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哪里,只要你们愿意去,花再多的钱我也是心甘情愿的。再说,你们都是罗军的好朋友,罗军暑假也想去北京玩,他觉得一个人玩得没意思,你们陪着他去,当然得由我出钱了。”
到底是商人,见风使舵的手法非常娴熟,马上去北京玩的理由巧妙自然地改为了陪同罗军去玩,这样就避免了给人口实,授人以柄。
“不知道你们想不想去,反正我是迫不及待想去了。阿姨,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再不回家,家长该担心了,大家换上自己的衣服回家吧。回去之后,今天的事情就别说了,省得他们唠叨。以后再出来玩就不容易了。”
听了李畅的话,几个人很快就散了,李畅不知道他们回去后把这件事告没告诉家长,不过,后来并没有任何人就这件事来找罗燕文的麻烦。
李畅回到家,和父母随便应付了几句,就钻进了自己的屋子。
这是李畅第一次有气的感觉,并且这种气还非常怪,有时是热的,比如那次李畅在河底开后备箱盖。有时又是凉的,比如用皮肤呼吸的时候。并且,每次或凉或热,李畅并没有能力去控制,仿佛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是有一点李畅能够肯定,那种或热或凉的气息,表现出不同的能力。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能控制,当李畅试着憋住呼吸,用皮肤来吸收外界的空气时,流到手臂上的气流就变成凉的。当李畅要使用手臂的力量时,气流就是热的。好像就这种功能了?
李畅试过几次后发现,当凉气流过手臂的时候,皮肤变得异常敏感,手指头也感觉变得灵活起来,以前他的手工是最烂的了。
当他发现手指的变化之后,把自己以前玩过的一些玩具又翻了出来,计有剪纸五包,赛车模型三个,溜溜球一个……。
他先用剪纸试了一下。他发现自己很容易地就能按照样品的要求,剪出一模一样的东西。然后他又试了赛车模型,这是一种使用电池作为动力的赛车模型,买回来是一堆零件,需要自己把它拼装起来。
李畅以前从来没有拼装成功的经历,拼装完后,地上总是要多出很多零件。这还是他上小学时的玩具,有一段时间,赛车特别流行,小学生几乎人手一个,有的同学能有十几个。他缠着老妈花十五元钱给他买了一个,那时班上有个同学拼装得特别好,曾经帮别人拼装来赚取零花钱,拼装一个赛车收加工费五元钱,甚至自己去买了赛车,拼装好后卖给同学,生意相当不错,很是让李畅羡慕了好一阵子。
李畅一边拼装着,一边回忆着小学时有趣的经历。不一会儿,车子就装好了,李畅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地面,没有任何零件留下。这就是进步。
没有电池,李畅从学习机里取出两节电池,从客厅里把遥控器的电池取了出来,凑成四节装进赛车里。一按开关,赛车呜呜地响了起来。
徐小燕这才明白儿子从遥控器里取电池是想干吗,不禁好笑:“这么大了,还玩小学时的玩具啊?”
是啊,自己长大了,知识也丰富了,拼装一个赛车对于高中生应该不算什么难题吧?这些都不能算数。唉,也算重新体验一下小时候的生活吧。
第68节、手的变异(一)
自从丹田里的气流像是从天上降下来之后,李畅就发现它已经驻扎在沙家浜不走了。
它每天定时地在李畅身体里巡视一遍,根本就不要李畅指挥。不过每次巡视之后,李畅都觉得很舒服,自然就不排斥它的巡视了。
李畅觉得有点奇怪,人家练气功也好,修真也好,都需要身体的主人以意导气什么的,弄不好还会走火入魔,到了自己这里,居然完全自动化了,也许,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连番进步,气功也在与时俱进,至少它已经进展到自动化这个阶段了。
李畅发现这种气功,姑且把它叫做气功吧,李畅也没有闹明白,这种气功。特别适合他这种菜鸟加懒虫。有一种理论是怎么说的,好像是懒惰促使人类的进步吧。也许自己的懒惰能够促使气功的进步?
上学的时候,罗军又带了一个新鲜玩艺到学校来。
这是一种考验人的平衡能力的游戏。游戏由许多木块组成,可以两人玩或多人玩,一般是两人玩,轮流操作,要求被轮到的人把一块木块放到已经垒好的木块上面,木块一块压一块,不能倒塌,倒塌即为输。并且要求只能用一只手,不能用另一只手去扶。
开始木块不高的时候,还容易玩,当木块叠到一定高度时,摇摇晃晃,稍微有一点外力,甚至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倒下来。这就要求玩家手一定要轻,放下要坚决,平衡感要好,不能有一点多余的力量。
罗军在家里已经玩过多次,比较有经验了,每次和别人玩的时候,几乎都是他赢。中午的时候,连赢了好几把的罗军看见在旁边津津有味观战的李畅,笑道:“你不上来试试?”
