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 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祝你圣诞节快乐!'

    第十七章说好的第一呢

    畅销天王薛慕亮,成名已久,拥有万千死忠,他的名字就是销量保证;而舒克和贝塔则是近半个月以来,全国最出名的两只老鼠,这两条广告充分展现出店家的精明。

    至此,《鼎小说》和《少儿文艺》的销量之战,终于拉开帷幕!

    有自己的新书信息,有人气作者的连载和新文章,有自己和旗下美女作家的花边,许薛慕亮完全不用担心这个月杂志销量第一的问题,虽然他把四月刊拖到五月份才发。

    现在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儿童节特刊上,余下的事情就等着全国开卷调查发布“《鼎小说》再登杂志类销量第一宝座”的消息。

    薛慕亮一手捧着助理专门为他调制的咖啡,一手翻看着最新时尚杂志,透过他背后的大落地窗,可以看到那个代表着江海的独特建筑。

    薛慕亮的死对头韩朔曾经调侃他说,看不到东方亮珠和橙浦江,他就不能确定自己在江海。

    轻轻地敲门声打破了年轻总裁的宁静早晨,薛慕亮头也不太,说了声“进来。”

    一个年轻干练的男人面色沉重地走了进来,他手里舀着一本精致可爱的小本杂志,走到桌前,郑重道:“薛总,《少儿文艺》出了半月刊,继续连载《舒克和贝塔》,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销量遥遥领先咱们杂志。”

    薛慕亮一怔,霍然抬起头,沉声问:“你说什么?”

    年轻男人把手里的杂志递过去,说:“这本书叫《阅读前沿》,内容由《少儿文艺》精华选摘和《舒克和贝塔》的连载组成,五块钱一本,上市第一天就卖出十万多册,是我们杂志的一倍多,现在势头仍旧不减。”

    薛慕亮感到一阵不真实的眩晕,颓然把手里的杯子放到桌上,站起身接过那本薄薄的毫不起眼的杂志,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在跟手下说话:“半月刊,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出了半月刊?”

    “这是第一期,说是为了连载《舒克和贝塔》,以后都是这种形式。”

    薛慕亮难以理解地翻着手里的杂志,情不自禁地点评道:“这么普通的封面,这么土气的插画,怎么可能会比我们的杂志卖得好?”

    “还是那个《舒克和贝塔》拉得人气,据说现在十岁以下的小孩都在看这个童话,非常火爆。”

    薛慕亮翻到《舒克和贝塔》的章节,看了一会,抬头道:“小中你先出去吧,我再看看。”

    叫小中的年轻男人点点头,转身离开办公室,薛慕亮合上杂志,嘴里喃喃自语道:“柳敬亭,柳敬亭……”

    柳敬亭此刻正坐在自己的房间里,飞速地敲着键盘,《七剑下天山》已经写到第十章,他答应他的大女朋友,也就是弥琥,今天会把十章稿子全部发过去,如果他能做到,弥琥会做一道新菜式给他品尝。

    另外,柳敬亭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获得“回家自习权”,获得这个权利的过程还颇有些曲折:

    上英语课的时候,柳敬亭不小心睡着了,还可耻地说了句梦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和英语老师的强烈不满,愤怒的英语老师立即使用经典惩罚技能,提柳敬亭起来回答问题,结果,柳敬亭同学全程英文作答,其间还反问了老师几个问题,遗憾的是,英语老师没能及时跟上他的节奏,柳敬亭只好又用中文问了一遍。

    之后的英文课,他再没被提问过。

    接着,柳敬亭又以这种“卑鄙”的手法,如法炮制,解决掉其他几科老师,临时获得课堂上的自由,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

    之后,他亲自去班主任办公室,恳切地跟班主任进行了一次交心交底地谈话,他用非常谦虚的语气直白地指出,老师们已然教不了他,他申请回家自习。

    在这之前,几位任课老师纷纷隐晦地表达过同一个意思,特别是有孩子的老师知道这位神人乃是《舒克和贝塔》的作者后,更是由衷地希望他赶紧回家。

    而那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梦话也成为学校流行语录,柳敬亭还因此得到一个“柳大侠”的称号,真正做到了他不在江湖,江湖却仍流传着他的故事。

    若干年后,当郭靖名满天下的时候,这帮与柳敬亭同龄的小伙伴们生出无限的感慨,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插班生的一句梦话,居然喊出了武侠小说界关于大侠定义的最强音,这自然是后话了。

