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对于赵无极,这30名青年访问团成员,自然不会陌生,作为各行各业的翘楚,他们对各类名人还是比较敏感的。赵无极在春节期间的“轰炸”性出场,除非你不食人间烟火,否则多少都会闻名。
但是,即便这些同样作为天之骄子的人也不会明白,春晚的表现,仅仅赵无极冰山之一角罢了,而且,那还是赵无极的业余生活罢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他接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李馨欣;而他的绘画能力等是在系统中学习【华语】时的附带产物;他的很多才华,即便他现在还不太会的才华,都是因为修炼的缘故。修炼,让他拥有了一颗智慧的头脑,一双灵巧的手,一颗玲珑的心。
首长等会会见了青年访问团成员之后,青年们有两个小时的交流时间,即青年访问团成员之间互相认识与介绍。
根据赵无极的提议,这个青年访问团,拥有民族音乐人才5人,包括唱歌的、器乐的、戏剧的;有青年武术高手5人,赵无极在观察他们时,发现官方此次选人到没有选择那种只会表演的武术人才,其中两三人还是拥有真功夫的;绘画的5人,目前赵无极并不了解他们的实力,此外,赵无极绘画也是个半吊子,因为他并不会画西洋油画,拥有各类民间绝活的5人,青年作家5人,最后就是5名青年官员。
赵无极以为官方会选择5名青年科学家,但华夏似乎也意识到,在科学领域,华夏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才,虽然其中也不乏天才。但这些人“保密”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拿出去示人呢。
这次出访,赵无极并不是团长,也不是领队,领队是外交部的一名41岁的司长。名叫何章杰,而团长则是华夏青联的一名部长郁正葱,这两人,属于包括赵无极在内的31人之外。此外,访问团还配备了10名翻译,3名随团医生。总人数达46人。
此时,这46人就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个一个挨着介绍。
在这种场合,官员同样具有较强的地位优势,他们首先介绍了自己。5名官员,来自中央部委的就有3人。来自地方的有2人。年龄最小的27岁,年龄最大的37岁,官职最小的为副处级,官职最大的为正厅级。
虽然他们只介绍了职务以及工作单位,但赵无极却知道,这5人,都是红二代或红三代。这5人中,未来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大的建树,并没有到政局委员一级的,但他们基本上都是各大国有垄断企业的董事长或总裁,如果赵无极的记忆没错,其中1人还是未来富豪榜的常客。
看到这种情况,赵无极内心里其实充满着悲哀。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人后来的选择都背叛了他们的家族,背叛了他们的理想。
从这些人的成长以及未来的经历,赵无极能够想到的一句话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其他25名访问团成员,虽然成就不菲,但似乎有一种官员恐惧症。在官员们介绍了自己之后,他们的介绍变得非常简单。
“徐小韵。民族歌舞团二胡演员”徐小韵是个女演员,因此没介绍年龄。
“张淑媛,东方歌舞团古筝演员”
“毕大为,民族歌舞团歌唱演员”……
赵无极其实早就发现毕大为在场了,在某种意义上,赵无极的“出名”还让毕大为受到了一些损失,不过,那到不是赵无极故意的,实在是在民族唱法上,赵无极异军突起,其他人的空间就顿时变了了。
赵无极对5名演艺界的人印象不错,这些人因为生存的时代不同,后世的作为基本上还算得上是个华夏人或爱国者,不像后来才出名的一些人,为了钱什么都可以卖。
5名演艺界人员介绍完后,就是5名画家兼书法家的介绍,这5人算是各有千秋和特长,赵无极作为半吊子画家和书法家,虽然其自身艺业非常高,但对这个圈子内人却没认识几个,那些来自于国家级文艺团体的行业报纸,赵无极基本上也只是看看标题,如遇前世比较熟悉的人名,就看看文章,如没有,基本上是5秒钟看一版,一分钟就能看完三张报纸。
赵无极并不想在文艺这方面深入太多,也不太想与这些人交际,即便要剽窃所谓的作品,他也是尽量捡国外的作吕进行剽窃,因为赵无极心不在此,他无意于作一个文艺方面的引领者。
赵无极真正在乎的,是科技,是发展。如果作一个华夏的科技引领者,发展引领者,赵无极非常乐意,而且乐此不彼。至于文艺,终为小道,个人拥有一定修养就行了,不一定要进入那个圈子混日子。
5名青年作家,都是后世如雷贯耳的人,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管作家也在内,让赵无极颇有兴趣。华夏的作家群,虽然后世也不乏诟病,但整体的素质还是非常不错。他们中虽然有人身价千万,但那也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劳动创造的财富,比那些只拥有作家之名,而无作家之作品的人,实在强得太多了。
后世有一个观点,即认为管作家只是华夏作家群的一个代表,他能获诺奖只能表示他具有获奖的实力,但并不一定是华夏最好的最成功的作家。其实,这种评论本身就很无聊,殊不知华夏有句古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吗?意识是,文章之道,要评出第一是非常难的,而武因为可以“对练”、比赛,要决出第一非常容易。
最后,作自我介绍的是5个具有民间绝活的人,民间绝活,亦可以理解为民间技艺、民间工艺。总之,就是他们能从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行为或行动中,做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来。
第一位介绍自己的人,名叫腾日格,显然这是一名少数民族同胞,他一介绍自己的绝技就引发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关节乐?神马东西!
