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是相约晚上喝喝酒,看看沙漠夜光,以示庆贺。
工地上的大活都干的差不多了,相对来说没有啥活了。有一天活比较少,收工的早,赵一丹三人洗刷完毕,吃了晚饭之后,来到工地傍边的无人沙滩里,买了三瓶啤酒一人一瓶,躺在沙滩上看着天空高挂的皎洁月亮,听着旷野里传来的沙鸣声,放飞心情畅想末来,快乐地YY起来。
晚风吹动着柔软的细沙,如轻扶爱人的手臂。连绵起伏的小沙包,在月光下如起伏的波浪。沙丘对着月亮的这面,黄沙如绸缎一样光滑棉软。背着月亮的那面,黑黝黝阴冷潮湿。沙滩上稀疏的沙棘树在夜风中轻轻摆动,透过沙棘树技头看到远处城市灯火辉煌,让人充满向往与憧憬……
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躺在沙滩上,一面喝着啤酒,一面聊着今后的打算。
陈强说这一个月太不容易了,我们终于要干完了。拿到五百多元去县城复读都长宽有余了。为此,三人暂时什么都不想,就尽情地喝酒。因为三人之间的相互竞争也结束了,思想上的那个弦松驰下来了。三人平时也没有啥酒量,更没有拿着瓶这样喝过,喝了多半瓶,人都有些晕糊糊。李宪跳起来,在对着月亮的沙坡上写名字。
“李宪到此一游”赵一丹看着直笑,我的好兄弟,这沙滩上是留不住名字的,一起风就找不见了。要想把名字永恒地刻在这个地方,还不如把它刻在心里。
“对,为了纪念这一个特殊的日子,本人决定跳一断脱衣舞。”陈强高兴地这样说。
由于酒精的作用,三个年轻的心就快活起来。说跳就跳,说唱就唱。在这无人的大沙滩上,面对银月黄沙,谁还能不为之兴奋呢?
三个人,每人拿着一个酒瓶子,在沙滩上跳起来。边跳边喊,都淘醉于这每好时刻。身上穿着的衣服,由于工地上脏,洗刷的少,此时就如一个硬壳,穿在身上很不舒服,三个人跳一阵子脱一阵子。最终拔光自己的膀子,对着银月在沙摊上蹦达——魔鬼裸舞?
但这样蹦还感觉不爽。三人想,找些材禾,点个火堆,跳个篝火舞。三个围着一堆火,高兴地在沙滩上翻着跟头,神经错乱地如跳街舞……
三人跳舞,觉的越奇奇怪怪就越有意思,总之能想到的各种鬼姿势,恶做剧都想到了,这是不是叫放纵呢?还是快乐舞者?如果有人能看到首先冒出的一句话,肯定是到了疯人院了,或者倒胃口吐脏水,哈哈。天地一绝舞姿,舞者,跳累了,疯够了,三人如死猪一般地躺在夏夜的沙滩上,感受细沙温柔……
遥望满天繁星,畅想天地的神话。陈强悠悠地问:“一丹你回家复读不?”
“想复读,不知家里的条件容许不容许。”赵一丹沉声说。
“我一定要复读的直到考上大学为至。这他娘的苦我受不了。”李宪怨道。
“我也是一定要考上大学的,这活真是太苦了,工钱又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这一个月苦死苦活的才挣了500多元。而做为一名老师,月工资至少是我们的3倍,更不要说别的干部。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怎这么大呢?”陈强说。
“你说农民工能挣上钱不,他们太可怜了?老受人欺负,还活得不如人,我们知道,农民工也不好干,都需要技巧。光不单单是出卖苦力那么简单。”赵一丹说。
“是啊,我们几个都要好好地复读,挣取都考上大学。走出我们的大山,改变我们终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陈强说。赵一丹说:“我想当作家,将来一定要把这一段打工经历写到小说里去的。永远忘不了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一个被洞洞里睡过的日子。”
“呵呵,老酸。你写小说时一定要写上我呀。陈强你给多写些,看他那个慢不腾腾、磨磨叽叽的样子,其实心里可花了。整天还不是想着张瑞的二亩水浇地。哈哈哈。”李宪粗俗地说。
陈强抓了一把沙子,照着李宪的脸就是一把。李宪那个傻笑的嘴吧里就灌进了好多沙子。连忙翻身“呸、呸、呸地”往地上吐,操起少子,就打陈强。嘴里含糊不清地骂:“你个老驴,妈妈的,君子动手不动口,你怎么往大爷的嘴里灌沙子?”
