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片,慢慢地还真捞到一艘沉船上来了!当船被捞起来时,大家很吐血,船是明朝的,只是躺在了24米深的海底,个别水性好的一潜就能看到,没什么成就感。不过,就南澳的大陆架性质注定这里的海水也不可能有多深。
结束沉船的记忆再次抬头看时,一座“山”横在了眼前!
外篇第15笔:南澳-5
南澳距离大陆也才不到9公里,只要不在晚上,站在这边都能直接望到那边;而晚上还是能看到点东西的,东北方向澎屿列岛东南侧为国际航线,能看到闪烁着不同颜色的航标灯。你想想,如果天气晴朗,在金门都能望到台湾,你知道金门距离台湾多远吗?接近230公里!
看着那个岛是越来越近,在我的眼中,总觉得看岛看看山没多大区别,准确点说,南澳就是一座长在海面上的山,很容易得出一个推论:久远以前的这里,跟大陆连接成一片。同时,我也清楚,到了岛上,少不了的动作就是上坡下坡,路上一边是山,一边是海。
2010年,过海来回一次只要10元,加上单车的话成20,开着轿车就变成180,大巴过来直接升级到四位数!可想而知,所谓“莱长1号”1000万的成本,其实用不了两个月就能回笼资金,然后就是纯利润了。或许,也是看到这样的利润非常碍眼加眼红,于是,快到岛边时,我看到了几个桥墩,跟11年后在长山尾渡口所见到几乎一模一样!那是南澳人一直期待圆梦的“胡子工程”啊!只是区别与日后所看到的,此时几个桥墩安静地躺在那里。那就是南澳跨海大桥,从1995年2月开工兴建,但是同年断了投资商资金链,我数了数,一共有13个桥墩、台基桩建成后就睡在了海里。
老政府向船家问起了那桥墩是做甚的,船家无奈地说明了原因。作为海岛人,交通问题从来摆在第一位,别看现在有船可以开来开去,但是风大浪大时——不能来,晚上太暗——不能开……如果能有一条大桥来连接,那该有多好啊!起码交通成了全天候的,不用去看大自然的脾气和脸色。
对此,我深以为然,可能也是在日后,人们的闲钱多了,黄金周的次数也多了,游人数量一通猛涨,南澳顿时成了潮汕地区的香馍馍,特别是在看渡口所和港务公司只开着几条小船加舢板也能赚得盆丰钵满,其他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人,那个眼红啊,就甭提了!
大家想着念着要在这里分一杯羹,在看到了那13个孤独立在长山尾边的桥墩时,主意来了!到2009年1月,桥墩们再次被12亿开行、信用社、政府投入的贷款资金那香味给熏醒过来,新南澳跨海大桥也再次开工!如果建成了的话,大桥全场超过11公里,将成为广东最长的跨海大桥!当然,距离世界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36公里,还远着呢!只是,哥重生回来之前去南澳看过了,桥墩还是桥墩,只是数量多了一些,距离正式完工,恐怕要等到世界末日的2012。
望着越来越近的南澳岛,对于父母来说,她还是有着另类的涵义。当年妈妈的大哥,也就是我的大舅,曾经在南澳上山下乡。妈妈对我说过,那时候外婆要去看望大舅,还得签证啊什么的才能去,毕竟南澳距离台湾也不远,有军事上的意义,而那时候,国共两党关系算不上亲切,汕头专区担心有间谍(当时还叫特务)混过来,南澳基本属于半封闭的军事禁区。如今,这些话听来都类似是天方夜谭来着,然而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却都真实存在,南澳和海南、北大荒一样,是潮汕人上山下乡的三个点之一,那里有着一代人的青春。而之所以到了今天,这些地方能被老一辈的人熟记,重要原因之一只怕就是因为这一代人的青春,被国家耽搁了,被时代耽搁了。
在11年后的上岸的地方上岸了,时隔11年,我再次来到了南澳这顆粤东少有的明珠上感受那些分不清是过去还是未来的物是人非……我有点苦笑,应该不是物是人非吧!说是物非人是还差不多。
1999年的南澳,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天然。此时此刻的南澳,没有日后因为游人云集而附带产生的市侩味,走在岛上,你只会觉得空气清新,感叹一声:原来只是一个美好的居住地!当然,如果交通便利一点,就更好了。
没有好的运输,经济又如何发展得起来呢?看着现在长山尾渡口边上居然连一摊在卖海鲜干料的都没有,你就应该明白其实南澳没有有多好!说这句话我认为自己也说得很负责任!这个时候的南澳,用“百废俱兴”那是过了点,总之现在的南澳不是日后人们那么喜欢去的地方。
在人流量几乎是没有的长山尾渡口上走不到几步,我算是真正了解到了南澳属于交通处于无上等级路、无民用码头、无出租汽车、进出岛难的“三无一难”岛屿。
“怎么走?哪个方向?”虽然这个岛屿我几乎走遍,但也要征求老一辈的意见。
妈妈在10年前来过,10年能让小孩变大人,南澳的变化也不是没有,她已经找不出可以和当年记忆挂钩的地方了,就像刚才我无法将所看到的与11年后挂钩一样。我只看到她张张嘴,到底没说什么,于是一行一家子五个人,居然再次在港口发扬起愣神的优良传统。
就知道会这样!我嘀咕着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啊掏,掏出几张A4纸出来。老政府眼尖,问:“你那的是什么?”
