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第 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在一堆耙子铁锨里,韩俊寻了把趁手的镐头,便在院子里转悠了起来,寻个下手的地方。石砌的院墙因为十几年的风吹雨淋,看起来灰不溜秋的,跟绿色扯不上一点边。以前他光听说过着垒院子的石头是从海里刨来的,却不知道这石头到底是不是笔记上所记载的那种绿石头。

    不多时,韩俊就看中了院前西北角的墙头,在哪里弄下一块石头即不会影响院墙的“美观”又不会因为刨石块而把墙给拆了。

    找了个凳子垫在脚下,韩俊抡圆了膀子照着接缝处就开始砸,要说这么起下一块石头,用锤子和凿子能更趁手,只是庄户人家一般没有石匠的家什儿,退而求其次,镐头也不错。“崩,崩,崩”几镐头,碎屑崩了韩俊一头一脸,选中的那块石头也被砸出了一个豁口,韩俊细细一看,果真呈现出了莹莹绿意。

    韩俊心中一喜,手上加了把劲儿,又是几镐头下去,石块终于松动,扔掉镐头,韩俊双手较劲,一块粘连着水泥的石块被生生起了出来。

    毕竟从海里挖出来的石头,形状并不规则,垒好了院墙之后,再和这沙子水泥修葺一番才能算完成,这会儿韩俊怀里的这块一尺见方的石块便是如此。

    “哎哟我的小祖宗,你这是要干嘛?刚来奶奶家就要拆我房子啊?”不绝于耳的砸墙声,吓了刘美枝一跳,赶紧出来看,却现孙子正在拆院墙,而且已经让他成功地拆下了一块,西北角的豁口就像一张嘴里缺了半拉门牙。

    “我没拆房子,我拆的是院墙。”韩俊指着院墙,下意识的反驳。

    “你想气死奶奶?赶紧给我垒回去!”

    见奶奶动了真怒,韩俊赶紧扔了石头,跑到刘美枝跟前抱着她的胳膊哄到:“奶奶,别急别急,我没拆,我就是起下一块石头来研究研究。”

    “破石头有什么好研究的?”

    “您不是说这石头是从海里挖来的吗?我想看看海里的石头有什么不一样。”韩俊狡辩。

    “石头还能分出个什么不一样来?前海沿儿上有的是,你不去那看来拆奶奶院墙?赶紧给我垒回心我告诉你爸揍你!”

    “好啦,奶奶,您别生气,我就完了我就给您垒会去。”连哄带骗好不容易让奶奶又回到了厨房做饭去。韩俊抱起刚刚起下来的石头仔细端详着。

    这块石头因为自己大力的几下猛砸,上面的水泥大部分已经松脱,露出了灰色的岩体,可是刚刚砸出那个豁口处,的确是明显的墨绿色。看来这块石头就是笔记里所记载的那种石头无疑。

    初步确认了院墙的“身份”韩俊又是一喜,胡乱的将石头摆到了墙头,没有水泥,垒,是不成了,那得等韩世鹏回来再说。

    既然不让在家挖,一会儿去海边也不错,反正海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石头。

    中午美美地享受了奶奶烹制的黄花鱼,上了年纪的奶奶总要午睡一会儿的,随便找了个出去玩的借口,趁奶奶不备,韩俊提溜着镐头出了门。

    一路来到海边,清新的海风吹散了夏日的些许炎热,听着阵阵涛声,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爽了几分。

    站在海边,韩俊看着几块凸出水面的巨石,在他看来,那仿佛就是埋藏着巨大宝藏的小岛。

    正准备下海开刨的韩俊忽然被远处传来的一阵有节奏的号子声吸引,循声望去,却见十几个人正牵拉着一块大石头朝岸边艰难的前进,岸边停着一辆小卡车。

    好奇心驱使,韩俊一路小跑到那群人跟前,却现这些人都是峰山村的村民,有个人还挺熟,正是邻居韩金宝。

    “哎,金宝哥,你在干嘛呀?”韩俊好奇地问,此时其他人已经忙着开始把这块石头装车了。

    “小俊来啦。有日子没见了,喝!这个儿长的。”韩金宝矮壮矮壮的,皮肤黝黑,望着韩俊一脸憨笑着说道。

    “恩,这不放假了吗;来我奶奶家玩一阵。你们倒腾这么大块石头干嘛?”韩俊指着那块巨石问道。

    “有人出钱让我们帮着搬,我就来了,我看你这身子骨不错,一起搬吧?搬一块1块钱啊。”韩金宝上下一打量韩俊的身材,又指了指旁边一个穿着白衬衣样子斯文的中年人压低了声音说道,显然是那人出的钱,见有赚外快的机会,也想介绍给韩俊。

    韩俊心里一动,看了看那块石头,上面的水迹未干,显然刚从海里撬出来的。“原来早就有人在弄这些石头了啊,难道笔记里记载的都是真的?”看到这种情况,原以为自己是第一个知道这个信息的韩俊,微微有些失望。

    这时,斯文的中年人也看到了韩俊,一脸和煦的微笑,给韩俊招呼了一声:“小哥,有个小忙,我这人喜好弄些石头赏玩,太大的我搬不了,就让村里的朋友帮帮忙,有没有兴趣也帮我一把?”