两人在沙地上一阵子狂奔,最后陈强就败下阵来,被李宪压在沙地上吃沙子。赵一丹忙去拉开,总算平了这一场战争。
“对了,我想起一件事,如果我这次去复读,再遇到那五个混混来报复怎么办,你们两个帮我打不?”赵一丹这样问李宪和陈强。“打什么架啊!我们两个不打,要打你就打我们两个只能拉架。”“为什么不打呢?”“不打了,我们要好好学习考大学。这次打工我对上学是铁了心的,再不能像以前一样三心二意了。”
赵一丹心想,那五人早被他的五人小组解决了,当然再不怕了。就是想试试这两个加伙打不打架。人生易逝啊,那有闲心打架斗狗?
陈强过了一会说:“大家都记好,我们将来考上大学之后,再过五年来这个地方看看,看看他变成什么样子;看看我们当时干的活地方还在不在;回想一下我们干活的时艰辛;看看我们曾经流过汗水的这片黑土地会变成什么样子;还会不会象现在这样荒芜?”
“肯定不会了。我们干的这个活就是二号井井口和作业区的办公房,这二号井是一个出煤的地方。煤好能买钱的,将来肯定会有好多煤碳工人在这儿定居,这儿一定会成为一个小小的城镇的。”赵一丹肯定了陈强和李宪的话:“对,一定要来。”
三个人不知什么时间在沙滩上睡着了,又不知什么时间睡来,看着满天的星星,说不出的神秘。相互推醒后李宪说:“一丹,我梦见我们三个人都考上名牌大学了,拿着那红彤彤的入学通知书真他娘的牛气。”
陈强说:“走吧,回房睡,你肯定是被山风吹到屁骨眼里了,所以做梦了。哈哈哈。”
“娘的,你一个‘大学生’,说话也不讲口德。”李宪骂着说。“我这是跟你学的。”陈强顶嘴道。“好了,你们两个别咬仗了,都是一丘之貉!呵呵。”赵一丹骂道。
过了十多天,赵一丹三人的包工活干完了。在算工钱那天,阎文学老板一个劲地夸他们三人:“想不到你们三个小鬼干活真不赖,工友们都夸你们三个,我真有些舍不得放你们走。但是想想你们三个‘大学生’,(阎老板认定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一定会考上大学的,所以这样说),我打心里高兴啊。我这建工队上曾来过三个‘大学生’。”
老板在发工资时,陈强最高,李宪和赵一丹一样。李宪不满地对老板说:“你说我们三个都不错,为什么给陈强的工资比我们两个高呢,我心理有些不服。”
阎老板说:“我知道你们三个干活都不错,不差上下。为什么有差别呢,因为陈强去年跟我干过,同时他还带来了你们两个,所以这就是差别奖励。”
李宪再没有啃声。干活工地离城区比较远,他们那儿也是临时开发,没有一个顺路去到城里去。阎文学为他们当了一辆顺路去,带他们三人去城里车站。三人坐车远行时,阎文学对着他们的背影说,多好的三个大学生,一定会成为三个优秀的大学生的。
话说,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在建工队上打时,也是暗暗竞争的对手。在学习成绩上,也是相互比较的对像。回家之后三人都去了母校查了学习成绩。赵一丹的考试总成绩竞然比李宪和陈强高出几十分,考了380分,尤其是赵一丹的数学成绩,足足考了100分,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
他们三人的成绩,上西吉重点中学培养对象的复读线不成啥问题。西吉重点中学人们都戏称是普通大学的预科部,重点大学的加油站。只要在这儿复读一年或者两年,重点班的升学率是98%。只要他们三人不出意外,考个大学是成问题的。
所以,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就进这个中学学习,成绩不好的花钱走后门也要插到这个学校复读。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知道各自的分数后,信心倍增,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再到西吉重点中学苦学上一年或两年,那时大学的门将会向他们敞开。
第059章 兄弟分家(上)
第059章兄弟分家(上)
