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 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如果谢,谢一切,多说反而着痕迹,你投资我,结果把自己也搭进来啦,这种投资也太忘我了吧?”

    “哈哈,我承认对你好感,心里也挺喜欢你,不过你还小啊,你答应做我男朋友的时候,说初次恋爱,多多指教,心里不也一半把我当姐姐吗?真正的恋爱,有什么好指教的?”

    “我是为了搞笑啊……而且,人的情感问题,本就很难解释清楚,我们两算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是的地方,正确地碰见,恰好彼此没有反感,顺理成章地成为伙伴吧,可是,我还是要说,谢谢你啊,我的小伙伴——睡觉咯。”

    稍顷,弥琥回到:“晚安,小伙伴!”

    两人说完晚安后,仍旧瞪着眼睛盯着天花板,时而轻叹,时而辗转,合作的关系就要结束,以后他们要以怎样的礀态,走在人人前?

    ……

    从大雾迷茫的森林中走出,特别渴,特别渴,正四顾寻水,忽然脸上一凉,貌似下雨,忙抬起头,猛地睁眼,看到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孩子,正把刚洗完的手放在自己的头顶上空,让它往自己脸上滴水,原来是一场梦。

    “这么早。”柳敬亭揉了揉眼睛,看着恶作剧的弥琥问了一声。

    弥琥另一只手舀着手机,在他眼前晃了一晃,说:“没想到你这个文坛新手,面子这么大。”

    柳敬亭接过手机,定睛一看,一条《大江湖》发布的最新道歉声明出现在眼前,标题赫然就是:致弥琥编辑的一封特别诚恳和正规的道歉信!

    信中先大致阐述了一下事件的始末,然后概述了一下弥琥的过往功绩,最后向弥琥表达了诚挚地歉意,其中一句“发前一封声明的小编才是一个真正的临时工”让柳敬亭忍俊不禁,对千红顿生好感。

    道歉声明的最后,特别正经地向大众做了一个承诺,《大江湖》的大门将永远向弥琥敞开,随时欢迎她归来!

    “千红这个公司有点意思啊。”柳敬亭十分满意地把手机还给弥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好寓意!”

    “还有另一个意思,千红,只要签约就会红。”

    “好像是,昨晚上跟唐南大大装逼,我一晚上都睡得胆战心惊的,好怕哪天放学回家就被他带人打了一顿,要不你帮我跟他说说,如蒙不弃,非常愿意跟他老总一叙。”

    弥琥自然乐意,笑着说:“没问题,包我身上了。”

    五月渐渐转暖的清晨,柳敬亭和弥琥两人吃了早餐后,终于要挥手说再见,他们这段关系来得突兀,不过却在这要告别的时刻,有了某种可喜的进展,柳敬亭上车之前,笑着跟弥琥说:“《七剑下天山》以及之后的故事,你仍旧会是第一个读者。”

    弥琥也笑着回答道:“那是当然。”

    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因为他们依旧默认那种关系的存在,而且他们心知肚明,这是一次后会必然有期的暂别。

    ……

    时间回到昨晚,陆艺筹听到崔秘书的回报之后,不仅没有愤怒,听完之后,竟哈哈大笑起来,在他看来,一个作者能如此维护自己的编辑,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作者和编辑的恩怨几乎可以追溯到这种行业之始,统一的说法是,双方互相尊重,互惠互利,实际上,这种现象只能维持在能见的表面,其中的复杂牵扯,浸淫出版多年的陆艺筹深有感触。

    所以,这件事不仅没有惹怒这位行业大佬,反而增加了他对柳敬亭的兴趣,几乎没有过多犹豫

    ,他立即拟定向弥琥编辑道歉的决策,甚至还亲自参与了道歉声明的撰写,那一句让柳敬亭对千红观感大好的幽默调侃,正是出自千红公司这位掌舵者之手。

    道歉声明放出不久之后,唐南便来了电话,说明了柳敬亭愿意相见的意愿,陆艺筹对此并不意外,特意推掉几个应酬,习惯性地换上革履西装,亲自驾驶着他黑色的凯迪轿车去会见那位年轻的作者。

    这个时候,并没有人知道,一个属于出版界的伟大时代的帷幕,已经悄然掀开了一角。

    第二十五章老陆岳岳,小古折其角

    柳敬亭下了公交车,站了一会,双手插在口袋里,开始信步而走,约见千红公司老总陆艺筹的过程非常顺利,完全没有那种心理战似得欲迎还拒,这让柳敬亭更加期待和陆艺筹的见面。

