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强国 第 9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走之前,肯定也会有所交待,譬如要求张圣元的纪委好好审查一下几名厂级领导。

    如果那样的话,邱文学等几人就还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与时间,一些比较严重的罪证,就可以销毁,几人之间也可能订立诸如攻守同盟。

    但是,邱文学最后大叫“冤枉”却让胡永生突然惊醒了过来,此时,他必须无条件地支持赵无极,不要说赵无极本身匪夷所思的能力,更因为赵无极圣眷正隆啊。

    “胡书记,我提议由县政法委、纪委和县工业委员会都加入到对机械厂的调查中来!”赵无极见状,立即提议道。

    虽然他对邱文学等五人,以及整个机械厂的问题都“了若指掌”,但他也不能搞成“一言堂”,再说,审这类案子,可是许蜀康和张圣元的正份工作。

    “好,许书记和张书记就辛苦一下,给机械厂来个三方会审,看看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胡永生不得不佩服赵无极,他刚才的命令,有着严重的缺陷,甚至叫“乱命”,赵无极这一提议,等于是补上了那个缺陷。

    其实,机械厂的问题非常简单,在老会计周泽安拿来邱文学等人的贪赃枉法的证据后,虽然有些人抵死都不承认,但在逆天的赵无极面前,那种抵抗根本就是徒劳。

    众人只辛苦了一个晚上,就将机械厂的问题调查得清清楚楚了,5名厂级领导。12名中层领导,以及29名普通职工,结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大肆侵吞企业财产。

    他们侵吞企业财产的手段,都是后世常见的那些手段。譬如采购环节。采购回来的都是质次价高的物资,其中的“回扣”就落进了私人的腰包;譬如销售,增大销售成本、接待费用等,每销售100万元产品,其销售成本竟然可以达到20万元。

    在机械厂,虽然邱文学是厂长。可以一手遮天,但邱文学也深知,吃独食肯定吃不长久,因此,便与几名厂级领导结成了利益同盟,全面把持了采购处和销售处两个部门。并在两个部门下面分别设立几个科,让其他几名厂领导的亲属子女都能够负责一个科室。

    至于采购任务或销售任务交给谁,则基本上按利益大小进行划分。但是,赵无极的“清产核资”行动,一下子打在了机械厂的“七寸”上,因为那些物资价格,以及各类开支。只要稍为懂点行的人,都知道其数字肯定有猫腻,稍为一查就要露出马脚。

    当然,这其中得利最大的自然是邱文学以及他的儿子邱兵两人了。

    但是,让赵无极为这些人感觉到极为不值的是,虽然涉案人员达到了46人,但其绝对金额却不大,总金额还不到200万元,除了邱文学父子两人私吞了80余万元外,其他的副厂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其涉案金额才十几万或几万元,工会主席邓尚福,仅仅私吞了5万余元。至于普通的职工,譬如会计,每个月则可以多领50元的“加班费”!

    但是。虽然涉案的总金额不大,可对机械厂造成的损害却高达数千万元。通过“清产核资”发现,机械厂的呆账坏账特别多,应收款就高达1000万元以上,但销售科的普通销售人员却说,这些钱,根本就收不到,因为对方的企业已经垮了,连人都找不着。

    ……

    两天后,县委召开常委会,通报机械厂案情和讨论机械厂如何整改的问题。

    机械厂现在是让总工程师周兴厚同志暂时负责,由老会计周泽安暂时担任财务负责人,维持着局面,至于生产,已经基本停顿下来。

    案情非常简单、清楚,只是一个企业的班子全部烂了,让常委们禁不住吁嘘连天。

    但是,如果整改机械厂,哪怕这些常委们个个都是耍政治手腕的高手,在面对机械厂这幅烂摊子时,也是有心无力。

    机械厂能够回到当年的盛况吗?答案显然是不能。虽然华夏的机械行业整体水平很低,但在这个低水平上的竞争却异常激烈,再加上机械厂的设备老化,产品落后,即便努力生产,精益求精地生产,其产品也没什么竞争力。

