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为王 第 7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ps:网络出了问题,一直等到现在才来,晚了很多,抱歉!两章我就不一起发了,先发一章,另一章在早上九点,等于今天应该更新四章。弱弱的说一句,求推荐票!

    第七章你不仁我不义式的恐吓

    付新的主意,还是有些馊,你猜他要怎么干。

    是这样的,先让蒋海洋跟公安局的打好招呼,等那群人拿到化肥之后,还没去卖,就一网打尽,把东西基本全部追缴回来了,这样罪名也可以轻一些,甚至减为没有。

    那群人让公安抓了之后,还没完,这回改为不让他们去牢里捡肥皂了。

    事先打好招呼,叫公安局不做笔录,等着蒋海洋去捞出来,然后蒋海洋就把他们给捞了出来,捞出来之后,或许会有人对此事产生疑问,可是没有笔录,这事只能不了了之。

    这样,既把这件事解决了,又让那群人感激他,一举两得。

    只是这么做,实在是阴险,蒋海洋这个行伍出身的,实在不愿意干。

    “不行不行,这太阴险了些,我实在做不出来这事儿。况且,还有一个问题,商店有你橙子姐的一部分,这个可不好办!如果有你一个人,那还算了,可有了你橙子姐,人家或许会以你拿一部分商店的分红来买通我,这样来获取化肥指标,进而攻讦与我。”

    蒋海洋的心思,还算很缜密的,他还记着蒋橙在家乐福商店有股份的事儿咧。

    “嘿嘿,蒋叔,你钻了死胡同了,在法律文件上,可没有橙子姐的名字。更重要的是,更没有我的名字。”这个问题,付新差不多早就想好了处理办法,要不他前面也不会出那个绝户计啊,不然伤到自己怎么办。

    “哦,怎么说?”这个蒋海洋还真不太清楚。

    “是这样的”付新解释道。

    原来,家乐福商店,表面上的股东,就两个,一个是宜城的市政府,占据四成,一个是陈观鱼,占据六成。

    这六成,虽然是付新等五人均分了,私下还签了协议,可是现在法律根本不健全,不具备法律效应的,所以,一旦这事儿拿到层面上来,上纲上线的,根本就与蒋橙无关。

    家乐福商店卖化肥,完全可以看作是付新的个人行为,他把从红星化肥厂得到的化肥,然后转手卖给了陈观鱼,或许这样会生出付新趁此机会赚了钱,还没交税,可是法律不健全,谁知道要不要交,该叫多少,这根本不能算上事儿。

    说是投机打耙,可是,付新的货源是通过正当途径得来的,根本算不上。

    另外,还有,蒋橙是陈观鱼的女友,是陈家的准儿媳,这事儿厂里人基本上都知道,就算蒋橙天天下了班往家乐福商店跑,为啥不可以视作去给陈观鱼帮忙,尽未来准老板娘的义务。别说刘义和杨过二人,他们二人,根本就算不进来,出事了,他俩完全可以视作是陈观鱼请的员工。

    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付新还没考虑到,那就是,这商店,是有市政府参股的,一般人得知后,哪敢乱来。就搬出这一条,就不知镇住多少小鬼。

    “嗯,你们的商店还有市政府参股,不错,这个就能镇住不少小鬼了!”听完付新的解释,蒋海洋满意地说道。

    说实话,不听付新说,蒋海洋还真不知道有政府参股这回事儿,因为蒋橙根本就没跟他提过。连他女儿都没提,其他人更不可能提到了。

    这次付新能够提到,也只是剧情需要罢了。

    “蒋叔,您现在可以安心了吧!”给蒋海洋解释了一通,付新喝了一口水,看蒋海洋将他的话语理得差不多了,然后开口说道。

    “嗯,还行,你们做事心思挺缜密的,不错!”蒋海洋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只是他哪里知道,这只是凑巧罢了,付新等人之前哪会想到会出这事儿。

    如果想到了,就不会出现让陈观鱼这个官二代,甚至官三代来做法人代表了,这不是坑人家吗,官员家属行商,别人一天就会不怎么舒服,影响不好。

    不过付新没有反对,而是接下了蒋海洋的话茬,说道:“蒋叔,既然这个橙子姐的事儿没问题了,那么我前面说得那个办法,可以执行了吧?”

