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作者:小相师
第一章:落魄大师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1813:47:05本章字数:7799
第一章:落魄大师
第一章:落魄大师
自古以来,国人就强调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古代武人杀人杀够了,要荣归故里,文人金榜题名亦要衣锦还乡,正如项羽所言:“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
可对于基数庞大的北漂一族来说,这个城市给他们的只是一个饭碗和虚无缥缈的梦想。尤其是居住在北普陀影视城附近的北漂们,他们向往那些红得发紫的明星,梦想自己也有功成名就的一天。
可以说,他们所作的一切努力和遭受的一切罪孽,都是为了能够享受衣锦还乡的荣耀,为了能体验人人仰视的快感。
唐小婉是一个幸运儿,有幸被一位剧组导演临幸,欢天喜地搬离贫民窟,也就是北漂聚集地。
对此,秦老爷子很是不解,他早看过唐小婉的面相,鼻尖单薄,蒙着一股灰暗气息,一生都没有财气。可而今再看,那一抹灰暗气息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红光,财星高照:“没道理啊,难道这妮子得了贵人相助?”
“不会是那混小子干的好事吧?”
秦老爷子猛然一惊,就他所知,方圆百里之内除了他自己之外,就只有孙儿秦学兵懂得奇门秘术,于是连忙回家,把正在研究风水学说的秦学兵揪了出来:“混小子,是不是你改变唐小婉的运程?”
“爷爷,我只是想试验下灵不灵,以后不会再犯了。”秦学兵自小跟着老爷子,从他记事那天起,老爷子就教他奇门之术,相术风水无不包容,但老爷子更多是强调一点,决不能给人看相算命,更不许改变他人的运程命理。
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但秦学兵一直都没有违背老爷子的意愿。可最近时常听到关系不错的唐小婉抱怨如何倒霉,如何辛苦,同情之下就指点了一番,给唐小婉制造了一次机会,而唐小婉也把握住了。
“混小子,当初就不该教你奇门秘术。”
秦老爷子叹了口气,心里却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衣钵得以传承,一方面却不希望秦学兵运用奇门秘书:“罢了,有些事也该让你知道了,免得你这混小子胡来,葬送了自个。”
早在八十年代初,秦老爷子就已经是江南一代奇人,出入豪门大院,替人驱灾避祸,推算命理,收取巨额卜金,可谓风光一时。
可秦老爷子一生帮别人推算命理,驱灾避祸,却算不到自己的运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伙强人闯入家里,妻儿惨死,自己也断了一臂。
直到此时秦老爷子才明白,冥冥之中自有因果报应,改变别人的命理运程,自身是要承受部分因果的。
从此之后,秦老爷子心灰意冷,远离江南来到京城,又恰巧在垃圾堆旁捡到襁褓中的秦学兵,当做亲生孙儿养大。不过他担心因果会报应在秦学兵身上,自此不再动用奇门秘术,即使摆摊算命,也和普通神棍一样,瞎忽悠。
“爷爷,不对吧,真要有因果报应,那古往今来的奇门术士岂不都难以善终?”秦学兵难以置信,奇门术士在古代地位崇高,历朝历代都设有盐宫令、火山令等官位,大富大贵不在少数,要是有因果报应,怎么没报应在这些人身上?
