说法,你们能明白么?”刘东问到。

    “大概的意思明白了。你之所以要放贷款,是为了赚钱,这个我们是知道的,但是就靠贷款怎么能赚钱呢?要知道,国内的贷款利率,是很低的。你想要在这上面赚钱,恐怕不是很容易。”尽管刘东说了这么多,胡力他们依旧对贷款能赚钱,表示怀疑。

    也怪不得他们不信贷款能赚钱,实在是现在国内贷款的利率,的确不是很高,所有的贷款业务,都相当于后世的低息贷款,带着福利性质的。而就是这样的贷款,国内大多数人都还不喜欢,除了那些有眼光的人之外,没有人喜欢贷款,就连银行自己的工作人员,看到自己的贷款保底额度,都要头疼,努力在自己的交际圈子里面,推销贷款。

    如果说后世银行工作人员谁的手上有贷款额度,谁就是大爷。那现在的情景就是谁的手上有贷款额度,连过年的时候,走亲戚别人都不爱搭理,就怕这些人把贷款推销给自己。现在,银行可不是吃香的部门。有了这样的现状,胡力他们自然对刘东搞贷款业务,兴趣缺缺。

    “呵呵,如果我们环亚银行的贷款,也是按照国内银行的贷款利率来弄,别说你们认为不会赚钱,就算是我自己,也对这个贷款业务表示怀疑。我之前都说了,现如今国内的贷款业务,都是带着政策性的,而并不是纯粹以商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要你们出国去转一转,就能明白,在国外的贷款利率,除非是小部分福利性质的贷款,正常的商业贷款利率,都不是小数目。国外的银行赚钱靠什么?有很大一部分赢利点,都是在贷款业务上面的。”刘东解释到。

    “照你这样说,你们环亚银行的贷款,利率是很高的?那我们几个的贷款利率如何?”胡力有些紧张的问到。

    关系到自身的利益,胡力他们绝对不会缺乏警惕性。

    “你们几个的贷款,绝对是低息,甚至无息都行。要不然我怎么会说你们是标兵呢?没有大的利益,我凭什么让你们当标兵?这贷款自然也包涵在其中。但别的人,就肯定没有你们这样好的运气了。”刘东打消了胡力他们的疑虑。

    “这还差不多。但你如果让别人都拿高息。贷款,别人会不会要这样的贷款,都还是一个问题啊。”听到自己几个人的贷款是低息,胡力他们算是松了一口气,但依旧对刘东贷款的钱途不太放心。

    “我既然敢让环亚银行弄高息。贷款,那肯定是有把握的。要不然,不是砸我们环亚银行的招牌么?只要我们环亚银行的贷款有着足够多的优势,就算是高息,按照国际市场走,别人只要有心想赚钱,都会乐于接受。当然,这点还需要你们大力的宣传,要不然我这个标兵竖立起来,可就亏本了。”刘东笑嘻嘻的说到。

    “足够多的优势?我倒想问一问,你们环亚银行贷款的优势到底有哪些。”齐贺仁问到。

    “我们环亚银行的贷款第一个优势,就是有着科学性。我们环亚银行的贷款,不会是毫无节制的贷款,如果你的项目根本就是一个非常糟糕,注定要亏本的项目,那就算你把利率抬得再高,我们环亚银行也不会为你贷款,一个大子儿都不给,无论你有多雄厚的背景。”刘东说出了第一个优势。

    刘东说的这个优势,就是要把贷款弄成优势资源,而不是盲目的一片乱帐。衡量贷款业务是否能长久做下去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贷款成为优质股。不盲目放贷,既为环亚好,也为客户着想,如果环亚的贷款成为烂账,到最后吃亏的可不仅仅是环亚,还有各个客户。

    刘东前世虽然不是做金融的,但世界排名第十八位的巴林银行怎么倒闭的,他多多少少也是知道的。虽然明面上是说巴林银行因为一个毛头小子搞证卷挂掉的,但傻子都知道,仅仅六亿英镑的损失,就把掌控270亿英镑的巴林银行给挂掉,这样离谱的事情,实在是让傻子都能笑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贷款坏账,六亿英镑的损失,巴林银行随便都能挺过来。所以,刘东要搞贷款,就必须让贷款科学合理,而不是一团乱麻。

    第四百二十章贷款是要赚钱的(下)

    虽然胡力他们几个,对于银行如何操作的,不太了解。但他们也能知道如果把贷款规范化,对于银行和客户都是有好处的。这样的运营方式,不至于会出现大规模的坏账问题,就算偶尔有坏账,那也不影响根本。刘东这个贷款优势,倒也还行。

    看到大家点头,刘东又继续说到:“我们环亚银行贷款第二个优势,就是贷款的额度,相比起国内银行来,有着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果国内最高额度是一千万人民币,那我们环亚的贷款额度,就能达到一个亿人民币。”

