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觉得很贴切啊,”亮丝接道,“就是那种力挽狂澜的感觉,简直太赞了,绝对是大吉象征,哈哈。”
苏瑾和乔治也表示赞同,虽然柳敬亭在发书前,没跟他们任何人商量,但大家聊起这件事,仍旧表达了自己的赞赏,天道有常一副“深藏功与名”的姿态,摊手撇嘴,说:“小场面,你们去看我那个帖子的回复量。”
说笑一阵后,开始进入正题,亮丝意气风发地说:“经过这次事件,我们新杂志的前期宣传算是完美完成,接下来就是征稿,古神……”
“叫我敬亭或者老柳。”柳敬亭忙纠正道。
“好好,老柳你之前说已经约到韩朔和伊水安的稿子?”
“对,我这边有四篇约稿,质量方面都没问题的。”
“嗯,四篇约稿加上你自己的连载,就有五篇,我这边也约了两个知名撰稿人的稿子,到时候拿过来给你审一下。”
“不用了,我相信你。”柳敬亭陈恳说道,“你是杂志执行主编,完全拥有这个裁决权。”
“嗯?”亮丝一怔,疑惑道。
“怎么了?”
“您刚刚说执行主编?”
“对啊,老常没跟你说,我让他邀请你,就是过来做执行主编,毕竟做杂志,你经验最丰富,流程最熟悉,而且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看《流浪者》,认为你完全胜任这个职位。”
亮丝看着柳敬亭,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苏瑾和乔治的表情也有些古怪,似乎很意外。
“就这样了,能者多劳嘛,办公室和一应必需品可能都需要你操心到时候,”柳敬亭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郑重地挪到亮丝面前,续道:“这是杂志启动资金,你先看着安排。”
亮丝忙站起来,脸上的表情闪过一丝复杂,然后像似做了什么决定,道:“古神你知道我之前为谁工作吗?”。
“不是《流浪者》吗?”。
“那您知道《流浪者》的东家是谁吗?”。
“黄河文艺吧。”
“您知道?”
“杂志后面都写了的啊。”
“那您……”
“你不是跟他们闹翻了吗?”。
“您不怕是反间计?”
“又不是拍电视剧?”柳敬亭笑,“而且跟你们接触这么久,我看得出来。你们几个都是有杂志理想的人,这点老常可以作证。”
常有道点头。
亮丝又愣了一会,然后坐下来,看着那张银行卡,然后说:“我们还是先把合约签了。”
“没问题。”
这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流程,柳敬亭自然想不到那么全面,合同书也都是宫承恩帮忙给弄的,很多细节条款,柳敬亭也只是听说过,比如五险一金啊。比如节假日补助啊,比如餐补交通补助等福利啊,列的特别详细,亮丝等人拿到合约,也吓了一跳。
柳敬亭笑着解释道:“合约是一朋友帮我弄的。我是真的不了解,你们看着有什么要加的。直接在后面写出来。我签字就好了。”
“啊!”亮丝等人一起抬头看了一眼柳敬亭,一脸“你这个老板也太草率了吧”的表情。
“老常你也签一份哈。”
“噢噢,好。”常有道也拿了一份合约,先浏览了一遍,念道:“映日文化?老柳,这个名字是取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寓意吗?”。
“这是一个。还有别的意思?”
“什么?”
“就是字面的直白解释,是个比喻,但是我解释不清楚,意会就好了。”
常有道点头。然后直接拿笔签名。
因为老板的和蔼和草率,几个人倒也不好意思一条一套地过合约,大致看了一遍,发现大致差不多,纷纷开始签字,到了工资一栏,几个人停下来,看着柳敬亭,柳敬亭扫了一眼,立即明白过来,说:“苏瑾、乔治你们就填之前工资的一倍,亮丝的话,跟《流浪者》执行主编一样吧。”
几个人再次被老板的草率震撼,乔治犹豫一下,写了一个数字,苏瑾想了一会,也再次低头签字。
亮丝把合约递给柳敬亭,说:“备注里面我注明了这张银行卡的用途,里面多少钱,古神你写一下。”
柳敬亭点头,拿过笔写了一个让亮丝为之咋舌的数字。
公司注册合法,合约条款符合规范,这样的签字虽然不够正式,但绝对具有法律效用,几个人花了二十多分钟,先后签完合同。
《匠录》团队至此算是正式成立,常有道想起一件事,问:“老柳,你之前说还有一个人会加入进来,你跟他联系了没有?”
“晚上回去跟他再聊聊,你应该认识,万象征文的亚军。”
“徐森?”