    付新认为这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了,他一时半会儿根本想不出更好的来,就这个算了,虽然是阴险了点,但谁叫那群人贪心,这能怪谁。

    蒋海洋心里,虽然有了那么一点点意动,毕竟他也在官场磨练一些年了,有些东西,还是被这潭水给磨掉了一部分。

    但是,他还是接受不了来自内心深处的不同意,这样做,实在不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地男子汉该做的事情,把人家坑了,还要人家感激你,是在无耻。

    “蒋叔,你是不是在担心怕事情暴露啊?”付新突然问道。

    担心事情暴露,蒋海洋心里确实有这么一丁点想法,可是,他更多的,是觉得这件事,太阴险了,不适合他的行事风格,他觉得自己干不了。

    不过付新提到了自己怕事情暴露,就这么顺着他的杆子往上爬吧,于是说道:“呃,是啊”

    付新没有注意蒋海洋的语气,还信以为真了,于是说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件事情,到时候也就那么几个人知道,我知道,您知道,您那个战友肯定要知道,差不多也就这样了,这用怕什么,我不说,您不说,您那个战友,应该跟您有生死交情吧,这样他就更不会说了,所以担心暴露这事儿,您就别担心了,放一百个心,绝对没可能透露出去的。”

    “可是这世界上就没有不透气的墙,况且”

    蒋海洋还没说完,就被冲动地付新给打断了,只见付新说道:“哎呀,蒋叔,您就放一百个心吧,绝不可能透露出去。您说况且,我知道您想说什么,是这么做,不厚道,太阴险了是吧?可是您忘了吗,这件事情,是人家先不仁的,那就休怪我们无义。”

    说道这里,付新的嘴有点干了,朝好热气腾腾的开水吹了几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然后继续说道:“况且,我们这是在给他们警告,又不是真得要他们去坐牢。考虑好了没?”

    “爹,我回来了!娘他老人家在吗?咦,付新你也在啊?”蒋海洋还在思考,这时蒋橙给冲了进来,大神喊道。她永远都是这么大大咧咧的,不过,还挺招人喜欢的。

    付新就知道,虽然蒋橙已经是陈家准媳妇了,但是厂里一些小青年们,还是没有放弃对蒋橙的追求。因为蒋橙长得不错,家境又好,对那些有志向的人来说,谁不喜欢啊!

    “你咋就回来了呢?”蒋海洋看了外面一眼,夕阳还没有西下呢,这是他老婆都还在上班,还没回来,平时回来得很晚的蒋橙,竟然还先一步,就这么早就回来了。

    “唉在店里没事干啊,化肥卖完了,小新还没从老爹你这里要到,坐店里无聊得死,我还不如回来听会儿广播呢!对了,老爹,今天你怎么没听收音机啊?”蒋橙抱怨道。

    蒋海洋家,虽然没有电视机,实在是这东西是稀罕物,作为厂长的他,也买不起,舍不得买。但是收音机,他家里还是有的,每天蒋海洋下了班,就喜欢开着这个小半个箱子大的收音机,听听世间大事。

    而蒋橙呢,也喜欢听,不过她喜欢地不是新闻,而是其他少数一些有趣的频道,为此,爷俩儿经常要争抢一顿,然后以蒋橙成功结束。

    只是今天,付新在,加上他遇到麻烦心烦,没开罢了。

    “你没看到我和付新在谈事情吗?开开来干嘛,电费不用钱的啊?”蒋海洋虽然对蒋橙几乎百依百顺,但也不是盲目的溺爱,有时候,还是会生气的。

    “哦!”看蒋海洋有生气的节奏,蒋橙立即老实了不少,低下头去应了一声。

    虽然她敢在蒋海洋面前乱来,可那也是在蒋海洋心情好,对她好,理亏的情况下,眼前这情况,有些不妙,蒋橙还是选择了闭口不言。

    蒋海洋的夫人叫刘思水,是一名中学教师,这时下班了。

    “我说海洋,你训斥什么呢?女儿又没有得罪你,看闺女这委屈的。”打开门,蒋海洋的夫人,蒋橙的母亲刘思水走了进来,替蒋橙说话道。

    她对蒋橙,可就是溺爱了。

    蒋海洋不同于付振邦家,他家一共就两个孩子,另一个是男孩,蒋橙的哥哥,现如今在省城的西江师范大学念书呢,读了几年了,鉴于交通极其不方便,加上路费要花钱,所以很少回来。因此,最近几年,刘思水更加溺爱蒋橙了。

    “好啦!好啦!阿姨,橙子姐,你们也别怪蒋叔了,如今蒋叔在厂里遇到了一些困难,心情不说,话说重了点。”眼见气氛有些不对,付新赶紧地站出来插科打诨。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把厂里受到的怨气带到家里来啊?”刘思水不依不饶地嘟囔了一句,然后说道:“小新,等下别急着回家啊,到阿姨家吃了晚饭再走,阿姨给你做点好吃的。橙子,我们去厨房,让他们俩人去聊。”

