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 8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柳敬亭哑然失笑,道:“曹教授,我明白了,这个我要好好想一想,毕竟是毕业设计。”

    曹教授满意点头,嗯了一声。

    实际上,离开曹教授家,在回公寓的路上,柳敬亭就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说起来也是一个巧合。

    当柳敬亭出了教师公寓大门之后,已经是晚上七点五十,上了公寓门前的斜坡,旁边是一家超市,超市门前的路边是一张黑色的铁椅,铁椅上坐着一个穿着蓝色球衣、抱着篮球的少年,少年坐得笔直,眼睛盯着路对面黑黢黢的土丘,应该是在等人。

    柳敬亭看得蓦然一怔,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一幕悲喜剧。

    ……

    和别的高校不同,万象学园的毕业答辩安排六月下旬,按道理说,毕业生应该在五月底就确定选题,六月初递论文初稿,但柳敬亭作为一个“常规性例外”,自然可以选题、初稿、定稿一并上交,不过,对万象这些桀骜不驯的教授们来说,即便是柳敬亭也未必是一路绿灯,就比如闫教授,请柳敬亭吃饭,接受柳敬亭的电视盘是一回事,毕业论文答辩是另外一回事,作为“答辩杀手”来说,闫教授的认真和严谨是出了名的,每年答辩,跟答辩组长吵得面红耳赤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即便是自我感觉已然万无一失的柳敬亭,在交论文的时候,都有种羊入虎口,你为刀俎的荒谬感。

    ……

    “我就好奇他三天整出来的毕业论文到底是什么档次?”

    闫教授看到曹教授在审阅柳敬亭的论文,一如既往地犀利评论道,不过,曹教授没有理她。

    “怎么了老曹,表情那么严肃?”

    临时答辩小组办公室,不止闫教授在关注柳敬亭的刚刚交上来的毕业论文,其他几位教授也在好奇,毕竟那是写过《阿q正传》和《项链》等作品的柳敬亭,肖林看到老曹如此投入,忍不住问道。

    曹教授没有回答,摇了摇头。

    “什么文章,神神秘秘的?”肖教授说着干脆凑过去自己看,“等待戈多,戏剧?”

    肖林侧头阅读,很快也沉默下来。

    五分钟后,肖林说:“是重复?”

    “基本类似。”曹教授答。

    又过五分钟,曹教授合上文稿,问肖林:“老肖你怎么说?”

    肖林略作沉吟,道:“荒诞无聊,支离破碎、语无伦次,莫名其妙,但是——”

    “但是什么?”

    肖林皱眉,摇头,沉思,道:“但是,我又觉得深不可测。”

    “倘若柳敬亭没写过《阿q正传》和《哈姆雷特》,我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篇胡说八道,但事实上,这是一篇寓意深刻到出乎我们意料的戏剧,他要说的东西可能比我们目前想象的要多得多。”

    “你们俩别在那里卖关子了,多印几份,大家都看看。”闫教授催促道。

    “噢,不好意思,闫教授你拿过去看吧。”

    闫教授也不客气,直接拿过文稿,径自去复印。

    肖林和老曹还在讨论。

    “一反传统,与理性思维也完全背道而驰。”

    “是啊,可以想象到,这篇戏剧放出去后,会在学术界引起多大的争议和讨论。”

    闫教授复印好论文,给办公室每个教授发了一份。

    半小时后,正在审阅论文的闫教授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去叫文教授和康园长。”

    其他教授闻言纷纷点头。

    “柳敬亭答辩的时候,我申请旁听。”

    “我也申请。”

    曹教授愕然,随即苦笑道:“什么答辩,我们是要过去听他上课。”

    放眼全中国,有哪个人有资格同时给万象学园这些教授上课,老曹的话固然有些夸张,但是由此也证明了《等待戈多》这篇戏剧的巨大魅力。

    柳敬亭选这部荒诞戏剧的奠基之作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可谓史上最大手笔。

    《等待戈多》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贝克特的两幕悲喜剧,文中用荒诞不经的笔法描述了两个在等待戈多的人,但是从头到底,就没有一个人知道戈多是谁,包括那两个在等的人。

    为了消磨等待的时间,两个人(一个叫戈戈,一个叫狄狄)开始胡说八道,东拉西扯,做很多无意义的事情,接着来了一对怪诞的主仆,主人牵着仆人,用鞭子威胁仆人,但戈多始终没有出现,最后戈多的使者出现告诉戈戈和狄狄,戈多今天不来,但是明天一定来,第一幕结束。

    第二幕基本就是第一幕的重复,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不过那对主仆中主人眼瞎了,仆人哑巴了,戈多仍旧没出现,使者说明天戈多一定来……

    戏剧至此戛然而止,可以推测,如果戏剧继续的话,仍然是不断的重复。

    就是这样一部看似荒唐的戏剧,却和哈姆雷特那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一样,困扰着无数文学研究者,文坛争论多少年,始终没有确切的结论。

    到底谁是戈多?

