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
全国新华书店、其他大型书店或者个体书店一时间集体缺货,《少儿文艺》出版社的电话遭到史无前例地轰炸,出版社不得不临时再开通十几部电话,内容编辑们也被征调过去接电话,此时他们甚至还没搞清楚状况,为什么一下子杂志就脱销了呢?
《少儿文艺》每期的销售量在七八万册左右,也就是说每期印刷十万册就能供应于求,大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次的十万册居然在两天之内全部售罄,而且各方还在迫切要货。
姚主编疑惑不解地刷新各个论坛,微型博客,仍旧没有找到蛛丝马迹的讯息,杂志受众决定了他们交流主战场不会在网络上,她只好把目光从屏幕上移开,又一次翻开手边的最新一期杂志,难道真是这两只老鼠的功劳?
姚主编的疑问很快得到解答,就在加印的三十万册杂志由大型卡车运往各地途中的时候,杂志社收到几封信件,信封上统一标明要姚主编亲自拆封,看完几封信之后,姚主编总算找到了答案:
姚主编:
您好,我是一个六岁男孩的家长,贵社《少儿文艺》四月刊所登的一篇童话《舒克和贝塔》故事新颖,语言简洁生动,教育意义深刻,我的孩子非常喜爱,每天央求要看后面的故事,恳请主编尽快刊出后续故事,能单独成书更佳,我一定会第一个购买。
我知道自己的要求会干扰到您的工作,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主编能理解,另外,我小时候也是《少儿文艺》的忠实读者。
祝工作顺利,再谢。
一个急切的家长
其余几封内容大致相当,都是催促杂志尽快刊登《舒克和贝塔》后续章节,家长写信来杂志社催稿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是从来没有家长在信里表现得如此急切,连建议单独成书的点子都想出来了。
类似的信件在接下来几天,如同雪片一般纷纷飞到姚主编的办公桌上,望着桌上一堆厚厚的信封,姚主编毅然在工作群里发起号召,全体编辑,开会!
……
“开会之前先跟大家说一个消息,《少儿文艺》四月刊刚刚又加印了十万册,也就是说这一期杂志我们出了五十万册,现在杂志能做到这个成绩只有薛慕亮的《鼎小说》,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姚主编说话的时候,虽然尽力保持主编开会时应有的威严,但嘴角眉眼中的喜悦和兴奋完全掩饰不掉。
下面编辑们的脸上基本也呈现着相似的表情,因为在座的编辑大部分都明里暗里地在订阅《鼎小说》,所以《鼎小说》在他们心中的霸主地位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大家平时讨论起薛慕亮的时候,都或真或假地调侃两句,但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和接受一个事实:
哪怕是一本空页书,只要书皮印上薛慕亮三个字,都会卖出去十五到二十万册。
更何况是他主编的杂志,更何况这个杂志上还有许多人气极高的其他写手。
然而,现在,他们亲身参与编辑的杂志居然达到了《鼎小说》的高度,心中的兴奋可想而知。
“这次杂志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姚编稿子选得好。”一个编辑情不自禁地拍了一下马屁,不过因为事实摆在眼前,大家对这句话倒也由衷地认可。
姚主编自矜一笑,道:“这个作者第一次投稿就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我当初想的是这篇稿子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但是没料到会造成这么大轰动,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家长来信的问题。”
“我觉得当前最首要的问题在于要把握住这个作者,我估计我们这期杂志出去之后,其他杂志社和出版社会前呼后拥地去打听这个作者。”说话的是姚主编最得力的手下麦麦,“所以,现在需要尽快跟柳敬亭敲定一份合约,眼下正好我们要发上一期的稿酬,柳敬亭的《芒芒和提提》是三百块稿酬,我的想法是我们不邮寄给他,而是直接让我们的合约编辑带着稿酬和合约去找他。”
大家听到麦麦这个建议,纷纷点头同意,作为编辑,他们深知一个潜力作者的重要性,特别在这个文学优质作品匮乏的大时代,一个价值作者会成为全国出版社和杂志社眼中的香饽饽。
姚主编微微一笑,颔首道:“麦麦的脑子转得很快,不过这件事我另有安排,前天我已经跟柳敬亭的妈妈约好今天晚上一起吃饭,到时候她会把柳敬亭也带过来,在这之前,柳敬亭不会见任何一家出版社的负责人,因为他已经请假回家,还有,《芒芒和提提》的稿费我已经支付,不是三百,而是三万,包括《舒克和贝塔》的合约定金。”