    说完,刘思水就拉着蒋橙的手往厨房的方向走去。刘思水虽然溺爱蒋橙,但她绝对是个聪明人,男人间的事情,少插手为妙。

    她看得出来,付新和蒋海洋一定在聊什么重要的事,看那摆放不整齐的热水瓶和他们手里紧紧捂着的茶杯,以及家里连取暖的火都已经烧的快灭的情况,就猜出了一二。

    第八章坐等看一场好戏

    见蒋橙母女俩渐渐消失的身影,已经进了厨房,付新喝了一口水,然后开口说道:“蒋叔,考虑得怎么样了?”

    这说话的语气,像极了反派人物上门去收保护费。

    其实,这事情说来,若真是要说付新没有死心,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说别的,就刚刚蒋橙说商店没货可卖,付新心里就很着急了。必须快点从蒋海洋手里得到批条。

    蒋海洋也没有马上回答付新的话,听到付新一问,他刚刚舒缓一些的心,又变得紧张起来,抖擞这双手,捧起被子,喝了一口里面的水,然后闭着眼睛,靠在椅子上,静静地想着。

    过了一会之后,沉默的气氛,终于被蒋海洋给打破了,只听见蒋海洋低沉着自己的声音说道:“好吧,就随你。”

    说完,蒋海洋似乎苍老了十岁。

    “那蒋叔,批条可以给我了吧!”付新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种行为,惹来了蒋海洋的不满,他早就猜到,付新有私心,现在这马上就表现出来了,于是没好气地说道:“你就不能让我先歇会儿吗?等吃了饭再给你!”

    付新也不在意这一会儿,等就等吧,正好可以在蒋海洋家吃一顿晚饭,付新清楚地记得,刘思水的手艺非常不错,她做的饭,怎能用好吃来形容啊!

    总之,就是非常好吃!

    “对了,付新小子,这次化肥卖完了,你准备干嘛啊?”蒋海洋突然问道。

    “什么准备干嘛啊,不就是在厂里上班吗?”付新一下子没有转过思绪来。

    “我说的是商店,我说你什么脑子啊,这都想不到!”蒋海洋拍了一下付新的脑袋,“指责”地说道。

    “哦,这个啊,我准备去东广省那边搞点小商品来卖。”付新回答道。

    其实,他就想好了要这么干,当初想打卖化肥,还是考虑不周啊!

    化肥属于什么?农资产品啊!农资产品是什么,生产资料!在如今这个物质机器不发达的年代,化肥这种十分紧俏的生产资料,是能随便倒卖的吗?显然不是不可以。

    这一次,还好现在好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彻底推广开来,若是再过一年,等这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推广开来之后,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解放,那时,化肥绝对是供不应求,引发哄抢的生产资料啊,如果那个时候来倒卖化肥,绝对是挨枪子的节奏。罪名嘛,投机倒耙!

    另外,如今家乐福商店还有这宜城的市政府参股,无形中给家乐福商店增添了一道保护伞,这才使得付新他们一直安然无恙,不然,就算现在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很大的解放,可化肥这种生产资料,也不是能随便进行买卖的呀!

    加上家乐福商店的货源来历正当,这才免去了不少麻烦

    所以,付新后来考虑到了这些,一时心里都惊恐了许久,心里也暗暗决定,干完这一票,差不多也赚到一些本钱了,这个是绝对不能再干了,还是去五羊城进一些小商品来卖吧!

    看到众人都吃得差不多了,付新也赶紧加快速度,吃完后,说道:“阿姨,您做的饭菜真好吃,我吃饱了。”

    说完,付新还摸了一下自己浑圆的肚皮,他确实吃得很饱,实在是刘思水做的饭,不要太好吃了。

    “蒋叔,您该给我批条了吧!”趁着蒋橙在一旁,蒋海洋的心情看上去似乎也很不错,付新立即趁机说道。

    蒋海洋把嘴擦干净,拿起一旁的茶杯,抿着嘴喝了一口,然后悠哉悠哉地说道:“等会儿,马上给你。”

    说完,蒋海洋就从身上摸出一个本子和一根英雄钢笔,给签了一张条,递到付新的手中。

    这是的蒋海洋,心情确实是真得不错,因为经过了这一顿饭的时间,他已经想通了,他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也不能算自己无耻,因为这一切,都是那群“红眼病”患者先不仁的,那就休怪他无义了。