梦想和幻想是一件美丽的事。赵一丹正设想和淘醉于自己考上大学的风光时。命运之神却洒下一滴眼泪,把赵一丹推向另外一条道路,这条路上满是荆棘、蹉跎、概叹、彷徨,狼、虫、虎、豹出没,人性中最为阴暗和光明一面显现的格外淋漓尽致。
赵一丹的成才之路,比李宪、陈强更曲折,更艰辛。不知是上帝偏爱赵一丹,还是另有深意。平顺的生活总没有更多值得让人回味的东西,平平淡淡的成功,更没有故事存在的价格,安逸的生活只有带来享受的乐趣,却体验不到人生的奇妙百味。
赵一丹所走的这条曲折之路,注定他的人生丰富多彩,注定他的人生历炼更加成熟,玩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咸,才能参透人生的真与爱,启迪人活着的真正价值。总之,赵一丹的成长之路更值的让人回味,更值的令人尊敬,更值得让人学习,更是青年人自强不息的榜样……
这条道路上满是荆棘,凡是走过这条道的人都经受酸、甜、苦、辣、咸的洗礼,喜、怒、哀、乐、悲、愁的多重煎磨,最终享受来之不易的幸福,学会珍惜自己本该珍惜的人和事及诸多乐趣。
正如玩一个新版的《魔兽世界》一样,你不知前面的路途上将会有是什么样的怪物等你,等待着什么样的凶险和斗争,一切都是冒险前行。智勇双全的勇者,终能创过重重难关,才会达到龙骑士,魔圣骑士,魔法骑士的级别。可是许多人就是因为自身的原因“挂”在这条道儿上了,一直很难升级换代。
用哲人的话说,人生的成长道路就如大浪淘沙,让沉重的金子留下来闪闪发光,让轻轻的细沙随浪流走。我们坚信每一个人是一块金子,但是自己愿意留在沙摊上闪烁自己的光芒还是随浪流走?
静静呆在上天的神灵,他们把支配每一个人的成长,当成一次玩乐的游戏。跟据他们的心情好坏,随意玩弄这些平凡的人物。生活在平凡世界中的人们,只有意志坚强、毅力超常的人才能感动上帝这个存在于虚无飘渺中的智者。让他们不经意间改变对一个凡人的随意操控。
不过众神之中,有一大部分是由凡人休练而成的,他们有人的七情六欲,虽然撑管着天堂、人间、地狱,但是感情是他们每一位神仙都是有的。
每位经受苦难的人,只要努力争取,努力奋斗的人,幸运之神总会有意无意地赏踢一些惊喜的奖励,让其感受到更为刺激的幸福和快乐。
同时为一个人命运中的苦难规律做一次轻微的调整,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有一个人的意志足够强大,一个的能力足够出众,一个人的奋斗足够感人,一个的悟性足够高,一个人的智力提升足够快,幸运之神就会从命运之神那儿踢他一些法力,让他重新获得幸福与自由的能量,让其享受新的荣华富贵。
上苍主管人间因果轮回之神,幸运之神,命运之神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平凡人的命运三权制衡,制衡着茫茫宇宙及万物。所以赵一丹自出生懂事以来,就一直比较相信命运,但又不安于命运。俗话说的,老天爷下个乌纱帽,还要凡人伸个头出去。
赵一丹的命运之神是如何捉弄他的呢?当回到家里时,母亲躺在炕上半死不活的。当见到赵一丹时,便哭成泪人了。好不容易让母亲平静下来,烦心事接连发生了。那时秋收季节,家里农活最忙之时,母亲和嫂嫂之间闹很大的矛盾。
看到母亲那个痛苦样子,赵一丹出口就想骂那个婊子养的坏女人;恨不得冲上去就给她两个耳光。是不是真如俗话说的:进了谁家的门就活的谁家人。难道说他们赵家就是不是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女人一嫁到他们家就成不忠不孝不义之人。这是不是报应,还是别有其它原因。
张秀琴这个母老虎,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把一个家搞的狼烟四起。中国自古的三从四德,尊者爱幼的精神哪儿去了?在没有嫁到赵家来之前,她是那么的通情达理,办事豁达大度。为什么一进赵家门就成这个样子了呢?赵一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赵强在没结婚之前,对母亲的话唯命是从,可是自结婚之后,就如变了一个人的样子。当张秀琴与老娘吵架时,他却变成懵葫芦一言不发。的的确确一个典型的“怕老婆”。假如换成他赵一丹,张秀琴敢如此张狂,赵一丹首先就给她两个耳光,看她的嘴有多硬。俗话说:打倒的女人柔倒的面;不打不骂那知她这种行为可恶。
