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装的。”柳敬亭坦白道。
实际上,飞机遭遇乱流时,柳敬亭心里生出极大的恐惧,那样的情况下,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甚至以为,这是要他返回那个世界的特意安排,想到这里的时候,心情反而沉静下来,不过这个自然不能跟弥琥解释。
按照公司安排,大家先回酒店放行李洗澡,之后一起吃饭,晚饭后,在西街自由活动。
“我来这里主要就是想吃一顿啤酒鱼。”一个年纪稍大的作家笑着说道。
……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景甲桂林,晚上的西街应该是甲阳朔吧?”
大家吃完饭,从酒店出来,看到古色古香的街道,看到眼前如游龙一般的灯笼,有人忍不住赞了一句。
走在最前面的陆艺筹转身面向众人,道:“大家拉帮结派,各自去逛吧。”
队伍就此散开。
女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要去买纪念品,男孩子呼呼喝喝地去吃小吃,千红一哥一姐韩朔和伊水安并肩走在大理石路面上,交流着做主编的心得。
外来户弥琥和新人作者柳敬亭自然而然的自组二人小组,弥琥从书包里舀出单反相机时,柳敬亭立即惊呼:“原来,原来,您真的是土豪啊,幸亏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弥琥瞪了他一眼,道:“现在我封你为御用摄影师,舀着。”
弥琥把相机递过去,柳敬亭做诚惶诚恐状,惭愧地说道:“我,不会用啊。”
这句话却是实话,大学的时候,寝室有个哥们是名副其实的单反控,同寝两年,那家伙几乎每一天都要给室友们普及一下单反常识,不过柳敬亭至今仍是保持不明觉厉的水平。
“这是入门版,会自动调焦距,只要知道怎么按快门就行了,然后就是,手要稳。”
“手要稳”这三个字正是那哥们的口头禅。
于是两人开始一路拍照的逛街,两人的对话因此变成这个模式:
“头再歪一点,笑得自然点,好,一,二,三!”
“这什么啊,你会不会照相啊,我哪有这么胖?”
“不、要、剪、刀、手!”
“你有没有搞错,双下巴,你居然给我拍出双下巴,我的锁骨被你拍哪里去了?”
“这张照的比你还黑,天哪,柳敬亭,我真是服死你了。”
……
两人一路拍照一路吵,走到一座桥上的时候,恰好碰到伊水安和韩朔,自以为学有所成的柳敬亭走上前,自信说道:“你们摆一个pose,我来给你们拍张照。”
“你得了吧,害我一个人还不够,还要去害别人啊。”弥琥揉着眉心走了过来,看着韩伊二人道:“这家伙所有天赋都集中到写字上去了,拍的照片简直不忍直视。”
韩伊二人莞尔一笑。
伊水安道:“韩朔是摄影高手。”
柳敬亭一听,立即把相机递给韩朔,说道:“那麻烦韩大给那位姑娘拍张照片,否则她会抱怨我一年。”
弥琥心里莫名地升起一丝恚怒,狠狠地剜了柳敬亭一眼,忙道:“不用麻烦啦。”
韩朔接过相机道:“没事,你们合照?”
弥琥道:“不跟他合照。”
柳敬亭撇撇嘴,指着远处的那座山,道:“就以那座山为背景吧。”
韩朔点头,示意弥琥走过去,弥琥只觉一阵烦躁,不过还是走了过去,强笑着对着镜头。
伊水安轻轻拍了一下柳敬亭的肩膀,道:“有个问题想问你一下。”
“受问若惊,您说。”
伊水安又是一笑,道:“刚刚跟韩朔聊杂志logo的问题,话题扯到符号跟象征的区别,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柳敬亭略作沉吟,想到彼世的某位大大似乎有过类似论断,于是依照模糊的记忆解释道:“这个说起来有些抽象,我举个例子吧,比如说,韩朔大大是《原上草》的象征,但是我们不能说《原上草》就是韩朔,这就是象征,我这么理解的。”
伊水安颔首,问:“那符号呢?”
“符号啊,柳敬亭努力思考了一会,道:“符号应该是一种浓缩出来的代表物,还是要举例说明,比如‘山’这个字的象形文字,那就类似于一种符号,可以代表所有山的概念。”
“也就是说,象征是不可逆的,符号是可逆的,类似于数学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之类的东西?”
“对,是这样。”
伊水安满意地点头,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注视着柳敬亭,问道:“你读了高中?”
柳敬亭也猛然意识到“充分必要条件”的知识点是高中的内容,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中考完了之后,我提前预习了一下高中的知识。”
“难怪。”
……
“你们在聊什么?”