“地图啊!”感谢以前骑单车出游前打印地图的良好习惯,否则现在还真就举步维艰了!不过网络上的资源到底贫瘠,这些地图,也是费了好久的工夫才找来的,让人不得不去怀念谷歌地球的岁月。我一边看地图一边解释着,“网络上什么东西都有,谁还能真的冒冒失失随便跑啊,准备得充分点,意外才能少一点。”
被小辈一通训之后,老政府的表情嘛,用“啼笑皆非”一词形容是再好不过,但是,老政府也很阔达,问:“地图你能看懂吧!跟着怎么走?”
我看着这张地名跟日后有点区别的地图,也知道上了南澳,你会发现,这里根本就不仅仅是南澳,而还有其他一大堆的“澳”!按照往南的常规路来走,你能碰上大船澳、钱澳、隆澳、云澳、东澳、布袋澳、九溪澳、青澳、三澳、二澳、深澳……看得你头晕之后,不得不感叹:真的是非常之深奥啊!
补充说明一下,澳的意思就是海边弯曲且可停泊船只的地方,常用于地名。
“嗯,得先找个地方休息吃饭。”我指着地图说,“去县城,先找车吧!走过去会死人的!”
你可以把南澳给理解成海中一小一大的两座山撞到了一起,在两座山碰撞的地方形成了一点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平原,这一片不足50平方千米的平原,就发展成了现在的县城——后宅。来过南澳的都知道,南澳的西岛(也就是县城西边的岛域)上基本没什么东西,除了渡口繁华一点,其他的基本都是山,如果要算的话,整个西岛都是黄花山管委的,只是人家的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是建好了,不过路还没好,想去就得翻山越岭。举目往东面看去,一眼就能看到一大排的山,其中最高的好像叫大尖山,有接近600米,别看西岛小,但它有南澳最高的山,同时也是南中国最高的海岛山。有了这样的高山,也注定了西岛主要是山地,只能发展沙滩和森林。可偏偏沙滩几乎都是礁石滩而森林还没修好路,因此,现今时刻,来南澳旅游都一般去东岛,那里不仅有长在沙滩上一口水贵死人的宋井,还有闻名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青澳湾!不过在此之前,你得先经过县城。
99年的南澳基本上接近三年天灾人祸时期——主要指交通工具方面,汽车的罕见程度据说仅次于飞机,也就是日后网络所说的“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讯基本靠吼”,还好,取暖不必靠抖,否则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来到了南澳岛,还是到了库页岛,或者是到了保利春天里兼职赵本山。
岛内交通极其不方便啊,让人无限怀念包私车每天大概100¥就能载5-8人满岛跑的日子。好在,没让我们在码头愣多久的工夫,已经有眼尖人士辨别出了我们的游客性质,于是也就上前来询问生意,并且介绍他们的“先进”交通工具:三轮摩托车!唉!按照在港口讨生意的车主们的话来说,不是不想买车,而是岛上买不到,就算买到了,似乎也没地方加油。他的话,引起我的共鸣,南澳的加油站在2010年,是有大概4个,一个比一个小,其中我个人认为最小的应该是金银岛往西方向不远处靠近隆东镇336省道边上的那个,不比家里自己的房间大多少。然而现在是99年,上面有没加油站还真的要两说呢!
在老政府和三轮车主在关于车费问题交换彼此意见时,我还注意到了似乎南澳人的话,跟潮汕话有很大区别,不管是跟练江片、榕江片和韩江片都有区别。练江片就是流沙人说的话,榕江片就是我自己说的话,韩江片自然就是潮安那边的口音,都各有各的特点,很容易就区分出来。三种口音我都会听会说,却发现这位摩托车主所说的口音,根本就与这三种迥乎不同!想了想,我也无聊,就插口问:“阿叔,你是云澳人吗?”
