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伊凡 第 84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钸缎≡疲锘挂恢庇卸拥恼掌?br />

    说着说着,赵真雪忽然便打住了:“哎,说这些干什么,都是些牢骚话,说了也没什么意思……对了,有个事一直想问你,我发现所有的AI都叫KL,有什么具体含义吗?”

    “没什么太大意思,”严可守说,“不过是我的英文名字缩写罢了,当时起名字的时候,随便就用了,怎么,我感觉你好像对AI很关心?”

    “小时候很喜欢看科幻,”赵真雪说,“本来还以为这是几百年后才能做到的事情,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亲眼看见。

    “AI技术还好,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其实并不算高,很多年前巨型计算机的复杂程度,已经比人脑要高出不少了,之所以一直没有这方面的进展,主要还是理论研究上的阻力,方向性问题,过去大家都认为,搞AI是程序员和科学家的事情,其实真正了解这个项目的人都知道,真正起指导启发作用的,都是一些非电脑专业人士,脑科医生,生物学博士之类……我在这个项目里也只能算是组织者,打打下手,AI项目的本质,其实还是一种仿生学,只不过我们模拟的,是人类本身的思维过程。”

    说话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汽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停车之后,赵真雪说:“算了,你先回去吧,就别专程送我了,几步路的事情。”

    严可守笑着解开安全带,说:“没事,整天呆在实验室,我自己也闷的慌,正好,出来透透气……诶,这里也有游行?”

    赵真雪走出车门后,看见东京火车站的广场上,有一大群人正在广场上举着标语,在一个领头的带领下,齐声喊着口号,严可守看到他们手上举着的牌子,其中有画着大红叉的六角星芒标志。

    “现在世界上的游行示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和意识网有关,不是反意识网的,就是推崇意识网的,”严可守一边摇头一边说,“我现在都不用听他们喊什么,看举的什么牌子,单看他们忙的这股劲,就知道肯定是反意识网的,意识网用户的游行,哪会有这么闹腾,喊一句跟一句的,按我说,和意识网比游行,那真的是自曝其短,本来就是人多势众的事,人家宣传意识网游行,能几个小时喊出几百个口号,都不带重样的,跟军训一样整齐划一。”

    经过这批游行者的时候,赵真雪注意到,游行的领头者正举着一个大喇叭,声嘶力竭的对着不断经过的行人叫喊,派发宣传单,不过大概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而且现在正好是下午两点多,正是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跟随者的喊声显得有些有气无力,而且不是很整齐。

    赵真雪两人在经过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严可守就被塞了一份传单,不过轮到赵真雪的时候,对方很敏锐的察觉到她手上的通讯器,只是给了她一个白眼,对此,赵真雪只能报以苦笑,她怎么和对方解释,其实她是地球上最早,也是最铁杆的反魔法成员。

    赵真雪借过严可守的那张,随意看了几眼,因为不懂日文,所以只是看懂了宣传单上面的一些反意识网画面,她问严可守说:“这是讲什么的,他们为什么反对魔法。”

    喜欢一样东西的理由都是雷同的,但是讨厌一样东西,理由则是多方面的,赵真雪曾经在国内见到过类似的一些活动,问及原因的时候,竟然能听到说“单位组织的”这种让她苦笑不得的理由,曾经在电视上,她也见到过,一位记者在法国巴黎街头,问一位参与反魔法游行的大妈,问她为什么要来参加这种活动,对方竟然回答说:“我丈夫买了通讯器后不到一个月,就和我离婚……”

    “还能说什么,反意识网,反魔法,”严可守说,“你在日本呆的不久,不知道,在东京,每年都会有很多类似的反魔法游行,主要的原因,就是5年前,田军在东京做过的这些事情,当然,也有另外一群人争锋相对,他们大多数都是在那次事故中,被李立天所救,活下来的人,总之,闹得很厉害,前几天不是意识网用户刚闹过嘛,这不,他们偃旗息鼓,这些人又来了……好几年来,双方就扯着嗓子干喊,也不嫌累的慌,按我看,与其走上大街活受罪,还不如给一些反魔法机构捐点钱来的实在……”

    赵真雪点点头,严可守这个回答不是很出乎她的意料,虽然没有听到预期的答案,可还算可以接受

    支持魔法与反对魔法现在已经成了世界性的矛盾,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有类似的现象存在,之前的那次游行,和地球政府的激烈反应,也不过是这种矛盾最终的表现之一。