    别看好像仅仅是一千万人民币到一个亿人民币的跨度,但就是这么一个跨度,对于环亚银行的贷款业务,就是一个飞跃性的提升。虽然对于环亚来说,一个亿的人民币算不得多少,之前刘东给叶利钦的钱,就有两个亿美元,换算一下现如今的汇率,差不多都能有十亿人民币。

    看起来好像很少,但对于现如今国内的人来说,上亿人民币的产业,那绝对是非常庞大的。在这个几百万人民币都能在地市级得瑟的年月,上亿人民币的贷款,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了。

    不管是对于建设工厂,还是拿其他的项目,一千万人民币做不了的大工程,一个亿人民币绝对能够拿得下来。而这点,对于家族来说,尤为重要。

    像胡力他们这样的家族,不是没有好的项目,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缺钱,在国内银行那里拿不到钱的情况下,就算再好的项目,也不顶用。而现在国内地下金融产业也并不发达,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集中上亿人民币的现金流。哪里像后世,某些地方随便一个村子的人,集中一下钱都能上十亿。

    在没有国内正常渠道融资,也没有地下融资渠道的年月,刘东这个贷款,对于那些有好项目,也有能力的家族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不能说是久逢甘霖,但也能算得上是解燃眉之急。

    当然,国内也并不会是很多的家族,都能有上亿人民币的项目可以运作,能达到这样程度的项目,并不是很多。但是刘东放出去的这个额度,实在能令很多人都放心。他们不会怕刘东的环亚没钱给他们贷款,只要有了这个信息,环亚银行的贷款就算是高息,也会让很多有心人惦记。

    胡力他们自然能够明白,刘东这贷款的最高额度,会在国内金融体系里面,掀起多大的浪潮。就算他们自己,也忍不住动心。大家现在缺的不是门路,而是资金,只要有资金,多少以前办不到的事情,现在都能办到。

    如果国内银行走的是平民路线,那刘东的环亚就是走的高端路线,而且相对来说,审核的范围,要比国内银行审核的范围要宽阔。毕竟,国内银行搞贷款的目的是盘活市场,相当于在发福利,既然是发福利,自然得有一些东西要讲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贷款的。而环亚银行就不用考虑这样的问题,只要你有好的项目,还有好的计划,那一切问题,都不会是问题。

    袁智勇这个时候开口说到:“如果你这贷款的额度上限是一个亿人民币,那么我想在国内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因为目前国内并没有这么高额度贷款的门路,而有这个需要的人却不少,就相当于有市场,但没有货源。你们环亚现在,就相当于提供了这个货源,就算利息高一些,想必很多真正需要的人,是不会介意的。你这个优势很明显。”

    听到袁智勇这话,刘东笑了,接着继续说到:“如果我说,还有更加能让人期待的优势,你们觉得,我们环亚银行的贷款业务,还能有谁能够阻挡?”

    “什么优势?”胡力好奇的问到。

    “这个优势虽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算不上什么优势,但对于国内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优势绝对不小。那就是,我们环亚银行不仅可以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还能够提供美元贷款业务。这个优势,现如今国内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能够做到。”刘东笑眯眯的回答到。

    听到刘东这么说,胡力他们愣了一下,才感叹道:“这个优势,的确不小,甚至非常重要。如果你们环亚能够做到,那我想很多人都会愿意到你们环亚银行来贷款。”

    对于刘东来说,美元算不上多么美好,因为他手中掌控的绝大多数资产,都是美元或者日元,相对来说,反倒是国内的人民币,刘东的手中并没有多少。就连在国内搞的二十亿美元的投资,刘东这边都是和央行互换的资金,刘东用美元抵押人民币,央行用人民币换回美元。

    以后刘东还多少人民币给央行,央行就要给刘东换多少美元,当然,这个额度是要限定在二十亿美元的范畴之内。其实这个合作,刘东内心里面还有些小九九,因为刘东知道,目前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并不是很稳定,过不了几年,目前的四比一比例,就会变成八比一,某些时候,甚至达到十比一的高度。

    如果刘东现在就把美元直接兑换成人民币,那刘东就相当于还没开始做事,就亏了一半。几年后十亿美元能办到的事情,刘东现如今却花了二十亿美元来办,这样的亏本买卖,刘东又怎么愿意去做?

    再说了,现如今美元在黑市上的和人民币的汇率,都快达到了一美元换二十块钱人民币的价钱,想想都觉得可惜。如果刘东二十亿美元从黑市流入国内,那刘东手上的人民币至少得有四百亿人民币。

    当然,这也只是刘东想想而已,先不说这样做会给国内的金融市场带来多大的动荡,单单国内那小小的黑市,根本就消化不了刘东的二十亿美金。别说二十亿美金,就算是一个亿美金,都能把现如今国内的黑市,给活活撑死。想要用二十亿美金,换到四百亿人民币,那纯粹就是异想天开。

    所以,刘东的钱,就必须要走正常渠道进来。而正常渠道目前的汇率行情,刘东显然是不会满意的。几年就让自己亏十亿美元,那么亏本的生意,刘东又怎么会做?干脆就直接和央行合作,以美元抵押人民币,圈定十年的期限。最后交接的汇率,以十年后的价格为基准,只有这样,刘东才不至于损失太多。