    能让机械厂垮掉吗?答案当然也是不能。如果谁敢让机械厂破产倒闭,那绝对是西川省的第一新闻,甚至是华夏的第一新闻,那可是差不多3000人的大厂啊,再说,机械厂也还没到倒闭的边缘,他虽然负债很多,但资产与负债的比率竟然是比较轻的,只有54%;其设备老化,但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不表示不能用。

    “赵无极同志,对于机械厂,你有什么想法没有?”胡永生听取了大家一圈发言后,没发现什么闪光的东西,只得追着赵无极问了。

    “如果只是维持机械厂的运作,刚才同志们的意见已经很好了,重新任命或调动人员,把机械厂的班子搭起来就行。但是,我有个预感,这个办法,还是无法让机械厂起死回生!我的想法是,只有对机械厂进行彻底的改造,即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最终才有可能挽救机械厂!”

    “去年,平原市已经开始了股份制改造的试点,我想,只要县委下定决心,把报告打到市委和省工业厅,对于机械厂改制,上级应该是支持的!”

    赵无极也只能说到这个程度,股份制改造,必须由县委集体作出决定。

    “大家说说,赵无极同志这个提议如何?”

    “股份制改造,动作会不会太大了?”县长安福林有些担忧地说道。

    “我觉得还是慎重一些好,毕竟,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虽然现在各地都有试点,但中央并没有相关的决定。”许蜀康也否定道。

    “我不这样看。赵无极同志在凤山搞的几个合作社,譬如那个豆干合作社,就带有股份制的一些特点,我们能说那是资本主义的吗?”常务副县长李江林说道。

    “赵无极同志,你说说,假如我们的企业都进行股份制改革,那么,又如何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呢?”胡永生突然问道。因为他想起了,他春节期间在赵无极家里喝酒的情景,那次,赵无极对县里的几大企业可是谈了很多想法的,而且还反问了县委是否有勇气和胆量的问题。

    尼媒,这个问题很敏感啊!如果不是胡永生追问,赵无极绝对不愿意就此发表意见。但是,赵无极也不愿意看到机械厂就些一蹶不振。

    “其实,如果我们每个同志都认真地学习过中央近年的文件,以及《宪法》,刚才讨论的问题并不是一个问题。如何保证社会性质,我在凤山的很多墙上都刷有一条标语,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就是我们社会性质的保证。

    另外,我要强调一点,企业的产权形式、组织形式、经营形式,与社会性质或社会制度之间,并没有必须的联系。普国有一家著名的奔驰汽车公司,大家可能不知道吧,那家企业就是公有制企业,此外,像颠国的航空公司,以及其他很多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公有制企业。我们不能由此说,那些国家的社会性质就是社会主义吧?”

    “什么,奔驰公司是公有制企业?”现场的常委们,都被这个消息给炸晕了。

    “我们都知道米国是个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米国有47%以上的草原、森林以及耕地,都属于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所有,并不掌握在私人手中。我们不能说米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吧?”赵无极又丢出一颗炸弹!

    “这……怎么会这样?”许蜀康喃喃道,虽然声音很小,但恰好被赵无极听到了。

    “同志们,可能在大家的印象里,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是一个东西,而社会主义因为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因此就必须排斥市场经济,大家是不是这样的想法啊?”赵无极继续问道,因为他准备来个更狠的!

    “是啊,这难道不对吗?”有人立即反问道。显然,这些问题,常委们平时看报章文件,也是经常遇到的。

    “其实,这里有个历史误会!只要阅读世界历史就会知道,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它先于资本主义,因为它在封建社会的娘胎里就出生了,商品经济出生后,极大地催生了资产阶级,并推动了资产阶级起来夺权,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产阶级是在市场经济中生长起来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后,自然将自己的经济基础定义为市场经济。

    同志们,一定要记住这个结论,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成就了资本主义,而不是反过来的。

    那么,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呢?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它是与生产力水平相联系的概念,并不是与社会制度相关系的概念。就像我前面讲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国家的性质就不会变。”

    “其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就好比是一把利害的武器,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使用过它,我们就讨厌它,就拒绝用它!”

