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娜四懿荒鼙W。费枪径蓟嵊写舐榉常樟⒏鐾饨徽栈幔寄馨蚜醵胨馈K裕醵歉鍪焙颍揪筒黄鹫庋哪钔贰?br />
但现在嘛,列夫捷特已经把关系网都弄好了,他本就是军方的家族成员之一,虽然他并不是出生军队,但是他的家族却掌管军工,直接从军工厂里面弄东西简单一点,还是从部队里面弄东西简单一点,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再加上叶利钦现在地位也稳固了,而且马上就能上位,刘东在苏联这边的布局,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无论是上面还是下面的人,都有关系。
在这样的时候,刘东要是还不做出点什么事情,老天爷都看不惯了。他可不会像一般的国内企业那样,仅仅弄点rì用品来换飞机,都算是大买卖。刘东的格局显然和那种底层的人,不一样。所以要么不搞,要么就搞大的。一两架飞机的小事儿,刘东还看不上眼,弄一个机群,才算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呢,这个买卖,又需要秘密的行动,至少不能给国内的环亚公司,带来什么影响。国内的买卖是国内的买卖,国外的买卖是国外的买卖。这就相当于把环亚在苏联的行动,分成了两个部分。
对于国内,那就是物资换物资,只不过是民用版的。而对于国外,那也是物资换物资,或者是金钱换物资,但这个物资,却是军用版的。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刚好就能做个补充。
美国人搞的是苏联的经济,想要的是黄金一类的通用货,但他们对于苏联人的重工业和军火,并不是很感兴趣,除了那些尖端的东西之外,其他的基本上不会在意。但美国人不在意的东西,不代表刘东这样的小人物不在意,美国吃了肉,刘东也想喝口汤。
苏联的机床对于美国来说再不行,但对于华夏来说,依旧是个好东西。华夏虽然说是大工业搞起来了,但那大工业,也仅仅是基础,延伸的东西,就需要追赶世界了。而正好苏联的东西,基本上和华夏是一脉相承的,这样华夏方面吸收起来,也容易很多。只要找准目标,刘东卖苏联重工业的事情,绝对能够完成。
而军火方面的事情,刘东并不打算自己直接插手,那样即不安全,也不符合实际,因为他不是这个行业的人。外行做军火,别弄得到时候从苏联弄出来的t72,却给了t80的价钱,那样别说赚钱了,不亏本就算好的。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是刘东一再强调的事情。所以,军火方面的问题,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甚至刘东还有一个设想,这个做军火买卖的公司,应该变成dúlìxìng很强的公司,就算是不用环亚这个标志,也可以。或者说最好不要用,让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公司是环亚弄出来的,那才是最好的办法。那个时候,谁敢说环亚是军火贩子?
当然,这很不现实,因为卖军火就是为了利益,有利益,那就得有转账,想要把什么痕迹都抹平,根本不可能,除非你是如来玉帝。而且适当的时候,还得给自己找一个靠山,美国是指望不上,但国内的zhèngfǔ,还是可以的。这个问题,可以留到以后慢慢谈,反正刘东相信,国内对于军火的需求,也是很旺盛的。
虽然他们看不上小玩意,因为那个他们自己也能搞,但大家伙,从官面上过来和从私底下过来,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到时候,这个事情可以和苗云龙谈谈,作为一个部级的干部,并且还是搞情报的,即便他不属于军方,但这样增强国防力量的事情,想来他也会有兴趣。后世的瓦格良,不就是走的私人渠道么?