“我要上了,怕你没面子。”
“切,谁怕谁啊!”
两人摆开战场时,罗军才发现对手的可怕。李畅每次放到木块上的下一块木块的位置都特别刁钻。既保持了平衡,又给下一个人留下了难题。
如果说李畅玩过这种游戏还有情可原,可是李畅却从来没有玩过,这就太神奇了,好像这小子有着天生的平衡感和高妙的手法。罗军相信李畅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不会骗自己。
对了,就是平衡感和手法。李畅也很高兴地发现自己居然有这种天份。实际上,李畅明白,还是体内的那股气流在作怪。当需要对外界的敏感时,李畅就能感觉到一股凉凉的气息流到手臂上,流向手指。这个时候,李畅就能很敏感地感觉到积木附近的各种力量的分布,从而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他放下木块的时候,手法、力道更是妙到毫颠。
这一切并不需要李畅的竭心尽力,好似一切都是本能,李畅只需要按照这种上天赋予他的本能行事就可以了。
李畅发现每一次遭遇到生命危险后,异能总会得到进化,有时是旧能力的进化,有时是新能力的出现。不过,每次进化都需要用生命危险做引子,确实有点不妙,万一哪一天异能神游去了,自己还不得死翘翘!难道就没有自然进化的办法?
李畅自怨自艾了一会,注意力又转移到目前新出现的异能上面,这种异能除了帮助自己学会了擒拿术之外,还能有什么功能?貌似对擒拿术有用的异能是双手可怕的力量,用来打架绝对是好东东。而这种对于极为轻巧的力量的控制又有什么用呢?
下午放学的时候,王绢想起家里没水果了,和李畅绕了一点道,到小区附近的一个菜市场买点水果。
时间已是初春,不是水果上市的时候,市面上的水果品种比较少,大多是去年窖存的一些苹果。王绢挑了几家,找到一家卖像比较好的摊位,买了五斤。
现在菜市场用的都是弹簧秤,上面一个托盘,李畅看那破烂的面板,歪歪曲曲的指示针,心里就有点犯嘀咕。
“这秤准吗?”李畅随口问道。
“都是市场办统一购置的弹簧秤,怎么不准?我天天在这里卖的,决不骗你,要是少了秤,少一罚十。”卖水果的大婶振振有辞地说。
李畅听见这话有点怪异,什么叫做“我天天在这里卖的”,看来说话不能省略啊,搞不好就出误会,李畅自然知道这位大婶不会是‘天天在这里卖的’,看那品相,也卖不出去。不过,李畅拎了拎手里的苹果,很敏锐地就感觉到这一袋苹果只有四斤二两,足足少了八两。
李畅对突然在脑子里涌出的苹果重量也吓了一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短秤短得如此突出,另一个是自己的手居然比秤还灵敏。
“只有四斤二两,我看你要赔我们八斤苹果了。”
“不可能,我的秤很准的。不过,看在你是学生的份上,再给你添一个苹果吧。”大婶色厉内竭地虚张声势,捡了一个皱巴巴的苹果扔到塑料袋里。
李畅把那个品相不好的苹果挑出来,扔进水果摊:“你刚才说的,少一罚十。八斤苹果拿来。”
大婶有点急眼,伸手去抢李畅手里装苹果的塑料袋:“买不买,不买就算了。没时间跟你泡蘑菇。你们站开一些,别堵住我做生意。”
“这市场总有公平秤吧,我和你一起去秤一下。然后找这里的市场管理办公室解决问题。”
大婶知道自己遇到行家了,她知道这个秤的毛病,都是自己做的手脚。五斤总会少个七八两的。这个伢子的手怎么那么准。
“李畅,算了吧,让她把秤补足就行了。”王绢绝对在市场上跟一个小摊贩争吵很没有面子。有几个人过来围观,王绢越发不好意思。
“算了,买主是她,她好心原谅你了。我挑一个补足吧。”李畅伸手到筐里,挑了二个苹果放进了塑料袋。
大婶就坡下驴,也没有执意坚持。
走到小区门口,李畅把塑料袋递给王绢:“五斤二两,你还赚了二两。”
“你怎么就知道那个胖女人扣了八两秤?”王绢好奇地问。
“瞎蒙的,这些水果摊贩都这么做。没有不短秤的。就像你去买衣服,砍价时,从小腿肚子砍一刀,买水果时,你按照百分之八十左右折扣估秤就行。肯定错不了。”
第69节、手的变异(二)
