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优盘去穿越 第 1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好吧!我没有犹豫地取出以前上课时记录域名的本子,里面有很多很多来不及去注册的域名。以前想着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难以来管理好这批量的域名,现在正好没事做,钱也不如何缺,为什么我就不能来干点倒卖域名的勾当呢?不不不,不是勾当,是买卖。

    、奇、因此,由于本人开始觉得缺钱,国内注册域名的速度居然有所上涨。我的目光非常准,专门逮那些现在还没进入国内的,现在还没真正成立的跨国公司的com、net或者cn域名,只要有空缺,全部当成肥缺来看。既然大家还没觉悟到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网络市场,那么将来你们吃亏就从偶然升华到了必然。哈哈,想那日后,国内很多的域名都被迫高价从外国仔手上买,哥既然还好死不死知道了这段不是很美妙的历史,为什么就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等着外国仔将来争先恐后哭着喊着过来挨宰呢?

    、书、人若强求犯贱,我又安能婉拒?你们既然能把VCD当成自己的专利,我又怎么不能以先知先觉来遏住你们将来进入中国的咽喉?

    、网、是的,本来只是普通的抢注域名居然硬生生地被我提升到了救国存亡的高度,使得本人在宰外国人这一点上从此没有心理压力和道德羞耻心,反而是希望自己能//奇书//网整//理宰得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轻松惬意。

    “唉!这就是读书多和少的区别吧!至少我总是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系列的借口。”嘀咕着,本人对照着2010版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名单,全身心投入到签注域名这项很有前途的职业中,当成传真机在用的那部一体机基本就没停过,运转时还发出“咯咯咯”的欢叫声,仿佛根本就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总之,接着的两个月里,在家里的空闲时间也便这样过了。老政府在某一天,忽然对我表示说他有点不习惯,疑惑怎么最近寄来的汇款单变少了,去邮政拿钱的次数也在锐减,问说是怎么一回事。我总不能说现在你儿子由于重心偏转已经逐渐完成了“产业转移”,而是找了个借口:“最近一段时间忽然感觉有点累,想休息休息,争取以更好的姿态写出更好的文章。”

    对于这样的狗屁理由,只怕除了本人不信外,其他人都会相信。老政府颔首:“应该的。”然后在接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里的伙食忽然更加地好转起来。

    而在学校里,钟堂学校“亲吻门”事情草草收尾,说是功亏一篑也不无不可。受本次事件影响,同桌俩关系就再也不像往时那么正常了,虽然一样是亲密无间,却偶尔会在人多的地方拉开点距离似乎想掩饰些什么。甚至杨菊都会开始背着杨漫做一些针对我的事情,仿佛是想把从言情小说以及电视肥皂剧中学来的丁点世界观运用到实际中来。

    我默默地承受着,对于这份在人生里被加多了的感情,除了难得之外,我已无他想。

    第17笔:经典-2

    外篇的内容是去南澳旅游的,过程只怕会非常啰嗦!因此,其实不看直接跳过,也是可以的。

    ——————

    日子优哉游哉地过着,国庆之后也没什么大节日,一晃之间,来到了1999年的冬至,潮汕地区叫“冬节”,这是一年中非常难得的节日——虽然没有放假。

    冬节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不固定节日,谁让太阳是按照公历来转,而不按照农历来转呢!

    冬节寻常都在在12月21日或22日,99年这个千禧年之前的冬节是22号。对于大人们而言,这是一个需要上山祭拜祖先和扫墓的节日,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一个可以吃汤圆(冬节丸)长一岁的节日;对于懂得比较多的人而言,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导致昼最短、夜最长,慢慢地,白天就开始越来越长了。

    潮汕人的节日跟国内其他地区的节日都有特大的区别,这不仅仅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以诠释,如果你是外地人的话,那么你来到潮汕地区,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入乡随俗,然后一天从早到晚没完地感慨。当然,本地也有人天天在感慨的,这类人大致上有两种,一是热衷了潮汕文化研究的学者如林伦伦等,不过这其中也有无聊到将“潮汕人”改称为“潮人”某一小搓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为主的本地败类;二则是每天闲得都快跑到路边啃树皮又热爱本地文化的人,例如本人。