敲定了大致的方案,刘东就开始发号施令:“军火和民用的东西,都可以找列夫捷特。但是让列夫捷特注意,要把这事情,分成两个部分,最好是他以后就管军火方面的事情,而周青富你以后就管民用的东西。
相比起军火上面的暴利,想必列夫捷特会很乐意的让周青富你把他手上的民用资源,给统统拉走。一个对外,一个对内,相互之间协调好,那么环亚未来的现金流,就绝对不会断掉。这个世界上,最赚钱的暴利产业,其中一项可是有军火的。”
“这么做不错,老板你的主意不错。互不统属,到时候也能避免更多的麻烦,对外就叫列夫捷特上,对华夏就叫周青富上,我们环亚银行,到时候就控制资金,这简直是一个完美的方案,我想我们环亚银行,需要扩建了。”作为一个不太安分的银行从业人员,罗伯特是从来不在意这些买卖到底合法不合法。
因为搞银行的,仅仅需要在意的是你能不能够赚钱,至于这买卖到底是好是坏,他是绝对不介意。美国那些银行家,只要有利益,他们甚至可以给那些毒贩贷款购买设备,而且还认为这是比较划算的买卖。因为毒贩出的价钱,总是难以让人抗拒。再加上这玩意本就是暴利,收回成本的事情,很简单,只要那个家伙不傻乎乎的撞到枪口上面,或者是大环境有变化,他们就能活的很滋润,他们滋润了,银行自然能够赚钱。就比如现在的金三角,在那个混乱的地方,开银行的人可不少。
“确实,只要生意走上正轨,到时候,环亚银行就不会没钱了。对了,环亚银行这段时间,又赚了多少钱?”刘东对着罗伯特问道。
他对于银行业,不是很了解。所以银行盈利能力到底如何,他是真不知道,以前的环亚银行,基本上就是个摆设。虽然在香港那边注册的,但并没有打开门做银行的生意。但在苏联不一样,有着叶利钦的领袖光环,再加上官方的认证,环亚银行比起在香港的时候,简直不可同rì而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虽然明面上环亚银行的老板是苏联人,但刘东当然知道,环亚银行是百分百自己的产业。所以出于好奇,刘东就问到了环亚银行的盈利问题上面。
“这段时间,钱是赚了不少,可惜都是卢布,拿来没什么用。现在卢布的行情老板你也知道,想要让它赚钱,实在是太难了,而且这边的东西虽然可以用卢布买卖,但真正的好东西,别人都是只要美元,不要卢布。所以,我们暂时是没有什么计划。钱就放在那里的,银行里面现在大概有一百三十多亿元的卢布。”罗伯特有些无所谓的说到。
听到罗伯特这样说,刘东也不免叹了一口气,卢布那还真是不值钱,一百三十多亿的卢布,虽然都是那些一般人存进来的,但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取,因为就算取,他们也买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要知道,环亚银行开的利率,可是非常高的,一年期百分之五,两年期百分之十,三年期百分之十五,五年期百分之三十。十年期甚至达到了百分之百。
如果是在国内这样搞,央行绝对要以扰乱金融次序来定罪。但是在苏联嘛,谁去管他?而且环亚银行现在表面上,也是官方银行,官方银行提高利率,并且是在叶利钦的支持下完成的。不但老百姓高兴,还会感谢叶利钦。
至于以后会不会还不上这些卢布,那简直是开玩笑,等到九四年九五年的时候,这些卢布就相当于废纸,一美元兑换几万卢布,都算不上新鲜的事情。他们的国家银行,利率都是以天来计算的,每天都是百分之几百的利率,但即便是这样,也依然赶不上贬值的速度。
所以别看现在银行里面有一百三十多亿的卢布,但到了那个时候,能值二三十万美元,都已经相当不错了,那么点钱,刘东要是用美元来偿还,俄罗斯人绝对会感激他,而不会觉得环亚银行是忽悠。
“一百三十多亿卢布,还是有些少,继续提高利率,尤其是长期的,存五年以上的,给我加一倍的利率,而且可以存卢布换美元。对,存卢布换美元,把这个当成我们银行的卖点。五年以上的死期存款,到了年限就能够卢布换美元。有多少我们就收多少,来者不拒。”刘东很是坚定的说到。
当刘东的话一出口,罗伯特就尖叫到:“老板,你疯了?真要这么做,我们银行会亏死的。加一倍的利率,到时候还还美元,我们银行会被那些存款的人给挤爆。我想用不了多久我们银行的存款,就能够高达上千亿卢布。但到时候,我们怎么偿还?整个环亚才多少钱?难道老板你想被苏联通缉?”
