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已经足够日常用度了。这样,我手上空余的流动资金还很富裕,要拿出五个亿美金出来,并不是多么的困难。”刘东开口解释到。
“你这意思就是,打那二十亿美金的主意?你就不怕到时候贷款业务没回本,你自己的产业也没钱投资么?”听到刘东居然是打那二十亿美金投资的主意,齐贺仁有些紧张的问到。
“我自己的产业没钱?那压根就不可能,无论是环亚矿业那边,还是美国股市那边,甚至日本市场那边,我随时随地都能再调用出二十亿美金出来,想要我们环亚公司的现金流枯竭,实在是很有难度。所以,你们就放一百个心,我的资金,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关于资金利用的问题,如果你们想要了解,我可以派专人给你们讲课,等到听完课程以后,我想你们就绝对不会问出这么幼稚的问题了。”刘东拍着胸脯说到。
虽然刘东是在教训胡力他们几个人不懂得资金利用率的问题,但实际上,刘东这个教训人的家伙,对这方面的东西也不是很在行,要不然,之前环亚研究所那边,也不会堆积着大量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现在他稍微懂得一些了,却又开始教训别人,实在是脸皮够厚。
“既然你有考虑,那我们就不多说了。二十亿人民币的贷款总额,想必已经能够做不少的事情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回头我们就把这风给放出去,陈三那边,我们也会给他说,还有其他几个家伙,有需要的我们都会给他们讲,等把自家兄弟的需求满足了,我们才会往外推广你环亚银行的贷款业务。”胡力这个时候说到。
“那行,反正咱们自己人这边,也有三四十个人,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能自家兄弟都没满足的情况下,就往外开拓业务,这个我明白。”刘东点头认同到。
就这样,一群人带着忐忑而来,又带着满意而去,留下刘东一个人继续在办公室里面待着。
而这个时候,刘东也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把还在夏威夷沙滩上看美女的罗伯特给叫回来。说实话,虽然他之前在胡力他们面前讲得头头是道,但要说到专业,他就得抓瞎。具体的事情,还是得罗伯特这个环亚银行的行长来处理,他提出一个开头就行,别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处理。
接下来的几天里面,刘东一边处理公司的日常事物,一边把远在夏威夷的罗伯特给招了回来,对于老板在自己假期当中打搅自己的行为,罗伯特表示强烈抗议,要是他依旧在美国的公司,那么他会严词拒绝刘东这个老板的无礼要求。但很可惜,他现在是在环亚工作,而华人公司的传统,他待了那么长一段时间,也渐渐的了解了。
对于什么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定理,他也是深有体会。别说他仅仅是在夏威夷,就算他现在在南极洲,那也的麻溜的跑回京城来。
当然,对于刘东忽然开始重视起环亚银行的工作来,罗伯特是非常高兴的。对于一个有着高尚职业操守的银行从业人员来说,没有比老板重视自己的工作更加好的事情了。之前几年,环亚银行在环亚体系当中,一直都扮演着打酱油的角色,让罗伯特就算是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
现在倒好,自从去了一次苏联之后,他这个环亚银行的行长,才算是名副其实了。不但可以逐渐的开拓苏联的业务,现在更是能够在华夏大陆市场上,挖出一块墙角,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于是,罗伯特也就只有告别夏威夷的沙滩美女,乘坐最近的航班,飞回了京城,站到了刘东的面前。
虽然时差什么的,暂时还没有倒过来,但罗伯特的精神面貌,那是相当不错的。看到年轻的老板,罗伯特很夸张的说到:“我亲爱的老板,您总算是明白了银行在现代企业当中的重要性了。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们环亚银行,将会创造一个新的辉煌,一个不输于环亚金融的奇迹。”
“好了,罗伯特,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我们华夏人拍马屁的功夫了?对于环亚银行是否能开创一个新的奇迹来,我表示期待。但现在,我们不应该讨论这个问题,而是该讨论关于如何在华夏国内市场开展贷款业务的问题。”刘东有些不耐烦的说到。