而且这些入朝为官的术士开口断的就是国运,要论因果比秦老爷子大多,岂不都难善终?可事实证明,很多人都活得好好的。
“那是他们懂得化解因果。”秦老爷子又叹了口气,说起另一段令人痛心的往事。
古往今来,奇门术士都有另一个身份,炼气士。通过修炼元气,壮大己身可化解因果报应,是以很多杰出奇门术士都愿意入朝为官,一方面享受荣华富贵,一方面造福百姓。
可十年动乱,奇门术士大多被当成牛鬼蛇神处决,无数奇门秘术断绝传承。
秦老爷子的师父也在十年动乱第三年死在牛棚里,都没来得及把炼气的法门传下来,不然秦老爷子也不用接下那些因果。
“那当今还有人懂得练气的法门吗?”。秦学兵没想到奇门还有这样一段往事,对于炼气士也更加好奇,若能学得练气之法,不就可以将奇门秘术发扬光大了。
“这年头连真正的奇门中人都很少了,更别说炼气士,反正我没碰到过。”
秦老爷子摇了摇头,而后郑重警告道:“咱们奇门中人,损人利己不能干,但损己利人更不能干,你小子要是再敢给人算命,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我就是看唐小婉人不错,才多说了两句,以后不会了。”秦学兵连忙做出保证,老爷子只有一条左臂,一把屎一把尿把自个养大,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自个可得好好活着,给老爷子养老送终。
秦老爷子嗤之以鼻:“屁不错,受了你的恩惠,竟然连声谢都没有,也就是个白眼狼,你小子是有病才帮这种人。”
秦学兵被老爷子说得面红耳赤,赶紧岔开话题:“爷爷,学校还有点事,先去出去了。”
“快滚吧”秦老爷子没好气,本来希望秦学兵读计算机、金融类的热门专业,将来好出人头地,可谁曾想,这混小子竟瞒着他报考最冷门的考古专业,可把他气得够呛。
不过秦学兵已经读到大三了,只能破罐子破摔。
殊不知,秦学兵也有自己的想法,学了那么多年奇门秘术,总不能光学不用,要是能运用奇门秘术寻到几座古墓,很快就能在考古界扬名立万。
“学兵,别忙着走啊,今儿淘了个老物件,过来帮忙掌掌眼。”秦学兵刚出门就听到邻居于小东的声音。
于小东是个古玩贩子,不过他并没有到潘家园摆摊,而是在影视城附近摆了个摊子,经常用现代艺术品忽悠来影视城观光的游客,倒也能赚点钱。
于小东就租在隔壁,是个小单间,里头堆满了各种玩意,用于小东的话说这些都是古玩,不过稍有些眼力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一屋子都是作古的现代艺术品。
“就是这块古玉,一千块钱收的,你看值不值。”于小东递过来一枚带有沁色的龙纹玉佩。
“东哥,你这是在难为我啊。”秦学兵不由苦笑,古玉真假难断,年代难断,尤其是近些年高仿古玉不断冒出,能让很多行家打眼,所以玉石界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买旧不如买新。
而秦学兵只是一个大三学生,从没经手过古玉,对古玉的理解只限于书籍和故宫博物馆。
“没关系,只要有个说法就行。”于小东倒不是很在乎玉器的真假,关键是要秦学兵给一个具有可行性的说法,然后就能用秦学兵的说法忽悠游客,说不定能卖出高价。
秦学兵把玩了一会,把玉料、造型、雕工、沁色、包浆都看了个遍:“还真巧了,上周在潘家园就见过一件类似的玉器。”
秦学兵经常去潘家园,不过从来都是多看多听不出手,一方面是因为眼力不够,怕买了赝品,一方面是钱少,不敢随意乱花。
而上周去潘家园时,正好听到一位老人在点评一枚类似的龙纹玉佩,于是将那老人的话重复了一遍:“料子是玉石没错,雕工也和汉代的风格一样,趋向豪迈奔放,隐起处用细如毫发的阴线雕刻,有如古画上的游丝描一般刚劲有力,很好地弥补其立体感不强的弱点。”
“真是汉玉?”于小东有些激动,尽管这枚龙纹玉佩材质不怎样,可只要是汉玉,最少也能卖出几个万。
秦学兵摇了摇头,说道:“玉佩虽然是玉料,雕工也像汉代风格,但也只是像而已,另外沁色却有问题,浮于表面,不够深入,没有历史的厚重感,显然是现代仿品。”
停顿了一会,秦学兵又道:“不过东哥的运气还算不错,虽然是现代仿品,但也算得上高仿了,你看这包浆,层层积淀,光泽柔和,充满了旧气,要是忽悠得好,真能卖出一个高价。”
“那就好,那就好。”
于小东一脸喜气,像他们这种小贩,主要就是针对外行,完全可以把高仿当做真品卖出:“不过学兵,你知道这些包浆是怎么生成的吗?我这些年也收了不少仿品,可没一件有这么好的包浆。”
“方法多得是,不过我可看不出是用那种方法的。”秦学兵可不敢断言,当今古玩市场鱼龙混杂,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只会让消费者瞠目结舌,难以判断。
尤其是最近流行的方法更令人难以置信,造假者竟然在耕牛屁股上隔开口子,塞入做好的仿古玉再缝上,利用耕牛耕作时的不断摩擦和体热迅速产生包浆。
据说,用这种方法产生包浆的速度,一年等于盘玩一千年,甚至一些古玉藏家都会用这种方法令古玉迅速生成包浆,减少盘玩的时间,毕竟古玉刚出土时也没有包浆,且色泽灰暗,其价值比盘玩过的古玉低很多。