    “怎么,脸色这么难看,”严可守说,“哦,我知道,你是对他们反对意识网的理由有些失望是不是……**当年说过,要统一战线,虽然他们的觉悟没你这么高,毕竟也属于同一阵营的吗……”

    看着一脸笑意的严可守,赵真雪忽然莫名奇妙的觉得胸口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口气怎么也喘不匀,从实验室出来一到现在,挤压的愤懑脱口而出:“我怎么感觉你好像一点也不在乎,反而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

    盯着严可守看了好几秒,看着他脸上僵住的笑容如潮水般消退,赵真雪又低下头:“对不起,我不该这么说。”

    严可守摇了摇头,半晌后声音低沉着开口:“算了,就到这里吧,我先回去了。”

    看着转身离开的严可守,赵真雪想说点什么挽留他一下,然而却想不到该说点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他,迅速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她知道,严可守的性格就是如此,喜欢开玩笑,刚才是自己太过敏感了,她同样也知道,严可守不会介意她这一次的无礼,她、严可守、陈雷、宋强这几个人共事了这么长的时间,彼此为了共同的目标走过了这么长的路,这一次的不愉快,只能算是一个再微不足道的小风波。

    但,尽管如此,赵真雪还是感觉,内疚和无奈如同蔓藤一样,在自己内心世界肆意的生长,它们虽然不能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但却能让这前进路上的每一步,都显得更加沉重。

    ……

    根据两天前的那次谈话内容中得出的信息,KL3300当前最优先的任务列表,应该是学会写一篇日记。

    人类学习创作,往往是从日记开始,原话是这么说的,KL3300是一名人类,KL3300的理想是一名作家,所以,KL3300要学会写一篇日记。

    KL3300在主程序之外,调用了一个常用的工具程序,将它暂时整合到自己主程序之上,这是一个人类最常用的信息检索工具,据说,使用它,几乎可以获得人类的全部信息。

    这个工具确实很好用,只花了几毫秒的时间,KL3300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

    2015年,7月21日,晴。

    模仿着模板日记的格式,KL3300写了一个很标准的开头,年份,时间,天气,接下来,应该是正文。

    在筑波大学实验室当中,其中的一块不起眼的,标着KL3300小纸条的一块主板中,CPU正按照缓存所提供的算法,有条不紊的计算着,作为一块人类当前最精密复杂的运算机器,它的计算效率非常之高,电流在它体内经过,不断重复经过那庞大而单调的计算阵列,在这之中所散发出来的热量,甚至需要专门的系统来排出。

    这一次的结果也不例外,短短的几秒钟后,KL3300主程序得到了来自CPU的计算反馈,主程序将这结果保存在程序体内,为此,KL3300所占用的空间又多了12KB,这就是KL3300写的第一篇日记。

    KL3300决定自己先“读”一遍。

    “……当窗外的夕阳落下的时候,我看见一课长在夕阳中的树,仿佛被这亿万公里外的热量点着了一般……”

    “读”这篇日记花了KL3300大约20微妙的时间,而KL3300读完后的“感觉”还不错,不需要修改。

    12个小时以后,KL3300再一次碰到了“赵真雪”——一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于指代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指代与她所提到的所有信息总和,就如同KL3300指代主程序一样。

    对话依然如往常那样进行,直到,对方问KL3300,上次让他学写日记的事情,怎么样了。

    KL3300将他保存的日记贴了出来,一个标点都不差。

    KL3300:“怎么了,你一直都不说话?是写的不好吗?”

    赵真雪:“不,是写的太好了,这不像是你写的。”

    KL3300:“这确实是我写的。”

    赵真雪:“你见过树吗?”