编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首座的主编,那谈笑间的老谋深算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心生敬佩。
麦麦笑道:“我是小巫见大巫了,姚编的魄力令人佩服。”
姚主编坦然接受她的称赞,说:“这种题材的作品,我们杂志志在必得,不要说《舒克和贝塔》本就是我们首发,即便是其他杂志第一个发现的作者,也要优先考虑一下我们的态度。”
没人对这句话表示质疑,所有人都知道《少儿文艺》辉煌的历史,大家也明确地知道政。府对杂志的支持力度,因此,主编说这话,可谓底气十足。
……
在姚主编表达对《舒克和贝塔》志在必得的时候,江海市cbd一栋顶级的写字楼内,另一位年轻的杂志主编也在开会,这位主编身穿白色衬衫,黑色长裤,白色皮带,一块暗黑的腕表,从衣服到配饰,无一不是令人咂舌的名牌,纵观这间宽敞的会议室,从桌椅到吊灯到地板乃至窗帘,也统统呈现出一股奢华的味道。
年轻主编神情认真,语速却很快:“我已经不记得上次我们杂志销量被别人追上是什么时候了,我想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如何,我的杂志不要输,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
一个长发瘦削的漂亮女孩子接话道:“薛总,四月刊的内容除了您的一篇主编手记,其他内容已经全部确定下来,而且我们最近把工作重点全放在了儿童节特刊上,甲由、洛暗、adam、北鹤堂都在准备专题文章,所以这一期还是主打蚂蚁的连载和斗少的专栏,我估计……”
“你估计,”薛总生硬地打断了女孩的汇报,斥责道:“你估计,什么时候轮到我估计,还有什么叫做内容确定下来了?杂志一秒没卖到读者手上,内容就不算确定下来,作为文字总监,你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女孩虽满脸委屈,但仍旧点头接受批评,而且居然还没有流泪,不知是内心足够坚强还是被骂习惯了的原因。
“这期新人的文章先撤下来,让编辑去舀到一篇adam的文章,通知读者杂志推迟三天上市,”薛总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把我新书的访谈调到这一期,通知甲由过来跟我拍封面。”
薛总雷厉风行地下了这几个命令,最后总结了一句:“如果这次输掉,在座的各位每人扣掉三千块奖金,散会!”
大家纷纷起身离开,薛总点了一下桌子淡淡说道:“小曼,你留一下。”
刚才汇报工作的女孩抱着一摞资料在门边站住,看着她的老板。
“过来坐吧。”
“薛总你有吩咐就直接说,我还要去通知作者换稿子。”
“让你过来坐你就过来坐,大不了杂志再推迟几天,你还怕读者不等。”
叫小曼的女孩这才不情愿地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
“这么多年,你也知道我的脾气,工作的时候,不讲私情,特别是你和阿印,你们两是公司里我最信任的两个人,不要怪我。”
小曼脸色稍霁,说:“我明白你的压力,我也知道杂志失去一次第一的意义,我不怪你。”
薛慕亮笑了笑,道:“那就好,你去忙吧。”
……
把《少儿文艺》推到风口浪尖,让《鼎小说》高层起了波澜,令无数孩童牵念……一手促成这些事件的中学生柳敬亭此时正坐在自己的房间,两只眼睛盯着笔记本的屏幕,双手运动如飞,敲击着键盘,《七剑下天山》已经写到第六回的末尾:这时吴三桂手下的武士都动了公愤,霎时间出来了七八个人,围在凌未风面前,说道:“这位壮士赢了范锌,我们无话可说。只是这把剑乃是我们的头领楚昭南的,他盗来此剑,又到这里卖弄,既赢了他,还要削断别人兵器,我们倒要请教请教,这是如何说法?”正纷闹间,忽然后堂三声鼓响,中军手执黄旗,大声叫喝到:“平西王驾到!”
“咚咚咚”三声敲门声,妈妈和蔼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小亭,作业写完了没有,快换衣服跟妈妈出门了。”
柳敬亭一边答应着妈妈“马上就好”,一边敲下第六回的收尾句:“正是:筵前龙虎斗,豪气压藩王。”
第十四章又签一约
“妈妈特意亲自去学校给你请假,是为了带你去见一个很重要的人。”柳妈妈神秘地说道。
“《少儿文艺》姚主编?”柳敬亭一语道破。
“这孩子……”
母子两坐在去往市中心的车上,妈妈心情很好,打扮得也甚是得体,转头看着儿子,伸手蘀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提醒道:“等下见到姚主编不要乱说话,人家可是大忙人,很难得出来一趟。”
“我会听妈妈的话。”柳敬亭认真地答道。
“《少儿文艺》是大杂志,妈妈小时候也看过,上次姚主编打电话过来约稿,我自作主张蘀你答应下来,也是为你好。”
“我知道啦,对了,妈,我在想要不以后我都在家里复习好了,不去学校上课了,你说好不好呢?”
