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甜。
这就是90年代刚开始的国营工厂区,有几分亲切有几分嘈杂,有很多鸡毛蒜皮的小纷争,和更多是非议论的流言。
把身活区抛在身后,江之寒默默地走在厂区围墙的外面。整个厂区从山底直到山腰,如同整座城市一样,是建在山上。围墙的外边是三百八十八步的梯坎。江之寒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整个厂区和生活区都笼罩在灰蒙蒙的气氛中,给他一种压抑的感觉,连路旁绿化植的树,都由于空气质量和无人维护,而细细的长不高。
虽然梦境已经模糊,但慢慢的随着自己往上爬的步子,江之寒觉得自己的心绪却慢慢的沉淀,慢慢的成序。而且似乎身体中注入了一些新的东西和新的元素,很虚的,但却能感觉的到。是信心?是雄心?抑或是别的,他说不清楚。
但脑子里好像突然出现了一幅景象,无数的鱼儿被激流带动往前游,却不知道路在何方,前面是什么在等着他们。而有一条鱼却高高的跃起,似乎看见了前面的支流,前面的水坝,和前面的危险。那虽然是瞬间的事情,而且很快被遗忘,但那鱼儿似乎得到了信心,我可以与众不同,我可以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我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
江之寒握了握自己的拳头,自言自语道:“我可以的”。
“你可以什么?”一个清脆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江之寒抬头一看,虽然有1秒钟的停顿,他还是想起这个皮肤稍微有点黑,眼睛亮晶晶的,笑起来有两个好看的酒窝的,梳着两条辫子的女孩是同班的同学吴桃。
“是你呀,小桃红。”江之寒脱口而出。班里的男生给吴桃取这个外号,是因为她的名字带个桃字,而她又超喜欢穿红色的衣服。
吴桃隐约知道自己的外号,但从来没有男生当着她的面叫过。她涨红了脸,说:“你们背后就叫我这个呀,真无聊。”
江之寒愣了愣,意识到今天自己迟钝的反应,但下意识的他补上一句:“没有恶意啊,是因为你穿红色衣服真的很好看。”
十年后的中学生也许可以熟练的互说我爱你,但在这个时间点的内地封闭的中等城市中州,当着面夸女孩子漂亮可是需要相当的勇气。
“没看出来你这么口花花。”吴桃的脸更红了。小女生还没被同龄的男子当面这样正式的夸过。她有些慌张,下意识的回了一句,就跑开了,心底却是有一点点开心,我穿红色真的很好看吗?
江之寒愣愣的站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平身第一次当面对同龄女性的赞美已经献给了小桃红同学。这可不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笑了笑,我在变,不是吗?我可以变得更好,也许。。。。。。也许,我还可以改变这一切---他望着灰蒙蒙的厂房和家属区。也许,我可以是那条飞的很高的鱼。
第一卷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的那个夏天5。操场砍人事件(上)
江之寒四处闲逛,想着自己的心事,回家已经八点多了。陪着父母看了会八点档的电视剧,不由打个哈欠,无聊道:“男女主角一个对视要给2分钟的慢镜头,这也太拖戏太无聊了吧。妈,有什么书看看吗?”历蓉蓉算是开通的母亲,暑假才开始倒也不威逼儿子天天看课本参考书,加上她和厂图书馆的管理员交好,经常会把一些小说,杂志,散文什么的近水楼台先借回家来看。“今天有三本新的杂志到了,都是你喜欢的,放在你床头柜上呢。”
江之寒踱回自己屋里,看到是一本UFO探索,一本读者,还有一本知音姐姐。翻了翻UFO探索,里面充满了神神道道的东西,又选了几篇读者中的小资煽情文看看,最后拿起知音翻了两页,忍不住大声问道:“妈,你没有搞错吧?这个知音姐姐是我喜欢看的?也太假了吧,比8点档电视还过分。”历蓉蓉说:“搞错了,那本是我的。你也少废话,该睡觉了,明天我起你就得起。”