    第355章出访准备

    那些张口闭口说主义的人,又怎么可能是赵无极的对手。如果是前世,赵无极的理解自然不会这么深,他虽然是学的经济,但后来一辈子也没研究过经济。

    但重生后的赵无极,对经济学的研究早就是“宗师”级的水平了,可以说,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谁也没有他这样“通泰”。或许,在某一方面,他不一定强于其他人,但就一般经济理论,谁也不是他的对手了。

    说到底,华夏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幼稚的一代人,既与所泊来的理论并不成熟有关,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

    后世的华夏就慢慢地回归到了正确的道路,一切的说教都是虚的,惟有真金白银是实在的。只是,华夏明白这个道理时比较晚,再加上政府对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一直模糊不清,与经济一同发展的,还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因此,华夏的经济是发展了,但社会问题并没有减少。

    赵无极这一番话后,反对“股份制”的声音便消失了。但是,如何对机械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又成了一个拦路虎,因为卢江没有这个经验啊。

    于是,众人又再次望向赵无极,希望他能够为大家解惑。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坚持‘清产核资’的原因。一个企业的资产有多少,这是改制的前提啊。”赵无极先说了这么一句。

    最近,关于“清产核资”的反对意见很多,有的企业反映到县委,说县委这样做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干涉了企业的正常经常活动。赵无极不得不为自己先正一个名。

    “企业的改革。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譬如承包,就是一种浅表性的经营方式的改革,但显然。这种浅表性的改革,不足以焕发机械厂的活力。因此,对机械厂产权进行改革,一步到位股份制,才是最终的出路!”

    “而股份制的改革,目前国内成功的经验不多。各地都刚开始试点。我这里有几点思路,供大家参考!第一,股份制改革,必须考虑到工人的利益。因为一旦进行股份制改革,原来工人作为国家正式工的身份就要发生变化,而企业为了利益。也不可能养那么多闲人、无用之人;第二,就是企业级别与干部级别的问题,也将同样消失,股份制企业中,可以有党组织,但企业并不会承担党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除非是国有控投企业。第三。则是政府的定位,政府管股份制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行政命令,只能通过工商、税收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等,对其进行线束。第四,则是退休工人的问题,股份制企业,肯定不会承担退休工人的工资以及医药费什么的,而这项负担,则只有政府承担起来了。”

    “关于工人的利益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给工人一定的虚拟股份,如果工人退出了企业,他可以把手中的股份转让给别人,从而得到一笔现金,当然。工人也可不转让股份,手持股份每年分红。”

    赵无极之所以强调工人的利益,就是不想让工人在改制中受到太大的损失。这些工人手上拿着几千上万元的“原始股”,假如企业的股票最终能够上市,工人们也可小发一笔,即便不能上市,其“原始股”也是比较值钱的。

    “胡书记,我建议机械厂的改制问题,就全权交给赵无极同志具体操办,这些问题,说实在的,我们也不太懂。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真诚希望赵无极同志能够为卢江企业发展探索出一条路来!”县长安福林说道,安福林,在当这个县长之前,一直是机关干部,对经济那还真是不懂。

    “对,这事儿,就交给赵无极同志吧。”安福林的提议竟然有人附和。尼媒,这企业改制,可也是权力呢,难道,就这样放弃了?

    “无极同志,你怎么看?”胡永生现在,几乎把赵无极当成了“智囊”,有问题,找无极。

    “胡书记,安县长,各位,这项工作,就这样交给我,是不合适的。我们不是成立了一个卢江县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吗?把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出来,问题就解决了。”赵无极事情可以做,但不是这种做法,改革,不是个人行为,而必须是组织行为。

    再说,尼媒成立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时,每个人削尖了脑袋都往里钻,现在遇到麻烦,就想当甩手掌柜,这世界上的事,哪有那么便宜的。

    众人又听里会忘记有个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事,只是,在这个小组里,包括安福林在内,看到赵无极泡制出的那些文件,就有如云里雾里,搞不懂啊。譬如刚才谈的“股份制”,如果不是赵无极进一步解释,搞不懂的东西,谁敢轻易表态啊。

    很明显,这些县太爷们,因为要捞政绩,想绑上企业改革这个战车,但问题来了又没有多少办法。

    “对啊,无极同志,你是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这个责任,你就担起来吧。大家说,这样好不好?”胡永生也觉得,这些“头痛”的事交给赵无极办最好。

