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捡了一个香港小富婆 第 2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二人相视一笑。

    ************

    雨停后,两人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春子到家的时候,父亲正在池塘边扎网。原来他于这年初承包了两口水塘养鱼,由于天降大雨,池水猛涨,他担心鱼苗跑了,便在池塘四周拦上鱼网,以保万无一失。

    “学习成绩怎么样?”在家中,牛树人问春子。

    春子如实回答。

    牛树人听了有些不高兴,他责怪儿子不应该偏科,从而影响了总分成绩。但他又未过重指责,因为他懂得,一个人爱好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就自己而言,对读书写作也是有些偏好的,平时就有练笔的习惯,只不过未出成绩,不被人所知而已。“大概这小子是接受了遗传。”牛树人想。

    接下来的日子,春子便帮着父亲料理鱼塘。他的主要任务是上山割草喂鱼。

    一天,春子带上蛇皮袋和镰刀来到后山割草。山上长满了茶树,茶籽又大又圆,春子随手摘了几颗圆圆的茶籽,然后用手指对准前方漂亮的树叶或其它目标弹出,煞是好玩。小时候,他就常在这时和伙伴们一起上山,用自制的弹弓弹茶籽玩。漫山遍野的茶树、铺天盖地的茶籽,成了孩子们游戏的道具。有时候大人们跑来骂,叫孩子们不要糟蹋将要成熟的茶籽,孩子们便一个个扮鬼脸,一溜烟都躲到茶树后面找不着,让大人们哭笑不得,只好任由小孩子胡闹。如今自己那些小伙伴都长大了,或是已在家充当了主劳力,或是跟着师傅学手艺,或是外出打工,甚至有的已成家,总之各忙各的,已无小时候的天真烂漫了。想到这,春子哑然一笑,用手指又将一个茶籽弹出。

    “唉哟!”右边的一棵茶树后传来一声尖叫,把春子吓了一跳。

    “是你?”春子一看从树后走出来的是牛芳玲。只见她摸着额头直扮鬼脸,显然是刚才弹出的茶籽正打在她的头上。

    “你怎知我在树后,还出手这么重。”

    “我哪知有人,再说,你怎么会在这儿,难道是……”春子没有明说。

    “就是跟踪你,不行吗?”

    “哦,”春子一时哑然。

    牛芳玲笑了笑,拉着春子坐在了茶树下的草地上。

    “就要嫁给那煤老板了吧,这么高兴。”春子又要逗她。

    “呸,鬼东西又说我风凉话,你以为我那么贪财吗?”

    “你不贪还有你……”春子说到这,突然打住了。

    “你是说我爸么,我知道你恨他,我也无法原谅他。”牛芳玲动情地说:“因为你娘的事,我没少和他闹,甚至恨不得拿刀砍他,但终究做不到,他毕竟是我爸爸。这点,请你一定要谅解我。”

    牛芳玲的话深深触动了春子的内心,他清楚,这确实是牛芳玲的肺腑之言,面对一个真诚善良的朋友,自己又怎么忍心去责怪。春子宽慰牛芳玲说:“不会的,这一切与你无关,我从来都没有怪过你。”

    “总的来说,是我家欠你太多,我多么希望能用我的真心,使你得到快乐。”牛芳玲的眼眶湿润了,她将春子的手抓起,然后贴在自己的脸颊上。

    春子的内心极为紧张,也带着些许兴奋。他想起了路遥笔下的刘巧珍,一个多么质朴善良的姑娘啊!

    他们的嘴终于碰到了一起,并都试着伸出了舌头,却始终不得要领,不知如何接吻。少顷,春子轻轻推开了牛芳玲,他终究不敢有进一步的举动。

    “我还没割草呢,赶紧。”春子站起身,忙着去寻镰刀。

    “我帮你吧。”稍整理心情后,牛芳玲抢过春子手中的镰刀,帮他干了起来。

    春子去拿来蛇皮袋,将牛芳玲割的嫩草装入袋中。“你缝纫学得怎样,今天不用去吗?”春子问。

    “学得还行,师傅同意我休息一天。哪天我帮你做件衣服吧!”

    “好啊,我把它带到学校去穿。”

    ************

    自此以后,春子和牛芳玲时常找机会相约在一起,两个人的心越靠越近。

    一天,春子在山上割草时又与寻他而来的牛芳玲相遇。

    “咦,你怎么拎个袋子来了,是好吃的呀?”春子见牛芳玲提着个小布袋,甚是好奇。

    “才不是呢。”牛芳玲将布袋塞到春子手中,说:“你自个打开看。”

    “是件衬衫。”春子明知故问:“是你做的?”