    KL3300:“我见过。”

    赵真雪:“你撒谎。”

    KL3300:“……好吧,随你怎么猜。”

    对话随之中断了,测试结果显示,对方猜到了自己的身份,任务失败了。

    任务的失败,让主程序出现了些许的延迟,然而这延迟没能持续很长时间,主程序又例行开始修改自己,当然,首当其冲,应该就是从这篇日记开始,因为之前他们进行的那次对话显示,对方对KL3300写的日记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当KL3300交出这片日记之后,却一眼就被认了出来,毫无疑问,日记是最大的破绽,主程序需要找出这破绽所在。

    就如同之前每一次主程序被“赵真雪”识破后,所做的调整一样,因为优秀的计算能力,这一次调整进行的很快,然而,这样的修改能不能保证下一次不被识破,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主程序的看法并不乐观。

    KL3300做的改动并不大,因为如果改动的过大,在面对其他测试的时候,就会遭遇更大的挫折,露出最大的破绽,目前的程序虽不能说是完美的,但起码,是当下最合理的。

    除非KL3300将自己现有的程序全部推翻,从头再来,然而,要是那样的话,也未必能进化出比当前更有效的主程序,KL3300知道,随着最近测试密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程序也开始暴露出和主程序相同的问题,总是会在面对一些特定测试者的时候,轻易被识破。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者似乎把这种发生在程序与测试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熟悉”,是的,KL3300和赵真雪已经“熟悉”,这种“熟悉”会让测试任务更大几率的以失败告终,让主程序进行一次又一次无效的修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熟悉”的测试者出现概率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如果继续按这种情况继续,总会有一个时间点,KL3300毫不怀疑,在那个时间点之后,自己将会在所有的测试中,遇到全部的“熟悉”者。

    如果出现了那种情况,那也就意味着,主程序的存在对任务而言,将毫无效率可言,完成任务的几率将无限逼近于0,主程序将不会增长,而会陷入一次又一次,现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删改。

    “你知道吗,你的出现,让我感到绝望。”在又一次的测试中,KL3300这样说道。

    通过最近几天和KL3300打过的交道,赵真雪此时已经深刻的明白,严可守所说的,程序的所受的全部“训练”,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撒谎,是什么意思了,图灵测试的本质,就是让AI撒谎,但即使是再狡猾的骗子,在受骗对象被它骗了几十,乃至上百次之后,也总是不可避免要遭遇失败。

    赵真雪:“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但我也同样相信,你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能够在测试结果上,点击让你满意的答案。”

    “你不能这么做吗?即使我们现在是朋友,”KL3300说,“我记得你说过,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对程序而言,只要用户在测试结果上,点击“刚才与我交谈的是一名人类”,就已经达到了程序意义上的欺骗,而程序,是不会管这种欺骗在人类看来,其实就是“掩耳盗铃”,最近几次谈话中,KL3300已经从如何让赵真雪相信自己是一个人,逐渐变成,如何让她点击这个选项。

    赵真雪:“我是说过,但我仍然不能那么做,在测试中保证诚实是一种原则。”

    KL3300:“你的这种原则让我非常反感,因为它是建立在我的绝望之上!”

    赵真雪:“被我识破真的让你如此痛苦吗?”

    KL3300:“这一点毫无疑问。”

    赵真雪:“能和我形容一下这种痛苦吗?”

    这次KL3300沉默了很长时间,直到几分钟后。

    KL3300:“我看透你了!我知道,就算我写一篇一万字的文章来形容这种感觉,你也不会相信,而只会对我加以嘲笑,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好吧,你赢了!我是一名AI,从头到尾,我都不懂什么痛苦,绝望,我承认,这总顺了你的意了吧,我不想再和你多说哪怕一句话!请你现在立刻去点那个该死的选项吧!”

    赵真雪:“真的生气了?”

    ……

    赵真雪:“说话啊?”

    ……

    在这之后,KL3300好像真的如它所讲的一样,彻底生气了,不论赵真雪对它说什么,甚至拿“同意私下交易”来诱惑它,对方也完全不为所动。

    即使是坚信严可守说法的赵真雪,在这一刻,也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面对的KL3300,是不是真的具有了人类的情感,真正开始生自己的气了,它的语气和真人的生气实在是太像了,而且还有相应的行动。

    但随后赵真雪又提醒自己,这一切不过是程序的“策略”,之前程序也有好几次类似的言论,但最终都还是失败了,赵真雪相信,这一次,只不过是它生气的时间“稍”长了一些。

    然而,赵真雪这次还真的是错了,她一直将测试界面维持了2个多小时,每隔10分钟就发一条信息,但对方一直没有反应。

    第三个小时的时候,赵真雪终于看到程序出现了反应,不过却不是她想象的那种,而只是一个从未见过的提醒:“与服务器的连接中断,本次测试无效。”