    存在的意义真是无聊动作的永恒重复吗?

    戈多是人类一直在等待的那个希望?

    那个希望什么时候到来?

    万象办公室那些教授们不可避免地、心甘情愿地,纷纷入坑,进入这个死循环之中。

    “这是在向诺贝尔发出挑战吗?”

    文院长看完这篇戏剧,感慨地说道。

    ……

    于是,万象文艺学院所有教授集体参加了柳敬亭的毕业答辩。

    第三百四十七章封笔三年

    柳敬亭站在讲台上,面对眼前这个答辩阵容,还是吃了一惊,不过,看着在座诸位教授的表情,柳敬亭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当初选《等待戈多》作为毕业论文的时候,并非一点疑虑没有,毕竟这部作品最初面世的时候,遭遇种种非议,改编成的话剧更是被观众斥为“来历不明的东西”、“我去这是什么玩意”,总之在戏剧改编的最初,基本没有观众能坚持看完一半的内容。

    后来,经专家们的一系列解读分析,观众才逐渐理解和接受这个戏剧,在后期的演出中,大家果然各有体会,这部戏剧历史地位由此奠定。

    贝克特主张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他的叙述是完全冷漠和毫不动情的,让读者在绝望的文字中获得对虚无更清晰的认知。

    当然,评论者们的诟病之处同样在此。

    柳敬亭敢赌这一把的最终原因在于,他相信万象的这些教授,相信他们能看得出这部话剧背后蕴藏的深意。

    “是荒诞主义,”柳敬亭回答得开明宗义,“作为对这个领域的探索。”

    闫教授问:“不会有无聊方面的担忧?”

    闫教授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起来,续问:“你以往的作品最先考虑的难道不是受众吗?”

    “第一个问题是会,但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二个问题,考虑受众,但绝对不是首要条件。”柳敬亭流畅答道。

    曹教授微笑颔首,道:“可以在通俗文学和纯文学之间转换得如此流畅,有什么样的技巧?”

    “去掉分别心。”

    柳敬亭脱口道,在座诸位教授相顾莞尔。

    柳敬亭接着反问:“我不知各位老师,有没有看《西游记》。”

    “看过。”

    “看了十几回。”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柳敬亭问题一出,差不多一半以上的教授都表示看过。

    “那老师觉得《西游记》是纯文学还是通俗文学?”

    台下安静下来,从故事性、传奇性和传播性上来说,这部小说当然是通俗小说,但是从文中优美的骈体句、古拙的文辞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又具有了纯文学的特质,一时间,这些教授也没办法给出定论。

    柳敬亭看着各位教授,心中暗道:“将来《红楼梦》出来后,我再来问这个问题,那时怕是更难回答吧。”

    “柳敬亭我们明白你的意思,你说说荒诞文学本身的意义吧。”文教授突然说道。

    柳敬亭礼貌颔首,道:“像经济和科技一样,文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诗经》、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元曲,每个时代对应一定的文学形式,但是文学和后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本身的性,比如古诗这个题材在唐代达到顶峰,后世尽管有继承,但是再没出现李白杜甫这样的旷世大诗人,由此可见,对特定的时代来说,文学形式也有特定性。”

    柳敬亭技术性地做个暂停,毕竟在师长面前,一味侃侃而谈还是不太合适。

    “继续说。”文教授示意。

    “西方的文学发展同样如此,从古典主义到到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然后是现代主义,再后面是后现代主义,仔细分析对照,每个主义和它对应的时代都是吻合的,《等待戈多》代表的荒诞主义就是西方世界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潮流。”

    “灵感来源于历史?”