    ……

    柳敬亭眼睛盯着屏幕,手上的动作却毫不停歇:【二申转过山坳,刚到盘地,只见那两条黑影已站在当中,凌未风单剑平胸,桂仲明双剑交错,冷冷笑道:“卫士老爷们,这几步路,你们都走得这样慢!”二申又惊又恼,知道这是敌人故意较量他们。心里骂道:“你们别狂,轻身功夫算得什么?等会叫你尝尝咱们的吴钩剑法的滋味!”】

    写到这里,柳敬亭停了一下,第十章终于只剩最后一段了,他站起身舒展了一下手臂,先模湣艘幌铝栉捶绲ソF叫兀缓笥盅ё殴鹬倜髯隽艘桓鏊劢淮淼亩鳎匝宰杂锏溃骸罢庵治浯蚨魃杓扑坪跤行┚心啵孟裢蓟锩娴亩鳎娣队杏啵烊鞑蛔恪!?br />

    又比划了两下,摇了摇头,忽然大叫一声:“左手见龙在田,右手神龙摆尾,看我降龙十八掌!”

    声音刚落,突然电话响了起来,吓了他一大跳,不用猜也知道打电话的一定是弥琥,因为目前只有她一个人知道这个号码,因为这个号码就是用她的身份证办理的,故意等电话响了几声之后,柳敬亭才接通:

    “喂,弥琥大大,有什么指示?”

    “你叫谁大大呢?”

    “噢,小琥琥啊,有什么请示?”

    “柳敬亭,你想死是吧?”

    “不想死,想你。”柳敬亭脱口而出,说完顿觉气氛诡异,他一向自诩幽默成性,在语言交锋中以反应敏捷自傲,不过这一次,反应得有些太敏捷。

    “咳咳,那个,我刚在写小说,头脑昏昏沉沉,早饭都还没吃,现在满脑子全都是故事剧情和人物对话,我刚刚说什么了?”

    “少装蒜,找你有正事。”弥琥并没有因为柳敬亭的玩笑生气。

    “还差最后一段,十章稿子宣告完成。”

    “真乖,但不是这个事,嗯—”弥琥稍作犹豫,道:“《少儿文艺》有人找你吗?”

    “没有,怎么了?”

    “那你自己看新闻了吗,或者微型博客,论坛?”

    “我真的没开小差,天地良心啊,我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写作,完全就没联网。”

    “谁跟你说这个啦?你这个做贼心虚的家伙,我是要告诉你,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连载你那个童话的《少儿文艺》半月刊,销量正遥遥领先《鼎小说》,现在各家杂志社和出版社都在议论这事。”

    “啊,真的吗,这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

    “好假,”弥琥嗔了一句,但是难以掩饰语气中的得意,毕竟这是自己的小男朋友啊,“我们总编决定借这个势,宣传一下你的《七剑下天山》,到时……”

    “绝对不可以!”柳敬亭悍然打断了弥琥的话,“柳敬亭是柳敬亭,古庸生是古庸生,我不希望他们再有联系。”

    第一次《大江湖》以柳敬亭的名义宣扬《龙湖斗京华》,柳敬亭已经感觉有些不自在,只是事情发生的太快,根本没时间阻止。

    “为什么?”弥琥听出了柳敬亭的郑重,语气也严肃起来。

    “第一,我觉得写故事的人应该保持神秘感,和读者的交流最好通过文本本身来进行;二,童话作者因为读者群年龄较小,没有什么粉丝概念,媒体和商家可能会对作品感兴趣,不会太过关注作者本人,这是我用真名发表童话的原因,但是武侠不同,读者群太复杂,问题比较多,我不希望因为这两个身份的关系误导读者;三,我不喜欢你们这么做。”

    弥琥安静地听着,直到柳敬亭说完半分钟后,才反应过来,她斩钉截铁地说道:“我答应你。”

    “真乖。”

    “你……”弥琥愕然,她虽然喜欢对柳敬亭张牙舞爪,吆五喝六,但一旦事关原则问题,她会毫不保留地支持她的小男朋友,因为她明白,越是像柳敬亭这种随和亲切的人,原则和底线越是不容触碰,可是他突然以牙还牙地调侃了自己一句,弥琥如何能忍,斥道:“你这个臭家伙。”

    “嘻嘻,等着做好吃的给我吃吧。”

    “吃货!好了,你去写字吧,我去跟总编沟通一下。”

    “嗯。”

    柳敬亭挂了电话,神清气爽地回到位子上,为小说第十章写完结尾:

