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梁 第 3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我们看到游牧民族从贯穿其始终的杀戮掠夺中有几个建立起如同古罗马一样的帝国?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区区几个而已,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所谓的杀戮掠夺的过程和其他游牧民族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在挫折与艰难中坚持信念,不断学习成长!

    我们放眼看去,任何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哪个不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这些民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在任何时候都总会有人为它坚持,为它努力!

    直到今日,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我们从不缺少为民族甘洒热血的以龙为信仰的真正传人,那是真的民族骄傲!因此我们虽然挫折连连,虽然经历过很多内忧外患,但我们却一直没有失去希望,我们一直没有垮掉脊梁。一百年压不垮,两百年压不垮,三百年压不垮。。。只要我们不失去希望和信心,只要我们民族的精神不垮,那么就是再压五百年我们也不会垮掉民族的脊梁,鲁迅先生说过:‘挫折和逆境只会让真的勇士奋起。’

    有忧患意识我们就有崛起的希望!”

    尹扬转身看着陕西的那位代表说:“你绝望了吗?你害怕了吗?”

    那位代表笑了,他哈哈一笑:“哪能呢?再艰难我们都敢发射两弹一星,今天没有什么是我们不敢的了!谢谢您,尹书记,你让我无惧无畏了!我想这比卖多少设备都重要。”

    尹扬微微一笑,他更加用力的握住那位代表的手,尹扬转身对身边的人大声问道:“你们害怕了吗?你们绝望了吗?”

    “不”

    “没有”

    “去***,我有的是力气,让他们来吧!”

    。。。。。。周围的人用纷杂不一的回答热烈的回应着尹扬。

    老周更是啪的一声就站到了最高的一张桌子上,他挥舞着双手,满怀豪情的说:“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给那些怀疑我们的人一个耳光好不好?”

    台下的人***了,他们大声的叫道:“好!”

    “那么我们用什么给他们一个耳光?”老周大声的问道。

    “产量。”

    “还有品质。”

    。。。。。。台下又是一片喊声,叫声。

    老周站在台上,大手一挥,大声说:“我管你***啥玩意儿,想给那些家伙的一个响亮耳光的就给我们回去好好商量一下,然后给我们写出你们的实际行动和目标出来,当然装怂的就不要写了,老子看不起!”

    尹扬和那几位代表乐呵呵的看着老周把签约仪式搞得乱哄哄,却是那么的热情高涨。

    等了一会儿。老周笑呵呵的跑了过来,尹扬给了他一拳,说:“你倒会抓机会啊!一下子就把你那群小伙子全部给煽动起来了。”

    老周傻笑不接尹扬的话,却转头把旁边的杨姬给一把抓过来,问道:“杨记者,刚刚你们都录像了吧?你给我们一份,我用来做我们古川化工的厂训。”

    尹扬拍了拍老周的肩膀,说:“老周,我们不是喊口号,我们是要用实际行动给大家做出榜样,还有,你现在是上千号人的主心骨,你脑袋不能够发热,也不能够去偏激地理解和狭隘地走民族主义路线!真正爱民族应该是站在全人类共同进步的角度去爱民族,明白吗?”

    旁边的那位陕西的企业代表也笑了:“改革开放就是站在民族进步的角度制定的重要决策。”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那个企业代表突然说:“听说你们从外地买一批水泥设备是非标产品?”

    尹扬突然眼睛一亮,赶紧说是。那个代表笑了,他说:“这样,我签约以后就把文件先传回去,我这次带了几个设备方面的专家过来评估化工厂设备的。如果方便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去现场看看,希望尹书记不要感觉我们太冒昧!”

    “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啊!”尹扬连声说道,并赶紧把赵县喊了过来,一起商量具体的行程。

    而古川县城的事情,尹扬则没有时间过问,也因为他一连好几天没有回去,县城里想找他的人也没有办法,电话里又不方便说。

    事情就顺着未知的轨道发展着。

    (今天还是要出差;可能要一天;上车之前;先给大家更一章;另一章晚上回来再更;祝大家周末愉快)

    第三部分 筑巢

    第六十二章 超编

    在郝方方正处心积虑谋划自己的经济大计的时候,尹扬回到县委,可惜几个老干部已经去了县毛巾厂所在的新水镇。

    几个老干部在今年团拜会上虽然没有继续为难尹扬,但他们隐隐地有一种情绪,就是不愿意向尹扬低头,也就是说他们不愿意跟尹扬开口,而且本身经济建设就是县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责,他们就更不愿意找尹扬。