    韩俊心道,这可是赚钱的活计,他怎么会给别人做嫁衣?扬了扬手里的镐头,笑着说:“这位叔叔你好,我也很喜欢这些绿石,寻思着弄一些回去给我爸做盆景。”

    中年人微笑着说:“没想到,你这么年轻也好这一口啊。”

    “您这么说就不对了,怎么我年纪小就不能喜欢了吗?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天地钟灵秀,结**在名山;仰口海底玉,品胜祖母绿;风情万千种,尽在一拳石。南燕的晏谟在1600年就对这绿石大加赞赏呢。这仰口玉,我相信就是这绿石。”韩俊嘴上不服气,可这话却是从笔记上看来的,觉得顺口,索性背了下来,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用到了。

    中年人眼前一亮,大有碰到知音的感觉,拉过韩俊攀谈起来“不好意思,刚才确实没有小看你的意思,只是没想到小哥也是此道中人,说起来我自从第一眼看到这石头就喜欢上了,要不也不会这么劳师动众的。听小哥的意思,家里可有上品?一起赏玩赏玩可好?”

    “呃……”韩俊无语,他只是随口家中哪里有什么“上品”?自己的老爹说白了就是一武夫,家里连盆花都没有。

    但嘴上又不想服输:“也没多少,就……一院子吧。”心道,我可没撒谎,我奶奶家的院墙都是这绿石垒的呢。

    “哦,那……冒昧一问,能否让我”看中年人两眼放光的样子,显然是爱石头至痴的人。韩俊心里好笑,可哪有石头给他看,敷衍道“我家在市区呢,离着太远,我现在放假在我奶奶家住一阵的。”

    中年人听出了韩俊拒绝的意思,认为他年纪小,有些警惕也是对的,自己还不认识就提出要去人家看石头的话的确有些过分,歉意的一笑,自报家门道:“我叫朱培江,不知小哥怎么称呼?”

    “韩俊”

    “哦,韩俊,难得碰到你这么年轻的奇石爱好者,想交你这个朋友,我家就在不远,不如先去我那看看我的石头如何?”朱培江热情的邀请道,收藏者最大的喜悦不是淘到一件称心的宝贝,而是将宝贝让同样懂行的朋友一起赏玩,共同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喜悦。说的再白点,那就是“显摆,是收藏爱好者最大的乐趣。”

    韩俊心道,看起来这人也算个高手,自己只是凭着笔记才来这里挖石头的,好坏也不知道,不如也好。

    “您石头多吗?”韩俊故意问道。而朱培江则微笑不语。“那行。我也想看看您的石头。”

    “那走着?”

    见石头已经装车,朱培江依约付足了劳务费,驾车载着韩俊离去。他家离峰山村的确不远也就十分钟的车程。

    而他的家门口已经有几个壮实的年轻人在等候了,显然已经知道今天要弄一个大家伙回来。

    韩俊帮衬着,十几人七手八脚地将这块两人合抱才能围过来的石头弄进了院子。一进朱培江的院子,韩俊才知道,什么叫奇石爱好者了。

    30几个平方的院子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石头,有的圆润可爱,有的形状怪异,各种样式不一而足。

    送走了帮忙人的朱培江看韩俊正在打量自己的石头,有些得意地说:“这些品相都一般,来跟我进屋。”说着,拉着韩俊进了他的房间。

    韩俊根本没有想到,更大的震撼在等待着他,屋子里的石头居然比院子里的更多,除了石头,便是石头,除了一长床,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这么多石头!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的啊?”韩俊惊讶的问。

    朱培江显出一丝得意之色:“大约83年十年了,期间还有好多品相不怎么好的,我就丢掉了。”

    “这……也太多了。您……光收集石头啦?”

    朱培江点点头,神色似乎有些落寞转而又变的狂热:“是啊,我相信这些绿石就是海底玉!别人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呵呵,他们还叫我石痴……嗨,不说这个了,难得碰到知音。来这块,我的宝贝。”

    说着,朱培江抱起放在桌子上的一块一尺见方的绿石给韩俊道:“看这个纹路,根据我多年的经验,这绝对是块上品中的上品!”