    或许,在胡永生看来,企业改革也不应该如此复杂,譬如“股份制”,虽然卢江没有经验,但平原正在改啊,派一个学习团去平原取经不就得了。但是,很明显的是,赵无极的改制,似乎不屑于借鉴别人的经验,而且赵无极的改制,似乎比平原的改制还要复杂得多。

    而这些,也正是包括胡永生在内,想要从中抽身的原因。麻烦的事情由赵无极做吧,俺们,就在侧面敲敲边鼓,总结总结经验就行了。

    其实,在赵无极看来,国有企业即便不引入所谓的外资,也未必就没有前途。这个,主要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譬如,如果能真正发挥工人的主人翁地位,让工人自己选举厂长,一般面言,要让企业活出来是没问题的。譬如,企业的分配制度,在确保基本的按劳分配制度前提下,适度引入其他分配制度,以激励员工的首创精神和企业的发展,也未必没有效果。

    当然,这个分配制度里,同样要确定国家和企业的利益边界。不能企业搞好了,利润国家全部收走,或者始终坚持所谓的“国家拿大头”。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国家有通盘考虑,华夏的国有企业未必就没有新生。只是,后世的华夏,终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在竞争型行业,大多是民营、外商的天下,而国有企业,只能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固守几大垄断领域,以分食垄断利润为生。

    这个常委会,赵无极最终成了“清洁员”,来收拾其他人收拾不了的残局。

    次日,赵无极带着常务副县长李江林,与理想国际的何廉臣展开关于卢江机械厂的谈判。自然,赵无极说什么就是什么,何廉臣原则上都答应了下来。

    三天后,关于卢江机械厂引入港资的签字仪式在县委会议室举行。

    理想国际投资1388万米元,全面接管卢江机械厂,占有新组建的“理想国际(卢江)机械公司”53%的股份。

    理想国际将从国外进口先进设备,将卢江机械公司打造成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大中型机械企业;对原机械厂的员工,理想国际将充分尊重企业员工意见,符合退休规定的,尽快办理退休手续;不到退休年龄的,理想国际将对员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根据员工培训成绩安排合适的工作。

    理想国际将从国风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卢江机械公司进行管理;原卢江机械厂总工程师周兴厚,将继续担任总工程师一职。

    这个安排,是赵无极一手促成的。赵无极找周兴厚谈了一个晚上,在那次谈话中,赵无极展示了他雄厚的机械设计知识,以及超前的机械工业理念,并且,赵无极当场向周兴厚出示了几份机械设计草图,一下子就征服了周兴厚这个50年代的机械专业毕业生。

    时间进入六月下旬,理想国际的两大制药公司选址及相关的谈判工作终于全部结束,在与县委县政府签订相关的投资协议后,理想国际从香城港调来了一个总人数达120人的管理团队,这120人中,其中三分之一为米国人和欧洲人。

    最终,因为与理想国际理念的分歧,卢江想要“合资”的愿望并没有达成,而是拿到了差不多1。2亿华夏币的土地出让金我,让卢江县的财政,一下子变得有钱了。

    只是,卢江看起来发了一笔财,但在一年之后,力主拿钱的县长安福林就受到了上级领导的点名批评,因为卢江如果不拿这个1。2亿,再加上为理想国际的配套服务,卢江在“回春堂”项目中,可以占有7%的股份,只是,当时卢江要求的股份是12%,双方诉求差距较大。也就是这个7%,在一年后,可以让卢江财政轻松拿到3000万米金。

    不过,理想国际的管理团队到达卢江之时,赵无极已经离开了卢江,他作为“华夏驻米国青年形象大使”,已经到了京都,正在京都紧锣密鼓地做着出访米国的准备。

    第356章与老教授的争执

    华夏历史上,向来不缺人对“风水”的研究,譬如这京都,有人就是是“龙兴之地”。赵无极是修士,对于“风水”的看法,自然高于普通的神棍。

    在赵无极看来,京都也好,或是早年的长安、汴梁等地,其实都是“龙兴之地”。但这种“风水学”看出来的东西,只能说是“小风水”,也即农耕文化时代,以东西南北四方、五行八卦等为基础的,讲家族兴衰的“风水”。