“管它怎么生成包浆的,能卖出好价钱就行。”
于小东也不在意这些,又从桌上拿出一支细小的玉笔递给秦学兵:“这玩意不知道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不过做工很精细,你看下,要是喜欢就拿去。”
秦学兵拿过来看了一会,做工确实很精细,如同缩小版的毛笔,长不到五厘,比牙签稍粗一些,还用隶书刻着五个小字:一笔一惊天。
不过并非玉料做成的,且像现代工艺品,价格不会很高,秦学兵便心安理得地收下:“谢谢东哥,我很喜欢这支小玩意。”
“有什么好谢的,你经常帮我掌眼,我可没说过一声谢。”于小东笑着把秦学兵送出去,这两年因为秦学兵帮忙,可让他多赚了不少钱。
“好东西,用来清理指甲缝就不错。”秦学兵很满意这件工艺品,用来清理指甲缝,既实用又显得有品位。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玉笔鼻尖跟针尖一样锋利,稍一用力就刺破皮肤,让他忍不住想要嚎叫,十指连心啊。
但他想叫却叫不出来,甚至连嘴巴都张不开,别提有多难受。
更令他惊骇的是,脑中突然出现一幅画面,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手持玉笔凌空书写,笔走龙蛇:“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一个个文字闪现,就像烙铁一样烙印在秦学兵脑中,令其能够牢牢记住,甚至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这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对此他并不陌生,家里就保留着一本,他和老爷子都经常翻阅。
“天清地宁,河图秉灵,焚香一柱,十方肃清,发鼓三通,万神咸听……这是《灵棋经》。”秦学兵记得老爷子玩过这种占卜方式,以四枚刻着“上”字,四枚刻着“中”字,四枚刻着“下”字,共十二枚棋子进行占卜。
据传,《灵棋经》是黄石公所创,传与张良,最后被东方朔掌握,才发扬光大,是我国占卜术的一大标志。因为在其出现之前,古代占卜多用龟壳、蓍草等自然灵物,而《灵棋经》则采用人造灵物,多用紫檀、梓木、枣木等原料制造棋子。
“奇门、六壬、太乙、推背图……竟然覆盖了所有与预测有关的书籍,还包括各种奇术。”秦学兵愈发感到不可思议,这些书籍中甚至还包括很多失传的,譬如《鬼谷子》第十三、十四卷。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葬书》。”秦学兵现在还是北大考古专业三年级学生,自然不会陌生风水学祖师爷郭璞的《葬书》,本书是第一本给风水做出定义的巨著。
“须猕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撼龙经》,第二代风水祖师丘延翰的传世之作。”
又是一部部关于风水墓葬的巨著烙印在秦学兵脑中,其中也包括很多失传的著作,譬如《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八字天机》《地理泄天机》等书。
在老者笔下,文字具有了灵性,在秦学兵脑中自由飞舞,最终汇聚成一支玉笔,正如于小东送给他的玉笔一样,上面也有五个字:一笔一惊天。
“一笔一惊天,还真是惊天之笔。”秦学兵感慨不已,这不单单是一本本巨著,更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是一座知识宝库,掌握了这些就等于掌握从古至今各种奇门奇术。
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完全吸收这些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完全可以像老爷子年轻时一样,出入豪门大宅,赚取巨额算命金。
又或者将风水学、墓葬学等奇门妙术运用到考古专业上,不难找出一两座古代墓葬,在考古上做一番成就。再不济,也可以当一个盗墓贼,要是能从古墓里淘几件宝贝,就发大财了。
“可惜,没有炼气法门。”秦学兵仍有些惋惜,按照老爷子的说法,没有修炼出元气,就不能抵消因果,他也不敢随便动用奇门妙术,让别人的因果报应到自己身上。
老爷子说得没错,损人利己不能干,损己利人更不能干。
可就在这时,脑中的玉笔突然动了起来,如走龙蛇,洋洋洒洒写出一篇名为《炼气诀》的法门,最终这些文字化作头发丝大小的气流,游走于奇经八脉,令其神清气爽。
“炼气诀,元气,我成为炼气士了?”秦学兵木讷地看着手中的玉笔,怎么也想不到这支被他定义为现代工艺品的玩意竟如此神奇,几乎覆盖了所有奇门奇术,还有老爷子欲求不得的炼气法门。
“哈哈哈……”秦学兵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炼气诀》对一般人而言可以强身健体,可对奇门中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一旦修炼出元气,就可以化解因果。而且,不管是老爷子教的,还是玉笔记载的,有很大一部分奇门秘术都需要配合元气才能施展,也就是说炼气法门才是奇门秘术的根本所在。