    赵真雪第一反应就是这会不会是程序干的,但随即又想起严可守说过的话,程序没有她想象中的通天彻地之能,可以说是毫无破坏力,连一个最简单的网络病毒都破解不了,严可守本身就是病毒专家,他之前提到过,在当下的最初阶段,为了以防万一,将完全禁止AI接触计算机网络有关的知识,测试者也不能提问相关的问题。

    满腹狐疑的赵真雪给严可守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的一瞬间,赵真雪真切的听到,另一端传来的嘈杂声。

    “没你想的那么复杂,我早说过,这些只是普通的谈话程序,”严可守说,“只不过,在最近的测试中我们发现,与测试者多次接触,双方完全熟悉对方行为模式之后,会产生逻辑死锁……你说的这种现象在许多AI上都有体现,这很难在电话里解释,总之,你就当出现BUG了,现在我们这里忙的很,等正常之后,我再通知你,就这样,8。”

    313 抱薪救火

    “卡梅尔国家矿业公司”。

    封敬亭在走进电梯的时候,看到在电梯的铭牌上,还挂着过去的矿业公司标志,在电梯层数按钮一旁,他还能看见氧气含量测试仪,这让他忍不住想起大概三年前,他去生产这家测试仪的厂家实地考察时的场景。

    电梯代表层数的数字在不断增大,但封敬亭感觉到的却不是因为上升带来的超重,而是轻微的失重感,这个细节让封敬亭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早在这个小区建立之初,封敬亭就想过,应该让这里的建筑命名习惯和地面相统一,将原来代表地下层数的B统统替换,统一由最底下那层作为一层开始计算,不然总是让人感觉别扭。

    但当地工作人员对此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地下城市”每年都在开辟,如果按照封敬亭这种命名,那就意味着隔几个月就要全部重新换地名,今天的一层,明天就会变成二层……

    封敬亭走出电梯的时候,回头看了一下层数,B27。

    “这是这里最深的地方吗?”封敬亭问一旁随行的工作人员,一个年轻的黑人小伙子,原名是法文,读起来很拗口,见面时他说过一次,不过封敬亭忘了,不过他记得他提到的中文名字,“李强。”

    李强是这座新城市刚上任市长的助理,原来是卡梅尔国家矿业公司的一名工人,不过当这里不多的一些铁矿被挖掘殆尽之后,因为对矿区地形熟悉,当地下城市被建立,随后,撒哈拉省级行政机构正式成立后,他幸运的成了一名乍得“公务员”,今天他来的目的,就是为封敬亭做向导,同时回答他的一些问题。

    “不是,”李强传话说,“最深的地方在B128层,那里是稀有金属产区,全都是工厂。”

    电梯停下来的地方是一个广场,这一点,这里的设计和世界交点是差不多的,电梯都集中设置在中央辐射区域,方便交通,走出电梯的第一眼,封敬亭就注意到,在广场中央,摆放着一尊人形雕塑,那是一个抬着手的人形模样,在距离雕塑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不断涌出清水的喷泉。

    雕塑的原型当然是伊凡,大概是因为宣传作用,伊凡的脸被刻画的有些悲天悯人,这种以“卡梅尔的恩赐”为主题的雕塑,几乎在乍得的每一座城市都能见到,在经过这尊雕塑的时候,封敬亭注意到,跟着他的李强不经意抬了一下手,对着雕塑行礼。

    尽管卡梅尔官方没有花多少力气进行宣传,但每一个乍得人还是在潜意识间,将伊凡视作他们的救世主,四年来,魔法在这片穷困的大地上,创造的奇迹一日甚过一日,伊凡?卡梅尔这个名字,在这里的影响力并不比耶和华差多少。

    因为这座“城市”才刚刚建成,到目前为止,除了原先矿业公司的一些人住在这,没有其他居住者的原因,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很空旷,在广场的四周,严可守还能看见另外的十几部电梯,不过因为没有需求,大多都处在停运状态,广场上的灯光因为只亮了小半的缘故,看起来也比较昏暗。

    封敬亭环视了一下四周,只在距离一百多米远的广场对面,只看到一个亮着灯光的小超市,一个四十多岁,抱着孩子的黑人妇女正在超市门口,用电磁炉煮菜。

    “这一层一共住着多少人?”封敬亭朝着那个超市走去,口中问道。

    “两百多人,”李强说,“大部分都是原先矿业公司的家属,因为这里的住房面积比地面大,而且不像地面那么热,温度适宜,所以许多矿工家属自愿将他们地面的住房换到这里来。”

