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又烧啊……”柳敬亭失笑道:“看来秦始皇当初焚书的运动真的深入人心,不过销烟又从何说起?”
“他们说你的书是大烟,鸦片。”徐小中合理地控制着自己的语气,说这句话时,他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无稽和不以为然。
“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还要过来找我?你们不担心引火烧身?”
徐小中再次惊讶于对方居然没有因为这个消息而震怒,反而敏锐地捕捉到自己今天过来找他的蹊跷,他自然不会惊慌,谈判时这种临场变化,他遇到过太多次。
“我们有办法把这次舆论风潮压下去。”
“千红难道没有这点公关能力?”
徐小中适时笑道:“你知道他们上个月发了一本叫《原上草》的杂志吧?”
柳敬亭点头,道:“韩朔主编。”
“对,就是那本,可是你应该知道,韩朔的身份在某些部门是非常敏感的,自从他成名之后,在陆艺筹的有意识地运作之下,一手把他打造成一个意见领袖,之后,他以笔做刀,针砭时弊,不时发出标新立异的声音,吸引大家注意,所以,他现在的身份在某些部门是非常敏感的。”
在桂林,柳敬亭跟韩朔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韩朔本人和他的文字完全是不同的风格,他本人温和有礼貌,很难招人讨厌。
“我看过他之前的文章,说实话,我挺喜欢的,先不论对错,至少他在独立思考。”
“这个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想讲的是,因为他身份的敏感,所以他主编的《原上草》至今没申请到刊号,之前出的那一本是以书代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违法行为了。”
柳敬亭在彼世听到过这个名词,他知道相关部门对杂志刊号管得非常严格,所以听到《原上草》没有申请到刊号,并不觉得如何奇怪,他奇怪的是,这和他又有什么半毛钱的关系?
柳敬亭没有问出这个问题,用疑惑的眼睛看着徐小中。
徐小中解释道:“如果他们要继续把杂志办下去,他们必须在下本杂志出来之前申请到刊号,可惜在这个关键时刻,又出了你这件事,所以……”徐小中用一个惋惜的表情结束他的解释。
柳敬亭微嘲道:“我的事情,不会真有人觉得这是我的事情吧?”
徐小中还要说话,柳敬亭打断道:“而且,说起来,我真的很佩服你。”
“佩服我?”徐小中一脸优雅的不解。
“这个是很明显的事情啊,中学生打架,媒体把?p》
次侍夤榻岬叫∷瞪砩希庵质侄蜗肫鹄粗挥型心苁沟贸雎铮莨勰壳暗某霭娼纾窬质欠浅c骼实囊怀角康木置妫坪游囊帐堑敝蘩5睦洗螅w旌妥劣窀魇ど贸。艺饷刺枚手赝谇w斓娜耍鸢富共缓糁雎穑烤褪悄忝歉傻陌!?p》
尽管在见到眼前这个小男孩的时候,他逐渐在提高自己的警戒心,但是当他听完对方的分析,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
徐小中脸色微变,咳了两声,道:“这算是无凭无据的诬陷咯。”
柳敬亭摊手,道:“这是合情合理的推断。”
徐小中镇静下来,轻轻用手指弹了一下瓷杯,发出“当”地一声脆响,杯子里的水荡起一丝涟漪。
“每个行业都有所谓的深水区,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你又何必要以身试水,而且现在你面前正有一膄强大的游艇,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站在游艇上,闲庭信步般地渡过这段深水区,何乐而不为呢,你说是不是?”徐小中说这话,等同于默认这件事。
柳敬亭只觉得非常荒谬,道:“这样说,你们是完全有把握让千红在杂志刊号和我之间做出选择?”