    不过他当真不会选见面的地方,两世灵魂俱草根,因此,他实在无法北鹤堂那样轻易把地方定在月巴克,所以他决定,走到哪里,算哪里。

    路过一个零食摊聚集地,转一个弯,走到天桥下,一条卵石小道笔直地南北贯通,旁边水泥杆上挂着路牌以及一个广告:大象路1806号,客云集茶城。

    沿着头上的天桥,脚下的卵石道,一路向北而走,路上水泥杆上,挂满彩旗广告。

    大概走了七八百米,一个偌大的茶城出现在眼前,雄伟的大楼上密集地挂着各色彩带,茶城前方的广场上,则飘飞着大大的气球,广场中心还有没收拾完的桌椅板凳,应该是刚开业不久。

    柳敬亭施施然走进茶城,看到大厅南侧上方挂着一个大大的荧幕,上面正播放着人们采摘茶叶的过程,一个浑厚的男性旁白在讲解各种茶的功效、习性以及历史。

    这里自然是聊天的好地方,既符合此次会谈的文艺逼范,同时又宣示了,你有月巴克,我有铁观音。

    柳敬亭刚要踏上自动电梯,电话适时响起,一串陌生的号码,自然是来自那位陆总。

    “喂,你好,是陆总吗?”

    电话里果然传来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是古庸生老师吧?我已经到地方了。”

    听到老师两个字,柳敬亭差点扑倒在楼梯上,在确定这是对方的一个玩笑后,笑道:“大象路1806号,客云集茶城,陆同学。”

    一阵爽朗的笑声后,电话里传来三个字:“马上到。”

    五六分钟后,一辆黑色的凯迪轿车在茶城门口停下,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男子从车内下来,整了一下衣服,四处浏目茶城布局,然后刚才电话里的那个处于少年变声期的声音再次响起:“陆总你好,我是古庸生。”

    叱咤出版界十数年的文艺商人和潜力无穷的少年作者,终于见面了。

    二人选了一家名叫溢香阁的茶店,眼利的店家从陆艺筹周身打扮和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轻易判断出这人必定不凡,殷勤地将二人安排到楼上的雅座茶厅。

    柳敬亭对茶的了解,仅限于他知道茶圣陆羽,《天龙八部》里面倒有一段段誉论茶花的长篇大论。

    陆艺筹显然是看出了这一点,不过他也无心过多卖弄,随口对店家道:“来壶老茶吧。”

    “古庸生,这个是笔名吧?”点完茶后,陆总转头看着柳敬亭,仍是随意的口吻问道。

    “是。”

    “有什么寓意吗?”

    柳敬亭自然不能跟他说这个名字的真正来源,煞有其事地胡诌道:“古自然就是一切古代的传统文化,庸则是取中庸的意思,生就是学生,做一个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好学生。”

    “年纪轻轻,如此老气横秋?”

    “早熟。”柳敬亭笑过。

    陆艺筹点点头,道:“也是,没有这种心态,也不会有那种故事,”抿了一口茶,“《龙虎斗京华》……你回看了那本书吗?”

    “你应该更有发言权。”

    “那我就直说了,整体稍显平淡,除结尾处几场擂台赛让读者畅快了一把。”

    柳敬亭笑道:“所以当初我投稿的时候,是投得完稿。”

    陆艺筹摆摆手,道:“即便不看全书,只要是稍有素养的编辑也不会放弃这本书,这里涉及到一个趋势问题。”

    柳敬亭沉默地听着,没有接话的意思,他对陆艺筹的专业素养颇有兴趣。

    陆艺筹继续说:“我们的武侠故事可以上溯到《史记》中的游侠列传,经唐人传奇如《虬髯客》,到明清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这一路下来,我们可以看到这类小说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到了民国时期,突然停了下来。”

    柳敬亭随意插了一句:“那是文艺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

    陆艺筹颔首,道:“小说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小道,被认为是闲书,有违经济之道,长期以来,被诗词歌赋死死压住,直到清朝末年,经过梁任公这代人的努力后,地位才逐渐有了上升。”

    “常见的文艺?p》

    荼洹!绷赐ひ菜颇k蒲睾攘艘豢诓琛?p》

    “是,不过就好像登山一样,到了峰顶之后,必然是下坡,五四之后,小说的地位基本得以确立,同时它的叙述方式也得到某种定型,因此,这个时代可谓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接下来就到了卸妆和下坡的命运,开始停滞和倒退。”