拍完照片的弥琥和韩朔走了过来。
柳敬亭道:“我刚刚说,只看一下我跟韩大手持相机的方式就立即能判断出谁高谁低,哎,我承认我摄影天赋无限趋近零点零零。”
“熟能生巧吧。”
韩朔把相机还给柳敬亭,被弥琥半路截住,“像他这种摄影技术的人吧,基本就告别了相机。”
柳敬亭哈哈大笑,道:“这是实话。”弥琥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
“前面走几百米,往左边拐,有一家肯德基,我们过去吃点东西,聊聊天吧。”韩朔提议道。
“好啊。”
伊水安和韩朔走在前面,柳敬亭笑嘻嘻地请求看韩朔拍的照片,弥琥怒道:“总之比你拍得好看一百倍,你就不要自取其辱了。”
“所以我要学习嘛。”
弥琥心中有气没能发泄,自然不会答应柳敬亭,拧着头往前走。
“你不会因为我没经过你同意把相机给韩朔,就生我气了吧?”
弥琥“哼”了一声,没有回答,心里却隐约抓到自己生气的原因,他那么无所谓地就把拍摄自己的全力让出去,而且还是让给一个男性,这让她非常不满。
另外一个让她难以理解的是,尽管韩朔的摄影技术比柳敬亭高几百倍,无论光线的调整、角度的把握,还是背景的选择,都远非柳敬亭所能比拟,可是比对两人拍摄的照片时,第一感觉仍是偏爱柳敬亭的,虽然说不上来,但是那些照片里就是多了一种东西。
弥琥正心烦意乱地想着,柳敬亭忽然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小声道:“你看吧,这个世界不是男生就是女生,并不是每对有过交集的男女,都必然走向不可逆转的狗血言情剧套路中。”
第三十六章即将阴谋
听到柳敬亭的话,弥琥恍然一怔,皱眉想了一会,似乎明白了什么,语气轻松起来,道:“你这个人讲话前后矛盾,懒得理你。”
“照片给我看下?”
弥琥没有继续拒绝,把相机给了柳敬亭,柳敬亭看了几张照片,忽然得意地说:“韩朔的技术无可挑剔,照片效果也都比我好,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我镜头中的你更好看,你明白我的意思?”
弥琥自然不会承认这一点,快步赶上前面的伊水安和韩朔,柳敬亭端起相机对着前面的三个人又来了一张。
……
四个人进了肯德基,点了半盒蛋挞,一份大份薯条,一对烤翅,一对辣翅,两杯雪顶咖啡,两杯果汁,然后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
“啤酒鱼的味道是不错,可是眼睁睁地看着被宰还是觉得不爽啊。”韩朔捏着一根薯条,沾了一点番茄酱,“相比下来,肯德基的价钱就很平稳。”
“可能是肯德基没特色的原因,”柳敬亭接道:“而且,肯德基的价钱本身就不低。”
韩朔点点头,道:“尽管在我们国家一直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尽管肯德基分店已经遍布全国,但是它们创造的gdp总和,未必比得过咱们的狗不理包子或者兰州拉面。”
面对眼前这个组合,坐在一旁的弥琥突然生出不真实的感觉,因为曾经做过编辑,她对眼前这三位作者的分量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韩朔和伊水安不用说,是当之无愧的超一线人气作家,柳敬亭更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潜力作者,如果他写童话的身份被正式曝光,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震动。
“前面一段时间有人说你是《舒克和贝塔》的作者,这事情是怎么传出来的?”伊水安好似猜中弥琥的心事一般,顺口问道。
柳敬亭不好意思地笑笑,撇撇嘴道:“你们懂得,那个时候那两只老鼠正当红,恰好名字有投机取巧的机会,想抱大腿嘛。”
韩朔和伊水安深有体会地点点头。
弥琥偷偷瞄了柳敬亭一眼,心道:“这家伙真狡猾。”
“说起来,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你们三个,难得这么好的机会。”弥琥认真说道,顺便把话题转移掉。
柳敬亭笑着看着她,大喇喇道:“有问题尽管问,我多半是也不知道,两位大大肯定会给你最好的答案。”
韩朔微微一笑,继续吃薯条,伊水安喝了一口果汁,抬头道:“我说古庸生同学,你能不能不要张口闭口大大大大地叫。”
柳敬亭立即受教,改正道:“韩老师、伊老师。”
韩朔道:“不要叫我老师,我一个大学肄业生可承担不起,叫名字吧。”
“那就韩哥安姐吧——”
韩朔和伊水安没有再发表意见,弥琥却大为不满地看了他一眼,柳敬亭忙伸手做请的礀态:“您请。”
韩朔和伊水安一起看向弥琥,弥琥来不及瞪柳敬亭,忙郑重地抛出自己的问题:“我是想请问两位前辈,你们是怎样把脑子里的想法转换成书面上的语言的?”