徐小中不答,即默认。
“你们想用这种手段挖我或者韩朔?不好意思,不知我有没有自恃过高。”
“没有,一点都没有,实际上,我们薛总,乃至崔社和莫社对你都是非常的欣赏,其实你自己也可以做个衡量,到了我们这边,你将会享有目前行业最完善的作家关怀项目,你会拥有最专业的编辑团队,最重要的是,你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得到最大的收益。”
“临来的时候,薛总跟我透露过,如果你同意加入我们,将来的某一天,你也可以像他和韩朔一样,成为一本杂志的主编。”
徐小中放出的这几个条件对任何一个作家,都拥有着不可阻挡的诱惑力,所以他说完这段话,脸上呈现出非常自信的表情。
“如果你们单独找我谈,跟我提这些条件,我肯定会特别认真地考虑,因为说到底我也是一个大俗人,甚至可以等和千红合约到期,然后跟你们合作,可是,”柳敬亭撇了撇嘴,“可是你们用了这种可以称之为肮脏的手段,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你的提议,你可以说我是假清高,都随便你们。”
徐小中为之愕然,提醒道:“你可能还没亲自去了解新闻,或者说你对我们的实力了解得还不够清楚,如果这次你拒绝和我们的合作,估计后果会非常让人难以接受。”
柳敬亭灿烂地笑起来,起身道:“这就不劳费心了,最多我把文字发到网上,供大家免费阅读。”
徐小中见对方有送客的意思,也不好继续坐下去,起身瞧着柳敬亭,难以置信地说道:“事关你的前程大事,我想你最好和你家里人商量一下。”
柳敬亭笑而不语,摆明送客。
徐小中还待说两句威逼利诱的话,不过他看着男孩脸上非常不以为然的表情,知道多说无益,不知是嘲讽还是无奈,轻笑一声,转身走了。
……
“能写书的都不会是笨蛋,他们肯定会有自己的判断,选择什么是对自己最有利,他们心里都有杆秤。”薛慕亮左手握着手机,右手端着咖啡,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来悠闲地踱步,他正在跟莫之余通话。
“嗯,我明白了,莫姐,你放心吧。”
薛慕亮挂了电话,喝了一口咖啡,径自走出办公室,对着正在埋头审稿的编辑们问了一句:“小中还没回来?”
一个编辑立即答道:“还没。”
“还没”两个字还没落音,徐小中从外面走进来,薛慕亮看到他的表情,眉头微皱,问道:“没成?”
徐小中担忧地点点头,薛慕亮脸色一沉,转身走进办公室。
……
柳敬亭跟徐小中见面的三个小时之后,又去了市里和陆艺筹见面,这次他们没去茶城,也没去月巴克,他们约在市中心的地一广场见面,两个人绕着广场散步,边走边聊。
陆艺筹一见柳敬亭就立即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十分坚决地表示,他会很快处理好这件事。
“《鼎小说》的人过来跟我聊过,”柳敬亭轻描淡写地开口道:“聊得什么你大概能猜到,我就不说了,我只关心一件事,故事还能不能继续写下去?”
“为什么不能?”陆艺筹倏然驻足,转身望着柳敬亭,语气无比肯定地说道:“没有任何东西能
阻挡你完成这个故事。”
“然而……”柳敬亭不慌不忙地回看着陆艺筹,等待他的转折。
果然,陆艺筹悲愤地哼了一声,道:“《七剑》的连载可能要停几期。”
第四十章厉害的征文大赛
地一广场中间的喷泉例行公事般地喷着水柱,不过对于流火的七月,一个孤单的喷泉,显然无法对地面散发出来的腾腾热气有什么抑制作用。
柳敬亭盯着水池看了半晌,苦笑一声,轻轻说道:“自古以来,任何形式的战争,归根结底受到最大伤害的都是无辜的人们,为了上面人的高兴,只好下面人去做牺牲。”
陆艺筹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地看着水池。
“我在想,万一有读者在关心这个故事呢?突然断掉了,他们肯定会非常失望,凭什么?”
“我们会在杂志里面以及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现在每时每刻都有新闻在发生,媒体的注意力向来不持久,相信我,很快会过去的。”
柳敬亭没有继续再说什么,陆艺筹做这个决定是无可厚非的,韩朔的杂志是他筹备良久的重点项目,怎么可能说停就停掉。
“其实本来没有什么必然的关联,韩朔做不做杂志和你的连载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就有人能做出这样的局,虽然白痴但是却狠毒,”陆艺筹苦笑,“即便我们没有把柄,他们也会千方百计地给我们按把柄,更何况韩朔的身份本来就足够敏感。”
“你说,我们可以继续在网上放出连载吗?”柳敬亭试探性地问道。
“嗯?”