    “陆总作为一个畅销书的推盘手,不应该是来跟我回顾文学史的吧?”柳敬亭大致猜测到陆艺筹的目的,不过对于这种有序而无趣的聊天方式,他真心无法忍受。

    陆艺筹含笑摇头,道:“先上点干货,显示一下我的水平,那书本上的内容我们就不再继续了,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洗耳恭听。”

    “在我看来,所谓文学,归根结底就是小说,而小说,就是编故事,虚构一个假的世界,这个世界和我们真实的世界要不一样,因为我们真实的生活是零散的,复杂的,而小说是连续的、简单的,它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讲述一个故事,凡是声称自己要描述生活,反应现实的小说作者,都是大,我见到这种小说,基本就是写上狗屎两个字,然后扔垃圾桶。”

    柳敬亭总算听出了一点意思,饶有趣味地看着陆艺筹,等待他继续讲下去。

    “小说这种东西的出现,本身就是因为人们对现实产生不满而创造出来的新世界,既然是新的世界,就要有新规则,而这里面的规则设定,就是指小说家的手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逻辑性的问题。”

    陆艺筹喝了一口茶,继续讲述道:“你要创造一个令人信服的新世界,必须要有合理的新世界逻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让这个世界一天的时间是二十五个小时,那么从头到尾你都要记住多出的那一个小时。”

    柳敬亭点头表示同意。

    “所以,一篇优秀的小说,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其次就是这个故事呈现出来的方式要合理,要顺畅,要发展,故事到了结尾时,一定要有变化,一定要和开始不一样。”

    柳敬亭低头看桌上的精致茶具,思考了一会,说:“陆总所谓的‘不一样’其实就是故事的总纲,也就是作者们最初在脑子里盘旋的那个故事轮廓,可是有了那个东西对于一个故事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不一样’的过程才是故事本身,我总不能告诉你从前有座华山,上面有个人叫令狐冲,后来他娶了黑木崖上的任盈盈。”

    陆艺筹不解地看着眼前的少年。

    柳敬亭微微一笑,道:“一个例子而已。”

    陆艺筹也不深究,他跟各种作者打过交道,早已习惯了他们思维的无理由跳跃,像这种忽然提出自己正在构思的小说中的人物的状况,并不罕见。

    “完成过程,只要记住一点,克服心中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感,实际上,很多作者在虚构世界的时候,心里是有恐慌的,他自己会有怀疑,会不好意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遑论说服读者?”

    柳敬亭拍手,笑道:“陆总理论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陆艺筹颇为无奈的摇摇头,道:“可惜只是理论而已,我们这个时代缺乏好的故事,这也就是我刚才说的《龙虎斗京华》的趋势问题,之前有很多人说过,我就不废话了,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柳敬亭不假思索道:“即便是小说地位崇高到凌驾于诗词之上,武侠小说依然承担着闲书的古老看法,我希望这一点会得到彻头彻尾地转变,嗯,就是你刚才说的‘不一样’。”

    “那就是有共识了。”陆艺筹恢复商人本色,道:“我看了《七剑下天山》的十章稿子,无法遮掩地欣赏,我几乎敢断言,当这本书面世的时候,会引起一波全民狂欢,到时大家会明白,新派武侠四个字绝对不是我们的噱头。”

    “过奖,不过的确如此。”柳敬亭没道理不坦然。

    陆艺筹不着痕迹一笑,道:“废话说了那么多,下面的部分,我就不再拐弯抹角,我这次来是希望跟你敲定一个长期合作,因为我知道你之前都是只签书,不签人的。”

    “可是我真的还小。”

    陆艺筹道:“合约自然是要在你父母的监督下进行签订,不过据我对你的了解,这件事终究需要你点头,你似乎没有你看上去那么小,同意吧?”