虽然拍马屁是谁都喜欢,但罗伯特拍马屁的功夫明显的不到家,如果他把之前那段埋怨自己的话吞下去,那拍马屁的效果应该会好很多。但现在嘛,刘东却没有感觉多爽。本来嘛,之前他不重视银行的确是犯了错误,但好歹他也是把银行的框架给弄起来了。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搞过这类产业的人来说,那已经是相当不错了,难道还能奢望他刘东生而知之?从没有接触过银行就能知道银行的猫腻,那明显是不可能的。
听出刘东话里的不善,罗伯特也不会蠢呼呼的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于是立马就把状态回复到工作上面来:“好吧,不得不说,老板你在华夏大陆上搞贷款的事情,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项目。现如今的华夏,可谓是遍地黄金,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原本掌握着财富钥匙的人,现在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启动这把钥匙。而我们环亚银行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资金交给那些能够启动钥匙的人,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的风险其实非常小,但利润非常大。乘着现在国际上那些大型商业银行并不能进入华夏市场的时候,我们环亚把业务展开,就能抢夺很大一部分的市场。”
“对于贷款的前景我并不担忧,你的想法,其实就是我的想法。而我现在要问你的是,我们环亚银行的资金,是否能够满足贷款的需求。虽然我也知道,我们环亚的流动资金是非常充足的,但陡然拿出五个亿美元,是否会影响到我们公司其他项目的展开?”刘东没好气的说到,罗伯特这番话,纯粹就是废话,他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的东西,哪里还需要罗伯特这个内行再多说?
“我们环亚的资金流,完全能够保证贷款业务的展开,别说是五亿美元,就算是十亿美元,我们公司都能很轻松的拿出来。就算是美国股市那边的资金不能抽调出来,环亚矿业这边的钱也能抽调,就更不用说华夏国内的投资。从目前的数据上来看,华夏国内的资金,只要每年保持两亿美金的输出,就足以满足任何的需求。所以,我们公司至少在五年之内,不会有资金短缺的顾虑。”罗伯特一本正经的回答到。
“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只要公司的业务不会因为贷款而受到影响,即便是多弄一些资金用于贷款,也不是不信,而现在关键的东西就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成功的开拓出这个贷款业务。”刘东考虑了一下,慢慢的说到。
(今天生日,求祝福!)
第四百二十二章需要考虑国情的贷款业务
“老板你的这份担心,完全是没有任何必要的。我们公司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在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公司的业务还不能展开,那就肯定是我的问题,您完全可以处罚我。”罗伯特一脸自信的说到。
“的确是很有优势,但你也说了,这是建立在我们公司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的优势,如果有了新的竞争对手,你觉得我们环亚银行,还能保持现有的优势么?”刘东可不能像罗伯特那么自信,就算是处于显示老板权威的角度上,也不能完全的赞同罗伯特的话,更何况是否真有问题,也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就算是再好的计划,也会跟不上变化,而只要有变化,那么原本的计划就有可能不顶用。当年常凯申大队长的计划不也好好的么,到最后还不是变了样?所以,万事都不能太过自满,必须要考虑到一些突然的情况。
“有竞争对手?这不可能,目前虽然有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展业务,但那业务量都是小规模的,并不成气候。想要和我们环亚银行竞争,他们还得努力好几年,而等他们真正大规模进入华夏市场以后,我们环亚银行已经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也不怕和他们竞争了。”罗伯特耸耸肩膀,漫不经心的说到。
“什么?你说国内现在就已经有外资银行进入了?”刘东吃惊的问到,对于这个问题,他还真不知道。他一直以为,至少要在首长南巡以后,才会有外资银行进入华夏市场,没想到现在国内居然就已经有了外资银行的身影。
看到刘东吃惊,罗伯特更吃惊:“难道老板你不知道,华夏国内,一直都有外资银行的么?”
看到罗伯特这样子,刘东讪讪的说到:“我还真不知道,我原本以为国内还没有外资银行进入呢?”