    而西方则有一种“星相学”,星相与风水相比,前者是宇宙观,后者只是地理观。如果是农耕社会,地理观可能更接近科学一些;但进入海洋时代或宇宙时代,小风水、地理观就明显有了局限。

    春节前,赵无极与李馨欣一起游玩过一次京都,当时,他并没从“风水”的角度进行思考,而这次,赵无极到京都作出访准备,就有了这么一点点闲心。

    京都缺水,在过去看不出来,现在已经显现,后世更加明显。京都缺木,不是城市内缺少树木,而是缺少森林屏障,后世的沙尘暴遮天蔽日,说明那个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五行缺二的地方,无论如何都不算上善之都。当然,如果领导层意识到这个问题,下大力气整治,几十年后未必不能改变,先天的风水有缺陷,后天也是可以改变的。

    或许,当年老一代人定都京都,潜意识中可能有背靠熊国,比较安全的想法,但事实证明熊国哪怕与华夏是一个体系传承的国家,也未必是安全的。

    曾记得。华夏初建,有人建议少在京都布置工业,遭到了太祖等人的批判,但后世的经验证明,京都。还真不适合搞大规模的工业化,一个京都钢铁公司,要消耗多少水?那是在与民争水啊!

    此时,包括赵无极在内的30个人,正坐在一个会议室里,接受外部礼仪人员的培训。赵无极自然用不着听这些所谓的礼仪,因此便有了上面这些“胡思乱想”。

    “系统,我能不能从系统中兑换一些有关沙漠治理的技术,从而改善一下北方的生态环境?”赵无极想到“沙尘暴”,问了问系统。

    【可以兑换。但系统建议宿主暂时不要兑换。】赵无极听到系统的回答后,并没有沮丧。这是系统“方案优化”功能给出的答案。最近。赵无极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喜欢求助于系统,特别是“方案优化”功能。

    系统说的“暂时不要兑换”,也给出了几条理由,这几条理由,足够把赵无极说服。

    第一,华夏目前关心的重点还不在“生态”上。因为华夏此时还是一个半农业半工业化的国家,说治理为时尚早。

    第二,华夏目前并没有钱来治理沙漠或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不仅仅是技术密集型的东西,更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华夏第一个治理生态的大动作,是在十年之后发生的,叫“天然林禁伐”,相应的出台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政策。

    第三,此时华夏还未形成有关生态保护的社会舆论,譬如新闻报道的绿色神马组织。国人认为那是老外吃饱了没事儿找事干。

    第四,如果赵无极强行要推行所谓的“生态治理”,不但得不到官方支持,反而会在领导阶层中形成一个“不务正业”的形象,即便后来证明赵无极的做法是正确的。很有“先见之明”,但对于赵无极来说,也是得不丧失。

    有了这四条,够了,够了,足够把赵无极说服了。确实,治理环境并不是有了技术就行的。沙漠边缘,还生活着很多人,这些工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而要治理,必然要涉及到移民。

    赵无极后世看到过一则资料,讲的是西川某县,草场严重沙化,而要治理的根本则是减少草场承载的人员以及牲畜,同时再配以相应的技术。可是,那数万人祖祖辈辈生活在那儿,你叫他从祖辈传下来的草场上搬迁,比挖了他家祖坟还要恐怖。

    “赵无极同志,你站起来说一说,到了米国后需要注意哪些礼仪?”赵无极心不在焉的样子,终于引来了讲课者的注意。

    讲课的人,并不是外交部的正式官员,而是外交学院的一名老教授,这位教授,30岁之前一直在米国社会生活,对米国的礼仪,非常熟悉,其他人听提津津有味,可这个赵无极竟然不买他的账,让他有些无名火起。

    赵无极不听他的课,到不是他讲得不好,老教授是讲得好的。只是,老教授讲得好,但却差个东西,那就是对人的尊重,这个尊重既是指对米国人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赵无极虽然表现出来的样子心不在焉,但并不表示他没有听,即便他真的没听,系统也会给他录制下来。

    “丁教授,你讲了五点,都是外事纪律,如果我没猜错,你还没讲礼仪呢。”赵无极反问道。事实确实如此,这个丁老教授大谈特谈的内容,核心就是两个字:不准!