“是他。”
“行。”
……
从老友记吧回学园的路上,常有道提到“反间计”的事情,两人意见统一,认为亮丝几个人没什么问题,倒是古庸生回到公寓后跟室友说这件事的时候,杨丽璐发挥半仙潜质,冷不丁地说:“如果不是冥冥中的巧合,而是刻意安排,那就是计中计,你不要被人出卖了还以为大家都是朋友。”
柳敬亭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我还有合同啊,不过还是谢谢半仙你老人家。”
柳敬亭自然知道杨丽璐有这种猜测的原因,一则没加过他们本人,一则也是惯性地概念理解,毕竟是新人创业,过程竟是那么儿戏,柳敬亭心中自有打算,所以他完全不担心,这种自信更多是来自直觉,两世人的直觉。
……
跟徐森的沟通非常顺利,现在以古庸生的名头去请人,基本没什么难度系数,徐森激动地签了合约之后,顺便还推荐了同样来自征文大赛的滕丽,柳敬亭对这个人没什么印象,要了wc号之后,准备跟她去聊聊。
亮丝那边的筹备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古庸生在连载《书剑》的同时,发出了征稿函。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算是一个小插曲,柳敬亭的期末论文导师洪练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说,他可以不用交这个学期的期末论文,但是要把《书剑恩仇录》剩下的稿子全部给他,及格分数保底,如果看得痛快,分数从“乙上”起。
柳敬亭对洪教授的印象很好,所以愉快地完成了这个交易。
期末论文解决之后,柳敬亭并没有就此轻松下来,一方面自从《哈姆雷特》的剧本递过去之后,英国那边已经来了四五个邀请,催得很急,另一方面,几个编辑纷纷在柳敬亭建的新工作群里表示,《匠录》的来稿量有些猛烈,这当然是好事,但亮丝随后一句话让大家不由得担忧起来:
“办公室和征稿都没问题,但是刊号申请被卡住了。”
柳敬亭一怔,想到韩朔,自言自语道:“又是这个问题啊。”
第二百一十五章永远神奇的老爷子(上)
韩朔开始做《原上草》的时候,就是因为刊号批不下来,几经辗转博弈,耗时良久才最终敲定,一直有做杂志的打算的柳敬亭当时也小小地忧虑了一把,后来跟韩朔、伊水安聊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打听过这方面的信息,得知期刊出版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需有国内统一刊号才能出版,而出版署地刊号的审查非常之严格,申请之路,必将艰难漫长。
柳敬亭忙在群里安抚大家:“韩朔的《原上草》也是因为这个问题,一拖再拖,但是最终还是拿到了,所以大家不用太过担心,毕竟我们是纯粹的文艺杂志,身份不如韩朔那样敏感。”
常有道回:“实在不行,先以书代刊顶一段时间。”
“那是触犯法律的,我们不要惹这个麻烦,这样,大家先忙手里的事情,这件事我来处理。”
柳敬亭这段话刚发出几秒,亮丝私聊过来:“古神,这件事只怕没那么容易,而且因为你现在正处在风头浪尖,别人就不说了,同行只怕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咱们,杂志出版虽然属于文化行业,但是你可能也知道,里面的勾心斗角不比其他企业轻松,所以我们基本是不能有一步走错。”
“我明白。”
“还有古神,那个……不要找陆艺筹。”
“知道,我有分寸,你先安排其他事情吧。”
“好,等您好消息。”
……
“这事情根本不需要谁出手,而且现在我盼望他赶紧做成,这会小亮你想多了。”
薛慕亮跟莫之余汇报工作,提到古庸生刊号申请被卡的事情,薛慕亮以为又是女诸葛出手。结果莫姐笑着否认掉。
“那有没有可能是陆艺筹?”
“应该也不是,你之前做《鼎小说》应该有体会啊,刊号审查向来严格,申请本来就有难度,而且陆艺筹不会那么蠢,他们之前对古庸生的事情保持沉默,是因为那只老狐狸和我一样,以为古庸生进入创作瓶颈期,如今人家抛出一篇《书剑恩仇录》,啪啪啪地把所有人脸都打了一遍。以他的性格,现在主动去帮忙还有可能。”
薛慕亮笑道:“莫姐算是把那些人的心思都摸透了。”
莫之余也不否认,毕竟这也是她向来引以为豪的事情,包括那个古庸生现在也基本在掌握中,难免心情畅快。提醒薛慕亮道:“古庸生崛起已经是无法控制的事情,你这边就做好《鼎小说》和《匠录》的交锋准备吧。对了。新书进展得怎样?”