赵一丹的一通大骂,帮母亲解了心中的闷气,精神明显好多了。然后追问了一下事情的原委,才知道,他们之间为什么吵架。
吴秀莲说你搜子说你今年没考上大学,又跑到外面打工去,不回家帮家里人干活。在你哥跟前骂你是一个没出息的货色。在学校里不好念书,带领全班同学罢课,写反动诗,还谈恋爱。人都穷得屁都夹不住了,还干一些不正经的事。
骂你考不上大学是自己造的罪孽。一个十足的败家子,那像一个念书人的样子。为了你的上学,全家人跟着吃了多少苦头,家务活她一个人干,重活没让你干过一把。山里活多苦,她们平时都没有舍的吃一口,白面全被你拿去交到学生灶上了。白面馍尽着你背,家里的钱尽你着花,供来供去到头一场空。
一丹你是不知道的,为了能供你上学,妈也是受了你嫂子的不少窝囊气。他一说你,或者一报怨你,我就来气,我不爱听。所以我把她得罪了。为了供你上学,家里人也是省吃省喝。为了给你拿吃的,我同你嫂子之间私下来不知吵了多少嘴。如果你在学校里吃的不好,拿的不好,同学之间可能会笑话你,看不起你,所以全家人是尽着最大所能,供着你。
全家人都盼家你能考上大学。好让你将来有个出息,家里人也跟着面子上有光彩。你现在没有考上不大学,家里再没经济实力供你复读考大学了。你要去县城学习,那里的住宿更花钱,那里的花费更大,一年下来至少也得三两千元。可是我们家现在没这个实力。
你嫂子说你上不成学了,百分之八十就是回家务农。你将来成家立业,还得靠他们两人苦死苦活地供着你。成家娶妻的钱他们也得出,家产也得分给你一半。他们这不是养活了一个白眼狼,什么活都不干,尽着好吃的吃,好穿的穿,还要给你娶妻,还要到时候分家产一半给你。
你嫂子当着面不好骂你,她在背地里这样骂你时,妈就不爱听与她吵架了,吵不过她。你哥又不帮娘,娘想管教管教那个女人,哪知你嫂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娘连拉带推地推倒了。在山里干农活的人多,娘这是丢不起这个脸,所以气得心里结了一个疙瘩,全身痛得起不来了。娃,你要给娘挣气啊。你不是上学时学习一直很好吗?”
赵一丹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如压上千斤重担噎的喘不上气来。但赵一丹“理直气壮”(自私)地认为,这个女人吃不了苦。这么一点苦就受不了,弄的家里鸡飞狗跳,打娘骂老子的成什么体统。
家里有了这样的一位“好嫂子”,他赵一丹还能到那个重点中学复读门吗?简直是做梦。
其实张秀琴脾性变坏的一个原因。也有着她的难处,必竟生在新代的女人,家里条件优越了,没有吃过那么重的苦,担过这么重的担子,她在这样的家庭重担之下吃不了这么多苦,受不了那么多气,所以她快被这个家庭的重担压得发疯。
再着赵一丹好吃懒作,以读书的名义不干家务活,还要吃好喝好。她心理不平衡,她里心理累,心理烦,就想报怨出出气,那知婆婆吴连不爱听。她老人家不但不心疼儿媳,还认为张秀琴吃不了苦,本来就是算吃不了苦,只要婆婆多向着她多多说说好听话,哄哄她,这一切可能就会过去的。可是婆婆必竟不是她的亲娘,她洒洒气,婆婆就看着不顺眼。再着张秀琴她心疼她的男人赵强,赵强为了这个家,吃的那个苦,这家里每一个人都没有他吃的多。可是家里的人还认为赵强这样付出是理所当然,所以张秀琴心理不平衡,她也想让这么多糊涂虫早点醒悟,也多理解理你好他们两人的苦处。
爱恨交加,多种情感,纠緾在一起,张秀琴的性格都发生的变化。她特想骂人,骂出来心里可能畅快。实际上,她在家时,有时不顺心时,也顶老妈几句,何况是婆婆。如果当婆婆当亲娘,她洒洒气婆婆如亲娘一样的痛一下她,可能一切就过去,那知婆婆就象一个道德法官,一看她做的不对,或者洒气时,她立马就用道德的眼光审判她,批评她。新时代的女人那能同吴秀莲当儿媳妇时相比,时代不同了,女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再不是由着婆婆管束,忍气受气说干啥就干啥的时代了。张秀琴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与婆婆结下了仇。