    “我偷来的不成?”

    “那是给谁做的呀?”

    “一个大头鬼。”

    “好啊,你这不是骂我吗?”

    “骂你又怎样?还不快试试。”

    春子展开衬衫,左看看,右摸摸,甚是欢喜。他说:“我这一身是汗,不要试吧,免得弄脏了新衣服。”

    “穿上吧,脏了我洗洗就是了。”

    春子这才把旧衣服脱下,穿上了这件由牛芳玲亲手裁制的白色的确良衬衫。

    我捡了一个香港小富婆(6)

    “蛮好看的。”牛芳玲不知是夸人,还是夸自己的“作品”。

    可就是这句话,突然让春子感到揪心般疼痛。三年前,他的母亲将自己缝制的小背心穿在春子身上时,说的就是这样一句话。春子沉默了。

    “你怎么啦?”牛芳玲看出了春子的异常反应,“很难看吗?”

    春子并不着声,他将衬衫慢慢地脱下来。

    “你不喜欢我做的?”牛芳玲看到春子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颇为不安。

    “不是。”春子沉默良久,终于向牛芳玲道出了这其中的苦涩。

    “你又想你娘了。我真不该让你这样伤心。”

    “我说了,这不怪你的。也许真如大家所说,是我的命苦吧。”

    “不管是命运还是人为,我有一个疑惑,想问问你。”

    “什么样的疑惑,你说来听听。”

    “就是关于你娘的具体死因。虽说是我爸破坏了你父母的感情,但都几年过去了,你娘为什么还要想不开呢?再说,你爸妈一直还是住在一个屋里的,你爸怎么就没发现有一点异常,等人都快要死了,才知道送医院。听说,刚抬出村不远,你娘就断气了。”

    春子听牛芳玲一说,也是疑窦丛生,但他还是相信父亲所言,他说:“我爸在我妈去世的头天,和你爸打了架,窝了一肚子的火,才找我妈吵,致使我妈一时想不开,偷偷喝了农药。”

    “头天和我爸打架啦?我怎么从没听他说过。”牛芳玲感觉这其中定有蹊跷,“我回家后要好好审问审问,看他有多少事要瞒我。”

    然而,不巧的是,这天高峰县委农工委组织部分村支书到外地参观学习,牛芳玲的父亲牛双全就在其中,要一星期后回来。

    这时,春子的暑假提前结束了。因为他接下来读的是高三,按照学校要求,必须补一个月的课,所以,春子来不及解开心中的这个疑团,便匆匆与父亲、与牛芳玲告别,重新回到了学校。

    第四章:父亲犯下故意杀人罪

    春子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因为学校为提高升学率,千方百计给毕业班下“猛药”,弄得这些学生们苦不堪言。

    补课就不用说,就是正式开学后,正常的音乐、体育等课程取消了,星期天也取消了,即使晚上的自习时间,也常被老师们用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春子在紧张的学习中,如同机器人一般,已无暇顾及其它了。

    然而有件事却并不因为春子的无暇顾及而停止它的发展变化。

    入冬后的某日上午,残叶飘落,霜风劲吹。坐在教室内的春子此时也感到了阵阵寒意。他正做着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之时,突然听到窗外走廊上有人在叫他的名字。春子定睛一看,是牛芳玲。“她怎么找到这儿了?”春子向老师请个假后便走出了教室。

    “有美女找上门,春子艳福不浅。”春子隐隐听到有顽皮的同学在窃窃私语。

    春子赶紧将牛芳玲引到大楼的僻静处。“急匆匆的样子,发生什么大事啦?”春子问。

    “真的是发生了大事,我特意赶来要告诉你的。”

    “你爸硬逼你嫁人?”在春子看来,这大概是牛芳玲所指的大事。

    “不是我的事,不过也因我而起,我真的是对不起你啊。我怕……”牛芳玲欲言又止的样子让春子顿时紧张起来。

    “有什么怕的,你说出来呀。”

    “我怕你受不了,但我还是要说,你爸,你爸被公安抓走了。”

    “什么?怎么会这样?我爸犯什么罪啦?”春子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溃堤的鱼群一样涌出教室,学校顿时噪杂不堪。春子赶紧拉牛芳玲跑到距教学楼不远的一片竹林边,旁边是一汪池水,环境比较幽静。可春子的心却是不安得很,他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芳玲便一五一十的向他说出了事情的原尾。

    原来,牛芳玲待父亲牛双全从外地参观学习回来后,便向他询问起与春子爸打架的事。没想到牛双全一脸的愕然,再三表示没有此事,他还说春子母亲死的头天下午他在乡里开会,根本没有遇到过春子的父亲牛树人。

    牛芳玲见父亲说得有鼻子有眼,那天也确实是接到乡里的通知开会去了,且有其他村干部同来同往,便相信父亲的话不假,不再追问下去了。

    可牛双全从女儿的话中像是得到了重要信息,他的心情一下子难以平静,“牛树人为何要编造这样的谎言,难道李银莲的死另有重大隐情?”牛双全想,“不行,我不能让银莲死得不明不白!”