那位正跟老政府砍价的车主一愣,很是好奇:“阿弟你怎么知道?”
我点点头,看来是了,南澳中有一部分云澳人的话很特殊,因为云澳是粤东地区三个闽南话方言点之一,有过万云澳人说近似闽南方言的潮汕话(其实听起来跟潮汕话只能是远亲),另外的两个是在丰顺县黄金镇(逾三千)和大埔县九社村(过百人)。嗯,这些都是大学大三跟几个朋友准备有关于潮汕方言的论文时所积累下的知识,现在正好学以致用。
对于车主的疑惑,我只是说猜的一笔带过,然后老政府也敲定了价格的事,让三轮摩托带着我们五人去后宅。
路,是叫人无语的路!!
老政府也被崎岖的路震到接近崩溃,出言问:“这个岛不是很有旅游资源么,怎么连段好的旅游公路也没有啊?如果环岛一圈下来,车子散了,人也跟着散桶了!”
车主在这里住了多年,如果也因为路况而崩溃的话,那么我相信他天天都生活在崩溃中无法自拔。此时,我也只是听到他语气平缓地抱怨,那是对政府的失望与希望,非常矛盾。嗯,他所说的用我的话来总结,就是:“在91年以前岛上别说旅游公路,就是仅有的20多公里公路均是战争年代和战备时期遗留下来的,坡陡、弯多、路窄,连一里之长的水泥路面都没有。是大概91年‘八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南澳人抓住国家铺开陆岛交通规划建设的机遇,着手攻克海岛交通难题,拉开了旅游公路建设的帷幕。”我也清楚,这条68公里的环岛省道336一直建了17年,知道08年也才真正完工,花费了4。6亿,县公路密度独占广东全省鳌头。只是完工之后,环岛公路和重点旅游公路不少路段坡陡弯急、傍山临海,视线不良,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行车安全要求。要到2010年6月才建设公路临海路段设置钢筋混凝土安全防护栏,那时候,又开始从长山尾往北的地方拆路了。
“那里好像是这里唯一的海滩啊!其他都是礁石。”颠簸的路上,大姐忽然指着外面说。
唯一的沙滩?这句话勾起了我的印象,脱口而出:“那是钱澳湾。”
是的,那是南澳上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之一。
外篇第16笔:定位-1
初写于2010年12月31日17:15:05
说起钱澳湾,对于我而言,绝对是南澳的记忆上最难忘的一点,我永远忘不了当初是夜晚推着车上湿答答的换洗衣服时,远远看到了这片唯一可以用来晾衣服的沙滩,兴奋地走进一看,沙滩却被人围起来行程了度假村的模样,噢!心中从希望到绝望的落差,真TM的大!所以我恨,恨这个钱澳湾度假村!因为它把西岛南边海岸上唯一没有礁石的沙滩占据为己有!而现在,度假区还没建成,我甚至恶意地想着是不是应该赚点钱买下这片西岛南面唯一的沙滩,为自己11年后的郁闷以及那块被海水泡掉的原装电池报仇!
好吧!这块夏日避暑胜地就是我的第一份地产了,明年攒够了钱,肯定来买!虽然现在这片小海滩还没被人惦记,但最迟不能超过2002年,因为02年11月初,历经9个月施工的钱澳湾旅游度假村建成,从此成为海内外游人度假的好去处。
是外商独资,更是打定了我的决心!只是听说度假村建成时,占地42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明年的今天,我能攒到这么大的一笔钱么?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不过,钱澳湾唯一值钱的也就是那块长度不到五十米的沙滩,直接包掉沙滩,应该就不贵了吧!急智之下,YY之中,仿佛这片湾口向南、前后为磊石滩、唯在钱澳处形成的弧形沙滩已经归我所有,我天天都能在这块沙质洁净又有防风林带环抱的沙滩上享受日光海风,看着周围的田园、石拱桥等等所缔造的括静幽雅的环境……
咳咳!我使劲地摇摇头,暗叹重生的人物里,别的能力都一般,就在YY上个个一流啊!
