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第 20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想他为人还算仗义,就介绍他来到了博物馆,这事儿瞒着韩俊,是怕他对“进去”过的人有偏见。

    而他这手开锁的手法,却是在进劳教所的那几年,跟个老犯人学的,当时只是觉得有趣,后来却迷了进去,没想到他天赋不错,短短三年时间,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居然学的不错,后来老犯人提前释放,他便自己摸索,等到他刑满释放之后,专门去找到了教他“手艺”的师傅,又正八景学了三个月。

    直到六月才回到滨海,打着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就凭着手艺财的想法,只是没想到白猛却介绍了个好工作给他,既然有了正经工作,再去当小偷,那绝对是脑袋被厕所门挤了!高墙之内的生活,给了他太多黑暗的记忆,如果不是有后面的意外,他绝对不会再想去干那种事。

    可人生不如意,他的父母早就离异,他的妈妈因为他的关系伤心操劳之下,早早病倒,虽然他现在的工作不错,可一个月600块的工资根本不够维持给母亲治病和两个人的生活。亲戚朋友的钱早就借遍了,依然杯水车薪,到现在,对他家早就不管不问了。

    见绿石馆生意如此红火,绿石又卖的那么好,前两天下班之前,冯涛偶然看到金芳在财务室里数钱,几番挣扎之后,抵挡不住生活的压力,他决定铤而走险。

    只是他并不想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正当工作,也不想捞一票就走人,毕竟母亲还在这里。他想当然地以为,每天只要少少的拿上一点,别人是不会现的,而且细水长流之下,还能得到的更多。却没有想到金芳是个仔细的性子,只三天便现了异样,实际上,他这三天来,一共拿了也不到一千块钱。

    不过金芳只是现钱少了,并不知道冯涛每天除了来财务室“取”上一点现金,还去博物馆后面的仓库顺手拿上一块个头小一些的绿石!这几天他拿的那五六块绿石,那价值差不多也够五六千块钱了。

    虽然有一手开锁的“手艺”,但毕竟不能空手就开,要是那样,就不是“手艺”而是特异功能了。他必须要有工具,可那东西实在太显眼了,博物馆每天下班都会关门,根本不会给他藏工具的地方,保安室里只有一张床,爱干净的白猛命令他们每天都要打扫卫生,连床底下都不准漏下,也是根本藏不住东西的,院子则更是空旷。没有办法,每天冯涛都会事先把工具箱藏在景区的小树林里。

    而韩俊刚刚打电话到保安室的时候,正是他去小树林取工具箱的那段时间,待他返回了博物馆,则先去仓库拿了一块绿石,只有他一个人,多了自然是拿不动的,没有想到再次来到三楼的时候,却被韩俊撞了个正着。

    至于值班,这个星期,本来是小六跟他一起值夜班,小六他们几个从一开始就跟韩俊认识的青年,有意无意地跟博物馆里漂亮的介绍员面前提起跟老板的关系不一般,自然很容易得到女孩子的青睐。这两天,他跟一个女孩打的火热。冯涛为了方便自己动手,打着帮他隐瞒脱岗的事实,支开小六,让他跟女孩儿约会。每天小六都会在十点半之后才能返回博物馆,这样他就有了动手的时间。

    可说到同伙,冯涛只说这事儿时他临时起意,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听他絮絮叨叨地说完,韩俊心下冷笑不已,特别是说道他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母亲又无钱治病,这不就跟电影里演的,坏人被打败了之后,哭天抢地地说:“大侠饶命,小人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一个样吗?

    “这钱我退,我都退回来,石头我也没来得及卖,都在我家藏着,俊少,我求你不要把我送公安局,要是我被抓了,我妈妈就会死啊。我再也不敢了啊。”冯涛不住的祈求声泪俱下的样子,让韩俊心里一阵烦躁,转而又想到了白猛,这厮作为介绍他来博物馆来的介绍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理冯涛的哭求,韩俊拿起电话拨通了白猛家的号码,这厮俩月来工资涨了不少,家里也安了电话,倒方便了他跟白悦的联系,不出意外,这次接电话的依然是白悦。

    “韩俊?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听到她柔柔的声音,韩俊心里又是一阵火大,要不是因为白悦……

    强压着怒气,让自己的口气听起来平和了些:“小悦,我找你哥。”

    “哦,你等着。哥……”没有听出异样的白悦,把电话交给了白猛。

    “哟,韩经理,啥事儿让您这么晚了……”

    “一个小时之内,立刻赶到博物馆,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解释!”

    ps:第一更!收藏啊,推荐啊。

    另,推荐一本书《重生浩劫》

    末日不算什么!死后重临末日呢?