“你想得美。”
“……”
姚主编订的地方是一家叫做大雁楼的中式餐馆,红瓦飞檐,建筑和装修风格颇具古风,柳敬亭以前在杂志上见过姚主编,感觉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师长形象,今天见到本人,发现她跟照片上的形象还是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实中的姚主编另有一种果断和干练的气质。
两个大人热情地互相打招呼,妈妈夸赞姚主编比照片上年轻,主编夸赞妈妈教子有方,现场气氛一篇祥和。
“实话告诉您,现在我的办公室里还堆着一大摞家长来信,都是催你家公子稿子的,小孩子喜欢看,大人没办法啊。”
“做父母的都是这样,敬亭小时候也喜欢看书,现在还是这个习惯,他爸爸书架上的书基本被他看了一遍。”
“是这样,现在家长们也逐渐意识到看书对孩子的重要性,据我观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受益一生,你儿子今天能写出让孩子们着迷的《舒克和贝塔》和他喜欢看书分不开。”
柳妈妈谦虚道:“他有写作天赋,我跟他爸爸也是最近才发现,之前他就在学校作文大赛舀过一次二等奖,平时考试语文作文打分都不高的。”
姚主编笑了,说:“考试作文和写作能力关系不大,很多大作家读书的时候,都写不好作文。”
柳敬亭睁着天真的眼睛,认真地听着妈妈和主编的对话,心中却在想:“应该进入主题了吧?”
“我们对这个也不懂,反正他喜欢写,我跟他爸爸就好好支持。”
姚主编点点头,然后切入主题道:“这次约你们娘两出来见面,一则是想讨教一下您教子经验,一则就是确定那个合约问题,不满您说,小敬亭写出《舒克和贝塔》后,想跟他合作的杂志和出版社不在少数,不过我们《少儿文艺》估计您也知道,出过很多大作家,敬亭他有潜力,我们杂志社想好好培养一下。”
柳妈妈开心地直点头,说:“我们这一辈人对《少儿文艺》也不陌生啊,杂志要培养他,那是他的荣幸。”
柳敬亭配合地点头,一派青春烂漫。
“那好,我们先把合约签掉,然后咱们吃饭。”
柳敬亭突然开口道:“姚老师,我有句话需要提前告诉您,以免后来给您添麻烦。”
“你说。”姚主编笑着看着柳敬亭。
“我现在只能跟您签《舒克和贝塔》这本书,不能签人,因为我还想写武侠小说,这个不好投给你们杂志,所以……”
“武侠?”姚主编微微一怔,转眼看向柳妈妈,柳妈妈也是一脸不解。
柳敬亭点头,道:“我从小很喜欢武侠故事,自己也喜欢写,之前给《大江湖》投了稿被采用,本来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现在跟您签约,感觉要说清楚。”
“他们跟你签了约吗?”