可以说,得到《炼气诀》等于为秦学兵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正美美地想着,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按下接听键,传出宿舍老2徐振兴奋的声音:“老大,快来学校,叶大美女带头罢灶,正热闹着呢,可别错过了。”
“那敢情好,我马上回校声援。”秦学兵拔腿就往外跑,今年学校食堂换承包商,馊馒头、隔夜菜、小强、菜虫轮番上演,可谓百花争鸣,让每个学生都充分体会到猪食的味道。
现在校花叶大美女带头罢灶,若不去声援,那可太对不起美女,也太对不起自己的肠胃了。
跑了几步,秦学兵又停了下来:“反正也不怕因果报应,不如先卜上一卦,推算因果祸福。”
念头一动,体内元气突然动了起来,顺着经脉进入大脑被玉笔吸收,玉笔也跟着游动,龙飞凤舞地写下四个子:命犯小人。
第一章:落魄大师
第一章:落魄大师
第二章:领导阵亡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1813:47:05本章字数:8921
第二章:领导阵亡
第二章:领导阵亡
要说谁对学校食堂最为不满,那肯定是像秦学兵这样的穷学生,消费不起校外的好饭菜,只能强咽食堂的猪食,当咽不下去的时候就只能闹罢灶。
不过想闹罢灶也不容易,食堂老板的叔叔就是学校政治处主任,手掌生杀大权,谁闹事谁倒霉,前几次带头罢灶的学生纷纷遭到处分,秦学兵也没能幸免,属于老师眼中的刺头学生。
鲁迅先生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不管罢灶风险如何巨大,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学生站出来,持续斗争。
不过这次不同,让很多人都看到成功的希望,一是因为带头的叶梓菁是校花美女,影响力很大,有很多人响应;二是因为叶梓菁背景很大,校领导也不敢拿她怎样,大家也不怕政治处主任的屠刀。
正因如此,秦学兵才会迫不及待地赶往学校声援,就连玉笔所写的“命犯小人”四个字也不管了,心想,咱是奇门中人,还怕小人?
秦学兵难乘一次计程车,不到二十分钟就赶到食堂门口,马上看到同学们群情激奋地闹罢灶。
“同学们,食堂一天不改善伙食,咱们就一天不在食堂用餐,我坚信他们肯定先支撑不住……”
看着叶梓菁站在最前面的桌子上演讲,秦学兵眼中满是欣赏。在京大,他最欣赏就是这位侠义心肠的美女,而且他自己也间接受过这位美女的帮助。
京大是全国名校,赞助商也多,助学金、奖学金种类繁多,但多数落不到贫困生身上,反倒被那些家里有钱有关系的学生申请走,让人徒叹奈何。
这种事跟叶梓菁没有半点关系,可这位美女却是个热心肠,带着一帮穷学生杀向院长办公室,逼得院长不得不亲自落实,各类助学金才真正落实到有需要的同学身上,秦学兵也因这件事每年能拿到六千块助学金,很大程度上减少家里的压力。
而今,从来不在食堂用餐的叶梓菁又站出来了,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热心肠。
在同学们眼里,叶梓菁就是位侠女,可在领导眼里,叶梓菁就是头疼的根源,殊不知政治处主任马三立带着十几个辅导员、保安就在不远处盯着,却不敢上前抓人。
他们也是无奈,叶梓菁背景庞大,校长见了都得客客气气地,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去抓叶梓菁。
叶梓菁不能抓,其他人就更不能抓了,不抓主犯抓从犯会激起群怒的,说不定会被愤怒的学生们围殴。
“主任,咱们就这么看着?”一名辅导员小声问道,他可很清楚主任跟食堂老板的关系。
马三立苦笑道:“那妮子碰不得,先看着,能不能找出其他带头人,再杀鸡儆猴。”
见叶梓菁讲完了,秦学兵心想也不能这么干看着,得声援啊,于是大声喊道:“打倒馊馒头。”
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大家一跳,不过大伙马上反应过来,跟着喊道:“打倒馊馒头。”
“打倒隔夜菜。”秦学兵又喊道。
“打倒隔夜菜。”
“打倒小强。”
“打倒小强。”
“没错,就是这小子了,上去抓人。”马三立终于找到杀鸡儆猴的鸡了,迫不及待挥手抓人。
“打倒万恶的食堂老板。”秦学兵挥着手,大声地喊着,可是让他意外的是,这次竟然没有人跟着喊,还齐齐看着他,不,准确地说,是看着他身后。
秦学兵回头一看,也愣住了,他对这位大腹便便的马主任可是印象深刻,上次就是这死胖子让他背处分的。
“秦学兵,又是你带头闹事。”马三立故意把尾音拉得很长,找到“主犯”事情就好办了,尤其是秦学兵这种屡教不改的主犯,绝对能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马主任,你那只眼睛看到我带头闹事了?”