打开家门,父母还没有下班,李畅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把书包扔到床上,开始翻找以前的旧物。
刚才与王绢分手后,在回家的路上,李畅突然想到自己的双手有两种力道,一种是很大的力量,一种是很敏感很灵巧的力量,并且这两种力道分别由两种气流控制,如果能把这两种力道结合起来,不知这双手能变成什么样子。
李畅再一次想起自己的梦境,复制两个字一经出现,就牢牢地占据了脑海,一路上翻来覆去都是这两个字。
李畅想起自己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异能,就是复制术,给自己带来了一百万收益的复制术。不过,以前的复制术好像是用精神力,念个咒语就能有效,现在手的变异,好像赋予了双手强大的手工制作能力。
制作?要是能用手完成一个样品的复制该多好。不知为什么,用咒语产生的复制品总是有时间限制,不是特别完美的复制品。如果能用手把一件东西复制出来,或许就能消除这个毛病。那些制作古董赝品的家伙,不就是靠一双手吃饭的吗?
李畅的目光落在一枚硬币上,把玩了一会,翻遍了口袋,居然没有发现第二个硬币,既然没有与之一样的材料,遂放弃了。然后又看见了一把锤子,还是没有一样的材料。
李畅突然想到,为什么非要做一个一样的呢,我拿这枚硬币按照某个图样修改也行啊。
这是一枚五分的硬币,要是做一枚一分的硬币,材料应该足够,李畅把硬币抓在手里,大脑里浮现一枚一分硬币的外形,他轻轻地用大拇指在硬币边沿磨过,心念到处,一股热流瞬间集中在大拇指上,大拇指移过之处,五分的硬币硬生生被剪裁下来一圈,新出现了一分钱大小的硬币,边沿的齿轮与一分钱的正好一样。
李畅再用大拇指在硬币表面抹过,大拇指抹过之处,就像腐蚀雕刻,五分的硬币居然变成了一枚一分硬币的正面,李畅把硬币翻过来,依样葫芦,把一枚五分的硬币真的‘加工’成了一枚一分的硬币。刚才李畅在用手指抚摸硬币的表面时,分明感受到一股热流完全集中在大拇指上,自己的手指就像一个带有数控装置的磨具一样,精确地把硬币的表面抹平,然后又刻上另外的花纹。这种活计不需要小力道,所以,那股凉凉的气息没有出现。
不过,完全一样吗?李畅只是凭借着脑子里的印象,才制作出一枚一分硬币出来。如果真的有一枚硬币摆在他的面前作为参照物,应该更为逼真吧。
李畅转身就走出卧室,来到父母的房间,翻箱倒柜之下,还真的给他找出来几枚硬币,都是以前找零钱的时候,没有地方放,随便扔在桌子的笔筒里了。
这一次制作非常成功,李畅依然是用一枚五分的硬币做材料,制作出一枚一分的硬币。李畅在制作这个产品时,把另一个一份硬币放在眼前作为样品,手里按着先前的程序制作,眼镜却盯着样品,李畅把制作出来的这枚一份硬币与样品比较,还真的看不出差别来。
最后,李畅的目光落在一幅水彩画上。这是上小学时,王绢在他家里玩耍时留下的墨宝。不知为什么还能保留到现在,李畅在一堆故纸堆里搜出来的。
由于这个复制品需要两样材料,一是纸张,二是水彩。纸张是普通的小学课本纸,在故纸堆里有老旧课本能满足需要,水彩就麻烦了,小学时留下的水彩已经干涸了,李畅把它扔进了垃圾桶,飞跑到楼下的小卖部买了一盒水彩。
李畅计划把制造复制品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画笔的摹仿,第二个阶段是弄旧,新画出来的东西临摹得再像,与过了许多年头的东西还是不一样。岁月给它增添了太多的痕迹。
李畅眼睛看着王绢的墨宝,手里依次用不同的水彩在纸上着色。不一会儿,就临摹出了一张一模一样的水彩作品。线条、浓淡、收挫,都完全一样,根本看不出区别,咋一看,还以为是用彩色复印机复印的。
并且,最奇怪的是,连作品新旧的感觉都完全一样。李畅在临摹时,心里总是想着下一步弄旧的步骤,手上自然就有了反应,在他控制水彩笔的游动时,手心散发出来的一种奇怪的气流,自然地给新描下的笔画做了加工,并且最绝的是,把纸张的新旧程度也弄得和王绢的墨宝一样了。
还想再试,外面响起开门的生意,肯定老爸、老妈回来了,李畅赶忙把乱七八糟的东西一咕脑塞到纸箱里,把纸箱推到床底下,然后装模作样地打开一本英语书,摇头晃脑地大声念起课文来。