腾日格不得不现场为大家表演一番,只见他双手展开,十指轻微弯曲,就放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个动作,有很多人都能做到,譬如拳头一握,关节嘎嘎作响,但是,腾日格的关节声音却要高4度左右,它不是闷响而是脆响,紧接着,只见腾日格双手十指有秩序地扭动,他的双手关节就传来了著名的民歌《东方红》的曲调,而且那乐音特别像白居易写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尼媒,这个水平有点高啊。”赵无极作为传统医学宗师,自然知道,要让关节弄出声响不难,但要让关节弄出这样灵活的声响,却太不容易了。譬如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用筷子夹菜不算本事,要用筷子夹住空中飞翔的苍蝇那才叫本事。
不过,这个只能叫“奇技”,普通人是学不会的,也就是说,它不具有推广性。
第二个人是个瘦小的青年,名叫谢冠军。这人,拥有一手神奇的记忆力和素描力,他只要看过到一个有形的物体,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素描出来,至于人物肖像素描,平均每画一个人只需要2分钟。
谢冠军当场表演,给一个青年官员画了一幅素描,其惟妙惟肖不用说了,赵无极真正惊叹的,是这家伙的速度,两分钟能否画出一幅素描,答案是能,就是赵无极也能,但是,那最多是了了几笔或十几笔罢了,最多再勾一勾眼睛等关键部位;但是,这家伙的素描,却并不是那种几根线条很“质感”的东西,而是着墨甚多显得异常丰富、丰满。
赵无极今天的记忆力不如谢冠军?赵无极双手的灵巧不如谢冠军?如果这样比,赵无极都不相信,但是,这两项条件都不如赵无极的家伙,竟然拥有比赵无极更快的绘画速度,这其中,一定有某种技巧或赵无极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个谢冠军,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聊聊。
第三个人的姓比较少,姓门,名字也特别,叫门闩。他所拥有的绝技是“腹语”,即用肚腹发音说话,这个,在武侠小说中同样被视为绝技之一。不过,在赵无极看来,门闩的这个“腹语”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特别新奇的绝技,但对于赵无极这样的修士来说,那就是小道了。不要说赵无极,就是他的向个徒弟目前都能做这方面的表演。
不过,比较奇特的是门闩似乎并不是修士,更不是练武之人,普通人拥有这样的绝技当然算是不错的了。
第四个绝技拥有者名叫褚红军,这个人的绝技属于“口技”,与后世经常在电视台上露面的人一样,褚红军的品质也是多种多样。不过,后世的口技表演多集中在仿生和机械譬如火车驶过的声音等方面。而褚红军的口技,则可以用“无所不能”四个字来表示。
褚红军表演了一个节目,名叫《百鸟朝凤》,最初展示的是清晨的树林,溪流潺潺,泉水叮咚,轻风穿林,蜜蜂飞舞的景象,紧接着,一声小鸟啾啾,点燃了画眉、喜雀、凤鸟、麻雀、红嘴鹬、椒鸟、金燕等十数种天空精灵的和声,突然,一声巨大而空灵的,仿佛自云端而来的鸣叫,占据了最高亢的部位,随那声高亢的凤鸣而起,快乐的时光,自由而喜悦的心情,顿时充斥在小小的会议室中。
第359章无形的威慑
“尼媒,这才是艺术,这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的艺术!”看着其貌不扬的褚红军卖力的表演,赵无极内心涌起一股感动的热浪。
赵无极感觉到,这个人,应该称得上真正的奇人。只是,前世为什么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也没听到过这样的天籁之音呢?会不会这个平行时空,与原本的时空多出了一些变化?