    在这一天中,以我所在的南溪吕家为例,除了准备在家里祭拜之外,还要在阿公(爷爷)的带领下,去附近林尚之(貌似人名,其实为地名)山上扫墓。家的老规矩是,一年要上山扫墓(扫墓于本地称为“过纸”)两次,清明去揭阳扫墓,那里有曾祖父与其父辈的墓地;冬节则去普宁扫墓,那里有曾祖母父辈的墓地。也就是说,由于我家很不巧世世代代都是长子,因此扫墓的事情都要长子长孙来负责,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早上在家中祭拜完毕后,老政府按照去年习惯已经叫来他开拖拉机的朋友,然后一家人把祭拜所需要的东西全部装上车,一行三代共七人,在拖拉机独有的突突声中,去往祖先长眠的地方。

    祭祀可以说是潮汕地区里退化地最快的传统了,以前家家户户要求进祖坟来入土为安,但是毕竟人口的出生率远远大于死亡率,特别是建国后,那个人口简直是以指数来爆炸式上涨,建国前不足日增长50万,2008年都超过了350!就算你说死者为大,但是死人到底不能跟活人来抢地,否则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总有一天全世界都是坟墓,到时候你每天都得在不知道是谁的墓地上来吃喝拉撒睡,好吧,就算你不介意,墓里面的人搞不好也会托梦来告诉你说他非常介意。于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火葬全面开始。一火葬了,诞生了伟大的殡仪馆职业,发展到后来居然能让人开始死不起!噢,这可以说是国家的又一项“惠民”政策。一火葬了,烧得只剩下一把灰,还能入土为安吗?一火葬了,大部分墓地都被一系列的原因给征用,变成了居住用地,还有所谓祖坟吗?

    在这样一系列的变化下,流传了好几千年的祭祀文化一下子不伦不类起来,到了日后2009年普宁烟花大爆炸,更是让很多想死的人不得不改用礼炮来代替烟花,反正响声都差不多……

    此般胡思乱想,拖拉机已经到了目的地的山下。一路上,同道中人不少,每家每户都带着老人孩子,女人们手中是祭品,男人们则拿了一两把刀具,劈劈砍砍地前进。

    对于祖先的墓地到底在哪里,我已经彻底没有了印象,只知道跟着阿公和老政府走,不知道砍掉了多少小树木后,来到了一小块地上。这快地没有任何的特征,根本没有任何像墓的标志物,甚至连墓碑都没有!若不是由于长辈们来的次数太多,肯定是找不出的。我记得在2009年,老政府想上山去除草时,由于已经6年没去,最终彻底丢失了对于祖先的记忆。

    术业有专攻,我不懂得什么风水,看不出这里是什么宝地,但是我能肯定这里绝对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因为这下面所安息的人的后代里,出了一位可以改变世界命运的重生者。

    阿公和老政府用镰刀清理着地面的杂草和周围明显只长了一年的树木,接着阿嬷和妈妈拿出一张很大的薄膜铺在清理干净后的土地上,开始放祭品点蜡烛上香。日后的世界里,火烧山成了扫墓必不可少的附属产品,在2005年就不再允许人们带蜡烛和鞭炮上山,也不允许人们在山上点烧纸钱元宝了,叫人不住地嘀咕:“这样还算是扫墓么?这样还算是祭拜么?”反正国家高压下,扫墓还真成了国内、少有的“无烟”活动之一,非常绿色、环保、低碳。

    祭拜的过程很是简单,摆放上东西后,个人拿上三根香点燃,向祖先祈祷一番,则可。不过要注意,通常上山来祭拜,并不仅仅是祭拜祖先,土地公也跟着沾光。这让我觉得怎么土地在这里变得跟祖先的小弟一般呢?

    我在一旁听着老政府似乎和他的老政府,也就是我的爷爷,在讨论着是否要修葺一下,免得日后再来真的找不到。

    阿公说了一句话,叫我非常认可:“祖墓原本是怎样,就应该是怎样,我们心意到了就可以,修得再漂亮,祖先也看不着。只要我们有心来祭拜,祖墓就不怕找不到。”当然,他原本不是这么说的,只是有一些话是方言,只好修改修改,翻译成普通话。

    未来的世界里,曾几何时,死个人成了对活人的煎熬,人类的劣根性再次得到体现,体现在就算死个人也要攀比,也要铺张!而扫墓呢?还不同样如此!就算你把祖坟弄得再漂亮,里面的祖先真的能享受到么?你修祖坟,是为了表达你对先祖的缅怀之情,还是表达在别人面前的炫耀?只怕是以后者为主吧!人若在世时你不去尽孝,死后排场再大还不是空话一句。从阿公的话中,我想我至少理解:只要我们还有心,那么我们的祖墓就在心中。

    “突突突”的声音再起,当然不是AK47降临,而是类似于形式化工程的扫墓活动到此一段路,必须回家了,家中还要继续相关的祭拜和谢神呢!