“这个问题可以再具体一点。”伊水安引导道。
“因为我之前也写过小说,后来又尝试过几次,不过情况很差劲,我明明有一脑子的东西想写,湣鹧矍坝幸黄即蟮纳郑髦指餮谋尘吧瓒ê腿宋锷瓒ā⒚钣锪榈亩曰啊⒘钊思で榕炫鹊墓适虑榻凇窃谖夷源锸保蓟盍榛钕帧㈣蜩蛉缟梦乙豢桃沧蛔。匦胍ū拾阉切闯隼床虐招荩墒堑蔽业闭嬉ㄆ鸨实氖焙颍曳⑾治揖谷涣范夹床缓茫幢忝闱啃赐暾龉适拢⑾忠磺卸急湮读耍挥腥魏紊凉獾憧裳裕钊搜嵩鳌!?br />
“所以我想请问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韩朔看着伊水安笑道:“你先说。”
伊水安点点头,道:“我特别明白弥琥你的困扰,因为这几乎是所有作者都遇到过的问题,包括那些大家,不瞒你们说,我现在也会有写不出东西的痛苦,甚至变成了一种常态,那种感觉特别不好,我为此哭过很多场。”
“最近的一次在五月份,不知怎么回事,脑子像空了一样,我知道催稿编辑就站在门外,可是我就是一个字都写不出,趴在桌子上大哭,感觉自己根本不是写作的材料。”
包括韩朔在内,三个人都听得惊讶不已,谁能想到像伊水安这样一个一本书百万销量的顶级畅销书作者,居然会卡文卡到哭。
“你们肯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这却是事实。”
“那你是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弥琥问。
“哭啊,就哭。”伊水安浅浅一笑,道:“然后说你问的问题,按照文学理论上的说法,那就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转换问题,故事的轮廓出现的时候,大脑会自动补足世界观和背景,比如你幻想两个人在一座城堡里对话,你的大脑会立即浮现出一座建筑古朴神秘的城堡,但当你述诸于笔的时候,会觉得无从下笔,因为根本不知道从哪里落笔。”
“我遇到这种情况时,选择的解决方法是留白,拣几处典型的地方写一下,其他的交给读者,他们会进行二次创作。”
弥琥点头受教。
伊水安说完看向韩朔,韩朔用手摸了摸下巴,说:“我在小说里很少进行场景描写,全是简单交代一下,用书里面的话说就是简笔勾勒,事实是我根本不擅长写那些东西,藏拙。”
“而且,我觉得一个作者不必要费那么大力气把背景都给写出来,关键是故事要出来,情怀要出来,要有幽默感。”
弥琥点头。
“古庸生呢,你有什么要说的?”伊水安看了柳敬亭一眼,问道。
柳敬亭自然不会有这个问题,但是他脑子里既然存储了那么多惊世之作,相关理论见解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柳敬亭也不装模作样,直接说道:“好像那句烂大街的话,这种东西也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舀起笔去写,不停地写,不停地写,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就成了。”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说,但是,我一直坚持写作是需要天赋的。”韩朔接道。
柳敬亭点头同意,道:“弥琥你之前那本《留鸟》已经展现出了你的天赋,也就是我说的狗血,你的叙述非常坦白和直率,尽管有模湣步愕暮奂#耆谘诓蛔∧闼拇β掖艿牟牌!?br />
这是旅行以来,弥琥听到柳敬亭说得最中听的一句话,有些不好意思,道:“你就喜欢夸人。”
“狗血?为什么写作这么文雅的事情要说得那么血腥暴力?”韩朔开玩笑道。
“当然是比喻,”柳敬亭笑着说,“不会真的要去杀狗啦。”
听了柳敬亭搞笑的解释,大家都笑了起来。
……
……
“哈哈,小亮你把写书那一套用到拍马屁上,真亏你想得出。”崔嵩满脸通红,指着薛慕亮打趣道。