老政府对我的“无所不知”已经麻木,或许他在海边住得久了,对这片沙滩却也没怎么看出里面的异常与难得,也是,如果人人都能在寻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寻常,那么天底下都是富人,从此也不再有什么狗屁的“贫富差距”,进而有的是只是“在一群千万富翁前,百万富翁痛不欲生”的蛋痛生活。
“离县城还有多远啊?”老政府问了问车主。
“嗯,过了这个弯,还有大约4公里。”
其实他不说,我们也能感觉到离县城不远了,因为路的起伏慢慢地回归到可接受范围,而且渐渐地,路边不再是“一边是山一边是海”的千篇一律,而是出现了房子,从零零星星到熙熙攘攘。当然,高楼大厦那是没有,居民房混合分布,旧房主要是下山虎和四点金,新房大致上是二层混凝土房。
车主作为本地土著,也很是热忱地对我们介绍他所认识的县城,甚至还能引经据典,只是,这个“经典”也就是百几年前,他说据清《南澳志》载:“隆澳南北皆面海,南为大海,北为内海,南称前江,北称后汐,澳人读汐若宅,故亦作后宅。”还说以前后宅东称隆澳,以前县城在深澳,是1927年才迁到后宅来。明朝时这里还设有个副总兵,在隆澳筑城,与深澳、云澳互为犄角。1930年9月25日,在中共广东东江特委的领导下,澄海工农革命军一部和南澳县渔民共300多人,一举攻占南澳县城,史称南澳渔工起义。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起义也太容易太没技术含量了,可见当年的党,其实混得也不咋样。
渐渐地,县城到了,建筑物开始云集,虽然高度都很一般。我们在11年后我睡觉的那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海滨路边上停车,此时脚底下踩着的已经是水泥路面了。
车主说,这里叫前江湾。南澳的自然资源中,名列前茅的是港湾资源,岛岸线曲折长达77公里,这样的曲折直接形成天然的大小港湾66处,其中此时近在眼前的后江湾和刚才搭快艇靠岸的长山尾等等好几个地方听说可辟建万吨级泊位码头。同时,我也清楚这里就是南澳东西两岛在南面交接的地方,也是南面继钱澳湾后的第二块沙滩,更是当年一众单车队伍最终露宿的地方!只是,现在看来,区别很大,首先,当初睡觉的护海堤还没建成,其次是沙滩上的垃圾很少很罕见。
可以说,这片沙滩的正背面,就是整个南澳如今最繁华的地方。因此,在这里不难找到饭店,更不难找到吃的。日已中午,我也没怎么发感慨,对着记忆中睡觉的地方拍摄和拍照后,就跟着家里人觅食去了。就算是现在交通很让人崩溃,游人也还是不少,你在县城里一眼看去,那些四处张望的人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游人,其中就包括本人一家五口。为什么大家都在张望呢?还不因为肚子饿了在找饭店。
饭店也还是比较少比较难找,这类饭店指的是经济类饭店,那些宾馆型饭店是绝对不难找滴!我跟着老政府在县城仅有的那么几条路里走来走去,经济性饭店有是有,里面却人山人海。想起了11年后来南澳时在深澳总兵府旁一大排档觅食,贵还不说,居然从12点多等到了2点才吃上饭,有饭时菜还没上,有菜时饭已经被吃光。也不知道到底哥们几个吃的是饭菜,还是郁闷。
我摇摇头,没办法,穷啊!否则谁想在大排档里跟一大票人挤啊,谁不想去大饭店吃饭啊!
好在,如今再次前来时,口袋比较丰满,看着实在是找不到全国最大的饭店连锁“经济饭店”,老政府说:“看来还是去大的饭店吃吧!我刚才看到那边有家旅馆比较大的,干脆去那里吃。”
我狂点头。
可是妈妈有意见:“会不会太贵了?”
“不不!”我据理力争,“出来旅游,不是出来受气受罪,而是出来享受!”
“老佳说得对,走。”老政府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所有人的运动方向,朝某家相对大型的饭店走去。
不论是在什么景点,大的饭店总不至于供不应求,我曾经为没能在南澳买到块地盖大排档而后悔了一小时之久!可能现在还不会如何明显,但是当对哦了日后公路健全,海港完善,更甚在跨海大桥竣工后,那么南澳就等于是内陆,来的人绝对络绎不绝,试问,岛上的宾馆会嫌少么?不不不!到时候,游人不仅带来了人气和财气,也带来了无数想把南澳污染成厦门一般的垃圾,至于日后南澳会不会因此而出现垃圾污染管理组织,还是二说。
宾馆里的餐厅人不是很多,大家不论是服饰多贵重的,都有点风尘仆仆的感觉,不用问,这都是拜那颠簸的路所赐。就服务态度而言,还是非常不错的,一点也没有后世的郁闷感。后世的南澳,别的没染到,国内其他景点的坏毛病都学了个齐!比如南澳一到周末就宰人,态度恶劣以为自己是爷,喜欢做一次性生意,市场上假货多,渡口边卖的东西缺斤少两……总之,我认为,这就是中国黄金周所带来的弊端,在促进内需之余一次性把商人的劣根性全部暴露了出来!