秦学兵一点不犯怵,对这种连基本师德都没有的胖子,他心里实在生不起一丝敬意:“食堂饭菜有问题,还不允许我们说出来嘛?怎么,京大连言论自由都没有吗?”。
“胡说,食堂的饭菜不是很好嘛,你这种刺头就喜欢没事找事。”
马三立一口咬定食堂没问题:“上次就给了你一次处分,你不但不知悔改,还明知故犯,像你这种刺头,我们学校是教不了的,我会向学校建议开除你。”
“马主任,这次罢灶是我带头的,要不你也把我开除了吧。”叶梓菁适时地站了出来,别看一副柔弱的样子,说出来的话却掷地有声,不容置疑。
“这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
马三立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开除叶梓菁,甚至连一句重话都不敢说,只是抓着秦学兵不放:“你是初犯,只要把人解散了就行,秦学兵是明知故犯,决不能轻饶。”
秦学兵不怒反笑,拍着手掌,大声说着:“马主任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就这破食堂做出来的猪食你竟然说没问题,我真怀疑你有没有来食堂吃过饭,或者你的味觉出现问题了,对猪食情有独钟。”
所有人都被秦学兵惊呆了,没想到他会如此大胆,当庭广众之下嘲讽学校领导,骂领导是猪。
“你竟敢辱骂师长,我一定会建议学校开除你的。”
马三立被气得眉头都竖了起来,手指着秦学兵,颤颤抖抖地说道:“还有,我经常都在食堂用餐,从来都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马三立倒没有说谎,很多人都可以作证,但他吃得都是食堂老板给开的小灶。
秦学兵没有理他,走向叶梓菁那边,站到桌子上,喊道:“同学们,马主任说食堂的饭菜没问题,那咱们就请马主任到食堂吃一顿,要是他能吃完一荤两素的标准餐,不用学校开除,我自己退学,可马主任要是不敢,就说明饭菜有问题。”
“请马主任到食堂吃饭”秦学兵大声喊了起来,心里已经明白,玉笔说些的命犯小人就是指马三立了。
不过他并不担心,得到炼气诀,体内已经凝练出一股元气,不怕因果,有的是办法收拾这个没有师德,乱开处分的死胖子。
“请马主任到食堂吃饭。”所有人都跟着喊了起来,不管如何,得让马胖子尝尝猪食的味道。
“吃就吃,吃完再收拾你。”马三立咬牙切齿地,他当然知道食堂饭菜的味道,说猪食都是客气的。
可现在,秦学兵短短几句话就把他逼到绝路上,已经骑虎难下,若是不吃,绝对会招来麻烦。
“秦学兵,你这么做,会不会太冒险了。”叶梓菁有些担心,马三立只要忍一忍,秦学兵可就要退学了。
“这家伙大腹便便,养尊处优惯了,怎么可能受得了食堂的猪食。”秦学兵一点不担心,他是绝不会让马胖子吃完的。
秦学兵快步跑进食堂,打了一荤两素,放到餐桌上:“马主任,请吧。”
“色香味俱全,应该不错。”
马三立故作陶醉的说了一声,却让所有人都有种想吐的就感觉,就那跟大便一样的五香,青黄不接的素菜竟能得到色香味俱全的评价,可见这胖子睁着眼睛说瞎话这门功夫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了。
“色香味俱全,预先祝领导阵亡。”
秦学兵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差点没把马三立气死。
不过马三立也明白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时候再找秦学兵算账也不迟,于是夹了一口青菜送进嘴里,如同嚼蜡一般,却啧啧称赞:“味道不错,以后中午就来这吃饭了。”
“秦学兵说得没错,这死胖子对猪食情有独钟。”
人群中,有人嘀咕着,更有人破口就骂:“猪食味道不错?怎么就没毒死这个胖子。”
而他的话马上就应验了,马三立刚吃了几口,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就趴在饭桌上,胖脸正好压在饭菜上。
“马主任食物中毒了,快打急救电话。”秦学兵故作慌张地喊了起来,食堂里马上乱作一团,不少人都拿出手机拨打急救电话,也有不少人幸灾乐祸,拿出手机给马胖子拍照,准备时候发到**上,标题为京大领导中毒身亡。
“秦学兵,这到底怎么回事?”叶梓菁不明所以,怎么也想不明白会闹成这样。
“还能怎么回事,食物中毒呗,哎,侄子开食堂毒死叔叔,这都什么破事啊。”秦学兵一本正经地说着,心里早就乐开花了,这一切可都是他做的手脚。