    付新心满意足地从蒋海洋手里结果批条,然后开始准备回家了,这时天还没有完全黑掉,趁此机会,赶紧回家。

    第二天一大早,付新刚来到红星化肥厂门口,就看到刘义他弟弟刘忠正无所事事地靠着门上,看着来来往往过去的工人,没有什么反应,一点也不像正在做事的样子。确实,他这会儿,离正式开始上班,确实还有一会儿。

    付新来早了,厂里还没有到上班时间,虽然他刘忠要更早一步上班的,但是他的上班时间,也还没到。

    今天早上,付新起得很早,带着忐忑地心情,去了无名老头家里,本来他以为,老道士会臭骂他一顿的,结果没有,听完付新的陈诉,老道士什么也没有说,更没有像刚开始那会儿那样,一脚踢在付新的屁股上,而是直接就示意付新开始练功。

    而且,虽然付新没有手表之类计时的东西,但是他上辈子的经验,对时间也很有把握的,付新明显可以感受地到,今天收功比平时更早了。

    现在来到红星化肥厂门口,果不其然,真得来早了。

    其实,老道士对付新这么宽容,是情有可原的,付新这段时间的辛苦,他是看在眼里,加上付新的悟性也好,学习态度也好,也很是不错,所以老道士也对付新没了之前那么严厉,显得十分宽容起来。

    付新一进门卫室,就见到刘义和过儿两人正坐在火炉边烤火,付新对此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两人是他前天就打好招呼,叫他们今天一大早过来拿化肥的。

    “你们来多久了?”付新一进门,就跑到火炉边上,将手放在上面烤了烤,然后问道。

    “没多久,怎么样,批条拿到了吗?”刘义开口回答道。

    “嗯,拿到了,我们现在去仓库吧!”付新又烤了两下自己的手,然后说道。

    几人没有再犹豫,直接朝存放化肥的仓库走去。有了蒋海洋开的条,付新几人很容易地就买到了化肥。

    这一次,付新先买了三吨共一百二十袋化肥,因为他们只有拿到这么多化肥的钱。

    拿到了化肥,付新就去上班了,至于搬运的问题,就不用他操心,虽然付新不好意思,想参与搬运,但是被刘义给轰走了,这不是看不起人家刘义吗?

    一百二十袋化肥,就这么摆放在仓库门口边上,刘义和杨过二人,准备一袋一袋地搬到商店去,反正这儿离商店又不远,几个小时足够搞定,没必要花钱请人来吧,或者欠下人家人情叫人来帮忙。

    至于一堆化肥放在这里,而他们搬着化肥离开了,防小偷的问题,这根本就不要多做考虑,且不说,刘忠那么一大个人守在大门口,一般人拿了也难以运出去,就这仓库门口坐着的刚来不久的陈观鱼,也足够了,一大活人在这里,谁敢动啊!

    陈观鱼开始也想参与搬运的,只是这话还没说完,就被刘义给填了回去。训斥他说,你现在正在上班呢,怎么可以随便擅离职守,就算厂里管得不严,或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毕竟影响不好是不是。另外,陈观鱼在这里看着,也算是做事了。

    陈观鱼也就没有勉强,开始看着刘义和杨过二人搬运这一百二十袋化肥。

    刘义和杨过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搬运化肥,若想让人家知道,除非这二人有仙术,否则根本不可能。所以,这两人的行为,立即就引来了一些议论,同时,还引来了一些“红眼病”患者。

    “厂长,你快看看外面!这件事,您不管了吗?”蒋海洋办公室的文员,指着窗户外面刘义和杨过的身影,朝蒋海洋说道。

    这文员,虽然不是“红眼病”患者,但是他是“红眼病”患者的家属啊,家里闹腾地厉害,如今见到这一幕,顿时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也顾不上蒋海洋的面子了,直接提了出来。

    “唉,管不了了,你们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只要不给我我闹出大事来,我就不过问了!我累了,这件事,让兰厂长去烦吧!”蒋海洋叹了一口气,有些痛心地说道。

    虽然,付新交代他要演戏,可是眼前这一幕,蒋海洋明显是真情流露啊!也对,他如何不真情流露啊,就连自己身边最信任的人,都要这么干了,他深感无力啊!