    就这样,过了两日,牛双全向派出所报了案。有人说,这是牛双全心狠手辣,要置人于死地;有人说,这是牛双全旧情未了,开始着魔犯痴。牛芳玲更是对父亲此举不依不饶。但不管怎样,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随即对此事展开了调查。

    经过尸检和调查取证,证明李银莲未受到外力所伤,确实死于服毒自杀。然而警方在询问李银莲自杀的具体细节时,牛树人却供述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幕:

    那日,牛树人并未与牛双全相遇,更未与他打架,他的心情本来很好,只是在与妻子李银莲行房时,牛双全淫邪的面孔又在牛树人脑中出现,使他气极败坏,对妻子又打又骂。也许是这样可怕的情形出现得太多,让李银莲深感绝望,便告诉牛树人,自己已生不如死。牛树人当时的心情极坏,便嘲讽她说,像她这样的人,活着是不如死了的好。李银莲便当着丈夫的面大口喝下农药,这牛树人竟堵气没有去抢夺,在她一口气喝下大瓶农药后,竟也没有立即送往医院。等他回过神来,叫来几个邻居七手八脚准备将妻子送医院抢救时,已是来不及了。

    牛树人在供述这些情节时泪流满面,想必他对此痛悔不堪,已无意再行隐瞒。但他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见死不救,除了要在道义上接受遣责外,已触犯了法律。

    警方将牛树人带走了。

    牛芳玲就是在牛树人被带走后,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到学校通知春子的。在她看来,事情弄成这步田地,自己特别是父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她也知道春子家人之所以不告知春子此事,是怕影响了春子的学业,但她更多地担心严重的后果会使自己将来无法面对春子,因此便决定早些告诉他,让他早作思想准备。

    “我爸不会那样做的,一定是弄错了!”对着牛芳玲,春子吼了起来。此时的牛芳玲已不敢出声,她知道,春子的心肯定痛苦极了。

    果然,春子已无心上课。几天后,他向班主任告知父亲之事,说自己无论如何要回家一趟。班主任无奈,只好答应。

    ************

    春子回家后,果然不见了父亲。伯父对他还想继续隐瞒,但春子表示已听说了此事,伯父才肯合盘托出。

    伯父说自己已为此事跑上跑下、苦不堪言,现在案件已移送法院审理,大概过不了多久就会判决了。

    “难道我爸说的都是真的,他为什么要那样做?”春子仍然不敢相信事实。

    “他自己说的,那怎会有假。现在重要的不是管它是真是假,而是你爸到底会不会坐牢。你难道希望你爸坐牢吗?”

    “我,我当然不想。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明天你跟我去趟法院,去求求法官们,或许他们看在你无人照顾的份上,不会让你爸坐牢。再说,你爸虽然是看着你妈吃毒药的,但又不是你爸亲手杀的人,应该不会有罪的。”

    “我爸为什么就不救救我妈呢?”春子还是无法理解父亲的所作所为,难以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

    “唉,我该怎么说呢,有些话我本不该对你说的,你妈她确实不是个东西,让咱家丢尽了脸。”他大伯见春子越发伤心的样子,不忍再说下去了,“算了,算了,事情已成这样了,不去想它,我们明天去县城就是了。”

    我捡了一个香港小富婆(7)

    第二日,春子重又返回县城,他随伯父来到了高峰县人民法院。

    法官接待了他们俩,认真听取了春子的请求。法官表示,他们会考虑这些因素,但法不容情,牛树人已触犯刑法,是不可能逃脱法律制裁的。

    在大伯的陪同下,春子伤心地回到学校。

    “我要杀人,我要杀那狗书记!”在回校的路上,春子恶狠狠地说。他认为,自己一家落得如此下场,皆是牛双全所赐。

    牛树才见春子怒火如炽,便只好相劝,“你不要乱来,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在心中记下这笔帐就是了。”