    于小孩子而言,“冬节过,大一岁”,要长大一岁,可不单单是这个节日,而是要吃冬节的汤圆(北“圆”南“丸”),也就是“冬节丸”,一碗要吃下去,才意味着从此大了一岁。

    话说这种“冬节丸”还分两种颜色两个形状加起来四个款式,有红白颜色之分,也有圆尖形状之分,意义上基本相同,有时候是四个款式都做一些,然后放在锅里一并煮。别的地方有的还要求这些“丸”要搓得大小一样,在我家,倒是没这个要求,“梭丸”很是随便。

    “你爱做泥?”“无……无做泥,我梭丸。”

    这样的对话,就是从冬节里转化而来,一般多出现在矛盾不能对立统一时,嗯,通常“梭丸”的那一方就是口气比较大而能力比较小的,这一点,倒是跟某些只会谴责的外交部发言人有裙带关系。

    闲话过后,一年之中的小过年也便过了,来到了圣诞节前夕。

    相比较于后世,这个大行其道的舶来品节日似乎比本土节日更具优势,仿佛是国人过了几千年不变的节日后想换换胃口。于是这一换,女同志们舒服了,一年又多了一个不要成本的情人节;男同志们衰到家了,每每圣诞节总要先咒骂一下阿稣和他便宜老爸耶和华,然后强迫自己摆出一副笑脸、带上并不丰满的钱包,上门挨宰。很多男性朋友在千禧年过后,还以为圣诞节≈表白节,可以一解光棍之苦;不料,表白是成了,光棍是过去式了,却是在圣诞节之前为这份礼物伤透了脑筋,忽然无比羡慕地旁边那些“有烟抽,有酒喝”的光棍来。然后,终于在一天,大家伙明白,不在中沉默中恋爱,就在是沉默中变态!一时间,大江南北浩浩荡荡受够了圣诞节鸟气的兄弟们终于在2010年圣诞节之前的半个月时间里凄凉大喊:“野兽形态!嗷呜~圣诞节,滚出中国去!”

    至于到底圣诞节有没在2010年年末滚出中国,不知道!我是想关注,但可惜还没来得及等到圣诞,哥就阴差阳错地穿越去鸟~

    不过,在我的认为里,想让圣诞节滚出去还真不容易,耶稣一家子在几千年前就哭着喊着要来中国传教,但是很可惜,好几次来到了这边不是战乱就是朝代更替。当初忽必烈也让马可波罗回欧罗巴去叫两个传教士过来,然后那两个传教士居然不敢过来……因此所谓的基督,其实到了中国,传到了都快成为一个笑话!你还真别不信,看看圣诞节吧!圣诞节原本应该是耶稣的生日(至于耶稣到底是不是生在这一天,圣经里压根没写),在西方以基督教(不包括东正教,人家的圣诞节是在1月7日)为主的那些国家的大节日,偏偏来到了中国,居然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当成情人节来过!是的,只要是在其他国家传进来的比较时髦的节日,除了一个比较强悍的节日之外,全部变质了。你问是啥节日不变质?那个从日本传来的所谓女生节呗!我认为这个关心女生的节日永远不会变质,最多就是因为男同志的关系,从关心女生到“关心女生”。

    第17笔:经典-3

    扯远了,1999年,你想在南溪过圣诞?别逗了,啥诞都没有,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只是,大人们开始为过年而忙碌,孩子们开始为期末而忙碌。

    又是一年期末考,好学生需要考试,考试可以稳定自己在班主任心中的位置;差学生也需要考试,因为这个时候,由于电视剧的关系,白话里的“咸鱼翻身”已经传了过来,谁不渴望能咸鱼翻身一次啊!(补充说明,此词几乎可当现代化成语来用,出处是在白话里,原词据考证应该是“咸鱼返生”。)