    尹扬回到县委以后,他一边给自己倒了杯开水喝,一边就习惯性的翻阅文件夹上标注为待处理的文件。

    尹扬翻开文件夹发现最上面的一份文件,就是自己在去东崖镇之前指示县财政和人事部门对收费站的调查报告。尹扬随手就打开看了起来,但他越看眉头就皱的越紧,看完以后他的表情非常严肃。

    尹扬大约在座位上想了差不多四五分钟,他才抓起电话,把分管党群的李书记,以及齐县叫了过来,因为都在一栋楼办公,所以不大一会儿,两人就全部来了。

    等两人坐下了以后,尹扬晃了晃手上的那份文件,说:“你们都看过了这份报告没有?”

    两个人均点了点头,表情都有点严肃。

    李书记首先叹了口气说:“不查不知道啊,一个小小的收费站居然超编了将近二十多人,这是我们工作失职了。”

    齐县也摇了摇头说:“我太迷信电脑这玩意儿了,以为装上电脑收费就错不了了,谁知道他们居然截留了将近四分之一的款子!咳,这些家伙胆子也太大了。”

    尹扬有点苦笑的说:“那个收费站定的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李书记答道:“是挂在公路局下面的一个科级单位。”

    “一个科级单位就提拔了六个副科长,还有三个主任,你们确实做的很差,但现在我们查的是收费站,可我担忧的是其他部门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尹扬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平静地说。

    李书记眉头紧缩着,有点惭愧的轻声说:“应该也有,多少而已。”

    “那县委组织部和人事局为什么不提出来,不拿出办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难道就这样漠视不管吗?”尹扬声音稍微提高了点。

    李书记有点为难的说:“尹书记,我们今年已经裁减了不少人了,但我们控制住的只是编制以内的人员,那些事业编制以及用各种理由招聘的临时人员,我们是很难控制的到,他们基本上是由下面单位招聘,下面单位使用也是由下面单位负责支付相关费用的。”

    “所以他们就想尽一切办法抓收入,设立小金库和进行所谓的创收,胆大的甚至敢欺上瞒下,私自修改单位的收支帐目?”尹扬目光有点阴沉。

    李书记想了想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单位采用挂靠,交流等手段,把一些在本单位没有办法提升级别或转为编制以内的人员,绕着弯给提拔或转正了。比如这个收费站就有四个副科级干部,估计就是其他单位采用这种方式给曲线提拔的。”

    尹扬看了李书记一眼,说:“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你们大家都明白,那为什么就没有人管呢?是不敢管还是管不了?”

    李书记有点苦涩的笑笑,说:“我刚刚说这些不是想推脱什么,我只是想先介绍一下情况,让尹书记你了解的更加全面和深入些。

    尹书记,这些事情一则是长时间养成的人情使然,大家都在这么一个***里混,都不想得罪人,怕自己哪天也有求人的时候;二则这些政府机关里面有很多都是党代表或人大代表,干部们也是心有顾虑;其三就是工作还是要靠下面的人去干,真要把下面的全给得罪了,或管的太死,那么还有谁帮你去干工作?没有人帮你去干去落实,那么你的工作怎么开展?

    因为这些原因,所以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就像我们今年年初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其实也只是在重要的岗位上取得了一些突破,而从全县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反弹很大,很多人是在这里下岗,换个名堂又在其他地方上岗了。”说到后面李书记也抓起了茶杯连喝了几大口茶。”

    尹扬仔细的听着,看到李书记说完了,尹扬就问:“人大代表和党代表在下面各个政府机关里面大概占了多大比例?”

    李书记沉吟了一下,说:“不会低于70%,这个比例只会高不会低的。”

    “难怪了!”尹扬在嘴里低声自言自语了一声,然后纳闷的问:“怎么会这么高呢?这明显有点。。。。。。虽然我们是民主集中制,但首先先要做到民主,要让普通百姓和群众的声音能够反应上来啊!人大代表的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所以它的来源应该是以基层干部和百姓为主啊!”

    李书记和齐县都沉默不语。

    尹扬暂时还没有想明白,他就暂时把这头放下,转过头来对齐县说:“我们不反对机关能够在做好本职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合法的创收,用来提高和改善单位上干部职工的福利和待遇。但我们坚决要查处那些弄虚作假和欺上瞒下,滥用职权的行为。

    收费站这一块应该抓大监督力度,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过他们的一些这方面的经验,齐县,你可以找来借鉴一下,一定要把存在的口子或疏漏的地方堵住!