    书号:1467631

    重生浩劫》'

    第九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操!我打死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愤怒的白猛一拳接着一脚地痛殴匍匐在地的冯涛,边打边骂:“兄弟们待你怎么样?你他妈就干这样的事儿?你的良心都叫狗吃啦?你还是人吗?你对的起你妈吗?你对得起关照你的兄弟们嘛!?”

    本就狼狈不堪的冯涛,被这番殴打之下,就像从土堆里爬出来一样,身上就没个干净的地方,而白猛下手比韩俊更是狠辣,直打的冯涛鼻血长流……

    “以后,我再也没你这样的兄弟!”愤怒的白猛,脖子上、额头上青筋根根暴起,指着躺在地上呻吟的冯涛恨恨地骂着。

    小六,则耷拉着脑袋站在保安室的墙角。

    接到韩俊的电话之后,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的白猛,火打车赶到了博物馆,那个时候,韩俊已经把冯涛提溜到保安室了。当得知冯涛居然偷钱偷石头,羞怒之下让白猛完全失控了。他自己跟着韩俊有了一个不错的工作,自然想到了一帮跟自己玩的不错的朋友,总不能任他们再社会上胡混,不说没出息,没准儿混惨了走上歪路,把他们归拢在一起,一来让他们有个好工作,二来还能看着他们,继续当他的大哥。可自己介绍了他来博物馆,却整出这样的事情,让他的脸往哪搁?让他怎么跟韩俊交代?

    而当白猛赶到不久,小六也唱着歌儿回到了绿石馆,可心情大好之下却现居然出了这样的事,自知理亏的他,默然不语,等待着韩俊的落。心里也恨极了冯涛,这下自己脱岗的事情被韩俊知道了,能不能保住工作还是两说。

    “别打了!”韩俊适时地制止了白猛的施暴。定定地望着白猛,从他的脸上,出了羞愧和愤怒,看不出一丝其他的意思。韩俊当然也不希望白猛会参与到其中,毕竟有着白悦这层关系,他不会亏待了白猛,要是他真的参与了进去,那事情就太麻烦了。

    一时间,保安室里陷入了尴尬的沉默,除了躺在地上时而呻吟的冯涛,和几个人的喘息声,再无他音。白猛垂着头,犹豫了一会儿,试探着对韩俊说道:“小俊,他一共偷了多少钱?”

    “恩?”韩俊眉头一挑。

    “他偷的那些钱,从我工资里扣吧。只是,我想代他求个情,别送公安了。”白猛神色郁郁,却说地恳切。

    “为什么?”韩俊一怔,却听白猛接着说道:“他爸他妈早就离婚了,他妈身体一直不好,家里那些狗屁亲戚也不管,我们兄弟几个平常帮衬着,要是真送了公安,我怕他妈……小俊,我托个大,算当哥哥的求你。”

    听白猛说完,韩俊眉头一挑,白猛上来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先给朋友求情,是个什么道理?凝声问道:“他家,真那么困难?”

    白猛点点头,沉默了片刻,说道:“要是不信,我带你去看看。”

    “唔,顺便……顺便……把石头带回来。”冯涛弱弱地说了一句。

    “滚你妈的!你还好意思说!”恨得白猛又给了他一脚。

    从位于沧口广场对面的棚户区的冯涛家出来,韩俊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自己家虽然条件在滨海市不能说是很好,却是一个相对和睦的家庭,从二舅年前的事上,就不难看出。

    可韩俊根本无法想象,要是自己母亲得了重病,亲戚们会袖手旁观的样子。先入为主的概念让他以为所有的家庭都应该跟自己家一样,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他这个刚刚十七岁的少年,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人情冷暖,也并没有见到社会上那些黑暗的一面。

    那种冷漠让他感到一阵不解和心寒。可冯涛家居然就是这种情况!破旧的家,如果那还能叫做“家”的话,里面连一件像点样的家具都是没有的,满屋子的中药味儿即便没在熬药都久久不能散去。狭小的房间连个站脚的地儿都没有!而据白猛所说,他家那为数不少的亲戚,根本就对此不闻不问!如果不是亲眼看见,韩俊真的无法想象,居然有的人,家里会困难成这样。

    当时冯涛的母亲已经睡下了,可从她的脸上看到的只有痛苦和艰苦的岁月留下的痕迹,虽然年纪应该不大,可她看起来却跟六十多岁的样子。

    冯涛没有说谎,这样的家庭,实在……韩俊摇摇头,叹息了一声,如果把冯涛送进了公安局,他的这种行为足够判上他三年五载的,可那样能有什么用?现的早,博物馆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可要是他进去了,那他的母亲没有人照管,难道让她自生自灭吗?相对于冯涛的家庭,韩俊感到一阵庆幸,如果自己家跟冯涛家一样,他会不会跟冯涛一样?甚至……比他还要疯狂?