话题回归到饭桌上,吃什么呢?70年代前问吃什么,那是物质少,没啥好吃;70年代后问吃什么,那是物质太多,不知道怎么挑。也就是说,以前是为三餐而奔波劳累——没钱不知道吃啥,现在也是为三餐而奔波劳累——有钱不知道挑啥吃。
在父母姐弟正在拼凑起来的菜单上学电视节目的方式为“三餐而奔波劳累”时,我却有点恶俗地问那个在旁守候的青年女服务生:“姐姐,有没有大侠套餐?”
“啊!”这个在我眼中根本就像是个兼职的女大学生一下子愣了,仿佛在思考到底店里有没有这个套餐。
我很好心地提示:“嗯……武侠小说里总是有一些大侠到客栈里,然后吆喝着:‘小二!’然后小二屁颠屁颠盘着破布批在肩膀上过来了:‘客官您有啥丰富?’大侠噌地往凳子上一坐喊着;‘来二斤熟牛肉,再加一坛上等女儿红!’我看了很多小说,里面的大侠都是这么吃的,你不知道我从小就喜欢当大侠,学习大侠要从吃饭做起,我要先学习大侠的菜谱,才能拥有大侠的营养,最后突破自己的界限成为大侠,接着变身超级赛亚人保护地球!爸爸不好了,这姐姐晕倒咧……”
恶搞过后,菜也敲定了下来,话说到南澳不吃海鲜简直就是白来!何况是一行五个人没有谁对海鲜过敏。父母在海边住了很长的岁月,一米长宽海龟都还曾经整只扛着倒放在灶头上当龟壳是锅来煮着吃,那几年上山下乡的岁月里,物质太太少,基本上吃的都是纯天然的食物,靠海吃海,也是把很多能吃的海产吃了个遍,然后吃了个腻。小时候听父母说海产居然能吃到腻,都觉得羡慕加不可思议。
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幸福与不幸,而且通常这样的幸福或者不幸,都是不能遗传的,因此我们无法去感受当年父母辈上山下乡吃海产吃到腻时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这,也跟80后一代人命运的道理相同,70后或者90后,永远也体会到不到“读小学时读大学不用钱,读大学时读小学不用钱”的悲哀。
南溪算得是内陆,平时是基本上吃不到海鲜,只能吃到“海干”,也就是干料,干料与鲜料的区别如果丿开保质期来看,就是“甜不甜”的问题了,潮汕人如果认为一样东西很“甜”,那你可千万别认为这东西有甜味,在我们这里,甜除了有甜味之外,更多的意思是表示新鲜。这不,老政府一喝到海参汤,立即喊:“甜!众人食家滴仔!(很鲜,大家吃多一点!)”
桌面上有很多盘菜,其中我对一盘放有辣椒的菜特别有印象,热情地招呼着弟弟吃。
弟弟看着那不足10公分来,很是薄扁又眼睛大大的鱼很是奇怪:“兄,你知道这是什么?辣不辣的?”
我笑着说:“这是你既吃过又没吃过的东西。”
“啊?”
“就是竹仔鱼啊!”说起这个词,我满眼是怀念。如果要评出潮汕人80后童年的十大特色词汇的话,“竹仔鱼”肯定榜上有名,那么其他的几个会是什么呢?我提名几个吧!窑番薯,留年老草,电子室,钓妮,跌珠,烧拍,起花名……
老政府点头:“没错,就是竹仔鱼。不过我奇怪,我记得在家里都没买过啊,你怎么知道的?”
其实我也是第二次吃,第一次还是在11年后,哎呀好复杂的前后关系啊说出来也没人信!我道:“在电脑上看的啊!竹仔鱼学名叫做‘棘身皮剥鲀’,有的地方还叫‘剥皮鱼’,因为鱼皮坚韧,食之需要剥掉。爸爸,这鱼贵吗?”