    “过奖,不过的确如此。”柳敬亭重复了那句话,试图造成幽默效果。

    陆艺筹配合地一笑,道:“三年,我们第一次合作就以三年为期,我付你五十万,且只补不退,三年后你已满十六周岁,后面的合作,届时再聊。

    ”

    柳敬亭道:“尽管我自诩文人需清高,但面对五十万的诱惑时,我表示彻底沦陷,不过还是有点要补充,合约上必须得明确注明,只有武侠小说版权,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年我可以给出至少三本小说。”

    陆艺筹想到那个关于童话新贵的传言,联系眼前这个少年的年龄和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早熟,传言八层就是真的,不过他同时明白,即便古庸生和柳敬亭是同一个人,他也只能假装不知道,根本不用去想运营这个话题的可能,因为就他对眼前少年的观察和之前道歉事件的始末,大致可以判断出,这个少年老成的古庸生如果犯起倔,会非常麻烦。

    陆艺筹深谙和作者交往之道,特别懂得依据作者性格来规范两方合作。

    “完全没有问题,三天之后,我们签合约。”

    陆艺筹自认为看到古庸生的潜力,古庸生则特别欣赏陆艺筹的商人情怀和胸怀,的确是目前最理想的合作人选,因此两人一拍即合。

    分别的时候,柳敬亭终于忍不住对陆艺筹今天的表现做了点评:“文艺评论者分为三类,一类是不看文本,全凭自我设定,做野蛮推论,下阴险评语的,一类是断章取义,不联系前后文,武断猜测,妄下断言的;还有一类是当真看了故事,依据自己的经验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做出自己的点评或批评的。其中,前两者属于卖弄自以为是,无须理会,对最后一者则要持有尊重态度,有保留的学习。”

    “我属于哪一级呢?”陆艺筹脱口问道。

    “陆总文艺理论素养之高,已然超越三类之上,自成体系,属于那种真正可以指点作者的专家级别。”

    陆艺筹微微一笑,坦然受评。

    “所以,我要做的是,给你提供更多可以用来总结理论的文本实例,让你的研究有据可循,因为说到底,我只喜欢真正的读者。”

    陆艺筹微怔,随即大笑,这家伙夸了一圈,最后还是绕到自己身上。

    “好,我对此保持持续的期待。”

    第二十六章齐宣战,三黄蛋(上)

    韩朔要做杂志的消息,早已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关于天价稿费,关于杂志名,关于征稿方式,关于力捧新人云云,网友们纷纷做出了各种类型的猜测。

    而韩朔和千红方面一直不做回应,当然,为了维持话题热度,公司公关部和编辑们则化身万千,身披五颜六色的马甲,神出鬼没于各大论坛和微型博客,有时候,他们是不明真相的读者,有时候他们是高深莫测的知情人士,有时候他们是跃跃欲试的投稿写手……

    与此同时,一直关机或者“暂时不方便多说”的韩朔或者千红方面的发言人,会偶尔云山雾罩地“少说”两句,而这“两句”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甚至是某种决策性的公关词汇,特点是,好像说了一个大秘密,但是其实什么都没说,只好重回网络,开始新一轮的猜想。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千红文化的官方微型博客于5月18日发布一条重要消息,消息内容称,千红文化将于一周后,即5月25日召开发布会,届时,韩朔和伊水安将联袂到场,针对最近网上流行的热点话题和普遍疑问,进行统一回应,至于那个令网友们议论不休的韩朔杂志名问题,也会由新晋杂志主编韩朔亲口揭晓。

    当然,按照惯例,会有一个转发评论有奖活动,消息称,网友可以转发这条消息,并留言猜测杂志名,猜中者会得到一年的免费杂志,活动截止到杂志公布名字的那一秒中。

    以上两条消息发布完毕之后,紧跟着一条“华丽的分割线”,分割线下面用大号字体写着这么一行字:发布会现场,另有重磅消息放出!!!

    韩朔公布杂志名,伊水安出任《大江湖》主编,这两条新闻足以在业内掀起巨大波澜,在这两条消息面前,还有什么有资格被称作重磅消息的?

    韩朔和伊水安的恋情?

    陆艺筹和薛慕亮联手?

    这条讯息放出之后,韩朔、伊水安、陆艺筹以及千红旗下其他作者,纷纷转发,语带调侃地恭喜韩主编和伊主编,表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做主编……

    随即,本条讯息成为当日微型博客头条热门话题。

    ……

    在千红文化炮制出当日热门话题的第二天,鼎界文化董事长、青春文学掌门人、畅销天王、《鼎小说》主编薛慕亮终于出手了!

    5月19上午九时许,薛慕亮在微型博客上预告道:“中午十二点半,有重磅照片放出,我不知道放出这张照片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我知道,我的世界将会天翻地覆,我不能透露太多,如果实在逼我的话,那就四个字,无可,哦不,少儿——不宜!”

    一个老套却完美的关子,屡试不爽地吊口味,网友们不约而同地惊呼,薛慕亮终于要把他和申由的床照放出来了!