第二天是周六,李畅没有出去,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材料,苦练新出现的手的异能。随着练习物品的增多,种类的增加,技巧的增强,李畅对制作赝品越来越有心得。只不过可惜的是,李畅制作的这些赝品都是不值钱的一些玩艺。基本上制作完就扔垃圾桶了。
随着李畅制作的赝品越多,他觉得体内的气流流动得更加顺畅,手上的力量和速度越发恐怖,在制作一些比较坚硬的物品时,李畅的手有几次被锐利的边沿和尖角给划拉了一下,居然毫发无损,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徐小燕和李云生周末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消遣,大多是躲在家里看电视。见儿子整天都猫在房间里不出来,只是中午、晚上吃饭露一下面。徐小燕有点担心儿子的身体,问李云生要不要强迫小畅休息休息。
“算了,难得他这么用功。离高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按现在的成绩,小畅考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再努把力他能考上重点一本。”
“最近成绩好像有点下滑,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在忙些什么。孩子大了,有些事也不愿意跟家长说了。”徐小燕叹了口气。
“别不知足了,小畅够让我们省心的了。先前虽然成绩不好,不过也从来没有给我们惹什么麻烦。现在学习上去了,我们就不要管太紧了。”
“你说儿子是不是有点奇怪?好像突然一下,什么都变了。”
“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当然是变好了。只是不知道今年大学的学费什么时候才能攒足,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不少钱。”
兜里揣着一百万的李畅,如果听见父母在为他的学费担忧,不知又该怎么想。
李畅苦练这双手绝技,是有他的想法的,他手头有一百万,可是这一百万不好爆光,怕吓着父母。实际上,他是为这一百万做铺垫。他想利用自己的异能做点赚钱的事情,不能惊世骇俗,又能顺理成章,想办法把一百万洗白。
第70节、复制名画(一)
进入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后,考试明显地增多,每次考试成绩,李畅总是牢牢地占据了总分第一名的位置,原来的第一名张蕾顺延到第二名去了。几次考试下来,让原来还对李畅有点疑虑的人也彻底打消了最后一点疑问。而当初指责李畅作弊,动用关系要求学校对李畅进行补考的陈森昆多少有点没面子。
经过几次折腾,陈森昆的心态已经有点不对了,成绩下滑得厉害,最近一次考试已经掉到十名意外。陈森昆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李畅,自然不会这么就此善罢甘休。
李畅每天的日子过得稀里糊涂,又快快乐乐。唯一让他有点遗憾的是,还没有找到赚钱的营生。想起爸妈还在为他的学费掉头发,而银行里躺着一百万却不好用,李畅觉得自己的头发也掉了很多根。
自己的想法跟罗军、王大为谈过几次,没好意思跟王绢说,男人再苦再累也不能在女人面前喊苦喊累。更不能在女人面前抱怨没钱。
李畅已经有了身为小男人的自觉,他还欠着王绢一枚金戒指的情分。上次买了一个MP4,也没有送出去,还惹来王绢滔滔不绝的审问,闹得李畅再也不敢在她面前露富了。
李畅不知道怎样为这枚金戒指买单,茫茫中,仿佛自有天意。有句描述婚姻的话怎么说来着,男人为女人买一个戒指很容易,但是要用一辈子来付帐。莫非真的要自己用一辈子的功夫来把这枚戒指送给王绢?