于是江之寒关上门,熄灯睡觉。闭上眼睛,默默地祈祷梦境能够回来,至少让他知道最后那个名字是什么。火车隆隆声在回响,隧道的景象闪过,那句话却总是断在一半。江之寒知道自己并没有睡着,脑里的景象不过是白天的回忆,而不是新的梦境。他睁开眼睛,看着黑黑的房顶,叹口气,给自己鼓劲道:“不管怎么样,我要有一个不同的开始,一个至少不被8点档电视剧,读者,和知音充斥着的人生。”
历蓉蓉这些年早已形成了生物钟,7点钟从床上坐起身来。象往常一样,丈夫已经在上班的路上了。她推开门,惊讶的发现儿子坐在沙发上。”妈,给你买的早餐,豆浆油条,经典搭配。”历蓉蓉揉揉眼睛,说“太阳从西边出来啦?”江之寒庄严的宣布:“妈,我要变了。”历蓉蓉笑道“你是孙悟空吗?”江之寒不失时机的拍马屁:“我就是七十二变,也变不出您的手掌心呀。说正经的,”江之寒说:“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开始早上出去锻炼,就去学校的操场,给你说一声。”历蓉蓉大概刚睡醒,对于暑假6点多就起床的儿子还是有些不适应,随口说:“锻炼是好事,那就去吧,注意安全。”
------------------------------------------------------------------------------------------
这一天是江之寒开始锻炼的第三周。开始这一周是靠刚开始的兴奋感支撑的,第二周开始是挑战意志最艰难的时候。熬过了第二周,锻炼这件事仿佛慢慢成了习惯,自然成为了生活作息的一部分。上个周日江之寒被妈妈拉去祭奠外婆(去世3周年的日子)而没有运动,倒感觉浑身不对劲。Kao,人家都说吸毒会上瘾,吃巧克力可能上瘾,没成想到我锻炼也会上瘾。江之寒心里想道。
锻炼的计划是江之寒拍拍脑袋自己想出来的,当然他还去查了两本书参考了一下。围着学校的足球场跑10圈,大概3000米左右。然后是一组跳绳,一组引体向上,一组俯卧撑,和一组100米的短跑冲刺。耐力,爆发力,和上肢力量的锻炼都覆盖了。江之寒觉得自己拟定的计划无比完美,颇有几分得意。你别说,平时不太锻炼的江之寒,经过这几个星期,饭量大了,每天精神饱满,而他大概测试了一下,自己每个项目都进步了不少(当然原来的基础是不怎么样的)。
江之寒还认识了2个朋友,一个老人家姓杨,几乎每天都看到。过了几天,见面笑笑打个招呼,后来见多了偶尔也闲聊两句。江之寒称他杨伯,杨伯每天都来,有时早一点,有时晚一点,却不见他怎么锻炼,好像只是到处走走站站。杨伯面相看起来还挺年轻,就像四五十岁的样子,但头发却是花白的。江之寒有些迷惑,但当然不好意思去问人家年龄是多少,自己私下揣测,可能是有人说的少年白,头发白的很早。
另一个朋友却是个同龄人,叫顾望山。大概一周前,江之寒看见有个年纪差不多的男生在操场上骑自行车。中州这个地方,和中国大多数地方不同。因为在山上,坡陡路窄,自行车不是常用的交通工具。除了一些卖菜的人有时骑车运货进城,城里的人是不骑自行车的。更多的倒是一些小孩买来作运动或者娱乐的工具。
江之寒看见他骑的是一辆吉安特,那年头在中州可算是高档的稀罕物。换作原来的江之寒,大概就远处看看,不过这一次他却是走上去,笑着打了了个招呼,
“车很酷。”
“骑过车吗?”
“初中去伯父家学的。”
“你这个学校的?”
“开学高二。”
“我开学高一,顾望山。”
“江之寒。”
“我说师兄,我看你挺顺眼的。废话不多,挺酷的。”
好的小子,有这么和师兄说话的吗?江之寒腹诽道,但还是笑着指着车说:“我看它挺顺眼的。”
顾望山哈哈一笑,大方的说:“拿去试试。”
江之寒竖起大拇指:“现在我看你也很顺眼了。”
顾望山大笑。