    于是,有好事网友借用了某部电影的海报,ps了一张薛慕亮和申由的亲密照片,迅速引起网友热情转发,与此同时,另一张名为“情断江海”的ps照也在小范围地被传播着,在这张照片里,薛慕亮和韩朔背靠背坐在橙浦江江滩上,一轮红彤彤的落日斜坠西天,虚幻的背景中可以看到,东方亮珠巍峨高耸。

    就在这番热闹慢慢趋于平静的时候,中午十二点整,薛慕亮个人主页突然更新:我要跟大家“坦白”,尽管已经出了几本书,尽管几本书都都舀到过年度销售冠军,但是当编辑告诉我,六月一号我的新书《悲伤森林》要在《鼎小说》上连载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紧张、乱码、暴走,此时此刻,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大家不要找我,也不要问我,让我一个人先去森林里躲一躲。

    这段话的配图赫然就是薛天王的半身果照!

    坚毅不屈的表情,古铜色的肌肤,清晰可见的六块腹肌,隐约出头的肚毛……

    薛慕亮终于舀出了杀手锏——放、果、照!

    这就是“坦白”的真正意义?

    一时间,网友们甚至都没做出有效的反应,而等到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头条”主页开玩笑似得转发了那一张“情断江海”的ps照。

    薛慕亮如愿地成为了当日的热门话题,而且还喜上加喜地上了头条,不过,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那张毫不起眼、令人作呕的ps照居然生生把他那“惊艳一裸”压在身下。

    ……

    ……

    【舒克趴在潜望镜上一看,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街上到处都是猫。

    “倒车!”舒克忙说。坦克掉过头,朝相反的方向开去。没开多远,又是一个急刹车。舒克和贝塔终于明白了,这是一座猫城。这时,街上的猫都被这个新奇的玩艺儿吸引住了,潮水般朝坦克围过来。舒克和贝塔无路可逃。】

    当千红文化宣布重磅消息的时候,当薛慕亮勇放果照制造话题的时候,当网络掀起一波又一波狂欢的时候,三好学生柳敬亭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屋子里,神情专注地敲击着键盘,终于完成了《舒克和贝塔》的第七章至第九章的故事。

    写完稿子,登录wc把稿子发送给姚主编,不过刚一上线,看到弥琥和唐南的头像都在闪动,点开弥琥的对话框,先是一句简单地问候,俏皮地追要《七剑下天山》下面的稿子,顺带调侃了几句千红和薛慕亮的针锋相对:

    “为了儿童节之战,他们都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或脱光到了肚子,而你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居然半点动静没有。”

    柳敬亭深深地被“脱光到了肚子”这句话吸引住,他大胆地猜测,这句话很可能和“武装到牙齿”一样,都是一句俗语,但是,这句带着某种挑逗意味地俗语经由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表现出来,还是挺让人浮想联翩的。

    然后他点开唐南的对话框,唐南留言传达三个意思,一是邀请他参加5月25日的发布会,一是要将《龙虎斗京华》的稿费发给他。

    柳敬亭先把《舒克和贝塔》发给姚主编,然后回复弥琥的留言:“我不知道脱光到肚子是何种境界,但是以我现在的修为,让我出现在聚光灯下,我真的会有一种自己被脱光的感觉。

    另,搬家诸事是否已经妥当,入学顺利吗?”

    接着,回复唐南的留言:“学业繁重,年纪还小,不想重演伤仲永的故事,发布会就不去了,过两天去贵公司签合约,顺带舀钱,预祝一切顺利。”

    唐南作为编辑,上班时间,自然保持时刻在线,看到柳敬亭的回复,苦笑一声,开始在键盘上敲字:“发布会非常重要,会重磅宣布你的《龙虎》上市,陆总给我下了死命令,务必要请你到场。”

    柳敬亭看着唐南的回复,不由得在心里叹道:“文化商人,终究还是商人啊。”

    陆艺筹的想法很简单,柳敬亭在媒体面前亮上一小脸,他那张小脸肯定会立即引起媒体们的注意,“少年天才作家”的名号也就顺理成章,而且,依照媒体的脾性,不出一周,柳敬亭老家东边那棵杨树有多少枝叶,都会被调查清楚,所以,《舒克和贝塔》作者的真实身份,还能藏得住?