罗军知道李畅家里的窘境,以为李畅想赚点钱弥补家用。根本没有想到不显山不露水的李畅已经是一个百万富翁。也曾劝说李畅打消这个念头,现在一切的一切以学习为重,李畅现在眼看考上大学有望,怎能在这个时候分散心思。如果上学时没有学费,他可以告诉老爸,让老爸赞助一点,按罗军的话说,老爸是一个万恶的资本家,花他的钱是劫富济贫。
劫富倒是赞同,但是济贫这两个字却让李畅听得有点不是滋味,他也知道罗军说这话是无心之过。
自从上次临摹王绢小学时留下的墨宝大获成功后,李畅对绘画很上了点心,有事没事就满大街转悠,希望能找到一些卖古玩字画的地方。
昌宁这个小地方不比北京古都,根本就没有人玩这个东西,哪里有什么古玩字画店。但说起字画,县里倒是有一个名人叫刘国威,一笔国画画得不错,头上还带着省美术家协会的副主席的头衔。
不过刘画家是书记县长大人的座上客,人生轨迹与李畅本没有任何交点。要不是李畅在罗军家里也看到过他的画,刘国威副主席永远也不会认识李畅。
这天放学后正是周末,罗军邀请李畅去他家吃饭,说是姑姑要请他。李畅知道罗军跟姑姑和奶奶住在一起,他爸爸在外面忙生意,没时间管他。这是上次郊游后的第二个星期。罗军的姑姑请李畅吃饭,摆明了是道谢的意思,一是感谢这几天风平浪静,没有人找他们家的麻烦,二是因为李畅对于罗军有救命之恩。
李畅推辞不过,只得去了,到他家里,给爸爸打了个电话,请了假。
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李畅就钻到罗军的房间看他玩游戏。李畅家里没有电脑,对游戏也是一窍不通。看了一会,甚觉无聊,起身到客厅走走。
客厅里的一幅蝶戏牡丹图引起了他的注意。不过,李畅不是从美学的角度注意起这幅画,而是从人民币的角度看问题。罗军家里非常有钱,有钱人家挂在墙上的画怎么也能值个万儿八千的吧。
正好罗军的姑姑罗燕文也在大厅,见李畅盯着墙上的画,笑问:“李畅,没想到你还喜欢艺术。”
“啊,哦,”李畅没预料到会得到这样的评价,支支吾吾了几句,道:“喜欢,平时也喜欢画几笔。”
“真的?”罗燕文很惊喜的样子。
随后李畅的一句话又把罗燕文的喜悦打回到郁闷:“这幅画值多少钱?”
“这画不是买的,是罗军他父亲过生日时,刘国威送的。”
“刘国威?他是谁?”
罗燕文有点被李畅打败的挫折感:“你喜欢画画,居然不知道昌宁县最著名的画家刘国威刘老先生?”
“嘿嘿,瞎画画,没有正式拜过师。从武侠江湖来讲,是属于独辟蹊径,自成一体的。无门无派。”
罗军正好放下游戏走出门来找李畅,听了李畅的话,咬牙切齿地说:“李畅,是不是又准备忽悠我姑姑?姑姑,你别听他瞎说,他说话没个准。”
自从东北笑星红遍全国后,忽悠这个词在南方也有了很大的市场。当然说起来没有用东北话说得那么有韵尾。
“我没觉得啊!”罗燕文不解地说:“我觉得李畅做事挺认真的。说话也很老实。”
“我跟阿姨畅谈艺术呢,你又不懂,横插一竿子干什么?”
“你还懂艺术?姑姑,太阳真的从东边落下了?”罗军来到厅里,顺着李畅的目光看去,“你是在研究这幅画?告诉你吧,这幅画现在市面上值五万元钱。”
李畅只觉得心头被这个数字猛地弹了一下。要是自己也能画出这样一幅画,上大学的学费不就解决了?
转念一想,自己画得再好,也属于临摹作品,在收藏上来说,也叫赝品。赝品的价值比原作的价值要大大地打个折扣了。
“我父母很喜欢刘国威老师的画,不过我们这种家庭,刘老师自然不可能给我们赠画。阿姨,能不能借我赏玩两天?星期天就归还。”
罗燕文一听,还真的有点为难。这幅画是送给哥哥的,自己并没有权力处置。万一弄丢了,弄坏了,哥哥那里不好交代。
李畅看出罗燕文的犹豫,也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提的有点冒失了。
吃饭的时候,因为有了先前那个意外的插曲,饭桌上有点尴尬的气氛。
吃完饭,罗燕文道:“哪天请你父母过来做客。”
“您太客气了,我父母一般不出门的。”
罗军的姑姑肯定还想着那幅画的事,把李畅的父母接到家里来做客,一方面满足了他们欣赏刘老先生的画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表达自己的感激的意思。两全其美的事情。
李畅听了这个主意,有点冒汗。李家一家三口,没有一个有艺术细胞的,天生与这个东西绝缘。要是老爸知道自己拿他老人家做引子,非杀了我不可。
第71节、复制名画(二)
既然无法从罗军姑姑这里借到刘国威的原作,李畅就试图用自己的记忆力把这幅画记下来。
李畅聚集精神凝视这幅画,一瞬间的功夫,李畅仿佛觉得那幅画已经刻进自己的脑海。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李畅有点疲倦,早早地歇息了。
第二天上午,李畅带上五百元钱去了商店,买回来一堆宣纸、笔墨什么的。
徐小燕看见李畅买的东西,奇怪地问:“买这些做什么?”