    看了看一脸伤痕的冯涛,又看了看白猛,韩俊恨他不走正道的同时,又有些同情。想到冯涛一手开锁的绝活儿,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心中已然有了如何安置他的办法。

    “他妈早就不能上班了,光靠那点病退补助,根本不行,就算加上冯涛的那些工资,也只能吊着……”见韩俊皱眉凝思不语,白猛在一旁小声地说着。

    “你别说了!”三人走在回去路上,韩俊打断了白猛的话,看着冯涛,韩俊说道:“那钱,和石头……”

    “我还!我都还!”冯涛忙不迭地说道,此时的他,只求韩俊不要把他送到公安局。

    “不用了,那些东西,你不用还了。,这事儿……我就当没生过。只是,你以后别干傻事儿了。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在博物馆乱说。”看了看鼻青脸肿的冯涛,韩俊深吸了一口气道:“明天来博物馆,先找我妈拿两千块,治病要紧。”

    白猛眼睛一亮,而冯涛听罢,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低下头缓缓地跪倒在了韩俊的面前:“韩经理,我……我……谢谢!谢谢你!我冯涛就算做牛做马……”

    “谁要你做牛做马?赶紧站起来,瞧你像什么样子?”韩俊皱着眉头打断道,沉吟了片刻,韩俊接着说道:“不过,这博物馆,你在暂时先不用来了!”

    “啊!?”听到这话,刚刚站起来的冯涛又扑了下去,带着哭腔道:“韩经理,我保证没有下次了,你原谅我吧,我不能失业啊。”

    站在一旁的白猛除了叹息,并没多话。在他看来,韩俊这么做,实际上已经仁至义尽了,不仅没有把他扭送公安局,还给他钱,不仅给了他一个机会,还顺手拉了他一把,只是辞退这样的员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任谁也不能放个定时炸弹在身边。天作孽,尤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啊。早知今日,你冯涛何必当初?

    可韩俊却一把拉住冯涛,笑着说:“谁说你失业了?暂时放你几天假!这两天先好好照顾你妈,瞧瞧你那脸,要是被同事看到了,多不好?放假回来,你的工作,我另有安排。”转而对着白猛做了个凶脸,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跟小六这个月的工资扣!有意见吗?”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白猛赶紧摆摆手。

    对于这个决定,白猛自然不敢有什么意见,他自己荐人不淑惹出这么多事端,小六又擅离职守只扣一个月工资还算便宜他了。

    “行了,我先回去了,白猛,今天你去替冯涛值班!”说完,韩俊打了辆出租车扬长而去。

    直到看不见出租车的尾灯,白猛给了冯涛一记暴栗,骂道:“***,你小子运气好!碰到了我妹夫,换了别人,看看不判你个几年?”

    冯涛却默然无语,想到韩俊的这份恩情,他恐怕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可他说的安排,又会把他安排到哪呢?

    ps:二更到!让收藏和推荐来的更猛烈些吧!

    另:推荐好友力作《仙缈》,是根粮草,我书页上有直通

    第十章举手之劳

    第二天,韩俊跟金芳打了个招呼,从财务取了两千块钱,关于少钱的事,实在没法跟妈妈解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是说了,保不齐又生出什么枝节来呢?索性闭嘴不谈,以后要是妈妈想起问到,就打个哈哈敷衍了过去。

    随后,叫上白猛一起来到了冯涛家,把他的母亲送到了离他家不远的第三人民医院。毕竟有病,还是在医院里治疗来的保险,总在家里靠着也不是办法。

    只是他的这番举动,把冯涛的妈妈感动的老泪纵横,直叹上辈子不知修了多少福,让冯涛碰到了一个好老板,千叮咛万嘱咐让冯涛跟着人家好好干,不要负了人家的恩情。

    冯涛自不必说,就连白猛对韩俊的仁义也暗自佩服不已,就是他年龄小了一些,不然,总得像个办法催着他跟妹妹早些结婚的好。这要钱又钱,要人品有人品的妹夫,去哪找啊?而韩俊这么做,也让白猛的脸上倍感有光。