“没事。”
柳敬亭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会给千红带来多大的损失,而且必然会引起许多没有必要的麻烦。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后来我跟公司其他几个高层商量过后,觉得不妥,”陆艺筹一个疑问性的“嗯”字已经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看到合作伙伴沉静如水的表情后,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如果我们在网上放出免费版,会让读者形成一种阅读和思维惯性,长此以往,他们会认为这本书本就该免费连载,我们终究是一个公司。”
“理解,”柳敬亭重重地点头,“真的理解。”
这是柳敬亭第一次感受到某些力量的不可抗拒性,虽然看上去非常之荒谬,但事实就是这样,徐小中说得有道理,任何行业都有深水区,要避免的话,只有自己长高。
七月的地一广场,柳敬亭和千红老总陆艺筹站在喷泉旁,即将十五岁的少年暗暗下了一个决心,自己要努力长高起来。
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小挫折,对于柳敬亭来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只是略有感慨而已,他明白脑袋里那些东西的意义,根本不是任何阴谋诡计所能阻止得了的。
离开地一广场的时候,柳敬亭语气如常地跟陆艺筹说,他不会去别的地方,和合约无关,甚至和信任也无关,纯粹就是嫌麻烦,以及恶心。
陆艺筹放心地点头,保证很快解决问题。
……
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柳敬亭跟爸妈解释说自己出门见了几个朋友,柳爸柳妈对这个少年老成的儿子日渐放心,也没有深究。
晚饭之后,一家人按惯例一起看电视剧——《七侠五义》,这是最近最火的一部电视剧,其中的“包公断案”、“狸猫换太子”、“五鼠闹东京”等桥段早已经是家喻户晓,海洋电视(即stv)凭借这部剧集稳稳地占据着收视率第一的宝座,把死对头星月电视(即gtv)压得一点脾气没有。
七侠五义中名气最大的要数南侠展昭,但是武功最高的却要推北侠欧阳春。欧阳大叔有一个圆鼓鼓的啤酒肚,施展轻功的时候,肚子一甩,“嗖”地一下人就不见了,而且,他可是能戏耍锦毛鼠白玉堂的主。
电视剧演到的时候,照例来一个广告,缓解一下气氛和挑战一下观众的气度,柳敬亭正要舀起遥控器换到星月电视台,为可怜的星月电视提高收视率,结果电视屏幕上突然冒出一个征文大赛的广告:
“我国的版画,历史悠久,绵延数千年,”背景解说是一个嗓音低沉而有磁性的中年男人,“最古的版画作品,源于汉代的肖形印……”
“至宋元时期,版画开始繁荣,明末时期臻于巅峰,到了清朝时期,版画已经广泛发展起来,民间年画盛行,飞入寻常百姓家……”
“著名木版画《卅三剑客图》便是由清朝版画大师任渭长亲手绘制,三十三幅图,代表着三十三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为响应国家提出的‘繁荣文化,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号召,在文化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国家博物馆、作家协会、《丰收》杂志社携手主办的‘传奇杯’征文大赛,将于近期举行。”
“本次大赛将面向社会全体民众,期盼以这种全民参与的形式,完成一次广泛而深刻传统文化教育,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本次大赛的规则是,以《卅三剑客图》为原材料,进行文学创作,不限题材,字数最好在万字左右,要求文章能做到推陈出新,不拘一格,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本次大赛的奖励规定是,特等奖一名,奖金二十万元,办法荣誉证书及奖杯;一等奖十名,奖金十万元,颁发荣誉证书及奖杯;二等奖二十名,奖金五万元,颁发荣誉证书及奖杯;三等奖二十五名,奖金一万元,颁发奖杯及荣誉证书;优胜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
“另,燕京、清华、复旦、南开等知名学府也会大力配合本次大赛,凡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名次的高中生,将会在高考中获得5--30分的额外加分。”
“为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本才大赛将增加一个网友票选的环节,所有参赛稿件都会率先发布到我们制定的网站,接受广大网友的检验,接着再由阵容强大的评委团选出一百篇优秀作品,送往《丰收》杂志总部,由著名作家、文学教授和文艺理论相关专家组成的终极评委小组进行最后裁决,评选出相应名次。”
……
柳敬亭看完广告,怔了半晌,直到电视剧重新开始,嘴里还在喃喃自语:“卅三剑客图,赵处女、虬髯客、风尘三侠、聂隐娘……”
“有意思,有意思啊。”柳敬亭自言自语一会,忽然忍不住笑出声。
许多人知道金庸老爷子写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作品,但估计只有深度金庸迷才会知道,除此十四部作品之外,金老爷子还为《卅三剑客图》做过传,并曾立志根据每幅图重新编写一个小故事,但因种种原因,最终只根据第一幅图《赵处女》写了一个《越女剑》,成为对联之外唯一一部短篇武侠小说。
《越女剑》篇幅虽小,但各方面都有令人称道之处,吴越争霸之史、西施美人计、范蠡和西施的爱情等等,在本书都有精妙的呈现或勾勒,而故事结尾处,女主阿青黯然离去的场景,至今仍徘徊在无数武侠迷的心头,令人思之叹惋。
当然,本书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不是以上内容,而是作者匠心独运地再现了“西子捧心”的经典画面:
【只听得阿青叫道:“范蠡,你在哪里?”