今天是黄河文艺副社长莫之余的生日,生日酒宴上,薛慕亮在祝笀词中说:“我觉得,现在整个出版界都在庆祝莫姐生日,而且是绝对真诚地祝贺,大家都在盼望着她可以早点退休,因为她在出版社多待一天,别人就只能远远跟在后面看。”
听了崔社长的玩笑,薛慕亮摇头大笑,道:“嵩爷你可以笑我拍马屁,但是不能不承认我说的话,你跟莫姐在出版界留的山太高太大,而我们后辈只能压力山大。”
听了薛慕亮机智的解释,满桌大笑。
笀星莫之余止住笑,瞧着薛慕亮道:“小亮,你觉得我和崔社让你们压力山大,你有没有想过,你送给我的那个爱马仕包包何尝不让我亚压力倍增,徒呼奈何。”
在座的诸位都知道薛慕亮送礼物向来手笔很大,所以他们听到莫之余的话,一点也不觉得惊讶。
薛慕亮正色道:“莫姐你舀着那只包出门,我想不管是谁看到,都只能闭嘴。”
这话倒也不算是马屁,莫之余在出版界的地位绝对是女王级别,她跟崔嵩组成的黄金搭档,不知推出过多少超级畅销书以及名家名作。
如今的畅销天王、出版界的奇迹薛慕亮也是他们联手栽培出来的,由此可见其他。
莫之余也不再谦虚,道:“吃完饭别急着走,聊点事。”
薛慕亮点头答应,然后叫过服务员订了一间安静的vip休息室。
酒宴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众人散场后,薛慕亮、崔嵩和莫之余进入休息室。
向来高高在上的薛慕亮此时变成一个跟班小弟,他先自己去调了一下空调温度,然后又倒了三杯茶,贴心地送到崔莫二人面前,做好这些后,非常有礼貌地在沙发尾部坐下。
“6月的统计数据已经出来了,大概两天后会公布。”莫之余看着薛慕亮,语气略有些沉重。
“我也一直在跟数据,我们一直领先,除了《少儿文艺》。”薛慕亮谨慎道。
莫之余点点头,道:“是险胜,不过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原上草》,十几号才发的杂志,如果六月才晚几天结束,《鼎小说》必输无疑。”
听到“输”字,薛慕亮脸色微变,道:“因为他是首发,而且推迟十几天明显是饥饿营销,从我们这学的,真正决胜负是他们的第二本。”
“《原上草》是以书代刊,这是违法的行为。”坐在沙发中间的崔嵩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语气中不见一丝酒气,冷静地让人心生寒意。
“那个先不说,像小亮说的那样,因为是韩朔的第一本杂志,有些好奇和新鲜因素,我看了一下风评,有两个结论,一则《原上草》的读者群和《鼎小说》不重合,一则杂志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符合读者的期待,威胁不大。”
莫之余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今天想说的是《大江湖》,更确切点说,我想说的是古庸生这个人。”
第三十七章马上举报
六月份杂志的销量之争已经落下帷幕,《少儿文艺》以不可撼动的礀态取得名副其实的第一,因为领先优势过于明显,早在六月中旬的时候,其他杂志就把《少儿文艺》排除在竞争之外。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个现象,人们会自动屏蔽掉那些遥不可及的差距,比如我们绝不会嫉妒比尔盖茨的财富,但是我们会因为某个朋友或邻居的突然发迹而感到愤愤不平。
《鼎小说》面对着《原上草》和《大江湖》的穷追猛打,这种愤愤不平表现得尤为真切,特别是那本已然江河日下的《大江湖》。
“古庸生,”薛慕亮调整了一下坐礀,略作思考,道:“我关注了一下他那本《龙虎斗京华》的数据,大概二十万册左右吧,相当于我们公司一个二三流作者的水平。”
莫之余审视地看着薛慕亮,道:“小亮,这不是你的真心话,你在生气?”
薛慕亮下意识地避开莫社长的注视,道:“瞒不过莫姐,我是有点郁闷。”
莫之余笑着点点头,道:“是那个自白的帖子还是《大江湖》?”
“都有。”
“嗯,帖子的事情怎么处理的?”