    至于冯涛脸上的伤痕,则说是帮着维持博物馆秩序的时候,被客人打伤的,借口虽然拙劣了些,可好歹糊弄了过去。

    安顿好了冯涛的母亲,白猛被打回博物馆继续上班,冯涛则被韩俊拉着去了振华路派出所!对于这个地方,冯涛是一万个不愿意来。可韩俊早就说了不会追究他的责任,也由不得他。只是韩俊一路拉着他到了副所长办公室,他才知道,韩俊居然认识这里的人,心下对韩俊更是感激,如果韩俊不放过他,凭着韩俊跟公安这边的关系,他恐怕……

    “到时候,见了我刘叔,你……”在进门之前,韩俊如此这般的交代了一番。听得冯涛一脸古怪地望着韩俊,喃喃道:“这……行吗?”

    “怎么不行?”韩俊给了他一个“你放心”的眼神,拉着冯涛进了派出所的大门。

    “哟!小俊来啦。听说你考上大学了,还没来得及祝贺你呢,怎么今天有空过来看看你刘叔了?咦?”刘斌一见韩俊,有些意外,不过再看到脸上乌青还未退去的冯涛的时候,轻笑了一声:“小子,怎么?又去英雄救美了?”

    韩俊一囧,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刘叔,就别挤兑我了。我带我朋友过来报备一下。”

    “啊?”刘斌一愣:“报备?报什么备?”

    韩俊老大不客气地坐在了椅子上,对刘斌说道:“刘叔,我准备弄个开锁公司为人民服务一下,特来报备。”

    刘斌糊涂了:“公司?你开买卖也要去工商局,来派出所干嘛?”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韩俊笑道:“我这个可是开锁公司,不在你们这儿挂个号,市民们能放心吗?”

    “什么公司?”

    见刘斌还是不明白,韩俊神秘地一笑,说道:“你跟我来。”拉着一脸疑惑的刘斌出了办公室,“嘭”的一声把门带上。“嗳!臭小子,我没拿钥匙!”看到门被关上,刘斌大急,可韩俊却微微一笑,从裤兜里掏出一根儿细铁丝,给冯涛使了个眼色。

    接过铁丝的冯涛一脸尴尬地走到门口,对着锁眼儿一阵鼓捣“咔嚓”一声,不到20秒,办公室的门应声而开!这可是开派出所的门啊,问问哪个“手艺人”,能开“这样”的门?冯涛的心里既有些纠结又有些得意,可两相混杂在一起,实在不是什么太妙的感觉。

    刘斌目瞪口呆地看着冯涛,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重新回到办公室,韩俊说道:“刘叔,我觉得吧,现在装防盗门的这么多,都是暗锁,保不齐有粗心大意的人把钥匙锁屋里,碰上反锁的有钥匙也打不开的那种,怎么办?现在住楼房的那么多,要是从阳台翻过去,万一掉下来怎么办?可要暴力破坏了,那门可不便宜啊。所以,我准备弄的这个公司,就是以开锁为主要业务的,但毕竟这个行业很多人对此有偏见,也不容易相信。”韩俊解释道。

    “而跟咱派出所联动,那就不一样了,我们这个开锁公司,在警方的监督和监管之下,也能帮市民解决困难不是吗?”

    听韩俊说完,刘斌若有所思,韩俊说的没错,可他想的却更多。

    拥有这种技术的人,刘斌知道的也不少,可大都在看守所里关着呢,要说对于犯人的了解,莫过于警察了。这种技术性小偷,是警方最为头疼的,要是流窜起来,“破坏性”极大,且破案难度很高,就算抓住了,盗窃也判不了他们死刑,最多判上几年,即便是通过劳改有“浪子回头”的,可再踏上社会之后,没有其他谋生技能的这部分人,加上社会上的人对他们多有歧视,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很难让他们不“重操旧业”。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就产生了。

    而要监督这部分人,总会牵扯大量的精力。可韩俊提议要开的这个公司,让刘斌心里一动,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市民,而给那些“浪子回头”的人一个谋生的手段,更何况,如此一来,让他们变被动监视为主动接受警方的调控和监管,大大节省了警力,而这部分人总有他们独到的获取消息的手段和渠道,到时候,就算有类似案件生,也可以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从这部分人入手,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作为一个经常跟案犯打交道的警察,刘斌深知,如果有一个正当的职业的人,在所处的环境内实现他应有的价值,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的几率并不大,当然,不排除心理有问题而上瘾的那种人。韩俊的这个办法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会缓解这个矛盾。

    想到这里,刘斌笑着点点头:“我明白了,虽然没有先例,不过我会给市局打个报告,这事儿你放心去办吧,等到你注册的时候,我们振华路所给你出证明!”