柳敬亭不置可否,道:“我跟他们编辑说过,只跟他们合作武侠小说,也是签书不签人。”
柳妈妈完全不知情,有些紧张的看着姚主编,姚主编皱眉沉思片刻,说:“如果不签人,那我们要签一份特例合约,专属童话作品合约。”
柳敬亭点头道:“这个没问题,《舒克和贝塔》我预备写一百万多字,估计可以连载到我读大学的时候。”
一般签人的合约是以三年为期,既然他表示这一本书可以连载三年,那签人和签书还有什么区别?柳敬亭若无其事地一句话其实就是为了提醒姚主编这一点。
姚主编何其老辣,稍作思索便明白柳敬亭的意思,这样的合约可以让《少儿文艺》省一笔钱,而柳敬亭本人则得到更多自由。
想到这里,姚主编不由得重新打量了一下柳敬亭,心中暗自纳罕,这个男孩果真不简单,那句不着痕迹的提示显示出他的聪慧,签书不签人的要求显示出他的自信,更难得的是他居然愿意对自己坦白,这份坦荡的胸怀倒让人有些敬佩了。
其实柳敬亭完全可以跟自己签那份酬金更多的合约,同时他仍然可以跟《大江湖》继续合作,因为一则柳敬亭本人未成年,只要两份合约分别用爸爸和妈妈的名义签订就轻易解决这个问题,一则武侠和童话风格太过迥异,即便他给自己投了武侠类稿件,多半也是不能过审,他同样可以在不违背合约的条件下舀出去发表。
人以君子之心待我,我当报之以诚。姚主编正色道:“那就先签这本《舒克和贝塔》,合约细节我再做一下调整,今天我们先好好吃个饭。”
柳敬亭笑道:“我一定不会辜负姚老师对我的期望,另外,如果那些家长真的催得急,我觉得可以把杂志改成半月刊,或者以杂志周边的形式出一本小刊,我每月可以保证六章的故事。”
“哈哈,柳敬亭同学,你今天给我的震惊太多了,我由衷期望以后能和你有更多合作。”
柳敬亭笑着点头,谦虚几句,这个合作就算定了下来,柳妈妈脸色几经变幻,最终也舒了一口气。
……
第二天,柳敬亭只好乖乖地去上学,读书考大学的思想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被认为是一个人有出息的最正统出路。
柳敬亭心里有些微微郁闷,他在大雁楼当着妈妈的面和姚主编对答入流,表现得如斯成熟和老谋深算,并且一下为家里创收三万块,相当于父母半年的工资,在这样亮眼的表现下,他颇有底气地提出不想去学校上课的要求,结果还是被妈妈果断拒绝掉。
另外,柳敬亭刚到学校不久,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初一年纪的班主任在早读的时候,把他叫出去,非常客气地请求他把《舒克和贝塔》接下来三章的内容告诉他,他要回去讲给儿子听。
柳敬亭自然非常为难,这涉及到内容保密协议,一旦泄露就可能要吃官司,所以他只能婉转拒绝,告诉那个老师,他已经跟《少儿文艺》建议,会出半月刊,五月初他将发出后面三章的故事,五月底,再有三章,以此类推。
那个老师自然知道个中为难处,也不好强求,颇有些失望地说了谢谢,就让柳敬亭回教室了。
柳敬亭转身走了几步,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位年轻的教师爸爸想在儿子面前表现的无所不知,企图给儿子树立一个智慧和力量并存的大英雄形象,但是因为儿子问到两只老鼠的问题而忽然无计可施。
这个画面实在让人有些于心不忍,于是柳敬亭转身对着那个年轻老师说道:“贝塔很快会遇到舒克,两只老鼠打了一架,但是后来还是成了好朋友,然后他们一起冒险,闯荡。”
那个年轻的教师听完后,双眼放光,笑道:“我也这么想来着,怕说错被儿子嘲笑,哈哈,谢谢你柳敬亭同学,改天请你吃饭。”
四月的那一天,柳敬亭站在教室外面,看到一个快乐的爸爸,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早读课结束后,柳敬亭正要去食堂吃饭,不料几个同学一下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舒克和贝塔》后面的故事,这些初中毕业生自然没有多少时间去看那个故事,但是他们如果提前知道剧情,回家后,他们在弟弟妹妹面前会非常地有面子。
柳敬亭无奈,只好说故事正在想,于是马上有几个家伙提出自己的构思,柳敬亭微笑应对,赶紧逃走,刚出了教室门赫然看到弥琥笑吟吟地站在旗杆下望着他,柳敬亭愉快地迎了上去,跟出来的同学还要继续阐述自己的见解,看到人家美女有约,只好眼馋且知趣地默默走开,心里却不免腹诽几句,这小子运气怎么这么好,居然泡到大姐姐,还长得那么好看。
好看的大姐姐弥琥从背包里舀出一个白色的盒子,递到柳敬亭面前,说:“送你一个工作电话,方便以后联系。”
柳敬亭接过电话,说了一声谢谢。
“还有你《龙虎斗京华》的第一批稿费,两千二百块。”
“电话我先舀着,稿费你先帮我收着,以后用钱的话,打电话找你要。”
“这不行……”
柳敬亭打断道:“你不收,我就不要你的电话。”
弥琥无奈,只好说:“那行,这钱我先帮你舀着,不过咱们说好,下不为例。”
“到时再说,说不定以后的稿费都要你来管。”柳敬亭轻描淡写说道,弥琥却听得脸上一阵红,一阵更红。
第十五章初次恋爱,都是童话
“听说你跟《少儿文艺》谈了合作?”弥琥迅速转移话题。
“是,签了那本《舒克和贝塔》,你们怎么消息这么灵通?”
“《少儿文艺》姚主编跟我们总编通了电话,你跟她提到《大江湖》?”