重生者、穿越者时不时地,都会冒出这样蛋疼的想法。
第五个绝技拥有者名叫廖体仁,他的这门技艺,严格地说是属于厨艺分支,也即“拉面技艺”,一团和好的面粉,在他手上迅速地被拉成细细的长长地拉面。在华夏,会拉面的人特别多,因此,这个廖体仁便有了五人中惟一一个头衔:全国拉面冠军!
据廖体仁自己介绍,他得了全国拉面冠军后,他主厨的拉面馆生意每天都爆满。此时,他在拉面馆已经成了大师傅,其他什么都不做,只是负责拉面,最快的时候,每分钟可拉20碗面出来,端的是神厨级别的高手。
赵无极同样也非常欣赏这种技艺,因为它是可学的,是对生活有帮助的。
30个人介绍完自己,就齐齐地望向赵无极。关于赵无极,这些人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了解得最多的自然是赵无极在春晚的表现,那次绝唱,赵无极表现了“36门绝技”,其实,那时的赵无极其中还有有差不多一半,只够业余水平的样子,但是,这几个月来,赵无极到是真正掌握了“36门绝技”。不过,赵无极并没有秀一秀绝技的想法。
“呵呵,我还真不好介绍自己。与毕大为同志这样的歌唱家相比,我只是业余的,不过是占着嗓子好罢了;与管作家这样的青年作家相比。我只不过是业余写手罢了,我写的《大国崛起》,5月已经出书,我想可能有同志读过吧……”
“啊,《大国崛起》是您写的?”管作家明显非常感兴趣。
“是的,封面上不印刷着‘赵无极’三个字吗?”赵无极反问道。
“哎。这华夏的名字,重名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不见到真人,真还不知哪本书是哪个人写的。那套书记我读过,很有见地,非常厚重。属于难得一见的历史类作品。那个,您不应该被称为普通的作家,应该叫历史学者或历史作家吧。”管作家飘扬道,听得出来,他是真的喜欢那套书。
“赵无极同志,您也别谦虚了。搞音乐,嗓子好就是天赋。这个别人即便忌妒也忌妒不来的。何况,你对很多艺术门类都有涉及。”毕大为由衷地说道。
毕大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唱歌的人,对绘画、书法也有较深的造旨。
“赵无极同志,听说您现在还是西川省的一名县委副书记?”赵无极本不想再介绍自己的,谁知,自己“官员”身份还是有人提起,而提起的这个人,显然也是属于官员,估计是从父辈那里得知了自己的情况。
“是的。我是西川省梓州市卢江县委副书记。”赵无极不得不说道。
5个练武的人,在这个群体中。也许是自卑或是什么,不是很爱说话,当然,不说话也许是骄傲。不过,赵无极并没有去与他们交流什么。
就这样。见面会介绍会结束,而赵无极也坐实了自己“艺术家”、“作家”和“官员”三重身份,即便这样,也是其他人力不能及的。
介绍会结束,距离晚上吃饭还有一些时间,赵无极本想趁机去看看弟弟赵无际,下一学年,赵无际要进入大四了,赵无极想去看看弟弟等人这一学期来有什么变化。但是,就在刚出门时,就听到陶成蹊在后面喊他。
“陶司长,有事?”赵无极不得不停脚步。陶成蹊,其父亲是当今巨头之一,且属于正当红的巨头,而陶成蹊本人,目前在华夏计委担任一个司的司长,也是此次青年代表团里,除团长和领队外,年龄最大的一个官员。
“呵呵,无极同志,我们几个,想与你一起吃个饭。你看?”陶成蹊看着赵无极说道。语气是委婉的,可以商量的,但事实上却是不容拒绝的。
“这个……陶司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今天,要去看我的弟弟,他在京都计算机系念书,吃饭的事,改天我请你们,如何?”赵无极到不是不愿意与这些二代一起聚餐,毕竟,华夏也不是赵无极一个人的,这群官员里面,虽然后来都纷纷从商,背叛了其祖辈和父辈的理想,但要说他们就是十足的坏人、恶人,赵无极还不这样看。
他们后来从商,说到底也不能怪个人,而是体制的原因,是华夏的“国情”。
“呵呵,这多简单!我带有车,我让驾驶员陪您去见您弟弟,然后您和您弟弟以及他的朋友一起,顺便坐车回来一起吃饭,如何?您从西川来,难得吃到京都的烤鸭,我们今天就去吃烤鸭。”陶成蹊笑着说道,但上位者的气势展露无遗。