    而就是因为这个合同,让刘东少了一些底牌,弄得环亚银行进入内地市场的行动,起了波折。原本央行那边,是要刘东立马就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而不是抵押。

    这些东西,都是胡力他们不需要了解的。而胡力他们需要了解的就是,刘东的环亚银行,对于进入国内贷款市场的决心和优势。而目前看来,有了刘东说的那三大优势,环亚银行想要在国内开展贷款业务,其实也算不上多么困难。

    保证资金大盘稳定,提高贷款额度,还能从环亚这里贷款到国内稀缺的美元,有了这三大优势,即便是高息的贷款,也有足够多的人愿意来环亚银行贷款。

    尤其是美元这玩意,对于国内的人来说,绝对是杀手锏。大盘稳定这一类的东西,客户其实不用太过操心,因为目前国内银行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就算是亏损了,也有国家买单,只要国家不倒,国内的银行就不会倒。所以刘东说的第一个优势,算不上多么明显。

    而第二个优势,对于大家来说,算是很不错的东西,贷款的最高额度提高,就代表着他们不用去想一些歪门邪道的东西,避免了很多的麻烦。但还不至于成为杀手锏,因为有些胆大的人,真想弄到一亿人民币的贷款,在国内还是有可能实现的,虽然会留下很大的把柄。

    但第三个优势,不论是国内的银行,还是其他的金融机构,想要达成这样的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年月的外汇,国家的重视程度,绝对超乎外人的想像。谁敢打外汇的主意,国家就敢打谁的主意。外汇这个问题,绝对是条红线,就算是政局委员,也不能轻易触碰,没有合适的理由,你想要贷外汇,那绝对是做梦。

    而现在国内的人,对于外汇有需求的,却绝对不少。如果刘东能拿出外汇来贷款,那国内真没多少人有拒绝的理由。

    当刘东把三个优势说出来以后,不论是胡力,还是齐贺仁,抑或者是袁智勇,对于刘东的环亚银行是否能在国内展开局面,没有丝毫的怀疑。

    “你们环亚银行既然有这么大的魄力,不成功都不可能。我现在都能想像,等到你这边把风放出去了以后,会有多少人哭着喊着要到你们环亚来贷款。仅仅是高息,压根就阻挡不了大家的脚步。”胡力叹息的说到。

    他是真想不到,会有什么意外出现,除非政府明令禁止。可就算国内明令禁止,其实用处也不是很大,因为环亚银行压根就没有在国内立足,而国内的政策想要管道环亚银行,还得去和英国佬打交道。

    但国内是否会明令禁止,胡力对此不报太大的期望。环亚国际刚刚在国内投资二十亿美元,国内就因为一些贷款的问题对环亚银行喊打喊杀,这做得实在不够厚道。再加上能在环亚贷款的人,都不会是普通人,这么多因数加起来,国内最好的选择,最多也就是不闻不问。除非出现大问题,环亚银行的贷款业务,应该是畅行无阻。

    第四百二十一章罗伯特的业务

    听到胡力都这么说了,刘东就把心完全的放下来了,于是对着大家拱手说到:“想要让大多数人都知道我们环亚银行的政策,单单只靠我自己的力量,是做不了的,这就需要你们的帮忙了。我希望能在上半年的时间里面,能够让国内有这方面需要的人都和我们环亚银行接洽,到时候,我会安排我们环亚银行的行长专程到国内来办公。”

    “我们当然要帮你的忙,但是你也得给我们透一个底,你准备的贷款总金额是多少?要是太少了,我们大力宣传以后,你这边钱却没有了,那我们岂不是要被那些人骂死?”袁智勇开口问到。

    “总金额应该不少,目前我们环亚银行至少能够拿出五个亿美元,也就是差不多二十多亿人民币来办理贷款的业务。有这么多钱,差不多够了。”刘东想了一下,开口说到。

    听到刘东又要拿出五个亿美元的资金,胡力流着口水说到:“我说刘东,你手上到底有多少钱啊?去年才放了二十亿美金到国内投资,你这转手又能拿出五个亿美金,我看就算是央行都没有你富裕。”

    要说到资金总额,刘东那点钱当然是不能和央行媲美,更何况,央行手上还掌握着人民币的发行权,刘东和央行比钱多,那纯粹是找不自在。但央行有钱,它管理的范围也大,各个地方都需要钱,就算它开印钞机,要说到手上的活钱,说不定还真没有刘东富裕。

    “投资是投资,钱是钱,不能混为一谈的。我投资二十亿美金不假,但这二十亿美金不可能一下就能放到国内市场里面,花钱也需要时间,更何况这么大一笔钱。我这二十亿美金的投资,也不是立马就能到位的,我们公司和政府签订的合同就是十年内,保证二十亿美金的投资,我们公司每年在国内投资两个亿美元,都已经足够日常用度了。这样,我手上空余的流动资金还很富?(: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