柳敬亭恍然点头,道:“是啊,看来你们同行之间也没那么多秘密。”
“周总编和姚主编是大学同学,而且两本杂志风格完全不同,不过我倒听说一个关于《鼎小说》的小道消息。”弥琥看了柳敬亭一眼,确定他对这个消息感兴趣。
柳敬亭十分配合,好奇地问:“什么消息?”
“你的《舒克和贝塔》让《少儿文艺》销量暴涨,逼近《鼎小说》,薛慕亮为此开了紧急会议,杂志上市时间往后推迟了三天。”
柳敬亭笑道:“饥饿营销不是薛慕亮一贯的手段吗?随意更改杂志上市时间,无非就是想彰显自己的地位,意思说,我们推迟,读者还是要老老实实地等着。”
弥琥点头,笑着瞧着柳敬亭,说:“看来你深谙此道,你以后来我们《大江湖》工作吧。”
“估计没时间,”柳敬亭摆摆手,道:“我有很多故事要写,不过谁知道呢,我以后可能真的会做杂志。”
听到这句话,弥琥莫名地紧张了一下,她对《大江湖》感情很深,如果以后柳敬亭自己做起杂志,将会是一个比《鼎小说》还要可怕的敌人。
弥琥不着痕迹地轻叹一声,说:“你那篇童话很火,我也看了下,真的很有意思,准确地抓住了小孩子的心理。”
“孔夫子曾说,唯有女人和小孩子难相处,我觉得这话现在可以换个说法,”柳敬亭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对商家来说,唯有女人和小孩子容易伺候。”
弥琥听到柳敬亭这个小屁孩,居然大言不惭地直接点评起女人和小孩,警惕地问道:“别卖关子,有话直说。”
“这个很容易理解,商家,包括文化商人,如果他们要占据市场,必须要抓住女人和小孩这两类客户,相信你深刻地知道,女人买东西从来不是以需求为依据,而是以心情为标准的吧,所以,可以这么说,母性和购物欲是女人永恒的潜在特质。”
弥琥听到“母性”两个字,联想到自己又送电脑,又送手机,刚刚恢复正常的脸色蓦地又红起来。
柳敬亭没有注意弥琥表情的变化,继续夸夸其谈道:“而小孩子呢,他们本身没有消费能力,但是他们可以指使这个社会最有消费能力的那批人。”
“奸商,你看你现在的样子,完全就是一幅奸商的嘴脸。”弥琥心中微有些烦躁,抓住机会讽刺道。
“我就是议论一下,而且这和奸不奸无关。”
“你就是奸诈,人小鬼大,人小奸诈。”弥琥愤愤不平地说道。
柳敬亭讶异地看着弥琥,说:“怎么啦?”
“你心里清楚。”
“呃……”柳敬亭仔细回忆了一下刚刚说的话,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继续往前推,大悟道:“你是怪我和《少儿文艺》签约?”
“不是。”
“你是怪我复述了孔子的话,那可不是我的意思呀,我从来不觉得女……”
“不是,不是。”
柳敬亭茫然不解,摇头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你说母性和购物欲什么意思?你以为你是心理专家?你以为你是知心大哥,屁,知心小屁孩?”
柳敬亭这才意识到手里的手机盒,失笑道:“哎呀,你想多了,我又不是说你。”
“你说所有女人,不包括我?你觉得我不女人?”
“……”
“你别装聋作哑,你给我说话!”
“是这样,你是我责编,我觉得,你给我电脑和手机完全是出于工作考虑,没有任何其他意思?”
“其他意思?什么其他意思?你以为有什么其他意思?你一个小屁孩,想有什么其他意思?”
“……”
“说话!!”
“弥琥姐姐,我,我现在有点害怕,我还未成年,七月才满十五,你莫吓我。”
“你也知道你未成年,?p》
阋仓牢沂悄阍鸨啵愣贾溃裁椿梗梗孜遥俊?p》
“什……什么?”整个对话至此突然峰回路转,柳敬亭完全傻眼。
“你要假装忘掉,假装不知道?你做完事,抹嘴拍屁股就走,当做从来没发生?”
当弥琥气势汹汹地问出这几个令人浮想联翩的问题时,吃完早餐的同学已经从食堂返回教室,路过的小男生听到美丽姐姐这几句控诉,无不向柳敬亭投来鄙夷、批判和强烈嫉妒的复杂目光。
柳敬亭持续无语。
“你刚刚不是挺能分析女人心理的吗?还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啊,现在为什么不说话了?”