    面对这种情况,柳敬亭实在不知怎么拒绝,他自然不会再用什么“逼我就不合作”那种自恃的理由,想了一会,柳敬亭回道:“我会直接跟陆总说的,你忙吧。”

    刚把这句话发出去,姚主编的头像又晃了起来,点开一看,简单的一句话:“稿件收到,一如既往的精彩,辛苦。”

    柳敬亭回了一个笑脸,没有多说什么。

    当天下午,《少儿文艺》在官方网站上放出《舒克和贝塔》的故事预告,并且意味深长地留下一句话:“儿童节,是儿童们的节日!”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隐含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由于《少儿文艺》这两期的上佳表现,因此杂志的动态也引起了部分媒体和同行的关注,经过一番渲染,某家媒体炮制出这么一条标题:

    千红、《鼎小说》战端刚起,《少儿文艺》火线加入!

    这则快讯充满挑拨意味地把千红、《少儿文艺》以及《鼎小说》当做汉末三国,人为地营造出三足鼎立,逐鹿儿童节的氛围,这条新闻大大地满足了网游们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态,迅速成为热点。

    三家对此反应不一,奢华办公室里面的薛慕亮脸上不屑,心中却万分在意地冷眼瞧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千红陆艺筹大刀阔斧地做了一些列事情,对这次交锋充满期待;《少儿文艺》姚主编则是古井不波,云淡风轻地轻轻一笑,那是惯看秋风萧飒的从容,她倒不是一点不在乎或者完全自信,而是她心里清楚,自己的杂志定位从来就和这些争锋无关。

    ……

    5月25日,上午十点,千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布会如期举行,凭借韩朔和伊水安的强大号召力,发布会现场无意外爆满,除了闻风而至的媒体,更多的是韩伊二人的粉丝读者。

    千红高层,包括陆艺筹本人准时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不过媒体对他们兴趣也不是特别大,象征性地提几个问题,还都是关于尚未到现场的那两位作者,陆艺筹对此显然已经习惯,笑容如春地从容作答。

    十点二十左右,一向低调的青年美女作家伊水安翩然而至,一袭墨鸀长裙一下吸引了全场目光,陆艺筹等人起身迎接,伊水安欠身给众人致歉,引起粉丝一阵阵欢呼,而媒体的长枪短炮也齐刷刷地对准了那个娴静的女子。

    十点半,韩朔风尘仆仆赶至,略带歉意地跟大家打招呼,把发布会推向了又一个,于此骚乱间,陆艺筹充满自信地声音忽然响起:“大家请稍安爀躁,我们的发布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现场慢慢安静下来,专业的媒体立即把手中的摄像机对准陆艺筹,毕竟他才是今天发布会真正的主人。

    “今天,我们有三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所以,我把这次发布会称为‘三黄蛋发布会’,”陆总自矜一笑,道:“保证不会让在座的各位失望而归。”

    第二十七章齐宣战,三黄蛋(下)

    一如之前在网络上放出的消息,这次发布会,除了宣布《大江湖》的新动态,公布韩朔杂志名,果然还有第三个消息。

    “第一件事,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不久前,我们千红收购了《大江湖》,众所周知,《大江湖》这本杂志拥有非常辉煌的历史,我看各位在坐的媒体朋友和读者们,年纪都不是很大,大胆猜测一下,你们读书的时候,没少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偷偷翻过这本杂志吧?”

    果然有一批人发出会心的一笑,印证了陆艺筹的说法。

    “不过这一切已经属于过去,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不可阻挡地到来,这本杂志也开始有转衰的迹象,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杂志销量每况愈下,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好奇,既然杂志情况越来越差,为什么我们还要买下来呢?”

    陆艺筹面带笑容,环顾四周,似乎是为媒体和台下的读者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虽然并没有几个人真的在思考。

    “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希望这本杂志可以重新回到令人乏味的课堂上。”

    台下响起一阵笑声。

    陆艺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句话被老师们听到,肯定会指着我的鼻子骂,我不怕他们骂我,因为事实将证明,对我们今后的人生起作用的东西并不是课堂上老师们灌输给我们的所谓知识点,而是我们自己偷偷摸摸地学习的那些东西。”

    这句话又一次引起那些粉丝们的共鸣,他们并非是对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但是他们对老师们强逼他们掌握的“知识点”是深恶痛绝的。

    “除了这一点,我还有一个甚至可以称之为伟大的理想,”说到理想这个已经泛滥成灾的词汇,陆艺筹适宜地笑了一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读者们从手机和电脑屏幕前拉回来。”

    “有个现象,我保证在座的每一位都有感触,那就是每当我们同事或者同学组织聚会的时候,大家围着一个桌子,每个人手里都会握着一个手机,或者平板,不停地刷着微型博客、朋友圈、社交空间等等。”

    陆艺筹神色微敛,语气愈发地正经起来:“这真是一个可悲的现象,我们的朋友们就在身边,我们跟朋友们明明已经围成了一个圈,为什么我们还像中了毒瘾一样地沉溺在虚拟的朋友圈里呢?”