第六百零四章被吓到的罗伯特
“我怎么可能疯了?我很清醒。当我听到列夫捷特说黑市汇率以后,我就明白这里面的操作空间有多大。想想,官方汇率是一比零点九,但黑市汇率居然是九十比一,而且这样的价格,都还比较少。这证明什么事情,想必你这个金融专家,比我还清楚。”刘东满面红光的说到。
“但是,这也不是老板你孤注一掷的理由啊,而且我们的银行,可是在叶利钦的批准下,才能够在苏联立足的,如果我们这么做,叶利钦他会怎么想?他知道我们的资本才多少,而我们的资本,并不足以支撑起这么大的买卖。他只要为自己着想,就绝对不会看到我们这样做。
我们这样是在断绝他的后路,要是我们环亚银行垮掉了,那他的声望,也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他不会为了我们的银行冒险的,我敢保证,只要我们这么做,叶利钦就能立马收回他做的承诺,然后把我们环亚银行给查封掉。”罗伯特脸色发白的说到。
听到罗伯特的话以后,刘东才想到,这个事情,好像还真离不开叶利钦。如果叶利钦把环亚银行的官方帽子给摘掉,那环亚银行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风光,也根本就招揽不了这么多的生意。
“这的确是个问题,我有些操之过急了。这样的口号,不能打出去,至少是现在不能。但是我们需要别人的存款,尤其是长期死期存款,一百三十亿卢布,还不够,上千亿卢布,都算是马马虎虎。
我在想,环亚银行在不打出卢布换美元的旗号,如何使我们的存款越来越多?而且是比较快速的增长。这个问题,需要你详细的计划,在不触及到叶利钦底线的同时,把这个问题弄好。如果你弄好了,我给你涨股权。”刘东诱惑到。
“好吧,老板,你的诱惑起到了作用,但我并不知道,拿着这些卢布,我们能干嘛?难道冬天可以用它来取暖?这真是一个糟糕的主意。”罗伯特头疼的说到。
“买东西啊,我们可以拿这些卢布来买资源,买设备,买一切的一切,只要是苏联有价值的实业,我们都可以买过来,钱多一点都没关系,反正卢布不怎么值钱,要知道,我们环亚,可是有美元打底的,等到日本那笔资金可以抽出来的时候,我想我们能有上百亿的美元。有了这些钱,难道你还怕我们还不上这些所谓的卢布债务?
要知道,即便是苏联的中央银行,也喜欢富兰克林。有了这些钱,就算我们银行里面有上千亿卢布的储蓄,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在黑市上面走一圈,什么都可以解决。再不然,甚至我们可以和他们的央行合作,我想那里面的人,是不会介意我们拿美元来换卢布。
因为卢布他们可以随便印刷,成本低廉。但美元他们可印刷不了,而他们也喜欢美元,不喜欢卢布,有时间,你可以让列夫捷特带你和那些央行的权贵们,接触接触。”刘东说到。
“如果是有日本的那笔美元来做抵押,那或许这样做,没有什么问题。但老板你确定,那边的房地产,真的能让我们捞到上百亿的美元?你没有开玩笑?”虽然罗伯特掌管的是环亚银行,但因为日本那边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给了长岛太郎,再加上那边所拥有的东西,都是不动产,所以,罗伯特也没有太过关注日本那边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罗伯特来到苏联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他现在在全心全意的搞苏联这边的银行。对于日本房地产到底变成什么样子了,并没有一个太过清晰的认识,之前那边房地产的价值,也就五六十亿美元的样子。
虽然也很多,但和上百亿美元比起来,那是两倍的差距。所以刘东说日本房地产那边可以抽出来上百亿美元,罗伯特才会感到那么吃惊,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环亚投资进入的资金,也就还不到三十亿美元,但之前已经到了五六十亿美元,本来这笔买卖就已经很赚了。
但现在刘东却告诉他,等到环亚抽身的时候,日本房地产那边,居然可以捞出上百亿美元,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环亚在日本房地产行业当中,获得了三倍,甚至于四倍的利益。