从那天起,几乎每次碰到顾望山,江之寒都会去遛几圈他的吉安特。顾望山不是每天都来,但一周也总会来个两三次。两人有时凑在一起聊聊天,江之寒感觉得到,顾望山是家里经济宽裕的小孩儿,想想也是600多块的自行车比江之寒老爸老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多。在顾望山看来,江之寒是个颇有意思的人,随和,不嚣张,知识渊博,隐隐有一种淡然自信的味道。和他聊天,总是能感到很惬意,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今天是星期六,所以锻炼的人格外的多。随着城市的开发和人口的增多,室外的空地和锻炼的场所愈发的难找。除了市体育馆和区体育馆外,江之寒就读的中州七中和九中,四十二中有城区内仅有的几块足球场。夏天炎热,要踢球,要么赶早,要么等到落日后。所以今天一大早,一个大场子就被分成2半,两拨人在那里踢得不亦乐乎。
江之寒刚刚跑完10圈的长跑,就被操场上的大声吵闹吸引了注意力。几个人大声吵嚷着,还有两位手指都快碰到对方的脸上了。江之寒皱了皱眉,远远看着,并没有凑过去看热闹。不用听也知道那些人在争论什么,这样的抢场子在这儿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过了一会儿,争执似乎已经升级了,四五个人开始互相推挤起来。一个人被推到了地上,他爬起来,拍拍裤子上的泥土,威胁到:“有本事你们TMD不要走”。对方几个人一阵哄笑:“我们还要踢半场,当然不会走。快滚吧。”那人嘴里骂骂咧咧的,不停威胁诅咒着,跑出了校门。
江之寒摇了摇头,走到操场旁边的单双杠器械区,准备开始每天几组的力量练习。顾望山推着车走了过来,打个招呼:“又抢场子啦?”江之寒说:“几个小孩子,都冲得很。”顾望山眯着眼睛看了会儿,说:“不认识,现在很多别的学校的人也跑我们这儿踢球。”
江之寒完成了今天的力量练习,又和顾望山聊了几句。顾望山拿出一本书,两个桔子,扔给江之寒一个,两人找了个树阴,坐下来休息。
“不太对呀”,顾望山突然伸手指了指。
江之寒顺着他的手指,看见七八个人气势汹汹的向操场走来,大热天却都还穿着夹克。
顾望山皱着眉头:“可能带着家伙”。
江之寒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他皱着眉头说:“这帮家伙就是吓吓人,应该不会真的乱来吧。”
顾望山说:“你就不知道吧,14,15岁的小混混最可怕了,不知道轻重,多小的事都能下死手。”
江之寒不禁失笑,顾望山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龄,这句话说得倒是老气横秋的样子。
一群人走到离两人近的那半边踢球的场子,场上的人也注意到了,都停了下来看着他们。领头的家伙后面闪出一个人,指着几个踢球的人,他,他,他,他,这几个家伙打我的。Kao,江之寒皱着眉:“是刚才走的那个家伙,别搞大了吧?”
话音未落,进来的团伙已经拉开夹克的拉链,里面是短铁棍和钢管,领头的居然带着一把大砍刀。顾望山唰的站起来,急道:“今天要糟。”操场上踢球的人已经有人在退后,有人在四散跑开。带头的大哥大声叫嚣着,冤有头债有主,老子们来给小弟找场子的,无关的家伙都给我滚开。人群一下子散开,被指的四五个人有人开始往后跑。这边的帮众们一拥而上,棍子钢管已经开始往人身上招呼,有两个无辜的人也未能幸免。Kao,江之寒诅咒到,门卫干什么吃的,把这么多带着家伙的人都放进来了。
惊叫声求饶声开始到处响起来,几个人已经倒在操场的地上。但被小弟点名的头号目标却是相当悍勇,拼着挨了一棒,抢近身打了对手两拳,抢了一根钢管在手,和人对打起来。相对其它完全没有反抗的面家伙,他是唯一一个敢奋勇反击的。这一下激起了那帮人的凶性,几乎所有的人都放弃了其他求饶的目标,围了过来。那个小家伙却真是悍勇,力战不退,还冲到领头大哥身边,靠着钢管比刀长的优势,打了对手两下。但终究双拳不敌四手,被砍了一刀,踢翻在地。领头的大哥被打了两下,顿时狂怒起来,大叫道:“给我往死里打,TMD,老子不信打不死你。”
江之寒站起身来,对顾望山说:“你去打电话报警吧,把车借我用一下。”
顾望山惊讶的扭头看着他:“太危险了,还是报警吧。”
江之寒道:“要死人的。”
顾望山:“认识那小子?”