刘东对于外资银行在首长南巡之前的印象,一直都处于汇丰,还有民国那些外资银行的印象。而对于新华夏的外资银行,印象十分欠缺,他又不是搞金融行业的,所以,出现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并不奇怪。
“其实华夏市场一直都有外资银行的身影,但由于长期被打压,正常业务很难展开,所以可能你们这些华夏的人,并不了解得十分清楚。但实际上,从清末开始,外资银行在华夏市场上就没有断过。当然,老板你也不用特别的忧虑,因为外资银行很难在国内展开业务,他们现在的业务范围,大多数都是围绕着政府展开的,至于民间业务,他们基本上没有插足,就算有插足,那也是很小的份额,轻轻一抹,就没了。”罗伯特安慰到。
“这样的啊,看来我还是小看了这些外资银行,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环亚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算不上。正面和他们打对台戏,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既然他们在民间没有多少业务可言,那么我们就得尽快的把业务份额给抢过来,只有一个稳定而牢固的市场,我们才有能力和他们竞争。”刘东悻悻的说到。
听到刘东依旧对那些外资银行耿耿于怀,罗伯特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如果这些银行真能发挥作用,别说刘东这个外行人心惊胆战,就算是他这个内行人,把握也不大。但问题在于,这些外资银行在目前,的确对环亚没有任何伤害可言。与其担心他们,还不如更多的考虑该如何牢牢的把华夏国内民间的市场抓牢。只要市场在自己的手中,无论以后如何变化,环亚都有充足的回旋空间。
“是的,我们必须要牢牢的把握好市场,不能让那些该死的混蛋把局面搅浑,这不符合我们环亚银行的利益,尤其是摩根大通,他们绝对不是什么好鸟。”罗伯特批判的说到。
“但我们该如何牢牢的把握好市场?这点需要你好好的考虑,必须要符合我们华夏市场的国情,才能把客户抓牢,就算以后有竞争者,我们也可以从客户忠诚度入手。”刘东吩咐到。
“这个我明白,老板。但你们华夏的国情,我这个外国人并不是很了解,想要从国情入手,就必须要老板你们这些华夏当地人,才能想得透彻明白。”罗伯特无奈的说到。
如果是美国的国情,或者是欧洲的国情,罗伯特肯定会非常熟悉,做出详细的规划。但华夏的国情,却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够随意发表评论。在现在,华夏大陆对于大部分外国人来说,依旧是非常神秘的,要说最了解华夏的外国人,就是小日本。但可惜的是,罗伯特是犹太人,而不是日本人,所以尽管他在华夏人的公司里面做了那么久,对于华夏人的了解程度,也不是很高。
听到罗伯特这话,刘东才想到,这个指示对于罗伯特来说,好像有点强人所难。别说他一个外国人,就算是本国人,能够把国内的国情人情研究透彻的也不是很多。至少他刘东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就显得很白痴。
但刘东却知道,如果不从国情人情上下手,就算环亚银行占据了一定的先机,想要最终占领国内高端贷款很大一部分的份额,也是非常困难。国内的人,很少有对产品什么的有忠诚度。
就拿后世诺基亚手机来说,在国内风光了十多年,但苹果手机一出来,诺基亚手机马上就歇菜了。市场份额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比坐过山车都还快,到最后,还在用诺基亚手机的人居然被别人调笑,大多数人宁愿用华夏山寨机,杂牌触屏机,也不宁远用诺基亚。十多年的品牌信用度,马上就毁于一旦。
从这个小小的案例就能看出来,国人对于什么品牌忠诚度,完全就是扯淡。如果不把握好潮流,就算你是这个市场的开拓者也会死得很难看,在诺基亚之前的爱立信,也能很好的印证这一点。
从后世的手机业务来看,刘东就不能把贷款业务的发展,和国情人情脱离。必须要牢牢的抓住国内客户的消费心理,要不然,就算一时间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到最后也是一场空,相当于一锤子买卖。
虽然大额贷款这项业务的入场成本高昂,但并不是说全世界只有环亚能够做。能够做这个业务的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有非常多的,资金比环亚雄厚,人脉比环亚充足的比比皆是。想要独占鳌头,就必须要有一些闪光点。