“那……就谢谢陶司长了。”赵无极还不能拒绝这种宴请,因为他也不愿意陡生事端,给自己的道路带来一些变数。至于陶成蹊等人,邀请自己吃饭的目的,等会儿自然就知道了。
就形象而言,陶成蹊也算得上是一表人才,再加上37岁的司长,走到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中心。或许,在见到陶成蹊不巴结的人里,只有少数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将军或者他们的后代,像赵无极这样几乎等同于是平民出生的人,没有不羡慕巴结的。
但是,赵无极却表现得不卑不亢,这个,让几个访问团的官员成员有些郁闷,甚至还有点恼火。
“哎,这明明是乡巴佬一个,怎么拽得像个二五八万似的。陶哥,跟这样的人吃饭,没趣啊。”看到赵无极坐着车子远去,陶成蹊身边的一个人有些不满地说道。
“成运,不要乱说。我是真心实意结交赵无极的。”陶成蹊想起父亲的叮嘱,不敢心生任何想法。陶家,或者自己这一代,能否在华夏保持高位,虽然取决于现在和以后的领导层,但同样取决于这个才24岁的西川青年。
这个叫成运的青年,全名叫李成运,是石油部人事司的一名处长,今年29岁,其父亲李正谦正是当今石油工业部的部长。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的典型。普通的平民子弟,一辈子都升不到这样的位置来,但对于李成运来说,这个位置几乎就是给他定制的。
“陶哥,这样的人还值得你结交?在京都,你只要一声招呼,还不马上围来十桌八桌处长的?”李成运就是觉得赵无极很不爽。
“李成运,我把你当成朋友,才给你一个结识赵无极的机会的。如果你不喜欢,你大可离去,不要给我生事。我告诉你,就是我家老头子,见到赵无极的面都十分客气,还不要说你一个小小的处长了!赵无极如果要对付你,你家那老头子就根本保不住你!”
陶成蹊突然火冒三丈地说道,这个李成运,如果不狠狠地敲打一下,等会儿吃饭时,再出点幺蛾子,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陶哥……我……”李成运一下子蔫了,他没想到陶成蹊如此看重赵无极。至于说赵无极要对付他,自己家的老头子也保不了,他压根儿就忽视了,在华夏,除了几家大佬外,谁还有这么大的本事?因此,他觉得陶成蹊是在吓他。
“你知道,米国人为什么要授予赵无极那个‘青年形象大使’吗?”陶成蹊本不想再说什么的,但看到李成运还有些不服气,便继续点拨道。
“不就是会唱几首歌,弹几支曲子吗?”李成运说道。
不要怪李成运这样理解,事实上,李成运的父亲李正谦刚好是不够资格了解赵无极“背景”的人,当然,如果李正谦在军方或一些特殊部门,也能了解到赵无极的可怕,但石油工业部,实在是与赵无极相距太远了一些。
而中央大佬们虽然知道赵无极的“厉害”,但也不会乱说。原因就在于,赵无极掌握着他们的“生死”,他们可不愿意因为一句话得罪赵无极,从而失去那种长生的机会。
这个机会,绝对是现实的,一来吴冕首长的例子摆在那儿,二来因为赵无极承诺了,9月份时就将为华夏的老一代人“保养”,目前,12个名额如何分配,此时大佬们都还争论不休。
“哼!你是说米国没有人会唱歌会弹曲?”陶成蹊终于觉得,这个李成运不是那么成气候了,连如此简单的事情,都看不透,以后,还敢交待什么事情给他啊。
“不是这样,难道会是哪样?”李成运还没转过弯来。
“这样吧。成运,今天这顿饭,你最好不要去吃了,你回去问问你爸,听听你爸说,赵无极是何方神圣。如果你不转变对赵无极的看法,我是不敢带你去见赵无极的。”
“陶哥,为了一个外人,你怎么能这样对我?”李成运见状,还有些不死心。
“外人?呵呵,是的。赵无极确实是个外人,但他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与吴冕首长共进晚餐。我这样说,你满意了吧?给我滚回去!等哪天有空,我自然会把今天的事给李叔说的。”
第360章弟弟有危险
“好吧,陶哥,我回去。”李成运郁闷地走到大街上,打车回家。他不知道陶成蹊是哪股神经发了,即便能与吴冕首长共进晚餐,那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咱们官宦子弟还怕了一个乡下小子?