江之寒又说了一次:“要死人了。”又拍了拍自行车说:“有谁跑得过咱们吉安特?我骑着车去冲一下就跑,你快去找个电话报警。初中楼值班室好像就有。”
顾望山虽然表面镇静,心里还是有些惶惑,他拍拍江之寒的肩膀:“小心点,别当英雄把命陪进去了,这帮家伙疯起来下手很狠的。我去打电话,警察一定会很快到的。”
第一卷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的那个夏天6。操场砍人事件(下)
江之寒长长的吸一口气,吐出来,拼命让自己镇定下来。几乎是靠着本能,他决定要冲下去,去拯救一个可能失去的生命。但他没有超绝的武功,他没有枪,他没有人数的优势。所以,他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计划。
他快速的点了一下人数,7个。除了被围殴的,还有一个伤者躺在地上,但显然那七个家伙对他已不敢兴趣。现在所有的人都围在被殴者的身边,有人在用脚踢,还有人在用铁棒打。
江之寒从地上捡了几块大的鹅卵石放在裤兜里,推着自行车下了梯子,骑上车,突然大声叫起来:“杀人啦,叫警察呀。杀人啦。杀人啦。”一边叫一边骑着车冲了过去。围殴的人不约而同愣了一下,然后领头的人怒道:“鬼叫个屁?钉子,带两个人去搞那个小子”。江之寒不停的使尽力量叫着,看到三个人向自己冲过来,一打车把,从旁边冲过去。三个家伙在后面狂追,但显然速度够不上自行车。
骑出去一百多米,江之寒回头看去,看到已经把那三个家伙抛开一段距离,他一打车把,绕了个大圈,往回冲去,径直奔着领头大哥这边来了。这一下显然大出三个追赶者的意料。三个人愣了愣,面面相觑:“这家伙疯了吗?”江之寒骑车冲过来,却发现没有人冲上来迎战。他估算了一下距离,隔着20来米一个急刹车,一只脚撑着地,对着领头大哥说:“教育一下就好了,别傻傻的打死了人,就要亡命天涯了。”那边的人显然没料到还有人会冲上来教育他们。领头大哥旁边那位是个脾气暴躁的,一棍子打在地上的伤者的身上,叫嚣道:“老子不仅要打死他,还要打残你。”
江之寒等了几秒钟,突然拿出兜里的鹅卵石,一颗接一颗全力扔出去。攻敌于不备,再加点运气,居然有一颗命中了那位大哥的嘴唇,有血流了出来。这下带头大哥再也忍不住了,一指江之寒:“搞翻他”。江之寒不敢犹豫,他记得大校们外就有一个派出所,再说校门那儿还有2个保安,再不济也可能有点用。所以,他的目标是校外。趁着两伙人会合之前,江之寒骑车冲到操场角上,三步两步推车上了梯子,一打车头,从操场边上的公路上全速向大门冲去。前面那三个家伙想从路边包抄过来,但终究慢了一步。但他们还是在路上捡了了十几颗石头,向江之寒扔去。江之寒觉得自己的后脑中了一颗,有热热的液体流出来。但感觉不到痛,也不敢有丝毫停留,一溜烟的往前冲去。路边已经有很多人在指指点点,但并没有一个人上前。
冲到校门口,保卫科的两个门卫还站在那里。江之寒心想,我都叫了一路的杀人了,这两位还没挪一下窝,看来是靠不住的。他也不停车,只是减了一下速,大声说,几个外面的流氓在砍人,有砍刀,有人有生命危险。就一溜烟的出了校门,往左拐,记得那边是派出所的位置。
刚骑出去一百米左右,就看见4个民警穿着制服走过来。江之寒一看人还挺多,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他停住车,对领头的一位说:“有七个流氓在学校里面殴打一个学生,都带着铁棍,还有一个有大砍刀。有一个学生可能受伤很重。”“你受伤了”,前面领头这位看着很年轻,好像不到30的样子,但貌似是这一群人的头。他对对面这个学生言简意赅的描述还是很满意地。他抓住江之寒的头,转过来看了一下,说:“问题不大,就是皮擦破了。小李,来帮忙带他到附近医务所处理一下。”那个警察顿了一下,又问了一句:“你确定有人有砍刀?”。这时候的中州,一般的民警顶多就配个手铐警棍什么的,所以对危险的违禁刀具他们是很敏感,也有几分忌惮的。江之寒用手比划了一下:“有这么长,这么宽,是领头一个人才有。”“我知道了”,警察摸了摸自己的武装带,江之寒瞥见一个皮套,像是枪套的样子。