“一块钱可买三斤。”老政府说。
“……”我无语了,看来11年后那盘没几条鱼却要20块钱,是被人坑了。
推荐本人参与修改的新书:
末代救世主成长史
当《优盘》完本后,我会全心思地参与《救世主》一书的修改和书写,届时,笔法与风格,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外篇第16笔:定位-2
对于竹仔鱼,还处于童年的人是很惧怕,而成年后还未成家的,却多少会怀念这个词,因为这个词虽然带着不怎么美好的回忆,但回忆始终是难以忘怀的,始终是童年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我介绍一下竹仔鱼吧!这个词,网络上有“潮州怒汉”描述说,“竹仔鱼”,这道童年里面让人闻风丧胆的“佳肴”,想必你我都亲身体验过,并且难以忘怀。或许你还能想像出这样的画面:祠堂的角落或者村口的榕树下,蜷缩着一个顽童,意犹未尽地啜泣着,脸上一片落花流水,小肩膀一抽一抽的,小手痛惜地抚摸着腿上那一道道红色的“竹仔鱼”……由一种食物引申至“教导、惩戒”这个层面,大概是想强调惩罚之苦楚好似剥皮,起到震慑作用吧,同时因为伤痕红肿,如同鱼形,故而约定俗成。只是相形之下,两种“竹仔鱼”味道千差万别,前者火辣辣,后者香喷喷。无论如何,“竹仔鱼”是一种的印记,标示着一种成长的痕迹,或者一种回忆。
饭后,休息约有半个小时,我们开始讨论接着的行程。在地图上,我占据主导地位一般地说:“下午先在县城逛上一逛,今天晚上之前到云澳去找到住宿的地方,接着明天早上游一下云澳,明天下午去青澳湾。”这样的路线很正常,来南澳,都是争取环岛一圈,“要不是考虑到岛上路况一般,上下坡度太大有安全隐患,干脆都想找单车来骑呢!这里肯定有人卖单车,我就不信南澳人民都养成了步行的好习惯!”
老政府代表其他四人同意了该计划,接着付账走人,准备在县城里找找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好卖。
11年后来县城,也觉得县城只是有南澳上最高的建筑而已,具体没什么好看的。当然,如果是非要看的话,我介绍一些给你,县商业、经销、邮电、银行分布于这里,有化工、绣花、渔网加工、五金修配、玩具等企业也在这里。每天的晨早傍晚,你都可以在这里买到很多海产,绝对新鲜,个人曾估计南澳人应该不会缺碘。此外,你在集市的小摊上压根买不到干货,干货得到一些固定的店里或者渡口才有——嗯,现在的渡口还没人在卖干货。
说起干货的问题,老政府说了,绝对要大买特买!好不容易来一次南澳,得买个够,一直吃到过年!“而干货的选择也有很多,海龙海马可以,海星海参可以,海燕鱼小银鱼可以,鱿鱼墨斗可以,花胶紫菜海苔干贝虾米也行,补气补血补脑,功能比黄金搭档还好!”嗯,看来本人,很有为那些缺德产品代言的潜质,史玉柱啊,你就别借钱搞脑白金了,来哥这里吧!广告和代言人都给你选好了。不过,我还是佩服他3000元起家!嗯,99年下半年里,我不认为他的日子过得比我好,但是我也知道他终会崛起,巨人大厦倒了,巨人不会倒。那啥?你说你不知道史玉柱?兄弟,“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狂轰中国大陆荧屏让全国人民跟着中邪的病句,就是他设计的。
离题了!当离题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习惯时,我每天的思维都特活跃。
跟着老政府在县城里转来转去,基本上货比三家摸清楚了一些干货的价格时,老政府却啥也不想买了,原因简单:“买了也不知道放哪,不如转一圈回来后再买了直接搭船回去。走,带你们兄弟俩去看海,你们俩,还没看过海呢!”
后宅面临前江湾,地势平缓,就算被楼房挡住了看不到海,也能闻到海的味道,海风轻轻刮了一天,就没有停下来过。只是,当后宅较高的观海宾馆等还没建好之前,想看海的话,建议还是去海滨路。大致上,海滨路比海平面高大约4米,最大规模涨潮的时候,路边的沙滩会全被淹没。我很佩服自己的单车队伍当年为什么就敢睡在没有护栏的护海堤上!要知道,那护海堤只有70厘米宽,比海滩高4米啊!更夸张是当时五人队里还有两个人居然是并排睡在护海堤上,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就不会摔下去!(有照片为证,好事者可去本人QQ空间里看,741797579。)
回忆着这些发生在日后的往事——这句话有点拗口,却是事实,我们一家子下了海滨路来到沙滩上,沙滩长度不到一公里,下来玩水的人也不少。
我把东西什么都丢开,坐在沙滩上看着潮起潮落,也看着海面上那些准备去捕鱼的渔船。弟弟没看过海,这时候已经脱掉鞋、卷起裤裆被妈妈和姐姐拉着走下海去了,时不时能听到几声惊呼。
老政府可能有点好奇自己的大儿子为什么不跟着去凑热闹,问:“怎么不去玩玩海水?”