其实秦学兵的手段很简单,利用奇门妙术引来阴煞,附于食物表面,马三立吃下食物,沾染阴煞,也就是俗话说的中邪。
不过阴煞入体并不像神怪故事中那么神奇,用科学的手段讲就是一种负面磁场,利用这种负面磁场,重则能伤人性命,轻则让人陷入昏迷,醒来后身虚体弱。
就秦学兵现在的手段,要杀人恐怕很困难,最多让马胖子昏迷两三天。不过秦学兵很知足了,以后要是看谁不爽,就用这招,统统送进医院。
“你运气可真不错。”叶梓菁笑了下,如果马胖子没事,秦学兵辱骂领导,被开除是必然的。不过现在看来,白为秦学兵捏了一把冷汗。
马三立昏迷不醒被急救车带走了,学生间炸锅了,这可是发生在眼前的食物中毒案件,以后谁敢再来食堂吃饭?很多人都自觉地抱成团,杀向综合楼,要求学校领导出来给个说法,再不改善食堂伙食,就要集体绝食抗议。
也有学生打电话给工商局,食物监管部门马上杀了过来,这一刻容不得他们弄虚作假,不然愤怒的学生能把媒体叫来,一旦报到出去,都得吃不了兜着。
食堂老板也被带走了,虽然昏迷的是他叔叔,但他是食堂老板,跟这件事脱不了关系。
“老大,酷毙了,色香味俱全,预祝领导阵亡,我敢保证,明天这句话就会成为学校的流行语。”
老2徐振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一脸兴奋:“晚上把哥几个都叫上,全聚德,我请客。”
秦学兵说道:“别忙,把前几次罢灶受处分的人都找来,还有正事要办。”
徐振不明所以:“什么正事?”
“事实证明食堂饭菜有问题,咱们不能白挨处分吧?得找校长消掉处分。”
“没错,咱们要干干净净走出校门。”徐振更加兴奋,他身上也背着处分呢。
“干干净净,你出去卖呢?是清清白白,真不知道你怎么学古文的。”
秦学兵没好气地丢过去一个卫生眼:“快点找人,趁热打铁,今天得把这件事了解了。”
“徐振,先别去。”
叶梓菁及时拦着,说道:“今天这事闹得这么大,把警局、工商局和医院都牵扯上了,校长肯定忙得焦头烂额,这会过去只会触怒霉头,我建议你们等这件事有定论了再过去,到时校长也无话可说。”
秦学兵想想也是,没必要急于一时:“那就等两天,晚上也别去全聚德了,潘家园哪家老王驴肉味道不错,梓菁你也一起来吧,庆祝这一伟大胜利。”
“老大,你真黑。”徐振一脸幽怨,老王驴肉知名度虽然不高,但价格比全聚德贵多了,这个月的零花钱又要不够了。
“我也很喜欢老王驴肉。”
叶梓菁笑了下,算是答应下来了,这让徐振眉开眼笑,能请叶大美女吃饭,就算老王驴肉再贵十倍也是值得的。
当然,要是让秦学兵知道他的想法,肯定送过去一个飞脚,笑骂一句重色轻友。
不过秦学兵会算命,却不会他心通:“我先去潘家园转转,你们到了再打我电话。”
“秦学兵,先别忙着走。”
班主任王翰不知道从哪跑了出来,神色匆匆:“你小子可真能惹事,捅这么大篓子。”
“王老师,你的意思是事情还没完?”秦学兵绝不相信班主任会无缘无故过来找他,不过他对王翰还是很敬重的,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平时很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帮同学们解决了不少生活上的麻烦,与马三立那种师德败坏的胖子不是一路人。
“系里正在讨论处理你的意见,系主任让我给你带句话,出去别乱说,不然影响不好。”王翰叹了口气,他是打心眼里欣赏秦学兵的所作所为,但作为下属,他必须做好传声筒。
“处理我?王老师,我没听错吧?”秦学兵愕然,事情已经一目了然,食堂饭菜有问题,马胖子包庇食堂老板反被毒倒,跟他已经没关系了。
“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王翰苦笑了起来,现在正有人抓着秦学兵辱骂领导、逼领导吃有毒饭菜这两件事不放,最少也会再给秦学兵一次处分,不然其它学生有样学样,个个不把领导当回事,那还了得,必须把杀了秦学兵这只鸡儆猴。
“敢情把我当牺牲品了。”秦学兵郁闷不已,这是典型的只许领导放火,不许学生造反,没有人权啊。
“放心吧,系主任跟我都会帮你疏通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嗯,谢谢王老师了。”
“好了,我还有事,你也忙去吧。”王翰拍了拍秦学兵的肩膀,又快步跑回去,帮领导们安抚示威的学生。