    ************

    一月后,高峰县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对牛树人一案进行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牛树人对妻子李银莲恶语相向是导致李银莲服毒的主要原因,李银莲服毒后,作为与她有特殊关系的牛树人完全有义务也有能力进行救助,但正是因为牛树人的不作为,最终导致李银莲死亡结果的发生。法院依照有关刑法认为,牛树人虽是一种间接故意,但触犯的仍是故意杀人罪。考虑到案犯有主动交待罪行的情节,因此,法院从轻判处牛树人有期徒刑4年。

    当日,春子就随大伯坐在旁听席上。听到法院的判决,春子难过极了,他跑到父亲身边,看着那神情憔悴的明显削瘦的脸庞,所有对父亲的怨怪都已远去,想到可怜的父亲将要经受4年的牢狱之苦,春子又止不住泪水长流。

    “春子,你不该知道这些,你要好好读书啊。”这是牛树人在庭上唯一留给春子的话。

    ************

    一眨眼的工夫,寒假到了。同学们都忙着回家,唯有春子躺在床上不想动身,只认真翻看着小说。有同学唤他一起走,他便回答说过一两天再动身,还有点事要办。而事实上,此时的他已无意回去,不想去面对那物是人非的家乡。

    再过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了,高峰县城已处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人们都在抓紧最后一两天的时间,把年货置办得更丰富一些。春子走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回回充满喜悦的人群,孤苦悲凉的心情油然而生。

    “牛春早。”春子听到后面传来熟悉的声音,赶紧回过头去,原来是班主任刘老师。

    “刘老师,您好。”

    “春早啊,听说你住在寝室还没回去,我到处找你呢,你这孩子,怎么到现在还不回家呢?”

    “我,我不想回去。”

    “你家里人会惦记的。”

    “我家没人了,爷爷和大伯他们又不和我住在一块。”

    “唉!”刘老师想到春子母亲已亡、父亲又刚去坐牢,发出一声长长地叹息,“不回去也罢,就到我家过年吧。”

    “谢谢老师,我还是不去的好,那样太打扰您家了。”

    “这要什么紧,再说,过年的时候学校食堂也要关门的,你去哪里吃饭呀。别说那么多啦,跟我回去。”说着,刘老师便拉过春子的手。

    春子眼中含着感激的泪,已说不出话来。

    刘老师叫刘秀,教春子的语文。尽管春子在班上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她还是格外垂青这孩子。在她的眼中,春子思维敏捷、富有才华,只是由于家庭的不幸,使年轻的心灵蒙受阴影。她觉得,自己作为老师,有责任关心爱护他、教育引导他,使他能尽早走出内心的沼泽地。所以当她听说春子还独自一人呆在学校时,喉头不禁有些哽咽,她感觉对自己这样一个屡遭不幸的学生,实在是关心不够,因此决定将春子接回家一起过年。

    春子随老师到寝室收拾东西时,大伯来了。

    这些日子,牛树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孤苦的侄儿。眼见春节到了,春子还没回家,便专程赶到县城来接春子回去。

    “我就到刘老师家过年。”春子说。

    刘老师见春子还是不想回去,便对牛树才说:“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他的。”

    牛树才见刘老师如此好意,自然是感激万分,便放心回去了。

    ************

    刘老师的丈夫在邻县工作,自己一个人带着15岁的女儿住。春子的到来,不仅不显拥挤,而且平添了几分热闹。

    春子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现代家居生活,进门要换鞋、看的是闭路电视、炒菜用燃汽炉、洗澡用的是热水器……他过去所熟悉的山区生活,在这里已很难找到踪迹,春子不禁感慨万千:人之不同,生存环境是最大不同。

    刘老师表现出的热情,渐渐消去了春子因为陌生而产生的不安心理。她给春子端出各种好吃的,教他使用家用电器,让他适应新环境,找到家的感觉。春子对此十分感激,因而对于刘老师女儿蔡芬的冷淡,也并没介意。

    刘老师的丈夫蔡学良在年三十晚上才赶了回来,对于家中这位年轻的新客人,他和妻子一样,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他了解了春子的家庭情况后,还叮嘱一向任性的女儿,一定要和春子友好相处,切不可有伤害他的言行。

    当蔡学良了解到春子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时,特意叫春子拿来一些习作看。看后,他把春子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春早啊,你的习作我大致都看了,总的感觉是,文笔优美,情真意切。但是,我觉得你太专注于自身苦闷心情的抒发与描写,并非好事。这也许确是你内心的真切感受,甚至能成就你的一些文章,但总的而言,它将影响你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包括写作。”

    春子感到了些微震惊,这样深刻而富有思辩的对他文章的评价,他是第一次听到,而且并非出自教自己语文课的刘老师之口。

    蔡学良接着说:“实际上这个世上每天都在发生不幸,你的遭遇确实令人心酸,但于整个社会而言,只是沧海一粟。你听得懂我的意思吗?”