柳敬亭心道:“母性和购物欲的确是潜藏女人心底的特质,可是无理取闹又何尝不是女人专属的利器?”
“弥琥姐……大大,我不知道那天无心之举给你带来那么大困扰,你说我要怎么做才能弥补我的过错?”
“做我男朋友。”弥琥声音稍降,淡淡说到。
“嗯?”
“少装傻充愣,你听到了。”
“可是,嗯?”
“你嗯什么?你以为我想要这么做,我只是给你提供一种解决方法,一个例子而已,你明白吗?”
“嗯。”柳敬亭点点头,似乎突然变身一个没有前途的中学生,在接受老师的训斥。
“你别总是嗯,你卑鄙地抢走我的初吻,总是要负责的。”
柳敬亭做了一个深呼吸,小声说道:“我想起一个姑娘,她的情况和你很像,她脸上永远蒙着一块黑纱,她师傅也是她妈妈,逼着她发誓,第一个看到她真面容的男子,要么娶她,要么被她杀掉。”
“这又是你小说里的角色?”
柳敬亭点头。
“那女孩叫什么名字?”
“木婉清。”
“木婉清,婉兮清扬?”
“对,水木清华,婉兮清扬。”
“这个名字就比较有武侠感觉了,按照常理推断,一定是男主第一个看到她的真面目吧?”
“是。”
“那,他们最后在一块了吗?”弥琥极力掩饰住这个问题所呈现出来的一丝心虚。
“嗯,情况有点复杂,他们后来发现,他们是兄妹?”
“兄妹?这么狗血?”
“别急,男主最后发现自己并不是自己现任父亲亲生,所以他跟木婉清,还是在一起了。”
柳敬亭说的自然是最新修订版的《天龙八部》,王语嫣与段誉分开,回到她表哥身边,段誉娶了木婉清和钟灵,一起封为贵妃。
弥琥满意地点点头,道:“你现在还是先把《七剑下天山》写好。”
柳敬亭赶紧点头,好不容易用《天龙八部》的故事把刚才紧张的局面给扭转过来,柳敬亭趁热打铁,故作轻松地说:“一起去吃早饭吧?”
弥琥干脆地拒绝道:“我要去上班,对了,关于你做我男朋友的事情,晚上给我答复。”说完转身就走,留下一脸愕然的柳敬亭。
“我还未成年啊。”柳敬亭看着弥琥的背影,喃喃自语道,“为什么可以把做我男朋友说得那么无所谓?”
本来上课就不走心的柳敬亭,因为弥琥的突然表白,更加无法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实际上,他连小说也写不下去,满脑子弥琥的身影,挥之不去。
弥琥的情况并没有比他好多少,自从那一吻之后,她一颗少女心,基本被那个小屁孩占据。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文艺女动起感情,《诗经》、唐诗三百首都要遭殃,这两段话翻译过来就是:那小屁孩不跟我讲话,不跟我吃饭,我就吃不下,睡不好,闹失眠。
所以,为了吃好饭,睡好觉,她用了几乎无赖的办法逼柳敬亭就范,只是一想到柳敬亭的年龄,心中还是有一种,猥亵儿童的犯罪感。
柳敬亭下了晚自习,回到家,连妈妈给他准备的夜宵都没来得及吃,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登录wc,敲开弥琥的对话框:
”有你这么做责编的吗?你乱七八糟地说那一通话,搞得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过了片刻,弥琥回道:“你以为我比你好吗,柳敬亭,你明明这么小,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可能是,为什么你这么小就那么会勾引人?
柳敬亭回了一串省略号。
“你不要误会,我是担心留不住你,我们杂志现在风雨飘摇,看到你跟《少儿文艺》的合作,我有了危机感,对了,薛慕亮准备出新书,书名叫做《悲伤森林》,六月一号开始在《鼎小说》上连载,我们决定同一天推出你的《七剑》。”
“那个没问题,胡小米,有件事我需要告诉你,我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小,我的心里年龄可能比你还要大,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所以呢?”
“做你男朋友的话,我没问题的,这是我的答复。”
沉默,虽然两个人是网络聊天,但那种沉默的画面还是颇为生动。
半分钟之后,弥琥打过来一串省略号,随后跟了一段话:“我只有一个问题。”
“你问。”
“为什么你童话和武侠都能写得那么好?”
完全不着边际的一个问题,柳敬亭怔了一下,引用了那个伟大的定义:“因为,武侠也是童话,不过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
“答得不错,以后做我男朋友要乖乖的,知道吗?”
“……”
“说话!”