范蠡向西施瞧了一眼,朗声道:“阿青,我在这里。”
“里”字的声音甫绝,嗤的一声响,门帷从中裂开,一个鸀衫人飞了进来,正是阿青。她右手竹棒的尖端指住了西施的心口。
她凝视着西施的容光,阿青脸上的杀气渐渐消失,变成了失望和沮丧,再变成了惊奇、羡慕,变成了崇敬,喃喃的说:“天……天下竟有着……这样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说的还……还要美!”纤腰扭处,一声清啸,已然破窗而出。
清啸迅捷之极的远去,渐远渐轻,余音袅袅,良久不绝。
数十名卫士疾步奔到门外。卫士长躬身道:“大夫无恙?”范蠡摆了摆手,众卫士退了下去。范蠡握着西施的手,道:“咱们换上庶民的衣衫,我和你到太湖划船去,再也不回来了。”
西施眼中闪出无比快乐的光芒,忽然之间,微微蹙起了眉头,伸手捧着心口。阿青这一棒虽然没戳中她,但棒端发出的劲气已刺伤了她心口。
两千年来人们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间最美丽的形象。】
柳敬亭仍然记得当初他看到这里时,拍案叫绝地模样,他拉着室友的胳膊手舞足蹈地问:“你知道西子捧心的典故吗?你知道吗?那是被阿青的剑气伤到啦!”
现在回想起来彼时彼景,会觉得特别好笑,但并不觉得哪里不妥,痴迷金氏武侠的读者历来层出不穷,彼世界的宝岛台。湾有个小学生在历史试卷上堂而皇之地写道:“自从韦小宝和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后……”
由此可见一斑。
“越女剑。”柳敬亭轻轻叫出这三个字,陷入沉思:“按照原本的计划,至少要‘写’完《白发魔女传》之后,才考虑金老爷子或者古大侠的作品,只是不知是冥冥中自有注定还是某种巧合,一个天大的机会就这么摆在面前,他忍心弃之不顾吗?”
后人早有确评,新派武侠发端于梁羽生,发扬光大却在金庸,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金庸的存在,武侠小说才得以毫无愧色地步入主流武学之林。
“看来这是天意,”柳敬亭最后还是顺水推舟地做出决定,“既然七剑有了挫折,那么越女剑自然要拔剑相助,这本就是一种传承。”
“小亭,你没事吧,怎么看个广告看得这么神神叨叨的?”
一直沉迷于剧情的妈妈听到儿子不时自言自语两句,不时傻笑两声,终于抽出空关心了一句。
“哈哈,妈妈,我没事,我想参加这个征文比赛,脑子里在想写什么?”
“你写的是童话啊,跟这个征文又没有关系。”
“老妈,你要相信自己的儿子嘛。”
“我自然……”柳妈妈两只眼睛回到电视屏幕之后,“相信你”三个字也就忘记说了。
柳敬亭笑笑,轻声说:“老妈,老爸,你们先看着,我回房间构思构思。”
柳敬亭说完起身回房,刚走了一步,一直沉默的老爸突然开口道:“儿子,我们相信你,想写就去写!”