如果环亚的投资比较少,一两亿美元,那即便是五倍的收益,也不过是不到十亿美元。但偏偏环亚当初投资的是三十亿美元,这样看起来,就比较夸张了,如果是三倍收益,那就是就是亿美元,如果是四倍收益,那就是一百二十亿美元。
相比起这样的涨幅,即便是做金融行业,也没有这么来钱快的。更加重要的是,这个时间很短,到现在,也不到四年的时间,如果从广场协定算起来,那还不到四年。刘东预期的撤退时间,不是明年就是后年,加起来,也就五六年的时间。
五六年的时间,一个产业的发展程度,居然是以倍数来计算的,而不是以百分比来计算的。而且还不是一倍两百,而是三倍四倍,这样的上涨程度,也就只有疯子才干得出来。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甚至就在明年,仅仅一个东京都的地价,居然要比整个美国的地价都高。
东京都才多大?巴掌那么大一块地方。而整个美国多大,全球国土面积排行第四位。这样的事情不是疯子干出来的,谁会相信?在他们东京都最繁华的地段,3。3平米的地方,开价就是1。2亿日元,要知道,1990年那会儿,日元兑换美元,可是一美元兑换140日元。1。2亿日元,就相当于八十五万美元,接近八十六万美元。也就是一平方米的土地,就相当于二十六万美元。
二十六万美元买上一平方米的土地,这个价格,也只有疯子才能干得出来,就算拿黄金弄薄一点,覆盖出来的面积都要比一平方米大,地比金子都还贵,这也就只有脑子抽掉的日本人才会相信。
“是的,我没有开玩笑,在日本那边的土地,只要我们卖掉,一百多亿美元,是绝对跑不了的。要知道,整个日本都疯掉了,有些不可理喻,要是当初我们能够把钱全都拿来换成东京都里面最繁华的土地,那么我们三十亿美元,就算变成两三百亿美元,都不算什么稀罕的事情。就在去年的时候,那里的土地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接近九倍的高度。就是从广场协定签订以后开始的。”刘东平静的回答到。
“天哪,真是疯子,不可理喻,这世界上,怎么会有日本人这样的疯子?他们难道想卖房地产,买下整个世界?”就算是罗伯特这样做金融行业的人,都对这种疯狂的行为感到头皮发麻。四年就涨九倍的地价,就算是金融行业,也干不出这样疯狂的事情,难道他们就不怕崩溃么?
“是的,美国已经被他们打败了,据我所知,要论到土地价格,现在的日本,比整个美国的地皮价格都还要高上那么几倍。即便整个日本最多也就相当于美国一个州的面积。”刘东说到。
“好的,老板,我已经相信你确实能够弄到那么多美元。遇到日本这样的疯子,我们的运气的确不错。我记得老板你的第二桶金,就是在日本挖来的。要说起来,老板你应该感谢日本,没有日本,你很难发财,而且你的第一桶金,也有日本人的贡献。”罗伯特开玩笑的说到。
“感谢他们?当年的战争赔款都不赔,我现在连讨利息都算不上。要不是有苏联这边的生意,等到他们崩盘以后,我买空股票,都还能大赚一笔。可惜苏联比日本人肉多,也就只有暂时的放过日本了。”刘东有些遗憾的说到。
苏联1991年解体,而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也就是这个时候,虽然具体的时间并不相同,但可以供给刘东操作的空间,却并不多。金融这玩意,你一块两块钱,从这里放到那里,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问题就在于你的钱要是多了,像刘东这样上百亿的美元,要是没有准备时间,你放哪里都不行。必须要慢慢的,一步步的把钱弄到位,一次性就到位,压根就是妄想。
当初刘东搞日本广场协定的时候,不也准备了那么多时间么?那还是基于刘东手里面仅仅只有依依多美金的前提下,而现在刘东的手里面有一百多亿美元,哪个银行也不可能一两天之内,就能把钱给弄到位的。
所以,日本和苏联,两边之间,只能选择一边。虽然刘东对于日本更加痛哼,有机会是绝对不会放过日本。但日本的金融体系比起苏联来健全很多,搞日本,很费力气,再加上日本金融本就发达,别说一百亿美元,就算是两三百亿美元,能否起到一定的效果,都还是未知数。
但苏联不一样,苏联的经济,本就处于崩溃的边缘。一百亿美元能够起到的作用,绝对要比在日本大得多。更加上刘东对于苏联的谋划,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最好的时机,也就是在九五年,甚至是九四年之前,错过了,苏联这边,就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捡了。
