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扬名 第 3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拿 !?br />

    “不会?”听到王志的话,诸葛然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他好歹也是学中医的,即便是水平平平,也不会让你用这种小病唬住。”

    “这就要说他的症状了,他这病症状有些奇特,算是比较罕见,再加上在医院查不出病因,病情却在天天加重,被我吓唬住一点也不稀奇。”

    王志笑了笑继续道:“这人常说当事者迷,这病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的洪大夫说不定还能推断出一二,但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他就有些抓瞎了。”

    王志说完却是看着一边脸色变的更加难看的洪代珍问道:“洪大夫是不是前一段时间家里出了什么事了?”

    “这次算我倒霉,我认栽了。”听到王志的话,洪代珍有气无力的说道,这次真是阴沟里翻船啊,经常打雁没想竟然被雁啄了眼,洪代珍此时正在后悔自己胆小呢,竟然被一个毛头小子忽悠了。

    其实这事并不是洪代珍胆小,而是因为王志异于常人,别看王志刚才只是简单的发问,其实暗中却是用上了内力震慑,别说洪代珍只是一个普通人,就是换了刚才站在边上的包青痕,王志要是故意为之,也能让他心神失守,六神无主。

    听到洪代珍的话,原本在边上还有些将信将疑的众人,此时却是完全的相信了洪代珍行骗的实事,刚才在王志前面让洪代珍看过的几个病人家属还没来得及走远,一直在冷眼旁观,此时却是再也忍不住冲上前来大喊道:“洪代珍,你这个骗子,看老子不弄死你。”

    “就是,骗子,还我们钱来。”其他等待治疗的患者家属也是大声喊道,一时间场面顿时有些失控。

    第八章急黄之症

    第章急黄之症

    看到人群激愤,王志却无动于衷,洪代珍却是慌了,急忙对王志说道:“王医生,我如今可是身败名裂了,你这可不能就这样不管。”

    “呵呵,让我怎么管,你这可是咎由自取啊。”王志淡淡一笑,继续和诸葛然聊天。

    “王医生,我还他们钱还不行吗,你这拦一拦啊。”洪代珍眼看着两个五大三粗的病人家属跑过来就要揍自己,急忙躲在王志身后呼喊道。

    “好了,大家静一静。”看到洪代珍这狼狈样,王志伸出手拦住那两个病人家属,向众人喊道。

    王志的面子大家还是给的,听到声音都是静了下来。

    “大家的心情我理解,让洪代珍把钱退给大家,这人大家就不要打了,毕竟是犯法的。”王志看到众人都静了下来,笑着说道:“如今洪代珍也算是名誉扫地了,这样的惩罚对他来说也算是很重了。”

    “小伙子,我们听你的,真是便宜了这个家伙了。”有人附和道。

    “愣着干什么,还不退钱去。”王志安抚好大家,看到洪代珍躲在身后,顿时没好气的说道,早知今日,当初何必呢。

    “这个王医生,每个牌子的钱都不一样,我怎么退啊。”洪代珍哭着脸说道。

    “你说怎么退,全部按一万,加倍赔偿,这个时候了还计较的挺多。”王志实在是被这家伙气晕了,完全没有悔改之意啊。

    诸葛然看到洪代珍乖乖的前去退钱,笑拍着王志的肩膀道:“王老弟,你这次可算是出名了。”

    可不是嘛,这记者的速果然快,可是比警察快多了,这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丁璇已经打电话叫来了栏目组的记者,这时正在现场采访拍摄。

    王志看到刚走上前就被记者围住的洪代珍,顿时眉头一皱道:“诸葛老师,要不我们换个地方,我可是害怕这个。”

    “哈哈,你小子,别人求还求不来的事情你竟然还想逃避。”诸葛然哈哈一笑道:“我这是刚才听说你书评大哥住院了,准备赶过去看看,要不你也一块去,你小子懂医术,说不准还能帮上什么忙呢。”

    “书评老师生病了,什么时候的事?怎么他也来北海了。”王志急忙问道,他自然知道诸葛然所说的书评大哥是谁,除了畅书评应该没有外人了。

    “好些日子了,这老小子还不告诉我,我也是刚才听小丁那丫头说的,听说病的还不轻。”诸葛然解释道:“那家伙一个多月前就来北海了,原本是打算在北海办一个画展,不曾想这画展没办好,人先病倒了。”

    “那一块去看看,您在这里等我一下,我有个朋友昨晚受了风寒,在上面休息呢,我去打个招呼。”王志向诸葛然说了一声,就上楼去了。

    不一会儿,王志和林雪研一块下来了,刚才王志上去的时候,林雪研已经醒了,听说王志要去看个朋友,非要跟着去,王志查看了一下林雪研的脉象,发现确实好了,这才带了下来。

    “呵呵,和女朋友一块来的。”诸葛然看到王志领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下来,笑呵呵的说道。