    试卷上,总是写满着酸甜苦辣。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试卷上出现的红色笔画只有一笔,没那么多人喜欢看到一个接一个的“×”。但是,我们也知道,高分只属于局部分人,在得知考试成绩后,哭泣的人总是比微笑的人多。这个时候,寒假也便真的来临了。而我,伸指一算,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也差不多快一年了。

    这一年里,有点欣慰,欣慰自己总算能活出一点属于自己的精彩;同时也有点叹然,叹自己还是不能真正地融入到这个世界里。有事没事地拿今天去比较遥远的未来,已经成了每日习惯。或许我也该明白:本人到底不属于这个世界,强行融入也罢,终究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寒假时分,央视开播了《西游记续集》,不知道是第一次开播还是重播,至少在我家里的电视里,是首次出现,于是引来了包括本人在内的所有家人的观看。由于一天只放一集,看了一集有不过瘾,得连续16天才能看完,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在网络上下载,虽然网速≈龟速,但一天下载个一集还是没问题。愿望是好的,动机是单纯的,现实却是残酷的,网络上压根就……木有资源!

    没辙,只要一集接一集,一天接一天地看。

    对着结尾曲里面出现的名字,以及一些存在于记忆里的名字,我还能想起《西游记》里很多很多差不多快等于是融入书里的人物。那么,他们在《西游记》拍摄完了之后都哪里去了呢?唐僧迟重瑞跑去经商,李天王王玉立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授,观音左大玢据说当了湖南文联副主席,牛魔王王夫棠却跑去宣传计划生育,镇元子吴桂苓在北京人艺工作,红孩儿赵欣培应该去读博了,弥勒佛杨锡业快80岁……这些都是还存在的人物;很多的,如铁扇公主王凤霞,王母娘娘万馥香等等,都因为同样的原因早早辞世了,是的,《西游记》剧组里面的女性演员,归宿都很雷同:癌症。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怀旧,对过去的记忆无法割舍,都渴望着以一系列的方法去寻找当初的记忆!我们难忘《西游记》,想要去寻找一下剧组的那些人如今的状况,于是,通过了某些人的努力,让我知道了一点点,了解到了剧组里面的各路神仙妖魔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份子,原来他们不是真正的神仙妖魔,也不会长生不老。

    而对这段记忆进行寻找的最高境界,就是直接在央视出了个《艺术人生-西游记剧组20年后再聚首》。

    《艺术人生-西游记剧组20年后再聚首》,我也看过几次,那是在06年拍的。2006-1986=20,很简单的四则运算下,二十年就这样地过去了。那一集里来了很多人,一眼望去,就一个感觉,那就是所有人都老了,当初的岁月,全部淡化了。虽然来了很多很多人,同时的也有更多的人没来,很多人都没办法再见到了;而且过了那一集,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会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时间不待人。如果是2010年再来拍这《聚首》,那唐僧师徒就只剩下三人了。2009年4月14日,沙和尚在孙猴子生日的那天,去世了。

    我在在网上看了一段追悼会的视频,和其他那些离世的明星一样,现场记者同样围追堵截那些到场悼念的明星演员,真不知道媒体是真的代表观众来进行悼念,还是利用这个机会正好可以采访多众多明星!世界的风气在慢慢地浮躁,人们的心在慢慢地无聊化,当大家觉得生活乏味时,就总是会去怀念过去,以为过去的日子可以代表幸福。

    于是,有人喊:“如果哪天我变得冷漠无情,请记得我曾经单纯过。”

    不排除说这里面有很多人是在无病呻吟,但是现实生活总是叫人麻木,否则大家那么无聊地怀念过去干吗!

    怀念过去,就要有怀念的样子,有人装嫩,有人吃饱了没事干跑去看《黑猫警长》,有人疯狂地寻找当年小学时候发誓要撕掉的教科书,还有人走遍大街小巷的大小商场去买大白兔奶糖(于是08年有人买到三聚氰胺)……可能也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自从86版《西游记》拍摄完成,唐僧师徒就变得更加辛苦,因为从此之后,《西游记》被不停重播,唐僧师徒只好跟着不停的穿梭于长安和西方极乐净土之间。尤其,到了寒暑假,唐僧师徒要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奔赴西方佛家胜地好几条趟。《西游记》似乎成了每年假期的例行大餐,至于《西游记》到底被在中国重播了多少遍,已经无从统计了。而且,不仅仅在中国,央视版《西游记》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经典电视剧,在海外也不断重播。据说《西游记》在泰国播放时,泰国的犯罪率明显下降,因为小偷都回家看《西游记》去鸟,也不知道是吹还是真的。