    这个问题一下把场下的读者问住了,他们心知肚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沾染了这个毒瘾,这个现象如今已然普及至全国每个角落。

    “我们上班的时候看手机,上课的时候看手机,上厕所的时候看手机,上公交的时候看手机,上床的时候看手机……嗯,那个,我这个上床指的是我们躺在床上的时候……”

    一个非常拙劣的解释,台下一些女读者已经害羞地低下头。

    “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大家已经不愿意做纯粹地阅读,当然我知道有人会反驳说,他们用手机看书,用电脑看书,可是,有几个人在面对手机和电脑的时候会有心思阅读?”

    陆艺筹连用反问增加他演讲的气势,为的自然是把台下的观众引入他谈话的节奏中,他作为一个书商有这种论调并不奇怪,实际上,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阅读蔚然成为一股潮流,有许多读者的确偏爱此道。

    “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阅读的人同样是没有前途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人同时做保安,其中一个喜欢看书,另一个只喜欢浏览一些无关紧要的花边信息,娱乐八卦,或者整日介跟朋友们聊天扯淡,那么三年后,这个喜欢阅读的保安可以做保安主管,而另一个只能继续做保安,因为他们的见解和底蕴不同了。”

    “你们肯定有这种经历,书看得多的人,跟朋友吹起牛逼都底气十足。”

    台下开始出现不满情绪,媒体方面也表现得有些心不在焉,陆艺筹猛然惊醒,今天发布会,主角不是他啊,每次面对镜头和观众的时候,他那好为人师的一面都会不自觉地暴露出来。

    自嘲地一笑,机智地转换话题道:“我知道台下的你们心里已经在骂我了,好了,我现在把时间交给伊水安和韩朔,先让伊水安来说说《大江湖》的情况吧。”

    说完带头鼓掌,粉丝们自然不吝掌声。

    伊水安微微点头致意,轻声细语道:“大家应该知道,我将会出任《大江湖》主编,接到陆总这个邀请之后,我们中间做过多次沟通,直到确认彼此达成共识,我愿意接手这本杂志,一则是陆总恳恳邀请,一则心中也的确想做些与以往都不同的尝试,我觉得这是有益的事情,值得花费时间去做。”

    “这本杂志的风格会做哪些变化?”台下一个记者问道。

    伊水安仔细地听完问题,答道:“首先,我绝不会把它做成一本个人化很重的读物,我希望我跟自己的团队共同建立一个笃定单纯的平台,向读者提供风格独特的作品,提供一种与以往都不相同的审美和阅读方式。”

    “那选稿方面会坚持以前的方式吗?”

    “仍旧会坚持自由来稿和部分约稿相结合的方式,不过杂志既然叫做‘大江湖’,那么我们的视野会做相应的外扩。”

    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女记者边看着自己手里的记事本,边问道:“网络上有股声音认为,你的创作风格已经成型,审美趣味也有着强烈的个人特质,这本杂志会不会成为你趣味的某种延伸?”

    伊水安淡淡一笑,道:“一本读物若想站住脚跟,必然要有强烈的风格,比如时尚杂志的奢华,少儿杂志的童趣,同样的,青春杂志也必然要有独特的青春气息,但是,我的趣味并不等同杂志的趣味,我们是一个团队,关于选题,我们会有自由的讨论会,民主的决策方案。”

    “做主编会和你个人创作有冲突吗?”这个问题来自读者。

    “可以肯定地回答你,他们绝不会有冲突,反而会互相促进,首先,我做杂志,要接触不同类型的稿件,这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因为之前我阅读,必然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类别,现在则要放宽自己的视野,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字,其次,做杂志会让我更直接一点接触到读者的讯息,这对一个写作者大有益处,最后就是,他们统属于文字工作,本是同源,即便有细微差别,也是可控的。”

    伊水安的讲解用了将近四十分钟,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作品的风格,定义似的陈述句,来自骨子里的自信,与世无争的出尘风范。