柳敬亭重重地、认真地点点头。
第四十一章稿风稿雨第二季
一个公司出现两个刺头,而且都处于风口浪尖,对任何一个出版公司来说都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但是jing明的出版商人同时明白,一旦渡过这次危机,将会获得丰厚的回赠。
因为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大环境下,围攻和差评并没有什么好怕的,让人害怕的是没话题,没关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骂代表着关注,本身也是一种宣传,而且这种拉仇恨的事情,特别容易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往往媒体骂得越凶,读者支持得越尽力。
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由于“传奇杯”征文大赛的盛大举行,媒体和网友们的关注点不可避免地发生转移,这就是信息时代的特点,不论多么悲伤和喜悦的事情,保鲜期就那么几天,最重要的是,大家讨论得如此热火朝天,古庸生仍旧没出来做什么表示,这一次他甚至连“呵呵”也省了,而古庸生东家千红公司则大打苦情牌,语焉不详地表示对某种不可抗拒力量的无奈。
在这种情况下,批判的一方果断宣布自己的胜利,认为古庸生被彻底打入尘埃,再无翻身之ri,真正的读者们却真正地担心起来,因为他们从某些暗示xing极强的言论中捕捉到一丝危险的讯号,再无翻身之ri这种话当然纯熟扯淡,但是至于何时翻身,他们心里也没有底。
说到底,大家只是想好好看书而已,然而在一些强大如机器一般的力量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渺小,这点微末要求都无法尽情得到满足。
他们充满感伤和愤怒地在论坛和微型博客上发表战斗帖子,然而这些微不足道的留言很快淹没在不停更新的最新资讯中。
这个时候,主流的言论已经是那场山呼海啸的征文,因为那场征文承载传播传统文化,丰富人们jing神生活的崇高使命,那场征文要以史上最公正的方式征挑民间写作高手,那场征文可能让一些偏科的高中生得到进入名牌学府就读的机会,那场征文的奖金好高……
于是大家调整好姿势,斗志昂扬地进入到下一个话题。
对千红来说,舆论压力的减轻并不意味着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古庸生的连载停掉之后,陆艺筹开始积极为韩朔的刊号奔走,所谓奔走,也就是围着各种饭桌走。
一圈饭局吃下来,刊号总算有眉目,但是古庸生方面仍然没有什么进展,陆艺筹还没来及开口,一脸红彤彤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可以,尽量让那个作者出来道个歉,认个错啊……”
一句话把路堵得死死的,陆艺筹暗暗腹诽这些脑满肠肥的家伙,脸上却堆笑着答应下来,表示会好好敲打作者,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到那张稚嫩的脸,陆艺筹暗自苦笑。
……
与东方亮珠隔江相对的鼎界文化的办公室,今天迎来一个重要的客人,老板薛慕亮十分郑重地跟秘书交代,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要打扰自己。
莫之余坐在白se沙发上,若不经意地看着满屋的豪华家具,虽然早知道薛慕亮热衷奢侈品,但身处其中的时候,仍不禁暗暗称奇。
“莫姐,咖啡要加糖还是加nai?”薛慕亮殷切问道。
“加点糖吧。”
薛慕亮给莫社长调好咖啡,端到她面前,笑着说:“莫姐今天要吃什么,我现在订位子?”
莫之余接过咖啡,说:“就过来坐一会,马上还要去燕京开会。”
“征文比赛?”
莫之余点点头,道:“这次征文比赛是上面亲自下的任务,市里相关领导跟崔社和我都交代过,要重视起来,所以我专门过来跟你说一下,旗下有适合的作者,甚至说你自己都可以参加一下,不一定非要拿什么奖,但一定要拿出态度。”
薛慕亮点头道:“我已经让编辑们跟作者联系,当做一个任务来对待这件事,跟申由、北鹤堂他们也特别聊过,到时我们三个都会参加,莫姐放心,我们会认真对待,争取给崔社和莫姐拿个奖回来。”
莫之余满意点头,道:“你做事情我一向比较放心,另外一件事就是古庸生……”
听到这个名字,薛慕亮脸se微变,道:“我让小中亲自去他家里找他谈,不过他的态度似乎很坚决,还有,据小中说他的年纪真的很小,好像十四五岁的样子。”
“这也正常,你和韩朔当初出道时也不大,嗯——这样吧,再压他一段时间,年轻人有些傲气是好事,不过当他们发现无力扭转局面时,会变得柔软一些的。”
“莫姐,可不可以……”试探xing的语气,却非常毒辣的眼神。
莫之余打断道:“小亮,你要记住,我们要想在这个行业长期做下去,做事情一定要留有余地,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没有人知道他以后会怎么样,就好像你和韩朔,成名之初,也是多方非议和批判,现在呢,你们都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成为既得利益者,这个时候,你觉得自己要想当初别人打压你们一样去打压新人吗?”