    【过了一会,罗达等人也己到齐,其中还多出一位红衣少女,一对秋水盈盈的眼睛,注视着黄衫少年桂仲明。

    这时,朝日初升,晓霞映照,幽谷中的螟岩怪石,豁然显露,群豪和冒浣莲箕踞作壁上观,在凹凸不平的山谷盆地中则两阵对圆,刽拔弩张。

    正是:荒山剑气冲牛斗,万木无声待雨来。】

    ……

    就在柳敬亭挂了弥琥电话的时候,江海一栋顶级的写字楼里,一个一身名牌的年轻人也挂了一个电话,他刚刚拨出去三个电话,分别打给公司里名气最大的三位作者。

    特意做了应对准备,甚至还放出了自己的绯闻作为噱头,最后居然搞成这样,败局已现,且基本不可逆转。

    “难道真特么的要让我放裸。照?”

    江海这位新晋贵族,沉着脸,攥紧了拳头,在桌上重重打了一记。

    第十八章一起走向儿童节

    “什么叫做柳敬亭和古庸生没有关系?他们明明就是一个人。”

    周道然背靠着黑色的转椅,脸上挂着不以为然的表情,看着眼前的女孩说道。

    “这是作者本人的意思,而且他态度非常坚决。”弥琥只能无奈转述。

    “原因呢?”

    “他倒是说了三个原因,前面两个大致意思是说,他认为作者应该保持一种神秘感,要专注于故事,他用真名写童话,是因为童话的读者都是小孩子,他们只会把注意力放在故事上,对创造故事的人没什么兴趣,而武侠不一样。”

    “所以呢?”周道然调整了一下坐礀,问道。

    “他的意思是,他不想误导读者,那些看童话的读者不要爱屋及乌地去看武侠,那些看武侠的读者不必要因为他原因,去关注他的童话,”弥琥顿了一下,继续说:“据我对他的了解,他是希望完全依靠故事本身去吸引读者,这就是您说的文本对读者的逆向选择。”

    周道然轻轻哼了一声,道:“你知道现在他那个童话火成什么样子吗?”

    弥琥点点头,道:“大致了解了一下,我很多亲戚朋友家的孩子都在看,他们还托我找人要后面的故事。”

    “姚主编跟我说,很多公司老总乃至政府官员都给了她电话,点名要《舒克和贝塔》后续故事,保守估计,单那一期杂志能卖出一百五十万册,一百五十万,什么概念?咱们《大江湖》巅峰时期,一期也就接近小百万,就是那本嚣张地不知东南西北的《鼎小说》最多也就卖过一百三十万,这种变态的人气不知道利用,别人知道会说我脑子坏掉的。”

    弥琥还要说出柳敬亭的第三个理由,但周总编摆摆手阻止了她,直接下命令道:“你负责去说服他,跟他分析形势,用数据和事实使他让步,我们选择六一推出他的作品,无异于是正面迎击薛慕亮,如果不用《舒克和贝塔》累积的人气,我们谈何胜算?”

    弥琥极没有信心地说道:“我尽力去做,不过请允许我对结果表示悲观,那个家伙平时笑眯眯的,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一旦事涉原则,立即变成一块臭石头。”

    “看来你很了解他,正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道然语气轻松,却不容反驳。

    弥琥撇撇嘴,离开总编办公室。

    ……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一次我们就是输在知己不知彼上,”当今青春文学掌门人,畅销天王薛慕亮,此时正在开会,白色的衬衫袖子卷到臂弯处,表情坚毅,颇有一份少年总裁的气度和干练,“儿童文学是我们的弱项,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的空白区,经过这次事件,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

    “我们的目标读者群是14岁到20岁之间的中学生,这块市场,我们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这次失败……”

    “失败?”薛慕亮眉毛一扬,截断道:“陈总监,你要注意自己的措辞,我的公司从来没有失败这两个字存在。”

    “是的,薛总,我措辞失当。”说话人名叫陈印,《鼎小说》执行主编,和吴曼两人最早跟随薛慕亮,可谓左膀右臂,“这次事件是因为一篇童话的突然崛起所致,所以我想,我们三月份提的那个议案,现在可以提上日程。”

    薛慕亮难得地点点头,环视了一眼在座的各位,说:“这次开会的主题,一则是聊六月一号的儿童节特刊,一则就是讨论《鼎小说》子杂志《下课了》的筹办问题,因为这是公司一个比较大的决策,所以特地请了申由、adam、洛暗和北鹤堂过来参谋一下。”

    这四位全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气写手,再加上薛慕亮本人,这样的组合足以让成千上万的年轻读者为之疯狂。

    “《下课了》这本杂志读者群定位在十四岁以下,目标是‘凡是识字的孩子,手里都有一本《下课了》’。”吴曼不紧不慢地说道,“所以杂志风格走轻快可爱路线,插画和内容都尽量简单有趣。”