李成运的不“知趣”,其实让陶成蹊也非常郁闷。有些话,陶成蹊也是不能说的。他作为司局级干部,比李成运这种小年轻,更关心政治一些,他的职权也刚好够格读到赵无极的那些文章,说实话,陶成蹊本人也非常佩服赵无极,觉得这是一个极有能力、极有想法的人。因此,陶成蹊本人,虽然是红三代,其父已经登顶,但他并不排斥赵无极。
此外,就是陶成蹊父亲的功劳了。陶家,是把陶成蹊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的,处处都要求其要有“大局”观,要善于接纳不同行业不同派系的人物。对于赵无极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凡陶父能说的,都仔细说过了,凡是不能说的,则委婉地讲一些,总之一句话,那就是见到赵无极时,尽量与之结成朋友,千万不要得罪!
陶父是有资格知道一些神秘的,没有定论的事情的,譬如赵无极与西川省委副书记陈向前妻子和儿子的冲突,一个成了太监,一个死于非命;譬如梓州公园血案,譬如香城港新义安屯门基地被炸案,譬如香城港船王郭氏家族,这些事件,中央基本已经形成一个隐约的定论,那就是赵无极背后,拥有极深的势力,赵无极本人,亦拥有极深的实力。一个骆明都可以基本标明,除非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否则奈何不得,更何况骆明的师父赵无极了。
这个定论,并不是确定是赵无极及其背后的人干的。中央只是要求,凡涉及到与赵无极有关的类似事件,不要谈论,不要外传。
国情部、参谋六局等部门,也为大佬们拿出了一个判断,那就是赵无极这人。平时是个好干部,好公民,什么都好,但如果惹了他,那么,他作为修士背景的另一面。则不是普通人能敌的了!
大佬们也比较认同这个判断,同时也能接纳赵无极这样的人物。华夏何其大,奇人异事何其多,因此,只要赵无极不反社会,不反政府,这样的人。任何政府都是喜欢的。不可能反过来,见到某人有点特别的能力,就进行镇压。
如果真有这样的政府,那其政权其实是做不长久的。自古以来的统治者,对能力强大之人,都是尽量采取笼络手段,实在笼络不了,使用不了,才有可能选择其他手段。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赵无极在该高调的时候。才会高调,以尽快进入上层的视野,以获得上进的机会。
当然,如果赵无极表现出来的,仅仅是“武力”一方面。那么,赵无极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地位,要么,他被秘密部门征收,成为其中的一员,要么,就已经被限制自由。
这么深刻的东西,陶成蹊不可能想到这儿,因此,在李成运离开之后,他和另外三人便乘坐另外的车,去了京都老烤鸭店,因为请赵无极吃饭,他得提前去预定一个包间,当然,打电话也行,但现在距离吃饭的时间也不久了,乘车过去,正好。
赵无极见到弟弟后,并没有呆多久,他给赵无际带了一件家乡的“凤山特酿”,让赵无际给熟悉的老师送两瓶,感谢感谢师恩嘛,另外,再给了赵无际500块钱,赵无极知道,虽然自己家里不差钱,但老爸老妈在寄生活费时,一直是卡得比较紧的。
有了这500块钱,赵无际在最后一年,就再不会有经济窘迫之感。
但是,就在赵无极和弟弟赵无际两人肩并肩走出宿舍大门时,赵无极却突然感觉到对面宿舍楼顶有人用望远镜在观察他们。
“尼媒,什么人,不会要对小弟不利吧。”赵无极没动声色,但灵识却一直锁定着那个家伙,一直看到那家伙将望远镜收进挎包,走下楼梯,然后走进另一栋宿舍楼内,赵无极来收回灵识:“无限,你们宿舍17幢住的什么人?”