薛慕亮连忙点头受教,谦逊道:“手里有了一些权力,脑子就有些僵硬。”
莫之余道:“你脑子聪明,应该能想清楚这些道理,我们要挖人,一定是棒子和萝卜一起上,我们可以不管千红的感受,但是一定要顾忌作者的感受,你要做职业出版人,这点一定要记住。”
薛慕亮再次点头。
“而且,永远不要忘记,没有人可以封杀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特别是在这个网络普及的时代。”
“我记住了,莫姐。”
莫之余起身,道:“你这边可以保持跟古庸生的联系,不过也不要太频繁,而且说辞方面要把握好尺度和力道,可以把黑锅往我和崔社身上推,他现在发不了书,心里一定会烦躁,对千红的能力会产生怀疑,你要抓住这一点,其他我就不多说了,你应该也知道一个好作者对公司的意义。”
薛慕亮认真记下,道:“我让司机送您去机场。”
……
“去机场之前我要再次强调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们无论如何要策动他参加,刊号的事情已经基本解决,现在他们仍旧压着无非就是想消磨掉古庸生的耐心,只要他能在这次比赛中有好的表现,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陆艺筹站在黑se凯迪轿车前,跟侯副总和魏总编说道。
“行了,老陆,这件事我们会处理好,倒是你要记得及时把开会的内容传回来。”魏无知跟陆艺筹是当年同一期混迹写手圈的人,说起话来,相对轻松。
“好,我等下再给他打个电话。”
……
柳敬亭接到陆艺筹电话的时候,正在人民公园看鳄鱼,中考之后,爸爸许诺要带他和妈妈来公园一次,直到今天才兑现承诺。
“陆总你好。”
“小古,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最近的新闻,现在有个大型的征文比赛正在征稿,我无比热切地希望你能参加。”
“噢,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我会好好考虑的。”
“不是考虑,而是一定要参加,只要能拿到好名次,这次对你的恶意构陷就会不攻自破。”
“行,我现在陪爸爸妈妈逛公园,晚上回去我再看下相关规则。”
挂了陆艺筹的电话,柳敬亭微微有些歉疚,因为看完电视广告之后,他很快写出那篇稿子,并以“南伯万”的笔名寄出,他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只是实在不方便对别人说起。
看完鳄鱼之后,跟父母走出鳄鱼馆,柳敬亭趁父母不注意,偷偷发出一条短信。
“爸妈,太阳要出来了,我们去看孔雀吧。”
一家三口刚走出十几米,忽然听到有个清脆的声音在后面响起:“柳敬亭!”
柳敬亭“疑惑”转身,看到弥琥正站在不远处,二人对了一个眼se,柳敬亭“惊讶”道:“胡小米,这么巧的,你也来看孔雀!”
弥琥忍住笑,走到柳敬亭面前,道:“我来看豪猪。”
柳敬亭忙给爸妈介绍道:“爸妈,这是我一个学姐,非常照顾我,我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都是问她。”
弥琥略有些紧张地欠身道:“叔叔好,阿姨好。”
面对这样一个有礼貌有样貌的女孩子,柳爸爸柳妈妈自然非常高兴,忙道:“你好,你一个人来的吗,没跟爸妈一起?”
“他们今天要加班。”
“跟我们一起吧。”柳敬亭顺势提议,“哈哈,正好我今天过生ri。”
柳爸爸不说话,但看表情也知道是非常同意,柳妈妈则笑眯眯地说道:“那就一起吧,你那么照顾小亭,阿姨今天要请你吃饭的。”
今天是柳敬亭生ri,弥琥曾假装无所谓地询问过他准备怎么过,出于女孩某种特有的矜持,她没有进一步提出什么建议,但是聪明的柳敬亭自然懂得女孩的意思,于是柳敬亭同学设计了这么一个公园巧遇的俗烂桥段。
今天,来到这个世界的柳敬亭正式十五岁了,古语说三十而立,那么他现在是十五半立。
吃饭的时候,弥琥跟柳敬亭聊起征文大赛的事情,弥琥自然是大力怂恿柳敬亭参赛,柳敬亭则神秘兮兮地告诉她,他会参赛,但是要以一个新的身份参赛,自恋地让弥琥耐心期待。
“不用古庸生的名字,当然,更不会用柳敬亭的名字,这些天,那些人吃饭不思地让我心情郁闷,我也要好好吓他们一下。”
弥琥可爱撇嘴,但是心里却是相信他的实力。
“你也可以参加啊,说不定到时可以直接进燕京大学。”
“我正在写了,到时候你跟我看下。”
“没有问题。”
……
“传奇杯”征文大赛自从投稿邮箱开放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已经有近万篇的来稿,征文大赛的主页不停地在刷新数据。
如果有人仔细看的话,会在第一幅赵处女图的下面看到一篇名为《越女剑》的来稿,这篇稿子和其他稿子一样,一闪而过,尚未引起大家的注意。
大约一周后,南开大学一位名叫宋晓宇的大二学生吃完早饭,按惯例坐到电脑前上网,因为离家太远,他申请了今年暑假留校,三天前,他投了一篇稿子参加征文比赛,之后,他就一直在关注自己的人气。
看着屏幕上不停闪烁的数据,宋晓宇苦笑着自言自语道:“看来没什么希望了。”他握着鼠标不停地往下拉,试图找到自己的稿子。
“《越女剑》,这是什么东东,难道是介绍兵器的?”