    “是。”

    柳敬亭的毕业答辩持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从后来的氛围来看,那已经不能算是一场毕业答辩,而是一次小型的文学讨论会。

    最终,柳敬亭的毕业设计没有悬念地得到全优,连闫教授都没有任何犹豫。

    “发表出去,我们给你做推介,十月份报名诺奖。”康园长最后建议道,他对柳敬亭和赫斯塔的赌约一直很关注。

    “这个我要再考虑一下,园长,时间充裕。”

    康园长看到柳敬亭如此自信,笑了笑,然后点头。

    “所以,我想拜托各位老师,暂时先对这篇文章保密一下。”

    “这个没问题,我们的毕业论文本来就是保密存档的。”

    柳敬亭的大学生活就此拉上帷幕。

    ……

    7月17,不论是对“西游记迷”还是对古庸生迷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播放了将近十一个月的《西游记》迎来大结局,这一天,念了四年大学的柳敬亭同学迎来毕业晚会。

    实际上,17日下午三四点,讲儒广场就已经聚集了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粉丝和热心观众,广场随处可见聊天的年轻人,他们要么手里拿着平板,要么脖子上挂着相机,他们穿着时髦,谈笑风生。

    位于广场北侧的舞台早已经搭设完毕,悬在楼身上那块巨大屏幕也开始轮番播放晚上节目的预告,一切准备就绪的样子。

    五点整,成群结队的保安和交警开始出动,很快扼守住了讲儒广场附近几条道路的路口,广场内的观众已经选好自己的位子,席地而坐,吃着自带的零食,和一道而来的朋友或者新认识的朋友聊天。

    偌大广场黑压压地坐满人,粗略估计已经接近三千,而且几条路上还有成群结队的观众正在赶来。

    六点左右,现场差不多聚集了近五千人数,后面赶过来的观众倒有六七成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

    接着,挂着记者证的各家媒体也先后到场,长枪短炮的齐齐出现引起现场观众们一阵骚动。

    “观众朋友们,谢谢大家的到来,但是请大家一定遵守秩序,一定要注意安全,活动马上就要开始。”

    正当现场闹哄哄的时候,六七个硕大音响同时响起主持人的提醒。

    “今晚大屏幕的直播,除了庆祝《西游记》的收官晚会,还会插播万象学园的毕业晚会,大家知道,这一届毕业晚会也就是我们柳敬亭同学的毕业晚会。”

    柳敬亭的名字一出,现场就立即出现尖叫,站在周围的记者不禁愕然,他们参加过很多大牌明星的粉丝见面会,见识过很多疯狂的粉丝,就以讲儒广场现在的规模来看,柳敬亭的号召力好不输于现今任何一位一线明星。

    大屏幕画面突然一转,万象大礼堂出现在大家眼前,现场有很多高中生进过这个大礼堂,见识过其中的恢弘和豪阔,加之内心对万象学园的渴望,使得他们没有掩饰自己的惊叹和“我见过”的喜悦。

    “大屏幕里是万象学园的毕业晚会,等会柳敬亭也会出场。”

    主持人故意在此停顿,果然,现场听到柳敬亭还在万象,顿时一阵喧闹。

    “不过大家放心,柳敬亭会在《西游记》播放前赶到这边。”

    “噢——主持人你讲话要讲完,不要吓我们。”

    “支持人你故意的吧,我矿缺水瓶都要扔上去了。”

    主持人一副奸计得逞的得意,笑着说:“大家先稍安勿躁,看万象的晚会。”

    万象大礼堂,三位主持人已经登台,作为唯一的女主持孙泊雅刚一露面,就赢得大礼堂内和广场上男性观众的喝彩。

    一袭白裙的孙泊雅,玲珑身材表露无遗,主持时,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莫说男观众,就是女观众也忍不住赞一句“好美”。

    毕业晚会的开场节目是一支双人现代舞,万象大礼堂睥睨各大高校的牛叉装备终于第一次公开展现在大家眼前。

    这支舞蹈讲述的是一个战争和离别的故事,虽然是老题材、老故事,但是在万象两位舞蹈演员的精心演绎下,在灯光道具舞台的有效衬托下,仍然将这个故事呈现得令人动容。

    舞蹈之后,柳敬亭终于登台,大礼堂现场还好,毕竟柳敬亭是他们校友,讲儒广场却顿时陷入欢腾的海洋。

    孙泊雅采访柳敬亭,在说柳敬亭送她奶茶的往事,大家惊异地发现,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站在柳敬亭旁边的孙泊雅,不再是刚才那个光芒四射、hold住全场的女王范主持,而是一个亲切可爱甚至有些娇羞的女孩。

    听到她娓娓讲述和柳敬亭的几番遭遇,年轻的观众,不论男女,都是既羡慕又向往。

    “如果她能这样对着我撒个娇,让我做什么我估计都抵抗不了。”

    “如果能和古庸生站那么近,我肯定会比她更会撒娇。”

    柳敬亭自然幽默的对答让大家松了口气,在粉丝心目中,其实很难接受自己偶像有哪个方面不足,即便是个写书的,他们认为,在说相声的时候,最好也不要露怯。

    ……

    六点四十分,讲儒广场的活动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朱依依、黄烨、陈汉庭等《射雕英雄传》剧组主创献歌。

    这么好的广告机会,宫承品怎么可能放过?