“17幢啊,住的人比较复杂,一二楼好像是研究生,而三四楼好像是留学生。”赵无际说道。
“最后,有没有一些特殊情况,譬如,以前你不太熟的人来找你玩的。譬如,留学生啊,研究生什么的。”赵无极略带提醒地问道。
“留学生啊,哥,你不提醒我还真是忘了。倭国有四个留学生,与我们宿舍结成了友好宿舍,过两天考试完了之后,两个寝室的人还准备去联欢呢。”对于哥哥,赵无际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倭国人有很多优点,你要利用这次联欢的机会多多学习。”赵无极想了想,觉得还是不惊动弟弟的好,这些事情,要么由卢兴华的人出面解决,要么自己出面解决,而且,最好不要让小弟知道。
虽然赵无际并不是温室中长大的花朵,但赵无极还是觉得不要让弟弟知道自己杀伐冷酷的一面,因为那样极有可能在弟弟的心目中造成阴影。当然,过几年,等赵无际出生社会,见多了残酷的一面后,再让弟弟了解自己的事情也不晚。
在宿舍外不远处,陶成蹊派的车子正等着赵无极,因此,两兄弟就分手了。见到弟弟转过身影,赵无极就对司机说道:“前门方向,去大内。”
“这个……赵同志,你是说去大内?”司机被赵无极的命令吓了一跳。
“是的,有问题吗?”赵无极平静地问道,但在司机听来,却有如大山压顶。
“我这车,去不了。”司机胆颤心惊地说道,尼媒,早知道,我就不来接送这个赵无极了。司机这辆车,只是计委的一辆普通工作用车,也是陶成蹊这样的司局级干部出门,才有可能派车,如果是处级干部,要么自己打的,要么就骑自行车吧。
“那你把我送到大内的大门口,总可以吧。”赵无极想了想,便没有再为难一个普通的司机。
“这个,没问题。”司机见赵无极不再要求自己去闯大内,心情顿时放松下来。
赵无极刚才虽然灵识已经丢掉了那个人,但赵无极相信,自己绝对没有惊动对方,再加上过两天考完试后,倭国人要与赵无际的宿舍进行“联欢”,因此,赵无极估计,赵无际这两天内,应该是安全的。
赵无极在亲人的“保安”方面,父母考虑到了,女人也考虑到了,惟独弟弟这儿还没作安排。另外,从刚才感觉到的情况看,除非自己派冯家平、仇亮等人来,否则,还真没法对付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人。
是的,确实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人,赵无极从对方走路的步伐以及姿势已经看出。但是,虽然看出对方是经过特殊训练,但却不是赵无极借机发难的借口,这类事情,必须要有证据,确凿无疑的证据才行。否则,这个世界上,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海了去,不可能别人一接触赵无际,你赵无极就杀一个吧。
赵无极去大内,是去找骆明。他觉得,这是他赵无极的私事,因此找骆明路子才对,毕竟,自己对骆明有授业之恩。如果直接找卢兴华或杜一强,这事儿就变成了公事,虽然两人把这事儿办好也就一句话的事情,但也难以保证就不出现什么变数。
而找骆明就不同了,找骆明,在卢兴华和杜一强看来,等于是赵无极找了首长。而卢兴华和杜一强即便这样误会,也不会有什么。因为,赵无极与首长之间也是很有“私谊”的,凭赵无极自己与首长的“私谊”,难道还不能求助于首长?再说,赵无极不求助也行,只是,那样闹出来的事儿就大了。
既然倭国留学生已经出了题,赵无极也基本判断出,这是来自于倭国的一股势力,只是,不知他们接触赵无极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论倭国人什么目的,这个目的肯定不会那么高尚,再加上倭国人向来卑鄙的行事风格,赵无极实在是担心自己的弟弟在这种交往中会不知不觉吃亏。
其实,赵无极到了京都之后,凭他“少将”的头衔,要去找一辆车还是非常容易的,但赵无极觉得没有必要,或许,他就是在京都的大街上步行去见自己的弟弟,也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去麻烦军方。
因为赵无极相信,军方,或许还有一些部门,说不定正眼巴巴地等着赵无极去麻烦呢。只要麻烦过了,以后,赵无极自然不可能翻脸不认人不是?因此,赵无极愿意一事不烦二主,凡有事,就找骆明吧,这个方向,必须确定。
赵无极上车后,就在闭目养神,让开车的司机好一阵郁闷。京都的司机,不管是什么司机,都是很难侃大山的那种。本来,司机还想与赵无极聊两句,结果赵无极却闭上了眼睛。赵无极这种表现,不但让司机有些郁闷,还略有点不爽,如果不是看在陶成蹊的面子上,他恨不得将赵无极给赶下车去。
第361章传递一个信号
因此,司机见赵无极这个样子,只希望这段旅程快点结束。不过,司机也微微有点兴奋,这个据说来自西川的家伙,要去大内,他要看这个家伙是否能够走进大内的大门,他真以为,这是他们西川省委,说进去就能进去的?