    韩俊见那块石头光洁亮丽,整个儿色调墨绿浓黑,摸上去温润如玉,上面丝丝如丝的白色条纹似是水纹,看起来宛若奔流的大海,而其间一块不规则的凸起就像一座奇峰,整个石纹呈现出了一座立于奔腾大海上的奇峰之像,奇峰之侧又有一些黄白的色块,就像飞翔于奇峰之畔的雄鹰,气势雄浑,浑然天成!

    “好漂亮啊!”尽管不懂,可看到这种漂亮的石头还是忍不住的赞叹道。

    “不错吧。我给它起名叫‘奇峰突起’。”朱培江得意的一笑,终于有个能认可他的人或者说识货的人,怎能让他不开心?

    “我家的石头,比不上这块。”韩俊摇摇头似是惋惜的说“我不太懂如何鉴别,朱叔,你这么多年的经验,传授我两手如何?”

    朱培江哈哈一笑“没问题,这选石头,先要看它的色彩的变化,以绿色为基调,但又不是单一的绿色,色深者墨绿浓黑,色浅者粉绿微蓝,再加上黄、白、赭等色块条纹,实则变化无穷。”

    “二看结晶变化。它多为层状结晶,不同色彩浓淡交错,看他的斜面断层常会有多样的曲线纹彩,相当的漂亮。也有那种云母结晶的,就像众多闪烁光的金星颗粒。”

    “三看石质变化,这绿石略经琢磨,就可出现玉石的光泽。细密坚实、晶莹润泽为上品。”

    “四看形体变化。崂山绿石的形体不像太湖石那样裙皱洞**通体相连,不可能要求其皱、透,但仍要求其艺韵之秀,体形要瘦,气势要雄,风度要‘自然典雅’这块‘奇峰突起’合不合这几点?”

    一气说了这么多,韩俊心中惊讶无比,笔记里虽然记载了不少关于绿石的信息,可关于鉴别,却根本不能于朱培江说的相比。

    韩俊点点头,心中佩服不已,虽然原先毫不了解崂山绿石,可现在却根本不会影响对它的喜爱,如果说刚刚他还是个伪石迷,现在,也勉强算得半个了。

    颇有一股钻劲儿的韩俊,缠着朱培江给他讲了不少关于绿石的事情。朱培江对绿石的“专业性”让韩俊深深佩服,而韩俊对绿石未来的走势也颇和朱培江的心意,根据笔记的记载,尽管不知真假,可韩俊还是告诉朱培江,这些石头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体现出它的价值!

    两人越聊越热乎,大有相见恨晚执意,不知不觉已是下午。

    看看天色,如果再不回去,恐怕奶奶着急,韩俊辞别了朱培江,两人相约明天一起去海边捞石头。

    从那以后,海滩上多了一个提着镐头,整天跟海里的礁石较劲的少年……

    ——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韩俊早出晚归,啥事儿不干,就只是疯狂地往家般石头,院子堆满了往屋里堆。

    眼见家里都快被石头堆满,刘美枝无奈地说“我的小祖宗,你这拆了院墙又想干嘛?弄这些破石头回来准备给你奶奶再盖个屋吗?”对这个宝贝孙子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想让他安分一点却是不能。

    两个星期的忙碌,韩俊这“力量”着实得到了不小的提高,肌肉看起来比前几天更结实了,皮肤也晒的黝黑,现出健康的古铜色。指着满院子的石头说:“奶奶,这东西可是宝贝。”通过跟朱培江的交流,韩俊对于选石头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他所挖回来的石头,无一不是品相优良的石头,至于此等的,他根本就不希要。

    “没见过拿石头当宝贝的。赶快扔了吧。”面对满屋子的石头,刘美枝却大感头疼。

    “千万别啊。这可都是我的宝贝,赶明儿我买条狼狗给您看着家。”

    “要什么狼狗!你还想弄条狼狗给你看着这些破石头?给我钱我都不希要!”

    “嘿,那也得看着。您看着吧,以后它可是宝……”韩俊还没说完,门口传来一阵刹车声,接着大门被几个穿警服的人推开。韩俊定睛一看,为一人却是父亲的同事刘斌。

    刘斌三十出头,个子不高,样子斯文,却是科班出身搞刑侦的高材生,算是父亲的徒弟,没事经常来家坐坐,是以韩俊跟他熟稔的很。

    韩俊脸上一喜,喊道:“刘叔,你怎么来了?我爸呢?”朝他身后望去,算着日子,自己父亲的任务应该完成了,却没看到父亲的身影。

    刘斌干笑一声,看到韩俊奶奶在一旁,打了个招呼:“大娘您好。”转头跟韩俊说“你爸让我来接你,快跟我走吧。”

    韩俊见他表情极不自然,心里猛的一沉,跟奶奶招呼一声,便跟着刘斌出门迅上车,一阵引擎的轰鸣声,吉普车朝着市区驶去……

    ps:6000字大满地打滚儿求收藏~求推荐啊。

    第五章庆幸不已

    吉普车飞快地朝着市区奔行,引擎的巨大轰鸣声似乎让韩俊的心情更加的焦躁,把着刘斌的胳膊紧张地问道:“刘叔,怎么回事?”