说话的功夫,那伙追兵已经冲出了校门,一拐弯,看见这四位警察,领头的叫了声,散了,便分成三伙,一伙冲过马路,一伙往校门的另一边跑去,最后一伙折回去,往学校里跑。领头的警察眼尖,一眼瞄准了带砍刀的那位正冲过马路,他大叫一声,“都给我站住,再不站住我开枪了。”后面一位老警察踏前一步,握住他的右手,说:“林所,不要冲动,这儿人太多,千万不能用枪。流氓打架不是什么大事。”林所说:“行,我去追这伙过马路的,老马你领几个人去看看受伤者的情况。”老马拉着他的手,不紧不慢的说:“这种事,七中学生有没有伤亡才是头等大事,你是领导,应该去看看。我对附近的地形比较熟,我来追那几个家伙。追不上也没关系,附近的人应该和他们打过照面,问一问就会有线索。”
林所简短的说:“好,我去看看”,便往学校里跑去。老马回头吩咐道,“小郑,你跟着林所去处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问江之寒:“你打的报警电话?”江之寒心想,你再问两句,人都跑的没影了。但在他这16岁的人生里,还从来没有直接和警察打过这样的交道,潜意识里是有些对警察很敬畏的东西。他老实回答说:“托一个朋友打的。”老马追问道:“好朋友?”江之寒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但还是回答说:“好朋友”。老马温和的笑了笑,说:“小同学不错,跟着小李,好好去处理一下伤口,别回去太晚让父母担心。对了,可能过两天还会来问你几个问题,如果有人受伤很重的话。把你的名字,家庭住址,和班级,班主任的名字留一份给小李。”江之寒答应着,说话间,拿砍刀的大哥已经消失在马路对面的小弄堂里。
江之寒跟着小李去了附近的医务所,却发现周六十点才开门。小李要了他的联系方式,然后说:“去二院吧,离这儿最近。记着打针破伤风。我还有任务,就不和你去了。”江之寒点头答应,捂着头上的伤口,骑上自行车直奔二院而去。
回到家已是中午。头上贴着块大大的纱布,一进宿舍区就有老太太大婶们询问议论。江之寒懒得多讲,支吾两句,便冲回了家。从小到大,除了四岁时骑三轮小车摔过一回,江之寒可从没受过什么外伤。父母难免担心一回,问起缘由,江之寒倒是不隐瞒,前因后果一五一十讲了一遍。江永文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多少替儿子有几分骄傲,他的勇气是自己所不及的。历蓉蓉却是很矛盾,一边很高兴很骄傲,但一边又是担心,还想到流氓团体可能的报复,想要教育江之寒以后少管这些闲事,但一转念,又觉得这样说有悖于平时给他灌输的人生观,张了张嘴,最后还是说:“这种事,还是应该找警察,以后少自己逞能。”
江之寒理解父母的担心,倒也没多争辩什么,只是简单的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历蓉蓉突然想起件事情,过来对江之寒说:“明天晚上和我去拜访一个长辈。”
“谁呀?”
“是我上山下乡时同一个队的知青朋友。现在他已经是市科教处的处长了。你去问个好,讨教一下,以后考大学或者分配什么的指不定也有个帮助。”
末了,历蓉蓉又抱怨道:“脑袋包的像粽子,去了人家还以为你去打架斗殴了呢。”
江之寒抗议说:“妈,我又没做亏心事,有啥不好意思的。”
第一卷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的那个夏天7。拜访处长大人
星期天的晚上吃过晚饭,提着两盒礼物,江之寒和妈妈坐上公共汽车,去拜访妈妈上山下乡时的老朋友-戚处长。
爸爸向来不喜交际,找个写计划书的借口说不去了,妈妈也不勉强。
在车上,历蓉蓉讲起当年上山下乡的往事。当时她初中才毕业,就响应号召去了临省一个县。还好外公费尽办法在下乡的地方找到一个老战友,托他家照顾一下母亲。想想也是,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第一次走这么远,而且一呆就是几年,作父母的谁又能放心?外公的战友为人仗义,那几年里就真的把母亲当作家人看待,经常叫她到家里吃饭,给她送些吃的,还在当地通过自己的关系多加照顾。母亲说因此上山下乡她是相对吃苦最少的。
戚处长名叫戚振华,和母亲在一个小队。在男知青当中属于老实本分的,偷老乡家鸡,和当地农民打架这样的事大概就他没干过,因此不算是合群的。
母亲这个人,从小到大都算豪爽,拿到的好吃的都分给大家一起享用了,去镇上的时候,也给大家带带邮件和百货杂物,所以和他的关系还算不错。