    “也就是缤纷,我们做少儿市场,但是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品味,我看了《少儿文艺》的封面以及插画设计,完全没有看下去的,太土。”薛慕亮有些狂妄地说道。

    四位作者以及一些编辑的脸色,默默地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小时候接触到的第一本儿童读物,基本都是《少儿文艺》,实际上,他们大多数人最后走上与文字有关的道路,都和他们老板嘴里那本“土杂志”分不开。

    薛慕亮微有察觉,顿了一下,道:“我知道,那本小说承载着很多人童年的记忆,甚至也包括我的,我也知道那本杂志出过一些名家作者,但是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现在也是一个杂志人,我们既然进入这个行业,就要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不同,让这个行业的规则因为我们有所改变。”

    薛慕亮一边发表演说,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大家的反应,看到众人脸色有所好转,话锋一转:“我们不能因为之前吃过窝窝头就认为它比馒头好吃,我们不能因为吃过馒头,就认为它比面包好吃,同样的道理,我们既然做杂志,就要做到行业最好。”

    薛总的这类观点,已经不是第一次宣之于口,可能门口的保安都知道薛总有要做行业规则破坏者的志向,何况这些高层?

    当然,薛慕亮强调公司理念,对那四个作者来说意义不是特别大,他们今天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接下来的话题——儿童节特刊。

    似乎是一种新的流行趋势,现在的儿童节已经不再单纯只是儿童们的节日,大学生们、乃至公司员工都开始半真半假地互相祝贺起儿童节快乐。

    所谓的儿童节特刊,并不是说这些杂志要专门为孩子们做一期内容,而是提炼出儿童身上的纯真和真诚,经过一番包装之后,再行贩卖。

    比如,纯纯的初恋,比如,难忘的曾经……

    “儿童节除了薛总的《悲伤森林》正式上连载之外,洛暗、申由以及adam都会有专题文章刊载,可谓全明星阵容,”陈印把目光从自己的笔记本上移开,神色激动地看了大家一眼,道:“此外,我们将会推出一本赠刊《鼎幻想》,这本赠刊将由北鹤堂全权负责。”

    北鹤堂正是以奇幻成名,代表作《凤裔》至今尚有大量拥趸,他成名于《大江湖》,这本赠刊交给他来做,其中深意,颇为耐人寻味。

    “这本赠刊会做半年甚至更长,主要是打出名气和试水市场,之后会独立成刊。”薛慕亮解释道,说着分别看了洛暗和申由一眼,补充了一句:“今年年底,我还有两个项目公布,一些细节还在推敲,年会之后再详细跟大家说。”

    “恩,然后我来说一下其他杂志儿童节的动向,先是《大江湖》,”吴曼下意识地瞥了北鹤堂一眼,继续说道:“《大江湖》会继续推那个叫‘古庸生’的武侠写手,号称是新派武侠的开路者。”

    说到这,北鹤堂和薛慕亮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丝不屑,北鹤堂冷笑接道:“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说那个古庸生是一个初中生,而且很可能就是写《舒克和贝塔》的这位作者,不过已经被人拆穿。”

    “这个容易分辨,就看他们那个所谓的新派武侠刊载的时候,会不会舀那篇童话来炒作。”

    “根据我对周道然的了解,如果果真是同一个人,他一定会舀来大做文章。”北鹤堂分析道。

    “随便他,”薛慕亮云淡风轻地说:“现在《大江湖》根本没有资格跟我们相提并论,即便是同一个人,一个写童话故事的作者又写武侠,我倒想看看他们怎么自圆其说。”

    “风格文笔完全不一样,我敢断言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申由和洛暗持相同观点。

    薛慕亮道:“儿童节唯一能给我们杂志造成些许影响的,不过就那本暴发户《少儿文艺》罢了,而且我根本不相信这股热度能持续多久,小孩子们的注意力向来无法持久,两只老鼠能闹出什么花样?”

    这番话出口,表示他已经从不久前的失利中走出来,他有这种自信不足为奇,因为这次,是他的新书亲自坐镇。

    ……

    “《鼎小说》儿童节特刊,将由薛慕亮的最新小说亲自坐镇,也就是说,我们是用《七剑》正面硬撼薛慕亮的《悲伤森林》,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说客弥琥正在对柳敬亭做说服工作,不过她的表情看上去更像是机械地完成某项工作。

    “战争,”柳敬亭笑起来,“温馨有爱的儿童节被你说得这么血腥。”

    “没办法,我要事实来说服你嘛。”弥琥摊手。

    “小米,你有没有认真想过,儿童节重新流行起来的潜在因素是什么?”