    献唱结束,主持人报告:“柳敬亭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然后,大屏幕切换到万象毕业晚会。

    七点二十,万象大礼堂一个唯美舞台剧结束之后,屏幕切回,讲儒广场的主持人上台。

    现场开始禁不住的躁动,所有人都意识到,柳敬亭到了。

    “本来我还有好长一段串词要说,但是看到大家的反应,我决定放弃,因为我担心不等我说完,下面飞上来的矿泉水瓶会向我开炮。”

    大家哄笑。

    “闲话少叙,下面有请古庸生、章学艺、宫承品共同登场,宣布《西游记》大结局开始!”

    尖叫声瞬间冲霄而起,震耳欲聋。

    古、章、宫三人面对如此声势的场面,强行忍住耳中轰鸣,保持微笑。

    半分钟过后,声音渐消,三人也没说多余的废话,直接宣布“大结局正式开始”。

    《西游记序曲》在三人下台时就开始响起,崩天而出的孙悟空很快又激起现场小朋友们的欢呼。

    亭穿九年7月,《西游记》电视剧大结局正式开播!

    同天,《西游记》小说全国上市!

    ……

    随着电视剧的正式开始,现场逐渐安静下来,直至鸦雀无声。

    最后一集《取得真经,五圣成真》讲述唐僧师徒四人最终到达大雷音寺,见到如来佛祖,开始领取真经,但是,阿难迦叶因为唐僧师徒没给人事,故意发了无字经,后燃灯古佛遣白雄尊者提醒了师徒四人,四人只好重返雷音寺,孙悟空气势汹汹地跟如来评理的情节让现场观众一阵会心微笑。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跟玉皇大帝撒泼、跟如来佛主耍赖的剧情绝对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大爽点,代入感强到没对手。

    这个风波之后,四人终于取得真经,并受封成圣,不过这仍不是结局,因为观音菩萨算到师徒四人受难不足,未能达到九九归真之数,于是补了“老龟翻身”一难。

    至此,整个故事即将落下帷幕,当唐僧师徒四人站在云头,对着大唐喊“我们取经回来了”时,广场所有人自觉起身,然后开始鼓掌。

    《西游记》正式结局。

    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响起的时候,现场很多人开始跟着唱和。

    大屏幕上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播放片尾字母,而是开始回顾以前的经典镜头。

    孙悟空拜师学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收猪八戒,收白龙马,收沙僧……

    音乐也很快切到抒情催泪的《女儿情》。

    主持人趁机乱入,一番煽情之后,提醒道:“大家先不要急着走,柳敬亭还有一个小事情跟大家说。”

    包括带孩子的家长,没有人离开现场。

    柳敬亭的声音随之响起。

    “感谢大家一路陪伴,真的很感谢,没有你们,我做不到这样,我们做不到这样,不过,今天借着《西游记》的结局,我还有件事需要当面跟大家汇报一下,目前‘福尔摩斯系列’和‘陆小凤系列’已经写完,但是根据安排,这两本书会继续在《匠录》上连载一段时间,然后才全部结集出版。”

    屏幕上的音乐已经关闭,现场除了记者按快门的声音,安静得连塑料袋被风吹起的声音都能听清。

    “我要汇报的是,在这两本书连载期间,以及出版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不管是古庸生,还是柳敬亭,任何一个名字,都不会再有新作品面世,这个情况会维持至少三年。”

    现场观众顿时陷入无法预料的茫然之中,而等待了一个晚上的记者们却迅捷无比地举起了手里的机器,对准柳敬亭,疯狂拍摄。

    “也就是说,”柳敬亭继续道:“我将封笔三年。”

    “为……为什么?”

    “为什么?”