“作业!”
“什么时候起高三的作业要用宣纸和毛笔了?”
“妈,我最近的脑子有点烦杂,听别人说画画可以凝神静气,我试试。用不了几个钱的,都是用你给的零花钱买的。”
“我倒不是说钱的意思,只要你学习需要,再多的钱爸妈也会给你。行了,你去忙吧。中午想吃点什么?”
“随便。”李畅转身就进屋了。
李畅把书桌上的东西都扔到地上,把宣纸在书桌上摊开,磨好墨,笔舞龙蛇,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幅。
李畅画了三幅就不再画了,同样的画弄太多也没意思。
加工完后,连印签也做得一模一样的,只是把那些赠送的字眼去掉了。李畅开始看着画发起愁来。
想了一会,李畅把画卷起来,出门前跟老妈说了句去同学家,夹着画就出门了。
李畅来到罗军家里,罗军又在玩游戏。
“别玩了。给你看样东西。”李畅过去把显示器的开关关了。
“什么好东西?”罗军看见李畅夹着的一卷宣纸,显示器被强行关闭引起的愤怒被好奇心平复了。
李畅在罗军的床上把画卷开,罗军一看跳了起来:“你什么时候把我家的画摘下来了?姑姑看见了吗?”
“什么你家我家的,仔细看看。是你们家的画吗?就你们家能耐,别人就不能有刘国威的画了?”
罗军仔细看了一眼,画上缺少了父亲的姓名,也没有赠语,不过还是有点疑惑:“怎么跟我们家那幅一模一样。不行,我得出去看看。”
罗军出去跑了一圈又跑了回来:“怪了,那幅画还在。你临摹的?”
“还成吧?”
“简直太成了。拿给我看什么意思?”
“你家里那幅画价值五万,这幅画五千值不值?”
“我不懂,太高深了。这样吧,我老爸在北京开了间古玩书画店,我给你问问。蒙那些老外应该没有问题。只要不卖给国内的人,要是让刘老爷子知道了,会拿把裁纸刀来追杀你的。”
“那就交给你了,我先回去了。”
“我提成20%。”
“只要在五千以上卖出去了,给你一半都成。”
“这是你说的,不能反悔啊!”
星期一上课的时候,罗军走进教室,神秘地朝李畅眨了眨眼睛。李畅明白,画已经转到店子里去了。
星期五结果就回来了,三幅画都当作刘国威的真迹卖给了老外。每幅画居然卖了三万的高价,三幅画就是九万。
罗军老爸看在罗军同学的面子上,只收取了10%的费用。李畅按照以前约定的,给罗军剩下的50%,罗军笑称是开玩笑,最后只收了20%。李畅干落了六万多元钱。罗军也从中得到了近两万,这是他得到的最大一笔零花钱了。
“我老爸明天回来,他想见见你。”罗军说。
“你老爸尝到甜头了?”
回到家里,当李畅把六万三千元钱放在李云生、徐小燕面前时,他们的眼都直了。
“小畅,从哪里弄这么多钱来?犯法的事情可不能做啊!”李云生的警惕性很高。家里的存款都没有这么多。
“卖画得来的。”
“卖画?卖谁的画?”徐小燕没有听懂。
“我自己的啊!”
“就你那蝌蚪样的字,还画画?”徐小燕绝对不信。
“信不信由你们?要不我画给你们看看。”李畅深知必须赢得父母的信任。
李云生两口子半信半疑地看着儿子摊开宣纸,惊讶地看见他用几分钟的功夫就把一幅写意中国画蝶戏牡丹图画了出来。
“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一手的?”