    “那谢谢刘叔啦!”韩俊早就知道这事儿能成,毕竟笔记里也略有提及,只是自己让它“出生”的日期提前了一些而已。

    “就你小子鬼点子多!”刘斌哈哈一笑,心道:“或许,这又是一趟功劳呢?”

    从派出所出来,韩俊拍了拍冯涛的肩膀,说道:“我给你投资一万块钱,在这附近找个门头,我出钱,你出力,没盈利的时候,工资照着博物馆的,啥时候盈利了,咱俩二一添作五,你看如何?”

    冯涛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没想到韩俊带自己来这里,居然是为了这个事儿,保安虽然待遇不错,可毕竟仅仅是个保安,这个开锁公司,韩俊当时一说他就明白了,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手艺,也能用来合法的取得收入!

    “行!”冯涛重重地点点头,此时,心里除了感激,再无其他。

    “ok,你先去医院陪你妈,等刘叔报告批下来,来找我拿钱去注册。”打走了冯涛,韩俊心里一阵舒爽,自己只是顺手解给他解决一下生计问题,却让他如此感激。毕竟放冯涛继续在绿石馆,多多少少也有些不放心,而然他成立开锁公司,自己投入不大,又有警方监控合理合法,想来生意只会越来越好,他的生计不用愁,自己也能抽点分红,何乐而不为?

    可韩俊决然想不到,自己这次举手之劳,为他自己埋下一颗谁也想不到的种子,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回到了绿石馆,韩俊抬头看了看日历,心道:“已经17号了,差不多了啊。”顾不得休息,将这两天来整理出来的资料一并带上,顺手拿了一桶上好的绿茶,乘车进入市区。

    ps:三更到!恢复正常更新,求收藏推荐打赏!以后不出意外每天更新的字数为8,上架后爆!敬请关注!

    第十一章高科园(上)

    1992年,邓公南巡,做出了“展才是硬道理”的最高指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全国进入了一个大展的高峰,作为沿海一线最早开放的港口城市,滨海市也进入了一个飞展的时期。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滨海市的总体布局都是南北狭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老城区已经成熟的工业布局让再开的成本过高,正因为这种情况,东西部的开成了重中之重。

    3月中旬,位于崂山区中韩镇的滨海高科技工业园宣布成立,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产业开面积10平方公里。

    其主要功能是利用市内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基础设施,展内联型高新技术产业,并为各行业、大中型企业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和开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展,在园内设立了产业、高教、科研、旅游、生活5个功能区。

    这个消息一经推出,前来考察的客商络绎不绝,因为该园投入大,基础设施齐全,毗邻石老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建区条件良好,受到了海内外客商的广泛好评和关注。

    而它过老市区一半面积,建成后将改变滨海市城区狭长的局面,使老城区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的战略规划成为现实。

    进入六月,高科园的开全面铺开,自3月宣布成立以来,高科园共接待了300多批起来洽谈项目的中外客商。签订工业、科技、旅游和包片开的合同协议占地达8多亩,其项目建设开始进入实施阶段。高科园开起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项目多,高新技术项目多,外资项目多。

    高科园与滨海市以往的经济开区不同,绝对不允许高污染的重工业进驻,而旅游这个独特的功能区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这些消息,如果对于一个普通的市民,或许不会太过关心,可是对于韩俊来说,却早就在笔记上窥得了些许门径,而这些日子以来,他所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因为他知道,过不了多久高科园的优惠政策就会正式出台,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收入全留!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对于崂山绿石的价格,这个政策瞬间就会让它从一个暴利行业变成一个更加暴利的行业。

    崂山是滨海的特色,而崂山绿石则成了崂山的特色,有着这块金字招牌,韩俊想进高科园!本来,这些消息他早就从笔记里看到了。他之所以一开始选在崂山景区周围而不是高科园,全是因为刚刚起步的绿石博物馆立于崂山脚下才显得名正言顺,也更有利于它的展。

    加之韩俊当时认为绿石刚刚成名,也没有想到绿石博物馆一经开业,火爆的程度就大大出乎他的预料,经过在景区的一阵摸爬滚打,韩俊着实积累了不少经营上的经验和为数不少的资金,此时凭着博物馆现有的盈利能力,他绝对有把握立足于高科园的旅游功能区!