“一切顺利。”
“那好,先这样。”
薛慕亮挂了电话,沉默地思考了半晌,然后在wc上给徐小中发了一条信息。
……
如莫之余所料,陆艺筹果真给柳敬亭打了电话,不过他没有提刊号的问题。而是对之前的事情进行了一番解释,提到这件事,陆艺筹倒也坦白,直接披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那篇网文自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我的私心,我是真的希望你能知难而退,最后再回千红,这种心态想来也瞒不过你。”
“哈哈,这事别提了,说起来我又何尝不想把伊水安挖过来给我做主编呢,完全理解的。”柳敬亭大大咧咧说道。
陆艺筹一怔,随即跟着笑起来,说:“解释开就好了,准备得怎样,到申请刊号的环节了么?”
“是啊,我这边材料已经递上去,先等着吧。”
“我是想说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可是这刊号的事情,你也见识过,估计我能帮的也有限,反正你做的是纯文艺杂志,等等应该很容易下来。”
“是啊。”
“然后就是《楚留香传奇》的事情,最后一本应该会做一个活动,给你提一下。”
“最近我有些太活跃了,可能没办法到现场,不过我个人主页上回积极配合。”
“行的,那好,这里先预祝杂志大卖,我的稿子这周能写完,到时直接走你邮件吧。”
“嗯嗯。”
结束通话之后,陆艺筹先是看着电话苦笑一声,然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挖伊水安啊,看来以前还是低估你了。”
陆艺筹想了一会,给魏无知发了一条信息:“古庸生说想挖伊水安,老魏你评评看。”
“果然啊,终究是计较了。”
“我倒觉得这是一个警告呢。”
“也有这种可能,据说他人手已经组齐,貌似请到了《流浪者》的亮丝。”
“对啊,不过我却觉得这里面大有猫腻。”
“难说,我暗地打听过,亮丝跟《流浪者》主编夏络的矛盾的确由来已久,他本来也是准备自己做杂志,最后不知道怎么联系到一起。”
“关键不在亮丝,也不在夏络,而是莫之余啊。”
“莫之余,会跟她有关?”
“我是直觉,跟她斗了这么多年,对她的手段还算有些了解,那是绝对能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物,你还记得孙芒吗?”。
“十年之约的孙芒,这可能是莫之余履历上最辉煌的时刻之一吧?”
“是啊,这也是我履历上比较灰暗的记录之一。”
“不过,这次似乎不一样吧,孙芒虽然文字犀利,但是他对这些俗事还是不大关心,这个古庸生,我瞧着心机厉害得很,过几年说不定真能跟我们这些老鸟叫板。”
“不用过几年,”陆艺筹叹息道,“当初要换一个合作模式,说不定会是另一番景象。”
“你是说让他入公司股?”
“是啊,失策了。”
“年纪太小,谁能料到呢,不过还是先观察一下他怎么过眼前这关吧。”
“可能时间会久一点,不过问题应该不大,毕竟他还有《阿q正传》这种纯正统作品。那可是被作协一致认可的佳作。”
“也未必全是好事,是不是?这种作品,归根结底是把双刃剑,审查难度只会增加。”
“我倒忽略了这个!那他可能真有段时间要熬了。”
“以后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他呢?”
“一切以再次合作为目标,这一次,无论如何不再动摇,说到底,他终究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而且人不犯他,他不犯人。这点我还是有把握。”
“莫之余那边呢?”
“且让她去耍,先注意着。”
……
弘毅公寓9栋501,柳敬亭躺在沙发上,双腿搭在沙发靠背上,形成倒悬姿态。闷闷地叫着:“刊号,刊号。来哥哥这里吧。哥哥给你做新马褂……”
柳敬亭在群里说得自信满满,实际上他目前当然没有什么好手段,只能在那里装可怜,试图引起某些人,比如杨丽璐这种实力选手的关注,兜兜转转。说不定能有什么好办法。
不够,此刻,他的几个室友正面面相觑地看着他,戴岸桥突然说:“柳神发《书剑恩仇录》的时候。不知从哪里冒出个大土豪,一口气打赏了他十个盟主,还留言说什么‘微型博客打赏不了,只好放这里了,楚留香完结的时候,我再来十个吧’,没把其他作者嫉妒死。”
“土豪的世界我们不懂,我和小薰才只贡献了一个盟主。”许源接道。
林薰看着杨丽璐问道:“半仙你呢,赏了没?”