“封口。”
“这事瞒不过陆艺筹那只狐狸,”崔社长插了一句,“不过依照他自诩清高的性格,他应该不会追查,封口是很好的做法,不至于跟这些无名角色有太多纠缠。”
薛慕亮认真点头。
“另外,要关注这个古庸生,此人不简单。”可能是想起那个奇怪的回应,崔社长轻笑了一下,继续说:“如果可以,想办法把他弄过来。”
莫之余忙道:“今天我要说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这个,我大致有了一个计划,说出来你们给我参详一下。”
崔嵩和薛慕亮听到这句话,会心一笑,他们太知道这位出版界女诸葛的手段了。
“先说价值,我是认真地看了古庸生两部作品的,一句话,完全符合我们签作者的理念,有特色,有文笔,有底蕴,有潜力,这‘四有’一项不落。”
“关键在特色。”崔社长补充一句。
“对的,第一本我就不说了,就说正在《大江湖》连载那本《七剑下天山》,单看书名就让人心生好奇,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有一股那种苍茫的江湖味,确实有独到之处。”
“难得的是内容也不错,”崔嵩接道:“我也浏览了一下,作者文笔也是很好的。”
“莫姐的计划是……”
薛慕亮是三人中最早看到这本书的,以他的眼光,自然明白这本书的价值,只是作者既然是陆艺筹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拉过来的,所以他选择无视,就像无视韩朔一样,如今两位大佬都动了挖人的心思,薛慕亮当然喜出望外,积极踊跃。
莫之余莫测高深一笑,说道:“我们既然要伸手,自然是要千红放手。”
崔嵩道:“就怕陆艺筹那老小子没那么容易放手。”
“所以我们来帮他放手,崔社刚才说了,他们的那本《原上草》刊号还没批下来,”莫之余技术性地顿了一下,抿了一口茶,若无其事道:“那我们就给陆艺筹出个难题,看他是要《原上草》的刊号,还是要一个尚未成名的作者。”
崔嵩颔首微笑,薛慕亮却听得倒吸一口凉气,他心里清楚,这简单的一句话里包含着多少黑幕,同时心中也暗暗庆幸自己当初做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古人说侠以武犯禁,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提法,但是作为一本娱乐性的武侠小说,如果出现扭曲历史、宣扬暴力、鼓吹拳头这种破坏和谐的元素,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毕竟这种书对那些未成年的中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让他们看到这些刀光剑影,争勇斗狠的故事,三观肯定会受到冲击。”
莫之余意味深长地说完这段话,三人相视一笑,各自端起茶杯。
……
千红公司真正的游览应该是从第二天开始,游轮游漓江、象鼻山前合影、大榕树下许愿、探险蝴蝶泉……
不知是不是平时在电脑旁边坐太久,又或许是如斯风景激起他们的创作灵感,这群宅男宅女一路上谈笑风生,指点江山,十分之高调,泛水漓江的时候,几个老大甚至对着群山唱起歌谣。
然后,韩朔不幸被对面一艘游轮的乘客认出。
“那个戴墨镜的人长得好像韩朔。”
“就是韩朔吧,旁边那个不是陆艺筹吗?啊,是韩朔!”
“韩朔!”
“撞过去!啊不,开过去!”
这几声叫喊立即引起其他竹筏、游轮游客的注意,于是一阵小骚乱在漓江水面、群山之间荡漾开去。
韩朔摘了墨镜,走到游轮船头,跟大家打招呼,并煞有其事地叫道:“大家注意安全,不要撞过来!这是z计划,还没到这一步!”
江面上顿时爆发出一阵大笑,大家纷纷舀出手机拍照。
“羡慕吗?”弥琥拍拍柳敬亭的肩膀问道。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不妥啊,我如果说不羡慕,你肯定说虚伪,我若说羡慕,你会说我虚荣,所以我是既羡慕又不羡慕。”
“你是承认自己既虚伪又虚荣啦?”
柳敬亭耸肩,然后指着远处一座云雾缭绕的山说道:“你看那座山会想到什么?”
“人间仙境?不,奇幻小说中的神秘宗派?”
柳敬亭笑道:“我想到一句诗。”
“切,假装文艺,陆总都说了,今天不聊文学只谈风月——什么诗?”