    春子摇摇头。

    蔡学良便接着说:“我的意思不是说你的遭遇不值得同情,而是你不应该深陷其中,眼中只有你自己的不幸,笔下只有你自己的伤情,这是不对的。世间百态,喜怒哀乐都有,你应该放眼丰富多彩的社会,关注更多人的命运,这样,你的视野才会开阔,思想才会深刻。”

    春子认真听着,不时点头。通过这番话,他确实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蔡叔叔,您说得对,我不应该太过看重自己的不幸了。”

    听春子这么一说,蔡学良面露喜色,“你认识到就好,其实你年纪还小,能这样懂事已经是不错了。我倒是把你看成大人了,所说的话要求高了些,不过你若能做到,对你确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你现在还是学生,把学习搞好是你目前最大的目标和任务。”蔡学良最后强调。

    ************

    在刘老师一家的关爱下,春子过了一个比较愉快的春节,而且还让他懂得了不少人生道理。

    相比之下,他的好友牛芳玲这个春节过得要艰难得多。由于春子没有回家过年,让思他念他的牛芳玲每日里望穿秋水,度日如年。她常想,也许是春子由于不想再见到自己,所以连家也不回。想到这,牛芳玲总是悔恨不已,焦燥不安,几次都想进城去找他,但又缺乏勇气。

    此外,父亲为她相中的那位煤矿老板的公子,更是借着春节之机往她家跑,送上丰厚的礼物,把牛双全一家说得心痒难耐,恨不得马上把牛芳玲送到他怀里去。特别是她的哥哥牛光良,由于在那煤矿做事,更是力主妹妹嫁了过去,好谋得更加理想的差使。

    一家人的死磨硬催,让牛芳玲倍觉厌恶,春节还没过完,便选择了逃离。

    不在高峰县城她姑姑家,也不在其他亲戚朋友家,牛双全一家四处寻找、打听,仍没有她的消息,一家人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我捡了一个香港小富婆(8)

    转眼间,半年快过去了,仍然没有牛芳玲的音讯。就要参加高考的春子在回村之时得到的这一消息,颇感惊愕和伤心。还有更让他难受的是,大伯代为看管的那两口鱼塘里的鱼,也不知怎么搞的,纷纷得病死了,死鱼浮满了水面。

    带着伤心与失落,第二天,春子回校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备考复习当中。

    但遗憾的是,春子在这次高考中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离专科分数线尚差10多分。

    从家中赶到学校确认这一结果后,春子向班主任刘老师表示,他对这一结果不感到意外,由于自身已很难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加上家庭条件也不允许,他不想复读再考了。

    春子向刘老师深深鞠了一躬,“谢谢老师这些年对我的关心!”

    刘老师听春子这么一说,也没有苦劝他,只是觉得有些惋惜,她对春子说:“你蔡叔叔昨日刚回到家中,知道了你考试的结果,你要不要去见见他?”

    “我这就去。”春子视刘老师的丈夫蔡学良为尊敬的长者,自然是愿意再见到他。

    春子来到刘老师家门口,正要去按门铃的手突然停住了,他觉得自己已无脸踏进这个家门。犹豫了好一会儿,他还是决定下楼。

    “牛春早。”春子正转身下楼,身后传来了蔡学良的叫声,春子赶紧停住脚步。

    “你这小子,来了还不想进门呀?”蔡学良将春子引进了门,“我觉着门外有人吧,一看果然是你。”

    “蔡叔叔,是我不好,我没脸见您,所以……”

    “别说了,我理解。”蔡学良和蔼地叫春子坐,倒了杯开水给春子。

    “以我们国家目前的国力,还无法让所有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每年总有一大批孩子被挡在了大学门外。你不必太难过,这不完全是你的责任。”

    蔡学良耐心开导春子:“其实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能上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没有希望,我也只有高中学历嘛!只要你不沉沦,脚踏实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去拼去搏,还是一样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

    “谢谢蔡叔叔的教诲,我回去后会脚踏实地做事,不会胡思乱想、不思进取的。”

    “那你打算做些什么呀?”

    “当务之急还是帮我大伯把那几口鱼塘弄好,自我爸坐牢后,承包的几口鱼塘都由我大伯在代为管理,够辛苦的,我应该将它接过来。”

    “那你的文学梦呢,不想继续下去了吗?”