    我们的外事纪律,不准的内容实在太多!

    譬如,到了米国后,访问团成员不得单独活动这一条,赵无极就肯定不会同意。此时,赵无极也不知是哪个部门出了问题,竟然叫他来这儿“学习”,尼媒,俺当着省委主要领导的面,都没有为华夏扫面子,难道还怕俺做出有辱国格的事?

    “你觉得这些纪律不重要?”丁教授似乎和赵无极抗上了。

    “丁教授,你讲得非常重要!你刚才讲了很多不准,下一步,我正洗耳恭听,我们到了米国后,国家会准许我们做什么?”

    “只要是集体活动,绝大多数事项都是准许的。至于到了米国的礼仪,我马上就告诉你们。赵无极,你坐下吧。”丁教授说道,待赵无极坐下后,丁教授真的开始讲礼仪了:“同志们,米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我们到了米国之后,要虚心向米国人学习!虽然我们华夏素称为礼仪之邦,但是,在待人接物的礼仪上面,我们也得向米国人学习,因为米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礼仪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尼媒,遇到一个米粉。”赵无极听到丁教授这样说,就明白,这所谓的礼仪教学要走入正轨了。

    “第一,在用餐上,米国人是用刀叉吃饭,左手叉右手刀,这个,大家可以这两天好好练习一下,免费到了米国之后,不适应环境。第二,米国上流社会都是西装领带,你看你们的着装,根本就不合适,呃,那个靠角的同学,你的领带扎得太紧了,这边这个童鞋,你的坐姿不对,不能翘二郞腿;至于赵无极同志,身着便装,那就更不合适了。”

    “尼媒!”赵无极很想骂人,但考虑到这个家伙年纪一大把了,还是算了吧。

    “第三方面,就是语言了,这方面的禁忌特别多,稍不注意就要出错误,所谓的祸从口出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一点上,你们到了米国之后,一定要听从领队和翻译的安排。

    此外,就是你们到了米国之后,米国人可能语言上比较冲,或者比较骄傲,如果说了什么得罪华夏人的话,要多忍让。譬如,米国人也许会问:你们华夏人现在还有长辫子没有?你们只需要回答没有就行了。因为很多米国人对华夏的认识还停留在满清时代,如果与其争辩,因为环境的因素,你们肯定争辩不赢,从而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误会。”

    赵无极听到这儿,实在忍不住了:“丁教授,你所谓的争不赢,是指哪方面,是语言方面吗?”

    “语言是一个方面,最根本的则是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问题。我们国家贫穷落后,别人随便拿个指标出来,我们都不是对手!”

    “丁教授,我不赞同你的观点!第一,我们是华夏人,为什么要用英语与米国人辩论?第二,华夏贫穷落后是真,但并不表示别人打我们,我们就不能还手;而且,我并不赞同你的整体落后就所有落后的观点。华夏是有很多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但这并不是不争论的理由!”

    “你,你,你怎么顽冥不化?我要向有关部门建议,此次,你不适合出国访问!”赵无极几句话就把丁教授的火给点燃了!

    听到老教授的话,有人开始偷笑。一来,赵无极说的有道理,二来,这里面的人,也有人知道此次的访问团,其实是以赵无极为主的。这个老教授,怕是碰到钉子上了。

    “丁教授,你是学什么专业的?看起来,你是在米国生活过一段时间,你能用英语与我辩论吗?”赵无极最终还是没有给丁教授难堪,而是用英语直接问道,他要让老教授知难而退。

    “用英语与我辩论,不要说我欺负你一个毛头小伙子啊。”老教授这句,是用汉语说出来的,表示他是懂礼的,是赵无极在挑衅他。

    “你知道,这次访问团是谁建议组建的吗?”既然这样,赵无极决定不给老教授一点面子。

    “这还用说,自然是华办或国办了。”老教授理直气壮地说道。

    “错!这个访问团,是我向中央提建议组建的!”赵无极决定一棍子把老教授给敲晕。

    “啊?”丁老教授一听,果然有些晕:“这,这,这怎么可能?”

    第357章猪脚早已注定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用不着说假话,您老稍一打听就明白了。”赵无极一点面子也不给,“因此,你说我不适合出国访问,不知道你是站在华夏的立场上,还是站在米国人的立场上?”