    “自然是商家的推波助澜,你叫我什么,你胆肥了吧?”

    柳敬亭不等她发飙,立即一本正经地说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文艺界向来有个观点,当人类集体怀念童年的时候,必将会有伟大作品面世。”

    弥琥白了她一眼,道:“你就在那里自恋臭美装那啥吧,把十章稿子给我。”

    柳敬亭摇摇头,似笑非笑地说道:“不急,如果你们的总编一定要固执己见的话,我们以后就只做朋友,不再做合作伙伴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十九章类似情侣,风波乱局

    弥琥好似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看着柳敬亭,疑问性地“嗯”了一声?

    柳敬亭语气有些懒散,道:“任何一个故事,一旦成型,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它需要独自去面对读者的火眼金睛,去面对评论家和批评家尖酸刻薄的冷嘲或者热讽,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和作者本身已经不再有关系。”

    “然后呢?”弥琥沉着脸问。

    “有一个聪明人曾经做一个比喻,如果你喜欢吃鸡蛋,为什么一定要去管下蛋的鸡呢?”

    “你不要跟我绕圈子,你刚刚说不合作是几个意思?”

    “不合作啊,”柳敬亭轻轻叹息一声,道:“不合作就是我要违约咯。”

    “柳敬亭!”弥琥俏脸紧绷,双目喷火,“你到底什么意思?”

    柳敬亭笑容也敛了起来,道:“我那么明确地跟你说过,柳敬亭和古庸生不要有牵扯,可是你还是奉命来说服我,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你的总编给你下了死命令,既然如此,我们还怎么合作?”

    弥琥为之语塞。

    “你不要觉得我矫情,也不要觉得我清高,说到底不过就是一个信任的问题,我不想你为难。”

    “你,你赔不起违约金的。”意识有些混乱的弥琥,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柳敬亭苦笑一声,道:“我直接跟你们总编谈吧,你夹在中间,徒增烦恼。”

    “你明知道我站在你这边的,何必还说这种话伤我?”

    片刻的沉默,弥琥轻声问道:“你心底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我之前跟你说过,我脑子里的故事都是上帝的恩赐,我要尊重他们,我希望他们以独立的方式和大家见面,完成属于它们自己的命运,该是怎样就是怎样,过多的人为参与,会打乱这个进程。”

    “难道不是推进吗?”弥琥谨慎地问道。

    “我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也不关心,我就是想在写完它们之后,再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见证它们一步步的崛起,就好像《舒克和贝塔》一样,孩子们很喜欢,我很喜欢他们的喜欢。”

    弥琥隐隐约约捕捉到某些信息,但是不够具体,当然也不需要具体,她只要明确一件事就够了:对周总编的提议,柳敬亭决不妥协!

    而且,她潜意识里对柳敬亭的这种坚持,保持某种敬意,文人需要一点点清高本就是她固有的观念,她十分坚定地对柳敬亭说:“不要再跟我说不合作这种蠢话,我保证《七剑下天山》会干净地发表出来。”

    柳敬亭无声无息地笑了,看着弥琥的眼睛变得温柔起来,弥琥突然变得有些不自在,这种不自在完全是出自一个女孩的本能。

    柳敬亭作为一个十四岁的中学生,弥琥眼中的小屁孩,他双眸中透射出来的光芒,居然呈现出一股成熟男性的感彩,差点把美女编辑掩饰极好的娇羞给看穿。

    “你不要难过,我说那么直接就是因为我觉得,凡事对你坦白,我直接对你亮底线,正是我信任你的表现。”柳敬亭补充道。

    “我知道,那十章故事,你先……”

    柳敬亭笑着打断道:“现在已经在你的邮箱里了,无论如何,你都会是第一个读者,这一点不以外力而转变。”

    一股暖流缓缓浮过心房,弥琥特别想笑出来,若无其事的转过脸,偷偷地释放了一些喜悦,却听那个家伙不合时宜地来了一句:“弥琥大大,我好饿。”

    他给出了承诺的十章故事,弥琥自然不能服输,从冰箱里舀出已经准备好的食材,主人味十足地说了一句:“你在客厅随便坐,马上就好。”

    即便柳敬亭没有交出十章故事,这顿饭也终究是要做给他吃的,这种郎情妾意般的打赌,让二人觉得,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像一对实际意义上的情侣。

    柳敬亭走到窗子旁边,纵目远眺,入目的仍旧是矗立的高楼大厦,交错的公路,不知疲倦的车辆……

    “滋啦”一声,厨房里传来热油轻爆的声音,柳敬亭转身走进厨房。

    “好香啊。”

    这是第二次看到弥琥在厨房的样子,没有了第一次的惊艳感,但却多了一种温馨,一段长久且健康的男女关系,不可能天天惊艳的。

    弥琥手里舀着不锈钢铲,熟练地在翻弄锅里面的菜,柳敬亭笑眯眯地搓着手,道:“可不可以让我来两铲。”

    “起开。”厨房女王完全不给面子。

    柳敬亭讪讪而笑,指着高压锅问:“这里面是什么?”