    另外,我们对各个单位的预算还是要更细一些,最好能够具体下来,形成量化的预算制度。”

    齐县点了点头说:“这个我在看到这份报告之后,就已经安排人在做了,做好之后我再拿过来给你看看。”

    尹扬恩了一声,强调说:“我们制作方案对策,是为了让大家做事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但做的好不好?还是要看我们监督的力度够不够?奖惩能不能够及时严格的兑现?这样才可以保证能够得到认真的执行和落实,而不是一纸空文或变成几句空白的口号!”

    齐县笑着答应了。

    尹扬看这边没有问题以后,就又重新回过头来考虑李书记这边的问题。

    李书记在尹扬和齐县对话的时候,一直没有说话,他低头在那里思考着。

    尹扬望了他一眼之后,也没有马上说话,尹扬也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第三部分 筑巢

    第六十三章 原因

    尹扬在心里沉思了一下,缓缓的开口说话了,他是一字一句的在斟酌着说的:“刚刚我想了一下,虽然精简人员有很多的困难,也必然会受到一些干扰甚至抵触,还很有可能做的不好的话,我这个县委书记也就干到头了。但同志们,我们考虑一下如果不精简人员会有哪些负面的影响。

    首先我就想到了一句话,叫做‘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的来历我们应该都知道,它从一个方面说明人多了矛盾也就多了,而且会因为责权分散造成彼此之间的互相推诿,互相依赖,使整个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开展,甚至不能够开展。

    我们的领导会因为这些层出不穷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占用了大量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每天忙来忙去的就是为了处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发展下去就形成了那么一些不以工作为重点,而以乐于琢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风气和习惯,从而还很可笑的研究出了一些官场潜规则,官场生存之道,变的法外有法,事内有事!再简单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到了这里,到了这些人手里,也变的复杂和不正常起来。

    这些我们现在已经感觉到了,就像现在我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我们现在顾忌的却不是工作上的原因,而是人上面的因素,难道站在为了工作开展的角度来看,我们真的不可以裁员吗?

    我想不是的!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人多闹的。

    人浮于事,不务正业,闲的发慌就是主要原因!每天上班八个小时,每个人在真正工作的有几个小时?

    这也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和机构,却被别人笑我们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差的国家之一。

    其次,不精简人员和机构,就会让我们背上沉重的管理成本,使我们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管理费用,造成我们财政上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又被国家和人民分摊了,制约了我们的快速发展的速度。

    古川就是一个例子,去年全县财政收入不到二千五百万,财政支出却达到了三千六百多万,如果年年这样欠债,我们拿什么去发展?我们怎么发展?

    砍掉管理成本我们还只是砍去最上面的一层表面成本,那些车、楼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维持这些机构和人员运转和生存需要的。

    人不精简下去,那么我们的成本就不可能降低下去,我们也就没有办法去真正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机构的臃肿就会造成障碍过多,使工作周期过长,工作间的信息传递困难,责权难以协调和处理,结果就是内耗加剧,工作效果差,最终工作结果不能够令人满意。

    零三年我看过一个小品,上面说有一个人为了开个卖水果的小铺子,为了办手续,他光盖章就盖了一年,整整四十三个!哪有那么多章要盖啊?

    当时看的时候被小品人员诙谐的表演逗的哈哈大笑,但笑过了之后就觉得很是苦涩,再静下来仔细一想,感觉很是恐怖和担忧。直到今天我想起这个小品来我还是很不平静呐!

    不是还有一句话就叫做上班就做三件事情:‘喝茶,看报,聊聊天。’还有所谓的‘别的本事不要,会自己的名字会画圈就可以当官’类似的话吗?这是对我们的讽刺啊。

    第四,因为人员过多,就容易滥竽充数。

    人多他就可以混在一群人中瞎起哄,看似一本正经,像模像样,其实就是南郭先生吹竽,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没有什么破绽,但其实他根本就不称职。

    难道我们现在就没有南郭先生了吗?

    只有精简人员,让人人都能够有事做,事事都能够有人做,建立一对一的责任关系,我们才可以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如果我们再能够完善对干部考核制度,并及时的兑现奖惩,那么我相信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会得到极大的提升,让真正有能力而且肯干的人能够得到发展的舞台,也才能够杜绝我们队伍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说到这里,尹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喝了一口水,看着对面的李书记和齐县问了句:“你们说我们应不应该下大力气精简人员和机构?”