    心底也不禁感叹,这群人,真是要钱不要命啊!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国家的财产,也是你们能随便打主意的?况且这还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蒋海洋在心底吭道。

    昨晚,付新走后,他就立即来到厂里,利用厂里的电话,给他那个在市公安局做局长的老战友打了个电话,然后讲明了情况,那老战友不像他,还犹犹豫豫地,直接就给答应了下来,并且还答应蒋海洋,这件事晚上就会给落实好。

    蒋海洋就此也就放心了,现在,他就等着看一场好戏,然后最后他变身救世主,去拘留室捞人了。

    ps:这一章可能生硬了一些,请见谅!今天丢了六千多字的稿子,然后重写了一遍,受前一遍的影响,感觉写得没有前一遍自然,比较生硬。

    第九章谁又知道将来会是怎样呢

    时间过得太快了,一转眼,五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这一天一大早,付新叫来刘义和杨过,另外让他们请了几个人,用他东拼西凑起来的钱,终于把剩下的五吨化肥指标,给用掉了。然后这些人忙活了一个上午,才将这五吨共两百袋碳酸氢铵,给运回了家乐福商店。

    因为付新已经意识到了,那伙“红眼病”患者,这时关系打通地差不多了,有兰厂长的败家儿子这个大杀器在,付新相信,他们很快就可以搞定的。

    等到他们关系打通,拿到了指标,就会立即来厂子里买化肥去投机倒耙的,而这时,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付新已经发现厂子周围有陌生人士在转悠,十有八九,那是蒋海洋那个老战友派出来的侦查员了,专门盯着这群家伙的。

    一旦他们来厂子里买化肥,那已经撒好了的网,一定会猛地一收,一个也别想跑。这样的话,东窗事发,付新估计以后想要拿到化肥就难了,所以,付新才出此下策,先借钱把剩下的五吨化肥指标先用掉再说,防止“过期”作废。

    至于东窗事发查到付新头上收缴了怎么办,这没问题,有着正当的手续,以及足够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外加上面有人,付新几乎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

    再说,开门做生意,哪有不冒点险的。先用掉剩下的五吨化肥指标再说,别等东窗事发,“过期”作废了。

    可是,付新没有想到,东窗事发会来得这么快。

    这天傍晚,付新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车间里出来,正准备回家,可他正好去那自行车的时候,发现,厂子门口涌进来了一帮人。

    其中,就有兰厂长的儿子,付新顿时意识到了,他们已经搞定了,这是来用掉化肥指标的。

    这时,付新也就不准备急着走了,他想看一场戏,所以重新将自行车放回远处,然后朝付振邦的办公室走去,付新准备,在付振邦的办公室里看一场好戏。

    走到付振邦的办公室门口,门是锁着的,这些天,付振邦和另外一个副厂长出差去了。干嘛去了呢,当然是去西山省找煤炭去了,这是付振邦他主动请命,然后蒋海洋批准去的。这里面要花费不少时间,去了半个多月了,付振邦也还没有回来。

    付新拿出钥匙,打开了付振邦办公室的房门。不用奇怪,是付新用钥匙开的。

    现在不像将来,门非常的结实,里面有很多东西。不对,蒋海洋这个门是一片绿颜色的木门,并不结实,另外,里面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所以,付新才有钥匙。这是付振邦给付新配的,原因嘛,是为了让付新有一个好的午休环境,正好办公室也没有什么机密文件,给付新配一把钥匙,这并不算违反什么错误!

    在车间午休,那是牛人才干的事情,因为车间根本就不是午休的地儿!

    所以,蒋海洋给付新谋了这么一点点私利,现在,正好被付新利用来看一场好戏。

    天还没有黑,可能那些人也有些顾忌,进去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出来。

    付新一直等着,知道,太阳完全落下了地平线,已经不可见了,天也开始黯淡起来,付新才听到了动静,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他,顿时就精神起来。

    按理说,付新前辈子都是院士级的人物了,怎么还喜欢看热闹啊?但可别忘了,这看热闹,可是世人的本性,再加上付新的心理年龄,并没有随着实际年龄的大幅增长而增长,而是随着他的样子,大概是多少岁,心理年龄也就是多少岁。

    更重要的一点,这些人的行为,与付新是有关的,所以付新也是想知道清楚情况,所以在躲在付振邦的办公室里,从窗户向外偷看去。

    趁着天还没有完全黑,这伙人开始行动起来。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扛着一袋或两袋化肥,一边交谈,一边走着,气氛,显得很轻松。好几百人,显得还挺有气氛,挺壮观的。

    “真是不知死活”付新在心底冷笑着。

    这群人现在开心,可是等他们再走出化肥厂大门几十步后,就有得他们哭的了。付新也不去提醒,而是静静地看着。

    说实话,付新也觉得自己有时候也挺坏的,就这么看着这好几百人马上被公安干警带走而无动于衷,而且自己还是致使公安干警抓这群人的主谋,却心底没有一点波动,是不是太心黑了一些?