    同一时间,无数声音问道。

    柳敬亭苦笑一声,道:“因为,我真的有点累了。”rs

    s

    第三百四十八章急流勇退还是江郎才尽

    大家听到柳敬亭的回答,突然集体沉默下来。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这是个看上去很不负责任的借口,但是对古庸生来说,这个借口却非常具有说服力。

    千红时期的古庸生曾博得“劳模”的称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均一年仍有两到三本的发书量,双开什么的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最开始的时候,读者们也会担忧和怀疑,他们一方面祝愿自己喜欢的作者能一直保持健康身体,偶尔休息无可厚非,一方面担心古庸生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最后败尽人品泯然于众,另外一方面又不想闹书荒,希望古庸生能一直创作下去,有源源不绝的作品可以阅读。

    通常来说,只要作者坚持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可以平衡个中矛盾,但是古庸生的情况显然与众不同,特别是“一人一刊,七开事件”发生后,大家对他“要数量不要质量”的质疑烟消雨散,也渐渐习惯了他这种高密度出书的节奏。

    踏歌网唐斐曾以“质量数量并优的天才型写手”的评语来评价古庸生,更是将他“笔耕不缀的形象”塑造完整。

    当《西游记》小说、电视剧一起接近尾声,当其余的连载相继出版,读者们已经在期待和讨论古庸生新书,“射雕迷们”几乎每天都要去古庸生微型博客下面留言:“我们已经等得饥渴难耐了!”

    在这种环境下,柳敬亭突然以他两个笔名的名义,封笔三年。

    这个消息来得毫无征兆,突兀之极,不要说讲儒广场上的数千观众,就是星月的宫承恩。乃至万象学园的那些同学室友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全部傻眼。

    “封笔?为什么会是封笔?”

    “他真的要去环球旅行吗?”

    “难道是以三年为缓冲,他要急流勇退?”

    已经赶到讲儒广场的林薰、许源等人站在人群的最外围,他们看不清楚舞台上柳敬亭的表情。几个人难以置信的自我发问。

    “或者。他本来就应该休息几年了。”

    已经有某种心理准备的戴岸桥突然说道。

    “我保证一定会再回来的,”柳敬亭笑意平静。“他日江湖再见,我们再把书言欢。”

    柳敬亭认真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下台。

    “古庸生,我们等你!”

    一个带着隐隐哭腔的女孩声音突然响起。

    “我们等你!”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那个女孩的呼喊,更多的人喊出了这句话。

    “我们永远支持你!”

    刚才看《西游记》压抑着的伤感情绪至此终于爆发,人群中接二连三有女生开始哭起来。

    已经走到台边的柳敬亭突然驻足,然后再次侧身面对台下躬身。

    “谢谢,谢谢你们!”

    场边的林薰眼眶也红起来,轻轻依着许源的肩膀。

    “放心,他说会回来。就一定会回来。”许源轻轻地说道。

    ……

    万象学园附近某栋公寓内。

    “他要做什么?”

    文院长摘下眼镜,怔了一会,问坐在身旁的丈夫。

    康园长摇头,道:“我也很少猜到他的心思。等令月回来问她吧。”

    ……

    千红办公室,还在加班的陆艺筹神色郑重地拿起电话。

    “两种可能,一种是真的去休息,一种是,和上次那半年失踪一样,准备写一部让所有人都傻眼的作品。”

    接通后,陆艺筹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分析道。

    “没有跟我提过,看这情形,估计只有他手下的几个编辑知道情况。”

    “我再问下水安。”

    陆艺筹挂了电话,又拨出了一个号码。

    和千红办公室相隔一条街的某间公寓的电话“铃铃”响起,公寓主人正坐在电脑前皱眉思考事情,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伸手接起电话。

    ……

    “很明显的事,故技重施。”

    可能让很多人意外,但是又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黄河文艺社长正在和前副社长莫之余聊wc,莫之余毫不犹豫地指出柳敬亭的目的。

    “但是,他也真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

    崔嵩回。

    “那也不应该是这个时候,他跟赫斯塔和蓝图斯还有赌约在呢,声称封笔三年,其实就是为了赌约做准备。”

    “也有可能是规避呢?”

    “有可能吗,那就不是柳敬亭了。”

    “那我们就等他三年,看看他到底又会拿出什么样惊世的作品。”

    ……

    “我马上过去电话问承品,有消息立即通知你。”

    宫宅,宫缘和挂了老李的电话,正准备给宫承品打电话,突然灵机一动,拨通了宫承恩的电话。

    ……

    柳敬亭公布封笔后的十分钟,所有跟他有关系没关系的集团、个人全部动起来,打开任何一个网页,都能看到“古庸生宣布封笔”的字样,踏歌微型博客进入集体刷频模式,华山论剑已经崩溃,正在进行后台修复。

    作者无声无息地躲起来创作新作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一则柳敬亭如今势头正盛,新书、新电视剧都在各自领域进行制霸,即便不趁热打铁,也不应该是这样封笔三年;一则自从他决定公开露面之后,人气成直线上涨,俨然成为偶像级明星。

    此外,一个做了那么多年劳模的作者突然封笔三年,这个落差一时也让人难以消化。

    《西游记》收官晚会宣布结束之后,广场上部分观众好像还没能回过神,茫然站在原地,看着舞台和大屏幕。

    “真的要等三年吗?”