“青澳湾的海水比这里更好,爸爸,你拿摄像机去拍一下吧!”我从行装中抓出相机,对着自己喜欢的角度拍了几张。老政府觉得有理,也找出相机兼职临时外景摄像师忙活去了。
抓起一把沙子,近距离一看,确实是比日后的海滩干净了不少啊!我不去想为什么发展总是会产生“污染”这个矛盾这个问题,只是这些沙子让我想起了11年后的那天晚上睡不着时,一行人打着手电筒下来抓蟹的情景。进而,又想到了时间的流逝,海水只会潮起潮落,而岸边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就如当年学生问:“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回答:“那不是根的问题,草大多是一年生,也就是在一年内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的生命周期,就算不去烧,到了冬天,草一样会枯萎,那不是因为天气太冷,跟树叶发黄凋零的机理也不同;树的叶子黄了落了,明天还会再长出来,树还是原来的树;草叶黄了萎了,明年在同样的地方也会长出来,我问你们,这些草还是去年的那些草吗?”学生们若有所思,把视线望向我,希望我能给出他们所要的“参考答案”,我也就接着说:“草是一年生的,也就是说草的生命只有一年,冬天它黄了,就是死了,明年开春抽绿,那不是草又复活了,大家要明白,这个时候长出来的草,是去年那些草的后代。也就是说,今年的草还是草,但已经不是原来的草,虽然草的生命只有一年,但是草以一种比较另类的方式延续了自己的生命,这就叫做繁殖。”单凭这个问题的回答,我已明白,原来哥教的不仅是生物,更是生活。
海的记忆是很多的,海边的悲剧也不少,很多的悲剧甚至还关系到历史的走向!此时,我往正前方,也就是地理上的西南方望去,我知道自己如果望过去500多公里的话,就能望到崖山!现在的历史教科书中,根本就没提到崖山的意义,但是我看了无数的历史架空小说,知道这个至今已经不可考的地名,是中国最关键的地方,注意,没有之一!因为,崖山过后无中国。现在的初高中历史书,最多就说到南宋在崖山被元军打败,十万余人跳海自杀;而根本没说到为什么皇帝不投降,为什么军民会殉国,学生也根本不清楚“臣死君,君死国”的道理,也不知道那个灭宋的元军将领其实就是降元的宋将!我说我总是恨英语,很多人也恨英语在国内大行其道,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英语会大行其道呢!君可知,宋朝的GDP占据了当时全球的一半以上,八百年前,外国人对汉语的热衷根本能媲美今天的全民鸟语!就是因为崖山之后,中国汉族(包括华夏族)传承了四千余年的香火彻底断掉,好不容易抢了回来之后又在三百多年前给摄政王多尔衮给再次断掉,如今,战争入侵已经很少了,多是文化入侵,而后果只怕比战争还悲凉!
想着这些遥远的事,我只有叹息,同时也是期待,都说重生人士是时代的书写者,重生者因为改变历史而出现。或许将来的某天里,我也能成长为新历史的书写者吧!有期待,同时也有恐惧,改变时代的轨迹,那要用多大的气魄,那要承受多大的后坐力!牛顿说,力的作用的相对的,我必须考虑自己现在的身板,能否抵御这些个后坐力,否则贸然而为之的话,那叫螳臂当车,那叫不自量力,结局就是只有一项的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是:粉身碎骨。
再次叹息之下,我又想起了日后网络世界里,无数被“专家”误会的“愤青”们的无奈,他们利用网络喊醒了很多人,同时也被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乃至于引出了网络第一邪神——河蟹大神!君不知,在河蟹大神铁钳血腥统治下,网络上不再有任何民族自豪感。或许,我诞生在99年网络初开的年代里,就是来把河蟹大神给掐死在摇篮里的。而这么说来,自己的敌人很明确了,就是那河蟹大神么?不不,不是河蟹大神,假如你只是针对于河蟹大神的话,利用重生的力量,大神灰飞烟灭不在话下;我的敌人很强大,它叫:惯性的制度。