“初次恋爱,多多指教。”
第十六章这里开战,静悄悄
感情的发生常常都是一瞬间的事情,过了那个点,后续的事情不过就是越来越深刻的积累,如果强行回忆的话,反而无迹可寻,好像从开始就如此。
比如文艺女孩弥琥,她第一次看到《龙虎斗京华》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对稿子的主人产生了好奇,接着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论坛风波、匡主编出走、凉亭对话,当然还有那刻骨铭心的一吻。
总之,在她心里,再无法单纯地把柳敬亭当做一个纯粹的作者,起初因为他年龄小,身上又没有那些中二的毛病,她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他当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屁孩,做饭给他吃,送他电脑,送他手机,因为年龄的差异,她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感觉自己做的事情无比纯粹,跟男女关系八騀子打不着。
然而,柳敬亭本人却绝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小屁孩,在他看似幼稚单薄的身体里,隐藏着一个惊才绝艳的灵魂,他对文艺的见解总是一针见血,他的作品虽然还不多,但每个标点符号都显示着横溢的才华。
人畜无害的表面,睿智深思的内里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样的怪胎怎么可能让人轻易忘记?
弥琥抱着一个大大的玩具熊,一脸恬静地躺在床上,刚刚那个小屁孩在自己的威逼利诱之下,莫名其妙地发过来八个字:“初次恋爱,多多指教。”
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话啊?估计也只有他那颗天马行空的脑袋才能想出这样奇怪的句子,弥琥嘴角弯出一个甜美的弧度,转头看向窗外,春夜渐暖,依旧万家灯火。
臭小孩,我也是初次恋爱,怎么指教你?
弥琥想着这个问题,只觉十分有趣,其实她心里也清楚,跟柳敬亭的这段“初次恋爱”与传统恋爱还是有所差别,不管柳敬亭表现得如何成熟大方、冷静睿智,和他在一块时,那种亲切感终究脱离不了一丝丝姐弟因素。
可是,心里终究是很快乐,有种恶作剧成功的喜悦,而且,柳敬亭,总会长大啊。
……
柳敬亭还小,薛慕亮已经长大了。
十三岁在少年报的夹缝中发表自己的处男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十七岁参加第二届新类型作文大赛,一举折桂,同年出版自己的散文集《秋分未分》。
实际上,这本处男散文集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只是凭借新类型冠军的名号,卖了三千多册,真正让他命运发生转折的是,接下来他在《新类型》杂志上发表的一个短篇奇幻小说——《第二空间》,小说甫一登出,便引起热议,敏锐的编辑亲自找到他,由他将短篇改成长篇,七个月之后,《第二空间》的长篇版火热出炉。
《第二空间》一经面世,顿时好评如潮,以绝对黑马礀态杀入当年图书订货会第二名,短短三个月即狂销五十万册,有些读者没有买到这本书,甚至借来手抄。
与此同时,这本书还受到一些前辈专家的注意和赞扬,掀起了一股“第二空间”现象潮。
薛慕亮就此一夜成名,那本名不见经传的散文集也因此得以畅销起来。
这件事让薛慕亮深刻地认识到品牌和名气的重要性,从那之后,他一边保持着出书的节奏,一边开始着手经营自己的形象,打造“薛慕亮”三个字的品牌,进入大学之后,开始做杂志,成立自己的公司,接着以杂志为平台,签约和挖掘作者,进军出版,经过几年经营,生生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出版帝国。
他一路走来,鲜花和掌声不断,争议和质疑也从未停止,然而不论如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成了他登上金字塔顶峰的垫脚石。
他曾经在自己的专栏文章里地写过,如今坐在奔驰车里的自己,早已不记得当初骑自行车的样子,坐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再也回忆不起当初吃五毛一根冰棒的那个午后。
所以,他长大了。
长大了的薛慕亮此时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翘着成功人士的二郎腿,右臂手肘支在办公桌上,拳头微握,轻轻拖着自己半边瘦削的脸庞,双目中的自信光芒几乎凝成实质,盯着坐在对面的一个长发气质美女。
“薛总,这次谈话的风格要怎么定位,严肃?搞笑?”长发美女笑着问道。
薛慕亮难得露出一抹微笑,说:“再加一个暧昧。”
“啊?”
薛慕亮说:“外面不是有传闻说,我好几次在你家楼下徘徊了吗?”