    “嗯,过来办点事。”王志没有否认,笑着说道,说的林雪研一阵脸红。

    “诸葛叔叔也来北海了。”林雪研竟然认识诸葛然,红着脸不好意思的问道。

    “呀!原来是林家丫头,这几年没见可是快认不出来了。”

    诸葛然听到林雪研的称呼,才是认出林雪研来笑道:“记得前一次见你的时候是年前了,这羞涩的大姑年一转眼长得可是越来越迷人了。”

    “诸葛叔叔说笑了,我爸还常说诸葛叔叔好久没来了呢。”林雪研说道。

    “林奇伟那老小子会惦记我,我可不信。”诸葛然打了个哈哈,三人一起从偏门走了出去。

    临出门的时候,林雪研看了一眼大堂热闹异常的人群忍不住向王志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那么多记者?”

    听到林雪研的问话,王志还没说话,诸葛然却是笑道:“你这丫头可是错过了一场好戏哦,你这个男朋友可是了不得,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自己倒是开溜了。”

    “怎么回事?这是你弄出来的?”林雪研惊讶的问道,这她才睡了一小会王志就搞出了这么大动静。

    “别听诸葛老师瞎说,这是人家洪代珍医生在这儿义诊呢。”王志邪恶的说道

    “哦。”林雪研知道洪代珍的名声,轻轻的点了点头也不追问了,倒是诸葛然闻言几乎笑疼了肚子。

    畅书评所住的医院是北海人民医院,算是西宁市最好的医院了。

    等到王志和诸葛然赶到病房的时候,十几个专家刚给畅书评检查完毕离开。

    畅书评虚弱的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看到诸葛然三人进来,勉强的笑了笑道:“诸葛来了,啊,这是王老弟也来了,这位是王老弟的女朋友?”

    “老畅,你怎么成这样了。”诸葛然原本对畅书评的病情并不以为意,此时看到畅书评的样子却是吓了一跳,很是担忧的问道。

    不光诸葛然吓了一跳,就是王志和林雪研也吓了一跳,这不是王志几人胆小,实在是畅书评的样子太吓人了,整个人黄橙橙的,脸色更是黄的吓人,就像是镀了一层金一样,深黄深黄的。

    “哎!这病来如山倒,这次老畅我可是受罪了,不知道能不能扛过去。”畅书评叹了口气说道。

    “王老弟你懂医术,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情况。”诸葛然看了一会,转过头对王志说道。

    “好,我来看看。”王志走上前,直接抹上了畅书评的手腕。

    他刚才虽然惊讶,但是也仔细的看了畅书评的面容,此时上去摸了摸脉才是轻声问道:“您的是不是从三个月前就感觉到了异常,当时脸色很难看,眼睛有点发黄,整个人精神状态不好?”

    “王老弟怎么知道的?”畅书评原本并没有在意,他和诸葛然一样,虽然嘴上客气,甚至也不吝夸赞王志医术不错,但是其实心中并不以为然,对王志的客气最主要是看在王志的一手好字上,至于医术定然是不错的,但是毕竟年纪轻,好也是有限的,最多在同龄人中算是佼佼者而已,不曾想王志竟然这么简单的几分钟就说出来生病的时间和状态。

    “是不是小便后来也开始发黄,就好像淡红茶的颜色。”王志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

    “是,正是。”畅书评激动的想要坐起来,急忙应道:“王老弟知道这病。”

    “嗯,这病从中医上讲叫做急黄,还有伴随着血热,血瘀,气血阴虚,是热毒侵袭,血脉运行不畅,湿热淤积造成的。”王志沉思了一下,下了结论。

    “可能治?”畅书评急忙问道。

    “自然能治,不过。。。”王志说着看了一下病房。

    “不管了,王老弟尽管治。老畅我给你签字。”畅书评自然知道王志所指的是什么意思,如今他住在人民医院,王志想要出手治疗是不合规矩的。

    几人正说着话,病房外面传来一阵吵杂的脚步声,却是五六个专家陪着一位六十几岁的老大夫走了进来,一进门老大夫边上的一位中年医生就向畅书评说道:“畅先生,我们给您请来了省中医协会的老专家廉鸿鸣廉老,让他老人家给您看看。”

    说话的这人是北海省人民医院的院长费明,这一个月,费明为了畅书评的病情可是操碎了心,畅书评可是社会知名人士,这在人民医院住院,不少人的目光可都盯在了这里,更何况畅书评还在西宁筹办画展,这如今更是受到不少媒体和记者的注意,人民医院要是还治不好,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给畅书评一个交代,这人民医院的名声可就彻底坏了。