    这或许是年少轻狂留下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

    “不许动,全都把东西放下,举起手来。”没过多久,某公安干警的大嗓门的声音,就传到了付新的耳朵里来了。

    付新并没有靠前去观看,因为他怕自己被误抓,所以依然还是呆在付振邦的办公室里,看着厂子门口那群全副武装的公安干警,抓这一群好几百人的“良民”。

    为什么说是良民呢,或许是那场大动乱刚过去没几年的原因吧,也或许是看在这群公安干警手中的枪不长眼吧,这些人对暴力机构还是有些害怕的,竟然没有一个敢跑的,全都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动,等着公安干警们上前来扣上手铐。

    这些“红眼病”患者,都被抓去治疗了,付新这下把戏看完了,也就准备回家去,把付振邦办公室的门锁好,然后出去外面停车的地方找到自己的自行车,唱着小调儿,优哉游哉往家里的方向骑去。

    只是,付新真得没想到,他这一次,懵了。

    没走多久,附近竟然还埋伏了公安干警,付新刚出来,就被这么几个全副武装的公安干警给抓了一个触不及防。

    一把将付新从自行车上拽下来,然后一按,将付新按倒在地,早已准备好的手铐,就套在了付新的手上。

    “啪!”手铐锁上了。

    付新象征性地挣扎了一下,其实他要挣脱的话,完全是可以挣脱的,怎么说,他也是一名兵王出身,如今有炼了一套内功在身。

    只是,这公安干警的手铐,是能随便去挣脱的吗?只有真正的罪犯才会去这么干吧!付新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事儿,就算是卖化肥,那也是正规途径。

    而眼前抓付新的公安干警,付新本能又坚定地认为,“这肯定是蒋海洋安排的不能厚此薄彼,先全部抓了再说,反正自己是清白的,到时候放出来就是了!”

    虽然这么想,但是付新还是忍不住地问了一句:“公安同志,为什么抓我啊!我跟刚刚那群人不是同伙啊!我是无辜的!”

    虽然很不愿意提到这个歪解了导致很恶心的“同志”二字,可是这个时候就是这么叫人的,付新只好强忍着一丝不适给说了出来。

    “老实点,这个你跟我们回去之后再说吧!到时候会有人来问你的,而现在,我们只负责抓人,不负责解释!”其中一个公安干警,“喝”了一句,然后陈诉道。

    “哦!好吧”看这个公安干警这么凶,付新选择了闭嘴,省得自己多吃苦头。

    付新家所在的村子里,无名老头家。

    “外公,你不是说付新每天跟你在一起学习的吗?怎么现在天都快黑了,他都没来?”钟颖又来找自己外公了。

    “我也不知道,可能厂里临时有什么事儿吧,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说完,老道士看了看天色,继续说道:“那小子今天应该不会来了,明天一早等他来了看他怎么解释吧!”

    老道士也没搞懂付新今天为什么没来,想等着付新明天再来解释,殊不知,付新被公安干警给抓走了,明天早上能不能出现在这儿,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哦!”听到老道士说付新今天不会来了,钟颖有些打不起精神地应了一句。

    “怎么了?小颖,听到我说付新不会来了,你不高兴了。我说你到底是来看外公我,还是来看付新小子的啊?”老道士发现了钟颖的异常,立即打趣道。

    “是啊,小丫头,你不会看上付新那小子了吧?”无名老头也跟着在一旁附和道。

    听到两个老头这么说,钟颖的脸色,刹那间变成了通红,然后羞羞地说道:“不跟你们说了。”说完,钟颖就跑开了。

    “李老鬼,看来你这外孙女真得看上付新那小子了!”见钟颖跑开了,无名老头在一旁看着老道士说道。

    “看书又怎么样,我那徒弟又不差,潜力非常巨大,将来成就一定不会低,我挺看好他的!再说,我看得出,我那徒弟同样看上了我这外孙女。就冲这点,我也会答应,不能让他们走我的老路啊!”老道士毫不在意地说道,只见他脸上流露出来的表情,似乎是很开心。