后来回城了,绝大多数知青都招工或是顶替父母进了工厂,而戚振华工作了一年后,去考了大学,出来就进了政府机关,一直都在外地学习工作,辗转十几年后倒分回到故乡当了处长,算是那群知青里面混得最好的之一了。
历蓉蓉感叹说:“当年你老妈读初中的时候,也是成绩数一数二的。从农村回来,还是觉得去外公厂里上班是最稳妥的。功课缺了几年,终究是没有下定决心去考大学,其实开始那几届高考算是简单的。但那时候想,读了大学作了知识分子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再然后也就落得在厂里卖苦力卖了将近20年,也没有什么奔头。”
江之寒知道母亲这些年在厂里,既无文凭又无奥援,十几年的努力,也不过是摆脱了一线操作工的命运而已。她曾经也是心气高的,有时候回头看,对自己的时运不济难免几多感伤。
想到这里,江之寒握了握母亲的手,用力说:“你的梦想让我来帮你实现。”
历蓉蓉欣慰的笑了,她摩挲着儿子的手说:“这一个月来,我觉得你变化很大,变得更懂事更成熟了,妈妈相信你能做成你想做的事。”
公车在夕阳的余晖下一个站一个站慢慢往前走。历蓉蓉很开心的和儿子聊天:“以前大家都说你像你爸,长得像性格也像。这个暑假我倒觉得你越来越像我。像我好啊,儿子像妈才有福气。”
江之寒呵呵笑笑,也不说话。
历蓉蓉又道:“我中学同学杨阿姨的爱人温叔叔你认识吧?他前两年出了一次车祸,据说输了很多血,全身三分之一的血都换过了。从前他是一个三脚踢不出响声来的人,这两年成了一个话篓子,还喜欢逛街买衣服,大家都说是换了女人的血,性格也变了。我看你呀,睡了一觉,醒了倒是更外向更能干了。有机会再多睡睡。”
江之寒翻了个白眼,对母亲彻底无语。这几个星期以来,他倒是想着让那天的梦境回来来着,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戚处长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带着金丝眼镜,显出几分文人的气质。科教处其实不是什么大权在握或者油水很多的部门,所以他这个完全没有背景的人上位才更容易一些。但当级别到了一定地步,各种福利收入都不是一般工薪阶层可以比的,从家里的装修就可见一斑。虽然远说不上豪华,但比江之寒家那是要强不少。
戚处长很客气,也颇为热情。进门就招呼吃水果花生什么的,然后自然要来点忆苦思甜,说说当年的知青岁月,以及共同认识的人的往昔今日。
他的太太和儿子也坐在旁边相陪。以前的江之寒多半对这种谈话很是厌倦,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喜欢的也不应该是这个调调。不过现在的江之寒倒是对他们谈话颇有兴趣,毕竟上山下乡这样的事情,是这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也不会经历的事情。当他们饶有兴致的讲起当年如何在山上遇狼,田里偷鸡,又如何辛苦争取回城的往事,江之寒还不时插嘴问几个问题。
戚处长是在机关里打磨了十几年的人,察言观色绝对是强项。历蓉蓉这个儿子表现得比他的年龄远为成熟,而且和自己说话不卑不亢。当了几年的官,即使平常聊天他也多多少少带几分官腔,不得不说普通工人的历蓉蓉在他面前也显出一点点仰视的姿态,但她儿子却是很从容很沉稳。
成年人聊天,相互赞美一下对方小孩是惯常的客套,即使说话的那位不那么诚心,听话的多半也能听进心里,毕竟大多数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
戚处长对江之寒说:“你好好读书,以后考个重点大学一定没有问题。当年你妈读书就是个厉害的,人聪明,基因一定会遗传给你。”
这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客套话,江之寒笑了笑,回答说:“戚叔叔,可以冒昧请教一个问题吗?”
戚处长说当然。
江之寒问道:“你当年中学的时候也许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十几年后却是你们那个班事业最成功的。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小孩子学习好。但成绩好能考上大学固然重要,但有些别的东西应该是更重要的吧。能不能讲讲你成功的秘诀呢?”