“不喜欢看,博客连载那本还差不多,”杨丽璐面无表情地说道,然后转头看着还在装可怜的柳敬亭,说:“我说柳敬亭够了没,如果你指望我能帮什么忙,我劝你还是省省,我爸根本管不到这里,而且即便能管,我也不可能跟他说这个,你懂吗?”。
柳敬亭收脚,坐正,快速移到杨丽璐旁边,问:“为什么不能,不是有句话叫做那什么吗?”。
“柳敬亭你是个文人,可不可以拿出一点文人骨气?”杨丽璐认真道。
柳敬亭苦笑道:“如果我单单每天写字发书,我才不管这些破事,可是你们知道现在是在创业,班子刚成立,不拿出一点本事,压不住场子,人心一旦浮动,队伍就不好带了,你们明白吗?”。
“那你就准备走后门?而且还准备拉我下水?”
“接受批评,怪就怪我提前那么早写《阿q正传》。”柳敬亭落寞道。
“没用,我告诉你,柳敬亭,你别跟我装可怜啦。”杨丽璐绷着脸说道。
“如果真想让你帮忙,我难道不会用赢来的那个筹码。”
杨丽璐突然语塞,想起之前跟柳敬亭还有个赌约,倘若《斗破苍穹》大火,她要答应他一件事,现在他既然没提,说明他真的可能只是在发泄情绪而已。
晚上杨丽璐睡觉之前,还是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绕了几圈,最终还是提到柳敬亭的事情,杨夫人母女连心,哪里不知道女儿的想法,虽然十分好奇女儿跟柳敬亭的关系,然后还是婉转地把杨丽璐教育了一番。
柳敬亭回到自己房间,按惯例完成两章新书,然后开始处理wc留言,看到宫承恩说《还珠2》的档期已经确定,顺便问了一句杂志的事情,柳敬亭回了一个“好的,加油”,然后再把刊号的事情回过去。
接着是韩朔、弥琥和伊水安的留言,都是问杂志的事情,一一做了回复,然后关电脑睡觉。
……
宫承恩从卫生间出来,看到电脑屏幕上古庸生的头像在跳,急忙打开,看到刊号云云,顺手网上搜索了一下,粗略了解之后,想到爷爷的那位棋友,回道:“这事我帮你试试。”
第二百一十六章永远神奇的老爷子(下)
了解古庸生的难题之后,想起李爷爷几乎是宫承恩下意识的行为,从他记事以来,这位李爷爷就已经是爷爷家的常客,而下棋这个习惯也已经保持了很多年。
印象中,很多年前的一天,爷爷曾为了一盘棋,不惜冒着大暴雨赶赴李爷爷家,后来李爷爷退休之后,下棋更是成为两位老人家雷打不动的一项活动。
至于爷爷下的这些棋究竟对家族有什么影响,宫承恩具体说不上来,只知道这么多年,每次上面有什么大动作,星月电视总能提前做出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这些小辈也渐渐明白其中玄机,再次体味爷爷那句“世上棋局,怎么赢,算不上什么问题,怎么输才是大学问”不由得不心生感慨。
宫承恩第一时间给爷爷打了电话,把古庸生的问题说给他听,宫缘和何等老辣,不等孙子说完,立即问:“这事情是他主动找你?”
“不,我跟他说《还珠2》的事情,顺便问了下他的近况,他跟我提了这事。”
“可以说无心,也可以说有意。”
“爷爷……”宫承恩略犹豫。
“说。”
“他不是那种人。”
“哪种?无心那种还是有意那种?”
“如果他有心找我帮忙的话,肯定会直说,因为他以前都是这么做的。”
宫缘和莫测高深地一笑,道:“他不是要找你帮忙,这事情你也帮不了忙。”
“爷爷的意思……”
“先不提了,他对我们宫家有恩,我们自当知恩图报。”
宫承恩还要说什么,犹疑一下。最后说:“好的,爷爷。”
“小恩,十一点你李爷爷会过来下棋,你回来一趟,亲自跟他提吧。”
“爷爷……”
“小孩子,”宫缘和笑着说了一句,“关于古庸生,你做得很好。”
“嗯。”宫承恩唯有点头,因为他心里并不喜欢这种夸赞,因为他从来没有。确切地说,自从真正认识古庸生之后,他再没有刻意去做什么。
挂了电话之后,宫承恩先去工作室见李坦,交代几句后。换了衣服直接去爷爷家了。
李爷爷十一点到,宫承恩当然要提前至少一个小时。或者培爷爷聊聊天。或者陪爷爷去喂鱼。
九点五十五,宫承恩到了爷爷家,停车的时候,意外发现李爷爷家的车竟然早到了,好奇之下,向来接车的家丁询问。家丁也是一脸茫然,摇头不知。
宫承恩疑惑不定地向屋里走,刚到客厅门口,就听到李爷爷豪迈的谈笑声:“不到二十岁吧。不到二十岁呀……”
宫承恩哪里敢打扰,悄悄地走进屋,听李爷爷继续说:“这种老朽心态,怎么揣度得了,了不得啊,缘和,你觉得呢?”