第六百零五章跨国电话
对于刘东说到战争赔款这个问题,罗伯特很明智的闭上了嘴巴。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无解的话题,而且即便是日本人赔了战争赔款,但好像也不应该是落到刘东的手里面,而是应该让全华夏的人民共有。
“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就应该把事情动起来。要知道我们的时间可是不多了,要在叶利钦和我们见面之前就把事情安排好,苏联这边有着列夫捷特,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只要他们想要赚钱,这个事情想要谈成,很容易。但华夏那边,就不那么好安排了,虽然老板你们的家族在华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好像单单是你们家族,也并不能一手遮天。
华夏国内官场的事情,好像比较麻烦,这个问题,我觉得老板你亲自弄一下比较好。比起我们这些人来说,你的人脉应该可以解决相当大一部分的麻烦。”周青富这个时候说到。
“嗯,列夫捷特那边,就由你们来谈吧,至于国内,那就由我来谈,正好前段时间我家老爷子给我安排了一条路,可以解决这个麻烦。对了,和列夫捷特说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谈到军火的生意,最开始谈就谈民用的物资,之后才慢慢的谈军火的问题,不能太过急躁,比起那么庞大的生意来,我们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我们和叶利钦谈的时候,也最多仅仅是一个框架,而不是签订协议。中间的度,我们需要把握好。”刘东吩咐到。
“好的,老板,我们干活儿了。你先忙你的吧。”罗伯特和周青富他们一边说,一边起身拿着文件走出了书房。
等到人走得仅剩刘东和陈洁两个人的时候,刘东才对着陈洁说到:“小洁,你把我那个包拿过来,那个包里面放着苗部长的电话,我等会儿需要和他通话。”
听到了刘东的吩咐,陈洁优雅的起身走向书房外,要不是身上穿着的衣服太多,那苗条的身材,是怎么也不能遮掩的。
等到陈洁把包拿过来的时候,刘东已经在一个本子上写了好多东西。不单单是关于这次交易的,还有其他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人民币和卢布的问题,但至少目前来说,他手里面根本就没有能够推动整个市场那么大范围流通的人民币,就算是有再好的主意,也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叫国内的银行来帮忙,如果是平时,那么或许还有机会,但偏偏是这个时候,国内的银行,哪里敢有什么心思?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个计划完全没有任何机会,至少,刘东就知道,苏联最为混乱的时候,是在解体后的一两年,如果在那一两年之内,有详细的计划,并且有多个势力的参与,未尝没有能够把这个项目做成的可能。
但至少现在目前,1989年的一月份,是没有任何实行的可能。就算是试水,都没有可能,反而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在华夏和苏联的边境线上面,或许会有小额的,零散的人民币交易出现。
但是在远离远东地区的莫斯科,想要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难了。这里人苏联人,他们唯二认同的货币,一个是硬邦邦的富兰克林,另外一个是列林。富兰克林自然就是美元,而列林就是卢布。除了这两项货币之外,即便是伊丽莎白,这些苏联人都不会给她面子。
在这个地方,想让苏联官方和人民都认识毛爷爷,那难度不下于让卢布无论是从官方汇率还是黑市汇率,都和美元相差不大,而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么?即便是赫鲁晓夫时代,他都没有这个能力。
看到陈洁把包拿过来了,刘东头也没有抬的说到:“我记得书房里面这个电话,好像是专线,比起大使馆的电话来,都是一个级别的。也就是说,不用怕克格勃的监听,是么?”