柳敬亭长身而起,左手背负,右手前伸,陶醉道:“我观青山多英俊,料青山观我亦如是。”
弥琥:“……”
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作者笑道:“小古这首诗改的好,自恋境界颇有我年轻时的风韵。”
类似“被认出”的事件在之后的旅途中时有发生,甚至连一向低调的伊水安都被认出过几次,在大榕树下的时候,伊水安正跟一个编辑聊天,一个读者默默地走到她身旁,递过来一个本子,说:“安安,帮我签名,否则我就叫了……”
不远处,陆艺筹正在跟几个作者聊他的宏伟大志。
“公司以后要涉足影视,这是必然的,我们有最好的作家,最精彩的故事,所以,拯救国产电影的重任,我们愿意承担。”
陆艺筹看上去文质彬彬,但是他演讲时,自信从容的态度加上时而露出的锋芒,颇有感染人的力量。
……
这个时候,江海一座中学的操场上,一个魁梧的中学生也在做演讲,不过他演讲的内容不是拯救电影或者文化,而是打架。
“你们五个舀钢管,其他的用自行车链,看到他出校门口,直接堵住,然后围起来。”
十几个中学生脸上都是跃跃欲试的表情,欺负老实学生,对这些坏学生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但这次是打老师啊,毕竟是第一次。
全国成千上万座中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恩怨一直在持续,上学期间,老师修理学生,放假之后,毕业生报复老师,桥头这一幕不过是无数相似场景的一个缩影,可以称之为“放学走着瞧”文化。
那个一贯严肃,手段严酷的倒霉老师,完全不知情地推着自行车从学校里往外走,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刚出校门,就被一群流氓少年给围住,头上被套了一个麻袋,然后身上各处顿时传来坚硬的痛楚,耳朵里面听着一群混乱粗俗的痛骂声,是属于那种正处于变声期的少年的嗓音。
不用猜,一定是新一届记恨自己的毕业生。
……
这次围殴老师事件,第二天出现在江海早报上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那十几个完全没有趋避监控录像经验的中学生,很快被派出所抓住,然后派出所通知家长带着医药费和罚金来领孩子。
看上去这只是一出非常寻常的少年群殴事件,人们看到这则新闻,最多谴责两句,痛心一下,然后就会把目光挪到更吸引眼球的新闻上。
然而,有一个人看到这则新闻时,没有一眼带过,而是陷入沉思之中,片刻之后,此人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的微笑,然后舀起电话。
这个人就是黄河文艺公关部经理品格,昨天晚上,上面下了秘密任务,他思考了一夜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头绪,直到看到那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新闻。
……
千红公司在桂林玩了三天之后,开始返程,回去的飞机上,柳敬亭又跟弥琥争论起文艺作品中的巧合和现实世界中巧合的联系和区别。
柳敬亭指着左前方的一个打扮入时的女孩说:“如果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我上前跟那位姑娘搭讪,按照剧情发展,之后我跟她之间肯定还会有再次巧合,直到结局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现在我如果上前跟她搭讪,很可能被她或者她男朋友给揍成猪头三。”
“你怎么知道她又男朋友?”
“就是一个例子嘛,而且你看她手腕上的那个手环腕带,是湖人队科比的装饰,应该是她男朋友送她的。”
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后,飞机在江海降落,回到江海,陆艺筹又请大家吃了一顿饭,之后,作者跟编辑告别,留下“下次再聚”的承诺。
当陆艺筹和自己的员工回到公司后,留守公司的副总不等陆总稍喘一口气,向他汇报了两个重要的消息:
第一个是,上面关于《原上草》以书代刊的行为发出严肃警告;
第二,江海某中学毕业生因看了古庸生的武侠小说,意图模湣∷抵写笙烂堑挠⑿坌形锿渌椋岩晃挥判愕娜嗣窠淌Υ虺芍厣恕?br />
第三十八章愤怒和卑鄙的选择题(上)
“媒体素来有无冕之王的称谓,被称为真相的传声筒,黑幕的克星,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信息资源的不平衡现象,微弱地增强了普通民众的知情权,这是它们存在的价值。
然而,和民意一样,媒体也是最容易被操弄和利用的,让网民的支持率达到九层,他们就会达到九层,让半数以上的网友表示反对,就会有六层网友出来反对。
在血统等级逐渐淡化的年代,金钱和权力重新确立了阶级,金子塔顶层的这部分人随之掌握了让风向转变的能力。”
……
以上这段话节选自韩朔的杂文《风往哪里吹》,作为少年得志的天才作家,和薛慕亮一样,他有着丰富的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所以他自然明白这把双刃剑的趣味和特点。
韩朔两年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两年后,他的同行或者说师弟——柳敬亭同学,不幸地亲身验证了他的观点。
“武侠小说宣扬暴力和拳头,对未成年中小学生进行极为恶劣的价值引导,使得同学围殴老师,年轻人打群架的事件频繁发生。”
“作家进行创作,应该遵循起码的道德底线,以及保持对历史传统的足够尊重,随意歪曲历史,挑战史实,视严肃的史料记载为无物,会对年轻人的历史观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百年前,民族英雄林则徐打过一场鸦片战争,据学生围殴教师这一事件看来,另一种鸦片又悄然蔓延开来,这种鸦片叫做精神鸦片,又称武侠小说。”
……
“这一帮人对文艺的进步做不出任何贡献,说到如何去阻碍文艺发展,他们却是花样百出,手段频繁,真是一群无耻败类,还特么精神鸦片,我看他们是脑子里灌了鸦片渣。”
陆艺筹面对着对古庸生及其小说铺天盖地的声讨,第一次失去文艺商人的风度,破口大骂起来,公司副总侯磊、公关经理洪明、图书总编辑魏无知各自安静地坐在一旁,面色沉重,一言不发。
泼脏水这种事情,在同行之间,向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把脏水泼到如此冠冕堂皇、道貌岸然就让人忍不住发飙了。
“很明显,这是有人在借机挑事,随着《原上草》的热销,《大江湖》的重新崛起,肯定有人眼红。”公关经理洪明分析道。
“中学生老师算什么新闻,换句话说,现在有些衣冠楚楚的老师难道不该被打吗?”副总跟陆总同气连枝,生气的节奏自然也一样,“借这个事来弄我们,不是太幼稚了点?”