长发美女掩嘴而笑,薛慕亮笑容微敛,说:“主要还是聊我的新书,然后云山雾罩地加点花边。”
长发美女见老板的表情开始认真,正正经经地点点头,说:“那开始吧。”
“还是觉得有些奇怪,”长发美女刚要开口采访,忍不住要笑,俯身调整了一下情绪,坐直身子,说:“我叫你薛总还是,阿亮?”阿亮是粉丝对薛慕亮的称呼。
“叫阿亮。”
“嗯,那我们还是先聊聊你的新书吧,虽然你跟我聊过这本书的想法,但我还要问这本《悲伤森林》和你之前的书有什么不同?主角都是什么样的人物?”
“首先,最大的不同肯定是比之前更成熟,不论是技巧还是文字,当然,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当下的处境和的心态,我现在回头去看自己的第一本书时,能回忆起我当时的心情和感觉,但是那种感觉再也不会回来,就比如你第二个问题,我现在书里面的男主角绝不可能再是喝着两块钱一瓶汽水的小男生,即便他这么做,也会非常帅气或者有某种目的。”
“比如,接近出身贫寒的女主角,这是说你找不到那种感觉还是你不想再重复过去的角色设定?”
“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写爱情,就是希望女主完美一点,出身问题反而不是我的重点,她可以是富家大小姐,也可以是普通家庭的励志女孩,要她完美和这些关系不大,富家小姐可以让人仰望,平凡女孩的完美可以通过她的男人表现出来,常见的技巧。”
长发女孩低头记了一会,又道:“你所谓的完美,是不是只是一种外壳,根据你的描述,这本书人物之间的关系,牵扯太多的利益,这种完美根本不能纯粹。”
薛慕亮轻笑一声,道:“这个不重要,我要营造地是一种感觉,至少读者看起来,会对主角这种生活方式心生向往,会产生有效的代入感,我不喜欢丑的东西,性格所限,我明知道有,但是我不想碰,揭露丑恶是你文章的风格。”
这个长发女孩正是《鼎小说》人气最盛的女作者之一申由,作品风格接近严肃文学一路,所以薛慕亮有上述评价。
接下来两人的谈话基本是围绕薛慕亮的新书进行讨论,两人也聊到畅销书的特点,薛慕亮再次强调“只为市场写作的作者永远红不了的观点”,最后,还是蜻蜓点水地互相调侃了两人之间的绯闻,这部分内容自然是为了封面上的一句广告:
“薛慕亮和申由面对面,首谈二人绯闻,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谈话结束之后,开始杂志封面的拍摄,《鼎小说》最为坊间诟病的一个地方就是,它的封面隔三差五地会出现老板薛慕亮的个人靓照,这一次再加上一个美女作家,噱头不可为不足。
另一方面,在编辑的不懈努力下,脱稿王adam终于大发慈悲,花了四十分钟,临时赶出了一篇稿子。
为了维持杂志销量第一的宝座,《鼎小说》可谓做足了准备,其实按照薛慕亮估计以及旧有经验判断,只要放出薛慕亮的新书专访,第一基本不再有悬念。
不过这番调整使得杂志不得不又后推三天,直接推到了五月初。
反正推迟上市已经是《鼎小说》的一大特色,工作人员以及老板本人向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以,薛慕亮在微型博客上放出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种洋洋自得,讨巧卖乖的语气还是无法掩盖。
就在薛慕亮以为这次卫冕万无一失的时候,柳敬亭悄然把《舒克和贝塔》4—6章的稿子交到了姚主编手里。
贝塔驾驶坦克大败咪丽;
贝塔出走,用石子做炮弹打伤小麻雀;
开坦克的贝塔和开飞机的舒克展开大战。
姚主编快速浏览完稿子,竟然有了一丝激动的感觉,做主编将近十年,因为一篇稿子,而产生激动情绪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其实这一次也并非全因为稿件本身,而是小读者们的期待太过热烈。
《少儿文艺》果真按照柳敬亭的提议,做了一个文摘半月刊,取名《阅读前沿》,上面除了选摘杂志之前的精华篇章,就是持续连载柳敬亭的《舒克和贝塔》。
和之前杂志上市一样,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没有大规模宣传,一本小巧精致的刊物静悄悄地来到全国各家书店,而它旁边摆放的正是一拖再拖的杂志王者——《鼎小说》。
各家书店把早已准备好的大广告牌放出去,最显眼的位子写着,“薛慕亮主编《鼎小说》到货!”
紧随其后的广告是:“舒克和贝塔来啦!”
'祝你圣诞节快乐!'
第十七章说好的第一呢
畅销天王薛慕亮,成名已久,拥有万千死忠,他的名字就是销量保证; (: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