    刘斌叹了口气说道:“执行任务的时候出了点意外,你爸受伤了。(pm)”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听到这话的韩俊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脸色忽明忽暗,目光有些呆滞,口中喃喃“怎么会这样?”

    联想到笔记上的话、父亲的受伤,让韩俊脑中一片混乱,心中纠结不已。

    刘斌注意到了韩俊的异样,以为他只是担心韩世鹏的安慰,拍拍韩俊的肩膀安慰道:“你别担心,已经做了手术,没有生命危险。我带你你爸。”

    韩俊点点头,强忍着内心的烦乱,紧抿着嘴,不再说话。毕竟对一个孩子,关于任务的事情刘斌也不能说的太多,见韩俊不语神色诡异,他也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整个儿车厢陷入了让人压抑的沉默。

    一路无话,吉普车驶进市区,直接进了海军四零一医院大院。车刚一停稳,韩俊嗖的一下就冲下了车,刘斌赶紧在他身后喊道“501特护!”

    飞快地跑着,韩俊都在想着父亲到底怎么样了,尽管刘斌说“没有生命危险”却并不代表不会残废,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这个念头一起,眼泪就止也止不住了,他实在不敢想象……

    医院里弥漫着刺鼻的消毒水味,满是病号的住院部让韩俊对这里产生了一股莫名的厌恶,他不喜欢这里的气氛,他不喜欢看到自己的亲人在这里。

    满脸泪水的韩俊冲进了病房,看到身上缠满绷带的韩世鹏躺在病床上,妈妈金芳正一勺一勺地喂汤水,赶紧来到父亲窗边“爸,你怎么样了?”满眼的关切和心疼。

    “你怎么来了?”见韩俊到来,韩世鹏一愣,没有料到。“嘶……”似乎牵动了身上的伤处,又皱着眉头吸了口凉气。勉强笑笑“没事,你老子还没死呢,哭个屁,跟个娘们儿似的。”见韩俊脸上泪水,韩世鹏笑骂了一句。

    “少说一句不行?都什么样了还说!上午我来的时候碰见刘斌刚过来,是我叫刘斌把小俊接来的。”金芳放下手中的碗勺埋怨道,韩俊看着母亲红肿的眼睛,显然刚刚也没少流泪。

    原来并不是父亲让人来接自己,而是母亲,父亲受伤了也要瞒着自己,眼见平日里高大威猛生龙活虎地父亲,此时一张脸上毫无血色,看起来是那么的虚弱,韩俊心里更加难受了,抹了把脸,坐到父亲身边。

    “小芳,你先出去下,我们爷俩说会话。”韩世鹏因为受伤而显得有气无力。金芳不太情愿地瞪了韩世鹏一眼,却依言起身,轻轻的关上了病房的门。

    “爸,怎么会这样?”韩俊低声嘟囔着。

    “嗨,别愁眉苦脸的,小伤。”韩世鹏见韩俊一脸苦相笑着安慰道,只是那笑容实在无力的很“任务出了点岔子,挨了三枪,***,断了六根肋茬骨。”

    听到这话,韩俊一怔,满腹疑惑地问:“三枪?你穿防弹衣了?”

    韩世鹏点点头。

    “那怎么还会这样?”指着父亲身上厚厚的石膏和绷带韩俊急道。

    “防弹也也不是万能的,只能保护要害,距离太近那三枪挨的跟他妈大锤子砸的似的,不过还好我听了你的话,要不,你小子就得提前给我送终了。”韩世鹏这几天躺在病床上时常想起儿子那晚的提醒,实在庆幸不已,说着,将那整件事情简单地跟韩俊讲了讲。

    原来,那天晚上韩世鹏直接去了市局找支队长向长林申请避弹衣,虽然感觉韩世鹏有些过分小心,不过向长林还是批准了他的申请。可知道这件事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背后笑话韩世鹏越活越回去了,因为所有情报显示目标并没有枪械。

    可事后却让所有人都出了一身冷汗,面对缴获的四把仿五四手枪和一把五连猎枪,他们不得不佩服韩世鹏老辣的眼光,也更加庆幸他的这种谨慎!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避弹衣,警方的损失会有多大?