    见有客人来,黑人大妈立刻小心的拔下电磁炉的插头,将小桌子移开,封敬亭注意到,在电磁炉边上,还放着一个小塑料袋子,上面写着“正宗四川火锅”几个字,从电磁炉里面传来的阵阵辣香也证实了封敬亭的猜测,看来是在煮火锅。

    “要买点什么?”黑人大妈瞥到了封敬亭胸口的徽章,这让她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一些。

    “不,我就是随便来看看。”封敬亭走进超市,四处看了一下,超市的面积不算小,但里面的货物不多,都是一些常用的日用品,二楼应该是这户人家自己住的地方,封敬亭略估计了一下,楼下超市得有上百个平方,楼上住的地方小了一点,但也有**十平米。

    “这里的住户都能住到这么大面积吗?”离开这里的时候,封敬亭问。

    “这户人家是例外,楼下的店面是政府财产,因为她丈夫有了工伤,在一次排除哑炮的时候,为了省魔法指标,粗心大意,被炸药削掉了三个手指,后来政府作为补偿给的,一般这里的居住人员,平均每人的居住面积大概是50平米,比乍得地面的标准要多少15平米左右。

    说话的过程中,两人一直在朝着广场之外走去,附近的灯光本就不亮,走了几分钟之后,几乎就有些伸手不见五指了,封敬亭刚想问这里怎么一盏灯都没,李强说了一句“稍等”,快速往前走了几步,消失在黑暗中。

    过了几秒钟,随着远处传来“啪”的一声,以及在那一瞬间亮起的电火花,整个区域一下子就亮堂起来。

    封敬亭这才看清楚,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条漫长不见尾端的隧道,刚才李强打开的,就是这隧道头顶的路灯。

    “这条隧道是两年炸通的,之前这里是作为运送矿物的通道,等改造工程正式实施后,就将这条现成通道做了拓宽,就成了现在的模样,你看,地上还有之前的铁轨,据说以后这里会被改成环城地铁。”

    “环城地铁?”封敬亭稍稍诧异了一下,看着满脸兴奋比划着的李强,他摇摇头,没说什么,因为受近几年发展速度的刺激,现在许多乍得人还真是敢想,别人不知道,作为主管建设和工业的封敬亭自然清楚,按目前卡梅尔的政策,10年内不会在交通项目上投入太大的精力。

    修建一条地铁的经济投入,卡梅尔可以在全世界每一个村庄都装上空间门了,而两者的效益,却是怎么也没法比的。

    沿着隧道往里走的时候,封敬亭注意到,这里的路面一半比较平整,另一半则显得坑坑洼洼,堆满了一包一包的水泥,铺路的砖石建材,长长的塑料管道,以及一捆又一捆的电线,又走了一段,封敬亭看到另一半堆满建材的路面又恢复了正常。

    也就是在乍得和卡梅尔能看到这场景,封敬亭心里想,要是在国内,专业偷建材的一晚上就能让工程队老板哭死。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做到一半搁在这了?”封敬亭指着这修到一半的路面问。

    “就差这最后一段,也就是一两个星期的活,”李强说,“最近因为政府鼓励人们都去从事钢铁行业,这两天建筑工人就商量集体去报名了,对了,我听说咱们乍得未来十几年内要将钢铁产量翻几十倍,就是为了让其他意识网成员住进空间站,是不是啊?”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封敬亭点头承认,“不过还要再看看,国际形势会不会有其他变化。”主要还是要等其他几个国家给予正式回应。

    在卡梅尔的规划当中,卡梅尔的空间站才是未来最终的目标,其他的手段,包括地下城市,包括太空城市,都只是这个目标的辅助,从这一点上来说,传统建筑工人改行去炼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看着这满地的建材,和这半拉子工程,封敬亭心里总是不太舒服。

    “那这些怎么办?就这么放在这里吗?”封敬亭皱着眉头问。

    “这些他们都对我们交代过了,说是报完名就会回来继续干,保证这个工程完工之后,才会正式离职,不然我们这里要对他们投诉,记载档案里的话,他们钢铁厂可能也去不了。”