    很多人带着这种疑问,从讲儒广场离开。

    ……

    柳敬亭离开讲儒广场之后,直接去《匠录》办公室,半路上先给家里父母打个电话。本来以为还要解释解释,不料父母都十分理解并且完全支持他的这个决定。

    接着又给许源他们打了个电话,跟他们说了下大致情况。

    最后当然是宫承恩。

    “爷爷刚刚打电话过来问我,我完全不知情。难道这个打算是你临时起意?”

    “我跟你哥说过。”

    “他没告诉爷爷?”

    “估计还没来得及。或者是错过了。”

    “所以是真的咯?”

    “难道我要对那么多人撒谎?”

    “那你的诺贝尔之约呢,跟蓝图斯的赌约呢?”

    “诺贝尔之约本来就是三年后。跟蓝图斯又没规定时间,难道他让我用三年的时间追赶他二十几年的成就?”

    “那这三年你准备去做什么?”

    “环球旅行。”

    “啊?”

    “好了宫帅,你不要再问了,我早就想一个人出去走走。你自己想一下,我这些年做的事情,值不值得出去走走。”

    宫承恩沉默片刻,说:“只是有些突然。”

    “习惯就好。”

    跟宫承恩讲完电话,正好到了办公室楼下,常有道在大门口等着。

    “大家都在办公室。”

    “嗯。”

    柳敬亭和常有道一起进了电梯。

    当柳敬亭推开杂志办公室的门之后,屋里所有人都站起身。目光齐刷刷地聚集在柳敬亭身上。

    “不用站起来,都坐。”

    大家再次坐下。

    “我会在这个办公室待两天,把后面的工作大致跟大家商量好,然后我会回家待一个星期。陪陪爸爸妈妈,接着会直接跟晴姨去希腊。”

    “希腊……”青椒充满向往地接道。

    “大家不要着急,我这次出去等于是探路,等我回来之后,会逐一组织大家出国旅游,每年一个国家。”

    “晴姨呢?”康令月问。

    “她回燕京了。”

    常有道接道:“这个可以直接跟读者说吗?”

    “没问题,不过,大家不必太具体。”

    “明白。”

    “这个还是规定一下吧,柳总你的行程需要保密,不然到时候有书友过去找你,会很麻烦。”苏瑾提议道。

    柳敬亭点点头,说:“就这么办。”

    ……

    柳敬亭在办公室待了两天,可谓一刻未得闲,除了偶尔浏览一下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其余的时间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制定后面的工作安排。

    网上留言、媒体来的电话短信,统统没时间管。

    柳敬亭定的工作方向比较宽泛,具体操作还要落在常有道等人身上,不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和《陆小凤传奇》两书的出版,柳敬亭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毕竟福尔摩斯要跟其他几个国家同步,中间有些沟通的问题。

    第二天,不知谁在踏歌网微型博客主持了一个话题,关于古庸生三年封笔的终极目的。

    和以前话题讨论不同的是,这次讨论居然出现三个对立方,一方认为这是正常的休息,一方认为这是故技重施,柳敬亭准备躲起来写书,一方认为柳敬亭这是准备逃遁。

    不可思议地是,第三方人数居然占据了五成多。

    “柳敬亭之前也遇到过种种棘手的问题,包括和黄河文艺的恩怨,但是那些只是在国内,而且尽管困难,但只要操作得当,仍然可控,这一次却不然,不论是诺贝尔奖之约还是跟蓝图斯的对赌,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我已经试着把柳敬亭当成上帝,但是仍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任务,那么这个突然而来的封笔,当然是为了避其锋芒。”

    “大家都说柳敬亭这次是故技重施,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不过我所认为的‘故技’可能跟大家有所不同,你们觉得他这次是躲起来搞写作,我却认为他这次是重演金蝉脱壳,大家仔细再看一遍那个视频,他说的是古庸生和柳敬亭不再写作,没有说龙贪杯啊,没有说林欢啊,没有说其他的xxx呀,所以,柳敬亭这次封笔其实是掩人耳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匠录》近期的杂志,如果有新冒出来的‘杰出新人’,那就有可能是咱们的古庸生大大。”

    这个讨论话题出来之后,徐晴打抱不平地写了一条微博:“就是想休息休息,就是想绕地球溜达一圈而已,都省省吧。”

    这条微博固然向很多人透露了柳敬亭的可能去向,但同时也坐实了那个猜测。

    “果然不出所料,柳敬亭决定出去‘环球旅行’,三年之后‘归来’,只要轻轻松松地回应说,出去转了一圈,心态已经改变,俗世的纷争实在可笑,以前的赌具统统作罢,或者干脆就直接认输,摆出一副我出去玩了一圈,压根就没把什么赌约当一回事,即便输,也是输的伟大,输得无所谓。嘿嘿,柳敬亭,你连应付对手的手法都江郎才尽了吗?”