即便是正部级干部,要进大内,也必须先要预约才行呢。否则,人人都往大内跑,大内岂不是成了菜市场?
司机马上就能见证到这个家伙是否吹牛,因为大内到了。
在距离大门30米远的地方,司机就将车子停了下来,他可不愿意受到门口执勤士兵的吆喝或检查。赵无极见到了大内门口,下来稍一整理着装,就向大门口走去。
“证件!”一个士兵啪的走上前来敬了一个礼。虽然执勤的士兵觉得来人非常面熟,但到大内来的人,大多都显得面熟,不是在电视上见过,就是在报纸上见过。
“参谋六局少将参谋赵无极。”赵无极将证件递过去检验,嘴上说道。
进入大内,有少部分人可以不用预约,情报系统的高级官员就享有这种特权。赵无极目前的身份,除了平原军区的上校参谋外,就这个身份非常管用。
“首长,请进!”执勤士兵将证件在一台仪器上扫描后,退给赵无极说道。
“谢谢。”赵无极因为穿的是便装,不便于回礼,因此只得歉意地笑笑,然后向首长住的地方走去。
在华夏,到了副部一级的高官,上班就不拘泥于形式了,他们可以在家里上班。可以在办公室里上班,也可以在飞行或旅行途中上班。而有资格到大内上班的大佬,则基本上在家里上班,有会议、会见、视察之类的事情才出门,平时。他们一般都深居简出。
赵无极前后,一共验了三次证件,才到达首长小院的门外,而这时,赵无极的行为已经惊动了骆明。“师父,您打个电话。我开车来接您嘛。”
“我这是有急事,临时想起的。”赵无极大大地喝了一口凉茶,慢慢把自己弟弟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发现和猜测,向骆明细细地说了一番。
“不用说,倭国人在这件事情上肯定有阴谋,只是。师父,你需要怎样处理?”骆明听到赵无极的情况反应后,心情大好,他当然也明白,赵无极找他办事,这是“私谊”的作用,而且他也非常乐意。
“人身安全最重要。哪怕弟弟年轻吃点亏,让他认识一下国与国之间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情形也可以,人,总得经历一些事情才能成熟。但你们在操作时,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影响到我弟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具体怎样处理,也许骆明或参谋六局的卢兴华等人更加专业,赵无极就不画蛇添足了,赵无极要的只是原则,或者结果。
“好。师父,这件事,包在我身上。”骆明高兴地说道。
“谢谢,我从米国回来,请你和卢局长喝酒。”赵无极喜欢这样的办事方式。三两句话,不用多解释,就把事情给摆平了。
“等师父回来时,我请师父,叫上卢局长和杜部长作陪。”骆明说道。
“杜部长那边,是不是有什么新想法?”赵无极可其聪明,赵无极只说了卢兴华,但骆明却要拉上杜一强,这说明,杜一强曾经与骆明商量过什么。
“就是那个元基地的事,杜部长托我问问你,能否先给国情部和参谋六局的人先开个小灶,最近半年,京都的外国势力活动比较频繁,其中还不乏高手。曾经有一次,他们都让我出面了,才将一些人击退。”
“这么严重?都是哪些国家的人?”赵无极对此还真是一无所知。
“这些人的背景非常复杂,但明面上来自于某个国家的,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他们一般都是假托某个组织出面。”
“对了,骆明,有个事情要告诉你。上次去香城港时,我已经正式开门立派,我们的门派,叫元阳门。你们修炼的法诀,叫【元阳真气诀】,元阳真气诀,上古炼气法诀,道家最古老的法诀之一,为上古修士赤松子所创,赤松子后传于华夏始祖黄帝,黄帝传于后人,在春秋年间迭失于华夏。目前,为师我也只悟得前面四层口诀。本派门规,只有三句话,共计30个字:不得叛华夏,不得背师门;宁缺勿滥好,收徒不过五;善恶存一念,谨遵本心行。”
“你现在已经修炼到二阳聚灵的境界,可以收徒了。这个收徒,与给国家培养的人不同,给国家培养的人,最多只能算是记名弟子。而本门的亲传弟子,则要担负起本门传承、兴衰的重任。”
“是,师父,弟子骆明谨遵师父教诲!”骆明一听赵无极说到门派问题,立即跪在地上认真聆听。
“你起来吧,我们这一门,心到就行了。目前,我也只有四个弟子,另外三个你应该知道,就是冯家平、毛文礼、仇亮三人。他们三人,现在境界与你差不多,但你的战斗力肯定强于他们,因为你此前的武修功力比他们高。”
“太好了,好久我去见见师兄他们。”骆明兴奋地说道。