    就在这时,进来一名工作人员为老头子解了围:“丁哲同志,首长有事找你。”

    是的,首长来了,中央大佬都来了,他们要来看望一下这个“华夏青年访米代表团”成员。

    丁哲到了门外,见到首长一行,正想向首长诉苦,但首长手一挥,“丁哲同志,你不是赵无极同志的对手,你知道吗?米国驻华大使帕拉克先生,以及驻平原领事皮特先生,都不是赵无极同志的对手!所以啊,你败在他手上,不冤,不冤……”

    “我……这……”老头子还想说点什么,但看到所有领导都鱼贯而入进入了会场,他也只好忍气吞声,跟在工作人员一起,再次进入了会场,他要看看,在首长面前,赵无极这家伙还敢如何狂妄。

    “同志们,这两天学习得怎么样,后天一早,你们就要代表华夏青年,出访米国了!”首长一行,是来给大家鼓劲的。

    “首长,这次学习,收获很大!”即便赵无极已经对访问团的人作了很多建议,但还是不缺拍马屁的人,哪怕是所谓青年艺术家,见到政治上的大人物,也依然免不了俗。

    但也有几人无动于衷,其中就包括赵无极。

    “无极同志,你表个态啊。”首长直接点将了。

    “收获确实很大!包括丁教授在内的领导专家,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外事课。不过……”赵无极话峰一转,“领导和专家说了很多不准。但却没说什么是准许的!各位首长,我们这一群人,是青年代表,不是政治代表,也不是老年代表。青年,应该有青年人的活力,在这一方面,我希望首长给一个明确的指示!”

    赵无极话一说完,包括吴冕首长在内的几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外事访问。作为国家肯定是有纪律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个,各国都差不多。

    但是,这种半官方半民间的“青年访问团”,华夏却没什么经验。几年前。曾有三千名倭国青年访问华夏,但那是官方邀请,两国高层都非常重视的。倭国毕竟也是东方人,与华夏在文化渊源上有共同之处。因此,可比性并不大。

    吴冕首长等人露出欣慰的神色,显然听出了赵无极的想法,这是青年访问团啊。青年,就该有个青年的样子。

    “无极同志,我们没什么指示,你有什么想法,现在就提出来,我们这些老同志和在座的年轻同志一起商量,总会商量出一个办法来的。”

    “哎,首长。其实,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米国人是人。华夏人也是人,因此,我以为,出国访问,包括以个人身份出国旅游。顺其自然就行。当然,必要的外事纪律该有的还是有,谁犯了错,该罚的也要罚,但如果整个纪律都是这也不准,那也不准,那我们到米国去做啥?”

    “不要说这些了,说具体的,说有用的。”首长也知道了赵无极的习惯,总喜欢先来一通牢骚或理论。

    “去米国访问,我们得首先弄清楚米国人的性格,米国人的性格,我总结了一下,不外有如下四点: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其次,我们应该换位思考,米国人对我们可能比较好奇,然而,我们就不对米国人好奇吗?正是这种双方好奇,可以让大家走到一起,从而加深彼此的了解与友谊。”

    “第三,出国后,应该统分结合。譬如统一三餐,统一回宾馆时间,统一出席外事活动;但在逛街购物时,却不用30人走到一起,可以三五成群,英语好的带着英语差的,只要领队约定一个归队时间就行了。应该知道,米国是个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家,安全还是有保障的。至于遇到神马间谍、策反之类的事情,我还是希望中央能够相信我们青年,断不至于做出有辱国格与人格的事。”

    赵无极这话,说得有些尖锐了。说起来,中央可能还正是担心这一点呢。曾记得,几年前倭国三千青年访问华夏,倭国怕华夏“策反”,在每一小队青年代表中,都派有警察,这也说明,倭国人对他们民族自己,也不是那么自信。