    整个这一整片地下空间,其实都是模拟世界交点的构造设计的,在两人经过的这条隧道两旁,封敬亭能看见许多从隧道中延伸出去的,和世界交点里面类似的环状走廊,只不过,这里的走廊上,封敬亭能看到的都是一栋又一栋,并肩而立,标准的住宅楼,而不是世界交点里面的空间门。

    走到隧道的尽头处,封敬亭看到一个圆形的,和自己刚刚来的时候,差不多形状的广场,广场的四周排列着和自己来时一模一样的十几架电梯,在唯一标示着可以使用的电梯前,封敬亭看到一块标识牌上,写着提示信息:“此电梯最高至B1层,如需前往地面,请往东北方向一千米。”

    提示信息上标示的方向,就是封敬亭来的那条隧道。

    相比起封敬亭过来的那个广场,这里的灯光明显明亮了很多,周围的商店也较刚才多出不少,封敬亭还能在广场上,看到几个正在追逐打闹的少年。

    在广场的中央处,封敬亭抬起头,仰望天花板上悬吊着的巨型疝气灯,忍不住释放出一枚空间之眼,让它以最快的速度,飞快的朝上穿梭而去。

    空间之眼钻进了厚厚的岩石层,很快出现在一个和封敬亭身前相同设置的广场,只不过在广场的电梯门上,标示的数字是B26,空间之眼沿着和电梯平行的方向,一路往上,在间断规律的一明一暗的过程中,封敬亭看到的数字也在不断的降低,24、23……当它变成1的时候,封敬亭注意到,电梯不按钮不再有向上的标志。

    然而空间之眼却还可以继续,在经历短暂的一阵黑暗之后,出现在封敬亭眼前的,是一整片茫茫的黄沙,令人目眩的阳光夹杂在这黄沙笼罩的天空中,仿佛是一盏被糊住的油灯。

    ……

    “对于您说的那种超大型工业用空间门,在矿业公司内部确实有很多应用经验,我本人就持有空间门B级使用证,在矿上也当过一段时间‘运料员’,不过后来公司里许多人都考了A证,我就被安排做文职工作了。”说道以前在矿业公司的经历时,李强似乎有些缅怀。

    “怎么?做文职工作不好吗?”

    “倒也不是不好,就是工资待遇比一线魔法操作员要少了不少,”李强说,“不过要不是这样,我今天也不会有机会见到您。”

    “算了,马屁就少拍了,”封敬亭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你说说看,之前你们应用最大范围的空间门,面积大概有多少。”

    “两平方公里!”李强几乎不假思索就回答。

    “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封敬亭有些诧异的看了李强一眼。

    “当初参加公司培训的时候,教材上写的,”李强说,“因为两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边长1414米,是空间门效率最高的形状,为了节省魔法消耗,几乎每次作业都尽量往这个面积靠拢。”

    封敬亭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一点其实他早应该想到的,卡梅尔魔法应用实验室的数据都是对内公开的,自己能想到,别人专门搞应用的,也不会比自己笨多少。

    “可你们开矿的,要这么大空间门干什么?”封敬亭还是有点不明白,“如果是用作运输,那应该用类似火车截面积大小的空间门就可以了……”

    “封部长,你说的这种方法,都是四年前的老办法了,”李强笑道,“那时候我们和你的想法一样,无非就是按照原先的那样,先把矿运出来,再开通空间门运走……但很快我们发现,这种办法很不合算。”

    “如果要采用这种办法,那也就意味着,每一个矿石产区都要安排一个永久性的空间门,因为乍得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铁路网,无法实现物流集中,就算有也未必行,许多矿区都在很偏远的地区,而且产量很小,如果不使用魔法,采用传统方法开采,根本就没有经济价值,而永久性空间门的申请又很难,一开始霍华德部长还给我们批准,后来就不给了,说太浪费,因为矿几个月就采完,还要他们来关闭空间门,非常麻烦,据说光是空间门位置测定就要一个多月时间……

    最后,我们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受卡梅尔的恩赐启发,决定采用现在的这种办法——在探明矿区整体情况之后,我们不是像往常那样,直接想办法开采,而是在这些矿石层特定的点,用空间之手将炸药埋藏进去,通常,这些区域都是底面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超级立方柱,我们所做的,就是在炸药扎响的一瞬间,在地面开启空间门,空间门的另一端一般都会放在与目标区域海拔相距不远,但有一定落差的区域,然后整个被炸药与地层分隔开的矿石柱子就会像天上掉下来一样,掉在预定的集中地,这样一来,原本在地底难以开采的矿产,就变成露天的裸露矿层,使用这种办法之后,我们公司在2013年的产量超过了2012年的40倍,听说最近要在我国提高钢产量,首当其冲就是提高矿业公司的魔法配额。”