“这个问题我会考虑的,到时候我会安排更加专业的人士来配合你的工作。我现在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就是要让你明白,在华夏开展贷款业务,凭借的绝对不仅仅是几个小小的优势。我们环亚银行,更加需要的是人性化的服务,还有更加贴近华夏国情人情的服务,只有牢牢的抓住这几点,我们公司的业务,才能够长久持续的在国内站稳脚跟。如果情况允许,我会尽快的在国内把环亚银行的业务展开,方便你开展业务。”刘东说到。
如果不是罗伯特,刘东还以为银行业务进入华夏市场有多难,但听到罗伯特说国内有不少的银行都在开展业务后,刘东就觉得,这个事情肯定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多努努力,说不定这个缺口就被刘东给打开了,以环亚银行的实力,再加上那些未来的客户支持,想要进入华夏市场,应该不是特别的难。
“如果真能把环亚银行开到华夏大陆来,那肯定是对环亚银行最好的支持。对于老板您说的国情人情的问题,我希望老板您能够尽快的解决,还有,如果我们能够在华夏国内开展业务,以我们环亚银行目前的规模来看,就需要加派更多的人手,要不然,会造成人员不足的后果。”罗伯特听到刘东的承诺,高兴的说到。
“加派人手这些小问题,你就不要对我说了,你要招人就招,这是你们环亚银行内部的问题,我不多掺合。但有一点我需要告诉你,在华夏市场开展业务的同时,你也不能把苏联那边的事情落下。苏联的事情,对于我们公司来非常重要,重要到如果苏联方面的业务和华夏市场的业务有冲突,我宁愿你放弃华夏市场的业务,都不能放下苏联的业务。这点,你懂么?”刘东严肃的问到。
“明白,老板。我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我相信在您的领导下,我们环亚银行一定会发挥出璀璨的光芒。”罗伯特又开始拍那不太靠谱的马屁了。
“你能明白就好,我希望你能够尽快的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出来,最好是在我旅游完回来,就能立马开始工作。好吧,现在我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好的,老板,你总是那么的残忍。我可怜的假期旅游废掉了,我可爱的沙滩,美丽的少女,还有那些比基尼。但你却能够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这并不公平!”罗伯特一边咕哝,一边出了刘东的办公室大门。
第四百二十三章环亚科研的技术储备
(昨天生日,感谢书友想起了你的祝福,感谢书友大头123123的祝福,感谢书友寂寞落霞的祝福,感谢书友偶然缘一世份的祝福,谢谢大家了,蒹葭太感动了。)
对于罗伯特的抱怨,刘东压根就不去理会,因为他多少有些感觉,自己的旅游计划,多半也是会报销的。果然,等到第一队旅游回来以后,他这个本来可以参加第二梯队旅游的老板,却再也没有机会去旅游了。比起罗伯特旅游到一半就跑回来,他这个老板连出去旅游的机会都没有,谁比谁悲惨,这完全不用说。
当然,并不是说刘东就一定不能出去旅游,他在环亚里面好歹也是一言九鼎的角色,真想出去,谁能拦得住他?只不过在国内贷款这件事情,不仅仅是需要罗伯特的努力,还需要他刘东坐镇指挥,如果他走了,那些潜在的客户,罗伯特也不好招呼。
与其出去旅游还惦记着贷款的业务,刘东还不如干脆不去,等这段时间忙完以后,再出去走走,那样不但轻松一些,还能玩得更长久。于是,第二队的人出去以后,刘东这个老板依旧在京城待着,等着那些得到消息的人前来询问贷款的事宜。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刘东做不到每天早上都努力,也就只有在春天的时候忙活一下。由于年前很多的任务都压到了年后来处理,之前第一批人出去以后,暂时是放下了,但现在第一批人回来了以后,原本停滞的工作,也开始慢慢地恢复起来。
不论是继续完善产学研体系,还是各个工地的开工建设,抑或者是原有的工厂扩建的问题,甚至包括了刘东一拍脑门就决定要上的环亚银行贷款的业务,现在都要一一的实现。好在第一批出去旅游的人是大头,而第二批人仅仅是一小部分,同时开工这么多项目,以现在的人力物力,环亚还能顶得住。
再加上那些舒舒服服旅游回来的人,由于旅游而带来的高昂士气,这个时候也可以利用一下。所以,虽然同时开工这么多项目比较辛苦,大家也能乐呵呵的接受,不至于出现没人想干活的事情。
陈志豪和崔晓明这些人,是属于第一批次出去旅游的人,所以他们回来以后,就可以马上开始工作。在他们回来后的第三天,刘东就把他们召集了过来,商讨一下关于八八年上半年的工作安排。