    正所谓历久弥新,20年前拍摄的一部电视剧,竟然还能在今天掀起降妖除魔的热潮,经典一词当之无愧。事实上,《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影视作品,创造出了很多中国影视之最,而所有这些,已成了很多人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曾有心理学家说过,如今的社会发展太快,出生年代相差3年,就会形成代沟。可是,这个说法对于央视版《西游记》完全不适用。《西游记》真正的做到了老少皆宜,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牙牙学语的幼儿,都不存在收视障碍,不管什么年龄,当《西游记》重播的时候,人们总是禁不住坐下来,在重温一遍。而除去电视机中的播放,在你我的心中,《西游记》又有多少次的重播呢?

    《艺术人生-西游记剧组20年后再聚首》里,具体的我也不记得多少了,但是还能记住的,以及至今还很感动的是是当年的女儿国国王朱琳对当年的唐僧徐少华说的那句话:“自女儿国一别至今已经二十载,御弟哥哥别来无恙吧?”

    《女儿情》的曲调,估计很多人还是会哼出来的。那《女儿情》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书中、剧中,说是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女儿国国王对唐僧一见倾心,产生了爱意,对唐僧情意缠绵。面对温柔貌美的女儿国国王,唐僧内心中也为之一动,闪现过动摇和恍惚……可是,小的时候,初看《西游记》时,只怕也没几个把这样的一出凄美的爱情悲剧当真吧!虽然我们也认为这两人非常般配,但剧中的结局是唐僧从女王手中接过通关文牒后抬起头,依然凝望着女王,接着猛然转过脸,之后他骑上马,女王一声呼唤,他回了头,却不敢让目光停留,立刻又策马而去。这个时候,结尾曲也响起……

    剧中是悲剧,那么现实中呢?居然也一样是悲剧!徐少华去《西游记》剧组的3天前就结婚了,就像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只能怪天不隧人愿吧。女儿国这段情,让唐僧有了人性的一面,因此成为一段佳话;若是徐少华也出现这样“人性”的一面,那么……好在,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年,当年的感情化成今天的鼓掌。

    那为什么《西游记》里面不能有爱情?

    在这之前,我想问,如果如果当时女王和唐僧发生一夜情,他们还取个屁经啊!

    这么美的一个女国王,唐僧都在那里冒汗了,但是后来理智战胜了情感,起码知道什么叫做可以,什么叫做不可以,你是来取经的,不是来泡妞的!全书全剧说的就是两个字“取经”,如果有了爱情,被锁在女儿国里过不了八十一难,那算哪门子取经啊!叫“取精”还差不多!

    我曾经就想过,如果我是唐僧,面对女儿国王时,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答案呢?是没有答案。

    也许,直说在女儿国这一段会那么地精彩,可能也是因为剧中的两个人恰好有这样的一段暧昧吧!

    今天,我们看着续集,现在的人都没有察觉,这一部《西游记》能在日后搞出多大的波澜!什么波澜呢?两个字,翻拍!翻拍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翻拍没有最高境界。《西游记》的所有翻拍中,闹得最大的,估计就是张纪中的那个版本了,那版本,我就算号称来自未来,也只是看到一点剧照而已,还没来得及看,睡醒就到了1999。

    当年一部86版西游,尽管看上去很多道具特技不如现在,但摄制组和演员都是真正用心去打造表演的!再看看现在呢?老张都快成量产了……

    翻拍《西游记》,老张本事有限,给人骂了个透!刚才说了,《西游记》不是不可以改写,你要是真的有本事,你可以改写一次来看看!

    不说,还真的有人改写了一点,那就是今何在的《悟空传》了,人家的书叫做“网络第一书”,这样的改编,才叫做是改编。

    可惜的是,这样一本网络大作,我的MP4也有完整版,却因为重生的时间太不及时,所以也就不属于我了。

    不过,我看着手中的那张碟片,却是笑了,以前所无法达到的梦想,或许,下一刻就能实现!寂静了一年,整整一年,也应该出来咆哮了。

    是的,有本事时,你出来喊,那叫做咆哮,或者干脆可以被誉为“神的怒吼”;但是,若你没本事,那不论怎么吼,都一律称为“鬼叫”!