宫缘和道:“不用说,肯定是靠观察和模仿,艺术的起源可不就是模仿,另外,我看目前出场的几个人物,好几个按了一个名号,什么‘奔雷手’啊、‘黑白无常’啊,看来那小孩这次所谋不在小。”
“这应该是从大鼓戏、说书人那里学来的了,可惜这些手艺眼见就要失传了,我倒觉得你们电视台啊,可以做一做这种节目,把民间那些老手艺、老传统都挖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咱们民族的灿烂文化,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宫缘和赞同点头,过程中,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马管家,马管家会意,微微颔首。
“小恩你来了,过来见你李爷爷。”宫缘和招手叫宫承恩。
“李爷爷好。”宫承恩忙跟李爷爷打招呼。
“小恩啊,”李爷爷转头看着宫承恩,笑呵呵道,“你很好,《还珠格格》做得很好,你李奶奶看得可迷呢,第二部什么时候播?”
宫承恩受宠若惊道:“后期工作已经收清,年后可以上,我这边做好,马上把碟子送过去。”
李爷爷忙摆手道:“不必不必,你李奶奶现在要赶时髦,号称要追电视剧,你把碟子给她,怕是一天要看完。”
宫缘和笑着接道:“那样的话,你一天就少了两小时的自由时间了?”
老李哈哈大笑,宫承恩、马管家也跟着笑起来,老李惧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所以大家齐笑倒也不是纯粹为了应景。
“现在不是流行小姑娘拖着男朋友看偶像剧吗,她也要拖着我看电视剧啊,哈哈,可是我只爱看书、下棋你是知道的。”
宫缘和点头,摆出一个“可不是吗”的表情。
“对了,听说这个电视剧也跟那小孩有关?”
“他的剧本,并且全程参与制作,基本那些大场景都是他把关。”宫承恩好不吝夸赞之词。
“噢,”李爷爷恍然,“还有这一节,我只听说他有参与,这么说,有那么长一段时间,我们家的精神生活,都跟那孩子有关?”
“如果你说的是你在追《云海玉弓缘》,那就是了。”宫缘和道。
李爷爷啧啧点头,随即想到什么,道:“那这样说,我倒有必要再见见他了。”
宫缘和问:“怎么说?”
老李看了宫缘和一眼,道:“估计你这只老狐狸也才出来了。”
宫缘和颇为“无辜”道:“这句判语从何说起?”
“哈哈,缘和啊,咱们多少年交情,你几斤几两,我会不清楚,刚才给你提得做一期民间经典节目,你应该嗅到味了,我就直说吧,来年中欧文化年之后,‘温故知新,重回经典’系列活动将会启动,这次重温民族传统文化,所涉范围和活动力度都会非常大,你们电视台自然首当其冲,其余如文学领域、电影戏剧领域都会涉及。”
宫缘和认真点头,道:“明白。不瞒老伙计,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一直没下决心,正好碰到这次活动,马上把任务下掉,也算了了我一件心事。”
“做传媒,本应该有这种觉悟。”
“李爷爷您的意思,找古……庸生聊这事?”宫承恩“古帅”叫顺口了,差点没改过来。
“是啊。小古他文化素养深厚,文笔更加不用说,我要当面问问他,有没有考虑过把我们传统的那些个故事给汇编一下,甚至统一出一个完整故事。很多可能性。”
“老李这事你琢磨很久了吧?”
老李点头。
“有没有合作来做的这种可能?”宫缘和试探问,“我们可以做一个讲坛节目。先把故事搜集起来。编撰好后,让小古来演讲。”
“爷爷……”
宫承恩为难道,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老李接道:“小古不会同意。”
“我倒忘记这个,”宫缘和也醒悟过来,“那小家伙不太喜欢镜头。”
“文人该有这种操守。整天在镜头前晃来晃去,像个娱乐明星,成什么样子?”
宫缘和莞尔笑道:“怎么听这话像似在批评我呢?”