即然家里人不心痛她,不关心她,把她当外人,那她还有必要这么死守着这个家,死关心他们嘛。她要建议赵强放弃这个家,放弃这个包袱,两人挣钱过自己的轻松日子去。甩开这个家,她就甩开那一大堆的烦心事。甩开这个家,她就和赵强就把责任推给另一个人赵一丹。
他赵一丹不是不愿意吃苦,也不愿意好好学习吗?那就让他尽早担起家庭这个重担,解决这么多人的生计问题。看他如何对待这事,看他能不能成熟。这责任迟早也得他担,迟担还不如早担。所以张秀琴早就看开这一点了。
这个家太连累他们了。从赵万里没有死之前,张秀琴就开始喊着分家了。这个家一直分到赵万里死后一年多,赵一丹高中读完,还没有分成,原因是赵强不愿意分,他想担着家庭这个重担,可是张秀琴心里痛自己的男人。
赵一丹后来也知道是赵强不愿意分家,在那儿死撑着。夹在妻子和他、母亲之间受气。搞的两头都不是人,母亲还骂赵强是怕老婆,为什么不抽这个不孝儿媳张秀琴呢?可是赵强是新时代的人,他觉得张秀琴的话也有道理,是为他和他们两人的生计而考虑,自私一点说是为他的生意前程着想,另外还是关心他,怕他累,怕他受苦。
俗话说的人不为已天蚀地灭。可是赵强觉的骨肉亲情重,不忍心,不愿意放下这个担子,眼睁睁看着母亲和赵一丹受苦。他多么希望赵一丹能早一点成功,早一点有出息,早一点出人投地。这样他就解脱了。如果赵一丹能考上大学,就是他赵强挣多少钱花在这个弟弟身上,他都乐意,就是张秀琴不乐意,报怨他,他也无怨无悔,可是赵一丹啊,赵一丹……
俗话说的,扳破的馍馍合不到一块儿。如果一但分了家,他赵强想帮这个家,不能象现在一样,只是一些情理上和礼义上的事了。不能象现在,想给家里人多少钱就给多少,想给赵一丹多少钱就多少。也从不计账,也从不要着还。如果分了家,单过之后,赵一丹想要钱,那只能是借,是有借有还,有时候张秀琴可能还不愿意借钱给他赵一丹呢。
当然结婚多年了,赵强心里也心痛自己的女人,让这么好的一个女人,跟着他为这个家操了多少心,受了好多苦,所以他也有些不忍心。每当他看到张秀琴受了气,累的哭鼻子时,他心里也酸酸的。他也想甩掉这个家,甩掉这个包袱。可是良心上,道意上不忍。除非赵一丹自己提出分家,他才同意分这个家。当然这是后话,赵强一直希望自己的弟弟赵一丹能尽快考上大学。
第060章 兄弟分家(下)
第060章兄弟分家(下)
但是赵强的希望还是破灭了,如意算盘打错了。赵一丹高考失败了,他的全盘计划都打乱了。张秀琴觉得赵强对他的家人这么好,尤其是对赵一丹更好,她心想自己苦下的这点家底,到时赵强还会无私地分给赵一丹一半,她心理更不平衡,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分家,各干各的,各过各的。有本事的吃好的,没本事的就吃赖的去吧。所以张秀琴为了自己,为了赵强,她下决心,撕破脸,闹着分家。
本来个子矮小,身体瘦小的张秀琴,她是担不起这个“大家”的重担的,为此心里负担很重。其实赵强也看着心痛自己的女人,你说他赵强再能为着老母亲,兄弟打女人,骂女人,他也是不忍心。说一句心里话,为了这个家,赵强与张秀琴没少吵嘴,为的是让张秀琴能有一个博爱之心,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做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女人。但是赵强的这一想法也几乎落空;这农村的苦日子把张秀琴熬怕了,快受不了了。
高考的失败,梦想的破灭。赵一丹成熟和现实多了。说一句心理话,赵一丹确实想赖着让哥哥赵强供着他,等考上大学再说。可是这不是等于害了赵强的前途,弄的人家夫妻成仇?
为了这个家,赵强曾打过一次张秀琴。可是张秀琴为此生气连夜往娘家跑。那时天黑了,去娘家的路好远。一个女人家这么一夜子出去,说不定路上还会出现什么事呢?