    畅书评刚才被王志已经说得心动,原本是不打算再接受医院的治疗了,不曾想对方竟然请来了廉老,廉鸿鸣的名气,畅书评还是听过的,他老人家可算是北海中医界的支柱了,在全国来算也就比杏林四圣的名气稍差一些,如今四圣剩下两圣,这廉老已经隐隐有和谢国强几人齐名的势头了。

    “谢谢费院长了。”畅书评向费明道了一声谢,然后对廉鸿鸣说道:“那就麻烦廉老了。”

    “不麻烦,给人看病是老汉的职责。”廉鸿鸣一进门就一直盯着畅书评的脸色看,此时听到畅书评的话,平淡的挥了挥手道:“来,让老汉把把脉。”

    畅书评勉强的伸出胳膊,让廉鸿鸣把脉。

    廉鸿鸣大约听了三分钟,才是松开畅书评的胳膊,轻声问道:“什么时候感觉有异状的?”

    畅书评听到廉鸿鸣的问题,眼中隐晦的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轻声道:“大约三个月前,刚开始有些疲惫,眼睛有些发黄,以为是劳累所致,并没有在意。”

    刚才王志把完脉就看出畅书评生病的时间和状态,因此廉鸿鸣这样问,让畅书评下意识的有了比较,认为廉鸿鸣甚至不如王志,因此眼中才有了一丝隐晦的失望之色。

    不过廉鸿鸣却是在沉思畅书评的病情,并没有在意,微微思索了一下对边上的费明说道:“把畅先生的病历拿过来我看看。”

    费明来的时候就随身携带者畅书评的病历,以防廉鸿鸣需要,闻言急忙递了过去。

    廉鸿鸣接过病历,仔细的翻看了一遍,思索了一下道:“畅先生这病是急黄之症,是热毒侵袭,血脉运行不畅,湿热淤积造成的,如今病情已经托的太久,有些麻烦,老汉开一副方子,畅先生先试试看。”

    畅书评开始听了廉鸿鸣前面的话,和王志刚才所说的诊断结果一致,脸上有了喜色,不过听到廉鸿鸣后面底气不足的话语,瞬间又有些失望,再次看了王志一眼,王志刚才说话的时候话音虽轻,但是却是很自信,让畅书评不免有些犹豫。

    第九章重用赤芍退急黄

    第九章重用赤芍退急黄

    畅书评再一次看了王志一眼,这廉鸿鸣可就有些诧异了,要说第一次是无意识的,这第二次可就蹊跷了,因此廉鸿鸣轻轻一笑,看向王志道:“这位小伙是?”

    “啊,这位是王志,算是我的忘年之交,也是个中医大夫,刚才您老来之前刚刚给我诊断完毕,正准备开方子呢。”畅书评见廉鸿鸣问向王志,就知道自己刚才不经意的动作引起了廉鸿鸣的注意,急忙解释道。

    “畅先生您这不是胡闹嘛,这治病岂可儿戏,这么年轻的中医大夫能有什么可信。”这廉鸿鸣还没说话,费明可不干了,急忙对畅书评抱怨道,要不是畅书评说王志是他的忘年交,这费明估计就要赶人了。

    “小费啊,话可不能这么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廉鸿鸣倒是没有生气,很是平和的说道:“不知道小伙子是怎么个看法?”

    “我的诊断和您老一样,也认为是急黄之症。”王志轻笑道。

    “哦!,那可曾拟好药方?”廉鸿鸣也是有些惊讶,他看的出王志没有说谎,而且从畅书评刚才的表现来看,王志的诊断应该和他一样,甚至还有什么举动赢得了畅书评的信赖,要不然畅书评也不会一直隐晦的看完王志了。

    “是有一方,要是廉老不介意还请指正。”王志笑道。

    “那不妨写出来看看。”廉鸿鸣笑道:“小费啊,给小伙子拿纸和笔。”

    费明虽然心中很不高兴,但是廉老说的他也不好违逆,只好给王志拿来了纸笔。

    王志也不客气,接过纸笔,直接写下一方,交给了廉鸿鸣。

    廉鸿鸣接过药方,看到王志的字就是一阵赞许,脸上带着笑容,微微颔首,接着看了下去。

    王志所用的方子是三味汤药的组合,分别是小柴胡汤,菌陈蒿汤和郁金汤。

    这三种汤剂倒是开的中规中矩,如今畅书评的病症从治疗上讲就应该活血,化瘀,利湿,清热解毒。

    小柴胡汤是清热解毒的,针对畅书评体内的热毒,菌陈蒿汤是清热利湿的,针对畅书评体内的湿热,郁金汤则可以活血止痛,疏肝利胆,也算是对症,和廉鸿鸣自己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可是这王志方子的最后一味药却是让廉鸿鸣有些诧异,倒不是这一味药开的不对,而是这剂量太过大了些。