戚处长愣了愣,这个小孩子的问题很犀利嘛,暗含的马屁也让他颇为受用。他不由又对江之寒高看一眼,倒是抛开了无用的套话,说了几句心里话:“最成功叔叔我不敢说,但经验还是可以和你分享一下的。我以为无非是三点: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抓住机遇,结交朋友。踏踏实实的学习新东西做自己的事情很重要,有些东西看似枯燥无用,但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对你的事业起到作用,或者仅仅是你的态度就可以得到领导的欣赏。抓住机遇也很重要。我报考大学那年,基础不算是同学中好的,但决心是最大的。我那时候觉得国家终会走上知识兴国的正道,那算是一个正确的预测。毕业的时候恰好遇到机关开始重视吸纳知识分子,我又算是抓住了这个机遇。人一辈子,决定命运的机遇不那么多。丢掉一个,可能就损失惨重。这最后一条呢,就是要多交朋友多和人打交道。我们国家尤其是一个人际网络的社会,不管你多厉害,没人帮衬在哪里都是走不远的。”
江之寒感觉到戚处长说的是推心置腹之言,很诚恳地点头受教。脚踏实地的努力,多交朋友有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再加上独到的远见才能抓住机遇,这三个还真是成功的不可缺要素。
戚处长谈兴大发,从卧室里拿出最近出国到日本和美国考察的照片,江之寒看了照片又和他大聊了一阵美国的航母和新一代战斗机,正是戚处长也爱好的东西。这话一投机就是千句少,戚处长倒很惊讶和一个自己儿子年纪的人聊得颇为契合。
一晃眼2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怕打扰休息,历蓉蓉就站起来告辞。
戚处长拍着江之寒的肩膀,对历蓉蓉说:“你儿子很不错,知识面广,反应快,更难得的是性格好。”转头对江之寒说:“你风阿姨是在图书馆工作的,她们市图书馆最近搞改革,搞了几个试点的东西,一个外文阅览室,一个影音室,一个精选的阅览室。有没有兴趣办个证去看看。”
江之寒当然说好,对此他求之不得。
“那这样,让你妈妈送张照片过去,你风阿姨她是内部职工,可以办2张证,享受2折的优惠。我给我儿子也办一张,你有机会多带他去看看有用的书,不要一天贪玩。”
江之寒满口答应,又多谢了戚叔叔风阿姨,和戚叔叔的儿子约了时间一起去图书馆的时间,便告辞出来。
第一卷蝴蝶扇了一下翅膀的那个夏天8。送上门来的师傅
出了砍人事件后,历蓉蓉害怕流氓团伙报复,不准江之寒再去学校锻炼。江之寒一再争辩,也说服不了她。后来江之寒妥协说先停两个星期,但家里的吉安特自行车必须要尽快还给顾望山。他并没有顾望山的联系方式,只能当面还给他。
周一的上午,江之寒按照母亲的吩咐,晚出发了2个小时。历蓉蓉说晚一点人更多,会比较安全。到了学校,没见着顾望山倒是遇到了白头发的杨伯。杨伯告诉江之寒,顾望山一个小时前来过,托自己带话说要外出一个多月,恐怕开学才会回来。吉安特就让江之寒替他照看。
“听说你见义勇为啦?”杨伯笑道。
江之寒有些不好意思,说“还不知道前天那个被打的小孩怎么样了?民警说可能找我,也没有动静。”
杨伯说:“顾望山打听过了,受伤不轻,但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江之寒听了心头大定,自己冒了次险,也总算有些回报。
杨伯问起事情的经过,江之寒心里也把他当个忘年交的朋友,就一五一十的讲给他听。
杨伯听了,笑道:“逃跑的功夫还不错嘛。”
江之寒就笑了:“我倒是想赤手空拳和七个拿棍棒的家伙对打来着,好好教训他们一顿,可惜不会空手入白刃的功夫呀。”又向往道:“要是会点穴的功夫就好了,啪,每个人保持姿势二十四小时不准动。我昨天扔石头的时候还在想,要是有黄老邪的弹指神通功夫就好了。“
杨伯笑了笑说:“我看了你一个月了,有韧劲,人品也不错。”顿了顿,说“我倒是会些强身健体的功夫,想不想学?”
江之寒呆住了:“您,您不是开玩笑吧?”
杨伯瞪他一眼:“我练的叫杨家拳,祖传的功夫。如果你想学来强身健体,明天早上5点半到这儿来找我”,扔给江之寒一个地址,飘然而去。
身边还会有武林高手?怎么看杨伯也不像啊?江之寒摇摇头,实在想不出来杨伯会骗他的理由。
晚上回家只是和父母说,换了一个地方早锻炼,而且有老人家照应着,第二天一早江之寒就如约来到纸上的地址,却是看见一座四合院。搬进单元楼之前,江之寒家倒是住过七八年四合院,不过是和几家人同住一个院子。
杨伯一身绛青色的练功服,已经站在四合院里的天井里了。江之寒偷偷看一下表,还好没迟到,也不知道干什么,就走上去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人靠衣装这句话真是不错呀,江之寒心里想,杨伯这身练功服一穿,立马就像一位练家子,而不是一个普通人。
江之寒恭恭敬敬的:“杨伯,能问您几个问题吗?”
“问。”
“您练功多少年了?”
“五十九年。”
江之寒惊讶道:“五十九年?您多大年纪?”
杨伯说:“今年六十六。”
江之寒说:“那我平时岂不是把您的辈分叫低了?应该叫您杨爷爷才是。可是,您看起来也就五十岁左右的样子。”
杨伯说:“有人叫我杨老爷子,你也可以跟着这样叫。”
江之寒问:“您会轻功吗?”
杨老爷子说:“跳跃腾挪是练武的人一定要练的。”
江之寒问:“能跳的比朱建华高吗?”