要说前世刘东在研究所的时候,最讨厌的几个事情当中,会议绝对要占到前几位。虽然科研所不至于像地方工作那样文山会海,但一个星期开四五次会议,那绝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个时候,刘东就非常厌恶那些外行领导每次都能讲好几个钟头不喘气。
而现在,刘东自己做了老板以后,却发现有的时候,不开会根本就做不了工作。如果没有高层会议决定未来一段时间主要的工作安排,直接让下面的人做了再说,不但工作会弄得乱七八糟,还会影响到公司的既定目标。所以,就算刘东再厌恶开会,现在他也不得不成为开会的坚定支持者。
原本陈洁和刘东一样,是做为第二批次出去旅游的高层,而现在刘东没有时间去旅游了,陈洁也就不得不放弃旅游的机会,跟着刘东处理公司的事情。
而这次的会议,陈洁肯定也是要参加的。
当刘东在小会议室里面看到陈志豪和崔晓明红光满面的时候,都忍不住妒忌的说到:“真羡慕你们,看看这气色,好得不得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焕发了第二春呢。”
听到刘东这话,陈志豪笑呵呵的说到:“我看老板你就是活该,钱嘛,总是赚不完的,慢慢来也行。如果谁赚钱都像老板你这样勤奋,那还给不给别人活路了?要不是你自己在前段时间弄出一个环亚银行的贷款业务,你现在就算去南极洲都没有人管你。但你自己把自己的路给堵死了,这能怪得了我们?”
“我这还不是为了公司考虑,想想环亚银行到现在都还不能进入内地市场,我就着急啊。但如果能把贷款的业务弄好,说不定环亚银行就能尽快的进入华夏市场,为了公司,我也就只有拼了。”刘东挠头的说到。
“喏,你自己都承认了,是你自己的问题,怪我们可没用。好在如果老板你把事情安排好以后,再下到工厂去看看,今年的事情就算差不多了,到时候,有的是你游玩的机会,何必在乎这一时呢?”陈志豪安慰的说到。
陈志豪这话倒也不假,虽然今年的事情看起来很多,好像很繁忙的样子,但实际上,只要刘东把工作全都安排下去,再抽空视察一下,今年的活儿就算忙完了。比起前几年要东奔西走,今年对于刘东这个老板来说,反而是最清闲的。
“嗯,这个我知道,要是工作再没完没了,我就真受不了了。从环亚开业到现在,我这个当老板的比牛马都还勤快,几乎都没有休息的时间,等今年的事情忙完以后,我真的要去好好休息一下了。”刘东憧憬到。
“好了,这些东西先别说了。我们还是来谈谈关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安排,崔晓明你那边,产学研和技术更新的情况如何了?”刘东问到。
“产学研刚刚开始,效果还看不出来。但那些大学的底蕴还是有的,有好些领域在国内都算大拿的人物,都有在大学挂名。以前想要找他们帮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但现在我们和大学方面联合搞产学研,这些麻烦就基本不存在了。有大学方面的推动,那些教授们也不是很拒绝和我们合作,某些之前我们有储备,但是一直开发不起来的项目,现在都交给他们来研究了,我想最多用个三五年的时间,我们很多有技术储备的项目,就可以更新换代了。”崔晓明笑着说到。
“那就好,我们公司现如今,缺的不是钱,而是技术底蕴。而以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块,技术力量会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这个情况你那边要注意好,技术开发很重要,保密工作也不能放松,别像某些傻子,压根就不知道保密是什么玩意,连自己吃饭的家伙都丢了。要我们环亚也像这样,我们就不用混了。”刘东说到。
刘东这指桑骂槐的话,崔晓明他们都很明白他在说什么,就在前不久,国内就有一个重点工程项目,因为保密意识不到位,让小日本又占了不少便宜,几千万人民币的科技项目,到最后压根就产生不了任何的利润。反倒是日本那边,借着这个技术,把他们自己拥有的项目给更新了。想必用不了几年,以日本人的产品研发能力,就能弄出更为先进一代的技术出来,到时候,国内想要用这个技术,反而要给日本人专利费。
当然,这样的事情大众是不会知道的,但像刘东他们这些人,想要知道这样的消息,其实并不困难。所以刘东才会对崔晓明说保密的工作一定要弄好。想想后世,在国际上,日本的瓷器比华夏的瓷器还要好,卖得还要贵,就是因为前两年日本人把景德镇的秘方给弄了过去。
而这样的例子还不少,瓷器仅仅算是一例,甚至就连宣纸这样的国粹,也因为那些人的保密意识不到位,让小日本给弄去,在国际上,日本人的宣纸,也是比华夏的宣纸卖得贵,卖得好。想当年老祖宗都没丢掉的东西,现在反而是丢掉了,要说多痛心,就有多痛心。更多的像什么大型计算机技术,什么稀土提炼技术,很多的东西,原本都是华夏人搭的架子,但最后却让日本人摘了桃子。