“要不再算一下?”秦学兵意念一动,元气顺着经脉进入大脑,玉笔马上动了起来,龙飞凤舞地写下四个字,仍然是:命犯小人。
“又是命犯小人,咋那么多小人,不知道那个王八蛋又要给我下套子。”秦学兵郁闷地嘀咕了一声,但更令他郁闷的是,体内元气竟然也消耗一空了。
“以后要勤加修炼炼气诀啊,元气根本不够用。”秦学兵记得清楚,今天就帮自己算过两次命,以及在饭菜上动了一次手脚,也就是说目前的元气仅能使用三次。
秦学兵快步走出校园,登上开往潘家园的公交车,然后默运炼气诀,等公交车到站时,元气已经恢复大半。
潘家园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年交易额高度几个亿。
不过秦学兵这个潘家园常客却从没为潘家园的交易额做过一毛钱的贡献,他到潘家园的目的不是为了捡漏,而是要从形形色色的“古玩”中区分出赝品,至于是否真品,他就不敢下定论了,毕竟他对古玩的认识只停留在博物馆藏品和书籍上,真正经手的几乎没有。
不过要在潘家园找赝品实在太容易了,放眼望去几乎都是,就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也能找出一大箩筐。
不过赝品并不代表没有价值,就说秦学兵手上这件明永乐青花梅瓶,虽然也是赝品,但出自景德镇瓷厂,也能值几百块钱。
秦学兵仔细地看过摊子上近百件“古玩”,却连一件让他觉得疑惑的都没有,无不是现代工艺品。
但古玩市场就这样,尤其是地摊,一万件里面也不一定有老东西,想要捡漏,不但要有眼力,还需要运气。
秦学兵转到另一个摊子,刚一蹲下,体内的元气突然游动了起来,仿佛受到什么东西牵引一样,秦学兵心里产生一种奇妙的感应,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因为那件黑乎乎的瓷器产生感应的。
那是一件让秦学兵摸不着脑袋的瓷器,从釉色分辨,应该是一件黑釉瓷,可它的造型却非常奇特,瓶口像是梅瓶,可瓶身却要比梅瓶短、圆,看起来就像一个黑轱辘,又有点像抗战时期那种圆圆的老地雷。
瓶身上还有一幅图案,应该是一朵绽放的莲花,可就是这朵莲花让秦学兵觉得更加怪异,因为它的颜色几乎跟铁锈一样。
如此一来,这件瓷器整体上就给人一种不像瓷器的感觉,更像是一颗生锈的地雷。
PS:新书,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请大家收藏、推荐,相师感激不尽
第二章:领导阵亡
第二章:领导阵亡
第三章:内府梅瓶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91813:47:06本章字数:9859
第三章:内府梅瓶
第三章:内府梅瓶
“到底是什么物件?”秦学兵还是第一次碰到造型如此怪异的瓷器,干脆拿起来看了一会,没有新出炉瓷器那种贼光,包浆自然,色泽柔和,表面也没有做旧的痕迹,倒像是老物件。
不过秦学兵的判断也仅限于此,甚至连物件的名称都说不出来,只能大致感觉到,这应该是一件装酒的器皿。
“这件瓷器既然能让元气产生感应,那应该与元气有关。”秦学兵心思一动,元气顺着手指进入瓷器,竟然发现瓷器内部纹路中竟然也有一股气,不过这股气并不是元气,它非常独特,充斥着岁月的气息。
“或许,可以称之为旧气。”秦学兵私自给这种气命名,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旧气与元气交融在一起,顺着手指回到经脉中,又进入大脑,被玉笔吸收。
不过玉笔并没有像吸收元气一样只进不出,很快又释放出旧气,令旧气顺着经脉又回到瓷器中,紧接着玉笔又开始动了起来,如走龙蛇,写下几个数字:912年。
“912年,难道是说这件瓷器出产至今912年?”秦学兵越想越觉得可能,玉笔是根据旧气进行分析的,也就是说这些旧气产生912年。
可仔细一想,秦学兵又觉得奇怪,912年的物件有旧气,十年八年的东西也有旧气,三年五年的东西也有旧气,为什么这些物件就不会产生感应,唯独这件奇怪的瓷器可以。
秦学兵放下黑色瓷器,拿起另一件“一眼假”的瓷器,令元气进入其中,发现内部确实有旧气存在,但旧气十分稀薄,几乎等于没有。如此一来,秦学兵心里有了定论,应该是与旧气的浓郁程度有关,只有足够浓郁的旧气才能产生感应。
“那就拿下这件黑釉瓷瓶。”
这是秦学兵第一次准备出手,912年,正好是北宋年间,也就是说这是一件北宋的瓷器,如果能够买下,秦学兵也算捡漏了,于是问道:“老板,这个黑瓦罐多少钱?”