杨老爷子:“不能。”
江之寒有点小失望。“会空手入白刃?”
“会。”
“能躲子弹吗?”
“不能。”
“金刚不坏功?”
“不会。”
杨老爷子沉下脸来说:“你小子平时看着沉稳,有时候也调皮的紧。武打书看太多了,入魔了吧。”
江之寒战战兢兢的:“哪里,我只是有点好奇,以前做梦都想碰到武林高人。老爷子,最后一个问题,我需要磕头拜师吗?”
“不需要。我们杨家拳门规这些年已经变了。除了收的内弟子传授功夫继承门派以外,要向外普及杨家拳的思想和功夫。只不过大多向外普及都是只及皮毛的,还是短期的群体授课,效果会很有限。我单独给你授课,是看在你人品不错,是个可造之材。希望你能够强身健体,再遇到前几天那样的事情,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惩戒屑小,以后如果能够为社会作些贡献就更好了。但如果他日你用我杨家拳的功夫去斗勇逞强,为非作歹,我也是有义务出面惩戒你的,听明白了没有?”
“呃。我真是可造之材吗?您捏过我的琵琶骨了?根骨很好?”江之寒好奇的问。
杨老爷子哭笑不得:“我的门规很简单,第一条,师傅说话,不准插嘴。”
又吩咐道:“过来,我教你一组最简单的吐纳,去那边蹲半个小时马步。”
。。。。。。。。。。。。。。。。。。
摆上最正规的姿势,不到3分钟,江之寒就撑不住了。杨伯,现在应该叫做师傅或者杨老爷子,并不责骂。把江之寒叫到身边,再详细讲述一遍呼吸吐纳的要点。他说,“杨家拳号称内家拳,所以呼吸吐纳的基础尤为重要。别小看这个入门的最简单的呼吸吐纳的口诀,你要能吃透了,才有入门的机会。否则,一切免谈。这个东西的领悟熟练,也不用拘了时间地点,一得空你不妨好好琢磨一番。”老爷子又说道,“你也不用天天往我这儿赶,自己找个地方,最好空气清新,就可以练习。等到什么时候你能蹲上半个小时标准的马步,调匀了你的呼吸节奏,就可以来找我,咱们再开始下一步。”
江之寒点头答应,恭敬的说,“师傅,可以问两个问题吗?”
老爷子想到他那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不由失笑,“叫我老爷子就可以了。你问,可别问些不着边际的。”
江之寒问道,“我有一个个问题,我这个年纪开始练杨家拳,是否太晚了?据说这个东西要练就要趁早。”
老爷子点点头说,“这个问题还算有点谱。这样说吧,你这个年纪开始接触杨家拳,如果是传承门户,那是不行的。虽然悟性体格人人有别,但练得太晚,很多东西就会事半功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一般的人,这平时的坐姿,站姿,睡姿,行走的姿态都是不正确不规范的,对于练拳的人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小时候来纠正,恶习养成不久,自然是事半功倍。再比如说,我们讲的这个吐纳调气,虽然不是那些书上胡写的一年一年积累功力,但进行愈久,对身体的调节改善作用就愈大。从很小开始常年练习,当然有积土成山的效果。而且那时候体格未成,就像没有画画的白纸,一开始有好的规范就会打下好的基础。不过话说回来,我传授你一些基本的东西,到什么程度还得看你的悟性和进展。至不济也能小幅的改善你的骨骼体质,提高你身体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至于说到杨家拳的实战技击能力,老实说很难。如果要直接用杨家拳功夫克敌制胜,需要很久的练习。我师傅曾说,练拳不到10年,就想着去搏斗争胜,绝对不是正道。杨家拳讲究的是调节自身身体的阴阳,激发体内的潜能,寓刚于柔,才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杨家拳并不是一味的慢,而是更讲究借力打力,更讲究感觉力量的流动,顺势而为。西方现代的技击,譬如商业化的拳击,看重的是直接伤害的物理能力,以及身体对物理伤害短时间的承受能力。从本源来讲,走在完全错误的路上。你看号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那位灵如蜂刺,动如蝴蝶的拳王,老来的结局却是脑部被反复重击后,遗留下霍金森症。为什么?因为西方技击对于对手的强大物理攻击,强调的不是化去打击的力量,而是直接麻痹神经,承受物理打击,来提高瞬间的抗打击能力。杨家拳讲究“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讲的是你怎们能在强大的外力下避开它,化解它,导引它,甚至纳其为己用。现在和你讲?(:
)
( 最长的一梦 http://www.xshubao22.com/2/2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