    “可是李老鬼,我们的身份”无名老头在一旁提示道。

    “这个啊,我想应该不是问题,我这不也有外孙女了吗?不也是有牵挂了吗?无欲无求有啥好的,还是多体会一下世间冷暖,比较好!”老道士回答道。

    “你知道我指的不是这个的”无名老头继续提醒道。

    “这个以后再说吧!先不考虑了,谁又知道将来会是怎样呢?”老道士想了想,感叹地说道。

    第十章出一趟远门寻找货源

    深夜,付新拖着疲惫,困倦的身躯,在李芳华满脸担忧的深色中,回到了家中。期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付新没有与任何人提起,第二天依旧照常生活着。

    时间也在一天天地过去,转眼,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过去了,期间,付新过了一个好年,付振邦找煤也找到了,早就回来了,在外读高中的付旧,也回来过了一个年。

    时间走到一九八零年三月一日,这一天,正好是元宵节。

    吃过元宵节的团圆饭,付新一家人坐在火堆旁,静静地交谈着,明天,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

    “付新,你真得决定明天去海上了吗?”付振邦突然问道。

    “嗯,我已经向蒋叔告了一个月的假期,这一次,非去不可了。”付新坦诚地说道,确实,他前两天就去找蒋海洋的告了假。

    那次“化肥指标”事件过后,厂里能跟蒋海洋比势力的人,基本上没有了,有的,也不被他给折服了。比如这个兰厂长吧,蒋海洋把他儿子“捞出来”之后,处于感激,他再也没有跟蒋海洋做对了!

    所以付新的这次请假,并没有得到为难。

    其实,在付新原本的计划中,他要去的不是海上城,而是五羊城的。

    不过,也不知为什么,老道士得知这事后,居然给付新提出了建议,认为他去海上城更合适。付新也不知为什么,竟然把老道士的意见给接受了,准备去海上城。

    “那你钱准备的够吗?”付振邦突然问道。

    “这个您放心,我这次带一千块钱去,肯定足够的。”付新答道。

    十吨化肥,让付新等人不仅赚回了本钱,还毛利润达到了八十多张大团结,,这等于就有近一千四百块了,这些钱,除去开销,开销中包括了刘义和杨过的一部分工资因为没有分红,毕竟他俩总得拿点钱生活,所以几人商量决定,得给他们付一部分工资,特别是刘义,他把工作都让了出去。

    这样算下来,还有一千块多一点,这一次,付新就带了一千块整准备出门寻找货源,这时一千块的购买力可是很足的,就拿火柴来说吧,出厂价是每件13。15元,一件是多少,一件有一百封,每封有十盒,等于一千盒火柴的出厂价才13。15元。零售价是0。02元一盒。

    再提一个同样很紧俏的商品,手电筒,其中手电筒中的代表品,型号为133#300英尺大无畏后收光(横园线型)电筒,每只出厂价1。44元,批发价1。57元,零售价1。80元。

    所以一千块钱,足够付新提到不少货物了,而且他这次又不是拉一车货物来卖,那样太招摇了。

    毕竟市场还没有放开,他就算是有政府批文的商店,人家要计较的话,也是属于投机倒耙。

    “嗯,你先要闯事业,我想好了,我给你准备了两百块钱,给你以防出现什么意外用的,你收好吧!”说完,付振邦从口袋里,递出二十张大团结,另一只手抓住付新的一只手,然后将这二十张大团结放在了付新的手中,然后将付新的手合拢,意思就是要付新不要拒绝。

    付新也没有矫情,父亲给的,没啥很不好意思接受的。从小到大,父母亲给予的还算少吗?如果他们的一番心意也要拒绝的话,呵呵。

    还是那种绿皮车,哐啷哐啷,哐了两天三夜,列车终于停靠在了梅陇车站。下了车,一股老城的暮气扑面而来,这是浦西,浦东还未开发,欣欣向荣,大建设的时代,还未到来。

    来之前,老道士给了付新一个地址以及一张纸条,要他按那上面的地址拿着纸条去寻找那家人,那家人是他的信徒,几年前他曾用医术救过这家人,所以,拿着那张条,按上面的地址去寻找,只要找到了,就肯定会接待他的。

    其实说通了,有这个落脚之处,这也是付新放弃前去五羊城,而选择来海上城的主要原因。出门在外,有个熟人,办事方便多了。

    地图上的地址,离梅陇车站并不是很远,就在这附近的老沪闵路上,按着地址,一步步往前,中途问了几个路人,付新很容易地就到了这家人的门口。

    把门敲开,一个扎着羊尾辫的小姑娘给付新开了门,小姑娘一定是没有学习小红帽的故事。对于付新,她一点也不害怕,欢喜地冲付新笑了笑,然后脆生生地叫了一句大哥哥好。

    屋里的大人,听到了动静,立即就有人出来了,他们以为是什么客人来了,只是没接到通知,一个老大爷就走到了门口,疑惑地朝付新问道:“小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虽然付新上辈子活到了近五十岁,可付新的交际能力,着实不行。他就是一个科研狂人,一名科研宅男。不知道怎么说,只好红着脸递上老道士交给自己的纸条,交到了老大爷的手中。