    王志方子的最后一味药是赤芍,赤芍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也不是不可以用,只是王志这剂量是足足900克,超过一斤半的剂量。

    “小伙子,你这最后一味药是不是剂量大了些。”看完药方,廉鸿鸣轻声向王志问道。

    “不大,我觉的还保守了些。”王志轻声说道。

    就在廉鸿鸣和王志对话的时候,边上的费明也是轻轻的探过头去看了一眼王志所开的药方,眼睛瞬间睁得圆大,900克,这哪里是大了些,简直是太大了。

    费明虽然不是中医大夫,但是也知道这赤芍为何物,这小子到底有没有医学常识啊,如此大剂量的用赤芍,难道就不怕患者多脏器出血或者弥漫性血管凝血。

    在费明的记忆中,这中药一般15克30克就已经很多了,大多数药方所有的药加起来都超不过900克,这一味药就这么大剂量,莫不是这畅书评和这小伙有仇。

    如今畅书评的病在西医中就是重症肝炎,氨基转氨酶正常值是0~40。此时的畅书评已经到了2100了,整整超出了50倍。

    人体之中,氨基转氨酶是分解食物的一种催化剂,由肝脏产生并且存储在肝脏,胆囊和小肠里。

    如今畅书评血液里的氨基转氨酶和胆红素严重超标,说明肝脏细胞严重受损,氨基转氨酶和胆汁才直接进入了血液。因为胆红素是黄色的,所以血液中胆红素超标就会出现小便发黄等症状,也就是王志所说的急黄。

    这种情况要是继续拖延下去就会出现肝性脑病或者肝坏死,对于这种情况,目前的西医疗法就是使用大剂量的激素进行冲击治疗,但是这种疗法很可能会引发股骨头坏死或者伤害其他脏器,如今畅书评的身份特殊,费明不敢贸然进行治疗,因此才去请了中医协会的廉鸿鸣过来。

    赤芍是中医的肝病要药,早有医家就说过赤芍“味苦能泄,带酸入肝,专泻肝火”。王志之所以用如此大剂量的赤芍,是和现在畅书评的病情有关,畅书评此症属于急黄,猝然发病,命在顷刻,用西医的话来说谷氨酸氨基转氨酶已经超过了正常值的50倍,说明肝细胞坏死的速非常快,要是按照常规剂量用药,这绝对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就是说治疗的速没有病变的速快,即便用药也无济于事。

    “还是让畅先生自己拿主意,我个人不赞成这么大剂量用这个药。”

    听到王志的话,廉鸿鸣倒是没有生气,也没有辩驳,而是将药方交给畅书评道:“药方我基本上认同,不过最后一味药的剂量有些太大,你自己决定。”

    “那您的意思是用多少剂量?”畅书评不懂中医,自然不知道这剂量的多少,而是问廉鸿鸣道。

    “要是我用的话最多200克。”廉鸿鸣思索了一下说道:“要不这样,折中一下,就用400克,要是有什么意外还可以及时控制。”

    廉鸿鸣前面的话是对畅书评说的,后面的话却是跟王志商量,且不论王志最后一味药的剂量,单是王志能够诊断出畅书评的病症,而且开出这样的方子,廉鸿鸣就已经把王志放在了和自己对等的位置上了。

    “400克有些少了,效果不明显,要是用900克我有把握一剂见效。”王志淡淡的说道。

    “王老弟,真的能一剂见效?”听到王志的话,畅书评激动的问道,这病可是折磨的他够呛了,要不是他自身身子硬朗,现在绝对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九成把握。”王志肯定的说道。

    “好,那就用900克。”畅书评牙关一咬下了决定。

    “老畅,你要不再考虑考虑,或者和嫂子商量一下。”诸葛然建议道,王志三人进病房的时候,畅书评的妻子岳兰刚好出去给畅书评买午饭去了。

    “不用了,我相信王老弟。”畅书评说道,畅书评说这话的时候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与其说他是相信王志,还不如说是被病痛折磨的难熬。

    “既然畅先生已经决定了,那么小费你就照方抓药去。”廉鸿鸣从畅书评手中接过药方,在王志的名字旁边又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知道没有他签字,费明是不会抓药的。

    王志站在边上,看到廉鸿鸣竟然也签上了字,心中也是一凛,对廉鸿鸣说道:“谢谢廉老抬爱了。”