“老而弥多疑,”老李铁扣断道。“倘若你当初总躲着不见人,我就会骂你假清高,分工不同,任务自然不同,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这是规则。”
“我受教,好了,小恩,你也站那么久了,有什么事情直接跟你坦荡不多疑的李爷爷提,免得到时候他又要责我心眼多。”
那边马管家走过来,提醒道:“宫先生,棋和茶具已经摆好,随时可用。”
宫缘和点头,然后示意宫承恩快说。
老李看着宫承恩,道:“小恩,你有事情?”
宫承恩答道:“是古庸生的事情。”
“小古?说来听听。”
“古庸生他最近在准备做一本杂志,各项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但是刊号却始终申请不到,在为这件事犯愁。”
“小古要做杂志,这是好事情啊,好,我知道了。”
老李说完这句,起身道:“先下棋,今天心情好,杀你个片甲不留。”
“那也先问问我的车马炮愿不愿意。”
两位老人家摩拳擦掌向里屋走,宫承恩持礼告退。
……
“有消息了吗,古神?”
匠录工作群几个编辑又在问刊号的事情,包括常有道都有些不淡定。
“回话说还在走流程,你们懂得,走流程嘛。”
柳敬亭刚刚跟相关部门通完电话,可能接电话的人心情不好,或是遇到类似问题太多,态度不是很好,柳敬亭少不了又是碰一鼻子灰。
柳敬亭倒不会因此觉得郁郁寡欢,毕竟以他现在万卷书加持的心里素质,以及‘无所谓,无所畏’的处事准则,真的很难碰到什么看不清楚的事情,回完这句话,猛然记起宫承恩的那句话,又补充了一句:“看来要积极主动做些什么了,大家等我好消息。”
常有道带头发鼓掌的表情,虽然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毕竟古庸生几斤几两他还是有些了解的,一个从乡下走来的草根,没有任何背景和人脉,积极主动?只怕能量有限。
不止匠录编辑部在等,千红、黄河文艺、铁葫芦、万锤等等文化公司都在等,对于古庸生这样一个潜在强劲对手,大家的警惕性自然不会低。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宫府某位下棋老人,完成一局酣畅漓淋的大胜之后,趁着休息的时间拨了一个电话,五分钟之后,兴致勃勃地回来继续棋局。
两个小时之后,映日文化总裁、《匠录》主编古庸生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心情突然变得很好,十分愉快地通知了他一个消息:“经过多番审核,《匠录》刊号批下来了!”
柳敬亭欣慰地笑着,先给宫承恩发了一条感谢短信,然后把消息告诉那些焦急的同事,群里顿时撒花不已。
与此同时,黄河、千红等几大文化出版公司的掌门人,哭晕在办公室。
“这,古庸生,到底什么来头?”
第二百一十七章古庸生的眼光
即便是一个像陆艺筹和莫之余这样经验丰富、八面玲珑的出版人,在面对刊号申请的时候,都没办法做什么有效承诺,刊号一旦被卡,尽管他们有心机、有手段、有经验,但同样没办法。
所以,当古庸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难免会产生一种“看吧你也逃不了”,“欢迎来到杂志圈”的老鸟心态,而且还会对“古庸生知难而退,主动来找我合作”抱有隐隐的期待感。
总之,就算你清高、你畅销、你名气大、你万象人脉广,但此时此刻,你一样要老老实实等啊等,像“他怎么样了”、“还在愁呢吧”、“有他哭的时候”这种对话更是频频出现在千红、黄河文艺这种大公司内部,或者是饭桌上,或者是工作时同事们的聊天中。
仔细说起来,这也算不上幸灾乐祸,毕竟这种问题属于每个经历过的人,更多的是物伤其类的感慨和吐槽,而且作为名人古庸生,偶尔客串一下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乃是自带的基本属性。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谈资没能持续多久,那个被称为“杂志蜀道”的难关,竟然那么快被古庸生解决!
莫之余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跟一位同事下午茶聊天,说起当年自己为刊号奔走的往事,真是感慨不已,提到古庸生的《匠录》,不免要以前辈的身份点评两句:“问题是不大,毕竟他杂志定位在文艺向,武侠小说终究属于娱乐性文字,只要避开暴力和擦边,其他都可控,如果说不利因素。那就只能是那篇《阿q正传》,讽刺得太狠,解读得也太凶,已经近似捧杀,这点要被纳入审查范围,都不用别家使坏,有他等得了。”
说完这些话,莫之余喝了一口咖啡润润嗓子,然后手机“叮”地一声来了一条短信。
“古庸生刊号拿到了!”