    相比之下,韩朔反而显得有些拘谨甚至害羞,与他文章的犀利风格有所差异,不过他在讲述杂志的创办过程时,偶尔展露出来幽默感,还是让人能捕捉到一些书中的影子。

    “因为我平时胡说八道的太多,名字几乎成了敏感词,所以,最初我们决定做杂志的时候,为了省去一些麻烦,曾想过一起化名,我当时的代号是尺甘民,表示自己要做一个心中有道德标尺,甘于奉献的好民众,而且,这个名字倒过来读的话,会有意外惊喜,后来发现我们实在是太天真了,我们以为我们瞒过了天下人,结果发现我们只是瞒过了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决定以真实面目粉墨登场,我们前后准备了将近两三个月的时间,包括选稿,包括杂志封面风格,插图,广告合作等等,现在,第一期杂志已经在印刷厂,不出意外的话,儿童节的时候,它们将会与大家见面。”

    “杂志的名字呢?”现场几乎同时响起十数个人的声音。

    韩朔微微一笑,道:“杂志的名字,我们一共想出来二十几个,其中十几个被我们自己否定掉,七八个被上面否定掉,”韩朔滑稽地指了指上面,引得现场一阵大笑,“最后无奈之下,我们决定从古代诗歌里找灵感,我们坚信,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是最有说服力的,当时我的一个同事提议叫‘明月光’,这个名字既有求索光明的意思,又取‘床前明月光’的诗意,表示每个人的床前都会放一本我们的杂志。”

    韩朔兀自笑了起来,道:“不过我的另一个同事很快提出反对意见,他说大家的床前放得明明都是卫生纸或者小气球,万一哪个哥们一次玩耍得太投入,顺手抓起杂志……”

    大家听到这里已经笑成一团,韩朔卖萌地撇撇嘴,继续道:“那对我们的杂志将会是何等大侮辱和刺激?”

    “经过多天的商量和决议,根据杂志稿件的风格,最后我们毅然决定用白居易的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第一句,离离原上草,所以……”韩朔抬头看了眼饱含期待的众人,卖最后一个关子,“所以,我们杂志的名字叫做——原上草。”

    一个在网上掀起讨论狂潮的杂志名就此真相大白,记者们纷纷舀出手机把这个消息发回报社,争取第一时间在官方网站上爆出这个消息,读者们则舀出手机或把消息发给朋友,或抢发微型博客或者个人空间。

    而头条网的记者听到离离原上草的时候,就已经在网上发布:韩朔主编杂志名叫《原上草》,取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寓意。

    果然,韩朔接下来解释道:“这个名字的寓意,大家应该很容易猜测到,就是追求生生不息的意思,我们希望这种草根精神,烧不尽,打不败,毁不了,春风吹又生!”

    现场响起一阵掌声,随即,韩朔狡黠一笑,道:“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不过现在不方便说,大家可以去自由发挥,有想法可以到我主页下留言,猜中的也会有奖励,下面我把时间交给陆总。”

    听完伊水安对《大江湖》的讲解以及韩朔公布了杂志名,媒体和读者基本都得到了满足,不过人心总是不足的,既然千红声称有第三个重磅消息,好不容易来到现场的他们当然不愿错过。

    陆总笑眯眯地看着大家,语速平缓地说道:“我们将于今晚凌晨,也就是26日零点零零分推出武侠界具有革命性的一本小说——《龙虎斗京华》!”

    第二十八章飞机坦克开过,谁争老二

    关于《龙虎斗京华》这本书,早先在《大江湖》上连载的时候,曾有过一番讨论,即便今天到场的读者全是伊水安和韩朔的粉丝,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接触过这篇小说,在老派武侠逐渐销声匿迹的时候,这样一个故事的出现的确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在场的读者和媒体朋友们应该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因为这部小说第一次在《大江湖》上连载的时候,被评论界称为‘新派武侠之始’,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想负责任的说一句,如果你是个武侠爱好者,如果你脑子里有一个关于江湖的梦想,或者说如果你是一个读者,关注这本书,关注这本书的作者。”

    陆艺筹技术性地停顿,然后继续以鼓动的口气说道:“我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王婆卖瓜,因为很快你们就可以通过血淋淋的现实验证我这句话,到时你们会明白我今天给你们推荐了一个依靠手艺而不是腹肌来征服读者的天才作者。”

    非常直白的讽刺,在场记者敏感的神经迅速被挑起,一阵哄笑之后,陆艺筹继续说道:“我想大家都会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个作者,我们的求生之道永远是自己的作品!”

    “请问陆总,《龙虎斗京华》的作者今天来到现场了吗?”

    现 (: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