    第18笔:优盘-1

    老是要审,重新发一次吧!

    最后一次在篇前插话。

    每一次,都是兴致勃勃前往书评区,然后败兴而归!

    本书也许就脑残,爱看不看,不爱看,滚!

    本书也许没有情节,爱看不看,不爱看,跟着一起滚!

    本书自登陆起来以来,在新。书榜上霸了第四至第八名足足半个多月20天,这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本书可以获得书友的承认!你们去看看其他的写手吧!看看人家有没有在章节名称中求票求收藏,然后再看看本书。我没有在书中任何为止求过票求过收藏,甚至连签约都没有!请问,你们看到一本在新书榜上纵横半个多月且排行前五的新书居然没有A。签的么?一切的选择不是我身上,而在书友身上。这样的成绩,是绝大部分默默看书的书友给予的,是我的荣幸。

    然而,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严重干扰到本人纯粹写书的心。但本人依然坚持不改,该怎样写就怎样写!

    比如有人说与企鹅小马哥对话那段太脑残。能说出这话的人,估计脑筋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你使用“脑残”一词,小心所有80后整死你!书中的日期是1999年,98年光棍节,腾。讯才出现,小马哥不过也才刚创业,也就是一愣头青模样,根本不是日后家产三百亿的马化腾!再说,写这些,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参考腾。讯自己出的《腾。讯十年》以及《马。化腾的腾。讯帝国》、《沸腾十五年》等等相关书籍。你没读过这些书,你不了解这些历史,那么就收起你放屁也不见得好听的嘴!如果哥跟你说,其实Q。Q不是马化。腾或者张。志东写的,你信么?如果再跟你说,Q。Q的历史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过,你信么?没事就去多看看一点,哥是写实的,不是来YY的。假如你要看YY,那请滚出本书视野。

    哥写的书,对得起自己的记忆,哥是以真实的过往和有过的经历来写,不含太多的虚构。总之一句话,不怀好意的人,你们在哥面前,实在太年轻,就你们那么一点人生经验,确实只能去看YY小说。

    ————————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这一次的回归,告诉了我们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天下是有强盗的。葡萄牙人在13世纪末就不玩开心农场了,他们来到远东的船浸水,在1557年找明朝朱家借了块地方晒货物,这一借这一晒,就是442年!每年葡萄牙只给500两白银为地租,在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丢掉香港后的第七年,也就是1849年,葡萄牙人开始赖账,连租金也不给了!请注意,明朝的1两相当于人民币660元左右,葡萄牙人在明朝时,给的租金是33万元,相当是在北京王府井一带的厕所价;而到了清朝,由于中国要求以白银为硬通货来结算,直接导致西方那些没白银但想买东西的国家跑去扫荡美洲,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后致使白银贬值,1两相当于人民币180元左右。狗日葡萄牙人的地租,还是只给500两,也就是9万元!而且给了没多少年,还想方设法要赖账!

    补充,“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摘自《吕某谈历史》

    看着自己另一只手中的MP4,就算再山寨也好,它也是划时代的产物!它还没坏,它里面的资料还在!这些资料,都是一本本不可多得的预言书啊!都是一张张闪亮亮的钞票啊!

    我平复下无比激动的心情。还能记得大概一个月前的某天……

    那天,我在上网时,一边是找寻某些可能遗漏的的域名资料,一边对比某些法律条文……在不无聊的时候,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利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找资料查记录看新闻时,偶尔在**这个门户网上看到一条对我而言是重磅的消息!也是很简单的内容,真的很简单,几个汉字几个单词几个数字,它大意是说:“今天,微软发布Windows2000……”

    一看手表,是12月19日!

    我心中那个激动啊!Windows2000……不不,现在它还叫WindowsNT5。0,要到明年的2月17日才改名Windows2000。噢,多么像是打土豪分田地的铲铲主义者啊,老身可把你给盼来了!(省略唠叨与感慨若干)

    微软视窗操作系统2000!这个WindowsNT系列的32位视窗操作系统终于是上市了!在此之前的Windows系统依然是建立在MS-DOS的基础上,Windows2000才算是第一个脱离MS-DOS基础的图形化操作系统。我不管它有什么优点缺点,我只知道,这一款操作系统,将成就我那已经准备展翅腾飞的梦想……以及野心,因为,U盘在Windows2000里面被正式地系统自动识别,不用再去找什么驱动!