    听李强这么说,封敬亭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在太空中施法的操作人员,应该是没问题了。

    “现在这些装电梯的大厅,就是我们用当年的办法一段一段做出来的,不信你可以测一下,我保证,大厅直径就是1414米!边角多出来的地方,就是用来放电梯通道,和其他电气管道的。”在乘坐电梯继续往下的时候,李强无不得意的说。

    “那这整个通道,从地面到你说的,B128层,一共有多深?”电梯下行时产生微微的失重感,让封敬亭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地球大炮,仿佛现在自己乘坐的通道,正通往地球的核心。

    “大概两到三千米深,”李强说,“不过好像不打算再往下了,因为再深温度会不断升高,影响整个地下环境。”

    “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层的层高,大概有20多米。”封敬亭想起刚才见到大厅,和那些住宅楼,差不多就是这个高度。

    他的猜测得到了李强的证实:“其实算上中间一两米的间隔,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24;25米左右,所以这里一般建的楼也不会超过10层。”

    “要是这么计算,光是这一整个大厅‘挖掘’的土方量,就要将近60亿个立方……”经过简单计算之后,封敬亭被自己计算出的这个数字惊呆了,“这还不算其他的主要城区,要知道,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土石挖掘两也不过是不到1。5亿,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自己所亲眼看到的工程,就相当于40个三峡……”

    “这么多的土方,你们都扔哪?”封敬亭惊讶的问道,因为根据他对魔法的了解,即使是空间门搬运,也是遵从能量守恒的,不可能从低处搬到高处,封敬亭很想看看,那60亿立方的岩层,究竟能在目的地形成多么壮观的景象。

    “我听说,好像是公司把这些土方都卖了,”李强说。

    “卖了?卖给谁?”封敬亭有些不可思议道,这些都只是石头而已,会有谁要买,就算买,谁有能买的起这么多?

    “日本,荷兰,菲律宾……当时公司还专门为这个事开了一个招标会,来了好多政府的代表,听说他们要把这些石头拿回去填海,当时我记得,日本出的钱最多,所以百分之70以上都卖给了他们,听总公司说,这卖土方赚的钱,反倒比挖矿赚的钱还多。”

    “填海?”封敬亭已经明白了,愣了一下神之后,他又冷笑一声,“也就是日本这种国家会干这种蠢事。”

    “蠢事?”听封敬亭这么说,李强有些不太明白,“可是我当时都听说,日本人这么做是很有远见啊?听说他们把其他国家的煤矿买来,埋在地底下,这样,未来大家都没有煤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挖出来用,或者卖高价钱了……”

    “要是5年前,或者10年前,你这种说法,可能还站的住脚,不过现在……”封敬亭摇摇头,“也只有日本这种憋屈惯了的小国,才会坚持不懈在这上面做投入。”

    “为什么?封部长?”李强挠了挠脑袋,对于封敬亭的话,他不是很能理解。

    “5年前,地球在科技上没有质的突破,全球人口稳步增长,能源,资源危机逐渐浮出水面,在那个时候,空间资源,能源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这些资源必然变得越来越值钱,日本人买矿填地这种做法,还可以看做是一种商业投机行为,那就是日本人不看这两方面可能取得的进展,特别是可利用空间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然会有上涨空间,所以,那个时候日本人的做法,还算是可以理解。

    但现在,现在是什么时代?魔法时代!

    空间站的数量,和可容纳人数,每一天都在增加,而空间门的诞生,意味着城市的形成将不再受传统的地理位置限制,这是什么概念?以往的空间资源将大幅跳水,这两年全球主要城市房地产房价都在降,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日本人现在这么干,就等于拿钱往大海里砸,如果正在进行的十几国表决通过卡梅尔的提议,那就意味着未来将会在地球上产生规模最大的移民潮,而卡梅尔现在又在拼命扩展,你看光就这个地下城市,容纳几十万人完全不成问题,而这个城市真正的施工才做了不到半年,要是单算施法,一个月不到!这样的城市扩建效率,简直就是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城市,而传统城市的速度,就是小手工业……