莫之余以为自己看错了,点开短信仔细又看了一遍。发现一个字都看差,女诸葛适才的淡然霍然尽去,正正经经地回了一条短信:“确定吗?哪里来的消息?”
那边回得也快:“确定,刊号已经批下来,而且速度奇快。现在已经能查到。”
莫之余立即调出另外一个人的号码,发了一条短信。然后把手机握到掌心。下意识地坐直身体,目视前方,同事疑惑问:“怎么了?”
“没事,古庸生……”莫之余突然笑了一下,“他拿到刊号了。”
同事表情瞬间凝固,不可置信道:“这怎么。怎么可能这么快?”
莫之余摇头,然后手机又“叮”了一声,莫之余翻转手机看了一眼,然后答道:“应该是有人交代过。所以优先审查了。”
虽然说得很含蓄,但是意思却表达地很清楚,两人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气氛陷入尴尬。
最后莫之余重新振奋精神,说道:“可能没那么简单,是我们想多了。”
……
千红文化会议室,正在开例会的公司大佬们,最终不可避免地把话题聊到古庸生的杂志上。
“我倒没怀疑他能拿到,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坐在主位上的陆艺筹神态轻松地说道。
“已经确认是有人进行了干预,只是没办法查到是谁。”坐在会议桌左边的副总侯磊接道。
公关经理洪明神情严肃地盯着自己的计算机,wc号还一直挂着,正在跟谁聊天,偶尔会回两句,侯副总说完,他突然举手示意了一下,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
“洪总?”陆艺筹疑问性地叫了他的名字一下,示意他说话。
“我这边刚得到消息,说是上面有两个方面亲自过问了这本杂志。”
“两个方面?”
见多识广的陆艺筹都不淡定了。
“是的,而且只能问到这一步。”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会议室里每个人的脸色都变得颇为郑重起来,让他们震惊的第一个地方是,一本小小的杂志居然能惊动上面两个方面的人物亲自关怀,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人物背景所能解释的事情,这是匪夷所思的奇闻。
让他们震惊的第二个地方是,这个消息居然能被掐断在这么模糊的阶段,可见其中意味之深。
沉默了半晌,陆艺筹率先打破沉默,道:“我基本可以确定他是来自一个小镇的少年,所以这种事不难理解,只有两种可能。”
陆艺筹顿了一下,续道:“第一,要从万象说起,那个卧虎藏龙的地方,水深得可怕,出现个别几个喜欢古庸生武侠的非凡子弟,也是正常事情,即便不是同学,以万象康园长的地位,要帮他这个得意门生说两句话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那么多学生,挤破脑袋也要进万象的原因了;
第二,那就是机缘巧合,恰好有两位大人物认为古庸生或者柳敬亭是可造之材,顺手提一下,毕竟《小王子》现在已经成为英国皇室成员的读物,上面关注到也是正常。”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这种说法,古庸生在千红的时候,实在是没表现出什么让人骇然的背景,否则郑求是现在哪里还能那么愉快地跟那位学者斗得火热?
……
“人善天不欺,只能说运气好。”
《匠录》编辑群一番热闹庆祝之后,肯定也会好奇这件事,先是捧了一顿古神,然后开问,柳敬亭何等机敏的人物,稍作思索,就理清楚来龙去脉,但是这事情根本不好说,于是他只好云里雾里地忽悠。
“我们要做的是文艺杂志,这个地位在交上去的资料里填写得特别清楚,而且我把《越女剑》、《小王子》、《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相应号召的作品一列,肯定也有加分。”
除了有过相关经验的亮丝依旧无法理解之外,其余大家都认可了这种说法。
“行了,这事情就算告一段落。我们可以安心地准备杂志,话说回来,你们最近审稿进行得怎么样,有没有特别突出的?”
聊到这个问题,亮丝可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位,接道:“来稿很多而且杂乱,我今天一共看到五篇毕业论文,四篇原文照抄,一篇《越女剑》的投稿。”
常有道:“呃……那个我这边接到一篇成人小说,另外还有一个网文的大纲。那哥们说这个故事他已经准备七年了,不写成经典不罢休,不签后悔。”
徐森:“我这边还好,倒是有一帮古神的读者发过来的问候信,让我帮忙转达的。大概就是劝古神好好休息么么哒,注意身体思密达之类的吧。”
古庸生也是一番好笑。回:“好了。吐槽完了,有没有质量不错的作品?”