    我连忙翻箱倒柜,找出了当年配置电脑时,流沙那个陶家的联系方法。嗯,还好找到了他的手机号码,我立即就打了过去,念叨着千万别空号。

    还好,天很从人愿……啊!通啦!通啦!通啦!手机没有关机,电话接通啦!没有给没有接通的人任何的机会!伟大的这个手机的主人,他接通了他们家族的光荣传统,所有给机主打电话的人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都会灵魂附体,机主他一个人,他代表了世界上最有机德的民族使用手机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你不是一个人在等电话,你不是一个人!你,你等的这个电话将被接通,你等待的是全世界最有机德的人的接听,你期待,你确定你没有打错号码吗?几秒钟之后你将会是怎样的表情?接通啦!机主接通你的电话啦!你获得了胜利!你拨打的号码没有错误!伟大的你,伟大的你今天没有打错电话!恭喜你!给我打电话的朋友万岁!

    ……

    连我自己都无语了!这是06年时候的一条彩铃啦!是当时德国世界杯,好像是在2006年6月26日,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当比赛进入伤停补时的最后时刻,意大利左后卫格罗索突入澳大利亚队禁区助攻,被澳大利亚后卫绊倒,裁判判给意大利队一个点球!

    然后呢?负责解说的黄健翔声嘶力竭地喊道:“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了,格罗索立功了!不要给澳大利亚人任何的机会。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格罗索一个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托蒂,托蒂面对这个点球。他面对的是全世界意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施瓦泽曾经在世界杯预选赛的附加赛中扑出过两个点球,托蒂肯定深知这一点,他还能够微笑着面对他面前的这个人吗?10秒钟以后他会是怎样的表情?球进啦!比赛结束了!意大利队获得了胜利,淘汰了澳大利亚队。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队面前,伟大的意大利!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马尔蒂尼今天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

    很多人纳闷地抨击说像他这种连起码尊重球迷都做不到的人能上到央视本身就是走后门的产物!那么接着呢?球迷的怒火是不是像英格兰足球流氓一般学习西藏某些有独分子打砸抢烧?不不,这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89年之后是不允许大型团体运动滴,我们换了种不同的载体。随着手机的普及,任何一种内容,尤其是具有轰动效应的题材都可能被精明的商家或网友编成各种版本的手机铃声和彩铃,这不得不让人大发感慨,感叹国内SP(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的赚钱嗅觉是何等灵敏。

    我们能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到“黄氏彩铃”,能看出近年来人们的娱乐精神越来越大众化。黄健翔此次的解说行为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失去了客观、中立的态度,他的言论是出格的。我们这种学习和模范的精神,到了2010年,就出现了什么呢?在豆瓣上出现了“我爸是李刚”的大型造句活动……

    咳咳,离题了,离题了!

    现在是没彩铃的,电话里面嘟嘟了好久,终于结束了这段有规律的呼号声,出现了异响:“喂,你好。”

    一瞬间,我囧然居然想要泪下!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我仿佛看到钞票在眼前挥舞!此时此刻,我忘言了。

    “喂喂!”电话那头又传来了呼叫声,把神游太虚的我给呼了回来。

    “啊!是是!你好。”我以最快的速度整理了自己的情绪,说,“你好,我是一年前在你那里买了电脑的人。”

    电话线的另一头没有说话,当然,由于对方用的是手机,因此应该不存在电话线吧!

    片刻后,他问:“你能不能说清楚一点,我记不起你是谁?”

    “你做一次性生意的么!去年寒假我在你那里买了一台极品配置的电脑还有三桶光盘,你还介绍了一款打印机给我。怎么,我就不信你一年能卖出那么多极品的电脑!”

    “哦!记起来了!”我话还没真正说完,那边吆喝起来,“你是当时的那个小孩子!”

    小孩子?哥可不喜欢装嫩:“喂!你也大不到哪里去好不!我都五年级了!”

    “好好!我知道你懂得很多。今天有空打电话过来,是不是电脑出现状况了自己搞不定?”说着说着,那语气中,居然夹杂着得意。

    我就纳闷,看来这位仁兄的人生价值观有点小问题,在小孩子身上炫耀也能得到满足感么?唉!看来是上次在他面前表现得太过了。我说:“就凭阿大这点本事,如果电脑搞不定的话,那肯定是硬件出现了不可扭转的故障,估计整部机要改朝换代。”

    “这样啊,那你这一次打电话给我是作甚啊?”