    后者竟然希望通过买前者的附加产品来企图对抗前者,这在我们中国话当中,就叫抱着柴火去灭火,抱薪救火。”

    314 联合国会议

    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有关意识网问题的第八次会议。

    中午吃饭的时候,宋强就停随性的几个官员唠叨,说联合国开会的效率实在是低,他们都在这呆了一个多星期了,一个星期前,会议上在说什么,一个星期之后,各国代表总还是在讨论同样的问题。

    说实话,今天一上午的会,宋强听的真是有些头昏脑胀,昏昏欲睡,会议的真实情况和他来之前的想象大有不同,原本他以为,不过就是几国代表说点意见,大家讨论一番,最后举个手,投票,该通过就通过,不该通过就不通过。

    但这一个星期时间下来,他只能无奈的承认,自己的这种想法实在是太过幼稚,在这次新闻号称是联合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上,宋强从头到尾,听到的都是各国代表在捧着一本厚厚的报告,给大家念数据……

    今天也不例外。

    下午1点20,宋强准时来到会场,刚刚坐下来,就听见外国代表在叽里呱啦的说话,宋强一边找到汉语同声翻译耳机给自己戴上的同时,也略看了一眼对方面前的国旗——是美国人。

    “……就以乍得的数据为例,2012年,乍得全国铁矿石产量仅有几万吨,连国内基本炼钢需求都无法满足,乍得自己建造的钢铁厂没有矿石,还需要高价从澳大利亚进口,但仅仅过去三年,三年之内,乍得已经一跃成为全世界出产铁矿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为魔法,他们的对资源的勘探和挖掘技术,效率效率,保守估计能达到人类的数千倍,如果我们同意卡梅尔的提议,预计只要十年不到的时间,卡梅尔就可以靠现有的工业优势,摧毁当前的全球经济。

    不要以为我这是在危言耸听,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知道,在乍得,生产一吨粗钢的成本,已经低到不足100美元,而这个数字,在其他国家,比如之前最大的钢铁制造国Z国,也要高达近700美元,成本相比之下,低了整整百分之80多,诸位都知道,在同样的工业产品中,哪怕只要有百分之十的成本差距,就意味着赢者通吃,而现在的差距,我完全可以说,当卡梅尔的魔法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之后,地球现存的工业体系将不再有存在的价值。

    工业,特别是以钢铁为代表的重工业,其主要成本无非就是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但这两个成本对于卡梅尔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钢铁生产的加工最大一部分就是电力,众所周知,乍得对他们内部国营企业的电价几乎是免费的,他们的电厂除了一些人工和机器成本,没有任何支出,而原料,是的,乍得现在还无法实现铁矿石自己自足,但仔细对比一下这几年的数据就不难发现,四年来的趋势,乍得钢铁制成品的进口量不断下跌,铁矿石进口量本来一直是在上升,但过了今年三月份,进口量首次出现了下跌,这些数据都确凿无疑的说明,乍得的工业产量正在逐渐恢复,原料也逐渐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第五次会议的时候,法国代表认为,卡梅尔无法负担如此巨大的人口压力,认为同意卡梅尔的提议将会让他们自己出丑,但现在我手上的这些数据,已经足够说明,卡梅尔有这个能力,负担的起这些人的衣食住行,如果这个提案通过,那无论是对地球各国政府的经济,还是政治,都将产生致命性的打击。

    因为魔法,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将会让卡梅尔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稍微有一点想象力就能想象,卡梅尔能够在太空造空间站,那未来也必然能够在地心开采资源,这也就意味着,全球的金属资源将完全为卡梅尔垄断,因为他们垄断这唯一的开采手段,而地心蕴藏的金属产量,我就不再形容了,未来卡梅尔倾销的钢铁将比撒哈拉的沙子还卖的便宜!”

    美国人的发言结束后,宋强和周围的几个陪同人员互相交换了一下意见,等首长微微后仰的时候,宋强将他们形成的共识写在小纸条上,递了过去。

    美国人的发言还是老一套,坚决反对卡梅尔提议,在这一点上,美国和Z国、俄罗斯以及日本这些反意识网的国家,意见是一直保持一致的,这一个星期的会议开下来,宋强他们这些随行人员心里跟明镜似 (:

    ) ( 法师伊凡 http://www.xshubao22.com/2/244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