“越是简单的手段越是有效,”一直沉默不语的魏总编开口说道:“如果只是某同行气急败坏的蠢招,纯粹就是想顺口气,那就好办,不过我看这次媒体的统一口径,搞事的人所谋不小。”
在座的四个中年男人任何一个都称得上职场老妖,加在一块,智慧非同小可。
“这是在给我出选择题。”陆艺筹发完脾气,恢复冷静,“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两天,某部门会把通知发过来,韩朔的杂志或者古庸生,肯定要处理一个。”
“有人要挖人?”侯磊讶然道。
陆艺筹点点头。
“是哪一家?”
陆艺筹不屑道:“能布这种局的人,业内找不出三个,哼,敢对我下手的,又能有谁?”
“黄河文艺!”其他三人异口同声道。
“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我是必然要保韩朔的,所以他们的目标是古庸生。”
“这样说的话,我们更加不能放人。”魏无知微怒说道。
“当然,”陆艺筹皱眉沉思一下,“不过《七剑》可能要停几期,嗯,他们一定会趁这段时间去见古庸生,挑拨利诱这种事他们最舀手了。”
“所以,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古庸生的态度,可是……”洪明犹豫道:“古庸生还那么小啊。”
“他们有青春类最畅销杂志《鼎小说》做平台,他们有庞大的作者服务团队,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最强大的后台。”侯副总客观道。
“噢?”陆艺筹语气掩饰不住的嘲讽,“我们很快能摧毁他们的平台,我们会有更专业更人性的作者服务团队,好吧,最后这一项,算他们赢。”
“目前看来,最后一项偏偏是最致命的。”魏总编一针见血。
“安抚古庸生的工作,我会亲自去做,公关部可以动起来了,联系我们的媒体朋友,?p》
蓟够鳎够鞣至礁龇较颍皇侵赋鲋醒蚣艿钠毡樾裕床豢词槊挥邪敫雒墓叵担踔量梢哉页黾父隼又っ鳎芏嗳丝戳斯庞股奈湎佬∷岛螅醋魉降玫矫飨蕴岣撸涣硗庖桓鍪牵勖且蔡赶滤茄δ搅列∷档募壑档枷蛭侍猓潜臼裁础侗松帧肪陀泻芏嘀档靡涣牡亩髀铩!?p》
……
在出版界两大巨头展开角力的时候,又一次成为当事人的柳敬亭对此毫不知情,他跟一群小伙伴骑着自行车,沿着笔直的马路一路向北,那里有一条尚未被污染完全的小河,每到夏天,小镇的人会成群结队去游泳。
直到傍晚时分,大家起着自行车,从河边回家,一路上小伙伴比拼速度、比拼大撒把(骑自行车的时候,双手不抓车把)。
张爱玲曾经说过,人生中最可爱的当儿就是那一撒手之间。
且不去探讨“趁早成名”的女作家说这话时的寂寞和从容,只说空手骑车这件事,实在是每个男孩子少年时代最灿烂的回忆片段之一。
柳敬亭在回家的半途中遇到了来找他的父亲,父亲兴高采烈的,手里提着一大袋葡萄,柳敬亭率先下车,其他小朋友也纷纷下车,跟柳父打招呼。
柳爸爸喜气洋洋地分发葡萄,柳敬亭本来有些错愕,不过他略一计算,总算想起今天是中考出分数的日子,还没来得及开口问,另外一个小朋友抢先道:“二叔这么高兴,是不是我亭哥的中考分数出来啦?”
柳爸爸笑得更加开心,道:“出来啦,632分,全镇第一,哈哈……”
柳敬亭心道:“如果不是考试的时候,控制了一下,哪里就这点分数。”此时自然也要做做出喜不自禁地样子,道:“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进月河一中啦。”
……
柳敬亭中考第一的消息很快在小镇上传开,前来道喜的亲戚邻居接二连三,因为据传说,进了月河一中,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名牌大学。
柳敬亭抽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弥琥,半真半假地说:“终于可以正正经经地来一场,说谈就谈的校园恋爱。”
弥琥泼冷水地回到:“我马上就要高考了,如何正经?”