虽然有点不自量力,但是我相信,相信鲁迅的“绝世武功”并没有失传!或许你会问,鲁迅不是文人么,怎么会有绝世武功呢?是的,他是文人,文人黄裳都能写出正版《九阴真经》,那为什么被人称为“中国魂”的鲁迅就不能有绝世武功呢?鲁迅的武功很简单,他的每篇文章都是心法,能把鲁迅武功全部发挥出来的绝世兵器也很容易找,那就是“笔”!他能用笔划醒所有还没呆的中国人,这份能度四万万人的功力,远远超过《天龙八部》里扫地僧功力的立方!然而很可惜,鲁迅一身的功力,居然找不到多少像样的传人,不过白眼狼却不少,那也就慢慢地失传。在鲁迅之后,公认地不会再有人能以笔为兵器,打出如此有杀伤力如此致命的功夫!还好,在临近彻底失传之前,网络时代来了,一小部分有志之士发现键盘与鼠标同样是能发挥鲁迅绝世武功的新时代神兵!但是,网络里太多似是而非,偏偏这些最后的传人还有一些心智不坚,被诱导着投入了河蟹大神的怀抱……唉!鲁迅很会骂人,以尖酸或者刻薄来描绘简直是在诋毁,人家骂人的能力已入化境;现在呢,与时俱进的网络上,大家也特会骂人,骂得也让人拍案叫绝够爽快,但却骂不出内涵,骂不出深度。2010年前后我接触网络最深的日子里,也看到很多审时度势的文章,很多对中国各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杂文,文笔也都很不错,很能引起人的共鸣。可惜的是什么呢?敲键盘写下这些文章的人没有一个像鲁迅,大家写这些大部分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干脆就是为了赚点击而来,严重缺乏了思考。我们也批判现今人们的崇洋媚外,却从来没有谁谁的文章能让人深深感触到类似鲁迅文章那般对人民大众爱恨交错的复杂情绪。我在肤浅的眼里,鲁迅遗憾有二,一憾后继无人,二憾高手寂寞。
推荐本人参与修改的新书:
末代救世主成长史
当《优盘》完本后,我会全心思地参与《救世主》一书的修改和书写,届时,笔法与风格,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外篇第16笔:定位-3
网络是一把利器,更是一把双刃剑,是一把只配给人民拥有而统治阶级不该持有的武器啊!我应该做的,难不成就是成为新时代那为拿鼠标敲键盘的屏幕前鲁迅,去把握住这把武器的取向?
望着潮起潮落的大海,虽然卷起了很多贝壳,却很明显地很没有一个贝壳上刻着我所想要的答案。我只是在想,重生所给予的使命,会不会太重?在给予我所想要的东西之前,会不会在同时也把我给压垮?
使劲的摇摇头,我学习着伟大的鸵鸟精神,暂时把思绪放到了脑海一旮旯里。在使命没有真正到来之前,我应该好好地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水。
玩腻了水,拍腻了景色,捡了小袋子垃圾当宝一般的贝壳,后宅的游玩到此一段落,西岛的游玩也一段落,葫芦大块在后头,我们还必须在夜色彻底暗下来之前跑到东岛的云澳上找到能过夜的旅馆。
一家之主老政府招呼着大家收拾好行装爬上海滨路,沿路找起三轮摩托来。
对于这条336省道南澳段,我是特别的有印象!这辈子,也就用单车骑过两条比较完整的大路,其中一条是国道106,从揭阳往汕头方向全程骑完;第二条则是省道336南澳段,68公里全部骑完。从后宅直接沿336省道往东,一个大下坡之后,入眼望去,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把大镰刀上!甚至在这一瞬间,你会有个错觉,错觉地以为南澳把一侧的海都圈了起来!没错,我现在所看到的,应该就是地图上标明的赤石湾和云澳湾,加起来大概五公里长,远处能看到的小岛就是官屿。当年来的时候,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去眺望南方有“国际候鸟天堂”之称的勒门列岛。
只是,我没在这里看到当年登上去看海休息然后碰到一位热心的南澳本地老伯接着又买到一张南澳地图的展南亭。
我问了此时开车的摩托车主:“那个展南亭呢?”
车主很疑惑,想了想才说:“是明南亭吧!展南亭没听过。”
听车主这么一说,我也认为自己是记错了名字。恰好车主也知道明南亭的事,就听他说了一些往事,嗯,鉴于有历史涵义,我就整理了用比较文言的话来说:清末民初,隆、云二澳,虽住隔十里,然高山阻挡,交通艰竭不便,仅一羊肠小道贯于山腰,维系两澳之交往。乡里贤达,念百姓往来其间无处歇息,于前湾道旁建一简陋雨亭,供过往行人遮风避雨,名曰“明南亭”。或因早起肩挑徒步至此天明,或因时世艰难“长夜难明”,“盼天?(精彩小说推荐:
)
( 带着优盘去穿越 http://www.xshubao22.com/3/3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