    这个名为“东山之客”的id在兵荒马乱的争论中独树一帜,发言往往都是另辟奇径,但往往能别开一番局面,引一时舆论,在分析柳敬亭封笔动机的过程中,迅速脱颖而出。

    “所以,柳敬亭这次的封笔,究竟是急流勇退还是江郎才尽,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东山之客信心满满地在微型博客上说道。

    第三百四十九章动身

    “东山之客”在网络上掀起好大动静,自然很快引起《匠录》编辑们的注意,如果是以前,他们早就热烈讨论起来,是否回应,如何回应,是否要把消息告诉他们的老板。

    由于柳敬亭走怀柔和放权的管理路线,所以只要编辑们商定好应对方案,他们就可以在不通知柳敬亭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现在情况自然不同,办公室北侧靠窗的位子,柳敬亭正在一丝不苟地调整“福尔摩斯”和“陆小凤”的连载和出版计划。

    大家都了解柳敬亭对网络舆论的态度,现在煞有其事地讨论起来,有违“无所谓才能无所畏”的铁律,何况柳老板现在正忙得焦头烂额。

    常有道拉了一个临时讨论组,征求了一下大家的意见,王见山、苏瑾和青椒都认为应该跟他商量这件事,毕竟那个东山之客现在已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康令月是可说可不说的态度,她由衷地觉得,以柳敬亭的风格,估计照例不会搭理。

    “我感觉是个熟人,而且是水平非常高的熟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那个东山之客完全是凭借自己发帖积累人气,没有任何拉帮结派的痕迹,这种人一看就是玩论坛的顶尖高手,而且还是一位同行。”常有道说。

    “崔嵩?薛慕亮?”

    “可能的人太多了,毕竟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包括见山的老东家,毕竟我们是挖墙脚。”

    “关键是我们也不是百分百清楚咱们的老板大人真正的计划是什么啊。”

    “旅游肯定是真的,从昨天开会的内容来看,他不可能再化身投稿,至少这两点,那个什么东山之客的没有说对。”常有道分析道。

    “以我的智慧,怎么可能故技重施?”

    柳敬亭赫然露面,大家都吓了一跳。

    “所以。你们拉这个讨论组的目的是?”柳敬亭紧随其后问道。

    常有道尴尬地恨不能钻进屏幕里。

    康令月回:“我们在讨论网上关于你封笔的新闻,因为不想打扰你,所以拉个临时讨论组来的。”

    “没错。”常有道灰头灰脑地接道。

    “我被大家当做老板,虚荣心是得到一定的满足啦。但是你们这样公然排斥我,我就不开心了,老常你这个月的奖金还想不想要了?”

    除了王见山和常有道,其他人都开始窃笑不已,康令月火上浇油地说:“不是公然,是私自。”

    “我错了,老大,这个月奖金全部拿出来请客。”

    “拿出来?从哪里拿?”柳敬亭问。

    其他人纷纷回复捂嘴笑的表情,王见山看得暗暗称奇,他以前的那个公司。老大发飙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敢接话,虽然平时老大们也偶尔跟下属聊天说笑,但一旦事关工作,就像今天这种情况。犯事者会被十分严厉的责骂一顿。

    可是,眼前是什么情况?

    “我搞错了,是上个月奖金拿出来请客。”

    “噢,大家同意吗?”

    “同意。”

    “同意+1!”

    “那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另外,既然大家提了,我就认真地说下吧。不管那个东山之客是何方神圣,大家都不要花时间理会,如果实在忍不住,可以披上马甲去耍耍,然后就是关于这件事,我的确做了一些准备。不过都是信手拈来,并不是酝酿良久,谋定后动,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暂时先不跟大家细说,总之一句话,随机应变。”

    “好的。”

    “明白。”

    “最后,我刚刚在算两本书档期的时候,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点子,福尔摩斯和陆小凤都是和侦探有关的题材,我们可以围绕这个主题做一期书评大赛吧,老常、见山?”

    “好的,保证完成任务。”常有道接道。

    “好的柳总。”王见山仍然有些拘谨。

    “pps,大家以后有事情,不管什么事,包括网购、游戏、生活琐事,什么都可以在工作群里说,小组一旦拉起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不自觉地产生了,那我当初干嘛还拉你们入伙?”