    对面的两个人先后慢慢的点了点头。

    尹扬笑了,他说道:“当然,我们凡事还是要讲策略,也要考虑会碰到的困难,以及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采取正确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也没有说今天就非要你们给我一个答复,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达成一致,确定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然后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经过我们一起沟通以后再上常委会上去讨论。怎么做是一回事情,要不要做则是另一回事情了。

    奇但有一点你们不要担心,如果是因为做这件事情而让我下去了,虽然遗憾但我不会后悔,你们就放心去做吧。”

    书李书记深深的看了尹扬一眼。然后很断然的点头答应说:“那好,尹书记,我马上就回去布置安排,请你放心我们会抓紧时间讨论,尽快拿出一个办法出来,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我保证人员精简工作就不会停止!”

    网“恩,辛苦你们了,一起努力!”尹扬先站了起来,和李书记,齐县分别用力的握了下手,然后两个人就匆匆离去了。

    尹扬站在了窗前,看着远处的青山,心里也是很不平静。

    他很清楚,自己又将遇到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了,而这个主动发起挑战就是自己。尹扬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在脑海里飘过了一句话,他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或是听谁说的。那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在中国做事情,最难办的就是人的事情,中国人喜欢搞***,拉关系,下到平民百姓,上到达官显贵,无不是一张又一张的人情网。如果你不了解这张人情网,你就没有办法融入他们;如果你试图触犯这张人情网,那么你就是在试图挑战一群人。。。。。。

    尹扬想到这里,他张开双臂,用力的做了几个扩胸运动,然后再把脸用手使劲搓了搓,深望了一眼远处的深黛色的青山,平静的回到了办公桌边开始办公。

    第三天下午,尹扬刚刚回到招待所,周歆给尹扬拿来了拖鞋,并接过了尹扬手里的皮包,然后和尹扬一起走到房间里的沙发坐了下来。周歆侧着身子,把一只手放到茶几上,面对着尹扬说:“你是不是让齐县对全县各个单位的收支费用进行清查啊?”

    尹扬没有回答,他反问了一句:“你怎么问起这个了?”

    周歆白了他一眼,说:“现在外面都传开了,说你要对各个单位动手了,首先查帐,然后就是裁人,说什么怪话的都有。

    你是不知道,我现在上下班那些人看我眼光是怎样的一种神情,连我们单位的人都有事没事老往我办公室里跑,弄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应付了。

    前天我无意说起很喜欢吃下河街的豆腐花,你知道吗?今天我一上班有十几个人帮我买来了豆腐花,全送到了我办公室里,弄的我好尴尬。”

    尹扬没有吭声。

    周歆把身子做正了点,说道:“我说你不适合从政你不听,现在你这样一搞,以后我们在这里怎么呆?我怕给你添麻烦,就挨个的把豆腐花钱给他们送了过去,一句话来来回回的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脸都笑酸了。那些人的表情啊,真的可以把我尴尬死!钱还完了,人也全部得罪光了。

    你说你以后让我怎么在单位呆?说啊你!”

    尹扬脸色阴沉如水,眉头皱的紧紧的。

    周歆更生气了,背过身子生了一会儿闷气。

    尹扬等了一会儿看她还没有动静,就轻轻的喊了她一句,周歆没有答应。

    尹扬站了起来,走到周歆面前,看到周歆满脸的泪水。尹扬心疼而内疚的蹲在了周歆面前,伸手帮她温柔的擦拭着。

    周歆突然哇的一声的扑到尹扬肩膀上,肚子里的委屈一下子爆发了出来。

    良久,周歆才止住眼泪,她直起了身子,把尹扬拉了起来,让尹扬坐在自己身边的沙发扶手上,然后把自己的脑袋靠在尹扬的胸口,低声的说道:“我们不要这样得罪人了好不好?你是县委书记,就抓好党政建设就好了,经济建设是县政府的工作,你让他们去做好了。

    如果你实在放不下,那你就抓企业,我帮你规划好钱的使用,我相信我们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干出点成绩的,这样也就没有愧对巩书记,也不会愧对这里的百姓了!”