“老板您就放心吧,要论到保密的工作,我们环亚绝对是国内一流的。要知道,黄三水的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也不是吃素的,他那边关于这方面的人才可不少。我们这边的保卫工作,基本上都是他来安排的。如果有人打我们环亚科研的主意,他会吃大亏的。”崔晓明保证到。
“嗯,黄三水的工作还是很到位的。有他在,我放心。对了,关于大型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储备,你们环亚科研弄得怎么样了?别弄得我们工厂都建设好了以后,你们那边却拿不出批量生产的技术出来,那就好玩了。”刘东又问到。
“关于大型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储备,我们这边是早就弄好了,就算是实物,我们也弄出了两个样品来。现在正在搞最后的扫尾工作,保证误不了事儿。不但如此,我们这边还在计划开发更新的一代产品,做为新的技术储备。”崔晓明说到。
“那么快?”刘东诧异的问到。
要知道,环亚的大型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储备,可谓是从无到有的典范,最开始的技术,是拿苏联人的技术。而苏联人自己都还没有海上钻井平台的技术,他们的专业是陆上开采,虽然都是开采石油的,但陆上开采的难度,明显要比海上开采的要底很多。
而他们的技术,想要应用到海上钻井平台上,就需要环亚自己研究了。原本刘东以为这个技术至少在工厂建设完前后才能达到指标,但没想到崔晓明他们居然那么给力,这个时候就把完整的技术拿出来了,并且还在开展更加先进的一代技术。
第四百二十四章环亚电子的发展方向
对于刘东的诧异,崔晓明却觉得出产品的时间有些晚了:“老板,如果这点工作都算快,那我们环亚科研可就该打板子了?你不会忘了,现在环亚科研里面,可不仅仅只有一些零碎的研究人员,苏联那边过来的人,可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啊!”
听到崔晓明这样说,刘东才恍然记起,苏联他虽然不怎么待见,但苏联的科学家,还是很牛叉的。要不然,他们凭什么和世界警察美国佬抗衡?如果不是经济问题,美国人也没那么容易把苏联弄垮。
“苏联人的确很好用,他们在这边能习惯么?”刘东关心的问到。
本来这些事情,刘东应该是非常熟悉的,毕竟,他前世也是搞科研的,对于这些搞科研的人来说,应该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但可惜环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专心搞科研根本就行不通。就连从苏联那边拐过来的人才,刘东也仅仅是他们才过来的时候显得很关注,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把他们给抛到了脑后。
“要说特别习惯,那肯定不可能。毕竟我们两国之间的风俗完全不同,再加上气候也不太一样,能习惯才怪。周青富在苏联待了那么几年,你问他习不习惯?只不过我们这边的条件要比苏联那边要好一些,所以就算他们不习惯,也就只有忍受着。至少,在我们这边,他们的薪资待遇还是不错的,不用担心没饭吃。研究设备也马马虎虎,能让他们安心的搞科研。”崔晓明说到。
“那就行,也不用特别惯着他们,要是我们把他们当上帝一样供起来,他们就能上房揭瓦。该给他们的待遇要给,但不该给的待遇就一点都不能多,不能让他们认为,我们环亚缺了他们,就没办法运转了。老毛子的科研人员,就不能惯着,惯着是会出问题的。”听到崔晓明说那些研究员还能过得下去,刘东就不再关注了。
这些到了自己手上的人,以后一个都不要想跑,现在太惯着他们,等到苏联解体以后,他们还不得放羊啊?还不如时时刻刻让他们明白,他们该在什么位置上比较好。
“这个我明白,我现在就是想问一下老板你,除了我们目前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环亚科研是否需要研究更加广泛的课题?毕竟,如果产学研取得良好成果以后,我们公司目前很多项目,完全可以交给那些大学来做,而我们环亚科研这边,就可以做一些更加专业的项目。”崔晓明说到。
“当然需要,我们环亚科研的人可不能闲着。现在科技产品是日新月异,一不留神就会被别人拉开差距。别说我们现在的技术储备和国外那些大公司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就算我们已经在某些项目上面遥遥领先,那也得有危机感,不能等到火烧屁股了以后,才想着弄解决的方法。”听到崔晓明问自己是否需要研发更多的项目,刘东想都不想的回答到。他弄环亚科研来,可不是仅仅拿来看的,要不然,他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大精力来搞科研?投入就得有回报,搞商业的可不兴无偿贡献。