“小哥,那是黑釉瓷品好不好?”地摊老板哭笑不得,虽然这件瓷器造型古怪难懂,但也不能这么黑瓦罐三个字侮辱它黑釉瓷的身份啊。
“跟瓦罐也差不多,拿回去给老爷子装酒正合适,老板你开个价吧。”秦学兵反正是认准了黑瓦罐一说,不然可就不好砍价了。
“小哥真想要的话,就给这个数。”地摊老板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老板你也忒黑了,就这破瓦罐要我两百块?”
“小哥,是两千,两百,你卖我找几个。”
“就这破瓦罐,一百块还差不多。”秦学兵早观察过黑釉瓷瓶摆放的位置,属于最外围,也就是说,在地摊老板心里,它属于最不值钱的一类。
这并不难理解,潘家园鱼龙混杂,难免有小偷,所以地摊老板都会把值钱的物品放在身边,避免被偷,而越不值钱的就放在越外面,就算被偷了也没多少损失。
所以,秦学兵根本不可能花高价买入。更何况,古玩也不是年代越久远就越值钱,这个黑釉瓷瓶造型古怪,做工也不精细,算不得精美,谁知道能值多少钱。
“小哥,你还真敢就地还钱。”地摊老板哭笑不得,他算是闹明白了,今天碰上菜鸟了,这种人是最不好忽悠的,因为买东西全凭感觉,只要觉得贵了,任你怎么忽悠也无济于事。
反倒是那些半吊子最好忽悠,因为这类人介于懂与不懂之间,只要能有合理的说法就很容易动摇他们的判断,从而卖出高价。
“那还不是你漫天要价。”秦学兵不满道,就算把他扒光,也拿不出两千块。
“小哥,这可是正宗黑釉瓷,两千块一点不贵,不过你真想要的话,我可以便宜点,一千。”地摊老板又道。
秦学兵摇了摇头,还给地摊老板两根手指:“两百,这破瓦罐最多值这个价,要不是想给老爷子买个装酒瓶子,一百块我都舍不得。”
“看来小哥也是个孝顺孩子,那我再降降,五百,不能再低了,再低我就亏本了。”
“好吧,算我吃亏。”秦学兵一脸肉疼地掏出五百块钱,钱货两清,抱着瓶子走向最近的四方阁。
秦学兵倒想留着收藏,毕竟这是第一次出手买的老物件,但收藏也要看条件,花了五百块之后,身上就只剩下一百块了,不卖掉的话,这个月吃饭都成问题。
四方阁老板姓钱,名正泰,陶瓷、玉器、杂项都在他的经营范畴,不过最让钱正泰出名的并不是因为四方阁,而是他在收集古钱币这一块的巨大成就。
众所周知,华夏古钱币中有五十种最为珍贵,并称为“五十名珍”,每一个古钱币藏家都以能收集到五十名珍为荣,但五十名珍每一种都极为稀少,普通藏家能拥有其中一种,马上就能成为圈子里的名人,要是能收集七八种,媒体都会主动找上门。
而钱正泰从八十年代开始收藏古钱币,据传已经收集到五十名珍中的三十一种,可以说是“钱迷”中最顶尖的藏家。
走进四方阁,体内元气马上产生感应,不过只有其中几件产生感应,并非所有物品,也就是说,四方阁里头并非全都是古玩,大多还是现代工艺品。
但这并不奇怪,世上根本没有那么多古玩,店铺和地摊差不多聊多少,想要淘宝,还得靠眼力,看运气。
“先生你好,请先看看。”导购员小美女很热情地招呼,每卖出一件,她都有相应的提成。
“我不是来买东西的,准备出手这件黑釉瓷瓶,你们这里收不收?”
“请等一下,我去叫老板。”导购员走向二楼,只有老板,或者店长才有买入的权利。
很快,导购员又下来:“不好意思,我们老板正在谈一笔生意,您能不能稍等一会?”
“没事,正好看看你们店里的藏品。”秦学?(精彩小说推荐:
)
( 奇门相师 http://www.xshubao22.com/3/3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