    尹扬用力的抱了抱周歆,抬头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突然在她耳边说:“我带你去看几个人。”然后就拿出了手机给李师傅打了个电话。

    周歆莫名其妙的看着尹扬,不过尹扬带自己出去转转,是周歆最喜欢也是最高兴的事情,她很快的站了起来去梳洗了一下,换了一身休闲的衣服,就和尹扬出门了。

    尹扬叫李师傅把车开到了县一中的门口,然后尹扬跟李师傅说了句让他在门口等,就带着周歆进校园去了。

    现在正是学生们下午放学的时间,整个校园非常的热闹,那些充满活力的学生们在欢快的嬉笑着,打闹着。但因为这是古川县唯一的一所省重点中学,比其他学校还是多了一份学习紧张的气氛,尤其是现在即将临近高考,过往的那些高年级的学生都是行色匆匆,脸色严肃,手里、胳膊下拿的夹的全是书,甚至连在那里排队打水的人手上提着桶,嘴里还是在喃喃的背着什么,不时把手伸进口袋里掏出纸条飞快的看一眼,又开始背诵着。

    周歆很好奇的看着这些学生们,对从小在高校生活的她来说,这些既熟悉又有点不同。

    尹扬低声说:“这些学生都是附近乡镇和农村的学生,他和他们父辈的希望都全在他身上,而马上就要开始的高考就是他们决定命运的转折点,在他们眼里的高考和你眼里的高考的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着尹扬把周歆带进了食堂,尹扬眼睛扫了一下,对周歆说:“你看那些大多一个人坐着吃饭的,眼睛还在不停看书的就是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你过去看看他们吃的是什么?”

    周歆好奇的轻轻走了过去,她怕打扰到那些用功读书的学生们,她的脚步很轻。她看了一遍,慢慢的走了回来,满眼的不可置信,她对尹扬说:“他们就要参加高考了,学习这么紧张用功,压力这么大,吃的就是这个?”周歆指的是刚刚她看过去,很多学生碗里,就是蒸出来已经冷了的米饭以及上面看不到肉和油星简单的几根青菜,有的学生干脆在上面洒了点干辣椒就那样下饭。

    尹扬低声说:“他们只能够吃这个,在他们家里可能也就只能够给他们攒几个鸡蛋改善一下,但他们常常是把鸡蛋卖了去买几本参考书,他们知道,高考意味着什么?自己家里能够给他们什么?可能有的人能够坐在这里读书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能够参加这次高考就已经是他们家庭能力的极限了!”

    周歆默默不语,尹扬拉着她悄悄的离开了食堂,去了教学楼。

    现在是夏天,天黑的比较晚,太阳的余辉还在染红着西边的天空,所以教学楼大部分教室还没有亮灯,只有三楼的几间教室已经亮灯了,雪白的日光灯显的那几间教室特别显眼。

    尹扬告诉周歆那就是高三的教室因为马上要高考了,为了照顾考生们,学校特意提前了一个小时开灯。

    爬上了三楼,与其他楼层的喧闹不同,这里静悄悄的,走廊上一个人都没有,也没有说话的声音。

    尹扬带着周歆轻轻的走了过去,。走到了第三间教室的时候,尹扬让周歆在那里等一下,他走了到教室后面打开的门旁边,低声对里面的一个男同学说了几句,然后那个男同学就跑到中间的前面位置对一个正在那里埋头学习的女孩子说了几句什么,那个女孩子疑惑的抬头看了一下尹扬这边,当看到是尹扬的时候,眼睛里露出了意外的惊喜,还有那么一丝慌张。

    是许楠!

    第三部分 筑巢

    第六十四章 触动

    周歆好奇的仔细打量着正揣揣然走出教室的许楠。

    许楠长的很清秀,但脸色却有点蜡黄,显的比较暗淡。两只手则使劲的拉着自己身上一件明显不合身的衣服下面的衣角,低着头看着眼前不到三公分的地面,不肯抬起头来。脚上穿了一双廉价的白色的凉鞋,但明显已经很旧了,有只鞋子连塑料鞋带都已经断了,是用线缝了一下,勉强接上了才可以穿。

    尹扬和蔼的问许楠吃饭了没有?

    小丫头用蚊子大的声音恩了一声。

    尹扬又问她明天星期天还要不要补课?说自己今天晚上去她家里,问她要不要一起回去?