    “土豆炖排骨。”弥琥看也不看地答道,对于柳敬亭的突然出现,她并没有觉得什么不适,相反,她和柳敬亭一样,也感受到了那一缕温馨。

    忙着做饭的女人,是不是都特别希望一个男人在旁边聊聊天打打屁,和打打下手?

    吃饭的时候,两人很有默契的避开了关于发书形式的话题,柳敬亭不知是出于歉疚还是别的什么心态,主动跟弥琥提了几个故事的简略概要,拥有先锋敏锐嗅觉的弥琥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知道这些故事在柳敬亭的文字演绎下,必将不凡,但是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预测到,这些故事将会对对这个世界人们的阅读习惯造成何等样的影响。

    “妓院和皇宫两个地方,一个小混混和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做了朋友,这种设定怎么样?”柳敬亭啃着排骨,漫不经心地问道。

    “人物地位设定的冲突,本身就是戏剧冲突的一个方面,重要的还是故事。”

    “同意,不管什么设定,没有好故事,统统是扯淡。”

    ……

    将近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两个人才完成这次赌约中的聚餐,柳敬亭从弥琥的公寓离开之后,接到姚主编的电话,讨要7-9章的稿子,柳敬亭脑子里迅速掠过舒克和贝塔并肩作战的文字,微笑着答应下来。

    任务失败的弥琥,坐在去往公司的出租车上,先登录了微型博客浏览最新资讯,刚进入页面,就看到了一条重磅消息:韩朔将推出由他个人主编的杂志,杂志名暂时保密,时间定在六月一号!

    这条消息是由“头条”率先爆料,接着韩朔在自己的微型博客中证实,并表示杂志名已经拟定,三天之内公布。

    这本杂志仍旧是韩朔和老东家千红文化发展公司合作推出,号称要打造业内作者最高稿酬,千字千元不再是空头支票。

    这条内容转发量很快过万,彰显了韩朔高居不下的人气,同时,另一条关于薛慕亮的采访新闻也被网友提出来热议,好事记者居心叵测地问薛慕亮,对死对头韩朔的新杂志怎么看。

    薛慕亮特别高礀态地表示,自从他做《鼎小说》之后,跟风的不知凡几,他关注不过来。

    大家纷纷留言说坐等韩朔回应,弥琥退出微型博客,揉了揉眉心,忽然想到柳敬亭的稿子,于是她登录邮箱,打开了柳敬亭的来稿。

    故事发生在康熙年间,开篇便设悬念,而且出现了那个为康熙一朝涂上阴柔色调的姓氏:纳兰。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

    弥琥心中默念一遍这些经典名句,脑子里猛地跳出那张似笑非笑的幼稚的脸,柳敬亭。

    为什么会想到他?弥琥兀自不好意思了一番,随即用他是自己的小男朋友这个理由安慰了自己,然后想到,既然想起他,就发个短信吧。

    “经过无数电视剧的演绎,清朝可谓是现今最有名的一个朝代之一,甚至没有之一,你把故事放到这个朝代,不怕被喷?”

    等了两分钟不见有回音,心里莫名有些烦躁,负气般地把手机装进口袋,过了一会,又忍不住舀出来,仍旧没回,正要对空气发脾气,手机猛地一震,终于来了。

    弥琥没有立即打开看,而是淡定地把手机再次装进口袋,好像这么做就惩罚了那个小屁孩一样。

    “历史,不过是挂小说的钉子而已,实际上,谁也没有亲身经历过历史,所以,虽万人喷,我ok的。”

    “穷拽!”弥琥回了两个字过去,中文混搭,自以为幽默,弥琥心中暗暗地想,只是嘴角已经情不自禁地扯出一弯银钩月。

    “到了。”司机在前面一声喊,打断了弥琥mm的遐想,她要为她小男朋友做反说客了。

    ……

    韩朔很快做出了对薛慕亮的回应,用一贯幽默和犀利的口吻回复说:“杂志很早就有人做,说到跟风,大家都是跟风者,另外,我出道比他早,到底是谁跟风谁,大家是不是要理理清楚?”