赵强气的在家里没有管。可是赵一丹不得不管。如果张秀琴就这样回了娘家,或着回不了娘家,被什么流氓欺负了,这不是给赵家脸上摸黑的事。于是赵一丹就随后追出去。可是张秀琴在气头上,赵一丹越追她跑的越快。
为此赵一丹追的气喘嘘嘘,累的半死。赵一丹突然转念一想,如果就这样追上张秀琴,她不一定就能跟着他回家。为了让张秀琴乘乘的回家,赵一丹心生一计,装做跑的急被什么东西拌倒了。然后就大声的哭,说自己的肠子摔断了好痛的。张秀琴一看这要出人命。立马停下,跑过来,问赵一丹怎么了,那儿痛。为了把这戏演的像,赵一丹还真花了点心思。结果张秀琴就只好忍下气,扶着赵一丹灰溜溜地回到家里。
此事之后,赵一丹顿悟做为一个男人,他再不能赖着哥哥赵强了,再着自己也近二十的男人了。人贵在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自信。自父亲病逝后,赵强还供他读完了高中。他是兄弟几人中学历最高的人。他有责任担当这个家庭重任,历炼历炼自己,人的价值不是坐享其成,而在于奋斗和付出,亲尝自己的胜利果实。
好强的赵一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理解了赵强苦心和难处。再加之如果这样赖着生活下去,说不定会逼死人的,要么母亲,要么张秀琴,要么赵强精神崩溃。他赵一丹无所谓,反正光棍一个,实际上走到那儿都能过去。大不了出门打工,出卖苦力也没啥。人总要想办法活着,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再着他赵一丹也堂堂七尺男儿,记得父亲说过,在古代男人十五岁就成人了,他自己都快二十岁的人了,也早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老叫哥嫂养活这不是他做人的风格。
这分家之事赵一丹早有预感,这次大学考不上,肯定是分定了。今后的人生路还得重新规划。自己养活自己也落个清静,日子过穷过富都是自己的。她张秀琴不愿同这个家同甘苦,就由她去。与其这样熬得全家人精神不畅快,还不如干干脆脆分了,比天天在一起吵吵闹闹的畅快多了。
人就是活着个精、气、神,活得畅快。穷,开开心心很不错。就是有百成家财,整天哭哭泣泣过日子,也没啥意思。赵一丹在心里盘算着与赵强分家的琐碎事。因为这也牵扯着他赵一丹今后的路该如何走的问题,他赵一丹在这一点上也不得不为自己想想。
赵一丹安慰母亲:“妈,你不要想那么多,这事我与我哥商量!”
当然赵一丹这样着时,他哥他嫂还在山里干农活没有回家。中午时候,赵强和张秀琴回来了,看到赵一丹还笑笑地说:“回来了?”赵一丹说不出的心里滋味,“恩”的应了一声。
张秀琴就忙着做饭去了。赵一丹和赵强聊了一阵子。赵一丹还是试探性地说:“哥,我想复读,去西吉重点中学,学费钱我都挣够了。”
过了好一阵子赵强说:“家里现在的情况你清楚,学上不成了。自父亲去逝后,我一面得顾着家里干农活,一面又想着去做生意。这样家里的农活也顾不上做,生意也被耽误了。于其这样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只想着挣一点零花钱不是我做生意的目的。
再着看你这个成绩,保不准复读一年就能考上。我想前想后,觉的你还是不如回家务农,也好成家立业,顾着这个穷家。我同你嫂子去田坪做生意。如果你不愿意在家务农,那你就跟我去做生意,家里的活就留给你嫂子。等你把做衣服的手艺学好,再单另开一个店,找一个能给你做帮手的女人成家过日子,这样的也不愁今后的吃穿用度了,母亲交给你我心里也放心。现在街上的生意人越来越多,他们每个手里都存着万儿八百的,比公务员的条件有的还要好呢。
你现在也老大不小了,得为哥哥想一想。你哥现在也有孩子了,娃没几年就要上学了。将来孩子在那儿上学,这也是个事,你哥在田坪做生意照顾不上,如果放到家里,你嫂子忙也顾不上,这不是把孩子的将来给耽误了。我们的孩子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了。我们这一辈子也就这么样了,可是得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好条件,上个好学校,以便将来实现我们的大学梦想。
还有你也得成家了,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办。家里一直这个穷样子,你能受得了吗?你再这样混下去,就算我打破头供你上学,读上几年也没有结果。这个家的负担就更重了。做生意也在赶时间,如果错过挣钱的好时节,将来想翻身都难了,这个你是不知道的。
你嫂子一个女人家,一面干农活,一面干家务,她也很累。母亲身体多病,她脾气怪,又很难操持这个家。本想着,你如能考上大学,你哥硬着头皮供你上,可是你没有考上。哥也算是尽力了,没有中途让你休学,也算完成了一个心愿,也好向先人有个交待。