    许楠听到尹扬说要去她家里,飞快的抬起头看了尹扬一眼,眼睛里满是惊讶。她抿了抿嘴唇,半天哼了一句:“那,那我去和老师请个假。”

    尹扬笑了,说:“那好,你快去请假,我们在学校门口等你。”

    许楠低着头转身进了教室收拾自己课本和文具,在自己班上同学的注视下,脸上红的可以滴下血来。

    尹扬耐心的在外面等她出来,然后才带着她走到周歆身边跟她介绍周歆。

    小丫头抬头偷偷打量了一下周歆,这次声音大了点,很有礼貌的叫了一声:“阿姨,你好!”

    周歆笑了起来,说:“叫我阿姨,我有那么老吗?哈哈。”

    小丫头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看的出来她很是着急。

    周歆看到小姑娘着急的样子,也不忍心再逗她,就说:“叫我姐姐吧!这样我也可以占你点年轻的光。哈哈!”然后热情的拉着小丫头的手,率先往楼下走去。尹扬就只好一个人跟在她们两个人后面走。

    到了楼下,三个人在下面地路口分了手,许楠去找班主任请假。顺便回宿舍收拾东西。尹扬和周歆则去校门口等她。

    在往学校门口走的时候,尹扬把认识小丫头的经过跟周歆说了一遍,当说到小丫头穿着单薄地衣服在县委等了自己一晚上地时候,周歆眼睛有点红了,她说:“这丫头怎么这么傻啊?她就不知道以后再来。”

    尹扬悠悠的说:“这就是山里人朴实的地方,他们会把你对他的好始终记在心里牵挂着,总想着早点把这份情还给你。”

    周歆不说话了。

    尹扬走到车子旁边,问她:“你知道小姑娘有多难吗?她一个星期只花五块钱。每个月只回一次家,而且回家坐车只坐到镇里,然后一个人走十几里路回去的,就为了省一块五毛钱的车费。”

    周歆听了悄悄的转过身子揉了下眼睛,然后才转过身子来问尹扬:“那你怎么不帮帮她啊!”

    尹扬笑了一下:“小姑娘脸面薄,也比较要强,自尊心也很强,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同情。

    她身上那几件衣服还是她以前帮许艳打工才收下抵工钱地。给她钱她死活不愿意要,很难得的一个小姑娘。”

    周歆小心翼翼的问:“那么我帮她买件衣服她会不会要?”

    尹扬看了她一眼,说:“你最好不要去做。对于她来说,尊严是她唯一可以坚持的东西了,平等、尊重的对待她比什么都重要!再说。你感觉这种帮助有意义吗?”

    周歆翘了一下嘴巴,嘴巴里低声嘟囔了两句什么,听不大清楚。

    尹扬看到她的样子,想起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许艳那发狠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说:“第一次见面地时候。是以前氮肥厂的一个叫许艳的职工带过来的。我跟你说过就是我在汽车上碰到过的那个泼辣地女孩子。

    当时她也被许楠给气的冒烟,说:你怎么就这么倔啊?哈哈。”

    周歆也乐了。

    在去清水集的路上。尹扬把后面的位置让给了周歆和许楠,他坐到了副驾驶的座位上去了。

    一路上虽然周歆很特意地亲热地和许楠说话,但小丫头一直不怎么说话,一路上一直低着头,玩弄着自己的衣角,最多恩了两声,其他基本上是用轻轻地摇头或点头来回答周歆的。

    直到周歆没话找话说到自己高中和大学的生活的时候,小丫头才来了兴趣,话也多了起来,问着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眼睛里充满了向往。

    尹扬听着她们的谈话,一直没有吭声。他相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小丫头的勤奋和努力,再加上她的聪慧,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尹扬不禁为小丫头的将来考虑了起来。。。

    到了山下,车子开不进去了,在许楠的指引下,把车开到了最近的一家小学里停了下来。

    这家简陋的小学也是许楠的启蒙学校,许楠熟门熟路的敲开了一个教师的房门,拜托那位老师帮忙照看一下车子。当那位老师知道来的是县委书记的时候,很是激动,他不断向尹扬夸奖许楠的聪明和懂事,把小丫头说的非常不好意思。

    看着天快黑了,尹扬他们就礼貌的告辞了热情的老师,四个人带了两把手电,开始向许楠家走了过去。

    许楠家其实并不远,只有三里多路,当然说不远,那是对许楠而言。而对周歆来说则是一段比较遥远路程了,尤其是高低不平的山路更是让周歆吃尽了苦头,脚上的凉鞋虽然跟不高,高档凉鞋的皮也很柔软,但走了一半的时候还是让周歆脚很酸很疼。

    为了分散周歆的注意力,减少因不习惯给周歆带来的疲惫,尹扬除了在一旁小心的扶着周歆以外,故意漫不经心的问许楠是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走这条路的?