“我有天赋。”
李云生还是有点懵,作为家长,他当然知道儿子会不会画画,可是目前事实摆在那里,又由不得他不信,人品爆发?扯谈!不过,能画出这样的画,卖个好价钱绝对不成问题。只是真的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懂得画画了。
“画是托罗军的父亲在北京卖出去的。你们不信可以去问他。”李畅继续解释。只要父母能安心手下这笔钱,不再为自己的学费发愁,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第二天,李畅如约来到罗军的家,罗军的父亲罗继文已经在客厅等着了。
罗继文与罗军完全是两种人。罗军身子纤长,表面看起来有点瘦弱,其实还是很强壮的,只是不显。而罗继文则完全像一个黑社会老大,一脸的横肉,胳膊上还有一道触目的疤痕。不过,仔细看他们的眉眼,可以证明他们还是一对父子。
“李畅,你好,谢谢你救了罗军的小命。”
李畅以前见过罗军的父亲,不过由于他不常回来,李畅见得也不多。李畅与罗军的关系好转也只是在上个学期的事,关系好转之后,李畅才偶然到罗军家来玩玩。
“叔叔,不要总把这事挂在嘴上。再说,罗军的游泳不错,没有我,他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叔叔这次回来是因为画的事情吧?”李畅把话题转移到罗继文最关心的问题上。
“李畅,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手绝技,真是难得。毕业后到我那里工作吧。”
“李畅,别答应我爸,他比资本家还厉害,专门研究怎样剥削人的剩余价值了。”
“这里没你说话的地方,去玩你的游戏。李畅,我这次带了几幅画过来,都是真迹。你能不能临摹?”
“应该问题不大。”李畅没有把话说死。
李畅看了看,有两幅古画,三幅油画,四幅中国工笔画。油画和工笔画都是现代画家的作品。
“这幅古画是赝品!”李畅看了看这几幅画,脱口而出。刚说出这句话,他惊讶地捂住自己的嘴。奇怪,自己怎么会有这个念头?
罗继文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有点难看,迟疑了好一会儿,又把那幅被李畅鉴定为赝品的古画翻来覆去地检查了一遍,最后居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放大镜来,仔细地观察着画上的每一根线条。
“你确定?”罗继文很严肃地问。
“叔叔,我瞎说的,你别见怪。”见罗继文一脸阶级斗争,李畅有点害怕。
“也许你说得对,当初收这幅画时,也有点疑虑。不过因为请来的专家没有异议,我就收下了。你怎么知道这幅画是赝品?”
“我不知道,只是感觉。我突然觉得这幅画是赝品,就随口说了出来。叔叔,千万不要信我的,我不懂古画的。”
第72节、复制名画(三)
“好了,这事不说了。你看看其余这几幅画,如果能够临摹,并且能够达到你临摹刘国威的写意画那种水准,我买断你的临摹作品。怎么样?”
“多少钱一幅?”提到钱的事,李畅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刚才的慌乱登时消失了。
“还是三万一幅。”
这里有八幅画,每幅三万,八幅就是二十四万。一天的功夫就能完成,天啦,还有什么比这更赚钱的勾当吗?
罗继文则更加高兴,人才啊,这些画如果真的被临摹成先前那三幅画的水平,三十万都有人买。那三幅刘国威的画,自己楞是没有看出真假来,请了几个专家,也都一口咬定是真迹。罗继文自然知道那三幅画临摹的是什么作品,对于画作的真实,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了。连他都看不出真假,这个小伙子的水平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在这里画还是拿回去画?”