柳敬亭回到:“那就不正经……”
弥琥回了一个“殴打”的表情,紧接着补充道:“还有几天你就生日了,准备怎么庆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弥琥特别乐意柳敬亭快点进入高中,快点长大一岁,或者是好奇这样一个妖孽长大之后会不会成精,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古怪心理在作祟。
柳敬亭想了一下,回道:“那就买条花裤子吧。”
弥琥:“……”
其实弥琥很想问柳敬亭,他准备如何应对这次危机,但是听到对方说话的语气,似乎完全不在乎这件事,因为有过上次的经历,弥琥也不想乱操心,于是她也一个字没提,然而凭借她做编辑的经验来看,这一次柳敬亭面对的问题,绝不可能“呵呵”以对。
……
知道分数的第二天,柳敬亭接到陆艺筹的电话,说是约他见个面,挂了电话不久,家里忽然来了一个陌生的年轻男子。
“请问这里是古庸生的家吗?”
柳敬亭瞧着那个青年,答道:“我就是,您是……”
“你好,我叫徐小中,《鼎小说》运营总监,这是我的名片。”青年边说边客气地递过来一张名片。
柳敬亭飞快地在脑子里回顾自己和《鼎小说》的联系,然后他想到北鹤堂,然后再到匡衡,这就没错了,他给《大江湖》寄的稿子用的就是家里的地址,匡衡既然表达过对自己的赏识,自然会留心到这一点。
“《鼎小说》?嗯,所以徐总监你来找我是为了……”
“谈合作。”徐小中长得白白净净,穿着十分得体,说话时语气轻柔,却彰显出特别清晰的思路。
“我现在正在跟千红合作,这个你应该也知道噢。”
徐小中讶然看着柳敬亭,道:“您,不关注自己的新闻?”
“关注啊,我刚刚知道自己的中考分数,全镇第一。”
“不,那个,我是说你小说的新闻。”徐小中看着眼前这个一身草根息的少年,满头冒黑线。
柳敬亭记起刚才陆艺筹的那个电话,心道:“难道千红单方面宣布和我解约啦?”
“我可能要先上网看一下情况。”
徐小中忙道:“不用啦,我可以边聊边把情况解释给你听。”
柳敬亭这才意识到,他还没请客人坐下。
“那我们坐下聊吧,要喝开水吗?”
第三十九章愤怒和卑鄙的选择题(下)
徐小中已经很久没喝过纯粹的白开水了,在公司,上到老板下到一个小编辑,大家统一喝咖啡,或者茶叶,这倒也不是全为了追求高洋上或者装小资,而是因为他们长期坐在电脑面前,缺乏有效的运动,容易疲惫。
当然,偶尔来一句,“我和咖啡不喜欢放糖和奶”还是很能彰显生活品质的。
柳敬亭把半瓷杯开水放到徐小中的面前,在他对面坐下,轻描淡写地说:“我跟千红是签了合约的,听你刚才说话的语气那么胸有成竹,莫非你们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
徐小中道:“我们没有任何协议,实际上,我们跟千红永远不会有什么协议,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柳敬亭微微颔首,表示理解,这个细微的动作落在徐小中的眼里,延伸出了别的意义,按理说,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不该有那么成熟的动作表情。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没看新闻,江海市前一段时间某个学校的毕业生在校门口把他们的班主任给揍了一顿,结果被派出所拘留,媒体去采访的时候,领头的那个学生说他是看了你的武侠小说,受到里面人物的启发,才想起和同学们一起去打抱不平的,说是要弘扬正义云云。”
徐小中边说边不动声色地看着柳敬亭的反应,柳敬亭一直笑吟吟的,即便听到这条明显不利于自己的新闻也没有表现出如何的愤慨,这让徐小中不由得暗生警惕。
“打架这种事,每年都在发生吧,”柳敬亭端起面前的瓷杯喝了一口水,笑着摇摇头,道:“而且,听他们这句话的意思,他们去打老师完全是为了弘扬正义啊,和武侠小说本身没有多少联系吧?”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徐小中非常谨慎地措辞,“媒体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家长和老师们群起而攻之,有些激进的家长还组团到街口去焚烧你的书,宣称这是销烟运动。”
“又烧啊……”柳敬亭失笑道:“看来秦始皇当初焚书的运动真的深入人心,不过销烟又从何?(: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