    单纯地许楠想了一下自己上学的时间,就很认真的回答尹扬自己六岁开始上学就天天走这条路。

    周歆听了乘大家没有注意就狠狠地瞪了一眼尹扬,不过听许楠这么一说。倒真感觉好多了。

    到了许楠家里地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许老汉刚刚从地里回来,正在灶堂里准备给自己弄点吃地。儿媳去的早。儿子在外面打工,唯一的孙女又在县城上学,老汉从来都是自己随便对付一口,一直要等到孙女回来才会弄点好点菜给孙女补补。

    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孙女在外面的叫声,许老汉赶紧从灶堂钻了出来,借着堂屋那盏为了省电,特地装的瓦数很低的电灯昏黄的光线,穿过院子去给许楠开门。

    老汉一边走一边在嘴里埋怨自己的孙女:“楠楠。你怎么怎么不听话,又从镇上走路回来啊?天都这么黑了,出点啥事你让爷爷怎么受地了啊?唉,你这丫头。。。。。埋怨着老汉打开了院门,突然发现门口站的不止自己孙女,还有好几个人,愣了一下,嘴里的唠叨也停了下来。过了半晌老汉才回过神来问:“这几位是。。。。。。

    尹扬往前紧走了几步。伸出手说:“老人家,我是尹扬,你老人家还认得我吗?”

    许楠站在旁边低声提醒了一下爷爷:“是县里的尹书记,你常说的那个。”

    老汉回过神来,两眼里浑浊的眼泪一下子流出来了。他哆嗦着用两只布满老茧,骨节粗大的手一下紧紧地握住了尹扬的手,嘴里哆嗦了几下也没有说出一句完整地话来,就发出了几个断续的音节:“呜。。。。。尹。。。。。。书记。。。。。。好。。。。。。人。。。。。。

    尹扬看着老人激动的样子,心里的感受很是复杂。他一时也无语了。他只有用力的握住老人粗糙却滚烫地双手,眼睛不知道怎么也有点潮湿了。

    许楠悄悄的转过身子。这个倔强的小丫头在这个时候,使劲的用手擦着自己不断往下掉的眼泪周歆和李师傅在旁边沉默了。

    等老人情绪平静了下来,大家回到那盏光线很是昏黄地电灯照着地堂屋的时候,懂事地小姑娘红着眼睛,眼泪还没有擦干净,就已经抓起抹布把家里几把椅子擦了又擦,然后把凳子搬过来摆好,小心地请尹扬他们坐了下来,又去开水壶里看了一眼,见没有开水,也不吭声,把家里几只好的杯子收集起来,放在一个脸盆里面,就一个人悄悄的从旁边侧门出去了,摸着黑在熟悉的院子里不声不响的打水,然后一边照顾着灶堂里的柴火,一边仔细洗刷着杯子和碗筷。

    尹扬掏出了口袋里的香烟,帮老人家点上香烟,又把烟给了旁边李师傅,自己也拿出了一支,然后才说:“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老汉有点不好意思的接过尹扬的香烟,小心的吸了一口,听到尹扬问话,老人赶紧应道:“好着呢!庄稼人身体壮实,可不敢生病。”

    听到老人这看似矛盾的话,透露出的却是一种酸楚。庄稼人身体壮实,不敢生病,万一生病也就只有靠自己硬抗,抗不住也就只好倒下了。

    尹扬暗暗咬了下嘴唇,看了一眼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周歆,发现她也是一脸的沉重,也许她心里也被触动了吧?

    尹扬不想气氛这么沉闷,他吸了口烟,脸上带着笑容,语气轻松的说:“老人家,你现在还养鸡吗?”

    “养着呢!家里没有多少地,再说娃他爹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我也种不出个啥来,粮食就有点紧张,喂其他的喂不起,就只有养几只鸡不费粮食,换点钱。”老汉抽了几口烟,话慢慢的顺了起来。

    “养了多少啊?”