    可尽管如此,包括韩世鹏在内的五名干警还是或多或少的受伤入院,只是韩世鹏冲锋在前,受伤最重而已。

    “韩世鹏当记功!”向长林在见到缴获的枪械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并且批示日后所有行动无论大小,必须配备避弹衣。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此次行动收获甚大,打掉了一个为祸一方的黑势力团伙,几乎所有案犯近皆落网。只是如果不是韩世鹏的谨慎,负责情报收集的侦查员将会受到怎样的处分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韩世鹏在申请避弹衣的时候,借口就是“情报显示,案犯或许持有武器。”

    父亲说的轻描淡写,可韩俊听来却不难感受到其间的惊心动魄。不过父亲受伤是在一个星期以前,瞒了自己这么久,韩俊多少有些不乐意。

    “这么说,所有的坏人都被抓到了?”可听父亲讲完,韩俊心中一动,问了一句,照这么说来,笔记上记载的就不太对了,因为上面说捉到的都是喽啰,而大头目却一直躲到92年才落网的,而且所记载的枪械也多有出入。

    可韩俊却无意间忽略了父亲所说的“五人受伤”,不知不觉间,历史已经被改变了。

    “那是自然。”说到此处,韩世鹏有些得意。毕竟自己直接负责的这次行动,虽然自己受伤最重,可斩获也是不小,这样一来他即便受伤也觉得很值。

    “那就好,那就好。”韩俊傻呵呵地笑着,跟父亲聊了这一会儿,他也知道了,父亲只是骨头断了,将养几个月就可以完全恢复,心中大定的他也放松了紧张的神经。

    “梆梆梆。”病房门被轻轻地敲了三声,父子二人朝门口却见刘斌推门进来。

    “斌子来啦。”跟儿子讲完自己“光辉事迹”的韩世鹏心情不错,精神好了不少,招呼着刘斌进来。

    “韩队,感觉怎么样了?”刘斌笑笑,放下手中的水果,刘斌拖了张椅子坐下。

    “还行,买什么东西啊,那帮小子买了这么多,我吃都吃不完,再这样可算你们行贿啊。”韩世鹏见刘斌提溜着一堆水果佯怒道。

    刘斌哈哈一笑,说:“本来我上午就来了,结果碰到嫂子,让我把小俊接来。”

    “谢啦”

    “客气啥”刘斌摆摆手,却话锋一转,看了看韩俊,有些欲言又止道:“韩队,有个事不知熬该不该跟你说。”

    韩世鹏不乐意了,他本是个爽快的人,见刘斌吞吞吐吐的样子有些生气:“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藏着掖着的还像个爷们儿吗?我儿子又不是外人”

    “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

    “吊我胃口?”韩世鹏一乐,说道:“含着糖瓜黄连不苦,先来好的吧,让我心里打个底儿。”

    “好消息是,经过一个星期的突审,那帮孙子都撂了,供认不讳,四起命案,涉黄涉赌,昨天弟兄们把他们的场子都扫了,一个不拉,市里开会点名表扬,把这个案子当典型了。”

    “好事儿啊!”韩世鹏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坏消息是……”看了看韩世鹏的脸色,刘斌缓缓地说道:“最大的那条鱼,在咱们行动之前去济南了。”

    “什么!”听到这里,韩世鹏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而韩俊的心则是猛的一跳!

    ps:每日保底字数5000以上,不定时爆低于4000字的每天两更。求推荐收藏。

    第六章最危险的地方

    见韩世鹏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刘斌赶紧说道:“韩队别急啊,我们已经联系济南警方布控了,相信他跑不了的。你看我,本来不想跟你说的。”

    “哎……”韩世鹏叹息一声,缓缓闭上了眼睛,喃喃道:“没事,只是美中不足啊。我有点儿累了,斌子,你先回我睡会儿。”好心情被破坏的韩世鹏下了逐客令。

    “好,你好好休息。庆功宴等你伤好了咱再给你补上。”刘斌边说边起身,原本不想把这个消息告诉韩世鹏,可是算作韩世鹏徒弟的他,不说实在觉得对不住师父。如果现在不告诉他,等他以后自己知道了,难免更加气愤。

    “庆个屁功!”咬着后槽牙,韩世鹏一字一顿恨恨地说道。

    “那……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了。”见韩世鹏火大,刘斌赶紧开溜。

    “***。”韩世鹏又恨恨地骂了一句,见父亲因为愤怒而又变得苍白的脸色,韩俊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安慰道:“爸,你别难过,刘叔不是说市里已经把这个案子当典型了吗?你该高兴才对啊。”

    “跑了贼头,我高兴个屁!咳……咳!”愤怒的韩世鹏一阵剧烈的咳嗽,让韩俊紧张不已,赶紧倒了点水让父亲顺顺气。

    韩世鹏被韩俊伺候着喝了几口水,轻轻地拍了拍韩俊的手背:“小俊,爸爸没啥事,现在又点儿累了想睡会儿,你先回家吧,没事不用过来,对了,别把我受伤的事告诉你奶奶。”

    韩俊刚想反驳,心里忽然一动,转而点点头。

    推开病房的门,站在门口韩俊转头向后见父亲落寞的神色心里有些不忍。背着背包乘车回家,马上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翻出那本笔记细细的查看了起来。他隐约记得上面有那名漏网案犯落网时的地址!