    只是,唯一让韩俊不确定的是,要进驻高科园,都需要什么条件?虽然笔记上关于高科园的优惠政策和作用记载了不少,但对于进入高科园的条件却语焉不详,而韩俊对此无所知,此时的绿石博物馆,到底有没有资格进驻呢?

    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身轻微的摇晃,韩俊心里也跟着不住起伏,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去找于书记,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他必须要试一试!不管需要什么条件,如果不合乎正常的手续,那就走走后门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捏了捏随身带着的相关资料,韩俊在心里仔细地组织着措辞。

    而正在这时,“嗡嗡~”腰间传来了一阵**的震动。

    一个陌生的号码在呼机的显示屏上显现了出来,韩俊看到这个号码不由一阵疑惑,这不是家里抑或博物馆的电话,可知道自己呼机号的,没几个人啊?

    1992年8月1号,滨海高科园正式开园,而市委的各个领导也为此忙的不可开交,不过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到又与某外资企业签订开协议的消息让每个人心里都是振奋,毕竟,在大展的主导思想下,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17号中午,市委刚刚开完了一次会议,简单的吃过了午饭,回到自己办公室的于书记接过秘书递过来的会议记录,仔细的翻阅着。这两天连续的开会和不断的走访让他有些疲惫,不过眼前的工作却是一点都不能放松的。

    会议上,肯定了近期工作的同时,也指出了部分功能区展缓慢的问题,而旅游区,则是其中之一。

    虽然前段时间已经给国务院递呈了石老人风景区申请国家旅游度假区资格的申请书。对于它的顺利通过,市委领导班子都很有信心,不过在此之前的空白却不能不加以填补,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情,任谁都会喜欢去做的。可究竟要如何如何来做,则不得不加以细致的考虑。

    放下手中的会议记录,于书记摘下眼镜,捏了捏有些酸胀的眼角。从新戴上眼镜的时候,正瞧见了办公桌上摆着的一方小巧的绿石,正是7月绿石博物馆开业时,韩俊送的那块。

    “嘿!怎么把那小子给忘了?”于长胜微微一笑,那个少年的笑脸浮现在了眼前,想到钟建国临走之时拜托的事情,于长胜叫来了秘书,让他联系一下韩俊。

    不过,于长胜也有自己的想法,毕竟绿石博物馆看起来不小,崂山绿石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可人员和经济实力都无法跟已经落户高科园的一众企业相比,还是个私营性质,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稍欠正规了些。而且,目前他们有没有能力在高科园重新开设一家场馆还是个问题。

    “给他提个醒也好,看看这小子有没有眼光吧。”

    ps:开始稳定更新,求收藏……推荐

    推荐本朋友的书

    书名《终级兵器》

    书号1488683

    简介:林清意外的获得了外星顶尖生物机甲,这件机甲不光是件终级武器,还是个级成长仪……。

    'bid=终级兵

    第十二章高科园(下)

    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传呼,韩俊搜肠刮肚地想了一圈也不知道谁会在这个时候找自己,眼看还有两三站就到位于沂水路的市政府了,索性不予理会,天大的事儿也得等自己忙活完了再说。

    下了车,第一次来到市政府的韩俊就被眼前这个德国古堡式的建筑吸引住了。

    虽然以前没来过,但韩俊却知道它的前身是德国胶澳总督府;这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极具欧式古典主义风格,据说是20世纪初建成的,到现在已经年了,此时看来,依然坚固如初。虽说滨海市日德系的建筑非常多,但最为庄重大气的,还要属眼前的市政府了。

    顺着宽大的39级石阶,韩俊拾级而上,却在扁圆大圆券门廊被门卫拦下了,市政府进进出出的人不少,可都是熟人,生面孔自然不会被轻易的放进去。

    拦下了韩俊,门卫问道:“你找谁?”

    市政府的门卫当然是风管委不能比的了,韩俊亮明了身份道:“我找于书记,他认识我的,这是我的介绍信。”说着,把早就准备好的介绍信递了上去

    “领导很忙,你有预约吗?”既然韩俊记认识他,门卫的态度自然好了许多,可介绍信上绿石博物馆的红章,门卫并不太熟悉,韩俊也不知道人家的联系方式,也只是闷头直接杀了过来,哪有什么预约。

    韩俊摇摇头,说道:“提前没说,要记在的话,麻烦你打个电话,要是他很忙,我就再约个时间。”

    “你怎么称呼?”