宋晓宇好奇心顿起,点了一下,然后一篇一万多字的武侠短篇出现在他面前:
【“请!”“请!”
两名剑士各自倒转剑尖,右手握剑柄,左手搭于右手手背,躬身行礼。
两人身子尚未站直,突然间白光闪动,跟着铮的一声响,双剑相交,两人各退一步。旁观众人都是“咦”的一声轻呼。】
“咦——好像是篇小说。”宋晓宇自言自语道。
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宋晓宇才看完这个小说,看完之后,整个人如坠魔障,怔怔不语,片刻之后,喃喃自语道:“竟是,竟是这样!”
回过神来的宋晓宇立即将这篇小说贴到校园bbs上,标题是:【“传奇杯”征文大赛,特特特特……等奖作品,新鲜出炉!!!!】
;
第四十二章用最美的PosE扇耳光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相关部门不遗余力的运作下,在媒体理所当然的关注下,“传奇杯”征文大赛很快发酵成文化教育界的一件盛事,上到中华日报,中到博客头条,中下到网络红人,下到无数网友,大家都在以自己的形势参与着这项赛事。
即便那些一向对主流事件保持着尖酸刻薄的公共知识写手分子,也给这次征文以正面评价,比如著名博主萝卜头,还投了稿件,以实际行动表示自己的支持,顺便调侃说,我知道很多和我一样自诩有三分文采的人,都披着马甲投了稿,我同时知道大家的目的也和我一样——为文化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全人类的精神文明得到一次洗礼?没有蛀牙?
当然不是,我们的目的非常纯粹,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
奖金,奖金,以及奖金!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聊“传奇”的时候,那个来自南开大学校园论坛的帖子悄然蔓延开来,先是在各高校的论坛上传播,接着被转到“江湖人”、“海角论坛”、“wc空间”,继而再到微型博客……
“这则短篇武侠立意于剑客图的首幅图《赵处女》,字数不多,细数来应刚满万字,但本文通篇上下,竟无一字不精彩……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史载第一位美人,是为历史背景之精彩;芊芊美少女,骇闻杀人剑,是剑法之精彩;心有所属之人心有所属,是情感设定之精彩……以上种种已然令人叫绝不止,作者显然还不满足于此,在故事结尾处,再添妙笔,生生勾勒出‘西子捧心’这一史上最美pose,令人叹为观止,可谓奇崛之笔!”
这段文字正是出自那位大二暑假留校生宋晓宇的帖子,附在《越女剑》之后,点评不吝溢美之词,并坦白地给出“此文一出,诸子罢笔”的结论。
这种近乎吹捧的评语让很多人怀疑这是一个炒作帖,这个推论合情合理,于此比赛的当口,推出这样一个帖子,意图非常明显,某些其他参赛者已经开始发帖痛斥炒作者,并同时假装读者给自己的作品打广告,句式是这样的:“这个帖子明显是个人炒作,自吹自擂,毫无羞耻之心……我看了一下比赛的投稿作品,感觉《xxxx》还不错……”
即便如此,这个帖子还是如同病毒一样,飞速地扩展着,因为尽管大家怀疑这是一个炒作贴,但是看完整个故事之后,还是由衷地被打动,心甘情愿地进入到征文大赛的首页给《越女剑》投票。
更多的读者开始撰写书评和读后感,女性读者们多数是为阿青打抱不平,她们痛斥范蠡利用感情,伤害纯洁善良的阿青。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读者持不同意见,她们认为范蠡自始至终心里只有一个西施,在美人计之后,仍然不离不弃,最后更是放弃通天权势,携其归隐,对一个男人来说非常难得。
关于感情问题,男性读者的意见相对统一,他们无耻地认为,为什么不能美女全收呢?娥皇女英的节奏才最摇摆嘛。
还有一部分读者则十分冷静和理智,他们尖锐地指出,因为是沉鱼的西施,范蠡才愿意接盘,奉告部分女性朋友认清现实。
随着故事讨论云的形成,关于炒作的质疑迅速烟消云散,同时,在征文大赛的首页,《越女剑》的票数以领先第二名十几倍的优势傲视群文,稳稳占据第一的位子,目前仍在持续增长中。
《越女剑》霸主地位已成,而且成得如此光明磊落,众望所归,以至于排名靠后的几位参赛者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大势所趋地撰文评论起这篇短篇武侠,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篇文章是目前排在第七位的萝卜头所写,他的文章叫做《漂亮是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兼评越女剑》。