    “鑫日旅馆?”风扇在一边嗡嗡地吹着,韩俊咬着笔头,皱眉苦思,心中矛盾重重。父亲这次行动的过程与结果虽然跟笔记里记载的东西极其相似,但即便看到这个确切的名字,他依然抱着怀疑的态度。

    先不说这个“鑫日宾馆”存不存在,如果自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而父亲也听了自己的意见,可到时候劳师动众之下扑了个空,他虽然不知道谎报军情的后果,却也知道如果那样,父亲可就要丢大人了。

    但转念一想,记载的东西万一是真的,那么……这个功劳就绝对会是父亲的!

    想到临出病房门时父亲落寞的神情,韩俊咬了咬牙,做了一个决定——实地勘察!算了算日子,这匪徒应该已经回到了滨海市并隐藏了起来。如果这个鑫日宾馆真的存在,自己想尽办法也要让父亲亲手把那个匪徒绳之以法。否则,那三枪就白挨了。

    打定主意,韩俊连饭也没顾得吃,直接出门,乘车朝着市北区进。

    市北区虽然名叫市北,却位于滨海市的中南部,总面积也有方圆近三十公里。可高中二点一线的生活,让虽然是本地人的韩俊也根本不知道那个所谓的“鑫日宾馆”的具体地址,这么大的面积如果挨条街道的搜寻,恐怕到暑假结束,他也找不到。

    滨海市是个沿海丘陵城市,市内少有正南正北的道路,上坡下坡也是极多,走街串巷了两个多小时,这么热的天,就算是体力出色的韩俊,也觉得口渴难耐,两腿仿佛灌了铅一样。

    蹲在昌乐路的马路牙子上稍事休息,韩俊望着来往的车流一筹莫展。

    就在韩俊忙着找旅馆的时候,金芳也没有闲着。下午韩世鹏睡着之后,金芳立刻拿着韩世鹏的病例来到市局刑警支队。

    “向队长,这是我们家老韩的病例,您肋骨断了六根,他这个年纪,大夫也说了以后不能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您能不能看在我们母子的份上让他换个岗位?您跟他同事这么多年,他的性子您还不知道?都这个年纪了还这么冲动,这次是受伤,那下次呢?我真的不敢想……”金芳红着眼圈在支队长向长林的办公室里絮絮叨叨地诉说着。

    向长林跟韩世鹏是战友,一同转业,四十出头身材微微有些福,或许是工作的原因,让他过早的有些谢顶。对战友的了解,向长林知道金芳的到来绝对不会是韩世鹏的授意;面对金芳的“逼宫”,向长林却没有丝毫的准备,显得有些尴尬,可领导毕竟是领导,考虑到韩世鹏也是有功之臣,略一思量,计上心来。

    看都没看桌上的病例,向长林微笑着说:“金芳同志,不要着急,组织上已经有安排了,这次老韩因公受伤,考虑到他的年龄,正好市局指导员下个月退休,我已经打了报告希望老韩接替这个工作,组织上也有意提拔老韩,你就放心吧。我跟老韩这么多年战友自然知道他的脾气,这件事组织决定了,他可不一定满意。你可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呀。”

    这个报告虽然没有打,但这事的确可行,向长林也打算先把金芳糊弄回去,再着手打个报告,一来让金芳放心,二来对韩世鹏这个有功之臣也算有个交代。

    听到这个消息,金芳一喜“真的?这事儿我回去跟他说!”

    “先别急啊,等他伤好了再”

    “成!谢谢你啦,向队。”

    “谢什么,老韩这次居功至伟,都是些水到渠成的事情。”

    望着喜滋滋离去的金芳,向长林无奈地摇摇头,尽管他这是为了韩世鹏好,市局指导员可比副中队长整整提了两级,可这样一来,恐怕韩世鹏又得过来找自己理论一番了。

    韩俊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早出晚归,天天往市北区跑,就连金芳对他不去看望韩世鹏而整天不着家的做法十分不满。韩俊费劲唇舌好歹敷衍了过去。

    这天,溜达到威海路的韩俊眼见一天又是一无所获,颇感丧气,正在这时,一辆警车从他身边经过拐了个弯进了一处大院,韩俊瞥了一眼“滨海市公安局市北分局”的牌匾让他眼前一亮!