实际上跟哥到田坪做生意,这条路子也不错。现在社会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又不挣天不夺地,这样的日子是很不错的了。将来再开一家皮衣加工店,虽然没有考上大学那样光彩,但是也活得人模人样,至少不会整天守在这家里的二亩土地上靠天吃饭。
现在国家政策也在变,听说再过一两年,大学生出来不包分配,再没有铁饭碗了。你如果到街上就会发现,那些当老师的,还是一般乡干部,手里的钱也并不多,还不如这些做生意的人活得自在。
一听这话,赵一丹就明白哥的意思了。男人贵在自强、自立。复读考大学的希望总算是破了,只恨三合中学那个误人子弟的学校,使多少本应该成为大学生的学生,就这样白白地给葬送了。但是他赵一丹还是不死心啥。这么活一辈子他不甘心。他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他是一个为理想和追求活着的人。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赵一丹在与赵强谈话之前,早就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便恨下心说:“这样吧,哥,我们分家吧!我嫂子也是想分家的时间长了,我看再这样过下去,不但我们弟兄两人成了仇人,反而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赵一丹的这一句话,出乎赵强的意料之外。他满想着赵一丹不会这么轻轻松松分家的。再着他也有些不放心这个傻弟弟,将来怎么过,一没技能,二没有积储,三没阅历,又不懂务农的经验,等等。赵一丹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这个家庭更乱,打乱了赵强的计划。赵强不由地叹气:“真是恨钱不成钢。真把兄弟养成仇人了,一切都不安计划行事。”
“分家后你怎么过?还是听哥的话,你先把家守住,帮妈干干农活,然后空闲时间到田坪帮我干干活,学学手艺,等手艺学会了到别的地方开一个服装店。然后再找一个能给你帮上手的女子成个家,或者你学好了,也有开店的女子看上你,你们结成一个家不是好上加好。你要听哥哥的话。”说着流下泪来。
赵一丹说:“没啥,我现在也老大不小了,十九岁了,完全靠自己的劳动能力,养活老母亲一人不成啥问题。我的路我自己走,你不用担心。即然复读没希望,我们就分家吧!”
张秀琴一听赵一丹要分家真有些喜出望外,于是说:“分家是你们兄弟两人的事,你们怎么分就怎么分,我决不会干涉的。”
赵强看赵一丹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也没有收回的余地了。再加上他那种不知人情世故冷暖的牛皮洪洪的架势,心里就来气。让你二求吧!今后的路,有你吃苦的地方,看你多大的本事你自己闯吧,这样也好省了我的一份心。就是将来过不下去,哪再说吧!看来这个弟弟是留不住了,同自己唱上对台戏,没法挽救了。
赵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沉声道:“怎么分,你住那儿,叫不叫庄里年龄大一点的老人当公正人,以免被村子里的人说我欺负你,或者占你便宜,将来你再找我来算账,这不是坏了兄弟情份。”
第061章 勇担责任
第061章勇担责任
在农村弟兄分家是头等大事。虽然俗话说的树大有分枝,这是喜事。可是有私欲的人物,常常因为家产分割不均,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相互打的头破血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就是找了庄间的长者主持公道,还有着脸红脖子粗的时候。
赵强征求一丹的意见:“我们请几个庄间的老人主持一下吧!”“我看,没必要。如果连这等小事都做不了主,办的不公道,那我还能成什么大事?”赵一丹自傲地说。
赵一丹的强硬态度令赵强心里发毛。这个傻兄弟会不会乘机霸王硬上弓,恨宰他一顿?家伙会不会狠狠地敲他竹扛?就这么点家产,如果给赵一丹分的多,张秀琴小肚肌肠斤斤计较的个性,会天天跟在他的屁股后面说长道短的烦死人。这如何是好?赵强忙说:“一丹,这事我想想,过两天再说吧!”
赵一丹说:“越快越好,就这两天。我也不想耽搁时间。”
赵强真被分家的事难住了,他当哥哥的人,首先不能去向村里年长着请教,如果这样村人会骂死他的。因为高万里才死不到一年,弟弟又小,没有成家立业,老母亲也是重病在身。这分家,就是赵强甩掉包袱的最好方法,母亲肯定是分给赵一丹。母亲年龄也不小了,身体又不好,赵一丹没有成家,如果赵一丹不按他的计划来,这老母亲怎么办呢?