    “唉,哪敢养多少啊?每次就只有孵一窝,养一窝,多余的鸡蛋就都拿出去卖了,要么就给我娃吃点,庄稼人没有什么好东西给娃吃,就只有几个鸡蛋都还要省着。”老汉语气很平静,但却可以听出老汉话里的感情。

    “那村里有什么挣钱的项目没有,县里不正在搞开发吗?你们这里有没有什么动静啊?”尹扬想了一下就继续问。

    “那个没有什么啦,我们这里连水都不够喝,有能力的早搬出了,年轻一点的也就跟人出去打工,现在村里剩下的就都是一些没有啥门路的人,还有这些老的少的。”老汉把抽完的烟头又用力吸了两口,才丢在地上用脚踩熄。

    尹扬听到老人的话却大吃了一惊:“什么?你们连水都不够喝?”

    老汉点了点头,说:“村里以前靠的是从山洞里流出来的水养活人和庄稼,但现在那水慢慢的少了,基本上都断了,要不就改道了。现在就靠点雨水,或靠人去山洞里背水出来浇庄稼和自己家里用。”

    “村里没有井吗?”

    “没有,刚刚解放那阵部队帮忙打过,没有打出水来,后来在公社的时候,又组织人打井,打了三年才打出一眼出水的井来,但九几年也断了,没有水了。这几年大家凑钱也打过,就是不出水,谁叫我们住山上地势这么高呢?”

    尹扬沉默了,应该说他的内心被震撼了。

    一直以来他以为自己做的不错,全县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居然还有群众生活的这么艰苦,连水都喝不上。

    第三部分 筑巢

    第六十五章 隐情

    在尹扬因为这里的村民连水都喝不上而沉默了的时候,许楠悄悄的走进来了,用自己刚刚洗干净又拿开水烫过的杯子,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白开水递给了大家,小丫头在给尹扬拿开水的时候,小脸红红的小声说:“家里没有茶叶。”

    尹扬笑了,双手接过了杯子说了句:“白开水解渴而且还没有负作用,大家放心喝吧,喝的时候别忘了谢谢我们许楠的热情!”说着就接过开水,不顾水烫连喝了两口。

    周歆也笑着接过了杯子,对许楠说了句谢谢。她等小丫头给每个人都倒好水以后,站起来亲热地拉了许楠一下,说:“来,坐我身边。”

    小丫头乖巧的站在了周歆身边,没有坐下,而是小声的在周歆耳边说:“姐姐,我还要去给你们做饭。”

    周歆就站了起来,对许大爷和尹扬他们说:“大爷,你们先坐着,我和小楠去给你们做饭。”

    大爷一听,慌了,赶紧站起来说:“那使不得,咋个能让你去做?我去就好,我去就好!”说着大爷就往灶房里走。

    尹扬笑着站了起来,拉住大爷说:“不碍事的,大爷,让我爱人去帮帮忙吧!她是在这里坐的不耐烦了,想和许楠到处去看看。”

    大爷听了就停住了脚,讪讪地说:“不知道你们今儿个来,家里啥也没有准备,尹书记,你们先随便坐着,我到村里给你们弄点啥。”朴实的老汉因为自己没有什么好招待尹扬他们,所以感到非常的内疚。

    尹扬笑了:“大爷,我们不请自来就已经是很冒昧。很给你添麻烦了!菜什么的我们在来的路上已经顺便带了点,毕竟我们是从县城来,买东西要方便点。你说是不?”

    旁边的李师傅正在一边把手里地塑料袋递给许楠。一边把里面的两瓶酒拿了出来。

    老汉更加愧疚了,他喃喃的说:“这咋使得?这咋使得?”然后眼泪又出来了。

    尹扬拉着老汉,很诚恳地说:“大爷,你是长辈,我们来看你带点礼物是应该地!再说你们日子过的这么艰难,说起来都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让乡亲们日子好过一点,这不是你们不努力。该感到惭愧,感到愧疚的应该是我们啊!大爷,我们对不起你们。。。。。。”说到这里,尹扬声音也有点沙哑了。

    旁边李师傅一直没有说话,但他心里却强烈的感受到了这一切,他默默的帮忙摆着桌子,又问了下许楠,村里有没有商店啥的?

    然后在小姑娘的带领下。两个人顺着侧门前地小路向小卖部走去了。

    尹扬对许大爷说:“大爷,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那是作为晚辈的我们应该去做的!

    要是方便的话,你看能不能够麻烦你老人家去把你们村长或书记请来一下,我想和他们一起聊聊!”

    “好。那我现在就去。”许大爷连声的答应着。

    尹扬赶紧把桌上的手电筒递给许大爷,他本来是想陪大爷一起去,但又怕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要是有人把自己来这?(:

    ) ( 脊梁 http://www.xshubao22.com/2/242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