“嗯,周青富是这么说的,他说这是列夫捷特帮忙弄到的东西,克格勃那边也是知道我们环亚的忌讳,所以这个电话打出去,是很安全的。”陈洁一边给刘东倒茶,一边温柔的说到。
听到陈洁确认的消息,刘东就拿起了电话,对着上面的按键按了起来。刘东打的第一个电话,自然不会是那位苗部长,而是自家老爷子,并不是说刘东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向老爷子汇报,而是这个物资换物资的事情,对他们刘家势力范围内的某些地方,有着很大的作用。
要知道,刘家最开始的根就是在机工部,什么叫做机工部?那就是国内搞机械的官方场所,尤其是一机部这样的地方,对于机械的敏感度最高。虽然现在刘家已经把很大一部分势力,都放到别的地方,其他部委,或者是地方。
但并不代表刘家对于机工部就没有任何掌控能力,几十年的老关系,盘根错节,哪里是那么容易清理的?而且因为刘家改变了自己的阵营,所以老首长也没有想过要清理这个地方,只是让刘家自己行动。
虽然这几年刘家没少往外把人送出去,但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完,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刘家在机工部里面的影响力有所消退,被别人给占据了一些关键性的位置,但刘家又不是彻底的衰落下去,而是有了新的发展,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墙倒众人推的事情发生。就算是储君,因为刘东的原因,在机工部后面的那段时间,也得到了相当大的照顾。如果说以前刘东的二伯刘东北还对储君有意见,但到了八五年那会儿储君下地方的时候,二伯刘东北即便算不上是储君的最嫡系人员,但也能算得上是一个重要角色。
或者说,现在二伯刘东北在机工部里面做副部长,与其说他是在给刘家看大门,还不如说是在帮储君做事。对于这点,刘家包括老爷子,都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现在刘家二代的资源,基本上都是放到大伯和刘东老爸刘胜利身上去了。对于二伯刘东北,并没有多少有力的支持。虽然这一点牺牲,二伯也能明白,并且服从老爷子的安排,但并不代表二伯对于升职没有任何渴望。
储君明显就是潜力股,现在二伯靠着刘东得不到多少资源,但如果靠上储君,就未必得不到什么资源。毕竟储君那边的资源,和刘家这边的资源,是不相统属的,如果储君动用他的资源,二伯未必没有再上一步的可能。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二伯虽然是刘家的人,但也是储君那边的人,相当于是刘家和储君之间的一个联系通道。
这次和苏联搞物资换物资,民企的积累还不够丰厚,自然是吃不下这么大的买卖,刘东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这些东西降价销售。所以这些东西最好的去处,就是那些国企,而国企里面,哪些国企最为需要哪些东西,刘东不明白,老爷子多少也能知道。
而如果老爷子知道刘东能够弄到这么多的好东西,那自然也就不会放手,让刘东去和他二伯谈这个问题,正好二伯现在又是主管这一方面事物的人,无论是官面上,还是实际的问题解决上,都能够有效的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有这么好的关系不去利用,反而一个个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推销这些苏联大块头,刘东可没有那么傻。
所以,第一个电话,绝对不会是打给苗部长,而是打给自家的老爷子。对于刘东这么急急忙忙的去苏联,连年都不在国内过,老爷子多少能嗅出一些味道。现在听到刘东又在苏联弄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老爷子也头疼。
原本想着安安稳稳的把今天过过去,但想着这些东西要是现在不要,等到想要的时候,未必还有。老爷子思量再三,也就让刘东放手去干。
“搞政治,也不能影响到工作嘛,尤其是有这么好的事情,有了苏联的好机器,我们国家的工业实力,重工业实力,也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当年总理在那样的条件下,都能坚持搞工业,现在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自然要把工业搞起来。
如果是要钱,国内自然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以物换物,还是有这个条件的。反正现在国内很多厂,都开工不足,有了订单,他们或许还能活下来。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实力,还不浪费多少国家的资源,这是好事儿,要大力支持,关于如何操作的问题,你找你二叔商量。对了,也别忘了苗云龙那小子,说不定还能借用他们的力量。
团结能够团结的人,才能更加长久。这个事情,你就放手去干,只要苏联那边有这个意思,轻工业产品,我们国家,还是弄得出来的。”
有了老爷子的圣旨在,刘东对于这个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算是有了一个强有力的保证,接下来,就可以联系苗云龙,苗部长了。相信他会对这个事情,非常感兴趣。虽然他的兴趣方向是在军工上面,但是工业上的事情,尤其是重工业上面,军工和民用的划分界限,其实是很模糊的,能做民用的东西,未必不能做军工。
第六百零六章挡不住的诱惑
就好似平时很常见的拖拉机厂,如果是在战时经济体系,拖拉机厂就能够立马造坦克。就像现在的小日本,他们表面上没有任何的军工企业,但实际上,如果开战,他们下到步兵武器,上到国家军事实力的航空母舰,全都能弄出来,甚至就算是核武器,他们只要想,都一样能弄出来。
要知道,日本人的核电站在他们国内可不少,整个日本境内,压根就用不了那么多核电站,但他们却偏偏花费大力气,全国都搞核电站,要说他们全是搞民用的,那纯粹是侮辱大家的智商,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他们想要搞核弹,根本就不花费多少功夫。
要说全世界范围内,哪个国家搞军转民和民转军项目搞得最好的,除了日本人,没有一个国家是他们的对手,即便是德国都不行。真正意义上的重工,其实是不分民用还是军用,两个标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冲突,民用的玩意,换个标准就是军用。
华夏也在搞这样的项目,只不过还没有学到家。即便是二十年后,做得也不是很到位。所以只要能弄到重工业的设备,苗云龙这个军方搞情报的人,是绝对不会介意多弄一点,尤其是在根本就不用多少现金的情况下,他就更加不会反对了。
虽然刘东从老爷子那边得到苗部长电话时间已经不算短了,但刘东还从来都没有打过这个电话。毕竟苗部长的身份比较特殊,有事儿没事儿的和他联系,也是比较忌讳,虽然刘东从来就没有想过其他方面的东西,但万一苗部长误会了怎么办?