    廉鸿鸣摆了摆手,笑道:“既然你小伙子有信心,我老汉就舍命陪君子,今个也开开眼界。”

    因为出于对王志药方的好奇,特别是刚才有争议的最后一味药,病房里面的人倒是没有离开,都在等待着看结果。

    大约三十分钟后熬好的药就端了过来,王志接过药,闻了一下,试了试温,道:“药非常苦,畅老师您就忍着点,最好一口气喝完。”

    “王老弟放心,这点苦我还是吃的了的。”畅书评被王志勉强的扶着坐了起来,端过药,头一仰闭着气直接就喝了下去。

    看到畅书评喝完了了药,王志看了看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多,笑了笑对众人说道:“让畅老师休息一会,大家出去吃个饭,也到饭点了。”

    此时畅书评喝了药,众人的心都在嗓子眼提着呢,谁还有心情吃饭啊,听到王志的话,众医生压根就当没听见,都等着看效果呢。

    看到大家没动,廉鸿鸣出声了:“都出去,畅先生吃了药需要休息吸收药力,中药又不是神药,效果没这么明显,等吃完饭回来小费给做个化验看看结果。”

    廉老德高望重,他这发话了,众医生可是不方便继续留在这里了,都是有些不情愿的走了。

    看到众人都走了,廉鸿鸣笑着向王志邀请道:“小伙子不知道有没有兴趣陪我老汉一起吃饭啊。”

    “廉老邀请可是让人喜不自胜,我怎么会拒绝呢。”王志笑了笑,和林雪研诸葛然三人陪着廉鸿鸣一起出了病房。

    廉老邀请王志吃饭的地方是省人民医院的饭堂,费明特意给安排了个小单间,加上费明五个人坐在一桌。

    在医院吃饭,倒是没有酒,费明给几人拿了一些饮料和茶水,大家边吃边聊。

    廉老对王志的医术很是好奇,这么年轻就有如此医术,不知道是谁的弟子,一开始就询问了王志。

    不过王志这身医术可是来的神秘,自然是胡乱的推脱了一番,廉鸿鸣见王志不愿多说,也不追问,他知道中医界有些老古董可是有些怪癖的,有的就不喜欢自己的弟子随意泄露师承,因此和王志聊了一些别的话题。

    两人都是医术精湛,学识渊博,这一聊竟然一发不可收拾,一时间竟然忘了时间,大约过了五十分钟左右,却是有一名医生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一进门就气喘吁吁的说道:“费院长,畅先生他,畅先生他。。。”

    看到医生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费明顿时急了,还以为畅书评出事了,急忙喝问道:“畅先生到底怎么了。”

    这医生被费明一声呵斥,竟然气顺了不少,面带喜色的说道:“畅先生看上去开始恢复了,气色好了不少。”

    第十章收服包青痕?

    第十章收服包青痕?

    (今天七点才回到家,急忙码了一更,在车上耽误了近乎三十个小时,几乎没睡好,今个就一更了,各位见谅。)

    王志和廉鸿鸣在边上聊天,听到医生的话也是站起身来道:“走,去看看。”

    话说几人之中除了王志很是自信,没有丝毫担心之外,其他几人都是一直忧心着畅书评的情况,闻言都是走了出去。

    等到王志几人来的病房的时候,畅书评正靠着床头吃饭呢,看到王志几人进来,急忙笑着招呼。

    畅书评此时的脸色虽然还是有些发黄,但是明显精神了不少,整个人也轻松了。

    “怎么感觉如何?”王志笑呵呵的走上前问道。

    “好多了,感觉好像孙猴子刚从五行山下面解脱了一样,整个人无比的轻松。”畅书评伸手阻止了妻子继续喂来的饭菜,示意自己吃饱了,笑着向王志说道。

    “嗯,来我再看看。”王志拉过畅书评的手腕,再次摸了摸脉,笑道:“恢复的不错,下面将赤芍的剂量减到500克再服三剂应该就可以出院了。”

    “真的。”畅书评满脸惊喜的道,虽然说这一剂药下去他已经感觉到好了很多,但是对于王志所说的三剂药出院还是有些不信。

    “呵呵,您要是喜欢也可以不出院啊。”王志玩笑道。

    这时廉鸿鸣也在边上不断的看着畅书评的气色,眼中满是震撼之色,他刚才对王志的药方报的希望并不大,认为即便是有效果也不会这么好,这么明显,不曾想竟然真的如此的快速,怪不得王志刚才敢保证一剂见效,这何止是见效那么简单,可是已经把病治好了一大半了。

    看着王志年轻的脸庞,自信的神情,廉鸿鸣的心中忍不住畅长叹一声:“中医后继有人了。”