    “自然是要继续的,这和养鱼本不矛盾。”

    “这就好,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还是不要轻易抛弃的好。”蔡学良点头表示赞同。他突然起身对春子说:“你随我来。”

    春子随蔡学良走进了书房。

    蔡学良指指桌上早已准备好的书刊报纸,对春子说:“你拿这些去看看,对你丰富知识、拓宽视野会很有帮助。”

    春子走近书桌,蔡学良便一一给他介绍:“你看这是《参考消息》,世界风云尽在其中;这是《人民日报》、《半月谈》等中央和省委的党报党刊,党的声音、国内外及省内外大事尽在其中;还有《文州日报》,可以帮助你了解我们本地的要闻大事。当然,你最爱看的文学类刊物也有,这是《小说月报》、《收获》,看看人家的作品好在哪里?”

    手捧这一份份自己平时很少一见的报刊,春子欣喜万分,“谢谢蔡叔叔,我一定拿回去认真阅读,不辜负您的期望。”

    蔡学良微微一笑,“只要你爱看,以后有空可常来,到我这儿拿最新出版的报刊。”

    这时,刘老师回来了。她买来不少好菜,到厨房忙碌去了。

    中午时分,刘老师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说她在同学家吃饭,不回来了。蔡学良听妻子一说,摇摇头叹了口气,“都是你庞的,成天在外疯疯癫癫,现在饭也不回来吃。”

    “在同学家吃顿饭要什么紧?再说,你是他父亲,管教的责任你没有啊?”刘老师说罢,整理饭桌去了。

    蔡学良跟了过去,“你说我哪有时间啊,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

    “你也知道你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你知道我一个人有多难吗?”说着,刘老师的眼圈红了,“你就不知道想个法子调回高峰呀。”

    蔡学良赶忙拿来纸巾递给妻子,面带歉意地说:“我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可调动是组织上考虑的事,我只能服从组织安排。”

    吃过中饭,春子千恩万谢,拿着蔡学良借给他的书报刊物,还有一些文学名家的小说著作,离开了老师家。

    ************

    春子绕道来到了关押父亲的监狱,看望正在服刑的父亲。

    牛树人听说儿子来看他了,一路小跑过来,急问春子高考的情况。可看到春子垂着头,半天不吱声的样子,牛树人顿感万箭穿心,“你,你到是说呀,你是不是什么大学都没考上?”

    春子点点头,仍然不吱声。

    “唉呀,我多年的希望破灭啦,你,你太不争气了!!”牛树人不禁落下泪来,“看来,我永无出头之日啊。”

    少顷,牛树人又止住了悲声,他说:“你赶紧联系复读吧。”

    “爸,你不要难过了,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做其它事嘛,只要努力,还是会有成功的一天。”春子见父亲心情稍微平复,才肯和父亲说话。

    谁知牛树人听了又激动起来,“你好愚蠢啊,你可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不读好书考上大学,你如何光宗耀祖?我们家又如何有出头之日?”

    “可是,”春子想说服父亲,于是将蔡学良开导他的话又说给了父亲听。见父亲仍是不开窍,便继续说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咱家养的鱼大都得病死了,欠的债都无力偿还,哪还有钱让我复读,更没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了。”

    “怎么会这样?”半晌,牛树人又是一声长叹,“唉,春子啊,这也许真是天意。你回去后好自为之吧,爸对你的前程已是无能为力了。”

    “爸,您不要悲观,我一定会做出一番成绩来的。”

    牛树人点点头,不想再说什么了。

    ————————————————————

    话说牛芳玲一气之下离开了牛磨村。起初,她来到高峰县城,想去姑姑家暂住,但想到家人肯定就要赶了过来,便没有去姑姑家。她在县二中门口徘徊了好一会儿,却始终没有勇气进去找春子。她想,春子定是要躲着她才不肯回家,而现在自己竟找到这儿来了,肯定会让春子更加讨厌。

    牛芳玲最终决定到文州市去,那里有她的一个初中同学,叫李小花。她同学原是老土乡集镇上的,后来父母到文州市区开了家餐馆,便也就跟随去了。两人曾经通过信,牛芳玲还记得李小花留下的地址。

    文州市区人口40多万,属中等城市,但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牛芳玲而言,如一叶孤舟进入无边无垠的大海,汹涌的人流让她不知所措。

    面对一辆接一辆的公交车在大街上驶过,牛芳玲却不知哪一辆是自己要坐的。她不时请教别人,该坐哪路公交车才可以到达她要找的地方,有人便告诉她要转几趟车才行,先坐2路到某处下再转5路车。牛芳玲便按着人家的指点坐车,谁知到了某处却没有5路车,原来那人也弄错了。一番周折,天黑了,牛芳玲竟也没有找到她要找的地方。