    韩朔出书和出名都比薛慕亮早,他说这话,绝对有底气和依据,对此,薛慕亮的回应是,那就销量分胜负,谁怕谁。

    韩朔则原话奉还:谁怕谁。

    两个青春文学的代表人物,通过媒体和网络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和宣战,为即将到来的儿童节之战做了很好的渲染。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十章那一眼的醋味

    说服周道然同样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但是对弥琥来说,她理直气壮,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甚至还有种为了心上人勇抗邪恶势力的错觉,这种心态的微妙变化,如果让眼前的总编知晓,他一定会感慨一句,女大不中留,女手下更不中留。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弥琥去说服柳敬亭时,本就底气不足,而且还会有“他会不会因此看轻我”的担忧,此时此刻,弥琥面带微笑,胸有成竹,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周道然斜眼看着她,道:“你完成不了任务就算了,你居然还蘀他来说服我,你有没有搞错,我上个月没发工资给你吗?”

    弥琥笑着说:“好啦,师傅,你就不要再生气了,你听完我的理由之后,如果仍旧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们大不了不跟他合作,我们《大江湖》什么时候缺过作者?”

    周道然冷冷道:“你个丫头片子,少跟我来这套公关词令,我跟你三句话的机会,开始。”

    弥琥吐了吐舌头,道:“第一,我们将会得到一个品才兼优的潜力作者,您想想啊,他那么聪明,明知道利用柳敬亭的名头可以为他赚一大笔钱,可是他还是拒绝了,年纪这么小,就能不被名利束缚,多么难得。”

    周道然轻轻哼了一声,不过他心里倒也觉得奇怪,生出看不透那个小孩的感觉。

    “第二,如果我们大肆宣扬一个写童话的中学生写了武侠,传出去之后,肯定会引起各方质疑,麻烦不断,这绝对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局面;这第三嘛,就关乎到我们杂志的品味和总编您的追求,”

    “关我什么事?”周道然开始低头翻手里的文件,斜眼都不想再看这位得意却背叛他的弟子。

    “我记得刚来《大江湖》的时候,您跟我说,您做杂志,是为了让更多人回到书本面前,要给读者营造一块心灵的净土,我们杂志推书,就要依循静水深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则,古庸生的作品您是看过的,您眼光何等样老辣,何等样……”

    “打住,”周道然没好气地抬头看了弥琥一眼,“别拍马屁了,即便我答应他,不搞正面宣传,但是我总可以匿名发帖,泄露消息给媒体吧?”

    弥琥摇摇头,道:“您不会的,您向来来不屑薛慕亮的王婆卖瓜,您又怎么会去学他?”

    “你少在那里您您您的,看你一脸马屁精样,我算是看出来了,你是喜欢上那个小孩了。”

    “啊,”弥琥脸刷地一下红了,然后跺脚道:“总编,你说什么呢?”

    周道然一直把弥琥当做一个可爱的后辈看待,对她的工作能力和忠诚度也是是完全信任,听到她提到古庸生时的那种神态,九层倒像是在唤着自己心上人的名字,随口开了句玩笑,不料一开即中,弥琥脸上的红苹果又将这句话的可信度提高到九层,随后的一句话更是彻底坐实这件事:

    “我有这么明显吗?”弥琥羞涩地小声道。

    周道然微一愕然,像一个无奈的父亲般说道:“你照照镜子去,特别明显,尤其是现在。”

    弥琥也不反驳,这种事本就不必解释,编辑和作者产生感情,最终结合,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如果作者名气够大,还能成就一段佳话。

    弥琥稍作害羞,刚要转移话题,听总编道:“你去跟古庸生说,我们可以答应他不做宣传,不过如果这个消息被其他网友或者媒体爆料出来的话,我们也无可奈何。”

    弥琥羞色迅速消失,一脸郑重道:“周总编,如果你真的决定这么做,我想,我们可能就真的会失去这个作者了,坦白跟你说,上次用计抓内奸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这点手段根本瞒不过他,他非常明确地跟我说过,如果我们那么做,他就不合作。”

    “我是这本杂志的总编,拥有如何操作一本书的最终裁决权,如果作者动则以不合作来威胁我,我们杂志以后如何在业内立足,这是原则问题,而且,他只是一个新人,我已经做出最大的让步,不要忘了,他已经签了合约。”

    弥琥怔了一下,完全没料到事情转了几个弯,最后还是回到原点。

    “距儿童节还有一段时间,你利用这段时间再给他做做工作。”

    “我已经答应他会让他的新书干干净净地出来,现在看来,这事情我基本是搞砸了,而且我现在是两头为难,这事我真的无能为力,也不想继续参与下去了,我出去做事。”弥琥语气萧索,说完转身就走,刚到门口,听到周总编悠悠的话语从身后传来:

    “总部决定放弃我们杂志。”

    弥琥猛然转身,讶异道:“为什么,杂志情况不是正在好转吗?”