所以,也就只有像现在这样的情况,刘东真有事儿找苗部长,才会给苗部长打电话。原本在苏联这边给苗部长打电话是比较不安全的,但好在这边是专线,和大使馆那边的都是一个级别的,所以即便是直接打电话,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苗部长的电话自然不会是他自己亲自接,这年月移动电话虽然有苗头了,但大多还是以固定电话为主,即便是他这样的身份也是一样,反倒是像刘东这样的有钱人,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要高上很多。
当刘东把电话打过去的时候,是苗部长的秘书接的电话,对于刘东直接开口要找苗部长,他的秘书也没有多说什么,仅仅是说请刘东稍等,然后就去叫苗部长了。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苗部长这个电话,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知道的,而且开口就叫苗部长接电话,显然也不会是打错电话,所以那个秘书也是相当的干脆。
当电话那头换了另外一个声音的时候,刘东就知道正主到了,于是开口说到:“是苗部长么?您好,我是刘东啊,就是环亚的那个,前段时间我从我家老爷子那里得到了你的电话,现在正好有事儿找您商量一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刘东。我知道你,你现在应该是在苏联吧?有什么事儿那么急啊?”苗部长在电话那头矜持的问道。
刘东知道苗部长到底是在顾及着什么,于是刘东立马说到:“苗部长,您放心,我们这里是专线,保密级别是和大使馆相同的,所以一些话题,是可以说的。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给您打电话,主要是因为我们公司目前有个项目需要展开,我想您可能会感兴趣,所以我就打电话过来,想问问您的意思。”
“什么项目?还会让我感兴趣?说说看。”虽然之前刘老就给他打过招呼,但苗部长对于这个在国内也是相当出风头的三代,还是有所保留,毕竟刘东搞的东西,和他搞的东西,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刘东搞的是商业,但他苗部长可不弄这玩意。
“我们公司最近在苏联有个项目要展开,最主要的就是会在苏联这边搞物资换物资的计划。我们公司打算以国内的物资,来换取苏联这边的物资,正好苏联这边的渠道我们有关系,我就想问问苗部长你对这个计划有兴趣参与没有?”刘东开口问道。
“物资换物资?你们公司这个项目,我们国家也在展开啊,现在你们公司又单独弄出一个计划来,难道有什么不同么?”听到刘东的解释,苗部长的兴趣一下子就减了下去。
苗部长是搞对外工作的,虽然不是明面上的,但他对于苏联这边的事情,还是有一定的权限,有时候也会管理苏联这边的事情。物资换物资这样的活动,其实早就在国家范围内展开了。苏联这几年轻工业和粮食方面的问题,他又不是不知道,国家也不是没和苏联做过交易,并且交易量还不算少,甚至还有很多企业,是专程做这类生意的。
所以刘东提出来的计划,对于苗部长来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仅仅是相当于多了一条对苏贸易的路线而已,和他之间,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当然有很大的不同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易,有很多东西都不会列在交易的范畴之内,但是私人和私人之间的交易,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想必苗部长你也应该知道这样的道理。而我现在说的交易,其实就相当于私人和私人之间的交易,只不过我们和苏联这边合作的人,在苏联这边的关系人脉都不算小,国家的东西,他们未必不能弄成是私人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想问问苗部长你,对这个事情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我想我们也许当面谈谈比较好,如果没有兴趣,那么我们就不用过多的参与一些事情。”刘东很平静的说到。