“还是拿回去画吧。”李畅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临摹的过程。
罗继文理解李畅的心思,这些都是些绝技,是他的衣食父母,自然不想暴露在别人面前。可是,把价值几百万的画作让李畅带回家去,罗继文又确实有点不放心。
罗继文快速地转动脑子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的时候,李畅还在回想那幅赝品。
那是一幅宋朝范宽的溪山行旅,当李畅看见那幅赝品时,有关这幅画的背景资料一下子都出现在脑海里。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他:「善与山传神」。此图是传世唯一的名迹。
实际上,在李畅点出那幅赝品时,不仅仅是真迹本身的背景资料出现在脑海里,连这幅赝品的实际情况也马上出现在脑海里。
这是一个民国潦倒画家的临摹作品,临摹年代为28年。该画家是清朝一个宫廷画师的后裔,清朝灭亡后,该宫廷画师把宫中的几幅珍品偷了出来,其中就有这幅溪山行旅。宫廷画师去世后,这幅画传到他儿子手上。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画师儿子拥有几幅真品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画师儿子为了应付大官的索要,干脆临摹了一幅赝品,当作真迹送给了当地的地方长官。
后来几经辗转,这幅赝品落到了当时的蒋委员长手里,被当作真迹收藏了起来。后来不知怎么又流落民间,最终落到罗继文手里。
而真迹却被这个画师藏了起来。几十年下来,斗转星移,真迹反而不知所踪。
这些话,李畅都不敢跟罗继文说,生怕被他当作怪物。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了解了这么多的信息,在没有见到这幅画之前,他甚至连范宽是何许人也不知道,当然就更不知道他的唯一传世作品溪山行旅了。
最后还是罗军想了个主意,把小客厅腾出来,摆上文房四宝以及画油画的一些材料。这些文房四宝还是罗继文毕生珍藏的珍品。在李畅绘画期间,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准进入小客厅。
对于罗军这种布置,李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他知道把这些画拿回去也是很不现实的。价值几百万的东西,让他拿回去他也不敢。罗继文的关系不比张晓楠的关系,别看现在说得漂亮,如果真的把东西搞坏了,搞丢了,罗继文索赔起来是一点都不含糊的。罗继文是个商人,商人当然就有商人的做人准则。
当李畅把几幅赝品摆放在罗继文面前时,他才完全惊呆了,陷入失语的状况足有三分钟。
“这……这些真的是你临摹的?”当罗继文恢复语言功能时,由于激动,还是有点结巴。
对于这个问题,李畅没法回答,自己一人关在这个密闭的房子里,难道还有反穿内裤的超人从窗口跳进来帮助自己不成。超人再厉害,他好像也不会画画啊!
罗军由于不懂这些画的真实价值,反而能沉得住气,只是对李畅表现出的这种神奇的本事,他既有点羡慕,也有点惊讶。同班那么长时间,罗军都不知道李畅还有这一手。
“爸。把画收起来吧。”罗军也意识到了老爸的失态,推了推他。
罗继文醒悟过来,知道自己的惊讶、狂喜都落在了李畅的眼里了,生怕李畅反悔,当场就开了一张二十四万的现金支票递给李畅。
最后罗继文嘱咐李畅和罗军,为了李畅的安全起见,这事千万不能往外说。这是罗继文数十年的经验之谈。当然,担心李畅的安危虽是真的,想独吞李畅这个独特的人才、独占这个罕见的资源的想法才是最主要的。
有了李畅,罗继文还怕发不了财?
做了这一笔,至少这几年的钱够用了,李畅决心把精力还是投进学习上来。几个月后的高考才是最重要的事。
罗继文把画作分门别类收好,走出小客厅之后,罗军低声在李畅耳边说:“你真够大胆的,差点把我爸吓出心脏病来。你知道那幅画老爸花了多少钱收的?一百五十万。要真的是赝品,我估计老爸能心疼地先把我的零花钱戒掉,然后把自己的烟酒都戒掉。”
“这是好事啊!”
“就你能吹,我的零花钱没了,你给我?说实话,古董古画鉴定是相当需要学问的,在我的印象中,那些顶级鉴定专家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你是真懂还是信口开河?”
“瞎说,纯粹瞎说。”
李畅谢绝了罗继文留下吃饭的邀请,揣着二十四万的现金支票回家了。
当李畅把一张二十四万的现金支票放在李云生、徐小燕面前时,两人的大脑集体当机了数十秒钟。
第73节、偶遇
好不容易上完了最后一节课,李畅飞快地往书包塞着课本。
“又要干吗去?急猴似的。”
“不告诉你。”李畅抓起书包,拍了罗军的肩膀一下,两人急匆匆地朝外走去。
出了校门,右拐,走了十几分钟,再左拐。两人很默契地朝着一个方向走去,最终两人在飞速网吧门前停住了脚步。
“那人真的很厉害吗?”李畅问。
“厉害的确是厉害,在网上下棋的也有不少高手。我在他手里连输三盘,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输了也就输了,反正是网上下棋,谁也看不到谁。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可恶的是这个家伙说话太气人。”
两人找了一台机器坐了下来,罗军用自己的QQ号登录了腾讯游戏,进入象棋大厅。找了一个空位坐下,然后向对方发出了邀请。
对方在线,一个网名叫无敌手的家伙出现在对局室。
“你还好意思来啊!回去没有按我说的找块豆腐碰死?”无敌手一进对局室就发了一段很嚣张的文字过来。
“别跟他废话,下棋吧。”李畅在旁边说。
李畅坐到显示器正面,罗军在旁边坐下,约定好计时方式后,两人开始下棋。
无敌手首先架起了当头炮,李畅用屏风马应对。几步下来,都是些定式,双方下得很快?(:
)
( 复制 http://www.xshubao22.com/2/2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