    我捡了一个香港小富婆(9)

    霓虹妖艳,街灯刺眼。茫然无助又累又饿的牛芳玲在街上找了家不起眼的小餐馆,准备填饱肚子再说。

    这小餐馆是家夫妻店,没有帮工,只夫妇二人在忙碌着。

    牛芳玲要了一碗最便宜的鸡蛋煮米粉。她也顾不得烫,哈着气大口吃开了。

    可就在她用手伸向裤兜里准备拿钱付帐时,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裤兜里已空空如也。牛芳玲左翻右翻,额头直冒冷汗,却还是没有找到她从家中带出的两百多元私房钱。定是挤公交车时让小偷给扒了,这下可怎么办?想到这,牛芳玲扒在桌上忍不住哭出了声。

    “这个妹子,怎么啦?”老板娘听到哭声走了过来,用手推了推牛芳玲。

    牛芳玲止住了哭声,抬头看了看老板娘,三十来岁的她一脸的和善,便说:“我,我带出来的钱都让人给扒去了,连吃粉条的三块钱都拿不出来。”

    “竟有这事啊,唉,那小偷也真不是个东西,把人扒得一分不剩。算了,这碗粉算我请了。”

    牛芳玲连说谢谢。这时,老板走了过来说:“怎么吃完了才说遇小偷了,是不是存心在这儿骗吃呀?你要说说清楚。”

    牛芳玲慌了,正要解释,被老板娘制止了,“别听他胡说,几块钱的事,至于吗?”老板娘用手一推那男人,“闪开,别没事找事。”

    她又转向牛芳玲,问道:“听你口音,像是高峰人,来这找亲戚吗?”

    牛芳玲见老板娘为人颇厚道,便将找同学不着的事说给了她听。

    “我也是高峰县的女,与你算是老乡吧,要不这样,你也没地方住,就委屈在我店里打个地铺,明儿叫我老公带你去找找。”

    牛芳玲觉着自己是遇上好人了,哪有偏要去街上流浪的理,于是连忙道谢。

    一直到晚上11点多钟,小餐馆才打烊。牛芳玲帮着收拾了一会东西,已是人睏马乏。这店老板姓金,单名一个“来”字,已不似先前那样刻薄了,还帮着取来一块旧门板,平放在地上,然后铺上被子,使牛芳玲不至于被地上的湿气冻着。

    躺在地铺上,牛芳玲竟又睡不着了。她想念春子,想念亲人。从小到大,她还没有感到如此的无助、失落和悲凉,如果不是这好心人收留,自己今晚还不知要流落在哪个街角受冻!

    第二日上午9点多钟,吃早餐的人少了,老板娘果然叫丈夫金来带牛芳玲去帮着找人。对于在这儿待了数年的金老板来说,坐哪路车到哪条街再到哪条巷,已大致是熟悉了。

    按照牛芳玲同学李小花留下的地址,他们二人来到了一个叫中山巷的地方。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要找的“顺意餐馆”。

    在门牌号为中山巷27号的一家面包店前,牛芳玲问店老板:“请问老板,中山巷27号不是‘顺意餐馆’吗,怎么变成了面包店?”

    “这本来就是面包店,你干嘛呀?”

    “我们是来找人的。”陪牛芳玲同来的金来说:“你这家面包店是什么时候开张的啊?”

    “哦,找人啊。我们店开了有半年多了。对了,以前这店好像就叫什么‘顺意餐馆’。”

    “那他们现在搬到哪儿去了?”牛芳玲急急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

    金来便带着牛芳玲去问附近的一些店铺,有的说可能去这了,有的说可能到那了,始终没有确切的结果。

    牛芳玲感到十分失望和伤心,她不禁又要哭出声来。

    金来反倒显得十分轻松,他拍拍牛芳玲的肩,安慰她说:“用不着伤心,已经很晚了,我们先回吧,以后慢慢找。”

    已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牛芳玲只好随着金来回到了他的饭馆。

    ************

    接下来的日子,牛芳玲一面帮着小餐馆打打杂,一面继续抽空找寻着同学李小花的下落。

    一天,老板娘的母亲病重,由高峰县人民医院转到文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老板夫妇便双双前往探望,只留下牛芳玲一人看着店铺。

    这天晚上,天气骤变,风雨交加。牛芳玲把门栓好,和往日一样,将旧门板铺在地上,准备睡觉。

    “咚咚咚……”一阵阵敲门声把牛芳玲吓了一跳,她赶紧披衣起身,跑到厨房拿来一把菜刀。

    “开门,是我,咚咚咚……”

    牛芳玲终于听清楚了,来者是老板金来,于是急忙取下门栓,让他进来。

    “怎么搞的,敲了半天的门也不开?”金来虽打着雨伞,衣服却免不了淋湿大片。他进门后反手将门关上,见牛芳玲只披了件外衣,站在门旁微微抖动,“你真是的,我回来也吓成这样子啊,还拿着把刀。”

    “我不知道你这个时候会回来?”