赵一丹不听赵强的劝阻,一意狐行走他自己设计好的路。赵强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赵一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如果给弟弟分的少了,会遭到村里人的唾骂的。赵强把自己的烦心事给张秀琴说了,这次张秀琴表现的很大方:“赵强,这分家是赵一丹先提出来的。再着你把握好一个原则,不要让我们太吃亏,一切由你做主。”
赵强说:“如果赵一丹想得有些过份怎么办呢?”张秀琴说:“那你要坚持原则不能让步,如果实在不行可以让一下步。”“好的,我先试一试。再着赵一丹现在确实没有什么本事,要守这个家真的很难。只要他能公平地分家,到时我们可多给分些,长痛不如短痛。”
赵强如此想好之后,心里有了底,就看赵一丹的了。赵一丹想的单纯自私,因为没有成家,这个家自己完全可以做主,母亲什么话也不会说的。不知为什么,赵一丹觉的很爽——自己说话算数。
“分就分吧!拖拖拉拉的心里烦啊。”赵一丹想,“再着也不会叫村里的那些老不死的,让他们自以为是能主持公道着,好好地在家里呆着,看我赵一丹是如何办事的。我不会多占他赵强的一分家业。我就要通过这一次分家证明给哥嫂看的,别看他小就不懂事,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男人。他才不会斤斤计较那些蝇头小利,也不会把这个穷窝窝当一个金蛋蛋地守着,为此还争来争去的。
赵一丹要的是自由,要的是理想,要的是走自己的路,无牵无挂,走好走坏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他要证明给亲朋好友看,要的是刮目相看。想此,赵一丹神经质地兴奋起来,并且豪情万丈。但又耍小聪明地想,如果能让哥高兴,再加上哥自己感到理亏,不好称强的心理因素,赵一丹心想有些地方要恨一点赵强也会答应的。”
赵一丹这个人真不好说,说他傻吗,看似聪明;说他聪明,看似傻。又自命清高的不行,他想绝不能象村里的那些俗人一样,为分家的事搞的那么可笑。有的家里为了分的公平,把先人留下的箱子都要锯成两半。
赵强还是想找个庄间人作主,以防分家后,庄间人说他能挣钱了,日能了,不管老娘和弟弟了。
赵一丹忍不住了,希望速战速决,罗罗索索地干什么,不就是分个家嘛,讲那么多道理干啥?于是说:“哥你放心,我也不会糊乱要的,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该是我的就是我的。再着你多年也为家里付出了这么多,他也不会难为你的。说一句心里话这份家业都是你挣的,我什么都没有。但是道理就这个道理,他得分些。因为老娘跟着他,他得为他老人家要些吃的。如果是他自己一人,什么都不想要,一个人自由就够了。
赵一丹的一席话解了赵强的心头之虑。心想弟弟还是挺不错的,看来这个学也没有白上,就是他一意狐行,不知他想要干什么。就算是分了家,他也会暗中帮助他的。
其实赵一丹也是假装坚强,但他又明智地知道,看来以后哥哥赵强能帮他的地方不多了。分了家就是两个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事了,而再不是一个家里的弟兄俩不分你我的了。
赵一丹心酸地想,靠复读考大学是没有希望了。靠技术挣钱自己没有技术。今后的路怎么走?分家分多分少都一个样,没有出路坐吃山空有多少也会吃完。求求上天你说我该怎么办?
赵一丹这么想时他脑海中闪出现一个幻像来——这就是他自己。赵一丹自负地相信,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终归会成功的人。他感情丰富,富于幻想是一块当作家的料。人生的这些不顺心事,都是为他当作家而集累素材。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的人,无不经历生活的各种磨难,才活得有声有色。如伟大诗杜甫、姜夔、李白等人。唐三藏取经,李时珍尝尽百草始成《本草纲目》等等。
赵一丹自我YY道,他自己就是这千千万万个人中俊杰的一个。他需经历各种苦难才能成就一番伟业,这是上天在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在考验一个人的灵性,在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正如《封神演义》里的说的,一个人要经历三灭八难,方成正果。那个姜太公不也是这样吗?
他赵一丹命运再苦些,经历上十难八难,只要挺去去,一切幸福也会随之到来的,自己决不能被困难吓倒,自己决不能因为困难放弃自己的理想,自己决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放弃对将来的追求,自己决不能因面前的即得利益,或者说蝇头小利而失去做人的尊严,放纵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让自己变成一个生活中无足轻重的小丑。
这一切朦胧幻像出现后,赵一丹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了不起的人。所以他做起事来显得很大度,显得公正严明。为此,还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分家就分家吧!老母亲和自己一起过,这个责任自己担上,怕什么。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就要能担起事。自己种田不行,对种田的技术也是一窍不通。如果让他一个留在家里守着这几亩薄田,那强入自杀。唯一的出路就是出门打工,挣钱回来 (精彩小说推荐:
)
( 岁月鞭心 http://www.xshubao22.com/2/2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