    为了让人放心,王志在畅书评的病房中又呆了一个下午,才是告辞离开了。

    在下午的时候,畅书评的化验单下来又是让众人一阵惊呼,原来2100的氨基转氨酶竟然奇迹般的降到了80个单位,虽然还是有些超标,但是比起喝药之前超出50倍的情况,明显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看着王志拉着林雪研离开人民医院的大楼,不少知道此事的医生都是纷纷感叹不已,人民医院一个多月没有治愈的病症,竟然被这个年轻人一剂药就治愈了大半,这种本事,这种医术,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人能够做得到,王志这次可是亲自用中药给众多的医生演绎了一次传奇,这一次的治疗必然会成为北海人民医院的一段佳话。

    王志和林雪研走出人民医院的时候不过才晚上六点半左右,但是北海的天却是已经完全黑了,两人来的时候是坐着诸葛然的车来的,下午诸葛然有事早早离开了,因此回去的时候两人拦了一辆出租,这正准备上车,王志就感觉到有一丝不对,转身朝医院门口的一处树林中喊道:“出来,别躲躲藏藏的,好歹也是个外家高手了。”

    随着王志的话落,一个人从树林中走了出来,正是早上早早开溜的包青痕。

    “我知道你也是个高手,既然你也是练家子,就应该知道断人财路是江湖大忌,如今就不要怪包某心狠了。”包青痕走到王志十米多远站定,仅仅的盯着王志说道。

    “哈,哈哈哈。”听到包青痕竟然和自己谈起了江湖,王志就是一阵好笑。

    说起这“江湖”,最早的称呼是庄子,庄子谈“江湖”是与“庙堂”对应的概念,含有“隐居”、“退处”的意思。到了宋代才开始有了江湖的说法,那个时候是泛指一些流民,街头卖艺,四处流浪耍把式的,算是一种平民称呼,所谓的江湖规矩也是一种“平民宗法”,或称“游民宗法”,也开始流传开来所谓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结拜兄弟”等俗语。

    其实在宋代开始只有退隐的官员与富商才是“江湖人”,才有资格谈“江湖规矩”。那些流民之类的,说得好听点叫“武林豪杰”、“京师大侠”,其实也就是些落魄户,是站在“江湖”门口,羡慕地仰望江湖社会的人。

    等到他们江湖真正的流行其实是宋朝末年,元朝南下之后,那个时候正宗的汉人文化被践踏,不少有热血的汉子和身怀武艺的人自发组织抵抗元军,或者行侠仗义,江湖从此开始进入**,一些有本事的人都称为江湖人士,是和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对立的。

    在这个时候,江湖就是和朝廷毫不相干的社会体系,甚至和朝廷作对,从此以后的江湖人士大都有不齿为朝廷做事的自傲,甚至称朝廷之人为鹰犬走狗,之后愈演愈烈。

    在清朝时衍生出红花会,天地会之类的一些江湖组织,有些甚至一直绵延道现代,比如说现在的洪门就和当时的红花会有些干连。

    其实说到江湖中人,大都是以帮助平民百姓,仁义仁德而自居的,所谓的劫富济贫也正是如此,当然也有一些为害百姓的人物,对于这些专门伤害平民,为非作歹的家伙,则可以称之为江湖败类,因此又有“江湖败类,人人得而诛之”这句话。

    要说到混江湖,王志可以算是祖宗级的人物了,对所谓的江湖规矩可是知道的不能再知道,因此在听到包青痕说江湖时才如此忍不住发笑。

    要说社会发展到现在,所谓的江湖已经没有意义了,自称江湖的大都是一些黑社会,流氓阿飞,所谓的侠士已经不存在了,在这个社会,谁要是敢劫富济贫,还不立马被通缉的无处藏身。

    “你笑什么?”包青痕冷声问道。

    “好了,不笑话你了,有什么本事就使出来,我估计你这一身本事是自学的,天分倒也不错,等我打服了你再教你什么叫江湖。”王志淡淡的说道,到了此时,他有些喜欢上这个所谓的包青痕了,要是这小子识趣倒也不妨带在身边调教调教。

    “你。。。”包青痕见王志如此轻视自己,顿时大怒,要说王志的年纪比包青痕要小上七岁,包青痕自然不认为王志比他高明多少,脚尖一点地面,迅速的向王志窜来,一拳直击王志面门。

    要说包青痕的速不可谓不快,拳头犹如铁锤,拳风竟然在空气中擦出轻微的滋滋声。

    看到包青痕攻来,王志淡淡的一笑,身手将林雪研让在了身后,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包青痕,包青痕武艺虽高,却是连内家都没入门,在王志这个内家高手面前自然犹如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孩,眼看着拳头到了王志面前三寸多远,差一点就要击中王志,这时却被一只手紧紧的抓住了拳头,丝毫不能前进半分。