    “还有没有,继续说。”首长见赵无极停下不说了,催促了一句。

    “既然这是个礼仪培训,我就说一说礼仪吧。服饰方面,米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并不太讲究,他们崇尚自然,偏爱宽松,喜欢以着装体现个性,刚才,丁教授说必须穿衣装打领带,我以为不一定。针对米国人的这些特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米国人非常注重服装的整洁。所谓整洁,就是整齐干净,因此中山装也好,像我这样的立领也好,都是可以的;第二,如果去拜访米国人,进门后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这是一种礼貌;第三,不能穿睡衣拖鞋会客;第四,在室内要把墨镜摘下来,否则,米国人会对你有看法。

    在着装方面,女同志要特别注意:第一,不能在男士面前随便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因为米国人会认为你存心引诱对方;第二,在米国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第三,出入公共场合不要化艳妆,也不要在大庭广众前补妆,否则,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

    “餐饮礼仪方面,也有很多习俗。其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其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其三、不允许吸烟;其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其五、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其六、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

    “完了?”首长见赵无极停了下来,又问道。

    “此外,就是一些常见的礼仪了。譬如,女士优先的原则;譬如,排队的原则;譬如同性不能过于亲昵的原则;譬如公众场合不宜高声喧哗的原则,譬如不要随地吐痰的原则……差不多就这些了吧。”

    赵无极讲的这些,此时并不为华夏人所知,或者,大多数人都不知。因此,此时的华夏人出国旅游或访问,闹出了很多笑话,要么萎锁得不得了,要么土包子得不得了,总之,难得像个正常人一样在国外游玩。

    “你们几个,常年在国外跑,赵无极同志刚才讲的如何?”吴冕首长看着几个穿衣装的人问道,那些人,不用猜赵无极就知道,外交部门的。

    “赵无极同志讲得非常好,非常仔细。有些内容,是我们注意到的,也有一些内容,是我们不曾注意的。但赵无极同志这样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一位外交官肯定道。

    “好,既然这样,我就说几句。”首长见外交部的人员肯定了赵无极的意见,表明关于礼仪的问题可以暂告一段落:“这个青年访问团,我们也没有多少经验。我看赵无极同志说得对,必要的纪律应该有,但适度的宽松也是应该的,大家出去是长见识的,是要与米国青年交朋友的,不能搞得太紧张,更不是去米国找罪受的。”

    “在坐的青年,都是华夏的栋梁,至少是某一方面的杰出人才。我希望你们这次到米国,要把你们的风采亮出来,让米国青年好好感受一番华夏青年的魅力,感受一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赵无极同志,你虽然是他们中最年轻的,但此次的任务却又最重,你的表现,将直接关系此次访米的成败!”

    “是。首长,我保证完成任务!”

    听到首长如此一说,大多数人的眼光齐刷刷地向赵无极所在的位置盯来:这赵无极,领受了什么样的任务,还要领导反复叮嘱?

    “呵呵,你们不要这样看着赵无极。目前,米国方面传来的活动安排,主要是围绕赵无极来开展的;而你们各位的任务,一是配合赵无极完成此次访问,二是利用各种机会,展示各自的风采。”二号首长见状立即说道。

    “向武同志,你就说说米国人的安排,如果赵无极同志有新的想法,我们也好给米国人反映。”吴冕首长指示道。

    “米国方面传来了一份日程表:7月2日晚上,邀请赵无极同志在哈佛大学演讲;7月3日白天,安排青年代表团参观曼哈顿及百老汇;7月4日,出席米国独立纪念日活动;7月5日下午3点,《哈利波特》图书首发式;7月6日下午4点,米国总统授予赵无极‘华夏驻米国青年形象大使’荣誉称号;7月7日晚7时,赵无极肯尼迪音乐厅演唱会;7月8日晚,观募米国拳击协会拳击比赛。”二号首长向武很快就把米国方面的安排宣读完毕。

    这时,在座的30名青年代表才明白,这次访问,他们就是敲边鼓的,而猪脚早已经注定。至于丁哲老教授,此时也才如梦方醒:尼媒,我刚才给这个青年说了什么呢,自己还要建议国家不要派赵无极出去,哎,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

    第358章民间绝技

    对于赵无极,这30名青年访问团成员,自然不会陌生,作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他们对各类名人还是比较敏感的。赵无极在春节期间的“轰炸”性出场,除非你不食人间烟火,否则多少都会闻名。

    但是,即便这?(:

    ) ( 重生之超级强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4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