    “韩……”没待韩俊说完,呼机又嗡嗡地震了起来,朝门卫点头示意,看着上面的信息“回电,急。”韩俊挠挠头,“我去打个电话。”

    左右四顾,韩俊找了个小卖部,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你好,我是韩俊,谁打我传呼?”

    “韩俊啊,忙什么呢?你可算回电话了,我是陶伟,记得我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陌生的声音,可说到陶伟的时候,韩俊恍然,不就记的秘书吗?

    “啊,陶大哥,记得记得!”

    “于书记正找你呢,你下午什么时候过来市委一趟吧。”

    “巧了!我现在就在门口啊!”韩俊乐了,陶伟那边一怔:“门口?市委门口?”

    “对啊!我也有事请于书记帮忙呢。”

    “那你赶紧上来吧。”

    “好!”撂了电话,韩俊就赶忙来到门卫处,陶伟已经在门口等他了,简单的一交代,在来客登记上留了名字便到了三楼办公室。

    看到韩俊居然这么快来了,于书记有些惊讶:“哟,小韩,这么快啊。”

    陶伟把他送到办公室便出去了,没有旁人韩俊放松的很,说到:“于大叔,我有个事儿想麻烦您呢,正往这儿走,这不接到陶秘书的信息了。”

    “哦?什么事?”于书记眉头一挑,问道。韩俊还是第一次来找他,钟建国临走时拜托他有空多关照这个少年一下,只是没有什么机会罢了,见韩俊说有事,他还以为韩俊碰到了什么麻烦。

    韩俊挠挠头:“您是长辈,还是您先说吧,不知道有什么吩咐?只要力所能及,我在所不辞啊。”

    于长胜笑笑,比出两指,点了点韩俊“你呀你。”转而肃穆道:“你那绿石博物馆弄的不错,很有特色的一个产业,高科园开园了,有没有兴趣来高科园展一下?”

    有没有兴趣?那当然有兴趣!本来韩俊就打着想方设法进驻高科园的谱,没想到还不等自己开口,于书记居然就做出了邀请,韩俊顿时大喜过望,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表现的太过兴奋,问道:“于大叔,不知道都需要什么条?”

    见他这么上道,于长胜心里暗自点头,说道:“你这个博物馆是民营性质,进驻园区难度有些大,要是合资企业,或者是有高新科技含量的就能方便一些,不过……设在边缘的话问题应该不大。”说道这里,于长胜停了一会儿,看着韩俊的脸色,这么说基本上就等于卖韩俊一个人情了。

    设在高科园旅游功能区的边缘,相当于打了个擦边球,既不违反有关规定,又让绿石博物馆进驻了高科园,填补了这段时间旅游功能区展相对缓慢的空白,而且博物馆还能享受高科园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绝对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可韩俊并不这么想,高科园详细的地理位置规划他还不太清楚,但想来“边缘”这个地角应该不咋地。听完于长胜的一番话,韩俊灵机一动。

    “于大叔,是否只要是合资企业,就可以进入园区而不用非得在边缘呀?”韩俊问道。

    于长胜点点头。

    “我是合资企业啊!”得到这个肯定的答复,韩俊说道。苏维康这两天也不断打电话来通告他那边的进程,他的资金不日即将到位。到时候,自己不就是合资企业了吗?

    “博物馆?合资?!”听到这个消息,于长胜笑了,这种事情他根本就没听说过啊,虽然他知道绿石博物馆是个私营单位,但毕竟挂着“博物馆”的牌子,在不明就里的人看起来像是个事业单位的性质,要是博物馆能成为合资企业,那岂不是跟教育局成为合资企业一样极具“笑果”了吗?

    “咦?于大叔,您还别不信。”说着,韩俊从容地从随身带着地包里取出了那份当初跟苏维康草签的合作意向书。

    狐疑地接过那份文件,于长胜一看之下,顿觉哭笑不得“绿石博物馆注册资金120万元人民币,香港富荣玉石公司出资一万美元占6%的股份……”

    根据当时的合资公司法,港商投资符合招商引资大方向、货币形式以美元这种硬通货直接投资最为有利、不污染环境合理合法、销售也面向香港市场、居然连董事会也正好三个人符合最低人数要求。

    这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绿石博物馆这么一来,还真就有个“合资企业”的样子了!