听到刘东这么一说,苗部长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虽然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易量上比较大,但有些东西,就像一些比较敏感的东西上面,国家和国家层面上的交易,就有很大的缺陷,越是一个国家想要得到的东西,另外一个国家就会越设置障碍,非得答应一些政治上的条件,才能在某些问题上面松口。
而现在,刘东那话里面的意思,他苗部长又怎么会听不出来?不就是说私人交易上面,一些敏感的东西,他刘东能够弄到手么。
于是,苗部长不再是心不在焉,而是带着探寻的口气问道:“你说的这个事情,能够弄好么?可别开玩笑,有些事情,办得到就是办得到,要办不到偏偏却下了海口,对你可没有什么好处。”
“这个事情,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毕竟我们的项目还没有展开,是否一定能够弄到一些东西,也不能百分百的肯定。但我确实是有一定的把握,能弄到一些东西。所以我现在就想问问苗部长您,对这个计划有没有兴趣。”刘东慢条斯理的说到。
其实对于是否能弄到设备,刘东一点都不担心。别说他现在和叶利钦还有关系,即便是他和叶利钦这样的大拿没有关系,只要是个明白人,并且还能投苏联人的爱好,想要弄到点好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难度。
想想前世苏联解体那会儿,小当量的核弹都有人敢拿出来卖掉,就更别说常规武器。反正混乱的那会儿,只要把握好机会,下到子弹生产线,上到航母设计图纸,只要是有美元,没有弄不到的东西,甚至于你关系到了一定程度,克格勃那边都能给你开绿灯,别说情报资料,你就算弄几个燕子来自己玩,都没有任何问题。
只不过这些事情,在现在看来,无疑是天方夜谭,即便是刘东开口说出来,那也没有人会相信,反而会引起很多麻烦。所以刘东仅仅是说有机会弄到,而不是大包大揽的说有事儿可以找他。和国家合作,虽然有很多好处,但那些好处,刘东本就有。
为了一些利益之外的东西,把自己给套住,刘东也没有那么白痴。有机会帮忙,甚至让苗部长帮他摆平一些问题,那才是刘东联系苗部长的原因,毕竟这事情说起来,也算是走私。虽然他打算走私的东西,对于国家有很大的好处,但如果没有和国家交代好,没有有关部门的支持,刘东也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而苗部长恰好就可以在这方面给予刘东一定的支持,所以刘东才会把苗部长给拉过来。
刘东虽然没有对苗部长做出什么保证,但苗部长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谁敢做出保证?而刘东今天既然敢给他打电话,就证明着刘东确实是有可能弄到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事情,苗部长也不能等闲视之。
所以苗部长又问道:“你说的东西,大概是指哪方面的东西?”
“由于我们有这边有比较稳固的渠道,基本上一般设备,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苏联这边,我们公司最感兴趣的,也就只有他们的重工业产品,至于具体到什么东西,还需要看国内到底是需要哪些东西。毕竟是私人买卖,我们公司也得讲究效益,国内没有销路的东西,我们肯定是不会去弄的。只有国内需要,而且还能确定买家的东西,我们才会去花费力气。我现在就想要苗部长你弄个表单出来,民用上的东西,应该不会有问题。”刘东开口说到。
第六百零七章全力支持
虽然刘东仅仅保证民用的东西没问题,但到了苗部长这个地位的人,又怎么不知道重工业上面的东西,民用和军用之间的转变,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有些生产线,改一改就能当军用的东西来弄。
虽然苏联这两年经济搞得越来越糟糕,但不可否认,苏联的军用物品,质量上面,还是要比国内用的要好上很多。尤其是像这样民间交流过来的东西,虽然量上面可能有所不足,但质上面,绝对能保证是好东西。
所以,苗部长难得的笑着说到:“如果真像刘老板你说的这样,我还真有兴趣。这样吧,在电话里面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我先打个报告,过两天就派两个人过来,到时候有什么事情,你和他们商量一下,怎么样?”
“求之不得,真有专业的人士过来帮忙,那我就放心了。苗部长你也知道,自从我从商了?(:
)
( 资源帝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