萝卜头先是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的大学往事,讲述了他曾经单相思一个女神的故事,文中说,为了那个女神考试不挂科,他刻苦学习,甚至不惜背负着室友的鄙视,挑灯啃吐司自习到深夜,考试的时候,更是冒着被取消成绩的危险给女神递答案。
即便他做了这么多,也终究没有向女神吐露半点心思,虽然寝室下面卖煎饼的大叔都看得出来他喜欢女神,之后,也就是他大三那年的圣诞,他的女神跟校篮球队主力前锋确定恋爱关系,女神临去开房前,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说,其实,你是一个好人。
萝卜头饱含愤怒地写道:“当时我特别想立即回复她,你特么才是好人,你全家都是好人!不过最后出现在我手机屏幕上的短信内容是‘记得戴套’,我用实际行动再次佐证了我是好人这个事实。”
回忆完自己的悲伤往事之后,萝卜头笔锋一转,开始正式进入小说点评,他以一个受害者和过来人的姿态对范蠡进行了畅快淋漓的抨击,借物抒情地把全世界玩弄感情的人痛骂了一顿,然而,文章最后,萝卜头同志还是悲伤地总结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人世间一切的拒绝都是因为你还不够漂亮,或者说你还不够帅,简单点来说,校园爱情,基本上所有的表白失败,都是因为表白者长得丑!
萝卜头由此推出,《越女剑》中的范蠡之所以选择西施去划船,终究是因为西施太好看,这个好看比阿青的剑更犀利,以至于连阿青本人看到西施之后,都生出自行惭秽之感。
“然后结合这段历史来看,越国用西施施展美人计,成功腐化夫差,使得勾践领导的越国最终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这两个事实共同指向了一个结论,漂亮是女人最厉害的武器,大处可以灭国,小处可以抢男人。”
……
萝卜头的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引起粉丝们的疯转,萝卜头业内业外的那些大v博主也纷纷转发,顺带调侃两句萝卜头当年的单相思,并不约而同地对他那句“记得戴套”表示同情。
也有部分萝卜头的好友认为《越女剑》就是萝卜头披着马甲的作品,所以他们带着帮转的心态友情转发。
至此,《越女剑》红火之势已然无法遏制,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没有任何一家主流媒体公开报道这篇文章,因为他们至今没有接到上面的态度,要知道,这次征文活动已经被定性为一次重大的文化事件,上面还没决定它的风向之前,主流媒体们岂敢妄作主张,乱定东南西北?
主流媒体的集体沉默,越发激发了大家对《越女剑》的热情,某些敏感的时评人已经大致判断出个中因由,少不了一番冷嘲热讽,韩朔甚至直白地讥讽道:“本来他们昨晚上已经在电话里跟自己的老伙伴说好,要把奖发给他,不料这样一篇文章的突然出现,让他们顿时慌了,芳心不禁为之大乱……”
时评人之所以说出这些刻薄的话,倒也不全是他们故意找碴,文化界互相吹捧,彼此发奖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画地为圈,对异己者进行打压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道7月份的尾巴,中华日报突然刊登了复旦知名学者陈石让教授的一篇文章《为历史补妆》,文章对《越女剑》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作者巧妙的利用了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别出心裁地敷衍出了一则动人的故事,陈教授把历史比作一个“小姑娘”,指出自古以来,历史就任由后人不住涂抹,或为帝王家做传,或揭帝王家的短。
《越女剑》以轻灵的笔触把越国灭吴、范蠡退隐等历史事件进行了绘声绘色地呈现,是故事和史实相结合的一次典范,作者塑造出的越女阿青乃至美女西施,共同为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涂上一层胭脂水粉,构思之巧令人叹服,本文不愧短篇中的佳作,小说中的精品!
……
陈石让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华日报副刊上,这是主流媒体第一次对《越女剑》流露表情,其他蓄势已久的各家媒体,迅速把早已准备好的稿件刊出。
早在网络上确定王者地位的《越女剑》终于大摇大摆地进入主流视线,德高望重的?(: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