“那老板你有什么具体的项目需要我们环亚这边优先解决么?”崔晓明问到。
听到这话,刘东想了想,开口说到:“我们环亚以后不是要成立环亚电子么?我看你们以后的发展目标,可以往电子这方面倾斜。虽然老毛子那些人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但叫他们搞一些电子材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对了,液晶显示技术、还有闪存技术、音频压缩技术、这些东西,我们环亚都可以把他们研究出来,这些东西,未来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当中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如果我们能做出来,说不定能在电子消费类领域里面,找到属于我们环亚的位置。”
“液晶显示技术?闪存技术?音频压缩技术?老板,你这一开口,就是弄了这么多东西过来,就不怕我们环亚科研这边顶不住?你说的这些技术,我们环亚这边,可是一点技术储备都没有啊!”看到刘东一上来就给自己丢下这么多需要弄好的技术,崔晓明表示压力山大。
闪存技术崔晓明还大概知道一些,这玩意是日本东芝公司弄出来的东西,但现在这东西,还仅仅是处于实验性质,想要应用到商业产品上,还不知道需要多久。而液晶显示技术,国内也没有人搞,国外德仪大概是有这个技术,棒子的三星也在搞这个技术,日本人也有弄这个技术。
可问题是,显示技术这一块,可不仅仅只有液晶技术,还有等离子、crt、lcd、led等等,那么多的显示技术,刘东却偏偏选择液晶成像技术,实在让崔晓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要说老板啥事儿都不懂,那显然是不可能的,现在这年月,能知道液晶成像技术的人,绝对不会是什么外行。但能知道液晶成像技术的,其他的技术也应该都知道。在有多种技术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对于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人,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等各项技术到最后分出胜负来,才做考虑,而不是贸贸然的上某一个项目。
万一到时候自己选择的道路最终失败了,那这些科研经费,可就白费了,完全赚不回本钱来。环亚倒不是亏不起,但要和那些国际巨头们争夺这个比较激烈的行业,明显是有些吃亏的。
还有音频压缩技术,这明显是要应用于类是随声听这类电子产品上面的技术。但想想现在随身听是哪一个公司在做,崔晓明就有些挠头。索尼这个巨无霸,可不仅仅是在日本称雄,他的随声听业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这样的巨无霸打对台戏,实在是有些难为人啊。
刘东虽然仅仅是叫他研究三个方向,但这三个方向,随便哪个方向都不是那么容易弄好的,三五年不少,十年八年不多。就算是最终都没有弄好,那都不算是稀奇的事情。
毕竟,环亚科研虽然有些底蕴,但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当中的技术储备,基本上就相当于没有,不光国内没有,苏联那边也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容易的把这些东西都弄出来,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看到崔晓明那为难的神色,刘东就知道崔晓明是懂了自己的意思。所以,刘东笑着说到:“为难不要紧,最要紧的就是别丧气。我又不是要你的环亚科研立马就出成果,就算研究三五年,有个初步的技术储备,我也不会有意见。关键就在于这些技术,我们手上必须要有储备,要不然,以后我们环亚电子的路,可就不是那么好走了。”