    “我就是担心大风大雨的天你一个人会害怕,所以决定回来住。”

    “老板娘呢?”牛芳玲放下菜刀,帮金来收好雨具。

    “她不回来住,在医院照顾她娘。”说着,他爬楼梯上阁楼换去湿衣服。这时,牛芳玲已帮他准备好热水。

    牛芳玲看看挂在墙上的石英钟,已是晚上十一点,于是脱下外衣钻进被窝。

    “芳玲,芳玲,到上面去睡吧,那里暖和。”刚闭上眼睛的牛芳玲又被轻轻推醒了,只见金来笑眯眯地蹲在她身旁。

    “让我到上面睡?那你呢?”牛芳玲一脸不解。

    “我到下面睡。”

    “那怎么成?”

    “我就知道你不肯让我一人睡地铺,所以我们一起到上面去睡。”

    牛芳玲一惊,她觉察到了这个金老板有些不怀好意,“不要开玩笑了,你快上去睡吧。”

    “我要和你一起睡。嘿嘿……”金来淫笑几声,将牛芳玲身上的被子牵开,猛地扑了上去。

    牛芳玲吓得拼命地挣扎,无奈金来色欲攻心,力量倍增,牛芳玲无法将他推开。加上外面风雨交加,雷声阵阵,至使牛芳玲的哭喊声显得无力而微弱。

    当金来的一只大手抓向牛芳玲雪白丰满的胸部,并开始向她下身疯狂进犯时,牛芳玲在反抗无效之下绝望地闭上双眼……

    ———————————————————————

    春子高考失利,回到了牛磨村。在多数同龄人还在父母家人的呵护下生活时,他开始挑起振兴家业的重担。

    春子买来一些有关养殖方面的书籍,在伯父的帮助下,将两口池塘的水用抽水机抽干,然后引入水渠中的活水,重新放入鱼苗。

    白天操持劳顿,到了晚上,春子仍要挤出时间翻阅从刘老师家带来的书籍报刊。因为刘老师丈夫蔡学良的话,时时提醒着年轻的春子,使他在沉重的生活压力面前,不至于将自己明亮的双眼蒙尘、将美好的梦想沦丧。他注意关注社会和生活,努力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以便更好地表达认识、抒发情感。

    善良的牛磨村人对春子一家的不幸遭遇多持同情态度,所以回家务农的他和乡亲们相处得还算和谐。虽说春子是高考落榜者,但在牛磨村,他仍是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之一,所以遇上需要“舞文弄墨”的事,左邻右舍少不了要请上他,比如帮邻居给亲友写写信,过年时帮忙写写春联等等。

    就这样,春子在家一呆将近两年。近两年来,闭塞的乡村始终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机,他所经营的两口水塘,尽管小有收获,但远不够偿还自己读书和前些年因养殖不善而落下的债务,他依旧是一贫如洗。还有让他揪心的是,一直得不到牛芳玲的任何音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代词人贺铸的这首《青玉案》,虽算不得诗词经典,却也是寄情佳作。由于词中描写一位男子因情人远去,不知人在何处,生出无限忧愁与叹息,而深受春子亲睐。他常在深夜里轻轻吟咏此诗,以解浓郁的怀念相思之情。

    我捡了一个香港小富婆(10)

    这期间,春子去过几次高峰县城刘老师家,只有一次遇到蔡学良。蔡得知春子投给《文州日报》的几篇杂文和散文都陆续发表出来了,很高兴,送给他更多书籍刊物,鼓励他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

    然而,正是因为春子一篇投给《文州日报》的稿件,使他的人生有了第一次重要转折。

    ************

    回到前文所述,1995年6月的一天,老土乡人民政府派吉普车到牛磨村将春子带走了,起因是该村不久前发生一起超生农妇服毒自杀事件。

    这自杀的农妇叫崔建英,是春子的邻居。她和丈夫牛志勇除在土里刨食外,并无其他挣钱的手艺,两个人也常有矛盾,但在生育方面,两人却惊?(精彩小说推荐:

    ) ( 我捡了一个香港小富婆 http://www.xshubao22.com/2/299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