    包青痕只觉得自己的拳头好像被一只铁爪抓住,五根手指就像钢钳一样紧紧的钳住了自己的拳头,心中顿时骇然。

    要知道,包青痕的一身武艺已经练到了外家功夫的巅峰,只是苦于没有内劲的修炼方法,才迟迟不能迈进内家高手的行列,尽管如此,包青痕这一拳下去即便是三尺厚的松木板也能贯穿个窟窿,放在全国也是有数的高手,却不想竟然被王志轻飘飘的一只手就挡住了。不仅如此,如今包青痕的拳头被王志抓住,好像全身的力道被瞬间制住,丝毫动弹不得。

    王志一只手抓着包青痕的拳头,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轻声说道:“你这一身武艺倒也不错,奈何为贼啊。”

    包青痕此时已经完全熄灭了找王志较量的心思,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志,他自己的本事他自己清楚,自从武艺大成,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对手,如今却被王志如此轻松的制住,这王志的本事不言而喻,绝对已经迈进了内家高手的行列,可是看王志的年龄,不过也就二十三四岁,这么年轻的内家高手,说出去绝对让所有习武之人震撼。

    包青痕这么多年四处流浪,已经不是当初的初哥了,对现代社会习武之人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据他所知,全国的内家高手绝对不超过五十人,即便是最年轻的也已经四十多岁,王志这样的绝对可以称之为妖孽。

    “罢了,今天我包某人认栽了,你要怎么处理我认了。”包青痕挣扎了几下,见丝毫挣脱不得,失落的叹了口气道,如今两人之间的差距悬殊,包青痕自认踢到铁板了。

    “呵呵。”

    王志轻轻一笑道:“怎么,我这么说还委屈你了,不要装着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既然你刚才和我说江湖道义,我倒要问问你,四处行骗,危害百姓是什么道义。”

    包青痕这人本性还是不坏,被王志如此一问,顿时满脸尴尬,他一开始和洪代珍行骗确实有些愧疚,不过随着时间的加长,这愧疚之心反而淡了,到最后已经完全的忘记了自己所做的事有违道义,这时原本就受制于王志,然后被一声呵斥,心中才想起自己干的这事是见不得光的。

    王志看到包青痕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微微点了点头,这包青痕还并不是不可救药,如今洪代珍算是名声尽毁,包青痕作为同伙,原本也应该受到一些惩罚的,不过念在包青痕还算年轻,再加上本事不错,王志已经起了爱才之心。

    抓着包青痕的手轻轻松开,王志看着包青痕淡淡的道:“既然你刚才和我讲江湖规矩,如今我也以江湖规矩来办,按理来说你这种祸害百姓的江湖败类是应当受刀剐之刑的,不过如今念你尚有悔过之心,我就饶你这一次,不过你得跟在我身边两年,要是两年之内你完全悔改,自可离去,你可愿意?”

    第十一章遇见神医?

    第十一章遇见神医?

    王志在西宁呆了三天,直到畅书评已经基本康复,才和林雪研坐车去了长平,不过这次可是多了一个包青痕。

    包青痕那天在王志手下吃了瘪,如今是不得不跟着王志,暂时成了王志的跟班。

    其实要说实话,包青痕对于跟着王志并不抵触,甚至还有一些欣喜。

    包青痕自幼喜武,可以说就是一个武痴,天分更是不错,要不然也不会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练到外家功夫的巅峰境界。

    如今的包青痕想要进入内家境界,可以说只需要一个契机,也就是说需要内家功夫的练气法门。

    不过这练气法门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每个习武宗派极为看重的东西,到了现代因为大多数秘籍的丢失,更是视若珍宝,包青痕寻找这么多年也不曾得到半本,如今王志年纪轻轻就迈进了内家高手的行列,要是跟在王志身边,能够得到一丝指点,绝对可以让包青痕更进一步。

    林老恩人的儿子名叫温振亮,所住的地方是长平市山区的一个小农村,王志三人坐车到了长平市,又倒车坐了四个多小时才赶到他们所在的小县城连山县,等到下车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那个司机说的没错,长平这几天一直下着大雪,这一路走来,越到连山,雪越大,车子上装着防滑链,一路上司机都是小心翼翼的,原本三个多小时的路程,结果搞到天黑才到达。

    连山县地处长平的北边,三面环山,北风更是吹的呼啦啦作响,林雪研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也是冷的鼻子发青。