    “找系统碟呗!”我实话实说。

    “系统碟?我记得上次你不是拿了一块?坏了还是丢了?”

    我摇头:“不不!我在新闻上看到了WindowsNT5。0已经上市,想让你帮我找找看有没有这块系统光盘。”

    那年轻陶家有点吃惊,似是自言自语:“WindowsNT5。0?你的消息比我还灵通啊!98系统不好用不成?”wωw奇Qìsuu書còm网

    “98系统死机和蓝屏的次数太多,总感觉不太稳定,听说WindowsNT5。0相对要稳定一点。你有没把握帮我找到一块WindowsNT5。0的系统光盘?”

    陶家沉吟了片刻,说:“我不敢打包票,不过既然它已经发行,那么应该不难找到。”

    “这点我理解,这个操作系统刚刚上市,也应该没有中文版,这点没关系,英文版的我还将就看得懂,能用。你尽量找找看吧!”想了想,还是决定给人家一点动力,“另外,你那边能找到别的高端配置吗?”

    “你指的是什么样的高端配置?”陶家表示有很大的兴趣,将商人逐利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要是内存和显卡。”我算了算自己可以把握的钞票,说,“硬盘就不必了,几十G的还不能满足本人的需要。”

    “哦,那CPU呢?”

    看来你胃口还真不小啊?我嗤之以鼻:“CPU啊?好,双核的有没有?”

    “双核?啥意思?”

    “就是处理器里面有两个核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没这一种呢?”

    “……”停顿了好久,应该是在思考,“没听说过啊?不过双CPU的倒是有,但那是服务器的配置。”

    当然了,你要听说过的话,我都要以为你也是穿越而来滴!双核是要到2005年第二季度伊始,英特尔才率先推出了采用双核设计的桌面级处理器。现在才2000年不到,你找得到才怪。

    谈来谈去,陶家答应了去找Windows2000的操作系统以及两条128MB的内存条,尽快找到。至于付钱和拿货的方式,简单,老政府需要到流沙进货时,就能直接拿回来。

    第18笔:优盘-2

    然后,我几乎是苦等了半个多月,差点就天天打电话去催促了。我认为,如果南溪不是太偏僻,网购不是太大风险的话,应该不用那么长时间。我也不是说没有让深圳的老马帮忙去找,只是觉得必要性不大,英文版的只不过是过度罢了,等到次年开春出现中文版时,再让老马帮忙找找。

    时间在苦苦等待中,挣扎地非常慢。在千禧年元旦之前的第八天,也就是1999年12月24日星期五,时髦一点说就是千禧年之前最后的平安夜。陶家打电话过来,说是幸不辱命,终于是找到了。

    他在电话里面嘀咕着说:“怎么不多等几天呢?估计再过两个月,中文版就要出来了,现在这个初始版本的操作系统,其实还等于是测试版,也不是很稳定。”

    我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这点就轮到你不懂了。以后的世界是视窗操作的世界,在10年后,我保证你找不到最原始的WindowsNT5。0英文版操作系统,到时候,这些都能当作是珍藏品来拍卖。”

    陶家的语气也能让人听出不以为然来:“拍卖?谁会稀罕这东西啊?”

    就是因为稀罕,所以才有人会去稀罕啊!日后的世界里,一天蛋痛和无聊的人何其多也,越是莫名其妙的东西,越是有人去追逐。当然,这一些,我也不去点破,只是绕开这个话题,表示近日会上流沙去拿。

    说完了这一些,我找来老政府商量。这一年来,老政府貌似也被养成了习惯,一听到是我想找他商量,就应该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我的废话也不多,只是让他考虑一下在最近几天去流沙进货,顺便把我要的东西给拿下来就可以。

    “这一次,你花了多少?”对于本人的大手大脚,老政府深有体会。

    “别担心,这一次我很省,差不多一千而已啦!”

    “……”

    如此辗转几次,当系统碟来到我的手上时,央视的《西游记续集》已经播完了,唐僧师徒四人驾云回了西天。

    看完了续 (精彩小说推荐:

    ) ( 带着优盘去穿越 http://www.xshubao22.com/3/3133/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