    “嘿!我真他妈笨,有困难找警察啊!”从一开始韩俊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找的这个宾馆是不能提前告诉警方的。可他忽略了,自己只是找宾馆,又不是告诉警方“那个人犯就呆在那个宾馆里”这种毫无根据的话,又有何妨?

    哈哈一笑,韩俊直接拐进了市北分局。随便寻了个警察,摆了个笑脸用标准的普通话问道:“叔叔,我是外地来玩的,迷路了,我们住在市北区一个叫鑫日宾馆的地方,您知道吗?”

    被问到的警员微微一愣,有些不太确定的回答道:“哦?鑫日?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出门左拐一条小路往下一走有个日鑫宾馆,是不是你记错了?”

    “日鑫?”韩俊一愣,故作思索了一会儿,有些为难的道“我第一次来滨海,不太熟悉路,自己玩了一天这里的路太难认了,那你们这里有没有叫鑫日的宾馆吗?”

    警员显然是个热心肠,见外地游客迷路也想帮他一把,说道:“你在这儿稍微等一下,我去帮你查查。”说完,转身进了分局大楼。

    不多时,警员下楼,对韩俊说道:“小哥没错,全市北区登记在册的宾馆只有一家叫日鑫的,没有鑫日,看来你是记错了,出门左拐。”

    韩俊心里有些迷糊了,见事已至此再问下去恐怕漏了马脚,口中连声称谢,一溜烟跑出了市北分局,依言前行,果然在市北分局后巷的小路里看见了“日鑫宾馆”的牌子。

    韩俊想到日鑫,鑫日俩字一样,位置不同,但却让他直接失去了目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意思他还是懂的,这下韩俊真的迷茫了。

    可在看到周围环境的时候,韩俊心中忽然一凛“在公安局旁边?果然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啊?”

    而且,这个宾馆四周是居民区,星罗棋布的楼房让这里的巷子四通八达,如果在这里藏一个人,不仅难以查找,逃脱也是易如反掌。

    “难道真是在这里?”韩俊心道,自己有时候也有写白字的时候,再说刚才那警员也告诉自己,全市北区都没有叫“鑫日”的宾馆。

    虽然有些迷茫,可韩俊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那匪徒要想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已布控通缉的时候找个藏身之所,这个日鑫宾馆还真是出其不意的地方,即便不是在这里,那位置上也应该大差不差。

    “妈的,赌了!”狠了狠心,韩俊打定了主意。既然认定了这里,韩俊又不是警察自然不会去人家宾馆查查最近有什么可疑的人入住。望着宾馆的牌子,韩俊露出了一抹颇为骇人笑意,转身离去。

    ps:二更到,求收藏,求推荐票。若网站有推荐,必然爆,还望新老朋友多多支持,谢谢了。你们的收藏推荐就是我码字最大的动力,当然有打赏就更好咯嘿嘿。

    第七章疯狂的石头(B)

    回到家后,韩俊思索着笔记里的话和自己实际看到的情况,想了一番详尽又合理的说辞,盘算着如何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pm)

    目前父亲正在住院,韩俊心想即便告诉了他,这事也不能由他亲自动手了,韩俊决定等父亲出院,身体完全恢复,重新投入到工作以后再将这条信息提供给父亲,不管有没有用,总算一条线索和思路。

    做好了这一切,韩俊便住到了医院,衣不解带地守在父亲病床前,直到半个月后,父亲可以下床简单的走走活动活动。

    进入8月,天更热了,好在韩世鹏身体底子不错,恢复良好,已经撤去了厚厚的石膏,胸前免受闷热之苦,韩俊搀着他在走廊里走了一阵。韩世鹏对韩俊说道:“小俊,我已经没什么事了,你明天去你奶奶家多住几天,我这么久没去,你回来的又急,恐怕你奶奶担心。”

    这段时间韩世鹏受伤,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在金芳和韩俊的共同努力下,保密工作做的一直不错。

    “好!”见父亲恢复的这么好,韩俊心里也很高兴,想到自己还有石头的事情并没有结束,他也想回去弄清一下心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疑惑。而且自从上次见了朱培江的“奇峰突起”,就算不识货的他也能感觉到这些石头日后的价值。就算笔记上所说的“价格飙升”没有实现,那些石头也将是一件相当雅致的礼品,用来送人绝对比一般的礼品的要上档次的多。

    再次回到奶奶家,距离上次离开已经快一个月了,暑假也还有不到两个星期就该结束了。家里出了事,暑假里韩俊不止训练没有参加,连返校都一次没去。

    父亲的工作家里人这么多年都很清楚,忙起来那一两个月不见人是常事,韩俊略一解释,奶奶就不再疑心其他,只是一想孙子回来又要天天往家搬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就有些头疼,不过庄户人家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既然他喜欢,就随他去。心想着,以后等着韩俊这股新鲜劲儿过了,就让韩世鹏来在给自己砌个后院,正好一院子的石头也够用。