“问题是三五年都不一定会出现成果啊。老板你倒是张张嘴就来,但这些玩意并不是那么好弄的。想要依靠我们环亚科研目前的能力,实在是有些为难,国内没有多少这方面的技术储备,苏联那边来的人,也对电子不太感兴趣。想要弄好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的困难。最重要的是,我们想要研究的东西,在外界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理论依据,国外搞这些东西的企业也并不少,我们这样的后起之秀,就算是把这些东西搞起来了,能不能应用于商业范围,都还是一个问题。而且,我们手里现在也没有能够牵头立项的人员,还需要去找,就好像搞晶圆厂一样,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够办成的。”崔晓明无奈的说到。
“我知道会有困难,但你也要看到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就拿闪存技术来说,虽然东芝手上现在的样品,连1m都还没有突破,但并不代表这个研究方向是错误的。只要有经验积累,这个1m总会突破的,等突破了1m。32m、64m、128m还会远么?甚至十年以后,达到1g都不稀奇。而你想想1g的闪存,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当中,会有多么广泛的应用范围?以后可能几十上百首歌,都能随便的装进小手指甲盖那么大的地方,半个图书馆的内容,也能随身携带。只要想想,都能让人热血沸腾。如果我们现在不做,等到别人弄出现实的产品出来,我们又靠什么东西来占据市场?搞科研的,目光就是要长远一些嘛。”刘东说到。
“那老板你的意思就是,我们公司那个还不知道门往哪边开的环亚电子,未来的主要发展领域就是在这一块上面?”崔晓明大致是明白了刘东的意思。
“可不仅仅是这么一方面,无论是液晶,还是闪存,抑或者是随声听一类的产品,只要我们公司能够做到,那就尽量做。未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覆盖率,会因为这类产品的便捷性,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类产品,有着广泛的商品应用市场。我们公司无论在哪个方面突破了,未来都会让我们的环亚电子,成为公司新的赢利点。”刘东憧憬的说到。
第四百二十五章产品和厂商的关系
听到刘东这番话,崔晓明有些不以为然。一个技术会不会流行起来,并不是完全靠着技术的先进性,而是潮流。而潮流这玩意,就是比较麻烦的东西了,它牵扯到的范围实在是太广泛,你压根就没多大的把握能把它弄到既定轨道上面去。
就拿刘东说的液晶一样,要说液晶必定比等离子先进?那压根就谈不上,两种技术的表现形式,都是差不多的,要说谁比谁强,那根本就不可能。这关系到液晶背后的生产厂商和等离子背后的生产厂商的胜败。
如果前世是等离子背后的生产厂商胜利了,那么前世等离子就会占据全世界的市场。这无关于技术是否先进,完全在乎于厂商的运作。很多的高科技玩意,并不是先进就一定能够成功,这要取决于潮流。
而潮流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影响力,能够影响更多人群的人,最终就能获得胜利,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这和技术没多大的关系,别说液晶了,就算是闪存,别人弄个和闪存差不多的技术,甚至稍微差一些的技术,只要这个技术背后的厂商大力推广,有着广泛的市场,那闪存就算再好,那也卖不出去。
而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行情,大都是这样。所以刘东说的,只要抓住了三个技术其中任何一个技术,环亚电子以后就不愁没有拳头产品,这样的话,也就只有蒙一下局外人,真正了解行情的,只会是嗤之以鼻。
但老板既然都发话了,崔晓明再说些什么,就不太合适。于是,崔晓明只有捏着鼻子说到:“那行吧,我们环亚科研这边,尽量的把这些工作做好。”这说话的语气,和神色,就算是傻子也明白他是在敷衍。
刘东可不希望自己看重的事情,被崔晓明敷衍过去。但崔晓明这样的做法,其实也不算错,在各项技术没有分出胜负的情况下,把大笔的资金都投进去,显然不是那么明智的事情。如果刘东真想玩,他自己都完全可以重新弄一项技术出来,又何必和旧有的技术打交到。现在有着完整理论资料的类似产品技术可不少,刘东随便挑挑就出来了。
只要崔晓明有着这样的想法,刘东的话他自然可以不用太过在乎。而刘东恰恰又明白崔晓明这样的想法,想着未来电子技术几个大头领域因为崔晓明的忽视而让环亚电子寸步难行,刘东就难受得想哭,这些东西,要说科技含量多少,那就是扯淡,电子行业里面的技术,基本上就是砸钱就能出成果的。
这玩意出现的时间总共还没有一百年,实际产品出现的时间就更晚了,想要弄?(: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