亮丝:“我这边收到一篇署名罗成安的小说投稿,质量很赞,但目前还不敢确定是不是罗成安本人。”
苏瑾:“写《十八岁万岁》的罗成安?真的假的?”
乔治:“发书名和段落节选,我一看就分辨出来真假。”
常有道:“我去,我们《匠录》。哦不,古神你号召力也太大了点吧,这罗成安可是出了名的个性写手。”
柳敬亭自然也知道罗成安,在韩朔和薛慕亮之前出道的桀骜写手。成名作《十八岁万岁》收罗大批粉丝,后同名电视剧播出,也广受欢迎,其后两本续作质量遭到质疑之后,转手写了那部倾倒大批女读者的《我认识一位姑娘》,其后被誉为“知心哥哥”、“女性之友”。
再后来,罗成安进入影视圈,开始做广告文案,制作广告视频,也拍一些微电影,正跃跃欲试,向大电影圈进军。
柳敬亭问:“新书什么名字?”
“《南坪坏小子往事》”
“是他风格。”乔治接道。
“嗯,亮丝你觉得呢?”
亮丝道:“不大好说,文风很像,我是找不出什么破绽,我这边整理好几篇统一发给你,顺便,大家这么做吧,筛选出特别优秀的作品,发给古神。”
“先发到你那里,你再选一轮,然后给我。”
“行。”
“大家觉得可以吗?”。
其余几人排队说“没问题”。
“好,然后提拉米苏那边呢?”
“已经在设计了。”执行主编亮丝接道。
苏瑾也应了一声:“第五稿正在做。”
“好,这个就麻烦亮主编和苏美女啦。”
亮丝和苏瑾先后发了一个ok的手势。
柳敬亭最后发了一句:“大家一起加油,《匠录》无敌!”
群里顿时热血沸腾起来。
……
聊天结束后,亮丝把他的稿子打包发给了柳敬亭,柳敬亭正要解压,突然看到常有道发过来一份文档,接收之后打开一看,是一篇名为《清雨药师》的短篇武侠。
“亮丝把这个毙掉了,但我觉得还成,你看下。”
“好。”
柳敬亭虽然信任亮丝的眼光,但对这位观察了那么久的天道有常更是青眼有加,特别是他在武侠小说方面理论造诣,常常有让自己也为之叹服的论断。
柳敬亭非常认真地开始阅读《清雨药师》,刚看完第一章,心里的天平就完全倾向常有道,虽然小说字里行间有模仿《七剑下天山》等作品的痕迹,但是作者叙事的技巧,起承转合的熟练运用,无不显示出极高的水准,更难得的是,这部小说虽然行文、佳构学习古庸生推出的作品,但是字句间洋溢着的开朗和趣味,显示出作者独树一帜的创造天赋
厚重、深蕴、乃至沧桑类的武侠,已经有古庸生,新人要出头,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另辟奇径,而这个作者显然找到了另外一条路。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有天赋的作者!
“这个作者叫什么?”柳敬亭问。
“笔名空中楼阁,真名林天阁。”
“重点关注。”
“好嘞。”
推书固然是第一要务,能以两世人的眼光,满腔书海的见识,为这个世界挖掘几个有潜力的作者,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第二百一十八章甩手主编,去大不列颠
给常有道留完言之后,又往后面读了几章,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对这篇稿件的征用。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同理,行家只要瞅一瞅,同样也知道别人有没有。
柳敬亭回头扫了一遍文本,直接用标红字体在文本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意见和评语,然后继续往下看,不到一节课的时间,柳敬亭刷完这个两万字的《短篇》。
小说背景设定在宋朝,故事主线属于比较常见的复仇流,主角是一个身负血海深仇和绝世武学的少年药师,平日总以谦谦君子形象示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江湖人称“清雨药师”,所居住的清雨亭更是江湖上唯一一处“非战之地”。
另一方面,这位温文尔雅的药师却一直在暗地筹划刺杀当朝太子,他所做的每件事,看上去普普通通、无关紧要,其实都是在为刺杀这件事做准备,故事的结局是主角在太子大婚当天,刺杀成功,同时主角也死在大内高手的围攻之下,女主角也就是一直跟在主角身旁的助手,随之服毒殉情。
故事虽短,但情节却跌宕起伏,几个冲突点和悬念都设置得非常到位,男女主角的感情描述略显稚嫩,但是女主对男主的不离不弃,生死相随还是非常动人的。
总之,这是一篇难得的短篇武侠佳作,本身还拥有改编长篇的潜力,柳敬?(: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