    “于大叔,我没骗你吧!”于长胜瞧着韩俊有些得意的笑脸,摇摇头道:“没看出来你还挺有眼光,不过小韩,咱这合资公司可是要有技术引进的,不能随便找个香港人投上点钱就算合资企业了。”这番告诫,也说出了当下合资企业最大的弊病。

    而说到“引进技术”,韩俊一怔,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再说绿石博物馆的生意,也不需要引进什么技术啊?

    不过,当他下意识地紧了紧握着背包的手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

    “于大叔,我们这个是草签的合作意向,正式的合约还没有签署呢,不过这个新技术的引进,我们也有呀!”

    于长胜乐了:“什么新技术?要是你说的是真的,真是高新技术,那园区现有未开的土地,我打保票,不需要非得在旅游功能区;随便你选。”

    “嘿!您看!”说着,韩俊又从背包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ps:第二更到,六小时后,还有第三更。稳定更新的前提下,收藏、推荐、鲜花、打赏,来的更猛烈些吧!!!

    第十三章真是合资公司

    “这是……”望着韩俊摆出来的茶桶,有些疑惑地望着韩俊,脸上写满了不解。|/|韩俊大咧咧地问道:“于大叔,你这儿有热水吗?我给你沏上一壶。”

    本来,这茶叶是韩俊打算事成之后送给于书记当礼物的,而于书记突然问起“技术”的事情,韩俊情急之下忽而想到了这筒绿茶。

    本地的茶叶市场一直被南方的茶叶占据,而这崂山绿茶的培育和炒制方法,却跟杨一鹤老人说的别无二致,没有几个人知道。如此一来,这个培育和制茶的方子不是“技术”又是什么?虽然跟高新科技沾不上边,却也是一门独有的秘方。

    时间只有短短的一瞬,可韩俊为了顺利进驻高科园也顾不了那么许多,借口是牵强了些,最多以后跟苏维康打个商量,算他10%的股份,在申请里加上本地崂山绿茶培育的这个项目,想来他也不会不同意。

    而此时的于书记则有些囧,从没人跑他这儿还自带茶叶的。念在韩俊年纪小,他也就释然了,笑着摇摇头唤来了陶伟,让他去冲上两杯。

    可当那碧绿的茶水端到他跟前的时候,于书记愣住了,单从气味和颜色上来看,这茶虽然算不得茶中极品,但是档次却也不低的。

    而且,那味道则是他从来没有尝过的清香宜人,只不过他好茶喝过不少,单就一杯茶,还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心中只是疑惑韩俊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韩俊一脸希冀地看着于书记,问道:“于大叔,味道怎么样?”

    于长胜抿抿嘴,点点头道:“小韩,茶是不错,可你说的那个什么新技术,又在哪?”

    韩俊指了指茶杯,微微一笑:“可不就在这茶里吗?”

    “恩?”听韩俊这么说,于书记更加疑惑了,一杯茶水跟新技术怎么能扯上边呢?难道把马车装上个动机就能变汽车了吗?看着韩俊,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

    “于书记,这茶可是咱滨海本地出产的哟。”韩俊面对一个长辈更是市里的领导,也不敢再继续卖关子,说道:“咱滨海市的茶叶市场,基本上都是外地差垄断,其实咱本地也是产茶的,只是没有资金投入和科学的培育方法,导致了它产量极低,几乎没有市场影响力,就连我父亲那辈人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咱本地也是产茶的,更不用说我了。”

    “崂山气候和土壤适合茶树的生长,水质则更好了,配合我们这次引进的培植以及炒制绿茶的技术,我相信,只要投入力度足够大,这种茶起码在咱滨海市,市场前景绝对看好!我这次来,就是想跟您谈谈这个绿茶的事情的。”

    听韩俊说完,于长胜明白了,他虽然不是滨海市本地人,但来此任职之前还是做过相当多的工作了,对于滨海的历史,甚至比一般老坐地户都了解的当,毕竟身为一个领导,所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视角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听韩俊的意思,通过这次合资,他的手里将掌握这项绿茶的培植和炒制的配方,这可是又一项新产业啊!滨海的旅游业,向来是以“山光海色”来吸引游客的,这次给国务院申报的“石老人旅游度假区”也是以海边的景点为主的。崂山的绿石和这绿茶正好也应和了“山水”之意,茶园在崂山,可要是能在国外独资、合资企业林立的高科园有一家这样的茶厂,适时的推广之下,那市场前景可就不仅仅是?(:

    ) ( 重生记事簿 http://www.xshubao22.com/2/252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