    老大爷一看这纸条,顿时有些激动,然后发现付新这个羞涩的小青年,立即热情地将付新请进了屋里,屋里还坐着俩人,一个老大妈,以及一个看上去想小女孩母亲的中年妇女。

    两人见老大爷这么热情地将付新请到家里,有些不明所以,老大爷立即把付新递给他们的纸条给两人看了,两人立即没了疑惑,也热情地招待起付新来。

    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家庭,十分懂得感恩!

    这一家人的生活条件,看上去挺不错的,付新同老大爷坐到了沙发上。看到家里来了客人,一旁可爱的小姑娘显得十分热情,一把爬到了爷爷的身上,不时地朝众人做出鬼脸,引得在交谈中的众人欢笑不已。

    欢笑过之后,老大爷突然朝一边同样在微笑的付新开口问道:“小伙子,你叫付新对吧?你师父现在怎么样了?”

    那张纸条上,老道士已经将付新的身份,以及他为什么会来到老大爷家里,为什么要来上海,等情况大概地说明说了一下,并没有提到他自己。

    “师父挺好的,精气神很足,现在住在无名师叔家里,每天早上教导我练功,傍晚教我其他方面的东西。”付新仅仅只将自己要学什么给说模糊了,其他都是如实回答。

    “嗯,你师父是老神医,很懂得保养好自己身体的,我猜他现在也是你所说的这个精气神很足的情况。”老大爷听到付新说老道士活得很好,似乎放心了很多,然后感叹地说道。

    “对了,小伙子,你师父在纸条上说,你是来上海买一些东西的,要买些什么东西啊?纤纤他爸今天上班去了,我叫纤纤他爸明天带你去城隍庙那边买,那边的东西种类多,而且便宜。”老大爷突然开口说道,他猜到了付新急需货物带回去,也就没有挽留付新到海上城玩几天。

    老道士虽然没有在纸条上说,付新是来上海寻找一些货物带回去去卖的,毕竟这市场还没有放开,你跟人家解释你是有政府批准的,可人家依然不会怎么相信你,只会认为你是在搞投机倒耙,因此老道士也不好说出来。

    但是这老大爷,毕竟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人老成精,也猜到了付新要干些什么,但是人家不说,他也没去揭穿,老道士是他家的救命恩人,救命恩人的弟子要请他们帮忙,而且救命恩人还专门给开了一张条子。他也不好怎么去反对,况且老大爷是个开明人士,他对付新这种行为,并不怎么排斥。

    至于纤纤,就是眼前的小女孩了,纤纤他爸当然就是老大爷的儿子了,付新从刚刚的交谈中已经知道,纤纤他爸爸,范长和,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至于是怎样的工作人员,人家没说,但是付新从这种家境也能看出,定不是什么底层的工作人员。

    “好吧,我也不太懂的,您给安排就好。”付新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确实是不太懂,前世,他退伍之后,考上大学就去了京城,后来来到这海上城,也是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以后,才来过,而且也基本上除了开会,没有其他了,所以并没有太多地了解这里。

    更后来吧,海上城对外开放了,建设地越来越好,付新也不怎么知道这海上城有什么好进货的地方,毕竟那时他身份高了,而且也不从事这一行,很少去了解。

    付新只知道,未来的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九星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批发市场,物流市场,可是这九星村,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

    反正付新是记得一些的,现在这里,就是一块种不出庄稼的沼泽地。根本就还没有开发,更别谈什么批发市场了。

    城隍庙这个地方,付新知道一些,还去过,似乎离这里不愿是有一个批发市场,只是不知道建了没有,先跟着范长和去吧,反正他对海上城也不怎么熟悉,有个地头蛇带路,还会错了不成。

    “师父已经给自己交代了,这家人,还是值得信任的,师父不可能会坑自己的。”付新在心底如是想道。

    第十一章他乡遇故知

    城隍庙市场,此时并没有没有后世的繁荣,但是来往的人,确实一点不少。

    付新跟着范长和的脚步,正在城隍庙市场内逛着,这已经是付新到sh的第二天下午了。在范长和家住了一晚,范长和一家热情地招待了?(:

    ) ( 工业为王 http://www.xshubao22.com/2/238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