    包青痕毕竟是习武之人,倒是不怕寒冷,穿着一件薄薄的毛衣,外面是双层的夹克,身子挺得笔直。

    天色放黑,山路难行,再加上大雪封路,三人只好先在连山县城找了家旅馆住下,连山县的条件实在是不怎么好,道路崎岖颠簸不说,就是县城也没有一家像样的旅馆,三人在县城转悠了半天才找到一家条件勉强凑合的小旅馆。

    三人开了两个房间,这几天在西宁,王志和林雪研两人一直都住一个房间,如今也不矫情,理所当然的又住在了一起。

    将东西放好,三人下去在附近找了个小餐馆垫了垫肚子,上去洗了个热水澡,早早的睡了,在车上颠簸了一天,三人都有些乏了。

    王志找的这家旅馆房间热水什么的都有,而且洗澡间也是厚实的砖墙,林雪研可是不怕王志偷窥,洗了澡出来,用一条宽大的浴巾围着,头发湿漉漉的低着水煮,原本冻得发红的脸蛋被热水一浇,倒是有一番别样诱人的红晕,看的王志心痒难耐。

    “看什么呢,还不去洗澡?”林雪研白了王志一眼,娇嗔道。

    “好嘞!这就去洗,你在被窝等着我啊。”王志坏笑一声,捏了捏林雪研的脸蛋,搞得林雪研又是一阵脸红,才走进洗澡间洗澡去了。

    等到王志出来时,林雪研已经躺在被窝里面睡着了,美丽的眼睛紧紧的闭着,可爱的鼻子打着微微的鼻息。

    看到林雪研确实有些累了,王志也是有些心疼,作为市长家的大小姐,从小在江南那样温暖的环境下长大,这如今来到北海这样严寒的地方,一路颠婆,确实为难她了。

    王志静静的躺下,将林雪研拦在怀里,也是沉沉的睡去。

    外面越是寒冷,人在温暖的被窝越是睡的香甜,这话并非没有道理的,王志和林雪研两人一觉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十点,才是睁开眼睛。

    等到走出房间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多了。

    包青痕倒是早早起来了,作为习武之人,包青痕从来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上出去在外面的雪地里打了一套长拳。

    这几天,包青痕和王志越相处越是纳闷,按说王志也是习武之人,不应该有睡懒觉的习惯,可是从西宁开始到现在,包青痕从来没有见王志九点以前出过门,对于这样一个人,真不知道这一身强悍的功夫是怎么练成的。

    原本王志和林雪研住在一起,包青痕还以为王志贪图鱼水之欢,可是以他的眼力自然看的出林雪研依旧是处子之身,这可就更加好奇了。

    其实,这倒不是王志贪睡,武功练到王志这个境界可以说已经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了,也没有必要天天练习,即便是平常行走,王志的内力也在体内不断的运转,白日飞升,武碎虚空一类的事情说到底也只是小说中的杜撰,在现实生活中可是不会存在的。

    在古代,王志整天悬壶济世,起早贪黑,这一世王志要不是受到现代思想的一丝影响,决定弘扬中医,绝对会平平淡淡的过一生,享受一番正常平淡的生活。

    所以现在王志很少刻意的去控制自己的习惯,无论是睡觉和吃饭都是随性而为,因此包青痕纳闷也在情理之中。

    等到王志二人出来的时候,外面又飘起了鹅毛大雪,看着外面呼啸的北风和铺天盖地的大雪,两人一阵无语,看样子可是要在这连山待一阵子了。

    吃过早饭,林雪研在旅馆呆的的无聊,非要拉着王志出去散步,外面虽然冷,但是铺天盖地的大雪可是江南很少见到的,林雪研作为女孩子,对着漫天大雪自然别有一番钟爱。

    这几天王志都一直用中药给林雪研调理身体,倒是不害怕林雪研轻易生病,因此便答应下来,三人出了旅馆,去外面转悠。

    林雪研兴致很高,一时间也好像感觉不到冷一样,一路上像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一般,蹦蹦跳跳的,一会儿拿一团雪球砸一砸王志,一会儿给包青痕的脖子里扔一把雪,玩的不亦说乎。

    三人走着,来到一处古老的小巷子,王志远远看去,巷子的边上好像围了很多的人,在这漫天大雪的天气里,即便是本地人都很少外出,像这样围这么多人的场景更是少见,因此有些好奇,拉着林雪研也是走了过去。

    走到跟前才发现众人所围观的地方是一家诊所,诊所的名字叫做“杏林医馆”。

    医馆的两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只望世间人无病,下联是:何愁架上药生尘。

    这幅对联是完全的手写对联,用玻璃牌匾镶嵌,字体笔走龙蛇,很是有一番意境,看的王志一阵赞许,但从这幅对联?(:

    ) ( 中医扬名 http://www.xshubao22.com/2/2426/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