“我们这一门,特别是这门修炼功法,你应该感受到了,确实非常神奇。修习【元阳真气诀】,就修炼本身没什么特别要求,我早就传给你了。但是,在【元阳真气诀】的运用上,却另有玄机,因为我目前的事情比较多,只创立了两种类似于武功类的战斗法门,一门叫‘元阳飞蝗石’,属于远战群战法门;另一门叫‘元阳点穴手’,属于近战制敌法门。这里,我一并传给你。”
赵无极说着,从随身的背包里摸出两本小册子,递给骆明,“你平时,可以修习一下。但是,这两门法诀非亲传弟子不传,切记。”
“弟子知道了。那……杜部长他们开小灶的事?”骆明最终还是忍不住再次提出来了。
“这个事情,既然他们比较急,你就代师去传他们基本的修炼法门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明显没有修炼天赋的人,就不要传了,否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元阳真气诀】,赵无极的原则是“有限地传承,谨慎地展开”。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这个法诀,类似于武功套路一样,它是实打实的通过修炼可以增长功力的一门修炼功法,而不是什么反常识的异能。就像华夏人都知道的,每天早晨起来打一遍太极拳,绝对有利于健康一样,【元阳真气诀】也属于这种功法。
二者不同的,就在于太极拳是一种大众化的拳法,即便是古太极对人体的改造功能都非常有限,而【元阳真气诀】对人体的改造功能却非常大,特别是对其智商的提升,完全可以称得上国之利器。
至于其修炼到高深处,身体方面不惧普通枪弹,不惧宇宙风、核辐射等,赵无极对此并不是那么看重。所谓一物降一物,真的出了这样的人又要反社会,那么,社会一定有办法将之灭掉。
就是赵无极自己现在已经早就超越了“四阳脱凡”的境界,但也不是说他想去挑衅米国就能挑衅的,真正的几枚导弹打过来,赵无极还是只有吓得乱窜,人的血肉之躯,还是难以和现代武器争锋。
赵无极真正厉害的是系统可以兑换的类似于“隐形战斗飞梭”这种超时空的战斗武器,虽然它只能在时速3000公里内隐形,但这已经足够应付地球上的绝大部分危机。最重要的是,这种“隐形战斗飞梭”并不是大气层内的战斗武器,而是星球守卫武器,也就是说,它真正的战场是在大气层之外的外太空,譬如地球与月球之间,整个太阳系之间。
赵无极在骆明处耽搁了半个小时,便告辞而去。但骆明在请示首长后,一定要送送赵无极,而且用的是军牌一号车,也即首长的坐车。
“尼媒,这个面子大了!”赵无极如是想到。
果然,当车子开出大内时,计委陶成蹊派来的那个司机还等在那儿,而那名司机看到赵无极摇下车窗招呼他跟在后面时,他此前的怨气立即一扫而光。牛人啊,真的是牛人啊,能够被一号车送的人,能是普通人吗?即便计委的主任,也没这个殊荣啊。
“既然这样,等会儿一起吃饭吧。陶成蹊几个,我也不熟。”赵无极在车上对骆明说道。
“行,那小子,就是鬼点子多。”骆明没表示反对。他送赵无极,一是全师徒之礼,二也是代表首长,给这些所谓的二代、三代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赵无极,是首长的人,你们可以与赵无极交朋友,但千万不要把主意打到赵无极身上,否则,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初时,像陶成蹊这样的三代还以为是赵无极圣眷正隆,上面有人保着。但后来,他们慢慢悟出了一个东西,那就是首长此举所传递的信号,哪里是在保护赵无极,而是在保护他们的小命啊!
当接二连三的二代或三代栽在赵无极手上,而大佬们却一致说“活该!”时,陶成蹊才真正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放下了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真心实意与赵无极交朋友,也由此成了少数没有遭到赵无极打击的幸运儿。
第362章左拥右抱?
因为有骆明的加入,陶成蹊晚上的宴请,等于是抬高了一个档次。骆明是谁?私人身份不再研究,仅他在内卫部队里的少将身份,整个华夏百个高官 (:
)
( 重生之超级强国 http://www.xshubao22.com/2/2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