    “老柳,这事我会做深刻检讨。”

    “要非常深刻!”

    “绝对,而且,今天中午的外卖,我一个人下去拿。”

    王见山看着屏幕,若有所思,又想起之前拒绝的那几个应聘者,对常有道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

    柳敬亭下午五点半才从办公室离开,康令月当仁不让地主动去送,大家都默契地没有跟随,实际上,杨丽璐莫名隐身之后,大家逐渐开始把柳敬亭和康令月脑补成新cp,老师的得意门生和老师的女儿,自古就是容易产生的一对。

    “柳总……”

    柳敬亭笑着阻止道:“康指导,你不是真的吧?”

    康令月耸肩,道:“跟着大家叫顺口了,那个,其实我们都是叫柳肿。”

    柳敬亭笑着点头。

    “那个,我过来其实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你到了希腊之后,抽空给我寄张明信片呗。”

    柳敬亭怔了一下,随即道:“这个没问题。”

    下了电梯,康令月突然说:“为什么不把《哈姆雷特》和《阿q正传》拿去申请诺奖,我觉得这两部作品都符合标准,还有那首《西风颂》。”

    柳敬亭猛然想起来康令月乃是世界名校、比较文学专业的高材生,不过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实在不好跟人解释,因为莎士比亚比诺贝尔要早两百年,他本人对诺贝文学奖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无人可知,柳敬亭原本的打算是,所有作品尽量各有归属,就好像他同样没准备拿《红楼梦》去申请一样。

    “它们不需要被现在的诺贝尔文学奖认可,也能一样伟大。”

    柳敬亭只好这么解释,这句话其实是文学界对托尔斯泰的评论,作为“全人类的骄傲”,他一生与诺奖无缘,而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诺奖作品没有一部能与他相提并论,实际上,纵观诺贝尔文学奖历史,找出能与托尔斯泰三名著比肩的作品都非常困难。

    这其中固然有文化地域差异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这个奖项并非绝对的公正,并非能慷慨容纳所有的伟大作品。

    康令月认可了这个回答,顺口问道:“嗯,对了,半仙她?”

    “她要学同传。”

    “不在《匠录》了?”

    “有时间,我再找她谈谈吧。”柳敬亭底气不是很足地说。

    康令月点头。

    “再替我跟大家说再见。”

    “三年后见?”

    “我会偷偷回来看你们。”

    第三百五十章世界波(上)

    柳敬亭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待了七天,陪父亲一起出应酬,见朋友,给老爸长脸;帮妈妈在镇上选了一家地理位置不错的门面,圆了妈妈做衣服店老板的梦想。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此外,亲戚邻居有很多慕名而来的粉丝带着小说或者干脆带着朋友来要签名,当然揣着各种明信片的“还珠粉”和“西游粉”也不在少数,不过对他们来说,能要到章学艺和赵欣的签名似乎更加理想,要这两位明星的签名对柳敬亭来说,的确不是什么难事,但操作起来却是一件麻烦事,遇到这种要求,哪怕他们的眼神很渴望,也只能婉拒。

    这种门庭若市的情况接连持续了四天,而且只要柳敬亭在家,都会尽量满足大家提出来的请求,做这件事除了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是为自家积累人缘。

    第五天柳敬亭和爸妈一起去看望外公外婆,表兄弟姐妹听说他来,基本聚齐,又是一番热闹;

    第六天拜访了中小学的老师,难免又要回顾一遍青葱的校园生活;

    第七天,也是计划中待在家里的最后一天,柳敬亭没有去任何地方,而是把高中几位合得来的同学包括赵侃、于小树、孙信阳等几位室友,一并邀请到自己家里做客。

    不知是不是因为柳敬亭这几年闯下的名头太大,大家刚来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得有些拘谨。

    柳敬亭如今也是见识过各种大小场面的人,对这种场面并不陌生,他也不刻意跟大家套近乎,只是顺其自然地与他们说话聊天,十多分钟后,气氛终于开始缓和。毕竟一起经历过那些二缺的岁月,从来不会缺少共同话题。

    赵侃说起大学时代跟柳敬亭的那次通信,引得大家集体吐槽,连孙信阳都没忍住嘲讽了两句。

    “还没恭喜你们两口子保研通过呢?”柳敬亭看着孙信阳和苏南红说。

    孙信阳不好?(:

    ) ( 重生之小说巨匠 http://www.xshubao22.com/2/2347/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