    这么久没去弄新的石头,韩俊有些心痒难耐,陪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又逮空提着镐头出门了。

    来到海滩,韩俊老远就看见朱培江趟在没膝的浅水处,对着一块凸出水面的石头摸索着,心中暗笑,这也不是星期天,怎么朱培江就这么有空,坐过去跟他打了个招呼“朱叔,好久不见啊。”

    其实韩俊回去的这段时间,朱培江依然天天泡在海边,听到韩俊的声音,朱培江转过头来,脸上一喜:“小俊啊,这几天跑哪去了?怎么也不见你来?”

    “家里有点事,我回市区了。怎么?又瞅见好货色了?”韩俊见朱培江正在观察着一块石头,好奇地问道。

    朱培江指着眼前的一块石头说:“成色一般,但胜在外形雄浑,略一雕琢,便是一座奇峰啊。”

    韩俊细细一看,果然有些像,不过却疑惑地问道:“朱叔,你不是说景石胜在自然,这一旦雕刻不就不自然啦。”

    朱培江哈哈一笑“事无绝对,你想那些玉石刚从山上挖出来的时候不也是相貌普通的一块石头吗?要不然怎么说‘玉不琢,不成器’呢。”

    韩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而问道:“朱叔,今天可不是星期天,你这么整天不上班能行吗?”

    “没事,我在修理厂上班,近的很,平常没事我就在这里有事他们就喊我了。”

    韩俊点点头,心里想到笔记里的记载,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问道:“朱叔,你说咱们光这么找石头能有什么用?找的再多,大家不认可,它还是一堆无用的石头而已。你也相信这些石头就是海底玉,可大家都不知道啊。再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我们想个办法把咱们的石头给别人展示一下如何?我听说明年好像在北京有个玉石展,咱们去参加怎么样?”

    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疑问,笔记里记载的是92年崂山绿石在一次北京举行的展览活动中一举扬名之后才价格飙升的,可朱培江已经在海边检了近十年石头,这样的奇石展不可能只举办一次,十年里他都没有想到让绿石参加展览吗?而从这段时间跟朱培江的交流来看,他只是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可如果说这仅仅是爱好,对于一屋子的石头来说着爱好未免也有些太夸张了。

    朱培江闻言一怔,韩俊看他的表情,显然朱培江并没有想到通过这个方法让自己的石头扬名。其实,说白了,朱培江虽然自己坚决相信这些绿石就是传说中的“海底玉”,可内心深处,相比于灵壁石、雨花石、太湖石这等成名已久的名石,对绿石,朱培江信心并不是很足。

    沉吟片刻,朱培江似是下定了决心,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如果它的价值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它就依然是一堆一文不值的石头。”同时心里也暗下决定,无论如何,92年的这届奇石展,自己是参加定了!

    虽然朱培江并没有说一定要参加展览的事情,不过韩俊从他的神色上不难看出他的决心。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各自搜寻着中意的石头。

    韩俊已经把心中的疑惑婉转地说给了朱培江听,至于笔记里所记载东西到底能不能实现,还有待时间的证明,不过在韩俊的潜意识里,隐隐也相信这些石头有着巨大的价值!

    父亲有伤在身,为了瞒住奶奶,他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呆在这里,每天依然跟朱培江一起泡在海边,依然每天往家抱着大大小小的石头,一直到快要开学。

    韩俊并不知道,虽然这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给他积累了多么大的一笔财富。

    ps:第一更,求推荐票,求收藏

    第八章开学

    两个月的暑假,在韩俊来看实在太短暂了,他并没怎么玩就已经结束了,回想自己的这个暑假,拣了一本莫名其妙的笔记,然后自己就挖了一暑假的石头,相信了笔记里关于打黑行动的信息,结果却大有出入。

    似乎自己的这个原本应该十分痛快的暑假完全被这本“重生记事簿”破坏掉了而自己却不自知,直到第二天要开学了,才得出这个颇让韩俊哭笑不得的结论。至于海量的暑假作业,韩俊根本连写都没写,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了。

    有所失亦有所得,捡了一屋子的石头暂且不说,光是捡石头这项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海边充足的日晒,让韩俊看起来又黑又壮,身体状况甚至比那些训练了一个暑假的队友都要好。

    他所在的学校是滨海三中,滨海市重点高中之一,原本凭韩俊的学习成绩,进入滨海三中无异天方夜谭。但滨海三中是滨海市传统 (:

    ) ( 重生记事簿 http://www.xshubao22.com/2/252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