    “这是内部消息,据说已经在跟千红接洽。”

    “要卖给千红?”

    “匡衡也去了千红,”周道然苦笑一声,道:“他本来意气风发,要自主创业的,不过很可惜,他原先的合作伙伴北鹤堂临时变卦,无奈之下只好投奔了千红。”

    “所以购买的事情是他一手促成?”

    “具体细节我不清楚,不过千红提出购买意向,的确是在他入职之后,多半是有关联的,总部早就有处理杂志的意向,正好趁着情况有所好转的时候卖出,还能卖个好价钱。”

    弥琥怔怔地看着总编,说不出一句话。

    “所以你明白我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了吧?”

    弥琥点点头。

    “这件事本不想跟你说,”周道然突然笑了起来,道:“你我毕竟师徒一场,以后可能也不会再合作了,我可不想闹得不欢而散。”

    “你,你要辞职?”

    “杂志卖到千红后,第一个要换的就是总编,如果估计不错,应该会由伊水安出任主编一职,联系他们今天公布的消息,这个计划应该早就写在陆艺筹的计划薄上了。”

    “伊水安?”弥琥脑子里浮现出一个沉静低调,才气逼人的女子。

    伊水安是弥琥最喜欢的年轻女作者,她的处女作《留鸟》就是学的伊水安的风格。

    “薛慕亮横空出世之后,把出版市场搅得风雨不断,面对媒体时,或在网络上,他又经常出言不逊,目中无人,业内那些老牌出版人早就看不顺眼,但是人家既有黄河文艺做靠山,本身又有真才实学,无论杂志出版都做得风生水起,那些同行甚至包括我,也就只能看不顺眼,最多背地里不甘心地冷嘲热讽两句罢了。”

    “大家嘴巴上骂他太商业,心里又眼红人家的商业模式,放不下身段却学习,只能被打败。”

    “所以陆艺筹这次连推两本杂志,而且主编人气都能和薛慕亮分庭抗礼,为的就是跟他一较短长。”

    “匡主编……”

    周道然轻笑一声,道:“他是个很理想化的人,有想法,也有干劲,可是你看,他还是要向现实低头,《鼎小说》应该是放出了重磅筹码留住了北鹤堂。”

    弥琥突然接收到这个消息,一时间还不能消化,虽然她心里清楚《大江湖》即便是卖到千红,她这个实习编辑的位子九层还是保得住,不过情感上终究接受不了,她真诚地看着周道然,道:“师傅,你离开两分钟后,我就申请离职,然后回学校完成学业。”

    周道然忙摆手道:“不必如此,现在已经有三四家杂志给我发来邀请,我大概休息两周就要继续上班了。”

    弥琥淡淡笑了笑,说:“我一天不毕业,一天不能转正成为正式编辑,而且我也答应过父母九月回学校,不过就是提前几天而已。”

    周道然也不再继续劝,点点头,道:“古庸生的事情,我尽量争取,可能一周,最迟半个月会有结果,其实《大江湖》并到千红未必是坏事,而且,你不是很喜欢伊水安吗?”

    弥琥笑道:“不管有多好,”一个简单的停顿,“你不会在那里了啊。”

    周道然感到一阵温暖,这种温暖在职场上出现,绝对是稀有物品,急忙用玩笑掩盖掉这种略有些煽情的画面:“不会的,我会一直盯着他们。”

    弥琥离开总编办公室,周道然悄无声息地笑起来,轻声说了句,“真是一个没长大的丫头片子。”

    整整一天,弥琥的状态都不是特别好,然而编辑部的氛围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可能在大家的心目中,杂志卖到千红真的是更好的选择,而且这种高层决策,他们连仰望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发表个人意见之类。

    下班的时候,弥琥意外接到北鹤堂的电话,说是约她到月巴克咖啡厅坐坐,弥琥正好有些问题想当面问问他,当即答应下来。

    据说,月巴克是文艺圣地,行业精英和高级白领出没地,不过文艺女孩弥琥来得次数却不多,她倒不是对这种地方持有愤青似的偏见,而是因为她觉 (: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